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室家用冰箱的防爆改装(论文文献综述)
吕明泉,刘雪蕾,张志强,李恩敬,周江[1](2018)在《实验室冰箱安全使用与防爆改造》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实验室中普通冰箱的爆炸事故及安全隐患,通过一系列的新设计和实验,提出了实验室普通冰箱的防爆改造方案,研制了冰箱外置防爆温度控制器。所提出的方案及设备经过测试和试运行后,已在北京大学进行推广。目前,北京大学实施的冰箱防爆改造一期工作已经完成,设备运行平稳、功耗正常,达到了预期效果。普通冰箱防爆改造解决了多年来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储存的安全隐患,有效降低了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对高校用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娄江峰[2](2014)在《纳米冷冻机油/R600a混合物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及应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将纳米粒子添加到冷冻机油中,采用一定的工艺可制备稳定性良好的纳米冷冻机油。纳米冷冻机油在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的应用是降低制冷设备能耗的一种创新性研究手段。纳米粒子的添加,可以改善冷冻机油性能,尤其是摩擦和传热性能,有望同时实现制冷压缩机和换热器的性能优化。而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有必要开展纳米冷冻机油在制冷系统中应用的基础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为通过实验的手段,围绕分散稳定性良好的纳米冷冻机油的制备研究,纳米冷冻机油的热物性研究,含纳米油制冷剂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研究,以及纳米冷冻机油在冰箱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等四个方面,逐步深入地探索纳米冷冻机油在制冷系统中的作用机制。在纳米冷冻机油的制备研究方面,本文首先采用沉降观测法优选了纳米粒子和表面活性剂,并且引入了湿法改性工艺和1,3-偶极环加成反应等方法对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然后通过分光光度计法、动态光散射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法和质谱分析法等,系统全面的对纳米冷冻机油的分散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纳米粒子的分散稳定机理。最终制备了以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的纳米石墨冷冻机油,含全氟辛基链的纳米富勒烯冷冻机油,和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改性的金属氧化物纳米冷冻机油,这些冷冻机油均可以长期稳定分散。同时指出空间位阻机制是纳米冷冻机油体系稳定的主要机理。在纳米冷冻机油的热物性研究方面,本文采用振荡管密度计法,旋转黏度计法,瞬变平面热源法测量了不同含量的纳米冷冻机油的密度、黏度和热导率,研究了不同形态的纳米粒子带来的影响,并且分析了影响机理。基于纳米粒子的浓度、粒径和形态开发了关于纳米冷冻机油密度、黏度和热导率的预测关联式,并且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纳米冷冻机油的密度、黏度和热导率均随着纳米粒子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相同浓度下添加片状石墨的纳米冷冻机油密度大于粒状,添加粒状石墨的纳米冷冻机油黏度大于片状;相同浓度下热导率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大而减小,而相同粒径下又随着颗粒材质热导率的提高而增大;开发的预测关联式,其计算值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在纳米冷冻机油/制冷剂混合物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和压降特性的研究方面,本文设计和搭建了测试试验台,测试了纳米冷冻机油/制冷剂混合物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系数和摩擦压降,提出了基于纳米粒子的浓度以及纳米冷冻机油物性参数的可定量描述纳米冷冻机油/制冷剂混合物流动沸腾换热系数的计算关联式。结果表明:添加纳米粒子后,混合物在管内的流动沸腾换热系数和摩擦压降明显增大,且随着纳米粒子浓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干度的升高强化程度先增大后减小,随着质流密度的升高增大的程度有所降低;在实验工况下,添加0.2wt%纳米冷冻机油的混合物流动沸腾换热系数最大可提高19%,而摩擦压降最大提高36.6%;纳米粒子的添加对含油制冷剂管内流动沸腾换热和摩擦压降影响的机理可以从混合物热物理特性、沸腾换热特性和加热表面变化等三个方面进行解释;实验关联式的计算值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在纳米冷冻机油应用于冰箱系统的研究方面,本文选取了两台家用冰箱(海尔BCD-206TAS),并进行了适当的改建和测点布置,通过冰箱性能测试系统对采用不同浓度(0-0.5wt%)纳米冷冻机油的冰箱性能进行了全面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纳米石墨冷冻机油后,冰箱冷藏室和冷冻室温度的冷却速度明显加快,压缩机吸排气压力有所降低,冷藏、冷冻温度和冷冻能力等参数均得到一定改善;节能率随纳米石墨粒子的浓度先增大后减小,当浓度为0.1wt%时,冰箱的耗电量最高降低4.55%;采用纳米富勒烯冷冻机油的冰箱的效果更佳,当浓度为0.1wt%时,冰箱的耗电量最大降低6.1%;纳米粒子的引入可在优化冷冻机油抗磨减摩性能,强化含油制冷剂的沸腾换热性能以及改变制冷循环工况,这些均有利于冰箱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耗电量的降低。
陈建中[3](1992)在《实验室家用冰箱的防爆改装》文中研究指明当前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实验室都要使用家电冰箱贮存一些需在低温下保存的试样和化学药品等,给科研实验工作带来很大方便。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当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放入电冰箱内贮存时,如果这些试剂是低沸点挥发性物质,万一密封不好,就会泄漏出来,达到一定的爆炸极限浓度,遇到明火即会发生爆炸,造成财产损失和危及人身安全,这些事故已屡见不鲜。
严鹏[4](2013)在《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1900-195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战略性工业化是指国家为实现其意志而介入战略产业的工业发展过程。具体而言,一国为维护其生存与独立,在工业化进程中可以重点培育与国防有直接关联且具有技术引领性之产业。机械工业即属于此种战略性产业,因此,本文拟按历史时序对1900-1957年间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进行考察,以探究后发展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成长机制。1900年,大清帝国处在风雨飘摇的危局中,机械工业却开始成长。清季之机械工业是在国家与市场的双重引导下发展的。然而,清政府对产业的引导十分低效,且随着清廷国势日衰,市场逐渐成为主导性力量。辛亥革命以后,在民族主义的刺激下,伴随着市场诱导,中国机械工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然而,北洋政府治下,国家渐趋失序,自由市场对产业而言构成了双刃剑。由于市场需求结构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机械产业的技术发展受到抑制,本应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机械工业沦为技术能力低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面对日本加紧侵华,国民政府在加强战备的过程中,亦强化了对机械工业这一战略产业的引导。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机械工业重新布局,国统区国营企业发展壮大,其技术导向战略提升了产业实力。同时,国民政府还通过一系列政策对产业实施干预。尤为重要的是,国民政府的订货政策有力地扶植了机械工业,维系了一批民营企业的生存。但是,战后,国民政府放弃了战时政策,再加上重新开放市场,国内幼稚产业遂暴露于进口美货的严重打击之下,机械工业受灾尤重。1949年,中共建政后,形成强势国家对产业全面渗透的态势。为了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巩固国家独立,新政权将机械工业视为战略产业,采取重点扶持的态度。苏联及东欧技术大规模向中国转移,改变了中国机械工业的技术轨道,使该产业跨越式发展。在诸多因素作用下,一个“军事-工业-大学综合体”开始在中国诞生,这意味着中国的战略性工业化,在历经曲折后,终于得以大规模展开。因此,对欲改善其所处国际地位之后发展国家而言,自由市场乃双刃剑,适度的国内市场竞争能激发企业的创造力,但过度的开放会将后发展国家幼稚的战略性产业暴露于发达国家资本的打击之下,而且市场的比较优势原则会诱导后发展国家的高端产业低端化,挫败其技术能力之提升。因此,国家嵌入产业是必要的,但这要求国家统治集团有坚强的战略意志,并以高度的使命感克服牟取小集团私利的倾向,由此形成强韧的国家能力。进一步说,不管在企业层次还是国家层次,战略都意味着对于追求短期利益的经济理性之超越,唯有此种战略意志能使后发展国家追赶先进,而这种战略意志之不易获取及保持,可以解释为何数百年来能改善其国际地位的后发展国家屈指可数。
扎玛[5](2006)在《东北产业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振兴东北”是我国新世纪新时期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它与“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列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第三步战略目标“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它担负着区域经济振兴以及东北亚政治经济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战略任务。因此,东北的振兴无论从现实还是长远都是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 东北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各个产业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复兴息息相关,更关系到东北区域经济的增长。东北问题主要源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各种矛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充分反应。东北曾经是我国工农业发展程度相对较好的地区,如今区域竞争能力却低于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京津地区。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仅是对东北工业的振兴,而应当是对东北工业、农业、基础设施、教育等全方位的振兴。东北各种矛盾问题所反映的本质归纳起来还是在于产业竞争能力弱。提高产业竞争力必须通过产业创新来实现,产业创新是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和保证。通过产业创新,充分挖掘东北的资源潜力,将东北的企业、政府与大学和研究机构有机地联系起来,加强自主创新力,实现产业内外部要素价值的最大化。东北实行产业创新有必要性与可行性,关键在于产业创新的培育与开发。 本论文的研究出发点就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东北振兴,以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研究东北问题,以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分析东北
沈希[6](2006)在《制冷压缩机制冷量测控系统的若干理论问题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完成的博士研究项目——“制冷压缩机制冷量测控系统的若干理论问题与实践”来源于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501080)和浙江省重点科研攻关项目(2004C21045)。 本论文主要研究小型制冷压缩机制冷量测控系统中所面临的理论和技术问题。通过研究制冷循环过程内部的传热、传质变化过程,以动态、分布参数的观点,以截面微元为研究对象,建立制冷循环各组件的传热环节链的微元模型和制冷循环工作点附近的关键工况之间的关系控制模型:以研究、选择空泡系数模型为突破口,研究制冷剂充灌量的确定;提出利用Random函数研究适用硬件系统的控制方法和技术;修正小型制冷压缩机制冷量测量原则和规范和指出影响测量稳定性的因素。最后本文提供小型制冷压缩机制冷量测试的整体构架。 论文第一章掌握和总结大量关于小型制冷压缩机制冷量测控系统的技术和理论资料基础上,对该系统的技术和理论现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类与梳理,并着重论述了所涉及的国际、欧洲和我国标准的异同,指出我国国标应修正的概念与定义和应特别关灌的要求与规范事项。提出了本文的创新点。 论文第二章提出了小型制冷压缩机制冷量测控系统的整体构架和冷凝器、量热器、控制硬件等关键部件的技术要求和设计要点。 论文第三章首先论述了热力学模型的动态与静态、分布与集中之间的辨证关系和热力学模型建立的基本方法。然后根据传热、传质的变化过程,建立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过冷器、膨胀阀和量热器等组件的各传热环节的数学模型,模型形式根据应用要求和具体工作状态采用动态分布、集中参数和均相模型,对制冷循环的传热传质进行了机理研究。 论文第四章研究制冷压缩机制冷量测控系统制冷循环系统中,关键工况之间在工作点附近的关系模型。在第三章研究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决定制冷系统品质的冷凝压力、过冷温度、蒸发压力和吸气温度等工况的数学模型,提出了稳定工作点附近的工况关联框图,并指出蒸发压力对系统的影响最大,冷凝压力和蒸发压力之间有强烈耦合关系,给出了定量估计。 论文第五章进行了模型简化和仿真,并在制冷量测试台架上进行了实验验证,验证了关键工况模型的基本正确,同时实验提供和绘制了工况之间互相影响的关系曲线,为高精度的工况控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数据和资料。 论文第六章对我国制冷量测量不统一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两个常常被忽略的影响因素一系统冷冻油的含量和吸气管的选用,并给出了定量分析。 论文第七章针对为避免电源波形畸变而采用的开关性执行器件,提出了D/P转换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random函数的概率调节技术。给出了调节响应速度和稳念误差的手段,并进行了仿真验证。提供了用于控制制冷量测试系
二、实验室家用冰箱的防爆改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验室家用冰箱的防爆改装(论文提纲范文)
(1)实验室冰箱安全使用与防爆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室普通冰箱的爆炸事故原因分析 |
2 实验室普通冰箱的防爆改造设计方案 |
2.1 冰箱防爆改造的原理 |
2.2 冰箱防爆改造的方法 |
3 普通冰箱防爆改造测试和应用情况 |
3.1 极限爆炸实验 |
3.2 改造冰箱防爆测试1 |
3.3 改造冰箱防爆测试2 |
3.4 测试实验综合结论 |
3.5 实验室冰箱防爆改造情况 |
4 结论 |
(2)纳米冷冻机油/R600a混合物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及应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纳米流体的研究现状 |
1.2.1 纳米流体制备及分散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
1.2.2 纳米流体热物性的研究现状 |
1.2.3 纳米流体沸腾换热特性研究现状 |
1.2.4 纳米流体应用研究现状 |
1.2.5 研究现状小结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工作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纳米冷冻机油的制备及分散稳定性研究 |
2.1 实验对象 |
2.1.1 纳米材料的选择 |
2.1.2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2.1.3 制备线路设计 |
2.2 实验装置与步骤 |
2.2.1 实验装置 |
2.2.2 制备方法 |
2.3 纳米冷冻机油的分散稳定性 |
2.3.1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2.3.2 制备的优化方案 |
2.4 纳米冷冻机油的稳定机理 |
2.4.1 纳米冷冻机油的稳定性分析 |
2.4.2 改性纳米粒子的表征 |
2.4.3 稳定机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纳米冷冻机油热物理特性研究 |
3.1 纳米石墨冷冻机油密度的实验研究 |
3.1.1 实验装置与原理 |
3.1.2 实验步骤 |
3.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4 密度关联式 |
3.2 纳米石墨冷冻机油黏度的实验研究 |
3.2.1 实验装置与原理 |
3.2.2 实验步骤 |
3.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4 黏度关联式 |
3.3 纳米石墨冷冻机油热导率的实验研究 |
3.3.1 实验装置与原理 |
3.3.2 实验步骤 |
3.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纳米冷冻机油的热导率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纳米油R600a流动沸腾换热与压降特性 |
4.1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
4.1.1 实验系统概述 |
4.1.2 实验台各部件的设计制作 |
4.1.3 实验台的数据采集系统 |
4.1.4 实验测试工况 |
4.1.5 实验步骤 |
4.2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不确定度分析 |
4.2.1 实验数据处理 |
4.2.2 测量参数的不确定度分析 |
4.2.3 实验数据的可靠性验证 |
4.3 含油制冷剂流动沸腾换热特性与压降的实验研究 |
4.3.1 含油R600a的沸腾换热特性实验研究 |
4.3.2 含油R600a的压降热特性实验研究 |
4.4 含纳米油R600a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与压降的实验研究 |
4.4.1 含纳米油R600a的沸腾换热特性实验研究 |
4.4.2 含纳米油R600a的压降特性实验研究 |
4.4.3 实验结果分析 |
4.4.4 实验关联式 |
4.5 R600a/纳米冷冻机油混合物光管内的流型 |
4.5.1 流型研究 |
4.5.2 纳米粒子的影响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纳米冷冻机油在冰箱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装置与实验过程 |
5.1.1 冰箱测试系统概述 |
5.1.2 冰箱实验台设计 |
5.1.3 实验台数据采集系统 |
5.1.4 实验工况与过程 |
5.2 纳米石墨冷冻机油对冰箱性能的影响 |
5.2.1 降温性能实验 |
5.2.2 耗电量实验 |
5.2.3 冷冻能力实验 |
5.3 纳米富勒烯冷冻机油对冰箱性能的影响 |
5.4 纳米粒子应用过程中的影响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本文的工作总结和结论 |
6.2 研究工作的创新点 |
6.3 展望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和录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 |
致谢 |
(4)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1900-195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战略性工业化 |
一、工业化的政治经济学 |
(一) 何谓“战略性工业化”? |
(二) 经济思想史上的分歧 |
(三) 产业选择及时空范围说明 |
二、对学术前史之梳理 |
(一) 中国大陆地区研究综述 |
(二) 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研究述评 |
三、框架设计与结构安排 |
第一章 战略性工业化的启动与受挫(1900-1927) |
第一节 清末国家与市场对机械工业的双重引导 |
一、清廷对战略工业之培育 |
二、市场对机械工业之诱导 |
三、国家与市场的协同作用 |
四、参照系:明治日本的机械工业 |
第二节 民初国家失序下机械工业的自发演化 |
一、市场支配下机械工业的发展与危机 |
二、国家保护缺失下的企业自救 |
小结 |
第二章 民族危机与战略性工业化重启(1927-1937) |
第一节 市场对机械工业发展的抑制 |
一、产业技术的低端化:以农机工业为例 |
二、战前机械工业的劳动密集化趋势 |
三、企业制造高端技术产品的成败 |
第二节 战备压力下国家对机械工业的引导 |
一、南京国民政府应对日本蚕食之战略 |
二、南京国民政府推动机械工业发展之举措 |
三、战前东亚工业化道路之竞争 |
小结 |
第三章 战争刺激下战略性工业化的加速(1937-1945) |
第一节 战争对机械工业地理格局的重塑 |
一、国家主导东部机械工厂内迁 |
二、国统区民营机械企业的发展 |
三、敌占区机械工业之演化 |
第二节 战时国营机械企业的壮大 |
一、后方国营机械企业的发展概况 |
二、资源委员会领军企业承担国家战略 |
三、高端部门:航空发动机工业之萌芽 |
四、普通部门:国家资本介入农机工业 |
第三节 战时政策下国家对产业之嵌入 |
一、选派机械技术人才出国实习 |
二、编订检验规范培育机床工业 |
三、依靠订货政策维持产业发展 |
小结 |
第四章 政权交替时期战略性工业化之顿挫(1945-1949) |
第一节 战后中国机械工业的重组 |
一、开放性自由市场之重启 |
二、机械工业地理格局之再塑造 |
第二节 国家在机械工业中扩张的多重面相 |
一、国家资本之膨胀与国企技术弱化 |
二、国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家之吸纳 |
三、非国营企业对国家权力之认同 |
第三节 自由市场重启后机械工业的衰颓 |
一、政策转向与机械工业的行业危机 |
二、国家再嵌入产业之失败 |
小结 |
第五章 战略性工业化的强势展开(1949-1957) |
第一节 强势国家嵌入机械工业 |
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之确立 |
二、机械工业管理体制的建立 |
三、国家权力对机械工业全面渗透 |
第二节 机械工业技术演化路径之变更 |
一、对苏联与东欧技术的大规模引进 |
二、社会主义研发模式之构建 |
第三节 军-工-学综合体之形成 |
一、军-工-学关系之协同演化 |
二、中国大陆机械工业发展之绩效 |
小结 |
结论 战略性产业演化的历史逻辑 |
一、影响战略性产业演化的相关因素 |
二、市场对后发展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抑制作用 |
三、战略意志对后发展国家的重要性 |
余论:战略性工业化的普遍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东北产业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 东北问题引发的经济学思考 |
二 东北振兴是民族经济振兴的重要内容 |
三 振兴东北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创新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关于产业竞争力与产业创新的研究 |
二 关于产业集群与产业创新的研究 |
三 关于产业转型与产业创新的研究 |
四 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 |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第四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产业创新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产业创新的形成及概念内涵 |
一 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
二 创新与创新机制 |
三 产业创新的概念与内涵 |
第二节 国内外区域产业创新理论的研究 |
一 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研究 |
二 关于新产业区和产业集聚理论的研究 |
三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 |
四 产业创新理论对企业创新和国家创新的重要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区域产业创新的实践经验 |
一 国外区域产业创新的实践 |
二 国外区域产业创新的经验总结 |
三 国内区域产业创新的模式与经验总结 |
第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创新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简要回顾 |
一 古典的区域分工与区域贸易理论 |
二 现代区域空间分布理论 |
三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四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 |
五 区域创新理论 |
第二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政策 |
一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
二 我国区域间产业政策比较 |
三 我国区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区域发展与产业创新 |
一 产业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
二 区域发展与产业创新的相互作用 |
第四章 东北产业创新的基础条件分析 |
第一节 东北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
一 东北解放前的产业发展史 |
二 建国后东北地区产业的演变 |
第二节 东北产业竞争力分析 |
一 东北主要工农业产品的生产能力 |
二 主要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
三 技术创新能力 |
四 企业规模度 |
第三节 东北产业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 |
一 东北产业发展的优势 |
二 东北产业发展的劣势 |
第四节 东北实施产业创新的必要性 |
第五章 东北产业创新的支撑平台:创新环境与创新网络 |
第一节 东北产业创新环境分析 |
一 区域环境与创新环境 |
二 区域创新环境的概念和内容 |
三 东北产业创新环境分析 |
第二节 东北产业创新网络分析 |
一 区域创新网络的基本内容 |
二 区域创新网络对产业创新的作用 |
三 区域产业创新的基本网络结构 |
四 东北产业创新网络的基本构成 |
五 东北产业创新网络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东北产业创新环境与创新网络的整合 |
一 东北产业创新环境的整合 |
二 东北产业创新网络的构建 |
第六章 东北农业的创新发展 |
第一节 农业发展的国际化趋势对我国的机遇与挑战 |
一 农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
二 我国农业产业创新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第二节 东北农业的发展现状 |
一 东北农业发展的现状 |
二 东北农业发展中的困难与问题 |
第三节 东北农业的创新发展 |
一 东北农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与战略目标 |
二 发展高技术精细农业,提高东北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
三 加快农业产业组织创新,保障农民增收的途径 |
四 提高农业产业市场创新能力,加强农业风险防范的措施 |
第七章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创新发展 |
第一节 传统资源型产业的经济规律 |
一 传统资源型产业的含义与特征 |
二 资源型产业的演进规律与政策分析 |
三 资源型产业转型的经济学含义 |
第二节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现状与困境 |
一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发展现状 |
二 东北资源型产业衰退的困境与问题 |
三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创新途径 |
第三节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实证研究:石油产业的创新发展 |
一 石油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及战略重要性 |
二 东北石油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
三 东北石油产业的创新途径 |
四 东北石油产业的发展战略与趋势 |
第八章 东北特色产业的创新发展 |
第一节 东北特色产业的含义 |
一 特色产业的含义 |
二 东北特色产业的界定 |
第二节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
一 装备制造业对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二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
三 东北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的问题 |
四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
第三节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实证研究: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 |
一 中国汽车产业的区域分布及规模比较 |
二 东北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
三 东北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途径 |
四 东北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九章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 |
第一节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
一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
二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状况 |
第二节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 |
第四节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发展 |
一 东北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
二 东北新材料产业的创新途径 |
第十章 东北少数民族传统产业的创新发展 |
第一节 民族经济发展与区域发展 |
一 少数民族经济的含义 |
二 少数民族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
三 当前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普遍问题 |
第二节 东北少数民族经济概述 |
一 东北少数民族经济的界定 |
二 东北主要少数民族的经济特征 |
三 东北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东北少数民族传统产业的创新发展 |
结语 推动产业创新,创造东北经济再腾飞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着作 |
作者声明 |
(6)制冷压缩机制冷量测控系统的若干理论问题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全封闭压缩机制冷量的测试原理和技术概述 |
1.2.1 全封闭压缩机制冷量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1.2.2 有关制冷量测试的国内外标准 |
1.2.3 全封闭压缩机制冷量测试的技术手段 |
1.3 有关制冷系统理论分析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全封闭压缩机制冷量测试系统的基本构成 |
2.1 被测制冷系统的框架性构成 |
2.1.1 热负荷分析和匹配 |
2.1.2 被测制冷系统的特点 |
2.2 测控系统的框架性构成 |
第三章 制冷系统组件的动态特性分析 |
3.1 制冷系统中动态分布模型和静态集中模型的关系 |
3.1.1 动态模型和静态模型的关系 |
3.1.2 分布参数模型和集中参数模型的关系 |
3.1.3 建模目的、用途不同,数学模型类型不同 |
3.1.4 建立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 |
3.2 制冷系统各组件动态特性分析 |
3.2.1 全封闭活塞式压缩机数学模型 |
3.2.1.1 全封闭活塞式压缩机基本分析 |
3.2.1.2 开式压缩机模型 |
3.2.1.3 换热环节模型 |
3.2.1.4 汽缸壁建模 |
3.2.1.5 对电机、机壳和润滑油建模 |
3.3 冷凝器数学模型 |
3.3.1 冷凝器的基本分析 |
3.3.2 制冷工质建模 |
3.3.3 流道壁建模 |
3.3.4 冷凝介质建模 |
3.4 过冷器数学模型 |
3.5 节流阀数学模型 |
3.6 量热器数学模型 |
3.6.1 量热器的基本分析 |
3.6.2 制冷工质建模 |
3.6.3 流道壁建模 |
3.6.4 第二制冷剂建模 |
第四章 制冷系统稳定过程数学分析 |
4.1 制冷量测定的瓶颈和制冷系统变量结构图 |
4.2 冷凝压力P_c的数学分析 |
4.2.1 工质质量流量(?)_v和P_c的关系 |
4.2.2 冷凝介质P_(cm)和P_c的关系 |
4.2.3 冷凝器内的加热功率W_c和P_(cm)的关系 |
4.3 过冷温度Tu的数学分析 |
4.3.1 Tu和P_c、m_v、P_(um)的关系 |
4.3.2 P_(um)和过冷器内加热功率W_u的关系 |
4.4 蒸发压力P_e的数学分析 |
4.5 吸气温度T_s的数学分析 |
4.5.1 T_s和P_2、m_v的关系 |
4.5.2 P_2和量热器内加热功率W_e的关系 |
4.6 制冷系统稳定过程的变量关联性 |
第五章 模型的仿真和实验 |
5.1 模型的一般简化方法 |
5.2 仿真 |
5.2.1 弱相关环节的简化 |
5.1.2 模型的阶降 |
5.3 实验方法和结果 |
5.3.1 冷凝器实验 |
5.3.2 过冷器实验 |
5.2.3 量热器实验 |
5.2.4 膨胀阀实验 |
第六章 压缩机制冷量测量的误差分析 |
6.1 被测制冷试验系统的压力、温度变化对制冷量的影响 |
6.2 被测制冷试验系统内含油率对制冷量的影响 |
第七章 压缩机制冷量测试系统工况控制策略的研究 |
7.1 测控系统的物理条件和控制目标 |
7.1.1 测控系统的物理条件 |
7.1.2 测控系统的控制目标 |
7.2 控制策略的选择 |
7.2.1 实施控制策略的基础 |
7.3 概率控制算法 |
7.4 前馈-反馈控制 |
7.5 专家控制系统 |
7.5.1 专家系统的特点 |
7.5.2 专家系统控制器 |
第八章 制冷量快速合格评价的理论基础及实现 |
8.1 制冷量快速合格评价的热动力学分析 |
8.1.1 制冷量快速评价的研究线路 |
8.1.2 制冷量动态过程构成要素的热动力学分析 |
8.1.2.1 排气温度T_d和压缩结束温度T_2的关系 |
8.1.2.2 制冷压缩机压缩的相关理论 |
8.1.2.3 排气温度T_d和排气端测量点温度T_(ds)的关系 |
8.1.2.4 吸气温度T_s和吸气端测量点温度T_(ss)的关系 |
8.1.2.5 制冷剂流量m_f的确定 |
8.2 制冷量快速合格评价的实验论证 |
8.2.1 制冷量快速评价的实验体系 |
8.2.1.1 实验系统构成 |
8.2.1.2 实验论证方法和过程 |
第九章 空泡系数与制冷剂充灌量研究 |
9.1 空泡系数的研究 |
9.2 制冷剂充灌量研究 |
9.2.1 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空泡系数模型 |
9.2.2 制冷剂充灌量的计算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的研究结论和系统实现的指标 |
10.1.1 主要的研究结论 |
10.1.2 系统实现的指标 |
10.2 本研究项目展望 |
10.2.1 制冷系统建模和制冷工程CAD |
10.2.2 制冷系统中的控制理论与技术和自控元件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博士生期间从事的科研项目、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技成果 |
致谢 |
四、实验室家用冰箱的防爆改装(论文参考文献)
- [1]实验室冰箱安全使用与防爆改造[J]. 吕明泉,刘雪蕾,张志强,李恩敬,周江. 安全, 2018(05)
- [2]纳米冷冻机油/R600a混合物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及应用的实验研究[D]. 娄江峰. 上海理工大学, 2014(05)
- [3]实验室家用冰箱的防爆改装[J]. 陈建中.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1992(04)
- [4]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1900-1957)[D]. 严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5]东北产业创新研究[D]. 扎玛.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1)
- [6]制冷压缩机制冷量测控系统的若干理论问题与实践[D]. 沈希. 浙江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