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藏书等级结构的紊乱及其纠正(论文文献综述)
乔傲龙[1](2019)在《《晋绥日报》与边区社会文化动员研究》文中指出《抗战日报》创刊于“晋西事变”结束之后的1940年9月18日,1946年7月1日更名为《晋绥日报》,1949年5月1日停刊,前后历时9年。作为中共晋西区党委(后改为晋绥分局)的机关报,在晋绥根据地的社会文化动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晋绥日报》(《抗战日报》)为中心,分五个部分对晋绥根据地的社会文化动员进行了尽可能全面和深入的考察。本文所称的文化动员,既包括一般意义上所指称的以文化为手段所进行的动员,即以文学、艺术、新闻等方式动员民众参与中共领导下的军事斗争、政权建设及社会经济活动,同时亦包括以文化建设为目的而进行的人才动员,即中共为了发展其领导之下的文化事业,广泛地动员民众参与到文化建设之中。第一部分追溯了中共的办报传统及其早期在山西的办报实践,以及从抗战全面爆发前后到“晋西事变”之前中共及其领导下的牺盟会、战动总会在晋西北地区的办报活动,论述了这一时期报纸所具有的鲜明的统一战线色彩,并重点考察了《晋绥日报》(《抗战日报》)采编队伍的发展。这支采编队伍的人员具有双重角色,他们因动员而加入这支队伍,又通过办报动员了其他广大群众。在文化动员中,他们起到了核心的引领作用。从初期以国共对立时期的储备干部及抗战全面爆发前后发展的知识人才为主,到1942年延安知识人才的大量补充,再到抗战胜利之后本土知识分子的崛起,《晋绥日报》(《抗战日报》)办报队伍9年间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敌后抗日根据地文化动员的总体进程,由此可以看出此种动员不同于其他社会动员的渐进性特征、其对人才培养的依赖,以及文化人才培养的接续性要求。第二部分论述了《晋绥日报》(《抗战日报》)通讯队伍的建立和完善。报纸的通讯工作在1942年之前和之后的对比结果表明,在文化落后的根据地,只有党的各级政权把办报视为一种“深入的组织工作”,举全党之力并发动群众参与,报纸才能体现出广泛的群众性和鲜明的党性,并成为党对群众进行文化动员的有力武器,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则必须通过完善的通讯网才能得以顺利实现。事实上,在《晋绥日报》(《抗战日报》)9年的发展过程中,报纸质量与通讯工作始终呈现出极强的正向相关。报纸通讯员队伍的逐渐壮大、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通讯网络的建立和完善,有力地提升了文化动员的覆盖面及有效性。第三部分考察了《晋绥日报》(《抗战日报》)三级报网中的地方油印报纸和基层乡村的黑板报,及其与晋绥农村的冬学运动、识字运动、读报运动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本文的研究表明,油印报和黑板报作为大报的二级和三级系统,其成败的关键依然在于群众路线是否得到了有力的执行,而冬学、识字、读报等群众运动的开展,不但本身就是文化动员的重要部分,而且是报纸的文化动员能否得到预期回应的根本性前置要件。第四部分考察了《晋绥日报》在社会动员中的新闻“客里空”问题及其成因,并对晋绥边区反“客里空”运动中“新闻求实”与“思想土改”两条线索进行了梳理,通过大量的个案分析证明:工具目的只能通过专业主义途径得以实现,因此工具主义必须坚持适度性原则,以保证新闻真实性与政治正确性之间最低限度的平衡,否则将适得其反。第五部分得出全文结论:正如毛泽东所指出,文化建设是“比打倒一个日本帝国主义更难的题目”,文化动员应充分估计文化建设的长期性、渐进性特征,而人才能否接续、动员能否持久则是文化动员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战时的教育条件导致了特定门类人才在供给侧的困难,而受众的接受水平则导致了特定文化产品在需求侧的疲软,由供需关系所导致的失衡结构,是文化动员的决策者和文化建设的规划者必须理智面对的现实,因时因地制宜是上策,一味求全可能适得其反;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文化动员中成功的群众路线并非线性结构,而是一个棋盘状系统,在使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并团结起来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之下,“棋盘效应”使每个运动都与其他所有运动相为支撑,从而形成化合作用;群众路线的本质是群众利益路线,文化动员本质上也是利益动员,其功能是通过“利他”而实现的,只有以此认识为前提去组织动员,才能可能取得成功,如果不能切中民众的利益诉求,无助甚至有损于民众利益的实现,则动员的意图终将落空;党报是政党开展社会动员的有效工具,但工具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尊重新闻自身规律为前提,以牺牲新闻真实为代价的工具追求必将适得其反。
袁晓光[2](2019)在《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是《说文解字》研究的一个重要节点,《说文解字》研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对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说文解字》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梳理,有利于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一段时期《说文解字》研究的水平和进程,认识这一段时间《说文解字》研究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此外,对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成果的梳理也可为《说文解字》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必要的参考文献和研究信息,有助于拓展研究思路与视野,从而推动今后《说文》学更加自觉、深入的发展,取得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说文解字》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较为全面地搜集了四十年来《说文解字》有关文献,在此基础上,分门别类地梳理《说文解字》的研究成果,并归纳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的特点及不足。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十三个章节。第一部分包括一至三章,第一章说明四十年来对许慎其人的生平经历、哲学思想、学术思想及《说文·叙》的研究成果;第二章梳理四十年来对《说文解字》版本、校勘及注本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三章对四十年来从整体上研究《说文解字》的成果进行介绍。第二部分四至七章是对《说文解字》本体的研究成果。第四章“《说文解字》体例研究”主要是梳理《说文解字》的编排条例、说解条例、引证条例以及其他条例的研究成果。第五章“《说文解字》六书研究”主要是梳理总体上研究六书的成果及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分别研究的成果。第六章“《说文解字》部首研究”是关于部首注释、部首性质、立部归部及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七章“《说文解字》形体研究”主要是梳理对《说文解字》中的字体,即篆文、古文、籀文、或体、俗字及整体上对《说文解字》重文进行研究的成果。第三部分八至十一章是从语言学角度对《说文解字》进行研究的成果。第八章“《说文解字》古文字研究”梳理了研究《说文解字》与古文字关系的成果及运用古文字考证《说文解字》说解的成果;第九章“《说文解字》语音研究”整理了《说文解字》上古语音系统研究、《说文解字》中古音反切研究及《说文解字》注音的研究成果;第十章“《说文解字》训诂与词汇研究”主要是梳理揭示《说文解字》训诂学价值、《说文解字》词义研究、《说文解字》训诂方式研究及《说文解字》词汇研究的成果。第四部分是十一章和十二章,相比于传统《说文》学,是关于新兴领域的《说文》学研究成果。第十一章“《说文解字》文化研究”回顾了全面揭示《说文解字》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成果及对《说文解字》中所蕴含的社会状况、物质文化、科技文化分别研究的成果。第十二章“《说文解字》其他方面研究”梳理了《说文解字》相关文献整理、《说文解字》检索及《说文解字》应用的研究成果。第五部分是最后一章,总结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的特点及不足。此外,本文的参考文献部分较为全面地收录了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的成果,可看做是上起1978年,下迄2018年的《说文解字》研究论着索引,为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必要的参考文献。
张雪松[3](2016)在《高校图书馆教材资源藏书结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教材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分析教材文献性质,以此来阐述教材的藏书结构特征,并对教材馆藏建设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杨丽梅[4](2015)在《基于统计分析的藏书结构研究综述》文中认为三十多年来,藏书结构的研究作为文献资源建设研究的核心一直没有间断过,在图书馆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390篇文献的统计分析,回顾我国图书馆三十多年来藏书结构的研究状况及探讨今后的研究趋势,以期为藏书结构的研究和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时继锋[5](2012)在《“斯密问题”与和谐社会人的构建》文中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是近年来体制内释放出的巨大生产力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国际形势不明朗、不确定的大环境下经济发展势头依然“风景这边独好”。不可否认世界性的难题都没有困扰我们,但伴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道德滑坡等问题却给人们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也给人民和政府敲响了警钟。食品安全等一系列民生问题和官二代(李刚、药家鑫)、富二代等一系列价值观问题引发了人们对道德和人性的探讨。我们回过头看看这些年走过的路忽然发现,在社会这个大系统中,一直是经济系统在领跑,尽管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问题,文化、政治等生产关系系统也随着向前推进。但伴随着经济的转型,由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社会实践主体的人也在悄然的发生着改变,强调个人主义的市场经济使得这一时期人的天性得到了解放、主体意识也日渐凸显,在广大普通民众缺少信仰的情况下盲目逐利导致个人的价值观在还没来得及塑造时就发生了扭曲,人性中利己一面的过分释放超过了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和道德底线,社会大系统对于这一“不能承受之重”的危险信号迅速给予反馈,于是引起了人们对人性的探讨乃至在理论上追溯到了亚当·斯密那里。仔细的比较发现亚当·斯密生活的前半生时代和我国改革开放在初始点上是惊人的相似,即都面临着个体与经济的问题。虽然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但我们坚持市场主体的无产阶级性,忽视了市场经济主体的利己性规律,从而造成了人性中利己一面的滥觞。而斯密很好地处理了两者的关系。《道德情操论》一书在肯定《国富论》中人的利己性的前提下将商人阶级引入道德建设领域并赋予其道德主体的资格,从而将人性利己和经济发展有机的统一起来,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促进了社会大系统的协调发展。后人在解读斯密思想时先入为主的发现了两本书之间的关于人性和人的行为假设不一致性并由此提出了“斯密问题”这一概念。尽管关于亚当·斯密相关资料的完善,和对“私密问题”的不断深入研究,这一命题也自然不成为命题,但由此形成的关于人性“利己”与“利他”以及“经济人”与“道德人”甚至上升到经济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依然是个旷久未决的命题。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主体是人,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的主体也是人,解决经济与道德矛盾的关键还是人。在“斯密问题”框架下解读人性的问题符合我国的国情。“斯密问题”作为研究斯密思想史过程中形成的阶段性和历史性产物,对亚当·斯密思想的通篇研究有利于对“斯密问题”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利于从经济学、伦理学、哲学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对其进行解读,便于抓住“斯密问题”本质和内涵。虽然时代不同了,“斯密问题”有了新的时代形态,但“斯密问题”关于人性的探讨依旧是人性研究的主旋律。而准确把握人性的关键是将人性的两个方面进行肢解分析。通过对利己的经验主义、功利主义、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哲学、伦理学的人性唯私论到自爱的历史演义分析,界定了利己、利己主义、合理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在概念内涵和外延以及适用范围,得出了人性的适度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传统经济人假设的贫困性以及由传统经济人假设向新经济人假设的历史演化。通过对利他从哲学、生物学的自然选择理论、亲缘选择理论和互惠性理论的分析,讨论了纯粹利他、亲缘利他和互惠利他(新近发现的强互惠利他作为互惠利他的补充)的三大主体类型以及衍生的主观利他、客观利他、有条件利他、无条件利他、义务利他、制度利他、显性利他、隐性利他等八个二级利他类型的适用分布情况,得出了影响利他的亲社会属性及移情能力两个因素,并将利他的边界放宽,利他的道德张力得以放大。在对利己与利他形成整体性把握时,得出了利己与利他的集合属性,都暗含着动机、行为和结果三个要素,以规范分析的方法得出了利己与利他在人性中的分布规律。而利己与利他所体现出来的共同属性使得作为社会属性的人在物质资料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中人性具有可加性,据此分别从个人和“法人”的微观主体和社会宏观主体的角度分析了利己与利他的作用规律、作用机理和作用路径,并得出了“斯密问题”均衡规律。并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实证分析来验证这一规律。在得出“斯密问题”关于人性的分布规律后,发现现实社会中发生的“斯密问题”失衡是可以纠正的,并分别从个体和制度的角度提出了“斯密问题”帕累托改进的路径和方式,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人的路径。
何静[6](2011)在《我国图书馆藏书结构研究论文的定量分析》文中提出统计了30年来我国图书馆藏书结构研究论文的产出情况,对研究论文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主题分布、经典文献、作者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图书馆藏书结构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顾维铭[7](2010)在《郊区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主导型新城建设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发展伴随着城市的崛起。大城市在逐步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土地、环境等资源的制约,城市化进程开始向郊区扩散,郊区城市化由此而生。郊区城市化是中心城区离心力和郊区自身向心力的综合体,主要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新城建设,一个是新的城镇体系构建。新城建设是郊区城市化的核心,新城发展水平是郊区城市化水平的决定性因素。郊区要解决好城乡统筹发展问题,要全面推进城市化,首先必须建设一个具有一定能级和辐射能力的次级城市中心。然而,郊区在发展城市化上具有天然缺陷,特别在新城建设上会产生市场失灵。这就使郊区城市化选择政府主导型新城建设模式成为一种必然,从而也使新城建设目标的实现成为一种可能。本文以嘉定新城为例对政府主导型模式进行了分析。嘉定区政府在资源集聚和政策倾斜上的优势,带来了嘉定新城建设的快速推进和成果的初步显现。但是,随着嘉定新城建设的深入,诸如政策依赖、人口导入等矛盾和问题不断暴露出来,对新城的进一步推进和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样,在对松江新城和临港新城建设情况的比较中,也可以发现,松江新城的“睡城”现象和临港新城的“空城”现象,或多或少都与政府主导有关。因此,郊区城市化进程中,政府主导型新城建设模式必须进行优化。按照新城建设的不同阶段,通过建立新城发展水平的指标评价体系进行衡量和反映,政府可以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及主导作用、领域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不同的目标。除此以外,政府还应当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让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到新城建设中来,充分发挥三者的互补与协调,从而更好更快地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郊区新城,为郊区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开辟路径。
吕艳华,贺培凤[8](2010)在《医学高校图书馆藏书灵敏度和藏书效率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灵敏度评价是考察图书馆藏书的灵活性,从"能不能适应"的角度测评图书馆藏书对外界环境的反映能力。以山西医科大学图书馆为例,用藏书灵敏度S2对藏书活动中图书馆应对外界环境的灵敏度进行评价,进而对图书馆藏书效率进行全面综合评价。
徐卫[9](2004)在《高校图书馆的文献采访工作必须掌握动态信息》文中提出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应如何掌握动态信息 ,提高购书质量 ,加强馆藏建设的原则以及网络环境下文献资源建设的新模式
钱俊君[10](2004)在《权力之善 ——社会主义政治权力善的探析》文中认为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和有机组成部分。政治文明建设呼唤并从内在本质上要求权力合乎道德和以道德为根基和目标。但在我国新旧体制转轨时期,政治生活领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因权力作恶而形成的一些腐败现象,因此如何防止权力作恶,引导和规范权力向善,就成了政治伦理学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近年来,学术界对政治权力问题展开了比较多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理论成果,但学者们的研究大多是从政治学、法律学和社会学角度来进行的,从伦理学角度来研究的则比较少,特别是紧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权力问题,从权力主体的内在合道德性和制度合道德性角度来分析社会主义政治权力善的规定性,并提出规约权力向善的伦理对策,几乎是一个空白。人们总希望政治权力远离“恶”而接近“善”。将政治权力与善结合起来加以论述和考察是一件极富挑战性和极具创造性的工作。正是基于对这一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冷静观察和理性思考,本人试图把自己对学术的真情和热情投注到社会主义政治权力之善的研坑中,冀望通过自己的研究能够对社会主义政治权力道德建设作出一些贡献。 文章共分为七个部分,导论部分提出了选题的依据及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第一章对政治权力、善及政治权力善的本质与特征进行了界说,第二章依据唯物史观,考察了政治权力善的历史演化过程,界定了社会主义政治权力善,第三章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权力善的基本原则,从执政为民的核心原则推导出正义原则、民主原则和责任原则等三个主要的基本原则,第四章从制度善的角度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权力善的运行机制,第五章从行为善的角度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权力善的道德规约。结束语对社会主义政治权力善在当今的新变化及未来走向进行分析和预测。全文始终贯穿着一根主动脉即从社会主义政治权力“观念的善”(价值目标的善,基本原则的善)上升到“制度的善”最后落实到“行为的善”,并主张把政治权力“观念的善”、“制度的善”与“行为的善”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社会主义政治权力善的体系。 第一章对政治权力、善及政治权力善进行一般性的界说,为论述社会主义政治权力善提供了理论基础。政治权力是指在特定的政治系统中,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和集团,为了实现某种利益和原则,在政治运行和政治过程中借助于一定的政治手段对一定政治客体进行控制和支配的能力。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政治权力包含了国家权力、政党权力、社会公共权力等,.狭义的政治权力仅指国家权力。本文研究的政治权力主要是就广义而言。政治权力从横向上来看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等。从纵向上来看分为中央政府权力和地方政府权力。善是一个兼具事实与价值双重属性并以价值性为主的道德范畴,即用正当合理的手段给社会、他人和自己带来福惠、利便和发展的现象和行为。政治权力本身一般来说是中性的,无所谓善恶,但“权”随“人”变,因执掌权力的人在道德上具有善恶性,政治权力在道德上也就具有了善恶多重性。政治权力善是运用正当合理的方式使政治权力造福于国家和人民的一种政治伦理现象或政治行为。它内在地包含着善的内容和善的形式的统一、善的意识和善的行为的统一。所以权力之善就是权力善的规定和权力善的行为取向的统一。 第二章论述了政治权力善的历史演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依次阐释了原始社会的公共权力、阶级社会的政治权力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权力及其各自的善性。政治权力经历了由原始社会的公有到阶级社会的私有再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有(必向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公有迈进)的历史演化过程,政治权力善也必然经历一个由原始社会单一而狭小的善发展而为阶级社会善恶俱存有时恶占主导地位而后向着社会主义社会以善为主和扬善抑恶的方向发展,最后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善的发展历程。社会主义政治权力善是人类历史上最高最全面的善。为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政治权力的伦理基础,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政治权力的伦理目标。’由于各种原因,社会主义政治权力的善在现实中也出现了一些恶变现象,所以社会主义政治权力善是需要不断发展和不断提升的善。 第三章论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权力善的基本原则,从价值目标上揭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权力善的观念形态,认为它是一个以执政为民为核心,以正义、民主、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有机的原则体系。它既 表现了社会主义对权力主体行使权力所提出的道德要求,又反映着 权力主体在行使权力过程中所追求的价值目标、道德人格和思想境 界。在这一部分中论述了执政为民核心原则的确立的社会基础、伦 理内涵和伦理意义,并由这一核心原则推导出权力善行三大准则即 正义、民主、责任原则。社会主义政治权力的正义规定是谋求公共 利益、发展社会生产力和促进社会和谐安定。正义原则既是·秩序原 则、又是行为原则、也是评价原则。正义原则要靠权力使用的目的 正义、制度与程序的正义及权力行为的正义来实现。民主既是一个·政治范畴,也是一个道德范畴,具有丰?
二、藏书等级结构的紊乱及其纠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藏书等级结构的紊乱及其纠正(论文提纲范文)
(1)《晋绥日报》与边区社会文化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概念阐释 |
四、行文结构及内容 |
五、运用的资料及分析方法 |
六、本文的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从固有人才到本土精英——“意识形态部队”的组建 |
第一节 《抗战日报》创刊之前中共在晋绥的社会动员模式 |
一、报纸是社会动员的制高点 |
二、中共早期在山西的办报实践 |
三、抗战全面爆发前后中共领导下的晋西北进步报刊 |
四、“晋西事变”与《抗战日报》的创刊 |
第二节 “固有知识分子”与《抗战日报》的首发阵容 |
一、“固有知识分子”与国共两党对立时期的中共人才储备 |
二、3:3:3——《抗战日报》的首发阵容 |
第三节 报纸的地方化努力与本地知识人才的崛起 |
一、《抗战日报》的地方化努力 |
二、本地知识人才的崛起 |
第四节 文化动员的成果——山药蛋派与七七七文艺奖 |
一、山药蛋派与《抗战日报》副刊作者群 |
二、七七七文艺奖与晋绥文艺队伍 |
三、1949 年干部南下对晋绥文化的影响 |
第二章 全党办报与通讯网络建设 |
第一节 融入中共组织——党报姓党的目标追求 |
一、不带编号的党内文件 |
二、“聋盲软哑”——言说与倾听之间的疏离 |
三、一纸《决定》引领晋绥全党参与办报 |
四、全党办报的生动局面 |
五、书记县长笔下的新闻稿件 |
第二节 链接基层社会——“局域”通讯网络的构建 |
一、各级党委对报纸通讯工作的推动 |
二、通讯队伍的动员 |
三、通讯队伍的组织 |
四、通讯员的培养:刊授、函授、面授 |
五、从农民到优秀通讯员:一个生动的个案 |
六、“逼”和“哄”:一个通讯模范县的成长 |
七、通讯队伍规模、来稿数量、报纸发行量的变化 |
八、晋绥根据地通讯网络建设的历史借镜 |
第三章 与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黑板报”与读报小组 |
第一节 冬学运动与文化翻身 |
一、从《抗战日报》看晋绥冬学的起伏 |
二、从晋绥冬学看民众文化需求的变动 |
三、冬学运动与群众办报 |
第二节 读报运动与读者的“创造” |
一、通讯网络是读报活动的基本依托 |
二、识字运动是读报发展的有力助推 |
三、“报纸上山”与“报纸下地” |
四、读报运动与文化觉醒 |
五、读报运动的收获 |
第三节 油印报、黑板报与晋绥边区三级报网 |
一、油印报:在黑板报与大众报之间 |
二、民众的舆论机关——黑板报 |
第四章 《晋绥日报》的“客里空”新闻与反“客里空”运动 |
第一节 “客里空”,一个普遍而严重的问题 |
第二节 “客里空”背后的集体无意识 |
一、“意义”的诱惑——从记者谷曼看“客里空”的心理机制 |
二、需求指导下的供给——从“模范村”报道看工具主义生产模式 |
三、私欲对“公器”的觊觎——工具主义的次级衍生 |
第三节 《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 |
一、新闻求实——专业主义视野下的反“客里空”运动 |
二、“思想土改”——工具主义层面上的反“客里空”运动 |
第四节 反“客里空”运动的历史回响 |
一、土改纠偏与《晋绥日报》停止反“客里空” |
二、毛泽东“谈话”与此后30年对反“客里空”运动的评价 |
三、反“客里空”,一个未了的话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对象、方法及目标 |
第四节 《说文》研究成果简述 |
第一章 许慎研究及《说文·叙》研究 |
第一节 许慎生平研究 |
第二节 哲学思想研究 |
第三节 学术思想研究 |
第四节 《说文·叙》研究 |
第二章 《说文解字》版本、校勘、注本研究 |
第一节 《说文》版本研究 |
第二节 《说文》校勘研究 |
第三节 《说文》注本 |
第三章 《说文解字》通论综述 |
第一节 《说文》通论专着 |
第二节 《说文》通论论文 |
第四章 《说文解字》体例研究 |
第一节 《说文》编排体例研究 |
第二节《说文》说解体例研究 |
第三节《说文》引证体例研究 |
第四节 《说文》其他体例研究 |
第五章 《说文解字》六书研究 |
第一节 六书总论研究 |
第二节 象形、指事、会意研究 |
第三节 形声研究 |
第四节 转注研究 |
第五节 假借研究 |
第六章 《说文解字》部首研究 |
第一节 《说文》部首注释 |
第二节 《说文》部首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七章 《说文解字》形体研究 |
第一节 《说文》篆文研究 |
第二节《说文》重文研究 |
第三节《说文》古文研究 |
第四节 《说文》籀文研究 |
第五节 《说文》或体与俗字研究 |
第八章 《说文解字》与古文字研究 |
第一节 《说文》与古文字资料互证关系研究 |
第二节 运用古文字资料考证《说文》说解 |
第九章 《说文解字》语音研究 |
第一节 《说文》上古语音系统研究 |
第二节 《说文》中古音反切研究 |
第三节 《说文》现代注音研究 |
第十章 《说文解字》训诂与词汇研究 |
第一节 《说文》训诂价值的研究 |
第二节 《说文》词义研究 |
第三节《说文》训诂方式研究 |
第四节 《说文》词汇研究 |
第十一章 《说文解字》历史文化研究 |
第一节 文化的全面研究 |
第二节 社会状况研究 |
第三节 物质文化研究 |
第四节 科技文化研究 |
第十二章 《说文解字》其他研究 |
第一节《说文》资料的整理 |
第二节 《说文》检字研究 |
第三节 《说文》应用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高校图书馆教材资源藏书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教材的概念和性质 |
2 教材文献资源结构分析 |
3 教材藏书结构配置因素分析 |
3.1 教材馆藏资源建设内部因素分析 |
3.2 教材馆藏资源建设外部因素分析 |
4 教材馆藏建设的策略 |
(4)基于统计分析的藏书结构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的统计分析 |
1.1 文献的年代分布 |
1.2 文献的期刊分布 |
1.3 经典文献与作者分析 |
2 藏书结构理论研讨 |
2.1 藏书结构概念探讨 |
2.2 藏书等级结构的论述 |
2.3 藏书结构研究新趋势 |
3 结论与思考 |
(5)“斯密问题”与和谐社会人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视角与方法 |
1.3.1 研究的视角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基本框架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5.1 论文的创新 |
1.5.2 论文的不足 |
第二章 亚当·斯密思想研究及“斯密问题”解读 |
2.1 亚当·斯密思想的研究 |
2.1.1 研究的横向维度 |
2.1.2 研究的纵向维度 |
2.2 “斯密问题”溯源 |
2.3 “斯密问题”的本质 |
2.4 “斯密问题”的解读 |
2.4.1 哲学意义解读 |
2.4.2 伦理学意义解读 |
2.4.3 经济学意义解读 |
2.5 “斯密问题”研究与构建和谐社会人的关系 |
第三章 “斯密问题”中的利己说 |
3.1 利己的内涵 |
3.2 利己的多元化诠释 |
3.2.1 利己与需求论 |
3.2.2 利己与人性恶论 |
3.2.3 利己与自爱说 |
3.2.4 利己与进化论 |
3.3 亚当·斯密思想中的利己 |
3.4 经济人假说 |
3.4.1 传统经济人假说 |
3.4.2 当代经济人假说 |
第四章 “斯密问题”中的利他说 |
4.1 利他概论 |
4.1.1 利他的内涵 |
4.1.2 利他与亲社会行为 |
4.1.3 利他与移情能力 |
4.1.4 亚当·斯密思想中的利他 |
4.2 生物学上的利他思想 |
4.2.1 群体选择理论困境 |
4.2.2 亲缘选择理论与亲缘利他 |
4.2.3 互惠性理论与互惠利他 |
4.2.4 顺从性理论 |
4.3 经济学上的利他思想 |
4.3.1 利他主义模型 |
4.3.2 强互惠利他模型 |
4.4 利他系统-要素概论 |
4.4.1 利他与利他动机 |
4.4.2 利他与利他行为 |
4.4.3 利他与利他主义 |
第五章 “斯密问题”系统均衡规律 |
5.1 利己与利他势能假定 |
5.2 利己与利他关系论 |
5.2.1 对立论的紧张关系 |
5.2.2 统一论的和谐关系 |
5.2.3 层次论的继承递进关系 |
5.3 “斯密问题”的人性规律论 |
5.3.1 利己与利他关系溯源 |
5.3.2 利己与利他人性分布律 |
5.4 “斯密问题”微观均衡规律 |
5.4.1 微观均衡机理 |
5.4.2 微观均衡路径 |
5.4.3 微观均衡规律 |
5.5 “斯密问题”宏观均衡规律 |
5.5.1 利己与利他的人性可加性假设 |
5.5.2 宏观均衡规律 |
5.5.3 宏观均衡规律实证分析 |
第六章 “斯密问题”系统失衡的帕累托改进分析 |
6.1 “斯密问题”系统失衡表现 |
6.1.1 利己的道德绑架 |
6.1.2 利他的经济绑架 |
6.2 “斯密问题”系统失衡根源分析 |
6.2.1 利己与利他冲突的主观逻辑 |
6.2.2 利己与利他冲突的客观基础 |
6.3 “斯密问题”个人(微观)系统失衡及帕累托改进 |
6.3.1 个人系统失衡条件 |
6.3.2 个人系统失衡危害 |
6.3.3 个人系统失衡特点 |
6.3.4 个人系统失衡矫正路径 |
6.4 “斯密问题”社会(宏观)系统失衡及帕累托改进 |
6.4.1 社会系统失衡条件 |
6.4.2 社会系统失衡危害 |
6.4.3 社会系统失衡矫正路径 |
6.5 社会系统失衡的自组织机制 |
第七章 和谐社会人的构建 |
7.1 和谐社会人内涵 |
7.2 社会人和谐思想 |
7.3 和谐社会人构建困境 |
7.4 价值维度上和谐社会人构建 |
7.5 市场维度上和谐社会人构建 |
7.6 制度维度上和谐社会人构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理论成果 |
后记 |
(6)我国图书馆藏书结构研究论文的定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 |
2 论文的计量分析 |
2.1 论文的年代分布 |
2.2 论文的期刊分布 |
3 经典文献分析 |
4 论文研究主题分析 |
4.1关于藏书结构理论探讨 |
4.2藏书结构理论的应用实践 |
4.3关于藏书等级结构的论述 |
4.4其他理论在藏书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
5 结论与思考 |
(7)郊区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主导型新城建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政府主导型新城建设理论分析 |
第一节 郊区城市化 |
一、郊区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 |
二、郊区城市化的特点和意义 |
三、郊区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
第二节 新城建设之于郊区城市化 |
一、新城建设与郊区城市化的关系 |
二、新城建设对于城乡统筹的意义 |
三、新城建设目标 |
第三节 政府在新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
一、郊区城市化天然缺陷和市场失灵 |
二、新城建设与政府主导 |
三、政府主导的具体领域 |
第二章 政府主导型新城建设模式的分析与比较 |
第一节 嘉定新城建设现状 |
一、嘉定新城建设背景及初步成果 |
二、政府主导型模式与新城推进体制 |
第二节 嘉定新城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存在问题 |
二、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政府主导型新城建设模式比较 |
一、松江新城 |
二、临港新城 |
第四节 政府主导中存在的政府失灵 |
一、政府失灵 |
二、新城建设中的政府失灵 |
第三章 政府主导型新城建设模式的优化 |
第一节 建立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
一、郊区城市化发展水平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 |
二、评价体系建立对于优化政府主导型模式的意义 |
第二节 优化政府主导型模式 |
一、政府目标与角色的重新定位 |
二、政府推进新城建设的体制创新 |
三、政府职能转变 |
第三节 市场化模式的回归 |
一、市场与政府的互补 |
二、企业参与新城建设 |
三、社会组织对于郊区城市化水平的提升 |
展望与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高校图书馆的文献采访工作必须掌握动态信息(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出版发行信息 |
2 本馆藏书的文献信息 |
3 读者需求的信息 |
4 掌握学校专业建设的信息 |
5 网络环境下文献采购的原则及多种载体的同时并举, 达到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的最佳配置 |
(10)权力之善 ——社会主义政治权力善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0.1 “权力之善”是世界性、历史性的重大伦理、政治课题 |
0.2 权力之善的缺失给我国现代化建设造成严重影响 |
0.3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呼唤权力之善 |
0.4 社会主义政治权力之善的研究价值 |
第一章 政治权力、善及政治权力善的界说 |
1.1 政治权力的本质与特征 |
1.2 善的定义与分类 |
1.3 政治权力善的一般规定 |
第二章 政治权力善的历史演化 |
2.1 原始社会政治权力善的起源 |
2.2 阶级社会政治权力善的进化与异化 |
2.3 社会主义政治权力的善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政治权力善的基本原则 |
3.1 “执政为民”是社会主义政治权力善的核心原则 |
3.2 社会主义政治权力的正义原则 |
3.3 社会主义政治权力的民主原则 |
3.4 社会主义政治权力的责任原则 |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政治权力善的制度设计 |
4.1 制度善的一般规定性 |
4.2 社会主义政治权力制度“善”的规定性 |
4.3 社会主义政治权力制度“善”的实现 |
第五章 社会主义政治权力善的行为实践 |
5.1 政治权力运行的道德规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5.2 政治权力运行道德制约的目的、条件和基本维度 |
5.3 政治权力道德制约的方法 |
结束语 |
6.1 道德是政治权力的生命力 |
6.2 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政治权力善的新变化 |
6.3 社会主义政治权力的未来 |
主要参考文献 |
四、藏书等级结构的紊乱及其纠正(论文参考文献)
- [1]《晋绥日报》与边区社会文化动员研究[D]. 乔傲龙. 山西大学, 2019(02)
- [2]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综述[D]. 袁晓光.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3]高校图书馆教材资源藏书结构分析[J]. 张雪松. 江苏科技信息, 2016(28)
- [4]基于统计分析的藏书结构研究综述[J]. 杨丽梅. 科技视界, 2015(32)
- [5]“斯密问题”与和谐社会人的构建[D]. 时继锋. 吉林大学, 2012(08)
- [6]我国图书馆藏书结构研究论文的定量分析[J]. 何静. 图书馆, 2011(03)
- [7]郊区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主导型新城建设模式研究[D]. 顾维铭. 复旦大学, 2010(03)
- [8]医学高校图书馆藏书灵敏度和藏书效率评价[J]. 吕艳华,贺培凤.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0(01)
- [9]高校图书馆的文献采访工作必须掌握动态信息[J]. 徐卫. 图书馆论坛, 2004(04)
- [10]权力之善 ——社会主义政治权力善的探析[D]. 钱俊君. 湖南师范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