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中国书画作品精选》出版(论文文献综述)
邵靖[1](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陈叙良[2](2016)在《在收藏中发现大师 ——湖南省博物馆藏萧俊贤书画及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萧俊贤是清末民国时期一流的书画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尤以其突出的山水画和中国画教育成就,成为近现代美术史上无法回避的人物之一。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缺乏深入的学术研究,萧俊贤的艺术成就并未得到应有的恰当评价,反而被历史“熟悉的遗忘”。本文以湖南省博物馆收藏且至今仍未有人涉猎的萧俊贤44幅书画原作为中心,以美术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博物馆学、书画鉴藏学等多学科理论为支撑,运用文献考证、图像比较、风格分析、数据统计、考察调研、口述访谈等方法,跳出纯粹书画鉴赏或艺术家生平研究的束缚,从类似于“考古报告”式的馆藏研究的独特视角出发,上篇重点进行馆藏萧俊贤书画作品鉴藏史、印款释读、分类、分期及风格研究,由此确认一份可靠的萧俊贤书画作品真迹目录,深入认识萧俊贤书画艺术的特点、内涵、成就及馆藏作品的独特价值。下篇则进一步扩展研究维度,将馆藏作品及萧俊贤书画艺术放置于整个近现代美术视野中来审视,以揭示萧俊贤艺术与其个人身份、职业、交游、家庭、人品、思想之间的客观联系,深入分析近代社会文艺思潮及由学院、展览、出版、市场等要素构成的艺术体制对萧俊贤艺术的影响,由此发现一个“收藏”在博物馆中的真实而丰满的萧俊贤。以期拒绝遗忘,复忆历史:萧俊贤是近代少数艺术面貌及风格极为全面的中国画大师之一,特别是他的山水画艺术创造了独特的图式语言,显示了深厚的艺术功力,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产生了深远的艺术影响,成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传统山水画向现代山水画转型时期的开拓者和最有成就的大师之一。萧俊贤还是近代中国画高等教育第一人,近代学院美术教育的先驱者,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育实践与思想对中国近代美术教育事业影响深远。本文虽为个案研究,但馆藏萧俊贤书画作品及其艺术经历正是清末民国时期中国画史曲折演进的见证之一,因此本个案研究又有全局的意义,成为生动、复杂的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一部分,而萧俊贤式的“遗忘”现象背后更有其复杂的历史原因,其中所折射出的近现代美术评价机制值得进一步思考与探讨。
王玉强[3](2020)在《何海霞山水画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以来,中国画在频繁的政治运动和西学东渐的文化运动双重作用下,外在的风格语言和内在的情感精神都发生了大的变化,是具有重大学术理论意义的公认事件。也成为中国美术发展史中的一个里程碑。何海霞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了绘画艺术,并为传统中国画的继承与革新奋斗了一生。他从学徒出身,参加社会艺术团体,拜名家为师,从而打下坚实的传统绘画基础,并全身心的投入到中国画改良运动中;新中国成立后,他扎根长安,在革命艺术理论的指导下,又进行新的绘画语言探索,用手中的笔来描绘新时代、新生活。他坚持自己的艺术理想和追求,与赵望云、石鲁一起,用各具特质的艺术理念和作品,为“长安画派”的形成和崛起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赢得了当时中国美术界的赞誉;随着“文革”的结束、改革开放的到来,身心得以“解放”的他,开启了“我之为我,自有我在”的自我改造,不断推陈出新,紧随时代,创作出一批巨幅青绿山水,大放异彩;晚年的何海霞,回归故里,进行衰年变法,此时的他随心所欲的书写性灵,在青绿山水画艺术的追求上达到了另一个高度,创造了前人未有之格局,步入艺术人生中的化境。何海霞山水画艺术风格形成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始终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进行革新。本文围绕何海霞从艺近80年来,自求学、从业、创新、变法到步入化境的心路历程,以及时代变迁、社会变革带给他个人从思想到艺术上的巨大影响,来做系统的分析、研究他的山水画艺术发展路径及艺术创新规律。在本人研究何海霞的山水画艺术探索之路时,同时也打开了20世纪中国山水画变革的发展史。从中领略到老一辈艺术家的家国情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担当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与弘扬。
王曼利[4](2019)在《长安画派艺术价值:基于艺术品价格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安画派萌发至今已约一甲子,但关于画派艺术品价格的研究既少且浅,艺术价值研究又多忽略艺术界的建构作用。我们以画派基本问题为研究起点,以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为指导,在画派艺术品价格的考察中分析它与艺术价值的关系,从艺术社会学视角探究画派艺术价值的建构途径与方式,挖掘出画派多元的艺术价值。论文具体分为六部分:第一章:绪论。简要回顾国内外艺术市场的历史与我国艺术市场的发展现状,梳理和分析了长安画派艺术品价格和艺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与可借鉴的理论资源,指出:在经济繁荣的今天,艺术经济学和艺术社会学的理论观照是该画派研究的应有之义。第二章:长安画派:概念、构成和风格。我们从艺术地理学视角对画派名称进行解读,认为此名与长安地理及文化所积淀成的心理原型有关。我们从广义和狭义上对画派构成进行概括,以1961年参加“西安美协中国画研究室习作展”的6人作为文本的研究对象,因篇幅所限,重点放在赵望云、石鲁、何海霞和方济众4人上。画派艺术思想深受延安文艺理论影响,作品多表现人民生活,具有强烈的地域艺术风格。第三章: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访谈、文献与画廊。我们通过访谈和文献分析补充了画派从萌芽期到2000年的作品价格,通过市场调查和深度访谈获取了画廊价格。长安画派作品价格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同步,价格受宏观经济和居民购买力影响直接,作品的艺术水准、传播和营销得力与否同样影响画派价格。陕西地区画廊中画派作品数量少、价格低,艺术家市场地位不同,作品价格已产生分层。第四章: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拍卖机构数据。通过对雅昌艺术网中长安画派作品拍卖价格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我们对赵望云、石鲁、何海霞和方济众个人国画作品拍卖价格指数和画派整体拍卖价格态势及其中的规律性问题进行了探究。画派艺术品拍卖成交数量少、成交额和均价普遍较低,市场有一定认可度,但与着名画派和画家相比作品价格不高,价值与价格发生了较大偏离。第五章:艺术生产: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建构。本章借鉴丹托和迪基的“艺术界”和“艺术体制”、贝克尔的“艺术界”和布尔迪厄的“资本”、“场”等概念,糅合惯常的艺术界概念,将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置于艺术体制网络中,从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与定位)、艺术展览(展示与传播)、艺术批评(评论与阐释)和艺术营销中介(宣传与销售)等方面分析画派艺术价值建构的途径与方式。作品离开画家之手后其艺术价值由艺术界共同赋予,艺术价值的认定、传播与阐释有益于艺术品价格的提高。第六章:多元复合: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研究。本章以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为出发点和依据,从思想价值、审美价值和启示价值三方面研究了长安画派的艺术价值。画派创作表现了“人”的母题和大地情怀,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现了艺术家对文艺思想时代最强音的积极响应、既破又立的艺术超越精神,以及艺术家巨大的人格魅力,这些都是长安画派值得被传播的价值,也是决定艺术品价格的强大内驱力。结论:在长安画派的不同阶段,其艺术品价格与艺术价值呈现出时而吻合时而背离的复杂关系,这是正常的,但背离也是有原因的。我们要加大对画派学术价值的深度研究和科学传播,辅以时间条件,画派艺术品价格仍首先取决于其艺术价值。这也符合马克思对价值与价格关系的科学总结。
郝斌[5](2018)在《历史洪流中的艺术选择 ——王琦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1934-1965)》文中提出王琦,从20世纪30末至90年代末,一直是活跃在中国艺坛的一位重要美术家。在艺术创作方面,他的《嘉陵江上》《侯水》《石工》《晚归》《老榕树》等已成为中国现代版画史以至中国现代美术史中的经典;在艺术理论方面,他积极参与理论争鸣,撰写了大量美术文论,已成为我们研究中国现代美术思潮的重要文献;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曾在重要的历史时刻担当中国美术界领导等。王琦已然成为20世纪中国历史洪流中涌现出来的一代美术家的杰出代表。同时,王琦独特的艺术生涯使其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转型的历史洪流之中,并在其中不断被裹挟、被整合、被改造,既构成了一种“整一性”,也同时包含着矛盾性和复杂性。以王琦为个案,正恰切地揭示了在时代艺术洪流的磅礴涌动中个体与时代、艺术与政治(或革命)所构成的复杂关系,以及个体艺术家在其中所遭遇的矛盾心态和艰难选择。从20世纪30年代以至“文革”前这一重要时段,构成了 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转型中一段加速“整合”的特殊时段,而王琦正成为我们审视、研究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转型问题的一个十分典型的案例。
贾韬[6](2020)在《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史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周期性与规律性,找到相似的时空场景与媒介轨迹,进行匹配与对照、筛选与分析,对当下的社会改革、教育创新与文化引领,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发价值。研究民国时期的书法教育,从宏观角度看,它包含对整个近代时期书法教育史的脉络提炼,即如何从传统教育形态进入国民教育序列与学校教育体制;从中观角度看,它包含对各种教育改造思潮、艺术教育论说或重要人物思想的发生原因及社会影响的延伸分析,即书法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再生产”、“民族精神的再塑造”以及“美术育人的合法化”;从微观上看,它涵盖了对民国书法教育教学实践的具体写实与文本描述,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系列教学活动构成。中国古代书法教育始于文字书写、兴于读书明理、盛于以书取仕,在着书立说、立国化民、广育群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伦理教化作用与社会稳定功能,然而正是书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身依附性与制度嵌入性,使书法教育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过程中遭遇了“价值观念”上的肢解与“社会行动”上的剥离。民国是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体系开始确立并实施的时期,而在文化艺术领域,则是中国开启正规化艺术教育和美育的肇始时期。书法教育以其根深蒂固的“古典形态”,在二十世纪初的新兴学堂教育中,悄然兴起,潜滋暗长,“不仅完成了自身的‘革命’——从私塾师徒授受转向课堂教育,同时亦完成了社会意义上的‘革命’——从旧式教育体制走向新式教育体制”,书法教育则沿着实用书写教育和美术教育两条路线走进了学制框架体系内。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的学校制度中主要有两种表现情形:一种是在初、中等教育中作为“国文科”中的习字课程,以追求实用性、普及性的书写技能而存在,“习字一科,虽为国语教学之一部门,但关系于修学及应用者甚大”;一种是以师范教育与专科教育的制度形式,确立了书法向每个社会生活的扩张空间和渗透力量,以达致艺术性、专门性的书法美学而存在,“于艺术学校、大学校中,设书学一系,以培养一班高等书学人才”。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学制化的转型。“教育”和“文化”构成了民国书法教育的两大维度,作为勾勒民国书法教育“全景式”文本图像的前提,必须从“文化”角度阐释和反思民国社会大环境与书法教育之间的互动逻辑,提供书法教育在社会思想结构中的宏观视野。当时书法的“本体危机”主要体现在“汉字革命”对汉字的简化与注音,颠覆了传统书法教育中的书写内容、书写文本与书写方式,带来了书法哲学“本体论”上的危机与困惑。而“美术革命”对中国绘画摹古不化之风、石谷之流弊的批判——“革王画的命”,亦规约了书法创作的美学形式、艺术类型与个性趣味,解构了传统书法教育中的美学体格与道德功用,带来了书法哲学“价值论”上的冲击与失落。于是,在异域教育理论的审视与参照下,在其他学科教育学研究的发展与比对下,书法教育需要学科逻辑的支撑与教育原理的基础,其核心与特征是“地道的逻辑思维——课程分布、课时分配、授课内容的环节安排、教学手段、教学思想、基本观念……,这一切都必须依靠严密的逻辑思维才能获得确立”,书法教育活动过程被程序化、模式化与预设化,以舍弃各种异质性因素去构建具有普适性与标准性的学科教学体系。为了追求书写的标准化与效率化,围绕写字学习材料、写字教学方法、写字工具等,书法教育开展了各种心理化、科学化的实证研究,促进了书法教育在教学原理、学习原理上的设计与实践、探究与应用。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科学化的转型。在民国充满变革的浪潮中,“更新与改良是流行话语,同时,保存国粹更是国人关心的课题”,这就决定了书法艺术发展的社会规约力要比其“自律”大得多。书法教育“现代”的发展总是与危机意识和终极关怀紧密相扣,以中国文字之特有价值和民族精神,启发民众思想觉悟,塑造社会革新品格,通过平民教育、民众学校使书法从精英到大众,完成了书法教育的“新国民”想象,借助艺术或者美术的身份加持,在“美育救国”、“艺术救国”等民族使命的话语体系中改变遭际、重获价值,完成了书法教育的“新艺术”图景。民国书法教育的成长及其背后折射出了知识范式的生产、文明观念的辐射、思想文化的变迁,书法教育的诸种知识通过出版的“崭新诞生”与思想的“人物引领”,在中西互动的格局下逐渐形成,并通过报章杂志、着作、教科书等各种形式传播,从而成为某种程度上的公众知识与生活体验。同时,民国特殊的战乱背景使书家群体呈现出“聚集”和“流动”的时空特征,从雅集到社团构成了书法教育的“民间场域”,中国书学会标志着传统书法艺术的复兴与书法普及教育的推广,各种学生书法社团则见证这个时代书法社团的繁荣和现代学制内的书法影响;从内陆到粤港形成了书法教育的“香港景观”,在香港移民社会的国族想象和乡邦情结中,书法以保存国粹与发扬民族精神为重,书法教育则扮演了身份认同与民族抗争的重要功能。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现代化的转型。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近几十年来,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正在不断抽离日常书写的工具、文本与机会,中国汉字和书法的发展实际上又一次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然而,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书法教育无疑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书法教育的价值、前途等问题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讨论,我国书法教育经过多年的教学和实践,已在书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就目前来看,“应用化”与“艺术化”依然是书法教育的泛化前景,书法基础教育正在从写字转向审美,书法大众教育则面临着从功利走向情怀。在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学科”建构之路,“科学化”与“专业化”仍然是书法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命题,既要解决“身份危机”,又要争取纳入现代学科的框架体系中。“本土化”与“国际化”则是书法教育时代复兴的责任担当,书法作为东方文化在国际艺术语境中的身份显现,既面临着以输出中国书法文化理念来重建东方书法形象的历史重任,又需要以中国元素与国际审美形式相融合而获得审美普世化。
徐庆华[7](2015)在《上海书法篆刻六十五年(1949-2014)》文中指出1949年至2014年上海书法篆刻的发展,与全国书法篆刻的发展基本一致,但也有自己的特色。从上海书法篆刻创作风格的总体趋势来看,新中国成立后,以沈尹默、白蕉等为代表的书家群体中兴帖学,虽然王蘧常等名家出入碑版而各成大家,然帖学仍然是建国后海上书风的主流。在经历20世纪80年代的狂热般的书法篆刻浪潮以后,上海书法篆刻创作已愈益走向一个反思与多元价值观念下的书法创作的格局,一味崇尚传统的有之,力求标新立异的有之,于碑帖各执一端的有之,融会贯通兼容并蓄的也有之,更有人尝试对传绕书法进行解构和重塑。就篆刻而言,上海篆刻家十分重视传统和师承关系,全面继承着秦汉古玺印、唐宋官印、明清流派等各个时期所蕴含的宝贵精华,来楚生、陈巨来等大家辈出。可以说,从沈尹默主盟书坛,及至十年浩劫后,王蘧常、谢稚柳等复出,直到周慧珺、韩天衡等与有着共同理想的书协团队提出“发扬优良传统,振兴上海书法”,以及沃兴华等书家的创变,上海书坛呈现碑帖融合、开放多元的局面。本文着重把握艺术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力图避免单纯的文献罗列与图录解说,通过大量搜集有关上海书法篆刻六十五年发展及其创作方面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既重视从历史、时代、社会及文化背景等方面梳理和解读上海书法篆刻创作,同时真实记录上海书法篆刻六十五年发展的大事记;也重视书法家、篆刻家创作方式的个案研究,其中作品解读参考艺术史研究中的形式分析和图像分析方法。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整体结构以时间为序,把握上海的书法篆刻发展大脉及其曲线态势,分为四个时期:“上海书法篆刻普及期(1949-1965)”、“上海书法篆刻尴尬期(1966-1976)”、“上海书法篆刻引领期(1977-1997)”、“上海书法篆刻挑战期(1998-2014)”。同时,对每个时期代表性书法篆刻家个体的创作特征进行剖析。最后,对1949年至2014年上海书法篆刻六十五年总体发展态势、创作风格的总体趋势、主要个体创作风格特征及其在上海书法篆刻发展关键环节中作用等进行总结,并对当下重振海派书法进行一些反思。
栾雨晴[8](2020)在《鲁迅标准像的建构 ——以1956年鲁迅逝世20周年纪念活动为例》文中提出在中国近现代史中,鲁迅先生本人及成就有着独一无二的的重要地位。他不仅以笔为刀,书写了众多脍炙人口的篇章,留下发人深省的醒世之言。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革命先驱,鲁迅与中国共产党有着密切的联系。自1936年先生逝世开始,在党的推动下逐渐形成一种对鲁迅先生本人进行纪念的传统,其中在纪念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一项便是对于鲁迅标准像的建构。这一传统的形成不仅是出于对鲁迅现实本人的崇敬,其背后更有着十分复杂的建构过程和重大的政治意义。为此,本文选取1956年鲁迅先生逝世20周年作为研究背景,对建国后第一次涉及国内社会各界的大规模的纪念活动轨迹进行梳理。文章重点探究鲁迅标准像形成的原因,其建构过程与图像特点以及其标准像传播的意义等问题,力求还原鲁迅逝世20周年完整的历史语境。
齐洪洲[9](2017)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878年,清政府效仿英国发行了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从此便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在历经清代、民国、新中国将近一百四十年的历史阶段中,中国邮票设计从最初的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尽管历经曲折,但发展却从未间断。本文以中国邮票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收集梳理其发展历史,运用设计艺术学、历史学等方法呈现其在各个发展时期的历史语境、技艺场景、设计风貌,剖析其中的视觉语言、设计思想及艺术风格,并据此勾勒清晰的设计发展脉络和流变轨迹。全文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的研究从四个层面展开:首先是历史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历程。这一层面不仅是文章的基础,也是全文的发展线索。文章在大量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以下结论:在“学西观”和“中体西用”思想的相互作用,使清代邮票的设计在照搬、模仿西方邮票设计格局的同时又体现出清代特有的艺术特色,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下的必然呈现;在国统区邮票与解放区邮票并行发展的民国历史时期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新中国的邮票设计在建国初期获得良性发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致使邮票事业呈现混乱状态,邮票设计工作也在反反复复中艰难前行;经过文革后两年徘徊时期的调整,改革开放初期的邮票事业繁荣发展,邮票设计也日渐成熟,特别是设计中民族风格的体现获得了极大成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近20多年的邮票设计继续向前发展并呈现出新的面貌。文章认为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历史可划分为移植期、借鉴期、自立期、探索期、曲折期、繁荣期和多元发展期。其次是物象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在各个时期的艺术特征。这一层面通过图表演示与文字阐述,对中国邮票各时期实物图像的构图、边饰、表现手法及影响因素等内容进行归纳与分析,总结其艺术特征,发掘艺术规律。本研究发现:中国邮票在近一百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各时期邮票呈现出不同的图像特征,均是当时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和时代精神的反映与写照;中国邮票的设计历经了从最初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的曲折过程;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兼收并蓄,受到过许多艺术形式的影响,且这些艺术表现方式和手法被运用于邮票设计当中,而反过来有的邮票设计形式也对某些艺术形式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再次是技术层面,即中国邮票在各时期的印制技术特征。设计和印刷是邮票诞生的前提条件,二者缺一不可。本研究表明:中国邮票的印制从最初引进西方先进设备和技术人员,到目前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间一直不断向前发展,即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邮票印制水平仍得到一定的提高;中国邮票的印制在不同阶段显示出不同的印制特点,不同的设计形式产生不同的图像特征,而印刷又往往决定着设计的最终面貌,有时乃至决定着艺术风格,如解放区邮票所呈现出的强烈的木刻版画风格便是由这一时期特殊的印制条件所决定的。最后是现实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的面貌呈现。第七章紧扣现实,总结数字时代背景下中国邮票设计艺术所呈现出的多元发展新面貌,探讨数字化设计平台给邮票设计所带来的利弊关系,最后建立在各章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脉络进行归纳总结和图表演示。在以上四个层面逐层阐述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的全面研究,本论文得出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历史可划分为移植期、借鉴期、自立期、探索期、曲折期、繁荣期和多元发展期;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历经了从最初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的发展过程;数字化设计平台在给邮票设计带来众多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的弊端等主要结论。
刘磊[10](2019)在《思想史视域下的“兰亭论辨”及《兰亭序》文本真伪问题研究 ——以“汪中旧藏《定武兰亭》”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汪中旧藏《定武兰亭》”是清代乾隆年间扬州学者汪中所收藏的一件“定武本”《兰亭序》。在20世纪60年代的“兰亭论辨”中,“汪中旧藏《定武兰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郭沫若借用清代学者李文田在“汪中旧藏《定武兰亭》”中的一段题跋,作为其质疑《兰亭序》最重要的立论依据之一,并进而引发50余年来学界关于《兰亭序》真伪问题的大讨论,但时至今天,这场讨论依然还没有定论。“兰亭论辨”中《兰亭序》真伪问题之所以难以回答,一方面因为《兰亭序》在原件失传的情况下又出现了诸多不同面貌的临摹本和刻本,使人莫衷一是;另一方面更源于《兰亭序》与《临河叙》之间的文本差别,《兰亭序》全文最早着录于唐修《晋书·王羲之传》,而《临河叙》着录在成书于南朝的《世说新语》,从时间来看,《临河叙》显然早于《兰亭序》,因此也理应比《兰亭序》更为可靠。按照李文田的说法,《兰亭序》系“隋唐间人知晋人喜好老庄”而依据《临河叙》“妄增”而成,《临河叙》才是“原本”,那么在《兰亭序》文本出于后人篡改的情况,《兰亭序》的书法便更不可能出于王羲之。本研究尝试引入观念史的研究视角来重新审视“兰亭论辨”和《兰亭序》真伪问题,发现它们其实并不难回答,李文田对于《兰亭序》的质疑也无法成立:首先《世说新语》曾经被宋代人的删改、整理,《临河叙》于是便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兰亭序》“原本”,而这一点对于李文田那里并不明确;其次李文田提出“兰亭三疑”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在一定的时代思潮和观念背景的作用下对于“汪中旧藏《定武兰亭》”当中的汪中、赵魏等人题跋的回应,而非真的要否定《兰亭序》;再次,李文田质疑《兰亭序》源于汪中为其自藏“定武本”《兰亭序》所写的题跋(“修稧叙跋尾”),而“汪中旧藏《定武兰亭》”也正因此成为李文田质疑《兰亭序》的基本语境。不了解这一基本语境,今天的学人们也便无法回应“兰亭论辨”并解答其中的《兰亭序》真伪问题。本研究以“兰亭论辨”为背景,运用观念史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以“汪中旧藏《定武兰亭》”为研究起点和核心文本,尝试为学界研究“兰亭论辨”和《兰亭序》真伪问题探索新的可能:通过对“汪中旧藏《定武兰亭》”及其相关史料和问题的系统梳理和研究,可以看到汪中在“修稧叙跋尾”一文中对其自藏《兰亭序》的赞誉和评价一方面来自于宋元以来士大夫阶层对于“定武本”《兰亭序》的推崇,另一方面在论证方式上也明显受到清代考据学的治学方式和时代观念的影响,与《兰亭序》本身的真伪并无直接关系;同时,李文田对于《兰亭序》的质疑一如宋元以来人们对《兰亭序》的赞誉一样,亦是特定历史条件和时代思潮背景下的产物,也与《兰亭序》真伪问题没有直接关系。《兰亭序》文本的真伪需要回答《兰亭序》与《临河叙》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在进一步对比“唐写本”《世说新书》残卷与宋本《世说新语》之间的观念差别的过程中确定了《临河叙》源自对《兰亭序》的删改,不仅李文田对于《兰亭序》的质疑不能立论,而且“兰亭论辨”以来的有关《兰亭序》与《临河叙》之间关系的诸多讨论大多也是未及“要害”的。经研究发现,虽然尚无法在书法层面确定《兰亭序》的可靠性,但在文本和思想的层面上,《兰亭序》无疑是一篇可靠的魏晋文献,在观念形态上其符合魏晋玄学的思想特征,而与隋唐思想和宋明理学存在着关键性的差异。
二、《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中国书画作品精选》出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中国书画作品精选》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文化背景 |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
三、 公共花园雕塑 |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
一、 美术团体 |
二、 美术期刊 |
三、 美术展览 |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
二、 李金发 |
三、 江小鹣 |
四、 刘开渠 |
五、 滑田友 |
六、 张充仁 |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
一、 孙中山雕像 |
二、 名人塑像 |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美协的成立 |
二、 向苏联学习 |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四、 “两结合” |
五、 “大跃进” |
六、 文化大革命 |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
五、 名人雕塑作品 |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艺术背景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
一、 工作职能 |
二、 存在问题 |
三、 改变方法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一、 存在问题 |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
结语 |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
引用文献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在收藏中发现大师 ——湖南省博物馆藏萧俊贤书画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编 馆藏萧俊贤书画作品鉴藏、分期与风格研究 |
第一章 馆藏作品的鉴藏与考证 |
第一节 馆藏作品的鉴藏与保护 |
第二节 馆藏作品的款识释读与考证 |
第三节 馆藏作品的特点与价值 |
第二章 馆藏作品的分期与风格研究(之一) |
第一节 早期的山水画(初创期) |
第二节 中期的山水画(多向探索期) |
第三节 晚期的山水画(成熟期) |
第四节 萧俊贤山水画艺术的特点与成就 |
第三章 馆藏作品的分期与风格研究(之二) |
第一节 遣兴花果韵最妍:萧俊贤的花鸟画 |
第二节 萧俊贤的书法、篆刻、题款艺术 |
第四章 从馆藏作品来看萧俊贤艺术面貌的多样性 |
第一节 萧俊贤绘画作品中的西画因素与现代性 |
第二节 萧俊贤的题画诗与诗意画 |
下编 馆藏萧俊贤书画作品相关问题研究 |
第五章 一份简明履历的背后:对萧俊贤生平与交游的再研究 |
第一节 身份与职业:对萧俊贤艺术生涯的社会学考察 |
第二节 创作环境与资源:萧俊贤的艺术交游圈 |
第三节 家庭、性格与人品:解读萧俊贤艺术的另一面 |
第六章 萧俊贤艺术思想研究 |
第一节 清末民国的文艺思潮与萧俊贤的艺术观 |
第二节 萧俊贤美术教育实践与思想 |
第七章 近现代艺术体制中的萧俊贤 |
第一节 近现代美术展览、出版中的萧俊贤 |
第二节 近现代书画市场中的萧俊贤 |
结论 萧俊贤的艺术成就与历史地位——兼谈美术史上的“遗忘”现象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3)何海霞山水画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选题缘由 |
第三节 选题意义 |
第四节 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五节 研究内容 |
一、论文结构 |
二、关键问题 |
第六节 研究方法 |
一、艺术风格学方法 |
二、图像学方法 |
三、比较研究方法 |
四、口述历史调研法 |
五、社会学方法 |
六、文献调查法 |
七、艺术心理学方法 |
第一章 传统之路(1908—1949年) |
第一节 幼承家学 |
第二节 悦古斋学徒 |
第三节 中国画学研究会成员 |
第四节 何海霞与张大千 |
一、拜师张大千 |
二、张大千对何海霞的影响 |
第五节 师古不泥善用其心 |
第二章 革新之路(1950--1983) |
第一节 西入长安 |
第二节 中国美术家协会西安分会 |
第三节 长安画派 |
一、长安画派的形成与衰落 |
二、“长安画派”三杰 |
第四节 何海霞与长安画派 |
第五节 与自然为伍用我家法 |
一、山水画新的绘画语言的探索 |
二、革新期的山水画题材分析 |
三、革新期的山水画风格解析 |
小结 |
第三章 变法之路(1976——1998年) |
第一节 精神的舒张 |
第二节 “茧居”化蝶 |
第三节 我用我法我手写我心 |
一、何海霞的传统青绿山水 |
二、何海霞的写意青绿山水 |
三、何海霞的泼彩山水 |
小结 |
第四章 何海霞山水画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何海霞山水画图式的多样性 |
第二节 何海霞山水画技法的融合性 |
第三节 何海霞山水画色彩的主观性 |
第四节 何海霞山水画的写意性 |
第五节 何海霞山水画的时代性 |
小结 |
第五章 何海霞绘画美学思想 |
第一节 传统与革新 |
第二节 形式与意境 |
一、表现形式 |
二、意境 |
第三节 主体与客体 |
一、主体 |
二、客体 |
第四节 林泉拾趣 |
一、姊妹艺术 |
二、品鉴与品评 |
三、拙与巧 |
四、个性 |
小结 |
第六章 何海霞山水画艺术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山水画发展中的承与变 |
第二节 “民族传统”向“时代生活”的转换 |
第三节 博大精深的时代气象 |
第四节 对后长安画派的启示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何海霞艺术年表 |
致谢 |
(4)长安画派艺术价值:基于艺术品价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基于艺术与市场结合的客观历史 |
1.1.2 基于我国艺术市场的发展现状 |
1.1.3 基于长安画派绘画价格现状——从赵望云说起 |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价值 |
1.5 概念界定及数据来源 |
1.5.1 本文的“艺术品价格” |
1.5.2 数据来源 |
第二章 长安画派:概念、构成与风格 |
2.1 画派形成条件分析 |
2.1.1 经济因素 |
2.1.2 政治环境与时代精神 |
2.1.3 环境因素 |
2.1.4 艺术赞助 |
2.1.5 艺术观念与艺术风格 |
2.2 艺术地理学视域中的“长安画派” |
2.2.1 艺术地理学阐释“长安画派”名称的可能性 |
2.2.2 “长安画派”名称的艺术地理学追问 |
2.3 长安画派的构成 |
2.3.1 长安画派:艺术观念与理想的层次 |
2.3.3 长安画派:网络组织凝聚的层次 |
2.3.4 本文研究的长安画派 |
2.4 长安画派的艺术风格 |
2.4.1 赵望云的艺术风格 |
2.4.2 石鲁的艺术风格 |
2.4.3 何海霞的艺术风格 |
2.4.4 方济众的艺术风格 |
第三章 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访谈、文献与画廊 |
3.1 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访谈与文献分析 |
3.1.1 赵望云绘画价格 |
3.1.2 石鲁绘画价格 |
3.1.3 何海霞绘画价格 |
3.2 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画廊的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 |
3.2.1 长安画派绘画价格问卷调查 |
3.2.2 经营长安画派作品画廊的深度访谈 |
3.2.3 经营长安画派画廊的价格地图 |
第四章 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拍卖机构数据 |
4.1 赵望云国画价格 |
4.2 石鲁国画价格 |
4.3 何海霞国画价格 |
4.4 方济众国画价格 |
4.5 长安画派国画作品价格整体态势 |
第五章 艺术生产: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建构 |
5.1 艺术界相关理论回溯 |
5.2 博物馆和美术馆对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阐释 |
5.3 艺术展览对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阐释 |
5.4 文艺批评者对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阐释 |
5.5 营销中介对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阐释 |
第六章 多元复合: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研究 |
6.1 求索创新的思想价值 |
6.1.1 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 |
6.1.2 探索,探索,再三探索 |
6.1.3 文艺思想最强音的响应者 |
6.1.4 艺术思想的根性意义 |
6.2 深厚绵长的审美价值 |
6.2.1 “人”的母题与深沉的大地情怀 |
6.2.2 艺术创作既破又立的超越精神 |
6.2.3 对西北地域美术元素的开拓表现 |
6.3 生命深度的启示价值 |
6.3.1 为艺的赤子之心 |
6.3.2 为人的傲人风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5)历史洪流中的艺术选择 ——王琦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1934-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艰难的抉择: 王琦早年的艺术学习与思想转型(1934—1938) |
第一节 洋画的信仰——20世纪30年代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与王琦的艺术取向 |
第二节 艺术,还是抗战?——王琦在武汉政治部三厅的宣传画创作 |
第三节 苦闷与抉择——王琦的鲁艺学习及其矛盾选择 |
第二章 生活的自觉: 王琦在抗战时期大后方的艺术选择(1939—1945) |
第一节 运动,还是研究?——“后鲁艺”与王琦的艺术选择 |
第二节 从战斗之美到生活之美——王琦抗战时期的艺术选择 |
第三节 王琦与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新现实主义” |
第三章 隐含的苦闷: 王琦抗战胜利后至香港时期艺术诸问题(1945—1950) |
第一节 走向批判?——抗战胜利后国统区木刻运动与王琦的艺术选择 |
第二节 规训与改造——王琦香港时期的艺术选择 |
第四章 宏观语境与个体选择: 新中国时期王琦艺术诸问题(1950—1965) |
结语 |
图版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王琦年表 |
2、王琦着述文献目录 |
3、回忆与评价——王宏建谈王琦先生几个问题 |
4、怀念我的父亲和老师王琦——王炜访谈 |
5、社会各界深切哀悼王琦同志 |
6、王琦《朝霞映船台》画里画外 |
7、难以割舍的情怀——王琦画笔下的香港 |
8、并非老生常谈——李桦、王琦纪念个展解析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6)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习字崇文——古代书法教育的学校形态 |
一、作为常识的小学书法教育 |
二、作为专业的书学专门教育 |
第二节 以书取仕——高等书法教育的政治依附 |
一、学以养士:书法教育的政治嵌入 |
二、书判取士:书法教育的权力依附 |
第三节 启蒙晨曦——晚清书法教育的形态转捩 |
一、普及识字:书法教育课程形态的初现 |
二、推广新知:书法教育艺术形态的萌芽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凄风苦雨——民国时期政治经济的秩序危机 |
一、民国时期政治的革命多样化诉求 |
二、民国时期经济的资本多元化干预 |
第二节 波澜横生——民国时期文化艺术的新旧递嬗 |
一、民国时期文化的意识形态革命 |
二、民国时期艺术的观念形态涤荡 |
第三节 多元竞进——民国时期教育发展的革故鼎新 |
一、民国时期教育近代化的多元探索 |
二、民国时期教育合法化的制度实践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学制序接 |
第一节 私塾与学堂之争——民国时期书法教育学制化序曲 |
第二节 习字与国文之争——民国时期中小学书法教育定型 |
一、国文初定启新生:书法教育“国文化”的科目归属 |
二、乱世飘摇书低落:书法教育“习字化”的功能式微 |
第三节 师范与专科之争——民国时期专业化书法教育衍生 |
一、薄艺在身:书法技能训练在师范教育中的映射 |
二、敬惜字纸:书法文化素养在艺术教育中的嵌入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内核危机 |
第一节 尊今与疑古——汉字存废的娓娓道来 |
一、废除汉字: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
二、简化汉字:调和解决之折衷解决 |
第二节 标准与大众——书法危机的自我救赎 |
一、书虽小道,国魂所系 |
二、字字标准,笔笔皆活 |
第三节 争锋与迷思——书画革命的观念分化 |
一、“善”与“美”:“美术革命”翻转书写审美 |
二、“新”与“旧”:“艺术革命”重塑书法教育 |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科学逻辑 |
第一节 体系化与程式化——书法教育科学化肇始 |
一、书法教学体系的规范化建构 |
二、书法教学过程的程序化设计 |
第二节 标准化与效率化——书法教育科学化实证 |
一、书法教育的学科知识“心理化” |
二、书法教育的教学实践“科学化” |
第三节 人本化与个性化——书法教育科学化改良 |
一、书法教育教学原理的设计与实践 |
二、书法教育学习原理的探究与应用 |
第六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社会功用 |
第一节 救亡图存与塑造民众——书法教育的政治现代性 |
一、从精英到大众:书法教育的“新国民”想象 |
二、从守护到拓进:书法教育的“新艺术”图景 |
第二节 建造常识与大众传播——书法教育的知识现代性 |
一、民国时期书法教育出版的“崭新诞生” |
二、民国时期书法教育思想的“人物引领” |
第三节 颠沛之路与精神存扬——书法教育的民族现代性 |
一、从雅集到社团:书法教育的“民间场域” |
二、从内陆到粤港:书法教育的“香港景观” |
第七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回眸展望 |
第一节 “应用化”与“艺术化”——书法教育的泛化前景 |
一、书法基础教育:从写字转向审美 |
二、书法大众教育:从功利走向情怀 |
第二节 “科学化”与“专业化”——书法教育的学科审思 |
一、“书法学”的身份迷雾:历史交互与文化邂逅 |
二、“书法学”的学科建制:现实透视与理想期待 |
第三节 “本土化”与“国际化”——书法教育的时代复兴 |
一、书法教育的寻根弘道:从守正到创新 |
二、书法教育的西方传播:从输出到重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 |
(7)上海书法篆刻六十五年(1949-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及分析 |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一章 上海书法篆刻普及期(1949-1965) |
第一节 沈尹默主坛 |
第二节 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的成立 |
第三节 书法篆刻的学习普及 |
第四节 主要书法篆刻家及其创作特征 |
一、沈尹默:典正中和,秀逸劲健 |
二、潘伯鹰:圆浑秀劲,简淡凝练 |
三、白蕉:潇散纵逸,超凡脱俗 |
四、钱瘦铁:质朴渊雅,峻厚险辣 |
五、邓散木:雄奇朴茂,巧思多变 |
第二章 上海书法篆刻尴尬期(1966-1976) |
第一节 遭遇“文革” |
第二节 工农兵书法作者通讯员活动活跃 |
第三节 展览活动与字帖印谱的出版热 |
第四节 主要书法篆刻家及其创作特征 |
一、来楚生:高古秀逸,苍茫浑朴 |
二、陈巨来:雍容静穆,珠圆玉润 |
第三章 上海书法篆刻引领期(1977-1997) |
第一节 上海书画出版社推出大陆第一本书法专业刊物——《书法》 |
第二节 篆刻在全国领风气之先 |
第三节 反思与多元价值观念下的书法创作 |
第四节 主要书法篆刻家及其创作特征 |
一、王蘧常:高古奇崛,大气厚重 |
二、谢稚柳:清秀飘逸,风姿奇丽 |
三、赵冷月:古朴生拙,天真烂漫 |
四、陆俨少:行云流水,舒卷自如 |
五、钱君(?):清雅劲健,刚柔相济 |
六、方去疾:纵横恣肆,欹侧清奇 |
第四章 上海书法篆刻挑战期(1998-2014) |
第一节 挑战与举措 |
第二节 海派书法晋京展 |
第三节 上海书法篆刻中坚力量述评 |
第四节 主要书法篆刻家及其创作特征 |
一、周慧珺:刚健雄强,跌宕豪放 |
二、韩天衡:爽利豪迈,奇崛雄浑 |
三、周志高:雄强奇丽,灵动矫健 |
四、童衍方:厚重朴茂,神完气足 |
五、吴子建:古穆渊雅,瑰丽奇谲 |
六、刘一闻:峻峭清利,典雅隽秀 |
七、徐正濂:奇强峭拔,刚健率直 |
八、沃兴华:稚拙跌宕,真力弥漫 |
九、李静:酣畅淋漓,跌宕起伏 |
十、丁申阳:萧散俊逸,空灵淡荡 |
十一、徐庆华:大气古拙,畅达玄奥 |
总论 |
一、总体发展态势 |
二、创作风格的总体趋势 |
三、个体创作风格特征及主要影响分析 |
四、重振海派书法,当下一些反思 |
上海书法年表(1949-2014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鲁迅标准像的建构 ——以1956年鲁迅逝世20周年纪念活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难点及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回顾及重要着述 |
第一章 鲁迅纪念活动的缘起 |
第一节 中国文化革命先锋的逝世 |
第二节 鲁迅逝世后革命形象的强化 |
第三节 建国后鲁迅形象体系的更新 |
第二章 迁葬仪式中的场景“再现” |
第一节 迁葬中的三个重要现场 |
第二节 迁葬仪式中的传播媒介 |
第三章 鲁迅逝世20周年纪念活动的“典型化” |
第一节 纪念大会的隆重召开 |
第二节 其他形式的纪念活动 |
第四章 纪念活动中的艺术创作 |
第一节 集体艺术创作的始末 |
第二节 艺术家们“曲折”的创作历程 |
第五章 鲁迅图像的历史性 |
第一节 画面中的“固定搭配” |
第二节 “最后”的摄影与版画 |
第三节 图像中的情节“演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9)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三、相关范畴与命题 |
(一) 邮票之“设计艺术” |
(二) 邮票之“技艺场景” |
(三) 邮票之“研究范围” |
四、篇章结构与主要观点 |
五、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移植期(1878-1911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舶来与肇始 |
二、通信机构多样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人员单一 |
二、印制借法西方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九宫图式 |
二、象征设计手法 |
三、直、曲装饰风格 |
四、清邮“图像无人” |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深层因素 |
小结 |
第二章 借鉴期(1912-1949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扬弃与推进 |
二、民国时期的中华邮政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人员多样 |
二、印制工艺精良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文字加盖 |
二、构图形式 |
三、设计主题“通俗化” |
四、西藏特色 |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
小结 |
第三章 自立期(1930-1949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分隔与交融 |
二、人民邮政的开创与建立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队伍广大 |
二、印制工艺朴质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构图形式 |
二、独特的汉字设计形式 |
三、图案象征意义鲜明 |
四、人物图像丰富多彩 |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
小结 |
第四章 探索期(1949-1966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承继与开创 |
二、中国邮政的新纪元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群体稳定 |
二、印制工艺精致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铭记与志号 |
二、幅面种类增多 |
三、构图形式多样 |
四、常见图案的表现方式 |
五、初探民族风格 |
六、设计开始走出国门 |
七、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
小结 |
第五章 曲折期(1966-1978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低迂与激昂 |
二、邮政机构的波动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群体萎缩 |
二、印制精益求精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志号变化频繁 |
二、设计形式产生变化的纪念邮票 |
三、面貌单一的“文”字邮票 |
四、略有起色的编号邮票 |
五、好转并反复的“纪”(J)、“特”(T)邮票 |
六、徘徊中发展的“纪”(J)、“特”(T)邮票 |
七、客观看待“文革”邮票设计风格 |
小结 |
第六章 繁荣期(1979-1991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溯源与逐流 |
二、邮政机构健康发展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群体扩展 |
二、印制工艺精美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题材丰富 |
二、品种增多 |
三、新的构图形式 |
四、民族风格愈加鲜明 |
五、其它风格亦出精品 |
六、现代设计手法初露端倪 |
七、首轮十二生肖系列邮票的设计获得成功 |
小结 |
第七章 多元发展期(1992-2015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承载与传播 |
二、通信网络的全球化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群体多元 |
二、印制工艺精湛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选题侧重点有所调整 |
二、铭记、志号再次改变 |
三、票型种类多样 |
四、民族风格依然保持 |
五、其它风格崭露头角 |
六、现代设计手法日益丰富 |
七、先抑后扬的二、三轮十二生肖系列邮票设计 |
八、数字设计平台对邮票设计的影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思想史视域下的“兰亭论辨”及《兰亭序》文本真伪问题研究 ——以“汪中旧藏《定武兰亭》”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意义、视角与方法 |
1、“汪中旧藏《定武兰亭》”:解答《兰亭序》文本真伪问题中的核心史料 |
2、关于“李文田跋文”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
3、研究的视角:以思想史的视角看待艺术史的问题 |
4、研究方法 |
二、学界有关研究综述 |
1、学界有关“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的研究综述 |
2、学界有关“兰亭论辨”的综述 |
3、学界有关“李文田跋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的相关研究综述 |
4、学界有关《兰亭序》与《世说新语》及《临河叙》的研究综述 |
三、论文各章节概观 |
第一章 、“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的版本与流传 |
一、“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的版本概况 |
1、珂罗版影印本概况 |
2、“钟摹本”概况 |
3、其他有关的重要史料 |
二、“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的流传与递藏 |
三、“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的独特研究价值 |
1、可为当前的“《兰亭序》研究”提供“新”的素材和史料 |
2、有助于澄清“兰亭论辨”中未曾涉及的若干盲点 |
3、能够呈现清乾嘉以来人们对于《兰亭序》的认知以及时代思潮情况 |
4、为进一步讨论《兰亭序》的真伪问题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可能性 |
第二章 、汪中“定武兰亭观”的来源——以唐人以来的《兰亭》观念流变为核心 |
一、学界现有研究现状及研究中所遇到的困难 |
二、汪中对《兰亭序》叙事与意向的观念来源 |
1、“右军”如何成为“第一”? |
2、《兰亭序》如何成为“第一”? |
3、《兰亭序》以“定武本”为第一 |
4、“定武本”以“此本”为第一 |
第三章 、汪中“修禊叙跋尾”的思想主旨及其相关问题 |
一、汪中“修禊叙跋尾”版本略述 |
1、文本文献中所见到“修禊叙跋尾” |
2、碑帖文献中所见“修禊叙跋尾” |
3、拍卖中所见一件“修禊叙跋尾”墨迹 |
二、汪中“修禊叙跋尾”的思想主旨 |
1、《定武本》“最优”说 |
2、《兰亭序》“真迹”说 |
三、“修禊叙跋尾”的历史定位 |
1、“修禊叙跋尾”与赵孟頫题跋《兰亭序》 |
2、“修禊叙跋尾”与李文田“兰亭三疑” |
第四章 、李文田与其“跋汪中旧藏《定武兰亭》” |
一、研究的视角:不再作为一个“孤立的”个案 |
二、“李文田跋文”的篇章及观念结构 |
1、李文田的生平及思想概况 |
2、“李文田跋文”的提出与释疑 |
三、以碑证史、重视文献:李文田题跋碑帖的一般态度 |
1、李文田有关《兰亭序》的其他讨论 |
2、李文田对其他碑帖的题跋 |
四、学术与观念的变迁:“李文田跋文”中所隐含的时代思潮 |
1、“碑学”兴起与清人“兰亭”观念的变迁 |
2、理学复兴与晚清“考据”观念的变迁 |
五、李文田缘何依据《临河叙》否定《兰亭序》? |
1、光绪年间《世说新语》研究的兴起 |
2、晚清思潮的走向:由考据学到理学中兴 |
3、光绪年间在“理学中兴”背景下对《世说新语》的重视和研究 |
六、“辟异端、正人心”:“李文田跋文”的写作目的 |
第五章 、“汪中旧藏《定武兰亭》”与“兰亭论辨” |
一、“汪中旧藏《定武兰亭》”:产生“兰亭论辨”的“导火索” |
1、“汪中旧藏《定武兰亭》”是“李文田跋文”的基本语境 |
2、“汪中旧藏《定武兰亭》”与清代中期以来的“兰亭”质疑 |
二、郭沫若在“兰亭论辨”中对“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的三处“误读” |
1、误读一:李文田题跋时,“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究竟由谁收藏? |
2、误读二:郭沫若究竟如何见到了“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的珂罗版? |
3、误读三:郭沫若“隐瞒”“赵魏跋汪中旧藏《定武兰亭》” |
三、“兰亭论辨”:新、旧“观念”之辩 |
1、“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研究“兰亭论辨”的“参照系” |
2、“兰亭论辨”的起因 |
第六章、《临河叙》研究与《兰亭序》文本的真伪考辨 |
一、《临河叙》研究:一件曾被删改的史料 |
二、《兰亭序》文本的真伪考辨 |
1、《兰亭序》与《临河叙》的文本结构 |
2、《金谷诗叙》与《兰亭序》和《临河叙》的比较 |
三、《兰亭序》:一篇可靠的东晋文献 |
结论:拨开“迷雾”见“月明”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汪中旧藏《定武兰亭》”民国珂罗版本图像 |
附录2 :“汪中旧藏《定武兰亭》”清代摹刻本全图版、局部对比 |
附录3 :“汪中旧藏《定武兰亭》”清人双钩本全图像 |
附录4 :“汪中旧藏《定武兰亭》”与相关《兰亭序》版本单字、分行对比 |
附录5 :“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相关研究史料初编 |
附录6 读《丛帖目》记 |
后记 |
四、《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中国书画作品精选》出版(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
- [2]在收藏中发现大师 ——湖南省博物馆藏萧俊贤书画及相关问题研究[D]. 陈叙良. 中央美术学院, 2016(08)
- [3]何海霞山水画艺术研究[D]. 王玉强. 西安美术学院, 2020(01)
- [4]长安画派艺术价值:基于艺术品价格的研究[D]. 王曼利. 西北大学, 2019(04)
- [5]历史洪流中的艺术选择 ——王琦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1934-1965)[D]. 郝斌. 中央美术学院, 2018(01)
- [6]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D]. 贾韬.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7]上海书法篆刻六十五年(1949-2014)[D]. 徐庆华. 中国美术学院, 2015(10)
- [8]鲁迅标准像的建构 ——以1956年鲁迅逝世20周年纪念活动为例[D]. 栾雨晴.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1)
- [9]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D]. 齐洪洲.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10]思想史视域下的“兰亭论辨”及《兰亭序》文本真伪问题研究 ——以“汪中旧藏《定武兰亭》”为中心[D]. 刘磊.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