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课堂教学整体改革有关问题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磊[1](2016)在《基于P-PE-PCK发展的术科教学改革研究:从理论到实践》文中指出术科课程成为高师院校的正式课程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然而,时至今日,术科教学仍未摆脱传统的“运动技能授受”教学模式,职前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与学科教学能力发展受到挑战,术科教学改革的缓慢进程已然制约和影响着职前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术科教学改革路在何方?本研究试图将学科教学知识(即PCK)与学科教学能力(即PCA)勾连起来,以PCK作为术科教学改革的视角,旨在通过术科教学改革寻求职前体育教师PCK与PCA的发展,为职前体育教师“学会教学”目标的实现作出术科教学应有的贡献。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的研究设计,力求理论与实证、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相互关照与融合,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逻辑思辨的方法对术科教学的知识论与价值论等基础问题,术科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基本问题进行了理论匡补与澄清,从理论上对“术科教学改革为什么改,如何改”等问题给予了思考;接下来,通过对术科教学现状、P-PE-PCK现状、术科教学价值问题等三方面的实证研究,对术科教学改革的现实必要性给予了审视。实证研究首先通过对2所师范院校6位术科教师的访谈、5所高校300名体育师范生的问卷调查,进一步考察术科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其次,运用备课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基于视频的问卷调查法对2所师范院校的24名体育师范生、5所高校的300名学生、2所师范院校的300名学生分别进行了数据收集,了解职前体育教师PCK(即P-PE-PCK)状况以及术科教学在发展P-PE-PCK方面的可能性与现实效果,在此基础上运用“三角互证”对P-PE-PCK的构成要素、来源、年级差异、性别差异、学校差异等情况进行了探索与论证;第三,对2所师范院校6位术科教师和6位体育师范生进行了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对“运动技术与教学能力的关系”加以求证,厘清术科教学的价值问题;最后,通过实验研究考察了理论构建的“参与式PBL教学模式”的现实有效性和可行性,对“术科教学改革如何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践探索。实验研究阶段,分别在2所师范院校针对网球普修课、足球普修课和足球专项课进行了1项探索性教学实验和2项验证性教学实验,并在足球公体课中开展了“足球专项班学生公体课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性教学实验,从而为“术科教学的课内外改革”提供了实践依据与数据支撑:最后,对研究内容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反思,并对今后的研究给予了展望。通过以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本研究结论如下:1、构建了“实践取向”的术科教学基础理论体系和“问题化取向”的术科教学基本理论体系。“实践取向”的术科教学基础理论体系表明,术科教学的“知识实体”为运动技术,其知识类型为“实践知识”;学习者需要以教学参与者的身份进行身体练习体验,实现运动技术的“有意义学习”;术科教师应构建“平等、合作、对话、实践、反思”的“学习场域”来保证学生体验运动技术教学过程的机会,并不断引导其思考“如何教”的问题;运动技术或者教育类课程知识不能独立支撑起现实教学,当以上两类知识结合其他知识在教学实践中,经过运用而形成PCK时,学科教学能力PCA也随即得到发展。教学是教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教学问题的过程,现实教学情境的学科教学问题解决能力成为PCK向PCA转化的中介变量。术科的教与学价值应走出“工具理性的樊篱”,不应仅限于运动技能的提高与动作示范能力的获得,而应该追求运动技术的获得之于学生更为深广的教学意义,这些意义同样需要在教学实践体验中通过不断反思获得。“问题化取向”的术科教学基本理论体系表明,术科教学目标应由运动技术的提高与—般教学能力的发展转向学科教学能力(PCA)的发展,术科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坚持适宜—量力性原则、前沿—基础性原则和职业—整合性原则,内容的组织应该走“问题化”组织策略,并借鉴问题支架或3C3R模型来设计术科教学问题;术科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术科教学方法存在着功利化倾向,并面临着有效性陷阱,术科教学方法的现代性缺席可谓术科教学方法的现实困境,术科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方向与有效性问题都应该得到追问。术科教学评价方面,传统的“技评+达标”式的考核方式是一种“去情境化”的评价,注重真实情境下问题解决能力的“片段教学或模拟上课”可作为术科教学中进行教学能力考核的真实性评价方式。术科教学模式方面,传统的“运动技能授受”教学模式应该得到扬弃,“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的构建具有现实必要与理论依据。2、揭示并完善了术科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P-PE-PCK的现实状况、以及术科教学价值问题。其一,现实中术科教学面临着“常规问题”与“异常问题”。“常规问题”表现为从教学方法到教学考核,主要还是围绕提高运动技能这一目标展开。教学方法仍然以传统的“讲解+示范+练习”为主,教学考核也仍然以“技评+达标”为主。“异常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术科教师在备课环节所表现出的“备课模式”,即术科教师普遍反映由于教学经验、个人精力等原因,他们不会每天、每节课都去备课,他们会根据以前教案或者做些许修改,或者按照原来的“走”,每个时期、每个阶段上什么、怎么上他们都已了然于胸,更多的是按照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上课。二是术科教师教学考核中存在着“人为降低考核标准”这—“考核失真”问题,该问题主要受到了“学生水平、教师压力、教师态度”等方面的影响。三是术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无奈”的感受,这些“无奈”来自于“教师所说的苦衷、教学瓶颈,以及由于教学进度被打乱或者学生学习积极性问题而导致教师产生的负面情绪”。其二,P-PE-PCK发展表现出性别、年级、学校差异,总体情况不容乐观。首先,本研究首次确证了P-PE-PCK的结构要素,即P-PE-PCK由“体育学科内容知识、学生的知识、体育教学策略的知识、体育教学评价的知识、安全教学环境的知识、体育教学目标的知识”等6个维度的知识构成。其中,“关于体育教学策略的知识”在P-PE-PCK各维度中处于核心地位,最能代表P-PE-PCK的水平。其次,绝大部分P-PE-PCK总体情况以及各维度的知识情况处于“笼统或有限理解PCK”的水平,总的来看,P-PE-PCK各个维度上的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掌握情况不容乐观。P-PE-PCK各维度知识来源于9个方面,分别是“术科学习经验、实习经验与反思、个人生活经验、个人练习体验、个人反思总结、阅读专业书刊、理论课学习、作为中小学学生时的经验和课堂观察”,其中,“术科学习经验”仍是P-PE-PCK的主要来源。P-PE-PCK各维度知识表现出一定的年级差异。一般高校与“985、211”高校之间的P-PE-PCK并不存在差异,而师范院校与综合性大学之间的P-PE-PCK存在差异,师范院校的P-PE-PCK要更好一些。就性别而言,男生与女生之间在PCK各维度以及总体PCK上均具有差异,在平均水平上,女生PCK要高于男生PCK。其三,术科教学价值表现为“技术理解”。传统的术科教学价值取向是“技术记忆”式的,教师和学生追求的是运动技术的巩固与熟练。经由扎根理论,本研究首次提出了“技术理解”这一概念,并形成了两个扎根理论,一是术科教学价值体现为技术理解,按照程度可以划分为记忆性理解和创造性理解,其中,记忆性理解表现为掌握运动技术,创造性理解体现为提炼运动技术的教学意义,表现在“关于运动技术本身知识点的认知、关于运动技术价值的认知、关于学生运动技术水平的认知、关于学生对运动技术理解能力的认知、关于教学安全的认知、关于运动技术教学策略的认知”等几个方面;二是不同程度的技术理解对于教学有着不同的意义。首先,没有技术便没办法进行教学;其次,仅仅是记忆性理解也不足以进行教学;最后,当对运动技术达到创造性理解程度时,便可以进行教学。加深技术理解的途径包括“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教学实践、反思总结、练习、课堂观察、书本知识学习”等6个方面。3、证实了“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其一,问题化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与教学方法具有可行性。术科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加以问题化处理,并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对这些问题加以课前或现场的解决,足球与网球的教学实验证实这些做法是可行的。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教学内容的问题化设置可以是课前布置和设置的,也可以是课上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生成的;另一方面,教学内容的问题化也可以是任务式的,如课前在给下节课参与教学的学生布置的任务,以及课堂上让各自小组完成创新性练习方式的设计,这既是对教学内容“如何教”问题的设置,也是给每个小组分配的任务。其二,“模拟上课”的教学能力考核方式具有可行性。本研究的教学实验中所采用的教学能力考核方式是模拟上课,其中,在足球和网球普修课中采用的是“个人模拟上课”,在专项课中则是采用了“小组模拟上课”的形式,并运用自编的《基于观察的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评价量规》对模拟上课的情况进行了评价。教学实验表明,运动技能考核与教学能力考核可在教学考核时同时展开,并且可以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当然,这需要教师之间的积极配合。其三,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首先,足球与网球教学实验的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教学模式在发展学生相关运动技术、PCK与学科教学能力方面相较于传统教学具有更好的效果,这是其内部效度的体现;其次,该教学模式在网球普修课、足球普修课与足球专项课上的实施所取得的良好的教学效果则表明该教学模式具有良好的外部效度;可推广性的另一支撑便是该教学模式所采用的PBL教学方法与教学能力考核的可行性也在教学实验中得到了证实。4、拓展了高师院校发展学生教学能力的新途径,即“术科专项班学生公体课教育实习模式”。当前术科教学与教育实习在发展学生教学能力上所反映出的共有问题便是学生教学实践机会少,专项班学生在公体课上进行教育实实这一思路为这一问题解决提供了可能,进而为构建“术科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教育实习模式”提供了思想来源与实践准备。“术科专项班学生公体课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性实验,初步证实了这一教育实习模式在发展体育师范生“关于学生的知识与关于体育教学策略的知识”等PCK维度知识与教学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高师院校可以把公共体育课堂作为实习基地,由专业课任课教师或者专业课与公体课任课教师共同承担实习指导教师,这样一来,体育师范生体验真实教学的机会便会明显的增加。从现实来看,该教育实习模式在高师院校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也应该成为教育实习模式的重要补充形式。
张琳[2](2019)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2017版最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颁布,基础教育进入了核心素养导向的新阶段,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人类也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进行了信息时代的新阶段——智能时代。信息技术具有潜力支持教育教学变革,改变目前基础教育阶段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于信息技术,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师范生比作为数字移民的大部分在职教师有更强烈的认同感。若师范大学能有效地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当代师范生便能成为未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推动者与催化剂。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五大问题:(1)为了促进未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师范生需要相应地具备什么样的信息化教学能力?(2)目前师范大学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哪些模式?在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培养成效如何,是否能够胜任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3)在师范大学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哪些因素促进了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又有哪些阻碍因素?(4)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与课程实施中哪些策略发生了作用?哪些策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5)如何综合各个层面利益主体的力量,系统性地实现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常态化发展?本研究在研制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产出结构的基础上,指向2017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内涵,结合国内外已有的标准,制定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目标框架;以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为框架,从复杂系统的视角出发对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与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三种不同培养模式的三所师范大学做了个案研究,以量化与质化的方法对三所师范大学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以深度访谈各方利益主体、多元数据相互佐证的方法,对于三个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系统的现状做了研究,分析了各个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的信息化教学意愿、行为与影响因素,剖析了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源,总结了三种模式的合理性、局限性及其适用的情境。在此基础上,对于三个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在三个案例中各个层面被证明有效的培养策略,从而形成了师范大学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未来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能力,其能力结构需要突出核心素养的指向。本研究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中融于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突出了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的核心素养导向;在整合学科知识的教学法(TPACK)框架中融入了核心素养因子,形成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法(TPACCK)框架,作为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突出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与课程的相关性,为师范大学设置培养路径指明方向。第二、个案研究中的三所师范大学的三种培养模式都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其有效性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部具体的情境。自上而下基于通用信息化课程的培养模式在课程授课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符合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时,能够促进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反之就会失效;自下而上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有赖于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示范,如果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实践意愿不强、能力欠缺,那么这种模式也就失去了动力源;多方协同综合培养的模式因其多元的动力源而相对存在一定的优势,如果动力源均产生预期的效果,那么这种模式便兼具前两种模式的优势,使得师范生既能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又能在教师示范与实践活动中获得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但是这种模式依然存在教师信息化教学实施与示范均不符合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而导致模式失效的风险。第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课程实施三个层面采用合适的培养策略共同推进。顶层设计的整体策略是设置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多元化培养路径,并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多元化发展路径中的利益主体形成共同愿景,为各方利益主体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院系管理层面要发挥其中层的变革领导,通过人员支持、文化支持、设备支持等保障措施来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优质的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支持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丰富优质的信息化教学体验。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在课程目标定位上要注重技术支持教学的导向以及核心素养的指向,重点发展师范生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解决教学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还应注重课程与学科以及学科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在系统中多方利益主体协同推动之下,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获得常态化发展。
程明喜[3](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主体进行课程设计时所持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确定中的选择性倾向。课程价值取向伴随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要素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设计具体技术背后的“幽灵”和“无形的手”。笔者在长期从事教师培训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样、课程设计理念纷繁芜杂、各种声音此消彼长现象。由于缺少研究,很多课程参与主体,包括不同培训机构、课程设计者、培训者、参培教师等课程取向意识缺失,无法在相对共识、清晰的课程立场下有效沟通、设计课程并形成合力,这是导致教师培训“无序”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与现实,视界从1978年起至2018年,整整贯通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旨在考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三是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教师培训历史发展为主线,聚焦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一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确立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依据不同时期教师培训重要政策和关键事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置于历史坐标下,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历史真相。二是文本分析。研究按教师培训发展四阶段展开,选取了不同时期多种形态的教师培训课程37份,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并依据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做出判定,最后,确定了不同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三是德尔菲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阅读,初步圈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对11位培训专家的函询,确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政策与标准、培训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及参训教师的访谈,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以及“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取向;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课程呈现出能力中心取向;“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课程呈现出专业发展取向与综合素养取向并存取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整体上呈现出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专业发展、向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第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与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第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是:一是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取向意识,在明晰的课程取向指导下实施课程设计技术;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标准和理论学习,确保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技术。二是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第一,把握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第二,有意识地建立课程设计团队,避免课程设计者个体视角偏见和经验束缚;第三,本着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设置培训项目,基于教师实际,聚焦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三是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第一,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立足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及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推广教师培训经验。四是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第一,进行综合素养取向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第二,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分析。
刘艳平[4](2016)在《小学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入深水区,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内容、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改革的核心。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传统班级授课制背景下划一性教学的“封闭性、同步性”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如何改善划一性教学的弊端,成为课程实施过程中关注的焦点。个性化教学以“珍视群体中的每一个人”为基本价值追求,强调尊重并关注学生在学习兴趣、能力、速度、适应性等方面的差异,着力改变“同一目标、同一内容、同一方法、同一速度、同一结论”的传统教学观念和课堂面貌,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数学学科作为基础性学科,无论是知识内容还是思想方法,对于夯实学生知识基础、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按照当代信息化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以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对小学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进行研究。本研究在大量国内外个性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个性化单元教学的概念,并以长春市一所小学为个案,以数学学科为例,探寻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遇到的问题与障碍、破解的方法与对策,在此基础上系统构建了个性化单元教学的内涵特征、价值原则、操作策略。研究发现,小学数学个性单元教学可以以重组单元教学内容、变更教学组织形式为突破口进行操作,存在四种变更教学组织形式的运行模式:学习顺序选择模式、集体指导补充模式、学习进度调适模式、学习起点诊断模式。重组单元教学内容要以核心知识内容的理解、核心思想观念的感悟、核心方法技能的掌握为依据,采取整合、补充、删减的方式进行,包括对单元内部的重组、同一领域不同单元的重组。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小学数学学科可以进行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单元整体教学是实现个性化教学的有效途径;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存在不同的运行模式;教师的参与动机与水平是影响教学改革的关键变量;教师共同体的集体智慧是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强调学校软硬环境的支持。本研究为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提出如下建议:以学科组教师共同体的建设为核心推动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为驱动激发教学改革的活力;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要关注教师的个性。
戚静[5](2020)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指明了高校各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同向同行、协同建设的根本方向。2017年12月6日,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实施纲要》,提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提出是对现实问题的积极探索和回应,是正确理解立德树人的体现,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题中之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和核心目标,要求各门课程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下的育人导向,开展思政资源渗透,将思想政治教育从学科整体规划和布局进行顶层设计,形成课程支撑专业、专业支撑学科、各学科之间立体、交叉、全面的协同育人框架,让每一个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独特个体,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职责。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述评,认为对于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内容体系的搭建、对育人机制的构建是本研究的着力点。理解和把握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内涵必须从其基本历程和理论依据入手,课程思政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从建国后高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曲折发展到改革开放后的恢复与重建,再到课程思政最新的实践探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新的问题。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遵循,以实践论为出发点、认识论为着力点、价值论为落脚点,最终旨归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观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向。同时,中西方协同理论以及马克思协作合力理论为高校课程思政做好协同建设也提供了理论依据。除此之外,教育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以及学科、跨学科、合作教育的理论也能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课程、专业、学科间实现共同育人提供科学基础。本文以现实问题为导向,选取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2017年,上海市出台《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全面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启动整体试点校12所、重点培育校12所、一般培育校34所。考虑学校类别、优势学科、建设过程等各因素,选取了在整体试点校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四所高校做相关案例研究,分别是复旦大学(部属高校、“985工程”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海大学(“211工程”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海中医药大学(市属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海师范大学(市属高校、师范特色高校),以上四所学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时间早、特色明显、侧重点不同,是各高校中的先行者和排头兵,具有较强的典型示范作用和分析研究价值。在分析中发现,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有其鲜明特色,并取得了很多经验。同时也存在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脱节即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认识不足、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不够准确,课程思政中协同不够即课程内部协同不够、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协同不够、课程思政资源间协同不够,教师课程思政协同的意识与能力存在问题即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不强、教师课程思政的动力不足、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欠缺,课程思政协同中的机制不完善即课程思政协同的培育机制不健全、课程思政的保障机制不健全、课程思政的激励机制不健全、课程思政的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案例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实施中,必须首先要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指导,坚持系统性与长期性相统一的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适应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原则,正确把握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其次要明确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责任主体,保证党对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主导权,发挥教师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主体性,落实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和思政工作队伍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执行力,并处理好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责任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本文试图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体系结构,构建知识、能力、价值三维目标贯通,学科、专业、课程三级协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通识课)、专业课三类课程协同的全课程育人体系;构建融合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结合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打通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的全过程育人体系;构建全员协同互联、协同互通、协同互动的育人体系。为保证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体系的良好运作,通过构建高校教师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培育机制、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教学实施与管理机制、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平台机制、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保障机制,实现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有序开展。最后,对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开展进行评价,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能走对方向、取得实效。本文根据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两个核心环节、一个关键过程和一个保障设计指标体系,即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对协同合作的评价,并提出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体系优化的措施,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评价的长效机制,以指标为参考,改进和完善课程思政的质量,以“三全育人”为指引,推进协同育人建设。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和核心目标,以课程为出发点,各门课程、各类课堂、所有教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下的育人导向,开展思政资源渗透,将思想政治教育从学科整体规划和布局进行顶层设计,致力于构建起内容体系完整、机制体制协同、可操作性强的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格局,使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理念在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得到更加充分的运用。
杨晓奇[6](2014)在《教学资源及其优化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教学资源作为支撑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和条件,逐渐成为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走进了教学论研究者的学术视野。教学资源是指在学校教育中,围绕教学活动的开展,为实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活动,提升教学品质而参与其中且能被优化的所有教学要素的总和。教学资源是教学的构成性资源与影响性资源的协同共生;是教学中预设性资源与生成性资源的和谐统一;是单一型资源与混合型资源的叠加交叉;是教学活动中人本资源与“物性”资源的有效结合;是学段性资源与学科性资源的相互统一。教学资源具有多样性、实践性、协同性、时代性、开放性和可开发性等特征。对于教学资源可以有多种分类方式和标准,教学资源的差异性和联系性分别构成了对教学资源进行向下分类和向上分类的基础。基于单一型和综合型两种分类标准的考虑,本研究在综合权衡教学资源的动与静相结合、开发与未开发相结合、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等三个主要维度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型分类的标准,将教学资源分为静显性教学资源、潜隐性教学资源和生成性教学资源三大主要类型,依此对教学资源开展了相关研究。教学资源的存在形态多种多样,综合考虑主要有静显性教学资源、潜隐性教学资源和生成性教学资源三大主要类型。教学系统中的静显性教学资源主要涉及教学的时空资源、教学文本资源和教学中的人本资源;潜隐性教学资源主要涉及师生的智能资源、教学中的人际情感资源和“民间”的教学资源;生成性教学资源主要涉及教学中的“情境”资源、教学中的“事件”资源和教学中的“错误”资源。教学资源的这些存在形态对于提升教学资源的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学资源的价值之于教师,有助于涵养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有助于增强教师的教学效能;有助于彰显教师的教学个性;有助于觉醒教师的教学资源意识;对于学生,有利于学生选择适切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育学生深度学习的学习品质;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学资源的运行机制实质上是指各种教学资源如何在教学系统的整体架构下各自发挥作用和价值,形成教学合力、实现教学目标并优化教学效果的过程。系统论思想为教学资源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性理论依据;协同学思想为教学资源运行的基本方式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生态学思想为教学资源运行的基本状态勾勒出了和谐愿景;丰富的课堂教学实践为教学资源运行提供了鲜活的实践场域。教学资源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教学资源的保障性机制、动力性机制和调节性机制。不同学科视域中的资源配置对于教学资源配置均有着一定的借鉴价值。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应遵循优效、公平及均衡的基本准则。在教学资源的配置中,支持教学活动开展所需要的主客观要素均能成为教学资源的来源,其中教师在教学资源的配置中是最具能动的主体,采用“学校”和“教师”组成的混合型资源配置方式是较为合理的路径选择,教学资源的配置效益与教学品质的提升密切关联。为了了解教学资源优化的现状与表现,通过调查问卷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按照目的性抽样的原则,选取了甘肃省庆阳市396名中小学教师实施了问卷调查,并深入到庆阳市三所小学对7名个案教师实施了访谈和课堂观察。通过实践研究,发现教学资源优化的现状集中地表现为:对于教学资源的认识与理解较为含混;过度依赖“物性”的教学资源;视教科书为最核心的教学文本资源;忽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教学资源运用的简单化倾向较为明显;教学资源优化的意识及能力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研究同时发现,教学资源优化的主要途径依此是:教师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师的教学反思与再实践;教师学习;教师开展相关的教学研究以及各级各类的教师培训。经过归纳总结发现教师对于教学资源优化的主要方式分别是:筛选、调配、转化以及整合。同时,在外部影响因素方面,教育资源的基本配置间接地影响教学资源的优化;课程资源较为直接地影响着教学资源的优化;在内部影响因素方面,教师的教学资源意识是影响教学资源优化的先导性因素,教师的教学资源能力是影响教学资源优化的决定性因素。基于教学资源优化中的问题,本研究提出教学资源优化的主要策略。首先应积极培植教师的教学资源的意识;其次要努力强化教师的教学资源能力建设;再次要做好教学资源的普查与摸底工作;最后要减少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资源荒废问题,并在教学资源持续优化的基础上,使得课堂教学变革遵循一种循序渐进、持续推动的渐变逻辑,从而形成不断深化的课堂变革路径。
王萍[7](2015)在《教学智慧生成研究》文中认为人是需要教育的唯一生命,人潜藏着许多未经开发的萌芽,人只有通过教育才成其为人。时代要求学校所培养的人才,不但需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还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与能力,以便适应持续变化的环境。也就是说,学生为了自己的现在和将来,必须养成学习、工作与生活的智慧。只有智慧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智慧的人;只有智慧的教学才会营造智慧的课堂;只有智慧的课堂才能陶养出有智慧的学生。智慧的教育期待智慧的教师;智慧的教学呼唤智慧的教师;智慧的学生渴盼智慧的教师。建设一支拥有智慧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已成为时代赋予教师教育的历史使命。由此,深入探讨教学智慧的内涵与特征,探求教学智慧的价值与意义,探究教学智慧的缺失,研究教学智慧生成的内部要素、外部环境、形成机制与培养路径,有着积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研究突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将理论研究与扎根性研究结合起来,实施了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叙事研究法、生活体验研究法与现场研究法。教学智慧是什么?它是指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促进彼此发展的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所表现出的聪明才智;教师对教学活动本质的把握;教师在教学中深刻洞悉、敏锐反应、机智应对、善于创造、正确解决教学问题的综合能力;教师实施合理教学、实现高效教学的一种品质;师生教学生活所表现出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创造的生态;教师真正尊重师生生命、热爱教学生活的状态;教师教学中求真、求善、求美的生活方式;师生共同幸福成长的境界;教学智慧的终极指向是学生智慧的发展。教学智慧的本质属性表现为主体性、实践性、创造性、个性化和系统性。同时,教学智慧也具有情境性、缄默性、动态性、审美性与向善性等特点。教学智慧与教学个性、教学机智、教学艺术、教学技能和教学模式彼此之间,既有各自边界,又存在相互联系。教学智慧的价值何在?重视、认识和认同教学智慧的意义与价值,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教师致力于教学智慧培养的前提。教学智慧作为教师教学的一种综合的能力、状态和境界,其最终指向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但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教学智慧的价值并不是中立的,也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价值负载的。对于教师,教学智慧的追求与培养,可以使教师体验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提升教师的生命境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使教师享受到职业幸福,以构筑教师的美好生活;对于学生,教学智慧的价值,具体表现于它能够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涵养德性,润泽生命和培育智慧,以引领学生的和谐成长;教学智慧对于教学活动,主要表现为它能够回应教学的本真目的,应对教学的复杂品性,顺应教学的生成特性,以促进教学的有效实施;教学智慧对于社会发展,主要表现了它能够培养智慧性人才和构建智慧性社会,从而来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教学智慧缺失的表现与根源是什么?教学活动是非常复杂的一种个体行为,教师从事这样一种活动,没有成熟的人生思想、社会思想、教育思想等作指导,便很难保证取得有价值的效果。教师需要过一种有智慧的教学生活,课堂教学呼唤教学智慧。教师教学智慧缺失问题是摆在学校面前,甚至社会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学智慧的缺失,主要表现为教师教学病态、学生发展扭曲、课堂教学变形。究其因,从教师个人、学校、社会三个视角来分析,有教师个人素养不足的原因,也有学校环境支持不利的原因,还有社会因素影响不良的原因。教学智慧生成包括哪些内部要素?教学智慧生成的内部要素是教学智慧研究的核心问题。立足于教学智慧生成的理论逻辑与教学智慧生成的实践样态分析,基于系统论思想的视域,本研究得出,教学智慧生成的内部要素主要包括认知性要素、知识性要素、技能性要素和情意性要素。认知能力是教师对教学及相关活动进行感知、理解、判断以及对问题解决的能力,是智慧生成的关键要素,具体包含教师教学的感性能力、知性能力和理性能力。智慧不是知识,但智慧的形成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教学智慧的养成,要求教师须拥有一个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其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支持性知识。课堂教学活动必须依靠教师的教学技能,就教学智慧的生成而言,教师在教学技能实施方面突出表现在教学活动的课前设计、课中教学和课后检评环节中。情感不仅是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为智慧的生成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教学智慧生成的情意品质具体表现为教师的职业情感、人格特质、伦理情怀和审美情趣。影响教学智慧生成的环境因素是什么?教学智慧的生成,不但需要教师自身具备一定的素质能力,还要求有一个适宜智慧生长的环境。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进行考察,影响智慧生成的环境因素,由内到外,或者说从近及远,可以分为课堂环境因素、学校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其中,课堂环境因素包括典型情境、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和教室环境;学校环境因素包括校长领导、教学管理、同侪关系和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因素包括教育事件、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氛围。教学智慧生成的机制是什么?从系统论中得到启示,教学智慧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系统整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结构及其内在机制。从教学智慧的横向结构分析了构成教学智慧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在第一层级结构中,认知性要素是生成教学智慧的“关键”要素;知识性要素是生成教学智慧的“基础”要素;技能性要素是生成教学智慧的“媒介”要素;情意性要素是生成教学智慧的“动力”要素。以此类推,各类要素的组成作为第二层级结构,再把各种成分包含的具体的次级成分作为第三层级结构,各要素成分之间相互联系,也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从教学智慧的纵向结构分析,教学智慧生成大致可以经历三个标志性阶段,即自发阶段、自觉阶段和自由阶段。从教学智慧的整体结构分析,教学智慧若以“四棱锥”表示,环境以“球形体”表示,二者结合则形成“教学智慧生成系统”模型,教学智慧在纵横相连、内外相接、多方整合中生成。教学智慧生成的策略有哪些?为了促进教学智慧的生成,第一,应导正教学智慧生成的价值认同,通过为教师提供社会支持与导引个体反思进行;第二,应提升教学智慧生成的素质能力,要求教师练就认知能力,积淀知识素养,锻造技能素质,涵养情意品质。第三,应构建教学智慧生成的生态课堂,要求营建生活课堂,建立和谐课堂,构筑创新课堂,追求高效课堂;第四,应营造教学智慧生成的学校环境,可以通过培育智慧型校长,实施人本化管理,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营造书香型校园来进行;第五,应优化教学智慧生成的社会环境,可以通过完善教育政策制度,发挥专家引领作用,提升公民教育素养来进行。另外,还要注意整合协调教学智慧生成系统的内外各要素和因素;关注教学智慧生成的自发、自觉与自由阶段样态;培育教学智慧,既是过程,也是结果,但过程更重于结果。
洪頵[8](2013)在《“天人合一”和谐教学观下的课堂生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课堂是一客观存的社会生态系统。针对这个系统面临的各式各样的现实困境,从生态学视角加以分析,并提出课堂生态优化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对这一视角下的研究有着哲学层面的指导价值。目前,在“天人合一”和谐教学观下探索课堂生态的研究不多。通过追问何为“天”、何为“一”、何为“合一”、为什么会“合一”,怎样才能“合一”,梳理清了“天人合一”的内涵和基本内容。阴阳说从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合一”,“知行合一”是通向“合一”的重要路径。“天人合一”的主要内容有:人性、人道与天理、天道的合一;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中也包含着“中庸”的思想。“天人合一”的特征概括为整体性、和合性、顺应性三点。这一思想对当代有其哲学、社会、人生、教育的价值。研究“天人合一”后,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实现“合一”的机制可概括为两个字,一个是“和”,个是“顺”,它们是思考“天人合一”和谐教学观、课堂生态优化问题的原理基础。“天人合一”下的三条基本原理分别是:整体性原理、和谐性原理、顺应性原理。以这些原理为依据,所提出的“天人合一”下和谐教学观包括的内容有:教学的整体观、教学的和谐观和教学的顺应观。这种和谐教学观充满了“合”、“和”、“顺”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化。“天人合一”下的课堂生态与生态性课堂具内在统一的价值追求,课堂生态是课堂活动主体与其生存环境组成的有机系统。生态性是它的基本属性,具体体现为和谐性、生命性、多样性。课堂生态是教学环境与教学系统这一“群落”相互作用的统一体,教师、学生、课程这三要素构成了课堂生态的主体结构。课堂生态的功能就是培养人,它通过具体的整合功能、交流功能、生长功能相互配合、协调完成。整合有自组织整合与组织整合两种方式,交流功能与信息在“课程链”上的传递有关,生长包括教师、学生、课程的生长。课堂生态内的人与其及生存的环境在相互调适的动态运行中不断地进行“物质”(教学内容)、“能量”(情感、态度、信念等)转换和交流等,以便维持该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和谐性是生态性课堂的首要属性,“平等、关怀”是课堂生态和谐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平等、关怀的课堂场域中,人的精神世界才会不断完善,走向和谐;“自然、自由”是课堂生态和谐的本真,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心情舒畅,除去了虚伪与浮躁,一起坦然的求知、成长;“开放、活力”是课堂生态和谐的基本表征,开放意味着从一个心灵开放者到另一个心灵开放者之间的对话,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充分显现生命的朝气蓬勃与课堂氛围的和谐美好。和谐的内容十分丰富,主体问的和谐、课程的和谐、主客和谐以及物质“场”与精神“场”的和谐。走进“课堂田野”,用应然的生态课堂标准来对照,发现课堂有很多生态不和谐的现象,课堂生态面临各种现实困境。本研究是根据师生的现身说法、专家的分析和本人的观察来探讨课堂生态现实困境的各种表征和成因。课堂生态困境突出表现为整体性破坏、和谐性失衡、适应性偏颇几个方面。究其根源,在其外部影响因素中,既有全球性因素,也有本土性的因素。课堂生态困境与自然生态危机有着同样的哲学层面的根源。应试教育的顽固性仍是课堂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课堂生态内部结构的失衡、课堂生态功能上的障碍都会给课堂生态带来困境。课堂生态的优化,首先是观念的优化。其中,生态自然观对教师各种具体教学观念的生态化取向,起支配和决定作用,它有助于我们站在人类生存和未来发展这一高远的境界,来思考包括课堂生态的优化、教育的生态目标等在内的教育问题;课堂生态观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生态学解释,强调动态平衡性和可持续发展;师生平等观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先决条件;教学生成观下的教学,是一个发展的、增值的、生成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学生的学习灵感都会在预设之外动态生成;管理人本观是课堂生态优化的基本保障。观念的优化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也离不开一定的建构策略。课堂生态的优化,离不开课堂环境的优化。有内环境的微观教学环境的优化、外环境的学校环境的优化和社会环境的优化。其中,微观教学环境中的心理环境的优化,是最重要的一项环境优化策略,心理环境是对人的心理及活动产生直接作用的各种环境因素总合。心理环境的优化应围绕学生学习兴趣、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主体性的体现等方面来展开。对于教学环境优化,重构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最为重要措施,师生是课堂生态中的学习共同体,也是生存共同体,生存共同体下的师生关系是立本丰满的生态关系,这种关系突出了守望相助、富有人情味的现实生活状态。生命的多彩丰富决定了师生关系的多彩丰富。教师与学生是课堂行为优化的主体,教学的生态化取决于他们生态素养的提高、他们对课堂自然属性的共同维护,以及对课堂生态平衡的保持。在课堂中教师做到“顺其自然”的基本要求就是:自然的表达,真诚的鼓励,与学生亲切的交流和真实地互动。保持平衡的具体要求是,做到教学中的阴阳平衡,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度”,对各种教学理论合理性选择,取长补短。课堂的生态优化与师生的课堂生活质量有关。个充满美学元素的课堂,一定是让师生心旷神怡的课堂,它带来师生课堂生活质量的提升,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另外,通过师生幸福感的提高,以及教师的自我修炼,也会搞高师生的课堂生活质量。教师在理想的课堂中将获得生命原生的幸福、充实、宁静与喜悦。在外环境中,学校管理层的作为、校园文化、学习型学校的建设等方面的因素都会对课堂生态产生影响。在办学指导思想中,注意吸纳“天人合一”思想的精神实质,走和谐、生态化的发展道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倡注入生态元素,注重将文化建设与教学、管理、服务有机结合地结合起来,共同体现对生存环境的热爱,对人生命价值的尊重与关怀。社会环境是影响学校教育系统的外部社会条件总合。教育政策措施、社会舆论导向等,都是影响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师的观念的重要因子。
张先波[9](2019)在《中学数学思想的培养研究 ——基于深度教学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从原始的结绳记事,到对于数与形的重视;从楔形文字、象形文字的表达,到初等数学符号的出现;从面向生活实践的零散数学规律,到系统性的数学学科体系。数学这门古老的学科,在迈过其漫长的发展历史之后,在学校教学的过程中继续生根发芽。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数学不仅致力于传递古今中外的数学知识和定律,更重要的是在与学校生活中其他学科的交融过程中,使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领会数学思想,感悟数学之美。曾有学者指出,数学是关于美的学科,数学是关于艺术的学科,数学是不断反思发展的学科。数学之美,体现在其数字的变幻之美,体现在数学公式的平衡之美,体现在数学发现的探索之美,同时也蕴含在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所体会到的获得之美。数学同时还是关于思想的学科,历代数学家根据自己对相关数学领域的研究,不断充实数学思想库,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实现数学学科的不断发展。关于数学是一门艺术还是一门科学性学科的争论至今仍然存在,数学是一门艺术体现在数学通过艺术化的语言、简练的公式表达,使得数学思想得以发展,数学学科也称为学科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数学是一门科学,数学的语言及表达要求精确而凝练地指出相应的意图,要求数学学习者和研究者对于相应数学思想的深刻化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做到运用时的精准化。数学同时是一门生活化的学科,原始的数学便发端于人们对于生活问题的解决过程。如古埃及数学文明的发展,便是由于尼罗河三角洲的河道淤积以及洪水泛滥等问题,迫使数学家开始研究淤积的面积,并提供相应的预测。数学的发展往往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数学发展的每一个重要阶段必然伴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也在顺应社会的需求。这一点在近现代数学发展史中得到了印证,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以及基础数学研究的日益专门化和数学教育的大众化等趋势,均是数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表现。无论是古典时期阿基米德的几何《原本》,还是现代数学家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和关键突破,均为数学的发展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前数学的发展,除了需要数学家和相关研究者持续不断的努力,同时需要学校教育培养出对数学感兴趣、能够领悟数学之美的人才。学校教育的产生,在人类历史上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使得人类文明的传承有了相对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途径。学校教育的产生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学科教育的发展,使得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成果能够分门别类的进行传递和发展。正如学者所言,我们的数学教育并非是使每个孩子的都成为数学家,而是要在他们心中埋下数学的种子,使他们感悟和理解数学之美。学科教学的过程,不应当只是知识的传递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科教学应该成为思想领悟的过程,成为数学知识向数学思想跨越的过程。数学知识的学习是数学思想领悟与获得的基础,是数学深度学习达成的必要前提。基于深度教学的视角探讨中学数学思想的培养过程意味着,从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等方面进行中学主要数学思想进行培养。从深度教学的视角而言,知识的结构分为符号表征、逻辑结构和意义系统三个层次。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应当是超越知识的符号性教学和表层化教学,进而深入到知识的内部结构之中,使学生在领悟数学学科知识的结构的基础之上,获得数学思想的熏陶。从数学知识到数学思想,不仅是数学教学的飞跃式发展,同时也是教学走向深度的必然要求。当前对于学生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最终需要回归到各个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来,通过学科教学逐步渗透相应的学科思想,培养学生优秀的学科思维,进而促使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提升。尤其是对于中学数学教学而言,中学处于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相应学科思想学习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的数学思想学习尤其需要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课堂教学应当以学科思想,即重要的数学思想为线索,将数学知识串点成线成面。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经由学科思想的浸润,通常能够加深对于数学学科的认识,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以及促进其对于学科结构的把握。因而,数学思想的教学之于数学教学过程而言至关重要,从数学知识到数学思想的跨越是当前课堂教学应当关注的重点。同时,如何在中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以及数学思维品质,也是一线教师及研究者应关注的的问题之一。
朱毓高[10](2016)在《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研究 ——基于重庆九所高职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培养现代社会产业所需“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一方面,《中国制造2025》“实施制造强国”成了职业教育新的“中国教育梦”。落实《中国制造2025》,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级制造人才尤为关键。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机遇”。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不仅形塑了高等职业教育外部发展环境的“新常态”,更影响到了高等教育内部的教学环境,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如何对接新的经济社会结构成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挑战”。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支撑中国制造,成就出彩人生”,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是理论界和实践界必须解决的新课题。高职院校课堂环境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因素之一,更是所有教学活动开展、实施的具体场域。因此,高职院校课堂环境不仅影响着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安排,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在某种程度上,高职院校课堂环境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环境的变革与优化是高等职业教育“支撑中国制造,成就出彩人生”,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之一。然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却面临“发展定位、整体质量及特色性”的困顿之境,特别是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变革力度亟待强化、课堂环境管理存在理论与实践双重挑战。基于此,本研究致力于探索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现状与变革之道。本研究基于学校教育管理的视角,以心理动力场学说、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需求—压力理论为理论支撑,遵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思路,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探讨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的理论框架、应然样态、实然状况和变革策略。研究通过对近15年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的文献研究,理清了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的基本结构与要素,明确了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的价值取向与价值尺度。结合个人工作实践,在文献分析、开放式访谈和行动观察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信效度良好的《高职院校课堂环境调查问卷》与《高职课堂环境访谈提纲》,以此为研究工具,在重庆市九所高职院校开展实证调查。通过为期两年的研究,得到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高职院校课堂环境是学校按照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而组织起来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物理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的总和。对课堂环境的管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到课堂管理的效能和效度,同时也是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本保障。课堂环境管理可以分为课堂物理环境管理、课堂心理环境管理和课堂制度环境管理三方面的管理活动内容。由于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的性质不同、高职院校课堂的教学理念不同、课程设置不同、课堂教学过程不同、课堂环境管理的管制模式不同,使得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存在特殊性诉求: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需要宽泛课堂理念作为指导,需要特色课程设置作为核心支撑,课堂环境管理需要制度契合加以保障。第二,由于高职院校课堂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理念也要不断变革。一是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高职院校课堂环境权变管理:取向多样化,让显性环境与隐性环境的动态交叠;管理弹性化,让预设环境与生成环境的互为补充;过程建构化,让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的兼顾兼容。二是封闭与开放相融合的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系统管理:内容立体化,让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的循环观照;范围广延化,让实体课堂与虚拟课堂的交叉运用。三是无序与有序相依存的高职院校课堂环境制度管理:关注平衡性,让外生秩序与内生秩序的平衡;追求融合性,让信息反馈与环境开放的融合;推动相生性,让无序状态下孕育的有序生成。四是负向与正向相兼容的高职院校课堂环境协同管理:从“冷漠”转向“合作”,关注富有人情味的活动环境;从“涣散”转向“严谨”,关注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气氛;从“乏味”转向“趣味”,关注富有激励性的“心理场”;从“阻隔”转向“理解”,关注富有意义的师生参与。五是物质与生命相兼顾的高职院校课堂环境人本管理:追求流动性,打造课堂能量流动的生态系统;践行互动性,完善交互建构的信息系统;实现发展性,建成动态生成的发展系统。第三,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在物理环境方面,高职院校在教学硬件设备上得到了较大改善,总体上改变了过去教学设施缺乏、装备落后和使用便捷性较差的不良状况,物理环境的总体改善使得学生对教学场所装配的教学设施设备总体上持满意态度。从心理环境角度看,大部分高职教师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身份和教学策略,积极致力于互助合作型的课堂心理环境的建设。在制度环境方面,以任务的设置和问题的解决为基本的方法取向,凸显院校“职业导向”和“企业化”的特点,普遍实施较为宽松的纪律要求和人性化的课堂秩序管理。调查发现,高职课堂存在诸如多媒体设备的滥用、励志性标语的误用、警示标语和护具的乏用等导致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割裂,课堂教学的封闭性与线性化、课堂教学的冷漠性与去生命化等引发课堂心理环境和制度环境失谐等问题。第四,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高职院校课堂环境自身的客观局限,具体表现为高职院校课堂三大环境的协同兼容性不足、高职院校课堂三大环境“差序影响”教学;二是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教师要素的不足,具体表现为教师职业素养不高、教师创新意识欠缺、教师教学行为失范、教师实践指导不够;三是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学生要素的不足,具体表现为高职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学生的探究钻研意识单薄、学生学习态度比较不端正。因此,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重构的基本思路就在于重构管理理念、进行实践改革和提供保障支撑。从重构的理念变革看,需要实现高职课堂环境从物理课堂到生命课堂的延伸、实现从知识环境向心理环境的转化、实现从学业发展向文化成长的引领、实现从碎片环境向系统环境的转变。在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重构的实践举措上,重视课堂中职业情境的营造,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的整合;形成民主与合作的课堂氛围,实现心理环境与制度环境的整合;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凸显高职课堂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特色。在保障措施上,应强化国家的政策导向、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拓展高职课堂教学资源、改革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制度。
二、关于课堂教学整体改革有关问题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课堂教学整体改革有关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PE-PCK发展的术科教学改革研究:从理论到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问题与设计:研究概述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术科教学改革尚未找到它的“伽利略”:追问现实的紧迫性 |
1.1.2 师范教育面临着专业化的固有风险:拷问策略的合理性 |
1.1.3 PCK理念的倡导与发展:叩问理论的可行性 |
1.2 研究问题的阐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1 P-PE-PCK |
1.4.2 术科 |
1.4.3 教学 |
1.4.4 教学改革 |
1.5 论文结构与创新 |
1.5.1 论文结构 |
1.5.2 研究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术科教学改革研究进展 |
2.1.1 我国术科教学改革研究的不同范式表达 |
2.1.2 国外术科课程与教学的特点 |
2.1.3 小结 |
2.2 国内外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状况 |
2.2.1 我国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状况 |
2.2.2 国外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状况 |
2.2.3 小结 |
2.3 国内外“师范生PCK”的研究进展 |
2.3.1 国内外PCK研究概况 |
2.3.2 师范生PCK的现实发展状况 |
2.3.3 师范生PCK的发展途径 |
2.3.4 师范生PCK的测量方法 |
2.3.5 PCK与教学能力的关系 |
2.3.6 P-PE-PCK的研究状况 |
2.3.7 小结 |
2.4 文献总结 |
3 研究设计与过程 |
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3.2 研究策略与方法 |
3.2.1 量化研究策略与具体方法 |
3.2.2 质性研究策略与具体方法 |
3.2.3 混合研究策略 |
3.3 研究工具 |
3.3.1 量化研究工具 |
3.3.2 质性研究工具 |
3.4 数据收集与处理 |
3.4.1 数据收集 |
3.4.2 数据编码 |
3.4.3 数据处理 |
3.5 研究过程 |
3.5.1 前期准备 |
3.5.2 实施过程 |
3.5.3 后期整理 |
3.6 研究的信度、效度与伦理 |
3.6.1 质性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3.6.2 实验研究的效度 |
3.6.3 研究者角色 |
3.6.4 伦理 |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术科教学改革的理论准备 |
4 理论基石:术科教学理论基础的匡补与诠释 |
4.1 术科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薄弱 |
4.1.1 术科课程与教学的知识论基础与价值论基础的论述较少 |
4.1.2 术科课程与教学长期存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割裂”现象 |
4.1.3 运动技术的教育学意义被遮蔽 |
4.2 术科课程与教学的知识论基础 |
4.2.1 知识论基础论域 |
4.2.2 术科教学的“知识性怀疑”:从“学科”与“术科”之争谈起——回答术科课程“有没有知识传授”的问题 |
4.2.3 运动技术:术科课程知识的本体论追问——回答术科课程知识“是什么”的问题 |
4.2.4 实践知识:术科课程知识的身体与实践维度——回答术科课程知识“是什么类型知识”的问题 |
4.2.5 作为参与者的身体练习体验:术科课程知识的学习方式——回答术科课程知识“如何学”的问题 |
4.2.6 学习场域:术科课程知识“体验学习”何以可能——回答术科课程知识“如何教”的问题 |
4.2.7 CK、PCK与PCA: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 |
4.2.8 现实情境的教学问题解决过程:PCK向PCA转化的机制问题 |
4.3 术科教学的价值论基础 |
4.3.1 价值论基础论域 |
4.3.2 术科教学的价值判断 |
4.3.3 术科教学的价值取向 |
4.4 小结 |
5 理论方向:术科教学基本问题的检讨与澄清 |
5.1 术科教学基本问题的论域与论说方式 |
5.1.1 术科教学基本问题的论域 |
5.1.2 术科教学基本问题的论说方式 |
5.2 术科教学目标的取向问题 |
5.2.1 术科教学目标的实然取向 |
5.2.2 术科教学目标的应然取向 |
5.3 术科教学内容的改造问题 |
5.3.1 术科教学内容的选择、整合与呈现问题 |
5.3.2 术科教学内容的选择依据:继承与发展 |
5.3.3 “术科教学内容问题化”组织策略:内涵与组织方式 |
5.4 术科教学方法的发展问题 |
5.4.1 传统术科教学方法的功利与有效问题 |
5.4.2 现代术科教学方法的多元与缺席问题 |
5.4.3 术科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追问” |
5.5 术科教学评价的优化问题 |
5.5.1 传统术科教学评价的“去情境化”问题 |
5.5.2 术科教学评价方式的现代转向 |
5.5.3 术科教学多元评价方案 |
5.6 术科教学模式的改进问题 |
5.6.1 传统“运动技能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
5.6.2 “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 |
5.7 小结 |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术科教学改革的现实必要与实践探索 |
6 教学发展必要:基于混合研究的术科教学状况的再揭示 |
6.1 调查方案的设计与样本选取情况 |
6.1.1 术科教学状况调查问卷的编制与调查对象的情况 |
6.1.2 术科教师教学观念访谈提纲的设计与访谈对象的情况 |
6.2 基于“问卷调查法”的术科教学状况 |
6.2.1 术科教学方法使用情况 |
6.2.2 术科教学反馈情况 |
6.2.3 术科教学考核情况 |
6.2.4 体育师范生的术科学习情况 |
6.3 基于“访谈法”的术科教学状况 |
6.3.1 术科教师形成的“备课模式” |
6.3.2 术科教学普修与专选目标的“各异” |
6.3.3 术科教师教学方法使用的“多样” |
6.3.4 术科教学考核的“异常” |
6.3.5 术科教师教学中的“无奈” |
6.4 小结 |
7 知识发展必要:基于混合研究的术科教学效果P-PE-PCK问题初探 |
7.1 P-PE-PCK的测量工具:借鉴与编制 |
7.1.1 备课法的借鉴与使用 |
7.1.2 基于视频—问卷调查法的借鉴与使用 |
7.1.3 P-PE-PCK调查问卷的编制与使用 |
7.2 基于“备课法”的P-PE-PCK:构成要素与来源 |
7.2.1 P-PE-PCK的构成要素 |
7.2.2 P-PE-PCK的来源 |
7.3 基于“视频—问卷调查法”的P-PE-PCK:维度得分与年级特征 |
7.3.1 P-PE-PCK总体得分情况和各个维度得分情况 |
7.3.2 P-PE-PCK的年级差异 |
7.3.3 P-PE-PCK的性别差异 |
7.3.4 不同类型学校之间P-PE-PCK差异 |
7.4 基于“问卷调查法”的P-PE-PCK:维度验证与拓展 |
7.4.1 P-PE-PCK各维度与总体PCK的相关关系 |
7.4.2 P-PE-PCK各维度的具体表现 |
7.4.3 P-PE-PCK各维度的年级、性别差异 |
7.5 基于“三角互证”的P-PE-PCK的结构:要素、关系与特征 |
7.5.1 P-PE-PCK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 |
7.5.2 P-PE-PCK的学校、年级、性别差异 |
7.6 小结 |
8 价值发展必要:基于扎根理论方法的术科教学价值再求证 |
8.1 术科教学价值的认识回顾 |
8.2 对术科教学价值认识的破解:扎根理论的尝试 |
8.2.1 扎根理论概述 |
8.2.2 访谈资料的收集 |
8.2.3 访谈资料的编码 |
8.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8.3 核心类属分析 |
8.3.1 技术认知的维度 |
8.3.2 加深技术认知的途径 |
8.3.3 技术认知程度与教学的关系 |
8.4 理论发现:“技术理解” |
8.4.1 “技术理解”的含义 |
8.4.2 “技术理解”的维度 |
8.5 扎根理论的形成:术科教学价值论 |
8.6 小结 |
9 实践探索: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
9.1 教学实验前的准备 |
9.1.1 教学预实验的开展 |
9.1.2 教学能力测评工具的确定 |
9.1.3 教学问题解决能力测评方案的确定 |
9.2 实验研究一:A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网球(普修)“参与式PBL教学模式”探索性实验 |
9.2.1 实验方案 |
9.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9.2.3 实验一结论 |
9.3 实验研究二:D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参与式PBL教学模式”验证性实验 |
9.3.1 实验方案 |
9.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9.3.3 实验二结论 |
9.4 实验研究三:D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项)“参与式PBL教学模式”验证性实验 |
9.4.1 实验方案 |
9.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9.4.3 实验三结论 |
9.5 实验研究四:D高校“足球专项学生公体课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性实验—“术科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教育实习模式”初探 |
9.5.1 实验方案 |
9.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9.5.3 实验四结论 |
9.6 小结 |
第四部分 回眸与远眺:总结、反思与展望 |
10 结论与建议 |
10.1 结论 |
10.2 建议 |
10.2.1 术科课程与教学理论建设建言 |
10.2.2 术科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建言 |
11 研究反思与展望 |
11.1 研究反思 |
11.1.1 研究样本的代表性与数量性问题 |
11.1.2 研究过程的规范性与科学性问题 |
11.1.3 研究程度的深入性与全面性问题 |
11.2 研究展望 |
11.2.1 研究趋势分析 |
11.2.2 后续研究构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时代迭替:指向核心素养的育人导向 |
二、顺势而为: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型 |
三、信息技术:教育变革的天使还是魔鬼 |
四、培养窘境:师范教育亟需振兴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与发展目标 |
第一节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的国际经验 |
一、美国《ISTE教育者标准》2017版 |
二、欧盟《教育者数字能力的欧洲框架》 |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信息通信技术能力框架》 |
四、三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比较与启示 |
第二节 我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启示 |
一、《2014 标准》的制定目的 |
二、《2014 标准》的能力维度 |
三、《2014 标准》的能力层级 |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研制依据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 |
第四节 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与层级研制路径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层级 |
第三章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课程设置 |
三、信息化教学的保障措施 |
第二节 课程实施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愿与行为 |
第三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较低 |
二、实习时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基本缺失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识最强 |
四、主动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在动机不足 |
第四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实施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缺失 |
三、部分实习学校的负面体验 |
四、信息化教学技术支持的缺乏 |
五、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机制的缺位 |
第五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
二、保障措施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
第六节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启示 |
一、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合理性 |
二、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
第四章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培养定位未强调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
二、课程设置尚未形成系统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课程体系 |
三、教师专业发展未强调信息化教学能力 |
第二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
二、实习时信息化教学行为以促进知识传递为主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
四、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较高 |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 |
二、选修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正面影响 |
三、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
四、师范生丰富的校外教学与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
五、课程设置不利于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学习 |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二、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第五节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启示 |
一、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优势 |
二、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局限性 |
第五章 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多元路径建设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保障措施 |
第二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
二、实习时的信息化教学行为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在四年中获得较大提升 |
四、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
五、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内在动机充分 |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学科专业教师丰富的信息化教学示范 |
二、各类信息化教学活动与比赛的正面影响 |
三、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
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设置问题的负面影响 |
五、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
六、师范生信息化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第五节 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启示 |
一、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优势 |
二、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
第六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 |
第一节 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启示 |
一、成效差异启示: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三要素 |
二、动力源差异启示: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
三、治理权力分布差异启示:激发中层的联动作用 |
第二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顶层设计策略 |
一、形成培养目标的共同愿景 |
二、明确变革领导核心机构 |
三、设置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
四、重视院系的变革推动力 |
五、评价机制支持创新与多样性 |
六、设施建设重视教师的需求 |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中层变革策略 |
一、支持学科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
二、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与师资发展 |
三、配置专职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
四、营造鼓励创新的组织文化 |
五、重视学科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 |
六、加强实习期间对师范生的支持 |
第四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
一、显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
二、隐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价值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界定 |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 |
二、课程设计 |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的研究 |
一、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
二、教师培训历史分期研究 |
三、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 |
一、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研究 |
四、教师培训课程问题与策略研究 |
第三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 |
第四节 关于教师培训的其他研究 |
一、教师培训思想研究 |
二、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
三、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
四、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
五、教师知识与教师素质研究 |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本体论研究 |
第一节 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范畴 |
一、价值与价值取向 |
二、价值取向形成的机制 |
三、价值取向的特点、作用与规定性 |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
一、一般意义课程的多种界说 |
二、教师培训课程 |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 |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 |
第一节 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二节 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并举阶段(1989-199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四节 “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至今)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分析 |
第一节 知识中心取向教师培训课程的探察(1978-1988 年) |
一、学历补偿培训:八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非学历培训:八十年代非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中心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二节 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分析(1989-1998 年) |
一、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九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向能力过渡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三节 能力中心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透视(1999-2009 年) |
一、全员教师岗位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教师培训课程能力中心价值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四节 专业发展与综合素养取向下教师培训课程的聚焦(2010 年至今) |
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六章 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一、可能影响因素的圈定 |
二、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三、影响因素的分类 |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分析 |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 |
二、培训政策与标准 |
三、培训理论与实践 |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 |
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
六、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 |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
一、社会学的视角 |
二、课程目标的社会应对与选择 |
三、课程结构的社会谋划与平衡 |
四、课程内容的社会筛选与重组 |
五、培训方式的社会惯习与创新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向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
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
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
三、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
四、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小学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时代召唤: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富有个性的创新型人才 |
(二) 课改诉求:我国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提出适应个性发展的理念 |
(三) 现实困境:传统班级授课制没能摆脱“划一性教学”的桎梏 |
(四) 国际启示:境外开展了丰富的个性化教育教学的探索 |
二、研究问题 |
(一) 如何设计小学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 |
(二) 如何实施小学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 |
(三) 小学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的效果如何 |
三、研究目标与意义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四)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关于个性化教学的研究 |
(一) 境外关于个性化教学的研究 |
(二) 国内关于个性化教学的研究 |
二、关于单元教学的研究 |
(一) 以问题为中心的单元教学 |
(二) 以学科为中心的单元教学 |
三、关于教学改革的研究 |
(一) 教学改革的内涵取向 |
(二) 教学改革的影响因素 |
(三) 教学改革的过程阶段 |
(四) 教学改革的实施策略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与内涵特征 |
(一) 概念界定 |
(二) 基本内涵 |
(三) 相关概念辨析 |
(四) 主要特征 |
二、理论基础 |
(一)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
(二)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
(三) 个性化教育理论 |
(四) “再创造”数学教育理论 |
第三章 个案学校的描述 |
一、F小学的概况 |
二、F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足迹 |
(一) 建校初期关于“动”的教学法探索 |
(二) 改革开放以后的“整体改革”实验 |
(三) 新世纪开始“开放式学校”的构建 |
三、F小学整体推进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的方案 |
第四章 小学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的设计 |
一、数学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
(一) 数学教学的现状描述 |
(二) 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三) 数学教学的问题归因 |
二、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一) “开放式个性化”办学理念为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创造条件 |
(二) 学科自身的发展建设为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奠定基础 |
(三) 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为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提供支持 |
三、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 |
(一) 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的价值追求 |
(二) 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的基本原则 |
(三) 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的基本模式 |
第五章 小学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的实施 |
一、重组单元教学内容 |
(一) 单元教学内容重组的过程 |
(二) 单元教学内容重组的方式 |
(三) 单元教学内容重组的依据 |
二、变革教学组织形式 |
(一) 不同组织形式的学习方法指导 |
(二) 组织不同类型的小组学习 |
(三) 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化 |
(四) 设置选择性课题 |
第六章 小学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案例分析 |
一、《图形测量的整理复习》单元教学计划 |
(一) 年组任务分工 |
(二) 单元内容设计 |
(三) 单元实施安排 |
二、《图形测量的整理复习》单元教学实践 |
三、《图形测量的整理复习》单元教学反思 |
(一) 单元学习检测学生达成了预期的学习目标 |
(二) 班级合并教学扩大了差异共享的范围 |
(三) 自主选择课题存在学生基础与任务水平的不对接 |
(四) 进一步改进选择、呈现、反馈信息的方式 |
第七章 小学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价 |
一、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的评价工具 |
(一) 调查问卷的编制 |
(二) 访谈提纲的设计 |
(三) 问卷信效度分析 |
二、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 |
(一) 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 |
(二) 课堂教学样貌的改变 |
(三) 教师队伍质量的提高 |
(四) 单元教学策略的丰富 |
(五) 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 |
(六) 改革推进措施的完善 |
三、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
(一) 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让教师感到有压力 |
(二) 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中失落的学生群体 |
(三) 教师共同体建设中存在被边缘化的教师 |
(四) 部分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措施缺乏实效 |
四、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的改进建议 |
(一) 提供更为专业的指导与培训为教师减压 |
(二) 集结团队智慧开发补救课程为学生助力 |
(三) 弱化教师共同体中的权威激发团队活力 |
(四) 进一步调整、完善制约改革的相关制度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一) 小学数学学科可以进行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 |
(二) 单元整体教学是实现个性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
(三) 单元内容重组是个性化单元教学的关键策略 |
(四) 小学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存在不同的运行模式 |
(五) 教师的参与动机与水平是影响改革的关键变量 |
(六) 教师共同体的集体智慧是推进改革的重要保障 |
(七) 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需要学校软硬环境的支持 |
二、研究建议 |
(一) 以学科组教师共同体的建设为核心推动教学改革 |
(二) 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为驱动激发教学改革的活力 |
(三) 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要关注教师的个性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研究中主要概念的厘定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高校课程育人与课程思政相关研究 |
(二)高校协同育人相关研究 |
(三)国外高校课程育人的相关研究 |
(四)课程思政相关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历程和理论基础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历程 |
(一)新中国成立后高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曲折发展 |
(二)改革开放后高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恢复与重建 |
(三)2014 年以来以上海高校为代表的课程思政最新实践探索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二)协同相关理论 |
(三)教育学相关理论 |
第二章 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现状研究 |
一、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案例选择及建设情况研究 |
(一)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分析 |
(二)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具体课程分析 |
(三)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 |
(四)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可汲取的经验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
(一)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脱节 |
(二)高校课程思政中协同不够 |
(三)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与能力存在问题 |
(四)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机制不完善 |
第三章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原则与责任主体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原则和逻辑关系把握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原则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逻辑关系把握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责任主体 |
(一)保证党对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主导权 |
(二)发挥教师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主体性 |
(三)落实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思政工作队伍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执行力 |
(四)处理好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责任主体之间的关系 |
第四章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体系与机制构建 |
一、构建全课程、全过程、全员协同育人体系 |
(一)构建全课程协同育人体系 |
(二)构建全过程协同育人体系 |
(三)构建全员协同育人体系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机制构建 |
(一)高校课程思政教师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培育机制构建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教学实施与管理机制构建 |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平台机制构建 |
(四)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保障机制构建 |
第五章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探索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的内涵与特征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的核心、关键与保障 |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的指导理念和评价环节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依据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 |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
(四)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体系优化的措施 |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评价的长效机制 |
(二)以指标为参考,改进和完善课程思政的质量 |
(三)以“三全育人”为指引,推进协同育人建设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教学资源及其优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教学资源走进教学论的研究视野 |
一、研究的背景及缘起 |
(一) 研究的背景 |
(二) 研究的缘起 |
二、教学资源研究的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教学资源的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一) 国内关于教学资源的相关研究 |
(二) 国外有关教学资源的研究 |
(三)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四、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教学资源的内涵、特征与分类 |
一、教学资源的内涵 |
(一) “资源”的词源学考察及现代语用学阐释 |
(二) 教学论视域中教学资源的概念理解 |
(三) 教学资源的内涵解读 |
(四) 教学资源的相关概念辨析 |
二、教学资源的特征 |
(一) 多样性 |
(二) 实践性 |
(三) 协同性 |
(四) 时代性 |
(五) 开放性 |
(六) 可开发性 |
三、教学资源的分类 |
(一) 教学资源分类的意义 |
(二) 教学资源分类的基础 |
(三) 对教学资源两种基本分类方式的概括 |
(四) 本研究中所采用分类方式的说明 |
第二章 教学资源的主要存在形态考察 |
一、静显性教学资源 |
(一) 教学时空资源 |
(二) 教学文本资源 |
(三) 教学人本资源 |
二、潜隐性教学资源 |
(一) 师生的智能资源 |
(二) 人际情感资源 |
(三) “民间”教学资源 |
三、生成性教学资源 |
(一) 教学“情境”资源 |
(二) 教学中的“事件”资源 |
(三) 教学中的“错误”资源 |
第三章 教学资源的价值 |
一、教学资源对于教师的教学 |
(一) 有助于涵养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 |
(二) 有助于增强教师的教学效能 |
(三) 有助于彰显教师的教学个性 |
(四) 有助于觉醒教师的教学资源意识 |
二、教学资源对于学生学习 |
(一) 有利于学生选择适切的学习方式 |
(二) 有助于培育学生深度学习的学习品质 |
(三) 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 |
第四章 教学资源的运行机制解析 |
一、关于教学资源运行机制的一般性阐释 |
(一) 机制的一般性阐释 |
(二) 结构主义理论观照下的教学资源机制省思 |
(三) 后结构主义思潮对教学资源运行机制的启示 |
二、教学资源运行机制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分析 |
(一) 系统论思想为教学资源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性理论依据 |
(二) 协同学思想为教学资源运行方式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
(三) 生态学思想为教学资源运行的基本状态勾勒出了和谐愿景 |
(四) 丰富的教学实践为教学资源运行提供了鲜活的实践场域 |
三、教学资源运行机制的多维建构 |
(一) 教学资源运行的保障性机制 |
(二) 教学资源运行的动力性机制 |
(三) 教学资源运行的调节性机制 |
第五章 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 |
一、教学资源配置的概括性理解 |
(一) 不同学科视野中关于资源配置的概述 |
(二) 优效、公平及均衡是教学资源配置的基本出发点 |
二、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的整体建构 |
(一) 支持教学活动开展所需要的主客观要素均能成为教学资源的来源 |
(二) 教师是教学资源配置中最具能动性的主体 |
(三) 由“学校”与“教师”组成的混合型教学资源配置方式是较为合理的路径选择 |
(四)教学资源配置应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
(五)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益与教学品质提升 |
第六章 教学资源优化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方案的设计 |
(一) 调查思路的建立 |
(二) 调查方法的确定 |
(三) 调查工具的设计 |
(四) 调查对象的选择 |
(五) 资料的收集方法与数据处理 |
二、教学资源优化的现状与分析 |
(一) 对于教学资源的认识与理解较为含混 |
(二) 视教科书为最核心的教学文本资源 |
(三) 过度依赖“物性”的教学资源 |
(四) 忽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教学资源 |
(五) 教学资源运用的简单化倾向较为明显 |
(六) 教学资源优化的意识及能力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
第七章 教学资源优化的基本途径、方式及影响因素 |
一、教学资源优化的基本途径 |
(一) 教师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 |
(二) 教师的教学反思与再实践 |
(三) 教师学习 |
(四) 教师开展相关的教学研究 |
(五) 各级各类的教师培训 |
二、教学资源优化的基本方式 |
(一) 筛选 |
(二) 调配 |
(三) 转化 |
(四) 整合 |
三、教学资源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
(一) 教学资源优化的外部影响因素 |
(二) 教学资源优化的内部影响因素 |
第八章 教学资源优化的基本策略 |
一、积极培植教师的教学资源意识 |
二、努力强化教师的教学资源能力建设 |
三、做好教学资源的普查与摸底 |
四、减少教学资源开发与使用中的荒废 |
结语 走向教学资源优化的课堂教学变革 |
主要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已发表学术论文 |
附录 |
(7)教学智慧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 研究内容与框架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教学智慧的阐释 |
一、 教学智慧的涵义 |
(一) “智”与“慧” |
(二) 智慧 |
(三) 教学智慧 |
二、 教学智慧的本质属性 |
(一) 主体性 |
(二) 实践性 |
(三) 创造性 |
(四) 个性化 |
(五) 系统性 |
三、 教学智慧的表现特点 |
(一) 情境性 |
(二) 缄默性 |
(三) 动态性 |
(四) 审美性 |
(五) 向善性 |
四、 教学智慧相关概念辨析 |
(一) 教学智慧与教学个性 |
(二) 教学智慧与教学机智 |
(三) 教学智慧与教学艺术 |
(四) 教学智慧与教学技能 |
(五) 教学智慧与教学模式 |
第二章 教学智慧的价值 |
一、 构筑教师的美好生活 |
(一) 教师体验人生意义 |
(二) 提升教师生命境界 |
(三)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
(四) 教师享受职业幸福 |
二、 引领学生的健康成长 |
(一) 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
(二) 涵养学生德性养成 |
(三) 滋养学生智慧生长 |
(四) 润泽学生生命成长 |
三、 促进教学的有效实施 |
(一) 回应教学的本真目的 |
(二) 应对教学的复杂品性 |
(三) 顺应教学的生成特性 |
四、 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
(一) 培养智慧性人才 |
(二) 构建智慧性社会 |
第三章 教学智慧的缺失 |
一、 教学智慧缺失的表现 |
(一) 教师教学病态 |
(二) 学生发展扭曲 |
(三) 课堂活动变形 |
二、 教学智慧缺失的根源 |
(一) 教师个人素养不足 |
(二) 学校环境支持不利 |
(三) 社会因素影响不良 |
第四章 教学智慧生成的内部要素 |
一、 认知性要素 |
(一) 感性能力 |
(二) 知性能力 |
(三) 理性能力 |
二、 知识性要素 |
(一) 本体性知识 |
(二) 条件性知识 |
(三) 实践性知识 |
(四) 支持性知识 |
三、 技能性要素 |
(一) 课前设计技能 |
(二) 课中教学技能 |
(三) 课后检评技能 |
四、 情意性要素 |
(一) 职业情感 |
(二) 人格特质 |
(三) 伦理情怀 |
(四) 审美情趣 |
第五章 教学智慧生成的环境因素 |
一、 课堂环境因素 |
(一) 典型情境 |
(二) 课堂气氛 |
(三) 师生关系 |
(四) 教室环境 |
二、 学校环境因素 |
(一) 校长领导 |
(二) 教学管理 |
(三) 同侪关系 |
(四) 校园文化 |
三、 社会环境因素 |
(一) 教育事件 |
(二) 教育政策 |
(三) 教育制度 |
(四) 教育氛围 |
第六章 教学智慧生成的机制 |
一、 横向结构分析 |
(一) 第一层级结构 |
(二) 第二层级结构 |
(三) 第三层级结构 |
二、 纵向结构分析 |
(一) 自发状态 |
(二) 自觉状态 |
(三) 自由状态 |
三、 整体结构分析 |
(一) 结构模型 |
(二) 结构关系 |
第七章 教学智慧生成的策略 |
一、 导正教学智慧生成的价值认同 |
(一) 提供社会支持 |
(二) 导引个体反思 |
二、 发展教学智慧生成的素质能力 |
(一) 练就认知能力 |
(二) 积淀知识素养 |
(三) 锻造技能素质 |
(四) 涵养情意品质 |
三、 构建教学智慧生成的生态课堂 |
(一) 营建生活课堂 |
(二) 建立和谐课堂 |
(三) 构筑创新课堂 |
(四) 追求高效课堂 |
四、 创设教学智慧生成的学校环境 |
(一) 培育智慧型校长 |
(二) 实施人本化管理 |
(三) 打造学习共同体 |
(四) 营造书香型校园 |
五、 优化教学智慧生成的社会环境 |
(一) 完善教育政策制度 |
(二) 发挥专家引领作用 |
(三) 提升公民教育素养 |
结语:追寻智慧的教学生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天人合一”和谐教学观下的课堂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天人合一”及其教育观的研究 |
二、和谐教学的研究 |
三、课堂生态研究 |
四、研究评价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内容 |
二、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方法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天人合一”思想概要 |
第一节 “天人合一”的内涵与内容 |
一、“天人合一”的内涵 |
二、“天人合一”的基本内容 |
第二节 “天人合一”的特征 |
一、整体性 |
二、和合性 |
三、顺应性 |
第三节 “天人合一”的当代价值 |
一、“天人合一”的当代哲学价值 |
二、“天人合一”的当代社会价值 |
三、“天人合一”的当代人生价值 |
四、“天人合一”的当代教育价值 |
第三章 “天人合一”视野下的和谐教学观 |
第一节 教学的整体观 |
一、教学整体思想的渊源 |
二、教学整体观的原理依据 |
三、教学整体观的基本内容 |
第二节 教学的和谐观 |
一、教学和谐思想的渊源 |
二、教学和谐观的原理依据 |
三、教学和谐观的基本内容 |
第三节 教学的顺应观 |
一、教学顺应思想的渊源 |
二、教学顺应观的原理依据 |
三、教学顺应观的基本内容 |
第四章 “天人合一”和谐教学观下的课堂生态分析 |
第一节 课堂生态的内涵与属性 |
一、课堂生态的和谐性 |
二、课堂生态的生命性 |
三、课堂生态的多样性 |
第二节 课堂生态的要素研究 |
一、要素的分类研究 |
二、要素的和谐关系研究 |
第三节 课堂生态的结构 |
一、主体结构 |
二、环境结构 |
三、调控结构 |
第四节 课堂生态的功能 |
一、整合的功能 |
二、交流的功能 |
三、生长的功能 |
第五章 课堂生态的实然分析 |
第一节 课堂生态的历时性演变 |
一、古代伦理性课堂生态 |
二、近代工具性课堂生态 |
三、现代功利性课堂生态 |
第二节 课堂生态的现实困境 |
一、整体性破坏 |
二、适应性偏颇 |
三、和谐性失衡 |
第三节 课堂生态现实困境归因分析 |
一、课堂生态困境外部环境归因 |
二、课堂生态困境内部结构归因 |
第六章 课堂生态优化策略 |
第一节 课堂观念的优化 |
一、观念的确立 |
二、观念的优化策略 |
第二节 教学环境的优化 |
一、课堂环境的优化 |
二、学校环境的优化 |
三、校外环境的优化 |
第三节 师生关系重构 |
一、对话——构建平等师生关系的基础 |
二、学习共同体——师生关系民主化的主要措施 |
三、生存共同体——师生关系生态化的核心标志 |
第四节 课堂行为的优化 |
一、行为优化的基本内容 |
二、和谐观下的课堂行为优化策略 |
三、课堂行为优化的心理支持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问卷调查表 |
附录二:师生访谈提纲 |
附录三: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9)中学数学思想的培养研究 ——基于深度教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数学育人价值实现与当前课堂教学实施的矛盾 |
二、数学学科思想教学与当前教学变革的错位 |
三、学生深度学习达成与课堂教学效果的偏离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一) 关于数学课程的研究 |
(二) 关于数学知识及其教学的研究 |
(三) 关于学科思想方法的研究 |
(四) 关于数学思想的研究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数学思想:内涵与意义 |
第一节 数学思想的发展回溯 |
一、数学思想的发展历史及阶段 |
二、我国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发展 |
第二节 数学思想的含义 |
第三节 数学思想的特征分析 |
一、内隐性 |
二、连续性 |
三、可迁移性 |
第四节 数学思想的价值分析 |
一、数学思想的教学价值 |
二、数学思想的发展价值 |
三、数学思想的应用价值 |
第二章 中学主要数学思想及相关概念辨析 |
第一节 数学发展史上的主要数学思想 |
第二节 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想 |
一、数形结合思想 |
二、分类讨论思想 |
三、转化或化归思想 |
四、类比或递推思想 |
五、构造或建模思想 |
第三节 相关概念辨析 |
一、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 |
二、数学能力与数学思想 |
三、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 |
四、数学素养与数学思想 |
第三章 当前中学数学思想教学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学数学思想教学现状调查的描述分析 |
一、中学数学教师思想教学的基本情况 |
二、中学教师数学思想教学现状 |
第二节 中学教师数学思想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教师自身对于数学思想的认知 |
二、学生数学学习的阶段性与连续性 |
三、教材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联性 |
四、教学活动组织的适切性 |
第三节 问题与讨论 |
第四章 基于深度教学的中学生数学思想建立过程 |
第一节 中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以观察能力为基础 |
二、以猜想能力为辅助 |
三、论证思维的建立 |
第二节 深度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
一、深度学习之内涵 |
二、深度学习与数学思想的建立 |
三、深度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
第三节 深度教学以促进数学思想的培养 |
一、深度教学之意涵 |
二、深度教学与数学思想的建立 |
三、深度教学以促进数学思想的培养 |
第五章 中学数学思想及其培养策略 |
第一节 学科思想的特性与数学思想的价值 |
一、学科思想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二、数学思想的学科意蕴 |
第二节 中学主要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中学数学思想培养所必备的学习经历 |
二、中学数学思想培养的教学过程 |
三、中学主要数学思想的培养 |
第三节 中学主要数学思想的培养策略 |
一、分类讨论思想的培养策略 |
二、数形结合思想的培养策略 |
三、转化或化归思想的培养策略 |
四、递推或类比思想的培养策略 |
五、构造或建模思想的培养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研究 ——基于重庆九所高职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时代背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推动高职院校课堂改革 |
(二)现实困囿:高职院校课堂教学问题呼吁变革课堂环境管理 |
(三)研究意义: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研究驱动课堂环境管理实践 |
二、概念界说 |
(一)高职院校课堂 |
(二)高职院校课堂环境 |
(三)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 |
三、文献综述 |
(一)文献计量分析 |
(二)主要观点回顾 |
(三)文献研究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一)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的主体变量:心理动力场理论 |
(二)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的价值关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三)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的调控依据:“需求—压力”理论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二)研究假设与分析框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六、研究创新 |
(一)学科交叉的理论视角创新 |
(二)核心问题与概念整合的分析框架创新 |
(三)特定对象与特殊问题的研究领域创新 |
第一章 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的理论框架 |
一、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的内容体系 |
(一)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的结构要素 |
(二)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的内容 |
(三)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的结构 |
二、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的特征分析 |
(一)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的基本特征 |
(二)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的差异表征 |
(三)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的理想表征 |
三、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的价值定位 |
(一)课堂环境管理的基础目标:打造“健康宜学”的课堂氛围 |
(二)课堂环境管理的关键目标:形成“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 |
(三)课堂环境管理的终极目标:实现“环境育人”的教育理想 |
第二章 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的应然诉求 |
一、人本:物质与生命共生的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 |
(一)高职课堂物质化环境管理的表现及弊端 |
(二)物质与生命和谐共生的高职课堂人本管理 |
二、权变:静态与动态相宜的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 |
(一)高职课堂静态化结构环境管理及其影响 |
(二)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高职课堂环境权变管理 |
三、系统:封闭与开放兼容的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 |
(一)高职课堂封闭化环境管理的表现及弊端 |
(二)开放与封闭相兼顾的高职课堂环境系统管理 |
四、规制:无序与有序并存的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 |
(一)高职课堂秩序化环境管理的表现及影响 |
(二)有序与无序相呼应的高职课堂环境制度管理 |
五、协同:民主与和谐统一的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 |
(一)高职课堂负向化环境管理的表现及弊端 |
(二)正向与负向相整合的高职课堂环境协同管理 |
第三章 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的实然调查 |
一、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过程 |
(三)调查实施 |
二、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调查的统计分析 |
(一)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调查结果的描述性统计 |
(二)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调查结果的差异性统计 |
(三)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调查结果的相关性统计 |
三、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现状的问题讨论 |
(一)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现状的假设验证 |
(二)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现状的问题归结 |
第四章 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的问题归因 |
一、高职院校课堂环境自身的客观局限 |
(一)高职院校课堂三大环境的协同兼容性不足 |
(二)高职院校课堂三大环境“差序影响”教学 |
二、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教师要素的不足 |
(一)教师职业素养不高 |
(二)教师创新意识欠缺 |
(三)教师教学行为失范 |
(四)教师实践指导不够 |
三、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学生要素的不足 |
(一)高职学生基础相对较差 |
(二)学生的探究钻研意识单薄 |
(三)学生学习态度比较不端正 |
第五章 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的系统优化 |
一、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的理念变革 |
(一)打破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的固化模式,打造动静结合的课堂 |
(二)走出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的封闭误区,重视建设开放性课堂 |
(三)重构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的秩序规范,形塑自然法则的课堂 |
(四)扭转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的负向能量,创设正向能量的课堂 |
(五)超越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的物质导向,营造关怀生命的课堂 |
二、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的变革路向 |
(一)高职课堂环境从物理课堂到生命课堂的延伸 |
(二)高职课堂环境从知识环境向心理环境的转化 |
(三)高职课堂环境从学业发展向文化成长的引领 |
(四)高职课堂环境从碎片环境向系统环境的转变 |
三、高职院校课堂环境优化的实践举措 |
(一)重视课堂中职业情境营造: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相整合 |
(二)形成民主与合作课堂氛围:心理环境与制度环境相整合 |
(三)凸显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特色: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进行一体化 |
四、高职院校课堂环境优化的保障措施 |
(一)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 |
(二)大力拓展高职课堂教学资源 |
(三)改革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制度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发现 |
(一)高职院校课堂环境与大众课堂环境的共异性 |
(二)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范式需要转型和升级 |
(三)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的多重问题亟待解决 |
(四)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问题产生的三维归因 |
(五)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的系统性优化与变革 |
二、研究反思 |
(一)关于课堂环境结构划分的反思 |
(二)关于课堂环境管理理论的反思 |
(三)主观经验和过程性因素的反思 |
三、研究展望 |
(一)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实践的展望 |
(二)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效果的展望 |
(三)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研究课题的拓展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论文类 |
(一)期刊论文类 |
(二)学位论文类 |
三、其他类 |
(一)工具书类 |
(二)政策资料 |
(三)网站信息类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四、关于课堂教学整体改革有关问题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PE-PCK发展的术科教学改革研究:从理论到实践[D]. 张磊.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2]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 张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程明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4]小学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的个案研究[D]. 刘艳平.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5]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研究[D]. 戚静.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教学资源及其优化问题研究[D]. 杨晓奇.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1)
- [7]教学智慧生成研究[D]. 王萍.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8]“天人合一”和谐教学观下的课堂生态研究[D]. 洪頵. 湖南师范大学, 2013(10)
- [9]中学数学思想的培养研究 ——基于深度教学的视角[D]. 张先波.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研究 ——基于重庆九所高职的实证分析[D]. 朱毓高. 西南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