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BM360/91型和95型計算机(论文文献综述)
C.J.Conti[1](1970)在《IBM 360-85型计算机的结构形态 Ⅰ总体结构》文中研究说明85型机的基本投计目的是,为360系统添加一台在各种工作范围内均能提供高性能的计算机。模拟研究表明,85型机将提供的内部性能平均提高3~4倍,其主存贮器的容量能扩充到4,000,000字节(bytes)。 本文从360系统的结构角度,论述85型机的主要元件,其中包括附加于该机的称之为cache的高速缓冲存贮器。 还简要地叙述了导致高速缓冲存贮器的采用,高速缓冲存贮器参数的选取,以及验证系统内部性能的模拟研究情况。
宁鹏飞[2](2019)在《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影响研究(1977-1990) ——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繁荣发展,出现了以电子计算机等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技术在医学的多个领域渗透与应用,助力现代医学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就。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社会历史条件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属于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范畴,本文研究属于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及产生的影响。1977-1990年期间,由于我国政府相关政策的积极推动、医学研究者与计算机专家的有力合作以及国外技术的引入,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领域的应用开始起步发展,并逐渐与本地实际相结合,衍生出了新的本地特征。在现有研究中,对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领域的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应用及影响少有涉及,本文工作是对现有研究的有益补充。本文研究中采用的资料包含了内蒙古医学院及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档案馆的档案资料、来自于内蒙古计算机领域和医学领域在1977-1990年这一时期亲历者的口述资料,这些一手史料在以往研究中少有涉及。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和多个方面的对比研究,给出了1977-1990年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领域的引入历程、应用发展水平及特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历史线索。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范围、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综述、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结合历史文献资料、社会背景及专家访谈资料,通过对国内外计算机技术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辨析对于医学领域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的计算机技术的起源及普及应用影响,为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状况提供技术背景及社会背景依据;第三章,对1977-1990年在内蒙古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社会背景、发展脉络进行较为深入的梳理分析,通过与国内有代表性的省市、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内蒙古其他领域的发展水平对比,明晰了1977-1990年的发展特征,并对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第四章,以内蒙古医学院及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为例,以尽量翔实的具体事件作为支撑,具体的展示技术应用后的影响。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计算机前沿技术应用到医学领域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相比国外,我国起步稍晚,政府出台了多个相关政策措施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传播应用,1977-1990年这一阶段,很多专门的机构组织刚刚成立,我国医学领域很多开创性的工作得以实施,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正经历从无到有的起步阶段,之后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国内外的应用范围及热点基本同步,我国的主要特色体现在中医专家系统的开发应用、数字化数据在计算机内的中文信息表达问题等。相比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医学领域在应用计算机技术方面并不具有优势。从具体需求出发的应用较多,对技术应用可能引发社会问题的思考深度有所不足。很多以应用为目的的项目通过主管部门下达命令的形式开展,但是由于缺乏专门软件服务企业的主动参与,工业化水平不足。这种状况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逐渐改善。2.通过研究发现,从1977年开始,在有限的条件下,内蒙古医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在新技术探索与引入方面积极与计算机领域的专家合作,在计算机技术辅助医学研究、辅助临床诊断、医院管理、医学情报检索方面均有与应用相关的科技成果产出,提高了工作效率、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内蒙古社会经济的发展。各方面的应用虽然与我国有代表性省市发展水平有一定差距,但是应用范围相同,与新疆等少数民族自治区保持同步。尤其在蒙医专家系统的应用探索等方面独具特色,并开展相关的国际间交流合作,也形成了本地各类医学相关领域的数字化数据库的原始积累,这对于现今的内蒙古医疗大数据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3.通过对内蒙古医学院及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实例研究发现,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开始对传统医院管理的工作流程产生影响,1990年之前是计算机技术改变人们工作方式的发端。软件开发方式从自主开发探索逐渐过渡到引进成熟的工业化软件产品。存在重硬件投入、轻软件投入的现象。出现了人才外流现象,如何留住人才至今仍然值得深刻反思。CT等新技术引入之后,极大的提高了诊断水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但是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和经验知识仍然起到重要主导作用。
徐非[3](1982)在《IBM大中型计算机系统结构的继承性及发展》文中研究表明 前言 IBM公司从事大中型通用计算机系统的研究已有二十年的历史。六十年代宣布了IBM360系统,七十年代宣布了370系统,30系列和4300系列。1980年秋又宣布了IBM 3081(H系列第一个机型)。每一个新系列都是在充分继承原有成果的基础上改进和发展而成。这样不仅巩固了原有的市场,而且不断的以更高的竞争能力占据新的市场。
刘伟岩[4](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著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柯研[5](1975)在《国外电子计算机系统发展部分情况》文中研究说明 1946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49年出现程序记忆方式的电子计算机。自那时以来,计算机及其有关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发展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是初期所意想不到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技术仍在继续飞速发展着。早期的电子计算机主要是由一些科研单位和大学研制出来的,并且也主要用于科学技术的计算。1951年美国制造穿孔卡片计算机和打字机的RR公司开始生产数据处理电子计算机(IBM公司1953年开始生产),于是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便不断扩大。原来在1887年发明的穿孔卡片计算机,经过长期生产和使用,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就已形成一套机电式的穿孔卡片计算机系统(简称PCS),它包括穿孔机、检孔机、分类机、穿孔计算机、制表机等等,它们用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的大工商业、铁路、海关和政府部门,做
吴克勤[6](1979)在《国外海洋资料处理的自动化水平》文中指出 六十年代蓬勃发展起来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促进了海洋资料处理自动化的实现,使海洋资料的收集、传递、处理、贮存、检索和显示,做到迅速、及时、经济、方便,从而提高了海洋资料的利用率,加速了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外海洋资料自动化处理,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研制自动化的仪器装备,使海洋资料的来源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二是发展以海洋资料中心的数据库为中心的资料处理自动化系统,使资料中心的服务工
林革[7](2016)在《永无止境的探寻——梅森素数》文中研究说明据美国《纽约时报》2016年1月25日消息报道,美国密苏里中央大学数学家柯蒂斯·库珀(CurtisCooper)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互联网梅森素数大搜索"(GIMPS)项目于2016年1月7日找到了第49个梅森素数,该素数为2的74207281次方减1(即274207281-1),它有22338618位数.这个数字究竟有多长呢?通俗地形容,如果用五号字逐位打印
赵淑英[8](2014)在《模块化生产网络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基于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模块化具有“持续创新+敏捷制造”的特征,可最大限度地发挥产品研发和设计的自由度,对市场多变的个性化的需求能快速响应,所以,在计算机、汽车、手机、建筑、家具等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强调个性化的持续创新的高技术复杂产品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并有日渐扩大趋势,导致这些行业产业组织形态演化出现模块化网络化新趋势。模块化以及模块化生产网络因对高技术复杂产品系统技术创新的独特影响引起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国内外学者结合计算机、汽车、手机等产业,主要从技术操作层面和产业组织模块化层面关于模块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但模块化是个全球开放系统,应融入模块化带来的全球范围的影响,即从模块化生产网络视角,深入分析模块化生产网络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并使用模块化最彻底的计算机制造业行业数据给予实证检验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在学术界对这些问题还鲜有研究的情况下。研究结论对引导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如何高效利用模块化生产网络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而实现产业升级意义重大。本文从理论与实证相结合角度展开研究。首先使用产业组织理论、分工理论和博弈论等系统地分析了模块化生产网络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模块化生产网络通过模块化分工、“背对背”竞争、合作和技术溢出四种途径影响技术创新。其次,因计算机制造业是模块化最彻底的产业,是模块化的典型代表,且本土企业较“三资”企业更能代表一个国家技术创新能力。接下来,对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的模块化生产网络和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全面分析,包括中国本土PC产业产品设计和生产模块化分析、中国本土PC产业在模块化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分析、参与模块化生产网络后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的研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分析。最后,利用1995-2012年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模块化生产网络对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而验证了模块化生产网络对技术创新影响机理是否成立。因为创新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增加创新绩效利润,所以进一步完成了模块化生产网络对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创新绩效利润影响的扩展检验。同时,还做了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R&D经费投入“挤出”效应的进一步分析讨论,以便给模块化生产网络对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更加全面的分析与检验。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论文提出的模块化生产网络对技术创新影响机理成立,模块化生产网络内具有垂直专业化分工技术特征的模块化分工深化、模块化分权基因带来“背对背”竞争加剧、合作加强和知识共享带来的更多技术溢出有利于提升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第二,参与模块化生产网络,有利于增加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创新绩效利润。同时,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R&D经费投入不存在“挤出”效应,即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自主R&D资源没有因垂直专业化分工从创新系统中“漏出”。第三,依据中国台湾以低端价值模块切入全球价值链最终实现成功转型的经验分析,对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瓶颈给出一个与文献不同的解释——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自身的原因和没有高效利用好模块化生产网络原因,导致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不能向模块化的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本文研究结论对始终由技术创新驱动的关系国计民生的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存在一定的启示作用,对实施模块化生产方式,参与模块化生产网络的其他行业如何高效利用模块化生产网络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进而实现产业升级也具有借鉴意义。实证检验的结果也能在某种程度上验证鲍德温、克拉克和青木昌彦等学者与该问题相关的一些理论分析,因为本文提出的影响机理中的一部分是源于他们的思想,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基于他们的理论分析进行后续的实证检验。
方程[9](2004)在《魅力无穷的梅森素数》文中指出
顾桂英[10](2008)在《计算机技术的创新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计算机技术是人类历史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计算机作为技术创新的产物,几乎渗透现代生活的各个角落,不仅标志着人类信息时代的来临,而且标志着机器代替人的脑力劳动成为可能。计算机技术是技术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当前对计算机技术创新过程的研究有了一些成果,但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历史阶段性,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所局限,本课题专门对计算机技术创新过程进行研究,将会丰富和完善计算机技术创新理论。本课题从历史的角度,以当时的社会环境作为考察对象分析计算机技术产生的原因,探寻现代计算机技术创新的主要历史阶段,研究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技术推动与市场拉动因素,挖掘计算机创新不同阶段主要创新力量。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技术的每一次飞跃都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变化,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无疑是技术创新史中最辉煌的一页,本课题更加致力于技术创新史的完善和发展。全文包括七章:第一章绪论,简要说明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等;第二章计算机技术相关概念的基本规定;第三章从机械计数器到机电计算机的发展过程;第四章从机电计算机到电子计算机的创新过程;第五章现代计算机创新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第六章计算机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建议;第七章结论,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
二、IBM360/91型和95型計算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BM360/91型和95型計算机(论文提纲范文)
(2)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影响研究(1977-1990) ——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1 “计算机技术”的概念界定 |
1.2.2 计算机技术相关术语的辨析 |
1.2.3 研究分期的方法 |
1.2.4 本文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国内外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征分析(1977-1990年) |
2.1 国外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征分析 |
2.1.1 国外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 |
2.1.2 国外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情况 |
2.2 国内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特征 |
2.2.1 国内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 |
2.2.2 国内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情况 |
2.2.3 国内相关机构、学术团体与开展的交流活动 |
2.2.4 人才培养 |
2.3 技术应用水平的综合评价分析 |
第3章 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历史研究 |
3.1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方相关政策、措施的支持 |
3.1.1 国家政策引导及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支持推动 |
3.1.2 成立计算机技术研究应用的机构与开展交流活动.. |
3.1.3 内蒙古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人才构成及培养途径 |
3.2 计算机相关技术的逐步引进与本地化应用 |
3.2.1 技术的自主探索与国家支援 |
3.2.2 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引进 |
3.2.3 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应用的起步 |
3.3 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
3.3.1 辅助医学研究 |
3.3.2 辅助临床诊断 |
3.3.3 医院管理 |
3.3.4 医学情报检索 |
3.4 综合评价分析 |
3.4.1 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在各领域应用的特征 |
3.4.2 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总体特征 |
第4章 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院的应用影响实例研究 |
4.1 关于内蒙古医学院的代表性 |
4.2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医学研究领域的萌芽时期(1977-1985) |
4.2.1 辅助临床诊断——早期的探索与准备 |
4.2.2 辅助医学研究——自主编程探索 |
4.3 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院应用的起步时期(1986-1990) |
4.3.1 辅助医学研究——软件包的引进与代表性成果的产出 |
4.3.2 辅助临床诊断——促进临床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 |
4.3.3 医院管理——效率的提高与工作流程的初步改变.. |
4.4 内蒙古医学院在促进计算机技术应用采取的措施 |
4.5 综合评价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永无止境的探寻——梅森素数(论文提纲范文)
一、梅森素数的由来 |
二、艰辛的探究历程 |
三、计算机的助推突破 |
四、GIMPS项目大搜索 |
五、你追我赶的超越 |
六、探索梅森素数的意义 |
(8)模块化生产网络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基于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模块化生产网络的研究 |
2.1.1 国外关于模块化生产网络的研究 |
2.1.2 国内关于模块化生产网络的研究 |
2.2 模块化生产网络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 |
2.2.1 国外关于模块化生产网络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 |
2.2.2 国内关于模块化生产网络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 |
2.3 其他相关的研究 |
2.4 简要评析 |
第3章 模块化生产网络演化历史回顾 |
3.1 生产方式变革带来产业组织形态演化 |
3.2 产业组织形态演化历史 |
3.2.1 以单体企业为主体的产业组织形态 |
3.2.2 以大型层级制企业为主导的产业组织形态 |
3.2.3 产业组织模块化网络化新趋势 |
第4章 模块化生产网络与技术创新概述 |
4.1 模块化 |
4.1.1 模块的定义及特征 |
4.1.2 模块化的定义及特征 |
4.1.3 模块化系统的构成 |
4.1.4 模块化系统的主要创新方式 |
4.1.5 模块化的三种基本形式 |
4.1.6 模块化的几个层面 |
4.2 模块化生产网络 |
4.2.1 网络组织含义及特征 |
4.2.2 模块化生产网络含义及特征 |
4.3 技术创新 |
4.3.1 技术创新相关概念界定 |
4.3.2 模块化系统技术创新新特征 |
4.3.3 研发与技术创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模块化生产网络对技术创新影响机理 |
5.1 分工机理 |
5.1.1 模块化对专业化分工的影响 |
5.1.2 模块化分工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5.2 竞争机理 |
5.2.1 模块化的分权基因加剧竞争 |
5.2.2 网络内竞争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5.3 合作机理 |
5.3.1 网络内两种合作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5.3.2 网络内合作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博弈分析 |
5.4 溢出机理 |
5.4.1 SECI 模型与网络内知识创造 |
5.4.2 网络内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5.5 模块化生产网络内抑制技术创新因素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的模块化生产网络与技术创新 |
6.1 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发展历史回顾 |
6.1.1 计算机制造行业(产业)含义 |
6.1.2 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成长历程 |
6.2 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的模块化生产网络 |
6.2.1 中国本土 PC 产业模块化 |
6.2.2 模块化生产网络内影响创新因素 |
6.3 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研制和创新能力 |
6.3.1 高性能计算机研制能力 |
6.3.2 专用和特种计算机创新能力 |
6.3.3 本土 PC 产业创新能力 |
6.3.4 国产通用处理器研制能力 |
6.3.5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模块化生产网络对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经验分析 |
7.1 文献回顾与假说提出 |
7.1.1 文献回顾 |
7.1.2 假说提出 |
7.2 变量测算和说明 |
7.2.1 被解释变量 |
7.2.2 解释变量 |
7.3 计量模型设定 |
7.4 计量结果、分析与检验 |
7.4.1 回归结果及分析 |
7.4.2 稳健性检验 |
7.4.3 进一步讨论:基于创新绩效利润的扩展检验 |
7.4.4 再进一步讨论:基于 R&D 经费“挤出”效应的扩展检验 |
7.4.5 实证结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启示 |
8.1 结论 |
8.2 启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计算机技术的创新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2.1 计算机技术研究概况 |
1.2.2 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第2章 有关计算机技术的基本规定 |
2.1 计算机技术的提出 |
2.2 计算机技术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
2.2.1 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联系与区别 |
2.2.2 计算机技术与计算机科学的关系 |
2.3 计算机技术的特点 |
2.4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阶段 |
第3章 从机械计数器到机电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
3.1 早期的机械计数器——机械计算的曙光 |
3.2 机电计算机产生的技术基础 |
3.3 拉动机电计算机产生的社会需求 |
3.3.1 社会需求之一:制作精确数学用表的迫切需求 |
3.3.2 社会需求之二:英国修订航海表的历史任务 |
3.4 机电计算机的典型代表:Harvard Mark系列机的创新过程 |
3.4.1 Harvard Mark Ⅰ |
3.4.2 Harvard Mark Ⅱ |
3.4.3 Harvard Mark Ⅲ |
3.4.4 Harvard Mark Ⅳ |
3.4.5 Harvard Mark系列计算机创新过程小结 |
第4章 从机电计算机到电子计算机的创新过程 |
4.1 电子计算机诞生的科学技术基础 |
4.1.1 布尔代数、图灵机为计算机提供了理论准备 |
4.1.2 工业电气化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为电子计算机技术产生提供技术支持 |
4.2 电子计算机产生的社会原因 |
4.2.1 复杂计算任务要求性能更高的计算机器 |
4.2.2 军事需求是加速电子计算机研制的巨大动力 |
4.3 通用电子计算机ENIAC的诞生 |
4.4 电子计算机发展中的突破性进展及其技术原因 |
4.4.1 晶体管技术与晶体管计算机的发明 |
4.4.2 集成电路与PC机时代的到来 |
4.4.3 微处理芯片与英特尔—微软体系的产生 |
第5章 现代计算机创新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
5.1 影响现代计算机技术创新的科学技术因素 |
5.1.1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
5.1.2 量子力学的研究进展推动着量子计算机的探索 |
5.1.3 光学的进步为光子计算机研究提供可能 |
5.1.4 DNA分子逻辑门奠定了DNA计算机发展的基础 |
5.1.5 纳米技术的出现激起纳米计算机的研究热潮 |
5.2 影响现代计算机技术创新的社会因素 |
5.2.1 国家安全、基础试验对超级计算机发展的拉动作用 |
5.2.2 人们对便捷生活的不断追求加速了可穿戴计算机的研究步伐 |
第6章 计算机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建议 |
6.1 推动计算机向前发展的技术因素 |
6.1.1 科研领域的新进展为创新提供理论上的可行性 |
6.1.2 相关技术的进步为创新提拱了技术上的可能性 |
6.1.3 计算机自身的发展为创新积累了技术基础 |
6.2 拉动计算机技术不断创新的需求因素 |
6.2.1 军事需求为计算机不断创新提供了持久动力 |
6.2.2 科研需要是拉动计算机创新的强大动力 |
6.2.3 不断翻新的市场需求是计算机创新的不竭动力 |
6.3 计算机技术创新的其他影响因素 |
6.4 对IT企业技术创新的几点建议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IBM360/91型和95型計算机(论文参考文献)
- [1]IBM 360-85型计算机的结构形态 Ⅰ总体结构[J]. C.J.Conti. 电子计算机参考资料, 1970(01)
- [2]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影响研究(1977-1990) ——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D]. 宁鹏飞.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7)
- [3]IBM大中型计算机系统结构的继承性及发展[J]. 徐非.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1982(02)
- [4]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5]国外电子计算机系统发展部分情况[J]. 柯研. 电子技术应用, 1975(01)
- [6]国外海洋资料处理的自动化水平[J]. 吴克勤. 海洋科技资料, 1979(06)
- [7]永无止境的探寻——梅森素数[J]. 林革. 数学通讯, 2016(22)
- [8]模块化生产网络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基于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分析[D]. 赵淑英. 辽宁大学, 2014(11)
- [9]魅力无穷的梅森素数[J]. 方程. 世界科学, 2004(07)
- [10]计算机技术的创新过程研究[D]. 顾桂英. 东北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