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温度低于 1K 的连续吸附式制冷机

生产温度低于 1K 的连续吸附式制冷机

一、生产1K以下温度的连续吸附制冷机(论文文献综述)

席肖桐,王珏,郑建朋,郭璐娜,陈六彪,周远,王俊杰[1](2019)在《极低温制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文中认为近年来,空间探测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对极低温制冷技术(<1K)的潜在需求越来越大。本文总结了绝热去磁制冷、稀释制冷与吸附制冷三种目前主要制冷方法的原理与优缺点,回顾了三类制冷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应用现状,提出了绝热去磁制冷、稀释制冷与吸附制冷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与研究重点。

王凯[2](2007)在《氯化钙/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的吸附特性及其在双热管型吸附制冷系统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能耗的增加,能源与环境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所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固体吸附式制冷作为一种可有效利用低品位热能且没有环境破坏性的制冷技术受到了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吸附制冷应用方面,对于低于0℃制冷温度的主要以金属氯化物-氨为工质对的化学吸附式制冷。氯化钙-氨工质,相对于以水为制冷剂的物理吸附剂,优点为蒸发温度低,可以用于制冰,近年来氯化钙-氨化学吸附制冷机在渔船制冰方面也得到了应用。但金属氯化物-氨工质对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金属氯化物导热系数较低(如氯化钙导热系数仅为0.1-0.3Wm-1K-1)无法快速的将吸附/解吸热传递出去,导致循环周期延长,降低了吸附制冷系统的制冷功率;二是吸附剂在多次的吸附和解吸后会出现严重的结块现象(agglomeration phenomenon),这大大降低了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三是在金属氯化物-氨吸附系统的设计方面,传统的通过四通阀切换烟气和冷水进入传热管道的系统虽然有结构简单的优点,但是却无法克服传热管道在冷、热交变工况下的烟气腐蚀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研制了氯化钙/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并应用在新型的双热管余热驱动吸附制冷系统中,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实用化和商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内容包括:1.本文研制一种新型膨胀石墨-氯化钙混合吸附剂,通过将氯化钙与膨胀石墨相混合,利用膨胀石墨丰富的微孔来强化氯化钙的传质,可解决化学吸附剂长期使用中由于结块现象而导致的性能衰减现象。由于采用了固化加工方法,使得混合吸附剂的导热系数有了较大提高(颗粒状氯化钙导热系数为0.31 W·m-1·K-1,添加20%膨胀石墨并固化后混合吸附剂的导热系数为7.2 W·m-1·K-1,导热系数增加了23倍),为缩短吸附制冷循环时间,减小吸附床体积提供可能。2.本文研制了一种应用于固体吸附制冷机组中,结构紧凑,传热能力较为优秀的双热管式吸附床。双热管式吸附床采用内嵌的加热热管和冷却热管来加热/冷却吸附床,加热热管属于分离式热管,冷却热管属于两相闭式热虹吸热管,通过两种热管的连续工作,对吸附床进行加热和冷却,而且可以实现高温烟气和冷却水不用切换,从而解决了低温腐蚀对吸附床的危害,同时由于热管采用相变换热,一般要比对流系统中以显热方式所传递的热量大几个数量级,换热效果将大大增强。3.在氯化钙-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和双热管式吸附床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台采用双床、双冷凝器和双蒸发器结构的新型尾气余热驱动化学吸附制冷机。整个制冷机由两部分组成:氨热压缩机和氨制冷机。氨热压缩机由水冷凝器(2个并联)、双吸附床和烟气-水蒸汽换热器组成。氨制冷机部分由氨冷凝器(2个并联)和氨满液式蒸发器组成。吸附床的加热和解吸工作过程的切换依靠吸附床内嵌的加热/冷却热管完成,只需要5个阀门即可以完成包括回质过程的切换,大大减少了阀门的个数,提高了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并降低了系统加工成本,而且机组按照设备样式设计,结构紧凑,满足实用化需要。4.建立了系统动态运行过程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求解。通过实验,验证了系统仿真模型的正确性,证实该仿真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系统的动态运行特性,为研究新型双热管式化学吸附式制冷系统的性能变化规律及产品的系列化开发提供了一种较为可靠的方法。5.搭建了测试制冷样机的实验台,实验数据表明双热管式吸附床可以很好强化吸附床内的传热过程,加快了吸附和解吸的速度,使得吸附床的吸附和解吸周期缩短(加热和冷却时间为12分钟,吸附床温度变化区间为35℃-120℃,与采用相同热管工质的复合交变热管式制冷机相比,可缩短循环时间一半以上),系统的平均制冷量2.64kW,SCP为200W/kg。证明双热管式吸附制冷机这种新型结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胡金强[3](2008)在《新型硅胶—水吸附式制冷机系统设计与性能模拟》文中研究表明硅胶-水吸附式制冷机以其对环境友好,节能以及优异的低温驱动性能,因而在余热、废热及太阳能利用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是85℃以下低品位热源利用中最具有竞争力的制冷方式。本文针对目前开发的硅胶-水吸附制冷机中存在诸如真空阀门多、运行可靠性差、金属热容大、传热传质性能较差、运行效率低及系统结构复杂等缺点,设计了一种新型、高效、可靠、运行费用低的硅胶-水双床连续吸附式制冷机,并对该制冷机进行了系统理论分析和性能模拟。结果表明该制冷机具有结构新颖、循环效率高、电力COP高、能够有效利用6085℃范围内低温热源的特点,能大大满足设计要求。对颗粒直径为0.5-1.5mm的硅胶进行了电子显微镜扫描,其微观结构对于研究吸附床的传热传质尤其重要。搭建了硅胶-水吸附性能实验台,采用称重法研究了硅胶及其混合吸附剂-水的吸附性能,解决了真空下吸附量测不准的难题,较为精确地测量了硅胶及其混合吸附剂-水的吸附量,拟合出适用于国产硅胶的新吸附性能方程,该方程比Freundlich方程和D-A方程更精确,与实验数据偏差更小。同时,研究了混有硅胶的混合吸附剂-水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利用混合吸附剂有助于缩短系统的循环周期和提高系统的SCP(Specific Cooling Power)。以前人研制的硅胶-水吸附制冷机为基础,以解决金属热容大、吸附床传热传质性能差、运行可靠性差等问题为目的,以理论分析为依据,设计了型号为10kW的新型硅胶-水吸附式制冷机,提出了系统设计步骤,求出了几个系统关键参数,解决了循环周期中因回热回质、阀门切换时间的存在系统不制冷的问题。对翅片管式吸附床进行了传热分析与计算,运用非稳态导热理论对吸附床金属与吸附剂颗粒的传热性能进行数值分析,获得吸附床金属与硅胶颗粒的接触热阻,求出了吸附剂侧换热热阻,通过翅片强化吸附剂侧的换热热阻,获得吸附床总传热系数。设计了盘管式冷凝器和升膜蒸发器,分别获得了各自的换热温差、总换热系数、传热面积与压降。从新型硅胶-水吸附制冷机用闭式冷却塔的特殊性出发,设计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该闭式塔冷却效率高、结构紧凑,既节约了铜材和成本,减少了机组的重量,又满足机组冷却的需要。根据所设计制冷机的结构特点和热力循环方式,建立了新型硅胶-水吸附式制冷机系统动态仿真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和对系统的动态仿真,获得系统的运行性能及各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验证了新型硅胶-水吸附式制冷机设计的合理性、有效性。

高鹏[4](2018)在《烟气余热驱动的MnCl2/CaCl2-NH3两级吸附冷电联供循环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烟气排放不仅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而且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考虑到烟气有较高温度和较大热量,而吸附式制冷循环是利用低品位热能驱动的一种制冷方式,同时考虑到冷机的蒸发器和冷凝器都装有风机,风机需要消耗一部分电量,本文提出一种烟气余热驱动的吸附冷电联供循环,系统是以输出冷量为主、输出电量为辅,输出电量主要是供给冷机使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所述:(1)通过分析烟气余热驱动的吸附制冷机需要供给的冷量、冷机自身对电量的需求以及相应的运行环境,构建烟气余热驱动的两级吸附冷电联供循环。烟气余热驱动的吸附制冷机运行环境十分苛刻:烟气温度波动幅度大,200℃-500℃;夏季环境温度高,空气冷却难度大,单级吸附制冷循环难以满足条件。依据苛刻的运行环境构建了适应性强的两级吸附循环,筛选出适合运行环境的MnCl2/CaCl2-NH3吸附工质对,选择硫化膨胀石墨作为吸附剂基质。(2)构建烟气余热驱动的两级吸附冷电联供实验系统的三维模型,包括高温盐MnCl2吸附床、中温盐CaCl2吸附床、蒸发器、冷凝器等,并对膨胀机进行选型。考虑到系统在运行时可能是处于颠簸和振动状态(如安装车船上),传统吸附床结构不适用,设计新型吸附床结构。吸附床由若干根单元管组成,吸附剂填装在单元管和不锈钢网管之间,这种结构具有耐振动、抗颠簸的优点。(3)考虑到涡旋式膨胀机的性能对两级吸附冷电联供系统的发电性能起决定性作用,构建涡旋式膨胀机静态性能测试系统和动态性能测试系统研究其性能。膨胀机动态性能测试系统显示在解吸-吸附发电过程中利用从高温盐MnCl2吸附床解吸出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推动膨胀机旋转是切实可行的,膨胀机可连续地输出轴功,但膨胀机的机械摩擦损失降低了膨胀机输出的轴功。(4)建立烟气余热驱动的两级吸附冷电联供系统的数学模型。考虑到吸附床是由若干根单元管组成,为了预测吸附床性能,提出分区计算方法。首先建立单元管的热力学和传热学模型,然后确定吸附床整体模型的计算方法。对于单元管,同一时刻单元管径向方向温度梯度较小,这主要是由于采用硫化膨胀石墨作为混合吸附剂基质时具有优良的传热性能,例如在填充密度为500 kg/m3、MnCl2与硫化膨胀石墨的比例为5:1时,导热系数高达16.5 W/(m k),同时单元管半径较小(传热半径)也强化了传热。模拟过程中,将吸附床沿空气/烟气流向分成若干个区进行分区分析,然后通过叠加计算完成。(5)建立烟气余热驱动的两级吸附冷电联供实验系统。采用热空气模拟烟气驱动整个系统运行,实验结果显示较高的热源温度能有效地缩短再吸附时间,从而提高整周期平均制冷量。当热空气温度从210℃增加到270℃,系统整周期平均制冷量从1.19 kW升高到1.52 kW。整周期平均制冷量随着制冷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当制冷温度从0℃降到-18℃时,制冷量从1.42 kW降到1.04 kW。系统COP和SCP随着制冷温度的降低在逐渐地降低,变化范围分别为0.130.15和89.6 W/kg132W/kg。(6)对系统性能进行分析,发现系统存在优化空间和问题,如系统循环周期长、冷凝器与蒸发器换热效果有限、蒸发器温度下降缓慢、整个系统较重等,于是对系统进行如下优化:将吸附床单元管的排布形式由顺排改为叉排,单元管数量从200根缩减到121根;蒸发器和冷凝器分别选用轻质的铝管铝翅片换热器和平行流换热器;在蒸发器和储液罐之间安装膨胀阀,这样能够保证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氨液始终处于低温低压的状态。通过优化,系统重量由260 kg降低到150 kg,同时初投资也得到降低。优化的系统性能得到提高,实验结果显示:当制冷温度为-25℃-0℃时,制冷量为1.63 kW-2.46 kW;系统最大COP和最大SCP分别是0.258和186.4 W/kg;系统循环周期从240 min缩短到65 min,再吸附时间从120 min缩短到30 min。较短的再吸附时间是十分有益的,因为在再吸附时间没有制冷量输出。(7)当系统冷电联供时,实验结果显示在再吸附时间为30 min时,系统在整个循环周期平均输出轴功约为109.2 W,能够满足风机需要电量的60%。对比发现系统在冷电联供时输出制冷量与系统在单独输出制冷量的结果基本相同。由于两级吸附冷电联供系统在再吸附过程中有机械轴功输出,可以为蒸发器和冷凝器的风机提供部分电量,因此系统在冷电联供时的COP和(火用)效率都高于系统只输出冷量时的COP和(火用)效率。(8)为了确定烟气余热驱动的两级吸附冷电联供系统在实际应用的性能,选用4.2 m冷藏车进行应用分析研究。最初系统的性能显示系统可以满足制冷温度为0℃和-5℃时冷藏车要求的制冷量,即能够满足新鲜货物的运输,而优化的系统能够完全满足冷藏车运输新鲜货物与冷冻货物的双重要求。进一步将优化系统进行装车测试,吸附床的加热依靠发动机烟气余热,吸附床的冷却依靠车辆行驶过程的迎风。测试时加热解吸阶段烟气温度为200℃-250℃,冷却吸附阶段环境温度为25℃。测试结果显示:当蒸发器出风温度为-10℃时,系统在高温盐吸附制冷过程的平均制冷量为2.99 kW,整周期平均制冷量为1.25 kW。当蒸发器出风温度为-15℃时,蒸发器回风温度能够维持在-6℃左右,系统在高温盐吸附制冷过程的平均制冷量为2.65 kW。测试结果显示系统可以满足4.2 m冷藏车的新鲜货物和部分冷冻货物的运输。研究验证了烟气余热驱动的MnCl2/CaCl2-NH3两级吸附冷电联供循环的可行性,循环是以输出冷量为主、输出电量为辅,输出电量主要供给冷机自身使用。同时该循环能够适应烟气温度不高以及炎热夏季冷却温度高的恶劣换热工况,实现-15℃以下工况的制冷。

甘智华,王博,刘东立,王任卓,张学军[5](2012)在《空间液氦温区机械式制冷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文中研究表明在介绍已发射和在研液氦温区低温探测器的任务目标和对低温系统性能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空间用液氦温区机械式制冷技术的设计方法和工作性能,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当前空间液氦温区机械式制冷技术主要采用线性压缩机驱动的预冷型4 He和3 He J-T节流制冷技术,而对于提供预冷的斯特林制冷机、吸附制冷机和高频脉管制冷机而言,进一步提高制冷效率是实现整机高效运行的关键.

程襄武[6](2005)在《太阳能连续式固体吸附制冷机设计与关键部件传热数值模拟》文中提出环境与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两大问题。世界范围内,由最客观、最直接的层 面来看,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以工程技术的开发应用推动实现的。在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的 基础上满足现实客观世界发展的需求,是工程技术开发应用必须考虑的根本出发点。节约能 源及开发应用清洁环保型能源,是工程技术的能源利用的方向。 在制冷技术领域,进行环保节能型制冷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是研究开发的基本出 发点与重要方向,亦为国内外制冷技术发展的当前潮流与趋势。由此,本论文进行太阳能驱 动连续式吸附制冷机的设计,并进行相应关键部件吸附床的数值模拟计算。连续式吸附制冷 机的应用可拓宽间歇式吸附制冷机的应用范围,虽然存在经济性、稳定性等问题,但经过技 术、理论的积累与发展,开发其优势,并应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可大规模应用于建筑空调 制冷等广泛领域。这些领域现阶段应用的大都是高比例能耗,并对环境造成危害的能源形式。 吸附式制冷为热量驱动的制冷形式,其驱动热源的温度要求不太高,可利用余热及太阳能等 清洁、节能型能源,为较理想的环保节能型制冷技术形式。太阳能为无资源成本、环保型的 能源,在需要空调制冷的炎热季节,又恰是太阳能资源最佳季节,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太阳能 驱动吸附制冷的优势。吸附制冷的间歇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研究开发连续式太阳能驱动连 续式吸附制冷技术,其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具有相当的环保节能意义。 本论文以系统分析与集成的方法,由吸附循环的基本理论分析出发,设计形成了满足连 续供冷要求的吸附制冷机的连续制冷效应,及制冷机各系统。由系统分析及集成的方法进行 设计,更清晰、全面、完整、连贯。对制冷机运行的工况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据此设计由阀 门启闭控制的自控系统,以实现制冷机连续制冷的运行。由对制冷机运行相应的吸附循环的 详细分析,设计形成制冷机各系统的运行方式、系统组成、设备管路的型式选定,算式的确 定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工作,即可进行具体的设计计算、图纸绘制及样机制作。 文中对连续式吸附制冷机关键部件吸附床的温度、压力参数分布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模 拟计算。给出了各阶段差分形式的传热方程组的详尽的算法分析,及编制求解相应阶段吸附 床的温度、压力参数动态分布数值解的FORTRAN语言程序的详细方法,由此编制的数值 计算程序,可作为通用程序应用。实际计算时,适当调试,可得数值解。各阶段传热方程组 的建立,由对吸附床进行详细的传热分析形成,并采用符合实际的第一类边界条件。由最简 差分模式建立差分形式的边界条件方程式并推广到一般情形更清晰、简便。模拟计算部分为 按制冷机设计进行数值模拟,不是检验装置性能的模拟计算。制冷机的实际运行是由完整循 环进行,不是仅运行某一阶段,所以本论文依据确定设计参数后的制冷机循环,建立完整循 环各个阶段的传热方程组。完整循环各个阶段的传热方程组是符合制冷机运行实际的。并由 各个阶段的传热方程组进行的模拟计算结果,作为设计调整、优化的依据。对制冷机循环的 传热学,热力学分析建立理论上系统、完整反映吸附床温度、压力动态变化的数学模型。吸 附制冷机的设计要求对吸附机系统的运行各阶段的复杂多变系统状况全面深入地认识,论文 对吸附床各阶段的温度、压力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依循环确定了吸附制冷机的设计要求 的各状态点的设计参数。 本论文对实际应用的吸附式制冷的主要问题均有涉及,模拟计算与吸附机设计力图详尽 细致,层层叠进,对于相似的其它形式的吸附制冷形式,及其涉及能量转换的工程应用问题, 有普遍参考意义。

姚越峰[7](2021)在《液氦温区JT制冷机降温过程研究》文中提出预冷型JT制冷机技术是目前空间中获得4-6 K温区的主流技术,在空间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JT制冷机的降温速度相比于脉管制冷机和斯特林制冷机是缓慢的,并且目前对于JT制冷机的辅助降温方案仍没有定论。旁通管技术是国外目前空间JT制冷机中使用较广的,国内研究过程中发现了缺少低温下截止阀,结构复杂、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并且目前对于降温过程缺少定量计算,对旁通管的方案可能存在的不足也没有充分的认识。本文对此开展了以下工作:1.搭建了JT制冷机末级换热器的降温模型。模型一对整个系统各点的焓值进行计算。定量分析了末级换热器在低温区降温过程中,系统可以从流体中得到的冷量。并且解释了节流前温度和蒸发器进入液氦温区的先后关系。在模型中加入熵产后,定量计算了降温过程中的熵产,对不同热负载下系统最终的稳定温度进行了分析。模型二对JT系统末级换热器进行数值模拟,采用有限差分法对套管的连续性方程和能量方程进行离散化。模型定量计算了不同结构尺寸,流量和内套管材料下旁通管辅助降温所需要的时间。并结构实际情况进行了模拟,和实验进行了对照。提出了提高采用旁通管时的降温速度的改进方案。2.探究了其他可行的降温方案,提出了采用氦热开关辅助JT系统进行降温的方案。结合JT制冷机明确了热开关的设计边界。根据需求设计了一款4K下开关比大于1000的氦气气隙式热开关。并进行了热开关的实验探究,使其符合JT制冷机降温的需求。通过对模型二的改进,搭建了采用热开关辅助降温的数值计算模型。通过模拟分析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并进行实验探究。最终在三级高压入口降温时间为10小时时,系统经过25个小时降温至4 K温区。在调节压缩机低压的过程中,测得的最低温为3.8 K。改进预冷换热器后,在三级高压入口降温时间为5小时时,系统经过15个小时降至4 K温区。

高暠[8](2021)在《基于噪声读出的太赫兹高灵敏度探测器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太赫兹波段占有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以后宇宙近一半的光子能量,特别适合观测研究第一代恒星的形成、星系形成和演化、恒星和行星系统的形成和早期演化、地外行星系统大气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宇宙生命起源等现代天文学中最重要的前沿科学问题。针对宇宙尘埃热辐射的太赫兹宽带连续谱探测以及超宽带太赫兹分子/原子谱线中低分辨率探测(配合光谱仪),需要高灵敏度太赫兹非相干探测器。目前,太赫兹波段高灵敏度非相干探测器技术主要有超导相变边缘探测器和超导动态电感探测器,两者均可实现背景极限探测灵敏度,在若干太赫兹天文望远镜(如美国JCMT望远镜、欧洲IRAM望远镜等)中得到应用。近年来,另一种新兴的太赫兹波段高灵敏度非相干探测器技术,即基于噪声读出的太赫兹热电子探测器技术,获得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基于噪声读出的太赫兹热电子探测器具备无直流偏置、工作温区宽、动态范围大、噪声读出所用低温低噪声放大器发展相对成熟等优势。目前,基于噪声读出的太赫兹热电子探测器仍处于起步阶段。面对未来太赫兹天文应用,基于噪声读出的太赫兹热电子探测器仍需进一步解明探测器物理机制、探测器材料特性等问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将开展了基于三种不同材料的太赫兹热电子探测器的探测机制与特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包括:基于噪声读出技术,表征了钛热电子探测器直接检波特性。采用高能隙超导铌电极抑制热电子探测器微桥扩散导热,有效降低了热电子探测器电子扩散导热作用。实验表征了钛热电子探测器电学噪声等效功率温变特性,噪声等效功率随温度变化率为NEP oc T2.5,在3K时热导G=3.79 × 10-8W/K噪声等效功率NEP=2.3×10-11W/(?)。此外,钛热电子探测器在15μW输入功率时仍可以有效工作。基于噪声读出技术表征了石墨烯热电子探测器直接检波特性,石墨烯热电子探测器由石墨烯材料微桥、金材料接触电极和金材料平面天线构成。利用傅里叶变换光谱仪测量平面天线频率响应为0.3THz到1.6THz。在3K温度实验表征石墨烯热电子探测器光学噪声等效功率NEP=5.6 × 10-12W/(?)。此外,本文发现石墨烯热电子探测器电子扩散导热作用随微桥长度增加而降低。提出基于噪声读出技术表征超导氮化铌热电子探测器直接检波特性。实验表征了氮化铌热电子探测器不同偏置电压时的噪声等效功率,3K温度下氮化铌热电子探测器最佳偏置点基于噪声读出技术表征的噪声等效功率NEP=1.24 ×10-12W/(?)。研究了噪声等效功率与读出带宽相关性,发现更宽的读出带宽表征的噪声等效功率更好。比较了基于电流读出技术与噪声读出技术表征的噪声等效功率,发现电流读出技术由于常温读出电路噪声过大,导致电流读出技术表征的噪声等效功率劣于噪声读出技术表征的噪声等效功率。采用“束缚态至连续态跃迁”有源区结构的低功耗单模量子级联激光器作为本振信号源,成功实现迄今最高集成度的太赫兹超导热电子混频器与量子级联激光器外差混频(同一 4K低温混频腔内集成超导热电子混频器与量子级联激光器),2.5 THz频段实测接收机噪声温度仅为800 K(含光学损耗),优于7倍量子噪声,并通过PID控制提高超导热电子混频器稳定性。本文的研究工作加深了对热电子探测器各项性能的理解,基于噪声读出法表征了热电子探测器作为直接检波探测器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热电子探测器作为高灵敏度直接检波探测器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为后续的大规模集成热电子探测器提供了更高的可能性。

徐海洋[9](2020)在《CPC供能油浴式太阳能吸附制冷性能研究及(火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世界范围内的学者们对吸附制冷系统结构的优化、吸附床传热效率的提升如增大传热面积、减小热阻;或是寻找更为高效、合适的制冷工质对做出了大量且深入的研究。传统的固体式吸附制冷系统供能的方式包括电加热/热水器加热水浴式、太阳直晒式、油浴式。直晒式制冷系统受天气影响较大,电加热供能则过多的消耗不可再生能源,水浴式吸附制冷由于水的比热容大、蒸发带走大量的热量且只能达到沸点不利于提高系统性能。因此寻找清洁、环境无污染的高温热源以及导热效果好、比热容低的传热介质成了吸附制冷供能研究中具有一定研究意义的方向。复合抛物面聚光集热器的主要特点是将光线汇聚在吸热管上,使得吸热管最高能达400℃,而导热油比热容较小,在400℃下都能保持很好的理化性以及导热性。针对上述情况,本文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复合抛物面聚光集热器(CPC)加热导热油供能的吸附制冷系统。该系统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不同供能方式所面临的问题。根据上述设计,本文展开了了如下工作:1、设计了一套复合抛物面聚光集热器(CPC)供能的油浴式吸附式制冷系统,具体包括4×4根吸附管组成的吸附床、蒸发室、冷凝箱、集液瓶等部件,对系统进行搭建与调试。2、理论分析了不同朝向(正南向、正西向)、不同入射半角(10°至60°)、不同倾角(10°至60°)、全年不同月份下复合抛物面聚光集热器的(CPC)的聚光与集热过程。对不同倾角(15°、30°、40°)、不同流速(0.0252kg/s、0.0351kg/s、0.0375kg/s)、不同块数(单块、两块、三块)组合下复合抛物面聚光集热器的(CPC)的性能进行了测试。3、采用两块CPC与三块CPC对吸附制冷系统进行直接供能,探究了不同倾角和流速下,最大供能温度和供能时间对系统解吸量、COPsystem、COPcycle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块CPC能够提供的最高温度为114℃,最低为106℃;最长持续供能的时间为6h、系统的解吸量最大为1.45L,最低为1.15L,COPsystem最大为0.044,最小为0.034,COPcycle最大为0.209,最小为0.09,在定容加热过程中,缩短系统达到最高温度的时间有利于提升系统的性能。4、对复合抛物面聚光集热器(CPC)供能的吸附制冷系统各过程进行(火用)、(火用)损、(火用)效率进行理论分析,分析表明吸附制冷系统中(火用)损最大部件为吸附床和冷凝器,对应(火用)损占系统最大比重分别为54%,30%。定压脱附过程中吸附床的(火用)损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冷凝压力的升高而降低,最大变化率分别为73%,59%;(火用)效率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冷凝压力的升高而降低,最大变化率分别为20%,22%。定容冷却过程中冷凝器的(火用)损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冷凝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最大变化率分别为79%,74%;(火用)效率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冷凝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最大变化率分别为48%,45%;定压吸附过程中蒸发器的(火用)损随吸附床冷却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蒸发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最大变化率分别为73%,59%;(火用)效率随吸附床冷却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蒸发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最大变化率分别0.8%,2%。,方案二相比于另外两个方案运行效率最优,系统获得的解吸量最大可提升44%,系统热量(火用)最大提升38%,系统的冷量(火用)最大提升38.9%,系统的COP最大提升16%。本文提出的复合抛物面聚光集热器(CPC)供能的油浴式吸附制冷系统,能够高效、稳定的输出制冷量,在实验过程完成之后,导热油所具有的热量经过换热后能够被二次利用。本文理论所得结果与实验值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本文的研究对吸附制冷性能的提升以及在热源的选取上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价值。

邓建,吴静怡,王如竹,李胜,韩固勇,雷金果[10](2008)在《基于热经济学结构理论的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性能评价》文中指出本文以热经济学结构理论为基础,针对采用燃气内燃机发电、吸附制冷机提供冷量的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建立了基于燃料-产品定义的热经济学模型,量化了系统内各设备间的生产交互关系.根据实验结果,利用(火用)成本分析方法评价了系统在冷电设计工况以及变工况下的生产性能.结果不仅反映出热经济学结构理论是一种强有力的评价复杂系统性能的工具,而且证明吸附制冷机高效利用了系统中的低温余热.

二、生产1K以下温度的连续吸附制冷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产1K以下温度的连续吸附制冷机(论文提纲范文)

(1)极低温制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绝热去磁制冷机
    2.1 单级ADR
    2.2 多级ADR
        2.2.1 单磁体ADR
        2.2.2 多磁体ADR
    2.3 连续ADR (CADR)
3 稀释制冷机
    3.1 开式DR
    3.2 干式稀释制冷机
        3.2.1 G-M制冷机预冷DR
        3.2.2 脉冲管制冷机 (PTR) 预冷DR
4 吸附制冷机
    4.1 单级吸附制冷机
    4.2 多级吸附制冷机
5 总结与展望

(2)氯化钙/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的吸附特性及其在双热管型吸附制冷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吸附式制冷研究的现状
        1.2.1 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基础研究
        1.2.2 吸附式渔船制冷系统的应用研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氯化钙/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的物理和吸附特性
    2.1 氯化钙/膨胀石墨-氨吸附工质对
        2.1.1 氯化钙
        2.1.2 氨
        2.1.3 可膨胀石墨/膨胀石墨
        2.1.4 氯化钙/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的制备
    2.2 氯化钙/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的导热系数测试
        2.2.1 混合吸附剂导热系数测试系统
        2.2.2 混合吸附剂导热系数测试结果及分析
        2.2.3 误差分析
    2.3 氯化钙/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的吸附特性
        2.3.1 混合吸附剂吸附性能测试系统
        2.3.2 散状混合吸附剂-氨工质对的吸附性能实验
        2.3.3 固化混合吸附剂-氨工质对的吸附性能实验
        2.3.4 氯化钙/膨胀石墨传热传质性能综合评价
        2.3.5 实验误差分析
    2.4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氯化钙/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的吸附速率方程和传热传质数学模型
    3.1 氯化钙/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氨工质对化学吸附速率方程
        3.1.1 氯化钙-氨工质对的吸附机理
        3.1.2 氯化钙/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氨工质对吸附速率方程的建立
        3.1.3 吸附速率方程的动力学参数估计
    3.2 氯化钙/膨胀石墨固化混合吸附剂传热传质数学模型的建立
        3.2.1 吸附床热量平衡方程
        3.2.2 化学吸附速率方程
        3.2.3 吸附床质量传递方程
    3.3 计算结果与讨论
        3.3.1 热源位置对吸附剂反应进度的影响
        3.3.2 蒸发压力对吸附剂反应进度的影响
        3.3.3 冷却温度对吸附剂反应进度的影响
        3.3.4 SCP 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化
    3.4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余热驱动双热管型化学吸附式制冷系统的研制
    4.1 系统研制
        4.1.1 系统研制目标
        4.1.2 系统研制理论基础
        4.1.3 系统循环原理
        4.1.4 系统循环方式
    4.2 系统部件设计
        4.2.1 吸附单元管和吸附床
        4.2.2 加热和冷却热管
        4.2.3 水蒸汽冷凝器和烟气-水蒸汽换热器
        4.2.4 氨制冷机(氨冷凝器和氨满液式蒸发器)
        4.2.5 制冷系统其它部件
    4.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余热驱动双热管型化学吸附式制冷系统仿真
    5.1 化学吸附制冷系统各部件换热性能分析
        5.1.1 吸附床传热过程分析
        5.1.2 冷凝器传热过程分析
        5.1.3 满液式蒸发器传热过程分析
    5.2 系统仿真数学模型的建立
        5.2.1 基本假设
        5.2.2 质量和热量平衡方程
        5.2.3 系统性能参数
        5.2.4 系统仿真模型方程的简化与离散求解
    5.3 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5.3.1 系统换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及吸附床温度
        5.3.2 不同工况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双热管型化学吸附制冷系统初步实验研究
    6.1 实验系统描述
        6.1.1 实验样机的运行控制
        6.1.2 实验样机及实验系统
        6.1.3 吸附制冷机组实验误差分析
    6.2 实验结果及系统性能分析
        6.2.1 吸附床温度的变化
        6.2.2 冷却水温度的变化
        6.2.3 烟气温度的变化
        6.2.4 冷冻水温度的变化
        6.2.5 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的对比分析
    6.3 本章小节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3)新型硅胶—水吸附式制冷机系统设计与性能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吸附式制冷的研究现状
        1.2.1 工质对的研究
        1.2.2 吸附床的研究
        1.2.3 循环方式的研究
        1.2.4 吸附式制冷应用研究
        1.2.5 硅胶-水吸附式空调研究进展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硅胶及其混合吸附剂-水工质对吸附性能测试
    2.1 概述
    2.2 硅胶与水的基本物性
        2.2.1 硅胶
        2.2.2 水
    2.3 称重法测量硅胶-水吸附量的实验
        2.3.1 实验装置
        2.3.2 实验方案与步骤
        2.3.3 实验误差分析
    2.4 硅胶及其复合吸附剂-水吸附性能研究
        2.4.1 硅胶水的吸附性能及新吸附平衡方程的提出
        2.4.2 硅胶与混合吸附剂性能比较
        2.4.3 不同混合吸附剂吸附性能比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型硅胶-水吸附式制冷机的研制
    3.1 硅胶-水吸附式制冷机工作原理
    3.2 低温热源驱动的新型吸附式制冷机系统描述
    3.3 低温热源驱动的新型吸附式制冷机的研制
        3.3.1 硅胶-水吸附式制冷机系统研制目标
        3.3.2 低温热源驱动的新型硅胶-水吸附式制冷机系统设计参数
        3.3.3 新型硅胶-水吸附式制冷机系统热力设计
        3.3.4 硅胶-水吸附式制冷机系统参数的确定
    3.4 吸附式制冷机系统主要部件设计
        3.4.1 翅片管式吸附床
        3.4.2 盘管式冷凝器
        3.4.3 毛细辅助低压升膜蒸发器
    3.5 吸附床传质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硅胶-水吸附式制冷机与冷却塔的一体化
    4.1 概述
    4.2 硅胶水吸附式制冷机用蒸发冷却器
        4.2.1 蒸发冷却器的特点
        4.2.2 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的结构和原理
        4.2.3 硅胶-水吸附式制冷机用闭式冷却塔的特殊性
    4.3 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设计
        4.3.1 传热角度
        4.3.2 传质角度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型硅胶-水吸附式制冷系统性能模拟
    5.1 系统仿真数学模型的建立
        5.1.1 基本假设
        5.1.2 吸附方程
        5.1.3 翅式管式吸附床能量平衡方程
        5.1.4 盘管式冷凝器
        5.1.5 升膜蒸发器能量平衡方程
        5.1.6 腔内饱和温度
        5.1.7 系统性能参数的计算
        5.1.8 系统模拟仿真模型求解
    5.2 系统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
        5.2.1 系统进出口水温
        5.2.2 吸附床温度及冷凝与蒸发温度
        5.2.3 系统性能参数模拟结果
        5.2.4 系统热力循环特性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4)烟气余热驱动的MnCl2/CaCl2-NH3两级吸附冷电联供循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烟气余热驱动的吸附制冷系统的进展
    1.3 低品位热能驱动的制冷与发电联供系统的进展
    1.4 目前研究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理论循环构建及系统设计
    2.1 冷机需供给的冷量及对电量的需求
    2.2 系统运行环境及吸附工质对选择
    2.3 循环提出与构建
    2.4 系统原理图
    2.5 吸附床、蒸发器和冷凝器的设计
    2.6 膨胀机的选型与性能研究
        2.6.1 涡旋式膨胀机在静态实验工况下的性能
        2.6.2 涡旋式膨胀机在动态实验工况下的性能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
    3.1 吸附床模型
        3.1.1 吸附床单元管数学模型
        3.1.2 吸附床整体模型
    3.2 蒸发器和冷凝器数学模型
    3.3 涡旋式膨胀机模型
    3.4 系统性能评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实验研究及模型仿真结果对比
    4.1 实验系统
    4.2 制冷性能实验结果及分析
        4.2.1 不同再吸附时间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2.2 不同热源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2.3 不同制冷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3 实验与模型仿真结果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优化设计及实验测试
    5.1 系统优化设计
    5.2 制冷性能实验结果及分析
        5.2.1 不同制冷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2.2 不同再吸附时间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2.3 不同热源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2.4 实验结果分析
    5.3 冷电联供性能实验结果及分析
        5.3.1 不同再吸附时间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3.2 性能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在冷藏车上的应用研究
    6.1 系统安装
        6.1.1 吸附床
        6.1.2 冷凝器、蒸发器和储液罐
        6.1.3 组装完毕的系统
    6.2 系统测试结果
    6.3 装车实验与台架实验性能对比
    6.4 部件优化
        6.4.1 吸附床优化
        6.4.2 蒸发器、冷凝器和膨胀阀的优化
        6.4.3 控制系统的优化
    6.5 装车实验工况的性能预测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内容总结
    7.2 创新内容总结
    7.3 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奖励

(5)空间液氦温区机械式制冷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Planck (普朗克) 卫星
    1.1 Planck卫星任务简介及低温系统性能要求
    1.2 Planck卫星高频器件的制冷系统
    1.3 Planck卫星20K吸附式制冷机系统
    1.4 Planck卫星4K机械式J-T制冷机系统
    1.5 Planck卫星0.1K3He-4He开式稀释制冷机系统
2 超导亚毫米波段辐射探测器
    2.1 SMLIES项目任务简介及低温系统性能要求
    2.2 SMILES项目亚毫米波接收器制冷系统
    2.3 SMILES项目二级斯特林制冷机
    2.4 SMILES项目4K4He J-T制冷机[28-29]
3 Astro-H卫星
    3.1 Astro-H卫星任务简介及低温系统性能要求
    3.2 Astro-H软X射线光谱仪 (SXS) 制冷系统[37-38]
    3.3 Astro-H软X射线光谱仪 (SXS) 二级斯特林制冷机[33, 36-37]
    3.4 Astro-H软X射线光谱仪 (SXS) 3He J-T制冷机
    3.5 Astro-H软X线光谱仪50mK两级绝热去磁制冷机[39]
4 NASA先进低温制冷机技术发展计划 (ACTDP)
    4.1 NASA-ACTDP简介及低温系统技术要求
        4.1.1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 (JWST)
        4.1.2 类地行星探测器 (terrestrialplanet finder, TPF)
        4.1.3“X星云”计划 (Con-X)
        4.1.4 ACTDP的技术要求及进展
    4.2 Lockheed Martin四级高频脉管制冷机
    4.3 Ball Aerospace高频脉管制冷机预冷型4KJ-T制冷机
    4.4 NGAS高频脉管制冷机预冷型4KJ-T制冷机
5 宇宙学与天体物理空间红外望远镜
    5.1 SPICA任务简介及低温系统技术要求
    5.2 SPICA制冷系统
    5.3 SPICA二级斯特林制冷机
    5.4 SPICA 4KJ-T制冷机
    5.5 SPICA 1K3He J-T制冷机
6 总结及展望

(6)太阳能连续式固体吸附制冷机设计与关键部件传热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太阳能应用与三热源制冷机
2 吸附式制冷的基本循环分析及连续机设计应用的基本理论
3 吸附床传热模型及传热模拟计算差分模型
4 传热计算模型形成的吸附床温度场及压力分布分析
5 吸附床温度、压力参数模拟计算的两个温度模型
6 传热模拟计算差分模型及其网格划分
7 太阳热水对吸附床的传热分析及计算
8 由温度模型1的循环各阶段吸附床均一温度T_(bed)(τ)的拟合
9 吸附制冷机内各阶段温度及压力等参数变化的详细分析
10 吸附床循环各点设计参数的确定
11 吸附及脱附阶段导热微分方程内热源的确定
12 吸附式制冷机运行吸附床各阶段传热方程组的一般形式
13 连续式吸附制冷机运行各阶段传热方程组的差分
14 连续式吸附制冷机运行各阶段的差分形式的传热方程组
15 连续式吸附制冷机运行各阶段的差分传热方程组的算法分析
16 吸附床温度与压力动态分布的FORTRAN程序编制
17 吸附式制冷供冷的连续性及其实现
18 连续式吸附制冷机各系统的形成与设计
19 热量系统的形成与设计
20 制冷系统的形成与设计
21 用冷系统的形成与设计
22 太阳能驱动连续式吸附制冷机总系统及总系统运行工况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7)液氦温区JT制冷机降温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JT制冷机发展现状及降温方案
    1.3 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框架
第2章 JT制冷机降温过程分析及模型建立
    2.1 液氦温区JT制冷机降温过程热力学模型
        2.1.1 JT节流过程介绍
        2.1.2 换热器
        2.1.3 节流制冷单元
        2.1.4 理想预冷型JT制冷机模型搭建
    2.2 降温过程分析
45K)的降温过程'>2.2.1 高温区(T>45K)的降温过程
    2.3 耦合热开关的降温过程
        2.3.1 J-T系统三种降温过程比较
    2.4 液氦温区JT制冷机降温数值模型建立
        2.4.1 能量方程及离散化
        2.4.2 计算流程、边界条件设置和收敛性判断
    2.5 模拟结果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气隙式热开关介绍及实验探究
    3.1 热开关简介及选用
    3.2 气隙式热开关研究背景
        3.2.1 早期气隙式热开关
        3.2.2 外置吸附泵式气隙热开关
        3.2.3 采用吸附剂的被动式气隙式热开关
        3.2.4 气隙和机械混合式热开关
    3.3 气隙式热开关模型及模拟结果
        3.3.1 热开关的一般结构
        3.3.2 气隙式热开关理论模型
        3.3.3 理论计算结果分析
    3.4 气隙式热开关实验探究
        3.4.1 热开关各部件介绍和实物图
        3.4.2 气隙式热开关试验台简介
        3.4.3 实验结果及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液氦温区JT制冷机实验台介绍
    4.1 预冷机
    4.2 高压供给装置
    4.3 JT主流路
    4.4 测试系统及误差分析
第5章 液氦温区JT制冷机降温实验研究
    5.1 实验结果
        5.1.1 采用旁通的液氦温区JT制冷机降温过程
        5.1.2 耦合热开关的液氦温区JT制冷机降温过程
        5.1.3 降温过程最终稳定温度的讨论
    5.2 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5.2.1 低温区降温过程的最低流量限制
        5.2.2 改变热负载时节流前温度的短时间逆向变化
第6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JT制冷机降温过程MATLAB主程序
    2 JT制冷机三级结构焓熵模型程序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基于噪声读出的太赫兹高灵敏度探测器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太赫兹科学及应用
        1.1.1 太赫兹天文学
        1.1.2 其他领域应用
    1.2 太赫兹频段探测技术
        1.2.1 非相干探测
        1.2.2 相干探测
    1.3 非相干探测技术研究现状
        1.3.1 超导相变边缘探测器(TES)
        1.3.2 超导动态电感探测器(KID)
        1.3.3 超导隧道结探测器(STJ)
        1.3.4 热电子探测器(HEB)
    1.4 论文研究内容概要
第2章 噪声读出的热电子探测器理论
    2.1 测热辐射计基本原理
    2.2 热电子探测器基本原理与模型
    2.3 非平衡态热点模型
    2.4 噪声机理
        2.4.1 热噪声和放大器噪声
        2.4.2 热起伏噪声
    2.5 热电子探测器特性表征方法
    2.6 小结
第3章 钛热电子探测器特性研究
    3.1 简介
    3.2 器件基本参数及特性
    3.3 探测器噪声特性表征
        3.3.1 电学噪声等效功率
        3.3.2 光学噪声等效功率
        3.3.3 噪声等效功率与读出带宽相关性
        3.3.4 噪声等效功率与微桥尺寸相关性
    3.4 探测器动态范围
    3.5 小结
第4章 石墨烯热电子探测器特性研究
    4.1 简介
    4.2 器件基本参数及特性
    4.3 探测器噪声特性表征
        4.3.1 电学噪声等效功率
        4.3.2 光学噪声等效功率特性
        4.3.3 噪声等效功率与读出带宽相关性
        4.3.4 噪声等效功率与微桥尺寸相关性
    4.4 探测器响应时间
    4.5 小结
第5章 氮化铌热电子探测器特性研究
    5.1 简介
    5.2 噪声分析及热点模型
        5.2.1 噪声分析
        5.2.2 热点模型
    5.3 器件基本参数及特性
    5.4 探测器噪声特性表征
        5.4.1 噪声等效功率
        5.4.2 噪声等效功率与读出带宽相关性
    5.5 基于电流读出的噪声等效功率
    5.6 小结
第6章 超导氮化铌热电子混频器和量子级联激光器集成接收技术研究
    6.1 简介
    6.2 高集成度超导热电子混频器与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外差混频接收机
    6.3 超导热电子混频器与量子级联激光器外差混频集成接收机特性
        6.3.1 直流特性
        6.3.2 噪声温度
        6.3.3 中频带宽
        6.3.4 系统稳定性
    6.4 小结
第7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9)CPC供能油浴式太阳能吸附制冷性能研究及(火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复合抛物面聚光集热器(CPC)供能吸附制冷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低温位热源供能吸附制冷研究进展
    1.3 CPC技术的研究进展
    1.4 CPC供能的优点
    1.5 本文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CPC光学性能与集热性能
    2.1 CPC光学性能模拟
    2.2 CPC误差分析
    2.3 CPC集热分析
    2.4 CPC集热性能
        2.4.1 CPC传热模型建立
        2.4.2 CPC热效率计算
    2.5 CPC的性能测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PC供能的油浴式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实验研究
    3.1 CPC供能的吸附制冷系统描述
    3.2 两块CPC供能条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2.1 两块CPC不同倾角下的供能
        3.2.2 两块CPC不同流速下的供能
    3.3 三块CPC供能条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3.1 三块CPC不同倾角下的供能
        3.3.2 三块CPC不同流速下的供能
    3.4 CPC不同供能条件对COP的影响
        3.4.1 CPC供能的COP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PC供能的吸附制冷系统热力学(火用)分析
    4.1 定压解吸过程(火用)分析
    4.2 定容冷却过程(火用)分析
    4.3 定压吸附过程(火用)分析
    4.4 吸附制冷系统的(火用)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热经济学结构理论的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
2 热经济学结构理论建模
    2.1 物理结构图的建立
    2.2 生产结构图的建立
    2.3 特征方程
3成本分析
    3.1 额定发电工况下的冷电联供性能评价
    3.2 主要运行参数对组元生产性能影响的评价
4 结论

四、生产1K以下温度的连续吸附制冷机(论文参考文献)

  • [1]极低温制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 席肖桐,王珏,郑建朋,郭璐娜,陈六彪,周远,王俊杰. 低温与超导, 2019(06)
  • [2]氯化钙/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的吸附特性及其在双热管型吸附制冷系统中的应用[D]. 王凯. 上海交通大学, 2007(05)
  • [3]新型硅胶—水吸附式制冷机系统设计与性能模拟[D]. 胡金强.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6)
  • [4]烟气余热驱动的MnCl2/CaCl2-NH3两级吸附冷电联供循环及其应用研究[D]. 高鹏.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5]空间液氦温区机械式制冷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J]. 甘智华,王博,刘东立,王任卓,张学军.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2(12)
  • [6]太阳能连续式固体吸附制冷机设计与关键部件传热数值模拟[D]. 程襄武. 云南师范大学, 2005(08)
  • [7]液氦温区JT制冷机降温过程研究[D]. 姚越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1(01)
  • [8]基于噪声读出的太赫兹高灵敏度探测器的关键技术研究[D]. 高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9]CPC供能油浴式太阳能吸附制冷性能研究及(火用)分析[D]. 徐海洋.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基于热经济学结构理论的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性能评价[J]. 邓建,吴静怡,王如竹,李胜,韩固勇,雷金果.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8(05)

标签:;  ;  ;  ;  ;  

生产温度低于 1K 的连续吸附式制冷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