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中文过刊编目数据库建设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贾向春,李娜,张昱,王威,狄柯坪[1](2010)在《中文过刊建库的做法和体会》文中研究表明
薛双英[2](2009)在《过刊室工作浅淡》文中提出本文结合工作实践,阐述了中文过刊管理的一些实际问题,并列举了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做法。通过对管理模式的进一步探讨和对过刊的加工与剔旧工作,充分认识到期刊编目和分类的规范化和准确性以及科学排架的重要性。
张立斌[3](2009)在《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阐述了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建设宗旨、原则及其功能特点,对全文数据库系统软件基本模块的构成及其作用作了一定探讨,并就数据库系统、开发工具及中文编码的选择提出了几点建议。
薛宗桂,宿世明[4](2006)在《基于TRS平台制冷全文数据库的建设与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基于TRS平台制冷全文数据库建设为例,论述了建设特色学科专业全文数据库的必要性和实现过程、建设模式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杨丽兵[5](2006)在《学科馆员:大学学科信息的传播者》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国内各大学院校纷纷实行改革,进行院系重组,撤除过时专业,增设新专业,以适应新科技发展、社会需求,从而更好地培养出优秀人才,服务国家与社会。新专业的设置,给大学教师提出挑战。对于如何选择教学参考书,如何有效地教学,他们感到茫然,需要有人为其出谋划策,携手合作,共同挑战难题。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学术交流的主要途径——学术论文、学术期刊出现新的特征。基于网络的电子学术期刊大量出现,并取得绝对优势。许多学术论文直接在网上提交、发表。同时,学术电子资源海量涌向大学科研者。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找到与自己学科相关,与自己科研项目有关的信息资源,如何有效地检索专业数据库,身负教学科研重任的大学研究者迫切需要一个引路人,一个合作者,帮助其顺利、有效、尽快地完成科研任务。大学图书馆要因服务环境和服务对象要求的变化而适时调整自己的服务方式与策略。及时引入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利用学科馆员所具有的学科专业知识扎实、图书馆专业理论和业务实践水平高、娴熟的现代信息网络检索技术,以及过硬的外语功底,加上高校图书馆的特殊地位,以及多年来的信息传播经验,良好的信息服务信誉,采取积极主动方式介入到科学交流与信息传播的过程之中,更好地实现大学学科信息传播,使大学学科之间形成教学科研团队,增强大学教学科研实力,从而充分发挥大学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职能。从传播学角度研究学科馆员大学学科信息传播,是一个新的尝试。本论文首先对学科馆员大学学科信息
陆宝益[6](2006)在《合并院校图书馆的过刊管理问题》文中认为文章分析了高校合并带来的图书馆合并后过刊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和以往经验,着重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对于合并院校图书馆顺利实施过刊资源整合、提供有效服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杨丽兵[7](2005)在《高校图书馆如何搞好过刊阅览室读者服务工作》文中研究说明阅览室是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图书馆与读者联系最为密切的窗口。文章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搞好过刊阅览室读者服务工作的8个措施。
杨丽兵[8](2004)在《浅谈中文过刊编目数据库建设工作》文中研究指明中文过刊编目数据库建设具有重要性。本文讲述了中文过刊编目数据库建设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 ,并讨论了编目数据库建设的质量控制
彭伟[9](2001)在《图书馆组织转型研究》文中认为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图书馆面临的环境变得异常的动荡与复杂,变化已经成为唯一不变的时代主题,全球范围内的图书馆也都已经开始以自身的转型来应对环境的变化。实际上,图书馆的转型并不是孤立的,它们是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以后的一种必然趋势。如果将它放到整个信息社会的大背景中考察,图书馆组织转型的趋势其实是后工业社会理论在图书情报界的反映,是与包括商业组织在内的其他类型组织的转型趋势相一致的,体现了对信息时代巨大压力进行回应的整个社会浪潮中的一个方面。 对于图书馆,转型首先源于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图书馆可以利用的技术手段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整个组织的运作基础。然而,正如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William R.King所指出的“(组织转型)是通过改变组织中大部分成员的行为,来实现显着地提高整个组织绩效的有计划变革”。除了被动地跟随技术的进步,图书馆同样需要主动地变革其功能结构和运作方式,通过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去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因此,本文试图从技术以外的角度,从组织管理方面去理解和研究图书馆正在发生的变化,通过本文从理论上发掘图书馆组织转型背后所体现的一般规律,即可以用它来解释和分析图书馆已经和正在发生的变化,又可以从理论上对可能发生的转型变化加以预测,对现有的转型过程加以指导。 本文首先回顾了近一百年来组织理论的进展,图书馆奉行至今的主导管理思想其实是工业社会的产物。以泰罗、法约尔和韦伯的思想为代表的古典组织理论形成了至今仍在图书馆占据主导地位的的官僚组织形态。通过工作的分工和权利的分工,建立起与分工最相适宜的严密的科层制度。随着贝塔朗菲一般系统理论的提出,使我们有机会更完整地来认识组织的全貌。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通过与“环境”(包括技术、制度、习惯、文化等因素在内)的相互作用,维持自身和环境之间的平衡,以求生存与发展。因此,组织必须按照环境的需要而进行相应的变动。新制度学派则进一步深化了对环境的理解,通过区分“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使我们除了考虑技术因素以外,进而开始关注组织转型的合理性基础。 本文的主体分析框架基于美国着名行为学家和心理学家卢因(Kurt Levin)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组织发展三阶段模型。卢因认为任何组织的发展都要经过“解冻—变动—再冻结”三个阶段:解冻是指人们认识到变革需要的过程,在此阶段应激发人对现实的不满,并产生摒弃旧态度、旧行为方式的愿望,同时使人们了解变革的影响,创造心理上的安全感;变动是旧阶段向新阶段的过渡,它指明变革方向,实施变革,使职工形成新的态度和行为;再冻结是指固定新行为和新态度,不让它进一步变动的过程,以防止恢复到解冻前的状态。卢因的三阶段模式虽然比较简单,但这一模式描绘出了组织转型过程中的整体性轮廓。 沿着卢因的三阶段模型,本文以图书馆的环境影响因素为出发点,通过对现行组织和环境变化间矛盾的分析,阐明图书馆组织转型的原动力。本文首先分析了技术因素对图书馆的影响,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出版技术的发展,正在从根本上改变图书馆的资源结构,数字化,已经成为现代图书馆的主要工作。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的正在于不断削弱长久以来存在于用户和图书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此外,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把“制度因素”也单独作为一个环境变量加以考察,文章首先分析了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在国内,由于经济体制的转轨,如何面对市场经济从9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是争论的热点,即使在奉行市场化的西方国家,面对信息商品化的经济现实和压缩公共部门的政治现实,西方的图书馆学界也在经历一场深刻地反思。其次,文章分析了个人价值观的改变,由于拥有丰富知识和技能的员工对图书馆的依赖程度降低,这将从根本上动摇组织长久以来所奉行的官僚行政管理基础。 面对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的挑战,图书馆必须改变现有的功能结构和运作方式。本文把“虚拟化”作为图书馆的组织转型方向,用“虚拟组织”的观点看待图书馆己经和正在发生的转型现象。我们可以把“虚拟组织”简单理解为那些功能特点专长化、运作方式合作化、存在方式离一散化的组织。文章进而分析了图书馆在功能结构和运作方式上的转型,图书馆在结构功能上的转型方向是科层制的衰败和扁平化组织结构的盛行,强调每个图书馆的业务专长化,以外包推动业务重组,由此决定了在运作方式上,合作化是图书馆的必然选择,这种合作不仅是图书馆之间的,它还应当是图书馆和外部供应商(出版商、ASP)之间的。 如何维系这种“虚拟化”的转型?本文认为一个作为“虚拟组织”的图书馆,其资源优势将从对信息资源的拥有转变为对人力资源的拥有,知识工作者将成为图书馆的特质资源。因此,如何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管理知识工作者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开放源代码软件运动(OSSM)”的介绍,探讨其给图书馆带来的启示。最后,文章介绍了彼得·圣吉的“五项修炼”,提出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帮助图书馆不断地学习和更好地学习。
二、浅谈中文过刊编目数据库建设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中文过刊编目数据库建设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中文过刊建库的做法和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前期准备工作 |
1.1 确定排架方法 |
1.2 人员分工 |
2 过刊数据着录的流程 |
2.1 贴条形码及核算定价 |
2.2 数据的着录 |
3 小 结 |
(3)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全文数据库系统软件基本模块的设计构想 |
1.1 数据库结构定义模块 |
1.2 数据预处理模块 |
1.3 装库模块 |
1.4 标引模块 |
1.5 索引作业模块 |
1.6 用户输入检索式模块 |
1.7 用户检索分析处理模块 |
1.8 检索匹配模块 |
1.9 检索结果的处理模块 |
2 数据库系统、开发工具及中文编码的选择 |
2.1 数据库系统的选择 |
2.2 开发工具的选择 |
2.3 中文编码的选择 |
结语 |
(4)基于TRS平台制冷全文数据库的建设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现背景 |
2 开发平台的选择 |
3 数据来源和数据的采集加工 |
3.1 数据来源 |
3.2 数据的采集加工 |
4 数据库的构建模式及检索功能的实现 |
4.1 构建模式 |
4.2 检索功能的实现[2] |
5 建库应注意的问题 |
5.1 领导重视 |
5.2 注重专家指导[3] |
5.3 培养标引人员[4] |
5.4 要深度标引 |
5.5 前后标引要一致 |
5.6 建立质量检查制度 |
5.7 自建库要及时更新维护[7] |
6 结束语 |
(5)学科馆员:大学学科信息的传播者(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当前大学角色定位 |
1.1.1 当前社会大学角色定位的几种观点 |
1.1.2 当前大学以学术为主,服务社会的角色定位 |
1.1.3 大学教学研究人员角色定位 |
1.2 研究基础-目前国内外对学科馆员的研究 |
1.2.1 学科馆员的出现 |
1.2.2 目前学科馆员定义的不同表述 |
1.2.3 学科馆员需具备的素质要求与职责 |
1.2.4 当前国内外学科馆员服务研究动态分析 |
1.3 本论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学科馆员大学学科信息传播理论研究 |
2.1 当前大学学科信息传播特点、类型、主要实现形式 |
2.1.1 当前科学研究出现合作趋势与学术信息传播网络化 |
2.1.2 当前大学学科信息传播特点 |
2.1.3 大学学科信息传播类型 |
2.1.4 大学学科信息传播的主要体现形式(主要渠道) |
2.2 大学图书馆服务教学科研的本质定位 |
2.2.1 大学图书馆的任务-服务教学、科研 |
2.2.2 图书馆信息传播分析 |
2.2.3 图书馆提供学术服务的历史变迁及传统服务的局限性 |
2.3 学科馆员出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3.1 学科馆员出现的必要性 |
2.3.2 学科馆员出现的可能性 |
2.4 学科馆员大学学科信息传播的理论探讨 |
2.4.1 信息传播5W模式 |
2.4.2 学科馆员大学学科信息传播环节分析 |
2.5 学科馆员实现大学学科信息传播特色案例研究 |
2.5.1 国外 |
2.5.2 国内 |
第三章 学科馆员实现大学学科信息传播具体途径新构想 |
3.1 学科馆员获得大学教师的信任 |
3.2 学科馆员与大学教师合作进行信息素质教育 |
3.3 进行教学规划设计,参与科研活动 |
3.3.1 教学规划设计 |
3.3.2 参与科研活动 |
3.4 帮助建立大学学科协会出版物 |
3.5 积极推动、参与、促进大学学科信息向校外传播 |
3.5.1 跨校传播 |
3.5.2 向社会传播 |
3.6 搞好重点学科的学科信息服务工作 |
3.6.1 重点学科知识智能管理服务模式 |
3.6.2 重点学科资源智能导航服务模式 |
3.6.3 学科馆员合作咨询服务模式 |
3.6.4 重点学科用户个性化Web定制服务模式 |
3.7 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扩展和深化服务内容 |
3.8 学科馆员的选拔与培养 |
3.9 专业学科文献信息保障 |
3.9.1 建立丰富的专业学科文献信息馆藏 |
3.9.2 利用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功能,弥补本馆所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案例 |
附录 |
致谢 |
承诺书 |
(6)合并院校图书馆的过刊管理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合并院校图书馆过刊管理面临的问题 |
2 有关问题的解决策略 |
2.1 关于过刊分编问题 |
2.2 关于过刊书目数据库合并问题 |
2.3 关于过刊馆藏布局及排架问题 |
(9)图书馆组织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
一、 对“组织转型”的界定 |
二、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
第三节 转型中的图书馆 |
一、 ARL成员馆的转型 |
二、 Harvard College Library(HCL)的转型 |
三、 上海图书馆的转型 |
第二章 组织转型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组织理论的演变及其对图书馆的影响 |
一、 大工业时代的组织理论 |
二、 系统学派的观点 |
三、 新制度组织理论 |
第二节 对环境影响因素的再认识 |
第三节 组织转型的分析方法 |
一、 Kurt Lewin的组织发展模型 |
二、 本文的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图书馆组织转型的原动力 |
第一节 技术环境对图书馆的影响 |
一、 互联网与电子出版技术的发展 |
二、 用户信息需求和信息获取方式的改变 |
三、 信息技术正在改变图书馆的工作方式 |
第二节 制度环境对图书馆的影响 |
一、 社会价值观的变化 |
二、 个人价值观的变化 |
第四章 图书馆的组织转型:走向虚拟化 |
第一节 “虚拟组织”和图书馆 |
一、 “虚拟组织”(Virtual Organization)的概念 |
二、 虚拟组织的特点 |
三、 虚拟组织: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
第二节 图书馆在结构功能上的转型 |
一、 虚拟组织的组织要素特征 |
二、 图书馆的业务外包 |
第三节 图书馆在运作方式上的转型 |
一、 建立图书馆协作体 |
二、 建立与出版商的伙伴关系 |
三、 ASP:图书馆新的合作伙伴 |
第五章 维系组织转型的纽带 |
第一节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
一、 人和他们的知识是图书馆的特质资源 |
二、 如何管理知识工作者:OSSM的启示 |
第二节 建立学习型组织 |
一、 “学习型组织”的概念 |
二、 如何建立学习型组织 |
第三节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浅谈中文过刊编目数据库建设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中文过刊建库的做法和体会[J]. 贾向春,李娜,张昱,王威,狄柯坪.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0(04)
- [2]过刊室工作浅淡[J]. 薛双英. 科技资讯, 2009(03)
- [3]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系统设计[J]. 张立斌. 科技信息, 2009(02)
- [4]基于TRS平台制冷全文数据库的建设与研究[J]. 薛宗桂,宿世明. 图书馆建设, 2006(06)
- [5]学科馆员:大学学科信息的传播者[D]. 杨丽兵. 山西大学, 2006(10)
- [6]合并院校图书馆的过刊管理问题[J]. 陆宝益. 情报资料工作, 2006(01)
- [7]高校图书馆如何搞好过刊阅览室读者服务工作[J]. 杨丽兵. 山西科技, 2005(05)
- [8]浅谈中文过刊编目数据库建设工作[J]. 杨丽兵.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4(01)
- [9]图书馆组织转型研究[D]. 彭伟. 华东师范大学, 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