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bO_3单晶的各向异性自散焦及其对光散射的影响

LiNbO_3单晶的各向异性自散焦及其对光散射的影响

一、LiNbO_3单晶的各向异性自散焦及其对光散射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端良[1](2017)在《KDP/DKDP晶体非线性吸收与非线性折射性质研究》文中认为KDP和DKDP晶体是一类拥有优异性能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因其优越的压电、电光和倍频转换性能而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例如声纳器件、倍频转换器件、电光转化器件以及压电换能器等。伴随惯性约束核聚变(ICF)的发展,对强激光倍频转换晶体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为止,KDP与DKDP晶体是唯一可以作为大尺寸倍频转换器件应用于ICF系统中。此外,在高功率激光条件下,DKDP晶体作为三倍频器件可以降低或避免受激拉曼散射波的影响。尽管如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晶体损伤将引起激光倍频转换效率和使用周期的降低,成为限制ICF系统应用的重要因素。KDP与DKDP晶体损伤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其产生机理一直是关注的热点;其中,非线性吸收和"自聚焦"效应是影响晶体应用的两个关键因素。较高激光功率密度下,将可能引起晶体产生非线性吸收;非线性吸收的存在一方面将引起晶体转换效率的降低,另一方面伴随吸收程度的增加将降低晶格的稳定性,产生激光诱导损伤。作为倍频转换器件,KDP和DKDP晶体在强光场作用下将产生自相位调制(SPM)和交差相位调制(XPM),这些现象可能引起相位失配、脉冲展宽以及降低倍频转换过程;另外,在激光诱导下晶体内将产生"自聚焦"效应,引起晶体局部光强增大,导致晶体内部损伤;而且SPM、XPM和"自聚焦"效应都与晶体的非线性折射率存在密切的联系。目前对KDP和DKDP晶体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的研究相对较少,全面了解其规律和特点是非常必要的,将有助于晶体的应用。Z-scan是一种简单而又准确的测量材料非线性吸收以及非线性折射的方法;而且,此方法可以得到材料非线性吸收的类型、非线性折射率的符号以及计算非线性吸收系数、非线性折射率。本文将利用皮秒Z-scan技术对KDP和DCDP晶体的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特点进行探索;主要从激光波长、光功率密度、晶体取向、氘含量变化以及晶体质量等方面出发,探讨晶体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变化规律,为晶体的应用提供参考。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利用传统和快速水溶液生长法生长了 KDP、DKDP(氘含量为12%、70%和80%)和Fe3+离子掺杂KDP晶体;快速生长Ca2+和Na+离子掺杂KDP晶体。结果表明:传统和快速生长法都能够获得高质量的KDP和DKDP晶体,而对于离子掺杂KDP而言,在较低掺杂浓度下可以质量相对较好的单晶,伴随浓度的增加晶体质量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尤其是高价Fe3+离子的影响显着;与传统法相比,快速生长Fe3+离子掺杂KDP晶体更容易吸附金属离子,而且Fe3+离子对柱面的影响大于锥区。另外,对Z-scan技术原理、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的理论计算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2.采用皮秒Z-scan技术探索传统和快速生长KDP晶体的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特点,系统的研究了晶体取向、激光波长、激光功率密度和生长方式与晶体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的特点。研究表明:KDP晶体在λ=1064nm时未发现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效应的产生,λ=532nmKDP晶体展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效应;λ=532nm,相位匹配方向(Ⅰ和Ⅱ类)具有相对小的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效应,相反的z向(偏离相位匹配方向)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效应较大;KDP晶体非线性折射率为正值,意味着"自聚焦"效应的产生,z向非线性吸收系数和非线性折射率大于Ⅰ、Ⅱ丨类晶片;KDP晶体的非线性吸收系数的数量级为10-11cm/W~10-10cm/W,而非线性折射率数量级是10-13esu~10-12esu,因此其非线性折射效应是由电子云畸变引起的,与H2P04-基团的排布有关;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效应随激光功率的增大而变大;由以上结果表明晶体取向、激光波长和激光功率密度是影响KDP晶体的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的重要因素。3.选取传统和快速生长12%、70%和80%-DKDP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皮秒Z-scan技术对晶体的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进行探索;从晶体取向、激光波长、激光功率密度、生长方式以及氘含量的变化等角度探索晶体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λ=1064nm条件下,DKDP晶体无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效应的存在,而晶体在波长λ =532nm时均表现出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效应;Ⅰ和Ⅲ类晶片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效应小于z向,即与晶体的取向相关,特别是FbPOC4-基团的排布方式;晶体的非线性折射率为正值,存在"自聚焦"效应;Ⅰ、Ⅱ类晶片非线性吸收系数和非线性折射率小于z向,而且非线性吸收系数和非线性折射率的数量级分别为10-11cm/W~10-10cm/W和10-13esu~10-12esu;随激光功率密度的增大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效应而变大;另外,DKDP晶体的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性质与晶体内氘含量的变化有关,即与晶体内氢键和氘键相关;传统和快速生长法晶体非线性折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4.选取Fe3+和Na+离子作为掺杂剂,探索晶体质量对KDP晶体的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效应的影响。首先,Fe3+离子对KDP晶体的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效应影响显着,并且对Ⅱ类晶片的影响大于z向;Ⅱ类和z向晶片非线性吸收与非线性折射效应随Fe3+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Fe3+离子对快速生长晶体柱区的影响大于锥区,这表明KDP晶体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效应与晶体质量有关。另外,Na+离子与快速生长KDP晶体的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相关,当Na+离子浓度增大时,晶体Ⅱ类或z向晶片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均表现出增大趋势。

薛丽云[2](2015)在《2-氨基-4-苯基苯酚的自散焦及电流异常现象》文中提出在光的辐照下,光学材料的折变率发生变化的现象为光折变效应。该效应广泛应用于光学信息处理领域,如:光放大、光振荡、光学记忆、图像存储与复原、空间调制器、全光学时间积分器、图像相减相加和反演、图像相关和卷积等。人们在许多光折变晶体中观察到光散射现象。作为一种光折变效应,自散焦现象在有机材料中较少见诸于报端。我们通过实验观察到一类有机小分子材料具有明显的自散焦现象,本文的重点是研究该类材料的自散焦现象及利用该材料制作的器件,实验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工作:我们选用的有机小分子材料为对苯二酚(Hydroquinone)、4,4’-联苯酚(4,4’-Biphenol)、对羟基联苯(4-phenylphenol)、2-氨基-4-苯基苯酚(2-amino-4-phenylphenol)、氰基联苯酚(4’-hydroxy-4-biphenylcarbonitrile)、和2-(4-羟基苯基)-5-羟基嘧啶(2-4-hydroxypheny-5-pyrimidinol),所选用的化学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简称DMF)。在激光照射下,通过这些液体样品的激光光斑会发生畸变。我们观察到:2-氨基-4-苯基苯酚,氰基联苯酚,2-(4-羟基苯基)-5-羟基嘧啶样品的光斑有明显自散焦现象;对苯二酚,4,4’-联苯酚,对羟基联苯样品没有观察到自散焦现象。这些样品的基本化学结构是对苯二酚,当外挂基团处于对称状态时没有观察到自散焦现象,而外挂基团为非对称性时有可能观察到自散焦现象。因此,有机材料的自散焦现象与化学结构的外挂基团直接相关。有机材料在受到激光的作用后,材料分子的极性发生了变化,进而产生空间电荷场,这些空间电荷场让激光束产生自散焦现象;空间电荷场的强弱随激光强度的变化而改变;激光束的偏振态对自散焦现象没有影响。用纳秒,皮秒脉冲激光束对样品进行了Z扫描实验,证明这些材料的自散焦现象不是由热效应引起的。此外通过对比实验得出自散焦现象与溶剂无关。我们研究了不同金属与有机小分子材料2-amino-4-phenylphenol的薄膜界面接触问题,得到如下实验结果:对金属/2-amino-4-phenylphenol/金属的三明治夹层结构施加正、负相反的外电压,当金属/2-amino-4-phenylphenol的界面是欧姆接触时,呈现对称的电流电压I/V曲线图;当金属/2-amino-4-phenylphenol的界面是肖特基接触时,呈现非对称的电流电压I/V曲线图;对Au/2-amino-4-phenylphenol/Au的样品,当外加电压高达70V,也没有观察到电流。我们认为金属/2-amino-4-phenylphenol/金属的导电性跟有机小分子2-amino-4-phenylphenol中的大π键的导电性有关。我们制作了一个四端场效应管来研究电场对小分子2-amino-4-phenylphenol的作用。在外加强电场的作用下,通过样品的电流会出现随时间周期变化的振荡图。我们初步认为当横向电荷的减少足够用来抵消外加电场的作用时出现非稳态平衡,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电荷在溶液中的不均匀分布,将会使平衡态崩溃重建,进而产生周期性的脉冲振荡图。

李强[3](2015)在《双掺镁铁铌酸锂中光子晶格衍射效率的研究》文中指出铌酸锂晶体是一种非线性光折变晶体,具有特殊的结构,利用掺杂不同的元素可以改变铌酸锂晶体的结构和光折变性能。掺铁铌酸锂晶体(Fe:LN)制作的光子晶格具有反应速度快、衍射效率高的优点,但是抗光损伤能力较弱,掺镁铌酸锂晶体(Mg:LN)具有抗光损伤性能。本文采用的镁铁双掺铌酸锂晶体(Mg:Fe:LN)提高了铌酸锂晶体的反应速度,同时也增强了晶体抗光损伤能力。实验研究中通常采用光诱导法在铌酸锂晶体中制作理想的光子晶格,再制作相应的光子晶体器件。制成的光子晶体器件控制光的传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利用光诱导制作光子晶格的关键是找到制作大面积、小周期、高衍射效率光子晶格的方法。本文首先使用不同波长激光在掺铁铌酸锂晶体与双掺镁铁铌酸锂晶体中制作一维光子晶格,对比结果选用合适晶体。小周期、高衍射效率的光子晶格具有更大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改变入射角度控制写入周期,记录不同角度下衍射效率随时间的变化;记录并分析空间二次谐波及散射光扇对衍射效率产生的影响。具体完成了一下工作:1.在掺Fe浓度相同的双掺Mg:Fe:LN晶体(Fe:0.03wt%,Mg:2.0mol%)和单掺Fe:LN晶体(Fe:0.03wt%)中分别用波长为488nm半导体激光器和532nmNd:YAG固体激光器写入一维光子晶格,对比研究了两晶体内光子晶格最大衍射效率η和时间t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双掺Mg:Fe:LN晶体内写入光子晶格时间比Fe:LN晶体所需时间短、衍射效率高。2.为了提高光诱导小周期光子晶格的衍射效率,采用双掺Mg:Fe:LN晶体写入一维光子晶格时,通过改变双光束之间的夹角,控制写入晶格的周期,记录不同写入角度衍射效率随时间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双掺Mg:Fe:LN晶体衍射效率在双光束夹角超过24°后急速下降。空间二次谐波引起的光强振荡增大了光子晶格的衍射效率;双光束夹角越大振荡出现的时间越快。3.通过观察记录一维晶格的写入过程中衍射效率的变化、空间二次谐波的生成以及散射光扇的形成,结合理论分析空间二次谐波、散射光扇对一维光子晶格衍射效率的影响。把一维光子晶格的写入分为三个过程:一维光子晶格的写入;空间二次谐波的形成;空间二次谐波的饱和及分裂。空间二次谐波对晶格衍射效率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第三过程,干涉条纹的分裂引起衍射效率的振荡。散射光扇的形成对衍射效率有整体加强作用。

田帅[4](2015)在《基于铌酸锂晶体平面光波导的写入及其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66年人们在铌酸锂晶体内发现光折变效应以来,基于光折变效应的应用研究就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基于光折变晶体平面光波导写入技术更是光折变晶体研究与应用所取得众多令人瞩目的成果之一。利用传统的平面光波导制备工艺可以获得结构精细的表面光波导,但是传统光波导制备工艺面临着巨大的瓶颈:它需要经过诸多繁杂的制作工艺流程,因此制作周期冗长,制备成本很高。然而用光辐照法基于光折变晶体平面光波导写入技术却能轻松地克服这些缺点,该技术有着工艺流程简便、制备成本低廉、制成收益颇高等优点。本文研究了如何在光折变晶体铌酸锂中写入平面光波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铌酸锂晶体的光折变效应是本文的理论基础,首先本文对光折变效应的定义与特点做出说明,并介绍光致折射率改变产生的物理流程。此外重点阐明光折变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即带运输模型),最后说明了铌酸锂晶体内光致电荷场的变化过程。2)调制强度呈周期性变化的结构光场是本文重点之一,本文用532nm绿光激光调制菲涅尔双光束干涉场,并用探讨调制干涉场时光源S的位置,讨论双棱镜两种放置方式对调制结构光场的影响,最后测量激光光源的波长以验证所调制光场的正确性。3)若环境光过强会干扰干涉场的写入,因此选取暗室环境对铌酸锂晶体进行平面波导的写入。方法是将铌酸锂晶体样品置于用波长532nm、功率20mW的双光束干涉场中曝光15min30min进行平面光波导的写入。4)对已写入铌酸锂晶体样品的平面光波导的特性进行测量:基于切片干涉法的原理测量晶体样品的折射率分布情况,然后用632 nm的激光直射晶体样品测其波导周期,之后对晶体进行导光测试,最后是测试不同掺杂的铌酸锂晶体的抗光损伤能力。

张鹏翔,刘玉龙[5](1983)在《LiNbO3单晶的各向异性自散焦及其对光散射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一、引言LiNbO3单晶的许多应用要求知道介质的声学参数,光学参数。用激光布里渊散射技术可测量声速、声速各向异性,声衰减和光弹耦合系数。基于上述考虑,我们对江西九九九厂生产的LiNbO3单晶进行了布里渊散射实

二、LiNbO_3单晶的各向异性自散焦及其对光散射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iNbO_3单晶的各向异性自散焦及其对光散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KDP/DKDP晶体非线性吸收与非线性折射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KDP/DKDP晶体的结构、性质及研究背景
        1.1.1 KDP/DKDP晶体的结构特点
        1.1.2 KDP (DKDP)晶体性质和研究背景
    1.2 KDP/DKDP晶体的特点及应用
        1.2.1 KDP/DKDP晶体特点
        1.2.2 KDP/DKDP晶体的应用
    1.3 KDP/DKDP晶体激光损伤机理研究
        1.3.1 激光损伤的机理研究
        1.3.2 非线性光吸收和非线性折射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设计思想和安排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晶体生长及Z-扫描原理
    2.1 引言
    2.2 KDP/DKDP晶体生长
        2.2.1 KDP/DKDP晶体生长方法及装置
        2.2.2 KDP晶体生长
        2.2.3 DKDP晶体生长
    2.3 离子掺杂(Fe~(3+)、Ca~(2+)和Na~+)KDP晶体生长
        2.3.1 Fe~(3+)离子掺杂KDP晶体生长
        2.3.2 快速生长Ca~(2+)和Na~+离子掺杂KDP晶体生长
    2.4 Z-扫描技术原理
        2.4.1 非线性极化率
        2.4.2 非线性折射
        2.4.3 非线性吸收
        2.4.4 Z-扫描原理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KDP晶体非线性吸收与非线性折射研究
    3.1 引言
    3.2 λ=1064nm,大尺寸KDP晶体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的研究
        3.2.1 KDP晶体非线性吸收研究
        3.2.2 KDP晶体非线性折射研究
    3.3 λ532nm条件下,KDP晶体非线性吸收研究
        3.3.1 激光功率密度I_0=8.12和48.15 GW/cm~2,KDP晶体非线性吸收研究
        3.3.2 λ=532nm条件下,光功率密度对KDP晶体非线性吸收影响
        3.3.3 激光功率密度I_0=31 GW/cm~2,KDP晶体非线性吸收研究
    3.4 λ=532nm条件下,KDP晶体非线性折射研究
        3.4.1 激光功率密度I_0=8.12 GW/cm~2,KDP晶体非线性折射研究
        3.4.2 激光功率密度I_0 =31 GW/cm~2,KDP晶体非线性折射研究
        3.4.3 激光功率密度I_0=48 GW/cm~2,KDP晶体非线性折射研究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DKDP晶体非线性吸收与非线性折射研究
    4.1 引言
    4.2 λ=1064nm条件下,DKDP晶体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的研究
    4.3 λ=532nm条件下,DKDP晶体非线性吸收研究
        4.3.1 激光功率密度I_0=8.12和48.15 GW/cm~2,70%-DKDP晶体非线性吸收研究
        4.3.2 DKDP晶体非线性吸收与光功率密度之间关系研究
        4.3.3 激光功率密度I_0=31 GW/cm~2,DKDP晶体非线性吸收与氘含量的关系
    4.4 λ=532nm条件下,DKDP晶体非线性折射研究
        4.4.1 激光功率密度I_0=31 GW/cm~2,DKDP(12%、70%和80%氘含量)晶体非线性折射研究[21]
        4.4.2 激光功率密度I_0=48 GW/cm~2,70%-DKDP(含量)晶体非线性折射研究[32]
        4.4.3 激光功率密度I_0=31 GW/cm~2,快速法生长DKDP晶体非线性折射研究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离子掺杂对KDP晶体非线性吸收与非线性折射性质研究
    5.1 引言
    5.2 Fe~(3+)掺杂对KDP晶体非线性吸收与折射的影响
        5.2.1 λ=532 nm,Fe~(3+)掺杂对传统生长KDP晶体非线性吸收的影响
        5.2.2 λ=532 nm,Fe~(3+)掺杂对传统生长KDP晶体非线性折射的影响
        5.2.3 λ=532 nm,Fe~(3+)掺杂对快速生长KDP晶体非线性折射的影响
        5.2.4 Fe~(3+)掺杂KDP晶体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结果讨论
    5.3 Na~+掺杂对KDP晶体非线性吸收与非线性折射的影响
        5.3.1 λ=532 nm,Na~+掺杂对快速生长KDP晶体非线性吸收的影响
        5.3.2 λ=532 nm,Na~+掺杂对快速生长KDP晶体非线性折射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有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奖励
Paper 1
Paper2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2-氨基-4-苯基苯酚的自散焦及电流异常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非线性光学材料
        1.1.1 无机非线性光学材料
        1.1.2 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
    1.2 非线性光学效应
    1.3 金属与有机物界面接触问题
    1.4 课题研究概要
        1.4.1 课题研究思路
第二章 有机小分子材料光学性能的研究
    2.1 实验前期准备工作
        2.1.1 光学实验光路调节
        2.1.2 有机材料光学实验中所用仪器
    2.2 实验过程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总结
第三章 有机小分子材料异常光学现象的产生机理
    3.1 空间自相位调制
    3.2 自散焦效应
    3.3 荧光特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属与有机物界面电输运性质的研究
    4.1 研究思路
        4.1.1 金属/有机物/金属界面电输运特性的一般理论
        4.1.2 实验中所用到的实验设备及其材料
    4.2 实验说明
    4.3 小结
    4.4 液体场效应晶体管
    4.5 本章总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
    5.1 本课题工作总结
    5.2 主要创新点
    5.3 后续工作极其设想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双掺镁铁铌酸锂中光子晶格衍射效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铌酸锂晶体概述
    1.3 铌酸锂晶体的结构和缺陷
        1.3.1 铌酸锂晶体的基本结构
        1.3.2 铌酸锂晶体的本征缺陷结构
        1.3.3 铌酸锂晶体的非本征缺陷结构
    1.4 铌酸锂晶体掺杂改性
    1.5 光折变效应
    1.6 光子晶体的常见制备方法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2 双掺Mg:Fe:LN晶体中构造光子晶格的实验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2.2.1 实验装置
        2.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2.3.1 反应时间和衍射效率的对比研究
        2.3.2 波长对晶体衍射效率及反应时间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双掺Mg:Fe:LN中大入射角度对晶格衍射效率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的理论依据
    3.3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1 不同写入角度时晶格周期的变化
        3.4.2 不同写入角度时衍射光强的变化
        3.4.3 不同写入角度时衍射效率随时间变化曲线的对比
    3.5 本章小结
4 空间二次谐波及光感应光散射对衍射效率影响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装置与晶体放置
    4.3 晶体中的空间二次谐波现象
    4.4 衍射过程中的散射光锥现象
    4.5 实验现象的理论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基于铌酸锂晶体平面光波导的写入及其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平面光波导写入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3.1 平面波导传统制作工艺
        1.3.2 光写入波导技术发展现状
        1.3.3 光折变晶体内光写入波导技术发展现状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光波导写入材料的光折变效应
    2.1 光折变效应的定义与特点
        2.1.1 光折变效应的定义
        2.1.2 光折变效应物理机制
        2.1.3 光折变效应主要特点
    2.2 光折变效应的基本方程
        2.2.1 存在条件
        2.2.2 带运输模型
        2.2.3 光致空间电荷场
    2.3 光折变材料概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铌酸锂晶体平面光波导写入的理论分析
    3.1 铌酸锂晶体的基本结构
    3.2 辐照光下掺铁铌酸锂晶体的光致折射率变化
        3.2.1 铌酸锂晶体的光折变中心
        3.2.2 铌锂晶体的光致折射率变化
    3.3 掺铁铌酸锂的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验室制备基于铌酸锂晶体平面光波导结构
    4.1 双棱镜法调制干涉光场
        4.1.1 双棱镜法中虚光源位置的讨论
        4.1.2 双棱镜放置方式对干涉光场的影响
        4.1.3 双棱镜法测量光波长
    4.2 铌酸锂晶体内波导写入的光路设计
    4.3 光路系统单元器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铌酸锂晶体中写入波导的特性分析
    5.1 用切片干涉法测量波导结构的折射率分布
        5.1.1 切片干法光路
        5.1.2 切片干涉法原理
    5.2 波导周期的测量
    5.3 导光测试
    5.4 抗光损伤测试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LiNbO_3单晶的各向异性自散焦及其对光散射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KDP/DKDP晶体非线性吸收与非线性折射性质研究[D]. 王端良. 山东大学, 2017(08)
  • [2]2-氨基-4-苯基苯酚的自散焦及电流异常现象[D]. 薛丽云. 天津理工大学, 2015(02)
  • [3]双掺镁铁铌酸锂中光子晶格衍射效率的研究[D]. 李强.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03)
  • [4]基于铌酸锂晶体平面光波导的写入及其实验研究[D]. 田帅.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06)
  • [5]LiNbO3单晶的各向异性自散焦及其对光散射的影响[A]. 张鹏翔,刘玉龙. 第二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集(上), 1983

标签:;  ;  ;  ;  ;  

LiNbO_3单晶的各向异性自散焦及其对光散射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