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薪阶层”的提法不妥(论文文献综述)
邢林和[1](1997)在《“工薪阶层”的提法不妥》文中研究表明 近来颇为流行的“工薪阶层”一词,笔者以为不妥。 1.“工薪阶层”含义看似直观,是指那些以工资为个人收入的社会群体。可照这个含义推断,“工薪阶层”包括了所有挣工资的社会成员,无论是国家公务员,还是各类企业的职工,以及科、教、文、卫等部门的知识分子等,都包括在内。一句话,“工薪阶层”是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一
叶龙祥[2](2016)在《吴宣恭经济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吴宣恭的经济思想为研究对象,力求对吴宣恭主要经济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与概括。吴宣恭经济思想主要涉及所有制与产权理论、我国社会的产权关系、西方现代产权理论、所有制改革理论、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价值理论、分配理论、经济发展问题的一些重要理论、现阶段重大经济社会关系及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等方面。所有制与产权理论的研究与运用是吴宣恭经济思想的重中之重。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唯物辩证法、史论相结合、求实与创新相结合、调查与采访相结合和比较分析等方法,从不同角度、多个方面对吴宣恭的经济思想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研究,提出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指导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启示价值的结论。对吴宣恭经济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价值:第一,吴宣恭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吴宣恭经济思想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学习、研究、发展和运用,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解和把握;第二,吴宣恭经济思想根植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实际,研究吴宣恭经济思想有助于后学之辈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历程和实践运用,掌握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脉络;第三,吴宣恭的严谨治学精神、高度责任感和崇高的品格是广大经济学人终身学习的榜样和前进的动力。
谭承友[3](2011)在《税收权力论纲》文中研究表明权力是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税收是伴随国家产生出现的范畴。税收权力是综合税收与权力而提出的概念。税收权力应该是税收学的基本范畴,在税收体系之中应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们(社会)在解决了税收权力问题之后,才能开始制定税收制度、税收政策,组建税收机构。所以理解税收权力是理解税收制度、税收政策与税收机构的基础。而税收制度、税收政策又决定了人们的经济等行为,由此产生了税收效应。从动力学角度看,税收权力是税收体系的动力因素,税收权力研究属于税收动力学的领域,是理解税收现象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与理论环节。忽视税收权力,不研究税收权力,就很难理解税收现象的产生来源,很难理解税收领域发展变化的原因。但是传统税收研究对税收权力多有忽略,没有系统研究税收权力。作者认为,税收权力的系统研究对于推进税收理论的发展是必要的。传统税收理论难以解释税收现象,因为在人们理解税收的框架之中缺乏了税收权力这一环节,或者这一环节过于模糊。事实上,在每一种税收现象背后都有税收权力因素的存在,在税制改革、税务机构改革、税收征管改革、税收管理体制改革等等事件之中都存在着税收权力。传统税收研究对诸如税收制度如何建立,如何发展演化等基本问题都缺乏明确系统的理论框架。为了加深对税收制度的制定、执行与改革等的认识,需要研究税收制度背后的税收权力。中国十多年前提出的税权范畴是与税收权力最为相关的范畴。但是税权范畴以及围绕其展开的相关研究存在着概念模糊、各种观点对立等问题(参见文献述评的分析),妨碍了人们对税权的深入认识。将税权之中的税收权力独立出来进行专门的研究,很可能是澄清税权研究之中的模糊与混乱,推进税权研究的出路所在。税收权力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税收权力是什么,税收权力是如何产生、建立与运行的,税收权力会带来什么效应,最优税收权力是否存在,具有怎样的特征,如何优化税收权力。本文将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税收权力机制的讨论,第二部分讨论税收权力的决定、效应与优化。第三部分是利用前面的理论研究中国现实税收权力,探索其优化的途径。第1章,导论。本章包括论题的提出,文献述评,税收权力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创新与不足六个方面。第2章,税收权力机制分析。2.1节是权力的一般分析,研究了权力理论的基本问题,包括权力本质、特征、要素分类、形式、范围、权力与权利的关系等。这就为税收权力研究奠定了权力理论基础。2.2节分析税收权力机制,提出税收权力机制。从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两个方面对税收权力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讨论了税收权力行为机制,提出税收权力机制由征税-用税机制与传导机制构成,税收权力是在税收权力主体与税收权力客体行为博弈之中实施的。第3章税收权力的决定。在此之前,在3.1节先一般性地讨论是税收权力的产生,考察了税收权力产生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条件,丰富了传统关于税收起源问题的分析。3.2,3.3,3.4三节依次从政治、经济、社会三个侧面(每一个侧面都包含了权利、权力、制度、组织与行为的环节)研究税收权力的决定(每一个社会、国.家或政府如何建立税收权力,税收权力建立之后是如何运行),研究它们对税收立法权、税收执法权、税收司法权与税收使用权的影响。本章在3.5节之中,将它们综合起来,建立了税收权力决定的一个综合框架。税收权力综合决定框架的建立对税收权力机制的决定环节的丰富与展开,是税收权力理论建构的必要环节,也是实现建立具有解释能力的税收权力理论的关键步骤。第4章分析税收权力效应。本章考虑税收规模与税收使用状况,分析税收权力对政治、经济、社会等的影响。4.1节讨论税收权力的政治效应。分别讨论了税收权力对政治权利、政治权力、政治制度、政治组织与政治行为的影响。对民主税收权力与专制税收权力政治效应的不同做了比较分析。最后,在4.1.5专门讨论了税收权力对政治稳定的影响。4.2节讨论税收权力的经济效应,包括税收权力对经济权利、税收制度、经济组织以及经济运行的影响。税收权力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分为微观经济效应与宏观经济效应。在宏观经济效应方面,主要讨论了税收权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了税收权力影响经济增长的AK模型。在4.2节的最后,对西方经济学关于税收效应认识的混乱与矛盾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探索提出了这些问题的根源,提出从事前理性与事后非理性、自利动机与奥尔森集体行动逻辑来建立包含产权-税收-国家在内的逻辑自洽的经济理论的设想,因此这部分的讨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4.3节研究税收权力的社会效应。本节依次讨论了税收权力对社会权利、社会制度、社会组织、社会行为与社会发展的影响。在4.3.2之中讨论税收权力对社会制度的影响时,对税收权力对非正式制度即文化的影响做了较为丰富的讨论。在4.3.5之中讨论税收权力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时,讨论了税收权力对社会关系的影响,其中对税收权力影响社会和谐状况的问题进行了相当全面的讨论。第5章是最优税收权力分析。最优税收权力是税收权力优化的标准与目的。在5.1节对最优税收权力进行了一般分析,对最优税收权力进行了界定,提出了税收权力标准体系。5.2节讨论最优税收权力的宏观政治前提即税权均衡,5.3节从最优税收权力的供需对比角度最优税收权力的必要条件:税收权力供需均衡,5.4节讨论最优税收权力的运行状态,即公正与效率的最优权衡,5.5节从最优税收权力的行为均衡(博弈均衡)与机制设计方面对最优税收权力进行各方面的研究。第6章,研究中国税收权力优化。6.1节考察中国税收权力发展历程,对中国税收权力的产生、中国封建社会的税收权力,近代中国税收权力以及解放后税收权力的发展历史进行了长程分析,特别是对封建社会税收权力的基本格局进行了概括与归纳。对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税收权力的发展历程则进行了着重的讨论。6.2节是中国税收权力现状分析。对中国税收权力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对中国税收权力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确认,并且分析了中国税收权力问题的原因,以及中国税收权力产生的效应。6.3节考察税收权力优化的国际经验,主要考察了其他国家与地区税收权力建设的一些先进经验。6.4节基于对问题的把握以及优化的理论探索,国际经验等讨论中国税收权力优化的基本对策,是全面系统的政策建议。本节提出了中国税收权力优化的基本原则,分别讨论了中国税收立法权、税收执法权、税收司法权与税收使用权优化的基本对策或建议。最后,在6.5节之中讨论了中国税收权力优化动力与前景,简单讨论了中国税收权力优化的现实基础、基本途径,与可能的力量。本文的可能创新包括研究方法、理论观点与现实研究等方面的创新。1.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税收权力具有政治性、经济性与社会性,而传统税收理论仅偏重于经济属性的分析,对税收的政治性与社会性的分析很弱,其根源在于忽略了税收背后的权力因素,而权力是政治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因此需要引入政治学与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加强对税收政治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研究,并且在此基础进行综合以把握税收权力的整体性。系统研究税收权力需要综合多学科理论对税收权力的认识。综合的基础是应用各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税收权力所获得各个税收权力命题(判断),然后根据逻辑法则与系统论的思想,将这些命题分类、分层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结构决定效应的综合机制系统。本文运用“结构-行为-效应”的新范式,以实现税收权力综合研究的目标。2.提出税收权力博弈链概念,拓展了博弈分析博弈链是参与者之间具有权力-权利关系多个密切相关的博弈构成的整体。应用博弈链均衡分析方法,使得博弈论可以分析n-人博弈之中具有“权力-权利”关系的博弈结构。博弈链均衡要求博弈链之中的每一个博弈都同时达到均衡,从而每一个博弈均衡就可能彼此相互影响。博弈链分析方法能解决传统税收博弈只进行单一博弈均衡分析,税收博弈分析很难与优化分析结合的问题,拓展了博弈分析方法。本文应用博弈链研究了税收博弈,提出包括征纳税博弈,纳税用税博弈与用税征税博弈的税收权力博弈链,发现在普通假设之下可以求出税收权力博弈链的均衡策略。在理论与观点方面,本文有如下可能的创新:1.创立了税收权力机制的理论框架文献述评显示税收权力研究至今是理论研究的盲区。本文将税收与权力相结合,从税收制度、税收管理等现象中抽象出税收权力概念,并且进一步从机制角度提出税收权力机制范畴,构建了税收权力机制的理论框架。(1)静态分析方面,对税收本质与税收权力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就税收本质而言,对学界关于税收本质的强制说与交换说评价的基础上,认为应该吸收各自合理之处,即:应该承认强制是税收的保障,而交换是税收价值的必要基础;由此提出税收本质是以强制力作为保障的为获得公共福利而对私人财产与收入进行的征收。就税收权力本质而言,应用权力本质的理论讨论分析税收权力本质,提出税收权力本质不是能力,也不是资源,认为税收权力的本质是一种以私人产权为基础,以强制能力为后盾,围绕税收而建立起来的不对称社会关系。将税收权力与机制相结合,提出了税收权力机制是税收权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制约而形成的稳定的联系模式。(2)动态分析方面,对税收权力机制作用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税收权力机制包括课税机制与传导机制(信息机制、心理行为机制以及变量机制)与用税机制构成。这里拓展了Lewin行为模型,提出了税收权力主体与税收权力客体行为博弈决定税收权力运行与效应的模型。税收权力机制的作用过程可表示为“社会环境变量E→税收权力环境变量Et→税收权力主体与税收权力客体心理变量E1-2/P→税收权力主体与税收权力客体行为变量B1-2→博弈G(B1,B2)→政治、经济与社会变量”之间的作用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决定阶段、实施阶段、效应形成阶段。于是税收权力运行就从社会环境影响税收权力,税收权力再反过来影响社会环境,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这就是税收权力循环。税收权力循环的周而复始就构成税收权力周转。税收权力周转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范畴,分析税收权力周转的状态可以评估税收权力的稳定性。2.构建了税收权力决定理论(1)提出“权利-权力-制度-组织-行为-绩效”的税收权力决定论范式。“权利-权力-制度-组织-行为-绩效”的范式是一种新的“结构-行为-绩效”范式。这里的结构包括“权利-权力-制度-组织”四个层次。从绩效开始从后向前逆推,绩效是由行为直接决定的。行为由主体组织实施。主体包括个体与组织两类形态,组织是个体的集合,这里只考虑组织对行为的影响。行为与组织的依据是制度(包括非正式制度)。组织依据制度建立与运行,组织内部也有规范成员行为的制度。制度由权力建立,而权力的根源是权利。因此权利对于绩效的影响是初始性的。从行为决定看,行为由权力、权利、制度、组织决定,不同的权利、权力、组织制度会导致不同的行为,应该从这四个方面综合考察行为的实施与变化。这个范式为税收权力的决定与效应带来了一个规范的论述结构或框架。(2)税收权力决定包括税收权力的政治决定、经济决定与社会决定三个方面。在政治决定方面,提出不同的政治权利结构、政治权力状况、政治制度与政治组织都会影响税收权力的设立,政治行为对税收权力的影响是前面这个方面影响的综合;应用公共选择理论的中位投票人模型,建立了税收权力决定的中位投票人模型。在经济决定方面,综合分析了经济权利格局、经济制度、经济组织与经济行为对税收权力决定的影响,特别是研究了经济增长、经济波动对税收权力的影响。在社会决定方面,深入考察了社会权力、社会权利、社会制度与社会组织等社会因素对税收权力设立与运行状况的影响。最后,本文建立了社会环境系统决定税收权力的综合模型。3.拓展了税收效应理论提出并且论证了税收权力具有政治效应、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的观点,从而拓展了税收效应理论。(1)政治效应的创新分析。本文提出税收权力政治效应就是税收权力能够影响政治权利、政治权力、政治制度、政治组织、政治行为与政治稳定。提出了如下一些可能的新观点:税收权力可能影响政党制度的演化;对税收权力对政治稳定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将亨廷顿政治稳定理论在税收权力的政治稳定效应上进行了应用,发现其具有分析上的不确定性;良好的税收权力运行会鼓励人们的政治参与,促进政治发展。(2)经济效应的创新分析。①提出了基于税收权力的经济增长模型。本文将税收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发展到税收权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且用历史事实来加以佐证。提出了基于税收权力的内生经济增长的AK模型,研究了税收权力对经济增长要素的影响机理。比较分析民主税收权力与专制税收权力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提出专制税收权力之下经济增长波动性很大,而民主税收权力使得经济增长相对稳定。②探讨了传统税收理论关于税收具有负效应观点的局限性。其局限性在于,该观点存在理性上的矛盾,不是逻辑自洽的。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暗含着零税均衡状态为最优的假设。因此这是一个零税乌托邦体系,实际上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政治哲学,它不认为税收对于维持整个社会健康运行是必要的。本文认为,应该贯彻机会主义假设,结合税收使用分析税收效应。如果根据事前理性的假设,则人类会建立具有正效应的税收权力;但是由于有限理性,可能导致关于税收的集体选择并非理想,事后证明是非理性的;或者由于奥尔森集体行动困境,导致人类难以组织有效的集体行动以致建立起不利于多数社会成员的税收权力与税收制度体系,从而导致税收体系无法带来正效应;或者理性的税收选择也由于税收权力主体的自利行为导致税收权力的异化与偏差,导致税收负效应出现。因此一般而言税收效应应该具有二重性。这就解决了税收效应的传统观点存在的理性矛盾,使税收效应理论在逻辑上更为自洽。4.创建了最优税收权力分析体系(1)对税收权力优化的核心问题——最优税收权力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最优税收权力标准的体系:它包括税权均衡,税收权力供需均衡,税收权力运行最优税收权力行为均衡、以及最优税收权力效应标准等标准体系。(2)税权均衡是最优税收权力的政治基础与前提。税权均衡要求税收权力具有正义性;税收权利最大化,包括最大化税收立法参与率;最优化监督税收权力运行权利等标准。税权均衡的制度实现方面提出了零基选举以消除既定权力机构对新时期税收权力设立的不利影响主张,以及其他一整套完善税收权利以消除税收权力异化,导致税权失衡的制度安排。(3)税收权力供需均衡是在税权均衡前提下税收权力自身的均衡。最优税收权力要求税收权力供给与需求均衡,此时决定的税收负担就是最优宏观税负;要求税收权力缺口最小化,税收权力供需适应性最大化等。提出现实的与理想的税收权力供需均衡概念;认为税收权力优化需要基于理想的收入分配格局,即税收权力应该有利于形成最优的收入分配状况,追求以此为目标形成的税收权力供需均衡才是真正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的税收权力优化。(4)将博弈论与效用分析相结合建立了最优税收权力的博弈链均衡体系。在一般的博弈链均衡基础上,最优税收权力博弈链的均衡分析将博弈链均衡分析与效用分析相结合,将激励相容约束、参与约束与预算平衡联系起来,根据通常的效用函数与公共产品生产函数,得到了最优税率解,最优工资与最优就业结构。最优税收权力博弈链均衡策略就是由这三个最优解决定的。最优税收权力博弈链均衡分析的基本结论是,赋予纳税人参与建立税收权力的权利,他们就会建立一个预算平衡的、可执行的、征税人与用税人获得必要激励的最优税收权力体系。这就是说最优税收权力应该基于博弈链均衡进行有关机制设计。这一结论的前提是赋予纳税人以建立、调整税收权力的权利。因此税收权力优化的机制设计需要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在研究现实税收权力方面,本文可能的应用价值是:本文对中国税收权力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对中国税收权力的发展历史作了一个全景式的描述。从税收权力各环节描述了中国税收权力现状,依据最优税收权力理论把握中国税收权力存在的问题,剖析了税收权力问题的原因,考察了其影响,提出了税收权力的优化对策。在对策方面,强调从完善“政治权利-税收权利”角度优化税收权力。因为税收权力是一个包括税收立法、税收执法、税收司法与税收使用在内的权力体系,因此解决税收权力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环节,使各环节相互配合。从整体上说,本文的贡献可能在于,将曾经长期被隐藏在税收制度、税收管理背后的税收权力因素凸显出来,系统地阐述了税收权力与政治、经济与社会状况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这就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拓展了税收研究的视野。作者希望本文的思考能够引起研究者的注意,能够由此扩大税收研究的范围,获得更加科学的认识。
高军[4](2010)在《纳税人基本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法治社会,人民与国家的基本关系主要体现为税收关系。税收关系中隐含着人民与政府之间的契约,人民之所以纳税,目的乃在于以所纳之税来购买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因此,人民不是纳税的仆役,虽然在宪法和法律上纳税被认定为一种义务,但并不是无限义务,人民在承担纳税义务的同时,享有不可剥夺的权利。在纳税人所享有的权利中,纳税人基本权处于核心的地位。所谓纳税人基本权,是纳税人享有的要求按照符合宪法的规定征税和使用税款的基本权利。纳税人基本权概念植根于社会契约,以宪法基本理念与基本价值为基础,强调国家征税的目的在于国民的福利。纳税人基本权摆脱了传统税法学片面强调税的“收入”层面而忽略了税的“使用”层面,割裂了税的征收与使用之间的关系的状况。它以广义的税为基础,站在纳税人立场上构筑税的概念,将税的征收与使用予以统一,强调对税的征收以及对税的用途实现“法的支配”。因此,纳税人基本权这一概念反映的是公民与国家之间深层次的关系,它直接针对国家征税、用税而发生,用以回答国家征税、用税行为、甚至国家政权的正当性与合法性问题,集中体现了法治精神、宪政精神。纳税人基本权是一种综合性的权利,内容上具有自由权和社会权的双重属性。就自由权层面而言,认为税是国家对公民财产的一种强制性剥夺,从对公民私有财产权、人身权保障的角度出发,强调国家对公民财产的这种剥夺必须遵循依法行政原则、比例原则、平等原则,由此衍生出公民的依法纳税权、不受过分征收权、不受过度执行权、公平纳税权等权利。而从社会权的层面来看,一方面,强调税法整体秩序所彰显的价值体系,必须与宪法的价值体系相一致,在税法上不得有侵犯人性尊严,危害纳税人生存权的情形;另一方面,强调税款必须真正地“用之于民”以实现征税的目的,纳税人享有社会保障权。纳税人基本权兼具自由权与社会权双重属性,难免存在内在的紧张,在宪法上主要表现为私有财产权与社会保障权、法治国与社会国之间的冲突。私有财产权是一种“免于国家干涉的自由”,而社会保障权则是一种“由国家实现的自由”。社会国以调整现实社会不平为已任,勇于打破社会现状,而法治国则以保障个人自由权、财产权为前提,势必承认并维护现实不平等的现状。因此,现代国家无不在实践中探索协调两者之间冲突的办法。历史上,曾经存在两种截然对立的模式,一种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所奉行的私有财产权优先的模式,另一种是社会主义所强调的社会保障权优先的模式。但两种模式均存在着弊端,都进行了并正在进行着自我矫正。此外,现代法治国家,均采取“租税国”体制,即国家不自行从事营利活动,国家任务推行所需的经费,主要依赖人民依据量能原则平等牺牲的税收来充实。对人民而言,牺牲了金钱给付保全了经济行为自由,是最小损害途径。租税国使国民与国家之间产生距离,为法治国家创造条件,即人民得保有私经济自由领域,得以自行选定目标,自行求其实现,而得以扩展私人与社会的发展空间。纳税人基本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保障:采取“无代表无税”、预算的议会控制、独立的国家预算审计、保障纳税人财政知情权等财政的民主控制手段;立法方面,制定纳税人权利保护法;司法方面,建立行政诉讼、违宪审查、纳税人诉讼等制度。与西方法治国背景下“民主过剩”所导致的“租税国危机”所不同的是,中国纳税人基本权保护面临的是由于“民主不足”与“法治不足”所造成的困境:一方面,在中国集权主义政治文化传统,以及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全能政府”观念影响下,中国政府总体上倾向于把税收问题仅仅当作一个经济问题来处理,回避其中的政治意义和影响,“无代表无税”、“税收法定”原则未得到严格的贯彻,纳税人对国家征税权缺乏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政府在使用税款方面,显得过于随心所欲,政府浪费严重的同时,社会保障制度却迟迟建立不起来。中国纳税人基本权保护的核心还是“控权”的问题。完善纳税人基本权保护的途径主要有:强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参考并在一定程度上遵循租税国的逻辑、完善公共财政法律体系、完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等。
刘亦明[5](2014)在《托尼社会批判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托尼是20世纪英国着名的经济史学家、社会批评家和工人教育活动家。本文旨在对托尼社会批判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托尼关注的问题领域很多,跨度大,但托尼内在思想的核心却是相对明朗和质朴的,即对工业时代(社会)在发展中迷失自我的一种反思与批判,以及重新构建社会的思考。纵观托尼丰富的着述,揭橥其多方面、多层次的描述,直切托尼思想的内核,贯穿于托尼思想的主线便显露无遗:托尼始终致力于对社会各种不平等和道德沦丧现象的批判,并提出和实践自己重新构建社会的理念,即福利社会。本文紧紧围绕批判与重构这条逻辑主线,对托尼的思想进行论述。本文正文分六章。第一章对托尼思想产生的背景进行介绍。从早年生活、参战经历和潜心研究三个方面详细梳理了托尼的生平,在英国工业社会批判传统的背景下,阐述了托尼思想的渊源,他一生恪守着基督教的道德观,并深受马修·阿诺德等近世思想家的影响。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托尼的社会批判思想。托尼对社会的批判是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满,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这个批判,既包含了他所生活的英国社会,也包含了美国和德国,同时,对中国也给予了许多的关注。其中,第二章是托尼从经济贪婪、政治特权和教育失衡三个方面对英国社会的批判,第三章则对美国、德国和中国社会的弊病进行批判,由此形成了他对社会存在疾病的整体诊断。第四章是托尼的福利社会思想。托尼对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尖锐批判并非有始无终,为批判而批判,而是在揭露了贪婪社会的种种弊病之后,提出了重新构建社会的理念,这个福利社会是物质(经济变化)和精神(社会公正的改进)的结合体,包括了功能社会、自由主义和平等价值三层含义,涵盖了社会和经济组织的各个方面,延伸到对共同人性的认识以及继而培养共同文化的目标。托尼的新社会构建理论,归根结底是要走一条建立在福利制度基础上的道德之路。第五章是托尼社会福利思想的实践与影响。与整日蛰伏于书斋中固守成规的学者不同,托尼是一位坚定的理论实践者,他在英国工党、费边社、工人教育协会、经济史学会等不同领域的耕耘,影响深远。正是通过托尼-蒂特马斯的这种关系,英国公共文化的传统转变为深深扎根于共享社会价值之中的对社会福利的需求。第六章是“三大红色教授”的比较。通过拉斯基、柯尔和托尼对社会批判与重构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异同进行对比,以深化对托尼思想的理解,展示其独特性。通过对托尼社会批判思想的分析,本文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托尼对社会弊病批判的同时,开出了构建一个理想的福利社会的救世处方,并将这种思想转变为积极的社会行动。尽管这个洋溢着一致的道德和伦理的美好社会充满了乌托邦的色彩,然而,他对福利社会理论的重建和实践,在道德沦丧的工业时代,不能不说是一种改革的最强音,他具有普世意义的思想遗产对西方乃至全人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汤(竹君)[6](2006)在《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的主体部分共分七章:翻译理论与实践反思;学科研究现状的学理反思;治学态度与学术规范;主体性、主体间性与翻译伦理;翻译政治与意识形态研究;翻译策略与翻译批评;全球化与文化认同。第1章从总体上对翻译研究和翻译现状进行了初步反思。第2章力图澄清译界关于学科名称与体系框架的模糊认识,并从观念和评判力两个方面列举实例,指出学人在当前观念转型时期亟待注意的一些问题。最后,将常见论文写作模式划分为七种,并抽取典型论文做范例分析。第3章详细论述了目前翻译研究中的治学态度和学术规范问题。第4章将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问题与翻译伦理研究结合探讨,还指出了国内译界关于“主体性”、“subjectivity”等关键术语的某些错误认识。第5章详细阐述了翻译政治概念及研究范围和意识形态概念及研究范围,并分别解释了中西观点的差异与分歧。第6章从贴近翻译实践的角度具体探讨了有关翻译策略和翻译批评的问题。第7章先概要评点了全球化背景下的翻译活动所牵涉的文化认同问题,接着又结合博奕论对具体译例进行分析,以为论证。 本课题的特色,首先在于剖析中国翻译研究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些重要问题,比如翻译史分期、学科框架、本土传统、新旧观念冲突等等。其次在于覆盖了翻译实践领域的绝大部分关键论题:译者主体性、主体间性、翻译伦理、翻译政治、意识形态、翻译策略、翻译批评、文化认同等。 本课题研究以批评性反思为主,触及具体问题。既以学术为主体,也不回避非学术因素,以期能提醒译者在商业氛围中保持职业信念,提醒同行学者在量化学术评价机制的压力下保持头脑清晰。
徐晔[7](2014)在《我国个人所得税现行课税模式的弊端分析与改革研究》文中指出我国个人所得税自开征以来一直采用分类所得课税模式,这一课税模式在我国开征个税的早期,是切实可行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以及收入多元化的普遍性,现行的分类所得课税模式有失公平的弊端越来越突出,我国近十多年来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分化以及个税流失等问题日益加剧,因此,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分为七章,第一章和第二章是背景介绍和文献综述评述,第三到第七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其中,第三章是基本的理论分析部分;第四章和第五章是现行课税模式的弊端剖析及实证测算部分;第六章是我国课税模式改革方案的设计;第七章是课税模式改革实施的保障措施;最后是结论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选题背景和意义,说明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指出文章的创新点。第二章“文献综述”,分别从理论和实践部分对国内外有关课税模式的研究做了梳理。理论综述部分首先对国内外用于评述课税模式效果的两个要素:公平和效率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其次对在设计课税模式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要素:累进性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梳理、归纳和总结;最后对课税模式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实践部分主要是对课税模式的选择以及个人所得税流失测算研究进行了评述。第三章“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理论基础分析”,首先对个人所得税的三种课税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比较,并且用一张表格把三种课税模式的各种优缺点和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比较;接着剖析了分类所得与综合所得的关系,说明了综合所得课税模式其实依旧是以所得的分类为基础的,也就说明这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且分析了综合所得与分类所得之间的区别;最后对应税总所得和应税净所得的理论进行了全面剖析。第四章“我国分类所得税课税模式弊端——公平性缺失”,在这一章中,系统地剖析了我国现行分类所得课税模式下各种问题导致的不公平,包括税基范围狭窄问题、复杂的税率结构及其他税率问题、不合理的费用扣除问题、纳税期限和纳税单位。并且在每一部分用翔实的案例印证了理论分析的不公平性。第五章“我国分类所得课税模式弊端——税收流失严重”,在这一章中,首先剖析了我国分类所得课税模式下税收流失严重的原因,包括分类课税模式本身缺失公平性、分类课税模式设计的特点、分类课税模式下税收优惠乱而多以及征管效率低下等;其次用多种方法对我国近十几年的个人所得税税收流失进行了测算,发现个人所得税的税收流失率很大,也进一步说明现行课税模式改革的必要性。第六章“我国课税模式的改革方案”,在这一章中,首先分析了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课税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以及课税模式实践运用的历史发展轨迹;其次,结合国际课税模式发展规律提出了分类综合税课税模式的渐进式改革方案,包括改革中适合综合计征的所得项目的界定;需要综合计征的适用人群的界定、费用扣除项目的改革、税率的改革以及申报单位的改革等。第七章“课税模式改革实施的保障措施”,在这一章中,首先提出了与课税模式改革配套的征管模式改革;其次分析了与改革相适应的征管条件以及配套措施改革,包括信息化系统、激励约束机制、税务征管和执法队伍以及个人征信系统等的建设。全文总结部分形成三个结论:第一,我国目前的分类所得课税模式引起了种种问题最后导致税收的极大不公平;第二,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收流失规模很大;第三,在近期我国应该采用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并且分群体分项目分步骤进行渐进式改革。
彭昇[8](2010)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分配公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分配公平对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制度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内涵。世界上没有一个通用的分配公平模式,人类对分配公平的追求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中国共产党以追求公平而建国,从新中国建立一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虽然我们提倡的是按劳分配,但在实践中占统治地位的却是以各种平均主义为特征的分配公平。这种分配的结果,抑制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损害了社会生产效率,导致了社会的普遍贫穷。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放弃了这种分配方式,实行以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虽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于是,许多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差距状况进行具体研究,并为解决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分配公平做出了很多贡献。不可否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对我国分配公平问题的研究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就我国分配公平问题从多学科、多角度、多层面进行研究,希望能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公平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借鉴。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概括选题研究的意义与现状,研究的路径与方法,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和谐社会分配公平的理论基础。阐释了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分配公平理论;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分配公平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论述了我党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分配公平思想。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和谐社会分配公平的现实依据。实行分配公平,既是人类的追求,也是现实发展的结果。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导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劳动力剩余严重、国民文化素质水平偏低是实行分配公平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日益拉大的分配差距,由分配差距产生的各种消极效应是实行分配公平的现实选择。第四章主要论述和谐社会分配公平的遵循原则。实行分配公平离不开原则的指导,只有在正确的原则指导下,才能真正实现分配公平。一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分配公平的指导原则;二是要继续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三是要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四是要坚持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的原则。第五章主要论述和谐社会分配公平的政策选择。要解决分配公平问题,必须立足于长远和未来。从分配公平的角度,一是加强调控的政策选择,做到调控高收入群体,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二是西部大开发的政策选择,从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加快西部教育发展、完善西部社会保障三个方面入手;三是建设新农村的政策选择,应赋予农民真正的国民待遇、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四是促进就业的政策选择,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健全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完善群众就业援助制度、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第六章主要论述和谐社会分配公平的制度安排。一是要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二是要完善社会主义保障制度;三是要完善初次分配公平制度;四是要完善再分配的公平制度;五是要完善第三次分配制度;六是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丛明[9](2001)在《关于积极财政政策若干问题讨论述评》文中提出本文就“积极财政政策”的含义 ,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是什么 ,要不要实行大规模的减税政策 ,以及积极财政政策会否引发通货膨胀和债务危机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
褚亚男[10](2011)在《昆仑影业公司发展研究(1945-1952)》文中研究指明昆仑影业公司在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昆仑”出品的电影以其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被誉为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目前电影史学界大部分研究以“昆仑”1945-1949年的发展为主要对象,而对1949-1952年的“昆仑”则略而不谈,或只做极其简单的史述。在这一研究现状下,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作品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等被纳入中国经典电影之列,而1949年之后的作品如《武训传》、《我们夫妇之间》至今仍不断引起学术界的争论。因此,完整地叙述1945-1952年“昆仑”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新的学术尝试。本篇论文依据新的史料,以1946年“昆仑”创立为时间起点,到1952年被完全纳入到新中国电影体制为止,从产业体制、文化事件、电影人三个层面对“昆仑”的发展历史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重写“昆仑”的发展历史,分析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昆仑”命运发生转变的原因,试图对受到“左”的影响而被忽略的历史现象和文化事件进行还原,这将对中国电影当下和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启示意义。本论文由上编和下编两部分构成,另外还包括绪论和结语。绪论主要对本论文写作的缘起、方法和构架进行介绍。上编由第一、二、三章构成,论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昆仑影业公司的发展状况。第一章题为“抗战胜利后‘昆仑’的产业发展”,本章将1945-1949年“昆仑”的产业发展划分为创立初期(1946-1947)、宗记合作制片时期(1948-1949)、迁往香港设立分支机构(1949)三个阶段,并对争取“联华”摄影场(1946)、投资人撤资(1947)、公司股权之争(1948)等重要事件进行分析;第二章题为“1945-1949年‘昆仑’影片的文化政治”,将“昆仑”发生的重大文化事件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两部史诗片获得“中正”文化奖金、《新闺怨》改拍结尾、重映以及“昆仑”如何塑造银幕形象等文化事件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历史还原;第三章题为“‘昆仑’影人的精英之路”,本章通过对影人群体的构成及其所具备的知识分子气质和精英文化观的分析来追寻“昆仑”在四十年代中国影坛走出的一条主流精英之路。下编由第四、五、六章构成,主要叙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昆仑”命运发生转变的历史过程,分析其从被新中国政权认可、重视到滑落边缘,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文化、政治原因。本编由第四、五、六章构成:第四章题为“建国初期‘昆仑’的产业调整”,主要叙述“昆仑”为了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而在产业层面做出的调整,重点说明建国后“昆仑”的性质不再是单纯的私营企业,它被纳入到公私合营的轨道,也并非是完全被动的行政过程;第五章题为“1949-1952年‘昆仑’影片的文化政治”,本章通过对《武训传》遭受全国大批判,《我们夫妇之间》被禁映等文化事件的深度历史扫描来展示“昆仑”在新中国文艺界滑落边缘的具体过程;第六章题为“新中国‘昆仑’影人的改造之路”,这一章主要探讨“昆仑”影人的思想变迁,描述他们试图融入新中国主流文化的艰辛过程,沿着他们的自我反省与改造之路,“昆仑”历史命运发生转变的原因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来。结语部分对本篇论文进行了总结:昆仑影业公司的发展跨越了国民政府和新中国政权两种不同截然不同的文化、政治环境。新中国成立后,新政权对于“昆仑”影片的批判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中国电影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只有完整、客观地看待“昆仑”1945-1952年的发展历史,才能更加深入、理性地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昆仑”命运发生变化的历史原因,并对中国电影当下及未来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重要启示,这也正是研究“昆仑”的意义所在。
二、“工薪阶层”的提法不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薪阶层”的提法不妥(论文提纲范文)
(2)吴宣恭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及有待研究之处 |
第一章 吴宣恭经济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线索 |
第一节 吴宣恭学术生涯概况 |
第二节 吴宣恭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指导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 |
二、在与多种经济思想观点碰撞中形成 |
三、在所有制改革实践中发展 |
第三节 吴宣恭经济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
一、求学时期的孕育阶段 |
二、任教时期的探索阶段 |
三、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时期的形成阶段 |
四、新世纪以来在反思中发展阶段 |
第二章 所有制与产权基本理论的研究 |
第一节 所有制基本理论的研究 |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所有制与生产关系的内涵 |
二、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三、所有制变革的规律 |
第二节 产权关系基本理论的研究 |
一、研究产权关系方法的探索 |
二、产权的定义 |
三、产权的性质 |
四、产权主体的权能、利益和责任的关系 |
第三节 产权体系的内部结构研究 |
一、产权关系的“四权” |
二、产权统一和分离 |
三、所有权与产权关系 |
四、归属权在产权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五、产权主体的确认 |
第四节 产权与产权制度关系的研究 |
一、产权的细分与组合 |
二、产权制度的内涵 |
三、产权制度与所有制的关系 |
第三章 对我国社会的产权关系的研究 |
第一节 全民所有制产权关系的研究 |
一、全民所有制的产权关系 |
二、对全民所有制产权关系争议见解的驳斥 |
三、现实影响 |
第二节 股份公司的产权关系研究 |
一、股份公司的产权关系 |
二、运用辩证思维科学地看待股份制改革的利弊 |
三、坚持对片面夸大股份制作用进行有针对性地辩析 |
第三节 法人财产权的研究 |
一、法人财产权的内涵 |
二、在质疑中论证公司财产权内涵与实质 |
三、现实影响 |
第四节 中小企业产权关系的研究 |
一、运用辩证思维辨析家庭式企业产权结构的利弊 |
二、用质疑眼光追根溯源私营企业发展困境的原因 |
三、对中小企业产权制度调整提出科学设想 |
第四章 以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评析西方现代产权理论 |
第一节 全面比较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西方新制度学派的产权理论 |
一、经济界对两种产权理论的研究情况 |
二、从总体上比较研究了两种产权理论 |
三、社会各界的理论影响和反应 |
第二节 西方现代产权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评析 |
一、对“交易费用”理论的评析 |
二、对“科斯定理”理论的评析 |
三、现实影响 |
第三节 对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评析 |
一、多角度地批评“企业契约论” |
二、对以“利益相关者论”为根据的企业产权理论的评析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企业产权理论的研究 |
一、马克思主义企业产权理论 |
二、企业内部关系与法人治理结构 |
三、搞好企业治理结构 |
第五章 产权与所有制理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运用 |
第一节 产权分离理论在国有经济改革中的运用 |
一、国家所有制的实质 |
二、国家所有制产权分离理论 |
三、国家所有制改革形式 |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所有制结构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财产和劳动产品的归属关系研究 |
一、国有企业劳动产品的归属关系 |
二、国有企业股份改制中国有资产的维护 |
第三节 国有经济产权制度改革 |
一、国有经济产权改革的必要性 |
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形式 |
三、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问题 |
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 |
五、现实影响 |
第四节 所有制实现形式问题的研究 |
一、理论界关于所有制实现形式内涵的学术探讨 |
二、多种所有制实现形式出现的原因与作用 |
三、中肯地提出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注意事项 |
四、现实影响 |
第五节 国有产权制度改革需注意的几个方面 |
一、改革的方向和坚持的基本原则 |
二、国有企业的社会职能 |
三、对私有化理论的批判 |
四、现实影响 |
第六章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研究 |
第一节 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
二、理论意义 |
第二节 市场经济形成与改革的“市场导向”问题研究 |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下市场经济的形成 |
二、改革的“市场导向”研究 |
三、理论意义 |
第三节 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有优势 |
一、准确论述所有制与计划、市场在社会经济制度中的地位 |
二、探寻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有优势的根本途径 |
第七章 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坚持与发展 |
第一节 劳动价值论研究 |
一、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
二、准确分清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 |
三、物化劳动与价值、剩余价值的关系 |
四、社会必要劳动决定价值原理的认识 |
第二节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价值关系的研究 |
一、价值形成与第一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作用 |
二、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 |
三、第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在价值实现中的作用及意义 |
第三节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关系的研究 |
一、论证价值量的影响因素 |
二、劳动生产率对价值量的影响 |
三、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价值决定与价值实现 |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坚持与发展 |
第一节 所有权对分配关系的作用 |
一、劳动与产权关系 |
二、劳动与价值关系 |
三、产权、价值与分配关系 |
第二节 对西方经济学分配理论的批判 |
一、对西方“边际生产力理论”的批判 |
二、对西方“按要素贡献分配理论”的批判 |
三、正确理解“按要素贡献分配” |
第三节 对我国现阶段分配关系的研究 |
一、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
二、我国分配不公的主要矛盾和根源 |
三、我国当前经济问题与分配不公的关系 |
四、解决分配不公的基本途径 |
第九章 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关于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 |
一、立足现实,探讨如何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 |
二、立足现实,探讨促进地区经济迅速发展问题 |
三、关于发展企业集群和总部经济的有关问题分析 |
第二节 关于世界经济危机根源的研究 |
一、中外经济学家进行的各种推断 |
二、运用马克思危机理论把脉危机的病根,得出马克思主义结论 |
三、从我国当前实际出发,为化解危机提供了科学的药方 |
第三节 关于股票市场的研究 |
一、研究背景 |
二、准确把握中国股票市场的特点和问题及产生原因,为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提出合理的目标模式 |
三、为中国股票市场的长远发展提出了有效的实施办法 |
第四节 关于住宅建设与经济发展研究 |
一、较早地倡议将住房建设列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
二、对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出精辟的见解和有益的建议 |
三、考察了城市化发展道路,准确把握了加速城镇化进程的前提和关键 |
第五节 文化知识经济的研究 |
一、把握知识经济发展趋势及其特点,主动迎接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 |
二、深谙文化的重要性,呼吁协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
第十章 对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关系的研究 |
第一节 所有制与阶级关系和阶级分析 |
一、学界内的不同观点 |
二、吴宣恭对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的认识 |
第二节 对当前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 |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界内争鸣 |
二、从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中,科学地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 |
三、为正确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提供理论分析 |
第三节 提出我国所有制的二元结构,研究经济规律的二元化 |
一、创造性地提出新“二元”规律体系 |
二、从所有制关系阐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特有经济规律及其影响 |
三、倡言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维护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
第十一章 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研究 |
第一节 关于政治经济学教材的编写 |
一、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
二、抓住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系统、完整地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研究 |
一、质疑政治经济学以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的观点,准确解读了生产方式的内涵 |
二、质疑生产方式“中介说”的观点,准确把握生产关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
三、强调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重要性,有利于用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 |
第三节 从生产关系整体的角度分析“重建个人所有制”的争论 |
一、运用经济理论和“否定之否定”原理,强调恩格斯的解释符合逻辑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
二、辩析争论中的错误观点,准确分析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主体及其基本特征 |
三、肯定争论中的有益观点,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 |
四、批判私有化主张,揭穿有人利用争论浑水摸鱼、贩卖私货的真实面目 |
第四节 关于政治经济学结构和理论体系的研究 |
一、学界内对经济学主线的不同观点 |
二、联系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强调我国经济学主线是随着由所有制改革主导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而展开的 |
第五节 强调所有制理论在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 |
一、坚持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强调所有制理论在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 |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呼吁重视所有制理论的研究和应用 |
第六节 对经济学错误范畴的批判 |
一、学术界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 |
二、科学地认识资本与劳动力的关系 |
三、科学地认识劳动与劳动力区别及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 |
四、揭露西方“人力资本”概念的谬误,维护经济学范畴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
第十二章 吴宣恭经济思想的贡献与价值 |
第一节 吴宣恭经济思想特点 |
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
二、坚持理论探索与实践指导的统一 |
三、坚持革命批判与理论创新的统一 |
四、鲜明的阶级立场与严谨的治学精神的统一 |
第二节 吴宣恭经济思想的学术贡献 |
一、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理论的积极探索者 |
二、国有企业改革“两权分离”路径的倡导者和研究者 |
三、中国MBA的首创者 |
四、教书育人的巨匠 |
第三节 吴宣恭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对巩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
二、对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
三、对吴宣恭严谨治学精神和高尚品格的弘扬与传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税收权力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论题的提出 |
1.1.1 中国税收问题之权力层面的启发 |
1.1.2 税收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2 文献述评 |
1.2.1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和"国家-税收"学说述评 |
1.2.2 公共选择学派的征税权力研究 |
1.2.3 新政治经济学的"国家—税收"理论述评 |
1.2.4 国内税权研究评述 |
1.3 税收权力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1.3.1 税收权力研究对税收理论发展的意义 |
1.3.2 税收权力研究对于完善政治理论的意义 |
1.3.3 税收权力研究的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方法论 |
1.4.1 研究方法论 |
1.4.2 基本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
1.5.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5.2 论文的基本结构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研究方法的可能创新 |
1.6.2 理论与观点:可能的创新 |
1.6.3 现实:可能的应用价值 |
1.6.4 存在不足 |
2 税收权力机制的综合分析 |
2.1 权力的一般分析 |
2.1.1 权力的界定或本质 |
2.1.2 权力的基本特征 |
2.1.3 权力的要素 |
2.1.4 权力的分类 |
2.1.5 权力的基本形式:权力的三个维度说 |
2.1.6 权力与权利的关系 |
2.2 税收权力机制分析 |
2.2.1 税收权力机制的静态分析 |
2.2.2 税收权力机制的动态分析 |
2.3 小结 |
3 税收权力的决定 |
3.1 税收权力的产生 |
3.1.1 政治条件 |
3.1.2 经济条件 |
3.1.3 社会条件 |
3.2 税收权力的决定:政治因素 |
3.2.1 政治体系影响税收权力的机理 |
3.2.2 政治权利、政治权力对税收权力的影响 |
3.2.3 政治制度对税收权力的影响 |
3.2.4 政治组织对税收权力的影响 |
3.2.5 政治行为对税收权力的影响:政治决定税收权力的综合 |
3.2.6 小结 |
3.3 税收权力的决定:经济因素 |
3.3.1 经济权利与经济权力对税收权力的影响 |
3.3.2 经济制度对税收权力的影响 |
3.3.3 经济组织对税收权力的影响 |
3.3.4 经济行为对税收权力的影响:经济因素影响的综合 |
3.4 税收权力的决定:社会因素 |
3.4.1 社会权利与社会权力对税收权力的影响 |
3.4.2 社会制度对税收权力的影响 |
3.4.3 社会组织对税收权力的影响 |
3.4.4 税收权力决定:社会因素影响的综合 |
3.5 税收权力的决定:政治、经济与社会因素的综合 |
3.5.1 综合的理由:必要性分析 |
3.5.2 如何综合:税收权力综合决定的体系 |
3.6 本章小结 |
4 税收权力的效应 |
4.1 税收权力的政治效应 |
4.1.1 税收权力对政治权利与政治权力的影响 |
4.1.2 税收权力对政治制度的影响 |
4.1.3 税收权力对政治组织的影响 |
4.1.4 税收权力对政治行为的影响 |
4.1.5 税收权力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
4.2 税收权力的经济效应 |
4.2.1 税收权力对经济权利的影响 |
4.2.2 税收权力对经济制度的影响 |
4.2.3 税收权力对经济组织的影响 |
4.2.4 税收权力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
4.2.5 对西方经济学税收效应理论的局限性分析 |
4.3 税收权力的社会效应 |
4.3.1 税收权力对社会权利的影响 |
4.3.2 税收权力对社会制度的影响 |
4.3.3 税收权力对社会组织的影响 |
4.3.4 税收权力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
4.3.5 税收权力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最优税收权力分析 |
5.1 最优税收权力的一般分析 |
5.1.1 最优税收权力的理论思考 |
5.1.2 最优税收权力范畴的界定 |
5.1.3 最优税收权力标准 |
5.2 税权均衡分析 |
5.2.1 税权均衡的必要性 |
5.2.2 税权均衡的制度实现 |
5.3 税收权力供需均衡分析 |
5.3.1 制度均衡、权力均衡与税收权力供需均衡分析的基本思想 |
5.3.2 税收权力供需均衡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
5.3.3 税收权力非均衡与税收权力优化 |
5.4 税收权力运行公正与效率的最优权衡 |
5.4.1 税收权力的公正行使与效率追求的可能冲突 |
5.4.2 税收权力运行公正与效率的最优权衡 |
5.5 税收权力运行的行为均衡与机制选择:基于博弈论的分析 |
5.5.1 税收权力博弈分析的理论思考 |
5.5.2 税收权力博弈链均衡分析 |
5.5.3 小结 |
6 中国税收权力优化分析 |
6.1 中国税收权力演化分析 |
6.1.1 解放前中国税收权力发展的基本历程 |
6.1.2 解放后中国税收权力发展的基本历程 |
6.2 中国税收权力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6.2.1 中国税收权力现状与问题 |
6.2.2 中国税收权力问题的原因分析 |
6.2.3 中国税收权力的效应分析 |
6.3 税收权力优化的国际经验 |
6.3.1 国际上税收立法权建设的基本经验 |
6.3.2 国际上税收执法权建设的基本经验 |
6.3.3 国际上税收司法权建设的基本经验 |
6.3.4 国际税收使用权建设的基本经验 |
6.4 中国税收权力优化的对策探索 |
6.4.1 税收权力优化的原则 |
6.4.2 中国税收权力优化的对策 |
6.5 中国税收权力优化的动力与前景探索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4)纳税人基本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及本文存在的不足 |
一、宪法解释学方法 |
二、部门宪法学方法 |
三、本文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纳税人基本权 |
第一节 税 |
一、社会契约——税的发生学基础 |
二、税的事物本质 |
三、税收法律关系的性质 |
四、税的逻辑——从公共物品到公共财政 |
第二节 纳税人权利与义务 |
一、纳税人 |
二、纳税人权利与义务 |
三、纳税人权利的分类 |
四、本文研究对象范围的界定 |
第三节 纳税人基本权 |
第二章 作为自由权的纳税人基本权 |
第一节 法治国 |
第二节 依法行政原则运用于税法——依法纳税权 |
一、税收法定原则为一项宪法基本原则 |
二、税收法定原则的内涵 |
三、税法的形式正当性与实质正当性 |
四、非税公课的征收 |
第三节 比例原则运用于税法——不受过分征收权、不受过度执行权 |
一、不受过分征收权 |
二、不受过度执行权 |
第四节 平等原则运用于税法——公平纳税权 |
一、公平纳税是一项宪法性原则 |
二、公平纳税权的核心——税法中的量能课税原则 |
三、税收立法中公平纳税的具体化 |
四、税收公平原则在税法适用过程中的适用 |
第三章 作为社会权的纳税人基本权 |
第一节 社会国 |
一、人性尊严 |
二、宪法上人的图像 |
第二节 纳税人税法上生存权保障 |
一、人性尊严与最低生活不课税 |
二、所得税的课征 |
三、生存权保障与其他税的课征 |
四、生存权保障与税收债务的免除、停止执行 |
第三节 纳税人社会保障权 |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 |
二、对社会保障发展历史的简单考察 |
三、社会保障为纳税人所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
四、社会保障的美国经验 |
五、政府的社会保障义务 |
第四章 纳税人基本权的内在冲突与协调 |
第一节 主义之争——两种对立的模式 |
一、私有财产权优先模式及其修正 |
二、社会保障权优先模式及其改革 |
第二节 “租税国”——两种权利冲突的协调 |
一、租税国的概念与逻辑 |
二、租税国的意义 |
三、租税国保障纳税人基本权的途径 |
第五章 纳税人基本权的保障 |
第一节 国家财政权的民主控制 |
一、无代表无税 |
二、预算的议会控制 |
三、独立的国家审计监督 |
四、保障纳税人财政知情权 |
五、当代西方纳税人基本权保护的新课题 |
第二节 制定纳税人权利保护法 |
一、原则指导性的立法例 |
二、修正既有税法的立法例 |
三、国际组织的立法建议 |
四、我国台湾地区《纳税者权利保护法》(草案) |
五、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法立法建议 |
第三节 纳税人基本权的司法救济 |
一、对纳税人自由权的司法救济 |
二、对纳税人社会保障权的司法救济 |
三、纳税人诉讼 |
第六章 完善中国纳税人基本权保护体系 |
第一节 中国纳税人基本权保护的问题意识 |
一、中国纳税人基本权保护的症结所在:控权危机 |
二、中国纳税人基本权保护的目标:建立并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
第二节 完善中国纳税人基本权保护的途径 |
一、强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二、参考并在一定程度上遵循租税国的逻辑 |
三、完善公共财政法律体系 |
四、完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托尼社会批判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资料来源 |
第一章 托尼思想产生的背景 |
第一节 托尼的生平 |
一、早年生活(1880-1913) |
二、参战经历(1914-1916) |
三、潜心研究(1918-1962) |
第二节 托尼的思想渊源 |
一、基督教思想 |
二、英国社会主义批判的传统 |
三、近世思想家的影响 |
第二章 托尼对英国社会的批判 |
第一节 经济贪婪 |
一、财产和收入问题 |
二、劳工问题 |
第二节 政治特权 |
一、基于财富差异的特权 |
二、权力和地位不平等 |
三、蝌蚪哲学 |
四、政治不平等的延伸 |
第三节 教育失衡 |
一、富裕阶层垄断教育资源 |
二、工人阶级教育机会的缺失 |
三、大学的功利化 |
四、教育危机的表现 |
第三章 托尼对其他国家社会的批判 |
第一节 对美国社会的批判 |
一、经济不平等 |
二、美国劳工运动 |
第二节 对德国社会的批判 |
一、军国主义的肆虐 |
二、宗教改革的丑陋性 |
第三节 对中国社会的批判 |
一、农业:低效低产 |
二、工业:发展缓慢 |
三、政治:军阀专制 |
四、教育:脱离实际 |
第四章 托尼的福利社会思想 |
第一节 功能社会 |
一、财产权政策 |
二、工业的专业化 |
第二节 自由主义 |
一、自由的涵义 |
二、如何实现自由 |
第三节 平等价值 |
一、平等视角 |
二、教育平等 |
三、共同文化 |
第四节 通往福利社会之路 |
一、“托尼式”的伦理社会主义 |
二、福利社会框架构建 |
第五章 托尼福利社会思想的实践与影响 |
第一节 托尼福利社会思想的实践 |
一、政治实践 |
二、教育实践 |
第二节 托尼福利社会思想的影响 |
一、托尼对英国政治的影响 |
二、托尼-蒂特马斯模式 |
第六章 “三大红色教授”比较 |
第一节 拉斯基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 |
一、政治多元主义时期 |
二、费边主义时期 |
三、拉斯基-马克思主义时期 |
四、民主社会主义时期 |
第二节 柯尔的基尔特社会主义思想 |
一、基尔特社会主义时期 |
二、费边社会主义时期 |
第三节 拉斯基、柯尔和托尼思想之比较 |
一、共同立场 |
二、路径之异 |
结语 |
一、道德至上的理想主义者 |
二、“知行合一”的思想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引论 |
第1章 翻译理论与实践反思 |
1.1 翻译理论与实践概论 |
1.1.1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内涵 |
1.1.2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特质及其关系 |
1.2 当前翻译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
1.2.1 理论研究的自律 |
1.2.2 我国翻译史研究的盲点与误区 |
1.2.3 本土传统 |
1.2.3.1 古代、近代、现代、当代 |
1.2.3.2 “忠实”之于传统 |
1.3 翻译实践现状反思 |
1.3.1 语言驾驭及知识储备 |
1.3.2 文化意识 |
第2章 学科研究现状的学理反思 |
2.1 学科名称与体系框架 |
2.1.1 学科名称 |
2.1.2 学科建制的体系框架与课程设置 |
2.2 观念与判断 |
2.2.1 观念转变中的困顿 |
2.2.2 评判力 |
2.2.3 论文写作模式 |
第3章 治学态度与学术规范 |
3.1 治学态度 |
3.1.1 构架疏忽 |
3.1.2 阐释粗疏 |
3.1.3 措词不慎 |
3.1.4 言过其实 |
3.1.5 顾此失彼 |
3.1.6 引文失信 |
3.1.7 论点草率 |
3.2 学术规范 |
3.2.1 文不应题 |
3.2.2 论述不支持论点 |
3.2.3 背景缺陷 |
3.2.4 横生枝节 |
3.2.5 为辩而辩 |
3.2.6 前后矛盾 |
3.2.7 细节粗疏 |
3.2.8 论证欠缺 |
3.2.9 强行论证 |
3.2.10 文化生疏 |
第4章 译者的主体性与翻译伦理 |
4.1 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与一般意义上的翻译伦理 |
4.1.1 翻译行为主体与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 |
4.1.2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个案分析 |
4.1.3 非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个案分析 |
4.1.4 一般意义上的翻译伦理 |
4.2 翻译活动中的主体间性及翻译的主体间实践伦理 |
4.2.1 主体间关系与翻译活动中的主体间性 |
4.2.2 翻译的主体间实践伦理 |
4.2.3 “合法性”问题 |
第5章 翻译政治与意识形态研究 |
5.1 翻译政治 |
5.1.1 翻译政治的厘定 |
5.1.2 翻译政治的层面 |
5.2 翻译语境中的意识形态研究 |
第6章 翻译策略与翻译批评 |
6.1 翻译策略 |
6.1.1 有社会文化意义的策略 |
6.1.2 有社会历史意义的策略 |
6.2 翻译批评的理论与方法 |
6.2.1 翻译批评的理论思考 |
6.2.2 译本批评的方法 |
第7章 全球化与文化认同 |
7.1 全球化语境中的翻译活动 |
7.1.1 翻译活动面临的全球化挑战 |
7.1.2 文化认同 |
7.2 翻译中的文化认同:动态博弈 |
7.2.1 英译汉中的动态博弈 |
7.2.2 汉译英中的动态博弈 |
7.2.3 理论反思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博士生期间科研成果 |
博士后期间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永久通信地址 |
(7)我国个人所得税现行课税模式的弊端分析与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框架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节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课税模式理论研究综述 |
一、课税模式效果要素——公平和效率的研究 |
二、课税模式设计要素——累进性的研究 |
三、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理论研究 |
第二节 课税模式实践研究综述 |
一、关于课税模式选择的研究 |
二、个人所得税流失率测算研究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理论基础分析 |
第一节 三种课税模式的理论分析和比较 |
一、分类所得课税模式 |
二、综合所得课税模式 |
三、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 |
四、三种课税模式的比较 |
第二节 分类所得与综合所得的关系 |
一、综合所得课税模式是以所得分类为基础的 |
二、综合所得与分类所得的区别 |
第三节 应税总所得的理论阐述 |
一、对总所得界定的三种不同的理论依据 |
二、“净增值”说操作中的现实困难 |
三、应税总所得的定义 |
四、应税总所得定义与分类或综合所得课税模式 |
第四节 应税净所得的理论阐述 |
一、获得所得的成本 |
二、个人基本扣除 |
三、受抚养人扣除 |
四、个人特许扣除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我国分类所得课税模式弊端——公平性缺失 |
第一节 分类所得课税模式下税基过窄导致的不公平 |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不属于税基范围的项目 |
二、税基范围过窄导致的不公平案例分析 |
第二节 分类所得课税模式税率问题导致的不公平 |
一、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税率存在的问题 |
二、税率问题导致的不公平案例分析 |
第三节 分类所得课税模式下费用扣除问题导致的不公平 |
一、目前我国费用扣除存在的问题 |
二、费用扣除问题导致的不公平案例分析 |
第四节 纳税单位和纳税期间问题导致的不公平 |
一、目前我国纳税单位和纳税期间存在的问题 |
二、纳税单位问题导致的不公平案例分析 |
三、纳税期间问题导致的不公平案例分析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五章 我国分类所得课税模式弊端——税收流失严重 |
第一节 分类课税模式下税收流失严重的原因分析 |
一、分类课税模式的缺乏公平性容易诱发逃税行为 |
二、分类课税模式下税收优惠不规范导致的税收流失 |
三、分类课税模式下征管方式及效率导致的税收流失 |
第二节 分类课税模式下税收流失的测算 |
一、承受能力标准方法 |
二、税收收入能力估测方法 |
三、个人收入分布函数模型法 |
四、三种方法结果比较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六章 我国课税模式的改革方案 |
第一节 世界各国课税模式的选择与发展分析 |
一、世界各国课税模式选择的现状 |
二、基于影响因素考虑的世界各国课税模式发展分析 |
第二节 我国课税模式的改革方案 |
一、改革思路和内容 |
二、适用综合计征所得项目的界定 |
三、综合计征纳税人的界定 |
四、综合计征下的费用扣除项目设计 |
五、综合计征下的税率结构设计 |
六、综合计征下的申报单位选择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七章 课税模式改革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一节 与课税模式改革配套的征管模式改革 |
一、现行税收征管模式不利于个人所得税征收 |
二、改变个人所得税征管模式存在的必要和紧迫性 |
三、个人所得税征管模式的改革 |
第二节 征管条件以及配套措施改革 |
一、建立强大的个人所得税征管信息化系统 |
二、制定一套税收征管激励约束机制 |
三、培养一大批强有力的税务征管和税收执法队伍 |
四、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 |
五、完善个人征信系统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构建和谐社会的分配公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与现状 |
1.1.1 研究意义 |
1.1.2 研究现状 |
1.2 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
1.2.1 研究路径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3.1 研究的创新 |
1.3.2 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和谐社会分配公平的理论基础 |
2.1 空想社会主义的分配公平理论 |
2.1.1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分配公平理论 |
2.1.2 圣西门的分配公平理论 |
2.1.3 傅立叶的分配公平理论 |
2.1.4 欧文的分配公平理论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分配公平理论 |
2.2.1 马克思的分配公平理论 |
2.2.2 恩格斯的分配公平理论 |
2.2.3 列宁的分配公平理论 |
2.2.4 斯大林的分配公平理论 |
2.3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分配公平理论 |
2.3.1 毛泽东的分配公平理论 |
2.3.2 邓小平的分配公平理论 |
2.3.3 江泽民的分配公平理论 |
2.3.4 胡锦涛的分配公平理论 |
第三章 和谐社会分配公平的现实依据 |
3.1 分配公平以我国基本国情为现实基础 |
3.1.1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明显 |
3.1.2 人口多使劳动力剩余严重 |
3.1.3 国民的文化素质水平偏低 |
3.2 分配公平是解决分配差距的必然选择 |
3.2.1 总体收入分配差距显着扩大 |
3.2.2 高低收入阶层贫富差距悬殊 |
3.2.3 群体之间分配差距明显加速 |
3.2.4 收入来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
3.3 分配不公扩大收入差距带来消极效应 |
3.3.1 严重影响国内消费需求 |
3.3.2 严重影响经济平衡发展 |
3.3.3 严重影响人力资本形成 |
3.3.4 严重影响社会安全稳定 |
第四章 和谐社会分配公平的遵循原则 |
4.1 科学发展观是落实分配公平的指导原则 |
4.1.1 科学发展观注重社会公平 |
4.1.2 科学发展观强调提高效率 |
4.1.3 科学发展观要求相对公平 |
4.2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 |
4.2.1 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
4.2.2 坚持按生产要素分配 |
4.2.3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
4.3 共同富裕是实现分配公平的重要原则 |
4.3.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
4.3.2 共同富裕不是全体国民同步富裕 |
4.3.3 部分先富是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
4.4 分配中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的原则 |
4.4.1 公平和效率的辩证关系 |
4.4.2 初次分配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
4.4.3 再次分配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
第五章 和谐社会分配公平的政策选择 |
5.1 加强调控的政策选择 |
5.1.1 调控高收入群体 |
5.1.2 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
5.1.3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
5.2 西部大开发的政策选择 |
5.2.1 加大扶贫工作力度 |
5.2.2 加快西部教育发展 |
5.2.3 完善西部社会保障 |
5.3 建设新农村的政策选择 |
5.3.1 赋予农民真正的国民待遇 |
5.3.2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5.3.3 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
5.4 促进就业的政策选择 |
5.4.1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
5.4.2 健全职业教育培训制度 |
5.4.3 完善群众就业援助制度 |
5.4.4 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
第六章 和谐社会分配公平的制度安排 |
6.1 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
6.1.1 保证分配制度的起点公平 |
6.1.2 保证分配制度的过程公平 |
6.1.3 保证分配制度的结果公平 |
6.2 完善社会主义保障制度 |
6.2.1 建立多样的社会保障模式 |
6.2.2 确定合理的社会保障水平 |
6.2.3 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 |
6.2.4 加快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 |
6.3 完善初次分配公平制度 |
6.3.1 确定科学合理的国民收入各项比例 |
6.3.2 发挥政府在劳动市场中的引导作用 |
6.3.3 政府积极建立行业公平的准入制度 |
6.4 完善再分配的公平制度 |
6.4.1 加快税收制度改革 |
6.4.2 完善公共投入机制 |
6.4.3 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
6.5 完善第三次分配制度 |
6.5.1 健全慈善捐赠氛围 |
6.5.2 加强慈善组织建设 |
6.5.3 规范慈善捐赠行为 |
6.6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
6.6.1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
6.6.2 明晰和保护财产权 |
6.6.3 建立资本市场体系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一) 经典着作 |
(二) 中文着作 |
(三) 翻译译着 |
(四) 中文论文 |
二、英文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一、着作 |
二、论文 |
三、课题 |
四、研讨 |
(9)关于积极财政政策若干问题讨论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怎样理解“积极财政政策”的含义? |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是什么? |
三、要不要实行大规模的减税政策? |
四、积极财政政策会否引发通货膨胀和债务危机? |
(10)昆仑影业公司发展研究(1945-1952)(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文献综述 |
二、研究创新与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与预期问题 |
第一章 抗战胜利后“昆仑”的产业发展(1945-1949) |
第一节 战后上海电影产业概述 |
第二节 昆仑影业公司的创立 |
第三节“宗记合作制片”阶段 |
第四节 香港分支机构的设立 |
第二章 1945-1949 年“昆仑”影片的文化政治 |
第一节“史诗”片获“中正”文化奖金 |
第二节 关于《新闺怨》的争议和重拍 |
第三节“昆仑”女明星的银幕形象 |
第三章 “昆仑”影人的精英之路 |
第一节 文化精英与民族资本的整合 |
第二节 影人群体的构成分析 |
第三节 知识分子气质与精英价值观 |
第四章 建国初期“昆仑”的产业调整(1949-1952) |
第一节 建国后上海电影产业概述 |
第二节 新中国电影体制中“昆仑”的境遇 |
第三节 公私合营与“昆仑”的结束 |
第五章 1949-1952 年“昆仑”影片的文化政治 |
第一节 歌颂“工农兵”的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拍摄历史传记片《武训传》 |
第三节 改编小说《我们夫妇之间》 |
第六章 新中国“昆仑”影人的改造之路 |
第一节 文化精英与主流政治 |
第二节“昆仑”影人的境遇分析 |
第三节 自我反省与文化改造 |
结语 |
一、产业分析与文化定位 |
二、史学评价 |
参考影片 |
昆仑影业公司编年表 |
重要参考文献 |
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工薪阶层”的提法不妥(论文参考文献)
- [1]“工薪阶层”的提法不妥[J]. 邢林和.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1997(01)
- [2]吴宣恭经济思想研究[D]. 叶龙祥.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6)
- [3]税收权力论纲[D]. 谭承友.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8)
- [4]纳税人基本权研究[D]. 高军. 苏州大学, 2010(10)
- [5]托尼社会批判思想研究[D]. 刘亦明.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6]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D]. 汤(竹君).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7]我国个人所得税现行课税模式的弊端分析与改革研究[D]. 徐晔. 复旦大学, 2014(03)
- [8]构建和谐社会的分配公平问题研究[D]. 彭昇. 中南大学, 2010(11)
- [9]关于积极财政政策若干问题讨论述评[J]. 丛明. 经济纵横, 2001(04)
- [10]昆仑影业公司发展研究(1945-1952)[D]. 褚亚男. 上海大学,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