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F集成放大器μPC1651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雷振亚[1](1994)在《RF集成放大器μPC1651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介绍NEC公司近年推出的微带封装高增益宽频带集成放大器μPC1651的有关情况及一些使用实例和体会。
张天石[2](1989)在《高增益宽频带集成放大器μPC1651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 随着无线电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超高频频段已被广泛利用,例如电视广播中的UHF频段,无线电路中的400MHz频段以及某些通信卫星使用的频段。超高频通信设备中的前置放大器设计是最令人头痛的,因为超高频前置放大器的工作频率很高,而且要求较高的增益和较小的噪声系数。这些要求使用普通电子器件是无法满足的。如电视天线放大器,总增益要求并不高,一般为20~26dB,但却要求天线放大器的增益随工作频率的升高而升高。然而,晶体管
曹成茂[3](2005)在《引信与武器系统信息交联中的遥控装定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透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将给人们许多新的启示,也将对未来的军事思想、作战理论和武器发展趋势产生重要的影响。地形匹配制导导弹和低空巡航导弹的使用,使得突破外层防御的变得很容易。一旦外层防御被突破,有效的对付这些来袭目标,需要有快速反应的自动化武器系统。通过火控系统及弹药引信的快速信息交联技术实现引信的快速装定。因此,遥控装定就成为近程反导弹药发展的必然趋势。 利用高频无线电遥控装定技术,实现自动、快速装定火箭弹电子时间引信,从而使火控系统能迅速、自动的将来袭目标的相关最新数据(装定时间量)传递给弹道上的飞行弹丸,实现炸点的精确控制,在来袭导弹前方形成“弹幕墙”来实施拦截,可有效地提高近程反导的能力。 本文首先对调制与解调方式进行比较,根据本系统设计的特点,选择2FSK载波调制和非相干解调方式。详细地对2FSK系统的抗噪性能进行了分析。文中阐述了引信遥控装定系统的电路设计方法,并给出相关电路设计示例。 由于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将装定信息准确地传输到引信中,而且引信的装定精度要求较高,所以,引信装定时间的数据编码方式是关键技术之一。文中阐述了系统编码设计的详细过程。 采用高频无线电波在外弹道上装定引信信息,必须解决信息在装定过程中的抗干扰。文中论述了装定区的选择、提出了装定窗口的概念,并对系统精度和误码率进行了分析和初步研究。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遥控装定引信可能碰到的干扰问题,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解决方法,为下一步系统可靠性设计与实现提供理论指导。 本文论述了环形天线和微带贴片天线的设计方法,给出了70mm口径火箭弹微带贴片天线详细设计的过程。并通过实验,得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选择原则。 最后,围绕引信设计中的抗高过载、小体积、低成本和低功耗四大技术特点,系统地提出了在引信设计过程中实现高过载、小体积、低成本和低功耗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具体的技术途径。文中结合遥控装定引信电路设计,给出了实现抗高过载、小体积、低成本和低功耗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林智慧,唐亮,张首军[4](2015)在《短距AV信号无线通信网络》文中研究表明系统以调制解调电路、功率放大电路为核心,设计完成了一个短距AV信号无线通信网络。该网络主要由电源、摄像头、调制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羊角天线、解调电路、电视机组成。两条支路分别利用摄像头采集到AV信号,然后通过调制电路将其调制成RF射频信号,再将其经过功率放大处理后由天线辐射输出,最终到达接收天线并经解调电路解调后由电视机显示输出。系统采用的是6、7频道,视频信号采用调幅方式、音频信号采用调频方式。经过测试表明,两路信号都能够在电视机上清晰无闪烁显示,色彩正常,且通信距离远大于10m。
邓富权[5](2008)在《宽带放大器方案的测试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宽带放大器是现代通信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的放大器类型。宽带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其对宽带放大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根据具体的要求设计一款宽带放大器是一项关键的技术,能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能是设计的关键。本文对宽带放大器的研究进行了尝试,首先对宽带放大器的特性参数进行分析,对以μP C1663和AD 5539为核心器件的两套方案进行了论证,在实际测试中最终采用以AD 5539为前级放大的方案并进行全面的设计,设计内容包括谐振问题的解决,增益调节方案选择,增益带宽的扩展,以及分立元件输出级的搭建。
董伟超[6](2009)在《移动目标探测用WSN节点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日益深入,其技术在众多应用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文章详细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的特点、应用优势以及发展现状,阐述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地面无人值守分布式节点目标探测的意义和主要应用,对比了各种探测技术的优劣,并在综合磁场传感器特点和广阔应用前景的基础上,提出分布式节点总体方案设计,设计并实现了基于MSP430单片机的微型地面目标无线传感器网络探测节点,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提出了大量相同普通节点外加一个基站节点的系统模型。该模型具有一般传感器网络的特性,易于扩展,并对节点的微型化、低功耗和抗干扰技术进行了研究。普通节点采用传感器模块实现对环境地磁和电磁信息的采集,基站节点在经过电平转换后通过RS232串行总线实现同计算机的通信。无线通信模块采用工作在ISM频段(433MHz)的CC1100无线收发集成芯片,用于两种节点间的通讯。本文重点研究了分布式无线传感器网络探测节点,介绍了节点硬件的设计原则和实现方案。节点探测单元设计从交流变化的电磁场和静电场两方面着手探测目标出现引起的干扰,主要包括地磁探测单元,电磁探测单元和用做静电荷探测的电荷放大器的设计等三部分。最后对节点室内试验和室外测试,通过实践测试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并给出了试验结果和相应的分析。探测节点体积小、重量轻,可以在6米之内探测到目标信号。通过试验结果表明,节点达到了预期的技术要求,可以起到预警作用,可用于多种场合下的目标探测。
张震宇[7](2006)在《植入式中枢神经恢复系统及其刺激电路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特别是脊柱、脊椎的损伤是普遍的。随着微电子技术和神经生物学等相关领域的飞速发展,在神经受损伤的生物体内植入的SOC集成电路芯片(即植入式神经功能微电子恢复系统)来恢复坏死或受损的神经束的功能。因此,用于中枢神经损伤方面的功能恢复系统和电路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植入式中枢神经功能恢复系统包括:神经微电极、信号检测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和功能电刺激电路。其中,电极是神经与电路的接口,通过电极从上端神经采集来的信号,经过处理电路对它们进行适当的分析和处理,再通过激励产生较大的输出信号,最后通过电极对下端神经进行刺激,并且这种传输是双向的。功能电刺激电路是上述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神经刺激的相关特性,本文设计了包含数据信号源、核心刺激电路、微电极和电源模块的刺激系统,尤其考虑了核心刺激电路的设计和实现。本文提出了反相、移相两种方案的电路实现、并且分别为卡肤电极和剑状电极设计了输出接口网络。利用本文设计的多通道的刺激电路,在三次动物试验中分别成功刺激了大鼠和兔子的脊髓、坐骨神经,得到了刺激的阈值以及对于不同刺激信号动物体的不同响应;与信号检测电路一起,实现了大鼠脊髓剪断情况下的神经功能再生;得到了大鼠坐骨神经剪断情况下的刺激的性质。动物实验的结果表明,该电路可以实现用于植入式中枢神经功能恢复系统的功能电刺激的功能。此外,本文利用0.6μm的CMOS工艺设计了上述功能电刺激电路,该电路实现了满摆幅的输入输出,在5V的工作电压下,输出电阻为90Ω,直流功耗小于10mW,芯片面积仅为0.5mm2。
周唯晔[8](2009)在《宽增益动态范围CMOS可变增益放大器设计》文中提出随着电子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可变增益放大器(VGA)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磁盘驱动电路、电视调谐器和无线通信系统等诸多领域,起着变化增益、调整信号动态范围和稳定信号功率的重要作用。为了实现低成本和单片化的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可变增益放大器的设计需要采用CMOS工艺。目前对可变增益放大器的研究向着低压低功耗、高线性度、宽增益动态范围、低失调以及优异的温度特性等方面发展。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较宽增益动态范围的CMOS可变增益放大器,可用于低频和中频系统且增益连续可调。整体电路采用单级的方式实现,由VGA核心放大器模块、指数增益控制模块和缓冲器组成,具有310MHz的3dB带宽和62dB的增益dB线性范围,功耗5.82mW。本设计基于Cadence集成仿真环境下的SMIC 0.18μm CMOS工艺,电源电压1.8V,采用Hspice进行电路的仿真,利用Virtuoso Layout进行版图的设计工作。论文首先介绍了可变增益放大器的研究意义和发展趋势,然后对可变增益放大器的结构和原理进行总结,系统地归纳了在CMOS工艺中实现指数控制的方法,提出了本文的设计方案。根据改进的Gilbert单元结构设计了VGA核心放大器,这是实现增益可调的关键模块。重点分析和仿真两种具有提高带宽作用的有源负载,通过性能对比,选择带交叉耦合对的有源负载用于VGA核心放大器电路,实现了约320MHz带宽下超过70dB的增益可调范围。采用CMOS指数近似技术设计了一种具有约60dB指数控制范围的CMOS电压-电压指数控制电路,这是实现指数增益控制的关键模块。该电路基于参数修正的近似指数函数,提高了指数近似程度,获得了更宽范围的指数控制。结合VGA核心放大器和指数控制电路,实现了本文宽增益动态范围的CMOS可变增益放大器,并与部分参考文献对比,可以看出本设计的单级低功耗特点。最后对本文的可变增益放大器进行了版图设计。
田涛[9](2006)在《高精度基准源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概述了基准电压源和基准电流源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阐述了CMOS集成基准源的优势和特点,指出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阐述了设计中相关的器件理论与工艺模型,对CMOS工艺下的两种有源器件,即亚阈值工作状态下的金属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及衬底PNP双极型晶体管(BJT)的温度模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明衬底PNP双极型晶体管更适合作为基准源的温度补偿元件。阐述了CMOS电路中常用到的重要的子电路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各种类型CMOS集成基准电压源的性能和特点的比较,确定选用理论最为成熟和性能最为稳定的带隙基准源。通过对大量文献中对温度补偿方法的分析,指出只有采用多阶温度补偿才能大幅降低输出电压的温度系数。而分段线性补偿是多阶温度补偿方法中比较简单的,而且经过优化设计可以与CMOS工艺兼容。利用带隙基准原理设计获得与绝对温度成正比(PTAT)电流,进而获得与温度成正比的电压值。对传统带隙基准电路进行了改进设计,采用自偏置结构和镜像电流镜结构,利用运放的输出电压作为运放的偏置电压,节省了偏置电路,降低了功耗;使用低温度系数的多晶硅高值电阻,降低了电阻温漂对电路的影响;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为了减小功耗就必须减小工作电流,而增大电阻的阻值能有效地减小工作电流,多晶硅高值电阻的方块电阻很大,可以节省版图面积。用较简单的电路形式实现了低功耗和高电源抑制比的PTAT电流产生电路和CTAT电流产生电路。与相关文献相比,在工艺相同的情况下具有更低的功耗。考虑到分段越多,电路会变得越复杂,利用得到的PTAT电流和CTAT电流完成温度的两段线性补偿,获得温度系数很小的基准电压输出。利用上面的PTAT电流和CTAT电流,合理设计电路获得较小温度系数的基准电流。采用Bsim3v3模型,利用Cadence Spectre仿真工具对整个电路进行仿真,得到仿真结果:基准电压源的温度系数仅为1.88ppm/°C,电源电压抑制比为-63.5dB,随电源电压幅度的变化仅为0.195mV/V,功耗仅为144.2μW;基准电流源的温度系数为113 ppm/°C,电源电压抑制比为-89.5dB,随电源电压幅度的变化仅为1.5nA,功耗仅为98μW。基于基准电流源设计了全差分电荷泵,降低了电荷泄露所带来的电压噪声,提高了电荷泵的上升和下降速度,消除了电流失配所带来的噪声。采用正反馈结构既提高了开启和关断速度,也降低了功耗。在-1.4V+1.4V范围内具有很好的线性度和稳定的步长,证明它可以广泛应用于低电压、低功耗和高性能DPLL电路中。基于基准电压源设计了温度保护电路,仿真结果表明,它能在温度高于120°C时产生触发信号,使系统关闭,在温度低于80°C时使系统恢复正常工作。
刘昕[10](2008)在《基于轨对轨输入级运放的高阶可调频率滤波器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R-MOSFET-C全集成连续时间滤波器的研究是当前国内外微电子、电路与系统学界研究的前沿课题。连续时间滤波器在通信、电子测量、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背景,特别是在数字模拟混合信号处理及通信集成电路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而R-MOSFET-C滤波器因为具有良好的动态范围和电控能力、与MOS VLSI工艺兼容等优点而成为现代滤波器领域中的一个极为活跃的课题。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R-MOSFET-C的全差分轨对轨输入级高阶滤波器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和实现电路。文章首先介绍了课题的研究意义,并介绍了MOS晶体管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模型电路,以及由MOS晶体管所构成的模拟集成电路的几种基本组成单元,如:MOS有源电阻、共源-共栅电流镜等。然后,首先给出了一种新的全差分轨对轨输入级多级运算放大器。在其结构设计方面,分别对所设计的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等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具体实现电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利用该运算放大器可以实现输入信号动态范围达到满幅度值而输出信号失真很小。并用Pspice软件对电路做了仿真验证和测试; PSPICE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正确可行。而MOSFET-C滤波器与有源RC滤波器非常近似,只是电阻换成了工作在线性区作有源电阻用的MOS管。由于二者相似,本文利用已熟知的有源RC滤波器的知识设计了MOSFET-C滤波器。最后提出了利用开关电容技术调节工作在线性区作有源电阻用的MOS晶体管的栅级电压值大小,以晶体管有源电阻阻值的变化来实现精确控制其阻值的大小,达到精确设计MOSFET-C滤波器截止频率的要求。接着采用该运算放大器和开关电容阻值调节电路设计了基于R-MOSFET-C高阶Butterworth低通滤波器,并实现其频率的精确可调,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滤波器正确、有效。
二、RF集成放大器μPC1651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F集成放大器μPC1651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3)引信与武器系统信息交联中的遥控装定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选题的背景 |
1.3 近程防空反导空炸弹药引信的发展 |
1.3.1 引信信息遥控装定是防空反导空炸弹药的必然要求 |
1.3.2 国内外遥控装定技术的发展 |
1.4 高频无线电数据传输遥控装定技术 |
1.5 研究的意义、主要研究的内容和论文的组织结构 |
1.5.1 研究的意义 |
1.5.2 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1.5.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装定信息传输方式的选择和装定系统电路设计 |
2.1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
2.2 引信信息遥控装定系统的通信质量指标 |
2.3 调制与解调方式的选择 |
2.4 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系统的抗噪性能分析 |
2.4.1 非相干检测法和相干检测法 |
2.4.2 包络检测时2FSK系统的误码率 |
2.4.3 相干检测时2FSK系统的误码率 |
2.4.4 相干检测与包络检测时2FSK系统的比较 |
2.5 引信遥控装定系统电路设计 |
2.5.1 引信遥控装定系统电路设计简述 |
2.5.2 引信遥控装定发射电路设计 |
2.5.3 遥控装定引信电路设计 |
2.6 采用无线收/发芯片的引信电路设计实例 |
2.6.1 载波频率为915MHz的引信电路设计 |
2.6.2 载波频率为2.4GHz的引信电路设计 |
3 引信遥控装定系统数据传输技术的研究 |
3.1 近程反导拦截方式和空炸引信工作体制研究 |
3.1.1 近程反导拦截方式 |
3.1.2 空炸引信定距体制 |
3.2 遥控装定系统信源编码技术 |
3.2.1 脉冲个数装定(脉冲计数编码) |
3.2.2 内脉冲计数编码(脉冲比频装定) |
3.2.3 脉冲数字编码装定(二进制编码) |
3.2.4 分组脉冲计数编码 |
3.2.5 校频二进制编码 |
3.3 引信信息遥控装定系统的信道编码技术 |
3.3.1 信道编码的分类 |
3.3.2 差错控制的工作方式 |
3.3.3 常用检错码 |
3.3.4 常用纠错编码 |
3.4 同步 |
3.5 遥控装定系统编码设计 |
3.5.1 数据通信协议 |
3.5.2 装定数据编码设计 |
3.5.3 作用方式 |
4 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的传播特性研究 |
4.1 等离子体的频率 |
4.2 等离子体的电参量 |
4.3 相关实验 |
5 弹载天线(引信天线)设计 |
5.1 天线基本知识简介 |
5.1.1 接收天线等效电路与常用天线类型 |
5.1.2 天线的主要参数 |
5.2 弹载天线技术要求和选择 |
5.2.1 弹载天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
5.2.2 常用的几种弹载天线 |
5.3 环形天线设计 |
5.4 微带贴片天线设计 |
5.4.1 矩形贴片天线的传输线模型 |
5.4.2 矩形贴片天线的空腔模型 |
5.5 微带贴片天线设计示例 |
5.5.1 系统性能指标 |
5.5.2 基板材料、厚度与频带 |
5.5.3 天线尺寸的初步计算 |
5.5.4 馈电点位置的确定 |
5.5.5 天线仿真 |
5.5.6 实验结果 |
6 装定窗口设计和相关实验 |
6.1 引信信息装定区的选择 |
6.1.1 装定区的设计 |
6.1.2 装定窗口的设计 |
6.2 系统精度和误码率分析与计算 |
6.2.1 系统精度 |
6.2.2 系统误码率分析 |
6.3 引信信息遥控装定的实验 |
6.3.1 无线数据传输实验 |
6.3.2 引信遥控装定静态实验 |
6.3.3 测试火箭弹尾焰对电磁波影响的实验方案 |
6.4 定时精度提高措施 |
7 主要抗干扰措施 |
7.1 引言 |
7.1.1 自然干扰 |
7.1.2 人为干扰 |
7.2 引信具体的抗干扰措施 |
7.2.1 选择低噪声元器件 |
7.2.2 选择合适的工作带宽 |
7.2.3 适当减少接收天线的馈线长度 |
7.2.4 硬件电路板抗干扰设计 |
7.3 单片机抗干扰技术 |
7.3.1 引信系统软件的基本要求 |
7.3.2 软件抗干扰一般方法 |
7.4 扩展频谱技术 |
7.4.1 直接序列扩频技术 |
7.4.2 跳频技术 |
7.4.3 跳时技术 |
7.4.4 扩展频谱基本特点 |
7.5 信道抗干扰 |
7.5.1 载波频率选择 |
7.5.2 天线方向图的选择 |
7.5.3 引信装定区选择和装定窗口设计 |
8 引信抗过载、小体积、低成本和低功耗措施 |
8.1 耐高过载技术 |
8.1.1 引信耐高过载的技术途径 |
8.1.2 引信设计中,提高抗过载能力的措施 |
8.2 小型化技术 |
8.2.1 引信小型化技术的发展 |
8.2.2 遥控装定引信小型化设计的具体措施 |
8.3 引信的低成本和微功耗 |
8.3.1 低成本技术 |
8.3.2 微功耗设计措施 |
9 总结与今后的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与论文相关的文章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5)宽带放大器方案的测试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现代高数运算放大器的分类 |
1.2 高速运算放大器的结构 |
1.3 一般高速放大电路的结构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系统构建 |
2.1 设计要求 |
2.2 方案的设计与对比 |
2.2.1 高频下的大增益电路 |
2.2.2 增益调节电路 |
2.2.3 电路输出设计 |
2.3 器件选取与具体方案确定 |
2.3.1 AD5539 的性能参数与典型电路 |
2.3.2 μPC1663 的主要性能参数与典型的应用电路 |
2.3.3 基于这两个芯片的放大电路的设计与最终方案的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主放大电路 |
3.1 第一级、第二级放大电路的设计原理 |
3.1.1 高速电压反馈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原理[11][12][13] |
3.1.2 AD5539 的内部电路 |
3.1.3 AD5539 接成反向放大时的滞后超前补偿电路与原理 |
3.1.4 前两级放大电路的设计与测量结果 |
3.2 功放级电路的仿真与实测结果 |
3.3 各级电路的连接方法 |
3.4 整个电路的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辅助电路 |
4.1 典型直流稳压电源 |
4.1.1 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原理 |
4.1.2 三端固定式正压稳压器 |
4.1.3 三端固定式负压稳压器 |
4.1.4 正负输出稳压电源 |
4.2 核心元件介绍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6)移动目标探测用WSN节点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和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3 分布式探测节点主要应用 |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1.3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要 |
1.3.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义 |
1.3.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
1.3.3 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和研究现状 |
1.3.4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际应用价值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移动目标探测用节点总体方案设计 |
2.1 节点整体结构设计 |
2.2 地面各种探测技术比较分析 |
2.3 节点目标探测单元组成及工作原理 |
2.3.1 节点目标探测单元组成 |
2.3.2 节点探测单元工作原理 |
2.3.3 目标的存在探测技术 |
2.4 节点工作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3. 节点硬件设计与实现 |
3.1 节点设计原则 |
3.1.1 低成本原则 |
3.1.2 微控制器选型 |
3.1.3 低功耗设计 |
3.1.4 抗干扰设计 |
3.1.5 微型化设计 |
3.2 节点的硬件实现 |
3.2.1 处理器模块设计 |
3.2.2 无线通信模块设计 |
3.2.3 信号探测模块设计 |
3.2.4 电源管理模块设计 |
3.2.5 其它外围模块设计 |
3.3 节点降低能耗方法分析 |
3.3.1 动态功率管理 |
3.3.2 动态电压调度 |
3.3.3 信息管理节能 |
3.3.4 接口电路的低功耗设计 |
3.4 节点测试及工作流程 |
3.4.1 通讯距离 |
3.4.2 节点功耗 |
3.4.3 节点寿命 |
3.5 本章小结 |
4. 节点探测单元设计 |
4.1 节点地磁探测单元 |
4.1.1 地磁信号特性和磁探测应用 |
4.1.2 地磁场基本理论和特征 |
4.1.3 探测单元磁阻传感器的选择 |
4.1.4 地磁探测单元设计 |
4.2 节点电磁探测单元 |
4.2.1 电磁信号探测意义和应用 |
4.2.2 电磁信号探测模块 |
4.3 静电荷探测单元 |
4.3.1 电荷放大器探测原理 |
4.3.2 单元探测方程与定距公式 |
4.3.3 感应电荷稳定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节点试验和结果分析 |
5.1 地磁探测单元试验及分析 |
5.2 电磁场探测单元试验及分析 |
5.3 电荷探测单元试验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6.2 探测节点设计的创新点 |
6.3 课题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6.4 小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植入式中枢神经恢复系统及其刺激电路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课题介绍 |
0.2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生物基础知识 |
1.1 神经元和神经电信号 |
1.1.1 神经元和神经元间信号传导 |
1.1.2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
1.1.3 外加刺激对于膜电位的影响 |
1.1.4 膜电位的传输(扩散) |
1.2 中枢神经系统 |
1.2.1 中枢神经系统 |
1.2.2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
1.2.3 中枢神经损伤的生物学修复方法 |
1.3 小结 |
第二章 微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
2.1 集成电路技术和片上系统 |
2.2 CMOS 工艺和MOSFET 特性 |
2.2.1 CMOS 工艺 |
2.2.2 MOSFET 特性 |
2.3 生物电子系统 |
2.4 小结 |
第三章 系统介绍和设计 |
3.1 植入式中枢神经功能恢复系统 |
3.2 系统与神经的接口 |
3.2.1 神经电极 |
3.2.2 神经电极选择 |
3.2.3 脊髓神经模型 |
3.3 信号检测电路 |
3.4 信号处理电路 |
3.5 功能电刺激电路 |
3.5.1 概述 |
3.5.2 设计框图 |
第四章 实验电路设计 |
4.1 子系统 |
4.1.1 设计框图 |
4.1.2 设计指标 |
4.2 实验电路设计 |
4.2.1 运算放大器 |
4.2.2 刺激电路设计和仿真结果 |
4.2.3 多通道刺激电路的实现 |
4.3 印刷电路板设计 |
4.3.1 PCB 设计流程 |
4.3.2 PCB 设计技巧 |
4.4 实验箱的设计 |
4.4.1 概述 |
4.4.2 内部电路和面板设计 |
4.4.3 实验箱实物图 |
4.5 测试结果 |
4.5.1 测试仪器 |
4.5.2 实物照片 |
第五章 集成电路设计 |
5.1 概述 |
5.2 基本原理 |
5.2.1 基本的CMOS 管特性 |
5.2.2 放大级的分析 |
5.2.3 输出级的分析 |
5.2.4 ESD 设计 |
5.3 电路分析 |
5.3.1 输入级和增益级 |
5.3.2 输出级 |
5.4 仿真结果 |
5.4.1 总体性能 |
5.4.2 直流分析 |
5.4.3 交流分析 |
5.4.4 瞬态分析 |
5.4.5 工艺角分析 |
5.4.6 温度性能分析 |
5.4.7 负载特性分析 |
5.5 版图设计 |
5.5.1 寄生参数 |
5.5.2 闩锁效应 |
5.5.3 互联线 |
5.5.4 叉指晶体管 |
5.5.5 对称性 |
5.5.6 版图 |
5.6 测试结果 |
5.6.1 芯片照片和测试环境 |
5.6.2 不同输入信号的电路输出 |
5.6.3 闭环特性 |
5.6.4 工作电压 |
5.6.5 结论 |
第六章 动物实验 |
6.1 概述 |
6.2 实验准备 |
6.2.1 实验平台 |
6.2.2 软件和程序设计 |
6.3 实验过程 |
6.4 实验和分析 |
6.4.1 第一次动物实验 |
6.4.2 第二、三次动物实验 |
6.5 结论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阶段论文发表情况 |
(8)宽增益动态范围CMOS可变增益放大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VGA 的原理和实现方式 |
2.1 VGA 常见结构和原理 |
2.1.1 闭环结构的VGA |
2.1.2 基于负载可变的VGA |
2.1.3 基于跨导可变的VGA |
2.1.3.1 线性区工作的共源共栅结构 |
2.1.3.2 基于源极负反馈的VGA |
2.1.3.3 基于Gilbert 单元的VGA |
2.2 指数增益控制技术和实现方式 |
2.2.1 指数控制电路 |
2.2.1.1 寄生三极管技术 |
2.2.1.2 亚阈值区MOS 管技术 |
2.2.1.3 CMOS 指数近似技术 |
2.2.2 增益dB 线性的实现方式 |
2.2.2.1 控制电路直接连接的方式 |
2.2.2.2 利用VGA 单元产生内部控制信号的方式 |
2.3 本文VGA 的设计方案 |
第三章 VGA 核心放大器模块的设计 |
3.1 基本Gilbert 单元电路的分析和改进 |
3.1.1 基本Gilbert 单元电路的分析 |
3.1.2 基本Gilbert 单元电路的改进 |
3.2 有源负载的分析 |
3.2.1 带源极跟随器的有源负载 |
3.2.1.1 电路分析 |
3.2.1.2 电路仿真 |
3.2.2 带交叉耦合对的有源负载 |
3.2.2.1 电路分析 |
3.2.2.2 电路仿真 |
3.2.3 两种有源负载的对比 |
3.3 VGA 核心放大器的电路设计和仿真 |
3.3.1 VGA 核心放大器的电路设计 |
3.3.2 仿真分析 |
3.3.2.1 频率响应特性 |
3.3.2.2 增益控制特性 |
第四章 指数增益控制模块的设计 |
4.1 传统近似指数函数的电路实现 |
4.1.1 电路设计 |
4.1.2 电路仿真 |
4.2 对传统近似指数函数的修正 |
4.3 基于修正指数函数的指数控制电路设计和仿真分析 |
4.3.1 指数控制电路的子电路设计 |
4.3.1.1 电流-电流指数控制子电路 |
4.3.1.2 电压输出子电路 |
4.3.1.3 电压-电流转换子电路 |
4.3.2 整体指数控制电路和仿真分析 |
4.3.2.1 电压-电压指数控制电路 |
4.3.2.2 仿真分析 |
第五章 VGA 总体电路的仿真分析 |
5.1 缓冲器的设计 |
5.2 VGA 整体电路 |
5.3 仿真分析 |
5.3.1 频率响应特性 |
5.3.2 指数控制特性 |
5.3.3 瞬态特性 |
5.3.4 性能对比 |
第六章 版图设计 |
6.1 版图设计规则 |
6.2 模拟电路版图方法 |
6.2.1 晶体管的对称与匹配 |
6.2.2 天线效应 |
6.2.3 闩锁效应 |
6.3 VGA 的版图实现 |
6.3.1 输入对管版图 |
6.3.2 核心放大器版图 |
6.3.3 VGA 整体版图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高精度基准源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基准源的性能 |
1.2 基准源的分类与特点及其应用 |
1.2.1 基准源的分类与特点 |
1.2.2 基准源的应用 |
1.3 基准源的研究现状 |
1.4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选题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器件的工艺与模型 |
2.1 CMOS 工艺 |
2.1.1 有源器件 |
2.1.2 无源器件 |
2.2 CMOS 器件模型 |
2.2.1 大信号模型 |
2.2.2 小信号模型 |
2.3 双极型器件模型 |
2.4 影响双极型器件模型的因素 |
2.4.1 寄生串联电阻 |
2.4.2 电流增益变化 |
2.4.3 大注入效应 |
2.4.4 Early 效应 |
2.5 小结 |
第3章 基准源的原理与电路 |
3.1 基准电压源结构 |
3.1.1 直接采用电阻和管分压的基准电压源 |
3.1.2 有源器件与电阻串联组成的基准电压源 |
3.1.3 带隙基准电压源 |
3.1.3.1 与绝对温度成正比的电压 |
3.1.3.2 负温度系数电压V_(BE) |
3.1.3.3 带隙基准电压源的设计 |
3.1.3.4 非线性曲率补偿 |
3.2 基准电流源结构 |
3.2.1 简单基准电流源 |
3.2.2 MOS Widlar 电流源 |
不同的电源电压有不同的输出电流 |
3.2.3 MOS Peaking 电流源 |
3.2.4 阈值电压相关电流源 |
3.3 偏置电路 |
3.3.1 基本电流镜 |
3.3.2 共源共栅电流镜 |
3.3.3 有源电流镜 |
3.4 放大器 |
3.4.1 共源放大器 |
3.4.2 源跟随器 |
3.4.3 共栅极放大器 |
3.4.4 共源共栅极放大器 |
3.4.5 差分放大器 |
3.5 小结 |
第4章 高精度基准源的设计与仿真 |
4.1 高精度基准电压源的设计目标 |
4.2 高精度基准电压源的结构选择与原理分析 |
4.2.1 高精度基准电压源的结构选择 |
4.2.2 分段线性补偿的原理 |
4.3 高精度基准电压源的设计 |
4.3.1 高精度基准电压源电路设计 |
4.3.2 电路分析 |
4.4 高精度基准电压源的仿真 |
4.4.1 基准电压随温度的变化 |
4.4.2 基准电压随电源电压幅度的变化 |
4.4.3 基准电压随电源电压频率的变化 |
4.4.4 电压―电压转换电路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 |
4.5 高精度基准电流源的设计目标 |
4.6 高精度基准电流源的设计 |
4.7 电路分析 |
4.8 基准电流源的仿真 |
4.9 小结 |
第5章 版图设计 |
5.1 版图概述 |
5.2 版图设计 |
5.2.1 版图设计工具 |
5.2.2 电路版图设计 |
5.2.3 完整的版图 |
5.3 小结 |
第6章 基准源的应用 |
6.1 基准源在电荷泵中的应用 |
6.1.1 电荷泵简介 |
6.1.2 电路设计 |
6.1.3 仿真结果 |
6.2 基准源在温度保护电路中的应用 |
6.2.1 温度保护电路简介 |
6.2.2 温度保护电路的设计 |
6.2.3 电压比较器的设计 |
6.2.4 反相器的设计 |
6.2.5 开关的设计 |
6.2.6 温度保护电路的仿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基于轨对轨输入级运放的高阶可调频率滤波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重要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本文的内容安排 |
第2章 CMOS 模拟集成电路基础 |
2.1 MOS 晶体管 |
2.1.1 MOS 管的大信号工作原理 |
2.1.2 MOS 管的小信号工作原理 |
2.1.3 MOS 管的SPICE 模型 |
2.1.4 MOS 管的噪声模型 |
2.2 MOS 模拟集成电路的基本单元 |
2.2.1 MOS 有源电阻 |
2.2.2 MOS 电流镜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差分轨对轨输入级运算放大器的设计 |
3.1 输入级设计 |
3.1.1 一般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级 |
3.1.2 基本的rail-to-rail 输入级 |
3.1.3 输入级跨导恒定的原理分析 |
3.1.4 本文设计的输入级 |
3.2 中间级设计 |
3.3 输出级设计 |
3.4 轨对轨输入级运算放大器的设计 |
3.5 轨对轨输入级运算放大器的模拟仿真 |
3.5.1 输入输出转移特性 |
3.5.2 运算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R-MOSFET-C 滤波器的设计 |
4.1 R-MOSFET-C 滤波器 |
4.1.1 R-MOSFET-C 积分器 |
4.1.2 R-MOSFET-C 有源滤波器的设计 |
4.2 巴特沃斯(BUTTERWORTH)滤波器模型 |
4.3 高阶巴特沃斯(BUTTERWORTH)低通滤波器设计实例 |
4.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R-MOSFET-C 轨对轨输入运算放大器的可调频率滤波器的设计 |
5.1 基于开关电容的自动频率调节电路 |
5.1.1 开关电容电路的结构及工作特性 |
5.1.2 开关电容的自动频率调节电路 |
5.2 滤波器电路的结构 |
5.3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RF集成放大器μPC1651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RF集成放大器μPC1651及其应用[J]. 雷振亚. 电子科技杂志, 1994(01)
- [2]高增益宽频带集成放大器μPC1651及其应用[J]. 张天石. 电子技术应用, 1989(02)
- [3]引信与武器系统信息交联中的遥控装定技术研究[D]. 曹成茂. 南京理工大学, 2005(01)
- [4]短距AV信号无线通信网络[J]. 林智慧,唐亮,张首军.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36)
- [5]宽带放大器方案的测试与分析[D]. 邓富权. 吉林大学, 2008(07)
- [6]移动目标探测用WSN节点设计与实现[D]. 董伟超. 中北大学, 2009(11)
- [7]植入式中枢神经恢复系统及其刺激电路的设计[D]. 张震宇. 东南大学, 2006(04)
- [8]宽增益动态范围CMOS可变增益放大器设计[D]. 周唯晔. 电子科技大学, 2009(11)
- [9]高精度基准源的研究与设计[D]. 田涛. 湖南大学, 2006(11)
- [10]基于轨对轨输入级运放的高阶可调频率滤波器的设计[D]. 刘昕. 湖南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