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班牙涡轮发动机工业公司计划试验推力矢量喷管(论文文献综述)
樊开岗,陈鑫,董立伟,张威江[1](2020)在《基于微型涡喷发动机的轴对称矢量喷管特性》文中研究指明以微型涡喷发动机为平台进行了收敛型轴对称矢量喷管的数值特性模拟和实验验证。以雷诺时均方程为控制方程,采用SSTk-ω模型研究了在微型涡喷发动机设计状态下轴对称矢量喷管不同几何偏转角下的俯仰推力矢量角特性、推力特性等,并基于该型微型涡喷发动机推力矢量特性实验对仿真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和补充。数值模拟和实验的结果表明,喷管出口几何偏转角在0°到20°之间,发动机推力损失较少,且俯仰推力、俯仰推力矢量角与几何偏角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火心2000[2](2017)在《高卢雄机之心(下)——法国战斗机动力系统》文中认为与美国、苏联/俄罗斯、英国这3个航空强国相比,法国的航空工业虽稍有不足,但仍独具特色。尤其是法国的军用航空动力系统,能在整体技术水平略逊于美英的条件下,仍努力为法兰西的高卢雄机,在国际军机市场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接上期)涅盘——M88发动机法国的航空发动机工业以阿塔系列起步,基本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随后的M53系列进一步夯实这一基础。虽然,M53发动机某些指标仍逊色当时世界最先进水
火心2000[3](2017)在《高卢雄机之心(上)——法国战斗机动力系统》文中研究说明在航空工业领域,美国向来独领风骚;继承苏联衣钵的俄罗斯凭借超级大国的底蕴也能占据一席之地;英国自从认识到航空工业的重要性后就再未掉以轻心。与上述3国相比,法国的航空工业独具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法国研发的动力系统整体技术水平较美英两大豪门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却也为法国开辟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火心2000[4](2016)在《风之心(下)——欧洲RB199、EJ200发动机》文中提出在世界航空工业领域,美国向来领跑,苏/俄紧随其后。而同处一极的欧洲诸雄因诸多原因则长期不能与上述两强抗衡。这点在战斗机研制领域也是如此。不过,凭借联合之势,倒也精品频出,例如"狂风""台风"战斗机。向来特立独行的法国长期对自由独立的坚持,也建立起了世界级的完善的航空工业体系。早期凭借"幻影"系列战斗机奠定了"高卢雄机"的世界地位,而后的"幻影"2000战机也能在世界刮起三角翼传奇,世纪之交的"阵风"战机更是在航空工业
徐子豪[5](2016)在《矢量喷管关键件的自动柔性化及偏转效率仿真开发》文中研究说明轴对称推力矢量喷管因其具有功能全、重量轻、难度小、灵活性大、隐身性能好、易改装等优点,目前被我国大多数现役战斗机采用。本文实现了矢量喷管关键件拓扑关系不变条件下的结构参数化表述,并使用Tcl/Tk脚本语言和HyperMesh宏命令进行二次开发,完成了关键件的自动网格划分和自动柔性化工作;开发了一种柔性线线高副约束模型,用于构建A8滚子与柔性收敛骨架之间复杂刚柔接触建模的简化模型,在确保计算稳定性、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极大程度地提升了仿真效率,使得采用刚柔耦合模型大范围预测AVEN的偏转效率成为可能;将关键件的自动柔性化代码、柔性线线高副约束模型的自动生成代码集成到了轴对称矢量喷管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自动建模平台,完善了平台的建模流程,简化了所构建的仿真模型;仿真计算了矢量喷管不同相位角的偏转效率,详细分析了影响偏转效率的因素;量化分析了各关键承载件的柔性对矢量喷管偏转效率的影响,最终得出:A9环的柔性是偏转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后续的简化建模和快速性能仿真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史经纬[6](2015)在《固定几何气动矢量喷管流动机理及性能评估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推力矢量技术用以提高战机的敏捷性、过失速机动及短距起降等性能,可部分或全部代替气动舵面进行飞行操纵,是第四代及以后战机必备的关键技术之一。固定几何气动矢量喷管因比常规机械式推力矢量喷管结构更简单、质量更轻、响应更快,而成为目前备受关注的排气系统方案。本文围绕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用大落压比排气系统,开展固定几何气动矢量喷管工作机制、流动机理、参数影响规律及综合性能评估技术研究。1、通过大量数值模拟和部分模型试验研究,发现了激波矢量喷管实现推力矢量的本质是横向射流造成上下壁面压力的非对称分布,其流动机理属于顺压力梯度下、受限空间内的超音速中横向射流问题;数值模拟了流场中因流动分离、剪切层等因素造成的不稳定特性,其中流动不稳定性的主频约为2.0 kHz及4.0 kHz;分析了各气动、几何参数(包括喷管落压比NPR、二次流压比SPR、来流Ma、二次流喷射角度θ及二次流喷射位置Xj等)对激波矢量喷管内流特性及推力矢量影响的本质,并获得了激波矢量喷管推力动态响应特性。研究表明,改变NPR最大能造成46%的推力矢量性能变化,自由来流Ma数处于跨音速工况时,推力矢量性能约有16%的降低,调整θ最大可实现50%的推力矢量性能提升。研究了两类提高推力矢量效率的方案:插板/激波矢量结构及辅助喷射激波矢量结构,并在宽广的工作范围内,实现了推力矢量效率超过2.00/%,推力系数不低于0.90的目标。2、采用理论分析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固定几何气动矢量喷管气动喉部面积控制的工作机理,得出了气动喉部面积控制喷管内流分布特征;分析了主要气动、几何参数对喉部面积控制率的影响规律,获得了最有利的二次流喷射位置(Xj=-0.05)及二次流喷射角度(0=-130°);借助辅助喷射技术,在15%的二次流折合流量比限制下,实现了接近50%的喉部面积控制率;研究了喷管气动喉部面积建立过程中压力扰动的传播,确定了建立稳定的气动喉部面积的时间量级(约为10 ms)及喷管进口流量的高低频率波动(2 kHz和0.4 kHz)。3、基于离散传递法,采用C++语言开发了固定几何气动矢量喷管红外辐射强度评估程序,分离出了壁面及燃气对空间探测点红外辐射强度的贡献;研究了低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用激波矢量喷管的红外辐射特性;得出了内涵进口及高温燃气是影响激波矢量喷管红外辐射强度的关键因素;分析了气动矢量喷管降低红外辐射的本质,即二次流喷射形成的流向涡量加速了燃气的冷却及组分的扩散,在大探测角度下,实现了约58%的红外辐射强度下降;对比了不同二次流喷口位置(Xj)对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Xj构型激波矢量喷管红外辐射强度的区别主要集中在大探测角度处,在窄边及宽边探测面上、探测角度lαl[400-90°]的区间内,Xj=0.516构型比Xj=0.688构型红外辐射强度分别约大18%-100%及40%-107%。4、开展了固定几何气动矢量喷管与航空发动机整机耦合特性研究。提出了基于试验设计、响应面近似建模及部件级发动机性能模拟的整机耦合方法。完成了气动矢量及气动喉部面积的近似建模,获得了影响参数间的耦合影响关系,并通过寻优方法,在推力系数及二次流折合流量限制下(Cfg≥0.90,ω(?)≤0.15),分别得到了最优的推力矢量角δp。max=19.81°及最大的喉部面积控制率RTAC=54.83%。以压力、流量等平衡条件为基本约束,分别建立了气动矢量控制与航空发动机的整机耦合模型、气动喉部面积控制与航空发动机的整机耦合模型,评估了整机耦合模型在不同引气量及不同引气位置工况下对航空发动机共同工作点、固定几何气动矢量喷管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对气动矢量控制状态,从风扇出口引出15%的二次流时,获得了16.50°的推力矢量角,同时使得发动机推力下降约19%,单位耗油率增加约18.7%;对气动喉部面积控制工作状态,从风扇出口引出18%的二次流时,获得了35%的喉部面积控制率,相应的发动机推力下降约12%,单位耗油率增加约16%。
李宁,范强[7](2013)在《推力矢量技术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及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外推力矢量喷管的发展状况和主要技术方案,分析了机械调节的推力矢量喷管的应用局限性,并介绍了90年代新型的气动控制推力矢量技术的研究方向和技术途径,对我所推力矢量技术提出了一些建议。
王科[8](2012)在《上海民用航空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用航空产业属于战略性产业,具有辐射面宽、产业链长、技术扩散率高、联带效应强等特点,能引领多领域关键技术的群体突破,拉动众多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上海民用航空产业起步早、基础厚,先后经历了“从飞机维修起步,到自主研制国产运10飞机,合作生产麦道MD-82/83和MD90-30客机,转包生产空客A320和波音B737客机零部件,再到着手自主研制国产ARJ21新支线客机”的历程,亲历了新中国60多年来民用飞机发展的整个过程,在我国民用航空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2006年,大型飞机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其研发制造中心选址上海。大型飞机项目在上海落户,为上海民用航空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对促进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带动产业升级、促进科技进步将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本文首先回顾了上海民用航空产业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国内外民用航空市场的发展趋势,然后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价值链、产业集聚等理论的交叉视角出发,研究了民用航空产业的发展特点,并利用古诺模型和斯坦克尔伯格模型演绎了航空制造寡头在产量和价格方面的博弈。本文运用产业链理论,对民用航空产业链的组成和建构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在古诺模型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下游为多寡头、上游为多家供应商的产业链模型,研究了上下游产业纵向一体化与非一体化的动态博弈,分析了上下游市场结构对于产业链纵向关系治理模式选择的影响。并以大型客机为例,分析了产业链纵向分拆及国际化分工的原因,阐释了当前我国发展大型客机选择“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的理由,同时绘制了上海大飞机产业链构成图。本文对世界两大航空产业集聚发展源地—美国西雅图航空城和欧洲图卢兹航空谷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从主制造商的主导、分包商的集聚、相关产业的支撑、人才教育的支持、产业链的建设等多个角度,对当地航空产业的集聚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本文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四个维度,运用PEST分析框架对上海民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进行了分析;运用SWOT分析框架,对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了详细研究,构造出上海民用航空产业发展的SWOT矩阵。结合相关基础能力和配套能力的发展现状,本文研究了上海民用航空产业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产业布局。最后从健全推进机制、完善规划布局、支持企业创新、推动产业集聚、政产学研结合、财政金融支持七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林翔[9](2011)在《“枭龙”后继机探析》文中研究说明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和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研发的FC-1"枭龙"系一种单座单发的轻型战斗机。从作战性能看,该机并不是F-16C、F/A-18C、"幻影"2000-5等轻、中型战斗机的竞争对手。F-35一旦在不久的将来成军,退出空军强国的上述二手飞机将大量充斥战斗机市场,而依靠低廉的价格和拥有接近F-16C八成作战能力而取胜的FC一1将有可能难以为继。在某些国家即将或已经装备第四
肖宇,张兴有[10](2008)在《战斗机发动机推力矢量控制技术的应用》文中认为简述了战斗机发动机推力矢量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实现方法,并从4个方面介绍了推力矢量控制技术的应用和技术性能,最后介绍了战斗机推力矢量控制的几项关键技术。
二、西班牙涡轮发动机工业公司计划试验推力矢量喷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班牙涡轮发动机工业公司计划试验推力矢量喷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微型涡喷发动机的轴对称矢量喷管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矢量喷管气动型面设计 |
2 矢量喷管推力矢量特性数值仿真 |
2.1 CFD数值仿真方法 |
2.2 性能参数计算 |
2.3 轴对称矢量喷管流场特征分析 |
2.4 对称矢量喷管矢量特性分析 |
3 轴对称矢量喷管综合特性实验 |
3.1 实验系统介绍 |
3.2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3.2.1 发动机原型喷管实验数据分析 |
3.2.2 轴对称矢量喷管实验及结果分析 |
4 结论 |
(5)矢量喷管关键件的自动柔性化及偏转效率仿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矢量喷管国外研究状况 |
1.2.2 矢量喷管国内研究状况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3.3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HyperMesh二次开发综述及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理论 |
2.1 HyperMesh二次开发综述 |
2.1.1 二次开发资源 |
2.1.2 开发环境及工具 |
2.1.3 二次开发基础知识 |
2.1.4 创建脚本 |
2.1.5 运行脚本 |
2.1.6 小结 |
2.2 多柔体系统动力学建模理论 |
2.2.1 柔性体上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向量 |
2.2.2 多柔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2.2.3 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Craig-Bampton方法 |
2.2.4 修正的Craig-Bampton方法 |
第3 章基于HyperMesh的矢量喷管关键件自动柔性化处理 |
3.1 关键部件的手动网格划分和柔性化建模 |
3.2 自动网格划分整体思路 |
3.3 HyperMesh自动柔性化处理二次开发 |
3.3.1 几何清理和修改模型的参数 |
3.3.2 创建userpage.mac文件 |
3.3.3 参数的设置和修改 |
3.3.4 proc过程函数 |
3.3.5 收敛骨架网格自动划分 |
3.3.6 收敛骨架的柔性化建模 |
3.3.7 文件导出 |
3.3.8 获取收敛骨架中面柔性线的节点ID号 |
3.4 矢量喷管关键件的自动柔性化处理流程 |
3.4.1 检查工作路径中的必要文件 |
3.4.2 流程 |
3.5 小结 |
第4章 AVEN刚柔耦合多体系统动力学参数化建模 |
4.1 AVEN的结构与运动分析 |
4.2 作动筒驱动的添加 |
4.2.1 A9 作动筒控制规律 |
4.2.2 A8 作动筒控制规律 |
4.3 A8 滚子与收敛骨架接触的柔性线线高副约束简化建模 |
4.3.1 收敛骨架的柔性化 |
4.3.2 约束的添加 |
4.3.3 柔性线的实现 |
4.3.4 A8 滚子驱动角的解算及实现 |
4.4 AVEN刚柔耦合系统参数化自动建模软件开发 |
4.4.1 总体建模界面开发 |
4.4.2 细节建模界面开发 |
4.5 小结 |
第5章 仿真计算及结果分析 |
5.1 Delta9和Delta9_Real比较 |
5.2 零件柔性对偏转效率的影响 |
5.3 骨架侧面与滚子支耳间隙对A8 环质心的影响 |
5.4 A8 作动筒载荷 |
5.5 初始相位角对偏转角的影响 |
5.6 小结 |
结论 |
1.工作总结 |
2.收获、感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6)固定几何气动矢量喷管流动机理及性能评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进展及现状 |
1.2.1 机械式推力矢量喷管的研究现状 |
1.2.2 固定几何气动矢量喷管的研究现状 |
1.3 固定几何气动矢量喷管的关键问题 |
1.3.1 固定几何气动矢量喷管的流动机理 |
1.3.2 固定几何气动矢量喷管的性能评估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数值计算方法及验证 |
2.1 数值计算方法 |
2.1.1 控制方程 |
2.1.2 湍流模型 |
2.1.3 温度对物性参数的影响 |
2.1.4 边界条件及初始化 |
2.1.5 计算收敛准则 |
2.2 典型流动特征数值验证 |
2.2.1 二维自由横向射流验证 |
2.2.2 受限空间横向射流验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固定几何气动矢量喷管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
3.1 激波矢量喷管的工作机制、流动机理及性能参数定义 |
3.1.1 激波矢量喷管的工作机制 |
3.1.2 激波矢量喷管的性能参数及定义 |
3.1.3 激波矢量喷管的流动机理 |
3.2 气动参数对激波矢量喷管性能的影响 |
3.2.1 喷管落压比对激波矢量喷管推力矢量性能的影响 |
3.2.2 二次流压比对激波矢量喷管推力矢量性能的影响 |
3.2.3 喷管进口总温对激波矢量喷管推力矢量性能的影响 |
3.2.4 自由来流Ma对激波矢量喷管推力矢量性能的影响 |
3.3 几何参数对激波矢量喷管性能的影响 |
3.3.1 二次流喷口面积对激波矢量喷管推力矢量性能的影响 |
3.3.2 二次流喷射角度对激波矢量喷管推力矢量性能的影响 |
3.3.3 二次流喷口相对位置对激波矢量喷管推力矢量性能的影响 |
3.3.4 二次流喷口管无量纲展向长度对激波矢量喷管推力矢量性能的影响 |
3.3.5 多孔喷射对激波矢量喷管推力矢量性能的影响 |
3.3.6 不同喷管类型对推力矢量性能的影响 |
3.4 激波矢量喷管的动态响应特性 |
3.4.1 推力矢量建立过程 |
3.4.2 推力矢量恢复过程 |
3.5 二元激波矢量喷管试验研究 |
3.5.1 试验模型、设备及试验步骤 |
3.5.2 试验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固定几何气动矢量喷管改进方案研究 |
4.1 插板/激波矢量喷管的流动特征及推力矢量性能 |
4.1.1 插板/激波矢量喷管的结构及基本原理 |
4.1.2 插板高度对插板/激波矢量喷管的影响 |
4.1.3 插板位置对插板/激波矢量喷管的影响 |
4.2 辅助喷射激波矢量喷管的流动特征及推力矢量性能 |
4.2.1 辅助喷射激波矢量喷管的结构及基本原理 |
4.2.2 辅助喷射位置对激波矢量喷管的影响 |
4.2.3 辅助喷射面积对激波矢量喷管的影响 |
4.2.4 辅助喷射角度对激波矢量喷管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固定几何气动矢量喷管喉部面积控制研究 |
5.1 气动喉部面积控制喷管的原理及喷管流动结构 |
5.1.1 气动喉部面积控制喷管的基本原理及相关定义 |
5.1.2 气动喉部面积控制喷管的有限体积分析 |
5.1.3 气动喉部面积控制喷管的基本流动特性 |
5.2 气动参数对喉部面积控制率的影响 |
5.2.1 喷管落压比对喉部面积控制率的影响 |
5.2.2 二次流压比对喉部面积控制率的影响 |
5.3 几何参数对喉部面积控制率的影响 |
5.3.1 二次流喷口面积对喉部面积控制率的影响 |
5.3.2 二次流喷射位置对喉部面积控制率的影响 |
5.3.3 二次流喷射角度对喉部面积控制率的影响 |
5.4 辅助喷射提高气动喉部面积控制率的研究 |
5.4.1 带辅助喷射的流场特性 |
5.4.2 辅助喷射面积对喉部面积控制率的影响 |
5.4.3 辅助喷射角度对喉部面积控制率的影响 |
5.5 气动喉部面积控制的动态响应特性 |
5.5.1 二次流喷射开启过程 |
5.5.2 二次流喷射关闭过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固定几何气动矢量喷管的红外辐射特性研究 |
6.1 红外辐射数值模拟程序JPRL-IR |
6.1.1 红外辐射数值模拟总体方案 |
6.1.2 壁面有效辐射亮度计算 |
6.1.3 气体辐射特性计算方法及验证 |
6.1.4 探测点红外辐射计算 |
6.2 激波矢量喷管的红外辐射特性 |
6.2.1 激波矢量喷管的流场特性 |
6.2.2 激波矢量喷管的红外辐射特性 |
6.2.3 二次流喷射对燃气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 |
6.2.4 二次流喷射位置对激波矢量喷管的红外辐射特性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固定几何气动矢量喷管整机耦合特性研究 |
7.1 固定几何气动矢量喷管整机匹配方法概述 |
7.2 固定几何气动矢量喷管的近似建模 |
7.2.1 近似建模技术概述 |
7.2.2 推力矢量近似建模 |
7.2.3 喉部面积控制近似建模 |
7.3 带引气的航空发动机总体建模 |
7.3.1 航空发动机共同工作建模 |
7.3.2 压缩部件引气模型 |
7.4 推力矢量模型与发动机整机耦合及评估 |
7.4.1 推力矢量模型与发动机整机耦合方法 |
7.4.2 推力矢量模型与发动机整机耦合评估 |
7.5 喉部面积控制模型与发动机整机耦合及评估 |
7.5.1 喉部面积控制模型与发动机整机耦合方法 |
7.5.2 喉部面积控制模型与发动机整机耦合评估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后续可进行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8)上海民用航空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民用航空产业的定义 |
1.2 民用航空产业的特征 |
1.2.1 高资本投入与高风险并存 |
1.2.2 高附加值与高关联度共存 |
1.2.3 高技术密集与人才专有性共存 |
1.2.4 国际合作和专业化进程加快 |
1.3 上海民用航空产业的界定 |
第二章 上海民用航空产业发展历史 |
2.1 上海民用航空产业的起源及重要发展阶段 |
2.1.1 上海民用航空产业的起源 |
2.1.2 上海民用航空产业的重要发展阶段 |
2.2 上海民用航空产业的主要成就 |
2.2.1 运-10 的成功首飞 |
2.2.2 麦道82、麦道90 的合作生产 |
2.2.3 国际转包生产合作 |
2.3 上海民用航空产业发展新机遇 |
2.3.1 新支线客机ARJ21 |
2.3.2 大型飞机项目落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民用航空运输市场需求分析 |
3.1 国际民用航空运输市场需求分析预测 |
3.1.1 全球民用航空运输市场分析 |
3.1.2 全球民用航空运输需求量预测 |
3.2 国内民用航空运输市场需求分析预测 |
3.2.1 国内民用航空运输市场分析 |
3.2.2 国内民用航空运输需求量预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用航空产业发展相关理论及模型分析 |
4.1 民用航空产业发展相关理论分析 |
4.1.1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理论 |
4.1.2 价值链理论 |
4.1.3 产业集聚理论 |
4.2 民用航空产业相关模型分析 |
4.2.1 古诺模型 |
4.2.2 斯坦克尔伯格模型 |
4.2.3 两个模型的比较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用航空产业链分析 |
5.1 产业链理论 |
5.2 民用航空产业链 |
5.3 寡头竞争市场环境下产业链纵向关系治理模式 |
5.3.1 产业链的纵向分拆与一体化 |
5.3.2 治理模式选择:一个连续古诺模型分析 |
5.3.3 民用航空产业链结构及治理模式 |
5.3.4 我国发展大型客机“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的选择 |
5.4 上海大飞机产业链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外主要航空城形成与发展的实证研究 |
6.1 西雅图航空产业的发展 |
6.1.1 西雅图航空城 |
6.1.2 主制造商波音在西雅图航空航天业的主导地位 |
6.1.3 分包商在当地的集聚 |
6.1.4 产业发展环境 |
6.1.5 西雅图航空产业链 |
6.2 图卢兹航空产业的发展 |
6.2.1 法国航空航天谷概况 |
6.2.2 航空航天谷主制造商 |
6.2.3 分包商的集聚 |
6.2.4 产业发展环境 |
6.2.5 图卢兹航空产业链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上海民用航空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
7.1 上海民用航空产业PEST分析 |
7.1.1 政治因素分析 |
7.1.2 经济环境分析 |
7.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7.1.4 技术环境分析 |
7.2 上海地区民用航空产业SWOT分析 |
7.2.1 优势分析 |
7.2.2 劣势分析 |
7.2.3 机会分析 |
7.2.4 威胁分析 |
7.2.5 上海民用航空产业SWOT分析矩阵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上海民用航空产业发展现状、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及产业布局 |
8.1 发展现状 |
8.1.1 基础能力 |
8.1.2 配套能力 |
8.2 发展目标 |
8.2.1 总体目标 |
8.2.2 定量目标 |
8.2.3 定性目标 |
8.3 发展重点 |
8.3.1 飞机总装制造 |
8.3.2 发动机装试 |
8.3.3 航空电子 |
8.3.4 航空机电 |
8.3.5 适航认证 |
8.3.6 航空维修 |
8.4 产业布局 |
8.4.1 浦东张江南区布局 |
8.4.2 浦东机场南端布局 |
8.4.3 闵行紫竹科学园区布局 |
8.4.4 浦东临港新城布局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上海市民用航空产业发展政策措施 |
9.1 健全推进机制 |
9.2 完善规划布局 |
9.3 支持企业创新 |
9.4 培育专业人才 |
9.5 推动产业集聚 |
9.6 政产学研结合 |
9.7 财政金融支持 |
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 |
10.1 总结 |
10.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者录用的论文 |
(10)战斗机发动机推力矢量控制技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发动机推力矢量控制技术的发展 |
3 战斗机推力矢量控制技术的实现方法 |
3.1 折流板偏转方案 |
3.2 整个尾喷管偏转方案 |
4 推力矢量控制技术与战机性能的关系 |
4.1 改善垂直, 短距起降性能 |
4.2 增大机动能力, 提升空战性能 |
4.3 提高战斗机的隐身性能 |
4.4 提高飞机的操作效率 |
5 推力矢量控制的关键技术 |
5.1 增重控制技术 |
5.2 喷管密封技术 |
5.3 飞机、发动机一体化技术 |
6 结束语 |
四、西班牙涡轮发动机工业公司计划试验推力矢量喷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微型涡喷发动机的轴对称矢量喷管特性[J]. 樊开岗,陈鑫,董立伟,张威江.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2]高卢雄机之心(下)——法国战斗机动力系统[J]. 火心2000. 航空世界, 2017(02)
- [3]高卢雄机之心(上)——法国战斗机动力系统[J]. 火心2000. 航空世界, 2017(01)
- [4]风之心(下)——欧洲RB199、EJ200发动机[J]. 火心2000. 航空世界, 2016(12)
- [5]矢量喷管关键件的自动柔性化及偏转效率仿真开发[D]. 徐子豪.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3)
- [6]固定几何气动矢量喷管流动机理及性能评估技术研究[D]. 史经纬. 西北工业大学, 2015(01)
- [7]推力矢量技术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及发展[A]. 李宁,范强. 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3分会场: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3
- [8]上海民用航空产业发展研究[D]. 王科. 上海交通大学, 2012(07)
- [9]“枭龙”后继机探析[J]. 林翔. 舰载武器, 2011(08)
- [10]战斗机发动机推力矢量控制技术的应用[J]. 肖宇,张兴有. 航空发动机,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