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刺激猫下丘脑背内侧核、后核、外侧核区所引起的旁中央中脑区的平均诱发电位(论文文献综述)
袁文俊,朱鹤年,陈宜张[1](1983)在《刺激猫下丘脑背内侧核、后核、外侧核区所引起的旁中央中脑区的平均诱发电位》文中研究指明电刺激23只猫下丘脑背内侧核(HDM)或下丘脑后核(HP)或外侧核(HL)区同时记录所引起的旁中央中脑区的平均诱发电位(AEP),并用双刺激(PST)方法检查AEP的反应特点。猫中脑AEP有“锋电位”式及“慢波”式两种。按其对逐渐增强的电刺激的反应,AEP有“等级”式及“全或无”式两种。刺激HDM区引起的75个AEP中有24个能跟随500Hz以上的PST,有31个能跟随200~499Hz的PST,20个能跟随199Hz以下的PST。中脑反应点主要分布于中央灰质及其邻近的腹侧被盖,而很少在顶盖出现。根据能跟随500Hz的PST的反应的潜伏期及传导距离计算,这些反应在此通路的传导速度约为0.65—8.18m/秒,相当于无髓鞘及薄有髓鞘纤维的两种传导速度。刺激HP、HL也有类似的结果,但刺激HL—MFB时,还可获得一种时程较长的AEP。上述结果支持以往在大鼠上所获得的材料,同时也显示了属于猫脑反应的某些特点,如传导速度谱较广、中脑反应的分布范围较局限以及反应点主要分布于中央灰质及腹侧被盖区等。
袁文俊,陈宜张[2](1983)在《猫下丘脑腹内侧核与旁中央中脑区神经联系的电生理学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用电脉冲刺激戊巴比妥钠麻醉和三碘季铵酚麻痹的31只猫的下丘脑腹内侧核(HVM),记录旁中央中脑区的平均诱发电位(AEP)。HVM 刺激点46个,旁中央中脑区引导点1046个,其中阳性反应点103个,快波反应151个,大多数为“峰电位式”快波。用逐渐增强的电脉冲刺激 HVM 可得等级式和“全或无”式两类反应。用不同频率的双刺激(PST)测试了111个 AEP 的反应性,其中有38个能跟随500Hz 以上的 PST,27个能跟随200—499Hz 的PST,46个仅能跟随199Hz 以下的 PST。给予短串刺激时,得到跟随500Hz 以上及500Hz以下的两类反应。这些结果提示 HVM 与旁中央中脑区之间既有经突触的投射又有直接的纤维连接。据计算,这些直接纤维的传导速度约为0.29—4.1m/s,相当于细有髓鞘和无髓鞘两类纤维。另外还描述了可能属于中枢轴突的某些传导特性。反映直接纤维连接的 HVM 刺激点与中脑中央灰质反应点的位置关系提示两者之间可能具有背腹侧方向的对应关系。
袁文俊,陈宜张[3](1984)在《电刺激猫下丘脑背内侧区、后区所引起的旁中央中脑区的平均诱发电位》文中研究指明 内侧下丘脑不仅参与调节腺垂体的分泌,而且还与摄食、情绪及某些自主性功能的整合有关。近年许多作者报道下丘脑在痛觉调制中起重要作用。上述各项功能的实现都与中脑的活动密切相关。 形态学资料表明,猫和大鼠下丘脑背内侧核区与中脑有交互的直接神经连接。陈宜张
袁文俊,朱鹤年,陈宜张[4](1983)在《猫下丘脑腹内侧核与旁中央中脑区的神经联系及某些电生理学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用电脉冲刺激戊巴比妥麻醉或三碘季铵酚麻醉的31只猫的HVM,记录了旁中央中脑区的AEP。HVM刺激点46个,旁中央中脑区引导点1046个,得阳性反应点103个,锋电位式反应151个。用逐渐增强的电脉刺激HVM可得“等级”式和“全或无”式两类反应。对111个反应用不同频率的双刺激测试其反应性,其中有38个能跟随500Hz以上的PST;27个能跟随200~499Hz的PST;46个只能跟随199Hz以下的PST。给予短串刺激时,得到跟随500Hz以上和500Hz以下的两类反应。这些结果提示HVM与旁中央中脑区既有经突触的投射,又有直接的纤维连接。据计算,这些直接纤维的传导速度约为0.29~4.1m/秒,相当于细有髓鞘和无髓鞘两类纤维。描述了可能属于中枢轴突的某些传导特性。反映直接纤维连接的HVM刺激点与中脑中央灰质反应点的位置关系提示两者之间可能具有背腹方向的对应关系。讨论了双刺激与短串刺激方法结合应用对于评价所研究神经组织反应特性的某些优点。
李云庆[5](1989)在《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亚微结构、化学构筑及其传出投射的定位、定性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共用SD成年大鼠179只,包括下列四个部分: 一、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的亚微结构及14种活性物质的分布 1.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腹外侧区的亚微结构 PAG腹外侧区的胞体多为中型梭形,核呈椭圆形,常见核膜内陷,核仁清晰。胞浆内可见各种细胞器,有部分高尔基氏体呈环状或半环状。轴-体突触占此区突触总数的5%,以对称型为主(82%);轴-树突触占93%,其中对称型(66%)多于非对称型(34%),此类突触也包括了轴-(?)突触、平行突触和树突中心型突触团伞等特殊类型的轴-树突触;轴-轴突触数量较少(2%),以对称型为主,另外,常可见两轴突终末互相接近,但不形成活性接触。上述三种突触的前成份主要含透明圆形小泡,个别者以扁平形小泡为主,但多数为其中混杂有扁平形小泡、椭圆形小泡和颗粒囊泡。与中脑其它区域相比,PAG有髓纤维的数量较少。 关于PAG的亚微结构,以往文献多是以猫为实验动物,大鼠PAG则无详细的报道。 2.PAG内14种活性物质免疫反应阳性结构的分布 (1).5-HT:5-HT样阳性胞体见于PAG全长,但主要分布于中、尾段的腹外侧区和内侧区腹侧部。胞体多为梭形中等大小,多极和三角形细胞较少。阳性纤维和终末在PAG各区均较密集,而尤以尾段腹外侧区和吻段背侧区为着。 (2).ChAT:ChAT样阳性胞体主要见于背外侧被盖核的周围、内侧区的腹侧部和背侧区内,多为中型梭形和多极形,大型多极形和小梭形胞体较少。阳性纤维仅稀疏地见于尾段的腹外侧区。 (3).SP:SP样阳性胞体可见于PAG全长,分布于腹外侧区、内侧区腹侧部、背外侧区和背侧区,主要为中、小型梭形和多极形细胞。阳性纤维和终末主要分布于尾段的腹外侧区、中段的内侧区和吻段的背侧区。 (4).VIP:VIP样阳性胞体主要见于中、吻段的内侧区,此区腹侧部的阳性胞体多
刘智平[6](1993)在《c-fos基因在中枢神经功能网络系统及离体神经元的表达与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单标及双标、立体微量注射、CB—HRP逆行及跨节示踪等方法研究了大鼠整体神经元网络系统、离体脑组织及细胞c—fos基因表达诱导与机理,并初步建立了对c—fos表达进行原位杂交研究的非同位素标记方法。全文分八个部分,共用有效Wistar大鼠112只,用培养皮层、海马神经元78盘。 一、针刺大鼠舌尖后Fos在痛觉—伤害性感受及反应系统的时空分布 以针刺清醒大鼠左舌尖为小范围伤害性刺激,诱导了已知与伤害性感受及调制、反应有关部位(如刺激侧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中脑中央灰质等)的c—fos表达,而且诱导了尚不知是否与伤害信息传递、加工、反应有关的广泛的核团与区域的c—fos表达,其中包括与运动调制、视、听觉有关核团、区域。且室管膜细胞在疼痛刺激后延迟性地表达c—fos。预料应有活动的丘脑腹后内侧
陈宜张,陈均[7](1982)在《刺激下丘脑背内侧核等部位引起的旁中央中脑平均诱发电位》文中指出 下丘脑通过垂体及下行神经通路而实现其对内脏等效应器官的影响,下丘脑的下行投射大部分不超过中脑。可见中脑是实现下丘脑功能的一个重要中间站,不少报道表明,在性功能、体温及心血管调节等各个方面,下丘脑与中脑的活动都密切相关联。它们是一个统一体。Saper等、Conrad等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氨基酸顺向传送技术证明:下丘脑前、中部向中脑发出直接投射。陈治棠等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向传送技术证明:从下丘脑
秦震[8](1974)在《疼痛的临床神经生理学近展》文中指出 近十多年来,各方面对于疼痛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因而,有必要在新的基础上,对疼痛这个问题进行一次回顾。本文准备介绍近年来有关疼痛的神经解剖和生理的一些实验资料和临床研究。一、痛觉的周围神经元是否存在对感受和传导痛觉具有特异性的周围神经元,在感觉生理上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受Muller特异能量定律影响的生理学者,认为痛是
翁瑛霞,陈宜张[9](1986)在《电刺激大鼠下丘脑和不定带引起的脊髓平均诱发电位》文中研究说明形态学已证实下丘脑-脊髓直接投射。本实验试对这一投射的电刺激反应作一些探讨。在刺激下丘脑时可在脊髓记录到一些尖锋样平均诱发电位(AEPs)。这些AEPs可以跟随200Hz 以上的高频双刺激,对窒息的耐受性较强。有效刺激点主要分布在下丘脑中部穹窿周围以及不定带。我们认为这些 AEPs可能代表沿下丘脑-脊髓直接投射通路传导的兴奋。对不定带-脊髓投射所作同样的实验,结果与前者相似。
方继良[10](2013)在《电针耳迷走神经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及其机理的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电针耳甲部迷走神经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耳甲部治疗组60例、电针上耳舟部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时,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HAMD)总评分、抑郁自评(SDS)总分、焦虑自评(SAS)总分、14项汉密尔顿焦虑(14HAMA)总评分及中医证候总评分的变化情况。采用SPSS18.0统计。于4周时,比较治疗和对照组之间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痊愈、显着进步、进步率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5)。2、SDS抑郁自评量表比较:治疗组减分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3、SAS焦虑自评量表比较:治疗组减分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9)。4、24HAMD抑郁量表总分比较:治疗组减分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5、14项汉密尔顿焦虑(HAMA)总分表比较:治疗组减分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5、中医症候总评分表比较:治疗组减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别(P>0.05)。结论:电针耳甲部迷走神经能有效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目的:本研究采用fMRI技术,在电针刺激(tVNS)正常人及抑郁症病人右侧耳甲部时,观察包括脑干的全脑血流动力学即时及延后效应,结合新近发展的脑功能网络技术,分析脑功能激活区及脑功能网络的变化,提出迷走神经刺激技术调制孤束核-边缘叶脑网络假说,探讨耳迷走神经刺激技术的脑通路,为tVNS治疗病人的疗效机理深入研究打下基础。材料和方法:本试验录用16名健康志愿者,9男7女,平均年龄23.8岁(18-27岁);另外录用了22名抑郁症病人,6男16女,平均年龄37.3岁(18-58岁)。试验通过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试验前每位受试者均填写知情同意书。试验内容:1)正常人组、病人组耳甲迷走神经刺激、正常人组对照部刺激的电针感觉对比。2)正常人组、病人组耳甲部迷走刺激fMRI组块任务态扫描。3)正常人组上耳舟部刺激的fMRI组块任务扫描。4)组块刺激前后脑静息态扫描。5)正常人耳部连续刺激6minfMRI扫描。刺激部位及仪器:选取正常人及抑郁症病人右侧耳甲部作为迷走神经刺激组,正常人上耳舟部作为对照组。采用华佗牌耳迷走神经刺激仪(TENS-200,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与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联合研制),频率为20HZ,波宽0.2ms,强度为不致产生疼痛的较大电流。图像数据处理:(1)通用线性分析(GLM)方法:数据分析采用SPM8图像分析软件。第一级分析对迷走及对照刺激组块任务fMRI数据进行个体分析。第二级分析包括组分析及组间比较,正常人与病人耳迷走神经刺激组比较,正常人迷走刺激与对照刺激组比较。(2)静息态脑功能网络联系分析:利用SPM8预处理功能数据时,分别以脑干孤束核、三叉神经核为种子,以2mm为直径的球形点为中心,行全脑功能网络的相关分析。重点分析感兴趣脑区部位,如脑干部孤束核,三叉神经核,边缘叶系统。边缘叶系统包括杏仁核(Amyg)、海马回(Hpc)、旁海马回(Phpc);额叶内侧皮层(BA10/11medial),扣带回前部(ACC)、下部皮层(BA24/32. BA25);顶叶内侧回(Precuneus, BA7medial),扣带回后部皮层(BA31)。另外还观察体感Ⅰ区、Ⅱ区、岛叶、丘脑、扣带回中部、脑干蓝斑核、黑质、网状结构、小脑蚓部等。结果:1.行为学数据-针刺穴位电流量及针感比较1.1耳针最大可忍受电流的组间比较15例正常受试者中,平均年龄(23.9±3.5岁),迷走及对照刺激电流量为:6.47±0.54mA,6.87±0.41mA,(t=-0.685,p=0.505)。16例抑郁症病人中,平均年龄(36.9±14.0岁);病人组迷走刺激的电流量为:5.93±0.36mA,电流量与正常人迷走刺激比较t=0.824,P=0.417。1.2单个针感频率在正常人与病人之间的比较同一组内单个针感发生频率不一致,但在正常人不同耳部两组间显示相似分布,麻刺、麻木、胀满、压感、热感、沉重、酸痛、钝痛、凉感,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1.3单个针感强度在正常人与病人之间的比较在正常人两组中,依次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麻刺、麻木、酸痛、胀满、热感、压感、沉重、钝痛,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在正常人与病人的耳甲部刺激中,由高到低为麻刺、麻木、胀满、酸痛、热感、沉重、压感,组间比较也未见明显差异(P>0.05)。2.脑血流动力学变化2.1正常人电针耳甲、对照部位的脑激活、负激活区域分布及差异(1)耳甲部迷走区电针刺激时脑功能变化:负激活区:广泛而较强的负激活脑区。重要的发现是,延髓部可见负激活区,相当于左侧孤束核位置。大脑部主要分布于顶上回BA7,前中央回BA4。边缘叶系统:后扣带回BA31、23、29、30,双侧颞极BA38及下颞回BA20,双侧下丘脑、旁海马回为主,海马和杏仁核,左侧腹内侧前额叶BA10也见较弱负激活。另外可见负激活于前辅助运动皮层BA6内侧部,小脑。激活区:主要位于左侧体感Ⅱ区,双侧顶叶下回BA40,右颞上回,左侧岛叶前部,额下外侧回BA44、BA47,额极。(2)对照上耳舟部电针刺激时脑功能变化:负激活区:重要的发现为,中脑右侧可见明显负激活,为三叉神经核的位置,右脑桥核团。右顶楔叶,双侧颞极,颞下叶,重要的边缘叶区域:前、中、后扣带回BA24,32,23区。左枕叶BA18区,右前额叶及额上叶,左小脑。激活区:较广泛的激活区。可见于左侧SII,双侧顶下回BA40区,额下回BA46区;右侧额下回BA44区,颞上回BA42区;左侧额中回内侧部BA8,前中央回BA6区外侧部,缘上回BA40。(3)两组间比较结果:两组间脑功能fMRI信号差别可见激活区,无负激活脑区。迷走刺激产生了更强的激活信号,主要位于右岛叶,右中脑核临近锥体束及黑质部位,右枕叶视区,左颞极,右上额叶BA6,小脑。2.2抑郁症病人耳甲部迷走区电针刺激下脑功能变化及与正常人的比较(1)抑郁症病人的迷走区刺激时脑激活、负激活区的分布激活区:广泛而较强的激活区,主要位于右小脑及枕叶,右中央前回及辅助运动皮层,左角回及枕叶,左额中下回,右颞上回,双侧体感Ⅱ区,右额上中回,丘脑,以体感区及额叶背外侧皮层为主。负激活区:主要位于边缘叶系统,双侧眶回及前扣带回(右眶回明显),右前楔回内侧部,左前扣带回内下侧部及伏核,右旁海马及梭回,下丘脑,右中额上回。(2)抑郁症病人与正常人的tVNS脑激活、负激活比较激活区:明显的激活区位于右小脑,双侧旁海马,颞中下回,下丘脑,左侧三叉神经核,初级视皮层。负激活区(均低于20个体素):右额极,右中央前回,右顶下回。2.3正常人组脑功能网络分析(1)以孤束核为种子(NTS seeding)的脑功能连接网络分析静息态网络增强区:从脑干到小脑及额顶叶为主的区域,十分广泛。孤束核区周围的脑干网状结构,三叉神经核,小脑,小脑蚓部8区。双侧颞下回,右额极,双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右岛叶,双侧基底节区,左丘脑内侧部,右舌回,左侧运动区及前辅助运动区,左前中央回,左下顶叶。(2)以三叉神经核为种子(TN seeding)的脑功能连接网络分析静息态网络增强区:右三叉神经核,左侧蓝斑核,黑质三叉神经中脑核,左杏仁核,海马,左丘脑,右侧前中后扣带回,小脑蚓部3区,双侧枕叶楔回,舌回。结论:本研究采用fMRI技术,在电针刺激正常人和抑郁症病人耳部时扫描,发现了脑功能激活及功能连接的变化,证实了经耳迷走神经刺激(tVNS)产生了与既往植入性迷走神经刺激(本文简称为invasive VNS, iVAS)研究相似的脑效应,产生了广泛的边缘叶-旁边缘叶系统调制作用。更重要的是,直接观察到经耳迷走神经刺激对脑干多个核团包括迷走神经核、三叉神经核及蓝斑核、网状结构、黑质等的效应。为经耳甲迷走神经刺激技术的中枢通路提供了新的可视性依据,为tVNS的疗效机理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人脑的前额叶腹内下侧皮层及眶回、前扣带回、岛叶、下丘脑、杏仁核及海马旁海马回及颞叶皮层,脑干部的迷走神经核、蓝斑核、黑质这些脑内的主要结构在情绪、记忆、认知调节、内环境稳定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迷走神经刺激通过脑干孤束核对这些脑区产生了明显的激活及脑功能网络调制效应。因此我们推论,迷走神经刺激技术临床显示对难治性抑郁症及癫痫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效应可能需通过孤束核-边缘叶脑网络所参与介导。
二、刺激猫下丘脑背内侧核、后核、外侧核区所引起的旁中央中脑区的平均诱发电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刺激猫下丘脑背内侧核、后核、外侧核区所引起的旁中央中脑区的平均诱发电位(论文提纲范文)
(2)猫下丘脑腹内侧核与旁中央中脑区神经联系的电生理学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方法 |
结果 |
一、HVM单刺激 |
二、HVM双刺激 |
三、HVM短串刺激 |
四、短串刺激与双刺激所得结果比较 |
五、HVM刺激点与中脑中央灰质反应点之间的位置关系 |
六、间脑和中脑交界脑区逐点损毁对中脑AEP的影响 |
讨论 |
(5)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亚微结构、化学构筑及其传出投射的定位、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文摘要 |
二、英文摘要 |
三、文献综述 |
四、第一章 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的亚微结构及几种活性物质的分布 |
1.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的亚微结构 |
2.14种神经活性物质免疫反应阳性结构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的分布 |
3.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5-HT和SP共存神经元的观察 |
4.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5-HT样、SP样和L-ENK样免疫反应阳性亚微结构的观察 |
5.图版说明和图 |
6.参考文献 |
五、第二章 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下行投射 |
1.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向小脑皮层的投射 |
2.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向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孤束核的5-HT能投射 |
3.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向大中缝核的投射 |
4.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向伏核和大中缝核的分支投射 |
5.图版说明和图 |
6.参考文献 |
六、第三章 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大中缝核-脊髓间接通路 |
1.材料和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图版说明和图 |
5.参考文献 |
七、第四章 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向伏核的5-HT能投射及伏核内5-HT能和M-ENK能免疫反应阳性结构的观察 |
1.伏核的细胞构筑 |
2.伏核的亚微结构 |
3.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向伏核的5-HT能投射 |
4.伏核内5-HT样和M-ENK样免疫反应阳性结构的观察 |
5.图版说明和图 |
6.参考文献 |
八、致谢 |
(6)c-fos基因在中枢神经功能网络系统及离体神经元的表达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c—fos基因及其在神经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
一、c—fos原癌基因及其分子生物学特征 |
二、c—fos表达在神经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
三、c—fos在中枢神经系统诱导表达的特点 |
文献综述二:c—fos基因在痛觉—伤害感受及反应系统的诱导表达 |
一、目前研究的方面及进展 |
二、外周伤害性刺激后c—fos在CNS各部位表达及其作为痛觉传导、反应途经中神经元活动标记物的利弊 |
三、伤害性刺激诱导c—fos在CNS表达的分子机理 |
文献综述三:霍乱毒素B亚单位与细胞内钙及c—fos基因表达 |
一、CB与GM_1相互作用及其调节生长、分化作用 |
二、CB与GM_1结合后使细胞内钙迅速增高 |
三、CB诱导c—fos基因快速高表达及其机制分析 |
前言 |
部分材料与方法 |
论文一:针刺大鼠舌尖后Fos蛋白在痛觉—伤害性感受及反应系统的时空分布 |
论文二:味觉刺激及味觉条件反射训练后c—fos基因在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 |
论文三:运动皮质内微注射Bay K8644诱导c—fos在中枢神经元,尤其是下运动神经元(Mn)的表达 |
论文四:霍乱毒素B亚单位对大鼠接触脑脊液神经元及胶质—室管膜细胞c—fos表达的诱导 |
论文五: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培养海马细胞c—fos基因诱导表达的研究 |
论文六:Bay K8644、A23187、K~+及海人酸对大鼠离体培养海马及皮层神经元c—fos表达的诱导作用 |
论文七:大鼠离体海马脑片缺氧过程中c—fos表达及Calbindin D_(-28K)的动态变化 |
论文八:一种fos基因DNA探针的制备及用于标记大鼠脊髓c—fos mRNA—非同位素原位杂交 |
结论 |
已发表文章及参加会议情况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一、综述一参考文献 |
二、综述二、论文一参考文献 |
三、论文二参考文献 |
四、论文三参考文献 |
五、综述三、论文四参考文献 |
六、论文五参考文献 |
七、论文六参考文献 |
八、论文七参考文献 |
九、论文八参考文献 |
(10)电针耳迷走神经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及其机理的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综述一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简介及针剌研究应用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针刺穴位脑效应fMRI国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迷走神经电剌激脑效应功能成像研究现况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电针耳迷走神经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治疗方法 |
1.3 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 |
1.4 临床数据处理和分析 |
1.5 疗效判定标准 |
2. 试验结果 |
2.1 基线情况 |
2.2 疗效比较 |
2.3 不良事件发生率 |
2.4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3.1 VNS治疗抑郁症研究 |
3.2 电针及耳针治疗抑郁症研究 |
3.3 tVNS治疗抑郁症疗效分析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fMRI脑功能影像tVNS机理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行为学数据—针刺穴位电流量及针感比较 |
2.2 脑血流动力学变化 |
3. 讨论 |
3.1 耳电针针感分析 |
3.2 耳针与tVNS联系的神经解剖基础研究 |
3.3 VNS的神经化学基础 |
3.4 fMRI在针灸研究的应用 |
3.5 iVNS脑效应的功能成像研究 |
3.6 tVNS的fMRI任务态研究 |
3.7 tVNS后的即时后效应脑功能网络的fMRI研究 |
3.8 右侧迷走神经刺激脑功能成像研究的意义 |
3.9 局限性 |
4. 结论 |
5.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 图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附件 |
四、刺激猫下丘脑背内侧核、后核、外侧核区所引起的旁中央中脑区的平均诱发电位(论文参考文献)
- [1]刺激猫下丘脑背内侧核、后核、外侧核区所引起的旁中央中脑区的平均诱发电位[J]. 袁文俊,朱鹤年,陈宜张.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83(S1)
- [2]猫下丘脑腹内侧核与旁中央中脑区神经联系的电生理学观察[J]. 袁文俊,陈宜张. 生理学报, 1983(04)
- [3]电刺激猫下丘脑背内侧区、后区所引起的旁中央中脑区的平均诱发电位[J]. 袁文俊,陈宜张. 科学通报, 1984(22)
- [4]猫下丘脑腹内侧核与旁中央中脑区的神经联系及某些电生理学特征[J]. 袁文俊,朱鹤年,陈宜张.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83(S1)
- [5]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亚微结构、化学构筑及其传出投射的定位、定性研究[D]. 李云庆. 第四军医大学, 1989(02)
- [6]c-fos基因在中枢神经功能网络系统及离体神经元的表达与机理研究[D]. 刘智平.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1993(11)
- [7]刺激下丘脑背内侧核等部位引起的旁中央中脑平均诱发电位[J]. 陈宜张,陈均. 科学通报, 1982(08)
- [8]疼痛的临床神经生理学近展[J]. 秦震. 国外医学参考资料.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1974(01)
- [9]电刺激大鼠下丘脑和不定带引起的脊髓平均诱发电位[J]. 翁瑛霞,陈宜张. 生理学报, 1986(04)
- [10]电针耳迷走神经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及其机理的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D]. 方继良.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3(11)
标签:下丘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