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茅盾的《祝圣陶五十寿》(论文文献综述)
周立民[1](2020)在《叶圣陶的性格》文中研究指明朴实的服色,沉默的风度晚年的叶圣陶先生,慈眉善目,两道弯弯的、长长的眉毛,皓如白雪,他仿佛是从年画里走下来的寿星佬。相对于红红火火的张爱玲,情书写得可以黏住人脚的沈从文,甚至重新引起关注的左翼作家,叶圣陶没有三头六臂,也穿不上奇装异服,他平淡得多,也逐渐淡出公众的视线。我们想当然地认为他朴实、低调、平淡,这个淡,可以理解为隽永,回味无穷,也可能被看作淡而无味,淡得看不见颜色……特别是在一个浓墨重彩乃至以喧嚣吸引人们眼球的时代中。
江平[2](2013)在《近百年江浙文人书法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书画界常以“文人书法”区别于专攻型书画家书法,此“文人”指书画家之外的文学才士、人文社科学者等——本论文研究的正是近百年江浙籍这类已故人士的书法。从朱孝臧等出生到钱钟书等辞世,“近百年(已故)文人”生存的时段实际有一百四十年左右。这是中国非同寻常的历史阶段,长期的忧患与动荡使文人内心感受丰富。科举制的废止是文人的重大解放。民国当局对文人的统治相对宽松,大学校长更普遍推行开明理念,众多文人处于相对自由的发展状态,心性品类之盛也就必然。而现代邮政的发展,出版物、民间收藏家与文人笔会的增多,都为近百年文人提供着题写、品读、交流书法的极好机会。以上种种氛围在中国历史上很少出现,而电讯进一步发展的未来对书法的不利更多,近百年文人的书法区别于前后各代文人而独具特色,是历史之必然。文化之邦、翰墨之乡的江浙地区,非主攻书画的文人书家为数也最多。近百年江浙文人书家无疑是近百年文人书家中的精英群落,而江浙文人通常在成年后就流布于大江南北,且近百年文人书法总体的地域性并不强,因此,本论文实际也就不只是在探寻江浙两省文人的书法情状,而是别具普遍意义了。废止科举与新学倡兴,大大促进了文人书写的个性化,各不相同的人生磨砺也会在书风中有所反映。近百年江浙文人书法的品类繁盛、风貌纷呈,碑帖兼涉;气格儒雅、率真,见性见情;手札与题签较多;他们精品书迹的比例看似偏低,实则未必;幅面形式的缺陷倒是略多。这些总体特征大抵就是近百年整个文人书法的总体特征。在近百年文人墨迹纷纷凋落的今天,及时研究完全必要。这项工作的意义,在若干年后将更加凸显。然而,直到目前,尚未发现有专注于近百年文人书法的研究着作,或较系统、深入地探讨近百年文人书法(非个案)的论文。有所关联的书籍中,普遍大量汇编文人掌故,忽视对书迹的具体研究,部分褒贬的观点偏于轻率。研究近百年文人书法个案的期刊论文,相对能具体深入,但多数近百年江浙文人的书法依然不曾被专注研究,被研究过的也有可商之处。“近百年文人书法”是本论文作者的主要兴趣面。二十余年里积累了大量这方面材料,期间发表过七、八篇相关个案研究论文。但因博士论文时限较紧,暂将研究范围先定在近百年“江浙”文人书法——实际也就是近百年文人书法的主体上,尝试先以此来填补这方面的空白。考虑到近百年江浙文人中涉及领域驳杂者众多,职业身份也多样,书法风格又不尽单一等特殊实际,本论文主体部分(第二章)采纳大多数相关近百年文人的出版物一致的体例,将各位文人按人名分条、依长幼排序,逐一有详有略地进行分论——既体现历史流程,更便于检索。研究的侧重点如下:1、对相关文人的书法渊源、书法观点、书法风格特征等,视材料之具体情况评述。2、对相关文人的主要存世作品进行笔法、字法、章法等具体研究,而不仅仅以几个形容词泛泛论定。对弊病、缺憾也兼作分析。3、关注文人书迹的具体书写年份,对部分前后书风差别较大者之所以变化的原因尝试从多角度作探寻、分析。4、对关联较多者的各自手书,做比较研究。5、对部分文人的“书事”适当钩沉梳理。本论文的余论部分,归述了近百年江浙文人书法的几种路数;并试论近百年文人书法对当代或将来涉习书法者的若干启示,强调尽可能“撰、书合一”,指出文人书法与书家书法的区别,阐述文人书法精品可助书法家陶养气息、建议多作“目临”,对有争议的“书如其人”命题,也结合近百年文人书法案例作了一定的阐述。
李遇春[3](2009)在《叶圣陶旧体诗词风格的形成及其嬗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叶圣陶的旧体诗词创作在抗战时期形成了"清真沉厚"的艺术风格。这种旧体诗词风格的形成,是叶圣陶对"诗中少陵"和"词中清真"进行创造性融合的结果。建国后的叶圣陶经历过由"达"至"穷"的人生转变,其旧体诗词创作风格也随之发生嬗变。
罗成琰[4](1994)在《叶圣陶小说的中和之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如果说在现代中国作家中,郁达夫最具名士风度,许地山最显佛教风采,那么,叶圣陶则最有儒雅风范。这并非说叶圣陶对儒学有着多么精深的钻研,而是指儒家的人生态度、处世哲学和审美情趣已经水乳交融般地存在于叶圣陶的为人与作文之中。他那平和质朴的性格,宁静淡泊的襟怀,温柔敦厚的文风,使得他在现代中国成为一种道德文章的楷模,也使他的小说成为传统的中和之美的现代标本。
钟桂松[5](2021)在《文人相亲的典范——茅盾与叶圣陶二三事》文中指出茅盾(1896—1981)与叶圣陶(1894—1988)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人品和道德文章最为人称道的两位巨匠。给沈雁冰改笔名"茅盾"在《小说月报》横空出世1921年3月,叶圣陶在上海与沈雁冰兄弟俩第一次见面。叶圣陶回忆说,"我与雁冰兄初次见面,记不清是民国九年还是十年,总之在文学研究会成立,《小说月报》革新以后。……那时还遇见他的弟弟泽民,一位强毅英挺的青年。振铎兄已从北京到上海来了。
鸿[6](1983)在《茅盾的《祝圣陶五十寿》》文中指出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十五日,成都文艺界集会庆祝叶圣陶先生五十寿辰,陈白尘早就约请茅公写一篇文章,恰值茅公"伤风不已",未能及时写成,后来,还是写了一篇文章去"补祝"。文章题为《祝圣陶五十寿》,除回忆片断的交往外,还评及叶圣陶的作品与"为人"。茅公认为,叶圣陶的新小说,是中国现代新小说"坚固的基石"。"他的深入的观察,谨严的体裁,曾经而且继续在教育着年青的一代"。茅公还认为,叶圣陶的"为人"和他作品的风格是"统一与调和"的。"你要从他作品之中找寻惊人之事,那不一定有;然而即在初无惊人处有他那种净化升华人的品性的力量。……朴素谨严的作
王唯力[7](2016)在《《晨报副刊》新诗史论》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晨报副刊》所发表的新诗为研究对象,以文学史论的思路和方法,全面梳理《晨报副刊》上的新诗创作,为上世纪二十年代新诗在《晨报副刊》的历史状况作总体性勾勒。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梳理了《晨报副刊》历史。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晨报副刊》的主编变动、样式变化以及“刊中刊”情况。第二章对《晨报副刊》发表的新诗作整体概述。首先介绍了当时其他刊物发表新诗情况并由此分析《晨报副刊》早期发表新诗的历史环境,再对《晨报副刊》的诗人群以及其新诗数量做出大概的数据统计,以便对《晨报副刊》新诗有直观的认识。第三章论述李大钊时期的新诗创作。本章选取了朱自清、康白情、品今三位诗人,分析了他们该时期在《晨报副刊》上的新诗发表情况,并对最具代表性的新诗进行文本分析。第四章论述孙伏园时期的新诗创作。本章重点介绍了小诗写作群体,如冰心、王统照、何植三等,此外对刘氏三兄弟以及周作人、胡适等人的新诗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第五章论述徐志摩时期的新诗创作。本章以《诗镌》为中心,对“内”重点介绍了《诗镌》发起人徐志摩、闻一多、刘梦苇、“清华四子”的新格律诗创作;对“外”选择了新诗创作较为活跃的绿波社、无须社成员的如焦菊隐、蹇先艾等人的创作。胡也频是徐志摩离开《晨报副刊》后发表新诗最多的诗人,因此胡也频也是重点介绍的诗人之一。
杜文平[8](2014)在《西王母故事的文本演变及文化内涵》文中提出西王母是中国古代的重要神灵之一,在战国以来的神仙信仰、汉末以来的道教信仰以及明清时期的民间宗教信仰中都占据重要地位。从西王母信仰的演变中可以大致窥见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演变轨迹,而西王母故事的演变过程则不仅仅与宗教相关,还与政治社会背景、民间通俗文化和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关。因此以西王母故事相关文本为基础,深层探讨文学文本与文化内蕴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十分有必要的。全文结构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西王母故事文本的形态演变综述。第三到第六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选取了西王母故事中的三个故事类型,探讨其文本演变的过程及其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绪论部分又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为二十世纪以来西王母研究综述。在1949年以前,对于西王母的探讨集中在两个问题,一个是以章炳麟、丁谦、顾实为代表的学者利用文献学的方法探讨西王母之种族和地望,另一个是以鲁迅、茅盾、吴晗、吕思勉为代表的学者引进西方的人类学和文化学方法开展的西王母神话演变研究。这两种研究思路为后来的西王母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参考价值。建国以后,西王母研究不再局限于传统上的文学和文字研究,这主要表现在多种学科的交叉,多种研究方法的引入,西王母研究成为一个集文献学、考古学、哲学、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等为一体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课题。第一章为西王母故事的文本形态演变综述,以人物、情节和意象为切入点,按照时代先后梳理西王母故事相关文本的流变过程。西王母故事由先秦诸子和史籍中粗陈概要式的发展为汉魏六朝道经和仙话小说中充满瑰丽想象的王母降授传说,最终演变为宋代以后通俗小说和戏剧作品中祥瑞化的王母蟠桃会故事。在这个过程中,西王母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意象都在不断丰富,西王母本身也经历了一个由凶神转变为长生女神,再上升为道教至尊女仙,直至元代以后成为民俗化的祥瑞之神的过程。第二章为王母会君故事与中国古代的君神关系。王母会君故事始于《竹书纪年》和《穆天子传》中的穆王见王母故事,在此之后,相继有禹、舜、尧、汉武帝、燕昭王、宋徽宗等成为西王母的座上宾。在人物和情节变化的背后,隐含的是宗教之“神”与王权之“君”之间的互动关系。这具体表现为,为神立言的文本,如道教仙话中,帝王求仙王母来会的故事情节是神仙实有、仙道可致的最有效的例证,同时借君王之权位抬高自我。在为君立言的文本,如儒家的政治神话中,君王有道王母来朝的故事情节是四海升平、安定祥瑞的标志。这种状况随着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和宗教的式微而逐渐趋于沉寂。第三章为王母献授故事与中国古代的灵物崇拜。王母献授故事最早始于先秦时王母献舜美玉的传说,体现了中国自上古以来对于美玉的崇拜。两汉开始,受到儒学神学化和道教思想的双重影响,王母献授故事在谶纬之书和道教典籍中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双线发展趋势。一个沿着符瑞化的方向发展,成为了儒家政治神话的一部分;另一个沿着道教化的方向发展,成为了道教传经仙话的一部分。宋代以后,王母献授故事被赋予了庆寿的主题,蟠桃灵物因为王母蟠桃会情节而得以彰显,其他灵物趋向于没落。第四章为王母开宴故事与中国古代的宴饮寿庆文化。王母开宴始于西王母与周穆王的瑶池之会,宴饮唱和。两汉起,王母之宴的主人公换成了“好为仙道”的汉武帝以及慕仙求道的茅盈和魏夫人,王母群仙会情节开始形成。于此同时,王母这一人物开始出现在汉魏六朝的乐舞百戏和唐代的雏形戏剧中,这些都为宋元明清四朝王母蟠桃会故事在通俗小说和戏剧中的繁盛奠定了基础。第五章为西王母故事和西王母信仰。西王母故事自《山海经》起就已经带有了原始信仰的色彩,在战国以来的神仙思想影响下,西王母逐渐被美化和神化。汉末道教兴起后,上清经派将其纳入自己的神仙体系,并尊之为女仙之首。元代以后,道教渐衰,西王母信仰在与民间宗教和民间信仰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走向了民间化和民俗化。
杨义[9](1994)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图志[选载]》文中研究表明 叶绍钧以爱沟通隔膜 的艺术真诚 1922年3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叶绍钧(圣陶)的第一部,也是新文学继郁达夫《沉沦》之后第二部的短篇小说集《隔膜》。封面标示为“文学研究会丛书”,这套由郑振铎在1921至1940年主持的丛书及其衍生书系,凡一百五十余种;与巴金从1935至1949年主编的《文学丛刊》十集一百六十册,后先辉映,为中国新文学最重要的两大丛书。封面设计为丛书部分通用,
周兴华[10](2005)在《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变奏》文中研究说明茅盾文学批评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从事文学批评工作60年,留下了300多万字的批评文章。他的批评理念与批评活动,不仅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内容,而且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不过,若从发生学的角度去看茅盾的文学批评,其意义便不止于文学事业本身,他在具体观点上呈现的“矛盾”表征一方面显示了时代的巨大影响,另一方面则折射出了茅盾的窘境和困惑,它所蕴含的历史文献价值和思想史意义不容忽视。 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既表现在他的文学理念中,也表现在他的具体批评实践中。重“功利”而轻“学理”的观念导致了功能的放大和本体的缺失——观点变形摇摆,话题断裂转移,也导致了他的作家作品批评在艺术的“门外”与“门内”徘徊,在“我”与“我们”之间游移。这种轻重失衡、前后不一的“矛盾”,要具体的表达层面又体现为“表”与“里”的相悖——语气的冲突,暧昧的言说,有意的回避。它所形成的意味复调不仅透射出茅盾内心的困惑和迷惘,甚至还潜藏着价值的两极。茅盾文学批评“矛盾”的出现,一方面源于他在“文学与政治”、“审美与实用”、“个人与集体”之间选择的悖论,一方面又与他在“职业与兴趣”、“位置与距离”、“身份与立场”之间不断调整又不断遇到阻拒的心理冲突有关,这种悖论与冲突造成了茅盾文学批评在理论上的缺失和美学上的贫困,但却生成了思想史上的巨大价值。作为历史的文献,它记录了批评窗口的时代风云,为社会、文学及批评发展留下了具体的实证;它为中国文学批评的百年历程提供了一份个人证词,表征了思想史落实到个体身上时那种矛盾重重的同化与顺应;它也浓缩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灵魂悲剧,在思想史上留下了一个人格的缩影。
二、茅盾的《祝圣陶五十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茅盾的《祝圣陶五十寿》(论文提纲范文)
(1)叶圣陶的性格(论文提纲范文)
朴实的服色,沉默的风度 |
一言一句都不放过 |
第一流的编辑家 |
“厌世家”,“不前进”,争民主的斗士 |
一位清醒的智者 |
(2)近百年江浙文人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英文提要 |
引言 |
第一章 总论 |
第一节 文人的江浙 |
第二节 近百年文人所处的社会环境 |
第三节 近百年江浙文人书法之概况 |
第四节 涉及近百年文人书法的出版物及存在问题 |
第五节 本论文的选题、研究范围、侧重点与体例 |
第二章 分论 |
朱孝臧 |
夏孙桐 |
孙揆均 |
廉泉 |
邓邦述 |
蔡元培 |
章太炎 |
吴曾源 |
王伯沆 |
冯君木 |
狄平子 |
仇埰 |
蔡寅 |
钱振鍠 |
高天梅 |
王国维 |
高吹万 |
柳诒徵 |
鲁迅 |
杨天骥 |
马一浮 |
吴梅 |
周作人 |
马叙伦 |
顾无咎 |
钱玄同 |
柳亚子 |
王謇 |
姚鹓雏 |
顾颉刚 |
徐行恭 |
叶圣陶 |
钱穆 |
茅盾 |
朱东润 |
谢玉岑 |
任中敏 |
赵尊岳 |
朱大可 |
曹聚仁 |
王驾吾 |
夏承焘 |
胡士莹 |
魏建功 |
唐圭璋 |
陈训慈 |
顾廷龙 |
傅雷 |
吴鹭山 |
钱钟书 |
徐定戡 |
第三章 余论 |
第一节 近百年江浙文人书法的路数 |
第二节 近百年文人书法的若干启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3)叶圣陶旧体诗词风格的形成及其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4)叶圣陶小说的中和之美(论文提纲范文)
一、柔性:人物性格的内蕴 |
二、含蓄:情感表现的方式 |
三、平淡:审美追求的境界 |
(5)文人相亲的典范——茅盾与叶圣陶二三事(论文提纲范文)
给沈雁冰改笔名“茅盾”在《小说月报》横空出世 |
重温友谊互祝五十寿辰 |
劫后重逢茅盾出国叶圣陶以诗送行 |
(7)《晨报副刊》新诗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晨报副刊》史 |
2 《晨报副刊》新诗概述 |
3 李大钊时期 |
3.1 朱自清 |
3.2 康白情 |
3.3 品今 |
4 孙伏园时期 |
4.1 小诗写作群体 |
4.1.1 冰心 |
4.1.2 王统照 |
4.1.3 何植三 |
4.1.4 汪静之及其他诗人 |
4.2 刘氏三兄弟 |
4.3 周作人的儿童诗 |
4.4 其他诗人 |
5 徐志摩时期 |
5.1 徐志摩 |
5.2 闻一多 |
5.3 刘梦苇 |
5.4“清华四子” |
5.5 绿波社及无须社 |
5.5.1 焦菊隐 |
5.5.2 于赓虞 |
5.5.3 蹇先艾 |
5.5.4 朱大枬 |
5.6 胡也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西王母故事的文本演变及文化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20世纪以来西王母研究综述 |
一、1949年以前 |
二、1949年至今 |
综述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写作目的 |
第一章 西王母故事形态演变综述 |
第一节 先秦至两汉 |
第二节 汉末至唐五代 |
第三节 宋元明清 |
第二章 王母会君故事与中国古代的君神关系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君权与神权关系概说 |
一、先秦:君权地位的不断抬高 |
二、秦汉至明清:君主专制下的君权与神权 |
第二节 先秦:方士与文士对于王母会君的不同解释 |
一、《穆天子传》与神仙方士 |
二、文士笔下的王母会君故事 |
第三节 秦汉至宋元:君权支配下君权与神权的博弈 |
一、为神立言的道教仙话 |
二、为君立言的政治神话 |
第四节 明清:王母会君故事的固化和衰落 |
一、《蟠桃核赋》及明太祖的仙道观 |
二、王母会君故事的娱乐化及神权话语权的丧失 |
第三章 王母献授故事与中国古代的灵物崇拜 |
第一节 中国古代灵物崇拜概说 |
一、汉代以前:原始信仰中的灵物 |
二、两汉至宋元:儒释道之灵物 |
三、明清:民间宗教之灵物 |
第二节 先秦至汉初:王母白环玉琯与中国古代的美玉崇拜 |
一、“美玉崇拜”溯源 |
二、周代玉瑞制度 |
三、玉瑞之“瑞”的延续和比德于玉 |
第三节 两汉至唐五代:儒道文化影响下双线并存的王母献授故事 |
一、“灵物”与谶纬神学的符命观 |
二、西王母献授故事中的道教灵物 |
第四节 宋元明清:王母献授故事的固化与衰落 |
一、王母献授故事的典故化 |
二、王母献授故事的祥瑞化 |
三、王母献授故事的世俗化 |
第四章 王母开宴故事与中国古代的宴饮寿庆文化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寿庆宴饮文化概说 |
一、先秦时期:初现端倪 |
二、秦汉至唐五代:社会上层的求寿庆寿活动和宫廷宴乐 |
三、宋元明清:由上而下的全民娱乐 |
第二节 先秦:穆王西征,瑶池开宴 |
一、西王母的长生属性 |
二、《穆天子传》中的瑶池会故事 |
第三节 秦汉至唐五代:蟠桃会故事几大要素的形成 |
一、西王母宴武帝仙话与“仙桃” |
二、西王母携群仙开宴故事的逐渐形成 |
三、西王母与歌舞戏剧活动 |
第四节 宋元明清:西王母开宴与世俗寿庆 |
一、前代西王母开宴故事的固化与衰落 |
二、王母蟠桃会故事与我国古代戏曲艺术 |
三、王母蟠桃会故事与其他文学样式 |
第五章 西王母故事与西王母信仰 |
第一节 先秦至两汉:西王母信仰的产生和演变 |
一、“西王母”之本原 |
二、西王母的形象:由亦人亦兽到高贵女神 |
三、西王母神职的演变及汉代民间的西王母信仰 |
第二节 汉末至元代:道教化的西王母信仰 |
一、道教与西王母之渊源 |
二、西王母与道教上清经派 |
三、上清经派之外的西王母信仰 |
第三节 明清:民间化和民俗化的西王母信仰 |
一、西王母信仰在明清时期所处的宗教环境 |
二、与民间宗教相结合的西王母信仰 |
三、与玉帝信仰相结合的西王母信仰 |
四、明清时期西王母的神格及其内在原因 |
结语 |
附录 |
第一节 先秦至两汉相关文献 |
第二节 汉末至唐五代相关文献 |
第三节 宋元明清相关文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图志[选载](论文提纲范文)
叶绍钧以爱沟通隔膜的艺术真诚 |
二十年代文坛第一刊《小说月报》 |
叶灵凤小说与绘画的现代风 |
张爱玲给仕女图增添不安感 |
(10)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变奏(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问题的发现:他者与自我评价的反差 |
二、研究角度:文献发生学视野下的批评心路 |
三、切入之点: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 |
四、思路与结构:时间线索和三大板块 |
上编 同体异象:茅盾文学批评中的“变”与“小变”——纵向观察中的“矛盾”表征 |
第一章 功利之“重”与学理之“轻”:茅盾文学理念的变化之“轴” |
第一节 与时俱进:文学使命的时代变形 |
第二节 前后不一:文学观点的功利性摇摆 |
第三节 薄此厚彼:文学学理探讨的断裂与实用主义转移 |
第二章 艺术“门内”与“门外”:茅盾作品论的发展之“脉” |
第一节 从导读到批评:渐入艺术之门 |
第二节 文学特性与文学理解:艺术门内的关注要点 |
第三节 概括评介与诗意品评:艺术门口的两极言说 |
第四节 文学技术解剖:自外于艺术之门 |
第三章 “我”与“我们”:茅盾作家论的演变之“征” |
第一节 “自己”与“别人”:他者的启示 |
第二节 “我”与“我们”:立场演进的标志 |
第三节 阵营的“外”与“内”:茅盾特定时段的精神之旅 |
中编 内外冲突:茅盾文学批评中的“显”与“隐”——聚集分析中的“矛盾”意义 |
第四章 姿态与心理:茅盾文学论争中的显隐两重奏 |
第一节 申辩与诤言:境遇未明时的真诚告白——“革命文学”论争表征的心理意义 |
第二节 调和与倾斜:权威影响下的立场变异——“两个口号”论争映射的内心秘密 |
第三节 大批判氛围与学术语调:淡化政治的政治表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论争中的苦心与无奈 |
第五章 尺度与言说:茅盾作品论的复调意味 |
第一节 意义强调与美的缺失:审美活动中的非审美标准 |
第二节 理性的困惑与矛盾的表达:艺术魅力前的尺度失灵 |
第三节 直言观点与曲意解说:文本背后的另一种声音 |
第四节 保护他人与忧及自身:政治语式的双重含义 |
第六章 “裂隙”内外:茅盾作家论的学术两极 |
第一节 “内在需要”与“文学识力”:心灵与修养的无意组合 |
第二节 注目之点与盲视之域:观念对审美的有意遮蔽 |
第三节 “史论”的笔法与作家论文体的创设:效果追求的双重收获 |
下编 前因后果:茅盾文学批评的延伸思考——互文参照中的“矛盾”分析和价值评估 |
第七章 选择的悖论:茅盾文学批评“矛盾”生成的母体与分蘖 |
第一节 文学与政治:目的的非本体性倾斜——茅盾文学理念分析 |
第二节 审美与实用:价值的双重悖反——茅盾作家作品论分析 |
第三节 个人与集体:参与的勉为其难——茅盾文学论争表现分析 |
第八章 调整的阻拒:茅盾文学批评“矛盾”的发生学分析 |
第一节 职业与兴趣:自我实现的坎坷之途 |
第二节 位置与距离:文学观照的定位调整 |
第三节 身份与立场:角色转换的内心冲突 |
第九章 历史的文献:茅盾文学批评的价值意义 |
第一节 时代的记录:批评窗口历史轨迹 |
第二节 个人的证词: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主流”演化的百年历程 |
第三节 人格的缩影:一代知识分子的灵魂悲剧 |
结语 |
一、反观自身:新意何在? |
二、推及批评:对当下的启示 |
附录1 |
附录2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茅盾的《祝圣陶五十寿》(论文参考文献)
- [1]叶圣陶的性格[J]. 周立民. 传记文学, 2020(10)
- [2]近百年江浙文人书法研究[D]. 江平. 中国美术学院, 2013(04)
- [3]叶圣陶旧体诗词风格的形成及其嬗变[J]. 李遇春.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5)
- [4]叶圣陶小说的中和之美[J]. 罗成琰.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4(03)
- [5]文人相亲的典范——茅盾与叶圣陶二三事[J]. 钟桂松. 苏州杂志, 2021(05)
- [6]茅盾的《祝圣陶五十寿》[A]. 鸿. 茅盾研究(第一辑), 1983
- [7]《晨报副刊》新诗史论[D]. 王唯力. 四川师范大学, 2016(02)
- [8]西王母故事的文本演变及文化内涵[D]. 杜文平. 南开大学, 2014(04)
- [9]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图志[选载][J]. 杨义. 新文学史料, 1994(02)
- [10]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变奏[D]. 周兴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