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银铅锑合金中铅、锑、银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温小椿[1](2021)在《铅铋银系合金物料超重力熔析分离的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铅、铋的冶炼过程中,会产出一定量的铅铋银系合金物料,主要可分为 Pb-X 系、Bi-X 系、Pb-Ag-X 系、Bi-Ag-X 系和 Pb-Ag-Bi-X 多元系合金。目前,国内外冶炼厂对其现存分离工艺普遍存在操作繁杂、能耗过大、生产流程长、金属回收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劳动强度大等问题。为更加有效的提高铅铋银系合金物料的利用率,对铅、铋冶炼过程产出的复杂合金物料进行资源化回收已然成为有色冶金行业的迫切需求。本文基于铅铋银系合金物料中不同金属相间的物理性质差异,结合相关合金相图的理论分析及平衡计算,创新性地引入超重力冶金技术,借助其强化过滤分离的技术特点,提出了一种高效、环境友好型的铅、铋资源综合提取新方法。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针对Pb-X系合金物料,以Pb-Sb二元合金为典型,在时间t=210 s,重力系数G=450,温度T=533 K和过滤孔径dpore=48μm条件下,可分离得到含量为91wt%的上部富Sb相和含量为85wt%的下部富Pb相,且其纯度分别可满足后续铅电解精炼工序和锑精炼的生产要求。同时,明晰了 Pb与其他元素在不同Pb-X系合金物料(1#~5#)中的定向迁移行为与分离规律。这也为其它Pb-X系合金物料的分离提供了理论指导。(2)探究了铋冶金过程中二元Bi-X系合金的分离问题,分析了元素Bi的迁移规律与凝固组织结构。结果表明,Bi-Zn、Bi-Cu、Bi-Pb、Bi-Ag和Bi-Sn二元合金超重力分离得到的富Bi相纯度分别达到97.1%、99.7%、99.4%、96.3%和97.1%以上;富Bi相的质量比例βBi-rich分别为85%、96%、87%、84%和61%;杂质元素Zn、Cu、Pb、Ag、Sn去除率分别可达80%、98%、90%、75%和88%。这一结果不仅是后续含Bi多元系合金物料的分离基础,而且为从粗铋熔体中绿色、高效提纯Bi提供了指导方向。(3)在揭示Pb-X系合金分离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 Pb-Ag-X三元系合金超重力凝固过程各元素的分配行为。结果发现,Pb-Ag-Sb合金中95.02wt%的元素Ag被富集至下部Pb基体中,这有利于在后续铅电解精炼中回收Ag;而上部主要为含量达90.8wt%以上的富Sb相,也可满足后续锑精炼的生产要求。此外,结合碳热还原热力学分析,提出了一种“硫酸化焙烧蒸硒-碳热还原-超重力分离得Pb-Ag-Cu”处理含银铅铜阳极泥的新技术路线。首先,采用硫酸化焙烧方式去除其中99.9%的Se;其次,在1173 K条件碳热还原2 h,使主金属还原至金属态;最后,经超重力分离可得到Pb-Ag-Cu合金相和残碳相。在G=600,T=1423 K和t=5 min条件下,Pb-Ag-Cu相的质量比重可达83%,且Pb、Ag、Cu的回收率分别达98%,96%和89%以上。结合相图理论分析与平衡计算发现,经连续降温熔析至熔体凝固后,可分别得到上部Cu-Ag相和下部Pb-Ag相。(4)由Bi-Ag合金初步分离得到的粗Bi相,结合Bi-Ag-Zn相图理论分析和平衡计算,明晰了其加锌提银的机理。提出了一种Bi-Ag合金“①超重力粗分铋银熔体—②加理论量锌提银—③超重力分离得富Bi熔体”路线。在T=543 K、G=400和t=5 min条件下,可分离得到含量为99.38wt%富Bi相。Ag去除率(yAg)和Zn去除率(γZn)分别可达99.84%和91.16%。同时,富Bi相质量比重MBi-rich为83.92%。此外,金属Ag主要存在于一段分离得Ag-Bi相和二段分离得Ag-Zn相中,可返回银转炉配料或送鼓风炉单独处理。(5)针对Pb-Bi-Ag-X多元系合金,明晰了 Pb-Ag-Sb三元合金和Pb-Ag-Bi-Sb四元合金中多金属的分离机制。如:Sb-25%Pb-5%Ag合金,可超重力过滤得到上部富Sb相和下部富Pb相,且元素Ag主要存在于上部试样中;Sb-22%Pb-5%Ag-3%Bi合金,可超重力过滤得到上部富Sb相和下部Pb-Bi相,且绝大部分的Bi均存在于下部试样中。此外,对于典型的Pb-Bi-Ag-X多元系贵铅合金,提出了一种两段熔析分离的工艺流程。在T=573 K、t=5 min和G=600条件下,可一段分离得到含量为32.89wt%的上部粗Ag相;而下部Pb-Bi相中元素Ag含量仅为0.89wt%,可通过超重力进一步分离其中的Pb 和 Bi,Ag一次富集率δAg可达 97.94%;在 T=843 K、t=5 min 和 G=600条件下,粗Ag相经二段分离可得到含量为46.88wt%的上部粗Sb相和含量为55.82wt%的下部富Ag相,Ag二次富集率γAg可达92.04wt%。经两段熔析分离后,Ag总富集率ζAg达90.14%以上。
谢兆凤[2](2011)在《火法—湿法联合工艺综合回收脆硫铅锑矿中有价金属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开发了用火法湿法联合工艺综合回收脆硫铅锑矿精矿中有价金属的新工艺流程。脆硫铅锑矿精矿经熔炼(配料时加入纯碱和煤粉),硫以硫化钠的形式进入熔炼渣中,同时产出铅锑合金;铅锑合金用于直接吹炼生产锑白产品,吹炼锑白后产出的粗铅进入电解铅系统生产电铅,电铅阳极泥用来回收银等;从熔炼渣中回收的碱(硫化钠)用于浸出脆硫铅锑矿精矿中的锑,以制造焦锑酸钠产品和硫代硫酸钠副产品;熔炼渣经碱回收后,最终富集有来自原料中的锌、铁、铟等金属元素,其中的锌、铁等元素大都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可通过浮选方法分离出锌精矿,从而使脆硫铅锑矿精矿中的锌、铟等有价金属得以回收。对脆硫锑铅矿碱性还原熔炼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在碱性熔炼主过程中主金属铅锑及金属银等进入金属相,而伴生元素铜、铁、锌等基本上不参与熔炼反应而直接以硫化物形式进入渣相;硫则以硫化钠的形式进入渣相。对铅锑合金氧化吹炼过程进行热力学计算,铅锑合金中的铁、锡等杂质可通过氧化精炼除去;砷则通过碱性氧化方式脱除;在500~1000℃范围内,合金中的锑主要以三氧化二锑形式进入气相,而不是以金属锑的形式进入气相。确定了脆硫铅锑矿精矿碱性熔炼的具体条件为:配料比例为脆硫铅锑矿:纯碱:煤粉;石灰浆=100:50:10;10,料柱1.0-1.5m、风量61~65m3/min.风压30-60mmHg.中心温度1400℃、熔渣温度1000℃、焦率16.8%。在此条件下,床能达到110t球团/(m2·d);金属入合金直收率Pb 85.67%.Sb 82.870%.Ag 87.08%;金属回收率Pb 94.03%. Sb 96.70%.Ag 89.33%.Zn 97.63%.In 68.33%;铜、砷的入渣率Cu72.63%、As 68.88%;熔炼渣渣率(按投入的精矿计)65.6%;熔炼渣含Na2S 52%;合金品位(Pb+Sb)97.80%;其中Pb 53.13%.Sb 44.67%;锑氧粉产出率(按投入的精矿计)7.36%;入炉物料中带入的硫有99.3%被固定在熔炼渣中,炉子烟气中S02平均浓度为588 ppm,已经达到工业废气二类排放标准,较好地消除了SO2废气污染。熔炼渣中硫化钠浸出试验的最佳条件为S:L=1:4、温度90℃、时间90min时,硫化钠的浸出率约为91%,所得滤液含硫化钠约110g/L锑浸出率平均达到91.83%,杂质元素砷也有部分被浸出,浸出率为80%,熔炼渣浸出渣(锌矿)的渣率约为50%;熔炼渣浸出渣中锌和铁等元素基本上都以硫化物形式存在于渣(锌矿)中,此锌矿经化学浮选可产出高银铟含量的多金属型锌精矿。采用压缩空气作氧化剂氧化硫代亚锑酸钠溶液,氧化时间大于45h,溶液中锑的沉淀率约98%左右,氧化后液中锑的浓度小于1g/L,产出的焦锑酸钠产品达到电子工业级二级品的质量要求。通过加硫酸中和以及加硫酸亚铁可部分除去氧化后液中的砷和锑,使其浓度分别降至0.05g/L和0.3g/L以下后,通过浓缩、结晶生产出的硫代硫酸钠产品达到二级品的质量要求。采用碱性精炼进行除去粗铅锑合金中杂质元素的实验研究,向熔体中鼓入空气时,可使得氧气能充分与金属面接触,从而达到良好的除杂效果,选择合适的碱性精炼体系为氢氧化钠+空气体系。精合金产出率平均为95.84%,杂质元素的去除率分别为(%):Sn 88.30、As 96.45、Cu 36.10、S 56.64。主金属铅锑的直收率分别为(%):Sb91.98、Pb97.70。精合金中砷的含量可以降至0.010%以下;吹炼锑白过程的实验条件为合金熔体温度(660±30)℃、吹风温度约100℃、合金中锑含量15%~40%,吹风风量及压力控制标准为使合金液表面产生微皱。吹炼锑白时锑的氧化率为73.34%;吹炼后的底合金(底铅)Sb、Pb的含量分别为15%和83%左右;采用提高结晶温度的方法制备大粒度锑白产品,控制实验条件为锑浓度15%~40%、合金熔体温度650~690℃、结晶(空间)温度360~470℃、吹管离金属液面的距离≥50mm,锑白产品的粒度可达到0.6μm以上。全流程Pb、Sb、Ag、Zn的总回收率分别达到92.1%、93.5%、97.6%、68.3%;74%As进入铁砷渣;Cu 72.6%进入锌矿,27%进入铅系统。与传统的烧结-鼓风炉工艺对比,所研究工艺具有流程简单、效率高、中间物料少、铅锑合金质量高、金属回收率高、各种元素走向合理、利于综合回收和环境保护等优点。
李一夫,刘大春,刘尚洪,杨斌,戴永年,孔令鑫,毛金龙[3](2014)在《真空蒸馏从锡铅锑合金中提取锡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真空蒸馏分离三元锡铅锑合金的可能性,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蒸馏温度、蒸馏时间和料层厚度三大因素对高锑锡铅锑三元合金(Sb26.07%)分离效果的影响,并探究了最佳分离条件。结果表明:对分离效果影响大小依次为蒸馏温度、蒸馏时间、物料质量,实现高锑锡铅锑三元合金高效分离的最佳条件是蒸馏温度1200℃、蒸馏时间25min、料层厚度6.6 mm。
许妍[4](2013)在《铅锑合金的结晶分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摘要:结晶法作为一种分离铅锑合金的新方法,具有工艺流程短、能耗低、金属损耗量小、清洁环保等特点。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结晶法分离铅锑合金的可行性。分别采用定向结晶分离和利用温度梯度的结晶分离两种方法分离铅锑合金,结果表明:(1)提升结晶对铅锑合金的分离效果明显高于下降结晶对铅锑合金的分离效果。这一结论与用同样方法制备高纯材料得到的结论不同,是对结晶分离理论的补充和完善。(2)分别对Sb含量为44.81%、55.33%、67.63%、71.80%、82.23%的铅锑合金进行一次提升结晶分离,得到的铅锑金属柱中Pb含量随着距金属柱底部长度的增加而降低,符合理论变化趋势。顶部Sb含量均提高10%左右。前三种组分的铅锑合金经过结晶分离,底部铅都能富集到84.69%以上。(3)对Sb含量约45%的铅锑合金进行提升速度分别为0.67、0.97.1.95、3.1、4.87mm/min的结晶分离实验,得到的铅锑金属柱中Pb含量都随着距金属柱底部长度的增加而降低。底部Pb含量均达到80%以上,并且有随着提升速度的增大而减小的趋势。顶部Sb含量都仅比原料Sb含量提高了10%左右,将提升速度继续降低为0.20mm/min时,顶部Sb的富集效果没有改善。表明提升速度并非影响锑富集效果的主要因素,这一发现对于粗铅锑合金结晶分离技术的发展非常重要。(4)铅锑合金熔化后,缓慢降低温度,使金属柱所在区域形成自上而下逐渐降低的温度梯度515℃~350℃,继续保温310min。得到的铅锑金属柱中Pb含量随着距金属底部长度的增加而降低。底部Pb含量为77.64%,接近理论值79%;顶部Sb含量约为50.20%,也与理论值55%接近。这一规律对指导发展粗铅锑合金结晶分离连续工艺与设备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敏[5](2010)在《稀贵厂分银渣综合回收利用》文中提出分银渣是铜阳极泥处理分银工序的产物,成分复杂含有少量稀贵金属,针对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稀贵厂堆积的分银渣无法处理的问题。本文根据分银渣的成分和各金属的存在形态,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考察选择合适的冶炼工艺进行综合利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选择还原熔炼—氧化吹炼两段流程处理工艺并通过工业性实验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此工艺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能得到满足铅电解要求的贵铅合金。金、银冶炼直收率>96%。通过工业性实验确定工业设计参数并进行稀贵厂分银渣综合利用项目工程施工图设计,在设计中选用成熟可靠的工业设备,并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及设施优势。设计年处理分银渣1200吨(干基),产品(半成品)贵铅341.1吨/年。并按此方案正式在大冶稀贵分厂建厂生产。经济技术分析表明,还原熔炼和氧化吹炼的产物为贵铅,产品含铅、金和银为97%。项目建成达产后利润总额为232万元/年。上述结果表明,对大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稀贵金属厂进行工艺技术改造,能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稀贵金属回收率,经济效果显著的优点,在同行业中有示范作用。
贾国斌[6](2010)在《若干铅基合金真空蒸馏分离提纯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原生有色金属矿产的日渐枯竭和废旧有色金属资源日益增加,充分有效地对废旧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己刻不容缓,而焊料、电子器件等的无铅化大大加深原有铅合金的除铅力度。在有色金属冶金行业中,占地小、操作简单、对环境友好的真空蒸馏工艺一直以来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和强劲的生命力。本文对有色冶金领域几种常见的铅基合金(铅锡二元合金、铅锡锑三元合金和铅基多元合金)进行真空蒸馏分离、提纯的研究,并对铅锡二元合金、铅锡锑三元合金真空蒸馏分离提纯进行工业研发。计算合金的热力学性质对于判断合金真空蒸馏分离程度起到关键作用,但由于高温实验的复杂性,目前很多合金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尚无实验数据可以参考,难以满足科研工作者的需要。分子动力学方法是对材料的各种性质进行微观原子尺度的计算机模拟,目前主要应用在材料学和量子化学领域,在冶金行业应用较少,而对合金的热力学性质的研究则未见报道。本文结合真空蒸馏自身特点和分子动力学方法的优势,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若干Pb-X二元合金的热力学性质进行模拟,计算二元合金体系不同温度下的生成焓、生成自由能、过剩自由能等热力学性质,对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合金真空蒸馏过程进行探索性研究。采用分子相互作用体积模型计算铅基合金活度系数并与实验值进行对比,对计算精度较高的Pb-Sn、Pb-Sb和Sb-Sn合金800-1300℃下的活度系数进行预测,为合金真空蒸馏分离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提供必要的参考数据。进而对若干铅基合金真空蒸馏进行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计算合金中各组分的纯物质饱和蒸气压、合金的分离系数,绘制合金的气液相平衡成分图,以判断合金真空蒸馏分离的可行性和分离程度。对全成分范围内铅锡二元合金进行系统的小型、扩大和工业实验研究。工业实验中,对成分为Sn 22%-Pb 78%的高铅物料,选用的实验条件为蒸馏温度950℃,蒸馏时间为50min,真空度0.5Pa,日处理10吨,得到纯度在99.5%以上的粗铅和含铅量在8%左右的粗锡;对于成分为Sn 86%-Pb 12%的高锡物料,选用的实验条件为蒸馏时间为70min,真空度0.5Pa,日处理8吨,分别在1100℃和1200℃进行两次蒸馏,最后得到铅含量在0.01%以下的精锡。研究过程中,对真空炉内部冷凝结构进行改进,顺利实现铅锡合金真空蒸馏深度脱铅的工业实验研究,生产能耗降低20%左右;对真空炉出料系统进行改进,延长设备运转周期和易耗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扩大真空炉对铅锡二元合金的处理范围,使其适合处理全成分范围的铅锡二元合金;提高设备处理能力,达到日处理10吨的水平;加深合金的分离程度,将锡中铅含量去除至0.01%以下;设计全成分范围铅锡合金真空蒸馏处理工艺流程,并推广应用到美国ECS金属精炼公司、确信爱法金属(深圳)有限公司和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等国内外多家大型炼锡企业,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对两种不同成分的铅锡锑三元合金分别进行小型和工业实验研究,并针对两种合金各自的特点,分别设计两种不同形式的工业实验设备,有效地解决高温锑液对不锈钢管的腐蚀问题。对于成分为Sn26%-Pb66%-Sb6%的三元合金,研制连续真空蒸馏设备,实验条件为蒸馏温度1150℃:,蒸馏时间50min,真空度0.5Pa,日处理能力10吨;对于成分为Sn81%-Pb10%-Sb6%的合金,设计半连续真空蒸馏设备,实验条件为蒸馏温度1200℃,蒸馏时间40min,真空度0.5Pa,日处理能力5吨;两种物料经真空蒸馏后得到锡中铅锑含量均在1%左右,满足后续加铝除锑精炼工艺的要求。对成分为Au259g/t-Ag3.11%-Cu1.69%-Pb47.48%-Bi5.84%-Sb27%-Sn8.35%-As2.8.%的铅基多元合金进行系统的小型、扩大和重现性实验研究,得到较好的实验结果,其中的贵金属金、银富集5-6倍,残留物中铅、铋的去除率达99%以上。实验结果证明采用真空蒸馏工艺对铅基多元合金进行分离,可以将贵金属金、银、铜与其它有价金属铅、锑、铋分开,减少贵金属在其它有价金属回收过程中的损失,降低回收成本并提高后期工序的回收效率。
张峰[7](2021)在《电积粗锑真空蒸馏提纯锑富集金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锑金矿是重要的锑、金资源,采用硫化钠浸出-硫代亚锑酸钠溶液电积法处理,产出一种含金的电积粗锑。电积粗锑直接出售,锑、金价值损失较大,而目前广泛应用的碱性火法精炼工艺又难以实现锑金的分离,且精炼渣产量大、精炼效率低。因此,开发电积粗锑高效分离提纯锑、富集金的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国内某黄金生产企业生产的典型电积粗锑(含锑约70~80%,含金约100g/t),课题组提出了以真空蒸馏为核心的精炼工艺,清洁、高效的实现了锑的提纯、金的富集。首先,本文借助X射线荧光光谱、化学分析、ICP-AES以及X射线衍射等分析检测手段,明确了电积粗锑的化学成分以及主要杂质的赋存状态。结果显示:电积粗锑中主要杂质元素为钠、硫、铁、砷、硒和铜,金含量达100 g/t,其中钠和硫以Na Sb(OH)6、Na2Sx、Na2SO4以及Na6(CO3)x(SO4)y等钠盐的形式物理夹杂于粗锑中。其次,进行了电积粗锑真空蒸馏提纯锑富集金的理论、小型实验和十公斤级扩大试验研究,验证电积粗锑真空蒸馏提纯锑富集金的可行性,得出最优蒸馏条件,明确主要杂质在真空蒸馏过程中的分布和所能达到的技术指标。研究表明:电积粗锑通过真空蒸馏可以实现锑的提纯、金的富集,在蒸馏温度1073 K、保温时间30 min、压强10~30 Pa的最优条件下,挥发物中锑含量99.79%、金含量0.92g/t,锑挥发率90.49%、金挥发率0.66%;Sb2O4、Na2Sb4O7等锑难挥发化合物的存在是锑挥发率不高的主要原因,钠盐阻碍锑的蒸发;所得锑挥发物基本满足国标要求,钠盐和砷是影响纯度的主要杂质,金与硒、铁、铜富集于残留物,金可富集约11倍。再次,提出电积粗锑熔化、捞渣脱除钠盐的方法,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小型实验和扩大试验研究,考察坩埚材质、熔化温度、保温时间、气氛对锑、金在浮渣中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电积粗锑中Na2SO4、NaSbO3等钠盐的密度小于锑和金,通过熔化、捞渣的方式可以实现钠盐的有效脱除,随着熔化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锑在浮渣中的分布趋于稳定,金在浮渣中的分布趋于下降;浮渣主要物相随熔化温度变化而改变,且坩埚材质不同物相也不相同;在空气气氛中,电积粗锑熔化脱钠盐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但锑在熔化、捞渣以及冷却过程中均存在明显的氧化现象。最后,开展了百公斤级真空蒸馏扩大试验研究,考察钠盐的脱除对真空蒸馏的影响。结果表明:钠盐的脱除对于提高挥发物纯度和锑的蒸发速率有显著作用,残留在锑液中的Na3SbS4·9H2O能随锑一同挥发。在现有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电积粗锑熔化脱钠盐-真空蒸馏富集金-重熔精炼除砷”提纯锑、富集金的工艺路线,整个流程中锑直收率约94%,金直收率约96%,吨粗锑电耗约为2000 kW·h,未来应用后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张贤杰[8](2016)在《乙酰胺—乙二醇低共熔溶剂中电解分离铅锑合金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属铅在国民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在铅蓄电池和防腐保护套等方面的应用。目前,铅的主要生产方法是先经过火法冶炼得到粗铅合金,而后再将合金经电解精炼得到纯的金属铅。然而电解精炼所使用的硅氟酸铅电解液腐蚀性较强、易挥发,同时电解过程对粗铅阳极的锑含量要求严格(含Sb 0.4%-0.8%为宜)等缺点。广西脆硫铅锑矿经火法冶金生产的含高锑的铅锑合金,其后续的铅锑分离存在较大困难,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s,简称DESs)的出现有望克服传统生产方法存在的缺点,实现含高锑的铅锑合金的有效分离。本文首次合成了乙酰胺—乙二醇(1C2H5NO:nEG)低共熔溶剂,研究了该DESs的熔点、黏度、电导率、密度及热稳定性等物化性质。当EG摩尔百分数为80%时,DESs具有最低共熔点-57℃;温度升高,DESs的黏度和密度下降,电导率增大:而EG摩尔百分数增加,电导率和黏度反而下降。最终选定摩尔比为1:2的1C2H5NO:2EG DES为电解分离铅锑合金的溶剂。热分析结果表明1C2H5NO:2EG DES在126℃内具有热稳定性。通过对比实验研究,选定Pb(SCN)2为铅盐,KSCN为导电盐,添加并溶解于1C2H5NO:2EG DES中配制成电解分离铅锑合金的电解液。以KSCN/Pb(SCN)2/[1C2H5NO:2EG] DES为电解液,含Sb 5%的铅锑合金为阳极,钛片为阴极,进行电解分离铅锑合金实验研究。单因素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3 mA·cm-2,电解液温度为50℃,搅拌速度为300 r·min-1, KSCN和Pb(SCN)2浓度分别为0.6 mol·L-1和0.1 mol·L-1,电解周期为17h时能得到纯度为99.996%及以上的阴极铅粉,电解过程的电流效率高于92%,直流电耗仅为80.0 kW·h·t-1左右;当粗铅合金阳极的锑含量提高到20%时,通过电解精炼所得阴极铅粉的纯度依然在99.98%以上。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0.6 mol·L-1 KSCN/[1C2H5NO:2EG] DES的电化学窗口为2.97 V,满足电解分离铅锑合金的要求;0.6 mol·L-1 KSCN/O.lmol·L-1 Pb(SCN)2/[1C2H5NO:2EG] DES中Pb在阳极的反应过程为Pb-2e(?)Pb2+,为受扩散控制的准可逆反应过程;阳极极化曲线表明,铅的阳极氧化峰电流密度远大于锑的,且铅优先于锑发生氧化,两者的起始氧化电位差ΔE=0.43 V,大于硅氟酸铅水溶液中的0.34 V;阴极极化曲线表明Sb3+优先于Pb2+在阴极还原,但铅的还原峰电流密度远大于锑,Pb2+在阴极的反应过程为Pb2++2e(?)Pb;电流—时间曲线的结果表明,铅在钛电极上是以三维瞬时成核方式形核生长。
周正恩[9](2019)在《真空蒸馏从脆硫铅锑矿分离硫化铅和硫化锑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脆硫铅锑矿火法冶炼得到铅锑合金后,铅锑的物理化学性质相近,难以彻底分离,且现行工艺复杂,成本高,污染严重等问题,昆明理工大学真空国家工程实验室提出了真空分解-分级冷凝法处理脆硫铅锑矿,该工艺直接以PbS和Sb2S3的形式分离了铅与锑,以期得到硫化铅、硫化锑产品,给脆硫铅锑矿的高效利用提供了一种参考。但该方法还存在反应温度过高(1473K)、分离出的硫化铅硫化锑纯度不够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真空热分解-真空蒸馏的方法从脆硫铅锑矿分离硫化铅和硫化锑,以期降低处理温度,提高分离产物纯度。具体研究内容及进展如下:(1)TG-DSC热分析表明,FePb4Sb6S14的热分解温度为859K。常压热分解实验表明,常压下,FePb4Sb6S14直到1273K都不能彻底分解,Pb2Sb2S5为主要的中间物相。真空热分解实验表明,10Pa下,FePb4Sb6S14在823K开始分解,973K彻底分解为PbS、Sb2S3、FeS。(2)对Sb2S3、FeS、ZnS进行了热力学理论计算,对PbS的热分解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0Pa下,在8231123K下,Sb2S3化锑只会发生挥发,ZnS在低于1273K不会发生反应,FeS低于1809K不会发生反应;PbS温度高于996K后升华,气态硫化铅可发生分解。实验研究证明了气态硫化铅可发生分解,但通过扩大挥发面积可使其快速冷却而抑制分解。(3)以脆硫铅锑精矿为原料,开展真空蒸馏研究,结果发现:10Pa下,通过973K保温60min和1123K保温60min两步蒸馏处理,锑的直收率为99%,残留的锑含量少于1%,硫化锑纯度达96%,铅的直收率达99.5%,残留的铅低于0.6%,硫化铅纯度达98%。研究结果表明,真空热分解-二步蒸馏处理脆硫铅锑矿比真空热分解-分级冷凝法温度降低了350K,且硫化铅、硫化锑纯度也由93%,94%提升至98%、96%。
张峰,徐宝强,邓勇,熊恒,杨斌,戴永年,王文静[10](2021)在《中国粗锑精炼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锑生产国,但因锑资源的快速消耗,锑的生产已由以辉锑矿为主转向以处理含锑复杂多金属共生矿为主.目前,我国广泛应用的火法炼锑工艺处理含锑复杂多金属共生矿均不理想,适合处理含锑复杂多金属共生矿的湿法炼锑工艺将是锑生产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现有的粗锑精炼工艺能否满足未来锑生产发展的需要值得关注.结合粗锑精炼的基本要求,对粗锑碱性火法精炼、水溶液电解精炼、真空蒸馏精炼、熔盐电解精炼以及联合精炼工艺的特点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评述,总结归纳了当前各精炼工艺的研究现状.碱性火法精炼工艺适合处理火法炼锑工艺产出的粗锑,水溶液电解精炼工艺和真空蒸馏精炼工艺适合处理含贵金属粗锑,熔盐电解精炼工艺可用于高纯锑生产,联合精炼工艺用于难处理粗锑的精炼.在此基础上,指出传统的碱性火法精炼工艺应着重开发多用途高效复合除杂剂,并提出了将真空蒸馏精炼工艺和碱性火法精炼工艺配合使用的粗锑精炼新方向.
二、银铅锑合金中铅、锑、银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银铅锑合金中铅、锑、银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铅铋银系合金物料超重力熔析分离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铅的冶炼概述 |
2.1.1 铅的火法冶炼 |
2.1.2 铅锑合金分离的研究现状 |
2.1.3 含银铅阳极泥的研究现状 |
2.1.4 含银铅铜阳极泥的工艺进展 |
2.1.5 贵铅合金物料的工艺进展 |
2.2 铋的冶炼概述 |
2.2.1 粗铋的火法精炼 |
2.2.2 二元Bi-X系合金分离的研究现状 |
2.2.3 铋锡合金焊料的处理技术 |
2.2.4 铋银锌壳的工艺进展 |
2.3 现有工艺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意义 |
2.4 超重力冶金技术概述 |
2.4.1 超重力冶金技术的原理 |
2.4.2 多金属熔体超重力分离的研究进展 |
2.5 课题总体思路与研究内容 |
2.5.1 计划路线 |
2.5.2 研究内容 |
3 Pb-X系合金超重力低温熔析富集与分离 |
3.1 原料的制备与基础物性 |
3.1.1 Pb-Sb二元系合金 |
3.1.2 Pb-X系合金物料 |
3.2 离心装置与重力系数的计算 |
3.3 相图理论计算与分析 |
3.4 明晰Pb-X系合金中元素Pb的分离规律 |
3.4.1 试验过程及分析方法 |
3.4.2 分析结果与讨论 |
3.5 Pb-X系合金的低温熔析分离试验 |
3.5.1 试验过程及分析方法 |
3.5.2 超重力场对Pb-Sb合金分离的影响 |
3.5.3 Pb-X系合金物料的熔析分离 |
3.5.4 超重力分离Pb-X系合金的机制 |
3.6 本章小结 |
4 Bi-X系合金熔体中元素Bi的迁移规律 |
4.1 试验过程及分析方法 |
4.2 相图理论分析 |
4.3 Bi-X系合金中元素Bi的迁移行为 |
4.3.1 Bi-Zn二元系 |
4.3.2 Bi-Cu二元系 |
4.3.3 Bi-Pb二元系 |
4.3.4 Bi-Ag二元系 |
4.3.5 Bi-Sn二元系 |
4.4 本章小结 |
5 Pb-Ag-X三元系合金中元素的分配行为 |
5.1 原料的制备与基础物性 |
5.1.1 Pb-Ag-Sb三元系合金 |
5.1.2 含银铅铜阳极泥 |
5.2 Pb-Ag-Sb系合金中各元素的分配行为 |
5.2.1 试验过程及分析方法 |
5.2.2 分析结果与讨论 |
5.3 从含银铅铜阳极泥中分离得Pb-Ag-Cu合金 |
5.3.1 技术路线 |
5.3.2 试验过程及分析方法 |
5.3.3 分析结果与讨论 |
5.4 碳热还原热力学及相图理论分析 |
5.4.1 碳热还原热力学 |
5.4.2 相图理论分析与平衡计算 |
5.5 Pb-Ag-Cu合金超重力富集试验 |
5.5.1 试验过程及分析方法 |
5.5.2 分析结果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6 Bi-Ag-X三元系合金熔析分离的机理与规律 |
6.1 原料的制备与基础物性 |
6.2 Bi-Ag系中加锌除银机理 |
6.2.1 相图理论分析 |
6.2.2 Zn理论添加量的计算 |
6.2.3 Bi-Ag-Zn合金的平衡计算 |
6.3 Bi-Ag-Zn三元合金熔析分离试验 |
6.3.1 试验过程及分析方法 |
6.3.2 超重力对Bi-Ag-Zn三元合金分离的影响 |
6.3.3 Bi-Ag-Zn三元合金熔析分离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7 Pb-Bi-Ag-X多元系合金的超重力高效分离机制 |
7.1 原料与基础物性 |
7.1.1 含铅铋银多元系合金 |
7.1.2 贵铅合金物料 |
7.2 含铅铋银多元系合金的熔析分离 |
7.2.1 试验过程及分析方法 |
7.2.2 分析结果与讨论 |
7.3 贵铅合金物料两段熔析分离试验 |
7.3.1 相图理论分析 |
7.3.2 试验过程及分析方法 |
7.3.3 分析结果与讨论 |
7.3.4 贵铅合金中有价金属的分离机制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课题特色与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火法—湿法联合工艺综合回收脆硫铅锑矿中有价金属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锑的性质和矿物资源 |
1.2 锑的冶炼方法 |
1.2.1 鼓风炉挥发焙烧(熔炼)-还原熔炼 |
1.2.2 沉淀熔炼 |
1.2.3 碱性熔炼 |
1.3 铅的性质 |
1.4 铅的主要冶炼方法 |
1.4.1 铅的烧结焙烧-鼓风炉熔炼工艺 |
1.4.2 水口山炼铅法(SKS法) |
1.4.3 QSL法 |
1.4.4 Kivcet法 |
1.4.5 TBRC法 |
1.5 脆硫铅锑矿的性质 |
1.6 脆硫铅锑矿冶炼方法 |
1.6.1 还原造锍熔炼法 |
1.6.2 烧结-鼓风炉熔炼-吹炼法 |
1.6.3 旋涡炉熔炼法 |
1.6.4 氯化-水解法 |
1.6.5 硫化钠浸出-空气氧化法生产焦锑酸钠 |
1.6.6 矿浆电解法 |
1.6.7 硫化钠浸出-电积法 |
1.7 本研究课题的提出 |
1.8 本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 |
1.8.1 课题的构思及概况 |
1.8.2 研究工艺流程 |
第二章 研究工艺主要过程的理论分析 |
2.1 脆硫铅锑矿精矿熔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
2.2 伴生金属在熔炼过程中的分配行为 |
2.3 铅锑合金直接吹炼制备锑白理论基础 |
2.3.1 铅锑合金除杂原理 |
2.3.2 铅锑合金吹炼锑白理论分析 |
2.3.3 合金中砷的含量控制 |
2.3.4 合金中铅含量的控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脆硫铅锑矿碱性熔炼研究 |
3.1 脆硫铅锑矿碱性熔炼工艺研究 |
3.1.1 原料与工艺流程 |
3.1.2 实验设备与方法 |
3.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 铅渣碱性熔炼工艺研究 |
3.2.1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熔炼渣的综合回收及焦锑酸钠制备研究 |
4.1 实验原料与工艺流程 |
4.2 试验方法 |
4.2.1 熔炼渣中硫化钠浸出研究方法 |
4.2.2 硫化钠浸出脆硫锑铅矿和锑氧粉实验研究方法 |
4.2.3 焦锑酸钠制备实验研究方法 |
4.2.4 分析与检测 |
4.2.5 实验结果计算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熔炼渣中硫化钠的浸出 |
4.3.2 硫化钠溶液浸出脆硫铅锑矿精矿和鼓风炉锑氧粉 |
4.3.3 焦锑酸钠的制备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利用铅锑合金制备锑白的研究 |
5.1 原辅材料 |
5.2 工艺流程 |
5.3 实验方法与设备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净化除杂 |
5.4.2 吹炼锑白过程条件控制 |
5.4.3 底铅成分 |
5.4.4 大粒度锑白产品的制备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脆硫铅锑矿精矿碱性熔炼工业试验 |
6.1 熔炼设备选择 |
6.2 原辅材料与工艺流程 |
6.2.1 原辅材料 |
6.2.2 工业试验工艺流程 |
6.3 工业试验设备与方法 |
6.3.1 工业试验设备 |
6.3.2 试验研究方法 |
6.3.3 试验结果计算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技术控制条件 |
6.4.2 主要金属入铅锑合金直收率、金属回收率、硫铜砷入渣率 |
6.4.3 平衡率与分配率 |
6.4.4 研究工艺熔炼段与烧结-鼓风炉工艺熔炼段基本参数比较 |
6.5 熔炼工业试验小结 |
第七章 利用铅锑合金制造锑白的工业试验研究 |
7.1 原料与工艺流程 |
7.1.1 原料 |
7.1.2 工艺流程 |
7.2 试验设备与方法 |
7.3 结果与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熔炼渣的综合回收半工业试验研究 |
8.1 半工业试验 |
8.1.1 原料与工艺流程 |
8.1.2 试验设备与方法 |
8.1.3 结果与讨论 |
8.2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全流程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
9.1 主要的技术控制条件 |
9.1.1 火法部分主要技术控制条件 |
9.1.2 湿法部分主要技术控制条件 |
9.1.3 锑白部分主要技术控制条件 |
9.2 技术经济指标 |
9.2.1 火法部分技术经济指标 |
9.2.2 湿法部分技术经济指标 |
9.2.3 锑白部分技术经济指标 |
9.2.4 全流程主要元素的走向和分配率 |
9.3 产品及主要中间物料的成分 |
9.3.1 产品成分 |
9.3.2 中间物料成分 |
9.4 数据流程 |
第十章 结论 |
10.1 结论 |
10.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及成果 |
致谢 |
(3)真空蒸馏从锡铅锑合金中提取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原料 |
2 理论分析 |
2.1 饱和蒸气压 |
2.2 分离系数 |
3 实验设备与设计 |
3.1 实验设备 |
3.2 实验设计 |
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1 锡直收率 |
4.2 残留物中锡含量 |
4.3 残留物中铅含量 |
4.4 残留物中锑含量 |
4.5 正交实验分析 |
5 结论 |
(4)铅锑合金的结晶分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元素的性质及用途 |
1.1.1 铅的性质及用途 |
1.1.2 锑的性质及用途 |
1.2 脆硫铅锑矿的性质及储量 |
1.3 铅的主要冶炼方法 |
1.3.1 烧结焙烧-鼓风炉还原熔炼工艺 |
1.3.2 直接熔炼炼铅工艺 |
1.4 脆硫铅锑矿铅锑分离技术现状 |
1.4.1 传统的火法吹炼工艺 |
1.4.2 水蒸汽-空气氧化挥发焙烧工艺 |
1.4.3 新氯化-水解法 |
1.4.4 硫化钠浸出-电积法 |
1.4.5 矿浆电解法 |
1.5 铅锑合金分离的其他方法 |
1.5.1 熔盐电解法 |
1.5.2 真空蒸馏分离法 |
1.5.3 二步熔析法 |
1.6 课题的提出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2.2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
2.2.1 提升结晶分离铅锑合金 |
2.2.2 下降结晶分离铅锑合金 |
2.2.3 利用温度梯度结晶分离铅锑合金 |
2.3 检测方法 |
3 定向结晶分离铅锑合金的研究 |
3.1 定向结晶分离铅锑合金的理论分析 |
3.2 提升结晶分离实验 |
3.2.1 不同锑含量合金的一次提升结晶分离效果 |
3.2.2 二次提升结晶分离实验 |
3.2.3 提升速度对合金结晶分离效果的影响 |
3.3 下降结晶分离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4 利用温度梯度结晶分离铅锑合金的研究 |
4.1 利用温度梯度结晶分离铅锑合金的理论分析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定向结晶分离铅锑合金的研究 |
5.1.2 利用温度梯度结晶分离铅锑合金的研究 |
5.2 展望 |
5.2.1 定向结晶分离铅锑合金的研究 |
5.2.2 利用温度梯度结晶分离铅锑合金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稀贵厂分银渣综合回收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大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简介 |
1.3 铜阳极泥处理工艺 |
1.3.1 火法流程 |
1.3.2 选冶联合流程 |
1.3.3 湿法流程 |
1.4 分银渣综合利用研究现状 |
1.5 分银渣中稀贵金属的提取方法 |
1.5.1 浸出金的主要方法 |
1.5.2 浸银的主要方法 |
1.5.3 铂、钯的提取方法 |
1.5.4 铅的提取方法 |
1.5.5 锑的提取方法 |
1.6 本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二章 工艺确定与工业试验 |
2.1 试验原料、辅助材料与设备 |
2.1.1 试验原料 |
2.1.2 辅助材料 |
2.1.3 试验设备 |
2.2 试验原理与分析 |
2.2.1 分银渣综合回收的工艺流程 |
2.2.2 还原熔炼机理 |
2.2.3 减少稀渣含银的措施 |
2.2.4 氧化吹炼机理 |
2.3 试验方法与过程 |
2.3.1 还原熔炼 |
2.3.2 氧化吹炼 |
2.4 分析方法 |
2.5 工业性实验小结 |
第三章 冶金计算与工业设计 |
3.1 设计依据 |
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3.3 设计方案 |
3.4 原料及辅助材料 |
3.5 工艺流程 |
3.6 主要技经指标 |
3.7 冶金计算 |
3.7.1 还原炉冶金计算 |
3.7.2 吹炼炉冶金计算 |
3.8 收尘系统 |
3.9 主要设备选型 |
3.10 厂房配置 |
3.11 投资估算 |
3.11.1 投资范围 |
3.11.2 编制依据及方法 |
3.12 资金筹措 |
第四章 技术经济分析 |
4.1 成本与费用 |
4.1.1 成本与费用估算说明 |
4.1.2 成本和费用估算 |
4.2 财务评价 |
4.2.1 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 |
4.2.2 财务现金流量分析 |
4.2.3 清偿能力分析 |
4.2.4 不确定性分析 |
4.2.5 风险分析 |
4.2.6 技术经济评价 |
第五章 总结 |
5.1 实验结果 |
5.2 工程设计 |
5.3 工程建设 |
5.4 技术改造效益 |
5.4.1 环境与节能效益 |
5.4.2 经济效益 |
5.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绩 |
附图 |
(6)若干铅基合金真空蒸馏分离提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铅 |
1.1.1 铅的性质 |
1.1.2 铅的主要化合物及用途 |
1.1.3 铅资源 |
1.1.4 铅冶炼技术 |
1.1.4.1 铅熔炼 |
1.1.4.2 粗铅精炼 |
1.2 有色金属二次资源循环利用 |
1.2.1 再生铅 |
1.2.2 再生铜 |
1.2.3 再生铝 |
1.2.4 再生锌 |
1.3 课题内容和创新 |
1.3.1 选题意义 |
1.3.2 课题内容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若干Pb-X合金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2.1 EAM理论 |
2.2 模拟过程 |
2.3 模拟结果 |
2.3.1 生成焓的计算 |
2.3.2 密度的计算 |
2.3.3 生成自由能的计算 |
2.3.4 过剩自由能的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元铅基合金活度系数的计算 |
3.1 分子相互作用体积模型(MIVM) |
3.2 修正的配位数方程 |
3.3 MIVM参数的获取 |
3.4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铅锡二元合金真空蒸馏的研究 |
4.1 铅锡二元合金真空蒸馏热力学分析 |
4.1.1 纯物质沸点判据 |
4.1.2 纯物质蒸气压判据 |
4.1.3 β分离系数判据 |
4.1.4 气液相平衡成分图判据 |
4.2 铅锡二元合金真空蒸馏动力学分析 |
4.2.1 金属或合金真空蒸馏过程的机理 |
4.2.2 压强对蒸发速率的影响 |
4.2.3 金属的蒸发速率 |
4.3 铅锡二元合金真空蒸馏小型及扩大实验研究 |
4.3.1 实验原料 |
4.3.2 实验设备 |
4.3.3 条件实验研究 |
4.3.3.1 物料一的实验研究 |
4.3.3.2 物料二的实验研究 |
4.3.3.3 物料三的实验研究 |
4.3.4 讨论 |
4.4 铅锡二元合金真空蒸馏工业实验研究 |
4.4.1 实验设备 |
4.4.2 实验原料 |
4.4.3 条件实验研究 |
4.4.3.1 高铅物料的实验研究 |
4.4.3.2 高锡物料的实验研究 |
4.4.4 技术指标及经济分析 |
4.4.5 设备关键部分的改进 |
4.5 铅锡二元合金真空蒸馏工艺流程的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铅锡锑三元合金真空蒸馏的研究 |
5.1 铅锡锑三元合金真空蒸馏热力学分析 |
5.1.1 纯物质沸点判据 |
5.1.2 纯物质蒸气压判据 |
5.1.3 β分离系数判据 |
5.1.4 气液相平衡成分图判据 |
5.2 铅锡锑三元合金真空蒸馏动力学分析 |
5.2.1 金属的蒸发速率 |
5.3 铅锡锑三元合金真空蒸馏小型实验研究 |
5.3.1 实验原料 |
5.3.2 条件实验研究 |
5.3.2.1 物料一的实验研究 |
5.3.2.2 物料二的实验研究 |
5.4 铅锡锑三元合金真空蒸馏工业实验研究 |
5.4.1 实验原料 |
5.4.2 实验设备 |
5.4.3 条件实验研究 |
5.4.3.1 物料一的实验研究 |
5.4.3.2 物料二的实验研究 |
5.4.4 技术指标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铅基多元合金真空蒸馏的研究 |
6.1 铅基多元合金真空蒸馏热力学分析 |
6.1.1 纯物质沸点判据 |
6.1.2 纯物质蒸气压判据 |
6.1.3 β分离系数判据 |
6.1.4 气液相平衡成分图判据 |
6.2 铅基多元合金真空蒸馏动力学分析 |
6.2.1 金属的蒸发速率 |
6.3 铅基多元合金真空蒸馏实验研究 |
6.3.1 实验原料 |
6.3.2 小型实验研究 |
6.3.3 扩大实验研究 |
6.3.4 重现性实验研究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一 科技查新报告 |
附件二 发表的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
附件三 论文用到的MATLAB程序 |
(7)电积粗锑真空蒸馏提纯锑富集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锑的性质及用途 |
1.1.1 锑的性质 |
1.1.2 锑的用途 |
1.2 锑的资源、产量及消费 |
1.2.1 锑资源概况 |
1.2.2 锑的产量 |
1.2.3 锑的消费 |
1.3 锑的生产现状 |
1.3.1 挥发焙烧(熔炼)-还原熔炼法 |
1.3.2 低温固硫还原熔炼法 |
1.3.3 非挥发焙烧-还原溶析法 |
1.3.4 硫化钠浸出-硫代亚锑酸钠溶液电积法 |
1.3.5 氯化浸出-氯化锑溶液电积(置换)法 |
1.3.6 矿浆电解法 |
1.4 锑的精炼现状 |
1.4.1 碱性火法精炼 |
1.4.2 电解精炼 |
1.4.3 真空蒸馏精炼 |
1.4.4 区域熔炼 |
1.5 课题的提出 |
1.5.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方法及设备 |
2.1 原料表征 |
2.1.1 化学成分 |
2.1.2 物相组成 |
2.1.3 形貌分析 |
2.2 实验方法 |
2.2.1 电积粗锑真空蒸馏实验 |
2.2.2 电积粗锑熔化脱钠盐实验 |
2.3 实验设备 |
2.3.1 电积粗锑真空蒸馏设备 |
2.3.2 电积粗锑熔化、捞渣脱钠盐设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积粗锑真空蒸馏理论及实验研究 |
3.1 理论基础 |
3.1.1 热力学分析 |
3.1.2 动力学分析 |
3.2 实验研究 |
3.2.1 蒸馏温度对提纯锑富集金的影响 |
3.2.2 保温时间对提纯锑富集金的影响 |
3.2.3 残留物分析 |
3.2.4 平均蒸发速率计算 |
3.3 扩大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积粗锑熔化脱钠盐及扩大真空蒸馏试验研究 |
4.1 理论基础 |
4.2 实验研究 |
4.2.1 熔化温度对锑、金在浮渣中分布的影响 |
4.2.2 保温时间对锑、金在浮渣中分布的影响 |
4.2.3 空气气氛下熔化脱钠盐的研究 |
4.3 扩大试验 |
4.4 百公斤级扩大真空蒸馏试验 |
4.4.1 水洗电积粗锑真空蒸馏 |
4.4.2 冷凝锑液真空蒸馏 |
4.5 经济技术初步分析 |
4.5.1 工艺流程的确定 |
4.5.2 物料平衡 |
4.5.3 经济概算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代表性成果 |
(8)乙酰胺—乙二醇低共熔溶剂中电解分离铅锑合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
1.2.1 铅的物化性质 |
1.2.2 铅的主要化合物的性质 |
1.2.3 铅及其主要化合物的用途 |
1.3 铅的冶炼工艺概述 |
1.3.1 粗铅的火法精炼 |
1.3.2 粗铅的电解精炼 |
1.3.3 脆硫铅锑矿生产铅锑合金工艺 |
1.3.4 铅锑合金分离工艺现状 |
1.4 低共熔溶剂型离子液体及其在电沉积方面的应用 |
1.4.1 低共熔溶剂的概述 |
1.4.2 低共熔溶剂的物理化学性质 |
1.4.3 低共熔溶剂在金属电沉积方面的应用 |
1.5 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5.3 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试剂、仪器及方法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低共熔溶剂及硫氰酸铅的合成 |
2.2.2 低共熔溶剂物化性质的测定 |
2.2.3 电化学测试 |
2.2.4 电解分离铅锑合金 |
2.2.5 电解分离铅锑合金的效果分析 |
第三章 低共熔溶剂的物化性质和电解液的选定 |
3.1 低共熔溶剂的物化性质 |
3.1.1 熔点 |
3.1.2 电导率 |
3.1.3 黏度 |
3.1.4 密度 |
3.1.5 热稳定性 |
3.2 电解液体系的选定 |
3.2.1 低共熔溶剂的选择 |
3.2.2 铅盐的选择 |
3.2.3 导电盐(添加剂)的选择 |
3.3 电解液体系的物化性质 |
3.3.1 Pb(SCN)_2的溶解度 |
3.3.2 电导率 |
3.3.3 红外光谱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铅锑合金的电解分离 |
4.1 电流密度对电解分离铅锑合金的影响 |
4.2 电解液温度对电解分离铅锑合金的影响 |
4.3 KSCN浓度对电解分离铅锑合金的影响 |
4.4 Pb(SCN)_2浓度对电解分离铅锑合金的影响 |
4.5 搅拌速度对电解分离铅锑合金的影响 |
4.6 阳极中锑含量对电解分离铅锑合金的影响 |
4.7 电解时间对电解分离铅锑合金的影响 |
4.8 阴极铅粉的物相分析和表征 |
4.9 低共熔溶剂中电解分离铅锑合金的优势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铅、锑及其合金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5.1 低共熔溶剂的电化学窗口 |
5.2 铅阳极电化学溶解的离子价态 |
5.3 循环伏安曲线 |
5.3.1 DES的循环伏安曲线 |
5.3.2 扫速对DES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 |
5.3.3 温度对DES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 |
5.3.4 硅氟酸铅水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 |
5.3.5 扫速对硅氟酸铅水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 |
5.4 铅、锑阳极的电化学行为 |
5.4.1 DES中铅阳极的溶解过程 |
5.4.2 DES中铅、锑的阳极极化曲线 |
5.4.3 硅氟酸铅水溶液中铅、锑的阳极极化曲线 |
5.4.4 DES中温度对铅阳极极化曲线的影响 |
5.4.5 DES中阳极的锑含量对阳极极化曲线的影响 |
5.5 DES中铅(Ⅱ)、锑(Ⅲ)的阴极极化曲线 |
5.6 DES中铅粉在阴极上的形核机理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附录B: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会议 |
(9)真空蒸馏从脆硫铅锑矿分离硫化铅和硫化锑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硫化铅、硫化锑的性质,用途 |
1.1.1 硫化锑的性质、用途 |
1.1.2 硫化铅的性质、用途 |
1.2 脆硫铅锑矿性质,资源 |
1.3 脆硫铅锑矿的处理工艺 |
1.3.1 脆硫铅锑矿的火法处理 |
1.3.2 脆硫铅锑矿的湿法处理 |
1.3.3 其它冶炼方法 |
1.4 铅锑分离技术现状 |
1.5 真空冶金的特点 |
1.6 选题意义及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FePb_4Sb_6S_(14)热分解实验研究 |
2.1 实验原料、设备、方法 |
2.2 脆硫铅锑矿的TG-DSC分析 |
2.3脆硫铅锑矿热分解实验 |
2.3.1脆硫铅锑矿常压热分解实验 |
2.3.2脆硫铅锑矿真空热分解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简单金属硫化物热力学研究 |
3.1 理论依据 |
3.2 硫化铅的热力学计算 |
3.3 硫化铅真空热分解实验研究 |
3.4 硫化锑、硫化锌、硫化亚铁热力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真空蒸馏从脆硫铅锑矿分离硫化锑和硫化铅的实验研究 |
4.1 金属硫化物饱和蒸气压 |
4.2 实验原料、设备、步骤 |
4.3 真空蒸馏从脆硫铅锑矿分离硫化锑 |
4.3.1 温度、保温时间对分离硫化锑的影响 |
4.3.2 蒸馏温度对硫化锑的纯度影响 |
4.4 真空蒸馏从脆硫铅锑矿分离硫化铅 |
4.4.1 蒸馏温度、保温时间对分离硫化铅的影响 |
4.4.2 蒸馏温度对硫化铅的纯度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中国粗锑精炼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粗锑精炼基本要求 |
2 粗锑精炼现状 |
2.1 碱性火法精炼 |
2.1.1 除铁和铜 |
2.1.2 除砷和硒 |
2.1.3 除 铅 |
2.1.4 除镉和铋 |
2.1.5 除 硫 |
2.1.6 富集金等贵金属 |
2.2 水溶液电解精炼 |
2.3 真空蒸馏精炼 |
2.4 熔盐电解精炼 |
2.5 联合精炼 |
3 展 望 |
四、银铅锑合金中铅、锑、银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铅铋银系合金物料超重力熔析分离的基础研究[D]. 温小椿.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2]火法—湿法联合工艺综合回收脆硫铅锑矿中有价金属的研究[D]. 谢兆凤. 中南大学, 2011(12)
- [3]真空蒸馏从锡铅锑合金中提取锡的研究[J]. 李一夫,刘大春,刘尚洪,杨斌,戴永年,孔令鑫,毛金龙.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2014(06)
- [4]铅锑合金的结晶分离研究[D]. 许妍. 中南大学, 2013(06)
- [5]稀贵厂分银渣综合回收利用[D]. 王敏. 中南大学, 2010(03)
- [6]若干铅基合金真空蒸馏分离提纯的研究[D]. 贾国斌.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7)
- [7]电积粗锑真空蒸馏提纯锑富集金的研究[D]. 张峰.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8]乙酰胺—乙二醇低共熔溶剂中电解分离铅锑合金的研究[D]. 张贤杰.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2)
- [9]真空蒸馏从脆硫铅锑矿分离硫化铅和硫化锑的实验研究[D]. 周正恩.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10]中国粗锑精炼研究现状与展望[J]. 张峰,徐宝强,邓勇,熊恒,杨斌,戴永年,王文静.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