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邓小平生产力论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马昀,卫兴华[1](2013)在《用唯物史观科学把握生产力的历史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构成生产力的诸要素既包括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也包括管理、分工协作、科学、自然力等。劳动是生产力发展的主动力,劳动者利用生产资料和科学技术、生产组织及自然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强调创新驱动发展,就是要依靠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推进和统率其他生产要素的变革及其协调发展。生产力作为最活跃和最革命的因素,会自行发展,有其自己的内在原因和发展规律。生产力诸要素的内在矛盾和解决,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源泉。生产关系的变化不是也不可能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判断标准,应坚持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既包括大力发展生产力,也包括搞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乔克[2](2017)在《1976-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酝酿与探索》文中研究指明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被称为党史上徘徊中前进的两年。这两年是连接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的枢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工作重点转移、实行改革开放等重大决策的酝酿期。这两年的很多经济政策重新恢复了党在“文化大革命”前的若干正确措施,开启了 1978年以后经济改革的序幕。因此研究1976-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酝酿和探索能够打通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对研究改革开放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政治活动对经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应对毛泽东去世、粉碎“四人帮”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中央高层权力发生重要变动,老一辈革命家得以大量复出,极“左”派被清除;面对意识形态危机,邓小平提出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等观点,极力推动改革,政治影响力得以凸显;华国锋固守旧的意识形态,无法整合各种政治力量,权威日渐丧失。面对落后的经济,中央实施一系列整顿举措,公开发表《论十大关系》澄清经济政策的取向;加快经济发展速度,重申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表现出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的趋向。思想的解放是经济改革的先导。真理标准大讨论前,经济思想领域即展开大讨论。经济理论界、政策研究者和领导层以批判“四人帮”的错误理论为契机,澄清“唯生产力论”的正确内涵,为发展生产力正名;重新确立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肯定物质刺激的合理性;理直气壮地促进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商品经济,为市场经济打开缝隙;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肯定价值规律的作用,为发挥市场作用提供可能;建立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经济思想领域的解放,为经济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经济领域的整顿也酝酿经济改革的因素。企业管理走向重视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的道路。工业三十条系统总结前三十年企业整顿的经验,分配方式上,重新确立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恢复奖励和计件工资制度;企业组织形式上,重新启动按专业化协作原则改组企业。这种拨乱反正,不仅是恢复“文化大革命”前的正确路线,更是一种自我扬弃,蕴含着经济改革的因素。地方的自发改革突破原有体制,四川尝试扩大企业自主权,安徽、四川等省农村包产到户不断深入,农村社队企业发展壮大,这一切都孕育着经济改革的力量。经济改革的措施,具有鲜明的探索性,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历史脉络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开放也是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表现为改革与开放的有机统一,以开放促进改革,以改革落实对外开放的成果。“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开始打开国门,掀起对外学习考察的热潮。考察团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管理体制,日本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快速实现现代化的路径,西欧和美国的发达现代化成果和科学技术水平兴趣浓厚。中国与西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强烈落差,刺激中国领导层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大胆借鉴国外先进经济管理方法,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的决心。对外经济体制的一些重大改革也开始酝酿实施,实行出口导向的对外贸易,筹划建立对外出口加工区,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打破外汇领域的禁区,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等一系列措施得以实行。中央高层关于经济改革的讨论逐渐达成共识,最终形成和决策于国务院务虚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包括中央工作会议)。国务院务虚会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围绕如何加快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速度建言献策,提出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吸取国外经济建设先进经验、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等意见。这些议题酝酿了改革开放的设想,会议的总结报告成为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讨论的重要内容,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改革开放奠定基础。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继续围绕经济改革议题讨论,还对真理标准大讨论、平反冤假错案,人事调整等展开讨论,酝酿形成正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最终十一届三中全面开启经济改革之路。
卫兴华[3](2015)在《评机械生产力决定论、唯生产力标准论和唯生产力论——对汪海波先生观点的评析》文中提出评断和评价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准,应是生产力标准和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标准的统一。生产力标准论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论不能等同。生产力决定论不能解读为机械生产力决定论,更不能错解为唯生产力论;生产力标准论不能错解为唯生产力标准论;唯生产力论是马恩列斯批判过的庸俗生产力论,邓小平也否定唯生产力论即庸俗生产力论。汪海波先生大力宣扬这类观点,并把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归结为唯生产力论是极其不当的。
夏承伯[4](2020)在《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研究既有生态危机现实促逼与发展模式反思国际背景,又有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实践的国内发展需要,还有历史唯物主义迎接时代挑战,特别是生产力理论重新认识等学科内在发展需要。学界对此研究虽有所进展,但以往所做工作很大部分集中在传统生产力理论个别问题的提出与反思,这当然十分必要。然而,对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的自觉而系统的研究尚付阙如。由此,目前化整为零的碎片化研究和分散性探讨尚待改进,而化零为整的系统化研究和整体性推进亟待改善。传统“征服论”生产力论的实质是与工业文明相匹配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现实中的表现,其存在具有现实基础、认识论基础与思想根源。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失衡、现代社会经济系统失范、人类自身生存系统失调是其面临的三大困境,对此进行深度反思与批判是生产力生态内涵揭示的前提。从马克思生态哲学维度审视,马克思具有生产力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自觉认识与利用自然并与之进行物质变换、能量转换、信息交换的生产实践过程所具有的现实综合力量,特别是其自然生产力、物质变换以及整体思维等层面使其具有表征自然生态再生产与经济社会再生产能力的丰富生态内涵,马克思生产力实质是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力量总和。马克思生产力生态内涵的挖掘研究,促使生产力发展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并发挥作为劳动者的人的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度之自觉性,促使生产力发展行进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之路,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生产力基本要素有内在本质上的生态向度。劳动者既有社会属性,又有生物属性,是其两者的对立统一。由于后者的存在,就决定了劳动者应该而且必须遵守生态法则,以效仿生态系统最优组合原则进行分工协作是其在生产力中发挥最佳功效的重要条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是其受剥削与异化的根本原因。劳动对象包括天然自然物与原料,只有在具备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前提下,劳动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若想资源能源持续利用,必须遵循不同种类的特性进行合理开发。劳动工具是人与自然物质变换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标志,土地为劳动者提供了劳动场所与必要空间,机器异化加重了对劳动者与劳动对象的双重压榨与剥削。对科学技术的负效应进行生态化规范,大力发展生态科技,用环境思想教育提升人们的全球环境意识,培育堪当生态治理大任的时代新人。生产力结构经历“两种生产”到“三种生产”再到“全面生产”认识过程,包括自然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与人口生产力等结构类型。自然生产力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前提基础从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第一源泉;社会生产力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变换,良性运行的社会生产力应该是内涵集约生产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人口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能动力量更应注重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匹配及防止其失调或失衡。自觉深度挖掘马克思生产力结构的生态蕴含,为深入理解并全面协调资源能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适度生产三者关系,并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建设以生态安全为基础的“两型”社会,健全生态良法与环境道德双重制度保障体系,具有重要学理价值与时代意义。生产力的生态功能在于实现自然界、人与自然、人类社会物质变换的有序高效。自然界之间新陈代谢承载自然生产力功能,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发挥劳动生产力功效,社会内部物质变换迸发社会生产力效能。资本主义的资本逻辑违背物质变换规律,导致物质变换断裂,资本主义制度破坏财富源泉,既污染城市环境,又造成乡村萧条,使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基础和环境条件异化。消除物质变换裂缝需要从人地双向互动与有机废物循环利用的思维变革、机器改良与科学进步的技术革新以及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等三方面入手。发展循环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社会;重视土地修复恢复,推进生态农业创新;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探索绿色城乡模式是马克思生产力生态功能的重大价值借鉴。传统生产力标准主要以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工具为衡量标尺,单向度指向经济技术领域,缺乏生态维度。为此,生产力标准除体现人类社会的经济和技术标准,在当代更应该深度体现经济技术运行是否符合人类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生态标准。生产力生态标准要求严格遵守生产力发展受控于生态承载力阈值,在维护生态平衡下进行资源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以期实现自然力内涵扩大利用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双赢目标。深入理解与严格践行生产力生态标准对于人们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理念,具有重要评估与考量价值。反思传统生产力论时代局限,挖掘生产力生态内涵,展示生产力生态要素,优化生产力生态结构,发挥生产力生态功能,秉持生产力生态标准,坚持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品质,为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实践作出积极的理论贡献。
卫兴华[5](2016)在《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十三个理论是非问题》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存在补新民主主义课的因素;不能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容放大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阶段;不能混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不同内容;"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不容混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包括私营和个体经济,但私营和个体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应把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结合起来;应分清生产力决定论、生产力标准论同唯生产力标准和唯生产力论的区别;三个"是否有利于"标准不是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
卫兴华[6](2015)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坚持、发展与创新问题》文中指出本文围绕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总结了党在改革开放中提出的两个创新性理论,阐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两个理论规定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我国经济理论发展与创新中出现的有关概念与思想的辨析,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知上的诸多理论是非,探讨了不同理论范畴的含义,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和创新性,对生产力标准论和唯生产力论进行了辨析和区分。针对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公有制经济、促进分配公平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重大现实问题,阐述了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中需要坚持的基本立场和理论创新方向。
冯玲[7](2019)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认识的生成——以《人民日报》(1976~1978)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提出"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是中共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开放进程中经济政策制定及其工作实施的关键原则。粉碎"四人帮"后,这一认识的生成以"唯生产力论"问题的讨论为"引线",在积极发展生产力的整体背景下展开。通过政策和实践先行,结合理论澄清,尤其是"资产阶级法权"的理性化理解,使其在经济活动中的具体表征——"按劳分配"、"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等重要因素得以被再认识,并获得认可。最终,这些新的认识融入到中共对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思考中,生成了有关"客观经济规律"的表达,并在三中全会①上得以完全确定。
程广云[8](2015)在《政治的形而上学和实践哲学——从毛泽东的“两论”到邓小平的“三论”》文中指出研究毛泽东的"两论"和邓小平的"三论",应结合它们的语境和语用,探析其中深层语义,我们会发现政治形而上学和政治实践哲学两个不同的基本面向。"两论"具有三个基本特点:用辩证唯物主义来研究社会历史问题;用实践论和矛盾论来置换唯物论和辩证法;实践论和矛盾论相互蕴含。后者具有三个基本层面:实践论是由战争认识论和革命认识论发展到哲学认识论,矛盾论是由军事辩证法和政治辩证法发展到哲学辩证法。邓小平的"三论",其实是从生产力论回归历史唯物主义。邓小平的实践论与毛泽东的实践论同中有异,邓小平的不矛盾论与毛泽东的矛盾论异中有同。因此可以说从毛泽东的"两论"到邓小平的"三论",也就是从政治的形而上学发展到政治的实践哲学。
卫兴华[9](2014)在《邓小平反对庸俗生产力论即唯生产力论的重要意义》文中指出本文分析社会主义的两大本质要求,即快速发展生产力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提出社会主义一定要把生产力标准和社会主义价值标准统一起来,明确阐述反对唯生产力论的重要意义。
智晶晶[10](2018)在《邓小平生产力思想的形成机制和当代价值》文中提出邓小平生产力思想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邓小平坚持解放、发展生产力,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等论断,既体现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自觉与自信,也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话语表达的创新能力。然而,随着“东欧剧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进入“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新局面,把邓小平生产力思想歪曲为“庸俗生产力论”、“唯生产力论”等错误思潮重新抬头,否认继续坚持邓小平生产力思想的必要性。本文认为,全面深刻地理解一种思想,必须把握其来龙去脉。来龙者,其来有自也。去脉者,当代价值也。一方面,通过对邓小平生产力思想的形成机制研究,论证邓小平生产力思想形成的理论逻辑,即该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在理论本质上具有同质性,存在继承与发展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有益于全面理解邓小平生产力思想的意蕴,达到肃清错误思想的流毒、还原邓小平生产力思想本来面目的目的。另一方面,把握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生产力思想形成的时代逻辑,并将邓小平生产力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密切结合起来研究考察,有利于深入开掘邓小平生产力思想的当代价值:在特定历史条件和语境下产生的邓小平生产力思想没有过时,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仍具重要指导意义,并且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得到了符合时代需要的深化与发展。在文章的绪论里,首先介绍选题缘起以及国内外有关邓小平生产力思想的研究现状。其次,针对邓小平生产力思想产生的误解进行批判,进而指明本文是如何界定邓小平生产力思想的。第一部分主要从邓小平生产力思想形成的逻辑起点和理论来源入手,讨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产力思想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邓小平的影响。其中,一些学者可能认为邓小平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少,原因在于邓小平在少年时期就赴法留学,仅仅在幼年时期接触到最基本的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经典,而蕴含其中的生产力思想几乎没有,所以说其思想的形成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未免有些牵强。本文指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亦是邓小平生产力思想形成的重要依据,拔除中国传统文化对邓小平生产力思想的影响,就会犯历史虚无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邓小平生产力思想也会被抽象地理解,缺乏民族文化的现实土壤。第二部分围绕建国前后党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发展生产的思想与实践等取得的经验教训展开,这是邓小平生产力思想形成最直接的现实依据,主要包括毛泽东、刘少奇、陈云等发展生产的思想对邓小平的影响。第三部分主要围绕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依据当时现实,不断解放人的思想、解放生产力,引领人们从社会主义革命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展开。第四部分主要论述新时代邓小平生产力思想的价值。经济新常态强调放缓速度、注重发展的质量,供给侧改革坚持把科学技术摆在首位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生态生产力思想,都是对邓小平生产力思想的深化与发展。
二、邓小平生产力论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邓小平生产力论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用唯物史观科学把握生产力的历史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产力、劳动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概念的同异 |
(一)什么是生产力 |
(二)什么是劳动生产力,它与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是什么关系 |
1. 从马克思的论述可以看出生产力与劳动生产力的内涵是一致的 |
2. 马克思为什么将生产力又称作劳动生产力,有什么特殊意义 |
3. 决定劳动生产力的要素也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生产力二要素、三要素之争偏离马克思的观点 |
4. 科学是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 |
二、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探讨生产力发展的源泉 |
(一)生产力内部源泉说 |
(二)生产关系动力说 |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说 |
(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研究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与源泉 |
1. 人类为什么要发展生产力 |
2. 人类怎样发展生产力 |
3. 生产力为什么会不断发展 |
4.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什么作用 |
三、“唯生产力论”和“唯生产力标准论”的是与非 |
(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一般规律和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的特点 |
(二)不能把生产力标准作为判断和评价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 |
(三)不能把生产力决定论错解为“唯生产力论”和“唯生产力标准论” |
(2)1976-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酝酿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回顾 |
三、研究资料和思路 |
四、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新旧交织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粉碎“四人帮”后的政治局面 |
一、组织人事工作的调整 |
二、政府机构的恢复和改革 |
三、思想意识的变化 |
四、邓小平的复出 |
第二节 经济改革的要求 |
一、“文化大革命”后的经济图景 |
二、《论十大关系》对改革的影响 |
三、加强经济的整顿和恢复 |
四、重申四个现代化,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
第二章 经济领域的思想解放 |
第一节 澄清“唯生产力论”,发展生产力 |
一、“唯生产力论”问题的来源 |
二、中央澄清“唯生产力论” |
三、理论界的有力配合 |
第二节 重新确立按劳分配的原则 |
一、按劳分配大讨论 |
二、按劳分配的理论阐释 |
第三节 肯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
一、为商品生产正名 |
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
第四节 重视按经济规律办事,改革计划体制 |
一、探讨经济规律的含义 |
二、改革经济管理体制 |
第五节 提出加强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 |
第三章 经济改革的初步探索 |
第一节 调整经济管理办法 |
一、加强标准化工作 |
二、做好经济统计工作 |
三、调整财税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国有企业的初步改革 |
一、恢复奖励和计件工资制度 |
二、探索改善企业盈利的办法 |
三、加强企业质量管理 |
第三节 按专业化协作原则改组企业 |
一、重新启动专业化协作原则改组企业 |
二、行业和地方企业的改组 |
三、专业化协作改组的效果 |
第四节 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尝试 |
一、四川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背景 |
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开端 |
第五节 自发的农村改革 |
一、安徽、四川省委调整农村政策 |
二、农民自发包产到户 |
三、社队企业恢复发展 |
第四章 对外开放的起步 |
第一节 酝酿对外开放 |
一、肯定洋为中用 |
二、改善对外关系 |
三、从引进到开放 |
第二节 学习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
一、频繁考察和研究南斯拉夫 |
二、讨论南斯拉夫的经济改革 |
三、介绍罗马尼亚的改革 |
第三节 考察研究亚洲经济发展 |
一、考察日本经济情况 |
二、研究与借鉴日本现代化经验 |
三、考察港澳经济情况及建议 |
第四节 考察西欧美国现代化 |
一、考察西欧美国的概况 |
二、谷牧考察西欧五国 |
三、对西欧美国实现现代化的几点认识 |
第五节 改革对外经济体制 |
一、改革对外贸易方式 |
二、突破两个禁区 |
三、筹建深圳、珠海出口基地 |
四、引进全面质量管理 |
第五章 正式决策经济改革 |
第一节 国务院务虚会集中讨论改革 |
一、国务院务虚会的由来 |
二、务虚会集中讨论经济改革 |
第二节 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改革 |
一、中央工作会议酝酿工作重点转移 |
二、中央工作会议继续讨论改革开放 |
三、邓小平在闭幕会上的讲话系统论述改革 |
四、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4)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生态危机现实困境促逼反思发展模式 |
(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促进建设美丽中国 |
(三)唯物史观时代使命促使重构生产力论 |
二、研究述评 |
(一)学术史发展述评 |
(二)国外研究进展 |
(三)国内研究回顾 |
(四)学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生产力的生态内涵 |
第一节 征服论生产力生态维度的缺失 |
一、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现实根据 |
二、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认识根源 |
三、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思想根由 |
第二节 生产力应有生态内涵意蕴阐释 |
一、生产力生态内涵揭示基本前提 |
二、生产力生态内涵发掘基本维度 |
三、生产力生态内涵阐释基本依据 |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内涵及其价值阐发 |
一、生产力的生态整体主义之审视 |
二、生产力的环境发展共赢之审度 |
三、生产力的主观客观协调之审思 |
第二章 生产力的生态要素 |
第一节 生产力要素构成分歧依据辨析 |
一、基本要素论支持依据 |
二、多要素论的支撑理由 |
三、系统要素论内在根据 |
第二节 生产力基本要素生态意蕴辨识 |
一、劳动者的生态底蕴挖掘 |
二、劳动对象生态意蕴揭示 |
三、劳动资料生态向度阐释 |
第三节 生产力要素生态蕴含辐射价值 |
一、科学技术生态功能审度 |
二、教育本质绿色维度审视 |
三、人类生态意识深层提升 |
第三章 生产力的生态结构 |
第一节 生产力生态结构类型演进分析 |
一、两种生产的生态要义 |
二、三种生产的生态旨趣 |
三、全面生产的生态向度 |
第二节 生产力基本构成生态蕴含解析 |
一、自然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第一源泉 |
二、社会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变换 |
三、人口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能动力量 |
第三节 生产力基本构成生态价值剖析 |
一、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 |
二、生态安全的两型社会 |
三、生态惠民的民生目标 |
第四章 生产力的生态功能 |
第一节 三重领域生产力生态功能挖掘 |
一、自然生产力的生态功能 |
二、劳动生产力的生态功效 |
三、社会生产力的生态使命 |
第二节 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现象解读 |
一、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现实表现 |
二、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原因剖析 |
三、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破解路径 |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功能现实借鉴价值 |
一、循环经济与资源节约 |
二、土地修复与生态农业 |
三、空间优化与绿色城乡 |
第五章 生产力的生态标准 |
第一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历史参照缘由 |
一、生产力技术标准的反思 |
二、生产力经济标准的反省 |
三、生产力生态标准的确立 |
第二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时代评价尺度 |
一、生产力生态标准评价依据 |
二、生产力生态标准解读举要 |
三、生产力生态标准评判原则 |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现实践行意义 |
一、自觉践行生产力生态标准 |
二、积极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 |
三、积极推进节约型社会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与课题研究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5)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十三个理论是非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民主主义制度与单一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是非 |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
三、不能混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不同内容 |
四、“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不容混同 |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包括的内容是否都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
六、不能混同公有制的存在形式及其实现形式 |
七、社会主义应把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结合起来 |
八、分清生产力决定论、生产力标准论与唯生产力标准论和唯生产力论的区别 |
九、邓小平提出的三条“是否有利于”的标准不是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 |
十、经济体制转轨: 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是是非非 |
十一、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异同 |
十二、关于效率与公平的理论是非和贫富分化的根源问题 |
十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问题 |
(7)十一届三中全会“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认识的生成——以《人民日报》(1976~1978)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唯生产力论”问题与再认识的背景 |
二、“按劳分配”及“资产阶级法权”的正本清源 |
三、从“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到“客观经济规律”认识的确定 |
(8)政治的形而上学和实践哲学——从毛泽东的“两论”到邓小平的“三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9)邓小平反对庸俗生产力论即唯生产力论的重要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不能将生产力决定论错误理解为“唯生产力标准论”和“唯生产力论” |
二、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两大本质要求:快速发展生产力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
三、 社会主义一定要把生产力标准和社会主义价值标准统一起来 |
(10)邓小平生产力思想的形成机制和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和方法 |
1. 重点 |
2. 难点 |
3. 创新点 |
4. 方法 |
(四) 概念的界定 |
1. 邓小平生产力思想的科学内涵 |
2. 对邓小平生产力思想的片面理解 |
一、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产力思想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思想的引领 |
1. 唯物史观与邓小平生产实践哲学 |
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
3. “精神生产力”思想与邓小平的“第一生产力”论 |
(二) 列宁发展生产力的示范 |
1. 列宁的国家工作重心论与邓小平的经济中心论 |
2. 列宁“全俄电气化”的思想与邓小平的“第一生产力”论 |
3. 列宁“引进来”的方针与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策略 |
(三) 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
1. 巴蜀文化蕴含的务实性,培育邓小平的务实品格 |
2. 巴蜀文化暗含的叛逆特质与独创性,造就邓小平敢闯敢创精神 |
二、直接素材:党的重要领导人发展生产力的经验与教训 |
(一) 毛泽东对发展生产力的探索与邓小平生产力思想 |
1. 毛泽东生产力思想的主要内容 |
2. 邓小平对毛泽东生产力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二) 刘少奇发展生产的理论和实践与邓小平生产力思想 |
1. 肯定并继承刘少奇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论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2. 借鉴并发展刘少奇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思想,正确处理社资矛盾 |
(三) 陈云发展经济的探索与邓小平生产力思想 |
1. 国民经济保持合理比例,实现综合平衡,促进生产力发展 |
2. 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促进生产力发展 |
三、时代逻辑: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生产力思想的形成 |
(一) 改革开放初期拨乱反正,重新确立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
1.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发展生产力的时代背景 |
2. 邓小平开创并转向以发展生产力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建设范式 |
(二)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解放、发展生产力的战略选择 |
1.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2. 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 |
四、继承发展:新时代邓小平生产力思想的价值 |
(一) 社会主义本质思想体现为新时代对效率与公平统一的追求 |
1. 依靠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实现社会公平 |
2. 调整生产关系完善分配制度,实现社会公平 |
3. 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效率与公平的必然归宿 |
(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新时代解决发展问题的重要指南 |
1.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科学技术提供驱动力 |
2. 供给侧改革关键是科学技术的进步 |
3. 实现全面现代化的核心是科学技术现代化 |
(三) 生态生产力是对邓小平生产力思想的深化 |
1. 正确处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 |
2. 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邓小平生产力论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用唯物史观科学把握生产力的历史作用[J]. 马昀,卫兴华. 中国社会科学, 2013(11)
- [2]1976-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酝酿与探索[D]. 乔克.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3]评机械生产力决定论、唯生产力标准论和唯生产力论——对汪海波先生观点的评析[J]. 卫兴华. 当代经济研究, 2015(11)
- [4]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夏承伯.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5]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十三个理论是非问题[J]. 卫兴华. 经济纵横, 2016(01)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坚持、发展与创新问题[J]. 卫兴华.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5(10)
- [7]十一届三中全会“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认识的生成——以《人民日报》(1976~1978)为中心的考察[J]. 冯玲.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19(03)
- [8]政治的形而上学和实践哲学——从毛泽东的“两论”到邓小平的“三论”[J]. 程广云. 社会科学辑刊, 2015(06)
- [9]邓小平反对庸俗生产力论即唯生产力论的重要意义[J]. 卫兴华. 党政干部学刊, 2014(10)
- [10]邓小平生产力思想的形成机制和当代价值[D]. 智晶晶. 浙江师范大学,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