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江口中华绒螫蟹蟹苗数量分布及其资源保护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世会[1](2020)在《中国沿海绒螯蟹种质资源挖掘、养殖性能和品质评价》文中提出绒螯蟹(Eriocheir sensu stricto),又称河蟹或大闸蟹,是东亚地区土着且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蟹类之一。尚不清楚不同水系野生绒螯蟹种质遗传特性,人工养殖条件下的养殖性能和品质特性。因此本文比较了不同水系野生绒螯蟹的遗传多样性,在相同/相似的养殖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水系绒螯蟹的养殖性能、营养品质和风味品质差异,以期为中国沿海绒螯蟹种质资源挖掘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 长江、瓯江、闽江和南流江水系野生绒螯蟹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采用分子标记和线粒体COI标记分析了长江、瓯江、闽江和南流江水系野生绒螯蟹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结果表明:四水系野生群体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介于0.7827~0.8580之间,香农信息指数I介于2.0722~2.4088之间;单倍型多样性h介于0.52101~0.87097之间,核苷酸多样性π介于0.00139~0.02796之间,四水系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较高。不论是微卫星还是线粒体标记分析,南流江种群与长江、瓯江和闽江种群均存在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瓶颈效应分析表明在符号检测和Wilcoxon符号检验的SMM模型下,四水系绒螯蟹种群均经历了瓶颈效应;遗传结构分析表明南流江种群独立于长江、瓯江和闽江种群。综上,通过微卫星和线粒体COI标记分析,四水系野生绒螯蟹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程度与地理距离相一致,瓯江和闽江种群更接近长江种群,而与南流江种群遗传距离较远。本研究为绒螯蟹种质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2. 辽河、长江、瓯江和闽江水系绒螯蟹F1养殖性能比较通过养殖实验和解剖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评估了辽河、长江、瓯江和闽江水系绒螯蟹F1在扣蟹阶段生长性能、早熟率、成活率、产量和饲料系数,成蟹阶段生长性能、生殖蜕壳、性腺发育、成活率、产量和饲料系数。结果表明:(1)在扣蟹养殖阶段,四水系扣蟹的平均体重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终体重以长江扣蟹最高。8-10月和10-11月四水系扣蟹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辽河扣蟹无早熟个体,其余三水系扣蟹存在一定早熟率,且差异显着(P<0.05)。辽河扣蟹成活率和产量最高,饲料系数最低,而闽江扣蟹成活率和产量最低,饲料系数最高。(2)在成蟹养殖阶段,生长前期(3-7月)辽河蟹平均体重最高,生长后期(9-11月)长江蟹平均体重最高。3-5月和7-9月闽江蟹的WGR和SGR略高于辽河蟹和长江蟹。9月末雌体全部完成生殖蜕壳,而雄体则持续到10月。9-11月闽江蟹性腺指数GSI增量最高,但11月长江蟹GSI最高。长江蟹成活率和产量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就终体重分布而言,长江雌体大规格(≥150.00 g/只)比例最高,辽河雄体大规格(≥200.00 g/只)比例最高,但不同水系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综合判断,在长江流域长江蟹养殖性能最优,闽江蟹性腺发育最晚,但性腺发育速度较快。这些研究结果将为绒螯蟹种质资源开发和保护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3. 中华绒螯蟹1龄性早熟自交和1龄性早熟与2龄正常成熟杂交F1养殖性能及可食率比较本研究构建了1龄性早熟自交家系(PI)和1龄性早熟与2龄正常成熟杂交家系(PHN),综合评估其养殖性能和可食率。结果表明:(1)在扣蟹养殖阶段,PI组F1扣蟹平均体重始终大于PHN组;PI组F1雌体的WGR、SGR和早熟率均高于PHN组,雄体则较低,但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PI组F1雌体成活率显着低于PHN组(P<0.05),雄体略低于PHN组;PHN组总产量较高,但无显着差异(P>0.05)。扣蟹终体重呈正态分布,3.00~8.99 g终体重扣蟹比例较高。(2)在成蟹养殖阶段,生长前期(3-5月)PI组平均体重低于PHN组,生长后期(7-9月)则以PI组为高;3-5月和7-9月PHN组F1WGR和SGR均高于PI组,而5-7月则以PI组为高;PI组F1生殖蜕壳和性腺发育略早于PHN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总体来看,PI组F1成活率和产量均高于PHN组,但饲料系数显着低于PHN组(P<0.05);PHN组F1体重<125.00 g和≥250.00 g的成蟹百分比较高,两组体重<125.00g的成蟹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3)就总可食率TEY而言,PI组F1TEY高于PHN组;就肥满度CF而言,PI组F1雌体高于PHN组,雄体则较低,但两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综上,1龄早熟自交组F1具有扣蟹平均体重大、早熟率略高,成蟹生殖蜕壳较早、成活率和产量高的特点;而1龄早熟与2龄正常成熟杂交组F1则具有扣蟹成活率和产量高,成蟹生殖蜕壳略晚、饲料系数低的特点。4. 辽河、长江和闽江水系人工养殖绒螯蟹成蟹品质比较采用养殖实验、解剖、生化组成分析、脂肪酸分析和游离氨基酸分析等方法,系统地比较了辽河、长江和闽江水系人工养殖绒螯蟹成蟹的肥满度、总可食率、可食组织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1)除三水系雌体GSI和雄体CF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外,HSI和MY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三水系绒螯蟹成蟹常规营养组成较为相近,除雌体肝胰腺中粗蛋白,雄体性腺中水分和总脂,肝胰腺中总脂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外,其余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3)在相同/相似的养殖条件下,辽河种群雌体肝胰腺和性腺中C22:6n3(DHA)、C20:5n3(EPA)、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和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均显着高于长江和闽江种群(P<0.05);长江种群雌体肌肉中C18:2n6、C20:2n6以及则要显着高于辽河和闽江种群(P<0.05);闽江种群雌体肌肉中DHA、雄体EPA和HUFA显着高于辽河和长江种群(P<0.05)。(4)辽河种群雄体性腺中牛磺酸Tau、色氨酸Trp和雌体肌肉中苏氨酸Thr显着高于长江和闽江种群(P<0.05);长江种群雌体肌肉中丙氨酸Ala显着高于辽河和闽江种群(P<0.05);闽江种群雌体性腺中天冬酰胺Asn、丝氨酸Ser、异亮氨酸Ile和雄体肌肉中谷氨酰胺Gln均显着高于辽河和长江种群(P<0.05)。性腺中主要呈味氨基酸为谷氨酸Glu和精氨酸Arg,肌肉主要呈味氨基酸为Glu、甘氨酸Gly、Ala和Arg。综上,三水系成蟹可食组织中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较为接近,但不同水系间DHA、EPA等脂肪酸和Tau、Trp、Thr等游离氨基酸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这可能与种质遗传特性有关。
崔莹,吴旭干,赵峰,李嘉尧,连一霖,王福强[2](2019)在《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溯河洄游期食物来源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是我国重要的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对象,但野生中华绒螯蟹溯河洄游过程中的摄食生态尚不明确。本论文以长江野生中华绒螯蟹为研究对象,沿其洄游路线设置3个采样区域,采集不同发育时期的幼体及其潜在的食物来源等样品。通过对比分析幼体及食源样品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特征,对中华绒螯蟹溯河洄游期的食物组成及变化进行探讨。结果发现,从大眼幼体到幼蟹,碳稳定同位素(δ13C)呈现逐渐变轻的趋势,氮稳定同位素(δ15N)呈现逐渐变重的趋势。表明中华绒螯蟹从大眼幼体到幼蟹的发育过程中,随着幼体不断向上游江段回溯,食物中陆源物质的比例逐渐增大,食物来源由浮游性食物向底栖性食物转变,且营养级逐渐增高。综合分析证明,在生境多样化、食物来源复杂的河流生态系统中,δ13C值呈现的是食物来源的区域性和特异性,可以识别中华绒螯蟹洄游过程中的食源变化。δ15N值虽受到区域氮源以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仍能体现幼体发育过程中营养级的差异。
吴晓峰[3](2019)在《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亲蟹的种群特征及资源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长江口生殖洄游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繁殖群体为研究对象,结合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种群特征,采用不同资源评估方法估算了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资源量,并运用剩余产量模型分析了近年来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开发情况,旨在为长江口中华绒螯蟹资源评估和渔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亲体的种群特征根据2015-2017年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调查数据,研究了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种群结构和繁殖特征。崇明西滩中华绒螯蟹的汛期高峰主要集中在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崇明东滩和横沙浅滩的汛期变化相似,高峰主要集中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九段沙的汛期高峰主要集中在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2015-2017年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汛期平均单网日均捕捞量分别为2.71 kg、3.93 kg和2.76 kg,各年汛期内CPUE变化趋势和日捕捞量相同。中华绒螯蟹规格在空间分布上呈由长江口南北支交叉口至下游逐步下降的趋势,在时间分布上2015-2017年中小型规格的中华绒螯蟹占比较高。2015-2017年汛期中华绒螯蟹的雌雄比分别为0.60:1、0.46:1和0.49:1,其中2017年12月至2018年4月九段沙水域均可捕到抱卵蟹。2017年崇明东滩、横沙浅滩和九段沙抱卵蟹的相对繁殖力分别为(12.80±4.14)× 102、(13.10±6.25)× 102和(7.82±4.47)× 102 粒/克。2.基于不同资源评估方法估算长江口中华绒螯蟹资源量根据2017年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监测资料,分别采用标志重捕法、累计渔获量法(Leslie法)、累计捕捞努力量法(Delury法)和捕捞死亡系数法对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繁殖群体的资源量进行估算。2017年标志蟹回捕调查始于12月16日,截至2018年1月1日。标志蟹回捕调查期内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亲蟹总捕捞量23.88t,其中崇明东滩11.49 t、横沙浅滩3.89t似及九段沙8.5 t。标志蟹回捕调查期内长江口一共捕到234只标志蟹,其中崇明东滩75只,横沙浅滩44只以及九段沙115只,回收率为4.88%。根据标志放流数量和最终回捕数量,通过林可指数法计算得到2017年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繁殖群体资源量为489.34 t。采用Leslie法关系式将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与累计渔获量进行线性回归,得到方程y=-0.0001x+46.606(R2=0.148),求得2017年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繁殖群体资源量为466.06 t。采用Delury法关系式将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的自然对数与累计捕捞努力量进行线性回归,得到方程y=-0.0001x+3.8437(R2=0.2111),求得2017年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繁殖群体资源量为466.98 t。根据Leslie法和Delury法回归分析得到可捕系数(q)为0.001,得到汛期亲蟹捕捞死亡系数(F)为0.2754,求得2017年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繁殖群体平均资源量为407.45 t。3.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亲蟹开发率估算及持续渔获量分析根据2017年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调查数据,分别使用累计渔获量法(Leslie法)、累计捕捞努力量法(Delury法)和Schaefer模型分析了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繁殖群体的汛期特征、开发率、捕捞死亡系数和最大持续产量。自2017年11月11日至12月27日捕捞季节,长江口共有4批明显的中华绒螯蟹亲蟹补充群体。4批补充群体中,补充群体捕捞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捕捞持续时间最长的是12月4日至12月16日,共13天;最短的是11月25日至11月27日,仅为3天;平均为6.75天。长江口中华绒螯蟹采用Leslie法估算中华绒螯蟹亲蟹补充群体累计资源量为250855.78 kg,捕捞开发率在10.82%-73.91%,平均36.22%;采用Delury法估算中华绒螯蟹亲蟹补充群体累计资源量为319574.85 kg,捕捞开发率在8.12%-65.53%,平均32.04%。Leslie法、Delury法估算的2017年长江口中华绒螯蟹4批亲蟹补充群体日捕捞死亡系数(F)和日捕捞死亡率(μ)平均值分别为0.078和7.40%、0.070和6.68%。根据2011-2017年长江口各调查站位汛期监测数据,采用Schaefer模型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崇明东滩、横沙浅滩和九段沙中华绒螯蟹最大持续产量(MSY)分别为42140.31 kg(fMSY=1821.57 船次)、33487.76 kg(fMSY=1504.22船次)和47608.91 kg(fMSY=1292.47船次)。2013-2017年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最大持续产量(MSY)为124536.25 kg(fMSY=3349.55船次)。研究表明,长江口中华绒螯蟹资源状况良好,渔业开发情况乐观,没有发生过度捕捞,有助于长江口中华绒螯蟹资源的恢复。
徐静静[4](2019)在《长江口中华绒螯蟹雌蟹食性和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隶属于甲壳纲(Malacostraca)、十足目(Decapoda)、方蟹科(Grapsidae)的绒螯蟹属,属于洄游性甲壳动物。由于长江口酷渔滥捕、围垦活动、生境退化等原因,造成中华绒螯蟹产卵场面积减少,资源量下降,其资源保护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繁殖期作为中华绒螯蟹生命史最重要的生命阶段,是决定其种群资源量的关键阶段,而饵料是影响生物繁殖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通过胃含物分析法、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长江口中华绒螯蟹雌蟹繁殖期食性组成及差异性进行了研究,并且研究了其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旨在阐明中华绒螯蟹食性特征,为其增殖放流、资源保护等提供参考,丰富基础生物学知识。1.长江口中华绒螯蟹雌蟹的食性和摄食强度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逐月采集生殖洄游期长江口中华绒螯蟹雌蟹,运用胃含物分析法分析雌蟹抱卵前后饵料组成、摄食强度以及营养级,探讨其在长江口抱卵繁殖期间的摄食规律。结果表明:雌蟹摄食率、食物饱满指数、平均胃饱满度系数等3项指标具有明显的月份变动,抱卵前雌蟹的摄食指标在1011月份(秋季)最高,122月份(冬季)最低,抱卵后雌蟹的摄食指标在122月份(冬季)最低,34月份(春季)最高。洄游期的雌蟹抱卵前后饵料来源多样,包括水生植物、藻类、甲壳类、多毛类、鱼类、软体动物、棘皮动物、卵、颗粒碎屑等,属杂食性水生动物。其中,藻类、颗粒碎屑和甲壳类为抱卵前的主要饵料,出现频率分别为68.13%、54.76%和19.05%;藻类、颗粒碎屑和水生植物为抱卵后的主要饵料,出现频率分别为70.35%、73.91%和25.39%。雌蟹抱卵前后饵料组成存在显着差异(χ2=21.57,P<0.05),对差异贡献最大的饵料组成是颗粒碎屑(χ2=8.32)、甲壳类(χ2=5.49)和水生植物(χ2=4.02)。雌蟹抱卵前后的营养级分别为3.60和3.10,平均营养级为3.35,属于第三营养级动物。结果表明:处于洄游期的雌蟹抱卵前后未出现停食现象,食物来源多样,属于第三营养级肉食性动物。长江口生境修复技术中可以结合中华绒螯蟹生殖期雌蟹饵料组成,进行饵料选择和投放,满足其交配、产卵、孵化的能量需求、提高产卵率与孵化率。2.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中华绒螯蟹雌蟹食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了长江口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的食性,结果如下:37个样品测序高质量序列在53288-90598之间,通过聚类分析共得到423条OTU,筛选有效序列后(手动去除真菌类生物)得到的饵料种类为:硅藻、绿藻、甲藻、金藻、红藻、高等植物、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轮虫、原生动物。其中雌蟹抱卵前主要饵料为高等植物(57.92%)、甲壳动物(16.18%)和鱼类(8.6%);雌蟹抱卵后的主要饵料为高等植物(45.96%)和藻类(40.41%)。通过胃含物分析法表明雌蟹抱卵前后的饵料以藻类和碎屑为主,藻类在抱卵前后个数百分比分别为43.33%和66.82%,颗粒碎屑出现频率达到50%80%。高通量研究雌蟹食性的结果与胃含物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造成差异性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胃含物法分析的为雌蟹的胃内饵料,而高通量分析的为肠容物,藻类易消化吸收,当食物残渣到达肠道时藻类已被大部分消化,造成高通量结果中藻类占比减少,另一方面的原因是中胃含物存在的不可分辨物和颗粒碎屑可能是植物和动物经消化和分解形成的,通过高通量的方法被鉴定出,所以高等植物和动物性饵料占比增大。同时与胃含物分析法相比较,高通量法鉴定出了鮻(Liza haematocheila)、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秀丽织纹螺(Nassarius festivus)、安氏白虾(Exopalaemon annandalei)、水蚤(Daphnia)、瓣鳃类(Lamellibranchia)、桡足类(Opepoda)等动物性饵料;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凤眼蓝(Eichhornia crassipes)、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等植物性饵料。3.长江口中华绒螯蟹雌蟹洄游期肠道微生物多样性采用16S V4区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长江口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肠道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雌蟹抱卵前后分别检测出313和376个OUT,特有OUT占比分别为35.78%和46.54%。柔膜菌门(Tener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其肠道菌群的主要菌群。雌蟹抱卵前后肠道菌群具有差异性(P<0.05),门水平上,柔膜菌门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的丰度雌蟹抱卵后大于抱卵前,抱卵后的柔膜菌门含量高的原因是与柔膜菌门是维持生物体胚胎健康生长发育的微生物有关。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在底泥中相对含量较高,推测抱卵后浮霉菌门含量高与其埋藏在泥沙内,饵料中颗粒碎屑占比较大有关。属水平上,雌蟹抱卵前棍状厌氧菌(Anaerorhabdus)在肠道菌群中的丰度大于抱卵后(P<0.05),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丰度小于抱卵后(P<0.05),棒状厌氧细菌多存在于肉食性生物的肠道内,乳杆菌属多存在食草生物肠道内。胃含物分析和高通量测序研究表明:雌蟹抱卵前动物性饵料占比大于抱卵后,而藻类和水生植物占比小于抱卵后,说明雌蟹抱卵前后饵料差异性是引起肠道菌群差异性的原因之一。同时本研究中雌蟹抱卵前后也检测到弧菌(Vibrio)和气单胞菌(Aeromonas)的存在,这两种菌在杂食性动物中占比较高。
王海华,冯广朋,吴斌,张燕萍,胡火根,庄平[5](2019)在《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管理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为保护我国中华绒螯蟹天然资源,完善资源管理制度,制定可持续的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方法]采用文献调研、政策分析和统筹研究等方法,在总结剖析我国中华绒螯蟹资源开发与管理实践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针对影响中华绒螯蟹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水利工程、湖泊围垦、水质污染、酷鱼滥捕等主要问题,综合应用资源生态、资源管理等多学科理论开展研究分析。[结果]提出了5条中华绒螯蟹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策略:(1)扩大放流规模,加强增殖保护,尽快恢复中华绒螯蟹资源和自然种群规模;(2)控制捕捞强度,落实限额捕捞制度,全面保护好中华绒螯蟹亲蟹、抱卵蟹、幼蟹和蟹苗资源;(3)强化渔政管理,加强巡航检查,及时取缔各种有害渔具渔法,严厉查处违规非法捕捞行为;(4)加强资源监测,科学评价放流效果,指导资源增殖管理与可持续利用;(5)开展种质管理,建立中华绒鳌蟹种质评价标准,防止种质混杂和退化。[结论]建议中华绒螯蟹资源保护要坚持保护优先原则,加强水污染治理,理顺监管体制,建立增殖放流及相关配套制度,以及加大资源保护宣传力度等。
骆仁军[6](2019)在《基于稳定同位素和矿质元素的中华绒螯蟹产地溯源潜力研究》文中指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名河蟹、大闸蟹,为方蟹科,绒螯蟹属的种类,广泛养殖于在长江、黄河、辽河等水系中,并以长江水系为主;因其独特的风味和富含营养物质,成为我国几千年来传统的名贵水产品之一。其养殖业作为现今我国水产品的一大支柱产业,至2017年年产量已达75万吨。在国内,中华绒螯蟹地理标志产品同时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农产品标志产品保护》和《商标法》等国家法律法规保护。然而,中华绒螯蟹在实际管理应用中,因标签的丢失、标签信息不完全,甚至虚假标签等原因造成信息链的缺失或中断,导致类似于“仿冒蟹”和“洗澡蟹”等问题屡禁不止。目前,还没有一套科学有效的产地溯源技术对中华绒螯蟹地理标志产品进行有效地监督和保护。对中华绒螯蟹的不同群体或产地之间的形态学、分子生物学,脂肪酸(包括风味物质)等差异的研究均未建立起有效的产地溯源模型。元素指纹对中华绒螯蟹的产地溯源的初步研究已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为了较为深入地评价稳定同位素和矿质元素中华绒螯蟹产地溯源潜力,本研究将尝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索:1.稳定同位素应用于中华绒螯蟹产地溯源的潜力探讨本研究尝试将稳定同位素技术应用于中华绒螯蟹产地产地溯源。利用IRMS对长江中游和下游5个湖泊围网养殖区中华绒螯蟹的第3步足进行了碳、氮稳定同位素比的分析测定,δ13C和δ15N在5个产地间单因素方差分析中(one-way ANOVA)均有极显着差异(P<0.01),而Duncan多重比较检验对5个产地两两之间差异显着性的分析结果显示,固城湖δ13C显着高于其他产地,其他4个产地之间差异不显着,梁子湖和固城湖的δ15N均与其他产地有显着性差异。利用δ13C可以将固城湖区大体上区分开,结合δ13C和δ15N几乎可以完全将固城湖完全区分。因此,碳、氮稳定同位素特征具有作为产地溯源指标应用于中华绒螯蟹的产地溯源的潜力。2.不同产地蟹、水、泥中元素的产地差异性分析目前,化学计量学的模式识别技术在经过不断地探索和改进,已变得非常成熟。在本研究中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自组织映射(Self-Organizing Map,SOM)、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tion Analysis,LDA)、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对长江中游和下游5个湖泊围网养殖区的中华绒螯蟹10种元素含量建立不同的产地判别模型。从不同模型的分类效果可以看出,PCA和SOM两种非监督分类方法中的P C A在对数据降维后利用另个主成分对各产地样本区分效果并不理想,各产地样本重叠较多,而SOM将样本聚为5类。对应5个产地的聚类顺序依次是梁子湖、固城湖、滆湖、军山湖和骆马湖。从测试样本比例角度分析SVM和ANN等两有监督分类方法时发现,当样本测试比例达到20%时,SVM、ANN正确率都达到最高,分别为90.0%和90.4%,但LDA交叉验证正确率可达99%,故LDA产地分类效果应该更好。因此,本研究推荐利用SOM和LDA进行中华绒螯蟹的产地溯源。在对长江中下游5个产地10种元素相关性分析中,发现蟹与水之间Na、Sr则显着正相关,蟹与泥之间Zn显着负相关,Sr显着正相关,另外,水和泥之间Sr也极显着正相关,由此可以看出,螃蟹中元素与环境中元素存在着联系,而Sr在三者之间均存在显着相关性。3.稳定同位素和矿质元素在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产地溯源中的应用潜力为了分析结合稳定同位素和矿质元素对长江下游中华绒螯蟹产地判别效果,本研究对产地范围相对较小的江苏内7个产地及附近长江口东滩等8个采样点进行样品分析。在本研究结果中,长江下游8个产地中华绒螯蟹中,阳澄湖蟹的各项元素均处于中等水平,但是813C最低以及δ15N最高。其附近巴城镇养殖蟹A1、K、Cu在8个产地中最高,而长江口东滩的野生捕捞蟹具有最低的Na、K、Ca元素。在本研究中PCA可以初步区分各产地,LDA分析中仅2个稳定同位素判别正确率为85%,仅10个元素达到95.7%,而结合稳定同位素和元素则达到了 99.4%。此外,依据前文推荐的20%测试样本建立的SVM分类模型,其训练集和验证集正确率分别为100%、96.9%。因此,三种模式识别方法均表明稳定同位素结合矿质元素对相对产地范围较小的中华绒螯蟹产地具有较高溯源能力。4.长江水系蟹-水-泥间元素的相关性分析本研究对长江下游8个中华绒螯蟹产地水和底泥间17种元素的元素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其中Ni、Sr、Ba在水-泥间存在显着正相关(P<0.05)。与蟹相同的10个元素中,蟹和水之间K以及蟹和泥之间Sr具有极显着相关性(P<0.01)。另外,环境中重金属含量是否超标对评价中华绒螯蟹食品安全有重要意义。参考《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中重金属Cd、Pb、Cr、Cu、Zn、As的标准值(mg/L),水样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未超标;依据《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As、Cu、Pb、Cr、Zn、Ni等重金属最高值仍然在风险筛选值范围内,说明螃蟹养殖采样地未受到重金属污染。5.稳定同位素和矿质元素在其他水系中华绒螯蟹产地溯源中的应用潜力辽河水系的辽宁盘锦大闸蟹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PGI),辽宁营口大闸蟹经过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GI)的认证,山东黄河口大闸蟹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AGI)。因此,对此3个产地溯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评价长江水系外其他水系的中华绒螯蟹产地判别研究的效果,对以上3个产地稳定同位素和矿质元素的研究表明,SOM的分类及其可视化分析在中华绒螯蟹的产地鉴别中将具有较好的前景。逐步判别分析利用元素筛选出Na、Al、K、Zn、Sr、Ba等6种矿质元素用于建立判别函数可以区分3个产地,正确率达到95%;而结合稳定同位素和矿质元素筛选出δ13C、δ15N、K、Zn、Ba等5个因子用于建立的判别函数具有更高的产地判别正确率,达到96.7%。因此,利用部分元素或部分元素结合稳定同位素均可以对不同水系中华绒螯蟹产地进行鉴别,且稳定同位素和元素的结合有最高的产地鉴别效果。6.基于稳定同位素和矿质元素的16产地中华绒螯蟹溯源潜力的总体评价及13产地蟹-水-泥元素间相关性基于前文研究,本论文还对16产地324个中华绒螯蟹样本分别进行了 2种稳定同位素和10中矿质元素的总体分析评价。将这16产地进行12个因子的综合判别分析发现,在仅用元素的条件下,不同蟹产地的判别正确率为92.0%,而将元素结合稳定同位素进行判别时,相关正确率可提高到95.1%。这进一步表明稳定同位素结合元素在大范围的中华绒螯蟹产地溯源具有较好的潜力。以上研究一共对中华绒螯蟹13个产地蟹、水、泥中相同的10种矿质元素进行了分析,蟹-水,蟹-泥之间,Sr元素存在显着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623和0.644,均是正相关。水-泥之间元素有Mg、Al、Ca、Sr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23、-0.625、0.742和0.758,其中Mg、Ca、Sr是正相关,A1是负相关。由此可见,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生境中水、泥、蟹之间同类元素含量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以上10种元素,仅Sr元素在蟹-水、蟹-底泥、水-底泥中具有稳定的显着相关性。
汪雷[7](2018)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栖息地适宜度评估 ——以狼山沙和新开沙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为研究对象,对长江下游狼山沙和新开沙中华绒螯蟹的种群分布特征和生长状况以及中华绒螯蟹主要栖息地进行调查,了解了中华绒螯蟹主要生物学特征、壳宽和体重的相对增长率及雌雄蟹的生长特征;调查了中华绒螯蟹栖息地的渔业生物群聚结构特征,包括渔获物物种组成和生态类型、优势种、多样性指数以及群落结构时空对比;初步评估了中华绒螯蟹幼蟹栖息地适宜度。期望能为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种质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1.狼山沙和新开沙中华绒螯蟹生物学特征2016年6月-2017年5月在狼山沙和新开沙,对中华绒螯蟹的分布进行了调查监测,研究了中华绒螯蟹的主要生物学及生长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中华绒螯蟹壳长变化范围为4.39-66.69mm、壳宽变化范围为5.14-74.46mm、体重变化范围为0.04-168.72g;壳长平均值为24.79±9.35mm、壳宽平均值为27.16±10.15mm、体重平均值为12.61±14.97g;优势壳宽为0-40mm,占总体的93.82%,优势体重为0-20g,占总体的81.23%;体重的相对增重率与壳宽的相对增长率都大于0,总体呈现随壳宽增加,相对增长率与相对增长率降低的趋势,相对增长率变化范围为15.44-190.91%,相对增重率变化范围为8.08-44.33%;各季节雌雄比例变化范围为0.47-0.87,雄性蟹多于雌性蟹;中华绒螯蟹生长特征值b值接近3,雌雄蟹的b值差距不大,可以认为两种蟹生长速度相同。2.中华绒螯蟹栖息地渔业生物群聚结构为了解中华绒螯蟹幼蟹主要栖息地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特征,于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在狼山沙和新开沙放置定制网具,分析两沙洲包括种类组成、生态类型、优势种、多样性指数及群落结构特征等。结果表明,两沙洲捕获物种共计37种,隶属于8目16科,以底层杂食性鱼类为主;优势种为中华绒螯蟹、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和无齿螳臂相手蟹(Chiromantes dehaani)等;有水生植物站点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Wilhm改进指数和Pielou指数均低于无水生植物站点,有水生植物站点McNaughton(Dw)指数高于无水生植物站点;聚类和非参数多维尺度分析(NMDS)将渔业资源群落分为三类,Ⅰ类中渔业生物种类少,Margalef指数低,Ⅱ类中中华绒螯蟹和无齿螳臂相手蟹的捕捞丰度及质量占绝对优势,Ⅲ类中渔业生物种类多,Shannon-Wiener指数高。研究表明狼山沙和新开沙渔业生物种类较少,渔业资源群落结构不稳定,有必要加强对两沙洲及邻近水域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的修复。3.中华绒螯蟹幼蟹栖息地适合度初步评估为探究中华绒螯蟹幼蟹栖息地适宜度状况,于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长江下游狼山沙和新开沙放置定制网具,获取中华绒螯蟹幼蟹丰度分布特征及6个水环境因子,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筛选出3个指示因子:水深、透明度和无齿螳臂相手蟹(Chiromantes dehaani)丰度,然后建立栖息地适宜度曲线,最后计算栖息地适宜度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结果表明:有水生植物站点的中华绒螯蟹幼蟹丰度较高;浊度、透明度和水深站点间存在显着差异;中华绒螯蟹幼蟹丰度与无齿螳臂相手蟹丰度、水深极显着相关,与透明度显着相关;两沙洲有水生植物站点HSI值较高,均高于0.5,而其它站点普遍低于0.4,同时发现,中华绒螯蟹幼蟹偏好水深较浅、透明度10-20cm之间、有水生植物覆盖的水域。研究表明两沙洲适宜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发育,应加大保护力度。
王海华[8](2018)在《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资源变动与保护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了实地调研、文献调研、渔民访谈、实验评估、建模验证和分子检测等研究方法,以掌握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资源动态及其变动原因,阐明中华绒螯蟹资源变动规律,提出中华绒螯蟹保护管理对策为研究目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资源动态及其变动规律。(1)成蟹资源动态。20112015年,长江中下游成蟹蟹汛时间和捕捞期均有变化,中游捕捞期增加了20-30天,下游捕捞期减少了7-12天;下江中华绒螯蟹资源密度远高于上江地区,河口区各监测点的CPUE在9.0430.86 kg/(天·船)之间波动,上江安庆监测点CPUE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11年的3.0930.86 kg/(天·船)下降至2014年、2015年的0.66 kg/(天·船)和0.67 kg/(天·船);江西、安徽、长江口成蟹的优势壳宽组分别集中在6084 mm、5084 mm与4579 mm,分别占群体的82.46%与、92.96%、95.88%,印证了前人长江上江地区“蟹规格大、品质优良”的说法。(2)幼蟹资源动态。幼蟹在长江一年四季均存在,但其成汛旺发的时间季节性很强,镇江、扬州上游江段幼蟹数量少、规格大,镇江、扬州下游江段数量多、规格小。2005、2006年,镇江幼蟹资源逐渐恢复成汛,陆续有渔民开始捕捞;2008年,幼蟹捕捞量达近年来最高产量6000kg;此后,幼蟹捕捞量略有下降,近年捕捞量在30004000kg范围内波动;幼蟹捕捞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每年捕捞初期(11月)幼蟹平均规格最大,随着捕捞高峰期(12月下旬)至汛末(3月初),幼蟹越捕越小。(3)蟹苗资源动态。目前,长江蟹苗主要分布在江阴以下的河口区,主要捕捞方式有定置插网(排网)、单船转网和挑网,其它还有少数蟹苗来源于闸口单船推网和人工捞苗等;蟹苗旺发年份(2012年)单船转网和挑网捕捞产量最高,不同捕捞方式产量比较依次为:挑网>河道插网>浅滩插网>闸口捞苗;蟹苗分散年份(2011、2013年),蟹苗捕捞量主要为定置插网产量。不同捕捞方式产量比较依次为:河道插网>浅滩插网>转网>挑网>闸口捞苗。近年蟹苗分布继续向长江南支水域偏移趋势明显,2012、2013两年,均为南支蟹苗量高于北支,南、北支蟹苗捕捞量比值由2012年的4.8:1上升到了2013年的10.4:1。2.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资源变动原因分析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产卵场环境污染监测结果表明:2012年2月和5月(中华绒螯蟹繁殖季节),产卵场水质大部分监测指标达到地表水一类标准,主要污染因子仅有总氮、无机氮和汞,产卵场沉积物除了汞外,其他检测因子均达到《海洋沉积物质量》的一类标准。结合历史资料和本项目组多年实测数据分析表明:近年来长江口产卵场水体和沉积物总体环境质量均较上世纪80年代好转,除石油类、无机氮污染加重外,其它监测项目指标的污染指数和超标率均呈下降趋势。Cu2+、Cd2+、Zn2+3种重金属离子对中华绒螯蟹胚胎发育及出膜蚤状幼体的毒理学试验结果表明:3种重金属对中华绒螯蟹胚胎发育的毒性强度大小依次为:Cu2+>Zn2+>Cd2+,对中华绒螯蟹胚胎的LC50值分别为1.26、4.14、2.13 mg l-1,对溞状幼体致畸的LC50值分别为0.26、1.43和0.29 mg l-1。观察发现,Cu2+、Cd2+、Zn2+对中华绒螯蟹胚胎发育速度的延滞效应明显,同时随着在Cu2+、Cd2+、Zn2+3种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升高,中华绒螯蟹胚胎和蚤状幼体畸形率升高,出现胚体弯曲、萎缩、肿胀、增生、囊肿等畸形症状。通过系统分析长江中华绒螯蟹资源资源变动及其三次资源危机的爆发原因,提出长江中华绒螯蟹主要致危因素有水利工程、湖泊围垦、水质污染和酷鱼滥捕四点,并开展了具体分析。并应用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链方法建立了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成蟹CTM模型并提出了改进方法,根据19702012年44年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成蟹捕捞量监测数据,结合优选法预测了2013年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成蟹捕捞量,预测值与实测值相符,模型应用获得验证。结果表明,CTM(Continuous Time Markov Approaeh,CMT)模型计算简便、预测准确、可靠性强,为中华绒螯蟹资源资源数量的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3.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自然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检测与保护对策建议。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检测,测定了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7个群体的线粒体控制区高变区序列。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的线粒体控制区高变区序列长度为515bp,在7个群体的102个个体中,共检测到变异位点65个,其中单一多态位点31个,简约信息位点34个;共检测到60个不同的单倍型。7个群体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态性(Hd)为0.919±0.023和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1007±0.00081,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5.106。群体间的分化指数在-0.00980.0983之间,K2-P遗传距离在0.00670.0122之间,AMOVA分析显示只有3.3%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之间,说明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各群体间分化不显着。同时单倍型网络图和系统发育树也表明,长江水系的中华绒螯蟹没有出现与地理分布相对应的谱系结构。核苷酸不配对分布表明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没有发生过种群扩张事件。以上结果表明,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7个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未达到亚种以上水平,表明不同江段、不同年份间的中华绒螯蟹均属于同一个种群。综合采用文献调研、政策分析和统筹研究等方法开展研究分析,提出了五条中华绒螯蟹资源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管理策略(即扩大放流规模,加强增殖保护,尽快恢复中华绒螯蟹资源和自然种群规模;控制捕捞强度,落实限额捕捞制度,全面保护好中华绒螯蟹亲蟹、抱卵蟹、幼蟹和蟹苗资源;强化渔政管理,加强巡航检查,及时取缔各种有害渔具渔法,严厉查处违规非法捕捞行为;加强资源监测,科学评价放流效果,指导资源增殖管理与可持续利用;开展种质管理,建立中华绒鳌蟹种质评价标准,防止种质混杂和退化),并就坚持保护优先原则、加强水污染治理、理顺监管体制、建立增殖放流及相关配套制度、加大资源保护宣传力度等提出政策建议。
耿智[9](2018)在《中华绒螯蟹河口生活史阶段的环境适应性及保护策略》文中研究表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物种。中华绒螯蟹的河口生活史阶段包括成蟹的繁殖期(交配、产卵、抱卵和孵化期)和幼体的早期发育阶段(I-V期蚤状幼体和大眼幼体阶段),是对环境变化最为敏感的阶段,同时也是决定其种群资源量的关键阶段。因此,本研究以繁殖期和早期发育阶段的中华绒螯蟹为研究对象,利用2013-2015年长江口的资源调查数据,研究了长江口雌性中华绒螯蟹产卵活动的时间规律、空间分布及其产卵对水温和盐度的需求;通过分析长江口抱卵蟹(抱卵期中华绒螯蟹)的时空分布推测抱卵蟹的活动规律,并利用超声波遥测技术对其进行了验证,同时基于环境因子建立了抱卵蟹资源分布的广义可加(GAM)模型,揭示抱卵蟹的环境适应性;通过形态学方法鉴定早期发育阶段的中华绒螯蟹,阐述中华绒螯蟹蚤状幼体和大眼幼体在长江口的发生规律和时空分布,并利用环境因子与蚤状幼体、大眼幼体资源分布的GAM模型,分别分析各期幼体的环境适应性;最终,在揭示河口生活史阶段中华绒螯蟹环境适应性意义的基础上,提出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保护对策。研究成果为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将丰富中华绒螯蟹的生活史及环境适应性的基础理论。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产卵规律及其对水温、盐度的需求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产卵期主要集中在12月25日以后,产卵水域分布在九段沙南部(121°55′-122°03′E,31°05′-31°10′N)、北槽深水航道(121°58′-122°07′E,31°15′N)、横沙浅滩至崇明浅滩(122°00′-122°10′E,31°21′-31°25′N)水域。中华绒螯蟹产卵期的适宜水温为8-11℃,盐度为6-14。2.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抱卵蟹的活动规律及其环境适应性中华绒螯蟹的抱卵期高峰在2月下旬至4月下旬,栖息水域位于其产卵水域下游(122°07′-122°30′E,30°55′-31°30′N),主要分布在横沙浅滩的东部以及横沙浅滩南部的深水航道水域。胚胎发育期间,抱卵蟹活动量小,主要栖息水深为11 m;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孵化高峰期,期间抱卵蟹活动量显着增加,栖息水深为6 m左右;孵化后的雌蟹向下游迁移。抱卵蟹的适宜盐度为5-15、流速为0.6-1.2 m/s、透明度小于16 cm。3.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早期发育阶段的时空分布及其环境适应性长江口中华绒螯蟹蚤状幼体孵出的时间为3月中旬至5月下旬,高峰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发育期为16-56 d;蚤状幼体蜕壳为大眼幼体的时间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高峰期在5月中下旬。I期蚤状幼主要分布在北支口门和九段沙东南部水域,适宜环境为流速小于0.7 m/s、盐度6-20;随着蚤状幼体的发育,北支口门的蚤状幼体位置无明显变化,而九段沙东南部的II-V期蚤状幼体分别逐渐向东南和东北方向移动,适宜环境为流速小于0.7 m/s、透明度5-50 cm、盐度大于13;大眼幼体主要发生于北支口门、横沙浅滩以东和南汇边滩东部水域,与蚤状幼体不同,流速、透明度和盐度对大眼幼体无显着影响,可能与其兼营底栖生活习性、具有对高盐和低盐的耐受性有关,其适宜环境条件水温大于16.5℃、溶解氧浓度大于8.5 mg/l、水深小于7 m。4.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保护对策基于中华绒螯蟹河口生活史阶段的环境适应性,制定一系列保护对策。捕捞规划:建议将中华绒螯蟹成蟹的捕捞期限制在12月25日之前,捕捞地点限制在122°E以西水域;禁捕蟹苗。增殖放流:建议每年12月下旬在中华绒螯蟹产卵场地放流头胸甲长大于60 mm的中华绒螯蟹成蟹,雌雄比为1:1。建立关键生境保护区:基于中华绒螯蟹的繁殖规律,在横沙浅滩建立中华绒螯蟹繁殖场保护区,时间为2月15日至5月1日。建议在横沙浅滩围垦前,在附近适宜水域完成中华绒螯蟹繁殖场的替代生境建设;建议将深水航道的减淤作业调至6-10月;建议在南汇边滩适宜水域采用替代生境方法对中华绒螯蟹的繁殖场进行修复。
耿智,张涛,赵峰,冯广朋,杨刚,庄平,赵云龙[10](2018)在《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感染簇生蟹奴的生态学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2016-2017年长江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感染簇生蟹奴(Polyascus gregaria)对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影响及其时空特征。结果显示,被感染的雄蟹发生寄生性去势,5月和8月被感染中华绒螯蟹的头胸甲长与正常成蟹无显着差异,而11月被感染个体的头胸甲长显着小于正常成蟹;雌蟹和雄蟹的总体寄生率分别为17.31%和6.80%,雌性显着大于雄蟹,其中8月和11月雌蟹的寄生率分别为54.54%、46.40%,显着高于其它月份,而5月和11月雄蟹的寄生率较高,分别为11.72%和13.40%;携带簇生蟹奴外体的中华绒螯蟹主要分布在九段沙东南部,偏好盐度1520、温度1015℃的水域。研究表明,簇生蟹奴对中华绒螯蟹的幼蟹和繁殖群体均具有感染力,本研究可为研究中华绒螯蟹资源变动规律提供参考。
二、长江口中华绒螫蟹蟹苗数量分布及其资源保护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口中华绒螫蟹蟹苗数量分布及其资源保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沿海绒螯蟹种质资源挖掘、养殖性能和品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中国沿海绒螯蟹种质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
1.1 形态学评价 |
1.2 遗传多样性评价 |
1.2.1 细胞核基因组DNA标记 |
1.2.2 线粒体基因组DNA标记 |
1.3 养殖性能评价 |
1.4 品质评价 |
1.4.1 营养品质评价 |
1.4.2 风味品质评价 |
1.4.3 色泽品质评价 |
第二章 长江、瓯江、闽江和南流江水系野生绒螯蟹遗传多样性比较 |
2.1 材料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试剂耗材和仪器 |
2.2 方法 |
2.2.1 基因组DNA提取 |
2.2.2 总DNA质量检测 |
2.2.3 聚合酶链式反应 |
2.2.4 数据处理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及群体遗传多样性 |
2.3.2 线粒体COI基因标记群体遗传多样性 |
2.3.3 微卫星标记群体遗传分化 |
2.3.4 线粒体COI标记群体遗传分化 |
2.3.5 瓶颈效应分析 |
2.3.6 遗传结构分析 |
2.4 讨论 |
2.4.1 遗传多样性 |
2.4.2 遗传分化 |
2.4.3 瓶颈效应与遗传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辽河、长江、瓯江和闽江水系绒螯蟹F1养殖性能比较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2.1 扣蟹阶段养殖管理 |
3.2.2 成蟹阶段养殖管理 |
3.2.3 扣蟹养殖性能测定 |
3.2.4 成蟹养殖性能测定 |
3.2.5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扣蟹阶段养殖性能 |
3.3.2 成蟹阶段养殖性能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华绒螯蟹1龄性早熟自交和1龄性早熟与2龄正常成熟杂交F1养殖性能及可食率比较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2.1 扣蟹阶段养殖管理 |
4.2.2 成蟹阶段养殖管理 |
4.2.3 扣蟹养殖性能测定 |
4.2.4 成蟹养殖性能测定 |
4.2.5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扣蟹阶段养殖性能 |
4.3.2 成蟹阶段养殖性能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辽河、长江和闽江水系人工养殖绒螯蟹成蟹品质比较 |
5.1 材料 |
5.1.1 实验材料 |
5.1.2 主要试剂耗材和仪器 |
5.2 方法 |
5.2.1 肥满度和总可食率测定 |
5.2.2 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
5.2.3 脂肪酸组成测定 |
5.2.4 游离氨基酸组成测定 |
5.2.5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总可食率和肥满度比较 |
5.3.2 可食组织常规营养成分比较 |
5.3.3 可食组织脂肪酸组成比较 |
5.3.4 可食组织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呈味强度比较 |
5.4 讨论 |
5.4.1 肥满度、总可食率和常规营养成分比较 |
5.4.2 可食组织中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溯河洄游期食物来源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采集 |
1.2 样品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中华绒螯蟹洄游栖息地食源样品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特征 |
2.2 中华绒螯蟹溯河洄游期碳、氮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 |
2.3 浮游动物种类鉴定及幼蟹胃含物分析结果 |
3 讨论 |
3.1 中华绒螯蟹沿江栖息地同位素分布特征 |
3.2 中华绒螯蟹溯河洄游期食物来源变化的总体特征 |
3.3 中华绒螯蟹溯河洄游过程中的食物组成 |
4 结论 |
(3)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亲蟹的种群特征及资源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长江口生态环境和资源 |
1.2 中华绒螯蟹的生活史和资源现状 |
1.2.1 分类地位与分布 |
1.2.2 中华绒螯蟹的生殖洄游 |
1.2.3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资源现状 |
1.3 渔业资源评估的方法 |
1.3.1 资源量的估算方法 |
1.3.2 剩余产量模型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亲体的种群特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品采集 |
2.1.2 采样方法 |
2.1.3 室内分析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资源的时空变化 |
2.2.2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头胸甲长与其体质量分布及变化 |
2.2.3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性比的时空变化 |
2.2.4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抱卵率变化 |
2.2.5 长江口抱卵蟹的繁殖力差异 |
2.3 讨论 |
2.3.1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资源变化 |
2.3.2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汛期特征 |
2.3.3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繁殖特征 |
第三章 基于不同资源评估方法估算长江口中华绒螯蟹资源量 |
3.1 根据标记重捕法估算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亲蟹资源量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 |
3.1.3 讨论 |
3.2 根据Leslie法估算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亲蟹资源量 |
3.2.1 研究区域 |
3.2.2 研究方法 |
3.2.3 结果 |
3.2.4 讨论 |
3.3 根据Delury法估算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亲蟹资源量 |
3.3.1 研究区域 |
3.3.2 研究方法 |
3.3.3 结果 |
3.3.4 讨论 |
3.4 根据捕捞死亡系数法估算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亲蟹资源 |
3.4.1 研究方法 |
3.4.2 结果 |
3.4.3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亲蟹开发率估算及持续渔获量分析 |
4.1 研究区域 |
4.2 研究方法 |
4.2.1 Leslie法和Delury法 |
4.2.2 Schaefer模型 |
4.2.3 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3.1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亲蟹资源补充 |
4.3.2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亲蟹补充群体初始资源量、开发率与捕捞死亡系数 |
4.3.3 长江口各调查站位汛期捕捞参数年际变化 |
4.3.4 长江口各调查站位最大持续产量估算 |
4.4 讨论 |
4.4.1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汛期调查站位 |
4.4.2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汛期亲蟹补充 |
4.4.3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汛期亲蟹开发率 |
4.4.4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汛期亲蟹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
总结 |
一、结论 |
1.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亲体的种群特征 |
2.基于不同资源评估方法估算长江口中华绒螯蟹资源量 |
3.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亲蟹开发率估算及持续渔获量分析 |
二、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长江口中华绒螯蟹雌蟹食性和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中华绒螯蟹的生物学与资源 |
1.1.1 中华绒螯蟹的分布 |
1.1.2 中华绒螯蟹的生活史 |
1.1.3 中华绒螯蟹生活环境 |
1.1.4 中华绒螯蟹食性 |
1.1.5 中华绒螯蟹的资源现状 |
1.2 摄食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
1.2.1 胃含物分析法 |
1.2.2 高通量测序的方法 |
1.3 甲壳动物肠道菌群的研究 |
1.3.1 肠道菌群的重要性 |
1.3.2 肠道菌群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科学问题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雌蟹的食性和摄食强度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样品采集 |
2.1.2 样品处理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月份雌蟹抱卵前后的摄食强度 |
2.2.2 雌蟹抱卵前后的摄食强度与壳长关系 |
2.2.3 雌蟹抱卵前后的饵料组成及饵料差异 |
2.2.4 雌蟹抱卵前后壳长与饵料组成的关系 |
2.2.5 食物重叠指数和营养级 |
2.3 讨论 |
2.3.1 摄食强度 |
2.3.2 饵料组成 |
2.3.3 营养级 |
第三章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中华绒螯蟹雌蟹食性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1.3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DNA检测结果图 |
3.2.2 PCR扩增产物电泳图 |
3.2.3 高通量测序结果 |
3.2.4 NCBI物种比对结果 |
3.2.5 雌蟹抱卵前后饵料多样性分析 |
3.2.6 雌蟹抱卵前后门和属水平上的饵料种类 |
3.2.7 雌蟹抱卵前后门和属水平上的饵料种类的差异性 |
3.2.8 雌蟹抱卵前后的优势饵料 |
3.3 讨论 |
3.3.1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雌蟹的饵料组成 |
3.3.2 雌蟹抱卵前后饵料的差异性 |
3.3.3 高通量结果与胃含物法比较 |
3.3.4 高通量测序研究食性的局限性 |
第四章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雌蟹洄游期肠道微生物多样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样本总DNA的提取、PCR扩增 |
4.1.3 测序的原始数据处理 |
4.1.4 统计和生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测序深度 |
4.2.2 样品α和β多样性分析 |
4.2.3 雌蟹抱卵前后肠道菌门分布 |
4.2.4 雌蟹抱卵前后肠道菌属的分布 |
4.3 讨论 |
小结 |
1.长江口中华绒螯蟹雌蟹的食性和摄食强度 |
2.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中华绒螯蟹雌蟹食性 |
3.长江口中华绒螯蟹雌蟹洄游期肠道微生物多样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硕士期间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致谢 |
(5)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
1.1 成蟹资源开发 |
1.2 幼蟹资源开发 |
1.3 蟹苗资源开发 |
2 中华绒螯蟹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水利工程 |
2.2 湖泊围垦 |
2.3 水质污染 |
2.4 酷鱼滥捕 |
3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资源管理实践与对策建议 |
3.1 管理实践 |
3.2 管理对策 |
3.3 政策建议 |
(6)基于稳定同位素和矿质元素的中华绒螯蟹产地溯源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产地溯源 |
1.1 产地溯源应用与技术 |
1.1.1 植物源产品溯源 |
1.1.2 动物源产品溯源 |
1.1.3 产地溯源技术分析 |
1.2 矿质元素和稳定同位素在水产品溯源中的应用 |
1.2.1 矿质元素在水产品产地溯源中的应用 |
1.2.2 稳定同位素在水产品产地溯源中的应用 |
1.2.3 矿质元素和稳定同位素综合分析 |
1.3 产地溯源的一些化学计量学方法 |
1.3.1 化学计量学 |
1.3.2 单因素方差分析与Duncan多重比较检验 |
1.3.3 Pearson相关性分析 |
1.3.4 主成分分析 |
1.3.5 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 |
1.3.6 线性判别分析 |
1.3.7 人工神经网络 |
1.3.8 支持向量机 |
2 中华绒螯蟹及其产地溯源 |
2.1 中华绒螯蟹的水产学背景 |
2.1.1 中华绒螯蟹的习性 |
2.1.2 中华绒螯蟹的水产价值 |
2.1.3 中华绒螯蟹的养殖状况 |
2.2 中华绒螯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
2.2.1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政策 |
2.2.2 中华绒螯蟹的地理标志产品 |
2.3 中华绒螯蟹产地溯源研究 |
2.3.1 种质资源保护 |
2.3.2 品质分析 |
2.3.3 产地溯源 |
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1.1 探讨稳定同位素应用于中华绒螯蟹产地溯源的潜力 |
3.1.2 通过多种模式识别技术分析中华绒螯蟹元素的产地差异性 |
3.1.3 验证稳定同位素和矿质元素地理距离较近的产地判别能力 |
3.1.4 蟹、水、泥元素的相关性分析及产地重金属含量水平分析 |
3.1.5 将稳定同位素和矿质元素应用于黄河和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产地溯源潜力评价 |
3.1.6 综合评价中华绒螯蟹16线性判别效果及13产地蟹、水、泥元素相关性 |
3.2 技术路线 |
3.3 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中华绒螯蟹碳、氮稳定同位素的产地差异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样品前处理 |
1.2.2 稳定同位素测定 |
1.3 多元统计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中华绒螯蟹元素的产地差异性及与生境元素的相关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中华绒螯蟹样品前处理 |
1.2.2 元素测定 |
1.3. 多元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不同产地蟹样元素分析 |
2.2 基于元素分析的不同分类模型比较 |
2.1.1 主成分分析 |
2.2.2 自组织映射 |
2.2.3 线性判别分析 |
2.2.4 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 |
2.3 各产地水样和泥样矿质元素分析 |
2.3.1 水样元素差异分析 |
2.3.2 泥样元素差异分析 |
2.4 蟹-水-泥中元素含量的相关性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稳定同位素和元素的长江水系8个产地中华绒螯蟹溯源潜力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多元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稳定同位素比和矿质元素分析 |
2.1.1 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分析 |
2.1.2 矿质元素分析 |
2.2 主成分分析 |
2.3 判别分析 |
2.4 支持向量机SVM: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长江水系8个产地中华绒螯蟹及生境水和沉积物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多元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样矿质元素差异分析 |
2.2 泥样元素矿质元素差异分析 |
2.3 主成分分析 |
2.4 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稳定同位素及元素的黄河、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产地溯源潜力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多元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稳定同位素和矿质元素产地差异分析 |
2.2 自组织神经网络分析 |
2.3 线性判别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七章 中华绒螯蟹稳定同位素和元素产地差异性的总体形成规律及溯源潜力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结合16产地螃蟹稳定同位素和元素差异分析 |
2.2 线性判别分析 |
2.3 水和泥不同产地差异性 |
2.4 蟹、水、泥之间10种元素的相关性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结论 |
全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其它论文与专利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会议 |
(7)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栖息地适宜度评估 ——以狼山沙和新开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中华绒螯蟹简介 |
2 研究概况 |
2.1 中华绒螯蟹生物学研究概况 |
2.2 栖息地适宜度指数 |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狼山沙和新开沙中华绒螯蟹生物学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采样站点 |
1.2 形态学参数测定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中华绒螯蟹主要生物学特征 |
2.2 中华绒螯蟹各形态参数间的关系 |
3 讨论 |
3.1 两沙洲中华绒螯蟹主要生物学特征分析 |
3.2 两沙洲中华绒螯蟹生长特征 |
第三章 中华绒螯蟹栖息地渔业生物群聚结构 |
1 材料与方法 |
1.1 采样站点 |
1.2 采样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两沙洲生境概况及渔获物物种组成 |
2.2 两沙洲渔获物生态类型 |
2.3 两沙洲渔获物优势种 |
2.4 两沙洲渔获物群落多样性指数 |
2.5 两沙洲渔业生物群落结构时空对比 |
3 讨论 |
3.1 渔获生物种类与优势种组成分析 |
3.2 渔获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生境的关系 |
3.3 中华绒螯蟹幼蟹与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的关系 |
第四章 中华绒螯蟹幼蟹栖息地适宜度初步评估 |
1 材料与方法 |
1.1 采样站点 |
1.2 数据获取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中华绒螯蟹幼蟹丰度分布 |
2.2 栖息地环境因子分布 |
2.3 栖息地指示因子的选取 |
2.4 栖息地适合度曲线的构建 |
2.5 栖息地适宜度指数计算 |
3 讨论 |
3.1 栖息地适宜度指数法 |
3.2 栖息地适宜度指数的分布状况 |
3.3 环境因子对中华绒螯蟹幼蟹栖息地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资源变动与保护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区域及其渔业资源概况 |
1.1.1 区域概况 |
1.1.2 渔业资源概况 |
1.2 中华绒螯蟹资源研究概况 |
1.2.1 中华绒螯蟹研究历史 |
1.2.2 中华绒螯蟹资源特征 |
1.3 研究目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资源动态及其变动规律 |
2.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2.1.1 研究区域 |
2.1.2 研究方法 |
2.2 中华绒螯蟹成蟹资源动态及其变动规律 |
2.2.1 资源动态 |
2.2.2 变动规律 |
2.3 中华绒螯蟹幼蟹资源动态及其变动规律 |
2.3.1 资源动态 |
2.3.2 变动规律 |
2.4 中华绒螯蟹蟹苗资源动态及其苗汛特征 |
2.4.1 资源动态 |
2.4.2 变动规律 |
第三章 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资源变动原因分析 |
3.1 产卵场环境因素对中华绒螯蟹早期资源的影响 |
3.1.1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产卵场环境监测与评价 |
3.1.2 三种重金属离子对中华绒螯蟹胚胎发育的急性毒性 |
3.2 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资源致危因素分析 |
3.2.1 研究方法 |
3.2.2 研究结果 |
3.3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CTM模型建模与预测 |
3.3.1 模型简介 |
3.3.2 数学原理 |
3.3.3 建模方法 |
3.3.4 长江口成蟹CTM模型构建 |
3.3.5 模型的计算与预测 |
3.3.6 讨论与展望 |
第四章 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资源保护实践与对策建议 |
4.1 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检测与分析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2 结果 |
4.1.3 讨论 |
4.1.4 结论 |
4.2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资源保护管理对策研究 |
4.2.1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
4.2.2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资源管理实践 |
4.2.3 中华绒螯蟹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对策与政策建议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研究结果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不足之处与下一步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情况 |
1.已经发表论文 |
2.待发表论文 |
3.出版专着 |
4.标准制定 |
5.专利申请 |
附录 |
附录1 水质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单位:mg/L) |
附录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部分项目标准限值(单位:mg/L) |
附录3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测定方法及评价标准(单位:mg/kg) |
致谢 |
(9)中华绒螯蟹河口生活史阶段的环境适应性及保护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水生动物与环境关系研究的原理及方法 |
一、水生动物生态学的发展 |
1. 生态学的分类 |
2. 水生动物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发展历程 |
二、水生动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原理 |
1. 生态幅的定义 |
2. 生态因子作用水生动物的特点 |
三、水生动物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方法 |
1. 野外研究 |
2. 实验方法 |
3. 数学模型 |
4. 在生态监测中的应用 |
第二节 水生动物与环境关系的模型分析方法 |
一、排序 |
1. 主成分分析 |
2. 对应分析及其衍生系列 |
3. 典范对应分析及其衍生系列 |
二、多元回归模型 |
1. 多元线性回归 |
2. Logistic回归模型 |
三、模型选择及评价 |
1. 模型选择 |
2. 模型评价 |
第三节 中华绒螯蟹的生活史及资源现状 |
一、中华绒螯蟹的地理分布 |
1. 国内分布 |
2. 国外分布 |
二、中华绒螯蟹的生命周期 |
三、中华绒螯蟹洄游及其河口生活史 |
1. 中华绒螯蟹的洄游 |
2. 中华绒螯蟹在长江口的生活史 |
四、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资源现状 |
第四节 本研究目的、意义与技术方案 |
一、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本研究技术方案 |
第二章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汛期特征及产卵规律 |
第一节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汛期特征 |
一、材料与方法 |
1. 调查时间与地点 |
2. 采样方法 |
3. 样品处理与分析 |
二、结果与分析 |
1. 中华绒螯蟹头胸甲长和捕捞状况 |
2. 汛期内中华绒螯蟹的资源变化 |
3. 汛期内中华绒螯蟹的性比变化 |
三、讨论 |
1. 近年来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资源状况 |
2. 近年来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汛期特征 |
第二节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产卵规律 |
一、材料与方法 |
1. 采样时间、地点及方法 |
2. 样品处理与分析 |
二、结果与分析 |
1. 产卵期雌蟹比例的时间变化 |
2. 产卵期雌蟹在长江口的空间分布 |
3. 中华绒螯蟹产卵活动对水温和盐度的需求 |
三、讨论 |
1.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产卵时间 |
2.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产卵地点及所需水温和盐度 |
第三章 长江口抱卵期中华绒螯蟹的活动规律及环境适应性 |
第一节 长江口抱卵期中华绒螯蟹的时空分布 |
一、材料与方法 |
1. 调查水域和采样方法 |
2. 数据处理和分析 |
二、结果与分析 |
1. 抱卵蟹头胸甲长和体重的关系 |
2. 中华绒螯蟹抱卵率和繁殖力的月变化 |
3. 不同月份抱卵蟹胚胎发育期的差异 |
4. 抱卵蟹空间分布的月变化 |
5. 抱卵蟹资源丰度及其分布的年际变化 |
6. 中华绒螯蟹抱卵率与寄生簇生蟹奴比例的周年变化 |
三、讨论 |
1. 繁殖能力变化 |
2. 胚胎孵化时间 |
3. 抱卵蟹的分布状况及历史变迁 |
4. 簇生蟹奴对抱卵蟹的潜在影响 |
第二节 长江口抱卵期中华绒螯蟹适应环境的对策 |
一、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设备 |
3. 实验方法 |
4. 数据分析 |
二、结果与分析 |
1. 标志蟹的死亡率和脱标率 |
2. 移动追踪系统的追踪距离 |
3. 标志蟹出现频次的时间变化 |
4. 标志蟹水平分布的月变化 |
5. 标志蟹栖息水深的变化 |
三、讨论 |
1. 超声波遥测的应用评价 |
2. 抱卵蟹活动规律及其原因分析 |
第三节 长江口抱卵期中华绒螯蟹的环境适应性 |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 |
1. 数据来源 |
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二、结果与分析 |
1. 抱卵期中华绒螯蟹在长江口的空间分布 |
2. 环境因子的选择 |
3. 最优模型的筛选 |
4. 最优模型的拟合结果方差分析 |
5. 抱卵期中华绒螯蟹对关键环境因子的适应性 |
三、讨论 |
1. 抱卵蟹的盐度适应性 |
2. 抱卵蟹对流速、透明度和溶解氧的适应能力 |
第四章 长江口早期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的分布及环境适应性 |
第一节 长江口早期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的时空分布 |
一、样品采集与分析 |
1. 样品采集 |
2. 数据分析 |
二、结果与分析 |
1. 早期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资源丰度的时间变化 |
2. 早期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的空间分布 |
3. 早期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的空间自相关和热点分析 |
4. 环境因子的初步筛选 |
5. 早期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时空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 |
6. 生物因子与非生物因子对中华绒螯蟹各期幼体分布影响的比较 |
三、讨论 |
1. 长江口早期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的发生规律 |
2. 长江口早期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的空间分布 |
3. 水文环境对早期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的影响 |
第二节 长江口早期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的环境适应性 |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 |
1. 数据来源 |
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二、结果与分析 |
1. 环境因子的选择 |
2. 最优模型的筛选 |
3. 最优模型的拟合结果方差分析 |
4. 早期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的环境适应性 |
三、讨论 |
1. 中华绒螯蟹蚤状幼体对关键影响因子的适应性 |
2. 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对关键影响因子的适应性 |
第五章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环境适应性意义及其保护策略 |
第一节 河口生活史阶段中华绒螯蟹的环境适应意义 |
一、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繁殖和幼体发育的时间规律 |
二、河口生活史阶段中华绒螯蟹在长江口的栖息分布 |
三、河口生活史阶段中华绒螯蟹的环境适应性变化及其意义 |
1. 繁殖期雌性中华绒螯蟹环境适应性改变的意义 |
2. 早期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环境适应变化的意义 |
第二节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保护策略 |
一、建立中华绒螯蟹关键生境保护区 |
1. 保护对象的选择 |
2. 保护区的位置及保护时间 |
二、科学规划中华绒螯蟹的捕捞 |
三、对增殖放流的建议 |
四、涉水工程建设对河口生活史阶段中华绒螯蟹的影响及应对对策 |
1. 横沙浅滩的围垦 |
2. 北槽深水航道的建设及维护 |
3. 南汇边滩围垦工程 |
4. 三峡工程 |
5. 小结 |
总结 |
本文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感染簇生蟹奴的生态学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收集与种类鉴定 |
1.2 参数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蟹奴种类鉴定及寄主形态变化 |
2.2 被寄生中华绒螯蟹头胸甲长的变化 |
2.3 蟹奴发生的时空特征 |
2.4 被寄生中华绒螯蟹数量与盐度、水温的关系 |
3 讨论 |
3.1 蟹奴病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 簇生蟹奴感染的过程和条件 |
3.3 簇生蟹奴对中华绒螯蟹资源的潜在影响 |
四、长江口中华绒螫蟹蟹苗数量分布及其资源保护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沿海绒螯蟹种质资源挖掘、养殖性能和品质评价[D]. 王世会.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1)
- [2]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溯河洄游期食物来源变化[J]. 崔莹,吴旭干,赵峰,李嘉尧,连一霖,王福强. 海洋与湖沼, 2019(04)
- [3]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亲蟹的种群特征及资源评估[D]. 吴晓峰.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4]长江口中华绒螯蟹雌蟹食性和肠道微生物的研究[D]. 徐静静.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5]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管理对策研究[J]. 王海华,冯广朋,吴斌,张燕萍,胡火根,庄平.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05)
- [6]基于稳定同位素和矿质元素的中华绒螯蟹产地溯源潜力研究[D]. 骆仁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9
- [7]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栖息地适宜度评估 ——以狼山沙和新开沙为例[D]. 汪雷. 上海海洋大学, 2018(05)
- [8]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资源变动与保护策略[D]. 王海华. 上海海洋大学, 2018(05)
- [9]中华绒螯蟹河口生活史阶段的环境适应性及保护策略[D]. 耿智.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10]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感染簇生蟹奴的生态学调查研究[J]. 耿智,张涛,赵峰,冯广朋,杨刚,庄平,赵云龙. 海洋渔业,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