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格现代化与学校心理教育理念(论文文献综述)
裴艳华[1](2018)在《心理—道德教育研究 ——基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分析》文中指出心理—道德教育是在中国文化和教育土壤上形成的一种以心理教育为基础,以道德教育为导向,有机融合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新形态。从人是心与德的载体这个视域出发,无论是心理教育还是道德教育,所培养的品质最后都要归于人格。心理—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人格的现代化发展,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良好心理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小学是学生心灵成长的关键期,也是建立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首要阶段。其人格的健全发展不仅对个人与家庭有着重要意义,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笔者拟通过挖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心理—道德教育资源,结合案例对活动的心理—道德教育价值进行应然分析,并通过反思其实然状态提出优化建议。希冀能够提升已有的自发性心理—道德教育实践层次,并为当下的小学心理—道德教育活动实践以及心理-道德理论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本论文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梳理了心理—道德教育的概念及其相关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概念及其相关研究。以哲学层面的价值理论、教育学层面的整体协同教育理论、心理学层面的积极人格理论为基础,建构了基于活动的心理—道德认知内化模型。通过进入学校场域,对小学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活动和劳动技术活动进行参与式观察,撰写案例文本。着重分析活动所培养的积极人格特质,探讨活动对于学生心理—道德认知、体验、互动与内化的价值和功能。并结合教师访谈探析活动中心理—道德教育实践困境,由学校、课程、教师三个主体出发提出改善对策与建议。通过研究发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其独特的心理—道德教育价值与功能,以活动为载体实施心理—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但反思活动本身也发现一些问题:校方对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视度不如学科课程,且与家庭社会的教育联系不够紧密;教师缺乏相关的专业培训,对活动中心理—道德资源的敏感性欠缺;活动本身实施的针对性不强,持续性无法保障,且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易流于形式等问题导致心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受到了一定影响。为走出活动中心理—道德教育的实践困境,实现心理—道德教育对学生现代化人格培养的价值。学校、课程、教师可以分别通过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道德教育网络;完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监管与评价体系;进行相关专业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综合素养等途径来改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心理—道德教育的实施效果,促进学生人格的积极发展。
谷松[2](2017)在《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结合我国社会“新常态”发展的时代需要,青少年健康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应有新的定位。心理健康不仅有外在表现,还有其本质特征。良好的适应和行为是其外在表现,其本质特征就是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素质发展所追求的高层次目标,反映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要求。目前,心理健康素质研究还存在内容界定不清和测量操作不便的局限。体育运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手段,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已是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与趋势。然而,由于不同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发展标准设定与认知的偏差,致使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培养的内容与方法还存在较大分歧。因此,如何合理利用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培养的独特功能就成为摆在当今体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心理健康素质理论与运用为背景,以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为切入点,进行了兼具试探性和验证性的逐步递进的三个研究。以期为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的理论发展、丰富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理论以及为素质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实践提供参考与支持。研究一以素质教育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背景,以“什么是心理健康素质”为关键词,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编制和检验《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研究二依据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素质关系的理论,以“体育运动如何影响心理健康素质”为关键词,选择适宜的心理、生理、社会指标,选取我国7省28所中学1794名青少年作为被试样本,以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为主要方法探索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之间的关系及其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三在前述两个研究成果基础上,以“体育运动如何培养心理健康素质”为关键词,辅以实地调查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建构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实现路径。结论如下: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的研制方面(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包括“认知素质”、“情绪素质”、“人格素质”和“适应素质”4个分量表、15个一级指标、89个观测项目。(2)本研究构建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体系”侧重于实践验证性和可操作性,突出中学期间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较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下以“知、情、意、行”为核心理念的心理培养目标。(3)《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的各级内容具备中度及以上的相关性,通过使用可以对不同水平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进行有效区分。2.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之间关系方面(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在不同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运动项目、运动情境(竞争性/非竞争性)、运动持续年限和课外运动参与情况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和课外体育活动能显着正向预测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及其分量表内容的发展情况。(2)“体育运动”能够间接通过“主观幸福感”、“心境状态”、“身体自我效能”、“身体自尊”、“心理坚韧性”、“同学人际关系”的作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产生正向效果。(3)“体育锻炼影响青少年认知能力与学业表现理论”、“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理论”、“运动能力感理论”和本文提出的“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理论”于本研究中可获得验证。3.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实现路径方面(1)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主要路径是学校体育活动;学校体育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在目标和功能上有交叉重盈之处;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为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2)为实现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青少年体育运动的组织与开展应以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体育学科教学规律为指导思想,以积极情绪、体验成功、民主自治、个别辅导为基本原则,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题讲座、营造健康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为主要途径,以发展认知素质、调节情绪素质、提高思想品德素质、锻炼意志品质、健全个性素质、改善人际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及社会适应素质为主要目标,以体育运动过程、内容、方法中的有机、适度、灵活渗透为主要策略,以切合实际的培养设计和有效的课堂管理为过程控制,来建构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现实路径。(3)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对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包括:增强育心意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操作技能3个方面。
杨金铭[3](2017)在《高校德育现代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代社会处于不断变革和进步的发展状态,社会现代化的步伐疾如旋踵。社会现代化是一个革命性的、整体的变迁过程,它不仅是一个长期连续的历史进程,还是一个协调发展的过程。它不是社会体系中某一系统的单独发展,而应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人的现代化发展。人的现代化发展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要素,既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内在驱动力,同时也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最高目标指向。教育作为社会中的一个子系统,只有达到与社会现代化相一致的发展状态,才能完成其所担负的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与社会现代化形成深度融合,良性互动的同步发展。高校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亦不例外。因此,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面对社会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转变,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新要求,传统的高校德育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高校德育必然要革弊鼎新,与时俱进,主动适应社会现代化的变革,不断地通过自身的改革和转型去满足和促进这种变革,即也要实现高校德育的现代化。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支撑,结合课题研究的需要,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方法、系统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开展实际研究。全文以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探索高校德育现代化道路为主线,以从现代化的视角进行高校德育工作理论拓展和以过程范式进行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构建为具体切入点。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高校德育过程的结构梳理和内容剖析,创造性的提出将理念要素、主体要素、内容要素、工具要素和环境要素作为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的研究框架,并深刻揭示各构成要素的内涵、作用以及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对高校德育现代化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阐释,并总结了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四大特征,即目标特征、发展特征、实践特征和过程特征;从马克思人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以及现代化的相关理论入手,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针对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特殊性对理论依据进行深入研究,寻求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理论支撑;立足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围绕中外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发展及其比较,对我国高校德育的演进历程,尤其是重要历史时期进行系统分析,并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的有益经验,深入分析其“现代性”的体现途径和方法,总结高校德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寻求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实践依据;在全面总结我国高校德育现代化已取得的成绩、现实问题及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构建的原则和路径。以解决高校德育工作在现阶段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为出发点,明确新时期我国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的构建要坚持功能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方向性原则。从理念要素、主体要素、内容要素、工具要素、环境要素五个方面在宏观架构和微观路径两个角度提出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的具体操作方案。基于高校德育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过程的特点,从高校德育工作的教育属性入手,结合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现代化”特质要求和大学生人格的现代化发展需要角度,通过对高校德育现代化构成要素的界定,以及对高校德育现代化本质特征的总结,以期对高校德育工作的理论拓展有所贡献;同时,基于高校德育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的特点,立足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总结既往的实践经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体现时代性和操作性,探究高校德育现代化各构成要素的有机联系,构建高校德育现代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实践模式,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以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和大学生全面发展需要。
彭美贵[4](2013)在《现代化视角下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影响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性因素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的根本是人格的现代化。人格的现代化强调人格和谐,人格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全面建成小康以及最终实现“中国梦”的坚强后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人格能否得以全面、自由乃至和谐地发展,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能否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以及“中国梦”的实现。有鉴于此,本文将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问题置于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大背景下,坚持跨学科的研究进路,运用一系列较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探索。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在厘清大学生和谐人格的相关概念、建构维度、相关理论及着力分析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当代价值的基础上,探讨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大学生和谐人格问题及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现实困境与成因,继而提出并阐述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基本原则、主要方法及具体路径。本文的主要观点是:第一,人格是在一定文化语境中产生并发挥作用,其中内在包含思想、道德情感意识和价值观等多重意蕴,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的一种社会存在与行为方式,具体地说是一种人的兼具实然与应然两重属性并相互转化的生存样式,它标志着人的格式、标准以及行为方式。第二,要充分理解和谐人格的含义,就必须正确把握人格的各个单元(即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组织(即整体)。整体构造的和谐人格,一般来说包含身心人格、智慧人格、道德人格以及审美人格四个维度,它们之间是内在统一的,正是人格的这四个维度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和影响,才得以构成完整意义上个体和谐人格的实在样态。第三,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建构应遵循以人为本、分类指导、多维推进、和谐交往、整体协调等原则,采用努力提高人格认知、全面促进身心发展、切实加强道德教育、以及均衡协调艺术陶冶等方法,创设有利于大学生人格和谐建构的外部环境、建立健全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相关机制、建构以个体-社会责任心培育为核心环节的大学生和谐人格模式、强化与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相关的意识教育。
梁瑛楠,谷力群,郭志峰[5](2010)在《学校心理教育课程改革中哲学人文思想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素质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作用和意义已经为教育工作者和相当多的社会成员所认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学校心理教育课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建构全球本位的心理教育范式是学校心理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任巍巍[6](2009)在《新时期人格现代化问题探论》文中认为我国正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在这个进程中关键是人的现代化,而凸现人的价值的则是一个人的人格。人的价值总是历史地、现实地体现于人格之中。因此,人的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关键是人格的现代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人格问题日益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现实滞阻因素,因而人格现代化建设已紧迫地提上议事日程。人格是一个历史范畴,每个时代都有其具体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但人格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一样,总趋势是向前的。新时期人格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就是人格现代化。从静态上规定,人格现代化是由与前期社会相适应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变为与现实社会相适应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即由传统人格转变为现代人格,其实质是现代化社会在人格上的反映和表征;从动态上规定,人格现代化是由与前期社会相适应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向与现实社会相适应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转变的过程,即由传统人格走向现代人格的过程,其实质是人对自身本质的历史创造和对自身主体形态的历史展开。我国人格现代化开始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人格现代化的转折点,它的发展和完善使人格现代化得以实现。新时期社会的转型使我国人格呈现出过渡性的特点和问题,过渡性特点主要是复合人格的出现,即传统人格特质和现代人格特质并存,过渡性问题是“人格三化”,即人格的物化、权化和浮躁化。因此,人格现代化的实现非常紧迫,意义重大。它是市场经济健康、持久、快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建构科学的人格现代化体系是新时期人格发展的关键。人格现代化的实现需要主体的努力和社会各个机制的发展、完善及相互促进,其有效途径在于,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是实现人格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人格现代化的物质前提;切实健全和完善政治、法律制度,是实现人格现代化的制度保障;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实现人格现代化的文化条件;积极发展素质教育,是实现人格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崔景贵[7](2009)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教材建设的思考》文中提出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课程改革方案正式出台,心理健康被列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选修课程,编写高质量、有特色、精品化的中职校心理健康课程教材成为基本共识。文章对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大纲进行解读,对心理健康课程教材建设的特色显现和科学架构进行了阐释。
林澍峻[8](2007)在《学校网络心理教育模式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广泛发展。信息技术被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学校心理教育得以焕发了生机,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校传统心理教育的模式,给学校心理教育带来了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
赵琳[9](2007)在《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已经成为把握国家命运的命脉所在,而大学生群体作为科学技术的中坚力量,对他们的教育是各国研究的热点。心理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对大学生的人格特征、能力素质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心理素质教育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手段。知识经济时代,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形成了特殊的心理素质特点,只有认真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背景,把握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形成规律,认真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立与大学生心理特点相适应的心理素质教育方法和体系,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深刻认识、自觉担当肩负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历史使命,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正是从这个富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论题入手,运用文献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当代大学生群体心理特点及相应的心理素质教育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能抛砖引玉。要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成功的心理素质教育,就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从学校到家庭再到社会,正确认识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与重要性,合理运用心理素质教育手段,营造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环境,才能使大学生成功塑造完美的人格,形成良好的素质,为今后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祖国的建设中有责任感、有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崔景贵[10](2006)在《中等职校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的建构》文中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中介环节和桥梁。建构理想的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当具有本土文化性格、职业教育特色和较高的理论起点,同时应便于实际操作。整合模式对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建设与实践探索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人格现代化与学校心理教育理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格现代化与学校心理教育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1)心理—道德教育研究 ——基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直接动因: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 |
1.1.2 外在要求:引导心理—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
1.1.3 个人兴趣:对心理—道德教育发展的关注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
1.2.2 关于心理—道德教育的研究 |
1.2.3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 |
1.2.4 对现有研究的评析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价值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心理—道德教育学理探析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心理教育 |
2.1.2 心理—道德教育 |
2.1.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2.2 心理—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
2.2.1 价值哲学理论 |
2.2.2 整体协同教育理论 |
2.2.3 积极人格理论 |
2.3 心理—道德教育活动课程解读 |
2.3.1 心理—道德教育活动 |
2.3.2 心理—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质 |
2.3.3 活动的心理—道德教育意蕴 |
2.3.4 基于活动的心理—道德教育分析 |
第三章 研究性学习中的心理—道德教育 |
3.1 研究性学习活动概述 |
3.1.1 研究性学习的概念与内容 |
3.1.2 研究性学习的心理—道德意蕴 |
3.2 校园实施现状考察 |
3.3 研究性学习活动案例 |
3.3.1 创造—“巧吹肥皂泡” |
3.3.2 礼貌—“向不文明行为说再见” |
3.3.3 节约—“校园纸张浪费知多少” |
第四章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中的心理—道德教育 |
4.1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概述 |
4.1.1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概念 |
4.1.2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心理—道德教育意蕴 |
4.2 校园实施现状考察 |
4.3 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案例介绍 |
4.3.1 友善—“手拉手,献爱心” |
4.3.2 尊老—“我是敬老好少年” |
第五章 信息技术活动中的心理—道德教育 |
5.1 信息技术教育活动概述 |
5.1.1 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与内容 |
5.1.2 信息技术教育的心理—道德教育意蕴 |
5.2 校园实施现状考察 |
5.3 信息技术活动案例 |
5.3.1 求知—“网上导游—遨游Internet地球村” |
5.3.2 审慎—“网络信息我能辨” |
第六章 劳动与技术活动中的心理—道德教育 |
6.1 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概述 |
6.1.1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概念与内容 |
6.1.2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心理—道德教育意蕴 |
6.2 校园实施现状考察 |
6.3 劳动与技术活动案例 |
6.3.1 自理—“生活自理我能行” |
6.3.2 劳动—“牵篱开耕育蔬果” |
6.3.3 感恩—“城市因您而美,关爱环卫工人” |
第七章 心理—道德教育活动的实践反思与展望 |
7.1 心理—道德教育活动的实践困境与超越 |
7.1.1 实践困境 |
7.1.2 拟解决的策略 |
7.2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2.1 结论 |
7.2.2 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研访谈提纲 |
附录2 综合实践活动观察记录表 |
附录3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推荐表 |
附录4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 |
1.1.1 社会“新常态”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新的定位 |
1.1.2 心理健康素质发展反映了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
1.1.3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运动渗透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回顾 |
2.1 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理论综述 |
2.1.1 心理健康素质的构念内涵 |
2.1.2 心理健康素质的理论基础 |
2.1.3 心理健康素质的影响因素 |
2.1.4 心理健康素质的测量方法 |
2.1.5 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理论研究的启示 |
2.2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的回顾与分析 |
2.2.1 “青少年”的界定 |
2.2.2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现状 |
2.2.3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议题 |
2.2.4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趋势 |
2.3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素质关系的研究回顾 |
2.3.1 体育运动的长期心理效益 |
2.3.2 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素质发展的相关理论 |
2.4 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1 有效界定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内容体系 |
2.4.2 科学建立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 |
2.4.3 积极探索体育运动、运动心理效益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访谈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3 研究思路 |
3.3.1 研究层面 |
3.3.2 研究路线 |
4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的编制和检验 |
4.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4.1.1 研究目标 |
4.1.2 研究内容 |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研究方法 |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3.1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构念的收集、整理和提取 |
4.3.2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体系的初步确认 |
4.3.3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体系的专家审查与修改 |
4.3.4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模型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4.3.5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4.3.6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正式问卷的效度 |
4.3.7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正式问卷的内容 |
4.4 讨论 |
4.4.1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内容与结构 |
4.4.2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的测量与使用 |
5 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5.2.1 研究目标 |
5.2.2 研究内容 |
5.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5.3.1 研究对象 |
5.3.2 研究方法 |
5.4 研究架构 |
5.4.1 自变量 |
5.4.2 中介变量 |
5.4.3 因变量 |
5.5 研究假设 |
5.6 资料处理 |
5.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6.2 方差齐性检验 |
5.6.3 单因子方差分析 |
5.6.4 信度分析 |
5.6.5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6.6 线性结构方程模型 |
5.7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7.1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情况 |
5.7.2 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 |
5.7.3 运动心理效益对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关系的中介影响 |
5.8 讨论 |
5.8.1 被试特征分析 |
5.8.2 运动心理效益对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关系的中介影响分析 |
5.8.3 相关理论支持结果 |
6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实现路径 |
6.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6.1.1 研究目标 |
6.1.2 研究内容 |
6.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6.2.1 研究对象 |
6.2.2 研究方法 |
6.3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价值思考 |
6.3.1 心理健康素质培养是体育运动增进人体健康的重要内容 |
6.3.2 运动技能掌握依赖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水平 |
6.3.3 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在目标和功能上有某些交叉重盈之处 |
6.4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路径建构 |
6.4.1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指导思想 |
6.4.2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基本原则 |
6.4.3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 |
6.4.4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优势资源 |
6.4.5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目标设置 |
6.4.6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实施策略 |
6.4.7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过程控制 |
6.4.8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评估反馈 |
6.5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对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 |
6.5.1 增强育心意识 |
6.5.2 完善知识结构 |
6.5.3 提高操作技能 |
7 综合讨论 |
7.1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体系的价值判断 |
7.2 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理性认识 |
7.3 本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7.3.1 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体系方面 |
7.3.2 在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中介模型方面 |
7.3.3 在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实现路径方面 |
8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内容访谈 |
附录二: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问卷项目专家效度表 |
附录三: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初测问卷 |
附录四: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测量及其与体育运动之间关系的研究”问卷实施说明书 |
附录五: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
附录六: 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 |
附录七: 中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 |
附录八: 身体自我效能问卷 |
附录九: 中学生同学关系问卷 |
附录十: 心境状态量表 |
附录十一: 运动心理坚韧性问卷 |
附录十二: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正式问卷 |
附录十三: 身体自尊量表 |
附录十四: 体育运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及其预测变量的相关分析(各维度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高校德育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四、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注释 |
第二章 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基本理论阐释 |
一、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内涵解读 |
(一)现代、现代性、现代化的概念界定及辨析 |
(二)德育、高校德育、高校德育现代化的概念界定 |
二、高校德育现代化的构成要素分析 |
(一)理念要素 |
(二)主体要素 |
(三)内容要素 |
(四)工具要素 |
(五)环境要素 |
三、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
(一)目标特征 |
(二)发展特征 |
(三)实践特征 |
(四)过程特征 |
注释 |
第三章 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理论对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理论支持 |
(一)马克思人学理论 |
(二)马克思交往理论 |
(三)马克思的现代化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对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理论支持 |
(一)毛泽东德、智、体全面发展思想 |
(二)邓小平“三个面向”方针与培养“四有新人”思想 |
(三)江泽民“四个统一”思想 |
(四)胡锦涛“三点希望”教育思想 |
(五)习近平关于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思想新论断 |
三、西方学界关于高校德育现代化相关理论的批判借鉴 |
(一)实用主义理论为德育现代化提供了目标借鉴 |
(二)价值澄清理论为德育现代化提供了价值养成方法借鉴 |
(三)交往行为理论为德育现代化提供了实现机制借鉴 |
注释 |
第四章 中外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发展及其比较 |
一、我国高校德育的演进历程及现代化发展的实践 |
(一)新民主主义时期以“革命救国”为核心的高校德育 |
(二)建国初期以“破旧立新”为重点的高校德育 |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政治教育”为主导的高校德育 |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任务的高校德育 |
(五)改革开放后以“公民教育”为目标的高校德育 |
二、国外高校德育演进及现代化发展的特点 |
(一)法国高校德育以“责任公民”为核心的发展历程 |
(二)新加坡高校德育从“国家意识”到“弘扬东方价值观”的发展历程 |
(三)德国高校德育从“臣民精神”到“民族精神”的发展历程 |
(四)美国高校德育从“美国精神”到“国民精神”的发展历程 |
(五)俄罗斯高校德育从“政治人”到“合格公民”的发展历程 |
三、中外高校德育现代化发展的比较 |
(一)中外高校德育现代化的普遍性 |
(二)中外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特殊性 |
注释 |
第五章 我国高校德育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及审思 |
一、我国高校德育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成果 |
(一)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必要性引起重视 |
(二)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系统性逐渐完善 |
(三)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开放性有所突破 |
二、我国高校德育现代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
(一)理念要素前瞻性不足 |
(二)主体间性教育不够 |
(三)内容要素生活性缺失 |
(四)工具要素实效性虚弱 |
(五)环境要素合力性不强 |
三、我国高校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高校德育现代化的认识方面存在偏差 |
(二)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实践体系要素间协同度低 |
(三)高校德育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匹配度低 |
注释 |
第六章 实现高校德育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
一、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理论进路与实践出口 |
(一)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理论进路:抓住对人的研究 |
(二)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实践出口:抓住对实践体系构建的研究 |
二、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一)功能性原则——坚持培养什么样的人为逻辑起点 |
(二)实践性原则——坚持如何培养人为逻辑起点 |
(三)方向性原则——坚持为谁培养人为逻辑起点 |
三、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构建的宏观架构 |
(一)理念要素:科学定位,创新规划 |
(二)主体要素:主动交互,和谐共进 |
(三)内容要素:系统科学,继承开放 |
(四)工具要素:立体多维,先进灵活 |
(五)环境要素:四位一体,形成合力 |
四、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构建的微观路径 |
(一)以德育观念和德育目标科学转换和调整为核心,促进德育理念现代化 |
(二)坚持施教者主导性与受教者能动性的辩证统一,促进德育主体现代化 |
(三)坚持核心内容与时代内容有机融合,促进德育内容现代化 |
(四)充分发挥德育方法和途径的联结作用,促进德育工具现代化 |
(五)加强高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建构,促进德育环境现代化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现代化视角下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缘起 |
1.1.1 现代化的关键是人格的现代化 |
1.1.2 大学生人格危机呼唤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塑造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重点、难点及创新 |
1.4.1 研究重点、难点 |
1.4.2 创新之处 |
2 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概述 |
2.1 人格与和谐人格 |
2.1.1 人格 |
2.1.2 和谐人格 |
2.2 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 |
2.2.1 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含义与特征 |
2.2.2 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内在构成维度 |
2.2.3 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外部影响因素 |
2.3 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当代价值 |
2.3.1 大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现实意义 |
2.3.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价值 |
2.3.3 实现现代化以及民族复兴的深远影响 |
3 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思想借鉴与理论基础 |
3.1 中国传统社会和谐人格思想借鉴 |
3.1.1 古代思想家百家争鸣理念中的“和谐人格” |
3.1.2 近代思想家对自由独立“和谐人格”的执着追求 |
3.2 西方从传统到现代和谐人格思想 |
3.2.1 古希腊罗马思想家对自由人性的和谐追问 |
3.2.2 中世纪“和谐人格”思想的神学异化及其在文艺复兴的复苏 |
3.2.3 近现代资产阶级学者多元化“和谐人格”思想的理论呈现 |
3.3 马克思主义和谐人格思想理论 |
3.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全面自由和谐人格思想 |
3.3.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青年和谐人格教育思想 |
3.3.3 我国领导人对经典作家和谐人格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
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与大学生和谐人格问题 |
4.1 早期现代化的求索与传统依附性人格的突破 |
4.1.1 早期现代化的艰难求索 |
4.1.2 传统依附性人格的革命性突破 |
4.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与人格的独立性诉求 |
4.2.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的求索 |
4.2.2 人格的独立发展性诉求 |
4.3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与大学生和谐人格问题凸显 |
4.3.1 新世纪新阶段社会发展的断裂特征及其对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影响 |
4.3.2 当代大学生和谐人格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
5 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现实困境及成因 |
5.1 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现实困境 |
5.1.1 对“和谐人格”概念的解读存在争议 |
5.1.2 我国社会转型尚未完成所带来的和谐人格建构理念不确定 |
5.1.3 大学生人格发展各个维度不平衡(重智力教育、轻人格教育) |
5.1.4 大学生人格成长的固有惯性阻滞着和谐人格的顺利建构 |
5.2 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现实困境的成因 |
5.2.1 社会层面和谐人格理论研究及其大众化工作暂不成熟 |
5.2.2 现代社会转型对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产生双重影响 |
5.2.3 高校和谐人格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理论研究和实践运作尚不完善 |
5.2.4 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层面存在大量不和谐因素 |
5.2.5 大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的因素发生阻滞性制约 |
6 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6.1 自觉坚持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基本原则 |
6.1.1 现代创新原则 |
6.1.2 以人为本原则 |
6.1.3 分类指导原则 |
6.1.4 多维推进原则 |
6.1.5 和谐交往原则 |
6.1.6 整体协调原则 |
6.2 努力探索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基本方法 |
6.2.1 努力提高人格认知 |
6.2.2 全面促进身心发展 |
6.2.3 切实加强道德教育 |
6.2.4 均衡协调艺术陶冶 |
7 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基本路径 |
7.1 创设有利于大学生人格和谐建构的外部环境 |
7.1.1 积极构筑良性发展的经济环境 |
7.1.2 努力强化民主政治特色的制度保障 |
7.1.3 持续建设“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和谐文化 |
7.1.4 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关心贴心的帮扶网络及运行机制 |
7.1.5 全力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
7.2 建立健全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若干机制 |
7.2.1 “三全”育人管理机制 |
7.2.2 大学生正当权益保障机制 |
7.2.3 激励约束教育引导机制 |
7.2.4 适当干预及适当救助机制 |
7.3 建构以个体-社会责任心培育为核心环节的大学生和谐人格模式 |
7.3.1 个体-社会责任心的含义 |
7.3.2 以个体-社会责任心培育为核心环节建构大学生和谐人格模式 |
7.3.3 个体-社会责任心培育的重要意义 |
7.4 强化与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相关的意识教育 |
7.4.1 “正视风险”现代人格意识教育 |
7.4.2 “天人合一”环保意识教育 |
7.4.3 “贵己重生”珍爱生命意识教育 |
7.4.4 “知恩图报”感恩意识教育 |
7.4.5 “中庸和谐”民族传统意识教育 |
8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5)学校心理教育课程改革中哲学人文思想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校心理教育课程中的哲学思想 |
二、全球化对我国学校心理教育课程的影响 |
三、学校心理教育课程的本土化研究 |
(一) 价值理念:人本服务与全人发展 |
(二) 实践范式:自主建构与多元整合 |
(三) 研究取向:本土特色与文化转向 |
(6)新时期人格现代化问题探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人格现代化及其研究概述 |
(一) 人格 |
(二) 人格现代化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我国人格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问题 |
(一) 我国人格现代化发展历程的三个阶段 |
(二) 我国人格现代化现状透视 |
(三) 新时期我国实现人格现代化的重要性 |
三、我国人格现代化的体系建构及其实现路径 |
(一) 人格现代化的体系建构原则 |
(二) 实现人格现代化的目标选择 |
(三) 实现人格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教材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大纲的初步解读 |
二、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材建设的特色显现 |
三、中职校心理健康教材建设的科学架构 |
(8)学校网络心理教育模式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学校网络心理教育的基本认识 |
(一) 学校网络心理教育的界定 |
(二) 学校网络心理教育的特点 |
1.信息全面, 即时性强。 |
2.选择自由, 互动性强。 |
3.信息生动, 隐密性强。 |
4.方式灵活, 合力性强。 |
(三) 学校网络心理教育的定位 |
二、学校网络心理教育理念的确立 |
(一) 以网络推动心理教育理念的确立 |
(二) 培养能力与个性有机结合的心理教育理念的确立 |
(三) 平等交流与相互尊重心理教育理念的确立 |
三、学校网络心理教育策略的设计与制定 |
(一) 树立正确的网络认知 |
(二) 构建现代化心理教育模式 |
(三) 完善现代化“网络社会人格” |
(四) 丰富学校网络心理教育活动内容 |
(五) 加强学校网络心理教育研究 |
(9)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写作的背景 |
1.2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写作难点 |
1.5 论文写作创新之处 |
第2章 心理素质及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概述 |
2.1 心理素质概述 |
2.1.1 素质与心理素质的涵义及特征 |
2.1.1.1 素质的涵义与特征 |
2.1.1.2 心理素质的涵义与特征 |
2.1.2 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分析 |
2.1.2.1 我国学者对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 |
2.1.2.2 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构成因素的调研 |
2.1.2.3 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理论模型 |
2.1.3 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
2.2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概述 |
2.2.1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 |
2.2.2 国内外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
2.2.3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与分析 |
3.1 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
3.1.1 当代大学生“个体”心理特点分析 |
3.1.2 当代大学生“群体”心理特点分析 |
3.2 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调查 |
3.2.1 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调查的对象及方法 |
3.2.2 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3.2.3 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调查结论 |
3.3 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影响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现状 |
4.2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外大学生心理素质及教育现状 |
5.1 国外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 |
5.1.1 美国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 |
5.1.2 日本、德国及俄罗斯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 |
5.2 国外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现状 |
5.2.1 美国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现状 |
5.2.2 日本及欧洲部分国家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现状 |
5.3 国外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方法及措施 |
6.1 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体系 |
6.2 多渠道、全方位的加强高校心理素质教育 |
6.3 加强大学生耐挫力、社会适应及创新素质教育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中等职校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走向整合的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
二、科学建构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 |
1.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整合。 |
2.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整合。 |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整合。 |
4.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整合。 |
5.心理健康教育学法的整合。 |
6.心理健康教育学段的整合。 |
7.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整合。 |
8.心理健康教育视野的整合。 |
四、人格现代化与学校心理教育理念(论文参考文献)
- [1]心理—道德教育研究 ——基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分析[D]. 裴艳华. 江南大学, 2018(01)
- [2]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研究[D]. 谷松.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3]高校德育现代化研究[D]. 杨金铭.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4]现代化视角下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研究[D]. 彭美贵. 南京理工大学, 2013(06)
- [5]学校心理教育课程改革中哲学人文思想的思考[J]. 梁瑛楠,谷力群,郭志峰.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 2010(04)
- [6]新时期人格现代化问题探论[D]. 任巍巍. 延安大学, 2009(05)
- [7]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教材建设的思考[J]. 崔景贵. 教育与职业, 2009(09)
- [8]学校网络心理教育模式的构建[J]. 林澍峻.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02)
- [9]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D]. 赵琳.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7(02)
- [10]中等职校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的建构[J]. 崔景贵. 职教通讯,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