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用催化转化器的故障及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赵曦[1](2020)在《基于信息融合的柴油机排气集成后处理系统劣化诊断》文中认为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单纯的依靠某一后处理技术,难以到达法规要求。2019年国六法规正式实施,传统的单一后处理技术,无法满足法规要求,因此需要依靠集成后处理系统来解决尾气排放问题。但集成后处理系统工作环境恶劣,结构复杂,各子系统之间存在耦合作用,在运行过程中,柴油机工况随时发生改变,因此为了能快速准确的诊断出后处理系统的劣化状态,需要采用更合理的方法对集成后处理系统进行劣化诊断。本文将利用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对(DOC+DPF+SCR+AOC)集成后处理系统进行劣化诊断。利用GT-Power发动机仿真软件搭建柴油车道路循环工况工作过程仿真模型,柴油机工作过程仿真模型,以及集成后处理系统工作过程仿真模型。利用搭建的GT-Power仿真模型,通过改变集成后处理系统结构模型中的结构参数以及化学反应参数的方法,模拟集成后处理系统不同类型的劣化以及劣化程度,并在柴油机稳态工况下,研究随着劣化程度的改变,不同转速和负荷下各子系统的温差、压差、各组分转化效率等参数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选择敏感程度较大者作为劣化诊断的劣化特征参数,提出根据劣化特征参数进行劣化诊断的方法,并研究各子系统劣化对其他子系统劣化特征参数的影响。利用搭建的GT-Power仿真模型,研究道路工况下集成后处理系统排气参数在不同劣化状态下的变化规律,研究道路工况下各子系统劣化对其他子系统劣化特征参数的影响,并与稳态工况下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分析,确定道路工况下劣化诊断特征参数,并分析是否需要进行误判诊断,另外研究发现当子系统劣化时对前置子系统压差影响较大,对后置系统温差影响较大。从信息熵测度指标、特征空间划分方法、特征信息熵提取方法等方面对信息熵融合技术进行研究,搭建概率神经网络模型,利用特征信息熵与诊断特征参数的平均值训练概率神经网络,对得到的信息熵神经网络与均值神经网络进行诊断结果检测,比较诊断结果。通过分析,利用信息熵融合与神经网络技术能够在满足一定准确度的情况下对集成后处理系统进行劣化诊断,并且在加入信息熵作为诊断特征值时,能够提高诊断模型的诊断准确率。
何乃峰[2](2020)在《柴油机排气集成后处理系统耦合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在交通运输和工程机械等领域柴油机因其较高的热效率、较强的动力性以及可靠性等优点被广泛认可与应用。但是,柴油机排放的NOx、PM、CO、HC等污染物亦会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降低柴油机排气的污染物的机外后处理技术主要有:柴油机氧化催化器(DOC)、柴油机微粒捕集器(DPF)、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SCR)、氨氧化催化器(AOC)等。但单纯的依靠某一后处理技术,难以达到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因此,采用集成后处理系统成为必要的选择。然而当采用集成后处理系统时,集成后处理系统对柴油机排气的净化效果,以及各子后处理系统间的相互耦合作用尚有待研究。基于此,本文采用仿真方法以DOC+DPF+SCR+AOC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柴油机排气集成后处理系统耦合特性进行研究。根据现有柴油机、柴油车和集成后处理系统的技术参数,建立柴油机工作过程GT-Power仿真模型、各子后处理系统及集成后处理系统工作过程GT-Power仿真模型、柴油车道路循环工况工作过程GT-Driver仿真模型。在不同柴油机工况下,研究了集成后处理系统的反应特性;利用得到的柴油机排气特性参数,研究了不同排气参数、催化器结构参数、化学反应参数、不同布置方案对集成后处理系统催化转化特性的影响。DPF在再生情况下,DOC+CDPF+SCR+AOC系统对NOx的催化转化效果优于DOC+SCR+CDPF+AOC系统对NOx的转化,但是对CO催化转化效果不如DOC+SCR+CDPF+AOC系统。在研究道路循环测试工况下柴油车的动态排放的基础上,将柴油车和集成后处理系统工作过程仿真模型耦合,对集成后处理系统瞬态反应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各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耦合工作时反应特性与各子系统单独工作时反应特性的比较,研究集成后处理系统各子系统间的耦合作用:耦合作用对DOC平均压力的影响较平均温度明显,对DOC的CO、HC、NO的转化影响不大;对DPF净化微粒影响不大;对于SCR,耦合工作时NO转化效率大于单独工作时,NO2转化效率小于单独工作时;耦合工作时AOC的NH3转化率随时间波动幅度较小。本文通过集成后处理系统对柴油机排气净化的效果以及各子后处理系统间的相互耦合作用做出相应研究,研究成果可以为柴油机排气集成后处理技术的研究以及集成后处理系统的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张雅洁[3](2019)在《轻型车车载诊断二阶段(OBDⅡ)的中国适应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机动车和驾驶人数迅猛增长,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统计,2010年以来,机动车年均增量1500多万辆,驾驶人年均增量2000多万人。截至2017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10亿辆,其中汽车2.17亿辆,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给我国能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自2000年以来,中国实施了国Ⅰ排放标准。经过15年的发展,全国实施了国Ⅳ排放标准,重点地区实施了国五排放标准。2017年国内刚刚开始执行国五标准,美国的Tier3和LEVIII排放标准严于欧洲排放标准,特别是在OBD标准要求和管理方法方面,比欧洲和中国现行汽车OBD排放标准都更为完善和全面,对车辆故障造成的排放增加的控制都优于欧洲和中国现行标准。所以对中国汽车排放标准特别是OBD标准的升级优化是极为必要的。本论文将美国车载诊断二阶段(OBDⅡ(On Board DiagnosticsⅡ))与欧洲以及中国OBD标准进行比较分析,找到了不同标准的优缺点;分析了不同标准对车辆排放影响的差异;综合美国、欧洲和中国OBD标准的特点,提出了六阶段中轻型汽车OBD项目的试验规范和评价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研究了美国OBDII、欧洲EOBD(European On Board Diagnostics)汽车排放标准,分析了不同标准体系的试验项目、试验条件、试验方法和管理办法等具体法规内容,研究了目前中国现行轻型车OBD标准的缺点以及与美国、欧洲OBD汽车标准的差异,为法规的制定提供依据和修订标准的方向。其次,使用几种不同类型的试验车辆(美标车、欧标车、国五车)进行了美国OBDII、欧洲EOBD汽车排放标准要求的试验,详细分析了不同标准的差异,并为项目的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再次,研究了在中国现行轻型汽车OBD排放标准中加入美国OBDII中要求的燃油系统、蒸发泄漏、持久故障码、失火、催化器、氧传感器、实际监测频率IUPR(In-Use Performance Ratio)、废气再循环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柴油颗粒捕集器DPF(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等诊断试验项目的可行性方案。最后,研究了在中国轻型汽车OBD标准中参照美国OBDII修改OBD项目管理办法的可行性方案;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并提出更为完善的六阶段轻型汽车OBD试验规范,并验证了可行性;提出的轻型汽车OBD项目的试验规范和评价方法,在六阶段标准的文本中得到了应用。
王冠[4](2019)在《高维异构数据下的汽车三元催化器故障诊断》文中指出频发的三元催化器故障严重影响着燃油汽车尾气排放水平,加重了汽车造成的环境污染。基于物理化学原理的三元催化器故障诊断模型,因采用约束条件对模型简化,难以全面刻画其在复杂不确定交通环境中的故障工况,导致故障诊断模型的泛化能力不足,诊断精度不高。现代传感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对汽车尾气的监控更为方便可行,产生了海量的尾气排放数据,为从数据驱动角度研究三元催化器故障诊断提供可行途径。本研究以携带三元催化器故障信息的汽车尾气数据为基础,以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方法为手段,面向三元催化器复杂系统开展故障诊断理论及应用研究。具体如下:(1)针对高维多尺度的故障特征提取,采用稀疏表示学习的方法对三元催化器进行故障诊断。通过鲁棒主成份分析法进行尾气数据预处理,构建稀疏编码所需完备特征字典;通过正向匹配追踪算法提取尾气数据的稀疏特征向量,构建稀疏故障特征向量驱动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实现三元催化器故障多分类。(2)针对故障特征稀疏化过程中带来的故障信息丢失问题,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对三元催化器进行故障诊断。通过哈弗曼编码理论构建深度递归神经网络;以维度不一致的尾气数据作为递归神经网络的输入,通过对故障状态频率的逐层统计学习,实现在高维空间中对三元催化器故障特征的统一精细化描述。构建深度循环神经网络网络作为故障分类器,将精细化表征的故障特征提交给循环神经网络,在循环神经网络驱动下,通过有监督残差学习,实现三元催化器多类故障的准确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在稀疏特征驱动下,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故障诊断方法对5类状态故障诊断的平均准确率为91.96%,而过热老化故障的诊断准确率较低,为84.16%。在精细化特征驱动下,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的泛化性能优于前者,对5类状态故障诊断的平均准确率为96.40%,对过热老化故障的诊断准确率为98.00%。
谈秉乾[5](2019)在《调频式高精度柴油机SCR计量喷射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SCR(Selective Catalyst Reduction,选择性催化转化)是降低车用柴油机NOx(Nitrogen Oxide,氮氧化物)排放,以满足国四及更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的重要尾气后处理技术。SCR DEF(Diesel Exhaust Fluid,柴油机尾气处理液)计量喷射系统作为SCR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得到了广泛研究与应用,但存在以下问题:1)液体计量喷射技术路线及核心零部件对国外厂家依赖度极高,存在知识产权风险且难以控制成本;2)计量精度难以满足国六及以上的排放法规要求;3)液体计量与OBD(On-board Diagnosis,在线故障诊断)高度依赖于传感器,4)喷雾在排气管中的分布均匀度需要进一步提高;5)小型化与集成化程度低。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创新地提出了一种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套筒泵式DEF计量单元,打破了国外液体计量技术体系的长期垄断与对国外核心零部件的依赖,体积仅有传统DEF泵的1/20。基于对其计量精度易受环境状态变化影响的认识,创新地运用一个能直接反应单次脉冲喷射量的T3反馈参数,提出了对这种新型DEF计量单元实现高精度液体计量的全状态控制模型。通过计量精度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该控制模型进行反馈调节,可将该计量单元的计量误差控制在±3%以内。此外,调频式的工作方式未对计量单元精度产生影响。以这种计量单元为基础,建立了新型气助式计量模块。通过在压缩空气管路中设置节流孔使流速达到“音速临界状态”的方式稳定下游气液混合腔中的压力,使气助模块的计量误差控制在±3%以内。同时通过光学诊断的方式对气助模块在不同工作频率下的宏观喷雾形状及喷雾粒径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计量单元工作频率的增加会导致喷雾锥角的加大并造成喷雾SMD(Sauter Mean Diameter,索特平均直径)增大,过高的工作频率还会导致喷射脉动的产生,形成“纯液”式喷射,使喷雾质量恶化。同样以这种计量单元为基础,建立了新型非气助式模块,创新地用基于伯努利方程射流真空原理实现了DEF真空回抽,避免低温条件下管路冰冻造成管路堵塞与损坏;通过光学诊断的方法发现,与气助式模块不同,由于单次喷射状态相同,计量频率的变化不会影响非气助模块计量喷嘴的喷雾特性。本文还创新地利用了故障发生时,单次喷射量受影响发生异常变动的特性,使用T3参数实现了部分计量模块故障的无传感器OBD,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并降低系统成本。最后,通过排放对比试验的结果发现了调频控制与传统DEF计量泵调幅控制的差异,使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计算流体力学)对调频控制与调幅控制在喷雾均匀度及结晶控制方面的特性作了对比。结果表明,调频工作模式对于DEF在排气系统中分布的均匀性有较大幅度的改善,有益于提高SCR的转化效率、节省DEF的消耗量及并有效预防结晶。本论文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国五和国六柴油机排放后处理产品,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程建康[6](2018)在《车用催化器标准台架循环快速老化试验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三元催化器在发动机理论空燃比附近对于汽油机主要污染物CO、NOX、HC均具有较高的转化效率,因此在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催化器转化效率会有所降低。对三元催化器的老化特性研究,确保三元催化器长期稳定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轻型车排放法规GB18352.5对污染物排放控制装置耐久性提出了要求,规定可以通过整车试验方法在道路上或者转鼓上运行16万公里来对污染物控制装置进行耐久性认证。整车试验方法试验成本较高,试验风险也较大。法规也同时提出了催化器快速老化台架试验方法(Standard Bench Cycle,以下简称SBC)。SBC台架快速老化方法,是基于催化器老化主要为热老化的原理,通过提高催化器反应温度来提高催化器老化强度从而缩短老化时间的方法。目前,SBC快速老化方法尚未广泛应用。本方法虽然能够节约试验时间,但是试验流程中涉及到试验项目多,试验过程复杂,迫切需要通过完整试验对试验方法进行应用研究。本文通过整车试验和发动机台架试验对SBC台架快速老化方法进行了研究,包括催化器快速老化时间计算、整车SRC催化器温度场研究、满足法规要求的台架搭建方法研究、发动机SBC工况调试方法研究、不同SBC方案选取方法研究、老化结果分析等内容。通过试验研究表明,催化器中后部温度高于前端温度,温度最高位置位于催化器中后部靠近边缘处;SBC台架搭建主要在于选取合适的发动机作为废气发生器以及设计空气喷射装置。发动机转速、负荷、空燃比、点火提前角均是影响催化器温度的因素。与点火提前角相比,空燃比和二次空气喷射对催化器温度影响更大,并且在对催化器进行二次空气喷射条件下,调整发动机空燃比会对催化器温度产生明显影响。因此发动机SBC工况调试优先采用空燃比调整的技术方法;通过老化结果的对比分析,SBC快速老化得到的劣化系数高于通过整车试验得到的劣化系数,但是仍能够满足法规要求。SBC快速老化方法是今后缩短认证试验时间,降低试验成本的可行方法。
王明远[7](2018)在《基于MBD的柴油机Urea-SCR电子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指出柴油机由于具有功率高、扭矩范围广等众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同时也带来了排气污染等困扰。随着排放法规的日趋严厉,后处理技术已经成为柴油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技术因其具有燃油经济性好等优点而被认为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主流后处理技术,此技术对柴油机排气污染物NOX具有显着净化效果。目前市场上的SCR系统,特别是电子控制系统,外资企业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国内还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以及拥有成熟稳定的产品与之竞争。因此本课题对SCR系统及其核心部件进行电子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开展的工作如下:1、SCR系统搭建:在探讨了国内外SCR系统应用与研究的基础上对比了空辅式与非空辅式SCR系统;基于本课题组自主设计的尿素泵搭建了SCR系统,以提高系统稳定性为目的,进行了系统结构优化。详细分析论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系统各部件进行了具体探讨。2、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具体分析了SCR系统的需求,基于恩智浦(NXP)16位单片机MC9S12XEP100进行了硬件电路整体框架设计以及各部分功能模块电路设计。具体电路设计主要包括MCU(Microcontroller Unit)的选型、电源处理电路设计、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通信电路设计、输入信号调理电路设计和输出驱动电路设计。3、策略研究以及软件设计:基于模块化、功能化原则,参照AUTOSAR(Automotive Open System Architecture)标准将SCR系统软件分为底层、中间层和应用层。基于Simulink&Stateflow进行了SCR系统策略研究以及应用层软件开发,主要包括系统协调控制模块、尿素需求量计算模块、低温加热模块以及OBD(On-Board Diagnostic)故障诊断模块。针对传统软件开发所面临的效率低、工作量大、人工编写代码困难等弊端,本课题在深入探讨的SCR系统理论模型算法的基础上,采用MBD(Model-Based Design)开发流程进行了SCR系统算法建模、模型的仿真验证以及模型至C代码的自动生成。4、实验与试验验证:在CodeWarrior IDE中将生成的应用层代码与底层中间层代码集成,下载到控制器中进行了相关实验与试验验证。在实验室环境下搭建了尿素泵实验平台,进行了尿素泵的功能验证与计量喷射精度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课题开发的尿素泵可以正常运转,且计量喷射精度较高。在台架试验环境下,对某款匹配本课题所开发的SCR系统的柴油机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ESC和ETC氮氧化物NOX排放值分别为1.606g/(kWh)和1.527 g/(kWh),可以达到国五排放限值标准。
胡天相[8](2017)在《基于模型的柴油机氧化催化转化器故障诊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柴油机氧化催化转化器(DOC)的故障直接影响颗粒物捕集器(DPF)的再生和排放水平。它作为后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去除柴油机尾气中的绝大多数的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和可溶性有机物(SOF),而且可以提升选择性催化还原转化器(SCR)和柴油机颗粒物捕集器(DPF)的性能。当DPF主动再生时,DOC可以氧化DOC入口的高浓度碳氢化合物使得DOC出口的温度达到550℃以上,从而实现DPF的主动再生;当DOC中催化剂发生老化中毒等情况时,会导致DOC中催化剂的转化效率降低,从而使得DPF达不到主动再生需求进而柴油的尾气排放超过法规的限值。因此,本文基于DPF主动再生时DOC的出口较大的温度变化,运用Matalb/Simulink搭建DOC故障诊断策略对DOC的健康情况进行评估。本文应用AVL-BOOST软件建立了DOC的一维仿真模型。首先,查阅了大量文献研究了DOC中化学反应的机理确定了DOC中主要参与化学反应的三种气体组分:一氧化碳(CO)、氮氧化合物(NOx)和碳氢化合物(HC)及三种气体组分的质量和能量传递方式和过程。其次,根据气相和固相的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方程搭建了DOC一维仿真模型,并运用遗传算法对参与化学反应的三种气体组分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参数辨识。最后,运用上述搭建的DOC仿真模型进行了如下仿真分析:1.分析了DOC中参与化学反应的三组气体组分对DOC出口温度的影响;2.分析了不同DOC入口温度和不同质量流量对DOC中气体转化效率的影响;3.当DPF主动再生时,改变DOC中的碳氢催化氧化反应的转化速率对DOC不同故障情况进行仿真模拟,得出DOC不同故障情况所对应的DOC出口的温度变化情况。根据AVL-BOOST的仿真分析结果,对DOC模型作出了相应的简化。运用Matlab/Simulink构建了DPF处于主动再生工况时DOC的简化模型。然后,运用最小二乘法利用实验数据对DOC进行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参数辨识。最后,运用卡尔曼滤波原理构建DOC状态观测器,由于卡尔曼滤波原理主要针对的对象为线性系统,而DOC系统为非线性系统,因此,将DOC系统线性化后再根据卡尔曼滤波原理构建DOC扩展卡尔曼状态观测器(EKF)。基于DOC扩展卡尔曼状态观测器进行了DOC故障诊断策略的研究。将AVL-BOOST构建的DOC模型作为被控对象,DOC简化模型为参考模型,调节AVL-BOOST仿真模型中的碳氢转化速率模拟不同故障程度的DOC,将不同故障程度的DOC出口的温度值作为实际温度传感器的测量信号输入DOC扩展卡尔曼状态观测器中对温度信号良好的追踪,进而,通过比较碳氢转化效率的观测值和参考值来监测DOC的故障程度。
刘嘉[9](2017)在《中国在用车排放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我国的机动车排放控制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对机动车的排放控制,除不断提高排放标准,降低新生产车辆的排放外,对在用车的排放控制更不容忽视。有效的在用车排放测试方法是发现高排放车辆,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手段。本文研究基于我国正在实施的在用车排放标准,结合各地方各省市检测结果大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提出了在用车检测标准的修改建议。同时根据我国机动车发展现状、技术水平和重点城市大气污染现状,提出了新增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的建议,以更好的满足城市大气污染控制要求。通过对ASM和VMAS法检测结果的大数据分析发现:对于国Ⅰ前车辆,VMAS检测法对高排放车的识别率略高于ASM检测法。随着排放标准的提高,两种方法的测试结果趋于相同,两种方法对识别高排放车辆具有相同的效果。ASM方法中的两个测试工况ASM5025和ASM2540的测试结果呈现高度的一致性,因此两个测试工况可以简化为一种工况——ASM5025工况,以提高ASM法的检测效率。研究发现,使用遥感法测量实际道路上车辆VSP位于[-5,14]区间内时,各项污染物的排放浓度相对稳定,这与美国EPA标准中推荐的[3,22]有着相同的范围宽度,但对中国实际道路车辆,该范围比[3,22]的区间范围涵盖更多的车辆,拓宽了遥测车辆的适用范围。满足不同排放标准的车辆所对应的不同排放污染物,其VSP总排放稳定区间略有差异。随着排放水平的提高,总排放稳定VSP区间逐渐增加。根据研究结果,对遥感测量标准提出两种建议方案。一是对于所有待检车辆,采用统一的新VSP区间,即[-5,14]。这种方案不需要更改遥感设备,适用性强。二是对于满足不同排放标准的车辆和污染物种类,采取差异化的VSP判定区间,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最大化的提高遥感排放测试数据得有效性。实际道路驾驶排放测试(RDE)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汽油车,与实验室内测量相比,实际道路驾驶条件下的CO、NOx排放高于实验室认证实验结果,部分PFI发动机汽油车在实际道路条件下的PN排放高于认证实验结果,轻型柴油车实际道路驾驶条件下NOx排放与实验室测量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大量实地调研我国轻型车和重型车OBD系统的应用现状,结果表明我国已经基本具备将OBD测试纳入到在用车排放检测的条件,对210辆国Ⅲ国Ⅴ排放标准的在用轻型车,进行OBD检测结果和新车I型检测结果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OBD检测结果与新车I型检测结果相同的车辆数为174次,占总样本数的82.8%,目前的OBD系统信息基本能够反映出在用车的排放水平,可作为在用车排放检测的重要手段。基于我国在用柴油车实际NOx排放严重的现实,提出了对在用柴油车实施NOx排放检测的建议。柴油车整车实验和柴油机台架模拟实验结果都表明:在用柴油车加载减速测量工况适合进行在用柴油车的NOx排放检测。综合柴油机排放认证工况数据、检测场加载减速工况实测数据以及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排放的NOx测试结果,建议将国IV(及以上)柴油车的NOx排放限值设定在800-1000ppm左右。提出了对进行DPF改造后柴油车排放控制效果的检测方法和评价体系建议,提出采用功效系数法评价改造后的减排效果,无需对各项污染物指标分别制定限值,以便于进行测试和评价。
胡杰[10](2011)在《轻型汽油车排放控制故障诊断方法及离线诊断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汽车排放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汽车排放法规日益严格,针对轻型汽油车,法规强制要求车辆必须安装车载诊断系统(OBD)。本文结合“十一五”国家“863”课题《轻型汽油车排放控制在线故障诊断及远程诊断技术》,对轻型汽油车排放控制故障诊断方法及离线诊断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轻型汽油车OBD典型故障(失火、氧传感器劣化、催化器老化)的故障模拟平台。为了满足新车OBD开发过程中对故障诊断阀值标定的需求,以及不同典型故障的故障程度对车辆排放的影响、典型故障的诊断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和新车型式认证等不同类型的需求,针对目前车辆上所采用的点火系统,设计和开发了一套通用型的失火故障发生装置,可以实现多种不同的失火方式,设置可变的失火率等功能。针对车辆上绝大部分车辆使用的开关型氧传感器,设计和开发了一套氧传感器故障模拟装置,可以实现模拟不同类型的典型氧传感器故障。根据国标建立了一套三元催化转化器台架老化装置,可通过台架快速老化的方式获得不同老化程度的催化器老化样件,为新车的开发与匹配提供支撑。其次对OBD典型故障的诊断方法进行了研究。发动机多缸失火故障的诊断以及高转速低负荷工况下的失火故障诊断是目前公认的失火故障诊断的难点,本文主要研究多缸失火状态的故障诊断方法,在现有硬件的基础上,测量发动机的瞬时转速信号,采用非平稳信号处理算法-经验模态分解(EMD)对发动机瞬时转速信号进行分解和分析,提出各缸做功时间这个指标,并结合BP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功能,形成了新的失火故障诊断算法。针对氧传感器故障诊断,以发动机平均值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基于氧传感器信号的燃油闭环控制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氧传感器故障对发动机燃油喷射规律及排放的影响,建立了氧传感器不同故障的诊断策略,并在氧传感器出现故障后,提出了基于虚拟氧传感器的补偿控制方法,可有效降低在用车在故障状态下的污染物排放。针对催化器老化故障诊断,根据催化器的储放氧特性,提出了基于储氧能力模型故障诊断方法和4个评价催化器性能的指标,采用“浓稀法”试验对模型参数进行了辨识和估计,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基于储氧过程的催化器性能评价的方法。最后对汽车离线故障诊断技术进行了研究。随着OBD系统成为车辆控制系统的标准配置,与之配套使用的离线汽车故障诊断系统也成为车辆维护的必备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载诊断系统的通用型PC式汽车故障诊断系统方案,针对车辆故障诊断技术中广泛应用的K线和CAN总线,以Freescale16位单片机为基础设计和开发了通用型的车辆诊断通信转接系统硬件,并根据不同的通信协议,开发了通信协议栈,实现了车辆诊断协议与上位机通信的转接。采用Visual Basic语言完成了上位机诊断软件的开发,可实现各种诊断功能。经过不断开发、测试、完善和升级,该系统可以完成某汽车公司全系列车型的诊断服务。
二、车用催化转化器的故障及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车用催化转化器的故障及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信息融合的柴油机排气集成后处理系统劣化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柴油机排气集成后处理系统耦合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柴油机排气后处理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问题的提出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内容 |
2 仿真模型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集成后处理系统仿真模型 |
2.2.1 集成后处理系统各子系统工作原理 |
2.2.2 集成后处理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2.3 柴油机工作过程仿真模型 |
2.3.1 柴油机各子模块模型的建立 |
2.3.2 整机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2.4 柴油车工作过程仿真模型 |
2.4.1 柴油车仿真模型 |
2.4.2 柴油机排气特性MAP图 |
2.5 本章小结 |
3 稳态工况下集成后处理系统劣化诊断特征参数研究 |
3.1 引言 |
3.2 稳态工况下DOC劣化诊断特征参数研究 |
3.2.1 稳态工况下DOC劣化排气参数的变化研究 |
3.2.2 稳态工况下DOC劣化对其他子系统排气参数影响的研究 |
3.2.3 稳态工况下DOC劣化诊断特征参数的确定 |
3.3 稳态工况下DPF劣化诊断特征参数研究 |
3.3.1 稳态工况下DPF劣化排气参数的变化研究 |
3.3.2 稳态工况下DPF劣化对其他子系统排气参数影响的研究 |
3.3.3 稳态工况下DPF劣化诊断特征参数的确定 |
3.4 稳态工况下SCR劣化诊断特征参数研究 |
3.4.1 稳态工况下SCR劣化排气参数的变化研究 |
3.4.2 稳态工况下SCR劣化对其他子系统排气参数影响的研究 |
3.4.3 稳态工况下SCR劣化诊断特征参数的确定 |
3.5 稳态工况下AOC劣化诊断特征参数研究 |
3.5.1 稳态工况下AOC劣化排气参数的变化研究 |
3.5.2 稳态工况下AOC劣化对其他子系统排气参数影响的研究 |
3.5.3 稳态工况下AOC劣化诊断特征参数的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4 道路工况下集成后处理系统劣化诊断特征参数研究 |
4.1 引言 |
4.2 道路工况下DOC劣化诊断特征参数研究 |
4.2.1 道路工况下DOC子系统劣化诊断特征参数研究 |
4.2.2 道路工况下DOC劣化对其他子系统影响的研究 |
4.2.3 道路工况下DOC劣化诊断特征参数的确定 |
4.3 道路工况下DPF劣化诊断特征参数研究 |
4.3.1 道路工况下DPF子系统劣化诊断特征参数研究 |
4.3.2 道路工况下DPF劣化对其他子系统影响的研究 |
4.3.3 道路工况下DPF劣化诊断特征参数的确定 |
4.4 道路工况下SCR劣化诊断特征参数研究 |
4.4.1 道路工况下SCR子系统劣化诊断特征参数研究 |
4.4.2 道路工况下SCR劣化对其他子系统影响的研究 |
4.4.3 道路工况下SCR劣化诊断特征参数的确定 |
4.5 道路工况下AOC劣化诊断特征参数研究 |
4.5.1 道路工况下AOC子系统劣化诊断特征参数研究 |
4.5.2 道路工况下AOC劣化对其他子系统影响的研究 |
4.5.3 道路工况下AOC劣化诊断特征参数的确定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信息熵融合和神经网络的集成后处理系统劣化诊断 |
5.1 引言 |
5.2 信息熵融合技术及特征信息熵提取方法的研究 |
5.2.1 信息熵测度指标 |
5.2.2 特征空间划分方法 |
5.2.3 集成后处理系统特征信息熵提取方法 |
5.3 人工神经网络基本原理与设计 |
5.3.1 人工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
5.3.2 人工神经网络的分类及特点 |
5.3.3 概率神经网络结构及设计 |
5.4 神经网络与信息熵融合技术的综合诊断 |
5.4.1 集成后处理系统劣化诊断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
5.4.2 信息熵神经网络诊断模型的诊断结果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柴油机排气集成后处理系统耦合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柴油机排放机内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柴油机排放后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2.3 柴油机后处理系统耦合技术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目标 |
1.3.1 问题的提出 |
1.3.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3 论文的研究目标 |
2 仿真模型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柴油机工作过程仿真模型 |
2.2.1 柴油机物理模型的建立 |
2.2.2 柴油机工作过程仿真模型的建立 |
2.3 柴油车工作过程仿真模型 |
2.3.1 柴油车工作过程仿真模型 |
2.3.2 柴油机排气特性MAP图 |
2.4 集成后处理系统仿真模型 |
2.4.1 各子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2.4.2 集成后处理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2.5 本章小结 |
3 稳态工况下集成后处理系统反应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3.1 引言 |
3.2 集成后处理系统反应特性 |
3.3 稳态工况下集成后处理系统影响因素研究 |
3.4 不同集成后处理系统布置方案的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4 道路循环测试工况下集成后处理系统反应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道路循环测试工况下柴油车的排放特性 |
4.3 道路循环测试工况下集成后处理系统催化反应特性 |
4.4 道路循环测试工况下集成后处理系统影响因素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集成后处理系统各子系统间耦合作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稳态工况下集成后处理系统各子系统间耦合作用研究 |
5.2.1 稳态工况下DOC与其他子系统耦合作用研究 |
5.2.2 稳态工况下DPF与其他子系统耦合作用研究 |
5.2.3 稳态工况下SCR与其他子系统耦合作用研究 |
5.2.4 稳态工况下AOC与其他子系统耦合作用研究 |
5.3 道路循环测试工况下集成后处理系统各子系统耦合作用研究 |
5.3.1 道路循环测试工况下DOC与其他子系统耦合作用研究 |
5.3.2 道路循环测试工况下DPF与其他子系统耦合作用研究 |
5.3.3 道路循环测试工况下SCR与其他子系统耦合作用研究 |
5.3.4 道路循环测试工况下AOC与其他子系统耦合作用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轻型车车载诊断二阶段(OBDⅡ)的中国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国内外OBD标准发展现状 |
2.1 美国OBDⅡ标准发展现状 |
2.1.1 美国OBD标准发展历史 |
2.1.2 美国OBD标准要求 |
2.2 欧洲EOBD标准发展现状 |
2.3 中国汽车国五OBD标准现状及存在问题 |
2.4 小结 |
第3章 汽车OBDⅡ诊断原理及软硬件配置 |
3.1 催化器诊断原理及配置 |
3.2 氧传感器诊断原理及配置 |
3.2.1 连续型氧传感器(前氧)诊断原理 |
3.2.2 阶跃型氧传感器(后氧)诊断原理 |
3.3 失火故障诊断原理及配置 |
3.3.1 OBDⅡ失火诊断标准要求 |
3.3.2 OBDⅡ失火诊断原理及配置 |
3.4 蒸发泄露诊断原理及配置 |
3.4.1 被动式蒸发泄露诊断原理及配置 |
3.4.2 主动式正压蒸发泄露诊断原理及配置 |
3.4.3 主动式负压蒸发泄露诊断原理及配置 |
3.5 燃油系统诊断原理及配置 |
3.5.1 混合气浓或稀故障诊断原理及配置 |
3.5.2 缸间混合气不均匀故障诊断原理及配置 |
3.6 冷启动减排策略诊断原理及配置 |
3.7 EGR故障诊断原理及配置 |
3.8 VVT故障诊断原理及配置 |
3.9 PCV故障诊断原理及配置 |
3.10 冷却系统故障诊断原理及配置 |
3.11 二次空气系统故障诊断原理及配置 |
3.12 小结 |
第4章 汽车OBDⅡ认证测试程序及流程 |
4.1 美国OBDⅡ的认证申请流程 |
4.2 美国OBDⅡ的认证试验程序 |
4.2.1 OBDⅡ中基本认证要求 |
4.2.2 OBDⅡ中一些项目的具体诊断试验流程 |
4.3 小结 |
第5章 OBDⅡ标准试验研究及中国适应性 |
5.1 试验车辆及试验统计信息 |
5.2 故障模拟及试验循环 |
5.3 OBD排放试验结果 |
5.3.1 氧传感器故障排放 |
5.3.2 燃油系统故障排放 |
5.3.3 冷启动减排策略故障排放 |
5.3.4 VVT故障排放 |
5.3.5 节温器故障排放 |
5.3.6 失火故障排放 |
5.4 小结 |
第6章 汽车OBDⅡ标准管理办法研究 |
6.1 美国OBDⅡ量产车管理方法 |
6.1.1 通讯功能验证要求 |
6.1.2 监测诊断功能验证要求 |
6.1.3 在用监测频率性能验证要求 |
6.2 美国OBDⅡ在用车管理方法 |
6.3 小结 |
第7章 总结及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高维异构数据下的汽车三元催化器故障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第2章 三元催化器故障机理及数据采集 |
2.1 三元催化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2.1.1 三元催化器的构成 |
2.1.2 三元催化器工作原理 |
2.2 三元催化器的故障模式 |
2.2.1 三元催化器故障机理 |
2.2.2 主要故障类型 |
2.3 三元催化器故障数据采集 |
2.3.1 基于汽车转鼓实验平台的汽车尾气数据采集 |
2.3.2 基于轻型车辆的尾气数据采集循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三元催化器故障诊断 |
3.1 概述 |
3.2 基于鲁棒主成份分析的数据预处理 |
3.2.1 鲁棒主成份分析原理 |
3.2.2 三元催化器故障数据去噪 |
3.3 基于字典学习与正向匹配追踪的特征提取 |
3.3.1 稀疏表示原理 |
3.3.2 基于稀疏表示的故障特征字典构建 |
3.3.3 基于稀疏表示的故障特征提取 |
3.4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故障分类 |
3.4.1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原理 |
3.4.2 三元催化器故障分类 |
3.5 实验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三元催化器故障诊断 |
4.1 概述 |
4.2 基于递归神经网络的三元催化器故障特征提取 |
4.2.1 递归神经网络原理 |
4.2.2 基于递归神经网络的故障特征精细化描述 |
4.3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三元催化器故障诊断 |
4.3.1 循环神经网络原理 |
4.3.2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故障分类 |
4.4 实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束语 |
5.1 工作总结 |
5.2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5)调频式高精度柴油机SCR计量喷射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字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柴油发动机NO_X排放的危害及法规限制 |
1.1.1 柴油机NO_x排放的危害 |
1.1.2 排放法规对于柴油机NO_x排放的限制 |
1.2 SCR技术是降低柴油机NO_X排放的必要路线 |
1.2.1 柴油机NO_x的机内净化方式 |
1.2.2 柴油机NO_x的主要后处理净化方式 |
1.2.3 SCR技术的不可替代性 |
1.3 SCR计量喷射系统的现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
1.3.1 SCR计量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
1.3.2 传统SCR计量喷射系统的技术路线来源与发展现状 |
1.3.3 传统SCR计量喷射系统亟需解决的问题 |
1.4 本课题拟解决的问题 |
第二章 新型DEF计量单元 |
2.1 新型DEF计量单元的技术体系 |
2.1.1 工作原理介绍 |
2.1.2 基本结构 |
2.2 新型DEF计量单元实现精确计量需解决的问题 |
2.3 基于T3参数的计量方法及控制模型 |
2.3.1 物理基础 |
2.3.2 能量-质量释放关系 |
2.3.3 基于T3参数的全状态控制模型 |
2.4 基于T3参数的计量方法和控制模型对计量精度控制的试验验证 |
2.4.1 测试设备与方法 |
2.4.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2.5 新型DEF计量单元的工作模式与精度控制 |
2.5.1 调频控制模式 |
2.5.2 调频控制需要解决的问题 |
2.5.3 计量单元的计量精度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DEF计量模块 |
3.1 气助式DEF计量模块FAI-A1的工作原理 |
3.2 气助式计量模块FAI-A1的特性研究 |
3.2.1“临界状态”对DEF模块计量精度的影响 |
3.2.2 调频喷射对气助式DEF计量模块喷雾特性的影响 |
3.3 非气助式DEF计量模块FAI-L1的工作原理 |
3.4 非气助式计量模块特性研究 |
3.4.1 流量特性与计量精度 |
3.4.2 计量精度 |
3.4.3 调频控制对FAI-SCR非气助式计量喷嘴喷雾特性的影响 |
3.5 T3参数在计量模块OBD中的应用 |
3.5.1 DEF计量模块的故障模式分析 |
3.5.2 使用T3参数实现无传感器故障诊断的原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CR系统氨气在排气管中的分布均匀指数FDI研究 |
4.1 CFD分析方法、模型和边界条件的设定 |
4.1.1 三维模型与网格 |
4.1.2 CFD仿真模型 |
4.2 各种情况的FDI分析及其对试验结果的解释 |
4.2.1 固定频率调幅控制与固定单次喷射量调频控制对FDI的影响 |
4.2.2 混合器对排气管内FDI的影响分析 |
4.2.3 计量喷嘴与载体之间的距离对FDI的影响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DEF计量模块的应用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车用催化器标准台架循环快速老化试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SBC快速老化试验方案设计 |
2.1 SBC台架搭建 |
2.1.1 总体方案设计 |
2.1.2 发动机和测功机选取 |
2.1.3 空气喷射装置设计 |
2.2 催化器温度采集 |
2.2.1 测量位置的选取 |
2.2.2 温度场试验 |
2.2.3 温度数据采集 |
2.2.4 催化器温度替代方法研究 |
2.3 快速老化时间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SBC快速老化与验证 |
3.1 SBC工况调试 |
3.1.1 催化器温度影响参数分析 |
3.1.2 SBC方案对比选择 |
3.2 SBC快速老化试验 |
3.2.1 老化试验过程控制 |
3.2.2 老化过程循环一致性 |
3.3 老化后验证分析 |
3.3.1 劣化系数计算分析 |
3.3.2 催化器劣化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基于MBD的柴油机Urea-SCR电子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
1.2.1 SCR技术国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2 SCR技术国内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 软件开发流程 |
1.3.1 传统开发方法 |
1.3.2 基于模型的设计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4.1 课题的研究目的 |
1.4.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SCR系统搭建及反应机理 |
2.1 SCR系统分类 |
2.2 SCR系统搭建 |
2.3 SCR系统主要部件选型介绍 |
2.3.1 尿素泵 |
2.3.2 尿素喷嘴 |
2.3.3 尿素罐(箱)总成 |
2.3.4 传感器模块 |
2.3.5 低温加热模块 |
2.4 SCR反应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1 SCR电控系统需求分析 |
3.2 总体硬件方案设计 |
3.3 主要硬件电路模块设计 |
3.3.1 微控制器模块 |
3.3.2 电源模块 |
3.3.3 CAN通信模块 |
3.3.4 输入信号采集模块 |
3.3.5 输出功率驱动模块 |
3.4 硬件抗干扰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imulink的SCR系统策略研究与软件开发 |
4.1 SCR系统软件架构设计 |
4.2 系统协调控制 |
4.2.1 系统使能模块 |
4.2.2 尿素泵协调控制 |
4.2.3 模型搭建与仿真 |
4.3 SCR系统尿素需求量计算策略 |
4.3.1 策略分析 |
4.3.2 尿素溶液基本需求量计算模块 |
4.3.3 前馈修正模块 |
4.3.4 闭环反馈修正模块 |
4.4 低温加热控制策略 |
4.4.1 尿素罐与尿素泵低温加热策略 |
4.4.2 尿素管路低温加热控制策略 |
4.4.3 低温加热策略模型搭建与仿真 |
4.5 OBD故障诊断策略 |
4.5.1 OBD故障诊断检测模块 |
4.5.2 故障确认模块 |
4.5.3 故障诊断策略模型搭建与仿真 |
4.6 自动代码生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与试验验证 |
5.1 尿素泵功能实验验证 |
5.2 尿素泵精度实验测试 |
5.3 发动机台架试验验证 |
5.3.1 台架测试系统 |
5.3.2 ESC试验 |
5.3.3 ETC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8)基于模型的柴油机氧化催化转化器故障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故障诊断技术概述 |
1.2.1 故障诊断的基本概念及任务 |
1.2.2 故障诊断(OBD)的发展历程 |
1.2.3 常用的故障诊断方法 |
1.3 柴油机氧化催化转化器(DOC)故障诊断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提出及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的提出 |
1.4.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DOC工作原理和仿真模型的建立 |
2.1 DOC的组成 |
2.1.1 载体 |
2.1.2 水洗层 |
2.2 DOC的化学反应机理 |
2.3 DOC反应过程 |
2.4 DOC化学反应 |
2.5 DOC仿真原理 |
2.5.1 气体质量守恒方程 |
2.5.2 物质守恒方程 |
2.5.3 气体的能量守恒方程 |
2.5.4 固相的能量守恒方程 |
2.5.5 气固相间传热传质系数的确定 |
2.6 DOC一维仿真模型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DOC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参数试验辨识 |
3.1 试验设备介绍 |
3.2 DOC实验和采样过程 |
3.3 DOC参数辨识 |
3.3.1 DOC模型参数辨识流程 |
3.3.2 DOC模型参数辨识及结果验证 |
3.4 DOC一维仿真结果分析 |
3.4.1 DOC起燃温度的测定 |
3.4.2 DOC入口气体组分浓度对DOC出口温度的影响 |
3.4.3 DOC入口边界条件对DOC出口温度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DOC系统故障诊断 |
4.1 DOC故障诊断策略的制定 |
4.1.1 DOC系统在整个后处理系统中的作用 |
4.1.2 DOC系统催化剂老化失活的原因 |
4.1.3 DOC故障诊断策略的确定 |
4.2 扩展卡尔曼(EKF)状态观测器 |
4.2.1 扩展卡尔曼(EKF)状态观测器的基本概念 |
4.2.2 扩展卡尔曼(EKF)状态观测器的计算过程 |
4.3 DOC简化模型及参数辨识 |
4.3.1 DOC简化模型的基本假设 |
4.3.2 DOC入口排气参数的计算 |
4.3.3 DOC简化模型的建立 |
4.3.4 DOC简化模型的参数辨识 |
4.3.5 DOC简化模型的验证 |
4.4 DOC扩展卡尔曼(EKF)状态观测器 |
4.5 DOC故障诊断策略 |
4.5.1 DOC故障模型的注入 |
4.5.2 DOC故障诊断策略验证 |
4.6 本章小节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中国在用车排放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在用车排放检测技术现状 |
1.2.1 怠速法与简易工况法 |
1.2.2 遥感测试法 |
1.2.3 实际道路排放(RDE)测试法 |
1.2.4 车载诊断系统(OBD)测试法 |
1.3 在用高排放车辆改造现状 |
1.3.1 国外高排放柴油车改造 |
1.3.2 我国高排放柴油车改造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在用汽油车简易工况法研究 |
2.1 简易工况检测方法 |
2.1.1 稳态工况法(ASM) |
2.1.2 简易瞬态工况法(VMAS) |
2.2 ASM方法的改进研究 |
2.2.1 ASM测试工况改进研究 |
2.2.2 ASM限值改进研究 |
2.3 ASM和 VMAS检测方法的适用性研究 |
2.3.1 合格率分析 |
2.3.2 排放均值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机动车道路遥感检测法的应用研究 |
3.1 遥测法原理及采集数据方案 |
3.1.1 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原理 |
3.1.2 北京市遥测数据采集 |
3.2 北京市道路行驶车辆遥测法评估 |
3.2.1 机动车比功率 |
3.2.2 基于实际道路遥测结果的VSP分析 |
3.3 遥感法与简易工况法的相关性研究 |
3.3.1 遥测法与简易工况法合格率判别对比试验 |
3.3.2 遥测法平均值与简易工况法对比 |
3.4 遥感检测法的改进建议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轻型车实际道路排放(RDE)研究 |
4.1 RDE实验的基本要求 |
4.2 RDE测试设备条件 |
4.3 RDE测试车辆 |
4.4 RDE的数据处理方法 |
4.4.1 窗口划分 |
4.4.2 窗口正常性的判定 |
4.4.3 行程完整性和正常性判定 |
4.4.4 排放因子的确定 |
4.5 汽油车气态污染物排放结果分析 |
4.6 柴油车气态污染物排放结果分析 |
4.7 颗粒物数量排放结果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在用车OBD系统现状和应用研究 |
5.1 OBD检测及排放测试设备 |
5.1.1 OBD检测设备及测试方法 |
5.1.2 整车排放测试设备及方法 |
5.2 轻型车OBD应用状况 |
5.2.1 轻型车样本情况 |
5.2.2 轻型车OBD结果分析 |
5.3 重型车OBD系统应用现状 |
5.3.1 重型车样本情况 |
5.3.2 重型车结果分析 |
5.4 基于OBD信息进行检测排放的可行性研究 |
5.4.1 OBD检测和新车I型检测合格率对比研究 |
5.4.2 基于OBD信息进行排放检查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在用柴油车NO_χ排放检测的可行性研究 |
6.1 在用柴油车NO_χ排放测量设备 |
6.1.1 设备基本要求 |
6.1.2 在用柴油车NO_χ排放测量设备可行性 |
6.2 检测场的实际柴油车NO_χ排放测量研究 |
6.3 柴油机台架模拟实验的柴油车NO_χ排放研究 |
6.3.1 使用老化后的SCR催化器的实验 |
6.3.2 使用新的SCR催化器的实验 |
6.4 在用柴油车NO_χ排放检测限值研究 |
6.5 重型柴油车OBD系统监督检查建议 |
6.6 重型柴油车SCR系统尿素水溶液监管建议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在用柴油车DPF改造后的评价方法研究 |
7.1 柴油车颗粒物减排技术 |
7.2 基于PEMS的在用改造柴油车排放测试 |
7.2.1 PEMS测试系统及评价方法 |
7.2.1.1 PEMS测试系统 |
7.2.1.2 在用改造柴油车改造效果评价方法 |
7.2.2 公交车改造试验 |
7.2.2.1 试验车辆及方案 |
7.2.2.2 CDPF改造方案 |
7.2.2.3 DOC+CDPF改造方案 |
7.2.2.4 Burner+DPF改造方案 |
7.2.2.5 总功效系数评价 |
7.3 在用改造柴油车改造效果评价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本文的创新点 |
8.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轻型汽油车排放控制故障诊断方法及离线诊断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OBD系统的发展 |
1.3 OBD系统研究现状 |
1.4 失火故障诊断方法研究现状 |
1.5 氧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研究现状 |
1.6 三元催化转化器失效诊断方法研究现状 |
1.7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2章 车载诊断系统典型故障模拟平台设计与开发 |
2.1 故障模拟装置系统组成 |
2.2 故障模拟装置硬件实现 |
2.3 故障模拟装置控制软件设计 |
2.4 三元催化转化器快速老化试验 |
2.5 试验研究及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瞬时转速信号的失火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
3.1 瞬时转速信号的采集及预处理 |
3.2 瞬时转速信号处理算法 |
3.3 EMD算法在瞬时转速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
3.4 基于瞬时转速信号的失火故障诊断方法 |
3.5 试验研究及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氧传感器故障诊断策略及其补偿控制方法研究 |
4.1 系统模型的建立及仿真 |
4.2 氧传感器故障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4.3 氧传感器故障诊断策略 |
4.4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虚拟氧传感器 |
4.5 补偿控制仿真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模型的三元催化转化器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
5.1 三元催化转化器储放氧工作过程 |
5.2 三元催化转化器数学模型 |
5.3 催化转化器失效机理及模型 |
5.4 催化器诊断模型 |
5.5 模型状态参数辨识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PC的离线汽车故障诊断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
6.1 系统方案设计 |
6.2 系统通信协议 |
6.3 VCI系统设计 |
6.4 故障诊断软件开发 |
6.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及成果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其他主要科研成果 |
学术论文 |
发明专利 |
科研项目 |
四、车用催化转化器的故障及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信息融合的柴油机排气集成后处理系统劣化诊断[D]. 赵曦.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2]柴油机排气集成后处理系统耦合特性研究[D]. 何乃峰.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轻型车车载诊断二阶段(OBDⅡ)的中国适应性研究[D]. 张雅洁. 吉林大学, 2019(11)
- [4]高维异构数据下的汽车三元催化器故障诊断[D]. 王冠. 重庆邮电大学, 2019(02)
- [5]调频式高精度柴油机SCR计量喷射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谈秉乾. 天津大学, 2019(06)
- [6]车用催化器标准台架循环快速老化试验应用研究[D]. 程建康. 清华大学, 2018(06)
- [7]基于MBD的柴油机Urea-SCR电子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王明远. 江苏大学, 2018(02)
- [8]基于模型的柴油机氧化催化转化器故障诊断研究[D]. 胡天相. 吉林大学, 2017(10)
- [9]中国在用车排放检测方法研究[D]. 刘嘉.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3)
- [10]轻型汽油车排放控制故障诊断方法及离线诊断技术研究[D]. 胡杰. 武汉理工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