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尚书·康诰》篇首四十八字错简说考辨正误(论文文献综述)
卢玮玮[1](2021)在《顾炎武《诗经》学研究》文中提出明末清初的《诗经》学经由朝代鼎革、学术思潮的嬗变,显示出不同于其他时代的独有特点。这一时期,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顾炎武将抗清复明之志寄寓于治学,并在等身着作中留下煌煌《诗》学成果,包括《诗本音》《日知录》和其他着作中的引《诗》论《诗》。这些成果无论从微观研究,还是从《诗经》学史俯瞰,都可看出顾炎武异于前人的治《诗》特点、经世致用的《诗》学观以及对清代《诗经》学无可替代的巨大贡献。《诗本音》是顾炎武治《诗》首屈一指的重要成果,也是《音学五书》中最能体现其治《诗》核心的专书。与音韵学界通过分析《诗本音》研究古音学发展乃至总结其音韵学成就的研究理路不同,从《诗经》学视域考察,《诗本音》具有独特的治《诗》特征、《诗》学思想和旨归。首先,《诗本音》的治《诗》体例独树一帜。顾炎武吸收前人治《诗》音长处的同时,又独具自身特色,即:在遍注《诗》文、列本证旁证的同时,还全面考察《诗经》文本,对韵字今古音和异文,《诗经》押韵,考《诗》中阐发观点和所用标识等进行“分类考注”。相较于宋明时期《诗集传》和《毛诗古音考》分别重在阐发义理、突出韵字的体例,《诗本音》的体例不仅使大量今古音考注繁简得当,而且考注内容也更加多元和突出《诗经》要义。其次,在明末仍大体沿袭宋元《诗经》学的背景下,《诗本音》考《诗》一改僵化、空疏的治《诗》学风,主张还原《诗》的多重本质,包括《诗》本歌之、《诗》合文理和《诗》之经学,显示出顾炎武与前人治《诗》只重阐发义理、就韵改《诗》音的不同。再者,《诗本音》考《诗》极为注重实证,表现在宁留阙疑,也不妄下断言;不囿于门户,而是就实论理;尊古重古,但不泥古;不论繁简,只求辞达;对前人《诗》说,既不盲从,也不刻意求新求异,而是独立思考,实事求是。此外,通过考察《诗本音》在《音学五书》中的核心地位,也揭橥了顾炎武明道救世、保存华夏文脉的治《诗》旨归。与《诗本音》被音韵学界精耕细作的情况不同,《日知录》卷三的《论诗总》是少有学人问津的。经过研究发现,卷三42则治《诗》条目,每条均围绕《诗经》有据而考、有感而发,是构成顾炎武《诗经》学的重要内容,其不仅按照《诗》序依次考《诗》,而且遵循严谨的治《诗》理路并具有各自不同的治《诗》旨趣。从考证题目及内容考察,42则条目大体可归纳为四种类型:公案型、诗句型、诗汇型和提炼型,分别考证《诗经》学史上争讼不休的问题并提出独到见解,考证《诗》中文句并申发经世之论,考释《诗》中词汇兼有阐发义理、考证提炼的内容在于还原史实等等。分析这些治《诗》条目,发现其鲜明的治《诗》特征:札记体的体例,经史互证的方式,不拘一格的文风以及蕴藉“内圣外王”的儒家思想。从中,亦可管窥顾炎武经世致用的《诗》学观。顾炎武除在《诗本音》和《日知录》卷三进行专门考论《诗经》之外,其他撰着中还有431条引《诗》论《诗》。这些散见的引《诗》论《诗》,具有引《诗》多而论《诗》少,引《雅》多而《风》《颂》少,出自研经之书多而其他撰着少等特征,同时更引人注意的是其富有明确的指向性和实用意图。引《诗》包括为“述”而引,为“证”而引,寓“志”而引,其中体量最大的为“证”而引,主要是借引《诗》而证断风俗、地理、名物、义理、训诂等,其采用《诗》句、《诗》体、《诗》篇目的多种方式和不拘泥于一种句式的灵活运用,明显异于前贤中引《诗》独多的荀子重在论理和采用固定句式的特点,从而形成顾炎武彰显“实学”底色的引《诗》风格。相对而言,论《诗》主要集中于对《诗》音、字、义的讨论,尽管条目不多,但实可视为顾炎武治《诗》专书的有力旁证,再次凸显了他力倡韵随义转、崇实而论的《诗》学思想。顾炎武的治《诗》成果对于清代《诗经》学影响深远。他不仅引领清代《诗经》学风趋实,而且在音韵、考据领域有筚路蓝缕之功,尤其对乾嘉学派《诗经》学起到奠基作用,在《诗经》考据方面成果颇丰的吴派、皖派、常州学派、扬州学派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顾氏影响。但不可避免的是,由于人生际遇和学术视野的限制,顾炎武《诗经》学也存在治《诗》音还不精审、有些言辞过于尖锐等不足,但瑕不掩瑜,终究不能遮蔽其《诗经》学的重大成就。总之,顾炎武的《诗经》学呈现出崇实求是的治《诗》特征与经世致用的《诗》学思想。顾炎武不仅是明末清初乃至《诗经》学史上极具代表性的重要研究个体,而且他开启了清代学术的考据之风,引领清代《诗经》学别开生面,铸就了《诗经》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王悦[2](2021)在《陈寿祺父子《三家诗遗说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范丹凝[3](2021)在《吴汝纶古文理论与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吴汝纶是晚清着名学者、古文家和教育家。然而迄今为止学界对于这位“桐城派最后宗师”尚未有过系统的讨论,也未曾出现以吴汝纶作为研究对象专着。古文是吴汝纶不朽的功业,也是他一生学行的基础,所以研究吴汝纶的思想和创作,须从其文学活动入手,深入研摩文本,了解其继往开新古文理论和创作,才能全面把握吴汝纶生平学行大旨及其他方面的思想。本文以吴汝纶的古文理论和古文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再次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吴汝纶以古文说经、以古文设教方面的内容。介于目前尚无对于吴汝纶生平经历的系统的梳理,故而本文第一章用了较长的篇幅考论吴汝纶的一生行迹,尤其是他早年幕府经历和为官经历。通过考察他的人生经历,分析他的性格特点、价值祈向和学术追求,为进一步阐述其学术思想和古文理论、创作观念奠定基础。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着重吴汝纶的古文理论和创作。其中第二章为全文重点,探明吴汝纶古文思想的两个核心主张:道因文存和以文求道。这两个观念也是吴汝纶一切古文思想的起点,也是勾通他对于桐城古文之学理念和经世致用价值观的核心思想。结合目前文本资料来看,吴汝纶关于古文创作的理论大多来自桐城派经典文论,故而本文第三章主要论述吴汝纶古文创作中承袭自桐城派的一面。包括他对于姚鼐“古文之学”的理解、对桐城派创作方法和与之相应的古文风格的继承。吴汝纶着籍桐城,又从学曾国藩,既是桐城的后学晚生,又是“湘乡派”的中坚力量,他的古文理论自桐城派中来,在创作中又融合了湘乡派之气派。故而其创作理论和行文之习尚未背离桐城法度,但文章主题与审美取向却又与之异趣。故而文章第四章重点结合吴汝纶代表性的古文作品,分析他在古文创作主题、形式、审美趋向方面的具体观念,力图较全面地展示吴汝纶在古文内容选择和风格取向上偏于湘乡派的一面。第五章涉及了吴汝纶“以文求道”的一个重要方面,即经学研究。这是一个很少被注意到的问题。事实上,桐城派大部分作家都有经学研究的经验,但并无独树一帜的经学研究方法。吴汝纶继承了姚鼐以来经学研究的成果,并将其落实在《尚书故》《易说》的写作方面。而究其“因文求意”的说经方法,亦与其“以文求道”的古文理论有关。第六章专门讨论吴汝纶“以文设教”的理论。吴汝纶关于以古文养育人才以及在清末新政中“以文设教”的一系列观点。这部分观念也是他“以文求道”古文观念的延续。在莲池书院时,他教导弟子学习古文是以“通达世变”为目的的;而经历了日本考察之后,他对于古文设教抱以传承国民精神的希望。事实上,吴汝纶当时提出的关于新式课堂中学设置的观点,成为后世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主题纲领。同时,从桐城古文存亡的角度,吴汝纶在新式教育中“以文设教”观念最终动摇了古文这一经典文体存在的基础,间接加速了桐城古文走向衰亡。无论从古文理论或是创作上看,吴汝纶的古文思想与其持守的经世致用精神密不可分。在他积极探求以文弼世的道路上,除了赋予古文实用性的功能以外,也强化了以古文讲求经世之务的作用。吴汝纶希望加强文法的作用以发挥古文在描述新时期新事物时的重要作用,同时彰显古文之体作为“中学精髓”在文学艺术层面的优越性。在他的努力之下,古文艺术性和实用性皆得以发挥作用,既具备古典文言散文的形式,又在清末相当一段时间充当了新学思想的载体。后世新文学的倡导者尽管强烈批判桐城派,却也承认正是由于吴汝纶等人对于古文的改造使得桐城古文在晚近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了新思想和新文学的领路人。
唐滟萍[4](2021)在《马骕《绎史》文献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末清初,学术思潮逐渐转变为“复古解放”,朴学大兴,受此影响,清代的史学虽不如宋明时期的蓬勃勇锐,但在考据古史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为前代文献的整理研究作出了很大贡献。马骕《绎史》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史书,于文献的校勘、辑佚、辨伪均有所为,影响了有清一代的经史考订之学。马骕少习六艺之文,犹好《左氏春秋》,据此依事立篇,以纪事本末体着成《左传事纬》。此后,马骕积极参与学术交游,为他创作《绎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终完成了这部最能代表其学术成果的史学巨着——《绎史》。《绎史》是一部上起太古、下迄秦亡的先秦考订史书,初刊于康熙九年,后原板收于内府,故其现存版本系统比较单一。此书在当时流传情况较好,多为学者所称赞,于官修目录、私家目录均有着录。《绎史》引书浩繁,基本征引了马骕所见的现存或散佚的隋代以前的文献典籍,除四书之外的六经、古史、诸子、笺注、类萃之书靡不毕载,这种广阔的史学观点对后代的经史考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骕为广见闻,又引用了大量的伪书,对于这些伪书,马骕虽作出了一些考辨,但仍有一部分未加考辨的伪书混杂其中,有待辨证,特别是对伪《古文尚书》的征引。此外,《绎史》中还辑引了大量的佚书佚文,其中也保存了许多谶纬文献。马骕还对这些散佚的文段进行连缀,为之后的辑佚家们提供了良好的蓝本。总的来说,从文献学角度看,《绎史》此书于校勘、辑佚、辨伪均有所成。
沈明杰[5](2021)在《庄述祖研究三题》文中指出作为清代常州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述祖的学术成就已为当时学人所首肯,阮元有“学有本原,博雅精审”的高度评价,李兆洛以为其经学、古文篆籀等属“一代绝业”。后人对庄述祖之学重视有加,取得众多研究成果。但是,对庄述祖生平、交游和校勘成就还有值得进一步探究之处。在庄述祖生平方面,对其生年和室名的相关记述差异较大。生年上存在乾隆十三年(1748)、乾隆十五年(1750)和乾隆十六年(1751)三种不同说法,依据宋翔凤《庄先生述祖行状》、汪喜孙《庄葆琛述祖家传》和李兆洛《珍艺先生传》等资料,考知庄述祖生年为1751年;室名存在“珍执宦”、“珍艺”、“珍艺宦”、“珍艺宧”四种不同的记述,从庄述祖《珍艺宧诗钞》等文献中得出结论,其室名为“珍艺宧”。除此之外,王逸明《武进庄存与庄述祖年谱稿》是近年来梳理庄述祖生平的重要书籍,但存在不足之处,从记时之失和记事之缺两个方面补订25条。庄述祖的学术交游,在蔡长林《常州庄氏学术新论》、钟彩钧《宋翔凤的生平与师友》和姜龙翔《庄述祖<诗经>学之研究》等论着中,共勾勒出学术交游之人三十位。披检有关资料,与庄述祖的学术交游者还有十八位:庄氏本族人物庄有可、庄隽甲,武进钱氏家族人物有钱维乔、钱中铣、钱中锡、钱瀛斯,友朋有杨梦符、赵怀玉、吕星垣、陈震、张汝谐、韩梦周、蒋承曾、刘敏学、倪涤舟,还有丁履恒、傅廷兰、郭拚三位弟子。除在经学、史学和文学等方面取得显着成就之外,在校勘学领域,庄述祖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既对《诗经》、《夏小正》、《白虎通》和《说文解字》等书加以校勘,又对《尚书》精心校订,撰成《尚书今古文考证》专着。在方法上,《尚书今古文考证》运用了本校、对校、他校、理校等校勘方法,对《尚书》中脱、衍、讹、倒之文多所校订。庄述祖的校勘成果,得到了同时代学者孙星衍、阮元、宋翔凤的积极评价,对后辈学者如刘逢禄、魏源、邹汉勋、陈乔枞、孙诒让、皮锡瑞等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侯张岭[6](2021)在《马明衡《尚书疑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尚书疑义》在明代《尚书》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是明中期“反蔡《传》”的着名《尚书》学着作。然而《尚书疑义》并非有意与朱熹学派立异,实际是针对《书经大全》而作。《大全》以蔡沈《书集传》为主,囊括了宋、元学者的《尚书》学观点,是明代士子科考的重要参考文献;马明衡认为其所载先儒经说不尽合乎“圣人之道”,遂作《疑义》以驳正,因蔡沈、朱熹的经说在《大全》中居于核心位置,影响最大、数量最多,所以《疑义》驳正二说最多。正是出于这样的撰作目的,《尚书疑义》所引宋、元学者经说绝大部分来自《书经大全》;而马明衡又多参较汉、唐学者的观点,因此《尚书注疏》同样是《疑义》援引先儒经说的重要来源。就《疑义》的引书来源与范围来看,马明衡或取汉唐学者观点,或取宋元学者观点,或以己意论断,不专主一家一学。就《疑义》对先儒的态度来看,马明衡信经疑史,对于宋儒多有苛责,似有由“宋学”返“汉学”、以“古义”反蔡《传》的学术倾向,然而事实上,马明衡对于先儒经说的判断与取舍仍然是以是否合乎“圣人之道”为参考标准的。马明衡兼览汉、宋学者经说,或继承、或驳正,形成了自己的《尚书》观。如他虽然认同《尚书》是经孔子整理而成的观点,但同时又怀疑存在不合义理之处的某些篇目并非孔子所录;他虽然认为《书序》并非孔子所作,但与蔡沈鄙弃《书序》的极端看法不同,他认为《书序》并非全然不可信,学者解经仍需依靠《书序》;他虽然认可晚出古文经与孔安国《传》的真实性,但同时又怀疑某些篇目的经、《传》之文存在问题。基于对《尚书》的总体认识,马明衡在其已经形成的《尚书》观的基础之上,针对《尚书》各篇中的具体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泰誓》篇,他反对古注疏提出的文王“受命称王”说与武王“观兵示弱”说。《顾命》《康王之诰》篇,他认为康王着冕服受顾命、诰群臣之举不合乎礼制。《康诰》《酒诰》《梓材》三篇,他认为是武王书而非成王书。其他如《武成》《洛诰》《多士》《西伯戡黎》《金縢》各篇,马明衡也有自己的不同见解。《禹贡》与《洪范》作为《尚书》中的重要篇目,自汉唐以来逐渐成为专门之学。相较于其他各篇,马明衡对于这两篇的相关问题着墨更多。如《禹贡》篇,他反对汉唐学者划分山脉的“三条四列”说以及蔡沈的“两条”说,提出了自己划分山脉的观点。《洪范》篇,马明衡继承了先儒解经重“阴阳五行”与“灾异感应”的解经特点以及古注疏对于“皇极”二字的训释。《尚书疑义》解经重“义理”,具有改易经文、掺杂时事、以经解经等解经特点、丰富的理学思想以及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
吕点[7](2020)在《《论语集释》按语整理与研究》文中指出民国时期的《论语》研究,在训诂、校勘、辨伪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丰富而坚实的研究成果。在众多的研究着作当中,程树德的《论语集释》几乎囊括了各种门类的研究,并在继承前学、集前人大成的基础上,别开一体,自成境界。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程树德《论语集释》进行研究:第一章探讨《论语集释》的成书及体例。在了解程氏一生治学历程的基础上,笔者重点挖掘了程氏作《集释》以“着述终身”的思想,以及他在晚年颠沛流离、身患重疾的情况下花费九年时间孜孜编着此书的原因与出版经过从而做到知人论世。同时,笔者亦就本书的撰述体例详细分析了程氏编着此书的方法与用心,以及在对材料的剪裁与排列中所蕴含的学术思想与治学眼光。另外,亦总结了程书体例上的不足之处。第二章从三个方面研究《论语集释》的按语内容。一为程书对历代诸家着书及人物的介绍。程书经过悉心搜集与裁选,不仅对前人古注有极多征引,并在按语中对这些注家做了一定的考证与辨析,其依据的材料多出自历代史传,亦从其他类书中寻检搜罗。对于无法确定年代的注家,程氏也注意在按语中加以说明,给读者留下了继续研究的问题与空间;对于后人所辑录的古注版本,程氏也多加推举;对于残缺的卷帙,程氏也特加着录以保存古注。最后,程氏还在书中细考诸古书古注的流变、亡佚及后人的附篡、改益。二为程书对历代诸家学术思想的品评。程书对诸家学说不是只作片段性的征引,而是基于整体性的把握,他在按语中对于诸家学说的品述亦极为精当。除了今天学界共识性的评价,如对翟灏《四书考异》、刘宝楠《论语正义》的较高评价,对诸家学说的很多评价也别具只眼,如说臧懋庸《论语稽》的赞赏、对皇疏的极大肯定、对崔氏《论语足征记》的推举等。三为训诂上的新解。程书不惟悉心考订异文、辨证经注,还能够在前人训诂已取得的成果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补证与辨考,从而申明己意。第三章从《论语集释》对朱注的研究中探讨三个问题:一、程氏对朱注的态度,是否如任铭善或刘斌等人所说,持一味的批驳或诘难的态度?程书是否存在抵朱过甚的问题?笔者考证程氏按语,认为程氏对朱注不仅能够客观对待,抱以同情,并且对之亦多有赞赏。二、基于对朱注或《论语》历代注疏的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集释》中有多处指出了朱注的错误。这些错误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为训诂之失,一为义理之偏。但总体来说,程氏指出朱注错误的时候,并非刻意诘难,而是有理有据,较为客观。三、清代的汉学家往往好与朱注立异,但主张汉宋调和的学者,却常常追溯、考证朱注的古注古义之来源,程树德继承了这种汉宋调和的做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为系统也更为深入地对朱注错误的来源出处进行了考辨。要之,程氏所作的工作,在今天看来也依然是十分有意义的。这也正是研究本书的价值所在。要之,作为历代研究《论语》的学说与着作的集大成者,《论语集释》不仅是一本完备详致的历代《论语》注释资料汇编,而且是一本承载了程树德先生学术思想与学术精神的一种“新”作。体例上的“荟萃贯串”是本书最显着的特色,后世集释类的着作如游国恩的《楚辞纂笺》、方勇的《庄子纂要》以及上海古籍出版社“汇校”“汇释”类的着作等,在体例上与程书都有很多相同之处。程氏编着《集释》的时代,不仅仅是老一辈知识分子处境凄惨的时代,也是整个民国政治更迭而崩坏的时代。作者曾自言其编着此书乃是“欲以发扬吾国固有文化,间执孔子学说不合现代潮流之狂喙,期使国人之舍本逐末、徇人失己者,俾废然知返。余之志如是而已。”《集释》一书的写作正是程树德先生作为学者对于时代的回应与关怀。因此程树德写《论语集释》,不仅是从文献和学术史的意义上继承前人学术传统,也是作为民国学者,去直面自身所处时代的担当。有如此坚忍不拔之志,成此荟萃贯串之书,其令人敬畏感佩的学术精神与绵厚扎实的学术功力,正共同构成了这本书独一无二的学术价值。
余明辉[8](2020)在《西周都邑考疑》文中研究说明西周都邑在中国古代都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相关研究较为薄弱,且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其中的郑地史地问题、(?)京地望问题、周地地望问题、丰邑相关问题、镐京称谓问题等五大关联性极强的疑难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在全面吸收先哲时贤学术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史源学理论、同铭排斥法、出土地考察法、三重证据法、多学科交叉结合研究法等理论和方法,对以上诸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理顺相关纠葛的同时,对各大疑谜作出了更为合理的解释。本文主要观点如下:公亶父迁岐并非“仁政”之举,而是一场被迫的战略转移。“王季宅程”为历史事实,程之地望或在渭北安陵。文王亦曾久居程地,后徙都丰邑。丰、(?)、(?)是三个不同的字。“丰”为周人后创之字,作地名时专指文王丰邑。“(?)”是在“丰”的基础上造的新字,专用于“(?)”一词。丰京遗址是文王丰邑的核心区。鄠县灵台就是文王灵台。灵台及其附近的西周遗存具有苑囿性质,虽地处丰邑之郊,但仍是丰邑的重要组成部分。武王都镐后,丰邑逐渐由丰侯封地转变为不同族姓贵族的共同居邑。“丰京”一词源于清代,“丰京”的滥用极易引发我们对西周丰邑性质的误读。镐京本作蒿京,本义为郊区高地,即丰邑之郊区高地。成王亲政第五年,蒿京始称宗周。“京”为周人方言,是故武王之都虽获“宗周”新称,但并未废弃“蒿京”旧名。宗周为镐京专名,他邑不得称宗周。“丰镐相去二十五里”实际上指的是镐池与灵台间相距二十五里。西周金文中的“周”地位于岐周,“周”地拥有西周王室最为重要的宗庙建筑群,即“康宫建筑群”。以吴虎鼎铭为据,可以推断“(?)”地亦位于岐周。西周之郑(奠)位于凤翔雍城一带,拥有与丰邑、“周”地相似的城市结构;桓公始封之郑就位于此。京兆之郑县、汉中之南郑皆因两周之际郑人迁徙而得名,《穆天子传》中的“南郑”则属于虚构的地名。《竹书纪年》“穆王以下都于西郑”是魏国史官对穆王在郑地活动的客观总结,与穆王以下西周诸王无关。
张艺[9](2020)在《于鬯《香草校书》校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于鬯是清末皖派朴学学者,其一生着作颇丰,其中《香草校书》即是体现学术成就的代表着作。《香草校书》的校释对象主要为经书,除十三经外,另有《周书》《大戴礼记》《国语》《说文解字》四种。此书为札记体,总1583条。现有研究仅围绕其所校经书的部分内容进行,且多从训诂角度出发,缺乏新的研究角度与对书籍整体的研究。本文从校勘角度出发,结合训诂学等文献学学科理论,对《香草校书》的校勘内容、校勘方法、校勘得失以及其中体现出的于鬯的校勘思想作出分析与总结。文章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于鬯的生平与《香草校书》的研究背景。对《香草校书》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并总结研究意义,提出研究方法。第一章、第二章为《香草校书》的校勘内容研究。其校勘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字句校勘,从校误文、校衍文、校脱文、校倒文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为篇章校勘,从篇章次序、篇章脱衍、篇名条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为其他校勘,包括揭明史实、名号称谓、名物礼制、天文历法、地理风俗等五个方面。第三章为《香草校书》的校勘方法研究。其校书时校勘与训诂方法结合使用,故分析从四个角度进行:一为利用形训法校勘,包括字体流变、部首溯源等方面;二为利用声训法校勘,包括通假破读、古今音变、方言参证等方面;三为利用语法、句法、行文规则校勘,包括语言运用、句法结构、行文习气等方面;四为利用文本对比校勘,即使用对校、本校、他校等方法。第四章为《香草校书》的校勘得失研究。其校勘特色为:征引广博,已窥西学;治学审慎,善发新解;言辞犀利,敢于评判。其校勘的失误之处则体现在于鬯对于某些校勘方法的使用不当与校勘的随意性等方面。结语部分对《香草校书》中体现出的于鬯的校勘思想、读书心得等作出总结,由此可知于鬯的校勘实践重于理论,他提出的一些新解有待学人进一步探究。
曹雨杨[10](2020)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据碳14年代测定为战国中晚期,文字风格主要为楚系。经整理,2010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内容包含《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武王之志(金縢)》《皇门》《祭公之顾命(祭公)》《楚居》等九篇;2011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内容包含《系年》一篇;2012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内容包含《说命上》《说命中》《说命下》《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赤鹄之集汤之屋》等八篇;2013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内容包含《筮法》《别卦》《算表》等三篇;2015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内容包含《厚父》《封许之命》《命训》《汤处於汤丘》《汤在啻门》《殷高宗问于三寿》等六篇;2016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内容包含《郑武夫人规孺子》《管仲》《郑文公问太伯(甲、乙)》《子仪》《子产》等五篇;2017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内容包含《子犯子余》《晋文公入于晋》《赵简子》《越公其事》等四篇。本文主要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的三十六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对简文中一些未能解决、讨论较多的疑难字词进行串联集释,收集各家观点以及研究成果,同时对诸家观点尽量客观分析并补充自己的意见,下编在归纳总结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简文进行重新校注,力求反应当下学界的研究成果。限於篇幅,本论文仅选择《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部分。
二、《尚书·康诰》篇首四十八字错简说考辨正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尚书·康诰》篇首四十八字错简说考辨正误(论文提纲范文)
(1)顾炎武《诗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顾炎武《诗经》学产生的背景 |
第一节 明清易代的社会背景和学术思潮的文化背景 |
一、朝代更替的冲击与明遗民的不同志向 |
二、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潮与考据学的复兴 |
第二节 明末清初的《诗经》学发展背景 |
一、明末《诗经》学走势:反思流弊,实学渐起 |
二、清初《诗经》学转向:考据日盛,汉宋并举 |
第三节 顾炎武自身的治《诗》背景 |
一、忠孝并重与尚学崇古的家学根柢 |
二、友人贤豪的影响与帮助 |
三、抗清无果与治《诗》撰着的缘起 |
第二章 《诗本音》对《诗》的探求(上) |
第一节 《诗本音》治《诗》体例:吸收他人长处与独创分类考注 |
一、吸收他人长处:遍注《诗》文与本证旁证 |
二、考注韵字:按今古音同异分别考证 |
三、考注非韵字:纠正舛误与指出非韵 |
四、考注协韵:不烦多考 |
五、考注同类:首注详备,复注简扼 |
六、阐发观点:源于《诗》文,归于义理 |
七、考《诗》尾注:重在征实纠误 |
八、标注短横线“—”:以分韵、句之别 |
第二节 《诗本音》治《诗》特征:惟实而考 |
一、宁留悬阙,不予妄言 |
二、不囿门户,就实论理 |
三、尊古重古,但不泥古 |
四、不论繁简,只求辞达 |
五、不求异不盲从,实事求是 |
第三节 《诗本音》的《诗》学观:还原《诗》之多重本质 |
一、还原歌《诗》本质,音从《诗》义 |
二、还原《诗》之文理,以示考经自知文始 |
三、还原《诗》之经学,纠舛音字义 |
第三章 《诗本音》对《诗》的探求(下) |
第一节 《诗本音》的音韵学研究 |
第二节 《诗本音》的独特性:核心地位与四书回证 |
一、《诗本音》治《诗》的核心地位考述 |
二、其他四书对《诗本音》的回证 |
第三节 《诗本音》的治《诗》旨归 |
一、考《诗》音与明道救世 |
二、考《诗》音与为华夏保种 |
第四章 《日知录》考《诗》旨趣与特征 |
第一节 《日知录》考《诗》条目与内在理路 |
一、考《诗》条目及其类型 |
二、《日知录》考《诗》条目的内在理路 |
第二节 《日知录》四类型条目的治《诗》旨趣 |
一、考论《诗》之公案:多举独到见解 |
二、考证《诗》中之句:广发经世之论 |
三、考释《诗》之词汇:兼举释词本意与阐发义理 |
四、考证提炼的国名、篇什和观点:重在还原史实 |
第三节 《日知录》的治《诗》特征 |
一、札记体的治《诗》体例 |
二、经史互证的治《诗》方式 |
三、定于一尊的格式与不拘一格的文风 |
第五章 顾炎武引《诗》论《诗》观 |
第一节 顾炎武引《诗》论《诗》特点 |
一、顾着涉《诗》特点:多源自研经之作 |
二、引《诗》、论《诗》比较:引《诗》多而论《诗》少 |
三、引用《诗》体:《雅》诗多而《风》《颂》诗少 |
四、涉《诗》特点:“据实引《诗》”与“就《诗》考《诗》” |
第二节 引《诗》类别及其用意 |
一、为“述”而引 |
二、为“证”而引 |
三、寓“志”而引 |
第三节 论《诗》类别及主旨 |
一、论《诗》之音韵:经韵合一,韵随义转 |
二、论《诗》之字词:今古对照,崇实而论 |
三、论《诗》之文本:旁证专书,不烦重复 |
第六章 顾炎武治《诗》的得与失 |
第一节 顾炎武治《诗》功绩与对清代《诗经》学的影响 |
一、顾炎武治《诗》功绩 |
二、顾炎武对清代《诗经》学的影响 |
第二节 顾炎武治《诗》局限 |
一、际遇局限:治《诗》条件多受制约 |
二、学术局限:治《诗》音还不精审 |
结语 |
附录一 历代治《诗》音撰着一览表 |
附录二 《日知录》对《诗经》考据引证一览表 |
附录三 顾炎武引《诗》论《诗》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3)吴汝纶古文理论与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吴汝纶的生平 |
第一节 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培养与古文教育背景 |
第二节 曾氏幕府中的历练与文缘 |
第三节 从“三十专城”到“志在吏隐” |
第四节 莲池十年与扶桑四月 |
第二章 吴汝纶对桐城派古文理论的认识与发明 |
第一节 吴汝纶对姚鼐“古文之学”的理解 |
第二节 文道观念的重塑 |
第三节 重视文法与桐城文论的新变 |
第三章 吴汝纶对桐城古文创作理论的实践 |
第一节 学为文用:吴汝纶的古文学习方法 |
第二节 以气行辞:“因声求气”说在古文创作中的运用 |
第三节 高邈古雅:吴汝纶承于桐城的古文风格 |
第四章 吴汝纶古文创作的湘乡派特征 |
第一节 能济时变的“有为之作” |
第二节 文气“厚集”与“行气之法” |
第三节 雄奇谲宕与坚直劲健 |
第五章 “因文求意”与吴汝纶的古文说经方法 |
第一节 “因文求意”的由来、运用及特征 |
第二节 《易说》“因文求意”的实际应用 |
第三节 《尚书故》中的综合性说经实践 |
第六章 古文之学在晚清教育改革中的改良 |
第一节 莲池书院时期的“以文设教” |
第二节 “以文设教”在晚清教育改革中的提出与运用 |
第三节 “以文设教”与“国民精神”的养成 |
第四节 贺涛对“以文设教”观念的继承与保定文学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马骕《绎史》文献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一章 马骕生平及着述 |
第一节 马骕生平与交游 |
一、马骕的家世及仕宦 |
二、马骕的学术交游 |
第二节 马骕的着述与治学 |
一、《左传事纬》 |
二、《邹平县志》 |
三、《十三代瑰书》 |
第二章 《绎史》的成书与流传 |
第一节 《绎史》的成书与刊刻 |
第二节 《绎史》的版本 |
一、康熙九年原刊本 |
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三、其他版本 |
第三节 《绎史》的流传与整理 |
一、书目文献的着录 |
二、后世对《绎史》的利用与评价 |
三、今人对《绎史》的整理 |
第三章 《绎史》征引文献考 |
第一节 引用文献概述 |
一、文献征引原则 |
二、文献利用方式 |
三、文献征引缺误考辨 |
第二节 文献构成范围梳理 |
一、引书统计方法 |
二、文献构成范围 |
第三节 引用金石文献简述 |
第四章 《绎史》引书辨伪 |
第一节 《绎史》辨伪意识与疏误 |
一、《绎史》辨伪举例 |
二、《绎史》辨伪疏误——以《泰誓》为例 |
第二节 《绎史》引《书》小考 |
第五章 《绎史》的辑佚学价值 |
第一节 《绎史》的辑佚成就 |
一、辑佚概况梳理 |
二、《绎史》所辑佚文梳理 |
三、《绎史》辑佚缺陷 |
第二节 辑引谶纬文献考辨 |
一、谶纬文献在《绎史》中的应用情况 |
二、马骕对谶纬文献的态度 |
三、《纬攟》利用《绎史》辑佚谶纬文献举证 |
第三节 《绎史》对清代辑佚的影响 |
一、《玉函山房辑佚书》以《绎史》为蓝本辑佚举证 |
二、《绎史》在后世辑佚中的价值 |
结论 |
附录一 《绎史》引存书详表 |
附录二 《绎史》引佚书详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5)庄述祖研究三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庄述祖生平考 |
(一) 生年与室名 |
(二) 《武进庄存与庄述祖年谱稿》补订 |
二、庄述祖学术交游补考 |
(一) 庄氏本族人物 |
(二) 武进钱氏家族人物 |
(三) 友朋 |
(四) 门生弟子 |
三、论庄述祖的校勘学成就 |
(一) 校勘《诗经》、《夏小正》、《白虎通》和《说文解字》 |
(二) 《尚书今古文考证》的校勘成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马明衡《尚书疑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明衡与《尚书疑义》 |
第一节 马明衡生平 |
第二节 《尚书疑义》撰作背景 |
第三节 《尚书疑义》撰作目的 |
一、纠正先儒不达“圣人之道”的经说 |
二、并非有意与朱熹学派立异 |
第四节 《尚书疑义》版本及体例 |
一、版本 |
二、体例 |
三、讹误 |
第二章 《尚书疑义》引书考 |
第一节 《尚书疑义》引书概况 |
一、《尚书注疏》所载“古注疏” |
二、《书经大全》所载魏晋隋学者学说 |
三、《书经大全》所载宋代学者学说 |
四、《书经大全》所载元代学者学说 |
五、其他文献 |
第二节 《尚书疑义》引书特点 |
一、引书范围 |
二、对于先儒的态度 |
第三章 《尚书疑义》的《尚书》观 |
第一节 对于《尚书》与孔子关系的认识 |
一、先儒对于《尚书》与孔子关系的认识 |
二、马明衡对于《尚书》与孔子关系的认识 |
第二节 对于《书序》的认识 |
一、先儒对于《书序》作者的认识 |
二、马明衡的《书序》观 |
第三节 对于古文经与孔《传》的认识 |
一、今古文经概述 |
二、先儒对于孔《传》与古文经的怀疑 |
三、马明衡对孔《传》与晚出古文经的态度 |
第四章 《尚书疑义》对《尚书》的具体阐释 |
第一节 篇章相关问题的认识 |
一、《武成》不应改易经文 |
二、《康诰》《酒诰》《梓材》相关问题 |
三、《洛诰》相关问题 |
四、《多士》相关问题 |
五、《君奭》相关问题 |
第二节 具体问题的认识 |
一、“西伯”为武王 |
二、“受命称王”与“观兵示弱” |
三、周公“居东”相关问题 |
四、“周公摄政” |
五、康王着冕服受顾命、诰群臣 |
第五章 《尚书疑义》对《禹贡》《洪范》的认识 |
第一节 对于《禹贡》的认识 |
一、反对蔡沈将山脉划分为“两条” |
二、对于“三江”的认识 |
三、“东汇泽为彭蠡”无误 |
四、“碣石”相关问题 |
第二节 对于《洪范》的认识 |
一、箕子陈《洪范》的时间 |
二、《洪范》为史官所作 |
三、“阴阳五行”与“灾异感应”思想 |
四、反对朱熹、蔡沈关于“皇极”的疏解 |
第六章 解经特点及解经思想 |
第一节 解经特点 |
一、解经重义理 |
二、改易经文 |
三、掺入时事 |
四、以经解经 |
第二节 解经思想 |
一、理学思想 |
二、复古思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论语集释》按语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论语集释》的成书及其体例 |
第一节 《论语集释》的成书经过及程氏的编纂思想 |
第二节 《论语集释》的撰述体例 |
第三节 《论语集释》体例上的不足 |
第二章 《论语集释》按语内容的研究 |
第一节 对历代诸家着述及人物的介绍 |
第二节 对历代诸家学术思想的品评 |
第三节 训诂上的补证与新解 |
第三章 《论语集释》对朱注的研究 |
第一节 对朱注的态度 |
第二节 指出朱注的错误 |
第三节 辨考朱注的来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论语集释》按语整理 |
(8)西周都邑考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西周都邑研究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
二、西周都邑疑难问题研究述评 |
(一) 关于郑地史地问题的研究 |
(二) 关于(?)京地望问题的研究 |
(三) 关于周地地望问题的研究 |
(四) 关于丰邑相关问题的研究 |
(五) 关于镐京称谓问题的研究 |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与本文研究的意义 |
四、本文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 史源学理论 |
(二) 同铭排斥法与出土地考察法 |
(三) 三重证据法 |
(四) 多学科交叉结合研究法 |
第一章 周人早期都邑岐周、程地探析 |
一、公亶父迁岐 |
(一) 《诗经》篇章对迁岐原因避而不谈 |
(二) 迁岐是被迫之举并非“仁政” |
(三) 迁岐是审时度势下的战略转移 |
二、王季宅程 |
(一) “王季宅程”确为历史事实 |
(二) 王季宅程前后的征伐活动 |
(三) 毕、程地望分析 |
三、文王居程徙都丰 |
(一) 文王居程期间大事分析 |
(二) 文王“徙都丰”的历史背景 |
第二章 丰邑考论 |
一、丰、(?)、(?)辨 |
(一) “丰”的含义 |
(二) 西周金文中的“丰” |
(三) 西周金文中的“(?)” |
(四) 西周金文中的“(?)” |
二、丰邑的位置与范围 |
(一) 丰邑与灵台的关系——关于“丰镐相去二十五里”之思辨 |
(二) 文王灵台的位置 |
(三) 先秦时期灵台的功用 |
(四) 丰京遗址与灵台及其附近西周遗存的关系 |
三、丰邑性质再探讨 |
附录: 《姬宗世谱序》托名程颢考 |
第三章 镐京称名考辨 |
一、“镐京”本义探析 |
(一) 传世典籍中的镐、鄗、滈 |
(二) 战国楚竹书中的(?)、乔、蒿 |
(三) 西周甲金文中的“蒿” |
(四) 从“蒿”到“镐”的转变历程及“蒿京”的本义 |
二、镐京等西周都邑称名的演变——以《尚书·周书》为中心的讨论 |
(一) 《尚书·周书》今文经中的西周都邑称名 |
(二) 《尚书·周书》伪经中的西周都邑称名 |
三、汉唐以来“宗周”词义的泛化 |
(一) “宗周”词义的泛化历程 |
(二) 卫孔悝鼎铭与宗周词义的泛化 |
(三) 《尚书·周官》与宗周词义的泛化 |
(四) 《穆天子传》与宗周词义的泛化 |
附录: 镐京的始建时间 |
第四章 (?)京、“周”地皆位于岐周说 |
一、“(?)”字的形、音、义 |
二、(?)京地望问题研究思路辨析 |
(一) 关于“(?)”的早期探讨 |
(二) “镐京说”之思路 |
(三) “丰京说”之思路 |
(四) “独立存在说”之思路 |
(五) 利用吴虎鼎铭解决(?)京地望问题之新思路 |
三、“周康宫夷宫”位置分析 |
(一) “周”地的位置 |
(二) “康宫”之内涵 |
(三) 裘卫家族窖藏铜器与“周康宫夷宫”位置的确定 |
四、“周康宫夷宫”、“(?)姜眔疆”与(?)京之地望 |
(一) “(?)姜眔疆”与“周康宫夷宫”不足一日之距 |
(二) “(?)姜”、“(?)人”与“(?)”地 |
附录: 裘卫家族窖藏铜器拓展研究 |
(一) 从九年卫鼎、□匜等器计时用语看周、(?)之地望 |
(二) 从荣有司爯鬲等器出土位置看荣、(?)之地望 |
第五章 西郑新考 |
一、西郑的性质 |
(一) “穆王以下都于西郑”的多元阐释 |
(二) 《穆传》南郑与西郑的关系 |
(三) 从金文奠地看西郑的性质 |
二、西郑的地望 |
(一) 文献资料中西郑与桓公封邑、京兆郑县、(?)林间的纠葛 |
(二) 金文奠地与西郑地望的早期探索 |
(三) 西郑地望的确定 |
三、西郑与郑国史地问题 |
(一) 桓公在西郑的经营 |
(二) 郑人迁徙与京兆郑县、汉中南郑的得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于鬯《香草校书》校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意义与方法 |
一、《香草校书》的校勘内容(上) |
(一) 字句校勘 |
1. 校误文 |
2. 校衍文 |
3. 校脱文 |
4. 校倒文 |
二、《香草校书》的校勘内容(下) |
(二) 篇章校勘 |
1. 篇章次序 |
2. 篇章脱衍 |
3. 篇名条例 |
(三) 其他校勘 |
1. 揭明史实 |
2. 名号称谓 |
3. 名物礼制 |
4. 天文历法 |
5. 地理风俗 |
三、《香草校书》的校勘方法 |
(一) 利用形训法进行校勘 |
1. 字体变化 |
2. 部首溯源 |
(二) 利用声训法校勘 |
1. 通假破读 |
2. 古今音变 |
3. 方言参证 |
(三) 利用语法、句法、行文规则校勘 |
1. 语言运用 |
2. 句法结构 |
3. 行文习气 |
(四) 利用文本对比校勘 |
1. 本校法 |
2. 对校法 |
3. 他校法 |
四、《香草校书》的校勘得失 |
(一) 校勘特色 |
1. 征引广博,已窥西学 |
2. 治学审慎,善发新解 |
3. 言辞犀利,敢于评判 |
(二) 校勘失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书籍类 |
二、论文类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前言 |
上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尹至》 |
第二节 《尹诰》 |
第三节 《程寤》 |
第四节 《保训》 |
第五节 《耆夜》 |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
第七节 《皇门》 |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
第九节 《楚居》 |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系年》 |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说命上》 |
第二节 《说命中》 |
第三节 《说命下》 |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
第五节 《芮良夫毖》 |
第六节 《良臣》 |
第七节 《祝辞》 |
第八节 《赤 之集汤之屋》 |
下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释文校注 |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释文校注 |
第一节 《尹至》 |
第二节 《尹诰》 |
第三节 《程寤》 |
第四节 《保训》 |
第五节 《耆夜》 |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
第七节 《皇门》 |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
第九节 《楚居》 |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释文校注 |
第一节 《系年》 |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释文校注 |
第一节 《说命上》 |
第二节 《说命中》 |
第三节 《说命下》 |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
第五节 《芮良夫毖》 |
第六节 《良臣》 |
第七节 《祝辞》 |
第八节 《赤(?)之集汤之屋》 |
附录一:全文全称简称对照表 |
附录二:引用文献及简称 |
附录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论着知见录 |
凡例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
《尹至》篇知见录 |
《尹诰》篇知见录 |
《程寤》篇知见录 |
《保训》篇知见录 |
《耆夜》篇知见录 |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篇知见录 |
《皇门》篇知见录 |
《祭公之顾命(祭公)》篇知见录 |
《楚居》篇知见录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存目)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存目) |
综论知见录(存目) |
四、《尚书·康诰》篇首四十八字错简说考辨正误(论文参考文献)
- [1]顾炎武《诗经》学研究[D]. 卢玮玮. 河北师范大学, 2021
- [2]陈寿祺父子《三家诗遗说考》研究[D]. 王悦.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吴汝纶古文理论与创作研究[D]. 范丹凝. 山东大学, 2021(11)
- [4]马骕《绎史》文献学研究[D]. 唐滟萍.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5]庄述祖研究三题[D]. 沈明杰. 扬州大学, 2021(09)
- [6]马明衡《尚书疑义》研究[D]. 侯张岭.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7]《论语集释》按语整理与研究[D]. 吕点.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 [8]西周都邑考疑[D]. 余明辉. 河南大学, 2020(02)
- [9]于鬯《香草校书》校勘研究[D]. 张艺. 山东大学, 2020(09)
- [10]《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D]. 曹雨杨.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