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40kt/a以上硫酸装置经验交流会在哈尔滨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赖世贤[1](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提出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李晓波[2](2020)在《北方微污染水源水中氨氮的预处理去除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水源水稀缺的同时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其中氨氮就是水源水污染中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而且氨氮对水源水的污染还存在着季节性加剧的问题,这就使得季节性污染较明显的北方地区的氨氮污染情况更加显着。仅依靠常规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给水处理工艺对氨氮的去除非常有限,只能去除氨氮污染总量的百分之二十左右,难以满足存在季节性氨氮污染的北方地区的净化需求。所以在北方地区解决水源水中氨氮污染问题就更加的迫在眉睫和意义重大。为了解决北方地区的氨氮污染问题,本文拟通过建立一个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的评价体系,开展评价资料梳理和实施评价过程这三个环节对十一五和十二五“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中的BAF(曝气生物滤池)预处理-强化混凝技术,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季节性污染水源常规工艺强化处理技术,水源水高氨氮和冬季湿地对氨氮强化去除技术这四个已经成熟的水源水氨氮处理技术进行科学评价,评价出最适于北方地区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技术。最终各技术的得分依次为BAF预处理-强化混凝技术93.129分,曝气生物滤池技术95.975分,季节性污染水源常规工艺强化处理技术86.211分,水源水高氨氮和冬季湿地对氨氮强化去除技术89.135分。其中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的评价结果最好,得分95.975分。所以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在理论层面最适合作为北方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技术。然后对评价出的曝气生物滤池技术进行单级变双极的结构上调整与改进,并在不同温度,不同pH值,不同气水比,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运行单级和双级曝气生物滤池,得到两者的最佳运行参数均为温度26-30℃,pH 7.1-8.0,气水比1.0:1.0,水力负荷4m3/m2·h。反冲洗后16h和24h分别对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效果恢复到反冲洗前水平。并根据两者的运行效果比较,确立反应器的最终形式为双极曝气生物滤池。最后分别在低温、常温和温度过渡期下以双级和最佳参数运行反应器,考察反应器运行效能。常温下对氨氮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都比较稳定,分别保持在80%和30%以上。下层滤料对去除率的贡献更大。在低温期,对氨氮和有机物的去处效果则减退明显。且下层滤料对去除率的贡献有所下降。在温度过渡期反应器对氨氮的净化效果现实随温度降低,然后当微生物适应低温后,开始有所回升。
郭冰冰[3](2018)在《钢混结构氯盐侵蚀-迁移多场耦合机制与主动电场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诸多重大钢筋混凝土工程已建、在建或者酝酿规划之中,重大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关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氯离子诱发的钢筋腐蚀是降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所以混凝土材料氯离子侵蚀机理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此外,考虑到绝大数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本质上属电化学腐蚀范畴,因此电化学腐蚀控制是降低或阻止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损伤及延长钢筋混凝土结构服役寿命的直接和有效途径。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电化学腐蚀控制技术包括阴极保护、电化学除氯和电化学再碱化等。然而,当前钢筋混凝土结构所用的阴极保护技术起源于石油、化工、船舶等行业,仅从腐蚀热力学角度按液态侵蚀介质控制腐蚀,未充分考虑多相、多孔混凝土介质内发生腐蚀的动力学因素。当前所发展的电化学除氯和电化学再碱化等技术出发于控制腐蚀发生的动力学因素,但其缺乏深刻的基础理论支撑以实现精准的腐蚀控制。因此,本文面向量大面广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针对混凝土材料的氯离子侵蚀机理及钢筋腐蚀控制中所存在的关键瓶颈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相结合,开展基于传输过程物理化学本质作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氯离子侵蚀机理与主动电场腐蚀控制等方面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根据低温水地球化学反应机理,建立了基于表面络合和溶解沉积反应的混凝土内孔溶液与水化产物间相互作用热力学模型。分析了氯离子浓度、温度及饱水度对孔溶液与水化产物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并与他人已发表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热力学模型在反映水化产物对氯离子吸附作用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氯离子的侵入,混凝土内率先发生的为C-S-H凝胶对氯离子的物理吸附,随后当有充分的氯离子渗入时,AFm与之发生化学吸附,从而统一了混凝土中自由氯离子与结合氯离子之间的关系。进而,揭示了耦合碳化和氯离子共同作用下的孔溶液与水化产物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发现二氧化碳将逐步导致混凝土中发生CH溶解反应、C-S-H表面的钙离子脱附反应、AFm和C-S-H的溶解反应等过程,从而影响水化产物对氯离子的吸附作用,并建立了不同碳化程度下自由氯离子与吸附氯离子间的关系。(2)基于多孔材料传质理论,结合所提出的孔溶液与水化产物间的相互作用热力学模型,并考虑水分传输的对流作用,建立了侵蚀环境作用下混凝土内物质传输的理论模型。采用算子分裂算法实现了热力学模型与传质过程的耦合,并基于MATLAB语言,搭建了COMSOL-PHREEQC交互接口,实现了饱水和非饱水混凝土材料物质传输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混凝土内孔溶液各离子浓度、水化产物含量、饱水度的时空分布以及混凝土孔隙率的变化规律。并通过与他人已发表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所建立的考虑孔溶液和水化产物间相互作用的混凝土传质数值理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从材料腐蚀控制的热力学角度出发,基于腐蚀控制作用下混凝土内电场的数值模型,建立了主动腐蚀控制电场投放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对钢筋表面电位进行约束,从热力学角度确保钢筋处于有效腐蚀控制状态。同时,对腐蚀控制系统中阳极材料的服役寿命进行约束,以满足结构服役寿命的设计需求。最后,以整个系统的成本最小化为优化目标,以阳极材料的位置、面积以及外加电场为优化变量,得到整个系统成本最低时的腐蚀控制电场投放。结果表明,腐蚀控制系统的功率、阳极材料以及总成本经优化后大幅降低。(4)耦合所建立的混凝土传质模型和腐蚀控制电场投放模型,同时考虑阴阳极表面电极动力反应,建立了统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电化学主动电场腐蚀控制的理论模型。对电场与侵蚀环境耦合作用下饱水和非饱水混凝土材料内物质传输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混凝土孔溶液各离子浓度、水化产物含量、饱水度的时空分布以及钢筋表面的电极反应所产生的局部电流密度,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热力学与动力学本质所建立的主动电场控制方法可防止环境中氯离子的侵蚀,提高钢筋周围的pH值及氢氧化钙含量。(5)搭建了两种典型工况下缩尺钢筋混凝土桥墩的主动电场腐蚀控制系统,以进一步验证所建立理论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并为实际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控制提供示范。在优化设计后的主动电场腐蚀控制系统作用下,钢筋表面的局部电流密度和电位分布的结果表明腐蚀已被完全抑制,同时可避免氢脆的发生。此外,混凝土离子浓度的试验和数值结果表明,优化设计的主动电场腐蚀控制系统可控制外界环境中氯离子的渗入,并可排除受氯盐污染的混凝土保护层中的氯离子。
李文泽[4](2018)在《“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时期北碚的城市与建筑(1927-1949) ——重庆乡村就地现代化样本研究》文中提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正值民国工业化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十年,但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城乡背离化发展态势加速了乡村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衰退。此时以梁漱溟、晏阳初、卢作孚等为代表的有识之士,躬行实践,摸索前行,其乡村建设工作内容涉及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教育普及、推广科学、卫生医疗、移风易俗等。当时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这段历史即为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卢作孚先生领导的“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是这一时期中国西南地区最为成功的乡村“就地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典范,“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的乡建成果是探索中国乡村发展道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我国当下的乡村振兴以及小型城镇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对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时期北碚的城市、建筑及公园建设进行研究,通过史料收集、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梳理了北碚乡村建设时期就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以及主要成就,并对其进行深入剖析,意在探索“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过程中的空间策略以及空间权力的分配方式。首先梳理了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起背景与几种主要的乡建模式,阐释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每个人物或团体的不同思想与实践方式,分析了卢作孚领导的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活动中的核心思想,梳理了卢作孚在其准备期与实践期中乡村建设历程的探索,总结出卢作孚领导的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在民国时期众多乡村建设活动当中的独特价值。然后从北碚(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的中心)的城市建设、建筑活动、近代公园建设三大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城市建设方面,以卢作孚的东北考察为发展契机,梳理了城镇管理机构的发展与城镇规划的变化,讨论卢作孚如何在维持北碚传统场镇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城镇功能的导入,赋予空间现代意义;建筑活动方面,阐述了卢作孚任峡防局局长之初的建筑利用情况,分析了乡村建设过程之中各事业所利用的建筑的建造与使用情况,讨论了抗日战争时期内迁北碚的教育、科研机构与政府机关的建筑使用情况与建筑特征,最后分析了建筑法规对北碚建筑的影响;近代公园方面,梳理了近代公园体系的建设思想,分析了北碚建设近代公园的目的与意义,并详细阐述了温泉公园与平民公园的建造历程,最后讨论在此基础上如何对北碚的旅游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文章最后,从空间权力角度对卢作孚带领之下的北碚乡村建设运动中就地现代化的相关经验进行了总结,通过对乡村建设过程中的空间策略及空间权力分配问题的分析,为当今国内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小城镇建设提供参考。值得注意的是,“乡村建设运动”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活动的特殊称谓,而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现了北碚从乡村历经了现代化至小型城镇的演变过程,故题目中的“城市”与“乡村”并不矛盾。
胡尊磊[5](2018)在《基于分级管控的东岳集团安全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安全风险管理是化工企业生产过程控制的核心要素,我国2004年开始将安全风险管理纳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从原料采购、物料储存、生产过程、检维修作业、销售运输等环节识别与防范相应的安全风险。近年来为提升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领域的本质安全管理水平,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把风险管理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重心前移,以企业为主体不断推进安全风险的识别、评价及管控。2015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指导文件,积极构建安全生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对安全风险管理提出了分级管控的要求。这就需要结合行业及企业的自身特点,对企业各个环节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和辨识,并根据风险的危险程度和发生可能性,选用适宜的风险评价方法,对所有风险进行科学分级,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研究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方案进行风险的有效管控。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安全风险管理的研究进行梳理,找出当前风险管理在理论研究、实践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简要分析存在的不足,为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提供相关的依据。其次,在原有风险管理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点带面,把东岳集团的风险管理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以分级管控的东岳集团安全风险管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生产现场实地调研、选取典型岗位问卷调查、实际数据统计分析、与不同层面员工交流沟通等,对东岳集团安全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梳理,找出存在的不足,并进行原因分析,追根究柢查找问题的根源。进而通过定量与定性等方法研究风险管理的优化方案,通过分级管控的程序、方法、措施三个方面设计更为有效的风险管控方案。并通过对东岳集团现场实际调研和多层面员工交流等方式,分析影响风险分级管控方案实施的影响因素,从教育培训、制度完善、过程控制、绩效考核、持续改进等方面研究制定风险分级管控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本文从分级管控的角度研究安全风险管理的最优方案,从研究对象东岳集团的风险分级管控实际情况出发,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总结现状,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并研究设计符合企业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风险分级管控方案,以期为东岳集团的风险管理提供具有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的参考性意见。
何玲[6](2011)在《西医传入中国:结核病案例研究(1900-1967)》文中提出本文从结核病这一典型的慢性传染病入手阐述“西医传入中国”这一主题。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以肺结核为最常见。肺结核起病缓、病程长,咳嗽、痰中带血、低热、盗汗、疲倦、消瘦,这些症状会持续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肺结核病人到了晚期可能会大咯血,一般会出现高热,盗汗严重,咳嗽困难,往往因各种并发症而死亡。解放前,结核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有“十病九痨”的说法。根据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19261931年的统计,肺结核位列死因榜第一位。1945年以来,由于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有效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以及卡介苗等预防措施的逐渐推广,结核病的流行状况发生了显着的改变:患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由死因榜首位降至10位以后(根据上海市1983年的统计数据)。一、西医结核病观念传入中国在近代西学东渐的大潮中,西医学从各种途径传入中国。1882年,科赫在实验室中成功分离和辨认结核杆菌;到1901年,在丁福保的《卫生学问答》一书中就可以找到“结核杆菌”的概念,当时“结核杆菌”被称作“肺痨虫”。从清末到解放初,建立在细菌学上的西式结核病观念逐渐被知识界接受,而“痨病”这一旧称也逐渐被新名词“结核病”所取代。民国时期,中国出版了大量的介绍结核病的病因、传染、诊断、疗养、预防等西医知识的通俗性书籍;这些书籍的出版极大的普及了西医的结核病观念。西医传入中国之后,传统中医受到了巨大冲击,在解放后出现了“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的局面。二、西医结核病疗法传入中国陈果夫是典型的肺结核病人,从他20岁第一次吐血到60岁死于肺结核,陈果夫患肺病整整四十年。这四十年中,陈果夫几乎试遍了西医的疗法:疗养院静养疗法、钙剂、结核菌素注射、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等;然而,这些西医疗法的疗效并不理想。对化学疗法成功之前的西医疗法进行分析表明:1952年前,西医治疗肺结核,比之中医并没有明显优势。1854年,德国人赫尔曼·布雷默在西里西亚山区的Goerbersdorf创办了世上第一家肺结核疗养院;此后一百年的时间里,疗养院疗养成为了西医治疗结核病的标准疗法。当时欧美的医学界认为:只要肺结核病人在风景优美的疗养院中静卧休息、呼吸新鲜空气、加强营养、过有规律的生活,结核病就会逐渐治愈。疗养院疗法无疑传到了中国;在30年代,北平至少有疗养院十处,较着名的有西山八大处天然疗养院、中华医院;民国时期,上海的结核病疗养院至少有九处。上海澄衷疗养院被称之为“中国之Goerbersdorf”,完全是欧美疗养院在中国上海的复制和翻版。19世纪末,西方的医生们开始采用外科手术来治疗肺结核患者。1920年以后,以人工气胸术为主的外科萎陷疗法成为了肺结核的常规治疗手段。人工气胸术是意大利医师佛兰里尼于1894年前后发明的外科手术;该手术疗法很快传入中国,在19281930年间,留德医师丁惠康在上海肺病疗养院施行人工气胸术治疗肺结核病人。到30年代,在北平协和医院,人工气胸术已成为常规门诊治疗;上海澄衷疗养院、上海中国红十字会第一医院也已经开展人工气胸术。此后,这一疗法在中国得到广泛的应用,直到60年代中后期被化学疗法所取代。三、西医诊疗预防结核病的技术传入中国西医诊疗预防结核病需要依赖各种专门的“技术”:结核菌素、人工气胸术、卡介苗、抗菌药物等等,这些技术都相继传入中国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890年科赫宣布发明结核菌素,当年清政府官员薛福成就派遣赵元益前往科赫的实验室学习“疗治痨症之法”;我国各西医诊所使用核菌素治疗结核病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20世纪20年代人工气胸术在欧美成为了肺结核的主要疗法;该手术疗法在19281930年间即传入中国。卡介苗是法国科学家卡尔莫特和介兰发明的预防结核病的疫苗;1921年,卡尔莫特首次将卡介苗用于人体,1927年,法国开始接种卡介苗,仅第二年(1928年),中国官方就引入了卡介苗;二战后,欧洲开始大规模接种,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开始向全世界推广卡介苗,中国从49年即开始进行大规模卡介苗接种。链霉素1945年用于临床显示出治疗效果,1948年以后就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1952年国外报道了异烟肼治疗结核病的良好疗效,当年我国就能自行生产异烟肼。四、日本与欧美:西医传入中国的两条途径丁福保所着《肺病指南》和卢永春所着《痨病论》是民国时期结核病通俗性书籍中的经典之作。丁卢二人正好体现了西医传入中的两条途径:一条经由日本,一条源自欧美。丁福保比卢永春年长约二十岁,两位都是民国时期普及结核病西医观念的重要人物。丁福保通过翻译日文书籍习得西医知识,而卢永春毕业于湘雅,是接受美式医学教育的医学博士;两位关于结核病的知识虽然来源不同,却是殊途同归。西医由日本传入中国主要借由翻译日文医书的方式。民国时期出版了许多译自日文的结核病书籍,这些书籍在中国一版再版,西医知识也就由此而普及于民间。西医由欧美传入中国则是通过教会或洛克菲勒基金会创办医学教育的方式来实现的,而这无疑是西医传入中国的一条影响最为深远的途径;因为正是医学院培养了中国最早的结核病专科医师,从此中国结核病专科医师群体逐步形成。对1915年前出生的资深结核病科专家进行统计发现,绝大多数的结核病专科医师毕业于国内欧美背景的医学院。中国人接受欧美的西医教育之后从事西医行业,西医由此而扎根于中国,西医师群体的形成构成了西医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五、防痨卫生促成西医在中国更广泛的传播和应用1915年,伍连德在《中华医学杂志》创刊号上撰文呼吁中国政府开展防痨卫生;1933年,上海发起防痨协会;1935年,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开办“结核病门诊处”,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1945年国民政府开始在各大城市开展防痨卫生;1949年解放以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和国建立了自上而下的防痨体系,防痨卫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解放后中央政府在人群中实施大规模的消灭结核病的公共卫生是西医技术在中国大地广泛传播的根本原因:因为要实施防痨卫生,就必须要采用西医的技术,必须大量的培养西医人才。卫生部1951年开办了第一期防痨医师进修班,培养防治结核病的专门人才。到1958年底,全国已经有结核病专科医师1767名,而掌握各种西医防治技术的防痨人员已接近2万人。设立防痨机构,培养防痨人才,根据西医学的知识、利用西医学的技术来监控和预防结核病,这就是解放后防痨卫生的方针和宗旨;总之,实施防痨卫生的需要进一步地促成了西医在中国更广泛的传播和应用。
刘芳[7](2010)在《溶气气浮除污染效能及其运行稳定性强化措施》文中研究指明由于溶气气浮工艺对低温低浊水、高藻水、高色度水均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近年来我国水污染严重,水源水质较差,微污染水的处理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以往人们主要关注气浮工艺除颗粒物的效能,对于气浮除有机物的效果缺乏系统的研究工作。研究溶气气浮除污染效能并强化其运行的稳定性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使之能更好地应用于受污染水处理中。在溶气气浮除污染效能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发现采用适当提高混凝剂投量、较短的絮凝时间及较强的絮凝强度、pH值为中性、投加Ca2+离子及少量高岭土等均可作为气浮工艺强化去除有机物的手段。溶气气浮对腐殖酸的去除率均在80%左右,对硝基苯的去除效果随着pH值和TOC值增加而降低,随着Ca2+离子浓度提高而增加,随着浊度升高先增加而后降低,最高去除率为50%。腐殖酸在水中的存在形态随水质特征而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其对硝基苯的吸附效果,也影响混凝阶段对气浮工艺去除硝基苯的效果。在研究气浮工艺处理有机物的机理过程中,利用三维荧光手段证明随着pH值增大,腐殖酸分子荧光强度发生变化,腐殖酸与铝离子络合反应减弱,更多铝盐水解成高分子聚合体,通过网捕作用使大量腐殖酸形成有利于气浮工艺去除的絮体。并且随着pH值升高,腐殖酸在云母表面的覆盖率明显降低,在酸性条件下观测到的分子半径相对于中性和碱性条件下较小,聚集体结构在碱性条件下较为松散。金属阳离子Ca2+在腐殖酸分子聚集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少量Ca2+离子(10mg/L CaCl2)的加入就会导致大的聚集现象发生,促进腐殖酸的吸附。扫描电镜检测结果进一步表明,随着pH值增大,絮体聚集现象明显,形成的絮体更容易与微气泡粘附形成密度小于1的泡絮结合体,靠浮力上升而被去除,进一步证明了三维荧光扫描中的结论。在优化分离区内部结构以提高气浮工艺运行稳定性的研究中,发现气浮池集水系统及分离区内加入的竖板装置均对气浮池运行效果和稳定性有一定影响,采用穿孔板集水系统及在分离区底部加入小板距竖板装置强化了气浮工艺的稳定性。使竖板气浮池随着水力负荷变化,出水效果基本不变,并且能够在水力负荷18m/h的情况下运行,与传统气浮池相比,浊度去除率提高50%,有机物去除率提高29%。并且竖板气浮池对回流比等参数变化的适应性很强,更利于运行管理。竖板气浮池对水质特点的改变也有很好的适应性,在低温低浊、低温中浊及低温高浊等几种情况下运行时,随着水力负荷的变化,出水中浊度及有机物的含量基本保持稳定,即使水力负荷达到18m/h,浊度及有机物的去除率依然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没有出现恶化情况。竖板气浮池分离区内流场特性随运行水力负荷和回流比的变化而产生变化。随水力负荷和回流比的增大,气泡层厚度增加。水力负荷过大或者回流比过小时,分离区内出现三维漩涡,影响运行效果。提出了沉淀—溶气气浮高适应性联用工艺,并在某水厂进行了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沉淀—溶气气浮联用工艺对有机物、藻类、氨氮、嗅味等均有很好的处理效果。质谱分析结果表明,气浮工艺对水中烷类、酮、杂环类有机污染物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该技术解决了高藻水絮凝后产生絮体太轻不易沉降而堵塞后续滤池的问题,使藻类严重爆发期间滤池反冲洗周期从最短的四小时延长到十几小时,恢复了水厂正常的产水量,大大地降低了水厂的自用水量。该水厂原水的水资源费用为每吨1元,在生产性实验中发现,虽然加入气浮工艺有一部分耗电量的增加,但生产用水和投药量都有所降低,生产成本也降低。采用沉淀—溶气气浮联用工艺对平流沉淀池进行改造,具有工期短、工程简单,投资小而且出水效果好、产水量高等特点。解决了传统工艺处理高藻水难的问题。并且为将气浮池改造成气浮池分离区内部加入竖板装置的竖板气浮池的二期工程,以应对产水量进一步提高的实际情况做好了准备。
田丽娟[8](2006)在《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长期的实践,共同创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史。中国药学史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药学史的任务是按照年代顺序,应用具体事实揭示并阐明药学发展的规律。通过药学史的研究,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可记取的教训,为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指导。现代药学史是中国药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近代药学发展的沿袭和进步。为了更好的理解现代药学发展的历程和前后衔接,本文首先概要论述了古代和近代药学发展的历史,研究了各个阶段药学发展特点和取得的主要成就。研究之余,我为祖先所创造的优秀的中医药传统文化而感到由衷的敬佩和自豪。接下来,在现代药学史研究部分,本文从药学事业发展和药学科学研究进展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在药学事业发展部分,分别从中药事业的发展、药品监督管理、制药工业、医药商业、药学教育、医药科技、医院药学、药学社会团体、药学书刊与网站、香港和澳门药学发展共十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在药学科学研究部分,分别从现代药学史研究、中药研究、药学分科研究和药物学研究四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科学的进展和成就。研究之余,关心祖国药学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通过研究现代药学史发现,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进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巨大的挫折,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此时的广大药学工作者,面对困难,怀着对祖国的高度热爱之情和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排除干扰,尽自己最大所能在工作岗位上发出各自的光和热,很多科研成果就是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他们忘我的辛勤劳动而产生出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药学工作者焕发了高度的热情和能量,积极投身到药学事业发展的洪流之中,创造了令全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现代药学工作者要学习前辈们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团结起来,全身心的投入到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中去,为药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而共同努力!
黄元春[9](2004)在《华西铝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我国铝加工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作为铝加工行业的企业之一——华西铝业有限责任公司,既面临发展的大好机遇,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又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威胁。为了华西铝业有限责任公司能够充分地抓住机遇、回避威胁、发挥优势、克服劣势,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本篇文章试图以企业战略和市场竞争理论为基础,运用战略管理的方法,根据铝加工行业现状和华西铝业的实际情况,对华西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加以研究,以寻求华西铝业的正确经营发展思路。该篇文章研究的对象——华西铝业有限责任公司,它具有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与其它国有企业有着许多的相似,尤其对那些三线军转民企业具有极大的代表性。作者希望通过研究该企业的发展战略,既能够对华西铝业的生存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又能够对目前与华西铝业相似的那些国有企业的发展有一些启示,同时对铝箔行业的企业的竞争与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该篇文章根据华西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现状,分析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竞争环境);公司的内部环境(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结合企业战略理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制订出公司的发展战略方案——纵向一体化战略辅以差异化低成本整合战略,并提出实施该战略的措施。本篇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导论部分,包括华西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背景、研究华西铝业发展战略的原因、战略相关理论三个部分。第二章是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包括宏观环境分析(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与行业相关的政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资源环境)和行业及竞争环境分析(行业环境分析、竞争环境分析、),以及企业<WP=4>外部因素评价矩阵三个部分。第三章企业内部条件分析,包括企业内部状况、华西铝业内部优势、华西铝业内部劣势和企业内部因素评价矩阵四个部分。第四章为华西铝业发展战略的构建与组合,它包括华西铝业竞争力专家评估、SWOT矩阵、BCG增长份额矩阵、战略类聚模型和定量战略计划矩阵等“战略选择”和“战略组合”。第五章为战略实施部分,它包括战略实施以及战略实施的相关问题两个部分。论文的主要贡献在于,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大量的数据资料为前提,运用所学的管理知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华西铝业的内外环境作了详尽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华西铝业的发展战略,并基于华西铝业国有企业的特征和铝加工行业的特点提出了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战略实施的举措。
于永生,张心南[10](1990)在《1989年我国硫酸工业信息汇编》文中提出 1.产量1989年化肥产量为87.02Mt,比1988年增长4.4%。1989年硫酸产量为11.518Mt。1989年硫铁矿产量为10.61Mt,硫磺为327.70kt。1989年全国氮、磷、钾实际施用比例为1:0.309:0.12。
二、全国40kt/a以上硫酸装置经验交流会在哈尔滨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40kt/a以上硫酸装置经验交流会在哈尔滨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时间概念界定 |
1.2.3 空间范围说明 |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难点 |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
2.4.4 天津机器局 |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
2.5.4 天津机器局 |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
4.3.1 制砖技术传播 |
4.3.2 制砖工业分布 |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
7.2 研究创新 |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
7.3 未竟之处 |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A:随文附表 |
附录B:随文附图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北方微污染水源水中氨氮的预处理去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水源水中的氨氮污染 |
1.2.1 水源水中氨氮的来源与存在形式 |
1.2.2 水源水中氨氮污染状况与危害 |
1.3 水源水氨氮预处理现状及分析 |
1.3.1 化学氧化法预处理氨氮研究现状 |
1.3.2 物理法预处理氨氮研究现状 |
1.3.3 生物法预处理氨氮研究现状 |
1.3.4 物化法-生物法联用预处理氨氮研究现状 |
1.4 BAF工艺原理与在水源水氨氮预处理中的应用 |
1.4.1 BAF工艺的原理与典型的工艺形式 |
1.4.2 BAF工艺的特性 |
1.4.3 BAF工艺在水源水氨氮预处理中的应用 |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1.5.1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5.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药品 |
2.2 氨氮和COD(cr)测定等实验方法 |
2.2.1 氨氮的测定 |
2.2.2 温度和溶解氧等水质指标的测定 |
2.2.3 COD(cr)和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
2.2.4 亚硝酸盐氮的测定 |
2.2.5 层次分析法 |
2.3 实验中的实验水质和实验装置 |
2.3.1 氨氮等指标在实验水质中的浓度 |
2.3.2 氨氮预处理实验的实验装置 |
第3章 技术评价与筛选 |
3.1 引言 |
3.2 技术评价体系的建立 |
3.2.1 评价指标 |
3.2.2 评价步骤 |
3.3 技术评价资料的梳理与调研 |
3.3.1 梳理与调研的内容 |
3.3.1.1 综合调研 |
3.3.1.2 专项调查 |
3.3.1.3 单项解析 |
3.3.2 梳理与调研的步骤 |
3.4 技术评价工作的开展 |
3.4.1 专家权重赋值 |
3.4.2 BAF预处理-强化混凝技术的评价结果 |
3.4.3 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的评价结果 |
3.4.4 季节性污染水源常规工艺强化处理技术的评价结果 |
3.4.5 水源水高氨氮和冬季湿地对氨氮强化去除技术的评价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结构BAF的影响因素和效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单级和双极BAF的启动 |
4.2.1 BAF启动方式的选择 |
4.2.2 BAF启动过程的分析与研究 |
4.3 温度对单级和双极BAF效果的影响 |
4.3.1 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4.3.2 对亚硝酸盐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4.3.3 对高锰酸盐指数去除效果的影响 |
4.4 pH对单级和双极BAF效果的影响 |
4.4.1 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4.4.2 对高锰酸盐指数去除效果的影响 |
4.5 溶解氧对单级和双极BAF效果的影响 |
4.5.1 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4.5.2 对高锰酸盐指数去除效果的影响 |
4.6 水力负荷对单级和双极BAF效果的影响 |
4.6.1 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4.6.2 对高锰酸盐指数去除效果的影响 |
4.6.3 对锰去除效果的影响 |
4.7 反冲洗对单级和双极BAF效果的影响 |
4.7.1 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4.7.2 对高锰酸盐指数去除效果的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双级BAF运行效能 |
5.1 引言 |
5.2 双极BAF在常温下运行的去除效果 |
5.2.1 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
5.2.2 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效果 |
5.3 双极BAF在低温下运行的去除效果 |
5.3.1 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
5.3.2 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效果 |
5.4 双级BAF在温度过渡期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钢混结构氯盐侵蚀-迁移多场耦合机制与主动电场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概况 |
1.2.2 钢筋混凝土结构氯盐侵蚀机理 |
1.2.3 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电化学机理 |
1.2.4 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防护 |
1.2.5 钢筋混凝土结构电化学腐蚀控制技术 |
1.2.6 主动电场腐蚀控制的原理及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混凝土内孔溶液与水化产物间的物理化学作用 |
2.1 引言 |
2.2 混凝土中孔溶液与水化产物间相互作用的热力学模型 |
2.2.1 孔溶液中离子的非理想行为 |
2.2.2 水化产物与孔溶液间溶解沉积反应 |
2.2.3 C-S-H凝胶表面络合作用 |
2.2.4 孔隙率的演变模型 |
2.2.5 模型参数 |
2.2.6 结果与分析 |
2.3 氯离子环境下混凝土内的物理化学作用 |
2.3.1 不同氯离子浓度下混凝土内孔隙液与水化产物间的相互作用 |
2.3.2 温度对受氯盐侵蚀混凝土内离子与水化产物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
2.3.3 饱水度对受氯盐侵蚀混凝土内孔隙液与水化产物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
2.4 碳化混凝土内的物理化学作用 |
2.5 耦合氯盐和碳化环境下混凝土内的物理化学作用 |
2.5.1 不同碳化环境下受氯盐污染的混凝土内孔隙液与水化产物间相互作用 |
2.5.2 不同氯盐环境下碳化混凝土内孔隙液与水化产物间的相互作用 |
2.6 自由与吸附氯离子间的关系以及试验验证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物理化学本质的混凝土材料传质过程 |
3.1 引言 |
3.2 混凝土多孔材料内物质传输理论模型 |
3.3 程序实现以及模型参数 |
3.4 饱水混凝土材料内粒子场演化的数值模拟 |
3.4.1 氯离子环境下混凝土内的物质传输 |
3.4.2 试验验证 |
3.5 非饱水混凝土材料内粒子场演化的数值模拟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控制电场投放的优化设计方法 |
4.1 引言 |
4.2 腐蚀控制用水泥基阳极材料的服役性能 |
4.2.1 试验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腐蚀控制电场投放的数值模型和优化方法 |
4.4 缩尺T型梁构件腐蚀控制电场的优化设计 |
4.4.1 T型梁的制备和腐蚀控制系统的搭建 |
4.4.2 初始腐蚀状态 |
4.4.3 模型参数和阴阳极的边界条件 |
4.4.4 T型梁腐蚀控制电场的优化变量 |
4.4.5 模型网格单元的划分 |
4.4.6 优化结果与讨论 |
4.5 缩尺T型梁构件腐蚀控制试验 |
4.6 腐蚀控制效果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主动电场腐蚀控制的理论方法 |
5.1 引言 |
5.2 腐蚀控制电场与混凝土内离子场耦合作用的理论模型 |
5.3 电场和氯离子作用下饱水混凝土材料的物质传输 |
5.3.1 材料属性与验证试验 |
5.3.2 几何模型 |
5.3.3 孔溶液离子浓度与水化产物含量的分布 |
5.3.4 腐蚀控制电场作用下钢筋表面电极动力学反应的结果 |
5.3.5 试验与数值结果对比分析 |
5.4 电场和氯离子作用下非饱水混凝土材料的物质传输 |
5.4.1 材料属性与验证试验 |
5.4.2 几何模型 |
5.4.3 孔溶液离子浓度与水化产物含量的分布 |
5.4.4 腐蚀控制电场作用下钢筋表面电极动力学反应结果 |
5.4.5 试验与数值结果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缩尺钢筋混凝土桥墩的主动电场腐蚀控制 |
6.1 引言 |
6.2 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主动电场控制系统的搭建 |
6.2.1 缩尺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制备 |
6.2.2 缩尺桥墩腐蚀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 |
6.2.3 缩尺桥墩腐蚀控制系统的试验 |
6.3 缩尺桥墩主动电场腐蚀控制的数值模拟 |
6.3.1 几何模型及参数 |
6.3.2 普通混凝土桥墩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
6.3.3 含5%NaCl混凝土桥墩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
6.4 缩尺桥墩主动电场腐蚀控制的效果 |
6.4.1 钢筋腐蚀的热力学控制效果 |
6.4.2 钢筋腐蚀动力学因素的控制效果 |
6.5 腐蚀控制数值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时期北碚的城市与建筑(1927-1949) ——重庆乡村就地现代化样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背景 |
1.2.1 中国近代城市史与建筑史相关研究 |
1.2.2 近代公园相关研究 |
1.2.3 现代化相关研究 |
1.2.4 乡村建设相关研究 |
1.2.5 卢作孚与北碚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卢作孚与“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运动” |
2.1 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概述 |
2.1.1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背景 |
2.1.2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几种主要模式 |
2.2 卢作孚的“乡村现代化”理想与北碚实验 |
2.2.1 卢作孚“乡村现代化”的核心思想 |
2.2.2 卢作孚“乡村建设”的历程探索 |
2.3 本章小结 |
3 北碚乡村建设时期的城镇建设 |
3.1 乡村建设前的北碚场镇 |
3.2 城镇建设的筹备工作 |
3.2.1 “东北游记”中的城市考察 |
3.2.2 现代化城市管理机构的形成与变化 |
3.3 北碚城镇建设规划 |
3.3.1 西方城市建设理论的影响 |
3.3.2 卢作孚的“乡村现代化”蓝图 |
3.3.3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计划》的颁布 |
3.3.4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划分市区计划纲要》的颁布 |
3.3.5 抗日战争时期市区的规划与改造 |
3.4 城镇交通的建设 |
3.4.1 水路交通建设 |
3.4.2 铁路交通的建设 |
3.4.3 公路交通建设 |
3.4.4 邮电通讯的建设 |
3.5 建立现代城镇功能体系 |
3.5.1 工业 |
3.5.2 农业 |
3.5.3 文化教育事业 |
3.5.4 体育卫生事业 |
3.5.5 公共游览事业 |
3.5.6 其他事业 |
3.5.7 城镇空间的演变 |
3.6 市政公共设施的建设 |
3.6.1 公共卫生运动的借鉴 |
3.6.2 面临的市政问题 |
3.6.3 市政建设的具体措施 |
3.7 本章小结 |
4 北碚乡村建设时期的建筑活动 |
4.1 旧建筑的功能置换 |
4.1.1 赋予庙宇建筑新功能 |
4.1.2 峡防局的驻地—文昌宫 |
4.1.3 民国政府司法机关建筑群 |
4.2 工业类建筑 |
4.2.1 天府煤矿厂 |
4.2.2 北川铁路 |
4.3 文化体育类建筑 |
4.3.1 “兼善”系列 |
4.3.2 成立中国西部科学院 |
4.3.3 创办中国乡村建设学院 |
4.3.4 公共体育场 |
4.3.5 民众会堂 |
4.4 抗战内迁引发的建筑活动 |
4.4.1 抗战内迁热潮 |
4.4.2 复旦大学 |
4.4.3 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 |
4.4.4 国立江苏医学院 |
4.5 建筑法规的颁布 |
4.5.1 重庆那一时期建筑法规颁布概况 |
4.5.2 《三峡实验区北碚市区建筑规则》的内容及特点 |
4.6 本章小结 |
5 北碚乡村建设时期近代公园的建设 |
5.1 北碚近代公园的建设 |
5.1.1 重庆近代公园的发展背景 |
5.1.2 北碚近代公园建设的目的与意义 |
5.2 依山傍水的嘉陵江温泉公园 |
5.2.1 公园修建的缘起 |
5.2.2 《修建嘉陵江温泉峡温泉公园募捐启》 |
5.2.3 公园的建设历程 |
5.2.4 温泉公园内的建筑 |
5.3 真正的“民众园”平民公园 |
5.3.1 北碚平民公园建设背景 |
5.3.2 北碚平民公园的建设历程 |
5.3.3 北碚平民公园内的建筑与景观建设 |
5.4 其他小型公园的修建 |
5.4.1 街心公园的修建 |
5.4.2 黛湖公园的修建 |
5.4.3 运河公园的修建 |
5.5 本章小结 |
6 北碚乡村建设的思考与启示 |
6.1 北碚乡村建设中的空间策略 |
6.1.1 突破乡村地理环境壁垒 |
6.1.2 建立现代城镇功能体系 |
6.1.3 优化现代城镇空间品质 |
6.2 北碚乡村建设中空间权力的再分配 |
6.2.1 空间权力主体的培养 |
6.2.2 空间权力的推动方式 |
6.2.3 空间权力的重新分配 |
6.2.4 空间权力意识的当代价值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研究回顾 |
7.2 研究缺憾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及实践项目目录 |
(5)基于分级管控的东岳集团安全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东岳集团安全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东岳集团安全风险管理现状 |
2.1.1 东岳集团安全风险管理概况 |
2.1.2 东岳集团安全风险管理现状 |
2.2 安全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2.2.1 安全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
2.2.2 安全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分级管控的安全风险方案设计 |
3.1 风险分级管控方案设计的原则及策略 |
3.1.1 风险分级管控方案设计的原则 |
3.1.2 风险分级管控方案设计的策略 |
3.2 风险分级管控方案设计的关键点 |
3.2.1 风险分级管控程序的设计 |
3.2.2 风险分级管控方法的设计 |
3.2.3 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风险管控方案实施保障措施 |
4.1 严抓风险教育培训 |
4.1.1 针对需求因地制宜制定培训计划 |
4.1.2 采用多方式推进教育培训实效性 |
4.1.3 找准做细教育培训核心内容 |
4.1.4 三点结合验证教育培训效果 |
4.2 严格风险管控过程控制 |
4.2.1 创新做实风险管控约束机制 |
4.2.2 建立风险管控督查机制 |
4.3 抓实风险管控绩效考核 |
4.3.1 选用多措并举的考核方式 |
4.3.2 以绩效考核促管理提升 |
4.4 建立风险管理持续改进机制 |
4.4.1 评审 |
4.4.2 更新 |
4.4.3 信息沟通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西医传入中国:结核病案例研究(1900-196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结核病:在中国的肆虐与消退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文章架构 |
1.4 时间断限与名词辨析 |
第二章 结核病综述 |
2.1 概说 |
一、结核病之症状 |
二、特殊的传染病 |
三、相关统计 |
2.2 西医对结核病的认识与诊治 |
一、“结核”:尸体解剖的发现 |
二、发现病原体 |
三、诊断与治疗 |
2.3 中国传统医学 |
一、中医对结核病的认识与治疗 |
(1) 《诸病源候论》中“虚劳候”与西医“结核病症状”之比较 |
(2) “虚劳”之治法 |
(3) “痨瘵”之治法 |
二、民国时期的中医与西医 |
三、解放后西方医学对传统医药的影响 |
第三章 西医结核病知识与疗法传入中国 |
3.1 观念的转变:西医结核病知识之普及 |
3.1.1 疾病名称的改变:从“痨病”到“结核病” |
3.1.2 结核病通俗性书籍的出版 |
3.1.3 结核病通俗性书籍中的西医结核病知识 |
一、新式西医与传统中医 |
二、结核杆菌与传染 |
三、肺痨患者的责任 |
四、基本疗法:疗养法 |
3.2 结核病疗养院 |
一、欧美的疗养院 |
二、伍连德论疗养院疗法 |
三、北京疗养院 |
四、上海疗养院 |
五、疗养时代的结束 |
六、结论 |
3.3 陈果夫肺结核病案与西医疗法 |
3.3.1 患病与医治经过 |
3.3.2 西医疗法分析 |
3.4 结论:西医结核病知识与疗法传入中国 |
第四章 人物分析:西医传入中国的两条途径 |
4.1 南丁福保北卢永春 |
4.1.1 结核病知识经由日本:丁福保 |
一、丁福保与日译西医书籍 |
二、编译与自撰关于结核病的书籍 |
三、丁福保与结核病 |
四、《肺病指南》 |
4.1.2 接受美式西医教育的医师:卢永春 |
一、卢永春与疗养院 |
二、《痨病论》 |
4.2 中国结核病专科医师群体的形成 |
一、结核病学科的创立与结核病专科医师的形成 |
二、结核病专科医师统计 |
三、结核病专科医师群体分析 |
(1) 教育背景分析 |
(2) 从业去向分析 |
(3) 医疗科研内容分析 |
(4) 典型人物:吴绍青 |
4.3 结论:西医传入中国的两条途径 |
第五章 西医技术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
5.1 结核菌素 |
一、结核菌素之发明与应用 |
二、结核菌素在中国 |
5.2 人工气胸术 |
一、人工气胸术之发明 |
二、人工气胸术之治疗机理及其应用 |
三、中国最早采用人工气胸术 |
四、上海澄衷疗养院施行人工气胸术的记载 |
五、中国各医院应用人工气胸术概况 |
六、结论 |
5.3 卡介苗接种 |
一、卡介苗的发明及其免疫原理 |
二、卡介苗接种史 |
三、卡介苗菌种引入中国 |
四、1950 年后的大规模卡介苗接种 |
五、解放后中国进行大规模卡介苗接种的原因 |
六、结论 |
5.4 药物 |
一、抗菌药物的发明与化疗时代 |
二、链霉素 |
三、异烟肼 |
四、结论 |
第六章 防痨卫生促成西医在中国更广泛的传播 |
6.1 防痨卫生的开端 |
6.1.1 伍连德与结核病 |
6.1.2 北平协和医学院/结核病学社/第一卫生事务所结核病门诊部 |
6.1.3 防痨协会——从个人病痛到国家卫生 |
6.1.4 国民政府防痨体系之初创 |
一、舆论先行 |
二、全国防痨体系之初创 |
三、防痨方法 |
6.2 解放后防痨体系之建立 |
一、第一次卫生革命与结核病 |
二、防痨卫生、筛查流程与西医技术的应用 |
三、防痨机构的设立与结核病防治所 |
四、解放后防痨方法的贯彻实施 |
6.3 结论:防痨卫生促成西医在中国更广泛的传播和应用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溶气气浮除污染效能及其运行稳定性强化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水资源现状 |
1.1.1 水资源短缺 |
1.1.2 水污染较重 |
1.1.3 水质水量随季节变化大 |
1.1.4 饮用水水质标准不断提高 |
1.2 常规给水处理工艺的局限性 |
1.2.1 低温低浊水处理 |
1.2.2 高藻水处理 |
1.2.3 微污染水处理 |
1.3 溶气气浮工艺处理优势 |
1.3.1 溶气气浮工艺处理低温低浊水、高藻水 |
1.3.2 溶气气浮工艺对受污染水净化的应用潜力 |
1.4 气浮技术 |
1.4.1 气浮技术介绍 |
1.4.2 气浮技术发展概况 |
1.5 溶气气浮工艺研究进展 |
1.5.1 混凝预处理参数优化研究 |
1.5.2 气浮池流体力学特性研究 |
1.5.3 溶气气浮工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6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路线 |
1.6.2 研究意义 |
1.6.3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方法 |
2.1.1 小试实验水质 |
2.1.2 气浮和沉淀工艺对比实验 |
2.1.3 中试实验水质及方法 |
2.1.4 生产性实验期间水质 |
2.2 实验药品及配制方法 |
2.2.1 腐殖酸储备液配制方法 |
2.2.2 高岭土溶液配制方法 |
2.2.3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2.4 分析测试项目及方法 |
2.4.1 TOC测定方法 |
2.4.2 UV254测定方法 |
2.4.3 分子量分布测定 |
2.4.4 硝基苯的测定方法 |
2.4.5 腐殖酸微观形貌测定方法 |
2.4.6 腐殖酸与铝盐的化学反应特性分析方法 |
2.4.7 絮体微观形貌分析方法 |
2.4.8 藻类测定方法 |
2.4.9 其它常规指标测定方法 |
第3章 溶气气浮工艺除污染效能及影响因素 |
3.1 小试实验装置 |
3.2 气浮条件对气浮工艺去除腐殖酸效能的影响 |
3.2.1 停留时间的影响 |
3.2.2 回流比的影响 |
3.3 混凝条件对气浮工艺去除腐殖酸效能的影响 |
3.3.1 混凝剂投量的影响 |
3.3.2 混凝时间的影响 |
3.3.3 混凝强度的影响 |
3.4 水质特性对气浮工艺去除有机物效能的影响 |
3.4.1 pH值的影响 |
3.4.2 Ca2+离子的影响 |
3.4.3 浊度的影响 |
3.4.4 腐殖酸含量的影响 |
3.5 溶气气浮工艺处理有机物的机理研究 |
3.5.1 不同pH值对腐殖酸与铝盐的化学反应特性影响 |
3.5.2 水质特性变化对腐殖酸的微观吸附形貌影响 |
3.5.3 pH值和Ca2+离子对絮体微观形貌的影响 |
3.6 气浮与沉淀工艺对比 |
3.6.1 混凝条件对比 |
3.6.2 污染物去除效果对比 |
3.7 小结 |
第4章 优化分离区内部构造以提高气浮运行稳定性 |
4.1 中试实验装置 |
4.2 分离区内部构造对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4.2.1 集水系统对稳定性的影响 |
4.2.2 竖板间距对稳定性的影响 |
4.2.3 竖板位置对稳定性的影响 |
4.2.4 竖板装置对气泡层厚度的影响 |
4.3 竖板气浮池与传统气浮池的运行效果对比 |
4.3.1 两种气浮池除浊效果对比 |
4.3.2 两种气浮池除有机物效果对比 |
4.4 竖板气浮池运行参数对稳定性的影响 |
4.4.1 水位高度对稳定性的影响 |
4.4.2 回流比对稳定性的影响 |
4.5 竖板气浮池对水质变化的适应性研究 |
4.5.1 竖板气浮池对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效果 |
4.5.2 竖板气浮池对低温中浊水的处理效果 |
4.5.3 竖板气浮池对低温高浊水的处理效果 |
4.6 竖板气浮池分离区内流场特征 |
4.6.1 不同表面负荷下分离区流场特征 |
4.6.2 不同回流比下分离区流场特征 |
4.7 小结 |
第5章 沉淀—溶气气浮联用工艺生产性试验 |
5.1 水质季节性变化时气浮出水稳定性保障措施 |
5.1.1 沉淀—溶气气浮联用工艺的提出 |
5.1.2 沉淀—溶气气浮工艺的组成构造 |
5.1.3 沉淀—溶气气浮工艺的机理探讨 |
5.2 生产性实验背景 |
5.2.1 原水水质特点 |
5.2.2 生产中各单元存在的问题 |
5.2.3 出水水质问题分析 |
5.2.4 产水量问题分析 |
5.3 沉淀—溶气气浮联用工艺的应用 |
5.3.1 水厂原有工艺流程 |
5.3.2 原平流沉淀池尺寸 |
5.3.3 沉淀—溶气气浮联用工艺设计参数与特点 |
5.4 生产性实验结果 |
5.4.1 各单元对浊度的去除 |
5.4.2 各单元对有机物的去除 |
5.4.3 各单元对藻类的去除 |
5.4.4 各单元对氨氮的去除 |
5.4.5 各单元对嗅味的去除 |
5.4.6 各单元出水质谱分析 |
5.4.7 滤池反冲洗周期变化 |
5.5 效益分析 |
5.5.1 经济效益 |
5.5.2 社会效益 |
5.5.3 验收结果 |
5.6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的源起 |
2 课题国内研究现状 |
2.1 药学史研究相关着作 |
2.2 药学史研究文献 |
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4 论文的研究意义 |
5 论文的创新点 |
6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古代药学史概论 |
1 原始社会药物的萌芽 |
2 夏、商、周及春秋时期的药学 |
3 战国、秦汉及三国时期的药学 |
4 两晋、隋唐至五代时期的药学 |
5 宋辽金元时期的药学 |
6 明清(至鸦片战争)时期的药学 |
第三章 近代药学史概论 |
1 近代中药发展概况 |
1.1 药物学的发展 |
1.2 方剂学的成就 |
1.3 旧中国歧视中医药和中医药界的反抗斗争 |
1.4 中医药教育与科研 |
1.5 中医药学术团体与刊物 |
2 近代西药发展概况 |
2.1 西方药学的输入 |
2.2 西药商业的兴起与发展 |
2.3 制药工业的诞生与发展 |
2.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
2.5 药学(西药)教育 |
2.6 药学(西药)研究 |
2.7 医药学术团体和医药期刊 |
3 解放军革命根据地的医药卫生工作 |
3.1 中医药工作的开展 |
3.2 医药教育 |
3.3 医药工业 |
3.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
第四章 现代药学史研究 |
1 药学事业的发展 |
1.1 中药事业的发展 |
1.2 药品监督管理 |
1.3 制药工业 |
1.4 医药商业 |
1.5 药学教育 |
1.6 医药科技工作 |
1.7 医院药学 |
1.8 药学社会团体 |
1.9 药学书刊与网站 |
1.10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药学事业的发展 |
2 药学科学研究进展 |
2.1 现代药学史研究 |
2.2 中药研究 |
2.3 药学分科研究进展 |
2.4 药物学研究 |
第五章 结论 |
1 对现代药学史的研究意义重大,有关单位必须加强这方面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
2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宝贵遗产,必须坚决地继承并发扬光大 |
3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药学事业各项改革 |
4 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
5 实施“科教兴药”战略,推动药学事业全面进步 |
6 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
7 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中医药的国际影响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表1 |
(9)华西铝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华西铝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展背景 |
第二节 研究华西铝业发展战略的原因 |
第三节 战略相关理论 |
一、 战略的定义与特性 |
二、 产业结构分析理论 |
三、 以资源为基础的核心能力理论 |
四、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概述 |
第二章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
第一节 宏观环境分析 |
一、 政治环境 |
二、 经济环境 |
三、 与行业相关的政策环境 |
四、 社会文化环境 |
五、 自然资源环境 |
第二节 行业及竞争环境分析 |
一、 行业环境分析 |
二、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第三节 企业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 |
第三章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
第一节 企业内部状况 |
一、 财务状况 |
二、 人员及结构状况 |
三、 生产能力状况 |
四、 组织结构 |
第二节 华西铝业内部优势 |
一、 生产设备先进、辅助设施完善 |
二、 环保设施齐备、环境治理达标。 |
三、 生产工艺技术处于行业前列 |
四、 人员素质较高 |
五、 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好的产品质量 |
第三节 华西铝业内部劣势 |
一、 人员较多、冗员难以消化 |
二、 负担重、未能很好剥离 |
三、 国有制企业机制不灵活 |
四、 公司的营销能力薄弱,缺乏强有力的营销手段 |
第四节 企业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 |
第四章 华西铝业发展战略的选择 |
第一节 公司战略目标的确立 |
一、 华西铝业的战略意图和战略使命 |
二、 华西铝业有限公司的发展目标 |
第二节 公司战略选择 |
一、 华西铝业的竞争力专家评估 |
二、 华西铝业竞争态势的SWOT矩阵 |
三、 企业波士顿成长——份额矩阵(BCG) |
四、 战略聚类模型 |
五、 定量战略计划矩阵 |
第五章 华西铝业公司战略的实施 |
第一节 纵向一体化战略 |
第二节 差异化战略 |
第三节 低成本战略 |
第四节 战略实施的相关问题 |
一、 培育关键领域和环节的核心竞争力 |
二、 树立华西铝业公司的质量品牌优势 |
三、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
四、 提升华西铝业的销售能力 |
五、 建立与企业战略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
参考文献 |
后 记 |
四、全国40kt/a以上硫酸装置经验交流会在哈尔滨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2]北方微污染水源水中氨氮的预处理去除技术研究[D]. 李晓波.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3]钢混结构氯盐侵蚀-迁移多场耦合机制与主动电场控制研究[D]. 郭冰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
- [4]“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时期北碚的城市与建筑(1927-1949) ——重庆乡村就地现代化样本研究[D]. 李文泽. 重庆大学, 2018(04)
- [5]基于分级管控的东岳集团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 胡尊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6]西医传入中国:结核病案例研究(1900-1967)[D]. 何玲.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7)
- [7]溶气气浮除污染效能及其运行稳定性强化措施[D]. 刘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4)
- [8]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D]. 田丽娟. 沈阳药科大学, 2006(04)
- [9]华西铝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黄元春. 西南财经大学, 2004(04)
- [10]1989年我国硫酸工业信息汇编[J]. 于永生,张心南. 硫酸工业, 199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