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计划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维修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苏霞[1](2021)在《基于混合现实的工业设备维修系统》文中研究指明传统依靠于维修手册的设备维修方法普遍存在查阅不便、耗时长、失误率高等问题,手册查阅和维修操作执行的频繁切换容易使得维修人员的注意力无法集中,也逐渐无法满足工业4.0时代下更加智能、精密的工业设备的维修需求。为解决以上问题,并进一步提升维修效率、降低设备故障造成的损失和保障设备的高效运转,可以利用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技术通过逼真的视觉效果和良好的交互方式等实现工业设备辅助维修。本文设计并开发了一套基于混合现实的工业设备维修系统,主要工作有:(1)针对工业维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需求分析,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并实现混合现实辅助维修系统,其主要包括五项功能:用户信息管理、故障排查/诊断、维修指导、维修报告单生成和设备引导训练。系统中对齐到真实设备上的三维模型、操作动画、文本说明等信息让维修指导更加直观,其也被成功应用到一款汽油发动机的故障维修中。(2)混合现实辅助工业设备维修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将在Holo Lens设备中捕获到深度帧转化为点云数据,并将点云数据通过局域网传输到PC服务端,然后对点云执行预处理操作,再利用SAC-IA算法和快速鲁棒ICP算法分别实现点云粗配准和精配准,获得的变换矩阵还需要实现深度相机坐标系到视频相机坐标系的投影变换,最终实现虚实融合的效果;虚拟模型对齐到真实设备后,为其添加空间锚,以保证叠加效果更加稳定;可以通过手势和语音实现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交互,操作简单、自然且高效。(3)系统实现与测试评估。首先对混合现实工业设备维修系统进行功能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可以有效地提升复杂维修任务的效率和降低维修失误发生概率;之后对系统中的人机交互和三维注册算法等进行性能测试,验证其有效性;最后从易理解性、易学性、易操作性、容错度和满意度五个方面评估该系统的可用性。
刘绍勇[2](2020)在《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文中认为品牌因其在市场营销与传播方面的优势,正在跨越商业与产品领域广泛应用于众多生产与服务领域,很多品牌都通过视觉识别设计系统来体现自身的理念和个性,一个品牌的颜值则从视觉形象识别开始。视觉识别设计系统是品牌形象最直观的视觉表达形式,作为最广泛的视觉语言,它涵盖了品牌每一个与受众接触点的设计,为品牌形象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更宽阔、更立体的空间。因此,视觉识别设计已为品牌战略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它是展示品牌文化和传播品牌信息价值的最重要载体,在品牌形象塑造和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面对美学经济条件下的消费市场,品牌的视觉识别设计所要谋求的不再是“认识”而是“认知”、“认可”,在审美营销条件下,美学在设计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美学的作用提升了视觉识别设计的表现力、识别力,能够让品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与受众完全沟通交流,并因此最大限度的获得竞争力与传播力。构建一套完美有效的视觉识别系统已成为一个品牌增加附加值,并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近些年在我国,虽然视觉识别设计在社会实践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但对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研究则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积极倡导在营销与传播中进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从品牌与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关系层面看,品牌与设计美学的相关理论是研究基础,视觉识别是研究对象,而设计美学是研究的视角。何为视觉识别设计美?视觉识别设计美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创造视觉识别设计的美,以及视觉识别设计美的如何应用?如何提高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在品牌塑造和传播信息价值方面的作用等等,是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必须研究的命题。绪论部分是对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并对相关概念作进一步解析和说明;第二章在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框架搭建上,着重从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构成、视觉识别设计的审美属性及其美学价值方面进行阐述;第三章回溯了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主要梳理艺术风格流派对视觉识别设计的影响,视觉识别设计产生的历史渊源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视觉识别设计发展的演进因素;第四章主要从视觉识别设计的审美基础要素入手,分别阐述了图形、色彩和文字等设计要素美以及规范美的表达;第五章着重探讨了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应用,概括总结出视觉识别设计审美的判断依据,提炼出原创与多维表现传达的个性美、系统性与灵活应用构筑的整体美、持久性和多元文化呈现的时代美等三方面的创新观点,并列举设计案例进行具体论述和解读。结论与展望部分对本文研究所得的成果观点以及现实意义进行了总结,并对本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设想做出说明。本文是笔者基于自身20多年的设计实践积累与感悟出发,以视觉识别设计与美学的关系为切入点,全方位探究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生成机制,提出具有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价值的命题。希望能为视觉识别设计找寻新的设计方法和思路,为品牌形象建设及视觉识别设计带来新的思考。
苏笑悦[3](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吕杰[4](2020)在《航线维修增强现实视觉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航线维修是飞行器维修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维修质量和效率是飞行安全和企业发展的决定要素。本文以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为基础,结合神经网络图像识别技术,将虚拟模型和维护信息与真实维修环境相融合,开展了面向飞行器的增强现实维修引导的视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硬件设备、神经网络算法以及所开发的软件系统在线为维修人员提供多种类型的维护作业引导,实时获取与维修内容相关的信息,从而显着提升维修作业效率、缩短维修时间和降低差错率。应用对象选取的是搭载CFM56发动机的空中客车A320飞机,指导手册为东方航空320/319航线维修工作单。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针对飞行器航线维修问题的分析以及增强现实技术的自身特点,结合现有增强现实系统的不足,对增强现实的视觉关键技术中的三维跟踪注册和人机交互进行研究;(2)针对发动机训练数据集无包裹外壳和特征复杂的问题,使用软阈值改进残差网络的残差收缩网络用于图像识别,并使用双目立体视觉进行深度距离感知的SGBM算法用于三维模型位置调整的无标记跟踪注册技术,实现了真实维修环境和其对应虚拟模型的配准;(3)针对航线维修增强现实系统的人机交互方面进行研究,分别从模型使用、布局界面、协同工作和辅助交互方面详细介绍了增强现实维修引导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和优化方法;(4)开发了飞机航线维修增强现实引导原型系统,实现了系统的预期功能,最后根据系统的使用效果进行了改进前后效果测试,证明了本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雷霆[5](2019)在《传统设计行业升级背景下的BIM正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时代迅速发展与进步,中国经济正稳步走向新常态。在此大背景下,我国等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几乎全部来自于数字信息技术的创新与深入应用。当下我国的传统行业面临着信息化升级与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而建筑业作为我国的传统行业之一,也必将迎来信息化转型升级时代。通过对建筑产业市场进行调查统计,尽管建筑产业总产值已经达到约21万亿元,但建筑产业的平均利润却微乎其微。主要原因在于当今建筑产业的实际现状仍为大而不强,业界的发展方式还较为粗放。同时,能源消耗过高、污染较严重、行业效率过低、质量安全事故多发等问题亦较为常见。因此目前我国建筑产业急需借助先进技术手段推陈出新,尽快实现新时代背景下的产业变革与转型升级。本文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对传统建筑设计行业的冲击研究入手,通过对BIM技术及国内外发展现状的理论分析,对以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为主导的传统建筑设计行业与BIM技术应用进行对比,提出在当前信息化发展大趋势下,应以BIM正向设计作为传统建筑设计企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手段。详细论证了BIM正向设计在建筑设计各流程中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方法。论文通过详细分析实际工程项目的正向设计流程,阐明BIM正向设计技术能够对传统建筑设计行业带来很高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同时,对建筑设计企业层面下的传统建筑设计行业转型升级所面临的困难与应对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传统建筑设计行业转型与升级的相关应对策略,并为其他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高琪[6](2019)在《深度学习视角下基于AR的小学科学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高速发展的科技不断刷新人们原有认知水平,科学素养成为二十一世纪每个公民的基本素养,如何培养和提升国民科学素养成为重要议题。科学课程则是国家培养和提升国民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2017年9月,义务教育小学阶段一年级重新增设科学课程并将其作为基础性课程,可见科学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基础性。然而,我国科学课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在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停留于表层,深度探究性学习成为空谈。庆幸的是科技的高速发展引起教育领域的关注,技术与工具支持的课堂教学创新成为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之一。研究将AR引入小学科学教学,试图从教学方式、教学环境及教辅工具等方面寻求突破,以增强学习动机,促进科学课程深度学习的发生为目的,提出深度学习视角下基于AR的深度学习活动设计模式,设计学习活动案例并开展实践。本研究将从以下方面开展:(1)以深度学习理论为主导,情境学习理论与活动理论为基础,综合考虑科学课程标准、性质、内容与AR技术特征,构建深度学习视角下基于AR的学习活动设计模式。(2)学习活动设计模式的具身化。以构建的活动设计模式为依据,小学六年级科学课程为对象,设计学习活动案例及相应教与学资源。(3)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探究基于增强现实的学习活动是否对学习动机、学习效果产生显着的影响,是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发深度学习。教学实践结束后,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深度学习视角下基于AR的学习活动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显着增强学生学习动机。(2)基于AR的学习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3)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投入程度(尤其情感投入)与学习者个人、教师语言和行为及具体学习活动内容有关。(4)及时反馈、过程性评价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热情,强化学习动机;AR资源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和提升学习者学习行为投入水平,增加深度学习发生概率。(5)基于AR的小学科学学习活动在提升学习情感投入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影响较小,对深度学习要求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具有显着影响。
齐曦彤[7](2019)在《吸尘器绿色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凸显,国家对生态环境治理措施进一步完善,将绿色设计理论与方法应用于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现实意义。我国是家电出口大国,一方面吸尘器家电产品更新换代较快,另一方面我国小家电产品对外出口受到国外环保法规限制,因此将绿色设计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家电产品中,从产品设计最初阶段融合绿色设计理论与方法,使得家电产品从末端治理转变为全过程的把控。达到环境影响的最小化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构建家电产品绿色设计策略,从而推动家电产品可持续发展。通过对绿色设计理论与方法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分析,将绿色设计理论与方法与产品设计开发流程相结合,将生命周期评价软件及工具应用在吸尘器产品设计中,具体研究工作如下。以计划行为理论中消费者支付意愿及绿色设计理论为基础,构建家电产品设计任务书条目。构建概念设计、方案及详细设计、制造规划阶段、配送规划阶段、使用规划阶段、产品退役规划阶段的家电产品绿色设计策略框架,形成吸尘器产品设计流程下的绿色设计系统。对某型号吸尘器进行拆卸获得物料清单,为环境生命周期评价打下基础。以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利用OpenLCA1.7软件对该型号吸尘器进行生命周期评价,建立典型吸尘器全生命周期模型,找出环境影响的关键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对吸尘器外壳体积、使用材料、集尘箱、尘满指示按钮进行方案改进,并对改进后回收率进行了计算,得出比原方案回收率提高了2.4%且符合国际废弃电子电器设备指令(WEEE)要求,结果表明方案改进是可行的。最后结合Checklist方法从吸尘器利益相关者角度,对吸尘器社会生命周期子影响类型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对社会生命周期影响进行量化,并从绿色设计全域角度对该型号吸尘器环境及社会生命周期进行评价,为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策略与建议。
马辉[8](2018)在《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可拓建筑策划与设计的可拓数据挖掘理论及其方法研究》(51178132)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学、可拓学和数据挖掘领域的交叉研究课题。研究建立在以数据为新能源的数据时代发展初期,探索智能化实现室内设计的新路径。是对现有室内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扩充。研究目的在于利用计算机可以识别并运行的可拓设计语言,将可拓学的学理思想充分嵌入到数据挖掘全链条过程中,优解室内设计问题,发现优选模式下的室内设计知识规律,用于数据化实现可拓室内设计,推动室内设计研究向更理性、更科学、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发展。论文运用跨学科交叉研究、可拓创新研究等方法,将可拓建筑学理论和可拓数据挖掘方法融入到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研究中,构筑了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基础研究、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应用研究的框架结构。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基本理论研究,是在可拓建筑设计研究和可拓数据挖掘研究的基础上,深度思考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基本理论问题,提出支撑后续方法和应用研究的基本理论,为研究展开奠定基础。论文提出了可拓室内设计的概念;提出了描述室内精神感受的感元系统;阐述了计算机可以识别的可拓室内设计基元表达理论;阐述了可拓室内设计思维模式理论和可拓集理论;辨析了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涵义和修辞关系;明确了研究的方向和任务。可拓室内设计数据仓库的设计研究,是在充分思考可拓学的核心优势和充分考虑设计数据特点的基础上,为设计策略输出建立的可拓数据挖掘操作平台研究,是面向可拓室内设计的,适合可拓数据挖掘结构型质的仓库设计指导。研究建立了处理数据和可拓数据的准入端口;确立了仓库的构成内容;提出了符合可拓数据特点和可拓数据挖掘特点的拓点结构;提出了三项重要的建库逻辑:即指导仓库目标系统设计的面向主题性原则、指导仓库动力系统设计的双轮驱动原则、指导仓库结构系统设计的原型设计原则,为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操作提供平台支持。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是在现有数据挖掘方法研究和可拓数据挖掘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可拓室内设计问题模式建立的挖掘操作方法研究。本质上是在挖掘到的普遍规律约束下寻找设计最优解或最优区间,以灵活的方式提供满足不同需求下的个性化设计对策。研究建立了以技术路线为依据,以挖掘步骤为展开方式,以实例解析为佐证的挖掘方法体系,详细论述了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三种基本方法和一种创新方法。其中,有监督的可拓分类挖掘方法、无监督的可拓聚类挖掘方法、描述数据依赖关系的可拓关联挖掘方法,是针对剔除数据雍余后的多数模式的数据分析方法,而代表少数模式的离群数据在设计创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针对这部分异常模式提出了可拓室内设计离群点挖掘方法,是针对设计数据的创新的挖掘方法。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知识类型及其应用研究,是在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方法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挖掘成果研究,以及基于挖掘成果的应用方式研究。数据挖掘也被称作知识发现,此部分研究是自动处理数据工具的最后一环,是可拓数据挖掘技术与专业内容的衔接与落地。研究呈现了通过可拓数据挖掘方法可以生成的具体的室内设计知识内容,囊括了四种主要的知识类型,并分别阐述了不同类型知识的直接应用和可拓应用模式,完成了面向可拓室内设计的可拓数据挖掘的全过程。总之,研究旨在以数据为基础,以模型为工具,以方法为指导,在可拓室内设计数据仓库的平台上,进行可拓数据挖掘研究,发现以预测、优选、创新为核心的室内设计知识规律,探索一条以数据和需求共同驱动,智能化解决设计问题的数据化设计创新之路。为此,研究建立了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理论体系、数据仓库设计体系、挖掘操作的方法体系、挖掘结果及其应用体系,形成了完整的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研究结构。研究工作为数据时代设计发展提供了应对的新策略,为室内设计智能化实现提供了逻辑基础,研究成果拓展了可拓建筑学的学术边界。
于富洋[9](2016)在《装备虚拟维修过程建模和仿真研究及应用》文中认为维修性是产品设计决定的一个重要属性,为在设计阶段能够对装备的维修性进行分析和验证,本文研究了装备虚拟维修过程建模技术和虚拟人维修仿真应用技术。从装备的维修项目分析入手,研究装备维修过程要素,建立层次化的维修任务分解模型并以人的维修姿态作为最底层。研究了维修性的定量指标,提出基于模特法和软件仿真的维修拆装时间分析方法,并利用人因分析方法对维修时间进行修正。基于Petri网理论建立面向装备虚拟维修的过程模型,利用Petri网基本元素对维修过程要素进行表达。对维修过程中的各种约束进行建模,形成层次化的维修过程模型。同时利用XML语言对基于Petri网的维修过程模型进行转化,提出两者之间的转化规则和语法,方便维修过程模型的存储和使用。在建立装备虚拟维修过程模型后,研究维修过程数据库构建方法,研究了维修仿真中虚拟人姿态和动作的建模及工具建模方法。分析人体尺寸对维修性分析和验证的影响,基于维修任务分解方法对虚拟人维修姿态和动作进行分类设计,详细研究了虚拟人维修过程中的抓握手型和分类方法。提出装备维修工具的分类方法,建立装备维修工具的属性描述模型。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面向装备虚拟维修仿真模块,介绍了该模块的各个功能模块和运行流程,结合装备负重轮更换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块能够支持装备维修过程仿真,达到虚拟人的宏观控制和工具调用管理,有助于装备的维修性分析和验证。
张娣[10](2016)在《面向成本的轨道交通维修过程建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其运营安全性、可靠性愈加受到重视。轨道交通随着其运营里程及运输量增加而持续劣化,因此需要采用有效的维修,使其处于良好的运营状态。维修的必要性及其庞大的成本,使得寻求提升维修效率和优化维修经济性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当前轨道交通维修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提升、劣化模型优化等方面,而少有基于成本对维修过程开展系统的建模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探索在保证轨道交通安全、可靠运行需求的同时使其维修经济性达到最优的建模方法,为完善轨道交通维修管理体系提供支持。从成本的视角,本文针对轨道交通维修中的不足,基于动态数据构建维修管理框架,进一步选取典型维修过程、检测周期及监测技术投资效益为研究对象,采用Petri网技术对轨道交通维修过程进行建模,提出维修策略的建议,进而实现整个轨道交通中安全水平的提高及成本把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轨道交通维修管理框架构建。在调研当前维修现状基础上,分析常用的维修方法和当前的维修流程,本文提出建立基于动态数据的维修管理框架。在该框架下,维修管理可以实现更加准确地分析系统运行状态,并结合历史数据和当前相关信息,预测缺陷、故障以及时安排维修行为和平衡维修成本预算,为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维修管理体系提供思路,实现从事后维修及预防性维修到预测性维修的过渡。(2)单态部件维修过程的Petri网建模。车轮与轨道在运行中的持续摩擦不可避免地造成磨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车辆的运行安全。本文选择车轮作为单态部件的典型代表,探讨了车轮磨损劣化过程及维修行为,通过收集车轮磨损数据并获得车轮磨损规律来拟合车轮磨损过程,以预测车轮故障,研究车轮维修过程。本文在建立磨损、镟修、更换及检测等模型基础上构建车轮维修过程模型,通过案例分析,应用蒙特卡罗方法对车轮在其生命周期内的维修过程进行仿真,为制定车轮维修策略提供支持。(3)多态部件维修过程的Petri网建模。钢轨是轨道交通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发生故障不但会影响轨道正常运行,而且甚至有可能导致重大安全事故。本文选择钢轨作为多态部件的典型代表,探讨了几种比较常见故障模式的劣化过程及维修行为,应用威布尔函数描述钢轨故障,并采用非线性回归方法获得相关参数值来拟合钢轨故障过程,以预测钢轨故障,研究钢轨维修过程及维修成本。本文在建立检测、润滑、打磨、事前维修和事后维修等模型基础上构建钢轨维修过程模型,通过案例分析,应用蒙特卡罗方法对钢轨在其生命周期内的维修过程进行仿真,为制定钢轨维修策略提供支持。(4)多态部件检测周期的动态Petri网建模。检测是保障及时维修的基础。基于轨道交通可靠性要求,在建模过程中需同时考虑每个检测间隔的缺陷及故障状况的客观需求,本文延伸了Petri网基础理论,提出动态Petri网,以多态部件检测为研究对象进行建模,并通过算例仿真验证所建立模型的可行性,在满足可靠性前提下获得成本最优的动态检测周期方案。(5)多态部件监测效益的Petri网建模。轨道交通的生命周期很长,后期出现的新技术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维修效率。鉴于实时监测技术在轨道交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轴承的实时监测技术投资为案例,建立应用实时监测技术的Petri网模型,通过比较投资前后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技术升级项目的成本效益。本文的创新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建立了面向成本的维修过程Petri网模型。目前基于成本的轨道交通维修过程建模非常有限,本文采用Petri网及其延伸,收集、分析上海轨道交通维修中的相关数据,提出了基于成本的轨道交通维修过程Petri网模型,并将蒙特卡罗仿真应用到模型中,分析维修成本中的不确定性,适合于对复杂的维修过程开展建模仿真。(2)提出了针对轨道交通维修特性的动态Petri网方法。在Petri网理论基础上,针对轨道交通需要满足可靠性运行的特征,对Petri网进行延伸,推进Petri网理论在轨道交通维修过程建模中的实际应用。(3)构建了基于动态数据的轨道交通维修管理框架。关于轨道交通维修管理中动态数据建模的研究应用尚不成熟,本文分析当前维修流程中的不足,提出了以动态数据库为关键的预测性维修过程,对动态数据在轨道交通维修管理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本文在理论层面,针对轨道交通特征,提出动态Petri网,研究成果能够为Petri网技术在轨道交通维修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在应用方面,通过搭建基于动态数据的轨道交通管理框架,推动轨道交通从当前事后维修及预防性维修到预测性维修的过度,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二、网络计划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维修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计划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维修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混合现实的工业设备维修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混合现实技术 |
1.1.2 混合现实工业设备维修 |
1.2 工业辅助设备维修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混合现实工业设备维修系统设计 |
2.1 混合现实工业设备维修系统的需求分析 |
2.2 系统设计 |
2.2.1 物理层设计 |
2.2.2 数据层设计 |
2.2.3 网络层设计 |
2.2.4 应用层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合现实工业设备维修的关键技术 |
3.1 三维注册技术 |
3.1.1 点云预处理 |
3.1.2 点云粗配准 |
3.1.3 点云精配准 |
3.2 深度图到点云图的转换 |
3.3 坐标系映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合现实工业设备维修系统软件实现 |
4.1 系统开发环境 |
4.2 数据层实现 |
4.2.1 三维注册实现 |
4.2.2 人机交互实现 |
4.2.3 信息管理实现 |
4.3 网络层实现 |
4.4 应用层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混合现实工业设备维修系统测试 |
5.1 系统功能测试 |
5.2 系统性能测试 |
5.2.1 点云配准效率测试 |
5.2.2 人机交互效率测试 |
5.3 系统可用性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及意义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研究进路及方法 |
1.4 概念辨析 |
1.4.1 品牌形象 |
1.4.2 视觉识别设计 |
1.4.3 区别与联系 |
第2章 视觉识别设计美学框架 |
2.1 视觉识别设计美学构成 |
2.1.1 学科归属及定义 |
2.1.2 理论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1.3 历史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1.4 实践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2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属性 |
2.2.1 信息传达的功能美 |
2.2.2 感知效应的形式美 |
2.2.3 媒介感官的体验美 |
2.3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价值 |
2.3.1 经营价值 |
2.3.2 消费价值 |
2.3.3 传播价值 |
第3章 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与演进 |
3.1 艺术流派与设计风格的变迁 |
3.1.1 现代艺术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
3.1.2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 |
3.1.3 纽约平面设计派 |
3.1.4 后现代主义风格 |
3.2 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渊源 |
3.2.1 欧美视觉识别设计史述 |
3.2.2 日本CI设计模式的形成 |
3.2.3 中国视觉识别设计历史与现状 |
3.3 视觉识别设计的演进要素 |
3.3.1 技术进步与媒介变革 |
3.3.2 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 |
3.3.3 风格与审美观念更迭 |
第4章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基础要素 |
4.1 视觉识别设计的开发 |
4.1.1 视觉识别设计目的 |
4.1.2 品牌形象与视觉识别构成 |
4.1.3 设计概念的设定 |
4.2 视觉识别设计的要素美 |
4.2.1 图形的视觉语言美 |
4.2.2 色彩的情感认知美 |
4.2.3 文字的视觉表征美 |
4.3 视觉识别设计的规范美 |
4.3.1 形态缜密与多样美 |
4.3.2 要素组合秩序之美 |
4.3.3 标准化应用与管理 |
第5章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判断基准 |
5.1 原创性与多维表现传达个性美 |
5.1.1 追求创新精神 |
5.1.2 差异化的体现 |
5.1.3 多维视觉表达 |
5.2 系统性与灵活应用构筑整体美 |
5.2.1 系统构成的整体性 |
5.2.2 系统化思维与整体设计 |
5.2.3 适用性的表达 |
5.2.4 灵活应用与多样统一 |
5.3 持久性与多元文化体现时代美 |
5.3.1 时尚性与持久性 |
5.3.2 设计提升与更新 |
5.3.3 多元文化的交融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1.2 研究边界 |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
1.2.5 时间语境:当代 |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
1.3 研究内容 |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
1.4 研究综述 |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
1.4.4 总体研究评述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6.1 跨学科研究 |
1.6.2 比较研究 |
1.6.3 类型学研究 |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
1.6.5 文献研究 |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北美洲 |
2.1 美国 |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
欧洲 |
2.2 芬兰 |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3 英国 |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
2.4 法国 |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
2.5 德国 |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
大洋洲 |
2.6 澳大利亚 |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
亚洲 |
2.7 日本 |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
2.8 韩国 |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
2.9 新加坡 |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
3.5.2 深圳荔湾小学 |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
4.2.1 影响因素纳入 |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
4.3.1 行政班制教学 |
4.3.2 包班制教学 |
4.3.3 走班制教学 |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
4.3.5 研究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
5.2.1 “做中学”理论 |
5.2.2 建构主义理论 |
5.2.3 问题求解理论 |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5.2.5 学校城市理论 |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
5.6 本章小结 |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6.1.1 教学空间集 |
6.1.2 组成要素 |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
6.4.1 串联组合 |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7.1.1 教学中心 |
7.1.2 技术路线 |
7.2 设计原则 |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
7.1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8.1.1 概念与分类 |
8.1.2 技术路线 |
8.2 设计原则 |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
8.3 室内开放空间 |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
8.4 校园景观 |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成果与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航线维修增强现实视觉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VR/AR/MR维修应用研究现状 |
1.2.2 AR维修应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AR中视觉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本文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增强现实视觉关键技术 |
2.1 三维跟踪注册技术 |
2.1.1 标识注册 |
2.1.2 无标识注册 |
2.1.3 深度距离感知 |
2.2 人机交互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维跟踪注册优化方法 |
3.1 三维跟踪注册原理 |
3.2 图像识别 |
3.2.1 残差收缩网络 |
3.2.2 数据集训练 |
3.2.3 工作流程和实现方法 |
3.3 深度距离感知 |
3.3.1 双目摄像头标定 |
3.3.2 双目视觉测距 |
3.3.3 工作流程和实现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与优化 |
4.1 模型优化 |
4.2 布局设计 |
4.2.1 主界面布局设计 |
4.2.2 其他界面布局设计 |
4.3 协同检查设计 |
4.3.1 任务接收 |
4.3.2 外部灯光测试 |
4.4 辅助交互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航线维修增强现实系统实现 |
5.1 系统环境 |
5.1.1 系统软件环境 |
5.1.2 系统硬件环境 |
5.2 服务器平台 |
5.2.1 信息管理平台设计 |
5.2.2 图像处理模块设计 |
5.3 移动客户端平台 |
5.3.1 发动机维修检查功能设计 |
5.3.2 仪表盘维修功能设计 |
5.3.3 辅助维修检查功能设计 |
5.4 系统测试 |
5.4.1 图像识别测试 |
5.4.2 虚实遮挡测试 |
5.4.3 模型位置测试 |
5.4.4 耗时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传统设计行业升级背景下的BIM正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 |
1.7 创新点 |
1.8 研究框架 |
第2章 BIM技术对传统设计行业的冲击 |
2.1 BIM技术概念及国内外应用现状 |
2.1.1 BIM技术的概念 |
2.1.2 BIM技术的来源及发展 |
2.1.3 BIM技术在国外的发展概述 |
2.1.4 BIM技术在国内的应用现状 |
2.2 以CAD技术为主导的传统建筑设计行业局限性分析 |
2.2.1 传统建筑设计行业劣势分析 |
2.2.2 传统建筑设计行业主导软件CAD的局限性分析 |
2.2.3 BIM技术与传统设计优缺点对比及分析 |
2.3 BIM正向设计的背景及现状 |
2.3.1 BIM正向设计的意义及特点 |
2.3.2 BIM正向设计应用背景 |
2.3.3 BIM正向设计应用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BIM正向设计各阶段的具体应用 |
3.1 设计前期阶段 |
3.1.1 BIM技术在设计前期阶段的应用点 |
3.1.2 BIM正向设计实施标准的确立 |
3.1.3 现状场地及地物模型的建立 |
3.1.4 场地设计与分析 |
3.2 方案设计阶段 |
3.2.1 概念的形成 |
3.2.2 体量模型的构件化 |
3.3 初步设计阶段 |
3.3.1 方案模型的细化设计 |
3.3.2 外部表现处理 |
3.3.3 性能模拟优化 |
3.4 施工图设计阶段 |
3.4.1 BIM技术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应用点 |
3.4.2 基于BIM技术的专项优化设计 |
3.5 BIM技术的扩展应用 |
3.5.1 施工模拟 |
3.5.2 移动终端对接与VR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BIM正向设计的传统设计行业升级策略 |
4.1 传统设计行业升级面临的实际问题 |
4.1.1 传统设计行业实施BIM技术面临的挑战 |
4.1.2 影响BIM正向设计转型的不利因素 |
4.2 建筑设计信息化升级大方向下传统设计行业应对策略 |
4.2.1 加强BIM宣传与普及力度 |
4.2.2 传统设计理念的转型 |
4.2.3 组织BIM专项人才培养 |
4.2.4 积极开展BIM实践项目 |
4.3 BIM设计协同机制的实施策略 |
4.3.1 BIM设计的协同模式 |
4.3.2 BIM设计的协同手段 |
4.4 企业级BIM设计实施策略 |
4.4.1 BIM目标的确立与实施 |
4.4.2 建立BIM标准 |
4.4.3 规范BIM协同方式 |
4.4.4 系统化的BIM人员构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济南西客站片区高铁围合南A-4地块房地产开发项目中的BIM正向设计应用 |
5.1 项目概况 |
5.2 方案前期准备阶段 |
5.3 场地初步规划与体量模型推敲 |
5.3.1 设计理念 |
5.3.2 场地整体布局 |
5.3.3 体量模型推敲 |
5.4 方案初设阶段 |
5.4.1 户型初步设计 |
5.4.2 细化建筑模型 |
5.4.3 建筑立面表达 |
5.5 施工图设计阶段 |
5.5.1 全专业模型深化 |
5.5.2 户型优化 |
5.5.3 车库论证 |
5.5.4 碰撞检测与管线综合 |
5.6 施工图后期阶段 |
5.6.1 施工模拟与工程量统计 |
5.6.2 模型渲染与VR漫游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6)深度学习视角下基于AR的小学科学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困境 |
1.1.3 增强现实技术的教学应用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
2.1 理论基础 |
2.1.1 深度学习的概念 |
2.1.2 深度学习的特征 |
2.1.3 活动理论 |
2.1.4 情境学习理论 |
2.2 概念界定 |
2.2.1 增强现实技术 |
2.2.2 学习活动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内增强现实研究现状 |
2.3.2 国外增强现实研究现状 |
2.3.3 国内深度学习研究现状 |
2.3.4 国外深度学习研究现状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流程与对象 |
3.1.1 研究过程 |
3.1.2 研究对象 |
3.2 实验环境与条件 |
3.3 研究工具 |
3.3.1 学生学习行为投入水平量表 |
3.3.2 深度学习评价量表 |
3.3.3 结构化访谈问题框架 |
3.3.4 学习动机与课程自我感知问卷 |
3.3.5 测试、作品制作及科学报告 |
3.4 数据收集与分析 |
3.4.1 数据收集 |
3.4.2 数据分析 |
第4章 深度学习视角下基于AR的学习活动设计 |
4.1 小学科学课程学习活动特征 |
4.1.1 新课标视角下小学科学课程 |
4.1.2 小学科学课程学习活动特征 |
4.2 基于增强现实的学习活动特征 |
4.2.1 支持多种教学策略选择 |
4.2.2 丰富的学习资源与工具支持 |
4.3 深度学习视角下基于AR的学习活动设计 |
4.3.1 基于AR的学习活动设计要素 |
4.3.2 深度学习视角下基于AR的学习活动设计模式 |
4.3.3 深度学习视角下基于AR的教学资源选择 |
第5章 深度学习视角下基于AR的学习活动设计在小学科学中的实践应用 |
5.1 科学学习活动案例的设计 |
5.1.1 学习活动案例的内容框架 |
5.1.2 学习活动案例举例 |
5.2 学习活动教学实践与数据分析 |
5.2.1 学习活动案例的实施 |
5.2.2 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
5.3 研究结论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6.1.1 研究创新点 |
6.1.2 研究局限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吸尘器绿色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绿色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绿色设计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绿色设计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绿色设计基本理论与方法概述 |
2.1 家电产品中绿色设计理论研究 |
2.1.1 家电产品中绿色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
2.1.2 家电产品中绿色设计研究主要内容 |
2.1.3 家电产品中绿色设计理论与方法分析 |
2.1.4 吸尘器绿色设计准则 |
2.2 绿色设计评价工具分析 |
2.2.1 生命周期评价软件工具分析 |
2.2.2 绿色设计评价中非软件工具分析 |
2.2.3 OPENLCA1.7 生命周期软件分析 |
2.3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分析 |
2.4 面向回收设计分析 |
2.5 绿色设计中计划行为理论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家电产品设计各阶段下绿色设计策略框架 |
3.1 家电产品中计划行为理论分析 |
3.2 制定家电产品设计任务书条目 |
3.3 产品设计各阶段下绿色设计策略框架 |
3.3.1 概念设计中绿色设计策略框架 |
3.3.2 方案及详细设计阶段中绿色设计策略框架 |
3.3.3 制造规划阶段中绿色设计策略框架 |
3.3.4 配送规划阶段中绿色设计策略框架 |
3.3.5 使用规划阶段中绿色设计策略框架 |
3.3.6 产品退役规划阶段中绿色设计策略框架 |
3.4 产品设计流程下的吸尘器绿色设计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吸尘器环境生命周期评价 |
4.1 吸尘器的目的与范围 |
4.1.1 吸尘器目标对象选择原则 |
4.1.2 吸尘器目标范围的确定 |
4.2 吸尘器主要生命周期的物料清单 |
4.2.1 吸尘器主要物料清单 |
4.2.2 吸尘器的生命周期影响阶段分析 |
4.3 吸尘器全生命周期模型 |
4.4 吸尘器环境影响与评价 |
4.5 吸尘器LCA的解释与局限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吸尘器改进设计及社会生命周期评价 |
5.1 典型吸尘器改进方案设计 |
5.2 典型吸尘器回收率计算 |
5.3 典型吸尘器社会生命周期评价 |
5.4 吸尘器社会生命周期评价建议及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8)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建筑及室内设计人工智能的相关研究 |
1.2.2 可拓学与可拓建筑学的相关研究 |
1.2.3 数据挖掘与可拓数据挖掘的相关研究 |
1.2.4 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基本理论 |
2.1 可拓室内设计的理论基础 |
2.1.1 可拓室内设计的概念与模型表达 |
2.1.2 可拓室内设计的思维模式 |
2.1.3 可拓室内设计的分析方法 |
2.2 可拓数据挖掘的理论基础 |
2.2.1 可拓集理论 |
2.2.2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内涵 |
2.3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特点 |
2.3.1 面向可拓室内设计的可拓数据挖掘的特点 |
2.3.2 基于可拓数据挖掘的可拓室内设计的优势 |
2.4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任务与目标知识类型 |
2.4.1 描述性任务 |
2.4.2 预测性任务 |
2.4.3 目标知识类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仓库的设计 |
3.1 建构可拓室内设计数据仓库的基础 |
3.1.1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仓库与现有数据库的区别 |
3.1.2 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的平台选择 |
3.1.3 数据仓库的数据基础 |
3.1.4 数据仓库与联机分析处理技术 |
3.2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仓库设计的原则 |
3.2.1 面向主题原则 |
3.2.2 双轮驱动原则 |
3.2.3 原型设计原则 |
3.3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仓库的构成 |
3.3.1 基础数据仓库 |
3.3.2 可拓数据仓库 |
3.3.3 知识仓库 |
3.4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仓库的拓点结构 |
3.4.1 量值拓点的关系体系 |
3.4.2 特征拓点的关系体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方法 |
4.1 可拓室内设计分类挖掘方法 |
4.1.1 可拓室内设计分类挖掘方法阐释 |
4.1.2 确立分类挖掘设计问题 |
4.1.3 基于设计问题类别数据域的建立 |
4.1.4 基于可拓分析的可拓集建立与可拓挖掘 |
4.1.5 实例解析 |
4.2 可拓室内设计聚类挖掘方法 |
4.2.1 可拓室内设计聚类挖掘方法阐释 |
4.2.2 确立聚类挖掘设计问题 |
4.2.3 基于设计问题聚类特征树的建立 |
4.2.4 基于聚类分析的叶节点聚类与可拓挖掘 |
4.2.5 实例解析 |
4.3 可拓室内设计关联挖掘方法 |
4.3.1 可拓室内设计关联挖掘方法阐释 |
4.3.2 确立关联挖掘设计问题 |
4.3.3 基于设计问题数据项集的建立 |
4.3.4 基于关联分析的频繁项集发现与可拓挖掘 |
4.3.5 实例解析 |
4.4 可拓室内设计离群点挖掘方法 |
4.4.1 发散式挖掘 |
4.4.2 传导式挖掘 |
4.4.3 共轭式挖掘 |
4.4.4 转换桥式挖掘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知识成果及其应用 |
5.1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形态要素型知识及其应用 |
5.1.1 挖掘的形态要素型知识 |
5.1.2 挖掘的形态要素型知识直接应用 |
5.1.3 挖掘的形态要素型知识可拓应用 |
5.2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主题风格型知识及其应用 |
5.2.1 挖掘的主题风格型知识 |
5.2.2 挖掘的主题风格型知识直接应用 |
5.2.3 挖掘的主题风格型知识可拓应用 |
5.3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文化特征型知识及其应用 |
5.3.1 挖掘的文化特征型知识 |
5.3.2 挖掘的文化特征型知识直接应用 |
5.3.3 挖掘的文化特征型知识可拓应用 |
5.4 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的行为与情境体验型知识及其应用 |
5.4.1 挖掘的行为体验型知识 |
5.4.2 挖掘的情境体验型知识 |
5.4.3 挖掘的行为与情境体验型知识直接应用 |
5.4.4 挖掘的行为与情境体验型知识可拓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装备虚拟维修过程建模和仿真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虚拟维修技术 |
1.2.2 虚拟维修过程建模技术 |
1.2.3 虚拟人维修仿真技术 |
1.2.4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3.3 论文组织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装备维修过程分析 |
2.1 装备的维修过程 |
2.1.1 装备维修项目 |
2.1.2 维修过程中基本要素 |
2.1.3 装备维修任务分析 |
2.2 维修拆装时间分析 |
2.2.1 基于模特法拆装时间预计 |
2.2.2 基于软件仿真的拆装时间预计 |
2.3 基于人因分析的拆装时间修正 |
2.3.1 可达性对拆装时间的影响分析 |
2.3.2 可视性对拆装时间的影响分析 |
2.3.3 疲劳对拆装时间的影响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PETRI网和XML的装备虚拟维修过程建模 |
3.1 基于Petri网的装备维修过程建模方法 |
3.1.1 装备维修过程Petri网建模基础 |
3.1.2 基于Petri网装备维修过程信息建模 |
3.1.3 基于Petri网装备维修约束关系建模 |
3.1.4 基于Petri网装备维修作业模型构建 |
3.2 维修Petri网向XML转化建模 |
3.2.1 Petri网到XML转化规则 |
3.2.2 Petri网模型向XML模型转化实现 |
3.3 实例验证 |
3.3.1 基于Petri网维修实例 |
3.3.2 维修拆装时间预计实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装备虚拟维修过程数据库构建研究 |
4.1 虚拟人姿态数据库构建研究 |
4.1.1 基于人体测量学的人体尺寸分析 |
4.1.2 虚拟人姿态构建方法 |
4.1.3 虚拟人姿态数据库构建 |
4.2 虚拟人动作数据库构建研究 |
4.2.1 虚拟人动作构建方法 |
4.2.2 基于维修任务分解的维修动库构建 |
4.3 虚拟维修工具库构建研究 |
4.3.1 维修工具分类 |
4.3.2 虚拟维修工具属性建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JACK的虚拟维修仿真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5.1 模块总体设计 |
5.1.1 模块开发环境 |
5.1.2 模块架构设计 |
5.1.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5.1.4 模块数据设计 |
5.2 模块运行流程 |
5.2.1 模块整体运行流程 |
5.2.2 虚拟人体模型模块运行流程 |
5.2.3 虚拟维修过程建模模块运行流程 |
5.2.4 维修仿真数据库运行流程 |
5.3 模块仿真实例 |
总结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10)面向成本的轨道交通维修过程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定义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轨道交通发展 |
1.1.2 轨道交通维修管理 |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轨道交通维修研究的进展 |
1.2.2 单态部件维修过程模型 |
1.2.3 多态部件维修过程模型 |
1.2.4 检测周期模型 |
1.2.5 全生命周期成本模型 |
1.2.6 维修过程的建模方法 |
1.2.7 Petri网在轨道交通维修中的应用 |
1.2.8 现有研究评述 |
1.3 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创新点 |
1.4 全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Petri网建模方法 |
2.1 Petri网理论 |
2.1.1 Petri网的基本概念 |
2.1.2 Petri网的重要性质 |
2.1.3 Petri网的分析方法 |
2.2 动态Petri网 |
2.2.1 动态Petri网的基本元素 |
2.2.2 动态Petri网的变迁规则 |
2.3 Petri网的其他延伸 |
2.4 基于蒙特卡罗的Petri网仿真 |
2.4.1 蒙特卡罗方法 |
2.4.2 蒙特卡罗方法在Petri网中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轨道交通维修管理 |
3.1 轨道交通维修管理框架 |
3.1.1 维修行为分类 |
3.1.2 维修流程优化 |
3.1.3 维修管理框架构建 |
3.2 轨道交通维修成本 |
3.2.1 维修成本构成 |
3.2.2 全生命周期成本 |
3.2.3 维修成本分析 |
3.3 维修成本的不确定性 |
3.4 敏感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单态部件维修过程的Petri网建模 |
4.1 车轮维修情景描述 |
4.1.1 车轮相关参数 |
4.1.2 车轮磨损 |
4.1.3 车轮维修过程分析 |
4.2 车轮维修过程的Petri网建模 |
4.2.1 车轮检测的Petri网模型 |
4.2.2 车轮磨损的Petri网模型 |
4.2.3 车轮镟修的Petri网模型 |
4.2.4 车轮更换的Petri网模型 |
4.2.5 车轮维修过程的Petri网模型 |
4.3 案例分析 |
4.3.1 案例参数 |
4.3.2 案例仿真 |
4.3.3 案例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态部件维修过程的Petri网建模 |
5.1 钢轨维修情景描述 |
5.2 钢轨维修过程的Petri网建模 |
5.2.1 钢轨检测的Petri网模型 |
5.2.2 钢轨润滑的Petri网模型 |
5.2.3 钢轨磨损及打磨的Petri网模型 |
5.2.4 钢轨缺陷及故障的Petri网模型 |
5.2.5 钢轨维修及更换的Petri网模型 |
5.2.6 钢轨维修过程的Petri网模型 |
5.3 案例分析 |
5.3.1 案例参数 |
5.3.2 案例仿真 |
5.3.3 案例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态部件检测周期的动态Petri网建模 |
6.1 检测周期情景描述 |
6.2 动态检测周期的动态Petri网建模 |
6.2.1 模型假设 |
6.2.2 动态Petri网模型构建 |
6.3 算例分析 |
6.3.1 算例1 |
6.3.2 算例2 |
6.3.3 敏感性分析 |
6.3.4 算例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多态部件监测效益的Petri网建模 |
7.1 监测技术升级情景描述 |
7.2 监测过程的Petri网建模 |
7.3 成本效益分析 |
7.3.1 相关概念 |
7.3.2 轨道交通项目成本效益分析流程 |
7.3.3 对成本和收益的估值 |
7.4 案例分析 |
7.4.1 实施监测技术前轴承维修成本 |
7.4.2 实施监测技术后轴承维修成本 |
7.4.3 案例参数 |
7.4.4 案例仿真 |
7.4.5 案例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1.1 研究主要工作 |
8.1.2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8.2.1 本文不足 |
8.2.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网络计划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维修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混合现实的工业设备维修系统[D]. 苏霞.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D]. 刘绍勇. 吉林大学, 2020(08)
- [3]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4]航线维修增强现实视觉关键技术研究[D]. 吕杰. 中国民航大学, 2020(01)
- [5]传统设计行业升级背景下的BIM正向设计研究[D]. 雷霆.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 [6]深度学习视角下基于AR的小学科学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D]. 高琪.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7]吸尘器绿色设计研究[D]. 齐曦彤.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4)
- [8]可拓室内设计数据挖掘研究[D]. 马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9]装备虚拟维修过程建模和仿真研究及应用[D]. 于富洋.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3)
- [10]面向成本的轨道交通维修过程建模研究[D]. 张娣.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