一、液体聚硫橡胶分子量分布和本体粘度特征及其对密封剂工艺性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曹寿德,李玉林[1](1990)在《液体聚硫橡胶分子量分布和本体粘度特征及其对密封剂工艺性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介绍了通过实验揭示出硫醇端基液体聚硫橡胶分子量分布和本体粘度的变化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文中指出: 1、具有相同数均分子量Mn的液体聚硫橡胶可自不同的分子量分布。 2、聚硫橡胶分子量分布能自动朝窄分布方面转移,直到平衡态为止。 3、聚硫橡胶分子量分布变化速率与温度、硫醇基含量、掺合聚硫Mn间最大差值△M成正变关系。 4、液体聚硫橡胶本体粘度ηt取决于分子量分布。 5、液体聚硫橡胶分子量分布未达到平衡时,密封剂耐油性差,工艺性能不稳定。
曹寿德,庄素芬[2](1983)在《液体聚硫橡胶平均分子量Mn对聚硫密封剂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 一、前言液体聚硫橡胶基密封剂的物理机械性能决定于如密封剂配方和制备环境条件、密封区域的环境状态等外部因素,并决定于液体聚硫橡胶本身的一些重要物理参数,如含硫量、交联剂含量和聚硫分子主链链段的结构,以及聚硫分子封端集团的性质和含量。除此之外液体聚硫橡胶的平均分子量也是影响聚疏密封剂质量的重要参数;一般来说,因高聚物的分子量具有多分散性,仅有平均意义的分子量即平均分子量对高聚物性能的影响必然和高聚物分子量的分布状态紧密相
曹寿德[3](1993)在《液体聚硫橡胶密封剂制品触变性的产生与稳定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触变性的产生为液体聚硫橡胶为基础的膏状室温硫化密封剂带来了良好的密封施工性能。研究工作表明低分子量液体聚硫橡胶、大比表面积物理活性填料、中性盐类分散剂等的应用,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外力、聚硫橡胶分子量分布状态、某些配合剂、外力施加时间及环境温度等因素与制品的触变性的稳定有密切关系。
李文东[4](2018)在《现代橡胶配方设计方法和制造工艺》文中提出配方设计依据的五大体系为:生胶体系、硫化体系、补强填充体系、防护体系、软化增塑体系,下面分别论述配方设计中的五大体系。第一章生胶体系1生胶的分类1.1按来源和用途分类(1)通用橡胶天然橡胶(NR):天然植物采集合成橡胶:异戊橡胶(IR)、丁苯橡胶(SBR)、顺丁橡胶(BR)、丁腈橡胶(NBR)、氯丁橡胶(CR)、乙丙橡胶(EPM,EPDM)、丁基橡胶(IIR)。(2)特种合成橡胶氟橡胶(FPM)、硅橡胶(MVQ或Q)、聚氨酯橡胶(PU)、丙烯酸酯橡胶(ACM)、聚硫橡胶(T)、氯化聚乙烯(CPE)、氯磺化聚乙烯(CSM)、氯醚橡胶(CO或ECO)、氯化顺丁橡胶(CBR)、氯化丁基橡胶(CIIR)、环氧化天然橡胶(ENR)。1.2按主链结构及极性分类
赵海川[5](2008)在《聚硫橡胶的结构与性能及其改性苯并恶嗪树脂的研究》文中提出液体聚硫橡胶是最早合成的液态橡胶,由于其性能优越、加工设备简单、施工方法简便,因此在各工业部门广泛应用,而且经久不衰。随着技术的发展,应用研究的深入,液体聚硫橡胶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苯并恶嗪树脂作为一类新型热固性工程塑料,在国内外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是酚醛树脂由通用塑料走向工程塑料乃至高性能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提高其各方面综合性能,对苯并恶嗪树脂进行改性已经成为了恶嗪树脂研究的重要方向。本论文对液态聚硫橡胶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聚硫橡胶对苯并恶嗪的改性,以及所合成的新型嗯嗪对传统苯并嗯嗪的改性。首先使用各种先进的测试手段对聚硫橡胶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以期找出影响国内聚硫橡胶产品色度的原因。所应用的测试手段包括FTIR、GPC、Uv、ICP、TXRF以及GC-MS。通过对聚硫橡胶样品的紫外光谱测试,确定了杂质的存在;通过对聚硫橡胶样品中金属元素含量的分析,初步确定铁和硫元素化合对样品颜色造成影响;通过GC-MS测试发现了国内样品中存在环状硫化物,同样成为影响样品色度的因素。为了提高苯并嗯嗪树脂的性能,本论文使用液态聚硫橡胶对苯并嗯嗪树脂进行了改性研究。实验将不同配比的聚硫橡胶与苯并嗯嗪进行共混并固化,测定了共混体系的DSC、FTIR、DMA、热失重和冲击强度,用以分析比较其结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使用液态聚硫橡胶改性苯并嗯嗪树脂时,当聚硫橡胶加入量为5份(苯并恶嗪树脂为100质量份)时,得到的改性树脂和纯嗯嗪树脂相比,韧性和热稳定性有显着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改变不大,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此外,本文以丁香酚、愈创木酚、腰果酚为原料,分别和癸二胺反应合成了几种新型的苯并恶嗪,并对产物进行了测试与表征。所有原料均来源于天然产物,对于研究能源的有效利用,开发环境友好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将制备的新型的苯并恶嗪与传统的双酚A恶嗪共混,固化后所得复合材料的韧性得到提高,冲击强度最高可提高3倍。
周勤灼[6](2016)在《基于顺丁橡胶氧化裂解的端(多)羟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的可控制备》文中指出液体橡胶有“未来的橡胶”之称,其良好的流动性使其在加工成型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活性液体橡胶固化成型后可达到与固体橡胶相同的水平,广泛应用于粘合剂、密封胶、涂料、浇注弹性体、改性剂、橡胶制品等领域。端羟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作为液体橡胶重要的品种,在航天航空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商品化端羟基聚丁二烯均由自由基或阴离子聚合制备,很难调控产物的微观结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随着航天航空、高铁等技术的发展,对材料性能要求的日渐提高,因此,进一步调控液体橡胶微观结构、获得性能优异的液体橡胶产品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高顺式端羟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及其衍生产品为制造目标,以采用国产顺丁橡胶为原料,首先系统地研究了mCPBA/高碘酸氧化裂解顺丁橡胶过程,实现了一锅法高效地制备高顺式端醛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产物分子量可控可调,进一步经硼氢化钠还原制得了高顺式端羟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以采用工业顺丁橡胶原胶液为原料,以一种更高效、低能耗的原胶液工艺合成出结构明确、性能优异的高顺式端羟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产物各项指标达到与块胶法同等水平。又通过改变氧化裂解过程反应试剂化学计量比,首次成功制得了高顺式环氧化端羟基聚丁二烯和高顺式多羟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并实现了产物分子量、官能团数目的可控可调。最后,以高顺式端羟基聚丁二烯和高顺式多羟基聚丁二烯为原料,采用TSH/TPA加氢法成功制备端羟基线形聚乙烯和多羟基线形聚乙烯,聚乙烯分子链段具有高度规整性,具有优异的热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论文的主要成果包括:(1)以顺丁橡胶块胶为原料,系统地研究了顺丁橡胶环氧化过程和环氧化顺丁橡胶氧化裂解过程,控制顺丁橡胶环氧率等于氧化断链率,得到端醛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在此基础上优化氧化裂解工艺,省去了中间产物分离、纯化、干燥、再溶解的过程,实现一锅法高效地制备端醛基聚丁二烯。产物分子量通过顺丁橡胶环氧率调节,当环氧率由0.63%增加至12.0%时,产物绝对数均分子量由12550g/mol降低至1410g/mol,分子量分布较窄,为1.3~2.0;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端醛基经硼氢化钠还原即得高顺式端羟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顺式-1,4结构含量为95.7%,羟基官能度为2.0,在氮气氛围中初始分解温度为325℃,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4.6℃,属于牛顿流体,粘度仅为相近分子量的自由基聚合型丁羟胶的1/10左右,当Mn=5500g/mol时,本体粘度仅为243.5mPa·s (40℃)。(2)采用工业顺丁橡胶原胶液为原料,以六号溶剂油或正已烷为辅助溶剂,结果表明,在保证反应物系不受传质影响的情况下,胶液浓度在50~100g/L范围内均可高效、可控地获得高顺式端羟基聚丁二烯,产品各项指标达到与块胶法同等水平。此外,以工业顺丁胶原液为原料,既省去了顺丁块胶生产的水析凝聚、干燥压块等过程又免去了胶块剪切破碎、溶胀溶解等过程,大幅度减少了能量消耗,且反应条件温和、可控、高效、经济,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前景。(3)在高顺式端羟基聚丁二烯制备工艺的基础上,改变工艺条件,控制顺丁橡胶环氧率大于氧化断链率,得到高顺式环氧化端醛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产物分子量由氧化断链率控制,环氧率则由顺丁橡胶环氧率与氧化断链率差值决定,产物分子量分布较窄,为1.5~2.0之间;在温和的还原条件下,硼氢化钠将端醛基还原为羟基,并保留分子链内环氧基团不变,得到高顺式环氧化端羟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使用红铝溶液为还原剂,同时将分子链末端醛基和分子链内环氧基团还原为羟基,得到高顺式多羟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高顺式环氧化端羟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和高顺式多羟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具有分子量分布窄,分子量、环氧基团数目或羟基数目可控可调等优点,分子链规整度高,丁二烯重复单元中顺式-1,4结构含量高于95%,氮气氛围中初始分解温度均高于300℃,玻璃化转变温度处于-98.6~-84.2℃之间,随活性基团极性和数量增加而提高。(4)以高顺式端羟基聚丁二烯和高顺式多羟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为原料,采用TSH/TPA加氢法,135~140℃条件下回流反应4小时得到端羟基线形聚乙烯和多羟基线形聚乙烯,聚乙烯分子链段结构高度规整,乙基支化度仅为4.2支链数/1000C,因而具有高结晶度和高熔点,端羟基聚乙烯结晶度为69.9%,熔点为123.2℃,多羟基聚乙烯结晶度为47.3%,熔点为110.9℃。聚丁二烯分子链加氢为饱和聚乙烯分子链,热稳定性显着提高,在氮气氛围中,端羟基聚乙烯的初始分解温度为410℃,多羟基聚乙烯的初始分解温度为390℃。
刘杰胜[7](2010)在《高性能伸缩缝密封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针对传统密封材料耐久性差、易失效等缺陷,开展高性能硅橡胶密封材料的制备、性能和应用研究:1.制备出高性能硅橡胶密封材料,研究了增塑剂、催化剂、填料、增粘剂、扩链剂等组分对硅橡胶密封材料的表干时间、力学性能、交联密度、硬度、粘结强度等性能的影响,探明各组分对其性能影响规律,揭示了硅橡胶密封材料反应制备机理及其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2.采用参比法,揭示填料与硅橡胶间的相互作用和填料改性机理,并建立改性填料的模型。结合SEM等表征手段,探讨了填料改性前后硅橡胶材料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填料经改性后,与硅橡胶相容性提高,混炼胶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tanδ较改性前显着降低,"Payne"效应明显减弱。随着填料用量增大,填料在硅橡胶中的分散性变差,填料网络结构增强,填料与硅橡胶的相互作用减弱。引用Kraus方程更进一步证明了填料经改性后,填料与硅橡胶基料界面增强,相容性大大提高。3.系统研究所制备的高性能伸缩缝密封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硅橡胶密封材料具有良好的浸水稳定性、耐化学稳定性、抗疲劳特性、温度稳定性。提出抗渗性、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疲劳特性、冻融循环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可作为其关键评价指标。4.以先进界面理论为指导,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有机硅密封材料与无机基材间的作用机理和界面状态对粘结强度的影响。提出硅橡胶密封材料与水泥等无机基材间的粘结作用主要包括化学结合力,嵌合力、氢键。硅橡胶与水泥等基材间的粘结作用主要是物理黏着和化学黏着的协同作用,使二者牢固结合在一起。5.结合硅橡胶的性能特点,将硅橡胶用于水工建筑物伸缩缝止水、水泥混凝土伸缩缝密封及沥青混凝土裂缝养护,并提出了其施工指南。
董瑞宝[8](2020)在《有机锂过程安全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金属有机化合物是有机合成中必不可少的的催化剂,其特点有应用广、高效、清洁等,其中碱金属有机化合物有较高的活性,可快速带动反应进行,尤其在合成橡胶领域。金属锂作为极为活泼的碱金属,所对应的有机锂化合物具有易制备和能溶于惰性溶剂中等特点,同时我国锂资源丰富,位居世界第一。丁基锂作为最重要的有机锂化合物,在高分子聚合方面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丁基锂存在四种同分异构体,在合成橡胶领域大多选择仲丁基锂和正丁基锂,仲丁基锂活性较高,但也因此在合成过程中热稳定性差且容易失活,对工业化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正丁基锂表现出出色的热稳定性,反应过程较平缓稳定且储存时间长,是合成橡胶领域引发剂的优质选择。液体异戊橡胶是以有机锂为主催化剂,采用阴离子活性聚合方法,在非极性体系中发生异戊二烯单体聚合,经脱挥干燥等后处理工序,得到性能优异的液体聚异戊二烯橡胶。聚异戊二烯液体橡胶近年来的发展表明,通过锂系引发剂合成的液体橡胶,可应用于普通固体橡胶和塑料等聚合物中,充当改性助剂或填充物的角色以改善产品性能。另一方面,还可以作为制备弹性体的预聚体或基础原材料。它不仅可以提高橡胶材料的力学性能、耐溶剂抽出性、热稳定性等物理机械性能,改善橡胶与金属或非金属的粘着性,还可以提高橡胶的混炼、挤出、压延和硫化等加工工艺性能,同时还可以满足现代化军工产品应用要求。本文对有机锂聚合过程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制定了正丁基锂安全操作规程,并以正丁基锂作为引发剂,在己烷溶剂中,采用阴离子活性聚合法,探究了低分子量聚异戊二烯液体橡胶(LIR)的制备条件,成功制得低分子量高顺式聚异戊二烯液体橡胶,并对不同分子量LIR的燃烧特性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分子量每升高1000,p HRR上升10w/g,发热量增加大约5000J/g。以四氢呋喃(THF)作为极性调节剂,制得不同微观结构的LIR,为得到高产率探究了在极性改变的条件下对聚合反应的要求,以反应动力学进行了解释,分析了极性改变对单体聚合结构的影响,并研究了1,4-结构和3,4-结构在燃烧释能方面的能力,结果表明3,4-结构每增加5%,HRR值升高36W/g,发热量升高10000J/g。
杜夕彦[9](2002)在《丙烯酸酯液体橡胶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作为共聚单体,采用本体浇注的方法制备出聚丙烯酸酯橡胶。并对聚丙烯酸酯橡胶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及其各种影响因素作了研究,同时研究了体系的反应性。 结果表明:交联剂用量、补强剂用量、硅烷偶联剂的使用等均影响到橡胶的物理、机械力学性能。一步法制备的聚丙烯酸酯橡胶性能稍低;两步法制备出的聚丙烯酸酯橡胶的性能比较好。通过一系列的试验,最后得到较优化的配方及工艺:丙烯酸酯单体100g,二乙烯基苯1.8g,过氧化苯甲酰1g,N,N-二甲基苯胺0.1g,二氧化硅0.18g;反应条件为27℃/10hr,后处理条件为160℃/6hr。该体系在室温下具有良好的反应性;此外,以此配方及工艺制备的聚丙烯酸酯橡胶,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优异的耐热、耐热油性能。在175℃的热空气中处理72小时,其拉伸强度保持率为92%;150℃下在20#润滑油中浸泡72小时,仅增重1.54%。
王刚[10](2019)在《硅(硼)杂化改性丙烯酸酯厌氧胶耐热与粘接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丙烯酸酯厌氧胶黏剂广泛应用于螺纹件紧固和防松、法兰面和管接头的密封、圆柱固持等领域,而航空、航天发动机工业对厌氧胶耐热性能和力矩可控性能有着更高的要求。有机硅具有Si-O键键能高、交联度可控等特点,已用于改善丙烯酸酯厌氧胶的耐热与力矩调节。但由于二者极性相差较大,限制了体系相容稳定性,影响了有机硅对厌氧胶的改性效果。为此,本论文分别设计合成了含苯基硅硼树脂(PBS)和SiO2杂化的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低聚物,通过杂化组分与杂化工艺的调控,充分发挥多组分的协同改性效应,不仅提高了耐热和机械性能,而且提高了厌氧胶的组分相容稳定性。以硼酸(BA)与苯基三乙氧基硅烷(PTEOS)通过共聚合反应合成了 PBS树脂。通过热重分析(TGA)和差热分析(DTA)研究了 PBS树脂的热性能,PBS树脂的加热及烧蚀过程主要分为硼羟基缩聚(≤200℃)、交联(200℃~450℃)、热分解(450℃~700℃)和陶瓷化转变(≥700℃)四个阶段。通过原位漫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DRIFTS)和硅谱核磁共振(29Si-NMR)分析了 PBS树脂在热处理过程中发生的结构与性能演变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硼羟基缩聚阶段,反应主要生成了 B-O-B链接;而在交联阶段,体系中的B-OH与Si-OH随温度升高缓慢且逐渐地脱水缩合,形成了含有Si-O-B键的SiO2-B2O3陶瓷前驱体杂化交联网络结构,有利于耐热性能和耐水解性能的提高。以PBS树脂对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EBDMA)为单体的厌氧胶进行改性,提高厌氧胶对钢试件的浸润能力,促进厌氧胶的固化反应,从而提高了厌氧胶的粘接性能,当树脂中B/Si(mol/mol)=1时,50 wt%PBS树脂改性的厌氧胶室温破坏扭矩可提高86%。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扫描电镜能谱(SEM-EDS)、TGA等进一步对PBS杂化厌氧胶高温粘接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硼元素的引入改善了有机硅与丙烯酸酯的组分相容性,抑制了丙烯酸酯的热分解,含硼PBS树脂在400℃下形成的杂化交联产物具有较高的内聚力和黏性,同时对厌氧胶起到热防护作用,对粘接件具有更好的浸润性和粘附性,使厌氧胶在400℃的热强度明显升高。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无机前驱体,HEMA为有机相,分别采用接枝法和共混法,通过原位水解-缩聚反应制备了 HEMA/SiO2杂化低聚物。采用不同的杂化工艺可改变SiO2的粒径及在低聚物中的分散状态。接枝法杂化HEMA中的SiO2粒径约为100 nm且可均匀分散,而在共混法杂化HEMA中,SiO2粒子发生团聚。共混法和接枝法杂化均可提高HEMA的耐热稳定性,表明杂化体系中无机组分与有机聚合物存在互穿网络结构,具有良好的耐热协同效应,接枝法杂化效果更明显,当TEOS加入量为HEMA的12.5 mol%时,Td5的温度达到最大值,比未杂化HEMA升高23℃。以SiO2杂化HEMA低聚物为单体,端羟丙基硅油为力矩调节剂,制备了硅油改性SiO2杂化HEMA厌氧胶。采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SEM-EDS、TGA等分析了厌氧胶耐热改性及力矩调节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SiO2杂化阻止分散相的硅油小液滴互相凝结,提高了硅油在HEMA厌氧胶中的相容稳定性。硅油较低的表面能和摩擦系数,对粘接件的力矩起到了调节的作用,而SiO2杂化HEMA则保证厌氧胶的耐热性能。硅油改性与SiO2杂化在提高HEMA厌氧胶的耐热性能和力矩调节性能方面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
二、液体聚硫橡胶分子量分布和本体粘度特征及其对密封剂工艺性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液体聚硫橡胶分子量分布和本体粘度特征及其对密封剂工艺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5)聚硫橡胶的结构与性能及其改性苯并恶嗪树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硫橡胶的简介及研究概况 |
1.1.1 聚硫橡胶的研究历史 |
1.1.2 聚硫橡胶的分类 |
1.1.3 聚硫橡胶的结构与性能 |
1.1.4 国外液态聚硫橡胶的生产及研究进展 |
1.1.5 国内液态聚硫橡胶的生产及研究进展 |
1.1.6 聚硫聚合物对树脂的改性研究 |
1.2 苯并恶嗪的简介及研究概况 |
1.2.1 苯并恶嗪的发展历史 |
1.2.2 苯并恶嗪单体的合成 |
1.2.3 苯并恶嗪单体的聚合 |
1.2.4 苯并恶嗪树脂的性能 |
1.3 苯并恶嗪树脂的改性研究概述 |
1.3.1 热固性树脂对苯并恶嗪的改性 |
1.3.2 热塑性树脂对苯并恶嗪的改性 |
1.3.3 聚己内酯(PCL)改性苯并恶嗪树脂 |
1.3.4 聚氨酯改性聚苯并恶嗪 |
1.3.5 硅改性聚苯并恶嗪 |
1.3.6 玻璃纤维对苯并恶嗪的改性 |
1.3.7 碳纤维对苯并恶嗪的改性 |
1.3.8 多面低聚硅倍半氧烷改性 |
1.3.9 液体橡胶改性苯并恶嗪树脂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聚硫橡胶的结构表征及杂质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2.2.3 主要测试仪器及测试条件 |
2.2.4 实验与测试步骤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硫橡胶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2 聚硫橡胶的凝胶渗透色谱结果分析 |
2.3.3 聚硫橡胶硫醇端基含量的分析 |
2.3.4 聚硫橡胶的紫外光谱分析 |
2.3.5 聚硫橡胶中杂质的紫外光谱分析 |
2.3.6 聚硫橡胶的金属元素含量分析 |
2.3.7 聚硫橡胶的GC-MS测试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液态聚硫橡胶改性苯并恶嗪树脂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3.2.2 主要实验仪器 |
3.2.3 主要测试仪器及测试条件 |
3.2.4 实验与测试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聚硫橡胶改性苯并恶嗪体系的DSC分析 |
3.3.2 聚硫橡胶改性苯并恶嗪的红外结构对比 |
3.3.3 聚硫橡胶改性苯并恶嗪的冲击强度分析 |
3.3.4 聚硫橡胶改性苯并恶嗪的DMA分析 |
3.3.5 聚硫橡胶改性苯并恶嗪的热重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几种新型苯并恶嗪的合成与表征及其对传统双酚A恶嗪的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实验原料及简介 |
4.2.2 主要测试仪器及测试条件 |
4.2.3 实验步骤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丁香酚-癸二胺型恶嗪的测试与表征 |
4.3.2 愈创木酚-癸二胺型恶嗪的测试与表征 |
4.3.3 腰果酚-癸二胺型恶嗪的测试与表征 |
4.3.4 传统双酚A恶嗪(BZ)树脂的改性研究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6)基于顺丁橡胶氧化裂解的端(多)羟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的可控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写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液体橡胶概述 |
2.1.1 液体橡胶的分类 |
2.1.2 液体橡胶的应用 |
2.1.3 液体橡胶的加工特性 |
2.2 聚丁二烯液体橡胶 |
2.2.1 普通聚丁二烯液体橡胶(LPB) |
2.2.2 活性聚丁二烯液体橡胶 |
2.3 大分子解聚法制备遥爪液体橡胶 |
2.3.1 氧化裂解法 |
2.3.2 ADMET复分解法 |
2.4 本课题的提出 |
第三章 顺丁橡胶-块胶法制备高顺式端羟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耗材 |
3.2.2 HTPB的制备 |
3.2.3 结构与性能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环氧化顺丁橡胶的制备 |
3.3.2 端醛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的制备 |
3.3.3 端羟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的制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顺丁橡胶原液制备高顺式端羟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耗材 |
4.2.2 HTPB的制备 |
4.2.3 结构与性能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端羟基聚丁二烯的合成 |
4.3.2 端羟基聚丁二烯的结构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顺式环氧化端羟基聚丁二烯与多羟基聚丁二烯的制备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耗材 |
5.2.2 EATPB液体橡胶的制备 |
5.2.3 EHTPB液体橡胶的制备 |
5.2.4 高顺式多羟基聚丁二烯(MHPB)液体橡胶的制备 |
5.2.5 结构与性能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高顺式环氧化端醛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的制备 |
5.3.2 高顺式环氧化端羟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的制备 |
5.3.3 高顺式多羟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的制备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羟基功能化聚乙烯的制备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原料耗材 |
6.2.2 端羟基线形聚乙烯的制备 |
6.2.3 多羟基线形聚乙烯的制备 |
6.2.4 结构与性能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端羟基线形聚乙烯的制备 |
6.3.2 多羟基线形聚乙烯的制备 |
6.3.3 热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7)高性能伸缩缝密封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伸缩缝设置的重要意义 |
1.1.2 伸缩缝的设计 |
1.1.3 伸缩缝密封材料的重要性 |
1.1.4 密封材料种类 |
1.1.5 接缝密封失效原因及密封材料的性能要求的提出 |
1.2 密封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高性能伸缩缝密封材料的提出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性能伸缩缝密封材料制备和性能研究 |
2.1 原材料 |
2.2 高性能伸缩缝密封材料的制备 |
2.2.1 制备反应 |
2.2.2 制备工艺优选 |
2.3 试验方法 |
2.3.1 表干时间 |
2.3.2 硬度 |
2.3.3 力学性能 |
2.3.4 交联密度 |
2.3.5 硅橡胶粘结强度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各组分对硅橡胶性能影响探讨 |
3.1 催化剂对于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
3.2 交联剂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
3.2.1. 交联剂对硅橡胶的表干时间的影响 |
3.2.2. 交联剂对硅橡胶交联密度的影响 |
3.2.3. 交联剂对硅橡胶硬度影响 |
3.2.4. 交联剂对硅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 增粘剂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
3.3.1. 增粘剂对硅橡胶表干时间的影响 |
3.3.2. 增粘剂对硅橡胶交联密度的影响 |
3.3.3. 增粘剂对硅橡胶硬度的影响 |
3.3.4. 增粘剂对硅橡胶力学性能影响 |
3.3.5. 增粘剂对硅橡胶粘结强度影响 |
3.4 填料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
3.4.1. 填料对硅橡胶表干时间影响 |
3.4.2. 填料对硅橡胶交联密度的影响 |
3.4.3. 填料对硅橡胶硬度的影响 |
3.4.4. 填料对硅橡胶力学性能影响 |
3.4.5. 填料对硅橡胶粘结强度影响 |
3.5 增塑剂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
3.5.1. 增塑剂对硅橡胶表干时间影响 |
3.5.2. 增塑剂对硅橡胶交联密度影响 |
3.5.3. 增塑剂对硅橡胶硬度的影响 |
3.5.4. 增塑剂对硅橡胶力学性能影响 |
3.5.5. 增塑剂对硅橡胶粘结强度影响 |
3.6 107基胶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
3.6.1. 107基胶对硅橡胶硬度的影响 |
3.6.2. 107基胶对硅橡胶力学性能影响 |
3.7 扩链剂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
3.7.1. 扩链剂对硅橡胶表干时间影响 |
3.7.2. 扩链剂对硅橡胶交联密度影响 |
3.7.3. 扩链剂对硅橡胶硬度影响 |
3.7.4. 扩链剂对硅橡胶力学性能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填料与硅橡胶相互作用研究 |
4.1 概述 |
4.1.1 填料补强及其补强机理的研究 |
4.1.2 填料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与聚集理论 |
4.1.3 填料表面处理方法及作用机理 |
4.2 填料与硅橡胶相互作用探讨 |
4.2.1 改性填料模型的建立 |
4.2.2 改性填料与硅橡胶相互作用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硅橡胶密封胶性能研究与结果讨论 |
5.1 试验方法 |
5.1.1 密度测定 |
5.1.2 抗渗性能 |
5.1.3 耐液体浸泡稳定性 |
5.1.4 粘结试样化学稳定性 |
5.1.5 疲劳特性 |
5.1.6 热压冷拉试验 |
5.1.7 粘结试样冻融循环稳定性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硅橡胶与无机基材界面相互作用研究 |
6.1 界面作用概述 |
6.1.1 界面粘结机理 |
6.1.2 界面粘附作用形成的条件及其表征 |
6.1.3 影响界面粘结力大小的因素 |
6.1.4 粘结基材的表面处理 |
6.2 硅橡胶密封材料与水泥基材界面研究 |
6.2.1 硅橡胶与水泥基材界面作用力分析 |
6.2.2 基材表面处理方式影响 |
6.3 硅橡胶与基材作用机理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工程应用研究 |
7.1 水工建筑物伸缩缝密封止水 |
7.2 道路伸缩缝密封材料 |
7.3 沥青路面裂缝养护材料 |
7.4 硅橡胶的性价比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有机锂过程安全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锂化合物概述 |
1.2 有机锂化合物的性质 |
1.2.1 有机锂与含不饱和键的加成反应 |
1.2.2 与卤代烃中卤素的交换反应 |
1.2.3 与含活泼氢化合物的反应 |
1.2.4 烃基化反应 |
1.2.5 其他元素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
1.3 有机锂在聚合中的应用 |
1.3.1 单锂引发剂 |
1.3.2 双锂引发剂 |
1.3.3 多锂引发剂 |
1.3.4 官能化有机锂引发剂 |
1.3.5 复合型有机锂引发剂 |
1.4 液体橡胶的聚合 |
1.4.1 自由基乳液聚合法 |
1.4.2 自由基溶液聚合法 |
1.4.3 阳离子聚合法 |
1.4.4 阴离子聚合法 |
1.5 液体橡胶的特性 |
1.5.1 液体橡胶的分子结构特性 |
1.5.2 液体橡胶的流变特性 |
1.5.3 液体橡胶的交联特性 |
1.6 液体橡胶的应用 |
1.6.1 在轮胎中的应用 |
1.6.2 液体橡胶在黏合剂中的应用 |
1.6.3 聚异戊二烯接枝反应产物的应用 |
1.6.4 液体聚异戊二烯的其他应用 |
1.7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7.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7.2 课题难点 |
1.7.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过程 |
2.1 正丁基锂引发剂 |
2.1.1 正丁基锂制备 |
2.1.2 正丁基锂分解度分析 |
2.2 正丁基锂的浓度滴定 |
2.2.1 实验过程 |
2.2.2 正丁基锂浓度结论 |
2.3 聚合实验部分 |
2.3.1 试剂与仪器 |
2.3.2 实验过程 |
2.3.3 测试与表征 |
第三章 有机锂聚合安全性分析 |
3.1 试剂精制 |
3.2 阴离子聚合安全性分析 |
3.2.1 安全防护 |
3.2.2 危险性分析 |
3.3 非极性体系安全性实验 |
3.3.1 干燥温度实验 |
3.3.2 聚合反应时间实验 |
3.3.3 聚合反应温度实验 |
3.3.4 聚合反应浓度实验 |
3.3.5 非极性体系聚合动力学分析 |
3.4 极性体系安全性实验 |
3.4.1 聚合反应时间实验 |
3.4.2 聚合反应温度实验 |
3.4.3 聚合反应浓度实验 |
3.4.4 极性体系聚合动力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正丁基锂引发低分子液体橡胶及燃烧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凝胶渗透色谱(GPC) |
4.2.2 ~1H-NMR分析 |
4.2.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4.2.4 热重(TG)分析 |
4.2.5 微型量热仪(MCC)分析 |
4.2.6 氧弹量热计分析 |
4.3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正丁基锂聚异戊二烯的结构调控及燃烧性能分析 |
5.1 引言 |
5.2 实验原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凝胶渗透色谱(GPC) |
5.3.2 ~1H-NMR |
5.3.3 热失重分析 |
5.3.4 微型量热仪(MCC) |
5.3.5 氧弹量热计 |
5.4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丙烯酸酯液体橡胶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丙烯酸酯橡胶(ACM)简介 |
1.1.1 丙烯酸酯橡胶发展概况 |
1.1.2 原料的合成及其特性 |
1.1.3 丙烯酸酯橡胶的制造方法 |
1.1.4 丙烯酸酯橡胶的组成 |
1.1.5 丙烯酸酯橡胶的类型及其特征 |
1.1.6 丙烯酸酯橡胶的特性 |
1.1.7 丙烯酸酯的应用 |
1.1.8 丙烯酸酯橡胶加工上的各种问题 |
1.2 液体橡胶 |
1.2.1 液体橡胶发展简史 |
1.2.2 液体橡胶的种类 |
1.2.3 液体橡胶的合成与加工 |
1.2.4 液体橡胶的特征及应用 |
1.3 丙烯酸酯橡胶的制备及试验设计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原料与设备 |
2.1.1 主要原料 |
2.1.2 主要设备 |
2.2 试样的制备 |
2.2.1 一步法工艺 |
2.2.2 两步法工艺 |
2.3 性能测试及方法 |
2.3.1 体系反应性的测定 |
2.3.2 橡胶物理、机械力学性能的测试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原料的选择 |
3.1.1 单体的选择 |
3.1.2 交联剂的选择 |
3.1.3 引发体系的选择 |
3.1.4 补强剂的选择 |
3.2 实验方法的确定 |
3.2.1 一步法 |
3.2.2 两步法 |
3.3 体系的反应性分析 |
3.3.1 差热分析(DTA) |
3.3.2 光栅型红外光谱分析 |
3.4 丙烯酸酯橡胶性能影响因素 |
3.4.1 线型体的影响 |
3.4.2 交联剂用量的影响 |
3.4.3 填料及其用量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
3.4.4 丙烯酸酯橡胶的耐热油性能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硅(硼)杂化改性丙烯酸酯厌氧胶耐热与粘接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胶黏剂与胶接简介 |
1.2.1 胶黏剂发展概况及胶接特点 |
1.2.2 胶接理论 |
1.2.3 胶黏剂主要分类 |
1.3 厌氧胶黏剂概况 |
1.3.1 厌氧胶黏剂的发展 |
1.3.2 厌氧胶黏剂的固化机理 |
1.3.3 厌氧胶黏剂的应用 |
1.4 厌氧胶黏剂耐热改性研究 |
1.4.1 耐热厌氧单体研究 |
1.4.2 有机耐热树脂改性厌氧胶研究 |
1.4.3 无机有机杂化改性厌氧胶研究 |
1.5 厌氧胶黏剂的力矩调节研究 |
1.5.1 增塑剂对厌氧胶的力矩调节研究 |
1.5.2 无机润滑粉末对厌氧胶的力矩调节研究 |
1.6 有机硅改性厌氧胶的研究 |
1.6.1 耐热有机硅丙烯酸酯厌氧预聚物的研究 |
1.6.2 有机硅树脂对厌氧胶的耐热改性研究 |
1.6.3 有机硅预聚物对厌氧胶的力矩调节研究 |
1.7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样品的制备及处理 |
2.3.1 被粘接试件及处理 |
2.3.2 硅硼(PBS)树脂的合成 |
2.3.3 PBS树脂的热处理 |
2.3.4 HEMA/SiO_2杂化低聚物的合成 |
2.3.5 厌氧胶的配制 |
2.3.6 厌氧胶的固化 |
2.3.7 PBS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 |
2.4 样品的表征 |
2.4.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4.2 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S) |
2.4.3 凝胶渗透色谱(GPC) |
2.4.4 核磁共振(NMR) |
2.4.5 气相色谱(GC) |
2.4.6 扫描电镜(SEM) |
2.4.7 透射电镜(TEM) |
2.4.8 能谱色散扫描(EDS) |
2.4.9 X射线衍射(XRD) |
2.4.10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 |
2.5 样品的性能测试 |
2.5.1 热重分析(TGA) |
2.5.2 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 |
2.5.3 动态热机械分析(DMA) |
2.5.4 接触角 |
2.5.5 粘度 |
2.5.6 凝胶时间 |
2.5.7 定位时间 |
2.5.8 物理和力学性能测试 |
第3章 含苯基硅硼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PBS树脂的结构、表征与耐热性研究 |
3.2.1 PBS树脂的合成路线 |
3.2.2 PBS树脂的性能表征及分析 |
3.2.3 PBS树脂的耐热性能分析 |
3.3 热处理对PBS树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
3.3.1 PBS树脂加热过程的不同阶段 |
3.3.2 热处理过程中PBS树脂结构转变的研究 |
3.3.3 热处理对PBS树脂形貌及耐热影响的研究 |
3.3.4 PBS树脂在热处理过程中的转变机理 |
3.4 PBS树脂耐水解性能研究 |
3.4.1 室内环境下PBS树脂耐水性能分析 |
3.4.2 水洗条件下PBS树脂耐水性能分析 |
3.4.3 PBS树脂在水解过程中的转变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硅硼树脂改性厌氧胶黏剂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PBS树脂对厌氧胶液影响的研究 |
4.2.1 PBS杂化厌氧胶液浸润性的研究 |
4.2.2 PBS杂化厌氧胶固化动力学的研究 |
4.3 PBS杂化厌氧胶固化物性能的研究 |
4.3.1 PBS杂化厌氧胶固化物亲/疏水性研究 |
4.3.2 PBS树脂杂化厌氧胶共混相容性研究 |
4.3.3 PBS杂化厌氧胶固化物热性能的研究 |
4.3.4 PBS杂化厌氧胶韧性的研究 |
4.4 PBS杂化厌氧胶粘接性能的研究 |
4.4.1 PBS杂化厌氧胶室温粘接性能的研究 |
4.4.2 PBS杂化厌氧胶高温粘接性能研究 |
4.4.3 PBS杂化厌氧胶热老化性能研究 |
4.4.4 PBS杂化厌氧胶湿热老化性能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HEMA/SiO_2杂化低聚物的合成及热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HEMA/SiO_2杂化低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
5.2.1 HEMA/SiO_2杂化低聚物的合成 |
5.2.2 HEMA/SiO_2杂化低聚物的表征 |
5.2.3 HEMA/SiO_2杂化低聚物外观及微观形貌的研究 |
5.2.4 HEMA/SiO_2杂化固化物的微观形貌 |
5.3 HEMA/SiO_2杂化固化物热性能影响的研究 |
5.3.1 HEMA/SiO_2杂化固化物热稳定性研究 |
5.3.2 HEMA/SiO_2杂化固化物动态热机械性能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硅油改性HEMA/SiO_2杂化厌氧胶性能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硅油改性杂化厌氧胶液性能的研究 |
6.2.1 厌氧胶液浸润性的研究 |
6.2.2 硅油改性杂化厌氧胶相容稳定性研究 |
6.2.3 杂化方法对厌氧胶固化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
6.3 硅油改性杂化厌氧胶固化物性能的研究 |
6.3.1 硅油改性杂化厌氧胶固化物亲/疏水性能的研究 |
6.3.2 硅油改性杂化厌氧胶固化物微观形貌的研究 |
6.3.3 硅油改性杂化厌氧胶固化物摩擦性能的研究 |
6.3.4 硅油改性杂化厌氧胶热稳定性的研究 |
6.3.5 硅油改性杂化厌氧胶动态热机械性能研究 |
6.4 硅油改性杂化厌氧胶粘接性能的研究 |
6.4.1 硅油改性对厌氧胶粘接界面影响的研究 |
6.4.2 硅油改性杂化厌氧胶室温扭矩的研究 |
6.4.3 硅油改性杂化厌氧胶热老化性能的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所获成果 |
致谢 |
四、液体聚硫橡胶分子量分布和本体粘度特征及其对密封剂工艺性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液体聚硫橡胶分子量分布和本体粘度特征及其对密封剂工艺性能的影响[J]. 曹寿德,李玉林. 特种橡胶制品, 1990(01)
- [2]液体聚硫橡胶平均分子量Mn对聚硫密封剂性能的影响[J]. 曹寿德,庄素芬. 特种橡胶制品, 1983(02)
- [3]液体聚硫橡胶密封剂制品触变性的产生与稳定的研究[J]. 曹寿德. 特种橡胶制品, 1993(01)
- [4]现代橡胶配方设计方法和制造工艺[A]. 李文东. 第11期全国轮胎配方设计技术高级培训班讲义, 2018
- [5]聚硫橡胶的结构与性能及其改性苯并恶嗪树脂的研究[D]. 赵海川. 北京化工大学, 2008(05)
- [6]基于顺丁橡胶氧化裂解的端(多)羟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的可控制备[D]. 周勤灼. 浙江大学, 2016(02)
- [7]高性能伸缩缝密封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D]. 刘杰胜. 武汉理工大学, 2010(11)
- [8]有机锂过程安全研究及应用[D]. 董瑞宝.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9]丙烯酸酯液体橡胶的研制[D]. 杜夕彦. 西北工业大学, 2002(01)
- [10]硅(硼)杂化改性丙烯酸酯厌氧胶耐热与粘接性能研究[D]. 王刚.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