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提高大学英语的听力与写作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马睿颖[1](2012)在《建国以来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发展走向及其启示》文中认为本文排比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九套大学英语专业(以下简称“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包括许国璋主编的《英语》、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胡文仲主编的《大学英语教程》、李观仪主编的《新编英语教程》、李筱菊主编的《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黄源深主编的《综合英语教程》、杨立民主编的《现代大学英语精读》、何兆熊主编的《综合教程》以及何其莘和童明编着的《文化透视英语教程》等教材的初版及修订版,其内容涉及教材的编写依据,编写理念,编写体例,课文主题以及教辅配套材料。通过对50年来各个不同历史阶段主导教材的分析研究,笔者发现:英语教育思想和观念随着社会政治的变迁而转变,主要体现于以下诸方面:第一,从单纯传播语言知识到注重发展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的转变。第二,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第三,从以单词、句子教学为中心向注重语义、语篇教学的转变。第四,从学生被动接收知识向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的转变。第五,从强调学习结果到重视学习过程的转变。对这九套教材全方位的详析与对比揭示出一种突出的发展走向:我国英语专业精读教材(包括改称为“综合英语”的教材)精读性质逐渐淡化,综合性质大大加强。这是由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外语界引进并深受外国先进的外语教学理念的影响,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需要。本课题研究有以下意义:一是通过梳理,可以了解各教材编写者的语言观;二是通过梳理,可以了解各教材编写者的外语学习观;三是通过梳理,可以了解各教材与其社会文化的相关性;四是通过梳理,可以帮助学习者更有效的选择教材,让教材更好地发挥作用。论文就英语专业精读教材的编写原则、教材评估理论以及从精读到综合英语的理想化追求与现实矛盾等三个方面理清我国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的发展走向并提出建议。
董连忠[2](2014)在《全国高考北京市英语考试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反拨效应,又称反拨作用,通常指考试对教师和学生以及教和学产生的影响。反拨作用的大小与考试的重要性,即考试的社会权重成正比。考试结果有很多用途,而用于促进教学、推动教学改革由来己久。要使测试监控和指导教学,应该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能引发教育教学相关人员,如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反应的高风险测试,二是考试设计科学、合理,能真实地衡量教与学的效果。只有满足这两个条件,测试对教学的积极反拨作用才得以发挥。高考主要有两种职能:为高校选拔合格新生,促进中学教学。与其它学科考试一样,高考英语测试在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深造的选拔考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英语考试制度与命题工作始终在进行着不断地改革与完善。北京市2002年起开始试行自主命题,2005年自主命题的省(市)扩大到了14个,基本实现了考试重心从单纯考查语言知识向语篇层面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转变,尤其是考查了听力、阅读和写作技能的应用能力。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市试行自主命题以来高考英语改革进行分析,并通过与专家、教师和学生访谈、课堂观察及问卷调查,探究了高考英语测试给高中英语教与学带来的实际影响及变化。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本研究对2位测试专家、1位教研员、1位特级教师、281名高中英语教师和1325名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北京市自2002年试行高考英语自主命题以来,在试卷结构、试题内容和难度等方面均进行了改革。首先,增加了听力考试和开放作文,取消了统考卷的“单词拼写”和“短文改错”题;其次,分别在听力和阅读理解考查部分增加了以考查考生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的主观题型——听力信息填充题和阅读填空题;第三,在试题内容、试题难度上均作了调整。高考英语测试改革的预期目标是将考查重点从考查语言知识转变为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完成考试目标所要求的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过渡。在保证试卷信度的前提下,高考英语试题改革为考生提供了展示个性、施展才华的空间,从而使优秀考生脱颖而出。这些改革措施不仅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对教学也起到了积极的反拨作用。研究还发现,北京市高中英语教学较好地落实了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然而,北京市高考英语测试改革对教学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由于高考英语口试还未正式纳入英语科考查范围,因而多数学校不开设口语课,忽视学生口头交际能力的培养;开放作文的引入,不仅未实现促进考生语言交际能力提高的预期目标,反而使课堂写作教学更为模式化,给教学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为延长备考复习时间,所有学校均存在压缩正常教学学时、删减教材内容的现象。然而,高考英语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也“因校而异”,生源质量较差学校受高考英语测试的负面影响较为严重,以试题训练代替常规教学的现象更为普遍。因此,要充分发挥高考英语测试对高中英语教学的积极反拨作用,研究者对北京市高考英语测试改革提出四点建议:1)增加高考英语口试,全面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技能;2)减少客观题比例,增加主观题分数权重,提高考试效度;3)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4)高考英语改革应稳中求变,突出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十几年来,北京市高考英语自主命题取得了显着成果,给教学带来了积极的反拨作用。但也应借鉴其他省(市)多年来高考英语测试改革的成果和经验,改进现有试卷结构不尽合理、考试题型较为单一、试题难度上下波动等缺陷和不足,进一步促进北京市高中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李向勤[3](2019)在《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至关重要的技能之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运用所学语言进行思考、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学科核心素养;随着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省市直接把英语听说能力考查纳入高考,强化对英语口语的考察。然而,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哑巴英语”、“一言堂”以及“满堂灌”等现象严重,学生缺乏语言实践和活动的空间,很难发展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本研究旨在探寻能够突破目前高中英语教学瓶颈的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环境下通过英语演讲学习来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并进一步分解为以下三个重点问题:(1)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方式是什么?(2)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可操作性教学途径有哪些?(3)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评价策略有哪些?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语言输入输出理论为基础,运用项目学习和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教学理念,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按照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开展,整个研究共分为三轮:第一轮属于尝试和探索阶段,重在让学生“有机会开口说英语”;第二轮属于调整和改进阶段,主要让学生“更愿意登台讲英语”;第三轮属于提升和完善阶段,重点聚焦于让学生“更好地公开‘秀’英语”。通过量化测试、师生访谈、学习反思、英语综合水平考察、问卷调查以及活动比赛等多种方式采集数据资料,分析对比,多角论证,总结归纳。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英语口语水平等语言综合素质以及合作能力、学习能力、思辨能力、自信心等人文素养均获得了明显的提升与增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并提出具体操作建议。本研究结论如下:(1)英语演讲项目学习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方式;(2)发挥学习小组的支架作用和最大功能是保障学习效果的有效教学手段;(3)通过多种方式的输入活动开展专题培训是英语演讲知识学习的主要教学途径;(4)开发“以输出为驱动”的课堂英语演讲学习活动是提高英语演讲能力的重要渠道;(5)循序渐进地开展足量的英语演讲实践活动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关键途径;(6)形成性评价为主的综合评价体系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评价策略。本研究创新点有:⑴针对我国高中生的具体特点,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和具体操作建议,为愿意从事相关相关实践和研究的同行提供可模仿和解读的范本。同时,为新高考的“口语考试”提前探寻教学路径,促进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建构。⑵严格规范地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评价量表”,并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本表灵活的内部动态调节功能,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和达成目标,成效显着。⑶英语演讲项目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哑巴英语”等陈旧教学方式,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起指导者、组织者、协调者和合作者的作用,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得以重新塑造。⑷国内外相关研究几乎都是从大学生或成人视角探讨,而本研究主要从高中生视角开展,学生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研究的参与者,拓展了英语演讲教学的研究视角。
陈露露[4](2019)在《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研究》文中提出英语测试是检测被试者英语水平的重要手段,是现在国际上的通用语言,也是我国的第二语言。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阶段,国内认可度最高的英语考试是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但是经过这么多年,问题也在逐渐显现,为此我国开始研究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并且在2020年前逐步推行。目前国内的英语考试现状如何?四六级考试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为何会出现,出现的背景以及意义何在?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在未来的实施中又会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如何去应对?笔者以此题进行研究,对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在未来的实施无疑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除了引言与结语之外,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概念界定与理论研究。对考试、英语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四个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交际语言测试理论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是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出现在的背景以及目标意义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比较分析,将国内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与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中的五级与六级考试从多个角度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四六级的问题以及证明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的科学性。第四部分是研究结论,对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在的实践初探进行分析并且理性的看待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存在的问题,对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的未来实施提出相关建议。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是新兴事物,会存在很多的质疑。但是通过将它与现有的英语考试类型进行比较分析,我们会发现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从量表的研制到考试系统的建立都更加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和社会需求。终将对我国未来的外语测评与英语教学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李文光,张情,李洪娟[5](2012)在《富交互型网络学习环境探索与实证研究——基于大学英语实践能力培养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提升网络学习环境的交互技术水平,以及加强网络互动教学活动的探索,是当前促进大学生英语实践能力提高的核心研究内容。通过问卷等方法对大学英语网络学习的相关问题和需要做了较细致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以富交互技术的使用和协作交流功能的设计作为核心,探索了大学英语富交互型网络学习环境。依托该大学英语网络学习环境设计了交互特征明显的教学活动,运用实验法对大学生英语实践能力进行了实验效果分析,考查了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环境中的交流互动与大学生英语听力、写作水平的关系。研究表明,师生通过富交互技术参与英语网络教学活动,形成了积极运用英语来交流与表达的互惠团体,从而能够较好地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
郭燕,徐锦芬[6](2014)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多维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采用5份焦虑量表对华中地区一所部属高校457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大学英语课堂和听、说、读、写4项技能学习共5个维度的焦虑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发现,学生总体和各维度焦虑均处于中等程度,焦虑值从高到低依次为课堂、口语、听力、写作与阅读焦虑,并且课堂焦虑显着高于阅读和写作焦虑,阅读焦虑显着低于其他4个维度。男、女学生在口语焦虑的低主动倾向因子上存在显着差异,在总体、5个维度以及各维度其他因子上的焦虑无显着差异。
顾露雯[7](2013)在《通识教育视野下我国大学外语课程改革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化时代,外语是世界交流与沟通的桥梁。我国大学毕业生如果具备较高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对异质文化的理解与包容能力及宽广的国际化视野,不仅可以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也有助于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与交流,增强文化软实力,对我国未来的和平与和谐的外部环境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大学外语课程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价值正日益凸显。然而,受长期专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大学外语课程依然注重工具理性取向,单纯地强调外语技能的掌握。虽然新世纪以来,我国一部分研究型大学纷纷以通识教育为办学理念,并开始了本科通识课程改革,以期培养“完人”,而非“工具人”,而且《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也明确提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但是如何将大学外语课程纳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发挥其人文教育的作用,从而真正承担起通识教育的使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笔者从该实际问题出发,通过文献综述,提出本论文的核心研究问题:在我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大学外语课程应如何体现通识教育理念?大学外语课程作为通识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应如何决策课程目标、内容、组织、实施与评价等要素?为了全而深入地回答该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历史法、文献法、案例研究法等对通识教育与大学外语课程的历史渊源、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外语课程的理论建构、美国大学通识教育中大学外语课程实践等作出多维度的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文献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与访谈法等剖析我国目前大学通识教育中大学外语课程的现状及所处的内外部情境,最后探索出我国大学通识教育中大学外语课程的未来改革方向与路径。本研究初步得出的结论为,在通识教育视野下,我国大学外语课程在理念方面和目标、内容、组织、实施及评价等要素决策方面应遵循以下改革路径:(1)大学外语课程决策者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明确大学外语课程的人文学科属性,确立多元文化观基础上的课程理念。目标决策必须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本位,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其终极目标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此外,大学外语课程要立足学生的需求,重构多元化、层次化和个性化的课程目标。(2)大学外语课程应在强调语言运用能力基础上将内容决策提升到文化素养的层次。决策者应根据真实性原则选择教材,即所有材料都必须来源于现实生活或现实世界,并将文化三维框架(观念perspectives;产品products;行为practices)纳入课程内容的决策过程。在课程提高阶段,内容应融入目的语民族的文学经典,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提升其审美情操,真正发挥外语课程的人文教育功能。(3)大学外语课程应以连贯性为原则,在纵向结构上建立从语言主导课程到内容主导课程的连续统;以整合性为原则,促进课程横向结构的建构性生成,建立大学外语课程与通识教育体系中其他学科课程、与社会、与学生之间的整合;以问题(专题)为切入点,拓展课程类型的多元性选择。(4)大学外语课程应以学生体验为核心,建立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导师指导—网络社区—国际交流“一点四轴”式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在大学期间获得的各种外语学习经验和机会整合起来,将正规化学习与非正规化学习、现实世界的学习与虚拟世界的学习、校园内的学习与校园外的学习、共性化学习与个性化学习整合起来,使学生的语言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得到全面发展。而且课程应遵循折中主义混合原则,灵活择优地使用体现建构主义与实用主义理念的主流交际法,并在了解学生特征的基础上,将教学方法从如何教转向如何学。(5)大学外语课程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习评价的根本目的。其评价指标应该走向多元化,反映学生个体综合素养的指标,如积极的学习态度、跨文化交际能力、宽广的国际化视野、批判性思维及正确的文化观、价值观等,需要得到具体落实与密切关注。在评价方式方面,不仅要减少以考试为主的量化评价,增加质性评价,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而且要洞察学生的学习轨迹,综合利用多种以人为本的形成性评价,如电子档案袋评价、教师与学生的座谈与访谈、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及反思性写作等。
彭梅[8](2014)在《继续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培养行动研究 ——以上海某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构建学习型社会以及终身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广,高等继续教育受到了国家越来越多的重视。继续教育英语教学近年来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教学改革力度总体较小,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不够。从教师角度看,课堂教学基本上仍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和交际能力的培养;从学习者角度看,成人学生听说能力尤其薄弱,他们迫切希望提高听说技能。本文针对继续教育英语教学的现状,采用行动研究法的原则和步骤,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对继续教育英语专业成人业余学生的听力和口语培养过程展开研究(共四轮),试图探索出一条培养继续教育英语专业成人业余学生听说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者对学生听力的培养重点通过以听写为主要手段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来进行,对口语能力的培养重点通过以小组合作式英语短剧排演为主要手段的一系列活动来进行。同时,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对语言学习策略培训和形成性评价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研究者主要通过测试、问卷、访谈、学生书面报告、教师日记和录像等方式收集数据,利用描述统计分析、T检验、相关分析和标注归纳等方法分析数据。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四轮行动研究,笔者实施的听写和短剧排演教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水平,他们不仅听写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比较明显的提升(听写成绩均分从5.25分提高到11.03分,口试成绩均分从79.83分提高到86.80分),其语法使用、词汇量、拼写准确性、团队合作能力、自信心、兴趣、态度、动机、学习策略和交流技巧等方面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最后笔者得出结论:针对学习者特点实施的听写和短剧排演是非常有效的提高学习者听力和口语水平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同时,在教学中对学习者施以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培训并且合理利用形成性评价也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创新:1)研究对象的创新: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继续教育英语专业成人业余学生,在国内现有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论文中较少见。该学习群体具有明显区别于普通全日制高校大学生的学习者特点,因此如何在教学研究中不断深化对该学习群体的认识、总结其学习外语的特征有助于拓宽国际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究对象的广度和深度。2)研究内容的创新:本文的核心内容为如何创造性地利用“听写”和“合作式短剧排演”活动、结合语言学习策略培训和形成性评价来培养成人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相比该领域之前以理论式探讨和教学经验总结为主的英语教学类研究,本研究内容比较有创意。3)研究方法和研究时长的创新:本研究主要采用教师行动研究法,对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进行了4个学期(共4轮)的行动研究,研究方法和时长在我国高等英语教学领域比较少见,具有一定的开拓性。本篇论文由六个章节构成。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指出对英语专业成人业余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作者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文献回顾和评析:成人外语学习者特点、听力和口语教学研究、外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语言学习策略培训以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文献综述基础上笔者阐明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为研究设计,包括研究环境和对象、初步研究、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和研究过程简述。第四章作为本论文最核心的章节,主要从听力和口语两个层面同时展开。对听力和口语能力的培养分别通过以“听写”和“合作式短剧排演”为主要手段的系列活动来进行,按照行动研究开展的特点,逐一对四轮研究过程进行具体描述、分析、评价和反思。第五章是总结与反思。笔者以鸟瞰的角度对四轮行动研究结果进行归纳式总结,对本文四个研究问题做出正面回答,肯定了听写教学和短剧排演教学的积极效果,概括出比较有效的听写和短剧排演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同时对在研究过程中起到重要辅助作用的学习策略培训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进行描述、讨论和总结。最后一章结语部分首先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继而从应用层面讨论本文对继续教育英语教学产生的教学启示,反思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李京肽[9](2013)在《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控制与焦虑之关系研究 ——以成都市X大学为例》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控制与焦虑的关系。根据大一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社会角色的适合性和研究现状的需求性,选择理工科大一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接着,对古今中外的有关自我控制和焦虑的部分文献作了梳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启发下,本研究提出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控制能力的操作性定义。然后在这个理论构想的指导下,运用定量(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与定性(深度访谈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两次(大学入学时,入学一年后)跟踪调查X大学2012年入学的理工科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控制力与英语学习焦虑的变化情况。在为期一年的跟踪调查研究中综合运用叙事探究(narrative study)。本研究首先介绍了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核心概念、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重点以及可能的创新,接着回顾前人的研究成果,主要对自我控制的概念,元认知的概念,焦虑的概念以及叙事研究方法进行归纳和梳理,进而重点介绍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控制和焦虑的关系。另外,详细阐述运用心理学应用技术一元认知干预技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控制力,降低英语学习焦虑的方法。并根据质的研究需要,选取了X大学18位2012级大一学生为深度访谈对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x大学大一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控制能力和焦虑感形成的背景和原因等,最后提炼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研究发现,对于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X大学大一学生,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4/6)具有非常强烈的导向性。他们往往将通过CET4/6作为大学英语学习的主要目标和英语学习的成功标志。X大学大一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实际采用的自我控制的方法和本文理论构想的四个维度非常一致。X大学大一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是客观存在于学生群体之中的。这些焦虑突出地表现为考试焦虑和交际焦虑。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控制中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实现表现比较突出。焦虑与自我控制具有极其显着的负相关。借助元认知干预技术,被试可以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习惯,通过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摆脱对个人发展的限制,降低外语学习焦虑感,使英语学习成绩有更明显的提升。
马琴[10](2017)在《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英语是高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它以英语作为媒介和教学语言推广通识教育。作为本科阶段的大学外语教育最重要的内容,大学英语有着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性。教学目标设定、内容安排、教学活动以及考核体系只有在充分体现其特性要求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实现本学科教学应有的终极目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交流在各行业、各领域不断加深。国家对专业人才的外语、特别是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英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普遍,对更深层次英语能力的要求也更加突出。在国际交往中,关键人员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直接影响着各领域的国际交往、科技交流的进程和文化冲突的顺利过渡,乃至决定项目合作最终能否成功。英语的有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十分重要。反观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教学目标停留在打好语言基础上,仍然是局限于提升学生一般语言能力层面上,即学生还是在为了学英语而学英语,并没有在新形势下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的个体差异适时提出使用英语的具体目标和措施。第二,大学英语教学偏离了跨文化交际的特性。第三,缺乏为其他学科提供工具性的支持。将来的英语学习不再是单纯的英语学习,而应当与某一个方面的专业知识或某个学科结合起来。外语学习内容应与其他实用学科相联系,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教学内容与现实及学生自身经验的衔接,而且还可为外语教学提供交际性途径。第四,缺乏基于学习者个体差异进行教学。学习者个体差异中的学习者观念、学习者情感因素、语言学能、学习动机和性格特征是影响学习者习得语言的重要因素。基于对上述相互关联的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为解决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统一要求过多,个性化诉求不足的问题,笔者选择本选题,从大学英语课程的特性分析,开展一定范围的调查研究,运用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体需求理据,采用访谈法、统计描述法、差异系数分析法、评定尺度法等具体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深刻剖析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理论和成果进行梳理,力图寻求一种较为可行的个性化大学英语教学的系统设计,在强调学生建立具有一定深度的英语综合能力的同时,高度关注“语言和文化水乳交融,相辅相成”的特性,强调英语跨文化交际功能,以期能在很大程度上为目前传统的教学方式提供借鉴,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反映英语学科应有的特性,最大程度上满足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时代科技、经济高速发展对各类人才英语能力的要求。本研究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阐述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自2002年以来八年多的改革改善了学生语言学习环境,并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听力水平。但是毕业学生的英语实际能力尚未达到社会各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导论从大学英语这门课程的特性和教学现状,以及国际化趋势对英语跨文化能力提出的挑战等方面探析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国内外文献综述可见当前已有实施网络课程、拓展教学内容、个性化大纲等个性化教学实践,但是对大学英语个性化的系统研究不够,特别是还没有对本课程的个性化设计的研究。第二部分探讨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内涵及特征。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2014)》的基本要求,本研究认为,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大学阶段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大学生听、说、读、写的学术英语交流能力的主要媒介,其至少具有公共性、工具性、基础性、针对性和跨文化性等属性。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就是基于高校不同学科专业的特性和学生个性特征和个体差异,建立在教师以个性为基础的教,和学生以个性为基础的学的培养和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术、学习策略、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视野等方面发展的双边统一活动。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尊重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并通过教学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对个人全面发展的追求。同时,指引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获取信息,实现知识、能力和人格上的协同发展。英语教学属于素质教育的一类,隶属于语文文化,主要是培育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信息沟通的交际能力。但是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致爱好和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把学生的个性作为出发点,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进而逐步达到教学的目的。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强调老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平等的主体地位,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学生心理逻辑和知识逻辑的和谐统一,从而构建一个英语学习的螺旋上升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手段,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自主的英语学习,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和体验中逐步提高英语技能。本研究认为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具有多样性、个别性、针对性、差异性、诊断性和交际性等六个特征。第三部分调查分析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现状。外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相关核心要素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五个环节考量,本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现行教学五个环节方面的意见和企望并分析当前大学生对英语教学的需求和期待。通过访谈法、统计描述法、差异系数分析法、评定尺度法等具体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本研究认为,现阶段大学的大学英语课程基本上套用着统一的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导致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选用以及课堂模式也趋向一致。统一性能够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一些问题,如:教学管理、课程标准和评价方式等,但在很大程度上,过多的统一性忽视教育主体的需求特征和自主性的发展,难于顾及个体差异,且难于满足社会各个阶层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期待。现行评价体系缺乏全面性和差别性。通过分析调查问卷中表现出来的诸多问题,为了使大学外语教学能够有效满足学生学习以及社会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大学英语教学非常有必要个进行性化教学,个性化教学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两个层面都非常迫切。第四部分研究个性化教学的理论依据,将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学习者需求理论和语言学习风格理论作为实施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建构的,不是接受传输而来的。建构主义理论的主张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开展教学活动具有深刻的启示。多元智力理论为本研究进行个性化评价提供有益的思路。学习者需求理论是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成功实施的依据。语言学习风格理论为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提供了重要启示。本研究正是基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每个学生适合其个性和学习风格的教学方式。第五部分进行研究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系统设计,一是把握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与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多层次教学目标;二是根据多层次教学目标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体现出多元化、组合化、模块化以及+X模式,由此实现从“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转变,从满足学生不同需求;三是针对多层次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分级分类的教学方法、多样化和灵活化、适应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内容与语言整合的方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法等,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目标;四是针对不同学习需求,灵活创设教学和学习环境;五是对个性化教学的效果进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和过程进行修改和完善,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个性化教学。第六部分讨论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基本要求,从教师、学生、课程资源三要素入手探讨为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实施提供保障的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是指在个性化教学实施过程中起支持作用的必备因素。当我们在理解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基本要求时,我们也是在讨论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对与之相关的教学要素提出的基本要求。根据叶澜关于教育要素的观点(1),教学要素理应主要涉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物资(环境)四个必备要素。本部分从教师、学生、课程资源三个方面来探讨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具体要求。作为大学英语个性化实施的基本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正确的理想信念,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教学观念。学生的思想意识,学习观念,思维能力,以及学习方式都是其效彰显个性特点,实现学习效果的必要因素。同时,大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存在价值实质是大学英语课程资源能够满足师生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需要程度。因此课程资源的多样性以及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再次开发都是实现教学的个性化的基本条件。大学英语课程资源不仅需要方便于学生进行个性化地学习,也要方便于教师进行个性化地教。为了能够针对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质量作出合理评价,本文系统化研究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评价体系。第七部分从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评价的取向与标准、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评价的原则及方法及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评价的操作程序三个方面对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效果评价进行全面探讨。在大学英语个性化评价的方法中运用例证详述了建立学习档案、自我评价、360度反馈评价以及诊断性评价等具体方法。随后,按照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评价的范畴范畴,从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主体、教学过程、教学条件以及教学结果等六个方面反思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评价情况。
二、如何提高大学英语的听力与写作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提高大学英语的听力与写作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建国以来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发展走向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大学英语专业教育在国内外语界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外语界对我国大学英语精读教材编写原则的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语界对我国大学英语教材评估理论的研究现状 |
四、国内大学英语教材与英语课程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本选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二、本选题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三节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可行性分析 |
一、本选题研究拟采取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二、本选题研究可行性分析 |
第四节 论文选题的学术意义 |
第二章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材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西方语言学理论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 |
一、现代语言学时期(结构主义语言学时期) |
二、当代语言学时期 |
三、国外语言学理论的借鉴及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 |
第二节 西方教学法流派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 |
一、国外教学法流派简介 |
第三节 西方语言哲学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 |
第四节 国外外语教学理论对我国外语教材编写的影响 |
第五节 国外英语教材评估理论对我国外语教材的影响 |
一、Cunningsworth的教材评估体系 |
二、Jo McDonough与Christopher Shaw的细则 |
三、MichaelP.Breen与Christopher N.Candlin的指南 |
四、目前中国大学英语教材评估的困境 |
第三章 建国后起步阶段(1949-1977)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研究 |
第一节 建国后高校英语教学起步阶段的教学概况 |
第二节 许国璋主编《英语》(1-8册)介绍 |
一、许国璋主编《英语》(1-4册) |
二、俞大絪主编《英语》第5-6册 |
三、徐燕谋主编《英语》第7-8册 |
第三节 许国璋主编《英语》:语言观 |
第四节 许国璋主编《英语》:外语学习观 |
第五节 许国璋主编《英语》:社会文化观 |
第四章 改革开放起始阶段(1978-1985)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研究 |
第一节 改革开放起始阶段的高校英语教学概况 |
第二节 许国璋主编《英语》修订版研究 |
一、许国璋主编《英语》1-8册(1979-1981年修订版)介绍 |
二、许国璋主编《英语》1-4册(1992年修订版)介绍 |
三、许国璋主编《英语》修订版:语言观 |
四、许国璋主编《英语》修订版:外语学习观 |
五、许国璋主编《英语》:社会文化观 |
第三节 张汉熙主编《高级英语》研究 |
一、《高级英语》1-2册(1980年初版)介绍 |
二、《高级英语》1-2册(1995年修订版)介绍 |
三、张汉熙主编《高级英语》:语言观 |
四、张汉熙主编《高级英语》:外语学习观 |
五、张汉熙主编《高级英语》:社会文化观 |
第四节 胡文仲主编《大学英语教程》研究 |
一、《大学英语教程》1-6册(1983-1987年初版)介绍 |
二、《大学英语教程》1-6册(1992-1996年修订版)介绍 |
三、胡文仲主编《大学英语教程》:语言观 |
四、胡文仲主编《大学英语教程》:外语学习观 |
五、胡文仲主编《大学英语教程》:社会文化观 |
第五节 三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比较研究 |
一、三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的编写体例 |
二、三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教学内容与编写理念比较研究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发展阶段(1986-1997)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研究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发展阶段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概况 |
第二节 李观仪主编《新编英语教程》研究 |
一、《新编英语教程》1-4册(1986年版)介绍 |
二、《新编英语教程》5-8册(1994-1997年版)介绍 |
三、《新编英语教程》:语言观 |
四、《新编英语教程》:外语学习观 |
五、《新编英语教程》:社会文化观 |
第三节 李筱菊《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研究 |
一、《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1-4册(1987年版)介绍 |
二、《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1-4册(2000年版)介绍 |
三、《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语言观 |
四、《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外语学习观 |
五、《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社会文化观 |
第四节 两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比较研究 |
一、两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的编写体例 |
二、两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教学内容与编写理念比较研究 |
第六章 改革开放创新阶段(1998-2010)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研究(上)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创新阶段的高校英语教学概况 |
第二节 李观仪主编《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研究 |
一、《新编英语教程》(1998-2008年修订版)介绍 |
二、《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语言观 |
三、《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外语学习观 |
四、《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社会文化观 |
第三节 杨立民主编《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研究 |
一、《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6册(2002年版)介绍 |
二、《现代大学英语精读》:语言观 |
三、《现代大学英语精读》:外语学习观 |
四、《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社会文化观 |
第四节 黄源深主编《综合英语教程》研究 |
一、《综合英语教程》1-6册(1998-2003年第一版)介绍 |
二、《综合英语教程》1-6册(2005-2007年第二版)介绍 |
三、《综合英语教程》:语言观 |
四、《综合英语教程》:外语学习观 |
五、《综合英语教程》:社会文化观 |
第七章 改革开放创新阶段(1998-2010)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研究(下) |
第五节 何兆熊主编《综合教程》研究 |
一、《综合教程》教材1-8册(2005-2008年版)介绍 |
二、《综合教程》:语言观 |
三、《综合教程》:外语学习观 |
四、《综合教程》:社会文化观 |
第六节 何其莘、童明主编《文化透视英语教程》研究 |
一、《文化透视英语教程》(2004-2010年版)介绍 |
二、《文化透视英语教程》:语言观 |
三、《文化透视英语教程》:外语学习观 |
四、《文化透视英语教程》:社会文化观 |
第七节 五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比较研究 |
一、五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的编写体例 |
二、五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教学内容与编写理念比较研究 |
第八章 后方法时代及其启示 |
第一节 外语教学:能动与发展过程 |
第二节 外语教学:以教师自主为核心的三维系统 |
第三节 外语学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
一、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二、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
三、英语专业教材与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
第四节 外语教学:特定性、实践性和可行性 |
第五节 外语教学:策略研究 |
第九章 总论:结语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语 |
一、改革开放起始、发展和创新阶段九套大学主导教材的特色研究 |
二、九套大学英语主导教材关于听、说、读、写项目设计情况比较 |
第二节 我国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发展走向与建议 |
一、重新审视新一代英语专业教材的编写原则 |
二、加强中国英语专业教材评估理论的研究与实践 |
三、从精读到综合英语的理想化追求与现实矛盾 |
四、局限与超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全国高考北京市英语考试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要回顾 |
1.1.2 高考英语的发展变化 |
1.1.3 北京市高考英语题型变化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 |
2.1 有关语言测试与教学的关系研究 |
2.2 反拨作用的起源——语言测试 |
2.2.1 语言测试 |
2.2.2 信度与效度 |
2.3 反拨作用研究 |
2.3.1 反拨作用的界定 |
2.3.2 反拨作用的维度 |
2.4 反拨作用研究的内容、模式和机制 |
2.4.1 Alderson和Wall的反拨作用假说 |
2.4.2 Hughes的反拨作用研究机制 |
2.4.3 Bailey的反拨作用研究模型 |
2.4.4 Green的反拨作用研究模型 |
2.5 高考英语反拨作用研究模型 |
2.6 小结 |
第三章 文献回顾与综述 |
3.1 有关反拨作用的实证研究 |
3.1.1 国外重要语言测试反拨作用实证研究 |
3.1.2 国内重要语言测试反拨作用实证研究 |
3.2 国内外反拨作用研究主要发现 |
3.3 有关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研究内容及方法的回顾 |
3.4 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研究设计 |
4.3 研究对象 |
4.3.1 高考英语专家 |
4.3.2 高中英语教师 |
4.3.3 学生 |
4.4 研究工具 |
4.4.1 访谈 |
4.4.2 课堂观察 |
4.4.3 问卷调查 |
4.5 小结 |
第五章 高考英语改革评价 |
5.1 有关北京市高考自主命题的原因及目的 |
5.2 有关北京市高考英语试题效度评价 |
5.3 展望未来:高考英语改革 |
5.4 小结 |
第六章 高中英语教学情况 |
6.1 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与高中英语教学 |
6.1.1 教学大纲 |
6.1.2 课程标准 |
6.1.3 高中英语课程 |
6.1.4 高中英语教材 |
6.2 课堂教学分析与讨论 |
6.2.1 课程描述 |
6.2.2 课堂教学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师生对英语教学和高考的认知与态度 |
7.1 学生和教师情况 |
7.2 高中英语教学与学习情况分析 |
7.2.1 学生和教师与外教交谈情况 |
7.2.2 学生和教师对语言技能的认知情况 |
7.2.3 高中英语教材使用与练习完成情况 |
7.2.4 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学生课外学习情况 |
7.2.5 语言技能训练情况 |
7.2.6 模拟考试情况 |
7.3 师生对高中英语教学与学习及备考的观点/态度 |
7.4 高三复习及备考情况 |
7.5 师生对高中英语教学和学习的建议 |
7.5.1 教师的建议 |
7.5.2 学生的建议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综合分析与讨论 |
8.1 课堂观察与访谈及问卷调查结果对比分析 |
8.1.1 听力教学 |
8.1.2 口语教学 |
8.1.3 阅读教学 |
8.1.4 写作教学 |
8.1.5 语法和语言知识教学 |
8.1.6 课堂目的语的使用 |
8.2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9.1 关于北京市高考英语试行自主命题的预期目的 |
9.2 关于北京市高考英语改革措施及其反拨效应 |
9.3 关于北京市高考英语测试对高中各年级英语教学的影响及其特点 |
9.4 关于如何发挥高考英语测试对高中英语教学积极反拨作用的建议 |
9.5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 |
9.6 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2: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3:专家访谈 |
附录4:教研员访谈 |
附录5:阅读课(高一) |
附录6:阅读课(高二) |
附录7:写作课(高三) |
(3)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缘由 |
1.1.2 新高考制度的变化:听力口语考试走进英语高考 |
1.1.3 笔者的教学理念:相信学生能够在适合的舞台上翩翩起舞 |
1.1.4 培养英语演讲能力的重要作用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初始的研究问题 |
1.2.2 问题的提炼与聚焦 |
1.3 研究意义 |
1.3.1 实践价值 |
1.3.2 理论价值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研究 |
2.1.1 关于演讲概念的研究与界定 |
2.1.2 英语演讲 |
2.1.3 关于演讲能力的界定与研究 |
2.1.4 关于(英语)演讲能力的培养研究 |
2.2 英语演讲学习与教学的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2.2 国外新近研究现状 |
2.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评述 |
2.3 行动研究及其在外语教学研究的应用 |
2.3.1 行动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
2.3.2 行动研究的概念界定 |
2.3.3 行动研究的特点 |
2.3.4 行动研究的过程 |
2.3.5 行动研究与传统教育研究的区别 |
2.3.6 行动研究在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
2.3.7 本课题所采用的行动研究模式 |
2.4 相关理论基础及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4.2 语言输入输出理论 |
2.4.3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 |
2.4.4 项目学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测量工具的编制 |
3.1 研究对象的背景分析 |
3.2 研究对照样本的选择与确定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思路与过程 |
3.4.1 总体思路 |
3.4.2 .实施步骤 |
3.4.3 研究过程 |
3.5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
3.5.1 数据收集 |
3.5.2 数据分析 |
3.6 研究的伦理考量 |
3.7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测量工具的编制 |
3.7.1 明确研究目的,研究相关理论和文献资料 |
3.7.2 研究对象的特征与英语学习现状 |
3.7.3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维度与量化指标的初步确认 |
3.7.4 修改、完善量化指标,确定具体测量题项 |
3.7.5 评价量表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
3.7.6 确定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评价量表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第一轮行动研究:尝试和探索——让学生“有机会开口说英语” |
4.1 第一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4.1.1 问题的确立 |
4.1.2 对问题的假设性分析 |
4.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4.2.1 制定行动计划 |
4.2.2 实施行动研究 |
4.3 第一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4.3.1 研究过程总结 |
4.3.2 行动研究结果 |
4.3.3 第一轮行动研究反思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和改进—让学生“更愿意登台讲英语” |
5.1 第二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5.1.1 问题的确立 |
5.1.2 问题假设性分析 |
5.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5.2.1 制定行动计划 |
5.2.2 实施行动研究 |
5.3 第二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5.3.1 研究过程总结 |
5.3.2 行动研究结果 |
5.3.3 进一步总结与反思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第三轮行动研究:提升和完善—让学生“更好地公开‘秀’英语” |
6.1 第三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6.1.1 问题的确立 |
6.1.2 问题假设性分析 |
6.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6.2.1 制定行动计划 |
6.2.2 实施行动研究 |
6.3 第三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6.3.1 研究过程总结 |
6.3.2 行动研究结果 |
6.3.3 第三轮行动研究反思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结论 |
7.1 三轮行动研究总结 |
7.1.1 测试数据 |
7.1.2 问卷调查 |
7.1.3 学生的学习反思 |
7.1.4 笔者的教学反思 |
7.1.5 访谈 |
7.2 研究反思 |
7.2.1 研究对学生的影响 |
7.2.2 研究对笔者及课堂教学的影响 |
7.2.3 研究对学校整体教学生态的影响 |
7.2.4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的构建 |
7.2.5 研究成果的局限性 |
7.3 研究结论 |
7.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5 研究局限和有待改进的空间 |
7.6 研究展望 |
7.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旨趣 |
1. 选题缘由 |
2. 研究意义 |
3.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 |
(四) 研究方法 |
1. 文献研究法 |
2. 比较研究法 |
3. 问卷研究法 |
一、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 概念界定 |
1. 考试 |
2. 英语考试 |
3. 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 |
4.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
(二) 理论基础 |
1. 交际测试理论 |
2. 发展历史梳理 |
3. 实际应用领域 |
二、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的背景及意义 |
(一) 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的提出背景 |
1. 大学英语考试类型多样化 |
2. 大学英语考试目的功利化 |
3. 社会考试资源的严重浪费 |
4. 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较差 |
5. 大学生英语学习方式单一 |
(二) 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的研究历程 |
1. 恢复高考以前的英语考试 |
2. 恢复高考至今的英语考试 |
3. 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发展历程 |
(三) 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的推行目标 |
1. 外语测试系统性建设 |
2. 学生外语综合素质提升 |
3. 外语教学目标科学化 |
三、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与现行四六级考试比较分析 |
(一) 科学性 |
1. 考试连贯性 |
2. 考试侧重点 |
(二) 基础内容 |
1. 基本知识 |
2. 语言应用 |
(三) 试卷分析 |
1. 试卷构成 |
2. 考试题型 |
3. 时间分布 |
四、研究结论 |
(一) 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实践初步研究 |
1. 试点实行初探 |
2. 国际标准对接 |
(二) 国家英语等级考试存在的质疑 |
1. 考察过于全面,是否符合学生实际能力 |
2. 考察难度相同,是否适用不同专业需求 |
(三) 正式实施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的建议 |
1. 明确考试性质 |
2. 国家政策支持 |
3. 增强社会认可 |
4. 借鉴国际经验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富交互型网络学习环境探索与实证研究——基于大学英语实践能力培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研究方法与富交互型网络教学系统设计 |
(一) 需求分析 |
1. 样本的选取 |
2. 问卷的设计与统计分析 |
(二) 大学英语富交互型网络教学系统设计 |
四、实证研究与讨论 |
(一) 案例研究 |
(二) 实验效果分析 |
1. 听力与写作的实验效果分析 |
2. 交流互动与英语听力会话、写作等能力间的关系 |
五、结论 |
(6)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多维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相关研究综述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被试 |
3.3 研究工具 |
3.4 数据收集与分析 |
4. 研究结果 |
4.1 各量表因子分析结果 |
4.2 不同维度英语学习焦虑的程度 |
4.3 不同维度英语学习焦虑的差异 |
4.4 男、女学生各维度英语学习焦虑的差异 |
5. 讨论 |
5.1 各维度焦虑程度 |
5.2 课堂焦虑与阅读焦虑 |
5.3 各维度焦虑与自信相关的因子 |
5.4 性别差异 |
6. 结语 |
(7)通识教育视野下我国大学外语课程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与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框架 |
第四节 核心概念 |
一、课程与大学课程 |
二、通识教育及通识课程 |
三、大学外语课程 |
第二章 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外语课程的历史追溯 |
第一节 通识教育视野下美国大学外语课程的历史追溯 |
一、自由教育的传统:希腊语和拉丁语的独占鳌头 |
二、《1828年耶鲁报告》:对古典语言的扞卫 |
三、选修制的兴盛:现代外语进入大学课程 |
四、《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现代外语成为通识课程 |
五、越战挫败中的通识教育及听说教学法:外语课程工具性凸显 |
六、罗索夫斯基的核心课程改革:外语课程人文性强化 |
七、全球化时代通识教育改革与5Cs标准:外语课程与时俱进 |
八、通识教育视野下美国大学外语课程演进的简要回顾 |
第二节 通识教育视野下我国大学外语课程的历史追溯 |
一、清末的通才教育:外语是溥通学一部分 |
二、民国初期的通识教育:外语是通科课程 |
三、国民政府时期的通识教育:外语课程是共同必修科目 |
四、新中国专业教育的确立:外语是工具性基础课 |
五、改革开放后专业教育的矫正:外语仍是工具类课程 |
六、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推行:外语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 |
七、通识教育视野下我国大学外语课程演进的简要回顾 |
第三节 通识教育视野下中美大学外语课程发展历程的共性特征 |
一、外语课程一直是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 |
二、属于人文学科的外语课程才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 |
三、当代通识教育中外语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并举 |
第三章 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外语课程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外语课程理念 |
第二节 通识课程体系中的大学外语课程 |
一、大学外语课程目标 |
二、大学外语课程内容 |
三、大学外语课程组织 |
四、大学外语课程实施 |
五、大学外语课程评价 |
第四章 通识教育视野下美国大学外语课程的实践考察 |
第一节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 |
第二节 美国通识教育中的大学外语课程 |
一、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目标和通识教育课程 |
二、哈佛大学通识课程体系中的外语课程 |
三、哈佛大学日语课程案例 |
第三节 美国通识教育中的大学外语课程 |
一、耶鲁大学通识教育目标和通识教育课程 |
二、耶鲁大学通识课程体系中的外语课程 |
三、耶鲁大学法语课程案例 |
第四节 通识教育视野下美国大学外语课程的实践经验 |
一、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 |
二、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课程的终极目标 |
三、以反映目的语文化的真实材料与外国文学名着为主要内容 |
四、以多样性、连贯性与整合性为课程组织原则 |
五、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课外活动、海外留学、导师指导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
六、以“周报”、“剧场表演”等为特色的形成性评价方式 |
第五章 通识教育视野下我国大学外语课程的现状检视 |
第一节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 |
第二节 我国通识教育中的大学英语课程 |
一、北京大学的通识教育目标和通识教育课程 |
二、北京大学通识课程体系中的大学英语课程 |
第三节 我国通识教育中的大学英语课程 |
一、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目标和通识课程体系 |
二、复旦大学通识课程体系中的大学英语课程 |
第四节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中大学英语课程的问题 |
一、以服务职业发展与学术研究为课程的终极目标 |
二、以重语言技能的统一教材为基础课程内容 |
三、不同课程定位导致高级课程内容选择的不同价值取向 |
四、课程体系缺乏连贯性与整合性且结构普遍失衡 |
五、以课堂为主、计算机为辅的传统客观主义教学模式 |
六、以考试为学习评价的主要形式 |
第六章 通识教育视野下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情境调查 |
第一节 大学课程的情境分析理论:环境情境中的学术计划 |
第二节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中大学英语课程的环境情境 |
一、外部影响力:《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与专家的观点 |
二、内部影响力之一:研究型大学使命 |
三、内部影响力之二:大学英语通识教育使命 |
四、内部影响力之三:学生的特征与需求 |
第三节 我国大学英语课程学生特征与需求调查结果 |
一、学生特征调查结果 |
二、学习动机调查结果 |
三、课程目标需求调查结果 |
四、课程内容与组织需求调查结果 |
五、课程实施需求调查结果 |
六、课程评价需求调查结果 |
七、小结 |
第七章 通识教育视野下我国大学外语课程的改革构想 |
第一节 课程理念的改革 |
一、转变教育理念,明确大学外语课程人文学科属性 |
二、明晰文化走向,确立多元文化观的课程理念 |
第二节 课程目标的改革 |
一、回归人本身,以提升人文素养为课程终极目标 |
二、培养世界公民,以跨文化交际能力为课程主要目标 |
三、立足学生需求,重设多元化、层次化及个性化课程目标 |
第三节 课程内容的改革 |
一、以语言能力为基础,将课程内容决策提升到文化素养层次 |
二、以真实性为原则,将文化三维框架纳入课程内容决策过程 |
三、以文学经典为素材,将目的语民族人文精华融入课程内容 |
第四节 课程组织的改革 |
一、以连贯性为原则,建立从语言主导到内容主导课程连续统 |
二、以整合性为原则,促进课程横向结构建构性生成 |
三、以问题为切入点,拓展课程类型多元性选择 |
第五节 课程实施的改革 |
一、以学生体验为核心,建立“一点四轴”式教学模式 |
二、以折中主义混合原则,灵活择优使用主流交际教学法 |
三、了解学生特征,教学方法从如何教转向如何学 |
第六节 课程评价的改革 |
一、尊重学生个性,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评价根本目的 |
二、洞察学习轨迹,利用多种人性化形成性评价方式 |
第八章 结论与思考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局限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局限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继续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培养行动研究 ——以上海某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一览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外语继续教育的历史和发展现状 |
1.1.2 相关文件对继续教育英语人才培养的要求 |
1.1.3 继续教育英语教学现状及学习者需求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本文主要观点和研究思路 |
1.3.1 主要观点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对“二语”和“外语”的概念界定 |
2.2 成人外语学习者特点及成人英语办学现状 |
2.2.1 成人外语学习者学习特点 |
2.2.2 我国继续教育英语专业办学现状 |
2.3 外语听力教学研究 |
2.3.1 听力概念的界定 |
2.3.2 听力技能、策略及练习活动 |
2.3.3 听写研究现状 |
2.3.4 听力的评估 |
2.4 外语口语教学研究 |
2.4.1 口语能力的概念界定 |
2.4.2 口语活动的特点 |
2.4.3 常用的口语活动 |
2.4.4 短剧表演与口语能力培养 |
2.4.5 英语口语研究现状 |
2.4.6 口语能力评估 |
2.5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外语教学 |
2.5.1 合作学习的内涵、要求和形式 |
2.5.2 合作学习的应用现状 |
2.6 语言学习策略和策略培训与外语教学 |
2.6.1 语言学习策略 |
2.6.2 外语学习策略培训研究回顾 |
2.7 外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
2.7.1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简述 |
2.7.2 形成性评价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
2.7.3 形成性评价的应用现状 |
2.8 行动研究法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环境和对象简介 |
3.1.1 研究环境 |
3.1.2 研究对象 |
3.2 初步研究 |
3.2.1 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
3.2.2 第一次综合问卷调查 |
3.2.3 学生学习风格调查 |
3.2.4 语言学习策略初次调查 |
3.2.5 听力和口语水平初步评估 |
3.2.6 基于初步研究的启示 |
3.3 研究问题 |
3.4 研究方法和工具 |
3.4.1 研究方法 |
3.4.2 研究工具 |
3.5 研究过程 |
3.5.1 研究过程简述 |
3.5.2 数据收集过程 |
3.5.3 数据分析方法简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听力和口语培养过程 |
4.1 第一轮行动研究 |
4.1.1 总体行动方案的制定 |
4.1.2 第一轮听写教学行动研究 |
4.1.3 第一轮口语教学行动研究 |
4.1.4 第一轮行动研究小结 |
4.2 第二轮行动研究 |
4.2.1 第二轮听写教学行动研究 |
4.2.2 第二轮口语教学行动研究 |
4.2.3 第二轮行动研究小结 |
4.3 第三轮行动研究 |
4.3.1 第三轮听写教学行动研究 |
4.3.2 第三轮口语教学行动研究 |
4.3.3 第三轮行动研究小结 |
4.4 第四轮行动研究 |
4.4.1 第四轮听写教学行动研究 |
4.4.2 第四轮口语教学行动研究 |
4.4.3 第四轮行动研究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 |
5.1 听写教学总结和反思 |
5.1.1 实施听写教学的有效策略 |
5.1.2 听写训练的有效性 |
5.1.3 听写教学研究中的不足和困难 |
5.2 口语教学总结和反思 |
5.2.1 实施合作式短剧排演的有效策略 |
5.2.2 合作式短剧排演的有效性 |
5.2.3 口语教学研究中的不足 |
5.3 学习策略培训与听说能力培养 |
5.3.1 实施学习者培训 |
5.3.2 策略培训效果 |
5.3.3 学习策略培训小结 |
5.4 学业评价与听说能力培养 |
5.4.1 平时成绩评价体系 |
5.4.2 口语成绩评价体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对整个研究的反思与总结 |
6.2 对继续教育英语教学的启示 |
6.2.1 教师的教学自主性 |
6.2.2 策略培训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
6.2.3 学业评价体系及教师的要求和督促 |
6.2.4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加强课外指导 |
6.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6.4 未来研究方向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综合问卷调查 1 |
附录2 学习风格检测表 ILS(中文版) |
附录3 语言学习策略调查表(SILL) |
附录4 段落听写样本以及评分标准 |
附录5 听写调查问卷 |
附录6 口语调查问卷 |
附录7 学生平时课堂段落听写记录表 |
附录8 第一轮短剧表演评分表及表演题目 |
附录9 第一轮短剧表演小组报告样本 |
附录10 综合问卷调查2 |
附录11 学习者培训工作坊之系列2 |
附录12 综合问卷调查3 |
附录13 综合问卷调查4 |
附录14 学习者培训工作坊之系列 3 (学生材料) |
附录15 学习者培训工作坊之系列 3(教师材料) |
附录16 学习者培训工作坊之系列4 |
附录17 综合问卷调查5 |
附录18 全程参加研究的 31 位学生 5 次听写成绩总表 |
附录19 学习者培训工作坊之系列1 |
附录20 学习者培训工作坊之系列5 |
附录21 学生第一学期学习计划样本 |
附录22 学生第二学期学习计划样本 |
附录23 学生自我评价表样本 |
(9)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控制与焦虑之关系研究 ——以成都市X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与研究问题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自我控制的理论研究 |
第二节 焦虑的理论研究 |
第三节 叙事的理论研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总体研究思路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控制能力问卷的编制 |
第四节 外语学习焦虑问卷的编制 |
第四章 描述:质的研究方法和跟踪调查法 |
第一节 质的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成都市X大学大一学生刚入学时的群体画像 |
第三节 成都市X大学大一学生入学一年后的群体画像 |
第四节 跟踪调查法 |
第五章 预期:相关研究 |
第一节 入学时的数据分析 |
第二节 一年后的数据分析 |
第三节 入学一年的变化 |
第六章 干预:实验研究 |
第一节 元认知干预技术的含义 |
第二节 元认知干预技术的工作原理 |
第三节 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改革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改革建议 |
第三节 研究检讨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研究缘由 |
(二)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重难点与创新 |
第一章 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
一、大学英语课程的性质 |
(一)大学英语的概念界定 |
(二)大学英语课程的特性 |
二、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基本内涵 |
(一)个性化教学的内涵 |
(二)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内涵 |
三、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主要特征 |
(一)多样性 |
(二)个别性 |
(三)针对性 |
(四)差异性 |
(五)诊断性 |
(六)交际性 |
第二章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基本信息 |
(一)对象选择 |
(二)问卷编制与发放 |
(三)分析方法 |
二、调研过程及分析 |
(一)调研过程 |
(二)数据分析 |
(三)访谈结果归纳 |
三、调查结论 |
(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个性化教学 |
(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缺乏个性化教学的具体表征 |
第三章 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
一、建构主义理论与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 |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主张 |
(二)建构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启示 |
二、多元智力理论与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 |
(一)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主张 |
(二)多元智力理论对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启示 |
三、学习者需求理论与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 |
(一)学习者需求理论的基本主张 |
(二)学习者需求理论对大写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启示 |
四、语言学习风格理论与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 |
(一)语言学习风格理论的基本主张 |
(二)语言学习风格理论对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启示 |
第四章 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系统设计 |
一、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目标的设计 |
(一)分级和分类教学目标的理论依据 |
(二)体现差异性的分级教学目标 |
(三)体现多元化的分类教学目标 |
二、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内容的设计 |
(一)课程设置的多元化 |
(二)设置多元化的教学内容组合 |
(三)课程设置模块化 |
(四)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X的模式 |
三、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方法的设计 |
(一)分级分类的教学方法 |
(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灵活化 |
(三)适应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内容与语言整合的方法(CLIL) |
(四)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法 |
四、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 |
(一)个性化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化 |
(二)个性化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
五、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管理的设计 |
(一)教学目标管理 |
(二)教学过程管理 |
(三)师资队伍管理 |
(四)学生学习的自我管理 |
(五)教学环境管理 |
第五章 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基本要求 |
一、个性化教学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
(一)个性化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正确的理想信念 |
(二)个性化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 |
(三)个性化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
(四)个性化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科学的教学观念 |
二、个性化教学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
(一)个性化教学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要求 |
(二)个性化教学对大学生学习观念的要求 |
(三)个性化教学对大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 |
(四)个性化教学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 |
三、个性化教学对课程资源的基本要求 |
(一)个性化教学中大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存在价值 |
(二)个性化教学要求大学英语课程资源必须实现多样化 |
(三)个性化教学要求大学英语课程资源必须留给教师二次开发的空间 |
第六章 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效果评价 |
一、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评价的取向与标准 |
(一)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评价的取向 |
(二)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评价的标准 |
二、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评价的原则及方法 |
(一)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评价的原则 |
(二)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评价的方法 |
三、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评价的操作程序 |
(一)准备阶段 |
(二)实施阶段 |
(三)反思阶段 |
结语 |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如何提高大学英语的听力与写作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建国以来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发展走向及其启示[D]. 马睿颖.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3)
- [2]全国高考北京市英语考试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研究[D]. 董连忠.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1)
- [3]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D]. 李向勤.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4]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研究[D]. 陈露露.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富交互型网络学习环境探索与实证研究——基于大学英语实践能力培养的视角[J]. 李文光,张情,李洪娟. 远程教育杂志, 2012(04)
- [6]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多维度研究[J]. 郭燕,徐锦芬. 外语界, 2014(04)
- [7]通识教育视野下我国大学外语课程改革研究[D]. 顾露雯. 南京大学, 2013(10)
- [8]继续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培养行动研究 ——以上海某高校为例[D]. 彭梅.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 [9]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控制与焦虑之关系研究 ——以成都市X大学为例[D]. 李京肽. 厦门大学, 2013(06)
- [10]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研究[D]. 马琴. 西南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