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辅助诊断脊髓血管阻塞1例报告

MRI辅助诊断脊髓血管阻塞1例报告

一、MRI辅助诊断脊髓血管闭塞1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耿介文,翟晓东,吉喆,向思诗,冯华,王天龙,刘健,朱巍,李文强,米热扎提·吐尔洪,刘海啸,郭为,伍聪,李路莹,梁锐超,曾云辉,郭慎全,何旭英,张鸿祺,杨新健,屈延,贺民,段传志[1](2021)在《中国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文中提出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较为常见,动脉瘤一旦破裂,致死率、致残率高。UIA诊疗过程包括动脉瘤检出、评估破裂风险及治疗获益、治疗策略选择及术后随访等,对UIA的全面了解和精准评估有助于更好地治疗该疾病。2015年美国卒中协会出版了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此后关于UIA的高质量研究及先进的诊疗技术陆续发布,但目前仍缺乏适合中国人群的UIA诊疗指南推荐。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十三五"中国颅内动脉瘤计划研究组,组织专家制订了《中国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该指南对UIA的流行病学特点、影像学检查、风险评估、介入治疗、开颅治疗及术后随访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撰写,旨在以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指导我国UIA的规范性诊疗。

严进华[2](2021)在《SRM-IV前庭诊疗系统对中枢性眩晕治疗效果观察》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和目的:中枢性眩晕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虽经治疗但眩晕症状却长期得不到消除,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前庭康复大致分为主动式全身协调康复模式和被动式局部辅助康复模式。前者,适用于具有一定自身活动能力的人,后者适用于前庭功能受到严重损害、自身活动受到较大限制、不能独立维持平衡的患者,如患者行动受限(偏瘫、头部或者颈部固定)、认知障碍(难以配合医生指令)、心理障碍(不信任康复医师、惧怕跌倒伤)等。SRM-IV前庭诊疗系统结合机械、电子及图像处理技术,可作为被动式局部辅助康复的工具,已有较多报道其对BPPV的复位及康复治疗效果显着,但SRM-IV前庭诊疗系统对中枢性眩晕的康复治疗及效果评估当前国内外尚无报道。本研究利用SRM-IV前庭诊疗系统进行机械辅助的前庭康复治疗,评估其对中枢性眩晕的治疗效果,对进一步指导临床中中枢性眩晕患者的治疗方式具有一定意义,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创新性。对象与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的中枢性眩晕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康复组患者20例,采用药物治疗联合SRM-IV前庭诊疗系统行前庭康复治疗:每7±2天一次,一月4次,方案为:双侧水平半规管及后半规管功能锻炼,对照组患者20例,仅采用药物治疗,且两组患者具体用药一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及治疗一个月后予以量表评估,结果应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1)通过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总分评估患者的头晕和平衡障碍严重程度及对生活的影响程度;(2)采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估患者重心主动转移与姿势控制能力;(3)采用起立行走试验(The Timed Up and Go test,TUGT)量表评估患者功能性步行能力;(4)应用主观疗效评价量表评估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比较两组患者量表差别,做出统计学推断。结果:(1)基线资料:本次研究共纳入中枢性眩晕康复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职业、既往病史及辅助检查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衡且可比。(2)DHI量表评分:治疗前,康复组与对照组患者DHI量表总分没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一个月后,两组患者DHI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康复组与对照组相比,DHI量表总分康复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3)Berg量表评分:治疗前,康复组与对照组患者Berg量表评分没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一个月后,康复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erg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个月后,康复组与对照组患者Berg量表评分没有显着差异(P>0.05)。(4)TUGT:治疗前,康复组与对照组患者TUGT时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一个月后,康复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UGT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个月后,康复组与对照组患者TUGT时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5)主观疗效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行主观疗效评价,以“总有效=有效+显效+治愈”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照组治疗后主观总有效率为40%,康复组治疗后主观总效率为75%,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观总有效率存在显着差异(P<0.05)。结论:(1)SRM-IV前庭诊疗系统前庭康复联合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均可改善中枢性眩晕患者眩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于缓解眩晕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2)经过为期1个月前庭康复,SRM-IV前庭诊疗系统前庭康复联合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对于患者姿势控制,重心转移,功能性步行的改善,两者无差异,而对于患者主观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3)SRM-IV前庭功能诊疗系统可通过改变体位刺激各半规管进行功能锻炼,可作为治疗中枢性眩晕的被动前庭康复方法。

阎肃,李诗卉,李葭,张归玲,谢彦,高璐月,张妍,石晶晶,王剑,申楠茜,郝永红,朱文杰,田甜,张巨,朱文珍[3](2021)在《RSNA2020中枢神经影像学与分子影像学》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RSNA会议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报告主要集中于:应用深度学习方法识别脑卒中和大血管闭塞;脑胶质瘤的分子分型及异质性、疗效评价以及预后判断;人工智能在图像处理、疾病诊断及预后判断方面的应用;头颈部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认知障碍的诊断、分类及疾病进展;扩散成像和颅内血管成像的新应用等。以分子影像学为主题的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新型对比剂和新的影像学成像方法在肿瘤以及其他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癫痫、炎症性肠病、软骨损伤)中的应用。本文将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高伟芳[4](2021)在《颈部动脉夹层继发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文中认为背景目的脑卒中目前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颈部动脉夹层(Cervical artery dissection,CAD)可以形成壁内血肿导致血管狭窄甚至闭塞,进而出现脑缺血症状,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发生。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CAD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预后分析等,为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帮助。方法登记2016年1月-2020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颈部动脉夹层继发脑梗死的患者,根据随访出院90天后改良Ranking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探讨影响CAD脑梗死预后的危险因素。登记同期住院治疗的合并颈动脉中重度及以上狭窄程度的前循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脑梗死患者,比较前循环CAD脑梗死患者和前循环LAA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探讨CAD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研究资料采用SPSS 26.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提示差异存在显着性意义。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颈部动脉夹层脑梗死患者67例。出院90天预后良好组46例,预后不良组2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平均年龄更大(P=0.005),女性更多(P=0.009),糖尿病发生率更高(P=0.037),血红蛋白更低(P=0.003),D-二聚体数值更高(P=0.005),卒中严重程度(入院NIHSS评分)更高(P<0.001)。CAD脑梗死预后与责任血管狭窄程度相关(P=0.004),与治疗后夹层血管再通程度无关(P=0.303)。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卒中严重程度(入院NIHSS评分)(OR=1.118,95%CI 1.032-1.211,P=0.006)以及责任血管闭塞(OR=8.918,95%CI 1.510-52.671,P=0.016)与CAD脑梗死预后不良显着相关。2.比较61例颈部动脉夹层继发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和67例颈动脉狭窄程度相匹配的前循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显示CAD脑梗死组平均年龄更小(P<0.001),头颈痛(P=0.007)及单眼黑朦史(P=0.002)发生率更高,发病前有按摩外伤劳累史的比例更高(P<0.001),LAA脑梗死组高血压发病率更高(P=0.003),吸烟史比例更高(P=0.031)。二者血液学检查比较显示,CAD脑梗死组红细胞计数更高(P=0.022),LAA脑梗死组D-二聚体(P<0.001)、胆固醇(P=0.031)、糖化血红蛋白(P=0.017)、尿酸(P=0.018)数值更大。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按摩外伤劳累史与CAD脑梗死相关性更大(OR=15.563,95%CI 2.246-107.814,P=0.005),年龄较大、吸烟史与LAA脑梗死相关性更大(年龄,OR=0.923,95%CI 0.876-0.973,P=0.003;吸烟史,OR=0.291,95%CI 0.101-0.833,P=0.021)。CAD脑梗死组住院期间NIHSS评分好转较LAA脑梗死组更为显着,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7 vs P=0.397)。二者90天预后、死亡率、6个月内再发梗死率不存在显着差异。结论1.卒中严重程度(入院NIHSS评分)与CAD脑梗死预后不良显着相关。2.责任血管狭窄程度与CAD脑梗死预后相关,责任血管闭塞与CAD脑梗死预后不良显着相关。3.夹层血管再通程度与CAD脑梗死预后无关。4.按摩外伤劳累史与CAD脑梗死相关性更大,年龄较大、吸烟史与LAA脑梗死相关性更大。5.CAD脑梗死组与LAA脑梗死组比较,CAD脑梗死组住院期间NIHSS评分好转较LAA脑梗死组更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二者90天预后、死亡率及6个月内再发梗死率无明显差异。

王娟[5](2021)在《急性桥臂病变的临床特征及病因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分析急性桥臂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进一步探讨其病因及相关机制,增强对可累及桥臂的相关疾病的认识,提高急性桥臂病变诊断准确率。资料和方法 采用大连市中心医院院影像查询系统,查询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核磁弥散成像(DWI)存在桥臂高信号的住院患者,共有82例患者。运用电子病案查询系统回顾性记录这些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化验指标、影像学特点、诊断。对于诊断脑梗死的患者,其梗死机制由2位主任医师共同确认。统计分析所有入组患者的临床起病形式、临床表现、诊断,并进一步进行病因及相关机制探讨。结果 1.一般资料:82例患者中,男41例,女41例,年龄33-90岁,平均年龄65.65+1.68岁,其中67例(81.7%)合并高血压病,40例(48.8%)合并糖尿病,26例(31.7%)有陈旧性脑梗死病史,1例(1.2%)有脑干出血病史,7例(8.5%)合并冠心病,8例(9.8%)合并心律失常(其中5例为房颤,3例为频发性室性早搏)。25例(30.5%)有吸烟史,15例(18.3%)有饮酒史。2.临床特点:(1)82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2)63例(76.8%)患者以头晕/眩晕为主要症状(其中41例伴恶心、呕吐),21例(25.6%)有走路不稳,23例(28.0%)伴单侧肢体无力,21例(25.6%)构音障碍,7例(8.5%)面部麻木,6例(7.3%)复视,4例(4.9%)单侧肢体麻木。(3)体征:43例(52.5%)共济失调(40例为单侧,3例为双侧),38例(46.3%)单侧肢体偏瘫,37例(45.1%)构音障碍,25例(30.5%)水平凝视诱发眼震,21例(25.6%)中枢性面舌瘫,17例(20.7%)面部感觉减退,16例(19.5%)动眼神经麻痹,10例(12.2%)周围性面瘫,4例(4.9%)面部感觉过敏,3例(3.7%)意识障碍。3.化验指标:38例(46.3%)血糖升高,37例(45.1%)高脂血症,29例(35.4%)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8例(22.0%)高纤维蛋白原血症,10例(2.2%)高尿酸血症。4.影像学表现:82例患者中68例(82.9%)为单侧桥臂病变,其中21(30.8%)例为孤立的单侧桥臂病变,47例(69.1%)合并其它部位病变;14例(17.1%)双侧桥臂病变,其中9例(64.3%)为孤立的双侧桥臂病变,5例(35.7%)合并其它部位病变。5.诊断:82例患者中,共72例(87.8%)诊断急性脑梗死,7例(8.5%)诊断为华勒氏变性,1例(1.2%)诊断为免疫相关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可能性大;1例(1.2%)诊断为原发性中枢神经淋巴瘤可能性大,1例(1.2%)诊断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6.血管评估:82例患者中,42例(51.2%)存在大血管狭窄,21例(25.6%)后循环动脉存在先天变异(12例存在胚胎性大脑后动脉,8例单侧椎动脉发育纤细,1例单侧椎动脉走形异常);41例(50.0%)提示脑动脉粥样硬化;7例(8.5%)脑血管未见异常。7.脑梗死病因及发病机制:20例孤立单侧桥臂梗死中,14例(70.0%)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2例(10.0%)为小动脉闭塞型,4例(20.0%)为未明原因型;45例单侧桥臂合并其它部位梗死中,31例(68.9%)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4例(8.9%)为心源性脑栓塞,10例(22.2%)为未明原因型;2例(2.8%)孤立的双侧桥臂梗死和5例(6.9%)双侧桥臂合并其它部位梗死的机制均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8.治疗及预后:72例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及5例诊断为华勒氏变性的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改善脑循环、神经保护、脑血管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1例诊断为原发性中枢系统淋巴瘤的患者,反复出现神经系统缺失症状加重,放弃治疗。1例诊断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缓解,预后良好。1例诊断为免疫相关中枢性神经系统脱髓鞘的患者,经激素治疗后,症状改善。33例(45.8%)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出现进展。结论 1.桥臂病变多急性起病,病情容易进展加重,临床症状以头晕/眩晕最为多见,可伴有肢体无力或麻木、构音障碍、走路不稳等,病因以脑梗死最多见;2.无论是孤立单侧桥臂梗死还是单侧桥臂合并其它部位梗死,或孤立双侧桥臂梗死还是双侧桥臂合并其它部位梗死,病因均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最多见;3.桥臂梗死多合并其它部位梗死,孤立桥臂梗死及双侧桥臂梗死临床相对少见。

陈腾飞[6](2020)在《累及穿支血管非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介入治疗预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累及穿支血管非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之一。尽管针对累及穿支血管非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药物治疗和介入手术治疗技术不断完善,但正规药物治疗失败后症状性非急性期颅内大血管闭塞,特别是穿支血管丰富的基底动脉(BA)与大脑中动脉(MCA)完全闭塞是否选择血管内治疗尚不明确。我们的研究目的是评估这些患者的血管成形术与支架置入术后中期随访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中心住院治疗的41例采用机械开通治疗的累及穿支血管的症状性非急性期颅内大血管闭塞病人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确诊为脑梗塞或TIA,闭塞血管为入院主诉症状责任血管。轻型脑卒中发病时间>2周、重型脑卒中发病时间≥1月的为非急性期。本研究根据术后6个月患者的mRS评分为标准,将0-2分病人纳入预后较好组,将3-6分患者纳入预后较差组,进行两组间统计学分析。入选标准: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为症状性MCA、BA闭塞患者的资料,且均为尽管接受最佳药物治疗失败后行血管再通术。具体标准如下:(1)脑卒中均为动脉硬化引起;(2)累及穿支血管的颅内大动脉指的是大脑中动脉M1段(MCA M1)、基底动脉(BA),MCA、BA供血区域经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如:PWI、CTP等)证实有效灌注不足;(3)所有入选患者均为经颅内动脉狭窄的支架置入与积极的药物治疗(Stenting versus aggressive medical therapy for intracranial arterial stenosis,SAMMPRIS)研究中采用的最佳药物治疗方案(BMT指全疗程的使用联合双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具有降脂稳定斑块作用的他汀类药物,降压药物、血糖控制药物对症治疗,及戒烟酒等改善生活方式的治疗方案)治疗失败的患者,其失败标准为MCA、BA未能成功再通、供血区再发TIA或脑卒中、神经功能持续恶化、症状改善不满意;(4)年龄大于18岁、预期寿命大于10年;(5)上次缺血事件大于2周者。排除标准:(1)术前中重度残疾mRS评分大于3分(不包含3分);(2)并发有严重的内科疾病的患者,不能够耐受手术者;(3)排除非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如动脉炎、动脉夹层、烟雾综合征的患者;(4)药物治疗后无缺血事件发作;(5)大脑前动脉、后动脉及脑膜支侧枝循环良好,影像学检查提示灌注充足;(6)闭塞段成环形强化或闭塞段血管成角操作路径复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1例血管内治疗的症状性非急性期颅内大动脉穿支段闭塞的患者。男性24(58.5%)例,女性17(41.5%)例。预后良好组36例(87.8%),预后不良组5例(12.2%)。术前NIHSS评分中位数3。责任血管分布BA段22(53.7%)例,MCA M1段19(46.3%)例,其中预后良好组里BA段17(41.5%)例,M1段19(46.3)例;预后不良组中BA段5(12.2%)例,M1段0例;10例患者采用球囊扩张开通术,26例采用球囊扩张+自膨式支架置入术;其中1例术后3天内颅内出血,考虑脑梗塞出血转化,经对症治疗后病情平稳,6个月后mRS评分2分;1例术中夹层形成,无临床症状;1例基底动脉闭塞再通术后4天出现供血区新发脑干梗死,考虑穿支闭塞,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术后6个月随访mRS评分5分;术后随访中经影像学检查发现支架内再闭塞4例,支架内再狭窄4例,其中4例闭塞病人中,只有1例再闭塞病人出现右侧肢体力弱症状,经支架内球囊扩张术及强化药物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6个月mRS评分1分;余3例无症状闭塞患者1例药物保守治疗,6个月mRS评分1分;余2例均给予支架球囊扩张再通,6个月mRS评分均为0分;4例狭窄均为出现症状,随访狭窄率分别为20.7%、20%、10.8%、5.4%,未超过50%,继续口服药物,余未做特殊干预。其中17例患者行DSA/CTA复查,30例电话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36例患者手术有良好的效果,参考标准为术后6个月时随访的mRS评分<3分,18例患者的术后六个月时mRS评分为1分、13例患者的术后六个月时mRS评分为0分、4例患者的术后六个月时mRS评分2分;9例患者手术疗效较差(出院时mRS评分≥3分),其中4例患者3分,1例患者4分,2例的术后六个月时mRS评分为5分,无评估为6分的患者;侧枝代偿差的患者数量为19例(ASITN/SIR侧支循环分级为0-2级),侧枝代偿良好的患者数量为22例(ASITN/SIR侧支循环分级为3-4级)。34例患者术后血管再通理想(2b-3级),7例患者术后血管再通不理想(TICI分级2a级)。从两组对比单因素方差的分析结果可见,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的患者在入院时NIHSS评分、侧枝代偿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后6个月预后明显相关;入院时NIHSS评分P值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中均<0.05,提示入院时NIHSS评分是手术后6个月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1.累及穿支血管非急性期症状性颅内大动脉闭塞介入治疗患者预后与术前NIHSS评分水平显着相关,提示术前NIHSS评分临界分值为4分,术前NIHSS评分达到或超过8分提示预后不良。2.脑侧支代偿差是6个月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但仍需要进一步大样本量分析研究。

陈雷[7](2020)在《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影响脊柱肿瘤术中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影响脊柱肿瘤术中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自2014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脊柱肿瘤病人35例,其中良性肿瘤3例,中间性质2例,恶性肿瘤30例,术前均行选择性动脉栓塞,栓塞后72小时内行外科手术治疗,分别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侵犯范围,病理类型,栓塞材料直径,栓塞后至手术间隔时间,栓塞程度等可能影响术中出血量的相关因素,应用SPSS软件(版本19.0,IBM CORP,ARMONK,NY)进行分析。范围变量表示为出血量,采用pesarson相关性分析判断出血量与各变量之间有无关系,再分别使用独立样本检验判定出血量与各因素组之间的关系,如p<0.05则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栓塞后手术术中出血量最大的影响因素为肿瘤的病理类型(p=0.027),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范围,栓塞材料的直径,栓塞后手术间隔时间,栓塞程度等均不是影响术中出血的主要因素。结论:为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及栓塞效果,建议栓塞后尽早行外科手术,同时应以完全栓塞为目标,根据术中造影情况灵活选用合适的栓塞材料,减少误栓或栓塞不完全等情况的发生。不同病理类型为影响栓塞后术中出血量最重要的因素,尤其对于转移性肾肿瘤、恶性骨巨细胞瘤等恶性肿瘤,术前栓塞至关重要。而性别,年龄,肿瘤侵及范围,栓塞材料的直径,栓塞后手术间隔时间,栓塞程度等并不是影响术中出血的主要因素,因此,术前明确肿瘤的病理类型对于预估出血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怡帆[8](2020)在《基于中医“痛证”理论的国产脊髓电刺激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文中提出背景: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技术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已被广泛应用于以难治性疼痛为代表的多种疾病的治疗当中。而目前国内无自主研发的SCS刺激系统,所用设备均来自进口,价格昂贵,限制了该疗法的普及应用。为打破国外技术对SCS的技术垄断,提高国内SCS治疗的应用水平,课题组前期与清华大学神经调控实验室、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合作自主研发了植入式SCS设备(包括刺激电极、脉冲发生器、延长导线、程控仪等)。目的:验证设备系统的生物安全性、系统稳定性、手术操作性、组织相容性及刺激作用有效性;同时在中医“痛证”理论指导下,观察设备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中西医结合理论指导SCS治疗提供切入点。方法:本研究包括动物研究以及临床研究两部分。(1)动物研究:在小尾寒羊身上行SCS植入术,分别验证在不同刺激模式下(低频及10kHz高频模式)穿刺电极、外科电极以及脉冲发生器的性能;观察术后动物的行为学改变、血白细胞水平、设备阻抗值,并在术后1个月时取脊髓标本行HE染色;以此验证SCS刺激对实验动物感觉运动功能、感染状态和脊髓结构等的影响,同时验证设备连接稳定性。(2)临床研究:纳入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行SCS设备(穿刺电极)植入治疗(传统刺激模式),测试成功的患者后续植入脉冲发生器;分别在入组前、治疗14天、1月及3月时评估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简明36问健康测量量表(SF-36)、简式麦吉尔疼痛量表2(SF-MPQ-2)、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贝克抑郁量表(BDI),观察SCS设备对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睡眠状态以及心理情况的影响;同时在患者入组时,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划为“不通则痛”及“不荣则痛”两型,比较不同证型患者在测试期和术后3月的有效率。结果:(1)动物研究:实验羊术后1月内的运动和感觉功能正常,术后WBC水平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术中、术后阻抗值正常,设备运转工作正常。治疗1月后,电极未见明显的位置移动;且脊髓组织HE染色结果提示,与未刺激节段相比,刺激节段脊髓形态结构正常,未见明显细胞坏死、水肿、缺血、炎症等病理改变。(2)临床研究:共纳入11例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男性5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7.33岁,平均病程5.18年;VAS评分在术前、治疗14天、1月及3月时分别为8.12±0.32、4.06±0.79、3.59±0.77、4.22±0.86,治疗后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显着改善(P<0.05),以VAS下降≥50%评定的测试期有效率为81.8%(9/11),治疗3月时的有效率为75%(6/8);术后3月时,SF-36量表中“躯体疼痛”(BP)维度、SF-MPQ-2四个维度以及AIS评分均较术前有显着改善(P<0.05));SF-36量表中其他维度及BDI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并未发现统计学差异;11例患者中,2例患者为“不荣则痛”型(A组),9例患者为“不通则痛”型(B组),测试期A组成功率为0,B组为100%,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月时B组患者有效率为66.7%,两组未见统计学差异。临床研究过程中设备连接良好,未见不良事件报告。结论:(1)新型植入式SCS系统,包括穿刺电极以及外科电极,能够实现传统低频刺激模式,以及新型高频(10kHz)刺激模式;优化的电极锚定装置能够更好地固定电极,避免电极移位的发生;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组织相容性以及可操作性;设备连接状态良好,功能稳定,能够符合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需求。(2)新型植入式SCS系统具有显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在规范手术操作下,SCS设备能够显着改善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睡眠质量以及心理状态;本研究首次在SCS治疗中引入了中医“痛证”的概念,发现中医证型与SCS的临床疗效有一定相关性,提示了基于“痛证”理论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指导SCS治疗的可行性。

徐超[9](2020)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病灶下游皮质脊髓束早期变化及其影响的影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我国是卒中大国,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脑卒中的发病率居高不下,2013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脑卒中年龄标化发病率为345.1/10万,是全球卒中发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1]。脑卒中具有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2]。脑卒中发生后,只有20-30%的患者生活可以自理,其中运动功能损伤是缺血性卒中后最常见神经功能障碍,可导致患者严重残疾和生活质量低下[3]。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的恢复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预测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损伤程度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有着重大意义,因此如何在缺血性卒中早期判断患者远期运动功能恢复是脑血管疾病的研究热点之一[4-6]。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是最重要的连接皮层运动区和脊髓神经元的下行运动传导纤维[7]。既往病理研究表明脑梗死后除病灶区域外,病灶下游远端神经纤维区域也会出现继发性损伤、变性[8]。其中皮质脊髓束的损伤和患者远期运动功能恢复密切相关[9-11]。这种纤维束的延迟变性解体一般被认为是由于华勒变性(wallerian degeneration,WD)引起[8,12]。WD是指神经元细胞体或近段轴突损伤后,其远端轴突及所属髓鞘发生变性、崩解和被吞噬的过程,WD是一种常见的病理过程,既可发生在周围神经,也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在运动通路受损的脑卒中患者,皮质脊髓束WD是一种常见现象[13]。早期发现WD并定量评估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有助于指导相关神经保护用药,对防止运动功能损伤和促进功能恢复提供可能的帮助。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已成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Sawlani等[14]发现有WD征象的患者,其相应的皮质脊髓束于损伤后1个月T2WI表现为低信号、4个月后转为高信号。然而,常规MRI序列虽可显示WD改变,但对早期WD的检测敏感度较低,且难以量化WD的严重程度[15]。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具有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且能定量监测WD的成像手段。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一种可以在活体内无创伤地显示脑白质神经纤维的走向,提供关于细胞完整性和病理变化的定量信息的磁共振成像技术[16-18]。在中枢神经系统,走行方向高度一致的脑白质纤维束的水分子扩散具有各向异性,表现为沿神经纤维走行方向的水分子扩散速度明显快于垂直方向,原因是轴突膜和髓鞘阻碍水分子在垂直于神经纤维走向上的扩散[19,20]。因此,任何能改变神经元大小、细胞外间隙和组织完整性的病理过程均可引起组织的扩散变化。根据DTI影像重建得到的各向分数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可以反映组织内水分子扩散的方向性,从而间接反映脑白质纤维微结构的完整性。既往研究提示病灶下游皮质脊髓束在大脑脚处FA值下降提示皮质脊髓束纤维的WD变性,并可以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远期运动功能不良,但这些研究大多针对于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患者[9,12,21,22]。此前观点认为大脑脚处皮质脊髓束FA值变化变化只有在脑卒中晚期才能检测出来,在急性期可能因变化太小而无法检测及量化,因而认为FA值并不是一个反映WD变性的早期有效指标,没有临床预测价值[23]。近期一项研究改进了检测方法后发现,当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非常接近梗死病灶时,可在卒中后3天左右即发现FA值的下降,而把ROI选取在离病灶更远的位置时(例如:在大脑脚)就不能检测到FA值的下降[24]。提示FA可能也可以作为一种早期反映纤维变性的影像学指标。然而,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这种FA值的改变是否真的反映纤维变性,及其是否对预后有预测价值,目前尚不清楚。鉴于此,本研究旨在:(1)利用DTI探索急性缺血性卒中病灶下游皮质脊髓束纤维早期变化规律;(2)急性缺血性卒中病灶下游皮质脊髓束纤维早期变化规律与近期和远期神经功能的关系;(3)急性期病灶下游皮质脊髓束纤维变化的影响因素,为后续的临床干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第一部分急性缺血性卒中病灶下游皮质脊髓束纤维早期变化规律研究研究目的:明确急性缺血性卒中病灶下游皮质脊髓束(CST)纤维早期变化规律。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在2016年6月至2019年9月期间前瞻性收集的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单侧病灶、且基线均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完成24小时多模式MRI检查及3天、7天DTI检查。利用DTI重建得到FA图,利用ITK-SNAP软件依次测量患侧病灶下游CST纤维连续5层(5 slices)的FA值,以定量评估CST纤维微结构的完整性。同时测量健侧CST纤维相应层面的FA值。采用配对t检验分别比较不同层面患侧和健侧FA值。研究结果:共76例患者纳入分析,平均年龄68.0±11.7岁,女性30(39.4%)例,起病3天时,病灶下游不同层面CST纤维患侧与健侧FA值比较结果分别为:第一层(患侧0.6022±0.0902 vs健侧0.7039±0.0524,P<0.001,较健侧下降14.4%);第二层:(患侧0.6588±0.0751 vs健侧0.7184±0.0453,P<0.001,较健侧下降8.3%);第三层:(患侧0.7137±0.0683 vs健侧0.7209±0.0452,P=0.132);第四层:(患侧0.7247±0.0591 vs健侧0.7305±0.0492,P=0.200);第五层:(患侧0.7302±0.0518 vs健侧0.7352±0.0471,P=0.368)。起病7天时,病灶下游不同层面CST纤维患侧与健侧FA值比较结果分别为:第一层:(患侧0.5675±0.0571 vs健侧0.7040±0.0535,P<0.001,较健侧下降19.3%);第二层:(患侧0.6125±0.0952 vs健侧0.7181±0.0439,P<0.001,较健侧下降14.7%);第三层:(患侧0.6604±0.0724 vs健侧0.7250±0.0465,P<0.001,较健侧下降8.9%);第四层:(患侧0.7017±0.0646 vs健侧0.7315±0.0504,P<0.001,较健侧下降4.1%);第五层:(患侧0.7375±0.0468 vs健侧0.7436±0.0508,P=0.146)。3天时,患侧和健侧CST的FA值差异仅累及到病灶下游第二层;而7天时,这种差异累及至病灶下游第四层。研究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皮质脊髓束的纤维变性过程具有时间依赖性和距离依赖性的特点,即距离病灶最近处纤维完整性破坏最严重,随着距离增加而逐渐变小;且随着时间推移由近及远逐渐加重。第二部分急性缺血性卒中病灶下游皮质脊髓束纤维早期变化对预后的影响研究目的:旨在明确急性缺血性卒中病灶下游皮质脊髓束(CST)纤维早期变化对神经功能结局的影响。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在2016年6月至2019年9月期间前瞻性收集的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单侧病灶、且基线均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完成24小时多模式MRI检查及3天、7天DTI检查。基于DTI重建得到FA图,依次测量患侧病灶下游CST纤维连续5层(5 slices)的FA值,同时测量健侧CST纤维相应层面的FA值;分别计算每一层患侧和健侧CST间FA比值(ratio of fractional anisotropy,r FA),计算公式=患侧FA/健侧FA,以及患侧3-7天FA的差值(ΔFA)。早期神经功能改善(Early neurological improvement,ENI)定义为:7天m NIHSS(Motion related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评分较24小时评分改善≥2分;或一周m NIHSS评分已为0分。远期神经功能评价采用改良Rankin评分(m RS),3月m RS≥2定义为预后不良。分析不同神经功能结局组间,下游CST纤维5 slices FA值、r FA和ΔFA值的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神经功能结局的预测因素。研究结果:最终纳入分析75例患者,平均年龄68.0±11.7岁,女性30(40.0%)例,基线m NIHSS为6(IQR 2-8)分,发生ENI患者47(62.7%)例,3月预后不良患者32(42.6%)例。校正基线m NIHSS、糖尿病病史、24小时梗死体积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3天时,患侧FAslice-1值(OR 1.117,95%CI 1.037-1.024,P=0.004)和r FAslice-1(OR 1.078,95%CI 1.018-1.141,P=0.010);患侧FAslice-2值(OR 1.086,95%CI 1.006-1.173,P=0.035)是ENI的独立预测因素。7天时,患侧FAslice-1值(OR1.189,95%CI 1.077-1.313,P=0.001)和r FAslice-1(OR 1.113,95%CI 1.044-1.187,P=0.001);患侧FAslice-2值(OR 1.134,95%CI 1.045-1.230,P=0.002)和r FAslice-2(OR 1.101,95%CI 1.033-1.174,P=0.003);患侧FAslice-3值(OR 1.132,95%CI1.034-1.240,P=0.007)和r FAslice-3(OR 1.139,95%CI 1.042-1.244,P=0.004);患侧FAslice-4值(OR 1.127,95%CI 1.021-1.243,P=0.017)和r FAslice-4(OR 1.212,95%CI 1.054-1.392,P=0.007);r FAslice-5(OR 1.342,95%CI 1.049-1.716,P=0.019)是ENI的独立预测因素。3-7天FA值变化,ΔFAslice-1(OR 0.814,95%CI 0.705-0.936,P=0.004);ΔFAslice-2(OR 0.812,95%CI 0.671-0.959,P=0.015);ΔFAslice-3(OR 0.802,95%CI 0.667-0.994,P=0.043)也是ENI的独立预测因素。校正年龄、性别、基线m NIHSS、糖尿病病史、基线收缩压、基线血糖、脑白质Fazakes评分、出血转化、24小时梗死体积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3天时,r FAslice-1(OR 0.921,95%CI 0.852-0.994,P=0.035)是3月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7天时,患侧FAslice-1值(OR 0.882,95%CI 0.797-0.975,P=0.014)和r FA(OR 0.907,95%CI 0.841-0.979,P=0.012);患侧FAslice-2值(OR 0.912,95%CI0.837-0.992,P=0.033)和r FAslice-2(OR 0.920,95%CI 0.738-0.964,P=0.021);患侧FAslice-3值(OR 0.896,95%CI 0.805-0.998,P=0.046)和r FAslice-3(OR 0.934,95%CI 0.745-0.958,P=0.037);r FAslice-4(OR 0.956,95%CI 0.721-0.970,P=0.045)是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3-7天FA值变化,ΔFAslice-1(OR 1.476,95%CI 1.103-1.975,P=0.009);ΔFASlice-2(OR 1.268,95%CI 1.029-1.562,P=0.026)也是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研究结论: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3-7天皮质脊髓束纤维继发变性程度可以影响神经功能结局,尤其是距离病灶处较近的纤维。第三部分急性缺血性卒中病灶下游皮质脊髓束纤维早期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第一节病灶下游皮质脊髓束纤维早期变化的相关因素研究目的:旨在探索急性缺血性卒中病灶下游皮质脊髓束纤维早期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6年6月至2019年9月期间前瞻性收集的在我中心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单侧病灶、且基线均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完成24小时多模式MRI检查及3天、7天DTI检查。再灌注定义为溶栓后24h的低灌注体积较溶栓前减少≥70%。24小时出血转化的评价标准参照ECASS II标准。分别测量24小时总梗死体积与累及CST梗死体积。分析再灌注、出血转化及梗死体积大小与病灶下游皮质脊髓束纤维早期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纳入75例患者,平均年龄68.0±11.7岁,女性30(40.0%)例,共有44(58.6%)例患者获得了再灌注;24小时出血转化23(30.6%)例;24小时总梗死体积35.2±42.9ml,24小时CST梗死体积3.9±2.6 ml。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脑白质Fazakes评分与ΔFAslice-1(r=0.229,P=0.048)相关;24小时m NIHSS评分与ΔFAslice-1(r=0.352,P=0.001)、ΔFAslice-2(r=0.334,P=0.003)、ΔFAslice-3(r=0.255,P=0.028)相关;24小时出血转化与ΔFAslice-1(r=0.369,P=0.001)、ΔFAslice-2(r=0.286,P=0.013)、ΔFAslice-3(r=0.224,P=0.017)相关;24小时梗死体积与ΔFAslice-1(r=0.331,P=0.004)、ΔFAslice-2(r=0.317,P=0.006)、ΔFAslice-3(r=0.263,P=0.023)、ΔFAslice-4(r=0.247,P=0.033)相关。24小时CST梗死体积与所有5 slicesΔFA均显着相关(P<0.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提示:24小时CST梗死体积与ΔFAslice-1(标准化系数β=0.439,95%CI0.192-0.952,P=0.004)、ΔFAslice-2(标准化系数β=0.345,95%CI 0.099-1.471,P=0.026)、ΔFAslice-3(标准化系数β=0.327,95%CI 0.049-1.243,P=0.034)独立相关。研究结论: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病灶下游3-7天皮质脊髓束纤维变化受24小时出血转化影响,且梗死体积越大,尤其累及CST梗死体积越大,下游纤维变性越严重。第二节再灌注治疗后皮质脊髓束梗死体积和出血转化的早期预测研究目的:旨在明确影响再灌注治疗后24小时皮质脊髓束(CST)梗死体积和出血转化的相关特征。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中心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前瞻性连续收集的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完善术后即刻头颅CT平扫和24小时多模式MRI检查。“金属征”定义:术后即刻头颅CT平扫基底节区存在高密度影,最大CT值>90HU,且直径≥1cm。24小时出血转化参照ECASS II标准。分别计算“金属征”预测PH型出血转化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价值和阴性预测价值。分析基线临床特征与24小时皮质脊髓束(CST)梗死体积的相关性,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4小时CST梗死体积的独立相关因素。研究结果:纳入95例患者,平均年龄(69.0±11.1)岁,女性47例(49.4%),基线NIHSS中位数为13(IQR,11-17)分,58例(61.0%)患者出现24小时出血转化,其中27例(28.4%)为PH型出血转化。74例患者(77.8%)术后即刻CT平扫上出现脑实质高密度征,其中28例(37.8%)有“金属征”,67例(62.2%)患者为非“金属征”。“金属征”预测24小时PH型出血转化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88.9%、94.1%、85.7%和95.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24小时CST梗死体积与基线NIHSS评分(标准化系数β=0.303,P=0.023)、基线梗死体积(标准化系数β=0.458,P<0.001)、基线低灌体积(标准化系数β=0.540,P<0.001)和起病到穿刺时间(标准化系数β=0.240,P=0.035)独立相关。研究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取栓术后即刻CT平扫上“金属征”作为一种临床应用较为简便的影像标记物,可能有助于早期筛选出24小时PH型出血转化的高危患者;尽早开展再灌注治疗有利于减少患者24小时运动功能损伤程度。

陈宇[10](2020)在《GeneXpert、T-SPOT.TB检测联合颅脑MRI检查对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的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Gene Xpert检测、T-SPOT.TB检测技术与颅脑MRI检查联合应用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更及时、更准确、更有效的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检查手段。方法收集于沈阳市胸科医院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的患者70例及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30例行脑脊液MGIT960结核菌液体培养、脑脊液Gene Xpert检测、外周血T-SPOT.TB检测、PPD试验、血结核抗体、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测、脑脊液抗酸杆菌涂片、脑脊液LAMP检测等检查,计算各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体征;比较两组患者的脑脊液常规、生化指标;并以脑脊液结核菌液体培养阳性为结脑确诊的金标准,分别计算Gene Xpert、T-SPOT.TB检测及二者串联、并联在结脑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及准确度等;分析Gene Xpert、T-SPOT.TB检测联合颅脑MRI检查对结脑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本研究中的Gene Xpert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及准确度分别为:82.61%、100%、0、17.39%、100%、95.06%、0.83和96%;T-SPOT.TB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及准确度分别为:87.32%、89.66%、10.34%、12.68%、95.38%、74.29%、0.77和88%;二者联合检测并联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及准确度分别为:92.96%、89.66%、10.34%、7.04%、95.65%、83.87%、0.83和92。二者联合检测串联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及准确度分别为:57.69%、100%、0、42.31%、100%、87.06%、0.58和89%。本研究中90例患者行颅脑增强MRI检查,单独出现颅内强化结核结节及结核瘤改变为主要表现的为9例(9/90,10.00%);单独出现了软脑膜增厚、强化的共有1例(1/90,1.11%);单独出现了脑室积液及脑室扩张的共有3例(3/90,3.33%);单独出现脑实质内脑炎性改变的颅核磁共振改变共有16例(16/90,17.78%);同时出现上述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影像学特点改变者37例(37/90,41.11%);颅脑核磁共振检查未见异常者24例(24/90,26.67%)。同时出现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影像学特征改变为主要核磁共振表现的患者中,出现Gene Xpert检测阳性的1例,出现T-SPOT.TB检测阳性的18例,同时出现Gene Xpert及T-SPOT.TB检测均阳性的11例;颅脑核磁共振检查未见异常者同时出现Gene Xpert及T-SPOT.TB检测均阳性的有1例。结论Gene Xpert、T-SPOT.TB检测诊断结脑的价值较PPD试验、结核抗体、脑脊液细菌学检查及LAMP检测大;Gene Xpert联合T-SPOT.TB并联检测在结脑诊断的灵敏度均高于单独应用上述检测;Gene Xpert联合T-SPOT.TB串联试验及Gene Xpert单独检测的特异度均高达100%;Gene Xpert联合T-SPOT.TB检测二者串联试验可降低结脑的误诊率,并联试验可减低漏诊率;部分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颅脑增强MRI检查可有一定的特异性改变,但颅脑MRI检查未见异常者仍不能除外结脑;Gene Xpert和T-SPOT.TB检测联合颅脑增强MRI检查对结脑的早期诊断价值更大。

二、MRI辅助诊断脊髓血管闭塞1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RI辅助诊断脊髓血管闭塞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论文提纲范文)

1 UIA流行病学特点、证据推荐等级
    1.1 UIA流行病学
        1.1.1
        1.1.2
        1.1.3
    1.2 证据、推荐等级
        1.2.1
        1.2.2
2 UIA的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
    2.1 UIA的症状、体征
    2.2 影像学检查
        2.2.1 MRA:
        2.2.2 CTA:
        2.2.3 DSA:
        2.2.4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vascular wall imaging,HR-VWI)及新的影像学技术
        2.2.4. 1 HR-VWI:
        2.2.4. 2 影像学诊断新技术:
3 风险评估、诊疗决策
    3.1 总体介绍(破裂和增大)
    3.2 流行病学危险因素
        3.2.1 高血压:
        3.2.2 吸烟:
        3.2.3 既往SAH史:
        3.2.4 家族性动脉瘤史:
        3.2.5 其他危险因素:
    3.3 形态学危险因素
        3.3.1 直径:
        3.3.2 纵横比(aspect ratio,AR):
        3.3.3 尺寸比(size ratio,SR):
        3.3.4 动脉瘤部位:
        3.3.5 不规则性:
        3.3.6 其他测量参数:
    3.4 血流动力学危险因素:
        3.4.1 动脉瘤形成:
        3.4.2 动脉瘤增大:
        3.4.3 动脉瘤破裂:
    3.5 血管壁病理特征及HR-VWI
        3.5.1 颅内囊性动脉瘤血管壁病理特征:
        3.5.2 颅内动脉瘤高分辨磁共振风险预测:
        3.5.2. 1 评估动脉瘤壁炎性反应:
    3.6 人工智能预测模型
        3.6.1 传统预测模型:
        3.6.2 人工智能预测模型:
    3.7 低风险UIA随访
4 介入治疗
    4.1 适应证
    4.2 囊状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4.2.1 介入治疗的主要方式:
        4.2.1. 1 单纯弹簧圈栓塞:
        4.2.1. 2 球囊辅助栓塞:
        4.2.1. 3 支架辅助栓塞:
        4.2.1. 4 FD:
        4.2.1. 5 覆膜支架置入术:
        4.2.2 介入材料选择适应证:
    4.3 非囊性动脉瘤
        4.3.1 IDA:
    4.4 介入治疗的麻醉管理
    4.5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使用
5 开颅治疗
    5.1 适应证
        5.1.1 开颅手术的疗效:
        5.1.2 开颅手术的风险:
        5.1.3 开颅手术的危险因素:
    5.2 夹闭手术
        5.2.1 外科技术的进步:
        5.2.2 夹闭术中影像技术:
        5.2.3 术中监测及血流控制:
        5.2.4 夹闭手术经验与预后:
    5.3 血管旁路移植联合动脉瘤孤立术
        5.3.1 血管旁路移植手术方式:
        5.3.2 侧支循环评价:
        5.3.3 手术适应证:
    5.4 开颅术中的麻醉
        5.4.1 麻醉监测:
        5.4.2 麻醉药物:
        5.4.3 麻醉管理要点
        5.4.3. 1 颅内压管理:
        5.4.3. 2 血流动力学管理:
        5.4.3. 3 术中脑保护:
        5.4.3. 4 呼吸管理:
        5.4.3. 5 体温管理:诱导性低体温是否是一种有意义的神
        5.4.3. 6 血糖管理:
    5.5 围术期用药
        5.5.1 渗透性脱水剂:
        5.5.2 抗癫痫药物:
        5.5.3 抗血管痉挛药物:
6 术后随访
    6.1 随访方式及时间点
        6.1.1 随访方式
        6.1.1. 1 DSA:
        6.1.1. 2 MRA:
        6.1.1. 3 CTA:
        6.1.2 随访时间:
    6.2 随访期宣教(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6.2.1 HRQo L的评价方式:
        6.2.2 UIA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
        6.2.2. 1 治疗方式:
        6.2.2. 3 精神心理状况与认知功能:
        6.2.3 干预措施:
    6.3 复发处理
参与讨论专家(按姓氏拼音排序)

(2)SRM-IV前庭诊疗系统对中枢性眩晕治疗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文献与综述
    2.1 眩晕分类
    2.2 流行病学特点
    2.3 眩晕疾病病因学分析
    2.4 中枢性眩晕发病机制
    2.5 常见中枢性眩晕疾病的临床特点与诊断
        2.5.1 脑血管病
        2.5.2 前庭性偏头痛
        2.5.3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2.5.4 脱髓鞘疾病
        2.5.5 占位性病变
        2.5.6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2.5.7 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
        2.5.8 其他少见的中枢性眩晕
    2.6 辅助检查
        2.6.1 神经内科常用辅助检查
        2.6.2 耳鼻喉及其他科室相关检查
    2.7 眩晕诊断与鉴别诊断
    2.8 中枢性眩晕的治疗原则
        2.8.1 对因治疗
        2.8.2 对症治疗
        2.8.3 康复治疗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病例纳入标准
        3.1.2 病例排除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病史采集
        3.2.2 治疗方法
        3.2.3 量表评估
        3.2.4 统计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纳入患者治疗前情况
        4.1.1 纳入患者一般情况
        4.1.2 纳入患者头晕表现形式及伴随症状
        4.1.3 纳入患者辅助检查分布
        4.1.4 纳入患者各量表评分分布
    4.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DHI、Berg 评分、起立行走试验比较
        4.2.1 DHI量表评分
        4.2.2 Berg量表评分
        4.2.3 起立行走试验结果
    4.3 两组治疗结束后患者主观疗效评价
第5章 讨论
    5.1 前庭康复治疗生理基础
        5.1.1 外周前庭可塑性
        5.1.2 中枢前庭代偿
    5.2 前庭康复机制
        5.2.1 前庭代偿
        5.2.2 前庭适应
        5.2.3 前庭习服
    5.3 前庭康复治疗方法
    5.4 SRM-IV前庭诊疗系统前庭康复联合药物治疗对患者头晕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5.5 SRM-IV前庭诊疗系统前庭康复联合药物治疗对患者姿势控制及重心转移的影响
    5.6 SRM-IV前庭诊疗系统前庭康复联合药物治疗对患者起立行走的影响
    5.7 SRM-IV前庭诊疗系统前庭康复联合药物治疗疗效满意程度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本研究不足之处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发表论文
致谢

(3)RSNA2020中枢神经影像学与分子影像学(论文提纲范文)

脑卒中
    1.深度学习在脑卒中的应用
    2.血管内治疗的选择评价
    3.其他
脑胶质瘤
头颈部肿瘤
神经脊髓成像
人工智能
    1.在疾病诊断和预后判断方面的应用
    2.在图像获取和处理方面的应用
认知与记忆
颅内血管成像
扩散成像
儿童神经
对比剂
分子影像

(4)颈部动脉夹层继发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资料收集
    3.影像学检查
    4.预后随访
    5.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入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2.CAD脑梗死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资料比较
    3.CAD前循环脑梗死组与LAA前循环脑梗死组资料对比
    4.CAD前循环脑梗死组与LAA前循环脑梗死组预后比较
特殊病例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颈部动脉夹层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5)急性桥臂病变的临床特征及病因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结果
    1.一般资料
    2.临床特点
    3.化验指标
    4.影像学表现
    5.诊断
    6.血管评估
    7.脑梗死病因及发病机制
    8.治疗及预后
讨论
    1.桥臂的组织结构及血供特点
    2.桥臂病变临床特点及病因
        (1)急性脑梗死
        (2)脱髓鞘疾病
        (3)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
    (4)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桥臂病变的临床病因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6)累及穿支血管非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介入治疗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影像分析
    2.3 手术操作步骤
    2.4 围手术期管理
        2.4.1 术前管理
        2.4.2 术后管理
    2.5 随访方案
    2.6 研究方法
    2.7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手术疗效
    3.2 典型病例
    3.3 影响因素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6 综述 累及穿支段非急性期颅内大血管穿支段闭塞介入治疗研究进展
    背景
    6.1 病因
    6.2 危险因素
    6.3 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解剖特点
    6.4 影像学检查
    6.5 症状性大动脉闭塞治疗现状
        6.5.1 药物治疗方案
        6.5.2 外科搭桥手术方案
        6.5.3 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案
        6.5.4 国内外报道
    6.6 血管内治疗并发症
        6.6.1 再灌注综合征
        6.6.2 支架置入后的支架内再狭窄
    6.7 颅内大血管闭塞的预后
    6.8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7)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影响脊柱肿瘤术中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统计学分析方法
结果
    1.入组患者情况
    2.各组之间的关系
        2.1 年龄与出血量
        2.2 性别与出血量
        2.3 栓塞后间隔时间与出血量
        2.4 手术时间与出血量
        2.5 病理类型与出血量
        2.6 椎体数与出血量
        2.7 肿瘤发生部位与出血量
        2.8 栓塞程度与出血量
        2.9 血管数与出血量
        2.10 栓塞材料和出血量
    3.并发症
讨论
结论
论文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中医“痛证”理论的国产脊髓电刺激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慢性疼痛的概述、发病及治疗进展
    综述二 脊髓电刺激的镇痛机制及应用进展
    综述三 慢性疼痛的中医辨证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研究正文
    动物实验植入式国产SCS设备的临床前验证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与结论
        参考文献
    临床研究基于“痛证”理论的国产SCS设备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与结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急性缺血性卒中病灶下游皮质脊髓束早期变化及其影响的影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急性缺血性卒中病灶下游皮质脊髓束纤维早期变化规律研究
    1 引言
    2 方法
        2.1 伦理声明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2.4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3-7天病灶下游皮质脊髓束微结构损害比较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急性缺血性卒中病灶下游皮质脊髓束纤维早期变化对预后的影响
    1 引言
    2 方法
        2.1 伦理声明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2.4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CST纤维变化对早期神经功能结局的影响
        3.3 CST纤维变化对远期神经功能结局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灶下游皮质脊髓束纤维早期变化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病灶下游皮质脊髓束纤维早期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1 引言
        2 方法
        2.1 伦理声明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2.4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病灶下游CST纤维早期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3.3 再灌注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病灶下游CST纤维早期变化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节 再灌注治疗后24小时梗死体积和出血转化的早期预测
        1 引言
        2 方法
        2.1 伦理声明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2.4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金属征”和无“金属征”组间单因素比较
        3.3 “金属征”的预测价值
        3.4 24 小时CST梗死体积与基线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4 讨论
        5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弥散张量成像在预测脑卒中临床预后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10)GeneXpert、T-SPOT.TB检测联合颅脑MRI检查对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表
前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论文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文献综述 Gene Xpert MTB/RIF及T-SPOT.TB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二、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三、致谢
    四、个人简介

四、MRI辅助诊断脊髓血管闭塞1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J]. 耿介文,翟晓东,吉喆,向思诗,冯华,王天龙,刘健,朱巍,李文强,米热扎提·吐尔洪,刘海啸,郭为,伍聪,李路莹,梁锐超,曾云辉,郭慎全,何旭英,张鸿祺,杨新健,屈延,贺民,段传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21(09)
  • [2]SRM-IV前庭诊疗系统对中枢性眩晕治疗效果观察[D]. 严进华. 吉林大学, 2021(01)
  • [3]RSNA2020中枢神经影像学与分子影像学[J]. 阎肃,李诗卉,李葭,张归玲,谢彦,高璐月,张妍,石晶晶,王剑,申楠茜,郝永红,朱文杰,田甜,张巨,朱文珍. 放射学实践, 2021(02)
  • [4]颈部动脉夹层继发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D]. 高伟芳.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5]急性桥臂病变的临床特征及病因学分析[D]. 王娟.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6]累及穿支血管非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介入治疗预后分析[D]. 陈腾飞. 河南大学, 2020(03)
  • [7]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影响脊柱肿瘤术中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D]. 陈雷. 青岛大学, 2020(01)
  • [8]基于中医“痛证”理论的国产脊髓电刺激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D]. 李怡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急性缺血性卒中病灶下游皮质脊髓束早期变化及其影响的影像研究[D]. 徐超. 浙江大学, 2020(01)
  • [10]GeneXpert、T-SPOT.TB检测联合颅脑MRI检查对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的价值研究[D]. 陈宇. 锦州医科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MRI辅助诊断脊髓血管阻塞1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