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民解放军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柱石(论文文献综述)
喻频莲[1](2016)在《“两报一刊”评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特殊年代的一种非常规媒体现象,“两报一刊”评论极具个案研究的价值,是当代新闻史研究不可绕过的一个对象,是修当代新闻史尤其是“文革”新闻史的客观需要。而在当代新闻史研究中,“文革”新闻史为敏感地带,研究亦为薄弱地带,以“两报一刊”评论为对象的本体研究,至今尚付阙如。本研究走出的这一小步,旨在突破盲点,而完整准确地呈现“两报一刊”评论这份历史遗产,尚任重道远。本研究重点有二:一是通过考察在“领袖——媒体——民众”的政治控制模式下,“两报一刊”评论的宣传面貌及其宣传运作的动态过程,还原“两报一刊”评论的真实历史面目;二是通过梳理舆论权威主体从“一报一刊”评论到“两报一刊”评论,再从“两报一刊”评论到特约评论员文章的变化轨迹,厘清“两报一刊”评论从形成到终结的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性。本研究正论部分共有五章,研究思路总体上遵循纵的历史发展观,即依循“两报一刊”评论的历史发展过程展开,第一章考察“两报一刊”评论的历史渊源,即舆论权威从“一报一刊”评论到“两报一刊”评论的演化过程;第二、三、四章是对特殊历史时空下的“两报一刊”评论的本体研究;第五章考察“两报一刊”评论的历史终结,即舆论权威从“两报一刊”评论到特约评论员文章的演化过程。第一章“两报一刊”评论的形成主要考察“两报一刊”评论的前身“一报-刊”评论在特殊历史情境中,应形势所需演变为“两报一刊”评论的过程。第二章“两报一刊”评论的生存基础主要就更集中化的宣传体制、更权力化的新闻媒体两方面展开论述,揭示“两报一刊”评论的生存基础本质上是一个更一律的舆论环境。第三章“两报一刊”评论的宣传内容从对“两报一刊”评论的宣传议题分析入手,厘清“两报一刊”评论宣传内容共时性存在的内部逻辑以及历时性流变的发展轨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两报一刊”评论背离实际的表达的虚伪性,及其顺应新的客观现实的表达流变。第四章“两报一刊”评论的宣传路径主要从新闻媒体宣传路径、组织化宣传路径两方面就“两报一刊”评论宣传路径的特殊性展开分析,并通过考察具体议题沿着这两条路径展开宣传的概况,以窥全貌。第五章“两报一刊”评论的终结考察了困于表达僵局的“两报一刊”评论舆论威权渐渐折损,被新的舆论权威“特约评论员”文章取代的退场过程。通过以上五章分析,本研究最后结论是:从甚嚣尘上的喧哗到止于无力的静默,“两报一刊”评论有着其内在的历史逻辑性。具体说来是:“两报一刊”评论诞生伊始,即建立起了超越文本的舆论威权的符号价值,在“领袖——媒体——民众”的政治控制模式中,“两报一刊”评论被赋予了宣达“最新指示”的政治权力,具有无上的威权,作为重要的权力角色,参与到政治权力的运作中。凭借举国权威媒体的齐声呐喊和如毛细血管般延伸到每一个单位的组织化宣传网络,“两报一刊”评论将领袖的政治意志传达到每一个民众。提出和论证“文化大革命”的意识形态一一“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成为“两报一刊”评论的重要政治任务。随着“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实践越来越难以继续,意识形态与实践的严重背离,使以维护“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为己任的“两报一刊”评论逐渐陷入到表达的困境。新的舆论权威“特约评论员”文章横空出世,名声鹊起,承担起新的“改革”意识形态的启蒙任务,“两报一刊”评论权威折损,最终失守,退出政治的舞台,淡出民众的日常生活。其终结,正如其出场一样,都是历史选择的必然。
叶青[2](2002)在《“文革”时期福建群众组织研究》文中提出文化大革命是中华民族的一场浩劫。沉重的代价换来了宝贵的教训。对文革史的研究有着以史为鉴的重要意义。“文革”作为一场旷日持久的、全国性的群众运动,有着丰富的社会基层与区域方面的内容。群众组织是群众运动的细胞、成分与结构。群众运动与群众组织互为因果。千百万群众投身于文化大革命,也因此催生了众多的、形形色色的群众组织。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理论,多视角、多层次探究了福建文革群众组织产生、发展、演化整个发展脉络及其变动轨迹,并力图分析福建文革时期群众组织产生、对立演化的原因及其在文革进程中的作用与影响。没有秩序、没有纪律的群众运动和群众组织都必须给予科学的批判。
刘随清[3](2006)在《“三支两军”的初衷及其两重性》文中提出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作出“三支两军”这一决定的最主要动因是支持“革命左派”全面夺权。在当时的情况下,军队一方面以自己的权威和力量,在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上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另一方面,也对军队自身建设和军政、军民关系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不宜完全用解放军的“三大任务”、“三队”思想来解释和说明。
贾晓斌[4](2012)在《当代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文中指出价值观问题一直是伦理学关注的重大课题,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构成该国立国的精神之本,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就成为该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意识形态战略工程,2008年底胡锦涛又提出了以“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为主要内容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从此,核心价值观问题成为我国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现实课题。我军作为走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前列的革命队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方面理当走在全社会的前列,故选择当代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作为研究课题,以求扩展价值哲学研究的前沿阵地。本文围绕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及其培育问题,对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传承、理论基础、培育意义、培育目标要求和培育方法手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第一章对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主要观点作了简要阐述;第二章对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古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概括,对其培育方法作了简要分析;第三章从历史传承的角度探讨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对古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继承与发展,从理论上分析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对古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超越,论证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意义;第四章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当代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状进行了客观分析;第五章阐述了当代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大意义,明确了当代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根本目标,提出了当代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要求;第六章从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入手,归纳了当代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法途径。本文扎根于传统武德文化的沃土,归纳和概括了古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深刻分析和阐述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传承,夯实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并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当代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大现实问题提出了一套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和方法。本文的这些创新点,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出了一定贡献。
王朝彬[5](1994)在《毛泽东政权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周成莉[6](2018)在《革命语境下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研究》文中提出苏区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探索中国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道路的重要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创立的苏维埃政制是我党开展局部执政的首次尝试,为我党在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时期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奠定了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雏形。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历经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由盛转衰,见证了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历史转折,总结了中国苏维埃运动的经验,但会后中国革命形势急转直下,中国共产党以此为契机,重新思考中国革命的出路,实现革命战略的转变。本文聚焦于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追溯根源,梳理过程,延伸发展,以基本历史史实为依据,综合运用多维研究方法,以历史个案为研究视角揭示中国革命选择苏维埃道路的历史根源和实现苏维埃道路转化的历史过程。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根源于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苏联苏维埃模式,同时和国内环境息息相关。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为中国的苏维埃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南,成为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原点;苏维埃俄国模式是以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为指导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以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制度,成为中国苏维埃运动和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原型。中国早期知识分子,以俄为师,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建党初便对苏维埃制度表示认同。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中国共产党不得不思考中国革命道路问题,苏维埃道路是当时唯一选择,于是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开始宣传苏维埃,成立城市苏维埃,并于1931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开始了局部执政。到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前,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以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制度的工农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经济上进行了土地改革,文化上进行了革命意识的教育,军事上粉碎了国民党的四次“围剿”,在苏区站稳了脚跟。与此同时,国民党在前四次“围剿”失败的基础上,加深了对革命根据地的认识,提出了“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战略发起了对中国共产党政权的第五次“围剿”的准备。中央苏维埃准备委员会是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专门统筹机构,宣传是筹备工作的重要环节,宣传部和教育部承担着重要的宣传职责。查田查阶级运动、检举肃反运动、选举运动是社会结构重组的重要手段,三者层层递进,查田查阶级和检举肃反运动为选举运动清除了障碍,选举运动巩固了查田查阶级和检举肃反运动的结果。为保障选举运动的参与度,重新划分行政区域以从小从基层为思路。但归根结底都以战争动员为根本任务。代表选举是确保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的核心环节,法律视角下的苏维埃选举制度较为规范。在将选举制度进行实践中,以乡苏为选举的重心,成立选举委员会、划分选区、选民登记、提出候选人、开展工作报告、召开选举大会、投票选举、代表提出提案基本遵从选举制度,长冈乡和才溪乡在选举运动中起着模范作用,红军选举有其独立性和特殊性。区-县-省-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以间接选举为原则,通过选举产生了776名出席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代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过程改造了苏维埃政权,为妇女参政提供了重要渠道。1934年1月,国民党对中央苏区形成四面围合之势,中国工农红军在“左倾”思想的指导下战事失利,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1月22日,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如期开幕,大会以“一切牺牲给予革命”为基本方针,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及各部代表分别向大会作了5个工作报告和1个紧急动员报告,通过了5项最高决议案,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形成新一届最高权力中心。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初步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的革命建设经验,进一步奠定了新中国的雏形,但由于受共产国际的影响,不可避免的刻上了“左”的烙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以一切服从战争为原则,以粉碎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为根本任务,以军事决议案的执行为中心,形成军事、经济、政治三位一体,协同推进各项决议案的执行。开展了扩红、优红工作以保障战争人力供给;以粮食突击为战斗任务,同时开展财政资金、军用物资的突击为战争提供财政、物力保障;通过继续开展查田查阶级、肃反检举运动以保障军事和经济突击。然而,各项决议案执行出现了偏差,优红扩红不到位,物资、财力动员不济,强化的阶级斗争削弱了政权的政治优势,军事上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不得不面临转移。随着战略转移和民族矛盾的上升,中国共产党逐渐采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代了工农民主联盟,苏维埃工农共和国完成向人民共和国再到民主共和国的转变历程,实现了土地革命向抗日战争的转化。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是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的又一次实践,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探索。在革命语境下,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担负着动员革命的职责。中国革命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走中国“特色”道路;中国革命实则为农民革命,只有保障其民主权利,保证其民生利益才能充分发挥农民的政治优势;革命的失败并不等于革命终结,而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革命形势和国情的演变,逐渐探索出适合中国的革命道路,而中国共产党也实现了由局部执政党——革命党——执政党的转换和成长。
张志明[7](1995)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革命委员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革命委员会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形势由局部夺权发展到“全面夺权”,直至全局失控的严峻情势下,历尽磨难后才靠军队“支左”与多种力量的平衡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地方国家权力机构。 革命委员会经历了由鼎盛、平复和衰亡的历史嬗变过程。在鼎盛时期,它是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类似于军事管制的机构;在平复和衰亡时期,它逐渐演变为各级党委领导下的地方政权机构。最终为地方人民政府所取代。 打破“文革”前政治体制后新建的革命委员会,不仅没有克服原体制中的弊端,而且将其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革命委员会的结构和运行机制适应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需要,同时它也承担了管理其他社会事务的一些基本职能。 革命委员会的产生除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外,还与“文革”前业已形成的体制、政治文化和思想理论中的弊端和错误有着深层的社会历史联系。 反思革命委员会的历史教训而知,唯有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深刻变革,才能逐渐实现对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的超越;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发育、完善和确立,无疑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昭示了光明而广阔的发展前景。
柯友朝[8](2014)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形成研究》文中提出早在十九世纪上半期,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是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和战斗纲领,但是它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如何夺取政权没有提出具体的方式方法。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它既不是简单移植的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也不是对前苏联无产阶级专政的照搬照抄,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将中国的革命实践和建设实践与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是在理论上升华和创新了的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国体最完整准确的表述方式,也是最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国家政治制度。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化,首先发端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中国化。20世纪初期,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爆发,各种西方社会思潮相继涌入中国并相互斗争,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因为其科学性和革命性,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不仅接受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而且在传播过程中,开始逐步将其中国化。中共二大“劳农专政”的提出,掀开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中国化的帷幕。在建党和国民大革命时期,我国一大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理论,探索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我国出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中国化的早期涌动,人民民主专政理论萌芽。国民大革命失败以后,面对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滋长了“左”的情绪,连续三次“左”倾错误严重危害了中国革命,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中国化出现了曲折。但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国家政权问题时,结合中国自己的实景,科学地运用马列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中国化真正开始。抗日战争阶段,人民民主专政理论逐步走向成熟,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在中国人民反对日本法西斯的革命斗争实践中进一步中国化。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着作,尤其是《新民主主义论》所阐述的未来中国国家形式、政权架构等基本理论,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最终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石。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明确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这个政治命题,而且对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作出了系统的论述。毛泽东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创立了中国特色的国家政权理论,最终形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体系,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完全中国化。在实践上,华北、东北等解放区已初步建立地方各级人民民主政权,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提供了制度蓝本。随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胜利召开以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制定与颁布,人民民主专政逐步被确立为我国根本的国家政治制度。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革命根据地的局部性人民民主专政变成了全国人民民主专政。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的国家政权制度得以完全确立。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中国化的结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
毕彩云[9](2011)在《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研究》文中提出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如何在中国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国家制度不但是毛泽东一生理论追求的核心,更是毛泽东革命实践的最终追求。那么毛泽东是如何设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在中国最终确立的呢,这就是本文研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所要回答的内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毛泽东思想研究领域、近现代史研究领域和中共党史研究领域一直关注的热点。在改革开放进入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今天,笔者总结和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在选取毛泽东个人理论研究范畴的视角下,在梳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形成发展历史过程的基础上,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基本理论、政治理论、经济理论、文化理论为框架展开论述,试图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作出自己浅薄的思考。本文的主要观点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即毛泽东在中国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具体途径的理论,既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纲领,同时又是领导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全国性政权保障。它所设计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分别是:在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领导的联合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以及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的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各革命阶级联合政权;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为领导的社会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和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的多种经济构成模式;文化上实行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指导下的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文化纲领。这样的国家理论,其基本的发展前途是在民主革命赢得全国胜利后及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和直接衔接,以确立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所以,1952年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开始,既是毛泽东适应于当时具体历史条件下的思考,更是其一贯的国家理论的坚持。在本文的绪论部分中,笔者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的源起和研究意义、当前相关研究的现状与不足,本文的研究理论、方法和框架结构、资料的搜集与准备等内容,并对研究对象做了相关的界定。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是一个政治学问题,所以本文的整体结构是试图在梳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形成和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尝试分别以基本理论和具体理论两大板块为框架展开论述。关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本文主要从历史的角度以“两步走”革命战略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为标准进行梳理。之所以如此,因为在笔者看来,革命的“两步走”战略理论才是决定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的核心:不但没有革命“两步走”战略理论的产生,就没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的出现;而且正是源于对这个革命“两步走”战略理论的不同解释和看法,才导致了今天学者们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具体内容理解的各种见仁见智的不同。关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基本理论,笔者主要从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性质、特征、历史地位等角度建构其论述的框架。关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具体理论,笔者主要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三方面展开论述。最后,本文总结分析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的主要特点,并联系现实简单区别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异同。
刘大维[10](2014)在《毛泽东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发展指整个人类社会的向前运动过程。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主题就是现代化。从纯粹历史的角度看,正是对这一主题的认同成了毛泽东社会发展理论和实践的起点。毛泽东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系统阐述毛泽东关于在中国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以及怎样建设这个社会。论文共有七部分: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毛泽东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进行综述,介绍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阐述了毛泽东社会发展理论的理论基础。第二章,毛泽东中国社会发展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毛泽东中国社会发展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既有客观方面又有主观因素。第三章,毛泽东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实现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蓝图;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第四章,实行新民主主义。就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整体而言,它是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就中国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本身来讲,社会性质却有着显着的特点,这里是“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标志中国社会发生了局部变迁。第五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开始了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巨大变革。第六章,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军。新中国建立后,经济建设不断取得举世瞩目的业绩,一个一穷二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正在逐步变成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结束语历史的遗憾与启示。
二、人民解放军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柱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民解放军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柱石(论文提纲范文)
(1)“两报一刊”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重要概念阐释 |
一、“两报一刊” |
二、“两报一刊”评论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主体性文献 |
二、背景性文献 |
第四节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五节 研究思路、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两报一刊”评论的形成 |
第一节 “一报一刊”评论:“两报一刊”评论的缘起 |
一、“一报一刊”评论的出现 |
二、“一报一刊”评论的特殊规格 |
三、“一报一刊”评论的舆论转向 |
第二节 从“一报一刊”评论到“两报一刊”评论 |
一、《解放军报》比肩“一报一刊”的政治资本 |
二、《解放军报》与“一报一刊”联合署名的政治修辞 |
三、“由乱而治”:“两报一刊”评论的舆论基调 |
四、“两报一刊”评论的基本样态 |
第二章 “两报一刊”评论生存的基础 |
第一节 更集中化的宣传体制 |
一、“文革”前的宣传体制 |
二、“旧”宣传体系的瘫痪 |
三、“新”宣传中枢:特殊小组 |
第二节 更权力化的新闻媒体 |
一、“夺权”:新闻媒体的集中化 |
二、“越位”:新闻媒体的权力化 |
三、“宣达”:“两报一刊”评论的权力角色 |
第三章 “两报一刊”评论的宣传内容 |
第一节 “两报一刊”评论的主要宣传议题 |
一、提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 |
二、论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合法性 |
三、舆论审判党内阶级敌人 |
四、指导秩序重建 |
五、关切世界革命形势发展 |
六、扞卫毛泽东思想的一元化领导 |
七、指导军队建设 |
第二节 背离实际:“两报一刊”评论表达的虚伪性 |
一、虚构的两条路线斗争史 |
二、虚假的革命胜利 |
三、虚无的理想政治社会图景 |
第三节 顺应现实:“两报一刊”评论表达的流变 |
一、“天下大治”表达的流变 |
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表达流变 |
第四章 “两报一刊”评论的宣传路径 |
第一节 “文革”时期宣传网络的重建 |
一、新闻媒体宣传网络从失范到规范 |
二、组织化宣传网络的常规与非常规 |
第二节 “两报一刊”评论的新闻媒体宣传路径 |
一、“对版面”:报刊宣传的一律 |
二、“今晚广播,明日见报”制度化 |
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重播造势 |
四、新闻媒体对“两报一刊”评论的宣传议题再阐发 |
第三节 “两报一刊”评论的组织化宣传路径 |
一、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
二、单位政治学习小组 |
三、基层民众对“两报一刊”评论的学习与讨论 |
第五章 “两报一刊”评论的终结 |
第一节 “两报一刊”评论舆论威权的折损 |
一、新的舆论阵地开辟:《理论动态》创刊 |
二、新的舆论阵线联盟的形成 |
第二节 从“两报一刊”评论到特约评论员文章 |
一、“特约评论员文章”的地位赋予 |
二、“两报一刊”评论的退场 |
结语:“两报一刊”评论的历史逻辑性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期刊类 |
三、博、硕士学位论文 |
四、资料汇编类 |
五、外文资料 |
附录 |
一、“一报一刊”评论目录 |
二、“两报一刊”评论目录 |
三、攻读博士学位学习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后记 |
(2)“文革”时期福建群众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 研究的缘起及其意义 |
二、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 |
三、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
四、 作者的基本观点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与群众运动、群众组织 |
一、 中国古代、近代的群众运动 |
二、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和毛泽东领导下的群众运动、群众组织 |
三、 从新中国建立至文革前的群众运动、群众组织 |
四、 中共与文化大革命中的群众运动、群众组织 |
第二章 福建群众组织的产生 |
一、 文革的发动与群众组织的产生 |
二、 福建红卫兵组织的产生 |
三、 东海前线红卫兵 |
四、 红卫兵组织的“破四旧” |
第三章 福建群众严重对立的出现与群众组织的发展 |
一、“八·二九事件”──群众组织对立的肇始 |
二、 福建群众组织“革”与“保”的对立 |
三、 福州工人赤卫队 |
四、 福州农民赤卫队 |
五、 毛泽东思想红卫兵福建革命委员会 |
第四章 红卫兵的“大串连”与福建群众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
一、 红卫兵组织的大串连 |
二、 福建群众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
三、 福州工人革命造反联合总部 |
四、 福建老区人民反帝反修野战军联络总站 |
第五章 “一月风暴”与福建省八·二九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的成立 |
一、 “一月风暴”和“反经济主义之风”在福建 |
二、 福建省八·二九革命造反总司令部 |
第六章 “文革”的深入与福建群众组织“拥军”与“反军”对立 |
一、 部队支左与省军管会成立 |
二、 “1·26事件”----“拥军”与“反军”的界标 |
三、 福建“拥军派”组织的壮大 |
四、 福建省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 |
五、 福建省机关革命造反总司令部 |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的新形势与福建群众组织演变的加速 |
一、 “二月逆流”后“反军派”的再起 |
二、 福建省革命造反委员会 |
三、 武汉“七·二○事件”后“反军派”组织的扩展 |
四、 毛泽东改变战略部署与福建群众组织新分化 |
五、 四·二○革造会 |
六、 革造会内部的分化 |
第八章 “革命大联合”前后群众组织重新整合 |
一、 大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
二、 “革命大联合” |
三、 福建群众组织重新整合 |
第九章 “福建省革委会”的产生与群众组织的消亡 |
一、 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
二、 福建文革群众组织的消亡 |
第十章 福建群众组织特征及对立演变的分析 |
一、 福建文革中群众组织的特征 |
二、 对立演变原因的分析 |
结语: 文化大革命中群众组织研究的若干思考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福建省“破四旧”中参加运动的单位、人数统计表 |
△福建省“破四旧”中查抄物品统计表 |
△“一·二六事件”后福建群众组织分离的网络图 |
△毛泽东思想人民反修战斗团连江总部革委会 |
△福建老区人民反帝反修野战军联络总站 |
△全省各专、县“老区”组织概况一览表 |
△八·二九榕司下属分部组织结构表 |
△福建省工人革命造反司令部福州市及各市县网络图 |
△福建省工人革命造反司令部所属系统一览表 |
△福建省工人革命造反司令部第二轻工业系统组织分布图 |
△福建省各县市主要群众组织概况一览表 |
△1968年1·18北京来电后福州主要群众组织对时局态度一览表 |
△福建省各专区开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情况一览表 |
△福建省革命委员会常委名单一览表 |
群众组织成立宣言、时局声明等目录 |
△东海前线红卫兵总部宣言 |
△福州市工人赤卫队总部成立告全市革命职工书 |
△毛泽东思想思想红卫兵福建革命委员会组织条例(草案) |
△福建省八·二九革命造反总司令部成立宣言 |
△“福建八·二九革命造反总司令部”成立的实况 |
△“2·11”大会会议的实况 |
△福建省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福州工人2.11革命造反司成立宣言 |
△福建省直党群机关革命造反总部成立宣言 |
△福建省革命造反委员会成立宣言 |
△福建省革命造反委员会成立的实况 |
△福州军区革命造反委员会成立宣言 |
△热烈欢呼干到底公社新生 |
△四·二○革命造反委员会成立公告 |
△四·二○革造会红卫兵警备区政治部、司令部成立公告 |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福州部队支左联络站成立公告 |
△福建省革造会福州市工联总12.5革命行动委员会公告 |
△“新飞虎”队《造反公告》 |
△福建省革命造反委员会时局声明 |
△福建前线工农赤卫军联合总部原子总部关于支持联合总部退出省革造会声明 |
△革造会《向北京》朝阳联络站成立公告 |
△“二·二”协议签字的福建省群众组织名单 |
△福州工人群众组织革命大联合的协议 |
△各省、市、自治区革委会全部成立庆祝大会 |
△福建省各革命群众组织关于大力巩固和发展革命大联合的协议的签字组织名单 |
附录 |
福建省档案馆、福州市档案馆馆藏福建省群众组织资料 |
(一) 以学生为主体的群众组织 |
1、 福建省大专院校群众组织 |
2、 福建省中等专业学校 |
3、 福州中学群众组织 |
4、 外地来榕学生组织 |
(二) 以工人为主体的群众组织 |
(三) 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组织 |
(四) 以机关干部为主体的群众组织 |
(3)“三支两军”的初衷及其两重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4)当代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的基本方法和主要观点 |
第二章 中国军人核心价值观及其培育的演变 |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军人核心价值观 |
一、以“仁”为本的军事伦理观 |
二、以“唯人是保”为核心的军人道德原则 |
三、以“五德”为纲的军人道德规范 |
第二节 汉朝至近代的军人核心价值观 |
一、忠君报国的爱国精神 |
二、贵仁保民的爱民情怀 |
三、尚武精勇的职业操守 |
第三节 我国古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概要 |
一、分层次进行核心价值观培育 |
二、以职业道德为核心进行价值观教育 |
三、多渠道进行核心价值观培育 |
第三章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及其对以往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继承与超越 |
第一节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概述 |
一、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 |
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
三、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构建 |
第二节 我军特有价值观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
一、毛泽东为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发展确立了前提 |
二、邓小平进一步揭示了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 |
三、江泽民丰富和发展了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思想 |
第三节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对古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继承与发展 |
一、忠诚于党是对古代军人忠诚观的继承与发展 |
二、热爱人民是对古代军人保民爱民观的继承与发展 |
三、报效国家是对古代军人爱国观的继承与发展 |
四、献身使命是对使命观的继承与发展 |
五、崇尚荣誉是对荣辱观的继承与发展 |
第四节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意义 |
一、核心价值观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之上 |
二、核心价值观具有理想性和超越性 |
三、核心价值观是饱含道德情感的行动指南 |
第四章 当代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调查过程的基本环节 |
一、调查目的的确定 |
二、调查信息的获取 |
三、调查数据的检验、修正和反馈 |
第二节 调查数据的分析方法 |
一、因素分析法 |
二、系统论方法 |
三、模型化方法 |
第三节 当代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
一、忠诚于党的信念坚定与否 |
二、热爱人民的情感真诚与否 |
三、报效国家的热情浓厚与否 |
四、献身使命的意识强烈与否 |
五、崇尚荣誉的情操高尚与否 |
第五章 当代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意义、目标和要求 |
第一节 当代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大意义 |
一、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特殊性 |
二、打造政治合格军队接班人的百年大计 |
三、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必然要求 |
四、发展当代先进军校文化的重中之重 |
第二节 当代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根本目标 |
一、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坚定政治信念 |
二、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的强烈献身精神 |
三、履行使命、尽职尽责的过硬能力素质 |
四、牢记宗旨、服务人民的高尚道德情操 |
第三节 当代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要求 |
一、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一般要求 |
二、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具体要求 |
第六章 当代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法和途径 |
第一节 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方法 |
一、理论灌输方法 |
二、精神激励方法 |
三、榜样示范方法 |
四、环境熏陶方法 |
第二节 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途径 |
一、夯实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 |
二、抵制西方腐朽思想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
三、强化制度机制的规范约束作用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5)毛泽东政权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上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
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
1、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
2、用枪杆子夺取政权 |
3、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战争 |
4、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 |
二、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
1、农村包围城市 |
(1) 上山 |
(2) 工农武装割据 |
(3) 农村包围城市 |
2、根据地政权建设 |
(1) 土地革命时期的工农兵政权 |
(2) 抗日民主政权 |
(3) 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代表会政权 |
下篇:人民民主政权 |
一、建设人民民主政权 |
1、工作重心的转移 |
2、建国方略 |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
二、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
1、镇压国内反动派 |
2、抵御外敌 |
3、组织经济建设 |
4、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
5、加强军队建设 |
6、干部队伍和执政党的建设 |
(1) 干部队伍的建设 |
(2) 执政党的建设 |
三、邓小平对毛泽东政权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国力 |
2、改革开放——强国之路 |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巩固政权的百年大计 |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 |
5、一国两制——统一祖国的道路 |
6、加强军队和执政党建设 |
附录:主要参考资料 |
后记 |
(6)革命语境下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苏区史研究现状 |
1.2.2 苏维埃代表大会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的创新 |
1.3.3 论文的不足 |
1.4 论文研究思路 |
第2章 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的背景 |
2.1 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的溯源 |
2.1.1 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是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原点 |
2.1.2 苏联苏维埃是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原型 |
2.2 中国共产党从“割据”到局部执政的初步探索 |
2.2.1 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
2.2.2 实施了土地政策 |
2.2.3 开展了对农民革命意识的先期教育 |
2.3 国民党的“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战略 |
2.3.1 战略的提出 |
2.3.2 战略的实施 |
第3章 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筹备 |
3.1 筹备机构 |
3.1.1 中央苏维埃准备委员会 |
3.1.2 宣传机构 |
3.2 查田查阶级以整肃阶级队伍 |
3.2.1 查田查阶级的缘由 |
3.2.2 查田查阶级的领导组织系统 |
3.2.3 查田查阶级的过程 |
3.2.4 查田查阶级的效果 |
3.3 检举与肃反以清除异己 |
3.3.1 检举与肃反的缘由 |
3.3.2 检举与肃反的领导机构 |
3.3.3 检举运动与肃反运动的过程 |
3.4 重新划分行政区域 |
3.4.1 原因 |
3.4.2 方法 |
3.4.3 结果 |
第4章 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参会代表的选举 |
4.1 苏维埃选举制度 |
4.1.1 选举法的演变 |
4.1.2 法律视角下的选举制度 |
4.2 选举制度的运行 |
4.2.1 选举的前期准备 |
4.2.2 乡苏、市苏及红军的选举 |
4.2.3 区-县-省-全国的选举 |
4.3 选举的意义 |
4.3.1 改造了苏维埃政权 |
4.3.2 提供了妇女参政的渠道 |
第5章 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召开 |
5.1 大会召开的主要过程 |
5.1.1 开幕 |
5.1.2 主要议程 |
5.1.3 闭幕 |
5.2 通过决议案 |
5.2.1 《关于红军问题决议》 |
5.2.2 《关于苏维埃经济建设决议》 |
5.2.3 《苏维埃建设决议案》 |
5.2.4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
5.3 评价 |
5.3.1 初步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的革命建设经验 |
5.3.2 进一步奠定了新中国的雏形 |
5.3.3 刻上了“左”的烙印 |
第6章 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决议案的执行 |
6.1 军事决议案以扩红、优红工作为基础 |
6.1.1 扩红、优红工作的开展 |
6.1.2 扩红、优红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
6.2 经济决议案以物力、财力保障为核心 |
6.2.1 物力、财力突击工作的开展 |
6.2.2 财力、物力突击中出现的问题 |
6.3 政治决议案为军事和经济突击提供保障 |
6.3.1 检举肃反是保障军事和经济突击的重要手段 |
6.3.2 政治优势遭到削弱 |
6.4 中国苏维埃运动的转化 |
6.4.1 从“工农共和国”到“人民共和国” |
6.4.2 从“人民共和国”到“民主共和国”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7)“文化大革命”时期革命委员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引言 |
第一章 革命委员会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 |
第一节 “不破不立“:毛泽东笃信只有通过“天下大乱”才能达到“天下大治” |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初朝的改组和夺权 |
第三节 批判“资反路线”导致全国“全面夺权” |
第二章 从“上海人民公社”到“全国一片红” |
第一节 “一月革命”和“上海人民公社”的出现 |
第二节 毛泽东对夺取后新生政权名称的慎思和“上海人民公社”名称的改变 |
第三节 全局失控、进退维谷:毛泽东号令人民解放军介入地方“文化大革命” |
第四节 “全国一片红”的曲折历程 |
第三章 革命委员会的历史嬗变 |
第一节 革命委员会的鼎盛时期(1967年1月—1969年4月) |
第二节 革命委员会的平复时期(1969年4月—1972年8月) |
第三节 革命委员会的衰亡时期(1972年8月—1979年9月) |
第四章 革命委员会的结构及功能 |
第一节 革命委员会概念考 |
第二节 革命委员会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 |
第三节 革命委员会的社会功能及实际运作 |
第五章 革命委员会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
第一节 革命委员会产生的体制条件 |
第二节 革命委员会产生的政治思想条件 |
第三节 革命委员会产生的理论条件 |
第六章 反思与超越:对革命委员会的历史评述 |
第一节 毛泽东提出的重大历史课题 |
第二节 毛泽东理想与现实的悖论之源 |
第三节 政权机构与经济体制的辩证法 |
结语 |
附录主要参考文献 |
谢辞 |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重难点及主要内容 |
四、论文的研究特色及创新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
(一) 马、恩无产阶级专政概念的提出及初步论证 |
(二) 巴黎公社的成立及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形成 |
二、列宁对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一)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变成现实 |
(二) 列宁对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主要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中国化的早期萌动 |
一、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
(一) 早期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并传播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缘由探究 |
(二)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
二、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
(一)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提出无产阶级专政原则 |
(二) 中共一大党纲将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
(三) 中共二大提出建立“真正民主共和国” |
三、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政权的早期探索 |
(一) 关于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基本思想 |
(二) 建立革命政权的早期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农民主专政的思想与实践 |
一、土地革命前期中国共产党对政权问题的探索 |
(一) 中国共产党对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承继 |
(二) 武装夺取城市政权的挫折及原因分析 |
(三)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逐步创立 |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民主政权 |
(一) 农村革命根据地工农民主政权的探索 |
(二) 工农民主政权探索过程中存在的理论缺陷 |
三、土地革命后期中国共产党政权主张的调整与变化 |
(一) “人民共和国”之口号取代“工农共和国”的口号 |
(二) 以“民主共和国”的口号代替“人民共和国”的口号 |
(三) “民主共和国”向“新三民主义共和国”的逐步演进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与巩固 |
一、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权主张的演进 |
(一) 新三民主义共和国、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民主联合政府 |
(二)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权主张的特点 |
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
(一) 政权建设的主要措施 |
(二) 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历史作用与基本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解放区政权的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 |
一、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与解放区政权建设 |
(一) 中共的和平建国主张及国共谈判 |
(二) 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与中共的民主联合政府主张 |
(三) 解放区的政权建设 |
二、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创立 |
(一) 人民民主专政概念提出的历程梳理 |
(二) 《论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内容解析 |
三、《共同纲领》谱写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中国化新篇章 |
(一) 《共同纲领》主要内涵剖析 |
(二) 《共同纲领》的地位和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特色国家政权制度的确立 |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
(一) 地方各级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并逐步代行地方人大职权 |
(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
二、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
(一) 人民民主专政遵循了无产阶级专政的一般原则 |
(二) 人民民主专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9)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 |
1.1.1 论文选题的缘起 |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与港台学者相关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
1.3 本文的研究理论、方法和框架结构 |
1.3.1 论文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的基本框架 |
1.4 论文资料搜集与准备工作 |
1.4.1 档案资料 |
1.4.2 毛泽东着作文本资料 |
1.4.3 报刊杂志资料 |
1.5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2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2.1 早年毛泽东国家改造目标的选择和初步探索(1910.10-1927.) |
2.1.1 早年毛泽东国家改造目标探索的简单背景 |
2.1.2 早年毛泽东国家改造目标的选择和最终确立 |
2.1.3 早年毛泽东对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目标具体实现途径的初步探索及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主张的提出 |
2.2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资产阶级性的苏维埃工农共和国理论(1927.8-1936.5) |
2.2.1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资产阶级性的苏维埃工农共和国理论的形成 |
2.2.2 土地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性苏维埃工农共和国理论的主要内容 |
2.3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的成熟及具体实践(1936.5-1952. |
2.3.1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的成熟 |
2.3.2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的具体实践及策略调整 |
第3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基本理论 |
3.1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具体内涵及国家性质 |
3.2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的主要矛盾 |
3.3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历史任务 |
第4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治理论 |
4.1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即国体 |
4.1.1 资产阶级专政道路的走不通 |
4.1.2 中国革命必须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才是真正光明的前途 |
4.1.3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中国尚不具备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 |
4.1.4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具体内容 |
4.2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权形态 |
4.2.1 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4.2.2 关于联合政府 |
第5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经济理论 |
5.1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 |
5.1.1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一种先进的社会主义经济和旧的资本主义经济并存与竞争并由社会主义经济逐渐取得胜利的混合经济 |
5.1.2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是各革命阶级联合的人民民主主义的经济 |
5.1.3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主义经济 |
5.2 确立并逐步占据国民经济领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
5.3 发展并逐步过渡到集体化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合作社经济 |
5.3.1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合作社经济理论的产生 |
5.3.2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
5.3.3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合作社经济在改善了人民生活的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
5.4 从利用限制到社会主义改造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
5.4.1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对私人资本主义的利用 |
5.4.2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对私人资本主义的限制 |
5.4.3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利用和限制私人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转变意义 |
第6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文化理论 |
6.1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内涵和性质 |
6.1.1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不同于“五四”运动前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文化 |
6.1.2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不同于最新式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 |
6.1.3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的必要准备和实践保证 |
6.2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具体理论内容 |
6.2.1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文化 |
6.2.2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文化 |
6.2.3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文化 |
6.3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历史地位 |
6.3.1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
6.3.2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服务于社会主义转变的文化 |
第7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的特点分析及其现实联系 |
7.1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的特点分析 |
7.1.1 平等为民的社会主义政治目标的坚定追求 |
7.1.2 实现途径:直接的衔接过渡是“两步走”革命理论的重要内容,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不存在“放弃” |
7.1.3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的重要特征之一:这是一个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积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动态过程 |
7.2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建国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毛泽东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毛泽东社会发展理论的理论基础 |
1.4.1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思想 |
1.4.2 列宁的社会发展思想 |
第2章 毛泽东中国社会发展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
2.1 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 |
2.1.1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
2.1.2 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课题 |
2.1.3 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历史表现 |
2.2 毛泽东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核心 |
2.2.1 毛泽东前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 |
2.2.2 毛泽东在遵义会议成为领导集体的一员 |
2.2.3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形成 |
2.2.4 毛泽东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核心的基本因素 |
2.3 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
2.3.1 毛泽东世界观的转变 |
2.3.2 全党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过程 |
2.3.3 中共七大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阐释 |
第3章 毛泽东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 |
3.1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
3.1.1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依据 |
3.1.2 毛泽东对中国革命三大难题的破解 |
3.1.3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 |
3.1.4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基本特征 |
3.2 实现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 |
3.2.1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发展战略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3.2.2 确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四大要素 |
3.3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
3.3.1 “一化三改”总路线 |
3.3.2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
3.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基本特点 |
3.4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蓝图 |
3.4.1 现代化蓝图的早期描绘 |
3.4.2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
3.4.3 实现我国社会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时间和步骤 |
3.5 社会主义建设思想 |
3.5.1 思想方法 |
3.5.2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战略方针 |
3.5.3 矛盾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前进发展的动力源泉 |
3.5.4 中国的工业化要走自己的路的我国工业化的发展道路 |
3.5.5 开展科技革命 |
第4章 实行新民主主义 |
4.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
4.1.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
4.1.2 中华苏维埃的民主政治建设 |
4.1.3 中华苏维埃的法制建设 |
4.1.4 中华苏维埃的经济建设 |
4.1.5 中华苏维埃的文化建设 |
4.2 抗日民主根据地 |
4.2.1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 |
4.2.2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法制建设 |
4.2.3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
4.2.4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文化建设 |
4.3 解放区 |
4.3.1 解放区的三件大事 |
4.3.2 解放区的巩固与扩大 |
4.4 新民主主义实行的意义 |
第5章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
5.1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 |
5.1.1 人民政权的建立 |
5.1.2 人民民主专政 |
5.1.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5.1.4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
5.2 深刻的社会变革 |
5.2.1 土地制度改革 |
5.2.2 切除旧社会的毒瘤 |
5.2.3 镇压反革命 |
5.2.4 解决民族问题 |
5.2.5 恢复国民经济 |
5.3 社会主义改造 |
5.3.1 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思想的演变 |
5.3.2 “一化三改”总路线 |
5.3.3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5.3.4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5.4 初具规模的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体系 |
5.4.1 解决所有制问题 |
5.4.2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
第6章 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军 |
6.1 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历程 |
6.2 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
6.2.1 工业生产体系 |
6.2.2 交通运输体系 |
6.2.3 农业与商业的发展 |
6.2.4 国防建设 |
6.3 欣欣向荣的社会风貌 |
6.3.1 实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 |
6.3.2 新风尚 |
6.3.3 大力发展了教育文化事业 |
6.3.4 科学技术成果丰硕 |
6.3.5 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的改善 |
结束语 历史的遗憾与启示 |
1.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赶超” |
2. 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偏向” |
3. 宝贵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人民解放军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柱石(论文参考文献)
- [1]“两报一刊”评论研究[D]. 喻频莲.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8)
- [2]“文革”时期福建群众组织研究[D]. 叶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02(02)
- [3]“三支两军”的初衷及其两重性[J]. 刘随清. 中共党史研究, 2006(05)
- [4]当代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 贾晓斌. 湖南师范大学, 2012(06)
- [5]毛泽东政权思想研究[D]. 王朝彬. 中共中央党校, 1994(01)
- [6]革命语境下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研究[D]. 周成莉. 吉林大学, 2018(12)
- [7]“文化大革命”时期革命委员会研究[D]. 张志明. 中共中央党校, 1995(12)
-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形成研究[D]. 柯友朝.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 [9]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研究[D]. 毕彩云. 吉林大学, 2011(08)
- [10]毛泽东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刘大维. 大连海事大学,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