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局部接触制酸的新方法

一种局部接触制酸的新方法

一、新型局部接触制酸法(论文文献综述)

田云涛[1](2021)在《超重力强化硫酸催化碳四烷基化反应过程及液-液传质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雾霾等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标准随之越来越严格,对清洁油品的需求更加迫切。由异丁烷和丁烯(isobutane and butene,C4)在强酸催化作用下制备的烷基化油,是唯一一种能同时满足清洁和高辛烷值这两个要求的汽油调合组分。C4烷基化工艺通常采用硫酸(sulfuric acid,H2SO4)作为催化剂,该过程是一个产物分布复杂的液-液两相快速反应过程。强化酸-烃两相之间的混合和传质,可以减少副反应、降低能耗,对获得高辛烷值的烷基化油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有以下两个策略来探索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H2SO4催化C4烷基化新技术:一方面可以采用超重力等过程强化技术,强化两相之间的混合状态和传质;另一方面通过添加助剂,调节两相的界面性质,提高异丁烷溶解度,增强烃在酸中的溶解能力及传质推动力。本文首先以旋转填充床(rotating packed bed,RPB)作为过程强化设备,考察了超重力强化硫酸催化C4烷基化反应工艺;构建了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模型,对搅拌釜反应器(stirred tank reactor,STR)和RPB两套H2SO4烷基化工艺中产物分布和研究法辛烷值(research octane number,RON)进行预测;考察了STR内不同助剂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并将RPB与助剂结合开发C4烷基化新工艺,获得了具有更高RON的烷基化油产品;揭示了酸度和异丁烷溶解度对烷基化反应的协同作用机制,并通过产品硫含量及催化剂寿命为助剂选择提供参考;探究了RPB内液-液传质规律,为反应器的放大和工艺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RPB内H2SO4催化C4烷基化工艺进行了研究,在烷烯比30:1时即可获得RON>97的烷基化油。采用ANN建立了对STR和RPB两套H2SO4催化C4烷基化工艺中产物组分分布和RON的同步预测评价模型,突破了复杂反应预测中的高维非线性问题,获得了以Bayesian正则化算法为核心算法的10-20-30-5网络结构的ANN模型。ANN模型学习和测试过程中的均方误差分别为5.8×10-4和8.66×10-3,全局偏差为±22%,相关系数0.9997,误差的标准差0.5592。(2)挑选了三种反应过程中的伴生成分或其同系物和两种高亲水性表面活性剂对H2SO4进行改性,在STR内进行烷基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环丁砜和2-萘磺酸的添加,烷基化油产品质量基本保持稳定。适量添加硫酸二丁酯、十二烷基苯磺酸和吐温-20可以有效提高C8收率,提升RON。(3)将超重力技术与助剂相结合,提出了超重力强化改性H2SO4催化C4烷基化新工艺;探究了酸度和异丁烷溶解度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并分析了产物中的硫元素含量和催化剂寿命为助剂选择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添加2-萘磺酸或环丁砜对酸溶液中异丁烷溶解度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削弱酸度,对烷基化反应没有改善作用;添加硫酸二丁酯可以显着提升酸度和异丁烷溶解度,并能提高产品的RON;在H2SO4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后,异丁烷溶解度上升,酸度下降,而烷基化油的RON显着提升。上述规律揭示了酸溶液中酸度和异丁烷溶解度对烷基化反应的协同影响作用。结合产品中硫含量及催化剂寿命可知吐温-20是一种优异的助剂,痕量使用即可在8°C、烷烯比30:1时获得RON=98.92的烷基化油。助剂结合RPB可以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并且提高反应温度、降低能耗。研究结果可为超重力强化改性H2SO4催化C4烷基化反应新工艺提供技术基础。(4)通过水-乙酸-煤油体系研究了RPB内液-液传质规律,考察了超重力水平、液体流量、油-水相比、液体初始分布、粘度等对油相总体积传质系数(Koa)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超重力水平、液体流量及减小油-水相比,可以有效提高Koa,并构建了RPB内Koa关联式(R2=0.979);低转速时液体均匀分布进料或预混进料更有利于液-液传质;另外粘度对传质过程影响显着,Koa随着粘度的提高而下降。液-液传质研究为RPB用于液-液反应的放大提供了基础数据。

贾苗,谢成,杨汝芸,程华花[2](2021)在《冶炼烟气生产试剂硫酸的技改实践》文中研究表明以现有冶炼烟气制酸系统为基础,对发烟硫酸洗涤吸收法生产试剂硫酸工艺进行了研究和应用。通过分析硫酸产品杂质的带入途径,在现场工艺流程和实际运行参数的基础上,从全流程的角度出发,对烟气过滤、烟气吸收、阻力降、过流部件杂质等可能影响硫酸产品品质和阻力降的环节进行参数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方案。优化后的发烟硫酸洗涤吸收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成本低、生产操作灵活等优点,经工业化应用后,试剂硫酸品质达到了优级纯,生产规模可达240 t/d,对冶炼烟气生产试剂硫酸的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霍佳梅,马小乐,董四禄[3](2021)在《大型锌冶炼厂配套烟气制酸装置的设计与运行》文中认为介绍了某大型锌冶炼厂烟气制酸装置的方案选择、工艺流程、主要设备、设计特点及运行情况。该工程锌冶炼规模为300 kt/a,采用2台152 m2焙烧炉,与之配套的制酸装置采用双系列,单系列装置的硫酸产量为290 kt/a。制酸净化采用绝热蒸发、稀酸洗涤流程,并采用高分子DBA除汞技术去除烟气中的汞,转化采用"3+1"两次转化、ⅢⅠ-ⅣⅡ换热流程,干吸采用一级干燥、二级吸收、泵后冷却、泵后串酸流程,尾气脱硫采用双氧水脱硫工艺。装置投产后运行正常,满足锌冶炼系统生产要求,针对装置投产后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制酸装置进行消缺后主要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设计值,成品酸品质达到国家标准一等品的要求,排放尾气中二氧化硫质量浓度小于100 mg/m3。

钱丰[4](2021)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厌氧处理糖蜜酒精废水过程及关联微生物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糖蜜酒精废水是利用糖蜜发酵产酒精工艺中所产生的废水,排放量大,无害化处理难度及费用高,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环保和经济压力。生物厌氧处理技术作为一种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同时副产能源的废水处理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有机废水的处理中。在废水生物厌氧处理中,温度是影响厌氧消化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关于糖蜜酒精废水生物厌氧处理,特别是温度对糖蜜酒精废水生物厌氧处理过程及其关联微生物影响机制的研究报道较少。本论文研究了变温和恒温两种不同温度条件下生物厌氧处理糖蜜酒精废水的过程,并将温度变化与传统污泥驯化技术(进水有机负荷逐步提高)相结合,探讨不同温度条件对反应器性能及关联微生物菌群的影响,可为糖蜜酒精废水及其它工业废水厌氧处理工艺的选择、反应器的运行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在进行活性污泥对温度和有机负荷变化的耐受性研究时,发现厌氧活性污泥在40℃及以上条件下活性明显下降,对糖蜜酒精废水的处理效率极低,厌氧消化系统无法稳定运行,这与本研究所采用的厌氧活性污泥为中温污泥(35℃驯化所得)有关。在恒温厌氧消化系统中需额外增加保温设备以保持恒定的温度,采用室温非恒温的工艺则无需保温设备。因此,基于简化工艺及降低成本考虑,论文开展在实验室规模下采用35℃(恒温)和室温(变温)以阶梯式小幅度逐步提升进水有机负荷的方式,进行糖蜜酒精废水厌氧处理的研究,包括处理效率、底物的转化效率及关联微生物响应的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厌氧消化效率方面,35℃条件下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去除率比室温条件下的稍高,尤其是在进水有机负荷较高的情况下差别越大,两者差别最大为6%;35℃条件下对废水的平均脱色率比室温条件下的稍高。(2)在厌氧消化过程方面,35℃条件的厌氧消化系统中积累的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较室温的低,且VFA中含乙酸比例整体较高,而两种温度条件的厌氧消化系统中碱度和废水的电导率无明显差异。(3)在厌氧消化系统出水水质方面,两种温度条件下消化系统出水p H均维持在6.7~7.8的理想状态,最高氨氮含量分别为1,693 mg/L和1,586mg/L,两种温度条件下消化系统出水p H和氨氮含量无明显差别;35℃条件的厌氧消化系统出水中蛋白质含量比室温条件的稍低。表明35℃条件下厌氧处理糖蜜酒精废水系统在处理效率、处理过程系统稳定性、出水水质方面优于室温条件。(4)室温条件下厌氧消化系统的活性污泥中细菌物种数比35℃条件的多,古菌物种数则相反;室温条件的活性污泥中细菌和古菌多样性较高。两种温度条件下厌氧消化系统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但35℃条件的活性污泥中降解有机物的细菌Anaerolineaceae和Lachnospiraceae,以及产甲烷菌Methanobacteriaceae和Methanosarcinaceae的相对丰度比室温条件的高。35℃条件下降解有机物功能细菌和产甲烷菌的丰度也稍高于室温条件的,说明其降解有机物和产甲烷能力更强。但在室温不低于25℃时,两种温度条件下的厌氧处理效果相差不大。研究结果可为废水厌氧处理工艺的改进及优化提供参考。

何成垚[5](2021)在《新疆伊犁盆地两种地浸工艺采铀矿区地下水污染特征与产生机理研究》文中提出

董志敏[6](2021)在《壳层TiO2界面电子的调控及光催化还原U(Ⅵ)性能与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光催化技术将可溶的U(Ⅵ)还原至难溶的U(IV)被认为是放射性环境污染修复的有效策略之一。TiO2具有高效、稳定且环境友好等优点,在光催化还原U(Ⅵ)领域备受关注,但其光催化还原U(Ⅵ)时需要保护气(N2或Ar)和空穴牺牲剂,限制其实际应用。基于此,本论文通过精准调控TiO2界面的电子迁移,以达到增强光催化还原U(Ⅵ)活性的目标,并提出构筑高效TiO2光催化剂的新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葡萄糖为交联剂,采用高温水热法,将纳米二氧化钛空心球(H-TiO2)负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自组装为新型3D复合气凝胶(3D RGO@TiO2-x),旨在提高H-TiO2光催化还原U(Ⅵ)的效率。复合材料中的RGO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吸附和催化活性位点作为理想的载体,而且RGO与H-TiO2之间形成类肖特基异质结促进TiO2导带的电子分离和转移。可见光照射140 min,3D RGO@TiO2-3(GO和H-TiO2的质量比为1:1)对U(Ⅵ)去除率达到99.5%表现出最佳光催化还原U(Ⅵ)的活性,其表观速率常数是3D RGO的5倍,且循环使用5次后去除效率仅下降7.67%,也易于固液分离。3D RGO@TiO2-x的构建突破了惰性保护气的限制,在空气中光生电子和超氧自由基的还原作用可将可溶性的U(Ⅵ)还原为(UO2)O2·2H2O。(2)结合硬模板法和水热反应法成功合成TiO2@CdS和CdS@TiO2双壳层纳米空心球,并用于光催化还原U(Ⅵ)。在H-TiO2壳层引入CdS能够显着提高光利用率,TiO2@CdS-2双壳层纳米空心球(CdS的质量百分数为16.8%)的光催化速率最快,光照10 min即可完全去除溶液中的U(Ⅵ),其光催化表观速率常数分别是H-TiO2和CdS空心球的59和16.5倍,5次循环后去除率仍能保持88%以上。3 mmol·L-1 Na HCO3可代替空穴捕获剂(甲醇),光催化20 min,TiO2@CdS-2的U(Ⅵ)去除率可达99.1%。TiO2@CdS-2界面处的电子传递符合Z型传导机制,该机制能提高光生电子汇集CdS表面的效率,与超氧自由基协同还原U(Ⅵ)为α-U3O8。(3)以TiO2@CdS-2为基体,通过液相化学还原法将金纳米粒子(Au NPs)均匀分散沉积其外表面上制备TiO2@CdS@Au三元异质结。与TiO2@CdS-2相比,TiO2@CdS@Au的光吸收范围和强度皆显着增强。与负载其他还原助催化剂(1%Pt、1%GOQDs)相比,TiO2@CdS-2双壳空心球外表面负载Au NPs(TiO2@CdS@Au-2)光催效率最佳,30 min内对U(Ⅵ)的去除率可达99.4%,光催化表观速率常数是TiO2@CdS-2的3.57倍;五次光催化循环后U(Ⅵ)的去除率仍保持93.8%。当3·mmol·L-1Na HCO3代替甲醇时,光辐照25 min中TiO2@CdS@Au-2对U(Ⅵ)去除率为99.5%。由于TiO2与CdS的Z型能带结构和Au NPs的表面等离子效应协同作用,促进光生电子聚集于Au NPs表面,与超氧基自由基共同将吸附在光催化剂表面的U(Ⅵ)转换成α-U3O8。(4)提出一种新型的薄层异质结和空间分离助催化剂协同策略,即将Mn Ox和Au NPs分别负载于TiO2@CdS空心球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构建Mn Ox@TiO2@CdS@Au多层壳空心球,其颗粒尺寸约300 nm,壳层厚度约43 nm。该协同策略可扩宽光响应范围,实现了光生电子-空穴空间分离以及光生电子定向调控,增强对太阳光的利用率。模拟太阳光辐照50 min,Mn Ox@TiO2@CdS@Au对U(Ⅵ)的去除率可达到98.9%;五次光催化循环后仍保持94.8%;添加3 mmol·L-1 Na HCO3后,Mn Ox@TiO2@CdS@Au在15 min内对U(Ⅵ)的去除率达到99.6%,光催化表观速率常数分别是Mn Ox@TiO2@CdS、TiO2@CdS@Au-2和TiO2@CdS-2的3、1.3和4.9倍。更重要的是,应用于真实铀矿废水(CU(Ⅵ)=132 ppm),Mn Ox@TiO2@CdS@Au对U(Ⅵ)的去除率高达56.67%。在三重内建电场的驱动下实现光生电子定向调控,大幅度提高荧光寿命,光生电子和超氧自由基共同作用将U(Ⅵ)反应成α-U3O8。(5)将Co3O4氧化助催化剂和Au NPs还原助催化剂分别分布在中空多面体TiO2@CdS的内外表面,构筑Co3O4@TiO2@CdS@Au的中空多面体状异质结,以进一步验证薄层异质结和空间分离助催化剂协同策略的可行性。在模拟太阳光照射10 min后,Co3O4@TiO2@CdS@Au对U(Ⅵ)的去除率高达98.8%,光催化还原速率常数分别是Co3O4@TiO2和Co3O4@TiO2@CdS的31和3.3倍;五次光催化循环后Co3O4@TiO2@CdS@Au仍能完全去除U(Ⅵ),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稳定性。TiO2@CdS构建Z型能带结构的异质结和空间分离的助催化剂驱动电子和空穴向相反的方向流动,将光生电子聚集于Au NPs表面,增强光催化剂光催化还原活性,证实薄层异质结和空间分离助催化剂的协同策略适用于多种中空形状以及不同类型的助催化剂。综上所述,采用薄层异质结和空间分离助催化剂的协同策略构筑的多壳层TiO2基光催化剂光催化还原U(Ⅵ)过程突破了保护气和牺牲剂限制,为进一步设计构筑清洁高效的光催化剂提供了可行的理论和实际依据,对于含铀废水的环境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潘峰[7](2021)在《环保型封孔工艺对6061铝合金阳极氧化膜耐蚀性及自愈性的影响》文中提出

王国良[8](2021)在《金尾矿石英和长石浮选试验及捕收剂吸附分子动力学模拟》文中研究说明

陈诚[9](2021)在《蒽醌法制取过氧化氢氧化塔的结构优化》文中研究表明

周葵[10](2021)在《超声波辅助有机酸浸提废弃手机线路板中铜的试验研究》文中指出

二、新型局部接触制酸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局部接触制酸法(论文提纲范文)

(1)超重力强化硫酸催化碳四烷基化反应过程及液-液传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烷基化工艺技术
        1.2.1 硫酸法
        1.2.2 氢氟酸法
        1.2.3 固体酸法
        1.2.4 离子液体法
    1.3 烷基化反应机理
    1.4 超重力技术
        1.4.1 超重力技术简介
        1.4.2 超重力技术的基础研究
        1.4.3 超重力技术的工业应用
        1.4.4 超重力技术在烷基化的应用
    1.5 液-液传质规律研究
    1.6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本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7.1 超重力强化浓硫酸催化碳四烷基化过程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1.7.2 搅拌釜反应器内助剂改性浓硫酸催化碳四烷基化反应研究
        1.7.3 超重力强化助剂改性浓硫酸催化碳四烷基化反应研究
        1.7.4 超重力反应器内液-液传质规律的研究
第二章 超重力强化浓硫酸催化碳四烷基化过程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2.1 引言
    2.2 实验装置与试剂
    2.3 实验流程与操作
    2.4 分析方法
        2.4.1 烷基化油样品分析
        2.4.2 RON值的计算
    2.5 ANN模型结构
        2.5.1 模型数据准备
        2.5.2 ANN网络拓扑结构
        2.5.3 数据分析方法
    2.6 结果与讨论
        2.6.1 超重力强化H_2SO_4催化C4烷基化工艺
        2.6.1.1 RPB内烷烯比对浓硫酸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2.6.1.2 RPB内转速对浓硫酸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2.6.1.3 RPB内酸烃比对浓硫酸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2.6.2 ANN模型
        2.6.2.1 ANN模型的传递函数筛选
        2.6.2.2 ANN模型的核心算法筛选
        2.6.2.3 ANN模型的网络拓部结构优化
        2.6.2.4 灵敏度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搅拌釜反应器内助剂改性浓硫酸催化碳四烷基化反应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装置与试剂
    3.3 实验流程与操作
    3.4 分析方法
    3.5 结果与讨论
        3.5.1 温度对DBSA改性硫酸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3.5.2 压力对DBSA改性硫酸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3.5.3 DBSA浓度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3.5.4 2-NSA浓度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3.5.5 TMS浓度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3.5.6 DBS浓度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3.5.7 Tween-20浓度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重力强化助剂改性浓硫酸催化碳四烷基化反应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装置与试剂
    4.3 实验流程与操作
    4.4 分析方法
        4.4.1 异丁烷溶解度测量
        4.4.2 酸度分析
        4.4.3 烷基化油样品分析
        4.4.4 烷基化油中硫元素分析
    4.5 结果与讨论
        4.5.1 助剂含量对酸溶液中异丁烷溶解度及酸度的影响
        4.5.2 2-NSA浓度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4.5.3 TMS浓度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4.5.4 DBS浓度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4.5.5 DBSA浓度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4.5.6 Tween-20浓度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4.5.7 对烷基化反应的协同作用机理
        4.5.8 烷基化油中硫含量
        4.5.9 STR和RPB内烷基化油产品比较
        4.5.10 Tween-20改性硫酸的循环寿命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超重力反应器内液-液传质规律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装置与试剂
    5.3 实验流程与操作
    5.4 分析方法
    5.5 结果与讨论
        5.5.1 物性测量及煤油一致性检验
        5.5.2 油相总体积传质系数
        5.5.3 超重力水平对油相总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
        5.5.4 喷淋流速对油相总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
        5.5.5 液体分布对油相总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
        5.5.6 相比对油相总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
        5.5.7 液体预混对油相总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
        5.5.8 油相粘度对油相总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2)冶炼烟气生产试剂硫酸的技改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工业硫酸杂质含量高的原因分析
2 试剂硫酸生产工艺方案的选择
    2.1 蒸馏法
    2.2 吸收法
    2.3 试剂硫酸生产工艺方案的确定
3 以冶炼烟气为原料生产试剂硫酸技术
    3.1 工艺流程设计
        3.1.1 烟气洗涤净化工艺
        3.1.2 SO3吸收工艺
        3.1.3 试剂硫酸脱气工艺
        3.1.4 串酸工艺
        3.1.5 超纯水制备工艺
    3.2 关键设备
        3.2.1 发烟硫酸洗涤塔
        3.2.2 试剂硫酸吸收塔
        3.2.3 产酸冷却器
        3.2.4 吸收循环酸泵和管道
        3.2.5 丝网除雾器
4 冶炼烟气生产试剂硫酸工艺的特点
5 生产运行成本
6 结语

(3)大型锌冶炼厂配套烟气制酸装置的设计与运行(论文提纲范文)

1 设计基础数据
2 制酸方案选择
3 工艺概述
    3.1 净化工序
    3.2 干吸工序
    3.3 转化工序
    3.4 制酸尾气脱硫
4 制酸装置主要设备
5 制酸装置工艺特点
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7 装置运行情况
8 结语

(4)不同温度条件下厌氧处理糖蜜酒精废水过程及关联微生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糖蜜酒精废水的来源及特性
        1.1.1 酒精废水的来源
        1.1.2 酒精废水的特性
    1.2 糖蜜酒精废水的危害
    1.3 糖蜜酒精废水处理工艺及现状
        1.3.1 稀释回田灌溉
        1.3.2 电絮凝沉降法
        1.3.3 浓缩焚烧
        1.3.4 浓缩液发酵制肥和饲料
        1.3.5 生物好氧处理
        1.3.6 生物厌氧处理
        1.3.7 好氧与厌氧相结合法
        1.3.8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1.4 酒精废水的厌氧处理研究进展
    1.5 温度对厌氧处理废水影响的研究进展
    1.6 废水生物厌氧处理过程中的关联微生物
    1.7 课题背景、研究意义及内容
        1.7.1 课题背景
        1.7.2 研究意义
        1.7.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温度对糖蜜酒精废水厌氧处理系统性能的影响
    2.1 引言
    2.2 糖蜜酒精废水和厌氧活性污泥的来源
    2.3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2.3.1 主要实验试剂
        2.3.2 主要仪器设备
    2.4 实验方法
        2.4.1 厌氧消化系统的建立及联动试运行
        2.4.2 废水厌氧处理系统的启动及运行
        2.4.3 出水pH的测定
        2.4.4 SCOD去除率的测定
        2.4.5 氨氮含量的测定
        2.4.6 VFA含量的测定
        2.4.7 总糖降解率的测定
        2.4.8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4.9 电导率的测定
        2.4.10 碱度的测定
        2.4.11 脱色率的测定
        2.4.12 BOD5、硫酸盐和总磷含量的测定
    2.5 结果与讨论
        2.5.1 糖蜜酒精废水特性的检测结果
        2.5.2 温度条件的选择结果
        2.5.3 厌氧处理糖蜜酒精废水过程中室温的监测结果
        2.5.4 温度对厌氧处理糖蜜酒精废水处理效率的影响
        2.5.5 温度对厌氧处理糖蜜酒精废水过程的影响
        2.5.6 温度对厌氧处理糖蜜酒精废水出水水质的影响
    2.6 结论
第三章 糖蜜酒精废水厌氧处理过程关联微生物的响应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3 实验仪器
    3.4 实验方法
        3.4.1 厌氧活性污泥的形态观察
        3.4.2 活性污泥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
        3.4.3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基因组目标DNA序列的PCR扩增
        3.4.4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多样性检测及分析
    3.5 结果与讨论
        3.5.1 厌氧活性污泥的形态
        3.5.2 活性污泥中细菌和古菌DNA目标序列的PCR扩增结果
        3.5.3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分析结果
        3.5.4 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3.6 结论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创新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6)壳层TiO2界面电子的调控及光催化还原U(Ⅵ)性能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放射性含铀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1.2 TiO_2基纳米材料光催化还原U(Ⅵ)简介
        1.2.1 TiO_2基纳米材料光催化还原U(Ⅵ)的机理
        1.2.2 TiO_2基纳米材料光催化还原U(Ⅵ)研究进展
        1.2.3 TiO_2基纳米材料光催化还原U(Ⅳ)影响因素
    1.3 TiO_2基核壳型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3.1 增强光生电荷的产生
        1.3.2 促进电荷分离和迁移
        1.3.3 促进表面反应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1.4.1 本论文选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及表征方法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2 光催化剂表征方法
    2.3 光催化实验
        2.3.1 光催化还原装置
        2.3.2 光催化还原U(Ⅵ)性能的测试方法
第3章 空心TiO_2/RGO三维气凝胶的制备及可见光光催化U(Ⅵ)的性能和作用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H-TiO_2的制备
        3.2.2 3D凝胶(3D RGO@TiO_2)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结构与物性表征
        3.3.2 光吸收性能及能级分析
        3.3.3 3D RGO@TiO_2光催化还原U(Ⅵ)性能研究
        3.3.4 3D RGO@TiO_2-3光催化还原U(Ⅵ)的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Z型TiO_2@Cd S双壳层异质结的制备及光催化还原U(Ⅵ)性能和作用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TiO_2@CdS双壳层异质结的制备
        4.2.2 CdS@TiO_2双壳层异质结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结构与物性表征
        4.3.2 光吸收性能及能级结构
        4.3.3 TiO_2@CdS光催化还原U(Ⅵ)性能研究
        4.3.4 TiO_2@CdS-2光催化还原U(Ⅵ)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增强Z型TiO_2@Cd S@Au光催化还原U(Ⅵ)性能及作用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TiO_2@CdS@Au双壳层结构异质结的制备
        5.2.2 TiO_2@CdS@Pt双壳层结构异质结的制备
        5.2.3 TiO_2@CdS@DOQDs双壳层结构异质结的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结构与物性表征
        5.3.2 光吸收性能分析
        5.3.3 TiO_2@CdS@Au光催化还原U(Ⅵ)性能分析
        5.3.4 TiO_2@CdS@Au-2光催化还原U(Ⅵ)的机理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MnO_x@TiO_2@Cd S@Au多壳层异质结的制备及光催化还原U(Ⅵ)性能及作用机理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MnO_x@SiO_2球的制备
        6.2.2 MnO_x@SiO_2@TiO_2异质结的制备
        6.2.3 MnO_x@TiO_2@CdS多壳层异质结的制备
        6.2.4 MnO_x@TiO_2@CdS@Au多壳层异质结的制备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结构与物性表征
        6.3.2 光吸收性能分析
        6.3.3 MnO_x@TiO_2@CdS@Au光催化还原U(Ⅵ)性能研究
        6.3.4 MnO_x@TiO_2@CdS@Au光催化还原U(Ⅵ)作用机理研究
    6.4 MnO_x@TiO_2@Cd S@Au光催化剂的实际应用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Co_3O_4@TiO_2@CdS@Au多面体异质结的制备及光催化还原U(Ⅵ)性能和作用机理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Co_3O_4@TiO_2@CdS多面体异质结的制备
        7.2.2 Co_3O_4@TiO_2@CdS@Au多面体异质结的制备
    7.3 结果与讨论
        7.3.1 结构与物性表征
        7.3.2 光吸收性能分析
        7.3.3 Co_3O_4@TiO_2@CdS@Au光催化还原U(Ⅵ)性能
        7.3.4 Co_3O_4@TiO_2@CdS@Au光催化还原U(Ⅵ)机理研究
        7.3.5 光催化剂的综合评价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成果
致谢

四、新型局部接触制酸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超重力强化硫酸催化碳四烷基化反应过程及液-液传质规律研究[D]. 田云涛.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2]冶炼烟气生产试剂硫酸的技改实践[J]. 贾苗,谢成,杨汝芸,程华花. 硫酸工业, 2021(09)
  • [3]大型锌冶炼厂配套烟气制酸装置的设计与运行[J]. 霍佳梅,马小乐,董四禄. 硫酸工业, 2021(08)
  • [4]不同温度条件下厌氧处理糖蜜酒精废水过程及关联微生物的研究[D]. 钱丰. 广西大学, 2021(12)
  • [5]新疆伊犁盆地两种地浸工艺采铀矿区地下水污染特征与产生机理研究[D]. 何成垚. 南华大学, 2021
  • [6]壳层TiO2界面电子的调控及光催化还原U(Ⅵ)性能与机理研究[D]. 董志敏. 东华理工大学, 2021
  • [7]环保型封孔工艺对6061铝合金阳极氧化膜耐蚀性及自愈性的影响[D]. 潘峰.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 [8]金尾矿石英和长石浮选试验及捕收剂吸附分子动力学模拟[D]. 王国良.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1
  • [9]蒽醌法制取过氧化氢氧化塔的结构优化[D]. 陈诚. 淮阴工学院, 2021
  • [10]超声波辅助有机酸浸提废弃手机线路板中铜的试验研究[D]. 周葵.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标签:;  ;  ;  ;  ;  

一种局部接触制酸的新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