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的称重传感器

附加的称重传感器

一、附着式测力传感器(论文文献综述)

高永卫,魏斌斌,梁栋[1](2021)在《翼型风洞试验技术研究现状》文中认为准确可靠的翼型气动性能预测对于飞行器的研制至关重要。在数值模拟技术日益工程化的今天,对通过风洞试验获得翼型气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翼型风洞试验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和实现的技术路径,在资料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研究进展,对翼型静/动态性能测试技术、模型表面流动转捩探测技术以及翼型试验中洞壁干扰控制与修正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研究表明:1)翼型试验有其固有的特殊性,需对硬件条件的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2)现代数据信号处理技术是翼型静/动态试验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3)对洞壁干扰的控制与修正方法仍需结合具体试验场景加强研究。

于振鹏,马宝坤,麻俊方,宋静文,宋秀琴[2](2021)在《无线动态切削力测量监控系统在钻铣加工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常见的切削力测量系统的原理和优势,对各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并通过现场的实际切削加工试验及分析,阐述了其在机械加工领域的工艺优化过程中的功能及应用可行性。

王路遥[3](2021)在《通气空腔两相流动及其减阻增稳效应研究》文中认为船舶装备的节能、增速和增稳问题是船舶运输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以船底通气流动控制为手段的减阻增稳技术是提升运载体性能与能耗指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由主动通气形成一定尺度的通气空腔能显着影响近壁面边界层流体的流动特征,可有效降低船舶运输装备的摩擦阻力,并提升运载体整体的纵向动稳性,在高性能船舶方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面向高速船舶的通气流动控制增效增稳需求,基于两相流数值模拟、水洞通气平板实验和静水拖曳水池通气船模实验,探索通气空腔流动、减阻及船体动稳定性问题,以期探究通气空腔两相流的流动机理问题,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撑。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面向水洞实验和静水拖曳实验,搭建了包含阻力测量、两相流动可视化等功能的平板实验机构和通气船模实验装置,建立了通气平板和拖曳船模两相流数值计算模型。2.针对通气空腔流的边界层特征及减阻机理问题,研究发现可以将中高弗鲁德数来流下形成的空腔划分为三个具有明显流动差异的区域,即连续空腔区,过渡空腔区和混流空腔区。这三个空腔区在流向的流动状态、密度、粘度和壁面剪应力上表现出显着的区域化差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阻力降低同空腔边界层特征值之间的量化关系,并构建了半经验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流动方向连续空腔和混流空腔区的壁面剪切应力值。3.针对通气空腔流的两相流动问题,梳理了在水洞实验中出现的三种稳定几何形态的空腔和水池实验发现的七种不同流动模式的空腔结构,分析了通气空腔的生成演化特征、形态(拓扑)分布及其转变机理,研究了空腔闭合脱落规律。探究了气体射流动量和气液相之间的压差力在影响空腔形态上的主导性问题。4.针对通气空腔流的减阻增稳问题,建立了包含附加能耗的净节省功率估算方程,得到了净节省功率关于弗鲁德数的关系曲线,研究得到的船模最大减阻率范围为10%-30%。发现了通气空腔对船模高速纵向失稳(海豚运动失稳)的抑制作用,并揭示了中/高弗鲁德数下空腔增稳效应的作用机制,即纵倾值的降低致使的船体排水体积的增加直接导致了海豚运动失稳现象的消失。本文在现有通气减阻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通气空腔流的两相流动机理,研究发现了空腔流型的转变机制、空腔边界层区域化的流动特征以及空腔对海豚运动失稳现象的抑制作用,阐明了通气空腔流的减阻增稳机理,成果可为高性能水面运输装备的减阻、提速、增稳设计即工程应用提供支撑。

张伟[4](2021)在《用于足底压力测量的硅橡胶软传感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刘洋[5](2021)在《单、双侧复合式抗阻训练对拳击运动员前、后直拳技术训练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双侧力量训练提升运动表现的重要作用和复合式抗阻训练提升训练效应已经被国内外学者广泛证实,而同一种训练方法的不同训练模式对拳击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效应的研究还没有深入。单、双侧复合式抗阻训练模式横向比较研究较少涉及,尤其搏斗类的拳击项目单、双侧研究不足。采用双侧肢体训练如自由负重深蹲、卧推、跳深等动作模式设计末端释放训练、快速伸缩训练等一定程度上可提升拳击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表现。然而,拳击技术动作特征属性决定着拳击属于单侧肢体发力动作模式,采用双侧训练设计可能不符合项目用力特征。故此,分析前、后直拳生物力学特征及出拳击打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助于设计单侧干预训练手段、提升直拳运动表现、丰富拳击专项训练理论,对拳击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推进作用。目的:研究1目的,从运动生物力学视角对前、后直拳技术进行技术诊断,分析影响前、后手直拳击打效果的主要因素以及运动表现特征,有针对性的为直拳技术训练计划安排和动作设计提供依据。研究2目的,基于研究1结果设计单、双侧以及单+双动作训练方案包括动作结构、工作肌肉、阻力类型、动作速度、动作方向等,以期增强拳击运动员局部以及综合训练效应。提升前、后直拳技术击打效果,在保证优势侧前提下,重点改善弱势侧出拳效果,提升拳击运动表现。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试验法、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等研究方法对前、后直拳技术的击打效果特征和单、双侧以及单+双侧复合式抗阻训练效应进行研究。研究1主要采用Vicon红外三维动作捕捉系统、Delsys无线表面肌电系统、Kistler测力靶和测力台以及同步设备等对17名优秀拳击运动员身高[1.75±0.078m]、体重[66.06±2.768kg],进行前、后直拳技术生物力学诊断分析。研究2试验采用荷兰Xsens MTw Awinda惯性动作捕捉模块设备、Kistler测力台设备、Gym Aware线性传感器设备,对29名拳击运动员进行单、双侧和单+双侧干预训练,受试者被随机分为3组[身高:单侧组(UNI)1.73±0.08m、单+双侧组(UNI+BI)1.7±0.06 m、双侧组(BI)1.74±0.06m],[体重:单侧组(UNI)55.42±5.85 Kg、单+双侧组(UNI+BI)54.73±5.33Kg、双侧组(BI)59.67±8.39Kg]。分别进行单侧组(UNI)、单+双侧组(UNI+BI)、双侧组(BI)复合式抗阻训练的干预训练方案,评估为期8周的干预训练对拳击运动员不同力量素质、CMJ、DJ下肢运动表现和前、后直拳击打效果提升程度。研究1利用Graph Pad6.0软件对前、后直拳技术动作结构效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差异特征,对上肢运动表现和双下肢地反力特征与击打效果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前、后直拳在动作结构上以及出拳击打效果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前、后直拳的出拳效果普遍存在“非对称”特征即“优势侧和非优势侧”现象。这种“非对称”特征决定着单边训练可能更适合拳击专项技术动作。基于前、后直拳技术的上肢肩、肘、手各环节运动学表现特征的上肢环节依次加速、制动,符合速度叠加理论的鞭打动作原理。肌电特征方面,前、后直拳技术在启动—发力阶段、出拳—击打阶段的肌肉用力特征相似,下肢腓肠肌、股二头肌激活程度较高,上肢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激活程度较高,应设计上述肌肉的快速伸缩训练练习。运用spss26.0软件对所涉及的相关变量用逐步回归分析方式分别确立前、后直拳技术的击打效果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将所涉及的与出拳峰值速度程正相关的变量如1RM卧推、1RM深蹲、CMJ、后脚积极发力指数、前脚积极发力指数、躯干扭转角峰值速度、动作完成时间、上臂、前臂环节速度等自变量分别纳入前、后直拳的回归模型进行逐步回归分析:(1)后手直拳拳速(y)=3.839-1.592*动作完成时间(x1)+47.389*后快速发力指数/体重(x2)+8.306*CMJ(x3)。(2)前手直拳回归模型(y)=-1.273+0.094*后脚峰值力/体重(x1)+2.906*CMJ+0.743*前臂速度(x2)。从回归模型权重系数来看,CMJ对前、后直拳技术的击打效果权重系数最大,说明CMJ为代表的下肢爆发力为训练的重点,其次动作完成时间指标对后手直拳技术的击打效果产生负向影响,后脚发力指数指标为对拳速贡献较大。前手直拳回归模型中,上肢环节速度对拳速贡献呈正向关系。故此,应该注重下肢爆发力训练和上肢环节末端释放训练。研究2结果,三组经过8周的复合式抗阻训练后,组内前、后比较时,单侧组(UNI)、单+双侧组(UNI+BI)、双侧组(BI)在不同抗阻素质运动表现、Gym Aware系统所测的深蹲、卧推技术局部动作评价30%1RM、50%1RM和80%1RM力量各项指标均有较大的提升(p<0.05,p<0.01)。Kistler测力台所测试的下肢CMJ、DJ动作技术在干预前、后有所提升,Xsens MTw Awinda加速计所测试的前、后直拳击打效果均有显着性提升(p<0.05,p<0.01)。组间横向比较时,Gym Aware系统所测的杠铃杆仅有深蹲、卧推30%1RM峰值功率指标单侧组(UNI)和单+双侧组(UNI+BI)优于双侧组(BI)。Kistler测力台的CMJ、DJ动作中,单侧RSI反应力量指标差异显着(p<0.05),CMJ高度指标差异不显着(p>0.05)。Xsens MTw Awinda加速计所测试三组均显着增加了前、后手直拳击打效果方面指标(p<0.05),在均衡提升程度指标来看,单侧组(UNI)和单+双侧组(UNI+BI)的各自组内前、后直拳提升幅度不显着(p>0.05),而双侧组(BI)组内前、后直拳击打效果的绝对改变(提升程度)仍然出现差异(p<0.05),说明双侧组(BI)的双侧训练会进一步加大前、后直拳的“非对称性”特征。击打效果横向比较来看,前手直拳击打效果存在显着性差异,单侧组(UNI)和单+双侧组(UNI+BI)显着高于双侧组(BI)。后手直拳击打效果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单侧组(UNI)、单+双侧组(UNI+BI)、双侧组(BI)横向比较时后手直拳提升幅度效果无显着性差异。全文结论:单侧和单+双侧复合式抗阻训练设计在提升前手直拳击打效果以及改善30%1RM快速力量素质能力方面优于双侧训练组。相比于双侧训练,单侧和单+双侧复合式抗阻训练能在保证后手拳训练前提下,快速发展前手拳训练效应。

牛廉政[6](2021)在《微型扑翼飞行机器人的动力学分析与控制研究》文中认为经过长时间的进化过程,扑翼飞行已成为一种成熟优越的飞行方式。大自然中鸟类和昆虫不约而同的选择扑翼飞行,说明了其优越性。基于其可悬停和低速飞行的优点,扑翼飞行可以应用到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工作。虽然目前扑翼飞行机器人已获得阶段性研究成果,但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扑翼飞行面临着多种挑战。例如,低雷诺数下如何获取高升力、建立精确的动力学模型、提高飞行效率、控制方法的实际应用等等。基于此,本文以四扑翼微型飞行机器人为研究对象,以获取高升力和实现实际工程中姿态控制为研究目标,从其动力学建模分析与姿态控制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从仿生学角度出发,对扑翼飞行气动力获取的原理进行了总结。根据四扑翼微型飞行机器人的结构特点,将其机构分为驱动机构和拍动机构。通过将设计模型导入ADAMS验证了选取的驱动参数的合理性。通过对驱动机构几何分析,确定了输出拍动角与输入曲柄转角的运动学关系。接着,根据拍动机构特点,在伪稳态三维叶素法的基础上,引入二面角建立了四扑翼微型飞行机器人的气动力模型。以平均升力为目标函数,对驱动机构参数、拍动机构二面角参数等进行了分析,为四扑翼微型飞行机器人的动力学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了实现四扑翼微型飞行机器人的升推力测试,为动力学分析提供实验验证,搭建了气动测力平台。首先以一个悬臂梁为单元,设计了双L型可吸附式小型三维力传感器主体,通过对测力传感器有限元仿真分析验证了原理:弹性体变形→应变片电阻变化→电信号→力的可行性。静态标定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三维力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性能指标。气动测力系统的良好动态演示则为之后四扑翼微型飞行机器人的动力学实验提供了研究基础。在四扑翼微型飞行机器人的控制研究方面。首先,通过对其动力学总体性质分析为非线性控制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针对四扑翼微型飞行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的姿态控制问题,基于RBF神经网络设计了滑模鲁棒自适应姿态控制器。首先,采用RBF神经网络对扑翼微型飞行机器人姿态动力学模型中的未知项角速度进行逼近,并设计自适应律减小神经网络逼近误差。其次,改进鲁棒项消除了为克服干扰造成的控制输入抖振现象。最后,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姿态控制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适应性。

赵永涛[7](2021)在《残疾人运动员坐式越野滑雪技能测试及训练系统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坐式越野滑雪运动是冬残奥会中的重要比赛项目,而我国的残疾人坐式越野滑雪运动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和欧洲越野滑雪强国相比,存在非雪期训练装备落后,运动员越野滑雪技能测试方法缺乏等问题。因此,为迎接即将到来的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使残疾人坐式越野滑雪运动员的非雪期专项耐力训练不再受季节和场地因素的限制,并为运动员的撑杖能力提供一个科学地量化指标,本课题研制了一套坐式越野滑雪技能测试及训练系统。本系统是一套基于越野滑雪撑杆过程阻力模拟的坐式越野滑雪训练设备,采用一对并列布置的机械式无杆气缸作为运动载体。在撑杆阶段,运动员撑杆推动机械式无杆气缸上的滑台向后移动,此时气动系统通过控制气缸后腔气压变化来实现越野滑雪撑杆过程阻力的模拟,从而给运动员以较为真实的越野滑雪撑杆感受。当撑杆结束后,进入回程阶段,滑台在气缸后腔气压的驱动下,快速返回起点位置,以准备进入下一次撑杆。此外,机械式无杆气缸的滑台上安装有撑杆三维力测量装置,用于监测运动员撑杆过程中的撑杆三维力信号,通过Wi Fi传输并保存到由本课题组同学开发的越野滑雪虚拟画面系统中,实现相应的越野滑雪虚拟场景模拟。在现场安装测试中,完成了坐式越野滑雪技能测试及训练系统的性能测试实验,并对测试者使用双杖推撑技术进行连续撑杆过程中的撑杆力测量曲线及气缸后腔气压变化曲线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套系统能够较真实地模拟越野滑雪撑杆运动过程,且所模拟的撑杆阻力的稳定性、对称性等特点均能满足本课题的设计指标。

骆德铖[8](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铣削TC18钛合金的刀具磨损机理分析与预测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TC18(Ti-5Al-5Mo-5V-1Cr-1Fe)钛合金是一种在航空航天、深海潜水、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的合金。铣削加工TC18钛合金时快速的刀具磨损会使得成本增加和工件表面质量急剧下降。因此,对该过程的刀具磨损机理分析和刀具磨损预测模型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通过一个铣削实验,获得了195组刀具磨损数据,同时采集铣削力信号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通过扫描电镜和EDS能谱分析仪对刀具磨损过程的微观形貌详细的进行分析。基于无需任何特征工程处理的原始铣削力数据,使用深度学习中的卷积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s,CNN+BILSTM)和卷积双向门控循环单元(convolutional 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CNN+BIGRU)建立刀具磨损预测模型。在刀具磨损量预测模型中,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它单一模型,CNN+BILSTM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CNN+BIGRU模型效果次之,但是其运行时间更短。同时,CNN+BILSTM模型和CNN+BIGRU模型的收敛速度较快。在刀具磨损状态监测模型中,CNN+BILSTM和CNN+BIGRU模型对于刀具磨损三个阶段平均分类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6.55%和94.83%,可以满足实际需求。为了有效的选用激活函数,通过在CNN+BIGRU和CNN+BILSTM模型上对sigmoid、tanh和Re LU激活函数做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了Re LU激活函数的模型运行时间最短,收敛速度最快。为了研究本文预测模型的泛化能力,在另一个不同工况下的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通过对其三个数据集的交叉验证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CNN+BILSTM和CNN+BIGRU模型均具备较好的性能和泛化能力,为刀具磨损在线预测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有前景的方法。

赵雪[9](2021)在《基于摩擦电效应的自驱动纳米能源传感系统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文明的建设离不开化石能源的消耗,传统化石能源的过度消耗导致亟待解决的全球能源危机及环境问题,可持续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迫在眉睫。世界资源委员会对全球能源消耗的结构进行分析,并做相应能源消耗情况的展望:从2018年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总消费量以3.6%的年增速增长。到2050年底,在电力需求扩大、全球工业化发展和全球化政策的推动下,可持续能源将成为一次能源消费的主要来源,预计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提供全球49%的电力。风能作为一种体量庞大、分布广泛的绿色可再生能源,被认为是取代化石能源、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最有前景的新能源之一。截至2015年底,全球约4.3%的电力需求由风力发电技术实现。传统的风力发电塔存在占地面积大、分布偏远、噪声大、成本造价高等缺点,这会导致广泛存在于城市中的风能无法依靠风力发电塔被收集和利用,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的收集风能的能源技术,用来高效收集和利用广泛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风能。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各类传感器的使用离不开外部供电单元,这将限制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同时带来环境污染,构建和发展自驱动传感器将为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近年来,基于摩擦电效应的纳米能源器件受到了广泛关注,摩擦纳米发电机具有轻巧便携、制备成本低、可低风速启动、结构灵活多变等特点。本论文构建了基于摩擦电效应的收集风能的自驱动纳米能源传感系统,能够高效收集环境中的风能同时可被作为传感器对应力、应变、角度、距离等做出高效且灵敏的响应。首先,基于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原理采用高弹性的导电泡沫构建了可收集风能的自驱动压力传感系统。采用两步制备工艺(冷冻干燥和热退火)制备出具有优异导电性、耐久性和可循环压缩性的聚酰亚胺/还原氧化石墨泡沫,将泡沫搭载于收集风能的垂直接触分离式摩擦纳米发电机中。研究发现不同高度的泡沫搭载于垂直接触分离式摩擦纳米发电机中时,具有不同范围的压力传感区间和响应规律。当尺寸为14 mm×14 mm×30 mm的弹性泡沫安置在有效接触面积为100mm×15 mm摩擦纳米发电机中,该摩擦纳米发电机能够输出高达130 V-7.5μA的交流信号,同时在0-30 N的压力范围内该器件的输出电压/电流随外界压力增加而增加,具有良好的传感性能。其次,构建了可拉伸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用于环境中风能的收集和超灵敏的应变传感。采用真空抽滤的方法制备了聚二甲基硅氧烷-石墨烯和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四氟乙烯柔性膜,利用柔性膜构建可拉伸的收集风能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研究发现在风力驱动下通过拉伸该柔性发电机可大幅提高其输出电信号。在15 m/s的风能驱动下,当发电机应变从0%增加至70%,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输出电流/电压从40 V-1.5μA增加至128 V-7.2μA,其输出功率也从0.021 m W增加了680%达到0.164 m W。构建的柔性摩擦纳米发电机不仅可以作为风能收集器件将风能转换为电能给商用电容器充电,同时可以被用作超高灵敏度的应变传感器对不同应变做出良好的响应。最后,基于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原理构建了基于风能驱动的无线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管道智能监测系统。在18 m/s的风力驱动下,无线摩擦纳米发电机可以在接收距离为1.5 cm时可以输出121.0 V-4.4μA的交流电信号,当接收距离增加至10 cm时仍然可以获得8.0 V-0.7μA的电信号,说明该无线摩擦纳米发电机具有较好的远距离传输电能的本领,在无线电力传输和距离传感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将构建的一系列无线摩擦纳米发电机安装在管道中,可以通过监测不同位置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输出信号实现对管道中有无障碍物及障碍物位置和放置状态的监测,显示了其在气体管道中作为自驱动无线传感的巨大应用前景。总而言之,通过纳米材料选择和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结构设计,构建出基于风能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自驱动传感系统,可实现将环境中的风能转换为电能输出并同时对物理参量进行传感响应的功能。这将为开发收集可持续清洁能源的自驱动纳米能源系统提供设计思路。

任志强[10](2021)在《合金薄膜应变传感器的制备工艺与结构改进研究》文中认为现代切削加工正在向智能化、精密化、集成化和微型化方向发展,切削力的实时在线测量是实现刀具智能化的必经手段,刀具嵌入式合金薄膜应变传感器是实现在切削过程中监测切削力的一个有效方法,开展刀具嵌入薄膜传感器测量切削力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薄膜传感器从下到上分为基底、过渡层、绝缘层、敏感层和保护层,敏感层是实现测力功能的核心结构。为了获得性能优异的薄膜传感器,在薄膜的制备、结构和性能检测上都要有系统科学的工艺方案。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和手段深入探讨该工艺方案现阶段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通过一系列的工艺优化方法尝试去解决他们。在薄膜电阻栅的制备过程中,光刻胶可能由于某些不合理的工艺参数组合产生起皱、脱落等问题,为了探索适合刻蚀薄膜电阻栅的光刻胶坚膜工艺参数,提高旋涂在薄膜层表面的光刻胶性能,本文首先使用正交试验法对敏感层厚度、烘烤温度、持续时间和光刻胶型号作为坚膜工艺的优化对象,在光刻胶的主要技术参数中按照重要程度选取粘附性和抗刻蚀性能作为光刻胶性能的评估指标,通过极差分析,初步获得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之后依据正交试验数据,分别联合LS-SVM和BP神经网络智能算法,建立光刻胶粘附性与抗蚀性的预测模型。随后选择可信度更高的预测模型,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系统的分析上述工艺参数对两评估指标的影响趋势,最终得到了各工艺参数的约束条件。在薄膜电阻栅刻蚀完成后,为了降低溅射态镍铬(Ni Cr)薄膜电阻栅的电阻值并提高薄膜的附着力,在N2环境下对以Ni Cr薄膜为敏感层的304不锈钢基底上的薄膜传感器进行退火处理。在试验过程中,发现不同的退火工艺(300°C,350°C,400°C,450°C和500°C)都可以有效的降低薄膜电阻器栅的电阻值,在450°C时下降幅度最大,电阻值变化为1.77 kΩ,较小的电阻值可使薄膜传感器检测到较小的应变,并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Ni Cr薄膜在350°C和30分钟时在基材上的附着力最强,比溅射状态的薄膜高约37.5%,粘附力的增加使薄膜不太可能过早地破裂和脱落,这可以扩大测量力范围;另外,原子力显微镜(AFM)的结果表明,在较高的退火温度下退火的薄膜具有较高的表面粗糙度,这可能是由于退火后原始晶粒团聚现象引起的;而且,电阻温度系数(TCR)和应变敏感性系数(kn)也会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kn增加的比较缓慢。为了进一步提高薄膜电阻栅的应变性能,在现有的薄膜传感器结构基础上,设计了两种可以提高应变式薄膜传感器应变灵敏度的改进结构,第一种是构建以“石墨烯-Ni Cr复合薄膜”作为敏感层的薄膜传感器结构,第二种是在薄膜传感器上设计双端支撑梁膜弹性结构,该结构又可分为两种形成方式,其一是在绝缘层上直接沉积双端支撑梁膜弹性结构,其二是在304不锈钢基底上加工弹性槽构成双端支撑梁膜弹性结构;随后分别探讨了这两种结构的薄膜传感器相比较于传统的常规溅射沉积方法制备的薄膜传感器的优势;最后,对这两种结构的制备工艺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二、附着式测力传感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附着式测力传感器(论文提纲范文)

(1)翼型风洞试验技术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翼型风洞
2 翼型风洞试验的分类与相关测试技术
    2.1 测压试验
        2.1.1 静态测压试验
        2.1.2 静态试验中的转捩位置测量
        2.1.3 动态测压试验
        2.1.4 动态测压试验中的转捩判断
        2.1.5 动态失速
    2.2 静/动态测力试验
3 洞壁干扰控制与数据修正技术
    3.1 侧壁干扰
        3.1.1 侧壁干扰控制
        3.1.2 侧壁干扰修正
    3.2 上下壁干扰
        3.2.1 上下壁干扰控制
        3.2.2 上下壁干扰修正
        3.2.2. 1 静态试验中的上下壁干扰修正
        3.2.2. 2 动态试验中的上下壁干扰修正
4 结论

(2)无线动态切削力测量监控系统在钻铣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切削力测量监控系统的分类[4]
    2.1 应变式测力仪
    2.2 压电式测力仪
    2.3 电流式测力仪
3 切削力测量监控系统在生产现场应用
    3.1 D20 四刃立铣刀现场测试应用
    3.2 D6.8 复合钻头现场测试
4 结语

(3)通气空腔两相流动及其减阻增稳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通气减阻方法
        1.2.2 二维空腔势流理论
        1.2.3 通气空腔两相流体动力学研究现状
        1.2.4 通气减阻机理研究现状
        1.2.5 船模高速纵向失稳研究现状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第2章 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
    2.1 平板通气水洞实验和数值模拟
        2.1.1 平板通气水洞实验
        2.1.2 平板通气水洞数值模拟
        2.1.3 数值模拟方法验证
    2.2 船模拖曳水池实验和数值模拟
        2.2.1 船模拖曳水池实验
        2.2.2 船模拖曳水池数值模拟
        2.2.3 数值模拟方法验证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平板通气空腔两相流动及其减阻机理
    3.1 通气空腔两相流动特征
        3.1.1 空腔形成及其演化特征
        3.1.2 空腔流型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3.2 通气空腔减阻机理
        3.2.1 边界层解析方程
        3.2.2 边界层速度分布
        3.2.3 边界层密度和粘度分布
        3.2.4 壁面剪切应力分布特征及其半经验预测模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船模通气空腔两相流动及减阻效应
    4.1 通气空腔两相流动特征
        4.1.1 空腔流型特征
        4.1.2 空腔闭合和脱落特征分析
        4.1.3 空腔拓扑特征及其形成转变机理分析
    4.2 通气空腔气量需求分析
        4.2.1 空腔生长曲线量化分析
        4.2.2 空腔气量需求相关性分析
    4.3 船模减阻效果及能耗节省分析
        4.3.1 船模净减阻特征
        4.3.2 船模能耗节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通气空腔对船模纵向运动失稳的抑制作用
    5.1 船模固有的水动力特征
    5.2 通气空腔对船模海豚运动的抑制特征
    5.3 船模纵向增稳机理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5)单、双侧复合式抗阻训练对拳击运动员前、后直拳技术训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提出
        1.1.1 新规则下拳击直拳技术重要性凸显
        1.1.2 单侧训练更加符合拳击直拳技术特征
        1.1.3 复合式抗阻训练在拳击中运用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拳击直拳的生物力学相关研究
        2.1.1 前、后拳击直拳概念
        2.1.2 直拳的生物力学测量手段
        2.1.3 前、后直拳生物力学相关研究
    2.2 拳击专项力量能力训练研究
        2.2.1 拳击专项力量概念
        2.2.2 拳击专项力量训练效果
        2.2.3 拳击专项力量训练手段
    2.3 单侧抗阻训练的相关研究
        2.3.1 单侧抗阻训练的概念
        2.3.2 单侧力量训练的生理学机制
        2.3.3 单侧抗阻训练的训练效应
    2.4 复合式抗阻训练相关研究
        2.4.1 复合式抗阻训练的概念
        2.4.2 复合式抗阻训练生理学机制
        2.4.3 复合式抗阻训练效应相关研究
    2.5 文献述评与展望
    2.6 研究假设与研究思路
        2.6.1 研究假设
        2.6.2 研究思路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资料法
    3.2 专家访谈法
    3.3 实验法
        3.3.1 研究一前、后直拳生物力学技术诊断分析
        3.3.2 研究二单、双侧复合式抗阻干预训练试验
    3.4 数理统计与生物力学数据处理
        3.4.1 数理统计学方法
        3.4.2 运动学数据处理
        3.4.3 动力学数据处理
        3.4.4 肌电信息的提取以及MATLAB编码处理
4 研究一前、后直拳生物力学技术诊断分析
    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4.2 实验设计
        4.2.1 受试者
        4.2.2 肌肉的选择与mark点
        4.2.3 仪器设备
        4.2.3.1 VICON光学动作捕捉系统和测力靶系统
        4.2.3.2 KISTLER三维测力台和便携式测力台系统
        4.2.3.3 DELSYS无线表面肌电系统
        4.2.4 动作技术要领
        4.2.4.1 前手拳动作描述
        4.2.4.2 后手拳动作描述
        4.2.5 观察指标
    4.3 研究结果
        4.3.1 前、后直拳击打效果的比较
        4.3.1.1 前、后直拳技术动作的拳速比较
        4.3.1.2 前、后直拳技术动作的力量峰值比较
        4.3.1.3 前、后直拳技术冲量和爆发力指数比较
        4.3.2 前、后直拳动作的上肢运动表现特征
        4.3.2.1 前手直拳技术动作上肢环节速度分析
        4.3.2.2 后手直拳技术动作上肢环节速度分析
        4.3.2.3 前、后直拳技术上肢运动学主要参数比较
        4.3.2.4 前、后直拳技术上肢运动表现与击打效果相关性
        4.3.3 前、后直拳技术动作双下肢地反力特征
        4.3.3.1 前手直拳技术动作双下肢地反力特征
        4.3.3.2 后手直拳技术动作双下肢地反力特征
        4.3.3.3 前、后直拳技术下肢地反力主要参数比较
        4.3.3.4 前、后直拳下肢地反力特征与击打效果相关性
        4.3.4 前、后直拳主要工作肌群的表现肌电特征
        4.3.4.1 前、后直拳技术主要工作肌群表面肌电的激活点判断
        4.3.4.2 前手直拳技术主要工作肌群表面肌电肌肉激活顺序
        4.3.4.3 后手直拳技术主要工作肌群表面肌电肌肉激活顺序
        4.3.4.4 前手直拳技术主要工作肌群肌肉激活程度RMS分析
        4.3.4.5 后手直拳技术主要工作肌群肌肉激活程度RMS分析
        4.3.5 前、后直拳击打效果多元回归分析
        4.3.5.1 前手直拳击打效果多元回归分析
        4.3.5.2 后手直拳击打效果多元回归分析
    4.4 分析与讨论
        4.4.1 前、后直拳上肢运动表现对击打效果影响
        4.4.2 前、后直拳下肢地反力特征对击打效果影响
    4.5 结论与训练启示
        4.5.1 结论
        4.5.2 训练启示
5 研究二单、双侧及单+双侧复合式抗阻训练对拳击直拳训练效应研究
    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5.2 实验设计
        5.2.1 受试者
        5.2.2 仪器设备
        5.2.2.1 击打效果测量仪器
        5.2.2.2 下肢爆发力测量仪器
        5.2.2.3 力量功率测试与监控仪器
        5.2.3 指标选择与采集
        5.2.3.1 击打效果指标
        5.2.3.2 下肢爆发力指标
        5.2.3.3 训练效应监控指标
        5.2.4 训练与评测动作要求
        5.2.5 训练计划方案
    5.3 研究结果
        5.3.1 UNI、UNI+BI、BI三组组内不同抗阻运动表现纵向比较
        5.3.1.1 UNI组不同抗阻运动表现的纵向比较
        5.3.1.2 UNI+BI组不同抗阻运动表现的纵向比较
        5.3.1.3 BI组不同抗阻运动表现的纵向比较
        5.3.2 UNI、UNI+BI、BI三组组间不同抗阻运动表现横向比较
        5.3.2.1 30%1RM各项指标结果分析
        5.3.2.2 50%1RM各项指标结果分析
        5.3.2.3 80%1RM各项指标结果分析
        5.3.3 UNI、UNI+BI、BI三组组内CMJ、DJ纵向比较
        5.3.3.1 UNI组下肢CMJ、DJ纵向比较
        5.3.3.2 UNI+BI组 CMJ、DJ纵向比较
        5.3.3.3 BI组 CMJ、DJ纵向比较
        5.3.4 UNI、UNI+BI、BI三组组间CMJ、DJ横向比较
        5.3.5 UNI、UNI+BI、BI三组组内击打效果纵向比较
        5.3.5.1 UNI组击打效果的结果分析
        5.3.5.2 UNI+BI组击打效果的结果分析
        5.3.5.3 BI组击打效果的结果分析
        5.3.6 UNI、UNI+BI、BI三组组间击打效果横向比较
    5.4 分析与讨论
        5.4.1 复合式抗阻训练对拳击运动员不同抗阻运动表现的影响
        5.4.1.1 上肢抗阻运动表现
        5.4.1.2 下肢抗阻运动表现
        5.4.2 复合式抗阻训练对拳击运动员下肢CMJ、DJ运动素质能力的影响
        5.4.2.1 CMJ运动表现
        5.4.2.2 DJ运动表现
        5.4.3 复合式抗阻训练对拳击运动员击打效果的影响
    5.5 结论
6 全文总结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局限性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附件1 非结构访谈提纲
附件2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6)微型扑翼飞行机器人的动力学分析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微型扑翼飞行机器人研究现状
        1.2.1 扑翼飞行机理
        1.2.2 飞行器结构
        1.2.3 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1.2.4 飞行控制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四扑翼微型飞行机器人气动力模型的建立
    2.1 引言
    2.2 气动力学模型建立
        2.2.1 研究对象模型说明
        2.2.2 机翼运动学求解及验证
        2.2.3 坐标系建立
        2.2.4 三维叶素法气动力建模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气动测力平台的搭建
    3.1 引言
    3.2 悬臂梁传感器原理
    3.3 气动测力平台的搭建
        3.3.1 测力传感器结构设计
        3.3.2 有限元仿真分析
        3.3.3 标定试验确定
        3.3.4 气动测试平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四扑翼微型飞行机器人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4.1 引言
    4.2 本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4.3 动力学分析
        4.3.1 动力学模型参数分析
        4.3.2 动力学模型总体性质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四扑翼微型飞行机器人姿态控制研究
    5.1 引言
    5.2 微型四扑翼飞行机器人姿态控制
        5.2.1 RBF神经网络介绍
        5.2.2 姿态控制器的设计
        5.2.3 仿真结果及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6.3 本文工作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残疾人运动员坐式越野滑雪技能测试及训练系统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1.2 越野滑雪研究现状
        1.2.1 双杖推撑技术
        1.2.2 坐式越野滑雪技能测试
        1.2.3 坐式越野滑雪训练设备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2.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系统需求分析
    2.2 总体方案设计
        2.2.1 气压传动特点分析
        2.2.2 基于越野滑雪撑杆过程阻力模拟方案的设计
    2.3 坐式越野滑雪技能测试及训练平台设计
        2.3.1 无杆气缸的安装设计
        2.3.2 坐式越野滑雪器的安装设计
    2.4 控制方案分析与设计
        2.4.1 控制系统选取
        2.4.2 无杆气缸滑块位置检测方法
        2.4.3 控制方案的设计
    2.5 本章小结
3.撑杆三维力测量装置设计研究
    3.1 撑杆过程三维力测量方案设计
        3.1.1 撑杆三维力测量装置结构方案设计
        3.1.2 测力数据传输方式设计
    3.2 撑杆三维力测量装置设计
        3.2.1 传感器及其安装设计
        3.2.2 受力板的设计安装
        3.2.3 Wi Fi放大器及其安装设计
    3.3 撑杆三维力测量装置性能测试
        3.3.1 测力软件
        3.3.2 硅胶垫传力性能测试
        3.3.3 抗偏载能力测试
        3.3.4 撑杆过程三维力测量性能测试
    3.4 本章小结
4.气动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
    4.1 气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1 气动元器件选型
        4.1.1.1 气源装置
        4.1.1.2 控制元件
        4.1.1.3 辅助元件
        4.1.1.4 执行元件
        4.1.2 气动系统回路设计
    4.2 电气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2.1 电控系统元件选型
        4.2.2 电气图设计
    4.3 本章小结
5.坐式越野滑雪技能测试及训练系统性能测试
    5.1 实验场地搭建
        5.1.1 实验场地要求
        5.1.2 实验场地布局及设备搭建
        5.1.3 越野滑雪虚拟画面系统的连接
    5.2 系统各阶段动作调试
        5.2.1 撑杆阶段调试
        5.2.1.1 初始撑杆阻力测试
        5.2.1.2 撑杆过程阻力模拟方案测试
        5.2.2 回程阶段及过渡阶段调试
        5.2.2.1 供气流量的调试
        5.2.2.2 供气时间的调试
    5.3 系统性能测试
        5.3.1 撑杆力曲线分析
        5.3.2 气缸后腔气压变化曲线分析
    5.4 本章小结
6.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创新点
    6.3 未来展望
7.参考文献
附录 1 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深度学习的铣削TC18钛合金的刀具磨损机理分析与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钛合金分类及TC18 研究现状
        1.3.2 刀具磨损机理研究现状
        1.3.3 刀具磨损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1.3.4 深度学习研究现状
        1.3.5 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故障诊断领域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内容和结构
第二章 铣削实验的建立
    2.1 刀具磨损过程与伴随的物理现象
    2.2 工件与刀具的材料
    2.3 铣削实验的设计
    2.4 测量方案设计
        2.4.1 铣削力数据在线采集与信号异常值处理
        2.4.2 刀具磨损及表面粗糙度离线测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铣削实验结果与刀具磨损过程分析
    3.1 刀具磨损实验值与相应的铣削力
    3.2 刀具磨损过程
        3.2.1 主要刀具磨损机理的介绍
        3.2.2 刀具磨损过程微观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建立刀具磨损预测模型
    4.1 引言
    4.2 卷积神经网络
    4.3 循环神经网络
        4.3.1 标准RNN
        4.3.2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4.3.3 门控循环单元
        4.3.4 双向循环神经网络
    4.4 数据预处理
        4.4.1 原始铣削力数据简单介绍
        4.4.2 数据归一化处理
    4.5 刀具磨损量预测模型
    4.6 刀具磨损状态监测模型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深度学习预测模型性能分析
    5.1 不同激活函数对预测模型的影响
        5.1.1 Sigmoid激活函数
        5.1.2 tanh激活函数
        5.1.3 Re LU激活函数
        5.1.4 对比实验结果分析
    5.2 预测模型泛化能力的检验
        5.2.1 数据集简单介绍
        5.2.2 实验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内容总结
    6.2 研究展望
    6.3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9)基于摩擦电效应的自驱动纳米能源传感系统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传统发电机收集能源的方式及特点
    1.3 新型纳米发电机的原理及研究现状
        1.3.1 压电纳米发电机
        1.3.2 热电纳米发电机
        1.3.3 摩擦纳米发电机
    1.4 收集风能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研究现状
    1.5 应力/应变传感器概述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风能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自驱动压力传感器的构建与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聚酰亚胺-还原氧化石墨复合泡沫制备与表征
        2.3.1 氧化石墨(GO)制备
        2.3.2 水溶性聚酰亚胺(PI)前驱体的制备
        2.3.3 聚酰亚胺-还原氧化石墨复合泡沫的制备及表征
        2.3.4 银纳米颗粒及银纳米电极制备及表征
    2.4 基于风能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压力传感器的构建与性能研究
        2.4.1 基于风能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压力传感器的构建
        2.4.2 收集风能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2.4.3 基于风能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压力传感器的性能研究
        2.4.4 不同高度PI/rGO泡沫组装的压力传感器的性能研究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具有拉伸增强的基于风能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自驱动应变传感器的构建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3 可拉伸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3.3.1 可拉伸的石墨烯-PDMS复合材料的制备
        3.3.2 可拉伸的聚四氟乙烯-PDMS复合材料的制备
        3.3.3 可拉伸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复合材料的表征
    3.4 基于可拉伸风能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自驱动应变传感器的构建与性能研究
        3.4.1 可拉伸风能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构建与工作原理
        3.4.2 气隙间隔对可拉伸风能摩擦纳米发电机输出性能的影响
        3.4.3 基于可拉伸风能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自驱动应变传感器性能研究
        3.4.4 可拉伸风能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拉伸增强功率特性研究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风能无线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多功能自驱动传感系统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3 收集风能的无线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制备及工作原理
        4.3.1 无线摩擦纳米发电机接收电极的制备及器件组装
        4.3.2 收集风能的无线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4.4 基于风能无线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多功能传感系统的构建及性能研究
        4.4.1 基于风能无线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距离传感器的构建及性能研究
        4.4.2 基于风能无线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角度传感器的构建及性能研究
        4.4.3 基于风能无线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智能管道监测系统的构建与性能研究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合金薄膜应变传感器的制备工艺与结构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薄膜材料与薄膜传感器优化方法的研究现状
        1.2.1 工艺参数优化研究现状
        1.2.2 退火工艺对薄膜传感器的影响
        1.2.3 具有悬空梁膜结构的薄膜传感器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薄膜电阻栅制备过程中光刻胶坚膜工艺优化与分析
    2.1 薄膜传感器的结构组成与现有工艺
    2.2 光刻胶处理存在的问题
    2.3 复合薄膜层上光刻胶坚膜工艺参数的初步优化
        2.3.1 回归正交试验设计
        2.3.2 各因素对光刻胶粘附性和抗蚀性的影响分析
    2.4 建立光刻胶性能评估预测模型
        2.4.1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基本理论
        2.4.2 基于LS-SVM的光刻胶粘附性与抗蚀性预测模型的建立
        2.4.3 基于BP的光刻胶粘附性与抗蚀性预测模型的建立
        2.4.4 各因素对光刻胶粘附性与抗蚀性的影响趋势
    2.5 试验验证
    2.6 本章小结
3 退火工艺对应变式NiCr薄膜传感器性能影响
    3.1 引言
    3.2 试验系统及测量装置
        3.2.1 薄膜传感器的制备
        3.2.2 退火过程
    3.3 试验结果数据处理
        3.3.1 退火对敏感层理论与实际阻值相对偏差计算
        3.3.2 溅射态和退火后NiCr薄膜电阻栅TCR测定
        3.3.3 多层复合薄膜的微观形态特征
        3.3.4 退火工艺对薄膜传感器应变灵敏度系数的影响
    3.4 退火过程对复合薄膜附着力的影响分析
    3.5 胶带法测试薄膜附着力
    3.6 本章小结
4 薄膜应变传感器结构改进研究
    4.1 石墨烯-NiCr复合薄膜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4.2 双端支撑梁膜弹性结构的薄膜传感器结构设计
        4.2.1 双端支撑梁膜弹性结构的优势
        4.2.2 双端支撑梁膜弹性结构的形成方式A
        4.2.3 双端支撑梁膜弹性结构的形成方式B
    4.3 制备工艺设计
        4.3.1 制备石墨烯-NiCr复合薄膜传感器结构的工艺设计
        4.3.2 双端支撑梁膜弹性结构形成方式A的工艺设计
        4.3.3 双端支撑梁膜弹性结构形成方式B的工艺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附着式测力传感器(论文参考文献)

  • [1]翼型风洞试验技术研究现状[J]. 高永卫,魏斌斌,梁栋. 空气动力学学报, 2021(06)
  • [2]无线动态切削力测量监控系统在钻铣加工中的应用研究[J]. 于振鹏,马宝坤,麻俊方,宋静文,宋秀琴. 工具技术, 2021(10)
  • [3]通气空腔两相流动及其减阻增稳效应研究[D]. 王路遥. 浙江大学, 2021(01)
  • [4]用于足底压力测量的硅橡胶软传感器研究[D]. 张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5]单、双侧复合式抗阻训练对拳击运动员前、后直拳技术训练效应研究[D]. 刘洋.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6]微型扑翼飞行机器人的动力学分析与控制研究[D]. 牛廉政.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7]残疾人运动员坐式越野滑雪技能测试及训练系统的设计研究[D]. 赵永涛. 烟台大学, 2021(09)
  • [8]基于深度学习的铣削TC18钛合金的刀具磨损机理分析与预测模型研究[D]. 骆德铖. 广西大学, 2021(12)
  • [9]基于摩擦电效应的自驱动纳米能源传感系统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D]. 赵雪. 吉林大学, 2021(01)
  • [10]合金薄膜应变传感器的制备工艺与结构改进研究[D]. 任志强. 中北大学, 2021

标签:;  

附加的称重传感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