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许地山的“落花生”精神(论文文献综述)
王书琴[1](2020)在《论《春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春桃》是里程碑式的成果展现,是作家的巅峰之作。因此,研究《春桃》不仅是在于存量基础上的认识,而更是一个动态学习过程。“怀疑论者”许地山终其一生都在为人们的精神依托寻找一个“好去处”。他的思想和主张,投射在人物中形成其宗教世俗化观念的发展轨迹。宗教世俗化是他思想的精髓,是他用来保家卫国、拯救人性信仰缺失的凭借。所以,春桃包含着作家一系列人物的前世今生,没有她们(尚洁、惜官等)就没有春桃;她也是作者在现实人生跌宕起伏后,痛定思痛的转变,对时势、命运的反抗宣言。《春桃》是作者的“落花生”精神与宗教世俗化思想的结晶,寄托着作者对家国梦想、理想人性的美好设想。因此,春桃形象具有多层次的历史、人性和生活的意义蕴含。春桃首先是一个人,一个女人,其次才是某人的妻子。所以,她有平常人的喜怒悲欢、爱憎情怀、理想追求,甚至有自己的“小算盘”、怯懦、纠结;她有异于常人的理智、果敢、独立,还有更为少见的事业心——她不是妇女解放的丰碑式人物,而是一个有血有肉,逞强扶弱,与命运做义无反顾的抗争的弱女子。本文从春桃人生前后际遇的落差、与其他同类作品人物对比等方面入手,剖析春桃在底层生活的战斗中形成的“蝼蚁哲学”——在困苦压迫的环境里,如何保存、实现自我。她的顽强生存、乐观向上在两性婚姻、情感、生活上的表达,成为引领两个男人走出人生困局的旗帜。她不仅是娜拉们出走后的“第三条路”,还可以是在黑暗中摸索的青年们的鼓励和曙光。春桃被赋予的坚韧、独立、仁爱的品质和民族的传承,被冠予“中国女人”的名号,带着“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决和宗教式深沉,却是时代和历史所需要的力量。来自劳动人民不屈灵魂的呐喊,是超越了两性情感和个人命运的思考,浸润着普世的生活智慧。她站在人性的高度讲述人生的态度和方向,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清醒慎独。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所以,虽然《春桃》不是冲锋的号角,却是人性深处守望的灯塔,指引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迷航。
李亚舒[2](2016)在《语文视野里的台湾作家许地山 ——论作为中小学教材文本的《落花生》》文中研究说明《落花生》是台湾作家许地山早期创作的经典散文之一,1925年这篇散文继在1922年8月的《小说月报》第13卷第8号上发表后,又被收录到许地山散文集《空山灵雨》之中。此文章短小精悍,但寓意丰富,给人以启迪,从民国时期被选入教材开始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笔者以历史的角度纵向分析文本《落花生》在语文教材中的更迭概况、选入的语文教材的原因及其改动情况,横向分析现行三套教材(人教版、长春版、北师大版)的教学内容的确定,并对《落花生》的教学提出自己的意见,以期对《落花生》的研究做一个梳理及补阙的作用,而且希冀能够为以后教师的教学提供有借鉴性的参考建议。本文第一章对《落花生》在民国时期、十七年时期、文革时期和新时期以来选入语文教材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第二章从内容主题、艺术形式和价值取向三个方面对《落花生》选入教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三章阐述了《落花生》选入教材时的改动情况,重点比较了《许地山选集:上卷》的原文与人教版、长春版和北师大版所改写的《落花生》。第四章是通过对人教版、长春版、北师大版三套教材的助读系统和练习系统的分析,归纳出本文的教学内容。最后一章在上述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教学建议。
杨海燕[3](2011)在《中学语文教育与现当代文学》文中研究说明在文化研究的视域下,“文学”是在社会、历史、文化和知识的现代化过程中被创建出来的。在这一过程中,文学与文学教育有着不容忽视的关系。罗兰·巴尔特说,文学“就是课堂上所教的那些东西”,“文学”成为“文学教育”的结果。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中学语文教育是最广泛意义上文学传播的有效途径。文学阅读群体的主要构成,应该至少接受过中等教育;在学习过程中,教科书对学习者有“强迫”阅读的权力。因此可以说中学语文教科书影响了大多数受教育者对文学的认识和想象。当一种事物能够产生广泛的“意识塑形”的作用时,它理应得到研究者的重视。当代语文教育是中国语文教育史上一个特殊的阶段,也是对当前语文教育影响最为直接的阶段。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它本身就是现当代文学经典化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代中学语文教材建构出怎样的文学经典,具体哪些因素以怎样的方式影响了教材对于经典的选择,这种经典的建构又如何参与了民族国家的现代性进程,对这些问题的追问,不仅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把握文学的经典化历史,更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文学的当代命运。从语文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一段历史无疑和我们当前的语文教育联系最为密切,许多的经验与痼疾,都直接地来源于这段历史,因此这方面的研究能让我们发现一些经验和教训,从而为新的教科书编写以及语文教学提供参照。本论文聚焦于当代,以中学语文教材为对象,着眼于现当代文学的整体,从文化研究的角度,透视各种权力因素是如何在中学语文教育领域互相“交织”和“较量”,并进而影响到现当代文学的经典化过程。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教育出版社是中学语文教科书的主要出版机构。“十七年”时期和新时期前期,它一度是唯一法定的教科书出版机构;1980年代中期以后,虽然实行了“一纲多本”的政策,但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仍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因此本论文主要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科书为研究对象。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明确了论文的研究对象,对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交代了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正文分为三编:上编重点呈现建国后文学教育及语文教材的变迁历史,为进一步厘清教材中现当代文学选文的变迁呈现了相关的话语背景。文学教育是以文学为媒介进行的教育;文学作品,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却几乎始终未得到明确。语文教材的变迁、文学教育地位的浮沉,这一过程是多重权力因素复杂交织、互相作用的结果。“十七年”时期人教社出过4版教材,伴随着教材改版,文学教育经历了从边缘到凸显再回归沉寂的跌宕。在这个过程中,最值得注意的是1956年文学汉语分科教学改革和1963年语文教育工具观的确立,前者促成了文学教育的凸显,后者却使文学教育成为一个禁区。相反的结果,背后却都有着民族国家政权意志和语文教育自身诉求的复杂交织:民族国家政权意志强力控制着语文教育的发展,而语文教育一面服从,一面也在不断伺机实现自我诉求。新时期以后,伴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展开,语文教育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但是“文学教育”的复归之路却并不平坦。1978至1990年代末,语文教育继承和发展了1963年的“工具观”,虽然这对“文革”时期教育观念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但是也严重限制了“文学教育”地位的提升,语文教育大大落后于时代文学观念的发展。考察其深层原因,主要仍在于语文教育从体制上到利益上乃至于整体心理上对于民族国家政权及其意识形态的过度依赖。这一时期的亮点是1990年代末爆发的一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语文教育大讨论,讨论的中坚力量多有文学研究的背景,他们用占据时代主流的人文话语全面批判中学语文教育,可谓是文学领域针对中学语文教育的一次主动的话语争夺运动,这为中学语文教育教材改革带来了活力和动力。新世纪以来,语文教育、教材进入一个深刻变革期,由对“工具性”的单—性重视走向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探索之路,文学教育的地位也由此得以极大提升。但由于体制变革难以一蹴而就,政策法规不完善、落实不到位,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利益驱动等原因,多样化语文教材的编写和推广仍面临诸多问题。中编从整体上梳理语文教材对于现当代文学的选择,具体考察到底什么样的作品在什么时间由于什么原因进入了教材。在梳理过程中,也将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纳入视野当中,从三者的整体关系中进一步展现教材的话语倾向。“十七年”教材中的文学,在政治的夹缝中被选择、被呈现。建国初期的语文教材对文学价值体系进行了重构,透露出鲜明的“厚今薄古”、弃旧立新的倾向。教材选入大量报刊时文,其主要的话语内涵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阶级斗争,充分贯彻了新中国建立初期执政系统迫切追求巩固政权、维护稳定、加快建设的执政意图。1956年文学课本选文的质量大大提升,绝大多数是脍炙人口的名家名作。但它也依然带有那个时代深深的政治印记,以对新文学的重新书写(甚至是误读和遮蔽)完成了宣传和塑造民族国家意识形态的职责。1958年到1962年,语文课本成了政治性读物的集锦,文学性严重下滑,大跃进民歌的选入即是一例。虽然教材选入的大跃进民歌还是属于传诵较广、艺术上较好的,但由于大跃进民歌整体艺术水平有限,在教材中,这些民歌除了同步地传达那个时代的跃进精神,促成着学生陷入政治迷狂和虚伪浮夸之风中外,其有益作用十分有限。1963年,在教育领域和文学领域的双重促进下,现当代文学选文展现出相对丰富性和经典性,民主主义作家的作品选入增多。论文以许地山的《落花生》为例,说明作品此时进入教材同作品自身的艺术特性、现代时期的铺垫以及作家身份的被塑造等息息相关。新时期以后语文教材中的文学景观,经历了一个由单调到丰富,由社会政治话语的单一性传达到人文话语的多元表达的过程。1978年到1990年代末,教材选文的变化只是局部的、零星的,选文体系及阐释体系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所表达的依然是建立在二元对立基础上的社会—政治话语,其中对“十七年”文学的选择就是一个代表。笔者认为,文革前语文教材对“十七年”文学的选入在当时是有着积极意义的。新时期以后,“十七年”文学的传播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拨乱反正作用,但很快这种积极意义就随着时代思潮的发展而减弱。新时期教材强化了“十七年”文学的经典性,同时也由于语文教育的僵化和“十七年”文学的内在局限而引发了读者的质疑。新世纪语文教材编写面对的是中国社会极其复杂的文化环境:多元话语互相对抗、复杂交织,甚至彼此渗透、融合。语文教材中,民族国家话语不再采用鲜明的政治性表达方式,而是与人文话语充分融合;教材积极吸收全球话语,外国文学选文体现出比重大、开放性、人文性的特点,但教材也借助部分选文巧妙地表达了民族国家的自身立场。大众话语对精英话语的冲击构成了教科书编写的新的矛盾聚焦点,较有代表性的事件就是金庸小说进教材和《Q版语文》的出版。同属于大众话语的表达,《Q版语文》最终失去了自己的话语权,金庸小说却进入了语文教材,这是因为它们对于精英话语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前者是对精英话语的彻底反叛,后者却对精英话语采取了对话态度。以上过程表明,教科书选文从根本上受制于民族国家意识形态的转换,同时,教育自身功能的维护、文学领域的冲击、文化领域内不同话语的争夺与交织,都影响着教科书对文学经典的选择。教材编写只有淡化政治性、保持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密切关注文学研究领域的思想进程并积极吸纳,才能选择出更适合语文教育的文学经典。下编集中探讨语文教材对于文学的改写策略。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被改写最为严重的可谓是知识分子:他们的作品,他们的形象,都经历了戏剧性的命运。本编从知识分子个案入手探查教材在形象塑造和作品选择时采用的一系列话语策略。第一章从知识分子的内部构成,即人文知识分子与科技知识分子在教材中的形象变化史入手,说明了在不同的话语背景下,教材对知识分子所采取的筛选与过滤策略。“十七年”时期教材对于知识分子的表现,基本是通过“去知识分子化”完成的,知识分子以错位的身份(和其他身份结合或身份改写以后)被接受,除此之外,便是落后甚至是反动知识分子了。新时期以后,科技知识分子形象率先进入教材表现的中心,而人文知识分子形象的改观却相当迟缓。究其原因,科技知识分子以科学技术立身,比较容易适应执政系统所要求的稳定结构;而以人文性和思想性为特征的人文知识分子则同历史充满了太多的纠葛,当新的意识形态话语自身还处于不成熟阶段的时候,笼罩在人文知识分子身上的历史阴霾更难以被驱散。新世纪语文教材则以人文知识分子为主,更加侧重于表现他们追求真理,追求自由,勇于批判,深入思考和探索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充满正义感和悲悯情怀的知识分子品质。第二章从鲁迅形象的展示及鲁迅作品的收录与阐释角度,分析了教材在鲁迅接受过程中所采取的改写、误读与重写策略。“十七年”时期,对鲁迅的改写工作主要有两点:一是努力把鲁迅与革命拉近;二是努力使鲁迅思想与毛泽东思想完全一致。教材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解读紧密配合时代政治话语,处处充满误读。1978至1990年代语文教材对“鲁迅”进行了有限的重写,虽然其配合政治运动的色彩减弱了,但鲁迅依然被局限于“革命家”的身份。新世纪教材对鲁迅的塑造则以“人文鲁迅”为基点,人性、情感性、思想启蒙的意义被凸显。第三章从孙犁选文入手,进一步讨论哪些因素能够使作品一定程度上减弱教材话语策略的操控。本章通过孙犁与其他作家,尤其是与赵树理的比较分析,发现孙犁之所以能成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棵“长青树”,首先应该归功于他的作品与民族国家话语的契合。其次则在于孙犁的小说,一直同政治话语保持着适度的距离,既在话语规范之中,又不拘泥于政治,通过艺术化、审美化的视角来观照时代,从而拥有了更为广阔的阐释空间,能够适应不同时期的话语环境。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并对文学教育和语文教材的编写提出建议。本论文立足于原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主要运用社会历史分析的方法,借鉴知识考古学和场域理论,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初步探讨了“中学语文教育与现当代文学”这一课题。选择本课题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希望语文教材能够在文学的经典化过程中起到更加积极有益的作用,并最终使文学的精神与审美价值能够通过促进“人的成长”得以充分实现。
李建军[4](2014)在《苦难境遇与落花生精神》文中研究指明"眼前所遇底都是困苦;过去,未来的回响和希望都是快乐。"——落花生:《商人妇》"我的朋友,且等一等,待我为你点着灯,才走。"——落花生:《暗途》1她是落花生的女儿。知道她的人,似乎并不多。这也很正常,因为,她不是明星和大腕,父亲也不是巨商和政要。她大半生里,都过着寻常安静的生活,不显山,不露水,晚年的引人关注,纯粹是因为她的一部作品,因为她的《我是落花生的女儿》。其实,此书最初拟定的书名,并不是这
黄佳作[5](2021)在《乙未割台与许南英家族命运研究 ——以许南英父子两代为主要考察对象》文中研究表明在台湾内渡家族中,许南英家族是颇具研究价值的对象。明清时期,许氏家族自大陆迁徙台湾。至进士许南英一代,许氏家族已成为台湾士绅阶层家族的重要一员,在台湾地方社会享有崇高声望。抗日保台失利后,许南英洁身内渡,个人及家族命运都发生重大改变。内渡后许南英处境飘零,无以为家,屡遭宦海风波。愈是身处逆境,他愈对民族、国家的未来产生强烈关注,展现出极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许南英的儿子们均出生于台湾,成长于大陆,在父亲许南英的人格指引下,传承了“落花生精神”的优秀家风,面对清末民初的社会革新,他们表现出了与父辈相同又不同的姿态与风貌。这一代的许氏子弟尤以许地山成就最着,声名最隆,堪称许氏家族最杰出的代表。如今,许南英家族后裔在先辈们的人格精神感召和家风熏陶下,继往开来,分别在不同岗位上努力工作,在地方上积极参政议政,在连通两岸、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均有可圈可点的表现。
梅健[6](2018)在《《落花生》儿童情感教育价值探微》文中研究指明《落花生》是许地山先生于1922年创作发表的散文,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以往学界侧重于对其哲理主题的探究以及相关教学设计的研讨,而鲜从对儿童的情感教育价值视角进行分析。朱光潜在《情与辞》中说:"不表现任何情致的文字就不算是文学作品。"[1]作者的感情往往
徐洪权,朱瑛[7](2017)在《有用且素朴:一种生命图式的探寻与确认——《落花生》文本解读及教学思考》文中指出对文本的准确把握及适当挖掘是教师引导学生更好完成教学目标的需要,一些经典的文本内容尤其具有这样的作用。本文抓住文本价值这一核心要素,通过对文本原生价值的多维透视视,条分缕析地挖掘出其教学价值,这无疑会对教师有效教学提供难得的借鉴。
李广[8](2008)在《中日小学语文课程价值取向跨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文课程不仅在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形成语文素养、了解一般科学文化、提高智力、丰富情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语文课程中蕴含的价值取向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也同样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本研究以中日小学语文课程为研究对象,以课程价值取向为研究主题,以跨文化研究为基本视角,通过对中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及教科书内容的文本解读、中日小学生语文阅读反应及主题作文倾向性的调查与测试分析,揭示了中日小学语文课程价值取向的异同及其深层文化原因。全文由导言、结语及正文六章共八部分组成,各部分概要如下:导言:研究的逻辑起点与意义追寻。本部分主要陈述了本研究缘起的个体诱因及国内外背景。阐述了本研究的对象、主题、方法、目的与意义,论证了本研究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并勾勒出本研究的基本框架与主体结构。第一章:课程价值取向的文化阐释。本章主要对文化、价值、课程、课程价值取向等关键词进行了理论探讨与分析,对其本质涵义进行了揭示。尤其是对文化与课程的关系、价值与课程价值取向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本章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章: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历史流变的文化反思。本章对我国古代、近现代及新中国成立后的课程价值取向特征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并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历史流变进行了文化反思。本章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为本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历史与现实依据。第三章:中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价值取向比较研究。本章对中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历史演变、内容结构、目标维度,以及“口语交际”、“阅读”、“写作”等学习领域的价值取向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课程文件的角度解读了中日两国小学语文课程价值取向的异同及其原因。第四章: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类型与频度分析。本章对中国“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日本“光村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课文内容价值取向类型与频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的异同进行了文化学的阐释。第五章:中日小学生语文阅读反应调查研究。本章以中国“人教版”教科书小学五年级上册中的课文《落花生》、日本“东京版”教科书小学三年级上册中的课文《小狐狸买手套》两篇课文为调查文本,对中日小学四、五级的学生进行了阅读反应调查研究,并对中日小学生阅读反应的异同进行了跨文化分析。第六章:中日小学生主题作文测试分析。本章以中国“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科书中的作文主题“二十年后回故乡”、日本“光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教科书中的作文主题“令我感动的一件事情”为测试主题,对中日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结果从多个维度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结语:研究的基本结论与后续研究展望。本研究得出如下基本结论:1.课程价值取向具有“人为性”与“为人性”;2.现代性是我国小学语文课程价值取向的百年诉求;3.语文课程与民族文化具有相互建构性;4.语文课程价值取向影响个体(民族)精神世界建构;5.中日小学语文课程价值取向的异同为中日课程文化交流奠定基础;6.跨文化研究旨在增强课程文化话语权。在本研究基础上,以下问题领域具有后续研究价值:1.中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跨文化研究;2.中日小学语文教师关于语文课程文本解读价值取向的调查研究;3.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纵向比较研究。就本研究主题的探索而产生了对更多问题的思考,后续研究任重道远。
王欣睿[9](2020)在《从尤金·奈达的读者反应理论看张培基《落花生》英译本》文中研究说明许地山先生所着的散文名篇《落花生》语言朴实、情感真切,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读者反应理论为指导,选取了张培基先生的《落花生》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从其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进行了阅读赏析。研究发现,张培基先生的《落花生》英译本考虑到了目的语读者的需求和感受,有效地帮助了目的语读者正确理解原文含义。
张娇媛[10](2016)在《从《落花生》译文谈汉语散文翻译》文中研究说明散文《落花生》作为我国着名文学家许地山的代表作,一经推出就引起文学界人士的关注,也是我国散文中的经典之作。一些学者认为散文《落花生》中融入了中西方文化,因此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受到西方国家一致的认可与赞赏。翻译者在翻译的时候是否有意融入本土的文化,值得我们去研究。本文尝试对许地山的经典散文《落花生》的译本进行深刻剖析,从而体会其中的翻译艺术,旨为广大的读者阐明散文《落花生》英译本的美的感悟对散文翻译的价值与作用。
二、许地山的“落花生”精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许地山的“落花生”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1)论《春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和创新点 |
二、研究现状 |
第一章 许地山与《春桃》 |
第一节 他的信仰 |
一、宗教学者的宗教观 |
二、逐步成长的宗教观 |
第二节 宗教世俗化的践行者 |
一、宗教世俗化 |
二、“人的文学”与宗教世俗化的殊途同归 |
第三节 春桃的落花生精神 |
一、落花生精神的实质 |
二、《春桃》的落花生精神 |
第二章 《春桃》与春桃 |
第一节 “为人生”的解答 |
一、超凡入圣和超现实 |
二、“苦”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三、生是对生命最起码的尊重 |
四、第三条路如何走下去? |
第二节 她的性格 |
一、她的倔强 |
二、她的洒脱 |
三、她的“逞强” |
第三节 她的爱情 |
一、夹缝中的爱情 |
二、爱情“初学者” |
三、她的“女儿心” |
第四节 她的理想 |
一、怎样才算是个“人”? |
二、战斗的梦想 |
第三章 希望的呐喊 |
第一节 人性的光辉 |
一、人性与人心 |
二、后“穷则独善其身”时代 |
第二节 真正的解放 |
一、“活着”和“生活” |
二、话语权 |
第三节 精神的引领 |
一、强大的精神力量 |
二、破与立的重大意义 |
三、会燎原的星火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语文视野里的台湾作家许地山 ——论作为中小学教材文本的《落花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落花生》在语文教材中的更迭概况 |
第一节 民国时期 |
第二节 十七年时期 |
第三节 文革时期 |
第四节 新时期以来 |
第二章 《落花生》选入教材的原因 |
第一节 内容主题 |
第二节 艺术形式 |
第三节 价值取向 |
第三章 《落花生》改动情况 |
第一节 符合语言文字规范 |
第二节 保证思想内容健康 |
第四章 《落花生》在现行三套教材中的编辑情况分析 |
第一节 凭借助读系统明确《落花生》的教学内容 |
第二节 依托练习系统重申《落花生》的教学内容 |
第五章 《落花生》教学建议 |
第一节 整体感知,理清主次 |
第二节 精读重点,体悟道理 |
第三节 延伸拓展,模拟写作 |
第六章 结论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中学语文教育与现当代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编:文学教育与教材 |
第一章 文学教育:边缘、凸显与沉——"十七年"时期教材 |
第一节 文学教育的边缘化:1950—1955年教材 |
第二节 文学教育的凸显:1956年文学分科教材 |
第三节 文学教育的沉寂:1958—1962年教材 |
第四节 工具观的确立:1963—1965年教材 |
第二章 文学教育:变化与弱化——新时期教材 |
第一节 拨乱反正:1978—1985年教材 |
第二节 工具性的强化:1986—1990年代教材 |
第三节 语文教育大讨论 |
第三章 文学教育的新气象——新世纪教材 |
第一节 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大纲与课程标准 |
第二节 人文性凸显:新教材 |
第三节 教材变革动因 |
中编:文学景观 |
第一章 政治夹缝中的风景:"十七年"教材中的文学 |
第一节 1950—1955:文学价值体系的重构 |
第二节 1956:"带着镣铐的舞蹈" |
第三节 1958—1962:文学的匮乏 |
第四节 1963:文学经典的短暂复归 |
第二章 艰难的转型:新时期教材中的文学 |
第一节 语文教育与文坛:冷热两重天 |
第二节 "十七年"文学与语文教材 |
第三章 多元与有序:新世纪教材中的文学 |
第一节 民族国家话语与人文话语 |
第二节 民族国家话语与全球话语 |
第三节 精英话语与大众话语 |
下编:话语策略 |
第一章 筛选与过滤: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分子 |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缺席的出席者 |
第二节 新时期:地位的提升与主体的匮乏 |
第三节 新世纪:主体的确立 |
第二章 改写、误读与重写:语文教材中的鲁迅 |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脸谱化改写 |
第二节 新时期:有限的重写 |
第三节 新世纪:人文鲁迅 |
第三章 经典的产生——以孙犁为例 |
第一节 孙犁与其他作家 |
第二节 孙犁与赵树理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苦难境遇与落花生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1 |
2 |
3 |
4 |
5 |
(5)乙未割台与许南英家族命运研究 ——以许南英父子两代为主要考察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思考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相关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明清许氏家族迁台及其在地化 |
第一节 自粤迁台,溯源漳州 |
第二节 繁衍台南,初成家族 |
第三节 迈入士绅阶层的许南英家族 |
小结 |
第二章 乙未割台与许南英的命运转折 |
第一节 乙未割台与许南英的抗日保台斗争 |
第二节 内渡:许南英的个人抉择 |
第三节 时局变迁与许南英的政治态度 |
小结 |
第三章 第二代许氏子弟的人生轨迹 |
第一节 第二代许氏子弟概况 |
第二节 第二代杰出代表许地山的人生轨迹 |
第三节 “落花生精神”:家风塑造与传承 |
小结 |
第四章 当代许氏家族后裔及家风精神传承 |
第一节 第三代许氏家族后裔 |
第二节 第四代许氏家族后裔 |
第三节 “落花生精神”的当代延续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会试同年齿录:光绪十六年庚寅科许南英条 |
附录2 许南英任阳春县知事所撰报告 |
附录3 许南英任龙溪县知事所撰公文1 |
附录4 许南英任龙溪县知事所撰公文2 |
附录5 许南英任龙溪县知事所撰公文3 |
附录6 许南英《窥园留草》未录诗作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6)《落花生》儿童情感教育价值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一、真挚情感的熏陶价值 |
二、朴素表达的仿效价值 |
三、移情同情的训练价值 |
(7)有用且素朴:一种生命图式的探寻与确认——《落花生》文本解读及教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落花生》原生价值的多维透视 |
(一) 走近作者。 |
(二) 走进文本。 |
1. 文题。 |
2. 文体。 |
3. 文风。 |
4. 主旨。 |
5. 人物。 |
6. 手法。 |
7. 结构。 |
8. 视角。 |
9. 版本。 |
二、对《落花生》教学价值的智慧选择 |
(一) 《落花生》表达特色的发现与习得。 |
1. 详略得当的布局。 |
3. 借物喻理的手法。 |
(二) “落花生精神”的理解与敬重。 |
(8)中日小学语文课程价值取向跨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研究的逻辑起点与意义追寻 |
1. 个体心理文化冲击引发的研究思考 |
1.1 生活中的情景,研究上的发现 |
1.2 教科书里的“大萝卜”,课程价值取向的载体 |
2. 国际课程研究范式演进的启示 |
2.1 研究内容:由“课程开发”走向“课程理解” |
2.2 哲学基础:“现代主义”让位于“后现代主义” |
2.3 方法论指导:“文化研究”涵盖“科学研究” |
2.4 文化语境:由“单一封闭”走向“多元开放” |
2.5 方法体系:由“质”“量”对立走向“质”“量”融合 |
2.6 研究场域:由“象牙塔”走向“田野” |
2.7 研究主体:由“族外人”变为“族内人” |
3. 我国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适应现象解析 |
3.1 “饥饿基因理论”与“交叉圆理论”的启示 |
3.2 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适应 |
3.3 多元文化冲突与适应背景下的新课程文化建构 |
3.4 我国课程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应树立的价值取向 |
4. 聚焦中日小学语文课程价值取向 |
4.1 中日小学语文课程作为研究对象 |
4.2 中日小学语文课程价值取向作为研究主题 |
4.3 跨文化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 |
4.4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关键问题 |
4.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4.6 论文的基本框架与主体结构 |
第一章 课程价值取向的文化阐释 |
1. 文化与课程 |
1.1 文化的内涵 |
1.2 课程的内涵 |
1.3 课程与文化的关系 |
2. 价值与课程价值取向 |
2.1 价值的涵义 |
2.2 课程价值取向的涵义 |
2.3 课程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 |
3. 课程价值取向的文化阐释 |
3.1 课程价值取向发生的文化前提 |
3.2 课程价值取向变迁的文化基础 |
3.3 课程价值取向变革的文化自觉 |
第二章 我国课程价值取向历史流变的文化反思 |
1. 我国古代课程价值取向 |
1.1 我国古代课程历史发展轨迹 |
1.2 我国古代课程价值取向特征 |
2. 我国近现代课程价值取向 |
2.1 我国近现代课程历史发展轨迹 |
2.2 我国近现代课程价值取向特征 |
3. 新中国成立后的课程价值取向 |
3.1 新中国成立后的课程历史发展轨迹 |
3.2 新中国成立后的课程价值取向特征 |
4.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历史流变的文化反思 |
4.1 我国古代:文化自信 |
4.2 我国近现代:文化自卑、文化自省与文化借鉴 |
4.3 新中国成立后:文化自闭、文化迷失、文化开放与文化自觉 |
第三章 中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价值取向比较研究 |
1. 课程目标:课程价值取向的文化宣言 |
2. 中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历史演变的文化轨迹 |
2.1 中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历史演变的文化轨迹 |
2.2 日本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历史演变的文化轨迹 |
2.3 中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历史演变文化轨迹比较分析 |
3. 中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结构的文化解析 |
3.1 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结构 |
3.2 日本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结构 |
3.3 中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结构特征文化解析 |
4. 中日小学语文课程总目标价值取向特点文化解析 |
4.1 新中国成立后小学语文课程目标的历史变迁 |
4.2 战后日本小学语文课程目标的历史变迁 |
4.3 中日小学语文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特点文化解析 |
5. 中日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与选材价值取向文化解析 |
5.1 中国小学语文教材编写建议内容 |
5.2 日本小学语文教材内容选择要求 |
5.3 中日小学语文教材内容选材价值取向特点文化解析 |
6. 中日小学语文学习领域及目标要求文化解析 |
6.1 中日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目标比较分析 |
6.2 中日小学语文“阅读”目标比较分析 |
6.3 中日小学语文“写作”目标比较分析 |
第四章 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类型与频度分析 |
1. 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价值 |
1.1 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工具价值 |
1.2 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人文价值 |
2. 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意义 |
2.1 社会控制的精神媒介 |
2.2 个体发展的价值引导 |
3. 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分析系统的建立 |
3.1 教科书价值取向进入课程研究视域 |
3.2 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分析系统的建立 |
4. 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频度与特征比较分析 |
4.1 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频度比较分析 |
4.2 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特征比较分析 |
5. 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文化类型频度与特征比较分析 |
5.1 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内容文化类型频度比较分析 |
5.2 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内容文化类型特征比较分析 |
6. 日本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实例分析及其启示 |
6.1 《一群小鱼》的求生智慧与日本民族的生存技巧 |
6.2 从“樱花魂”到“桃太郎精神”看日本昭和初期小学国语课程价值取向 |
第五章 中日小学生语文阅读反应调查研究 |
1. 阅读本质及其意义 |
1.1 阅读本质探析 |
1.2 阅读的意义 |
2. 调查文本的选择及问卷编制 |
2.1 调查文本来源 |
2.2 调查文本内容分析 |
2.3 调查问卷的编制 |
2.4 调查对象与时间 |
3.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3.1 中日小学生《落花生》阅读反应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3.2 中日小学生《小狐狸买手套》阅读反应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4. 中日小学生阅读反应特征分析 |
4.1 中日小学生阅读反应的相同点 |
4.2 中日小学生阅读反应的不同点 |
第六章 中日小学生主题作文测试分析 |
1. 作文本质阐释 |
2. 作文测试主题及对象的选择 |
3. “二十年后回故乡”主题作文测试分析 |
3.1 作文题目:“要我写什么”与“我要写什么” |
3.2 自我形象:刻意追求中的理想“超我”与无意识中的现实“自我” |
3.3 家乡面貌:想象中的“海市蜃楼”与现实中的“市井百态” |
3.4 故事情节:亲情、友情、个人表现与族情、乡情、个人义务 |
4. “令我感动的一件事情”主题作文测试分析 |
4.1 内容主旨:“意义解读”与“事实叙述” |
4.2 事件类型:伦理道德、学业活动与自我体验、课外活动 |
4.3 人物类型:家人、陌生人、同学与“我”、同学、家人 |
4.4 场所类型:家庭、社会、学校与“部、道、馆”、家庭、社会 |
4.5 情感体验:母爱、社会道德感与友情、自我体验 |
5. 中日小学生主题作文价值取向个案分析 |
5.1 中日小学生“二十年后回故乡”主题作文个案分析 |
5.2 中日小学生“令我感动的一件事情”主题作文个案分析 |
6. 中日小学生主题作文价值取向异同分析 |
6.1 中日小学生主题作文相同点分析 |
6.2 中日小学生主题作文不同点分析 |
结语 研究的基本结论与后续研究展望 |
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1.1 结论一:课程价值取向具有“人为性”与“为人性” |
1.2 结论二:现代性是我国小学语文课程价值取向的百年诉求 |
1.3 结论三:语文课程与民族文化具有相互建构性 |
1.4 结论四:语文课程价值取向影响个体(民族)精神世界建构 |
1.5 结论五:中日小学语文课程价值取向的异同为中日课程文化交流奠定基础 |
1.6 结论六:跨文化研究旨在增强课程文化话语权 |
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从尤金·奈达的读者反应理论看张培基《落花生》英译本(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 |
2 读者反应理论 |
3 读者反应理论在《落花生》英译本中的应用 |
3.1 词汇层面 |
3.2 句法层面 |
3.3 语篇层面 |
4 总结 |
(10)从《落花生》译文谈汉语散文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一、散文《落花生》的作者和作品简介 |
二、散文《落花生》的译本举例赏析 |
1、英译本词汇分析 |
2、译文语言风格分析 |
三、散文《落花生》翻译的策略选取 |
四、总结 |
四、许地山的“落花生”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春桃》[D]. 王书琴.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2)
- [2]语文视野里的台湾作家许地山 ——论作为中小学教材文本的《落花生》[D]. 李亚舒.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6)
- [3]中学语文教育与现当代文学[D]. 杨海燕. 山东大学, 2011(11)
- [4]苦难境遇与落花生精神[J]. 李建军. 小说评论, 2014(02)
- [5]乙未割台与许南英家族命运研究 ——以许南英父子两代为主要考察对象[D]. 黄佳作. 闽南师范大学, 2021
- [6]《落花生》儿童情感教育价值探微[J]. 梅健. 语文建设, 2018(36)
- [7]有用且素朴:一种生命图式的探寻与确认——《落花生》文本解读及教学思考[J]. 徐洪权,朱瑛.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17(09)
- [8]中日小学语文课程价值取向跨文化研究[D]. 李广. 东北师范大学, 2008(11)
- [9]从尤金·奈达的读者反应理论看张培基《落花生》英译本[J]. 王欣睿. 英语广场, 2020(28)
- [10]从《落花生》译文谈汉语散文翻译[J]. 张娇媛. 语文建设, 20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