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压缩天然气汽车电子喷射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黄荣坤[1](2021)在《甲醇/柴油双燃料RCCI发动机电控系统硬件研究》文中认为面对全球性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燃料多元化逐渐成为柴油机的发展方向。以甲醇/柴油为基础的反应性控制压缩燃烧(RCCI,Reactivity Controlled Compression Ignition)技术是一种能够同时降低氮氧化物与碳烟颗粒排放的高效、清洁新型燃烧技术。为实现该燃烧技术,对RCCI发动机系统中的关键集成控制器电子控制单元(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硬件进行了研究。以改装的云内D30发动机为对象,研究甲醇/柴油双燃料RCCI发动机集成ECU硬件系统。首先,从RCCI发动机控制系统功能需求出发,分析了硬件系统架构,明确控制器的设计方案,并对特殊执行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电气特性进行分析。其次,以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对硬件系统的电源供电模块、执行器驱动模块、传感器信号调理模块、通信模块等进行了电路原理设计。同时,为降低信号间的相互串扰,提高信号质量,从印制电路板(PCB,Printed Circuit Borad)板中信号的属性角度考虑,对PCB的布局、布线、散热、电磁兼容、信号线阻抗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设计规则和设计方案。最终,结合现有的实验条件,对ECU硬件系统进行了离线模拟测试、硬件在环测试、台架实验测试。在离线模拟测试中通过编写测试代码对甲醇/柴油喷射系统进行了协调喷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ECU硬件系统能够控制甲醇和柴油喷嘴在发动机对应的位置时刻实现燃油协调喷射,喷油阶段的提动电流在48V的驱动电压下到达了18A,保持阶段的电流在24V的电压作用下达到了12A。从两者的喷射电流中可以分析出甲醇和柴油喷射电磁阀能够正常开启。硬件在环和台架实验同时表明,ECU硬件系统的柴油喷射模块在发动机怠速工作阶段电源跌落2.1V,产生的电源噪声频率为48MHz,在该噪声频率下对滤波器进行优化后可确保ECU在全工况下正常运行。
刘佳星[2](2020)在《高压天然气射流特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天然气发动机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动力装置,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天然气高压直喷技术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降低排放,已经成为天然气发动机的重点研究方向。高压天然气的射流特性将直接影响天然气在气缸内的卷吸过程,从而决定了缸内的燃气混合场,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随着喷射压力的升高,天然气射流逐渐向紊流射流过渡,紊流射流区域由近场区域与远场区域组成。当前对气体射流的研究主要采用光学测试,集中在宏观参数,如:射流贯穿距、射流锥角,射流面积等,这些参数主要表征远场区域的射流变化规律,缺少对近场区域的研究。由于缸内直喷天然气发动机燃烧室较小,天然气射流在缸内的近场区域占比很大,因此很有必要开展高压天然气射流近场区域的实验测试与分析。本文设计了一套高压气体直喷射流试验系统,结合纹影系统与图像后处理实现对天然气射流的可视化研究。通过改变喷射脉宽、喷射压力、背景压力、背景气体属性等条件,研究贯穿距、速度、锥角、面积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其中主要针对射流近场区域进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甲烷射流过程在近场区域与远场区域呈现不同的趋势。近场区域贯穿距快速增长,速度下降,射流性质在此区域出现显着变化;远场区域贯穿距增长速度减缓,速度平稳不变。这种不同证明喷嘴内部的动态特性对射流近场区域的影响更大。(2)喷射压力的变化是影响射流近嘴区域特性的主要因素。射流出口位置存在马赫盘,喷射压力的变化影响了马赫盘的形状,导致射流特性在近嘴区域变化显着。随喷射压力升高,气体喷嘴内部动态特征趋于稳定,射流出口处出现壅塞现象,其特征是射流性质将不再随压力继续升高而改变。(3)射流出口段的长度是射流近嘴区域的研究重点。出口段长度受喷射条件与背景环境的影响,通过对传统气体射流初始段长度计算公式进行密度修正,认为喷射气体的密度与出口段长度呈线性关系,可以由密度直接计算得出射流出口段的长度。(4)射流背景条件对射流整体发展过程产生影响。背景压力升高降低了气体贯穿能力,增强喷射气体与背景介质的混合;背景密度与射流锋面速度呈对数趋势,速度随密度增大而下降;气体射流特性在背景密度较小的区域变化剧烈,在密度较大区域变化平缓。
胡星睿[3](2020)在《船用天然气发动机转速控制器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发动机领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开发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开发需求且国内对船用天然气发动机的研究较少。因此设计开发船用发动机的电控系统和研究船用天然气发动机转速闭环控制策略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首先,本文以玉柴YC6K295LN-C30天然气发动机为研究对象,根据船用天然气发动机的控制需求开发与之配套的电控系统。通过Simulink环境搭建了控制系统状态机,并对搭建好的模型进行了功能性测试保证模型的可靠运行和功能的完整性。通过理论分析设计了天然气发动机转速闭环和空燃比协调控制策略,并完成了其模型的搭建。通过软件在环研究整个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其次,通过硬件在环的方式验证控制策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控制系统功能是否满足既定目标。本文通过ETAS平台与之前设计好的硬件电路进行端口对接,完成硬件在环平台的搭建。在ETAS平台自带的LABCAR-EE实验环境的基础上设计了实时监控和标定界面。基于构建的HIL仿真平台通过复杂突变仿真试验以及转速突变仿真试验验证控制策略控制性能。最后,通过实验平台验证所提出的转速闭环控制策略效果。通过软硬件联调对发动机控制器进行功能验证。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对玉柴YC6K295LN-C30天然气发动机进行开环标定试验得到扭矩与节气门开度、扭矩与燃气喷射质量的重要MAP。通过固定负荷变转速实验和固定转速突变负荷实验验证了本文设计的船用天然气发动机控制系统满足船用柴油机调速国标精度3的调速标准。
江涛,林学东,李德刚,顾静静[4](2018)在《压缩天然气缸内直喷发动机喷射方式对混合气形成及燃烧特性影响的模拟》文中提出利用FIRE软件仿真分析了将压缩天然气(CNG)燃料按不同喷射方式直接喷入气缸时对微观物理场及火焰传播机理和NO生成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CNG燃料的混合气形成机理取决于其喷入气缸后相对缸内空气的分离速度,喷射时刻通过控制喷射过程中向气缸喷入的动能来抑制天然气相对空气的分离速度,从而决定浓度场的分布;当早期喷射时缸内易形成上浓下稀的浓度分布,晚喷射时则易形成下浓上稀的混合气;NO的生成速率取决于当时当地的一定的混合气浓度和温度,当当量比或温度偏离某一范围时NO生成速率几乎为零;而NO的最终生成量取决于NO的生成速率、生成区域面积的大小以及生成反应持续时间。
张富宇[5](2018)在《汽车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同时,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我国汽车自动化技术方面也有了很大进步。在汽车生产过程中,应用更好的生产控制系统,能使汽车生产自动化控制的效果更加明显,促进汽车生产质量与水平的提高,进而使汽车生产的整体水平得以提高。本文针对汽车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展开研究。
孙恋敏[6](2017)在《大功率气体发动机瞬态空燃比控制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对气体发动机瞬态空燃比控制的研究,采用基于模型设计的“V”模型开发流程进行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利用Simulinkstateflow进行软件结构设计,最后将所设计的瞬态空燃比控制策略在单点改多点顺序喷射的大功率气体发动机上成功实现了应用,并使得发动机工作性能优于原机。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本论文对发动机电控系统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尤其对宽域氧传感器控制器软、硬件设计开发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根据传感器和控制电路两部分进行氧传感器控制器功能设计。通过对氧传感器各路信号的诊断处理保证了空燃比信号的准确性,通过对加热器进行加热控制可以确保宽域氧传感器的稳定工作。(2)本论文对节气门流量法和速度密度法计算空气质量流量的方法进行分析,结合实际空气质量流量,利用MATLABCurve Fitting Tool对进气歧管压力、转速和空气质量流量进行拟合,提出了准确的空气质量流量的计算方法——速度密度拟合法。(3)本论文介绍了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工况切换及空燃比控制总体架构。对气体发动机瞬态空燃比闭环控制设定了执行限制条件。通过速度密度拟合法计算的空气质量流量与目标空燃比得出基本燃气喷射量;将实际空燃比与目标空燃比进行比较并做差,判断燃空混合气的浓稀状态。通过PI调节器和自适应前馈补偿算法实时调节喷射器燃气脉宽。通过发动机执行器、传感器信号及蓄电池电压等对燃气量进行校正。(4)本论文在对大功率气体发动机单点改多点电喷的基础上,采用开放式的ECU,通过软件选项对具体应用控制进行可选择的精确配置。运用Simulink仿真软件采用模块化的语言制定应用层的发动机瞬态空燃比控制策略。通过Simulink自带的RTW自动代码生成功能将编译通过的控制策略烧写到单片机中。(5)本论文详细介绍了快速原型机模型以及发动机台架试验的总体架构设计。阐述了基于CAN标定协议的标定工具CANape的使用方法,对发动机运行状态进行参数和脉谱的在线标定和离线分析。对瞬态空燃比闭环控制策略进行了发动机台架标定试验。基于扭矩策略和瞬态空燃比闭环控制策略标定的方法,对发动机标定结果与原机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实现了发动机各运行工况的良好过渡,并使发动机外特性优于原机,燃气消耗量也有明显的减少。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7](2017)在《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王旭[8](2017)在《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电控系统硬件研究与开发》文中认为北京、河北等地连续的雾霾天气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已变的刻不容缓。CNG/柴油双燃料汽车的发展为解决大气污染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办法。双燃料汽车在排放性、经济性和噪音控制上相比传统柴油机具有很大的优势。通过分析CN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电控单元控制需求,双燃料发动机需要通过20路传感器采集发动机实时工况信息,需要通过18路执行机构控制发动机正常运转。由于双燃料发动机控制机制复杂、MAP存储空间需求大,因此需要选取一款高性能单片机作为双燃料发动机的主控制芯片。TC1782作为英飞凌主推的汽车动力系统单片机,它采用Tricore架构,最高主频可达180MHz,内部集成2.5MPFlash,具有3.2路A/D采集通道,86路数字I/O通道,且集成了用于处理快速PWM信号的GPTA模块。因此,TC1782完全可以满足双燃料发动机的控制需要。根据双燃料发动机需要的传感器、执行器、单片机和其他功能需求,设计相应的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执行器驱动电路、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和其他功能电路。根据传感器信号类型的不同分别设计了 型模拟信号调理电路、开关信号隔离电路和脉冲信号迟滞比较电路。根据执行器类型的不同分别设计了电磁阀驱动电路、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电路和继电器驱动电路。由于高压共轨喷油系统喷油器喷射压力高、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需要采用双电压驱动电路设计。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满足喷油器快速响应的要求,可以获得理想的Peak-Hold波形,又能防止喷油器电磁线圈过热而损坏。电路原理图绘制完成后,进行PCB电路板的绘制。由于双燃料ECU电路板存在开关电源模块、大电流驱动模块和模拟信号模块,因此电路板的元器件布局和走线至关重要。针对之前PCB布板遇到的问题,本次PCB绘制过程中主要考虑了地的划分、敏感模块的隔离保护和大功率器件的散热等。调试工作主要依靠实验室开发的硬件在环系统进行各个功能的调试验证。在云内YN38CRD2的基础上加装了一套天然气喷射装置进行台架实验,分别进行了纯柴油实验和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实验,实验结果证明,开发的双燃料发动机ECU硬件电路满足设计要求。
方红庆[9](2016)在《气体机多点喷射电控系统底层软件研究与开发》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子行业的发展,汽车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是,汽车行业发展的矛盾显而易见:一、汽车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跟不上人们对汽车性能要求的速度;二、国家对汽车尾气排放的法规日趋严格,使得汽车生产厂家不得不及时更新自己的技术;三、石油资源的枯竭导致汽油价格的上涨,传统汽车面临危机。因此,新能源汽车是目前的主要发展方向,同时可以看到,汽车的任何改进都会以汽车电子及其软件的更新换代为前提。一方面,天然气作为汽油的替代能源,以其价格低、燃烧排放优良、相对可持续发展等特性被越来越多的汽车生产厂商青睐;另一方面,主流的汽车电控单元ECU软件的开发以AUTOSAR结构、低功耗、功能安全为发展方向。以实际的天然气发动机控制单元开发项目为基础,参照AUTOSAR软件设计标准,研究了ECU底层软件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天然气多点喷射发动机的控制原理,参照AUTOSAR的软件分层结构,研究并设计了底层软件的整体构架。2.根据“高内聚、低耦合”的软件设计要求,研究了基础层软件各个模块的特点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设计。3.研究了喷气阀的电流特性以及驱动喷气阀的芯片MC33816的自身特点,设计了一套用于产生Peak-Hold电流波形的微代码程序。4.研究了发动机标定对标定软件的内在要求。以CCP为标定软件协议,以CANape为上位机软件,设计了整个标定软件工程,并对软件功能进行了验证。
孟磊[10](2016)在《基于模型的点燃式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汽车保有量和产销量的持续增长,世界各国制定了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限制机动车尾气的排放。现阶段车用点燃式(Spark Ignition,SI)发动机的排放控制采用的是电控燃油喷射与三元催化转化器(Three Way Catalytic Converter,TWC)结合的技术路线,实施的核心方法就是将发动机空燃比控制在燃料理论当量比附近很小的范围内,保证TWC能够以较高的转化效率同时净化尾气中的CO、HC和NOx。精确的空燃比控制方法是限制发动机尾气排放的实现基础,同时也是生物燃料应用和稀薄燃烧等技术发展方向的技术需求,相关的研究工作具有现实的科研意义和应用价值。然而,目前车用SI发动机的空燃比控制方法依赖于开发阶段大量的标定试验和先验知识,控制效果还不够理想且不具有应对实际应用中参数特性发生变化的自适应机制。SI发动机作为一种典型的非线性、时变、时滞、参数不确定的复杂被控对象,尚存在传统理论无法解决的一系列空燃比控制难点,需要在分析其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控制理论的方法研究空燃比的控制问题。同时,实现空燃比控制的发动机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控制器技术被国外技术垄断,有待进一步提高自主研发的能力并积累开发经验。为此,本文针对控制对象、控制方法和控制器实现三个层面开展了基于模型的空燃比控制技术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通过空燃比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提出了统一的控制目标。结合SI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分析了空燃比对SI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和TWC转化效率的影响及原因;结合生物燃料的发展方向,开展了乙醇、丁醇、ABE(Acetone-butanol-ethanol,丙酮丁醇乙醇)等清洁生物燃料与汽油混掺的燃烧试验,分析了生物燃料应用对SI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在分析燃料改变后空燃比控制的异同点后,提出了统一的SI发动机空燃比控制目标和关键实施步骤。(2)构建了面向空燃比控制的SI发动机平均值模型与虚拟仿真平台。在由进气道动态模型、燃油蒸发模型和动力输出模型组成的平均值模型基础上,增加对空燃比动态过程的数学描述,为研究空燃比控制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应用enDYNA模型作为虚拟发动机控制对象并且进行了改进,增加对油膜蒸发过程、空燃比传输特性、参数不确定性扰动等空燃比动态特性的模型描述,搭建了面向空燃比控制的虚拟仿真平台,为空燃比控制策略的验证与测试提供仿真与应用环境。(3)提出了基于平均值模型的空燃比控制策略。结合SI发动机的实际运行工况和对空燃比控制的需求,设计了瞬态工况下的前馈开环补偿策略和稳态工况下的前馈反馈闭环控制策略。设计了基于平均值模型的卡尔曼状态观测器,实现对进气压力和不可测气缸进气量的最优估计;设计了针对油膜蒸发效应的动态补偿器,实现了对喷油量的前馈补偿;设计了基于宽带氧传感器的自校正控制器,实现对空燃比输出偏差的闭环反馈控制。仿真与试验验证的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和控制精度。(4)提出了基于多步预测自校正理论的空燃比自适应反馈控制方法。针对SI发动机空燃比控制过程中存在的未建模误差、噪声以及模型参数未知、时变、时滞、不确定性引起的控制难点,在构建空燃比动态CARIMA(Controlled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多步预测自校正理论设计了空燃比反馈控制器,实现了对动态过程的在线预测自适应控制,能及时地校正因模型参数变化、测量噪声、扰动等造成的空燃比输出偏差。设计了系统参数选择、噪声抑制、参数时变以及enDYNA联合仿真四个方面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空燃比反馈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干扰抑制能力和较理想的空燃比控制效果,自适应性和鲁棒性好。(5)实现了基于模型的发动机电控平台设计方法。采用V字形开发流程完成了ECU的硬件开发和层次化软件设计,进行了应用层控制逻辑的建模与仿真,利用脚本文件实现了控制器软件集成过程的自动代码生成与一键式编译下载。利用xPC-Target和enDYNA工具搭建了发动机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平台,并且提出了一种有效降低仿真运算量的信号接口匹配电路的设计方法。(6)搭建了基于CCP(CAN Calibration Protocol)协议的标定测试系统,设计了空燃比控制的台架试验验证。在分析CCP协议的基础上设计了ECU端的CCP模块化驱动,构建了试验用标定系统并且实现了A2L文件的自动化生成方法。在SGMW-B15发动机上的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空燃比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发动机动态过程造成的空燃比输出波动;在某测试工况下与OEM ECU相比能够得到满意的控制效果,可以将空燃比稳定在14-15的区间范围内;提出的多步预测自校正反馈控制方法能够实现给定空燃比的自适应快速跟踪控制,解决了SI发动机参数未知、时变、不确定性造成的空燃比控制难题。
二、压缩天然气汽车电子喷射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压缩天然气汽车电子喷射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甲醇/柴油双燃料RCCI发动机电控系统硬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甲醇燃料应用研究 |
1.2.1 甲醇燃料的理化特性 |
1.2.2 高压共轨柴油机甲醇燃料应用研究 |
1.3 RCCI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
1.3.1 RCCI国外研究现状 |
1.3.2 RCCI国内研究现状 |
1.3.3 RCCI发展趋势 |
1.4 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甲醇/柴油RCCI发动机ECU需求 |
2.1 RCCI发动机ECU功能需求分析 |
2.2 传感器需求及特性 |
2.2.1 磁电式曲轴与凸轮轴传感器 |
2.2.2 宽域氧传感器 |
2.2.3 空气流量计 |
2.2.4 电阻式传感器 |
2.3 执行器需求及特性 |
2.3.1 高压电磁阀 |
2.3.2 甲醇喷嘴 |
2.3.3 电子节气门 |
2.3.4 电控EGR阀 |
2.4 微控制器选型 |
2.4.1 TC1728 微控制器 |
2.4.2 TC1728 微处理器功能 |
2.5 小结 |
第三章 甲醇/柴油RCCI发动机ECU电路原理设计 |
3.1 RCCI发动机ECU总体设计方案 |
3.2 系统电源设计 |
3.2.1 防护电路设计 |
3.2.2 滤波器设计 |
3.2.3 DC-DC升压电源设计 |
3.2.4 低压降稳压器电路设计 |
3.3 ECU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3.1 磁电式曲轴与凸轮轴传感器信号调理 |
3.3.2 宽域氧传感器信号调理 |
3.3.3 电阻式传感器信号调理 |
3.3.4 空气流量计信号调理 |
3.4 ECU功率电路设计 |
3.4.1 高压电磁阀的驱动电路设计 |
3.4.2 甲醇喷嘴电磁阀驱动设计 |
3.4.3 EGR/电子节气门驱动电路设计 |
3.4.4 低边驱动设计 |
3.5 ECU通信电路设计 |
3.6 小结 |
第四章 甲醇/柴油RCCI发动机ECU印制电路板设计 |
4.1 印制电路板设计 |
4.1.1 电路板物理结构需求设计 |
4.2 硬件电路接地设计 |
4.2.1 地平面划分方式 |
4.2.2 接地方式 |
4.2.3 PCB板分层设计 |
4.2.4 PCB布线规则 |
4.3 电磁兼容设计 |
4.3.1 电磁兼容性标准体系 |
4.3.2 电磁兼容测试内容 |
4.3.3 电磁兼容性设计方法 |
4.4 小结 |
第五章 甲醇/柴油RCCI发动机ECU测试 |
5.1 离线测试驱动软件 |
5.1.1 RCCI发动机状态机 |
5.1.2 曲轴信号运行状态机 |
5.1.3 凸轮轴信号运行状态机 |
5.1.4 曲轴和凸轮轴同步判断 |
5.1.5 甲醇/柴油RCCI发动机角度基和时间基建立 |
5.2 甲醇/柴油RCCI发动机ECU实验测试 |
5.2.1 离线测试 |
5.2.2 硬件在环测试 |
5.2.3 台架实验测试 |
5.3 甲醇/柴油喷射测试 |
5.4 曲轴凸轮轴信号处理测试 |
5.5 喷油过程对电源和曲轴凸轮轴信号影响测试 |
5.6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论文 |
(2)高压天然气射流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替代燃料天然气 |
1.2 天然气发动机的研究现状 |
1.3 天然气射流特性的研究 |
1.3.1 天然气射流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射流近嘴区域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
第2章 高压气体直喷射流试验系统与试验方法 |
2.1 高压气体直喷射流试验平台的开发 |
2.1.1 试验环境整体介绍 |
2.1.2 增压系统设计 |
2.1.3 纹影系统搭建 |
2.1.4 同步控制系统设计 |
2.1.5 气体出口流速测试系统 |
2.2 纹影图像处理与参数定义 |
2.2.1 图像处理 |
2.2.2 射流特征参数定义 |
2.3 试验工况与参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压甲烷直喷射流宏观特性的结果与分析 |
3.1 气体射流宏观特性的研究意义与方法 |
3.2 定容弹环境下喷射脉宽对射流宏观特性的影响 |
3.2.1 喷射脉宽对甲烷射流贯穿距与锋面速度的影响 |
3.2.2 喷射脉宽对甲烷射流锥角的影响 |
3.2.3 喷射脉宽对甲烷射流面积的影响 |
3.3 .定容弹环境下喷射压力对射流宏观特性的影响 |
3.3.1 喷射压力对甲烷射流贯穿距与锋面速度的影响 |
3.3.2 喷射压力对甲烷射流锥角的影响 |
3.3.3 喷射压力对甲烷射流面积的影响 |
3.3.4 喷射压力对射流出口段的影响 |
3.4 定容弹环境下背景条件对射流宏观特性的影响 |
3.4.1 背景压力对甲烷贯穿距与锋面贯穿速度的影响 |
3.4.2 背景压力对甲烷射流锥角的影响 |
3.4.3 背景压力对甲烷射流面积的影响 |
3.4.4 背景压力对射流出口段的影响 |
3.4.5 背景密度对射流锋面速度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压气体直喷射流出口段特性分析 |
4.1 气体射流近嘴区域分析 |
4.2 定容弹环境下气体射流核心区规律分析 |
4.2.1 喷射压力对甲烷射流核心区的影响 |
4.2.2 背景压力对甲烷射流核心区的影响 |
4.2.3 背景气体种类对射流核心区的影响 |
4.2.4 射流核心区规律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全文总结 |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图像处理程序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成果及参加工作 |
致谢 |
(3)船用天然气发动机转速控制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天然气发动机的简介 |
1.2.2 国内外天然气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方法 |
1.3.1 课题的提出 |
1.3.2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船用天然气发动机控制系统平台设计 |
2.1 船用天然气发动机主要执行器和传感器的介绍 |
2.1.1 电磁喷射阀 |
2.1.2 点火系统 |
2.1.3 电子节气门 |
2.1.4 转速传感器 |
2.2 船用天然气发动机控制器硬件电路计 |
2.2.1 电磁喷射阀驱动电路设计 |
2.2.2 点火系统驱动电路设计 |
2.2.3 电子节气门硬件电路设计 |
2.2.4 正时处理电路设计 |
2.3 船用天然气发动机控制器基础软件设计 |
2.3.1 电磁喷射阀驱动程序 |
2.3.2 点火系统驱动程序 |
2.3.3 电子节气门闭环控制程序 |
2.3.4 正时处理程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模型的整机控制策略开发 |
3.1 船用天然气发动机转速闭环控制分析 |
3.2 空燃比控制分析 |
3.3 船用天然气发动机整机控制策略开发 |
3.3.1 控制系统状态机设计 |
3.3.2 基于模型状态机的测试 |
3.3.3 启动工况转速控制分析 |
3.3.4 闭环调速工况控制策略分析 |
3.3.5 控制策略的建模与仿真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控制策略的HIL验证 |
4.1 HIL平台的介绍与模型的连接 |
4.2 HIL系统的硬件配置与使用 |
4.2.1 硬件配置 |
4.2.2 发动机正时 |
4.2.3 实时的监控和标定 |
4.3 控制策略的验证 |
4.3.1 固定负载突变转速 |
4.3.2 固定转速突加突卸负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船用天然气发动机的试验验证 |
5.1 船用天然气发动机实验台架的介绍 |
5.1.1 船用天然气发动机基本参数 |
5.1.2 控制系统及台架搭建 |
5.1.3 实验仪器介绍 |
5.2 船用天然气发动机控制器功能验证 |
5.2.1 电磁喷射阀驱动验证 |
5.2.2 点火系统驱动验证 |
5.2.3 电子节气门驱动验证 |
5.2.4 正时处理模块验证 |
5.3 船用天然气发动机开环标定实验 |
5.4 船用天然气发动机转速闭环控制策略实验验证 |
5.4.1 固定负载突变转速 |
5.4.2 固定转速突加突卸负荷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以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压缩天然气缸内直喷发动机喷射方式对混合气形成及燃烧特性影响的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仿真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1.1 试验装置 |
1.2 模型建立 |
1.3 边界条件及模型验证 |
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2.1 喷射时刻对缸内湍流特性的影响 |
2.2 喷射时刻对混合气形成机理的影响 |
2.3 喷射定时对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 |
2.4 喷射定时对NO生成规律的影响 |
3 结论 |
(5)汽车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含义 |
2 汽车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
3 汽车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完善 |
4 结束语 |
(6)大功率气体发动机瞬态空燃比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2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气体发动机瞬态空燃比电控系统 |
2.1 气体发动机电控系统分析 |
2.2 空燃比控制系统开发 |
2.3 发动机电控系统、传感器及执行器选型 |
2.3.1 发动机电控系统ECU分析 |
2.3.2 发动机传感器选型分析 |
2.3.3 发动机执行器选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宽域氧传感器控制器设计开发 |
3.1 宽域氧传感器特性分析 |
3.2 宽域传感器功能设计 |
3.3 宽域传感器软件开发 |
3.3.1 宽域传感器信号获取与诊断 |
3.3.2 宽域传感器信号处理控制 |
3.3.3 宽域氧传感器控制信号输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进气系统建模控制 |
4.1 电子节气门建模与仿真 |
4.2 空气质量流量的计算 |
4.2.1 节气门流量法 |
4.2.2 速度密度法 |
4.2.3 速度密度拟合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气体发动机瞬态空燃比控制策略 |
5.1 发动机工况切换策略研究 |
5.2 发动机空燃比闭环控制条件 |
5.3 空燃比闭环控制 |
5.3.1 基本燃气量计算 |
5.3.2 PI修正燃气量计算 |
5.3.3 补偿燃气量计算 |
5.4 空燃比控制燃气校正量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瞬态空燃比闭环控制系统标定测试 |
6.1 快速原型机模型测试 |
6.2 台架实验构成 |
6.3 发动机台架标定实验 |
6.3.1 标定安排 |
6.3.2 标定检测分析 |
6.4 发动机台架实验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
1汽车NVH控制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统稿) |
1.1从静音到声品质 (重庆大学贺岩松教授提供初稿) |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1声品质主观评价 |
1.1.1.2声品质客观评价 |
1.1.1.3声品质主客观统一模型 |
1.1.2存在的问题 |
1.1.3研究发展趋势 |
1.2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 |
1.2.1驱动电机动力总成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林福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2热点研究方向 |
1.2.1.3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2燃料电池发动机用空压机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韦开君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2存在的问题 |
1.2.2.3总结与展望 |
1.3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 |
1.3.1车身与内饰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1.3.1.1车身结构 |
1.3.1.2声学包装 |
1.3.2制动系 (同济大学张立军教授、徐杰博士生、孟德建讲师提供初稿) |
1.3.2.1制动抖动 |
1.3.2.2制动颤振 |
1.3.2.3制动尖叫 |
1.3.2.4瓶颈问题与未来趋势 |
1.3.3轮胎 (清华大学危银涛教授、杨永宝博士生、赵崇雷硕士生提供初稿) |
1.3.3.1轮胎噪声机理研究 |
1.3.3.2轮胎噪声计算模型 |
1.3.3.3轮胎噪声的测量手段 |
1.3.3.4降噪方法 |
1.3.3.5问题与展望 |
1.3.4悬架系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1.3.4.1悬架系NVH问题概述 |
1.3.4.2悬架系的动力学建模与NVH预开发 |
1.3.4.3悬架系的关键部件NVH设计 |
1.3.4.4悬架NVH设计整改 |
1.4主动振动控制技术 (重庆大学郑玲教授提供初稿) |
1.4.1主动和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1.1主动悬架技术 |
1.4.1.2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2主动和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2.1主动悬置技术 |
1.4.2.2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3问题及发展趋势 |
2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 (江苏大学何仁教授统稿) |
2.1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同济大学郝真真博士生、倪计民教授提供初稿) |
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1替代燃料发动机 |
2.1.1.2高效内燃机 |
2.1.1.3新型传动方式 |
2.1.2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3重点研究方向 |
2.1.4发展对策及趋势 |
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教授、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存在的问题 |
2.2.3重点研究方向 |
2.3新能源汽车技术 |
2.3.1纯电动汽车技术 (长安大学马建、余强、汪贵平教授, 赵轩、李耀华副教授, 许世维、唐自强、张一西研究生提供初稿) |
2.3.1.1动力电池 |
2.3.1.2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技术 |
2.3.1.3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
2.3.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3.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2.2存在的问题 |
2.3.2.3热点研究方向 |
2.3.2.4研究发展趋势 |
2.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王震坡教授、邓钧君助理教授, 北京重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雷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3.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
2.3.3.2关键技术及热点研究方向 |
2.3.3.3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
2.3.3.4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趋势 |
3汽车电子化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统稿) |
3.1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世春教授、陈飞博士提供初稿) |
3.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2重点研究方向 |
3.1.2.1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技术 |
3.1.2.2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控制技术 |
3.1.2.3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控制技术 |
3.1.2.4汽车发动机点火控制技术 |
3.1.2.5汽车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 |
3.1.2.6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技术 |
3.1.2.7汽车发动机爆震检测与控制技术 |
3.1.2.8汽车发动机先进燃烧模式控制技术 |
3.1.2.9汽车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
3.1.3研究发展趋势 |
3.2汽车转向电控技术 |
3.2.1电动助力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1.2重点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
3.2.1.3研究发展趋势 |
3.2.2主动转向及四轮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2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 |
3.2.2.3研究发展趋势 |
3.2.3线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郑宏宇副教授提供初稿) |
3.2.3.1转向角传动比 |
3.2.3.2转向路感模拟 |
3.2.3.3诊断容错技术 |
3.2.4商用车电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赵伟强副教授, 韩小健、高恪研究生提供初稿) |
3.2.4.1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
3.2.4.2电液耦合转向系统 |
3.2.4.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3.2.4.4后轴主动转向系统 |
3.2.4.5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 |
3.2.4.6商用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
3.3汽车制动控制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陈无畏教授、汪洪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3.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1制动系统元部件研发 |
3.3.1.2制动系统性能分析 |
3.3.1.3制动系统控制研究 |
3.3.1.4电动汽车研究 |
3.3.1.5混合动力汽车研究 |
3.3.1.6参数测量 |
3.3.1.7与其他系统耦合分析及控制 |
3.3.1.8其他方面 |
3.3.2存在的问题 |
3.4汽车悬架电控技术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3.4.1电控悬架功能与评价指标 |
3.4.2电控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
3.4.3电控悬架其他控制算法 |
3.4.4电控悬架产品开发 |
4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共同统稿) |
4.1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 |
4.1.1美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美国得克萨斯州交通厅Jianming Ma博士提供初稿) |
4.1.1.1美国智能网联车研究意义 |
4.1.1.2网联车安全研究 |
4.1.1.3美国自动驾驶车辆研究 |
4.1.1.4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 |
4.1.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徐志刚副教授、闵海根、孙朋朋、王振博士生提供初稿) |
4.1.2.1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规划 |
4.1.2.2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3中国企业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4存在的问题 |
4.1.2.5展望 |
4.2复杂交通环境感知 |
4.2.1基于激光雷达的环境感知 (长安大学付锐教授、张名芳博士生提供初稿) |
4.2.1.1点云聚类 |
4.2.1.2可通行区域分析 |
4.2.1.3障碍物识别 |
4.2.1.4障碍物跟踪 |
4.2.1.5小结 |
4.2.2车载摄像机等单传感器处理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胡钊政教授、陈志军博士, 长安大学刘占文博士提供初稿) |
4.2.2.1交通标志识别 |
4.2.2.2车道线检测 |
4.2.2.3交通信号灯检测 |
4.2.2.4行人检测 |
4.2.2.5车辆检测 |
4.2.2.6总结与展望 |
4.3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 (武汉大学李必军教授、长安大学徐志刚副教授提供初稿) |
4.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3.2当前研究热点 |
4.3.2.1高精度地图的采集 |
4.3.2.2高精度地图的地图模型 |
4.3.2.3高精度地图定位技术 |
4.3.2.4基于GIS的路径规划 |
4.3.3存在的问题 |
4.3.4重点研究方向与展望 |
4.4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李升波副教授、忻隆博士提供初稿) |
4.4.1驾驶人决策行为特性 |
4.4.2周车运动轨迹预测 |
4.4.3智能汽车决策方法 |
4.4.4自主决策面临的挑战 |
4.4.5自动驾驶车辆的路径规划算法 |
4.4.5.1路线图法 |
4.4.5.2网格分解法 |
4.4.5.3 Dijistra算法 |
4.4.5.4 A*算法 |
4.4.6路径面临的挑战 |
4.5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 |
4.5.1车辆横向控制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 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5.1.1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PID) |
4.5.1.2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3基于智能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4考虑驾驶人特性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5面临的挑战 |
4.5.2动力学控制 (清华大学李升波副研究员、李克强教授、徐少兵博士提供初稿) |
4.5.2.1纵向动力学模型 |
4.5.2.2纵向稳定性控制 |
4.5.2.3纵向速度控制 |
4.5.2.4自适应巡航控制 |
4.5.2.5节油驾驶控制 |
4.6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黄武陵副研究员、王飞跃研究员,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刘跃虎教授、郑南宁院士提供初稿) |
4.6.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现状 |
4.6.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热点研究方向 |
4.6.2.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内容研究 |
4.6.2.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法 |
4.6.2.3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场地建设 |
4.6.3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存在的问题 |
4.6.4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发展趋势 |
4.6.4.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建设要求 |
4.6.4.2智能网联汽车测评方法的发展 |
4.6.4.3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进程管理 |
4.7典型应用实例解析 |
4.7.1典型汽车ADAS系统解析 |
4.7.1.1辅助车道保持系统、变道辅助系统与自动泊车系统 (同济大学陈慧教授, 何晓临、刘颂研究生提供初稿) |
4.7.1.2 ACC/AEB系统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7.2 V2X协同及队列自动驾驶 |
4.7.2.1一维队列控制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李升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2.2二维多车协同控制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3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褚端峰副研究员、吴超仲教授、黄珍教授提供初稿) |
4.7.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7.3.2存在的问题 |
4.7.3.3热点研究方向 |
4.7.3.4研究发展趋势 |
5汽车碰撞安全技术 |
5.1整车碰撞 (长沙理工大学雷正保教授提供初稿) |
5.1.1汽车碰撞相容性 |
5.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2存在的问题 |
5.1.1.3重点研究方向 |
5.1.1.4展望 |
5.1.2汽车偏置碰撞安全性 |
5.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2.2存在的问题 |
5.1.2.3重点研究方向 |
5.1.2.4展望 |
5.1.3汽车碰撞试验测试技术 |
5.1.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3.2存在的问题 |
5.1.3.3重点研究方向 |
5.1.3.4展望 |
5.2乘员保护 (重庆理工大学胡远志教授提供初稿) |
5.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重点研究方向 |
5.2.3展望 |
5.3行人保护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余泳利研究生提供初稿) |
5.3.1概述 |
5.3.2国内外研究现状 |
5.3.2.1被动安全技术 |
5.3.2.2主动安全技术研究 |
5.3.3研究热点 |
5.3.3.1事故研究趋势 |
5.3.3.2技术发展趋势 |
5.3.4存在的问题 |
5.3.5小结 |
5.4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 (湖南大学曹立波教授,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李舒畅研究生提供初稿;曹立波教授统稿) |
5.4.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4.1.1儿童碰撞安全现状 |
5.4.1.2儿童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
5.4.1.3车内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4车外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5儿童安全防护措施 |
5.4.1.6儿童约束系统使用管理与评价 |
5.4.2存在的问题 |
5.4.3重点研究方向 |
5.4.4发展对策和展望 |
5.5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 (大连理工大学侯文彬教授、侯少强硕士生提供初稿) |
5.5.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5.1.1新能源汽车碰撞试验 |
5.5.1.2高压电安全控制研究 |
5.5.1.3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布局研究 |
5.5.1.4电池包碰撞安全防护 |
5.5.1.5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5.5.2热点研究方向 |
5.5.3存在的问题 |
5.5.4发展对策与展望 |
6结语 |
(8)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电控系统硬件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CN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CN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国外研究现状 |
1.2.2 CN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国内研究现状 |
1.3 发动机ECU硬件电路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课题研究意义 |
1.4.2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双燃料发动机ECU需求分析及发动机改装 |
2.1 双燃料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需求分析 |
2.1.1 传感器需求分析 |
2.1.2 控制器需求分析 |
2.1.3 执行器需求分析 |
2.2 双燃料发动机电控系统改装 |
2.2.1 天然气供给系统主要组件分析 |
2.2.2 双燃料发动机ECU硬件电路设计简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燃料发动机硬件电路设计 |
3.1 微控制器的选型及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
3.1.1 微控制器的选型 |
3.1.2 微控制器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
3.2 ECU电源模块设计 |
3.2.1 反极性电源电压保护方案设计 |
3.2.2 3.3V、5V电源模块设计 |
3.2.3 48V电源模块设计 |
3.2.4 15V电源模块设计 |
3.3 通讯模块电路设计 |
3.4 EGR/ETC驱动电路设计 |
3.4.1 EGR工作原理分析 |
3.4.2 ETC工作原理分析 |
3.4.3 EGR阀和ETC电路设计 |
3.5 油量计量单元和天然气减压阀驱动电路设计 |
3.5.1 油量计量单元工作原理分析 |
3.5.2 天然气减压阀工作原理分析 |
3.5.3 油量计量单元和天然气减压阀的控制电路 |
3.6 喷油器驱动电路设计 |
3.6.1 喷油器的工作原理 |
3.6.2 喷油器电磁阀驱动控制 |
3.6.3 喷油器电磁阀驱动电路设计 |
3.7 电磁阀驱动电路设计 |
3.7.1 电磁继电器原理分析 |
3.7.2 电磁阀继电器驱动电路设计 |
3.8 喷气阀驱动电路设计 |
3.9 传感器信号调理模块设计 |
3.9.1 磁电式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9.2 模拟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燃料发动机ECU硬件PCB的设计 |
4.1 ECU电路原理图的设计 |
4.2 PCB电路板的设计 |
4.2.1 PCB电路板的布局设计 |
4.3 PCB电路板的布线设计 |
4.4 PCB电路板的地线设计 |
4.5 PCB电路板的电磁兼容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ECU硬件在环测试及双燃料系统实验 |
5.1 ECU硬件在环实验 |
5.1.1 ECU硬件在环实验装置介绍 |
5.1.2 信号调理模块测试 |
5.1.3 驱动模块的测试 |
5.2 台架实验测试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论文 |
(9)气体机多点喷射电控系统底层软件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
1.1.1 汽车电子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
1.1.2 AUTOSAR发展现状概况 |
1.1.3 天然气发动机控制系统研究背景与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1.3 本文结构 |
第二章 底层软件整体构架设计 |
2.1 天然气发动机控制原理 |
2.1.1 天然气发动机控制系统概述 |
2.1.2 天然气发动机控制策略概述 |
2.2 ECU硬件驱动电路及其功能 |
2.2.1 ECU电源电路 |
2.2.2 基于CJ125的宽域氧传感器驱动电路 |
2.2.3 基于MC33886的节气门驱动电路 |
2.2.4 基于MC33810的点火驱动电路 |
2.2.5 其它驱动电路 |
2.3 底层软件构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础层软件设计 |
3.1 微控制器的内部结构和外设资源 |
3.2 微控制器抽象层 |
3.3 ECU抽象层软件设计 |
3.3.1 开关量信号处理 |
3.3.2 模拟量数据获取 |
3.3.3 发动机转速获取和判缸 |
3.3.4 点火输出的实现 |
3.3.5 通信接口 |
3.3.6 内存分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MC33816的复杂驱动层软件设计 |
4.1 MC33816的主要功能模块 |
4.2 MC33816微核配置及代码生成 |
4.3 基于MC33816的喷气阀驱动软件实现 |
4.3.1 实现电流波形输出的软件设计 |
4.3.2 升压部分软件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CCP协议的标定软件设计 |
5.1 ECU标定软件及其标定协议概述 |
5.2 CCP协议 |
5.2.1 CCP协议的传输层 |
5.2.2 CCP协议报文格式 |
5.2.3 CCP协议中的数据采集方式 |
5.3 CCP协议命令 |
5.4 标定软件集成与测试 |
5.4.1 CCP协议软件简析 |
5.4.2 标定软件的集成 |
5.4.3 CANape软件标定工程建立与软件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模型的点燃式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清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3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1 生物燃料在SI发动机上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 |
1.2.2 发动机建模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SI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4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开发方法及发展现状 |
1.3 存在的不足与问题的提出 |
1.4 全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2章 空燃比对SI发动机的性能影响及控制目标 |
2.1 SI发动机工作过程及理论空燃比的计算 |
2.2 空燃比对SI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2.3 空燃比对应用生物燃料SI发动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
2.3.1 生物燃料特性分析 |
2.3.2 试验装置与方案 |
2.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 空燃比控制目标的提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空燃比控制的SI发动机建模及仿真研究 |
3.1 基于平均值模型的SI发动机空燃比动态建模分析 |
3.1.1 进气道空气动态模型 |
3.1.2 燃油动态模型 |
3.1.3 发动机动力输出模型 |
3.1.4 空燃比传输动态特性建模 |
3.2 面向空燃比控制的发动机虚拟仿真平台设计 |
3.2.1 基于enDYNA的发动机动力学仿真系统应用 |
3.2.2 空燃比动态响应模型改进 |
3.2.3 模型匹配与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平均值模型的空燃比控制策略研究 |
4.1 SI发动机空燃比控制策略设计 |
4.1.1 空燃比控制的工况划分与控制需求 |
4.1.2 基于事件的采样方法 |
4.1.3 发动机空燃比控制策略 |
4.2 基于观测器的气缸进气量估计 |
4.2.1 进气道内空气流动的特性及压力测量方法 |
4.2.2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气缸进气量估计 |
4.3 油膜蒸发的动态补偿控制 |
4.3.1 油膜动态前馈补偿器设计 |
4.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多步预测自校正理论的空燃比反馈控制方法研究 |
5.1 反馈问题的提出及解决方法 |
5.2 基于CARIMA模型的空燃比传输特性建模 |
5.3 多步预测自校正控制算法的原理 |
5.3.1 滚动优化目标 |
5.3.2 输出预测与控制律求取 |
5.3.3 在线预测自校正 |
5.4 多步预测自校正算法的实现及稳定性分析 |
5.4.1 基于多步预测自校正算法的空燃比反馈控制器实现 |
5.4.2 控制器稳定性分析 |
5.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模型的发动机电控平台设计 |
6.1 发动机电控ECU硬件设计 |
6.1.1 发动机ECU控制器硬件结构 |
6.1.2 主控制器MCU与电源管理设计 |
6.1.3 传感器信号采集与调理电路 |
6.1.4 执行器驱动输出电路 |
6.1.5 通信接口电路 |
6.2 基于模型的电控系统软件开发 |
6.2.1 基于模型的电控系统软件结构 |
6.2.2 应用层控制策略的实现与验证 |
6.2.3 软件代码集成流程 |
6.3 基于xPC-Target的发动机控制HIL仿真系统设计 |
6.3.1 xPC-Target仿真平台与enDYNA模型接口配置 |
6.3.2 HIL仿真过程中的信号匹配电路设计 |
6.3.3 发动机空燃比控制器HIL仿真系统搭建及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CCP协议的标定系统构建与空燃比控制台架试验验证 |
7.1 基于CCP协议的发动机标定系统构建 |
7.1.1 CCP协议解析及ECU端驱动设计 |
7.1.2 基于CCP协议的标定系统结构与实现方法 |
7.2 SI发动机空燃比控制台架试验验证 |
7.2.1 空燃比控制台架试验系统设计 |
7.2.2 台架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压缩天然气汽车电子喷射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甲醇/柴油双燃料RCCI发动机电控系统硬件研究[D]. 黄荣坤.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高压天然气射流特性试验研究[D]. 刘佳星.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3]船用天然气发动机转速控制器设计研究[D]. 胡星睿.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4]压缩天然气缸内直喷发动机喷射方式对混合气形成及燃烧特性影响的模拟[J]. 江涛,林学东,李德刚,顾静静.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03)
- [5]汽车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研究[J]. 张富宇. 山东工业技术, 2018(03)
- [6]大功率气体发动机瞬态空燃比控制研究[D]. 孙恋敏.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7(06)
- [7]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6)
- [8]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电控系统硬件研究与开发[D]. 王旭.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1)
- [9]气体机多点喷射电控系统底层软件研究与开发[D]. 方红庆.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6
- [10]基于模型的点燃式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研究[D]. 孟磊.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