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ransformation of Fertilizer-N in Rhizosphere Soils of Wheat(论文文献综述)
谢显秋[1](2021)在《固氮菌优势组合筛选及其对甘蔗的促生长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甘蔗不仅是广西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更是我国最重要的糖料作物。在甘蔗生产中大量化肥的施用,严重制约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固氮菌能有效促进土壤营养元素的循环转化。大量研究证实,内生固氮菌能定殖于植株根系及体内,并分泌有机酸等物质来活化土壤养分,改善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促进植物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进而促进植物的生长。研究内生固氮菌对土壤养分的活化和对甘蔗的促生长作用,对于改善蔗地土壤质量、提高甘蔗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4株固氮菌DX120E(Klebsiella variicola)、CA1(Bacillus mycoides)、WZS021(Streptomyces chartreusi)以及CN11(Pseudomonas mosselii)进行单一及组合处理蔗地土壤,以固氮模式菌株PAL5为对照,分析各菌株处理对土壤三大主要营养和有机酸含量的影响,并将筛选出的最优组合接种处理甘蔗进行桶栽试验,从对甘蔗的农艺性状、生理特性、土壤营养和酶活及茎叶的代谢组学分析等方面探讨处理菌株对甘蔗的促生长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菌株或组合对土壤养分具有活化作用,菌株处理后土壤的硝态氮、铵态氮、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及有机酸含量均上升,无机磷含量降低,且与空白对照差异性显着,但不同处理间差异性不同。隶属函数法筛选得到三个较优处理,分别是DX120E、CN11+DX120E和CA1+DX120E+WZS021。2.将筛选的三个组合以及PAL5回接两个甘蔗品种B8和ROC22的桶栽试验的结果表明,与未接种菌株的甘蔗相比,处理后两个甘蔗品种的株高、叶绿素含量、锤度及地上地下生物量均有所提高,但不同处理差异不同。两个甘蔗品种的生物量都以DX120E和PAL5处理的效果最好。PAL5处理对品种B8、ROC22的生物量提高效果最为显着,分别比对照提高2.16倍、0.60倍,DX120E处理效果次之,分别提高了1.86倍、0.39倍。接菌处理提高了两个甘蔗品种叶片的氮、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B8甘蔗品种叶片中的硝酸还原酶(NR)活性最高的为PAL5处理,较空白对照CK显着提高40.82%;ROC22品种,DX120E处理的NR活性显着高于对照,比对照提高1.12倍。两个甘蔗品种谷氨酰胺合成酶(GS)、蔗糖合成酶及蔗糖磷酸合成酶(SS,SPS)活性均在处理后60 d时最高。3.桶栽试验不同处理时期,土壤中的硝态氮、氨态氮、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含量增加,土壤酶的活性均显着提高,无机磷含量降低,与空白对照差异性显着,但不同处理间差异性不同。甘蔗品种B8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随着生长期的增加不断提高,品种ROC22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随着生长期的增加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随着生长期的增加,两个品种土壤中的氨态氮含量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水解氮、有效磷、无机磷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缓效钾含量呈先下降后平稳的趋势。菌株组合处理CA1+DX120E+WZS021对土壤氮磷钾的活化作用显着低于其他两个处理。4.利用LC-MS技术对DX120E接菌处理后的甘蔗茎叶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DX120E接菌处理后甘蔗叶片的差异代谢物种类和含量要高于茎,代谢差异物主要为氨基酸、含氮化合物、有机酸、糖类和碳水化合物等物质。接种DX120E后,甘蔗品种B8茎和叶片中差异代谢物普遍下调,甘蔗品种ROC22茎中差异代谢物普遍上调,叶片中差异代谢物普遍下调。差异代谢物热图分析表明,甘蔗品种B8的茎内有62种代谢物含量有明显差异,叶片中有115种;品种ROC22茎内有53种代谢物含量有明显差异,叶片中有101种。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氨基酸相关代谢通路,接菌后通过影响糖酵解和TCA循环促进了甘蔗的氮代谢和碳代谢。综上分析表明,接种菌株可以改善甘蔗根际土壤环境,促生菌DX120E能影响甘蔗氨基酸代谢通路,促进甘蔗的生长。本研究结果可为不同菌属内生固氮菌在甘蔗稳产增产、化肥减量增效栽培中的应用和揭示内生固氮菌对甘蔗的促生机制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郭建忠[2](2021)在《γ-聚谷氨酸及其吸水树脂对土壤性质和冬小麦生长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农业目前面临着农业水资源紧缺和肥料使用过量两方面的问题,合理地使用高分子材料也是农业节水和减少化肥施用的重要措施之一。γ-聚谷氨酸(γ-PGA)及其衍生物是近几年兴起的能够完全降解且对环境友好的高分子聚合物,因此也得到了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关注。本论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γ-PGA合成聚氨基酸型吸水树脂(γ-PGA SAP)的条件进行探索,通过室内土柱试验研究γ-PGA及γ-PGA SAP(施加量为土壤质量的0~0.20%)对土壤水分特征和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并将其应用于盆栽实验,设置正常灌水和施肥、降低21%灌水的低水和降低30%施肥的低肥处理,研究γ-PGA和γ-PGA SAP对冬小麦生长和根区土壤环境的影响,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研究并探索了合成符合农业部标准吸液倍率γ-PGA SAP的制备条件并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和测定。采取水溶液聚合法合成γ-PGA SAP,交联剂(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E))含量为γ-PGA质量的20%以上时,γ-PGA SAP能够有效合成。通过表征发现,农业用γ-PGA的热分解温度最低为286.9℃,γ-PGA SAP的热分解温度最低为239.8℃。农业用γ-PGA是典型的高分子水溶性聚合物,其粘度随浓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规律。当合成γ-PGA SAP的交联剂(PEGDE)含量为γ-PGA质量的20%~60%时,所合成的γ-PGA SAP的吸水倍率(蒸馏水)在651.16 g/g~302.91 g/g之间,吸生理盐水倍率在44.83 g/g~32.93 g/g之间,满足农业部关于吸水树脂吸液范围(吸蒸溜水的吸水倍率:100~700 g/g,吸盐水的吸水倍数:≥30 g/g)的要求。不同交联剂含量的γ-PGA SAP在重复吸液-干燥使用后,其吸蒸馏水和吸盐水倍率均会明显降低,交联剂含量越多的γ-PGA SAP,吸液稳定性越好。γ-PGA SAP的粒径越小,初期吸液速率越快,达到吸液稳定所需要的时间越短,不同粒径的γ-PGA SAP稳定后的吸液倍率无明显差异。(2)通过对施加γ-PGA和γ-PGA SAP 土壤的室内土柱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不同施量γ-PGA和γ-PGA SAP的施加均对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和物理性质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土壤中施加γ-PGA和γ-PGA SAP均能减少土壤水分的入渗,且施加量越多,累积入渗量的降幅越大,相同施量下γ-PGA比γ-PGA SAP对累积入渗量的减幅更大。土壤的田间持水量(FC)和可有效利用水量(TAW)(FC到凋萎含水量之间)随γ-PGA SAP施量的增加而提高,且土壤TAW在土壤中的留存时间显着延长;而γ-PGA对土壤的FC和TAW无显着性影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土壤有效水分的留存时间,不同施加量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土柱试验结束后,相比于不施加调理剂的处理在土壤中随γ-PGA SAP施加量的增加能够显着增加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和稳定性;而在土壤中施加γ-PGA则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及其结构稳定性的影响不明显。γ-PGA SAP能够显着增加土壤孔隙率,γ-P GA处理的土壤孔隙率亦高于对照组,但二者无显着性差异。(3)通过对盆栽冬小麦根区土壤微环境在不同生育期(返青期之后)的指标进行测定,发现施加γ-PGA和γ-PGA SAP对土壤根区微环境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在冬小麦生育期土壤的平均含水率随土壤中γ-PGA SAP施加量的增加而升高,γ-PGA的施加则对冬小麦生育期的平均土壤含水率的变化不明显。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在冬小麦生育期随着γ-PGA施加量的增多而升高;而γ-PGA SAP的施加能明显增加土壤铵态氮的含量,但对土壤硝态氮的含量影响不大。γ-PGA和γ-PGA SAP施加量的增多均会致使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增加和土壤酶活性(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提高,但在二者施加量一致的情况下,γ-PGA处理下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较多和土壤酶活性提高程度较大。施加γ-PGA和γ-PGA SAP的处理在历经整个冬小麦生育期后,能够增加0.25 mm以下粒径的土壤微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同时增加其稳定性。(4)对施加γ-PGA和γ-PGA SAP盆栽冬小麦的产量构成测定后发现,γ-PGA和γ-PGA SAP的施加对冬小麦穗长、穗粗、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无显着性影响。冬小麦产量随土壤中γ-PGA和γ-PGA SAP施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γ-PGA和γ-PGA SAP的施量大于0.05%时,小麦产量的增加量降低,相比于对照组产量分别增加7.62%和4.85%。在降低30%灌水的处理中,施加相同量γ-PGA SAP对产量的增加量高于γ-PGA对产量的增加量,γ-PGA SAP能较好的体现保水作用,当y-PGA的施量大于0.15%时,小麦产量的增幅有所降低,相比于对照组产量增加14.81%;当γ-PGA SAP的施量大于0.10%时,小麦产量的增幅有所降低,相比于对照组产量增加22.46%。而在降低30%施肥的处理中,施加γ-PGA对产量的增幅高于γ-PGA SAP对产量的增幅,γ-PGA能较好的体现肥料增效作用,当γ-PGA的施加量为0.10%以上时,小麦产量的增幅降低,相比于对照组产量增加14.79%;当γ-PGA SAP的施加量为0.15%以上时,小麦产量的增幅降低,相比于对照组产量增加13.98%。γ-PGA和γ-PGA SAP在土壤中的施加,均能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在土壤中增施γ-PGA,能显着增加小麦粒籽的蛋白质含量,而y-PGA SAP的增施则对小麦粒籽的蛋白质含量无明显影响;小麦粒籽的淀粉含量和还原性糖含量受土壤中γ-PGA和γ-PGA SAP施加量的影响不大。
杨璐[3](2021)在《枯草芽孢杆菌提升盐碱地棉花耐盐性及氮肥利用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壤盐渍化加重及氮肥利用率低成为制约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本文采用“3414”试验设计方案,通过以新疆典型作物棉花为研究对象的菌肥盐耦合盆栽试验,研究了盐化土施加枯草芽孢杆菌对土壤指标及棉花生理生长指标的影响,并讨论了枯草芽孢杆菌对氮素吸收、分配、利用的影响,通过试验数据建立了三元二次回归模型,分析菌盐氮三因素耦合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并提出枯草芽孢杆菌菌剂、盐分及氮肥的最佳组合方案,为新疆地区棉花生长的菌肥配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施加枯草芽孢杆菌能有效提高土壤含水量,改变根区盐分的分布。土壤剖面含水量随施菌量先增加后减少;施加菌剂处理的耗水量均小于未施加菌剂处理。其次,枯草芽孢杆菌对盐化土壤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转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随施菌量的增加,土壤速效钾、有效磷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2)施加枯草芽孢杆菌对棉花生长生理指标影响显着。盐胁迫下枯草芽孢杆菌施量在一定范围内对棉花植株生长有促进作用,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随菌肥施用量的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枯草芽孢杆菌在一定程度内能够增加棉花各部分的氮素吸收量,棉花各部分器官最终含氮量表现为:铃>叶>茎>根,其中菌肥处理对棉花根系氮吸收的促进作用较大。枯草芽孢杆菌能够通过改善叶片生理活性,调节叶片环境,缓解盐胁迫下的氧化损伤。除丙二醛外,枯草芽孢杆菌对棉花各生理指标均为促进作用,且枯草芽孢杆菌对脯氨酸的影响程度更大;其次,枯草芽孢杆菌有利于将捕获的光能高效的用于光合作用,增加叶片的光能利用,施加菌肥提高了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合性能指数(PIabs)。(3)棉花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随施菌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施菌处理均高于菌肥对照处理,产量增幅为10.47%~43.13%,水分利用效率增幅为13.37%~45.34%。(4)建立了菌盐氮耦合回归模型,经检验该回归方程成立,能够用于产量预测。方程中各因素影响大小依次为:施氮量>土壤含盐量>施菌量。通过双效应分析可知,氮菌与氮盐均为协同效应,且氮菌协同作用>菌盐协同作用,盐菌为拮抗作用。枯草芽孢杆菌对轻度及中度盐化土的棉花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施菌量与棉花产量均呈抛物线型关系,但随氮肥施加量的增加,菌剂最佳施加量不断增大。通过模拟计算,求出最大产量时的菌肥盐组合方案,当施氮量为381.195 kg/hm2,土壤为轻度盐化土,施菌量为6 mg/kg时,棉花产量达到最大值。
李颖[4](2021)在《供氮水平对玉米/大豆间作体系氮素吸收和根际固氮菌多样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梦莹[5](2021)在《NBPT和DMPP及其组合对旱作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氮肥生产和消费国,而氮肥利用率却较低,导致氮素大量损失,进而带来经济、生态、社会的负面效应。为同时实现增产和环保,从满足化肥供应数量转向提高质量,鼓励施肥转向控制施肥,加强节能和产品优化工作,本研究依托在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的春小麦大田试验,设9个处理:(1)CK;(2)U1:100%施氮量(110kg/hm2);(3)U2:75%施氮量(86.25kg/hm2);(4)U1+N:100%施氮量+NBPT(施用量为1%尿素施用量);(5)U2+N:75%施氮量+NBPT(施用量为1%尿素量);(6)U1+D:100%施氮量+DMPP(施用量为0.4%尿素量);(7)U2+D:75%施氮量+DMPP(施用量为0.4%尿素量);(8)U1+N+D:100%施氮量+NBPT(施用量为1%尿素量)+DMPP(施用量为0.4%尿素量);(9)U2+N+D:75%施氮量+NBPT(施用量为1%尿素量)+DMPP(施用量为0.4%尿素量)。本试验设置于田间条件下,以尿素为基础氮源,在磷肥施用量相同、不施钾肥的条件下,通过探究两种抑制剂配施氮肥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小麦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为优质小麦生产和绿色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抑制剂可延缓土壤中NH4+-N的氧化,延长NH4+-N在土壤中的存留时间,显着降低土壤中NO3--N含量,有效抑制了土壤NH4+-N向NO3--N的转变。2.土壤脲酶活性随生育时期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开花期达到最大值,并随土层加深呈下降趋势,从总体来看,添加抑制剂处理的脲酶活性在整个生育期均比未添加抑制剂的处理低,不同施氮添加抑制剂措施对土壤脲酶活性影响显着,不同施氮量对脲酶活性也有明显的影响,硝化抑制剂对脲酶活性影响较小;硝酸还原酶活性随生育时期的推进呈减小趋势,不同生育时期均为CK处理硝酸还原酶活性最低,硝酸还原酶活性随土层加深呈上升趋势;从总体来看,添加硝化抑制剂处理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在整个生育期均比未添加硝化抑制剂的处理高。3.土壤pH值呈先低后高的趋势,成熟期土壤pH值最高;施用尿素对土壤全氮、硝铵态氮含量提升显着;有机碳含量在分蘖期最高,趋势呈先降后升;两种抑制剂的添加可促进小麦对速效磷的吸收。土壤养分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少。4.尿素配施抑制剂能显着增加小麦籽粒和秸秆对氮、磷的吸收积累量并提高小麦产量,脲酶/硝化抑制剂提升的产量构成因素不同,添加抑制剂的处理均比U处理增产,通常在75%(86.25kg/hm2)施氮量下两种抑制剂配施增产效果最好,在100%(110kg/hm2)施氮水平上,配施抑制剂处理使小麦减少生物量0.72%-7.51%,增产3.21%-8.42%;在75%(86.25kg/hm2)施氮水平上,配施抑制剂处理可使小麦增加生物量6.27%-19.70%,增产14.05%-30.13%。与只施尿素的U处理相比,所有添加硝化抑制剂和脲酶抑制剂的处理均显着提高了小麦的氮肥利用率,与氮肥利用率相似,在施磷量相同的情况下,相比CK也增加了磷肥偏生产力,两种抑制剂配施效果更好。综上所述,减少施氮量配施脲酶/硝化抑制剂可以达到减量增效,且组合效果更佳,从减少农田氮素损失和作物经济效益考虑,建议在减氮施肥的同时添加两种抑制剂,保证作物产量的前提下建立生态友好的可持续发展农业。
张永敬[6](2021)在《绿豆与禾本科作物间、轮作对减肥潜力和镉吸收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氮肥消费量占全世界总量的30%左右,是氮肥使用第一大国,且氮肥损失率和土壤残留率极高,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现面临着巨大问题。以往研究表明豆科//禾本科可利用豆科作物根瘤固氮来减少氮肥施入量,但未表明各作物最适宜的施氮量;而我国重金属镉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以往研究表明间作可降低作物对镉的吸收与转运,但通过间作来减施氮肥是否可以进一步降低镉带来的危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减少施氮量是否会影响作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也待研究,所以本试验基于此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利用大田试验设三个种植模式和四个施氮量,三个种植方式分别为小麦与绿豆轮作(P1)、小麦与玉米轮作(P2)、玉米和绿豆间作与小麦轮作(P3),四个氮梯度分别为常规施氮量(CK)、常规施氮量的85%(N1)、常规施氮量的70%(N2)、常规施氮量的50%(N3),每个种植模式设3个重复,共36个小区,研究在不同种植模式和不同施氮量下,绿豆、玉米和小麦的各器官生物量、产量、全氮含量及样品收获后的土壤p H。研究结果显示绿豆//玉米能缓解减施N对绿豆和玉米生物量减少的影响;绿豆//玉米增加了土地当量比,增加幅度在1.2-1.5,提高了生产效率;绿豆//玉米缓解了减施N肥对玉米根/茎/叶/籽粒N含量的减少;与单作玉米相比,单作绿豆和绿豆//玉米可以提高土壤p H。说明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利用间作模式可适量减施氮肥,实现减施肥料的目的。(2)利用盆栽试验设三种种植模式和五个施氮量,三种种植模式为在盆中左右各种一棵玉米和绿豆,中间以固体阻隔(SB)、尼龙网阻隔(MB)、不阻隔(NB);五个施氮量分别为常规施氮量(CK),常规施氮量的85%(N1),常规施氮量的70%(N2),常规施氮量的50%(N3),不施氮肥(N4),磷钾肥正常施用,不作减施,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共75盆,研究在不同间作模式和施氮量下绿豆和玉米各器官的生物量、镉含量、富集系数、转运系数、根际有效态镉含量,根际土壤p H及氮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减施N能显着降低作物对镉吸收和富集;玉米和绿豆根系交互作用抑制了玉米和绿豆对镉的吸收;玉米和绿豆根系交互作用能不同程度的缓解玉米和绿豆富集系数的降低和改变玉米和绿豆转运系数;豆科植物随着施N量的减少反而增加了根际土壤中总N和碱解氮的含量,可能与豆科固氮有关,另外和玉米根系互作可以增加绿豆的固N能力。综合以上结果说明适量减施氮肥可减少作物对镉的吸收。(3)利用盆栽试验,收集绿豆和玉米的根际土,使用高通量测序对每个处理下的绿豆和玉米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根据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可知绿弯菌门(Chloroflexi)、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均为绿豆和玉米的优势菌门,同一作物在同一种植方式不同施氮量下各菌门丰度无显着变化;通过PCo A分析三种种植模式下的群落的变化,发现绿豆在三种种植模式下显着影响根际细菌的群落组成,而玉米无显着差异变化;通过RDA分析发现绿豆和玉米的绿弯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根际土全氮量、根镉含量、根际土镉有效态含量、根际土p H均有显着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但绿豆和玉米两方这些因素的关系变化并不一致,说明两个作物根际环境不一样。
李燕芳[7](2021)在《枣棉间作复合系统土壤氮素及其硝化—反硝化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间作农林复合系统由于养分资源高度集中利用,协调作物间地下竞争是间作取得高产的关键,通过改变间作田间结构配置,充分利用间作系统种间生态位交错互补的优势,在时间和空间上互补利用氮素,从而满足作物生长对氮素的需求是提高间作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的有效切入点。本研究于2019-2020年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设置试验区,在当地常规幼龄枣园种植模式中间作种植棉花,通过改变离树距离和棉花行数,研究氮素含量时空分布差异特征,分析氮素循环关键酶活变化及其相关功能微生物驱动机理,以期通过利用间作种间优势提高间作复合系统土壤氮素利用效率,为种间资源竞争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枣棉间作种植模式土壤全氮、硝态氮、铵态氮较单作种植模式平均分别高2.2%,0.67%,11.5%,间作处理M2土壤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最高,间作不同处理土壤氮素含量差异主要来源于红枣带和棉花带土壤氮素时空分布和含量差异水平上,间作群体对土壤氮素的竞争在空间分布上形成互补效应,棉花可从红枣带竞争0-60 cm土层土壤氮素,红枣可从棉花带互补40-100 cm土层土壤氮素。各处理不同作物带随枣树中间种植的棉花行数越多,对土壤氮素的竞争越剧烈。2、枣棉间作种植模式可显着提高土壤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过程关键酶活含量,降低反硝化作用过程关键酶活含量。在间作共生期5月-7月,处理M2可显着提高土壤碱性蛋白酶、脲酶和脱氢酶活性,土壤羟胺还原酶活性在处理M1下达到最大,处理M3下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在6月-7月表现最高。枣棉间作不同种植模式土壤碱性蛋白酶、脲酶和脱氢酶活性差异主要来源于棉花带,而土壤羟胺还原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主要来源于红枣带。3、枣棉间作种植模式对硝化-反硝化过程微生物群落组成有显着差异(P<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硝化螺菌门(Nitrospirae)在硝化-反硝化过程微生物群落组成中占主导地位。处理M3下优势菌门相对丰度整体较高,处理M2下优势菌门相对丰度整体较低。土壤酶活和土壤硝态氮对其中大多数菌门均有显着或极显着相关关系。4、枣棉间作系统中,土壤硝态氮和土壤全氮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更为显着,不同形态氮素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全氮与反硝化过程中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和硝态氮与氨化过程中脲酶和碱性蛋白酶之间相关性较高。5、枣棉间作系统总产量显着高于SC和SJ种植模式,随树龄的增加,2020年较2019年间作系统总产量高6.4%。在枣园中距离枣树1.45 m处种植四行棉花可获得最高产量(7694.38 kg/hm2),间作不同种植模式各组分产量存在显着差异(P<0.05),枣园中种植棉花对间作系统总产的贡献率高达51.8%。间作不同种植模式棉花相对于红枣的竞争优势逐渐弱化,氮素利用效率逐渐增加。间作不同种植模式中在距离枣树1.45 m处种植四行棉花间作系统总产最高,间作优势随着种植年限增加逐渐增加,棉花相对于红枣的种间竞争力逐渐弱化,氮素竞争量最大,土壤氮素和氨化作用过程关键酶活性大小均显着高于其它间作处理,硝化-反硝化过程中优势菌门相对丰度整体较低,抑制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较为显着,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效氮利用效率。
朱书豪[8](2021)在《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施用对南方稻田土壤的环境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明确控释尿素减施增效的最优施用量以及探索控释尿素长期施用后残留的包膜材料对土壤和作物的的影响,本研究选择环氧树脂包膜控释尿素,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和室内盆栽试验相结合,研究长期施用控释尿素对南方稻田土壤环境的影响。田间定位试验依托湖南省浏阳市双季稻区连续7年的长期定位试验,探究(i)不施氮肥(CK)、(ii)当地农民习惯施氮(Urea),早稻、晚稻各施氮150和180 kg·hm-2、(iii)与Urea处理等氮量的控释尿素(1.0 CRU)、控释尿素减施10%(0.9 CRU)、(v)控释尿素减施20%(0.8 CRU)和(vi)控释尿素减施30%(0.7CRU)等6个不同施氮处理下比较普通尿素与控释尿素双季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土壤性质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氮素农学效应进行控释尿素减施的综合效应评价。室内盆栽试验设置(i)不添加膜壳(M0)、(ii)模拟5年累积量(M5)、(iii)模拟10年累积量(M10)、(iv)模拟20年累积量(M20)和(v)模拟40年累积量(M40)等5个膜壳处理,每个处理均施相同量的氮磷钾肥料,研究树脂包膜控释尿素膜壳对土壤性质和作物生长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土壤碳和土壤氮是影响土壤蔗糖酶活性的两个主要因素;土壤酸度、土壤碳和土壤氮是土壤脲酶活性的三个主要控制因素;土壤酸性磷酸酶唯一影响因素是土壤酸度。(2)高通量测序表明:长期施用控释尿素在稻田根际形成了不同的细菌群落。变形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和放线菌门是本试验双季稻稻田土壤中的前4优势菌门,其相对丰度占稻田土壤细菌群落的50%以上。土壤细菌群落和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土壤p H值、全氮、铵态氮含量和脲酶活性是对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变化的响应程度更高的的环境因子。(3)综合效应评价表明:早稻和晚稻0.8 CRU处理的综合效应评价的关联度均最高,分别为0.9734和0.9698。因此,控释尿素减施20%在综合效应评价中最优,是本研究中最优的双季稻氮肥管理模式;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土壤蔗糖酶活性和氮肥偏生产力是综合效应评价的关键指标;产量、全磷含量和蔗糖酶活性是对控释氮施用量的变化响应程度更高的综合效应评价指标。(4)盆栽模拟试验表明:模拟40年累积量处理的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产量、结实率和直链淀粉含量较不添加膜壳处理分别显着变化5.30%、5.01%、26.61%、14.44%、13.37%、2.98%、29.61%,说明它们是对环氧树脂包膜控释尿素膜壳相对敏感的因子。综合分析环氧树脂包膜控释尿素膜壳对土壤性质和作物生长的影响,环氧树脂包膜控释尿素膜壳残留在土壤中不会对土壤和生物造成危害,且一定范围内的膜壳能够改善土壤结构,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薛金元[9](2021)在《氮肥不同施用方式及用量对土壤养分以及水稻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水稻在中国粮食生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我国的氮肥利用率较低,仅在20~35%之间。造成我国氮肥利用率较低的原因主要包括氮肥施用量过高、氮肥种类与施用方式选择不当、缺少养分管理和栽培技术措施的综合运用等。不同产量水平的水稻各生育时期对土壤氮素供应水平要求不同,为更好的推荐施肥,需探究不同氮肥种类在不同用量下施入土壤后转化为土壤有效氮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盆栽模拟试验,比较不同种类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规律,以及控失尿素一次性基施条件下不同施用方式及用量对水稻生长和土壤速效氮的影响,为增加水稻氮肥利用率、实现轻简化栽培、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理论依据。1.本文室内培养试验设置6个氮梯度(0、100、200、300、400、500 mgN·kg-1),两种氮肥种类(硫酸铵、尿素)在25℃,60%田间持水量条件下培养56d,在培养0、3、7、14、28、56d测定土壤的NH4+-N、NO3--N、碱解氮含量,在第7d和56d时测定土壤固定态铵的含量。观测分析两种氮肥种类在土壤中的转化规律,以明确不同施氮量下尿素和硫酸铵对土壤氮素赋存形态和硝化作用的影响。得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土壤中的NH4+-N、NO3--N、碱解氮的含量在相同培养时间均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固定态铵含量均随施氮量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在培养第7d时两种肥料均在N3(300 mgN·kg-1)时固定态铵含量最高,培养56 d时硫酸铵处理在N4(400 mgN.kg-1)施氮水平时固定态铵的含量最高,尿素处理在N3(300 mgN·kg-1)时固定态铵含量最高;并且除N5处理,尿素处理的固定态铵含量均大于硫酸铵处理,。就硝化作用来看,硫酸铵和尿素两种肥料处理均在N2(200 mgN·kg-1)时硝化率最高,相同氮水平不同氮肥方式比较发现,尿素处理硝化作用大于硫酸铵处理。就无机氮(包括固定态铵)表观损失来看,硫酸铵处理大于尿素处理,在稻田土壤中尿素施用量在200~300 mgN·kg-1时表观损失相对较小。本研究结果也表明,稻田土壤在培养过程中会发生较长时间的NH4+-N积累。2.盆栽模拟试验,于2019年、2020年以南粳3908为试材,每盆装20 kg 土,在一次性基施控失尿素的条件下进行,2019年设置6个氮水平即0(N0)、5.17(N20)、11.43(N40)、17.14(N60)、22.85(N80)、28.58(N100)g/盆控失尿素和两种施肥方式(侧深施肥、全层施肥),2020年设置5个氮水平即0(N0)、2.86(N10)、4.29(N15)、5.17(N20)、11.43(N40)g/盆控失尿素和两种施肥方式(侧深施肥、全层施肥),测定水稻生理指标、产量指标、植株养分吸收指标和土壤速效氮含量,明确不同施肥方式及用量对水稻生长和土壤速效氮的影响。得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产量方面分析,两种施肥方式下,控失尿素一次基施在N40~N60水平下均可达到高产。控失尿素一次性侧深基施更适合在低于N40条件下进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在提倡控氮和减氮的情况下,应推荐采用侧深施肥技术。控失尿素施用量的增加可以增加单位面积上的作物有效穗数、每穗粒数、一次枝梗、二次枝梗,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相同施氮水平,侧深施肥的最终成穗率、干物质重有低于全层施肥的趋势,但差异不显着。(2)控失尿素施用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水稻叶片的SPAD值,防止有效叶片过早衰老,促进光合作用,提高水稻干物质积累,进而增加籽粒产量,两种施肥方式差异不显着。(3)水稻剑叶硝酸还原酶(NR)活性均在分蘖期最大,且随施氮量增加大致呈现增加趋势,两种施肥方式无显着差异。从氮代谢酶活性与产量的相关系数来看,分蘖期剑叶硝酸还原酶(NR)活性与水稻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拔节期和灌浆期的硝酸还原酶(NR)活性与水稻产量呈极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分蘖期的剑叶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与水稻产量呈负相关关系,其他各生育期剑叶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与水稻产量呈正相关关系,但只有抽穗期达到显着水平;各生育期剑叶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与产量呈现正相关关系,其中灌浆期剑叶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与产量之间的正相关达到极显着水平。(4)氮肥生理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基本是随控失尿素施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氮肥偏生产力则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不断减小,2019年,侧深施肥处理的氮肥生理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偏生产力在N20~N40、N100时,均高于全层施肥处理,在N60~N80时均低于全层施肥处理。(5)在N40~N60施氮水平下,植株对氮的吸收能力相对较大,从而降低了硝态氮在土壤中的积累,降低硝态氮的淋失风险。控失尿素采用深施的施肥方式所释放出的氮素大多以铵态氮形式存在,这种形式的氮素可为硝化作用提供充足的底物。
马玉诏[10](2021)在《免耕冬小麦产量损失补偿效应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文中认为免耕作为保护性耕作的一种,是减轻温室气体排放,固水保墒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但免耕因土壤压实降低冬小麦出苗及单茎数,影响产量。针对华北平原免耕田因穗数降低造成冬小麦产量低,水分利用效率(WUE)下降问题,本论文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选择始于2015年的长期定位耕作试验田,探讨不同农艺措施(基因型、推迟灌拔节水和宽幅精播种植模式处理)对免耕冬小麦田减产的补偿效应及WUE差异,以期克服节水与高产间的矛盾,形成耕作、种植模式和灌溉模式的协同组合,为华北平原高效节水农业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中,选取两种耕作方式(免耕,ZT;翻耕,CT)为基本处理,结合两种冬小麦基因型(泰农18号,TN18;济麦22号,JM22)、两种种植方式(宽幅精播种植方式,W;常规种植方式,G)、两种灌溉处理(拔节水正常灌溉,I1;拔节水推迟10 d灌溉,I2;该试验种植方式为W),测定土壤理化性状、土壤耗水、群体数量、干物质累积等冬小麦生育进程中的主要性状,分析各因素对免耕冬小麦产量和WUE损失的补偿效应。并通过根区水质模型(RZWQM2)模拟两种耕作方式免耕与翻耕下两种灌溉处理(I1和I2)的冬小麦耗水规律,分析冬小麦农田土壤含水量(SMC)、实际蒸发(AE)、实际蒸腾(AT)和实际耗水量(AET)差异(该试验种植方式为G)。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免耕对冬小麦产量及WUE的影响与翻耕处理相比,免耕条件下基因型、灌溉处理和种植方式各因素处理均增加了生育期内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SOC)和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增加了10–30 cm土层大团聚体数量,增加了SMC;不同土层播前水分消耗量和耗水量(ET)有所降低,但因为免耕增加了0–30 cm土层土壤容重,单茎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减少,花后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减少,穗数和穗粒数减少,最终造成产量损失(13.19%和15.87%)和WUE(10.7%和13.3%)降低。且随着免耕年限的增加,ZT与CT产量和WUE差距增大。2.泰农18对免耕冬小麦产量损失的补偿效应免耕条件下,TN18处理增加表层(0–20 cm)土层水分消耗,降低30–110 cm土层水分消耗,显着减少ET;土壤理化性状方面,TN18增加了团聚体稳定性,0–20 cm土层大团聚体数量、MWD和SOC均得到增加;微生物群落结构方面,TN18在0–10 cm土层增加了免耕处理减少的优势菌纲,且菌种丰度(Chao和Ace指数)和群落多样性(Shannon和Simpson指数)增加,物种分配均匀度(Shannoneven指数增加),OTUs增加;最终表现为TN18增加了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的贡献率,增加穗数和穗粒数,增加产量,补偿免耕冬小麦产量损失。3.推迟拔节水灌溉对免耕冬小麦产量损失的补偿效应免耕条件下,拔节水推迟10 d灌溉显着增加穗数,提高籽粒产量(两年分别为3.06%和9.91%)。与拔节水正常灌溉相比,拔节水推迟10 d灌溉显着降低分蘖消亡,增加生育后期干物质累积,增加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的贡献率。主要是因为拔节水推迟10 d灌溉有利于冬小麦吸收更深层(80–120 cm)土壤水分;降低0–20 cm土层土壤容重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增加了大团聚体数量和MWD,提高了开花期至成熟期SOC(4.72%–5.99%)。4.宽幅精播种植方式对免耕冬小麦产量损失的补偿效应免耕条件下,土壤理化性状方面,宽幅精播处理降低0–20 cm土层容重、大团聚体数量和MWD,增加<0.25 mm团聚体粒级、GMD和SOC含量;微生物群落结构方面,宽幅精播处理增加了免耕处理0–20 cm土层优势菌纲的相对丰度,增加了0–10 cm土层Shannoneven指数,0–10 cm土层细菌群落分配均匀度高;最终表现为宽幅精播处理增加群体数量,提高干物质转运效率和干物质转运量对籽粒的贡献率,降低30–90 cm土层土壤水分消耗,减少ET,增加穗数和穗粒数,最终增加产量,提高WUE。5.RZWQM模型下不同耕作方式和灌溉处理对产量及WUE影响本研究利用翻耕下正常灌溉处理土壤水分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校正,统计评价指标均方根误差(RMSE)=2.85 cm,标准化均方根误差(NRMSE)=9.24%,平均相对误差(MRE)=6.87,R2=0.78。其中,30–90 cm土层SMC的模拟效果优于其他土层模拟效果。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从播种到成熟期,免耕处理AE均小于翻耕,AT无显着差异,且免耕处理AE/AET小于翻耕,表明免耕处理降低ET主要通过降低冬小麦棵间蒸发量。拔节水推迟10 d灌溉处理增加实测产量,提高WUE,但模型中拔节水推迟10 d灌溉处理降低模拟产量,减少了模拟WUE值。表明RZWQM2模型对模拟拔节期轻度水分胁迫对作物生长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综上所述,TN18和宽幅精播种植方式均丰富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TN18、拔节水推迟10 d灌溉和宽幅精播种植方式均通过减少表层土壤压实(容重),增加团聚体稳定性和SOC,提高花后干物质对籽粒转运,实现了免耕冬小麦产量损失的补偿,免耕冬小麦产量和WUE协同提升。
二、Transformation of Fertilizer-N in Rhizosphere Soils of Wheat(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ransformation of Fertilizer-N in Rhizosphere Soils of Wheat(论文提纲范文)
(1)固氮菌优势组合筛选及其对甘蔗的促生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表 |
1.前言 |
1.1 甘蔗生产中化肥的施用 |
1.2 植物内生固氮菌 |
1.3 植物内生固氮菌的研究进展 |
1.3.1 内生固氮菌的分离、鉴定 |
1.3.2 内生固氮菌促生作用及土壤活化作用 |
1.3.3 内生固氮菌回接甘蔗的研究 |
1.4 植物代谢组学发展和应用 |
1.5 微生物菌肥前景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供试土壤 |
2.1.3 种植材料 |
2.1.4 代谢组学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供试菌株组合 |
2.2.2 桶栽试验 |
2.3 试验方法 |
2.3.1 供试菌株的活化与制备 |
2.3.2 菌株组合对土壤的处理 |
2.3.3 甘蔗种植及接菌处理 |
2.3.4 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 |
2.3.5 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
2.3.6 甘蔗农艺性状测定 |
2.3.7 甘蔗氮、糖代谢相关酶活测定 |
2.3.8 土壤酶活性测定方法 |
2.3.9 代谢物样品提取方法 |
2.3.10 样品色谱质谱采集条件 |
2.3.11 数据分析处理 |
3.结果与分析 |
3.1 较优促生菌株组合的筛选 |
3.1.1 不同接菌处理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
3.1.2 不同处理对土壤磷素的影响 |
3.1.3 不同处理对土壤钾素的影响 |
3.1.4 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
3.1.5 不同处理对土壤养分和有机酸影响的隶属函数分析 |
3.2 菌株对甘蔗生长和代谢相关酶活的影响 |
3.2.1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株高的影响 |
3.2.2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茎径的影响 |
3.2.3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4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生物量的影响 |
3.2.5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锤度的影响 |
3.2.6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3.2.7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3.2.8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2.9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3.3 桶栽试验接菌处理对甘蔗土壤养分、土壤酶活的影响 |
3.3.1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土壤氮素的影响 |
3.3.2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土壤磷素的影响 |
3.3.3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土壤钾素的影响 |
3.3.4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土壤酶活的影响 |
3.4 DX120E处理甘蔗茎叶代谢组学分析 |
3.4.1 甘蔗茎的代谢组学分析 |
3.4.1.1 茎样品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
3.4.1.2 茎代谢物主成分分析 |
3.4.1.3 茎差异代谢物筛选 |
3.4.1.4 接菌处理后茎差异代谢物功能分类 |
3.4.1.5 茎差异代谢物聚类热图分析 |
3.4.1.6 茎差异代谢物KEGG富集分析 |
3.4.2 甘蔗叶片的代谢组学分析 |
3.4.2.1 叶样品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
3.4.2.2 叶代谢物主成分分析 |
3.4.2.3 叶差异代谢物筛选 |
3.4.2.4 接菌处理后叶片差异代谢物功能分类 |
3.4.2.5 叶片差异代谢物聚类热图分析 |
3.4.2.6 叶片差异代谢物KEGG富集分析 |
4.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接种固氮菌对甘蔗的生长和代谢相关酶活的影响 |
4.1.2 接种固氮菌对甘蔗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的影响 |
4.1.3 接种DX120E菌株对甘蔗茎叶代谢物的影响 |
4.1.4 接种固氮菌对甘蔗的促生长作用分析 |
4.2 结论 |
4.3 论文创新点 |
4.4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γ-聚谷氨酸及其吸水树脂对土壤性质和冬小麦生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γ-聚谷氨酸简介 |
1.2.2 γ-PGA生产方式 |
1.2.3 γ-PGA在各个领域的研究及应用 |
1.2.4 γ-PGA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研究 |
1.2.5 吸水树脂和γ-PGA SAP的研究 |
1.2.6 存在和需要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2.1.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2.1.2 材料的来源及制备方法 |
2.1.3 测试与表征 |
2.1.4 性能测定 |
2.2 γ-PGA和γ-PGA SAP影响土壤水分及物理性质的试验设计 |
2.2.1 入渗试验设计 |
2.2.2 饱和导水率试验设计 |
2.2.3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测定 |
2.2.4 蒸发试验和土壤体积变化试验设计 |
2.2.5 水稳性团聚体 |
2.2.6 土壤孔隙结构试验测定 |
2.2.7 不同粒径γ-PGA SAP对土壤水分运移特征的试验设计 |
2.2.8 试验过程理论模型及计算方法 |
2.3 盆栽试验设计及测试指标 |
2.3.1 供试小麦品种及肥料 |
2.3.2 盆栽试验设计 |
2.3.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2.3.4 小麦生理生态指标的测定 |
2.3.5 光响应曲线的测定 |
2.3.6 小麦产量及谷物品质的测定 |
2.4 数据统计分析与作图 |
3 材料的表征及其性能 |
3.1 γ-PGA和20%交联剂含量的γ-PGA SAP表征结果分析 |
3.1.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1.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3.1.3 环境扫描电镜(ESEM)形貌分析 |
3.1.4 热重分析 |
3.2 不同交联剂含量γ-PGA SAP表征结果 |
3.2.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2.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3.2.3 环境扫描电镜(ESEM)形貌分析 |
3.3 γ-PGA粘度分析 |
3.4 不同交联剂含量γ-PGA SAP吸液及重复使用性能 |
3.4.1 不同交联剂含量γ-PGA SAP吸液速率 |
3.4.2 不同交联剂含量γ-PGA SAP重复吸液能力 |
3.5 不同粒径γ-PGA SAP吸液速率 |
3.6 讨论 |
3.6.1 γ-PGA和20%交联剂含量γ-PGA SAP性质差异的分析 |
3.6.2 不同交联剂含量γ-PGA SAP性能差异的分析 |
3.6.3 不同粒径γ-PGA SAP吸液速率差异的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γ-PGA和 γ-PGA SAP对土壤水分运移及物理性质的影响 |
4.1 γ-PGA和 γ-PGA SAP施量对土壤水分运移特征的影响 |
4.1.1 γ-PGA和 γ-PGA SAP施量对土壤入渗特征影响 |
4.1.2 γ-PGA和 γ-PGA SAP施量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
4.1.3 γ-PGA和 γ-PGA SAP施量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
4.1.4 γ-PGA和 γ-PGA SAP施量对土壤蒸发的影响 |
4.2 γ-PGA和 γ-PGA SAP施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4.2.1 γ-PGA和 γ-PGA SAP对土体膨胀率的影响 |
4.2.2 γ-PGA和 γ-PGA SAP对土柱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
4.2.3 γ-PGA和 γ-PGA SAP对土壤孔隙的影响 |
4.3 不同粒径γ-PGA SAP对土壤水分运移特征的影响 |
4.3.1 不同粒径γ-PGA SAP对土壤入渗特征的影响 |
4.3.2 不同粒径γ-PGA SAP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
4.3.3 不同粒径γ-PGA SAP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
4.3.4 不同粒径γ-PGA SAP对土壤蒸发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γ-PGA和 γ-PGA SAP对土壤水分运移及物理性质影响的分析 |
4.4.2 不同粒径γ-PGA SAP对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影响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γ-PGA和 γ-PGA SAP对冬小麦根区微环境的影响 |
5.1 γ-PGA和 γ-PGA SAP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5.2 γ-PGA和 γ-PGA SAP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5.3 γ-PGA和 γ-PGA SAP对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
5.4 γ-PGA和 γ-PGA SAP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5.4.1 γ-PGA和 γ-PGA SAP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5.4.2 γ-PGA和 γ-PGA SAP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及交互性影响 |
5.5 γ-PGA和 γ-PGA SAP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6 γ-PGA和 γ-PGA SAP对盆栽小麦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
5.6.1 γ-PGA和 γ-PGA SAP对盆栽小麦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的影响 |
5.7 γ-PGA和 γ-PGA SAP对盆栽小麦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
5.7.1 γ-PGA和 γ-PGA SAP对盆栽小麦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的影响 |
5.7.2 γ-PGA和 γ-PGA SAP对土壤粒级分布状况及分形维数的影响 |
5.8 讨论 |
5.8.1 γ-PGA和 γ-PGA SAP对土壤含水率影响的分析 |
5.8.2 γ-PGA和 γ-PGA SAP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影响的分析 |
5.8.3 γ-PGA和 γ-PGA SAP对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影响的分析 |
5.8.4 γ-PGA和 γ-PGA SAP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的分析 |
5.9 本章小结 |
6 γ-PGA和 γ-PGA SAP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6.1 γ-PGA和 γ-PGA SAP对冬小麦株高的影响 |
6.2 γ-PGA和 γ-PGA SAP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
6.3 γ-PGA和 γ-PGA SAP对冬小麦干物质质量累积的影响 |
6.4 γ-PGA和 γ-PGA SAP对小麦旗叶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
6.4.1 不同光响应模型对冬小麦光响应曲线适宜模型确定 |
6.4.2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光响应参数的影响 |
6.4.3 光响应曲线参数变化特征 |
6.5 γ-PGA和 γ-PGA SAP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6.5.1 γ-PGA和 γ-PGA SAP对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 |
6.5.2 γ-PGA和 γ-PGA SAP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6.6 γ-PGA和 γ-PGA SAP对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
6.7 讨论 |
6.8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二、参加的科研项目 |
(3)枯草芽孢杆菌提升盐碱地棉花耐盐性及氮肥利用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物技术提升作物耐盐性研究进展 |
1.2.2 枯草芽孢杆菌研究及应用 |
1.2.3 土壤氮肥利用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试验内容及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指标及测定方法 |
2.4 计算方法及分析工具 |
3 枯草芽孢杆菌对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研究 |
3.1 枯草芽孢杆菌对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研究 |
3.1.1 全生育期土壤水分垂向分布特征 |
3.1.2 生育期内土壤含水量变化特征 |
3.1.3 生育期内棉花耗水量变化特征 |
3.2 枯草芽孢杆菌对土壤盐分运移规律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4 枯草芽孢杆菌对土壤养分运移及氮素吸收利用规律研究 |
4.1 枯草芽孢杆菌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
4.2 枯草芽孢杆菌对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
4.3 枯草芽孢杆菌对土壤氮素运移规律研究 |
4.3.1 全生育期硝态氮运移特性 |
4.3.2 全生育期铵态氮运移特性 |
4.4 枯草芽孢杆菌对棉花氮素吸收、分配特性研究 |
4.5 菌盐氮条件下土壤氮平衡分析及氮素表观利用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5 枯草芽孢杆菌对棉花生理生长指标的影响 |
5.1 枯草芽孢杆菌对棉花生长指标的影响 |
5.1.1 枯草芽孢杆菌对棉花株高的影响 |
5.1.2 枯草芽孢杆菌对棉花茎粗的影响 |
5.1.3 枯草芽孢杆菌对棉花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5.1.4 枯草芽孢杆菌对棉花生物量的影响 |
5.1.5 试验变量与棉花各生长指标的回归系数分析 |
5.2 枯草芽孢杆菌对棉花生理指标的影响 |
5.2.1 枯草芽孢杆菌对棉花叶片丙二醛的影响 |
5.2.2 枯草芽孢杆菌对棉花渗透调节系统的影响 |
5.2.3 枯草芽孢杆菌对棉花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5.2.4 枯草芽孢杆菌对棉花SPAD的影响 |
5.2.5 枯草芽孢杆菌对棉花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5.2.6 试验变量与棉花各生长指标的回归系数分析 |
5.3 枯草芽孢杆菌对棉花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菌盐氮耦合作用及生产函数研究 |
6.1 菌盐氮生产模型的建立 |
6.2 菌盐氮单因素效应分析 |
6.3 菌盐氮双因素耦合效应分析 |
6.4 菌盐氮三效应耦合分析 |
6.5 综合效益评价 |
6.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5.2 建立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
6.5.3 求解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
6.6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7.1 主要结论 |
7.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NBPT和DMPP及其组合对旱作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农业生产中的氮肥施用现状及氮素损失 |
1.1.1 我国氮肥施用现状 |
1.1.2 氮素在土壤中的损失途径 |
1.2 抑制剂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脲酶抑制剂的种类和作用机理 |
1.2.2 硝化抑制剂的种类和作用机理 |
1.2.3 脲酶/硝化抑制剂的施用效果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二章 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及其组合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2.1 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及其组合对p H的影响 |
2.2 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及其组合对全氮含量的影响 |
2.3 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及其组合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2.4 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及其组合对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第三章 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及其组合对土壤无机氮转化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3.1 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及其组合对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
3.1.1 对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
3.1.2 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3.2 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及其组合对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3.2.1 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3.2.2 对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3.3 不同抑制剂添加下成熟期不同土层土壤指标的相关性 |
第四章 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及其组合对小麦产量及氮磷素累积的影响 |
4.1 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
4.1.1 小麦(考种)产量构成因素比较分析 |
4.1.2 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4.2 不同抑制剂添加下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 |
4.3 不同抑制剂添加下小麦氮磷素累积分析 |
4.3.1 对小麦不同器官氮素累积及相关氮利用指标的影响 |
4.3.2 对小麦不同器官磷素累积及相关磷利用指标的影响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抑制剂施用对土壤养分的调控效应 |
5.1.2 抑制剂施用对土壤酶的调控效应 |
5.1.3 抑制剂施用对小麦产量和氮磷素利用的影响 |
5.2 结论 |
5.3 创新点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6)绿豆与禾本科作物间、轮作对减肥潜力和镉吸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施肥现状及过量施肥的危害 |
1.1.1 作物施肥现状 |
1.1.2 过量施肥的危害 |
1.1.2.1 土壤性状恶化,肥力下降 |
1.1.2.2 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使粮食和农产品安全受到威胁 |
1.1.2.3 浪费大量资源,加剧环境污染 |
1.1.2.4 使农民收入降低 |
1.2 镉污染农田安全利用 |
1.2.1 农田镉污染现状 |
1.2.2 镉污染农田安全利用 |
1.2.2.1 低积累品种 |
1.2.2.2 植物修复 |
1.2.2.3 土壤调理剂 |
1.2.2.4 水分调控 |
1.2.2.5 优化施肥 |
1.3 间、轮作对减肥潜力及重金属吸收的影响 |
1.3.1 间、轮作对减肥潜力的影响 |
1.3.2 间、轮作对重金属吸收的影响 |
1.3.2.1 施肥与重金属的关系 |
1.3.2.2 间、轮作与重金属的关系 |
1.3.2.3 间作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种植方式和施氮量对减肥潜力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地点与供试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样品采集及处理 |
2.1.4 植物N含量的测定 |
2.1.5 土壤pH值的测定 |
2.1.6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绿豆、玉米和小麦各器官生物量及产量 |
2.2.1.1 绿豆和玉米各器官生物量 |
2.2.1.2 绿豆、玉米和小麦产量 |
2.2.2 氮含量 |
2.2.3 土壤pH值 |
2.3 结论 |
第三章 种植方式和施氮量对镉吸收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1.3.1 植物镉的测定方法 |
3.1.3.2 土壤镉有效态的测定方法 |
3.1.3.3 土壤全氮和碱解氮的测定方法 |
3.1.3.4 pH的测定方法 |
3.1.4 计算方法 |
3.1.5 数据统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种植模式及施氮水平下绿豆和玉米各器官生物量 |
3.2.2 不同种植模式及施氮水平下绿豆和玉米镉含量 |
3.2.2.1 绿豆和玉米根镉含量 |
3.2.2.2 绿豆和玉米根际土有效态镉含量 |
3.2.2.3 绿豆和玉米的生物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 |
3.2.3 绿豆和玉米根际土pH和土壤氮含量 |
3.2.3.1 绿豆和玉米根际土pH |
3.2.3.2 绿豆和玉米根际土氮含量 |
3.3 结论 |
第四章 种植方式和施氮量对植物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绿豆和玉米根际互作细菌AlpHa多样性及稀释曲线分析 |
4.2.2 绿豆和玉米根际互作细菌物种组成 |
4.2.3 绿豆和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PCoA分析 |
4.2.4 绿豆和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RDA环境因子分析 |
4.3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枣棉间作复合系统土壤氮素及其硝化—反硝化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技术方案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取样方法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章 枣棉间作复合系统土壤氮素时空迁移分布特征 |
3.1 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全氮迁移时空带动态影响 |
3.2 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硝态氮迁移时空带动态影响 |
3.3 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铵态氮迁移时空带动态影响 |
3.4 间作不同田间结构配置氮素竞争量化 |
3.5 小结 |
第4章 枣棉间作复合系统土壤氮循环关键酶活性变化 |
4.1 不同种植模式对氨化过程关键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
4.2 不同种植模式对硝化过程关键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
4.3 不同种植模式对反硝化过程关键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
4.4 间作共生期棉花红枣土壤酶活性的变异系数 |
4.5 小结 |
第5章 根际土壤硝化-反硝化过程功能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 |
5.1 硝化-反硝化过程土壤微生物功能基因相对丰度 |
5.2 不同种植模式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基因群落多样性分析 |
5.3 根际土壤功能微生物环境因子关联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枣棉间作复合系统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相关关系 |
6.1 不同种植模式产量表现 |
6.2 不同种植模式对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6.3 产量与土壤氮素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相关关系 |
6.4 小结 |
第7章 讨论与结论 |
7.1 结果与讨论 |
7.2 主要结论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施用对南方稻田土壤的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缓/控释肥料的研制与应用 |
1.2.2 控释尿素对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1.2.3 控释尿素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 |
1.2.4 控释尿素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1.2.5 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包膜材料对土壤环境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控释尿素减施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区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样品采集与测定 |
2.1.5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 |
2.1.6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双季稻田的土壤理化性质 |
2.2.2 双季稻田的土壤酶活性 |
2.2.3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相关性 |
2.3 讨论 |
2.3.1 不同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 |
2.3.2 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酶活性的贡献 |
2.4 小结 |
第三章 控释尿素减施对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区概况 |
3.1.2 试验材料 |
3.1.3 试验设计 |
3.1.4 样品采集与测定 |
3.1.5 土壤细菌群落 |
3.1.6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测序数据及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 |
3.2.2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组成 |
3.2.3 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3.3 讨论 |
3.3.1 不同处理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
3.3.2 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变化的响应 |
3.4 小结 |
第四章 控释尿素减施的综合效应评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区概况 |
4.1.2 试验材料 |
4.1.3 试验设计 |
4.1.4 植物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4.1.5 氮肥农学效应 |
4.1.6 土壤肥力评价 |
4.1.7 灰色关联度分析 |
4.1.8 皮尔逊相关性分析 |
4.1.9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双季稻的氮肥农学效应 |
4.2.2 基于修正的内梅罗指数法的土壤肥力评价 |
4.2.3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综合效应评价 |
4.2.4 综合效应评价指标与控释氮施用量的相关性 |
4.3 讨论 |
4.3.1 不同处理对氮肥农学效应的影响 |
4.3.2 不同处理的土壤肥力评价 |
4.3.3 不同处理的综合效应评价 |
4.4 小结 |
第五章 环氧树脂包膜控释尿素膜壳对土壤性质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
5.1.4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环氧树脂包膜控释尿素膜壳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5.2.2 环氧树脂包膜控释尿素膜壳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
5.2.3 环氧树脂包膜控释尿素膜壳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5.2.4 环氧树脂包膜控释尿素膜壳对水稻籽粒品质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环氧树脂包膜控释尿素膜壳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5.3.2 环氧树脂包膜控释尿素膜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氮肥不同施用方式及用量对土壤养分以及水稻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氮肥施用现状 |
1.1.1 氮肥使用现状 |
1.1.2 氮肥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
1.2 高效省工省时的施肥途径 |
1.2.1 改进施肥方式 |
1.2.1.1 侧深施肥技术的研究 |
1.2.1.2 全层施肥技术的研究 |
1.2.1.3 一次性施肥技术的研究 |
1.2.2 控失尿素的效应分析 |
1.3 本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氮肥施用对土壤氮素赋存形态和硝化作用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供试土壤和肥料 |
2.2.2 试验设计与处理方法 |
2.2.3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2.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氮肥种类及施氮量对土壤NH_4~+-N含量的影响 |
2.3.2 不同氮肥种类及施氮量对土壤NO_3~--N含量的影响 |
2.3.3 不同氮肥种类及施氮量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 |
2.3.4 不同氮肥种类及施氮量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
2.3.5 不同氮肥种类及施氮量对土壤固定态铵含量的影响 |
2.3.6 不同氮肥种类及施氮量对氮肥表观损失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不同氮肥种类及用量对土壤氮素赋存形态和表观损失影响 |
2.4.2 不同氮肥种类及用量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3章 不同施用方式及用量对水稻生长和土壤速效氮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设计与处理方法 |
3.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3.2.3.1 植株茎蘖动态 |
3.2.3.2 植株干物质重 |
3.2.3.3 叶片SPAD值 |
3.2.3.4 叶片酶活性 |
3.2.3.5 植株氮、磷、钾含量 |
3.2.3.6 土壤速效氮含量 |
3.2.3.7 考种与计产 |
3.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水稻产量以及构成因素和收获指数 |
3.3.2 农艺与生理特征 |
3.3.2.1 茎蘖动态及茎蘖成穗率 |
3.3.2.2 干物质重 |
3.3.2.3 叶片SPAD值 |
3.3.3 水稻各生育期剑叶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
3.3.3.1 蛋白(BCA)含量 |
3.3.3.2 硝酸还原酶(NR)含量 |
3.3.3.3 谷氨酰胺合成酶(GS)含量 |
3.3.3.4 谷氨酸合成酶(GOGAT)含量 |
3.3.4 水稻各生育期养分吸收与利用 |
3.3.4.1 水稻吸氮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
3.3.4.2 水稻成熟期氮素分配及收获指数 |
3.3.4.3 水稻磷的吸收和积累 |
3.3.4.4 水稻成熟期磷素分配及收获指数 |
3.3.4.5 水稻钾的吸收和积累 |
3.3.4.6 水稻成熟期钾素分配及收获指数 |
3.3.5 水稻各生育期土壤速效氮含量 |
3.3.5.1 土壤铵态氮含量 |
3.3.5.2 土壤硝态氮含量 |
3.4 讨论 |
3.4.1 不同施肥方式及用量对水稻产量与产量构成的影响 |
3.4.2 不同施肥方式及用量对水稻生长群体特性和剑叶酶活性的影响 |
3.4.3 不同施肥方式及用量对水稻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3.4.4 不同施肥方式及用量对土壤速效氮动态变化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全文结论 |
4.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4.3 存在问题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免耕冬小麦产量损失补偿效应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地点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对免耕产量及WUE的影响 |
3.1.1 土壤理化性状 |
3.1.1.1 土壤容重 |
3.1.1.2 土壤团聚体 |
3.1.1.3 土壤有机碳 |
3.1.2 土壤根际微生物 |
3.1.2.1 纲水平菌落结构分析 |
3.1.2.2 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指数 |
3.1.3 土壤水分含量 |
3.1.3.1 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水分含量 |
3.1.3.2 播前土壤水分消耗量 |
3.1.3.3 耗水量 |
3.1.4 群体发育动态 |
3.1.5 干物质累积 |
3.1.5.1 干物质积累量 |
3.1.5.2 干物质转运 |
3.1.6 产量 |
3.1.7 水分利用效率 |
3.1.8 小结 |
3.2 不同拔节期灌溉处理对免耕冬小麦产量及WUE的影响 |
3.2.1 土壤理化性状 |
3.2.1.1 土壤容重 |
3.2.1.2 土壤团聚体 |
3.2.1.3 土壤有机碳 |
3.2.2 土壤水分含量 |
3.2.2.1 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水分含量 |
3.2.2.2 播前土壤水分消耗量 |
3.2.2.3 耗水量 |
3.2.3 群体发育动态 |
3.2.4 干物质累积 |
3.2.4.1 干物质积累量 |
3.2.4.2 干物质转运 |
3.2.5 产量 |
3.2.6 水分利用效率 |
3.2.7 小结 |
3.3 种植方式对免耕冬小麦产量及WUE的影响 |
3.3.1 土壤理化性状 |
3.3.1.1 土壤容重 |
3.3.1.2 土壤团聚体 |
3.3.1.3 土壤有机碳 |
3.3.2 土壤根际微生物 |
3.3.2.1 纲水平菌落结构分析 |
3.3.2.2 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指数 |
3.3.3 土壤水分含量 |
3.3.3.1 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水分含量 |
3.3.3.2 播前土壤水分消耗量 |
3.3.3.3 耗水量 |
3.3.4 群体发育动态 |
3.3.5 干物质累积 |
3.3.5.1 干物质积累量 |
3.3.5.2 干物质转运 |
3.3.6 产量 |
3.3.7 水分利用效率 |
3.3.8 小结 |
3.4 基于RZWQM2 模型模拟不同耕作方式与灌溉处理下冬小麦产量及WUE |
3.4.1 模型校准与验证 |
3.4.2 模型模拟分析 |
3.4.2.1 实际蒸发和蒸腾的计算 |
3.4.2.2 ET、产量和WUE的模拟 |
3.4.3 小结 |
4 讨论 |
4.1 耕作方式对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2 基因型对免耕冬小麦产量及WUE的补偿 |
4.3 推迟灌溉对免耕冬小麦产量及WUE的补偿 |
4.4 宽幅精播种植方式对免耕冬小麦产量及WUE的补偿 |
4.5 RZWQM2 模型对冬小麦产量及WUE的模拟 |
4.6 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Transformation of Fertilizer-N in Rhizosphere Soils of Wheat(论文参考文献)
- [1]固氮菌优势组合筛选及其对甘蔗的促生长作用研究[D]. 谢显秋. 广西大学, 2021(12)
- [2]γ-聚谷氨酸及其吸水树脂对土壤性质和冬小麦生长的影响研究[D]. 郭建忠.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3]枯草芽孢杆菌提升盐碱地棉花耐盐性及氮肥利用的机理研究[D]. 杨璐.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4]供氮水平对玉米/大豆间作体系氮素吸收和根际固氮菌多样性的影响[D]. 李颖.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5]NBPT和DMPP及其组合对旱作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D]. 张梦莹.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6]绿豆与禾本科作物间、轮作对减肥潜力和镉吸收的影响[D]. 张永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7]枣棉间作复合系统土壤氮素及其硝化—反硝化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 李燕芳.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8]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施用对南方稻田土壤的环境效应研究[D]. 朱书豪.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9]氮肥不同施用方式及用量对土壤养分以及水稻生长的影响[D]. 薛金元. 扬州大学, 2021(09)
- [10]免耕冬小麦产量损失补偿效应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D]. 马玉诏.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