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烈火中永生——《火刑》赏析(论文文献综述)
蒋文学[1](2020)在《《皇帝的新装》之三元价值摭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的优秀文学作品是经得起时空检验、具有恒久生命力的动态文字系统。其丰富内涵与深远价值不是固定的、静止的、一元的、惰性的、绝缘的,而是拓展的、运动的、多维的、活性的、连通的社会阅读客体所在,有因时、因势、因地、因人、因情、因理而论的可能性抑或必要性。这样体现的文学价值观是动态的、联系的、发展的、富有旺盛生命力的。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口撷味,各得其宜。这其中便有了多元化解读、个性化解读、创造性解读、共识性解读的运用、补偿与出彩。古今中外,名家名作
刘义[2](2019)在《雷·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反思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雷·布拉德伯里(Ray Bradbury,1920-2012)是一位长寿且高产的作家,一生共创作出600多部体裁各异的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影视剧本等。布拉德伯里的文学作品特征鲜明,语言诗意盎然,叙事曲折迂回,以反思和批判社会现实见长,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布拉德伯里先后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2000)、“美国国家艺术勋章”(2004)、“普利策特别奖”(2007)等大奖,他的科幻小说《华氏451》被部分美国中学列入学生的阅读书单,对西方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本文以雷·布拉德伯里及其科幻作品(尤其是长篇代表作《华氏451》、《火星纪事》)为研究对象,以“反思性”为切入点,借鉴加拿大社会学家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1931-)关于“现代性之隐忧”的分析,详述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对西方现代社会中的宗教、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现状批判与愿景展望,突出作家批判现实的写作态度和关注人类命运的忧患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布拉德伯里是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者和具有转折意义的科幻作家。西方学术界对布拉德伯里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者们准确把握了布拉德伯里与其他科幻作家的最大不同在于他对科学的不信任态度,此外布拉德伯里不落巢窠的语言风格、灵活多变的叙事方式以及其作品深刻的社会历史内涵都在研究中得以充分揭示。另外,查尔斯·泰勒关于“现代性之隐忧”的判断以及他所提出的解决方案解读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有效视角之一,有助于读者充分理解布拉德伯里科幻作品的深刻内涵。泰勒和布拉德伯里都忌惮于人类社会中逐渐凸显的现代性之隐忧,并以自己的方式寻找破解之道,为人类谋划一个理想的未来。“反思”造就了独一无二的布拉德伯里,而理性中心主义正是布拉德伯里反思哲学的矛头之指向。理性思维方式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确实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崇尚理性、崇尚科学已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然而,在此过程中理性也逐步显示出其霸道的一面,它将自己包装成为光明、进步的化身,而位于对立面的感性思维方式则被描述为黑暗、落后的象征。历史上不少有识之士意识到了理性霸权的负面影响,并对此加以揭露和批判,形成了一股持续的抵抗运动。布拉德伯里继承了尼采反抗理性霸权的策略,以“改革者柏拉图”的形象从根源上否定了西方社会的理性中心主义传统,并在其科幻作品中不遗余力地讨论理性中心主义与有组织犯罪、人的异化之间的密切关系。除了反抗理性中心主义之外,布拉德伯里还颂扬想象力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本质意义,试图恢复想象力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反思性”不仅指导了布拉德伯里世界观的形成,而且也影响到了作家的叙事策略。布拉德伯里在叙事形式和叙事内容上注意与历史事件、文学文本、社会思潮等的对话交流,将自己的科幻作品融入西方基督教文学范式和文化批评传统,为“反思性”寻找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作为一个文学分支,西方现代科幻小说源自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宗教焦虑,是人类对于新的尘世和新的天国的文学表达,目的在于调合现代社会科学思想与基督教信仰之间的矛盾,为基督教在科技时代的存在赢得合理合法性。布拉德伯里的科幻小说批判了现代社会中科技对宗教的迫害,提倡宗教宽容,呼吁高科技与宗教信仰和谐共处。其代表作《华氏451》更是在圣经叙事结构下展开叙事,不时穿插基督教意象,是科幻小说与基督教文学融合的典范。另外,布拉德伯里在科幻作品中探讨了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他认识到人类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与卑微,笃信上帝会对芸芸众生施以救赎。总之,布拉德伯里意欲告诉读者,人类科技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接近上帝、获得救赎的过程。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国家殖民征服的原罪,并剖析了以民主和自由而着称的资本主义现代政治体系的弊端。布拉德伯里坚信不受制约的民主和自由会引发“多数人暴政”和温和的专制主义,必须引起世人的足够警醒。布拉德伯里还塑造了一个取消政府、实行知识分子自治、关注人的心灵生活的未来共同体。布拉德伯里的政治观点对于目前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颇具启发意义。布拉德伯里对现代社会的文化状况深感忧虑,他指出大众传媒对普通老百姓的头脑进行了简单化改造,人们的审美品位急剧下降;与此同时,看客心态弥散在社会各个角落,人际关系堕入冷漠的深渊。为了改变人类不断恶化的文化处境,布拉德伯里在科幻作品中呼吁人们“向后看”,以古希腊为师,回归田园生活,重塑人际关系,呼唤文化宽容,从而营造出一种重视家庭生活、富有人情味的和谐文化氛围。凭借着永不妥协的反思精神,布拉德伯里对传统科幻小说的形式和内容都进行了革新,是科幻文学从“黄金时代”向“新浪潮”转变的关键一环,在科幻小说发展史上享有重要地位。布拉德伯里通过科幻小说构建了一个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共同体,对人类的宗教、政治和文化前景进行了理想化展望,以此来对抗现代性之隐忧,虽然他的科幻作品不能直接用作社会改良方案,但其反思和批判的勇气以及以天下为念的博大胸怀将激励世人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张岱[3](2019)在《符号空间与灵魂治理:《神曲》的想象帝国功能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但丁及《神曲》是国际学术界的中心论题之一,历经七百余年的国外但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而中国学界的《神曲》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水平与国际学界相比有较大差距,亟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本文运用符号学、福柯治理-权力理论等跨学科的现代理论批评方法来重新观照《神曲》,论证该诗是一个基于符号空间建构对人实现灵魂治理的整体意义系统,具有综合性、开创性和建构性的特征。通过深入《神曲》文本构造的内部,从功能实现的角度发掘其符号空间的意指关系与灵魂治理的运行模式,进而达到对这部古老的诗歌经典文学价值、思想价值和当代价值的再认识,也由此检验以上相关现代批评方法的适用性和理论弹性。除绪论和结语外,本论文的正文部分由五个章节内容组成:第一章是针对《神曲》文本中符号空间与灵魂治理的总论。《神曲》植根于具有高度符号学性的中世纪文化语境,通过隐喻和象征机制完成了文本的符号化,建构起一个以知觉空间为基本规定的符号意指系统。但丁在《神曲》中大量地使用西方传统中的“牧羊人”隐喻,反映出对福柯所述中世纪基督教牧领制度和牧领话语的反引导,也传达了一种代替教会组织实现对人的灵魂治理、引导人走出迷途的诗人牧领意识。为了取得牧领的合法性,但丁式的灵魂治理是一种“代上帝言说”的修辞,兼具神圣性的色彩和功能化的内核,它以一种突出引导功能的“类属-贬扬”机制贯穿于地狱、炼狱、天国三者构成的对称性符号空间,建立起一套动态、自洽的灵魂治理体系。第二章具体分析了《神曲》“地狱”符号空间的基本特征与治理模式。地狱作为一个呈下降趋势的大漏斗形深渊,其昏黑压抑的地理环境的符号投射意义是彻底地镇压和永恒地惩罚。地狱空间的分布与罪恶的等级呈现出高度秩序化的同构关系,反映了但丁对罪恶的起源、发展与后果这一人类统一问题的深度思考,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古代文明和基督教文化中关于罪恶问题未阐明的空白之处。在作为“惩罚之城”的地狱符号空间中,但丁化身为一个诗人“立法者”,描绘了一套囊括犯人自述、定罪、量刑和区别化惩罚的法律体系,建构了一种对灵魂进行治理的律法模式。这种模式的功能意义在于,以对地狱犯罪者终极严厉惩罚的表演式展示,实现对世人的劝诫和规训。第三章分析了《神曲》“炼狱”符号空间的基本特征和治理模式。关于炼狱的具体化描绘是《神曲》中一个超越文化传统的独创。朝圣者但丁螺旋上升的前进及时间结构的诞生都指示出炼狱是一个暂时“涤罪之所”的符号空间。炼狱中符号的组织秩序是人的灵魂“净化”过程,但丁在其中建构了一种拯救的灵魂治理模式,即人通过忏悔、代祷、受罚、缴纳赎罪金等方法完成涤罪就可以进入天国。拯救的治理模式包含着但丁对人与人之间团结协作、人与神之间亲密互信的乐观设想,这也是《神曲》能够成其为“喜剧”的内在要求。而设置拯救的功能性意义在于,以犯小罪者可弥补、能得救的实例和一些对应性美德的展示,实现对《神曲》中的人物和《神曲》阅读者的双重规训。第四章分析了《神曲》“天国”符号空间的基本特征和治理模式。与地狱、炼狱中空间构造方式不同,在天国中但丁用一种神秘的解释结构刻意消解了托勒密的天体运行体系的实体空间感,旋转的十重天所形成的同心球体是中世纪文化中的完美图形,意在指涉天国作为“幸福之境”的空间意义。《神曲》中的天国是基督教天国想象和新柏拉图主义宇宙异象的合成体,而贯穿其中的是一套真理的治理模式。在这种治理模式中,但丁设计了诸天体中关于“自由意志”“世俗国家”“正义”等伦理、神学重大问题的真理讲述结构,描绘了居于天国的灵魂和天使的生平事迹和幸福程度,构成了一种对世人正面说教式的规训。而以上帝之恩典对人类收获彼岸幸福的假设,为解决现代人的信仰危机问题提供了启示。第五章中分析了《神曲》“地狱-炼狱-天国”组成的“三重王国”符号空间的基本特征和治理模式。《神曲》中以迷失者但丁的“朝圣之旅”将地狱、炼狱天国串联成《神曲》全篇中整体的符号空间,诗人在建构这一符号空间时使用了一种建筑式的造型艺术手法,突出了诗歌的视觉性和结构感。而他在三重宇宙中的历程构成了一条“地狱中下降-炼狱中上升-天国中旋转”的运动轨迹,这种轨迹的符号意义是人的灵魂在“堕落-净化-皈依”三重境界中的不断升阶。在《神曲》中,但丁以强力诗人的雄心把自己设想为上帝般的存在。因为只有凭借在诗学意义上获得的绝对自由,他才能尽情地展现自主性和个人性,并在一个如此庞大、繁复的符号世界里实现对人的灵魂治理。
洪昕[4](2019)在《茨维塔耶娃与郭沫若诗歌中的神话诗学对比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的神话之浪潮不仅席卷了西方也漫至东方。不同国家、不同诗人个体作品中体现的神话诗学都具有不同的魅力。出生于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思维导向,却受到同一时代感召的两位诗人——茨维塔耶娃和郭沫若的诗歌作品中均构建了自己的神话诗学宇宙。玛琳娜·伊万诺夫娜·茨维塔耶娃(1892-1941),俄罗斯着名诗人、散文家、剧作家,被称为二十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之一,郭沫若(1892-1978),中国现代着名文学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被认为中国新诗奠基人之一。自上世纪以来,学者们从多个方面对两位诗人的作品进行了研究,从神话诗学这一角度进行研究的也颇有硕果。但是不论是对茨维塔耶娃还是对郭沫若诗歌作品中的神话诗学研究,大部分都局限于具体的诗歌篇章中,分析地比较零碎,也较少对不同诗人的作品进行对比。为了对神话诗学有更加深入地认识,更加深刻地理解茨维塔耶娃和郭沫若的诗歌,同时感受同一世纪不同思维导向的诗人之间作品的差异性和相同点,进行对比十分必要。本文从神话诗学的角度对他们的作品进行对比研究是一次大胆的尝试,目的在于更加全面、纵深地展示两位诗人的诗学宇宙,丰富学界对茨维塔耶娃和郭沫若创作的研究,引起学者对这一课题的重视。本文主要由绪论、正文、结语及参考文献四部分组成。其中:绪论梳理关于茨维塔耶娃和郭沫若作品中神话诗学的研究现状、论文的选题动机、意义和研究方法等。正文第一章是《茨维塔耶娃和郭沫若生平创作及其神话观念》,分为两小节,第一节介绍了茨维塔耶娃和郭沫若的生平与创作,对诗人作品神话诗学形成的原因有所侧重,第二节主要阐明茨维塔耶娃和郭沫若各自的神话观念。第二章是《神话诗学的理论视角》,先介绍了中国和俄罗斯再神话兴起的现象和原因,再具体介绍俄罗斯学者梅列金斯基的神话诗学理论,为第三章框架结构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为《神话模式》,从三个方面:宇宙神话、死亡神话、英雄神话对两位诗人的诗歌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一节《宇宙神话》中通过分析茨维塔耶娃和郭沫若诗歌中具体的宇宙要素和二元对立的逻辑来表明他们的诗歌都体现的宇宙神话的核心:从混沌到宇宙的过程,通过对比发现:虽然这个过程的运动方向一致,但是诗人们的描写重点不同。茨维塔耶娃笔下的混沌的世界是现实世界,宇宙象征的是理想的世界,郭沫若笔下混沌的世界是旧的世界,宇宙代表的是旧世界的破灭。这个侧重点在第二节《死亡神话》中表达地愈加明显。通过对比分析两位诗人诗歌作品中体现的死亡神话我们发现:茨维塔耶娃主要表达个人的死亡,即肉体的灭亡和心灵的永恒,而郭沫若主要表达新旧世界的转换,即旧世界的灭亡和新世界的再生。第三节为《英雄神话》,它是诗人思想的另一方面的表达,与第二节死亡神话相互关照,主要介绍了茨维塔耶娃笔下的诗人英雄和郭沫若笔下的历史英雄,这些英雄身上都分别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和情感。诗人英雄们即使去了另一个世界也会坚持创作达到永恒,历史英雄的形象则见诸于当代的劳工,他们必将开创时代的伟绩、拯救国家。结语部分对两位诗人的神话诗学特征进行了总结与归纳,茨维塔耶娃构建的神话世界是内在的,是从地到天,从此岸到彼岸的空间运动,郭沫若构建的神话世界是外部的,是从旧到新,从毁灭到再生的时间运动。这样的神话思维也导致了两位诗人写作风格的不同,体现了他们对自我和社会的思考。结论后附有参考文献。
董雪[5](2018)在《《红岩》的跨文本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说《红岩》出版于1961年12月,在政治/文学一体化的时期,以纪实性与传奇性结合的艺术化方式,通过江姐、许云峰等人物的英雄事迹传递出崇高的革命精神,为新中国的社会建设提供了精神支持。此后,创作者对《红岩》的改编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使得以小说《红岩》为蓝本的电影、电视剧、戏剧、话剧、歌剧以及绘画等改编作品层出不穷。这反映出社会无论怎样变迁,对“红岩精神”的呼唤与需求不减。但由于每部《红岩》改编作品生产的社会、时代语境不同,呈现出的作品也就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作品中的“红岩精神”也不断被赋予新的精神内涵。本文将各文本放在其生产的文化语境中加以审视,通过比较组成各文本的内部要素,寻找其中的流变规律,并且从新的视角出发,以图发现隐藏在文本及现象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文化逻辑,探寻文本改编的价值意义。绪论。首先针对小说《红岩》衍生出的多种文本之间的相同与差异,提出《红岩》的跨文本研究的基本问题。然后对《红岩》已有的相关研究作综述,并论述采用的文化诗学等研究方法。第一章《红岩》主题的变迁:首先,分析从小说《红岩》到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再到不同时期的三版电视剧发生的主题层面的变化。小说在集体组织创作下改写个人叙事,历史本真上升到崇高化的英雄主义主题呈现出为政治服务的姿态;电影力图突破单纯的崇高化叙事,以现实主义的革命精神凝聚社会精神力量;三版电视剧逐步呈现出从回归人性到重视女性话语抒写的英雄主义,展现出时代的主题特征。其次,各文本虽然同为英雄主义的主题,但这主题因时代变迁被赋以不同的精神内核,论文简要总结了不同时代的主题对文化层面、对社会现实的价值意义。第二章《红岩》不同文本的人物塑造:文本的主题需要人物的承载,不同文本中的人物随时代的变迁呈现出鲜明时代的特征,因而比对各文本中人物的形象有助于更深刻地揭示文本的主题内涵。革命英雄因时代主题成为承载小说中精神内核的主体,同时,为更加凸显革命主体的精神本质,小说塑造了服务于革命主体的反面人物。因此,本章选取了英雄人物江姐、刘思扬与反面人物特务头子、甫志高,探寻其在不同文本中的形象承接与差异以及其中的原因。小说中,革命英雄通过反面人物的施压、衬托被赋以更高的使命,实现精神价值,从而完成自己的主体地位,呈现出高大全的时代特征;作为革命英雄对立面的反面人物呈现出单一的丑陋形象。随着时代的变迁,革命主体、反面人物都在大众话语与国家主流话语的力量交锋中逐步走向人性化、复杂化、多元化。第三章《红岩》不同文本的叙事策略:文本的主题及人物塑造通过叙事策略来实现,不同文本呈现不同的叙事话语,因而话语中透漏着流变规则。首先,本章从叙事视点与视角、叙事情节入手,先比较分析叙事视点从主观走向客观、叙事视角从全知变为限知为主的变化,再探究这种变化与国家主流话语为主导逐渐变为大众话语为消费准则的这种权利话语转变之间的相对应的关系;其次,探究爱情情节、史实情节在时代语境中的选择与排除的规则。第四章《红岩》不同文本的修辞与符号:“红色经典”因革命题材的特殊性,文本中的符号与修辞也显示出独特的艺术价值,因此,修辞与符号使文本有更大的阐释空间,更具深层次的思想内涵。本章通过探究文本中的天气、服饰象征意象,红色、文本结尾隐喻,身体、英雄符号等修辞元素在不同文本中的呈现,以及不同文本传达的意蕴因主题与语境的改变而发生的继承与流变的现象及原因,认为创作者在《红岩》文本的改编中,既希望尽可能去继承经典文本中的革命精神,又想达到娱乐化的审美要求,适应现代的文化语境,因而尝试以隐蔽的方式植入国家意识形态的元素,以此来追求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社会正能量的目的。
段晓琳[6](2018)在《类型、功能与叙事策略——红色叙事中的“酷刑”》文中研究表明红色叙事中的酷刑主要有两种类型:作为公共景观的酷刑与作为个人角力场的酷刑。作为公共景观的酷刑在红色叙事中具备控诉功能、英雄形象塑造功能和彰显群众革命力量、歌颂我党革命信仰的功能。作为个人角力场的酷刑主要有三种:敌我斗争的角力场、自我斗争的角力场和精神斗争的角力场。三种角力场的酷刑叙事功能各不相同而又互有交集。尽管酷刑在红色叙事中十分常见,但与晚清文学、新时期小说以及现代谍战作品中的酷刑叙事相比,大部分红色经典中的酷刑叙事都十分节制,笔触不会在酷刑过程本身和革命者的身体上过度停留,"不在场的酷刑"既是红色文艺经常采取的酷刑叙事策略,也是红色叙事对鲁迅酷刑叙事传统的内在继承。
刘璇[7](2017)在《“看见”地狱:论但丁《神曲·地狱篇》》文中提出但丁是意大利从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过渡时期的代表性作家,他的《神曲》是中世纪时期意大利社会现实的缩写,更是诗人拯救自我、救赎灵魂艰辛历程的真实写照。《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前两部讲述的是但丁在维吉尔的引领下游历地狱、炼狱的艰难历程,《天堂》描绘了诗人在贝雅特丽齐的陪同下游历天堂并最终见到上帝的故事。在游历三界时,诗人既是一位道德家,对世间的丑、恶、善进行概括评论;也是一位基督教信仰者,一路向“上”探索,只为遇见“上帝”,到达天堂;更是一位救赎者,力图拯救“自我”,救赎人类。但更重要的是,诗人也是一位观看者。在旅行的路途中,诗人随时随地的“看”,看见地狱的恶、天堂的善,看到形态各异的鬼魂,看到各样的场景,看到维吉尔和贝雅特丽齐,也看到一直求索的“我”。《地狱篇》描绘了诗人在梦幻的地狱空间中想象自己作为游历者在维吉尔的引导下对地狱进行观察,并把自己所看到的风景、鬼魂等事物记录下来,讲述给读者,因此是一部以“观看”为主线的视觉作品。本文重点论述了地狱中观看主客体的多重性、观看视域的丰富性以及观看方式的多元化,尤其对诗篇中的凝视、瞥视进行了重点分析。而地狱中的一系列观看实质上并不存在,它是诗人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创造的,目的一是为了揭露意大利的社会现实,二是为了寻找通往真理的道路,建构一个道德上至善至美的“我”,到达幸福的天堂。
石松[8](2016)在《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上个世纪到现在,中国的话本小说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无论是从历史或者美学的角度,还是传统的古代文论的方法,或者从宏观-微观的研究方法,学者们都有非常丰富的论着,然而由于语言的障碍与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民族以口耳相传的相关文学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比较分析的发展。中国话本小说中独有的民族特色与艺术特征在同类作品的分析中容易被忽视,只有通过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不同语境下具有相类似性质的文学在发生、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才有可能更多地发掘出中国话本小说的独特魅力与价值。本论文进行研究分析的一个目标和焦点就是通过将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中的部分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尝试发掘中国话本小说中独有的艺术魅力和特点。本论文主要关注两个方面:其一,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中各自蕴含的民族文化、心理积淀以及文学价值是不同的,通过两者的比较分析,找出它们在题材、思想内涵、人物塑造和叙事技巧方面的特点与流变,凸显出来的特点不但具有时代的特点,还带有不同地域与文化背景下的思想观念与道德标准的发展特点。其二,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中的题材广泛,体裁也不尽相同,不同时代文人的艺术加工使两种不同文学具有雅俗共赏的相似特征。通过这两种不同题材、体裁作品的对比研究,发掘中国话本小说中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以及潜存于俗文学之中的生活智慧与普世观念,对中国话本小说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雅俗共赏的特征既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也是一种广泛传播的重要保障,这也是中国话本小说中的经典作品得以流传至今的根本原因。本文主要选取中英美文学中流传较广、影响力较大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具体的考察对象所采用的版本尽可能选用较为权威的版本。从宏观上把握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之间的联系,在微观上揭示两者在各自发展演变中的特点,从而分析它们在各个层面的艺术表现和文化价值,进而分析中国话本小说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肯定其在文学、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影响。对二者的分析研究主要采取整体研究和个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整体把握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异同点的基础上,具体对比分析其代表作品。在分析的过程中,本文也多采用文学、文化、历史等多个角度结合的方法进行比较,以注重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中华民族与英格兰民族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传统与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同时期的文学创作。关于英雄形象的塑造问题,在不同民族的文学中有不少较为典型的例子,英雄形象既有历史的真实性,又含有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在不同文化语境下,文人的着眼点也不同,讲史话本中强调其“整体性”,而英格兰历史题材中体现的却是“个体性”,这也体现了中英文化的差异。关于传统道德与时代精神的问题,二者在其文学文本上的体现既有“超越”,又有“回归”。文本中“出格”的描写既是一种现实生活的夸张,又是一种文化回归。历史题材故事的构成方式问题,同样体现了不同民族的社会意识形态、民族心理与文学创作之间的相互影响,将宋元讲史话本和英美民间故事中的历史题材作品进行比较之后,两者在不同层面上的异同揭示了各自民族的文化传统的特点。民族传统中的审美心理问题不仅受到了历史和时代的影响,更与宗教与世俗密不可分。中国的宗教信仰较为复杂,与宗教内容关联甚紧的说经话本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宗教思想,然而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说经话本,其中又蕴涵着民族自身意识形态的特点。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经历了依附、冲突、融合的发展过程。说经话本既有佛教思想,又有俗世观念。基督教在英美两国则是相对单一的宗教,以基督教内容为基础的英美民间故事多以圣经或某些相关故事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思想内容没有多大的改变。说经话本中的“因果报应”与英美民间故事中的宗教观念——原罪,都包含了劝诫人们积极向善的思想,因此,不同民族的审美情趣之中也反映出了各自的民族智慧。宗教与民俗的具体存在方式之一即为市民生活,市民生活文学文本中的体现,则进一步说明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多层面异同。市民生活是民众喜闻乐道的题材,话本小说中有很大一部分作品都与市民生活相关;英美民间故事也是如此。中国话本小说和美国牛仔的民间故事中,常有探险遇奇的情节,这类情节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传奇性,经过分析可以看出两者流传至今的深层原因。民族传统来自于不同时代人民的心理积淀。话本小说中的侠义公案类与英美民间故事中的游侠故事再次反映了这个问题。“集体精神”与“个体精神”分别是两者的特点,这与前文提出的“整体性”与“个体性”是相互关联的。“集体精神”中的核心是“服从”,而“个体精神”中的核心则是“突破”。侠义公案类故事中强调的服从封建传统和道德观念的描写是处处可见的,而在英美民间故事的游侠类文本中,狂傲不羁的个性“突破”则是民族精神的缩影。然而更多的心理积淀则来自于平凡的生活内容.毕竟探险、奇遇只是发生在一部分民众的生活之中。爱情、家庭和婚恋的问题直接反映了各自民族传统观念中某些发展演变过程中的特点,女性是婚姻爱情故事中的主体,女性的地位变迁与爱情婚姻观念的变化既反映了时代和地域的不同,又体现了不同民族在传统观念和民俗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特点。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不仅在题材方面体现了诸多异同,在人物塑造的问题上,也显示出了不同的手法和特点。前文中所提到的英雄形象的塑造,在处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英雄与反英雄之间这两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过程中,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塑造手法各有千秋,然而,人性的复杂与同一却是不同塑造手法所达到的共同目标。在剖析人性不同层面的过程中,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取舍并不相同,而对于人性深处的共同点,例如向善、勇敢等特点,两者又是不谋而合地进行歌颂。由此可见,在民族心理和传统文化的构成过程中,英雄人物的塑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英雄是一种典型化的人物,然而,典型人物在语言、行为、心理方面的描写又是不尽相同的。如何通过这些细节描写来凸显典型人物的特点,这是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塑造方面的另一问题。描写的细节问题不仅反映了创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情怀,而且还涉及到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和心理感受,同时,这也是不同民族的审美趣味与意识形态在文本中的投射。叙事问题是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具体创作特点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因为不论是典型形象的塑造手法,还是细节描写的审美趣味,它们都与叙事方法密不可分。“讲故事”即叙事,而“讲故事”是两种文学最初的来源和存在方式,也是最根本的特点。中西方的叙事理论各有特色,两者虽有很大程度上的异同,但仍然可以将“时”、“空”进行概括。叙事的“时”“空”在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中是不容忽视的基本问题。趋于“封闭式”的固定叙事结构在中国话本小说发展过程中因为发展阶段的不同而起到了不一样的作用,带有一定“开放式”的部分英美民间故事则向着“去中心化”的特点发展。不同的发展方式并不能分出孰优孰劣,比较的结果只能使两种文学各自的特点更加清晰,不同的叙事方式、叙事风格以及发展特点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心理与情感。在中国话本小说和英美民间故事的文献资料中,具有相似特点的文本不一定具有相应的时代,而具有相对应时代的作品往往又相隔甚远,加之中国古代文学与英美文学相互之间并没有较为直接的文化影响和文学交流,选取两者文本中的能够进行比较的作品或文本是一个让人困扰的问题。因此只有分析文学的内在特点,突破固有的比较方式和角度,从文本出发,以两种文学所具有的文化、文学的两重视角进行比较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学发展规律。
陈欢欢[9](2016)在《扬·胡斯对捷克文化价值形成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扬·胡斯(Jan Hus,1369-1415)是14世纪捷克的宗教思想家、哲学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学校长、布拉格伯利恒教堂神父。尽管胡斯出生的年代和地点至今无法确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位历史名人对捷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捷克的骄傲。在1415年胡斯因异端罪名被处以火刑,由此激起捷克人民的极大义愤,导致了胡斯战争的爆发。胡斯以献身教会改革和捷克民族主义的大义而殉道留名于世,他的追随者被称为胡斯信徒。2015年是扬·胡斯殉难600周年,藉此重要时机我们再次审视这位伟人并思考其精神对捷克文化价值形成的影响。扬·胡斯大学士是捷克人眼中的民族英雄,是捷克史上为数不多的深刻影响了整个社会发展的思想家之一。胡斯的献身促使了一个尊重个人和真理的全新的欧洲时代的到来。他为了真理而殉道的行为虽然历经数百年仍能激发民族个体的勇气和毅力。乃至今天,扬·胡斯大学士以其为守护信念而选择赴死的决心和勇气仍然激励着当代人。此外,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战略的不断深入推进,中国和捷克的交流合作将逐步加深,中国商人将投资捷克市场,中国游客将流连捷克美景。然而,除了潜在的商机和浪漫的风光,还有什么吸引着我们向往那片遥远的国度?应该是丰富的文化,宝贵的历史遗产,永不过时的文化价值,其中包括扬·胡斯及其追求真理的精神。在中国知道胡斯名字的人并不多,而知晓他的人也大多认为他是作古的历史人物,或者是老城广场上的标志性雕像。其实,胡斯身上折射出的四种精神——尊严、自由、真理和相信真理必胜的信念,不仅影响了以往的捷克人,激励着当今的捷克人,而且可以给我们许多借鉴,尤其是当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物质生活提高而精神生活相对匮乏、道德问题突出之时。因此,重读胡斯经典着作,探求其对捷克文化价值形成的影响,不仅对捷克人、欧洲人而言,乃至对中国人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本论文将从他作为大学教授、校长和作为神父两种不同身份作为出发点分析当时他对捷克教育和宗教发展的影响,然后综合三位当代史学家Jiri Kejr、Petr Cornej和Frantisek Smahel的专业研究形成对胡斯和胡斯精神的科学认识。在此基础上梳理归纳出本人认为对捷克文化价值影响最深的胡斯精神的四个方面,分别是尊严、自由、活在真理中、相信真理必胜的信念,简析它们的现实意义。接下来将介绍胡斯精神在捷克文化中在艺术创作、语言发展、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具体体现,主要涉及翻译圣经、简化捷克语正字法、胡斯圣咏、胡斯纪念像、胡斯主题电影。论文最后将反思胡斯及胡斯精神对捷克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定性分析法。文献法主要体现在通过收集阅读和分析胡斯着作及相关史学记载以及着名学者研究胡斯的专着等文献,选取其中重要的论述或数据,为本论文提供有力论据。定性分析法主要体现在对研究对象胡斯精神与捷克文化价值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而言即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文献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胡斯精神与捷克文化价值的本质,揭示它们的内在联系。本论文的结论是:1.胡斯作为第一个被选为查理大学校长的捷克人提升了捷克民族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增强了民族认同感;2.他的教学管理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简化捷克语正字法提高了语言普及率;3.胡斯坚持真理,传播真理,为真理献身的行为直接引发了在捷克范围内的宗教改革运动和人民起义运动,刺激了欧洲人在精神层面的思考和对社会制度的审视;4.胡斯的事迹与精神为音乐、艺术造型、电影等不同的文化形式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5.胡斯深刻影响了捷克文化价值的形成,并且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6.胡斯身上所体现的个人责任感、坚定的信念、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等依然是当今时代人们迫切需要的素质,他理应成为世人景仰和学习的榜样。
孙静[10](2015)在《作文专题2 内容充实 言之有物》文中提出一、中考要求解读(1)如果"立意"是文章的灵魂,那么,材料则是文章的血肉。文章有血有肉、内容充实,"意"才能够立起来。"内容充实",就是要言之有物、持之有据,用足够多的高质量的材料彰显文章的主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内容充实、具体是历年中考作文评分的重要标准之一,记叙文叙述具体、描
二、在烈火中永生——《火刑》赏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烈火中永生——《火刑》赏析(论文提纲范文)
(1)《皇帝的新装》之三元价值摭谈(论文提纲范文)
文学价值绽奇葩 |
史学价值溢碧海 |
哲学价值开睿智 |
(2)雷·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反思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雷·布拉德伯里: 一位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作家 |
第二节 科幻小说: 一种关注社会现实的文学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理论框架 |
第一章 雷·布拉德伯里的反思哲学 |
第一节 理性中心主义: 布拉德伯里反思哲学的斗争对象 |
第二节 想象力: 布拉德伯里反思哲学的斗争武器 |
第三节 对话性: 布拉德伯里反思哲学的斗争策略 |
第二章 雷·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宗教反思 |
第一节 西方现代科幻小说的宗教基因 |
第二节 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宗教现状批判 |
第三节 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宗教愿景展望 |
第三章 雷·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政治反思 |
第一节 科幻小说的政治批判传统 |
第二节 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政治现状批判 |
第三节 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政治愿景展望 |
第四章 雷·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文化反思 |
第一节 世俗时代的文化焦灼 |
第二节 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文化现状批判 |
第三节 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文化愿景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3)符号空间与灵魂治理:《神曲》的想象帝国功能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回顾与述评 |
(一)国外《神曲》研究历史与现状 |
(二)国内《神曲》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神曲》的符号空间与灵魂治理总论 |
一、中世纪文化语境中的《神曲》符号空间 |
(一)中世纪文化的符号学性 |
(二)《神曲》文本的符号化机制 |
(三)《神曲》的符号空间建构 |
二、牧领话语与但丁的诗人牧领意识 |
(一)基督教牧领制度与牧领话语 |
(二)但丁对牧领话语的反引导 |
(三)但丁的“诗人牧领”意识 |
三、基于符号空间建构的《神曲》灵魂治理 |
(一)但丁式灵魂治理:神圣性与功能化 |
(二)灵魂治理结构:类属-贬扬机制 |
(三)对称性符号空间:一套活的灵魂治理体系 |
第二章 地狱的符号空间与灵魂治理模式 |
一、惩罚之城:地狱空间的符号化 |
(一)地理环境的意义投射 |
(二)空间与罪恶的同构关系 |
(三)人间的罪恶分类法 |
二、律法模式下的灵魂治理 |
(一)由罚入刑的诗意立法 |
(二)惩罚与规训的双重变奏 |
(三)以“永恒之法”治理灵魂 |
第三章 炼狱的符号空间与灵魂治理模式 |
一、涤罪之所:炼狱空间的符号化 |
(一)高山的符号指涉 |
(二)净化的秩序组织 |
(三)动态结构的诞生 |
二、拯救模式下的灵魂治理 |
(一)拯救的运行机制 |
(二)温和的规训技艺 |
(三)作为喜剧的独创 |
第四章 天国的符号空间与灵魂治理模式 |
一、幸福之境:天国空间的符号化 |
(一)同心球体的完满 |
(二)精神的和谐系统 |
(三)等级制的宇宙观 |
二、真理模式下的灵魂治理 |
(一)真理的讲述结构 |
(二)正面说教式的规训 |
(三)神圣洞见的超前性 |
第五章 三重王国的符号空间与灵魂治理模式 |
一、朝圣之旅:宇宙空间的符号化 |
(一)建筑手法的世界 |
(二)迷失得救的诗学 |
(三)运动轨迹的意蕴 |
二、“三位一体”模式下的灵魂治理 |
(一)道德-政治-神学“三位一体” |
(二)诗学意义的治理术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茨维塔耶娃与郭沫若诗歌中的神话诗学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绪论 |
第一章 茨维塔耶娃和郭沫若生平创作及其神话观念 |
第一节 诗人的生平创作 |
1.茨维塔耶娃的生平与创作 |
2.郭沫若的生平与创作 |
第二节 诗人的神话观念 |
1.茨维塔耶娃的神话观 |
2.郭沫若的神话观 |
第二章 神话诗学的理论视角 |
第一节 中国和俄罗斯再神话化的兴起 |
第二节 俄罗斯学者梅列金斯基的“神话诗学”理论 |
第三章 茨维塔耶娃和郭沫若诗歌中的神话模式 |
第一节 宇宙神话 |
1.茨维塔耶娃:混沌到宇宙——现实与理想 |
2.郭沫若:混沌到宇宙——新秩序与旧秩序 |
第二节 死亡神话 |
1.茨维塔耶娃:心灵与肉体 |
2.郭沫若:旧世界与新世界 |
第三节 英雄神话 |
1.茨维塔耶娃与诗人英雄 |
2.郭沫若与历史英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5)《红岩》的跨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红岩》的主题变迁 |
第一节 小说《红岩》:集体英雄主义精神的逐步生成 |
一、主题在小说的成书过程中逐渐明确 |
二、集体英雄主义精神的凸显 |
第二节 电影《烈火中永生》:革命现实主义的悲壮颂歌 |
第三节 1999版电视剧《红岩》:初探人性的英雄颂歌 |
第四节 21世纪两版电视剧:女性话语下的英雄主义 |
一、英雄主义主题的延续 |
二、消费主义下的女性话语 |
总结:主题的变迁与红色经典的价值意义 |
第二章 不同文本的人物塑造 |
第一节 江姐:从温和镇定到女人味十足 |
一、小说:英雄群像中温和平静的江姐 |
二、电影:主角之一的乐观镇静的江姐 |
三、1999版电视剧:成熟刚强的江姐 |
四、21世纪两版电视剧:多元化的江姐 |
五、时代语境中的革命主体塑造 |
第二节 刘思扬:小资情调的演变 |
一、小说:革命英雄的成长 |
二、电影:小资产阶级的缺场 |
三、1999版电视剧:成熟稳重的革命英雄 |
四、电视剧《烈火红岩》:浪漫情调的革命英雄 |
第三节 反面人物:从单一走向多元 |
一、国民党特务头子:从自利兽性到个性多面 |
二、叛徒:从个人主义到复杂人性 |
第三章 不同文本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叙事视点与视角 |
一、“视点”与“聚焦”的变化 |
二、视点、视角与权力话语 |
第二节 叙事情节 |
一、英雄情感的回归 |
二、真实性与叙述 |
第四章 不同文本的修辞与符号 |
第一节 修辞 |
一、不同文本中的象征修辞 |
二、不同文本中的隐喻修辞 |
第二节 符号 |
一、身体与符号 |
二、英雄与符号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类型、功能与叙事策略——红色叙事中的“酷刑”(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为公共景观的酷刑 |
二作为个人角力场的酷刑 |
1. 敌我斗争的角力场。 |
2. 自我斗争的角力场。 |
3. 精神斗争的角力场。 |
三不在场的酷刑 |
结语 |
(7)“看见”地狱:论但丁《神曲·地狱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神曲》的研究综述 |
(一)《神曲》研究的历史进程 |
(二)中文译介简史 |
(三)《神曲》主题和内涵研究 |
(四)《神曲》的艺术特色和美学特征 |
二、《神曲》研究的新维度——视觉观看 |
(一)无处不在的“看” |
(二)《地狱篇》视觉研究的理论语境 |
(三)视觉性与视觉行为 |
三、《神曲·地狱篇》中的视觉观看 |
(一)观看主客体的多重性 |
(二)观看视域的丰富性 |
(三)观看方式的多样性 |
四、《神曲·地狱篇》中的视觉想象 |
(一)《地狱篇》视觉想象的现实基础 |
(二)《地狱篇》视觉想象的创造力 |
(三)《地狱篇》视觉想象与自我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本文研究的范围及内容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话本小说研究的情况 |
二、英美民间故事研究的情况 |
三、话本小说与外国文学作品比较研究的情况 |
第三节 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可比性与意义 |
第二章 历史题材作品的着眼点、文化蕴含与构成方式 |
第一节 附着于历史的英雄与英雄自身的历史 |
一、宋元讲史话本“前佳后劣”现象的背后 |
二、英国历史英雄故事中的“骑士传统”及其精神内核 |
三、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不同着眼点 |
第二节 出格:更大范围的文化回归与张扬个性的不归路 |
一、讲史话本对伦理道德多层次表达的中国特色 |
二、英美民间故事渴望人性自由的执着诉求 |
三、突破·回归·绝境的凄美 |
第三节 宋元讲史话本与英美民间故事的构成方式 |
一、一朝一代兴亡的整体观照 |
二、英雄故事集锦 |
三、异趣,存在于不同的构成方式之中 |
第三章 神异题材作品的审美刺激、哲理蕴含与传奇风格 |
第一节 宗教·神异·审美刺激 |
一、同而不同,说经话本与小说话本中的宗教、神异之作 |
二、英美民间故事与宗教、神异的文化关联 |
三、同样的刺激,不同的“美” |
第二节 不同文化氛围中宗教神异故事的哲理蕴含 |
一、儒化的衲子羽流的斗室静思与心猿意马 |
二、基督精神的神圣追逐与轻松释放 |
三、不同的“智慧树”其实都扎根于凡人的心田 |
第三节 迥然有异的“传奇”风格 |
—、先明题旨,后述奇异 |
二、奇事中或有或无的“意义” |
三、已知、未知和不可知 |
第四章 现实题材作品的生活化、揭秘性与情感追求 |
第一节 万花筒般的现实生活写照 |
一、苦海中挣扎而企盼“奇遇”的中国市民 |
二、为了生存而竞争的美国西部牛仔 |
三、失之毫厘而差之千里的生活态度 |
第二节 游侠背后的文化密码 |
一、世俗气息极浓的侠义公案小说 |
二、我行我素的绿林游侠 |
三、奴性与傲气:两个色彩各异的肥皂泡 |
第三节 恋爱·婚姻·家庭 |
一、话本小说婚恋故事中的“人道情怀” |
二、英美民间故事中婚姻爱情生活的悲喜剧 |
三、哀怨惨烈与幽默诙谐 |
第五章 人物塑造:同一性与差别性 |
第一节 对立统一的人物思想性格塑造 |
一、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
二、英雄与反英雄的对立统一 |
第二节 “复杂”与“单一”人物形象的不同蕴含 |
一、书筋类人物与扁平人物 |
二、书胆类人物与圆形人物 |
三、戏仿英雄的替身 |
第三节 细节描写与人物塑造 |
一、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生活细节描写 |
二、表现人物举止言行的生活细节描写 |
三、细节描写与审美感受 |
第四节 描写语言与人物语言 |
一、故事·人物·描写语言 |
二、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 |
第五节 外在行为与内在心理的多层面描写 |
一、中国话本小说人物行为与心理的“双重奏” |
二、英美民间故事人物行为与心理的“多重奏” |
第六章 叙事角度与手法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 |
一、打破时间顺序的叙事 |
二、“补叙”种种 |
第二节 叙事空间与叙事角度 |
一、叙事空间与人物聚焦 |
二、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 |
第三节 叙事形式反映的文化异同 |
一、潜移默化的教育与喋喋不休的训导 |
二、民间文学叙事方式不同的发展演变 |
第七章 余论:比较研究的基本点、难点与展望 |
第一节 基本点: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诸多异同 |
一、具有可比性的一个重要基本点:通俗而又复杂的思想蕴含 |
二、具有可比性的另一个重要基本点:迥然有异的人物塑造 |
第二节 中外文学比较的困境与解决途径、遗留问题 |
一、时间差异及解决途径 |
二、体裁交错与问题的遗留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扬·胡斯对捷克文化价值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目录 |
正文 |
参考文献 |
(10)作文专题2 内容充实 言之有物(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考要求解读 |
二、作文方法指导 |
三、精美范文赏析 |
1. 家庭的温馨 |
2. 自信的力量 |
四、同题作文比较 |
1. 三类文 |
2. 升格文 |
五、真题模拟训练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
四、在烈火中永生——《火刑》赏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皇帝的新装》之三元价值摭谈[J]. 蒋文学.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15)
- [2]雷·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反思性研究[D]. 刘义.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3]符号空间与灵魂治理:《神曲》的想象帝国功能模式研究[D]. 张岱. 武汉大学, 2019(06)
- [4]茨维塔耶娃与郭沫若诗歌中的神话诗学对比研究[D]. 洪昕.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8)
- [5]《红岩》的跨文本研究[D]. 董雪. 山东师范大学, 2018(01)
- [6]类型、功能与叙事策略——红色叙事中的“酷刑”[J]. 段晓琳.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8(03)
- [7]“看见”地狱:论但丁《神曲·地狱篇》[D]. 刘璇. 兰州大学, 2017(04)
- [8]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D]. 石松. 扬州大学, 2016(12)
- [9]扬·胡斯对捷克文化价值形成的影响[D]. 陈欢欢.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03)
- [10]作文专题2 内容充实 言之有物[J]. 孙静. 新高考(升学考试),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