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蒸腾对高孔隙膨胀土地基变形的影响

植被蒸腾对高孔隙膨胀土地基变形的影响

一、植被蒸腾作用对高孔隙膨胀土地基变形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准[1](2021)在《膨胀土边坡生态护坡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雷文凯[2](2021)在《客土覆盖的膨胀土边坡表层水分迁移特性及调控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膨胀土是在自然地质过程中形成的富含亲水性矿物的粘土,其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分布范围广泛、地质灾害频发,膨胀土边坡失稳是最为严重的地质问题之一。水分是决定膨胀土物理力学特性的关键因素,干湿循环导致的复杂土水相互作用是胀土边坡发生浅层破坏的重要原因,而以非胀缩性粘土和砂为主要原料的植被客土覆盖层,具有水分存储、蒸散、侧向导排等功能及绿色环保、造价低、易维护等优点,将其通过土工格室覆盖于膨胀土边坡之上,从调控表层含水量的角度对边坡进行轻量化防护,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针对膨胀土边坡在干湿循环作用下易发生浅层失稳问题,提出基于客土覆盖的膨胀土边坡表层含水量调控方法。利用考虑倾角及客土层的降雨入渗理论模型,分析了客土层厚度、渗透系数、基质吸力水头、降雨强度及持时等参数对客土覆盖的膨胀土边坡降雨入渗的影响。建立客土覆盖的膨胀土边坡现场试验基地,研究了人工降雨及自然气候作用下边坡表层的湿热性状,并探讨了客土层对膨胀土边坡的防渗保湿性能。采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客土层的渗流调控性能,并对其作了设计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客土层覆盖的膨胀土边坡的长期湿热性状、变形及稳定性。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在分析边坡表层水量平衡要素及水分传递方式的基础上,建立考虑倾角及客土层的斜坡改进入渗模型,探讨了客土层厚度、渗透系数、基质吸力水头、边坡倾角、降雨强度及持时等因素对膨胀土边坡降雨入渗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边坡倾角在超过60°后,随着倾角增大,雨水入渗到膨胀土边坡层所需的降雨历时增大;雨强在小于20mm/h时,随着雨强增大,雨水入渗到膨胀土边坡层所需的降雨历时显着减小。从坡面入渗的水分容易在倾斜的粗粒土层排出边坡,这有助于客土层防渗作用的长期有效发挥,对于细粒土与粗粒土组合的双客土层,粗粒土厚度对雨水入渗到膨胀土边坡层所需的降雨历时几乎无影响。(2)建立不同客土层覆盖的膨胀土边坡现场试验基地,开展人工降雨条件下的边坡径渗流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含砂双客土层覆盖的膨胀土边坡土体含水量受降雨影响的程度小于单一客土覆盖的膨胀土边坡。砂层的侧向导排在雨水运移到砂-膨胀土界面时开始发挥作用,侧向导排速率随降雨的进行持续增大,在降雨结束时达到峰值,降雨停止后导排速率不断减小;雨强越大,砂层的侧向导排水产生的时间越早,侧向导排作用越强;侧向导排在降雨停止后仍能持续较长时间,且降雨停止后的侧向导排量占总导排量较大的比例。(3)对不同客土层覆盖的膨胀土边坡在现场自然气候下的性状进行了一年的监测,并探讨了客土层对膨胀土边坡的防渗保湿性能。结果表明:双客土层覆盖的边坡膨胀土层的含水量及水势受气候因素的影响明显减弱。在一年的监测期内,单一客土层最终透水量接近200mm,占总降雨量的17.7%;双客土层透水量几乎不受累计降雨量的影响,增长速率缓慢,最终透水量仅为40mm,仅占总降雨量的3.7%。单、双客土层覆盖的边坡膨胀土层在旱季的最终累计失水量分别为27mm、9mm,失水速率分别为0.351mm/d、0.117mm/d,铺设砂层的双客土层较单一客土层对膨胀土边坡土体有更好的保湿作用。(4)建立了双客土层覆盖的膨胀土边坡的渗流分析数值模型,对影响渗流的边坡倾角及客土层的厚度、渗透系数、进水压力值、初始孔压等参数作了敏感性分析,提出并验证了渗流调控优化设计方法及实例。结果表明:表层粘土厚度及孔压几乎不影响双客土层对膨胀土边坡的防渗性能,而表层粘土饱和渗透系数越小,客土层防渗性能越强,临界饱和渗透系数为1.5×10-8m/s。铺设砂层能显着提高客土层对膨胀土边坡的防渗性能,但砂层厚度不宜过大,其最佳铺设厚度在20cm左右;砂层饱和渗透系数越大,越有利于客土层防渗性能的发挥;在进水值不大于12k Pa时,砂土进水值越小,客土层防渗性能越强,砂土宜优先采用进水值低(粒径较粗)的颗粒。(5)对不同客土层覆盖的膨胀土边坡长期湿热性状、变形及稳定性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双客土覆盖的边坡土体孔压变化幅度及速率明显缓于裸坡和单客土层覆盖的边坡,双客土覆盖的边坡膨胀土层土体体积含水量维持在0.32m3/m3附近的相对平衡状态,土层存储水量的增长速率显着小于单客土层及无客土层,在6年总累积降雨量为7379mm的条件下,其坡面总累积径流量为1659.2mm,占总累积降雨量的22.5%;土体蒸发量、植被蒸腾量分别为1023.8mm、1600.1mm,分别占总累积降雨量的13.9%、21.7%。土层存储量、砂层侧向导排量分别为209.8mm、2886.0mm,分别占总累积降雨量的2.8%、39.1%,砂层的侧向导排是耗散降雨的最主要途径。无客土层、单客土层、双客土层覆盖的边坡坡脚0.5m深度处土体的最终位移分别为6mm、4.5mm、3.8mm左右,且双客土层覆盖的边坡的变形增长速率最低。双客土覆盖的边坡膨胀土层土体湿度长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其安全系数也一直保持在较高状态;单客土覆盖的边坡及裸坡土体经历了多次次干湿循环的影响,在早期降雨阶段即发生失稳。双客土层能很好地保证膨胀土边坡的长期稳定性。

王浩[3](2021)在《南宁地区绿色屋顶生物炭改良土壤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发达国家城镇化建设早,高房龄建筑楼板承载力不足,绿色屋顶大多使用轻质人造基质。我国城镇化起步晚,有条件使用成本经济、环境友好的天然土基质。但我国耕地资源紧张,绿色屋顶建设不应侵占农业用土,宜对当地非农用土改性利用。生物炭是一种碱性的土壤改性剂,对环境相对友好且成本低廉。因此,本研究针对广西南宁当地膨胀土,采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绿色屋顶生物炭改性土的工程性质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从宏观角度出发,在未种植植被的情况下,研究了生物炭改性前后基质土的持水性、渗透性、隔热能力、蓄热能力与裂隙发育等性质。研究表明:5%改性土持水性在4种基质土中最佳,其兼顾了短期储水与长期保水。在不同干密度、饱和度条件下,5%改性土的渗透性均强于素土。生物炭降低了土壤导热系数,因此增强了基质土的隔热能力;而生物炭对基质土蓄热能力的提升很有限。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生物炭有助于抑制土壤裂隙生成与发育。定量化地评价了生物炭的改性作用,分析了生物炭改性土应用于绿色屋顶的可行性与优势。(2)从微观角度出发,对比了素土与改性土的微观结构特征与化学组分。结果表明:改性土中存在更多的颗粒接触点间化学键与化学胶结物质,这有助于抑制土壤开裂。热重分析发现生物炭与素土热稳定性良好,且生物炭存在老化现象。生物炭表面孔隙多为介孔与微孔,而素土则多为介孔与大孔。生物炭的比表面积接近膨胀土的3倍,有更多的接触面吸附水分。阐述了生物炭对土壤改性的物理、化学机理,搭建了微观理化性质与宏观工程性质之间的“桥梁”。(3)开展种植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包括:监控气象参数与蒸散发量、评价植物长势、实测不同深度的渗透系数,以及基于实测数据模拟分析降雨量与降雨历时的影响性。研究表明:蒸散发量主要受控于空气湿度与光照强度。5%改性土培植的植物长势最佳,过量生物炭反而不利于植物生长。生物炭主要通过影响根系发育,间接改变基质土渗透性。素土种植组深层土渗透性极差,而5%改性土整体渗透性优良。对于绝大多数降雨,5%改性土基质可有效削减径流峰值,并延缓峰值出现的时间。揭示了植被-生物炭-土壤的相互作用关系,为生物炭改良型绿色屋顶在南宁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4](2021)在《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提出作为路面的基础,稳定、坚实、耐久的路基是确保路面质量的关键,而中国一直存在着"重路面、轻路基"的现象,使得路基病害导致的路面问题屡禁不止。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了路面病害与路基质量的关联性,从而促进了路基工程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不断涌现。该综述以近几年路基工程相关的国家科技奖的技术创新内容、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中文权威期刊的论文、Web of Science中的高水平论文的关键词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路基工程五大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涵盖了:地基处理新技术、路堤填料工程特性、多场耦合作用下路堤结构性能演变规律、路堑边坡的稳定性、路基支挡与防护等。可为路基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与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健伟[5](2020)在《西南地区某山区机场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南地区地形地貌条件复杂,地势起伏大,而建造山区机场必然会形成大面积、跨越多个地质单元的高填方边坡,因此新建山区机场场地整体稳定性及高填方边坡稳定性一直是西南地区机场建设项目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对拟建机场进行野外的调查,收集研究区工程地质详勘和专项勘察资料,结合工程实际,分析研究区环境地质条件。从自然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填土体在自身荷载作用下引起的变形分析、高填方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三个方面研究高填方边坡失稳的主要因素,进而对高填方边坡稳定性进行综合分析评价。(1)文章根据研究区自然边坡的地质条件、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宏观分析了自然边坡的变形破坏形式。运用Flac-3D软件分析计算自然边坡各重点部位在天然条件和降雨作用下自然边坡的应力分布规律和变形规律;选用摩尔-库仑屈服准则,圈出边坡的塑性破坏区。综合分析得出自然边坡在天然状态及降雨条件下均处于稳定状态,得出顺层挤压带(G1)对自然边坡稳定影响是有限的,不会形成深层的滑移面;(2)利用软件Geostudio/Sigma模块,以研究区高填方边坡的典型剖面作为地质模型的基本依据,按照有限元的建模原则,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填土体在自重作用下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分析结果为填方边坡会在坡脚处和填土体厚度最大处形成剪应力集中,从而产生沉降变形伴随着一定的坡外位移变形;剪应变主要发生在填土体与第四系覆盖层的接触面或第四系覆盖层内,从而可能形成贯通的滑移面;(3)通过对二维典型剖面采用软件Geo-studio/Slope模块在不同工况下应用极限平衡原理,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对比,搜索最危险滑动面。结合Flac-3D软件分析计算高填方边坡不同部位的应力分布情况和圈出填土体和G1挤压带的塑性破坏区。综合对高填方边坡的二维和三维的计算结果显示高填方边坡在天然状态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而在降雨和地震工况下则会发生破坏,可能沿着填方体以及强风化层发生变形失稳破坏;但挤压带基本处于受剪切状态,其塑性区没有贯通,因此难以发生整体的边坡变形失稳破坏;(4)根据边坡稳定性评价结果,对高填方边坡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建议。

王炳忠[6](2019)在《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微膨胀泥岩渗透特性试验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不断发展,线路不可避免经过一些地质不良地段,而高铁建设对线路的平顺性、舒适性、安全性要求高,因此对不同地基土如何更好适应高铁建设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微弱膨胀性的兰新高铁泥岩在建设运营中引起多处路基上拱,致使高铁安全正常运行带来了潜在的隐患。本文以兰新高铁地基微泥岩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勘察、室内渗透试验、现场原位渗透试验,系统研究了高速铁路微膨胀泥岩渗透特性与变形特性,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兰新高铁典型上拱段现场调研,从地形地貌、水文地质、钻芯取样等角度分析导致路基上拱原因,得出地基泥岩是引起路基上拱的可能原因。(2)以微膨胀泥岩为研究对象,进行矿物成分分析、自由膨胀率、液限、阳离子交换量基本特性试验,发现含有少量蒙脱石等膨胀性矿物,且自由膨胀率和阳离子交换量结果表明具有膨胀性。为进一步确定微膨胀泥岩宏观膨胀变形特性,进行了室内膨胀变形试验和膨胀力试验,分析了上覆荷载、含水量因素对膨胀变形影响规律以及土体膨胀特性、含水量因素对膨胀力影响规律,得出上覆荷载对膨胀变形具有抑制作用,膨胀变形随含水量的增加呈缓慢增长、加速增长、稳定增长三阶段增长特征;膨胀力随初始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土体内膨胀性黏土矿物含量越多,试样膨胀力越大。(3)进行泥岩饱和渗透试验和非饱和渗透试验,确定现场原状泥岩饱和渗透系数大小,并对比了原状土与重塑土渗透系数差异,得出原状土饱和渗透系数比重塑土饱和渗透系数小约为1个数量级;从影响土体渗透性因素出发,探究了上覆荷载、干密度对泥岩饱和渗透性影响,得出上覆荷载对土体饱和渗透系数具有弱化作用,结合压汞试验结果,分析了土体渗透性与孔隙结构具有密切关系,干密度越大,孔隙含量越小,渗透系数越小。使用自制渗透筒,进行了不同上覆荷载下非饱和土渗透模型试验,得出了土体水分渗透速度随上覆荷载和渗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4)进行不同上覆荷载约束下现场原位渗透试验,分析了膨胀变形随时间阶段性增长规律,得出膨胀变形随上覆荷载增大而减小,两者之间呈良好的幂函数关系;不同上覆荷载下水平(竖向)平均渗透速度随渗透距离增加呈减小趋势,通过对试验数据分析,得出水平(竖向)平均渗透速度与渗透距离呈良好线性关系;上覆荷载对泥岩渗透性具有减弱作用,水平(竖向)平均渗透速度与上覆荷载呈良好线性关系,对预测泥岩渗透范围具有参考意义。(5)结合室内试验和原位试验,分析了导致路基上拱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地基微膨胀泥岩和水分是发生膨胀的主要原因,并对路基上拱整治措施进行探讨。

王文良[7](2018)在《膨胀土高填方变形控制及边坡稳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膨胀土高填方沉降变形控制及边坡稳定性问题是膨胀土地区大型土石方工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国内外主要对公路工程中涉及的规模较小的膨胀土填方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于机场工程中规模较大的膨胀土高填方沉降变形及边坡稳定性问题尚无系统的处理技术可以借鉴,目前主要参考公路工程的经验做法。本文依托建设工程实际,在分析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室内及现场试验、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等方法,对膨胀土高填方沉降变形控制及高边坡稳定性问题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机场膨胀土高填方沉降变形控制及边坡稳定性控制技术。主要成果体现在:1.研究了高填方地基土的基本工程性质及膨胀性、重塑膨胀土和石灰改良膨胀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探明了重塑膨胀土工程性质与压实度、含水率等指标的关系和改良膨胀土的膨胀性及强度与石灰掺量、压实度及养护时间的关系,为进行变形及稳定性分析提供基础。2.基于室内试验,开展了膨胀土土-水特性研究,分析了干湿循环作用下膨胀土抗剪强度的变化规律,探明了膨胀土基质吸力与持水状态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膨胀土抗剪强度公式。基于天然环境下大型模型试验,揭示了大气干湿循环对膨胀土填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和膨胀土填方边坡裂隙发展规律,分析了膨胀土边坡产生浅层滑塌的主要原因,揭示了填方边坡裂隙发展过程,为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参数及支撑。3.提出了膨胀土高填方变形控制标准;基于机场高填方“三面一体”控制论,提出了膨胀土高填方“四面一体”控制理论,基于该理论,提出了协调膨胀土高填方“四面一体”各要素的综合处理技术,解决了安康机场膨胀土高填方工程的沉降变形控制问题。4.采用极限平衡法和数值分析法对不同工况下膨胀土高填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与对比;提出了适合现场实际条件的不同降雨模式,采用考虑二维饱和-非饱和渗流的有限元模型及稳定性分析模型,分析了高边坡的渗流及稳定性,确定了边坡地基处理范围和坡面隔水防护层厚度,提出了膨胀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问题处理技术,为膨胀土填方边坡设计及施工提供技术指导。采用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对膨胀土高填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判。

程永振[8](2017)在《黑棉土路基处治与路面结构一体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东部非洲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不断遇到黑棉土带来的工程问题。黑棉土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开裂的工程特性,易造成铺筑在其上的路基路面结构开裂。因此,有必要对黑棉土的工程特性、处治技术和路面结构组合进行深入研究。为了分析黑棉土的物理化学和强度特性,进行了颗粒分析、矿物组成分析、液塑限、自由膨胀率、阳离子交换量、击实和CBR试验。结果表明,黑棉土黏粒含量高,液限和塑性指数高,自由膨胀率大,蒙脱石含量高,交换性阳离子数量大,CBR值小。蒙脱石含量高,更易吸附较多的可交换阳离子,导致了黑棉土的强膨胀性。为了分析黑棉土地区的路基初始开裂行为,使用Abaqus模拟了典型路基断面的路堤顶部张拉应力峰值和峰值位置的改变。模拟表明,蒸发强度越大,地表蒸发时路堤顶面张拉应力峰值增大越快,其位置越靠近路肩。厚层黑棉土有助于路堤顶面张拉应力峰值快速到达其抗拉强度阈值。路堤越高,路堤顶面张拉应力峰值越小,其位置越远离路肩。随着黑棉土地基处治深度的增加,路堤最大主应力峰值、开裂范围和深度逐渐减小,不过,不同黑棉土埋深和路堤高度下,地基处治深度对路堤初始开裂的影响差异较大。因此,不同路堤高度和黑棉土埋深宜采用不同的地基处治深度。针对黑棉土的工程特性,提出了黑棉土路堤的化学和物理处治方法。采用液塑限、CBR等试验,分析了石灰和火山灰对黑棉土工程性质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物理处治技术路堤的变形特性。结果表明,石灰和石灰火山灰复配极大地改善了黑棉土的工程特性,6%的石灰或3%的石灰和15%的火山灰复配处治的黑棉土即可满足路基设计规范对路堤填料的要求。黑棉土包边处治时,路堤变形随着地基处治深度和包边处治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基于弯沉等效的黑棉土路基刚度补偿设计可用于确定其顶封层的厚度。黑棉土地基土工膜处治时,处治深度宜通过大气影响深度确定。试验路监测结果验证了不同黑棉土路堤物理处治技术的有效性。为了分析不同路面结构对黑棉土处治路堤的适应性,使用Abaqus模拟了黑棉土处治路堤上铺筑沥青路面结构时的路表变形及路面附加应力。结果表明,底基层模量和厚度的变化对路表变形的影响甚微,而对路面结构的附加应力影响较大。黑棉土处治路堤上铺筑夹层结构时,底基层的模量和厚度宜适当增大,铺筑半刚性基层结构时,采用常规模量和设计厚度即可。通过灰色关联决策分析可知,设置抗疲劳层的级配碎石夹层路面结构较半刚性基层结构更能适应黑棉土处治路堤的不均匀变形。

郭鹏[9](2013)在《膨胀土路堤长期稳定性数值分析》文中指出本文以南阳某高速公路为依托,以南阳典型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在对膨胀土特殊工程性状展开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大气降雨入渗、蒸发蒸腾作用以及地下水位变动等环境因素引起的温、湿度环境变化以及土体内水分迁移,通过膨胀土基本物性试验以及力学特性实验、路堤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计算,探讨土体内水分迁移规律对膨胀土路堤长期稳定性能的影响机理。论文通过对膨胀土特殊工程性状的分析,总结出气候营力引起的土体内水分迁移是膨胀土工程性状的主要影响因素,显示出膨胀土特殊的环境影响性状。针对典型膨胀土,考虑土体含水率的变化以及干湿循环对膨胀土长期强度的影响,开展了一系列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石灰改性能够较为有效地抑制膨胀土的胀缩,并显着改善其渗透性和持水性能,增强膨胀土的长期强度。考虑大气降雨入渗、蒸发蒸腾作用以及地下水位变动等环境因素,运用GeoStudio有限元软件中的VADOSE/W模块和SLOPE/W模块对不同工况的路堤填筑工程开展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当大气环境持续干旱或连续降雨时,素土路堤和灰土路堤堤身的稳定性均能满足规范要求,灰土路堤堤身稳定性的安全储备要高于素土路堤。可见,膨胀土路堤采用灰土包边的处理方式,可有效抵抗恶劣气象环境对膨胀土路堤的影响,并保证路基变形的长期稳定。

胡甜[10](2013)在《干湿循环下长沙绕城高速公路典型路基土软化特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干湿循环环境下路基土体呈现一定的软化特性,其强度和抗变形能力下降,极易导致路基失稳及过量沉降的工程问题。南方湿热地区降雨量丰富,河流密集,在这些地区修建的高速公路路基受干湿循环软化效应影响明显,特别是滨水临河地区地下水位变化明显,水敏感性极差的红砂岩浸水路基极易出现不均匀沉降及过量沉降的工程问题。季节性交替变化引起的干湿循环作用严重影响了路基土体的工作性能。如何降低干湿循环效应对浸水高路堤变形与沉降的影响已成为公路交通建设领域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以长沙绕城高速公路为依托,通过路基湿度状况现场调研及大量的室内试验,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结合施工期及运营期高速公路路基工作区、路基地基土及红砂岩路堤堤身含水率分布情况现场调查结果,系统分析了路基土干湿循环环境的形成过程及机理;(2)通过干湿循环条件下路基软粘土、不同液限路基粘土的直剪试验,考虑循环次数、液限含水率及增湿与脱湿过程中的差异性,深入分析了路基土在干湿循环环境下的软化特性;(3)对红砂岩路基填料进行反复浸水干湿循环条件下大型一维压缩试验,深入分析了红砂岩路基填料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的软化机理;(4)基于压缩试验成果,提出了考虑反复浸水干湿循环作用影响的浸水路堤沉降简化计算方法,并结合路基沉降观测数据采用灰色Verhulst预估模型预估工后沉降,预估结果与简化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二、植被蒸腾作用对高孔隙膨胀土地基变形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被蒸腾作用对高孔隙膨胀土地基变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客土覆盖的膨胀土边坡表层水分迁移特性及调控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膨胀土的水敏性
        1.2.2 膨胀土边坡的入渗特性与蒸发响应
        1.2.3 膨胀土边坡的防护技术
        1.2.4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工作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2 关键问题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客土覆盖的斜坡水分迁移理论分析
    2.1 引言
    2.2 土体水分迁移机理
        2.2.1 土体水分形态和势能
        2.2.2 土体水力特性
        2.2.3 土中水流动定律
    2.3 客土层的水分传递
        2.3.1 坡面径流和入渗的形成
        2.3.2 水量平衡
        2.3.3 水分蒸散
        2.3.4 湿热耦合
    2.4 客土层对膨胀土边坡降雨入渗的影响
        2.4.1 斜坡Richards渗流方程
        2.4.2 斜坡改进入渗模型
        2.4.3 考虑客土层的边坡入渗模型
        2.4.4 客土层参数对边坡入渗的影响
    2.5 本章小节
第三章 客土覆盖的膨胀土边坡现场试验基地建设
    3.1 引言
    3.2 试验基地概况
        3.2.1 场地气候特征
        3.2.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2.3 试验边坡布置方式及客土覆盖型式
    3.3 仪器设备
        3.3.1 体积含水量传感器
        3.3.2 土体水势及温度传感器
        3.3.3 现场气候监测系统
        3.3.4 数据采集及无线传输系统
        3.3.5 太阳能供电系统
        3.3.6 人工降雨及径流导排收集系统
    3.4 试验边坡建设过程
        3.4.1 膨胀土边坡开挖成形
        3.4.2 客土层的铺设
        3.4.3 传感器的埋设
        3.4.4 植被种植
    3.5 本章小节
第四章 人工降雨条件下边坡径渗流特性分析
    4.1 引言
    4.2 降雨试验方案
        4.2.1 降雨强度及持时的确定
        4.2.2 仪器设备检查
        4.2.3 测试项目及流程
    4.3 不同覆盖条件下边坡径渗流响应
        4.3.1 初始条件
        4.3.2 径渗流过程分析
        4.3.3 土体含水量及水势变化规律
    4.4 植被客土层对边坡防渗性能分析
        4.4.1 水分运移过程
        4.4.2 植被截留及坡面净入渗量
        4.4.3 客土层侧向导排
        4.4.4 水量平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边坡表层湿热性状的现场气候响应
    5.1 引言
    5.2 现场长期监测方案
    5.3 监测结果
        5.3.1 现场气象情况
        5.3.2 现场植被生长状况
        5.3.3 客土及膨胀土温度响应
        5.3.4 土体含水量响应
        5.3.5 土体水势响应
    5.4 现场土体土水特征曲线分析
        5.4.1 土水特征点
        5.4.2 增湿段与脱湿段划分
        5.4.3 土水特征曲线拟合
    5.5 客土层对边坡防渗保湿作用分析
        5.5.1 植被客土层对膨胀土温度变化的影响
        5.5.2 植被客土层对膨胀土水分变化的影响
        5.5.3 膨胀土层储水量及客土层防渗性能分析
        5.5.4 客土层保湿性能评估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渗流调控数值分析及设计优化
    6.1 引言
    6.2 基本模型渗流分析
        6.2.1 几何模型和计算参数
        6.2.2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6.2.3 计算结果
    6.3 膨胀土边坡自身特性对渗流的影响分析
        6.3.1 坡度的影响
        6.3.2 饱和渗透系数的影响
        6.3.3 初始孔隙水压力的影响
    6.4 客土层对防渗性能的影响参数分析
        6.4.1 客土层厚度的影响
        6.4.2 客土饱和渗透系数的影响
        6.4.3 砂土进水值的影响
        6.4.4 表层粘土初始孔压的影响
    6.5 渗流调控设计优化
        6.5.1 渗流调控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6.5.2 防渗方案优化设计方法
        6.5.3 优化设计实例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长期水分调控效果分析
    7.1 引言
    7.2 边坡土体长期湿热性状计算模型
        7.2.1 几何模型
        7.2.2 材料参数
        7.2.3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7.3 长期湿热性状分析结果
        7.3.1 蒸散量及土体温度
        7.3.2 孔隙水压力
        7.3.3 体积含水量
        7.3.4 水量分配情况
    7.4 边坡长期变形及稳定性分析
        7.4.1 计算模型
        7.4.2 计算参数
        7.4.3 计算结果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3)南宁地区绿色屋顶生物炭改良土壤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绿色屋顶的研究现状
        1.2.2 生物炭改性土的研究现状
        1.2.3 绿色屋顶生物炭改性基质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生物炭改性土宏观性质研究
    2.1 引言
    2.2 三相多孔介质水热性质的理论分析
        2.2.1 水分质量守恒
        2.2.2 空气质量守恒
        2.2.3 热力学第一定律
    2.3 试验方案与准备工作
        2.3.1 试验材料
        2.3.2 土壤持水性试验
        2.3.3 土壤渗透性试验
        2.3.4 土壤导热性试验
        2.3.5 土壤比热容试验
        2.3.6 土壤裂隙发育试验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2.4.1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2.4.2 饱和渗透系数与非饱和渗透系数
        2.4.3 导热系数
        2.4.4 比热容
        2.4.5 开裂机理与裂隙发育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物炭改性土微观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方案
        3.2.1 化学性质
        3.2.2 微观结构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化学官能团与元素分析
        3.3.2 热稳定性与生物炭老化
        3.3.3 孔径分布与微观形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种植试验与降雨入渗数值模拟
    4.1 引言
    4.2 试验方案与准备工作
        4.2.1 蒸腾作用与光合作用
        4.2.2 渗透试验与生化试验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1 蒸散发量的统计分析
        4.3.2 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
        4.3.3 不同深度含根土的渗透系数
        4.3.4 根系分泌活性与菌落丰富度
        4.3.5 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养分淋失
    4.4 降雨入渗数值模拟
        4.4.1 南宁降雨数据与模型参数
        4.4.2 降雨量对雨水截留的影响
        4.4.3 降雨历时对雨水截留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4)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索 引
0 引 言(长沙理工大学张军辉老师、郑健龙院士提供初稿)
1 地基处理新技术(山东大学崔新壮老师、重庆大学周航老师提供初稿)
    1.1 软土地基处理
        1.1.1 复合地基处理新技术
        1.1.2 排水固结地基处理新技术
    1.2 粉土地基
    1.3 黄土地基
    1.4 饱和粉砂地基
        1.4.1 强夯法地基处理技术新进展
        1.4.2 高真空击密法地理处理技术
        1.4.3 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
        1.4.4 微生物加固饱和粉砂地基新技术
    1.5 其他地基
        1.5.1 冻土地基
        1.5.2 珊瑚礁地基
    1.6 发展展望
2 路堤填料的工程特性(东南大学蔡国军老师、中南大学肖源杰老师、长安大学张莎莎老师提供初稿)
    2.1 特殊土
        2.1.1 膨胀土
        2.1.2 黄 土
        2.1.3 盐渍土
    2.2 黏土岩
        2.2.1 黏 土
        2.2.2 泥 岩
        (1)粉砂质泥岩
        (2) 炭质泥岩
        (3)红层泥岩
        (4)黏土泥岩
        2.2.3 炭质页岩
    2.3 粗粒土
    2.4 发展展望
3 多场耦合作用下路堤结构性能演变规律(长沙理工大学张军辉老师、中科院武汉岩土所卢正老师提供初稿)
    3.1 路堤材料性能
    3.2 路堤结构性能
    3.3 发展展望
4 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长沙理工大学曾铃老师、重庆大学肖杨老师、长安大学晏长根老师提供初稿)
    4.1 试验研究
        4.1.1 室内试验研究
        4.1.2 模型试验研究
        4.1.3 现场试验研究
    4.2 理论研究
        4.2.1 定性分析法
        4.2.2 定量分析法
        4.2.3 不确定性分析法
    4.3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4.3.1 有限元法
        4.3.2 离散单元法
        4.3.3 有限差分法
    4.4 发展展望
5 路基防护与支挡(河海大学孔纲强老师、长沙理工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5.1 坡面防护
    5.2 挡土墙
        5.2.1 传统挡土墙
        5.2.2 加筋挡土墙
        5.2.3 土工袋挡土墙
    5.3 边坡锚固
        5.3.1 锚杆支护
        5.3.2 锚索支护
    5.4 土钉支护
    5.5 抗滑桩
    5.6 发展展望
策划与实施

(5)西南地区某山区机场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边坡稳定性分析法的研究现状
        1.2.2 高填方边坡变形的研究现状
        1.2.3 边坡工程加固技术发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环境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机场概况
        2.1.2 气象水文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区域地形地貌
        2.2.2 区域地层
        2.2.3 地质构造
        2.2.4 水文地质概况
        2.2.5 区域构造稳定性
    2.3 研究区基本地质条件
        2.3.1 地形地貌
        2.3.2 地层岩性
        2.3.3 构造
        2.3.4 水文地质条件
        2.3.5 物理地质现象
第三章 研究区岩土体工程特性
    3.1 研究区岩土体工程物理力学性质
        3.1.1 室内岩土试验成果
        3.1.2 挤压带(G1)重塑土测试成果
        3.1.3 原位测试成果
        3.1.4 岩、土体参数建议取值
    3.2 研究区岩土体特征
        3.2.1 总体特征
        3.2.2 土的工程特性评价
        3.2.3 岩石工程特性评价
        3.2.4 挤压带工程特性评价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填方地基稳定性分析
    4.1 高填方地基破坏影响因素
    4.2 高填方地基变形破坏形式
    4.3 高填方地基稳定性计算
        4.3.1 FLAC-3D理论及原理
        4.3.2 模型概化及建立
        4.3.3 边界条件及参数的选取
        4.3.4 计算结果与稳定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填方边坡变形及稳定性分析
    5.1 高填方边坡变形破坏分析
        5.1.1 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5.1.2 高填方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分析
        5.1.3 高填方边坡变形演化分析
    5.2 边坡原地基稳定性地质评价
        5.2.1 土体力学性质评价
        5.2.2 岩体物理力学性质评价
    5.3 高填方边坡变形位移的有限元分析
        5.3.1 计算模型与参数的选取
        5.3.2 填方自重作用下计算分析结果
    5.4 高填方边坡典型剖面的二维极限平衡分析
        5.4.1 极限平衡法稳定计算
        5.4.2 计算剖面与参数取值
        5.4.3 稳定性判定依据
        5.4.4 计算结果与稳定性分析
    5.5 高填方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三维数值分析
        5.5.1 边坡应力分布情况
        5.5.2 边坡位移分布情况
        5.5.3 边坡塑性区分布情况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及防治措施
    6.1 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
    6.2 边坡防治措施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微膨胀泥岩渗透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膨胀土基本特性研究现状
        1.2.2 膨胀土渗透特性研究现状
        1.2.3 膨胀土模型试验、原位试验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本文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2 泥岩基本性质研究
    2.1 沿线地质环境
        2.1.1 典型上拱地段现场调研
        2.1.2 钻芯取样
    2.2 泥岩基本物理特性
        2.2.1 矿物成分分析
        2.2.2 自由膨胀率
        2.2.3 液塑限
        2.2.4 阳离子交换量
    2.3 泥岩浸水膨胀特性
        2.3.1 膨胀变形
        2.3.2 膨胀力
    2.4 本章小结
3 泥岩饱和与非饱和渗透性研究
    3.1 重塑泥岩渗透系数与孔结构分析
        3.1.1 重塑泥岩饱和渗透系数
        3.1.2 不同干密度孔隙结构特性
    3.2 上覆荷载对泥岩饱和渗透系数影响
        3.2.1 上覆荷载对原状泥岩渗透性影响
        3.2.2 上覆荷载对重塑泥岩渗透性影响
        3.2.3 泥岩结构性对饱和渗透系数影响
    3.3 非饱和泥岩含水量变化规律
        3.3.1 不同干密度下非饱和泥岩渗透性变化规律
        3.3.2 不同上覆荷载下非饱和泥岩渗透性变化规律
    3.4 本章小结
4 泥岩渗透特性原位试验研究
    4.1 试验方案及过程
        4.1.1 选择试验段
        4.1.2 试验设计
        4.1.3 试验过程
    4.2 泥岩含水量变化规律
        4.2.1 泥岩不同水平位置含水量时程曲线
        4.2.2 泥岩水平平均渗透速度与渗透距离关系
        4.2.3 泥岩不同深度处含水量时程曲线
        4.2.4 泥岩竖向平均渗透速度与渗透距离关系
    4.3 泥岩渗透性随上覆荷载变化规律
        4.3.1 泥岩水平向平均渗透速度与上覆荷载关系
        4.3.2 泥岩竖向平均渗透速度与上覆荷载关系
    4.4 泥岩渗透过程中变形变化规律
        4.4.1 泥岩渗透过程中变形时程曲线
        4.4.2 泥岩渗透引起变形量随上覆荷载变化规律
    4.5 泥岩上拱治理措施研究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膨胀土高填方变形控制及边坡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国内膨胀土地区民用机场建设情况
        1.1.2 膨胀土高填方机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膨胀土物理力学特征的相关研究
        1.2.2 膨胀土工程问题解决措施的相关研究
        1.2.3 高填方地基沉降计算研究现状
        1.2.4 膨胀土高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第二章 膨胀土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研究区概况
    2.3 研究区环境地质条件分析
        2.3.1 水文条件和气候特征
        2.3.2 区域地质及构造
        2.3.3 不良地质现象
        2.3.4 研究区土层分布情况
    2.4 研究区地基土基本工程性质分析
        2.4.1 地基土常规物理力学性质
        2.4.2 地基土的抗剪强度
        2.4.3 地基土的击实性质
        2.4.4 地基土的压缩性质
        2.4.5 地基土的反应模量
        2.4.6 地基土的承载力
    2.5 地基土的膨胀性研究
        2.5.1 膨胀土的物质成分
        2.5.2 结构特征
        2.5.3 常规膨胀性指标分析
        2.5.4 地基土的膨胀性评价
    2.6 重塑膨胀土力学特性研究
        2.6.1 不同压实系数重塑土常规物理力学性质分析
        2.6.2 不同压实系数重塑土压缩特性分析
        2.6.3 不同压实系数重塑土抗剪强度特性分析
    2.7 改良膨胀土的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2.7.1 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2.7.2 胀缩特性试验研究
        2.7.3 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2.7.4 固结压缩试验研究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干湿循环作用下膨胀土模型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研究
    3.3 膨胀土土-水特性研究
        3.3.1 膨胀土土-水特征曲线
        3.3.2 膨胀土的渗透系数
    3.4 干湿循环对膨胀土抗剪强度的影响研究
        3.4.1 试验方案
        3.4.2 试样制备及试验要求
        3.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5 干湿循环作用下膨胀土填方边坡模型试验研究
        3.5.1 模型试验过程
        3.5.2 试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3.5.3 模型试验主要成果综合分析
    3.6 干湿循环作用下膨胀土填方边坡裂隙的发展研究
        3.6.1 表面裂隙的拍摄和图像处理
        3.6.2 裂隙的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3.6.3 防止裂隙发育的措施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膨胀土高填方沉降变形控制研究
    4.1 引言
    4.2 膨胀土高填方沉降变形控制标准
        4.2.1 机场道面道基与地基之间的关系
        4.2.2 高填方机场飞行区场地分区
        4.2.3 膨胀土高填方机场变形控制标准
    4.3 膨胀土高填方沉降变形研究
        4.3.1 机场高填方沉降变形病害分析
        4.3.2 原地基沉降分析
        4.3.3 填筑体沉降分析
    4.4 膨胀土高填方沉降变形控制研究
        4.4.1 机场高填方的“三面一体”控制论
        4.4.2 膨胀土高填方“四面一体”控制论
        4.4.3 膨胀土高填方沉降变形控制措施研究
        4.4.4 处理前后沉降变形的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膨胀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研究
    5.1 引言
    5.2 膨胀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分析
        5.2.1 膨胀土高填方边坡破坏模式分析
        5.2.2 膨胀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控制标准
        5.2.3 填方边坡设计坡比
    5.3 膨胀土高填方边坡深层稳定性计算
        5.3.1 计算断面及计算参数的确定
        5.3.2 极限平衡法
        5.3.3 数值分析法
        5.3.4 数值分析法与极限平衡法对比分析
    5.4 膨胀土高填方边坡非饱和渗流分析
        5.4.1 降雨模式1下斜坡渗流分析
        5.4.2 降雨模式2下斜坡渗流分析
    5.5 膨胀土高填方边坡非饱和稳定性研究
        5.5.1 降雨不同阶段边坡稳定性分析
        5.5.2 不同工况下边坡稳定性分析
        5.5.3 干湿循环对膨胀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5.6 膨胀土高填方边坡处理技术
        5.6.1 边坡坡脚区域地基处理
        5.6.2 边坡坡面防护措施
        5.6.3 填方边坡表层隔水措施
        5.6.4 填方边坡坡面排水措施
    5.7 膨胀土边坡稳定性模糊综合评判
        5.7.1 模糊数学简述
        5.7.2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5.7.3 膨胀土填方边坡稳定性模糊综合评判分析
        5.7.4 模糊综合评判在安康机场填方边坡上的应用
    5.8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1 主要研究结论
    2 论文主要创新点
    3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致谢

(8)黑棉土路基处治与路面结构一体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研究进展
        1.2.2 矿物组成及膨胀特性研究
        1.2.3 土体开裂成因与开裂机理研究
        1.2.4 路基处治技术研究
        1.2.5 路面结构组合研究
        1.2.6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黑棉土工程特性及路基病害成因分析
    2.1 东部非洲黑棉土分布特征
        2.1.1 东部非洲黑棉土地域分布
        2.1.2 东部非洲黑棉土埋深及天然含水量
    2.2 黑棉土物理化学和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2.2.1 颗粒组成分析
        2.2.2 黑棉土矿物组成分析
        2.2.3 界限含水量
        2.2.4 自由膨胀率
        2.2.5 阳离子交换量
        2.2.6 黑棉土击实和强度特性
    2.3 黑棉土胀缩机理
    2.4 黑棉土地区路基病害及成因分析
        2.4.1 东部非洲黑棉土地区路基处治措施调研
        2.4.2 黑棉土地区路基主要病害形式
        2.4.3 黑棉土地区路基病害成因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黑棉土饱和-非饱和土体积变化本构关系
    3.1 非饱和土体积变化本构关系
        3.1.1 应力变量变化引起的土体体积变化
        3.1.2 孔隙比本构面及相关参数确定
        3.1.3 有效法向应力
    3.2 液相体积变化本构关系
        3.2.1 应力变量变化引起的液相体积变化
        3.2.2 含水量本构面及相关参数确定
        3.2.3 比水容量
        3.2.4 超孔隙水压力
    3.3 水力耦合问题微分方程
        3.3.1 平衡方程
        3.3.2 液相微分方程
    3.4 黑棉土饱和—非饱和土本构面边界曲线
        3.4.1 室内试验
        3.4.2 获取黑棉土饱和—非饱和土本构面边界曲线
    3.5 黑棉土饱和—非饱和土本构面
        3.5.1 饱和土本构面
        3.5.2 非饱和土本构面
        3.5.3 建立黑棉土饱和—非饱和土本构面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黑棉土地区路基开裂影响因素分析
    4.1 基于饱和—非饱和土固结耦合的路基开裂数值分析
        4.1.1 热力耦合程序模拟水力耦合问题的方法
        4.1.2 饱和—非饱和土固结耦合程序验证
        4.1.3 黑棉土地区路基初始开裂数值模拟
    4.2 蒸发强度对黑棉土路基初始开裂的影响
    4.3 路堤高度对黑棉土路基初始开裂的影响
    4.4 黑棉土埋深对路基初始开裂的影响
    4.5 地基处治对黑棉土路基初始开裂的影响
        4.5.1 地基处治深度对黑棉土路基初始开裂的影响
        4.5.2 地基处治宽度对黑棉土路基初始开裂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黑棉土地区路基处治技术研究
    5.1 石灰火山灰改性黑棉土的试验研究
        5.1.1 材料和方法
        5.1.2 黑棉土石灰、火山灰处治效果评价
    5.2 黑棉土路基物理处治技术数值分析
        5.2.1 地表蒸发蒸腾量
        5.2.2 降雨蒸发对黑棉土地区路基胀缩变形影响数值模拟
        5.2.3 黑棉土路堤包边处治几何尺寸确定
        5.2.4 黑棉土地基土工膜处治
    5.3 黑棉土物理处治技术试验路验证
        5.3.1 试验路方案及铺筑
        5.3.2 试验路监测方案及监测设备埋设
        5.3.3 不同处治方式下黑棉土路堤变形特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路面结构对黑棉土处治路基的适应性评价
    6.1 路面结构设计
        6.1.1 基层类型特点
        6.1.2 路面结构设计思路
        6.1.3 路面结构设计过程
    6.2 路面结构变形特性分析
        6.2.1 ABAOUS程序及相关计算参数
        6.2.2 黑棉土地基换填处治路表变形特性分析
        6.2.3 黑棉土包边处治路表变形特性分析
        6.2.4 黑棉土地基土工膜处治路表变形特性分析
    6.3 路面结构附加应力分析
        6.3.1 黑棉土换填处治路面结构附加应力
        6.3.2 黑棉土包边处治路面结构附加应力
        6.3.3 黑棉土地基土工膜处治路面结构附加应力
    6.4 黑棉土处治路基的路面结构适应性分析
        6.4.1 黑棉土地基换填处治适应性分析
        6.4.2 黑棉土包边处治路堤适应性分析
        6.4.3 黑棉土地基土工膜处治路堤适应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红粘土饱和—非饱和土本构面
    A.1室内试验
    A.2 本构面边界曲线
    A.3 建立本构面
    A.4 非饱和渗透系数
附录B 白土饱和—非饱和土本构面
    B.1 室内试验
    B.2 本构面边界曲线
    B.3 建立本构面
    B.4 非饱和渗透系数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申请

(9)膨胀土路堤长期稳定性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2 膨胀土路堤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膨胀土的工程性状研究
        1.3.2 膨胀土灾害处治技术研究
        1.3.3 膨胀土路基填筑的长期性能研究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膨胀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及环境影响性状
    2.1 引言
    2.2 膨胀土的分布规律与地质成因
        2.2.1 膨胀土的分布规律
        2.2.2 膨胀土的地质成因
    2.3 膨胀土的结构与物化特征
        2.3.1 膨胀土的结构特征
        2.3.2 膨胀土的物化特征
    2.4 膨胀土的工程性状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5 小结
3 压实膨胀土力学性状的室内试验
    3.1 引言
    3.2 膨胀土基本物性指标
    3.3 压实膨胀土的力学特性试验
        3.3.1 试样制备
        3.3.2 收缩试验
        3.3.3 土水特征曲线
        3.3.4 渗透试验
        3.3.5 固结试验
        3.3.6 饱和膨胀土的直剪试验
    3.4 压实膨胀土长期性能的室内试验
        3.4.1 试验制备
        3.4.2 渗透试验结果
        3.4.3 固结试验结果
        3.4.4 反复剪切试验结果
    3.5 小结
4 环境因素影响下的膨胀土路堤长期稳定性数值分析
    4.1 工程概况
    4.2 膨胀土路堤处治方案
        4.2.1 膨胀土路基路床填筑方案
        4.2.2 路基填筑包边处理方案
        4.2.3 膨胀土填方路基边坡防护方案
    4.3 有限元计算原理
        4.3.1 土工有限元分析方法
        4.3.2 理论模型
        4.3.3 Biot 固结理论
        4.3.4 Geoslope 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
    4.4 膨胀土路堤的长期稳定性分析
        4.4.1 数值模拟工况
        4.4.2 气象资料
        4.4.3 数值计算参数
        4.4.4 计算初始条件
        4.4.5 计算成果
        4.4.6 计算成果对比分析
    4.5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干湿循环下长沙绕城高速公路典型路基土软化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路基土干湿循环环境形成机理分析
    2.1 概述
    2.2 长沙绕城高速公路路基含水率现场观测
    2.3 运营期公路路基湿度调查
    2.4 路基干湿循环机理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干湿循环下红砂岩路基填料压缩试验
    3.1 概述
    3.2 干湿循环下红砂岩路基填料压缩试验
    3.3 干湿循环下红砂岩填料崩解破坏分析
    3.4 干湿循环下红砂岩填料压缩变形规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干湿循环下路基土抗剪强度试验
    4.1 概述
    4.2 反复干湿循环对路基软粘土影响
    4.3 干湿循环对不同液限路基粘土影响
    4.4 干湿循环增湿与脱湿过程路基土强度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干湿循环下红砂岩路堤沉降计算
    5.1 概述
    5.2 干湿循环下红砂岩路基变形性状分析
    5.3 干湿循环下红砂岩路堤沉降计算方法
    5.4 工程实例计算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四、植被蒸腾作用对高孔隙膨胀土地基变形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膨胀土边坡生态护坡试验研究[D]. 李准. 湖北工业大学, 2021
  • [2]客土覆盖的膨胀土边坡表层水分迁移特性及调控方法研究[D]. 雷文凯. 广西大学, 2021
  • [3]南宁地区绿色屋顶生物炭改良土壤的应用研究[D]. 王浩. 广西大学, 2021(12)
  • [4]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3)
  • [5]西南地区某山区机场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研究[D]. 李健伟.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6]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微膨胀泥岩渗透特性试验研究[D]. 王炳忠.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7]膨胀土高填方变形控制及边坡稳定性研究[D]. 王文良. 长安大学, 2018(01)
  • [8]黑棉土路基处治与路面结构一体化技术研究[D]. 程永振. 东南大学, 2017(01)
  • [9]膨胀土路堤长期稳定性数值分析[D]. 郭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8)
  • [10]干湿循环下长沙绕城高速公路典型路基土软化特性试验研究[D]. 胡甜. 长沙理工大学, 2013(S2)

标签:;  ;  ;  ;  ;  

植被蒸腾对高孔隙膨胀土地基变形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