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杨缵绪开发近代新疆的经济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陈冬雪[1](2021)在《清末同盟会在西北地区的革命宣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谭雪梅[2](2020)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播》文中研究表明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给救亡图存、积极探索中国出路的先进国人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传播的大背景下,地理位置上与俄国毗邻的新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情况如何?本文试就这一问题展开历史研究,特别聚焦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播开展专门探究。文章从结构上分为三大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语。引言就选题来源和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思路以及本文的重点与难点、创新点做了相关论述。正文共分四个部分,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前新疆面临的复杂形势,这为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播提供了现实土壤。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播虽然缓慢却是厚积薄发,为中华民族全面抗日作战提供了重要的大后方支持。其次,文章将整个传播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1919-1933年为马克思主义在新疆早期传播阶段,十月革命后,一些旅俄华工、俄侨等人自发的想要反抗新疆军阀统治进行的思想宣传活动,传播区域小,传播内容限于十月革命概况,在当局政府的严密封锁下效果甚微。二、1933-1937年为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进一步传播阶段,盛世才需要苏联的援助以保证自己的独裁统治。这一阶段联共党员和东北抗日联军进入新疆,维护了新疆政局稳定,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促进了新疆社会各方面发展。三、1937-1945年为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播高潮阶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共中央与盛世才结成统一战线。这一阶段新疆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局势大好,新疆成为全国抗战乃至国际反法西斯战场的重要后勤运输通道,新疆社会经济文化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三个阶段的渐次传播,奠定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使新疆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也使新疆汇入全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洪流。最后,本文分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播成效及历史启示。
陈福麟[3](2019)在《杨增新主政时期新疆财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国初期,新疆财政在继承清末财政制度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一方面是整核田赋、统税、牧税等,另一方面是财政机构不断完善,在对外税收政策方面,注重维护国家主权。杨增新主政时期,新疆财政收入以田赋、税收为主,而税收又以货物税和牧税为大宗,正杂各捐及其他各项收入占比不大;财政支出以军费及内务费为大项,其他各费在服从于此两项的前提下适度开支。财政结构比较单一,但从整体上来看,不断趋向优化,表现出逐步近代化的趋势。同时,由于新疆协饷断绝,税源不畅,财政收入增加缓慢,而财政开支却逐年增加,尤其是军费,在财政总支出中占比最大,加之行政事务的繁杂及其他司法、财政、民政等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加了财政开支。杨增新为缓解严重的财政压力,一方面积极、适度的改革财政、开辟税源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尽力节省开支,在保证军费与内务费开支的前提下,对其他各项开支适时、适实进行增减,使新疆省在财政入不敷出的情况下总体上保持了稳定,维护了祖国西北边疆的安全。
朱江华[4](2018)在《民国时期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研究(1912-1944年)》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是我国近代以来新一轮边疆危机加剧的历史时段。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内,地处西北边陲的新疆虽然不受中央政府的实力控制,但仍然与中央保持着若即若离之关系。作为地方实力派的新疆各届地方政府之所以能够在全国局势动荡之中,不同程度地维持边疆社会的稳定和促进了国家安全,教育施政是极其重要的关键所在。杨增新、金树仁、盛世才三届地方政府的教育施政,不仅事关新疆地方教育事业发展,更关乎边疆政治的成败,甚至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因此,教育服务于政治是有关民国新疆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着眼点,教育施政由此作为一个历史事实进入本研究的视野。本研究在大量查阅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以边政学、教育政治学、教育问题史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以“民国时期新疆地方政府的教育施政对维持新疆地方稳定和国家整体安全所发挥的正反两方面作用”为主线,以民国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所处的政治及历史背景、主政者教育施政的观念或态度、民汉教育的措置、教育的边疆安全与发展二重属性权衡、教育的央地关系把握为五条逻辑分线索梳理和呈现历史。为增强研究的生动性,本研究还运用个案研究手段以及史论结合原则,一方面将历史与现实对接,得到历史借鉴意义和引起现实反思;另一方面剖析三届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得失,进行优劣比较和原因分析。最后,从历史发展中得出经验启示,同时进行研究的前瞻性探讨。依据这一思路展开研究,形成的主要观点如下:教育施政的政治与历史背景上:杨增新政府处身于共和乍兴的新疆地方社会,政治变局较为复杂,教育历史条件与晚清相比极为落后;金树仁政府登台主政适逢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之际,处于国民党中央开始图取西北以及其自身在新疆社会内部政治根基不牢这样杌陧的内外境遇,教育的历史条件有了一定的积累但陈旧不堪;盛世才政府的主政基本处于国家抗战时期,其虽面临国民党对新疆实际谋求控制以及新疆内部动乱等政治困局,但同时在抗战历史主题下拥有良好的国际国内政治机遇,有利于开创新疆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政治观念及其影响下的教育施政理念方面:杨增新政府由于其主政者杨增新是前清遗吏出身且自身浓厚的封建伦理道德操守,加之民国初期新疆社会的内外危机的影响,决定其政治上抱守“羁縻治边”观念与“养防合一”的教育施政理念;金树仁政府由于其主政者金树仁阅历肤浅、能力不足及其政治视野的狭隘,导致了对集团利益和强权政治的迷恋,因此固守着“四同”政治小集团观念和教育施政的“权宜”态度;盛世才政府的主政者是拥有新思想的政治投机者,其丰富的人生经历以及其政治野心,决定了其审时度势和善于应变的统治风格,因此盛世才政府主政新疆能够抓住新疆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顺应时局提出“六大政策”政治主张和全新的“双以”教育施政方针。对待新疆民汉教育方面:杨增新政府对于二者基本采取分立举措,官办教育实施汉文和汉化教育且着眼于地方的地方治理的自足,少数民族私立教育则加强监管杜绝外来思想意识形态的渗透以维持地方安定,同时还十分支持封建色彩浓厚的新疆本地的经堂教育,力求边疆社会因俗治俗;金树仁政府在公立学校教育方面基本因袭杨氏的汉化策略然而在国民学校的扩充方面亦属有限,而对少数民族教育则基本无力监管甚至达到放任的地步;盛世才政府由于提出了“以民族为形式,以六大政策为内容”教育施政方针,新疆地方民汉教育实现了共举,官方和民众真正地联手协作,公立国民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会立学校教育都繁荣起来教育的边疆属性权衡方面:杨增新政府兼顾边疆教育的安全与发展二重因素,但总体上安全重于发展,安全上坚守封闭与传统两原则,发展上将实业教育视为边疆社会根基而视师范教育为教育的补充手段;金树仁政府在边疆安全上的教育举措走向偏颇,偏重于加强军事教育强化统治以及防范民族知识分子,而在边疆发展方面尚没有长远的计划与足够的行动;盛世才政府在边疆安全与发展二重属性的举措做到了并行和并重,安全上分别实施了强化政府政策教育以筑牢思想防线、宣扬抗战建省观念以此发动师生巩固大后方、完善教育机构以强化监管与指导等举措,发展上分别积极推动了教育发展的规划与安排、扩大经费投入保障各类教育的落实、义务教育建章立制和各类学校并进发展等新疆教育的央地关系方面:杨增新政府坚持在教育的自决原则下与中央政府保持基本的形式上的行政关联;金树仁政府在防范国民党中央对新疆教育的实质影响之下附和其一般的行政指令;盛世才政府兴办教育并非仅仅依靠国民党中央政府,更多地吸纳了苏联、中共以及国内民主人士的援助力量,因此在教育的央地关系上主要是个人政治利益优先下的回应与权变就新疆学院兴办始末和新疆反帝会的抗战教育这两个政府教育施政的历史标识进行探讨,其价值在于我们可以将其与新疆地方当下的高等教育与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对接起来,反思其中的诸多问题在分析和述评民国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得失方面,研究认为杨增新政府教育施政得失参半,金树仁政府教育施政总体上弊端超过成就;盛世才政府的教育施政得大于失,其借鉴意义深远最后,研究总结出一些历史启示:在客观事实层面,民国新疆的教育状况并非总是落后,而有其历史变迁,它的兴衰进退与各届地方政府的不同的施政情况密切相关。在政府主体作为层面,对边疆地区教育发展,政府必须彰显主导性作用,不但要正确把握教育发展的政治方向,更要通过教育发展促进边疆地方问题的治理。在历史认识层面,对于新疆地方,政府的教育施政要兼顾边疆安全与发展、朝向多民族多文化融合方向发展、契合国家重要历史任务和政治主题。这些经验有益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发展形势下的边疆治理。
初阔林[5](2018)在《民国时期新疆省地方军制研究(1912-1949)》文中认为辛亥革命爆发后,同全国的其他地区一样,我国新疆也进入了一个“军阀”掌权的特殊时期。在军阀割据的混乱时局下,如何以保持有限的武力来维持政局稳定,成为民国新疆主政者所首要考虑的问题。这一问题的重要程度,由于新疆地处我国西北门户、边防国防任务艰巨的属性,从而更加清晰地凸显出来。因此,军制建设,详细来说,包括军事组织编制、兵役制度、军事后勤体制、军事教育训练体制等各个方面的建设,成为新疆各位主政者所必须考量问题的重中之重。民国时期新疆之军制,系承接清末新政军事改革而来,同时也是世界军事近代化浪潮下对清代新疆军制之继承、革新与发展。本论文包括五个部分,即:民国新疆的军事组织编制,民国新疆的兵役制度,军事后勤与地方经济,军事训练和教育,军制、多民族社会与边疆安全。在本论文第一章中,首先在略述清代新疆军府制度的基础上,回顾了清末新政期间新疆军事改革的情况,而后对杨增新、金树仁、盛世才以及国民政府入主新疆后的四个阶段期间,不同军事建设思路下新疆军事组织编制的变迁情形,进行考证梳理。通过对军事编制体制的考证研究,可以看出在当时情况下,主政者力图实现省部的军政统一与省内各地方的军政分离是其治军原则之一重点。第二章着重考察了民国新疆的兵役状况,对兵役制度的性质进行界定,重点着眼于兵源的民族、籍贯属性以及兵员服役状况等,更进一步从兵役的权利义务方面进行分析。分析认为,在当时中央和地方政治建设缺乏建树的话语体系下,其兵役体制依然很难走出传统自然经济条件下募兵的窠臼。从这一点来讲,在兵役制度方面,与全国其他地方相似,具有传统募兵与强征相结合的特点。第三章从民国新疆的军事后勤组织、官兵薪饷制度、军械的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并着重探讨军费筹支与人口、地方经济之关系。通过对各种数据的整理分析,表明民国时期新疆的军饷支出成为地方财政的沉重负担,这对地方经济、地方政治,乃至地方社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四章讨论了民国新疆军事教育和训练的组织体制,军事教育和训练的内容,以及军事教育训练所产生之影响。认为民国新疆的军事教育训练体系具有从学习德日到仿苏效美的演变轨迹,体现了鲜明的受外来因素影响的特点。第五章首先分析民国新疆军制变迁之国际、国内背景,力图从风起云涌的国内外复杂形势中,探寻军制发展的规律。之后再从民族、民族主义的角度出发,更深入地理解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归纳民国新疆军制发展特征以及总结其对边疆安全的启示,认为政治稳定统一是边疆安全的根本,坚守文化传统对于安边固疆具有灵魂作用,并认为加强民族理论研究、构建和谐民族关系至关重要。新疆是中国西北边疆的门户,其政治、军事稳定直接关系到边疆安全,也关系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民国时期新疆军制建设内容颇为复杂,本文抽丝剥茧,从五个主要的方面,主要运用历史学、民族学的方法,并参用军事学、社会学理论,在分析大量档案文献资料,综合运用各种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考述研究。研究认为,民国新疆的军事建设,与当时政治、经济、民族、社会、宗教文化等各领域建设息息相关,在混乱复杂的时局下,虽历经各种艰难,但民国新疆的军事基本实现了向近代化的转变,维护了边疆的安全和国家的统一,其中经验对今天仍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龙国仁[6](2018)在《民国时期新疆伊犁社会经济专题研究(1912-1937)》文中认为在晚清协饷中断后,新疆财政难以为继,到民国之时,内地军阀混战不断,中央政府则无力西顾。在此情况下,新疆当局者为维持边疆地区稳定,要么“闭关”以堵“祸水”,要么仰赖外力以撑时局。本文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考察民国时期伊犁社会经济。全文共分上、下两篇:上篇(第一、二两章),从纵向的角度,宏观考察了民国时期伊犁社会经济状况,并将民国时期伊犁(1912-1937年)社会经济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1912-1930年为第一阶段——缓慢发展期,这一阶段包括整个杨增新时期和金树仁主政前期。在“无为而治”的“愚民”政策作祟下,伊犁社会经济未能实现应有的发展。1931-1933年为第二阶段——全面衰落期,这一阶段为金树仁主政后期且以“哈密事变”为大致分界线,伊犁社会经济遭受战乱影响而全面衰落。金树仁倒台后,为了夺取新疆最高统治权,伊犁张培元联合马仲英发起反盛之战。由此之故,伊犁成为直接战场,致使大批民众流离失所,民不聊生,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1934-1937年为第三阶段——快速恢复与发展期,这一阶段为盛世才主政前期。在苏联的支援下,盛世才政府实行了“六大政策”,伊犁以此为契机,结合自身实际,在1935年制定并实施了第一期三年计划,其社会经济取得较大成绩,实现了快速恢复与发展。民国时期伊犁社会经济的曲折发展,与主政者的决策智慧不无关系。经济决策的正确与否,关乎经济发展之全局。杨增新、金树仁、盛世才在民国时期伊犁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出了不同的历史抉择。其中交往层面上的封闭与开放、技术层面上的守旧与革新、教育层面上的愚民与开智,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左右着伊犁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下篇(第三至八章),以横向的角度,从社会经济政策与措施、社会经济建设、屯田与民族关系、社会经济纠纷、生存风险与社会保障、教育经费等不同切面阐述和分析了民国时期伊犁社会经济状况,尤其是盛世才主政初期的伊犁社会经济。社会经济政策与措施,是基于社会经济客观现状,政府为解决社会经济问题所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举措。当时政府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财政收支矛盾,即赤字问题。从三年计划、禁烟、安置归化军等经济政策和措施中可以看出,政府试图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做大经济“蛋糕”,增加财政收入,以期解决财政赤字问题。但因受限于社会经济基础和政策服务对象的阶层性,最终蛋糕虽有所增大,却仍然无法弥补收支失衡。在生存性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官争民利就不可避免。社会经济建设方面,本文选择了水利建设和监狱建设,以点带面地考察和认识民国时期伊犁近代化建设的相关问题。由此说明,近代化成为当时一个两难的选择:一方面,近代化表明了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结点;另一方面,近代化建设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其结果造成了财政危机。尤其是人的近代化的远未完成,成为近代化的藩篱。屯田对近代伊犁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和民族关系变迁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清朝重新统一新疆后,为保障驻军粮食的供应,在伊犁实行屯田。屯田的持续推进,逐渐改变了以牧业为主的经济生态,形成了农耕、游牧、商业等多种民族经济并存的局面,从而奠定了近代伊犁民族分布的格局。屯田还使近代伊犁民族关系呈现出从隔离到接触,再从碰撞到交融的发展特征,形成了从多元到一体的区域性融合。社会经济纠纷产生于基层社会的日常生产生活中,看似细小却事关社会秩序和稳定大局。近现代以前的传统社会,纠纷的解决主要依赖于民间习俗和惯例,但民国以后,国家权力强化了对基层社会的控制,民间习俗和惯例在化解社会纠纷的作用中逐渐减弱,由此,国家权力进一步向基层社会延伸。生存风险与社会保障是社会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其一,盛世才政府为军公教人员提供较为优厚的社会保障,尤其在物价飞涨、物资短缺等现实困难下,使军公教及其家属生活有最低限度的保障,这对政治的正常运转意义重大。其二,对广大农牧民,政府却几乎没有制度性的社会保障措施出台,一般只是临时性的政策应对。更有甚者,对军公教人员较为优厚的社会保障是以牺牲广大农牧民的利益为代价。因此,对军公教人员的恩泽其实是对普通民众的榨取和掠夺。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确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民国时期伊犁教育实现了从宗教教育向学校教育的演进,从民族学校向国民学校的转变。以国民教育培育国家意识,对整合边疆具有特殊作用。同时,也应警惕教育对民族分裂意识的另类觉醒。下篇所选取的历史切面,是为了回答全面抗战前伊犁社会经济的微观内容,试图揭示后来社会动荡,乃至三区革命爆发的社会经济动因。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民国时期新疆社会经济状况导致了民众认同的复杂化。正处于近代民族、国家意识形成与建构期的新疆各族,其认同的复杂化,成为民国乃至当代中国新疆长治久安的隐患。
牛燕军[7](2017)在《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1884-1949年)》文中指出清末民国时期是新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城市作为该区域的中心,成为新疆社会经济的重要缩影。由于历史背景、自然地理、以及人文、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近代新疆城市演变与社会变迁进程,既经历了与沿海、内地城市相似的历史进程,也有着自身独特的演变轨迹。同治朝初年以来新疆的长期战乱和外敌入侵,对城市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使得乾嘉时期形成的良好发展势头出现停滞与衰退。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前后,经过左宗棠、刘锦棠等人一系列新的治理措施的实施,城市社会经济得到较快复兴和发展,尤其是开埠通商和新疆新政的推行,进一步推动着边疆城市近代化进程的启动。另一方面,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列强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我国西北边疆地区的政治控制和和经济侵略程度日益增强,以英俄为代表的外部殖民势力,为将新疆纳入各自势力范围展开激烈博弈,天山南北城镇的半殖民地化色彩不断加深。民国以降,中央政府在西北边疆地区的影响力和控御力日趋式微,新疆地方政府长期处于半独立、半割据的状态,新疆历任军阀割据一方,实行独裁统治,使得边疆城市的发展与变迁轨迹印烙着鲜明的个人色彩。对地处西北内陆边疆地区的多民族城市的近代变迁展开研究,不仅有助于拓宽和深化城市史研究领域,而且也能为当前的新疆城市化、现代化建设提供宝贵经验教训。本文围绕新疆城市的近代变迁这一主题,以天山北路东麓的乌鲁木齐为区域对象,以1884年新疆建省至1949年的新疆和平解放共65年为时段,从空间、经济和社会三个角度入手,在较为客观、全面和系统勾勒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脉络和变迁状况的基础上,深入揭示新疆城市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特点、动因、历史局限性以及现实启示等,为边疆城市史研究提供典型范例。具体而言,首先,勾勒乌鲁木齐城市空间结构从“双子城”的复式结构到“一城多区”的多中心结构,再到现代都市建设进程中社会空间显着重构的演变轨迹及特点。其次,以宏观历史事件为线索,将近代乌鲁木齐城市的经济发展史分为三个不同时期和阶段,分别为晚清的起步阶段(1884-1911年)、民国前期的初步发展阶段(1912-1933年)、民国后期的曲折发展阶段(1934-1949年)。对不同历史阶段城市经济发展状况主要围绕工业、商业贸易、金融等几个方面展开具体、系统的论述。最后,选取反映城市社会变迁的典型层面进行横向的专题研究。具体以城市人口、社会阶层、衣食住行、习俗礼仪、娱乐方式、思想观念、文化教育与医疗卫生等方面为例,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近代新疆城市社会变迁的丰富图景。结语部分主要是对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变迁的总体思考,通过总结归纳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特点及动因,分析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历史局限性,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探讨对当前新疆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启示。总而言之,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历史背景下,多重力量彼此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新疆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城市的传统社会经济发生重要转型和变迁。但是另一方面,作为多民族共存的内陆边疆城市,社会经济的近代化程度依旧是初步的、局部的,不同民族社会的近代化模式和路径也不尽相同。表现在城市空间结构方面,满汉二城对立的传统城市空间结构被打破,旧的空间不断重组,以沙俄为主的资本主义殖民势力空间,和以维吾尔族、回族为主的穆斯林空间等新的空间逐渐生成,城市空间的异质性、复杂性特征表现显着,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从区隔走向交融经历了漫长、复杂的历史。
关小哲[8](2017)在《晚清民国时期新疆湘籍人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的近代化,湘籍人不可或缺,尤其是晚清民国时期,新疆军、政、文教等领域湘籍人的所占比例较大,且大都位居重要之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活动对新疆的近代文明与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晚清时期,归复新疆时钦差大臣兼督办新疆军务的左宗棠、新疆首任巡抚刘锦棠、首任布政使魏光焘、归复新疆之战有战功的湘籍将领罗长祜、谭拔萃、黄万鹏和余恩虎等,及其时湘军子弟。他们为摧毁阿古柏侵略势力、打击英俄等外国的入侵而付出满腔热血甚至生命。新疆建省后八位就任巡抚,湘籍人就占了三位,分别是刘锦棠、魏光焘和潘效苏;另外,加上如担当地方提督的谭上连等,道员的黄炳焜等,总兵的方友升等以及大量如知县蒋士修等湘籍中下层新疆军政官员,他们或主政制定或贯彻执行的路线、方针、决策从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新疆的近代化发展的进程,也影响着新疆的各民族的思想文化的交流、融合和进步。民国时期,以高举新疆辛亥革命“首义”大旗的刘先俊等为首的湘籍民主革命志士,不知激励了多少人为推翻清王朝在新疆的统治和实现“民主共和”而奋斗;以毛泽民为首的湘籍新疆金融改革先行者对新疆经济的近代化发展作用不可小觑;以毅然举起和平义旗的陶峙岳,陶晋初等湘籍将国民党军政官兵,促成了新疆和平过渡,从而保存了新疆已有的建设成果,不但造福新疆人民,也使国家受益。此文重点研究晚清民国时期的湘籍人在新疆的活动及其重要意义。行文主要以新疆湘籍人的来源与分布、及其在新疆政界、军界、经济界、文化与教育等界的一系列的活动为中心,遵循新疆各界近代化发展这条线索展开论述,旨在探讨与阐释湘籍人的活动及其所带来的湖湘精神在新疆的近代化发展与各民族间交流和融合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李兴瑞[9](2017)在《志锐与清末西北政局》文中研究指明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始终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更无暇顾及西北边疆地区,因此西北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否也就完全仰赖于边疆任职的官吏,他们的心态,他们的见识、他们采取的举措都与边疆的安危息息相关。作为后清流集团重要成员的志锐被贬职乌里雅苏台,自此辗转西北地区近十八年。志锐历任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伊犁领队大臣、宁夏副都统、伊犁将军等职,是边疆地区的重要边吏,有着丰富的治边经验。志锐早年间作为后清流集团的重要成员,和当时翁同龢、盛昱、文廷式等人关系密切,也曾受他们的影响开始密切关注西北局势。中日甲午战争,志锐等后清流人士先后上书主张对日作战、还政于光绪帝。因而触怒慈禧,被贬往西北边疆。志锐在新疆任职期间两次办理司牙孜案、开办伊犁养正学堂、巡阅卡伦,筹办伊犁边防。任职宁夏期时,志锐又直言不讳新政弊端,主张融合满汉,这在当时的环境下是极为难得的。辛亥革命爆发后,边疆局势急转直下。但是面对协饷断绝和日益失控的边疆局势,志锐因为处置不当,激起伊犁革命,最终殒命于此。笔者对志锐在西北边疆任职的经历做了一个全面的整理和论述,试图通过他这样一个经历特殊的西北边吏,进一步深入探究清末对西北治理的态度和举措得失。
宋德清[10](2016)在《清末民国新疆商会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商会问题的研究,作为近代经济史的研究课题之一,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兴趣和重视。本文试图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清末民国时期商会产生发展的全过程及其历史原因、性质特征以及历史作用等展开探讨,梳理新疆商会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清末以来,军事行动、政府政策和人口流动三种因素相互交错,引起了清末民国新疆商业的兴起。依据文献和档案资料,以迪化总商会、古城商会、绥定商会为研究对象,力求对其组织机构、商业社会活动和深刻影响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揭示清末民国新疆商会组织在运营上的系统性和局限性,继续展开对新疆商会在管理制度、经营思维和政治活动方面的描述,不仅是与内外商会组织的一种对比,还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人文地理环境下对新疆商会的阐释。由此可见,清末民国新疆商会组织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践行者,是近代民主思想的布道者。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论述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展示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探讨清末新疆商会组织兴起背景,包括军事行动、政府政策和人口流动等方面的影响。第三部分介绍清末民国新疆商会的组织机构,主要以迪化总商会、古城商会和绥定商会为样本,展露其规范市场秩序和处理商业纠纷以及保障商人权益的作用。然而在特定社会条件下所起作用却不尽人意。第四部分为清末民国新疆商会管理制度,分别介绍选举制度、会员制度和理监事制度。在制度层面上存在着分工明确、权责分明、相互协作,不过在实施上还受着困扰和束缚。第五部分说明清末民国新疆商会组织起到了纽带作用,联结了商人与政府、社会,实际成为三者间的一座桥梁,并在促进经济发展和革新社会思想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结语以一定的视角观察清末民国商会组织在社会大变局的形势下践行着经济社会使命,把其看做社会管理、经济调节和政治辅助的组织之一。
二、杨缵绪开发近代新疆的经济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杨缵绪开发近代新疆的经济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选题的来源与意义 |
1.1.1 选题的来源 |
1.1.2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创新点 |
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前的新疆 |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前孤悬塞外的新疆 |
2.1.1 帝国主义列强不断侵略中国,蚕食新疆 |
2.1.2 国内政治经济局面混乱,新疆社会发展缓慢 |
2.1.3 西方进步思潮传入,新疆文化教育事业展现新气象 |
2.2 马克思主义传入新疆的现实土壤 |
2.2.1 新疆社会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
2.2.2 新疆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
2.2.3 俄国十月革命影响辐射新疆 |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早期传播(1919-1933) |
3.1 早期传播阶段的国际国内背景 |
3.1.1 中苏关系改善,边界趋于稳定 |
3.1.2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的开启 |
3.1.3 新疆社会封闭自守 |
3.2 早期传播阶段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的特点 |
3.2.1 传播主体:旅俄华工、俄侨、少数民族进步人士为主 |
3.2.2 传播内容:主要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情况 |
3.2.3 传播方式:以传单、口头宣传为主 |
3.2.4 传播影响:撒下革命的火种 |
3.3 小结 |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进一步传播(1933-1937) |
4.1 进一步传播阶段的国际国内背景 |
4.1.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席卷全球 |
4.1.2 日本加紧侵略中国的脚步 |
4.1.3 盛世才政府与苏联友好往来 |
4.2 进一步传播阶段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的特点 |
4.2.1 传播主体:以联共党员与东北抗日联军为主 |
4.2.2 传播内容:以马列主义经典论着为主 |
4.2.3 传播方式:以“六大政策”为宣传导向 |
4.2.4 传播影响:新疆经济文化事业得到发展 |
4.3 小结 |
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播高潮(1937-1945) |
5.1 传播高潮阶段的国际国内背景 |
5.1.1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大幕拉开 |
5.1.2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
5.1.3 中共中央与盛世才建立统战关系 |
5.2 传播高潮阶段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的特点 |
5.2.1 传播主体: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的民主进步人士 |
5.2.2 传播内容: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为主 |
5.2.3 传播方式:综合利用宣传媒介和文艺活动 |
5.2.4 传播影响:新疆充分发挥抗战大后方作用 |
5.3 小结 |
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播成效(1945-1949) |
6.1 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思想基础 |
6.2 为抗战胜利和新疆和平解放奠定了基础 |
6.3 经济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
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新疆传播的历史启示 |
7.1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
7.2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7.3 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不动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杨增新主政时期新疆财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清末新疆财政 |
(一)财政体制的变革 |
(二)财政收入的变化 |
(三)财政支出的变动 |
二、杨增新主政时期新疆省的财政管理 |
(一)中央与地方分税制度 |
(二)财政制度 |
(三)财政管理机构 |
(四)税收及其规章制度 |
三、杨增新主政时期新疆财政收入 |
(一)田赋 |
(二)货物税 |
(三)牧税及牲畜税 |
(四)关税 |
(五)盐税 |
(六)其他 |
四、杨增新主政时期新疆财政支出 |
(一)内务费 |
(二)军费 |
(三)教育费 |
(四)外交费 |
(五)农商费 |
(六)其他 |
五、杨增新主政时期新疆财政收支规模、构成及特点 |
(一)新疆财政收入结构及规模 |
(二)新疆财政支出结构及规模 |
(三)杨增新主政时期新疆财政的特点 |
余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4)民国时期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研究(1912-1944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理论基础 |
五、概念界定与研究边界 |
六、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杨增新政府的教育施政(1912-1928年) |
第一节 共和乍兴之新疆:多重政治变局与教育历史变迁 |
一、伊犁革命政府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冲击 |
二、苏联布尔什维克的革命思潮在新疆的影响 |
三、“双泛”思想意识形态在新疆社会加剧渗透 |
四、新疆教育发展的历史条件变迁 |
第二节 旧式官僚之立场:“羁縻治边”下的“养防合一”教育施政理念 |
一、杨增新旧式官僚政府的构成及施政依靠 |
二、旧官僚的羁縻治边观念及其表现 |
三、“养防合一”的教育施政理念 |
第三节 民汉教育的分立:汉文官办的自足与民族私立的监管 |
一、汉文官办教育施政的自足 |
二、民族新式私立教育的监管 |
第四节 教育的边疆属性衡量:安全与发展兼顾及其轻重措置 |
一、教育施政的安全属性考察:抱守封闭与传统原则 |
二、教育施政的发展属性分析:实业强基,师范补员 |
第五节 教育的央地关系权衡:坚持自主原则下的微弱关联 |
一、教育观念:地方与中央之间的抵牾与差距 |
二、教育行政:地方敷衍与中央放任共存 |
三、学校教育实施:地方行为滞后于中央的变革节奏 |
第二章 金树仁政府的教育施政(1928-1933年) |
第一节 登台主政之境遇:杌陧的内外政治情势与教育的历史遗留 |
一、历史转捩下金树仁政府的杌陧政治情势 |
二、教育发展的历史遗留 |
第二节 集团利益之主导:“四同”政治观念下的“权宜”教育施政态度 |
一、金树仁政府“四同”政治观念分析 |
二、金树仁政府“权宜”教育施政态度考察 |
第三节 民汉教育的敷衍:有限扩充汉校与消极放任民校 |
一、国民教育扩充的有限性和不稳定性 |
二、民族学校疏于管理,“双泛”影响严重 |
第四节 教育的边疆属性检视:安全举措偏颇与发展的行动不足 |
一、兴办军事教育以期强军统治 |
二、漠视民族教育,防范民族知识分子 |
三、教育的发展缺少足够有效的行动 |
第五节 教育的央地关系把握:防范中央实质影响与附和其行政指令 |
一、坚守统治利益,拒斥三民主义思想传播 |
二、教育发展在形式上附和国民政府的要求 |
三、与中央部门畅通信息,防范不法文化考察 |
第三章 盛世才政府的教育施政(1933-1944年) |
第一节 历史脉搏之把握:政治困局中的机遇与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
一、主政困局的解决与机遇的把握 |
二、开辟新疆文化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
第二节 政治投机之姿态:“六大政策”主张下的“双以”教育施政方针 |
一、广纳各方进步力量,充实与革新政府机构 |
二、“六大政策”的产生及其确立 |
三、“双以”教育施政方针指导下的教育新面貌 |
第三节 民汉教育的共举:官民携手推进各民族教育繁荣 |
一、全面设立民族文化促进会,兴办会立学校 |
二、积极采纳民族人士的教育建言 |
三、正面回应与合理措置民族语言及文化的多元 |
四、推动各民族教育事业与国家抗战历史主题融合 |
第四节 教育的边疆属性探析:安全与发展的并行并重 |
一、强化“六大政策”教育,筑牢思想安全防线 |
二、宣扬抗战建省观念,发动师生巩固大后方 |
三、完善文化和教育管理机构,强化教育监管与指导 |
四、加强教育发展的规划与安排 |
五、扩大经费投入,确保各类教育的有力实施 |
六、义务教育建章立制,各类学校齐头并进 |
第五节 教育的央地关系措置:政治利益下的回应与权变 |
一、以维护个人的政治利益为根本立场 |
二、保持新疆地方与中央的教育联系 |
三、在央地关系之间的游移和权变 |
第四章 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的两个历史标识 |
第一节 新疆学院:地方政府兴办高等教育始末及其社会价值 |
一、新疆学院建设发展始末 |
二、兴办新疆学院的社会价值 |
三、地方政府对待高等教育的施政态度 |
第二节 新疆反帝会:地方政府与民众联合开展抗战教育之典型 |
一、反帝会的创建及其性质 |
二、反帝会的抗战教育活动 |
三、反帝会抗战教育活动的社会影响 |
第三节 价值探寻:历史借鉴与现实反思 |
一、历史借鉴 |
二、现实反思 |
第五章 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得失举要与比较 |
第一节 变中谋安及其因习守成:杨增新政府教育施政得失 |
一、教育权的把握与教育资源的分配 |
二、教育与边疆政治社会化 |
第二节 适时改良及其敷衍褊狭:金树仁政府教育施政得失 |
一、金树仁政府教育施政的成绩 |
二、金树仁政府教育施政的偏失 |
三、举措偏失带来的政治恶果 |
第三节 全新锐进及其正反面相:盛世才政府教育施政得失 |
一、教育施政的革新举措 |
二、教育施政的历史突破 |
三、民主进步与专制独裁并存的两副面相 |
第四节 综合评述:各届政府教育施政得失比较与差异原因 |
一、各届政府教育施政举措得失比较 |
二、民国新疆各届政府教育施政差异的原因分析 |
结语 |
一、历史发展之边疆安全启示 |
二、学术领域之相关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
(5)民国时期新疆省地方军制研究(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基本史料与研究概况 |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民国新疆的军事组织编制 |
第一节 清代新疆军制略述 |
一、清代新疆军府制略述 |
二、勇营制度的建立与裁撤 |
三、“清末新政”之军事改革 |
第二节 杨增新“弱兵思想”下的新疆军事组织编制 |
一、“弱兵”的军事建设原则概述 |
二、军队的组织编制 |
三、“弱兵”思想之利弊 |
第三节 从金树仁的“军事强化”到盛世才的“整军经武” |
一、从“弱兵思想”到“军事强化”转变的原因 |
二、金树仁统治时期的军事组织编制 |
三、盛世才的治军原则和特点 |
四、盛世才时期的军事组织编制 |
第四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新疆军事组织编制 |
一、盛世才的离职与国民政府掌管新疆 |
二、国民政府主政新疆时的军事领导体制 |
三、国民政府时期新疆军队编制 |
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新疆的兵役制度 |
第一节 关于民国新疆兵役制度性质的界定 |
一、何为兵役制度 |
二、兵役制度形式略述 |
三、民国新疆的兵役制度形式和性质 |
第二节 兵员的招募来源、服役形式及退伍管理 |
一、不同时期兵员招募原则和来源的变化 |
二、招募方式和服役状况 |
三、兵籍和复原退伍管理 |
第三节 新疆“回队”招募中的兵役权利和义务分析 |
一、“回队”成军之缘由 |
二、“回队”用命情形 |
三、“回队”折射的兵役权利与义务关系 |
小结 |
第三章 民国新疆的军事后勤与地方经济 |
第一节 军事后勤组织体制 |
一、军事后勤的重要作用 |
二、民国新疆的军事后勤组织体制 |
三、后勤组织管理方式 |
第二节 官兵薪饷制度 |
一、军官饷制 |
二、士兵薪饷制度 |
三、“恩饷”等其他饷项 |
四、军队“吃空饷”状况严重 |
第三节 军械的来源、数量种类与管理 |
一、民国新疆的军械装备情况 |
二、军械来源 |
三、民国新疆军工业的发展 |
第四节 军饷来源与地方经济 |
一、民国新疆的军费支出 |
二、军费的筹措 |
三、民国新疆的军费与地方经济 |
小结 |
第四章 民国新疆的军事训练与教育 |
第一节 军事训练与教育概述 |
一、军事训练与教育在军事体系中的作用 |
二、民国新疆军事教育与训练组织体制的变迁 |
三、从法德日—仿苏—效美:军事教育训练体系的外来特征 |
四、民国新疆军队教育训练体制发展的动因 |
第二节 民国新疆的军事训练 |
一、民国新疆军事训练的理念 |
二、民国新疆的军事训练的内容 |
三、军事训练的作用和效果 |
第三节 民国新疆的军事教育 |
一、民国新疆的军事教育途径 |
二、军事教育的内容 |
三、民国新疆军事教育兴办的意义及影响 |
小结 |
第五章 军制、多民族社会与边疆安全 |
第一节 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 |
一、沙俄衰落、苏俄建立契机成为杨增新弱兵可行性之一因素 |
二、苏联与日本的对抗竞争促成苏盛军事合作—盛世才的整军经武 |
三、内地军阀混战、政权更迭与金树仁的军事强化 |
四、英国、土耳其及双泛思想滥觞造成的军事压力 |
第二节 军制改革与多民族社会 |
一、民国时期新疆各民族人口与分布格局述略 |
二、民国新疆的民族关系与军制变迁 |
第三节 民国新疆军制变迁的特征与启示 |
一、民国新疆军制变迁的特征 |
二、民国新疆军制嬗变对当今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民国时期新疆伊犁社会经济专题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
(一) 研究区域 |
(二) 时间选段 |
(三) 研究意义 |
二、主要史料来源 |
(一) 档案史料 |
(二) 地方志 |
三、学术回顾 |
(一) 国内研究状况 |
(二) 国外研究状况 |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一) 研究难点 |
(二) 创新点 |
上篇 民国时期伊犁社会经济概要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伊犁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及特点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伊犁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
一、自然地理基础 |
二、经济结构基础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伊犁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
一、农牧比重进一步倾斜 |
二、经济近代化进程加速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伊犁社会经济分期述评 |
第一节 1912-1930年:缓慢发展期 |
一、农业 |
二、牧业 |
三、工业 |
四、药业 |
五、贸易 |
六、交通 |
第二节 1931-1933年:全面衰落期 |
一、区域内外情形 |
二、战争的破坏 |
第三节 1934-1937年:迅速恢复与发展期 |
一、财政金融的改进 |
二、近代化因素的增长 |
小结: 统与变革中的历史抉择 |
下篇 民国时期伊犁社会经济专题研究 |
第三章 社会经济政策与措施 |
第一节 第一期三年计划 |
一、出台的背景 |
二、计划的内容 |
三、发展成效与不足 |
第二节 禁烟的经济措施 |
一、禁烟的经济背景 |
二、禁烟经济措施的内容 |
三、禁烟经济措施的评价 |
第三节 归化军土地安置 |
一、土地安置的原因 |
二、土地来源与划拨数量 |
三、土地安置的衍生问题 |
四、土地安置的影响 |
小结: 赤字困局下的官争民利 |
第四章 社会经济建设 |
第一节 水利建设 |
一、建设背景 |
二、建设内容 |
三、困境及其应对 |
第二节 监狱建设 |
一、监狱建设的动因 |
二、监狱建设的内容 |
三、监狱建设的局限 |
小结: 近代化的藩篱 |
第五章 屯田与民族关系 |
第一节 屯田与民族分布格局的初步形成 |
一、农耕民族 |
二、游牧、商业民族 |
第二节 屯田与民族关系的变迁 |
一、从隔离到接触 |
二、从碰撞到交融 |
小结: 从多元到一体的区域性融合 |
第六章 社会经济纠纷及其解决机制 |
第一节 土地纠纷 |
一、土地纠纷的原因分析 |
二、土地纠纷的解决机制 |
第二节 农田水利纠纷 |
一、水案举要 |
二、水利纠纷的解决 |
三、水利纠纷的特殊性 |
小结: 国家权力的扩张 |
第七章 生存风险与社会保障 |
第一节 生存困境 |
一、农民 |
二、牧民 |
三、公教人员 |
第二节 致困的因素 |
一、生产力落后 |
二、物价上涨 |
三、税收过重 |
四、自然灾害与瘟疫 |
第三节 贫困的危害 |
一、危害政治风气:贪污腐败 |
二、危害经济秩序:抗不纳税、拖欠粮款 |
三、危害社会安定:匪盗猖獗 |
第四节 社会保障措施 |
一、军公教的社会保障 |
二、农牧民的社会保障 |
小结: 恩泽中的榨取 |
第八章 教育及其经费问题 |
第一节 教育的历史演进 |
一、清朝末期:从宗教教育到学校教育的演进 |
二、民国前期:教育的曲折发展 |
三、民国后期:从民族学校到国民学校的转变 |
第二节 教育经费困境及其应对 |
一、教育经费不足及其原因 |
二、教育经费筹措的多元化 |
小结: 边疆整合之纽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1884-194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图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基本史料 |
(一) 汉文文献 |
(二) 外文文献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的重、难点 |
(二) 创新之处 |
上篇 空间演变篇 |
第一章 生态环境 |
第一节 自然条件 |
第二节 人文背景 |
第二章 从“双子城”到“一城多区”——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初步转型(1759-1933年) |
第一节 复式城市空间的建构(1759-1884年) |
一、迪化城的初建与扩建 |
二、巩宁城的修建 |
三、破坏与重建:战乱对城市的影响 |
四、城市各民族的形成与分布 |
第二节 “一城多区”:多重力量驱动下城市空间的区隔(1885-1933年) |
一、满汉二城的合并与城市空间的初步整合 |
二、贸易圈与领事馆:沙俄势力的渗透与与城市空间的异化 |
三、会馆与庙宇:城内汉族社会空间的塑造 |
四、清真寺与巴扎:城外少数民族商业空间的生成 |
五、城市民族结构与居住格局的演变 |
六、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城市面貌概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市政建设与城市社会空间的重构(1934-1949年) |
第一节 市政规划的出炉与城市空间的延展 |
一、市政机构的完善与城市功能分区 |
二、城市空间的延伸和扩展 |
第二节 市政建设的展开与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变迁 |
一、城墙的拆建 |
二、街道的改扩建 |
三、城市房屋的拆迁 |
四、城市新式公共空间的辟建 |
五、城市公用事业的开发与市民生活空间的演变 |
第三节 区隔下的混融:市政建设对城市民族居住格局的影响 |
一、城内汉族聚居区的散居化 |
二、南关穆斯林商业社区居住格局的重构 |
三、贸易圈的杂居化 |
本章小结 |
中篇 经济发展篇 |
第四章 晚清乌鲁木齐城市近代经济的萌芽(1884-1911年) |
第一节 新疆建省前乌鲁木齐经济的发展概况 |
一、传统农业的开发 |
二、传统手工业的兴起 |
三、传统商贸活动的活跃 |
第二节 城市近代经济萌芽的具体表现 |
一、清末新政与近代工业的发轫 |
二、“八大商帮”的形成与城市商业的复苏 |
三、开埠通商与对外贸易的畸形繁荣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杨增新、金树仁统治时期乌鲁木齐城市经济发展的滞缓 |
第一节 杨增新、金树仁时期新疆的内、外部形势概述 |
一、杨增新时期的政治危机及其应对 |
二、金树仁时期矛盾与危机的激化以及哈密事变的爆发 |
三、从“认庙不认神”到南京国民政府统合新疆努力的失败 |
四、新苏关系的确立与苏联对新疆的政治经济渗透 |
第二节 城市经济的缓慢发展期(1912-1928年) |
一、官办、商办工业的初步发展 |
二、各族商人群体的崛起与商业发展的新趋势 |
三、对外贸易的萎缩及重启 |
四、近代银行的初设与旧式票号、典当业的并存 |
第二节 城市经济的全面衰退期(1928-1933年) |
一、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中断 |
二、商业贸易由盛及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盛世才及国民党统治时期乌鲁木齐城市经济的曲折发展 |
第一节 盛世才、国民党时期新疆内、外部形势概述 |
一、从亲苏容共到反苏反共盛世才的政治投机之路 |
二、国民党势力入新与苏联支持下三区革命的爆发 |
三、新疆省联合政府从成立走向破裂 |
第二节 城市经济发展的“黄金期”(1934-1942年) |
一、两期“三年计划”中近代工业的迅速发展 |
二、商业贸易的空前繁荣 |
三、城市金融业的大力整顿 |
第二节 波折与动荡中前行的城市经济(1942-1949年) |
一、工业建设的失调 |
二、商业贸易一蹶不振 |
三、财政金融濒于崩溃 |
本章小结 |
下篇 社会变迁篇 |
第七章 城市人口和社会阶层的演变 |
第一节 人口的变迁 |
一、人口数量的变动 |
二、人口结构的变化 |
三、人口迁移及影响因素 |
第二节 社会阶层的变动 |
一、新式政府职员的形成 |
二、新兴产业工人的出现 |
三、民族资产阶级的诞生 |
四、新型知识分子的涌现 |
五、边缘阶层的膨胀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城市日常生活的近代转型 |
第一节 碰撞与交汇:物质生活的变迁 |
一、服饰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交织 |
二、饮食的多元荟萃 |
三、建筑风格的中西杂糅 |
四、交通工具的新旧并行 |
第二节 良莠混杂:精神生活的近代转型 |
一、习俗与礼仪的变革 |
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 |
三、思想观念的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城市文化教育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
第一节 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
一、清末近代教育的起步 |
二、民国时期教育事业的曲折发展 |
第二节 近代图书报刊事业的转型 |
一、图书报刊业的初创阶段 |
二、图书报刊业发展的新阶段 |
第三节 医疗卫生事业的近代命运 |
本章小结 |
结语 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思考及启示 |
一、乌鲁木齐在新疆城市近代化进程中的典型性 |
二、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动因 |
三、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历史局限性 |
四、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现实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晚清民国时期新疆湘籍人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方法及范围 |
(四)史料及文献介绍 |
一、晚清民国湘籍人员入新情况 |
(一)晚清民国入疆湘籍人员来源及分布 |
1. 晚清民国时期湘籍人员来源 |
3. 入新湘籍人员主要分布情况 |
二、新疆湘籍人员在政界的活动 |
(一)湘籍人与新疆善后局 |
1. 新疆善后局设立的背景 |
2. 左宗棠等湘人群体与善后局 |
3. 新疆善后局的作用 |
(二)湘籍人与新疆建省 |
1. 晚清“新疆行省”设想的提出 |
2. 刘锦棠等湘人群体与与改设行省 |
3. 新疆行省的重要意义 |
(三)湘籍人与新疆的行政建制改革及其吏治 |
1. 湘人群体与新疆行政及地方建制整改 |
2. 湘人群体与新疆的吏治 |
(四)湘籍人与晚清收回伊犁的谈判 |
1. 中俄伊犁改订条约背景 |
2. 湘人群体与修约 |
3. 成功的原因与世人评价 |
三、新疆湘籍人员在军界的活动 |
(一)湘籍人与晚清新疆的归复 |
1. 归复新疆的背景 |
2. 湘人群体与新疆的归复 |
3. 归复新疆的重大意义 |
(二)湘籍人与新疆辛亥革命 |
1. 新疆辛亥革命的背景 |
2. 湘人群体与辛亥革命及革命意义 |
(三)湘籍人与新疆和平起义 |
1. 新疆和平起义的提出 |
2. 湘人群体湘人群体与新疆和平起义 |
3. 和平起义成功的原因及评价 |
(四)湘籍人与边防及军队建设 |
1. 新疆行省前的边防思想 |
2. 湘人群体与军队建设及边防改革 |
四、新疆湘籍人员在经济界的活动 |
(一)湘籍人与新疆屯垦、蚕桑与植棉 |
1. 湘人群体与新疆屯垦的发展 |
2. 湘人群体与蚕桑的种植 |
3. 湘人群体与植棉 |
(二)湘籍人与新疆的赋税与及金融改革 |
1. 湘人群体与新疆的土地与赋税改革 |
2. 湘人群体与新疆近代金融改革 |
(三)湘籍人与新疆水利及矿业 |
1. 湘人群体与水利兴修 |
2. 湘人群体与矿业 |
五、新疆湘籍人员在文教界的活动 |
(一)湘籍人办义学及新疆新式教育 |
1. 左宗棠等湘人群体与晚清义学的兴办 |
2. 湘人群体与与新疆新式学校 |
3. 兴办教育的影响 |
(二)湖南庙宇文化在新疆 |
1. 湘人群体与各地的定湘王信仰 |
2. 湘人群体与庙会及湘籍商号等衍生业 |
(三)湖湘地域文化在新疆 |
1. 湖湘文化的渊源及其特点 |
2. 湖湘文化在新疆的实践与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9)志锐与清末西北政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志锐早年对西北的关注 |
第一节 清流派对志锐边疆观的塑造 |
第二节 志锐任职西北的原因 |
第三节 志锐任职前的西北政局 |
第二章 志锐在西北 |
第一节 志锐在乌里雅苏台 |
第二节 志锐在新疆 |
第三节 志锐在宁夏 |
第三章 志锐与伊犁革命 |
第一节 主政伊犁 |
第二节 志锐殒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清末民国新疆商会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研究创新点 |
2 商会的产生与发展 |
2.1 新疆商会产生的背景 |
2.1.1“赶大营”和城镇的恢复发展 |
2.1.2 商帮的兴起 |
2.2 商会的出现 |
3 商会的组织运营 |
3.1 新疆省城商会与分商会 |
3.2 商会设立部门及会员制度 |
3.3 选举制度 |
3.4 章程条例 |
3.5 会费制度及会费的缴纳 |
4 新疆商会的职能 |
4.1 新疆商会的经济职能 |
4.2 新疆商会的文化职能 |
5 商会与清末民国新疆社会 |
5.1 民国新疆经济的发展变化 |
5.2 思想的变革及政治社会活动 |
5.3 社会生活的变化 |
结语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杨缵绪开发近代新疆的经济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同盟会在西北地区的革命宣传研究[D]. 陈冬雪. 新疆大学, 2021
-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播[D]. 谭雪梅.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3]杨增新主政时期新疆财政研究[D]. 陈福麟. 新疆大学, 2019(10)
- [4]民国时期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研究(1912-1944年)[D]. 朱江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 [5]民国时期新疆省地方军制研究(1912-1949)[D]. 初阔林.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 [6]民国时期新疆伊犁社会经济专题研究(1912-1937)[D]. 龙国仁.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7]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1884-1949年)[D]. 牛燕军.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8]晚清民国时期新疆湘籍人员研究[D]. 关小哲. 新疆大学, 2017(01)
- [9]志锐与清末西北政局[D]. 李兴瑞.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2)
- [10]清末民国新疆商会若干问题研究[D]. 宋德清. 新疆师范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