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血糖对老年人急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编写组[1](2022)在《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2022年版)》文中研究表明据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1-2]显示,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60岁)占总人口的18.7%(2.604亿),其中约30%的老年人罹患糖尿病且T2DM占9-5%以上。糖尿病防治已写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2018年《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3]的基础上,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专业委员会,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内分泌分会,周琦,吴绮楠,李强,李因涛,于常华,蒲丹岚,鹿斌,韩睿,蒋娟,李乃适,陈兵,王树森,张师前[2](2021)在《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管理指南(2021年版)》文中指出恶性肿瘤逐渐成为中国最常见的威胁生命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恶性肿瘤与高血糖及糖尿病关系密切。一方面,高血糖和糖尿病可以增加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且与其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另一方面,部分肿瘤本身可导致高血糖和糖尿病。此外,在治疗恶性肿瘤的过程中也会出现高血糖和糖尿病。以上统称为肿瘤相关性高血糖,但目前尚无相关的指南可用于指导临床诊治和管理。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和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内分泌分会组织专家对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及时传递重要信息,指导临床实践。本指南主要涵盖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概述、临床诊治管理和长期随访管理,将有助于临床医师对肿瘤相关性高血糖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改善中国肿瘤相关性高血糖患者的临床结局。
张翼[3](2021)在《理想健康行为及因素和SⅡ与脑梗死患者失能程度的关系》文中认为
蔡奔[4](2021)在《体育运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院时认知功能的相关效应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时认知功能与首次发病前体育运动(Physical Exercise)的关联性在国内未见详细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首次发病前体育运动情况与其在出院时认知功能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联以及探究可能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2018.07~2020.12在蚌医一附院神经内科就诊、首次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集基本人口学资料、卒中前体育运动和生活习惯、血液检测结果等相关资料。出院时采用改良版蒙特利尔量表(Mo 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采用26分划分认知功能是否损伤。通过纳入和排除标准确定51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首次入院患者,其中发病前有运动史组137人,无运动史组375人。分析两组研究变量之间的差异性;以出院时认知功能为因变量,控制相关协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体育运动相关效应;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中最近邻1:1匹配,对已知的混杂变量进行匹配后,分析体育运动与认知功能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联;最后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血液检测指标在卒中前运动史对患者出院时认知功能作用中可能的中介效应。结果(1)出院时认知功能是否损伤间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和饮酒史以及舒张压、C反应蛋白(CRP)、SOD还有凝血酶原活动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前是否运动、运动年限、周运动次数、日运动次数、每次运动持续时间、运动流汗强度和运动自感心率变化各组认知功能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调整月收入、文化程度、年龄、饮酒史等变量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首次发病前运动(OR=0.61,95%CI:0.38~0.98)、每天运动一次(OR=0.55,95%CI:0.31~0.96)、运动持续时间不超过30分钟(OR=0.33,95%CI:0.13~0.85)和运动时大量出汗(OR=0.38,95%CI:0.16~0.94)对于出院时认知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在加入收缩压、舒张压、SOD等变量后发现只有运动时间不低于90分钟(OR=0.33,95%CI:0.12~0.95)对出院时认知功能具有保护作用。(3)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卒中前是否参加运动基本人口学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效果良好。进行分析发现每日运动一次(OR=0.53,95%CI:0.30~0.95)、运动时间不低于90分钟(OR=0.38,95%CI:0.15~0.99)、运动心率无加快(OR=0.52,95%CI:0.28~0.99)以及运动大量流汗(OR=0.36,95%CI:0.16~0.81)对于出院时认知功能具有保护作用,进一步加入中介变量进行分析,发现只有运动时大量流汗(OR=0.42,95%CI:0.17~0.99)才具有保护作用。(4)SOD在首次卒中前是否运动、运动年限、运动持续时间、运动自感心率的作用中发挥中介效应,在运动年限作用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在是否运动、运动持续时间和运动自感心率作用中起到完全中介效应。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首次发病前体育运动情况能够影响患者出院时认知功能,保持一定的运动强度,运动出汗与患者出院时认知功能状态具有因果关系,血清SOD发挥了重要的中介效应。
丁欣[5](2021)在《心脑共患疾病的临床特征及卫生经济学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分析心脑共患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卫生经济学评价指标;2.探讨心脑共患疾病患者卫生经济学评价指标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收治的冠心病(CHD)、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共5830例患者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心脑共患组和单纯冠心病组、单纯脑血管病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特征指标和住院经济学评价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心脑共患组住院经济学评价指标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心脑共患组和单纯冠心病组在年龄、入院收缩压、入院心率及男性、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行冠脉支架植入所占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方面,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心脑共患组和单纯脑血管病组在年龄、入院舒张压及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房颤所占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胱抑素C、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方面,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心脑共患组和单纯冠心病组在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检查费用、化验费用、西药费、一次性耗材费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脑共患组和单纯脑血管病组在住院总费用、化验费用、西药费、一次性耗材费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影响住院天数的主要因素是高血压病史、支架植入、入院收缩压、胱抑素C;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吸烟史、入院收缩压、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血尿素氮、胱抑素C。结论:1.年龄增长、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可能会促使患者缺血性心脑共患疾病的发生。血脂及肾功指标升高对心脑共患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2.心脑共患疾病患者血压或既往高血压史所占比高于单患患者,住院时间有所延长,住院总花费明显增加。3.在心脑共患患者中,支架植入主要影响住院天数。男性、有吸烟史和血脂、肾功水平越高住院费用越多。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6](2021)在《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高,亟需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以及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撰写了《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本指南共十九章,内容包括老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综合评估、血糖管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管理、急慢性并发症管理、老年糖尿病共患疾病及特殊情况的管理等。本指南强调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高度异质性,需要综合评估,采取分层和个体化的管理策略。提出了适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路径、简约治疗理念和"去强化治疗策略"。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全方位、全周期的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7](2021)在《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文中认为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高,亟需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以及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撰写了《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本指南共十九章,内容包括老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综合评估、血糖管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管理、急慢性并发症管理、老年糖尿病共患疾病及特殊情况的管理等。本指南强调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高度异质性,需要综合评估,采取分层和个体化的管理策略。提出了适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路径、简约治疗理念和"去强化治疗策略"。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全方位、全周期的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阚红艳[8](2020)在《脑卒中患者不同阶段脱水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描述脑卒中患者的脱水状况以及在急性期和恢复期脱水的动态变化特点,探讨脑卒中患者不同阶段脱水状况的影响因素,明确脑卒中患者脱水的危险因素,旨在为临床工作中针对脑卒中患者脱水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改善患者的健康水平。方法本研究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纵向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并延续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共计86人,在患者急性期入院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了解患者脱水发生状况,并追踪患者至恢复阶段再次入院行康复治疗,再次收集患者生化检验指标,了解患者发生脱水的动态变化。第二部分: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7月就诊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119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263人,采用一般资料问卷,ADL、NIHSS、GCS、洼田饮水试验、24小时液体摄入量记录法、m RS对脱水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脱水发生情况,对各变量作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P<0.05)的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脱水的影响因素。结果(1)纵向研究86例患者中,以血液渗透压>295mmol/L为脱水的临界值,急性期发生脱水57例,脱水发生率为66.28%,恢复期发生脱水49例,脱水发生率为56.98%。其中,21名(24.42%)患者急性期发生脱水,到恢复期好转;36名(41.86%)患者急性期发生脱水,至恢复期仍然存在脱水;13名(15.12%)患者急性未发生脱水,至恢复期出现脱水;16名(18.60%)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均未发生脱水。(2)横断面调查显示,119名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共有75人脱水,脱水的发生率为63%。单因素分析显示,比较脱水组与未发生脱水组卒中类型、卒中史、使用抗糖尿病药物、使用血脂调节药、以及患者每日的平均饮水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随着每日饮水量的减少,脱水发生率显着增加(P<0.05),应用抗糖尿病药物是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脱水发生的危险因素。(3)横断面调查显示,263名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共有144人发生脱水,脱水的发生率为54.75%。单因素分析,比较脱水组与未发生脱水组性别、失语、合并心脏病、使用β受体阻滞剂、使用抗糖尿病药物、使用血脂调节药、前白蛋白水平、以及患者每日的平均饮水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应用抗糖尿病药物是脑卒中患者恢复期脱水的危险因素。结论(1)我国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和恢复期脱水发生率均较高。(2)脑卒中患者的脱水状况在脑卒中病程的各阶段是动态变化的,需及时进行相关评估,及时发现脱水,及时给予防治措施。(3)女性患者在脑卒中恢复期更容易发生脱水,使用β受体阻断剂、抗糖尿病药物、血脂调节药物增加脱水发生的风险。(4)大多数脑卒中患者未能保持良好的饮水习惯,经口液体摄入量明显不足,增加脱水的风险,在临床工作中应重点关注患者日常饮水量,加强健康教育,为患者制定切实可行的饮水计划。
曹露[9](2020)在《复发性脑梗死与FIB、UA水平及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脑梗死在我国脑血管病亚型中大约占70%,最新文献报道,我国脑梗死年复发率达17.7%,积极进行二级预防是减少脑梗死复发的关键策略。目前,尽管有一些临床治疗针对传统危险因素进行了干预,但居高不下的复发率表明仍有一些尚未得到充分重视的危险因素缺乏研究,因此本研究根据文献资料挑选了一批可能与复发性脑梗死(recurrent cerebral infarction,RCI)相关的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以筛选出特异性高的危险因素,为脑梗死的二级预防及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帮助。目的探讨与脑梗死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与脑梗死面积和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为脑梗死的二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随机选取2019年2月—2019年8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21例,依据是否复发分为初发组(n=165)和复发组(n=56)。根据头颅CT或MRI检查评估梗死灶面积大小,以Adamas分型标准将复发组分为大面积梗死组(n=10)、小面积梗死组(n=23)和腔隙性梗死组(n=23)。根据NIHSS评分将复发组分为重型组(n=5)、中型组(n=31)和轻型组(n=20)。收集研究对象的基线及病历资料,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有无斑块及斑块性质。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利用ROC曲线分析指标的诊断价值;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尿酸(uricacid,UA)水平与RCI患者梗死面积及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初发组与复发组之间FIB、UA、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颈动脉斑块形成、抗血小板药物的规律服用及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FIB(OR=2.635,95%CI:1.526-4.594)、UA(OR=1.006,95%CI:1.002-1.010)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3.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IB曲线下面积为0.705(0.631-0.780),UA曲线下面积位0.662(0.582-0.742),(均P<0.05),显示两指标的临床诊断价值较好。4.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比较复发组中不同梗死面积与FIB、UA水平的相关性,发现FIB、UA水平与RCI患者梗死灶面积大小呈正相关关系(r=0.716、0.599,均P<0.05),且大面积梗死组的FIB、UA水平显着高于小面积梗死组和腔隙梗死组,小面积梗死组的FIB、UA水平显着高于腔隙梗死组(均P<0.05)。5.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比较复发组中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与FIB、UA水平的相关性,发现FIB、UA水平与R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713、0.525,均P<0.05),且重型组的FIB、UA水平显着高于中型组和轻型组,中型组的FIB、UA水平显着高于轻型组(均P<0.05)。结论1.FIB、TC、UA、Hcy、颈动脉斑块形成、不稳定斑块及抗血小板药物与脑梗死复发具有相关关系。2.较高的FIB/UA水平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患者梗死面积及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顾淑玮[10](2020)在《基于Meta-分析的脑卒中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脑卒中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和高死亡均处于较高水平,再加之治疗成本高且难以完全治愈,已成为危害全球健康的重要疾病,而建立脑卒中的风险预测模型能够对脑卒中进行有效防治。当前,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较多,但国外模型适用性较差,国内模型存在针对性差、灵活性低、无法进行概率预测等情况,因而我国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仍存在一定缺失。本研究主要以我国人群为样本,针对性地构建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群脑卒中的风险预测精度,加深群众对于脑卒中的认识,加强危险因素综合干预的思想,以期最大程度降低由此带来的损失。方法:本研究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识基础设施、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7个国内外数据库,通过Endnote X9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并提取Meta-分析所需资料。Meta-分析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得到OR/RR/HR的综合效应值及其95%CI。在此基础上结合Logistic回归构建脑卒中的风险预测模型;以J地区数据为验证数据库,在使用Stata12.0软件对验证数据库进行清理、整合的基础上,运用SPSS20.0软件的ROC曲线检验模型预测效果。同时,为便捷风险预测模型的应用,以验证数据库为例,对脑卒中概率预测模型进行拓展应用,构建危险分层模型并采用?2检验进行验证,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文献26篇,通过提取所需资料,最终纳入Meta-分析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疾病、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BMI、年龄、性别和脑卒中家族史等12个危险因素,其综合危险度分别为4.82,2.51,2.69,4.52,2.26,2.93,2.64,8.28,2.51,2.47,1.81和4.01;计算得到常数α为-2.35。最终构建的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为Logit(p)=-2.35+1.57X1+0.92X2+0.99X3+1.51X4+0.82X5+1.08X6+0.97X7+2.11X8+0.92X9+0.90X10+0.59X11+1.39X12。(以上12个危险因素分别对应X1,X2,……,X12);对构建模型的效果进行验证,获得AUC及95%CI为0.657(0.643,0.671),脑卒中概率预测模型预测效果一般。危险分层模型中高血压3分,动脉粥样硬化、吸烟、脑卒中家族史均为2分,缺乏体育锻炼5分,高血糖、血脂异常、心脏疾病、饮酒、BMI、年龄和性别均为1分,共计21分;低危组为01分,中危组为26分,高危组为721分,危险分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危险因素较多且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需结合脑卒中模型制定综合防治策略。通过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对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的认知度,需充分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理念,加强可控危险因素的防治,强化自我管理;以社区为核心,加强脑卒中防治网络建设,构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防治网络,充分运用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和危险分层模型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完善信息化建设,整合多个条线的信息系统,为不同层级医疗机构间的转诊提供便捷。
二、高血糖对老年人急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血糖对老年人急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2022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老年糖尿病的现状和危害 |
二、中国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 |
三、中国老年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 |
1. 老年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2. 老年糖尿病的分型 |
四、老年T2DM患者的筛查与三级预防 |
1. 老年糖尿病的筛查 |
2. 老年T2DM的三级预防 |
五、老年T2DM患者治疗策略的优化 |
1. 综合评估的策略 |
2.“四早”原则 |
3. 老年糖尿病患者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的制订 |
六、糖尿病教育和患者自我管理 |
1. 糖尿病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
2.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支持 |
七、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 |
八、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 |
九、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 |
十、老年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药物治疗 |
1.降糖药物的选用原则 |
2. 各类降糖药物应用注意要点 |
3.降糖药物应用后的疗效评估和剂量调整 |
4. 其他降血糖治疗 |
十一、老年T2DM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防治 |
1.合并高血压的管理 |
2.血脂异常的管理 |
3.控制高尿酸血症 |
4.体重管理 |
5.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
6. 其他CVD危险因素的控制 |
7. 联合用药需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
十二、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
1.DKA |
2.HHS |
3.糖尿病相关低血糖 |
十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
十四、老年糖尿病住院期间的血糖管理 |
十五、老年糖尿病伴发疾病的防治 |
十六、老年糖尿病管理的社会支持 |
附录:老年糖尿病降糖药参考数据 |
(2)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管理指南(2021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 证据分级系统和证据水平的定义 |
2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概述 |
2.1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流行病学 |
2.1.1 糖尿病与肿瘤的相关性 |
2.1.2 糖尿病对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
2.1.3 肿瘤患者中高血糖的比例 |
3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主要病因 |
3.1 肿瘤本身相关 |
3.2 肿瘤治疗相关 |
3.2.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性高血糖 |
3.2.2 手术治疗相关性高血糖 |
3.2.3 化疗相关性高血糖 |
3.2.4 靶向治疗相关性高血糖 |
3.2.4. 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受体抑制剂 |
3.2.4. 2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rotein kinase B/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I3K/Akt/mT OR)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 |
3.3 肿瘤合并糖尿病或高血糖 |
3.4 肿瘤和血糖关系密切的信号转导通路 |
3.5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3.5.1 诊断 |
3.5.1. 1 病史及临床表现 |
3.5.1. 2 诊断标准 |
3.5.2 鉴别诊断 |
3.5.2. 1 应激性糖尿病 |
3.5.2. 2 其他因素引起的高血糖 |
4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管理 |
4.1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评估和控制目标 |
4.1.1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评估 |
4.1.2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控制目标 |
4.1.3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住院控制 |
4.1.3. 1 入住院前的准备 |
4.1.3. 2 住院患者(内分泌科及非内分泌科)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管理 |
4.1.3. 3 胰岛素疗法 |
4.1.4 肿瘤患者特殊情况下的血糖管理 |
4.1.4. 1 围手术期管理 |
4.1.4. 2 肠内或肠外营养 |
4.1.4. 3 DKA与高渗性高血糖状态 |
4.1.4. 4 妊娠合并高血糖或糖尿病 |
4.1.4. 5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
4.1.4. 6 临终关怀 |
4.1.4. 7 从住院到门诊的过渡 |
4.1.4. 8 用药注意事项 |
4.1.4. 9 出院前处理 |
5 药物的影响 |
5.1 降血糖药对肿瘤的影响 |
5.1.1 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 |
5.1.2 SU |
5.1.3 二甲双胍 |
5.1.4 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dinedione,TZD)药物 |
5.1.5 肠促胰岛素药物和DPP-4抑制剂 |
5.1.6 SGLT2抑制剂在癌症中的应用 |
5.2 恶性肿瘤治疗药物与血糖 |
6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和糖尿病的长期随访管理 |
6.1 档案的建立 |
6.2 健康检查与评估 |
6.3 随访与管理建议 |
7 肿瘤患者高血糖的分级诊疗 |
7.1 上转至二级及以上医院的标准 |
7.1.1 初次发现血糖异常,病因和分型不明确者 |
7.1.2 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者 |
7.1.3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血糖异常者 |
7.1.4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
7.1.4.1 DKA |
7.1.4. 2 高渗高血糖综合征(hyperglycemic hyperosmolar syndrome,HHS) |
7.1.4. 3 乳酸性酸中毒 |
7.1.5 反复发生低血糖 |
7.1.6 血糖、血压、血脂治疗3个月不达标者 |
7.1.7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
7.1.8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导致严重靶器官损害需要紧急救治的肿瘤患者 |
7.1.8. 1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 |
7.1.8. 3 DR导致的严重视力下降 |
7.1.8. 4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导致的间歇性跛行和缺血性症状 |
7.1.8.5 DF |
7.1.9 血糖波动较大、基层医疗机构处理困难或需要制定胰岛素控制方案的肿瘤患者 |
7.1.1 0 出现严重降血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处理的肿瘤患者 |
7.1.1 1 医师判断患者合并其他需上级医院处理的情况或疾病 |
7.2 转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标准 |
7.2.1 初次发现血糖异常,已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且血糖控制比较稳定 |
7.2.2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治疗后病情稳定 |
7.2.3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已确诊并制定治疗方案和进行疗效评估,且病情已得到稳定控制 |
7.2.4 其他经上级医疗机构医师判定可以转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继续治疗管理的患者 |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管理指南(2021年版) |
(4)体育运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院时认知功能的相关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2.资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资料 |
2.3 统计学方法 |
3.结果 |
3.1 研究对象基本人群特征情况描述 |
3.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基本人群特征分析结果 |
3.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液检测分析结果 |
3.4 出院时认知功能与体育运动史之间关联性分析结果 |
3.5 出院时认知功能与体育运动史的回归分析结果 |
3.6 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分组分析结果 |
3.7 匹配后体育运动史对出院时认知功能的回归分析结果 |
3.8 体育运动史对患者出院时认知功能的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
4.讨论 |
4.1 首次卒中前体育运动与出院时认知功能关联性讨论 |
4.2 首次卒中前体育运动对出院时认知功能效应讨论 |
4.3 匹配后体育运动史对于出院时认知功能的相关效应讨论 |
4.4 卒中前体育运动对出院时认知功能的中介效应讨论 |
4.5 本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A-1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附录 A-2 调查问卷 |
附录 B 专业实践报告 |
附录 C 文献综述 体育运动对不同年龄段人群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D 个人简介 |
(5)心脑共患疾病的临床特征及卫生经济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s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 内容与方法 |
3 质量控制 |
4 统计方法 |
5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冠心病与脑血管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8)脑卒中患者不同阶段脱水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脑卒中患者脱水状况的纵向观察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设计 |
1.2 研究对象 |
1.3 测量指标与工具 |
1.4 资料收集 |
1.5 统计分析 |
1.6 伦理 |
1.7 质量控制 |
1.8 技术路线 |
2 结果 |
2.1 脑卒中患者一般资料 |
2.2 脑卒中患者脱水的纵向变化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脑卒中患者不同阶段脱水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设计 |
1.2 研究对象 |
1.3 样本量计算 |
1.4 测量指标与工具 |
1.5 资料收集 |
1.6 统计分析 |
1.7 伦理 |
1.8 质量控制 |
1.9 技术路线 |
2 结果 |
2.1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脱水的影响因素 |
2.2 脑卒中患者恢复期脱水的影响因素 |
2.3 脑卒中患者脱水状况与自理能力的关系 |
2.4 脑卒中患者脱水状况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
3 讨论 |
结论 |
创新之处 |
局限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脑卒中患者脱水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9)复发性脑梗死与FIB、UA水平及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复发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基于Meta-分析的脑卒中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脑卒中疾病特征 |
1.1.2 脑卒中疾病负担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资料来源与方法 |
2.1 文献检索 |
2.1.1 文献检索策略 |
2.1.2 文献纳入与排除 |
2.1.3 文献质量评价 |
2.2 META-分析 |
2.2.1 数据处理 |
2.2.2 异质性检验 |
2.2.3 亚组分析 |
2.2.4 敏感性分析 |
2.2.5 发表偏倚分析 |
2.3 模型构建与验证 |
2.3.1 模型构建 |
2.3.2 模型验证 |
2.4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结果 |
3.1 文献检索结果 |
3.2 META-分析结果 |
3.2.1 纳入文献基本情况 |
3.2.2 主要危险因素的选择 |
3.2.3 Meta-分析结果 |
3.3 模型的构建 |
3.4 模型的验证 |
3.4.1 验证数据库基本情况 |
3.4.2 模型验证结果 |
3.5 模型拓展应用 |
4 讨论与分析 |
4.1 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
4.1.1 各危险因素分析 |
4.1.2 危险因素间的协同作用 |
4.2 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分析 |
5 脑卒中综合防治策略 |
5.1 通过健康教育,加强可控危险因素的防治 |
5.1.1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群众防治意识 |
5.1.2 识别可控危险因素,强化自我管理 |
5.2 以社区为核心,构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防治网络 |
5.2.1 完善防治网络建设,实现医院-社区协同管理 |
5.2.2 对接社区-家庭管理模式,实现专业指导下的自我管理 |
5.3 完善信息化建设,推进脑卒中防治工作平稳运行 |
6 研究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四、高血糖对老年人急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2022年版)[J]. 《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编写组.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22(01)
- [2]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管理指南(2021年版)[J].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专业委员会,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内分泌分会,周琦,吴绮楠,李强,李因涛,于常华,蒲丹岚,鹿斌,韩睿,蒋娟,李乃适,陈兵,王树森,张师前. 中国癌症杂志, 2021(07)
- [3]理想健康行为及因素和SⅡ与脑梗死患者失能程度的关系[D]. 张翼.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4]体育运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院时认知功能的相关效应研究[D]. 蔡奔.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5]心脑共患疾病的临床特征及卫生经济学评价[D]. 丁欣.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6]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J].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01)
- [7]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J].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1(01)
- [8]脑卒中患者不同阶段脱水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阚红艳.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4)
- [9]复发性脑梗死与FIB、UA水平及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研究[D]. 曹露. 新乡医学院, 2020(06)
- [10]基于Meta-分析的脑卒中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D]. 顾淑玮.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