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客车新型交流发电机试制成功(论文文献综述)
陈政[1](2013)在《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及创新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该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铁路运输作为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迅速、便利、经济、环保、安全、运量大、运输成本低、连续性强等优势,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我国铁路从无到有,从国外引进到自主研发,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在中国铁路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技术发展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因素对中国铁路的发展道路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铁路自从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以后,就同中国近现代经济、政治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走过了一段长期艰难曲折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铁路揭开了新的一页,发展速度大大提升,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在经历蒸汽机时代、内燃机和柴油机时代、低速电气化时代后,走向高速铁路时代。2008年8月1日,在北京奥运会前夕,最高运营时速达到350km的京津城际铁路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我国进入高速铁路发展时代,随后武广高铁、郑西高铁、沪宁城际等相继投入运营,预示着高速铁路发展春天的到来。目前,我国的高速铁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列车时速突破300km/h大关,正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前进。简言之,高速铁路是在我国运输供需矛盾紧张的情况下运用而生的,其快速发展离不开行业创新技术的发展。本文用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和历史友好模式来系统研究铁路行业的发展,描绘我国铁路运输业的产业创新系统,分析我国铁路运输业创新影响因素之所在。通过回顾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历史,找到影响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关键事件,通过情景分析得出这些关键事件之间潜在的逻辑关系,建立一个中国铁路运输业技术发展的历史友好模型的理论模型,总结出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主要模式,从而为以后铁路技术发展指导方向,为今后我国铁路运输业的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2](2017)在《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严鹏[3](2013)在《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1900-195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战略性工业化是指国家为实现其意志而介入战略产业的工业发展过程。具体而言,一国为维护其生存与独立,在工业化进程中可以重点培育与国防有直接关联且具有技术引领性之产业。机械工业即属于此种战略性产业,因此,本文拟按历史时序对1900-1957年间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进行考察,以探究后发展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成长机制。1900年,大清帝国处在风雨飘摇的危局中,机械工业却开始成长。清季之机械工业是在国家与市场的双重引导下发展的。然而,清政府对产业的引导十分低效,且随着清廷国势日衰,市场逐渐成为主导性力量。辛亥革命以后,在民族主义的刺激下,伴随着市场诱导,中国机械工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然而,北洋政府治下,国家渐趋失序,自由市场对产业而言构成了双刃剑。由于市场需求结构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机械产业的技术发展受到抑制,本应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机械工业沦为技术能力低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面对日本加紧侵华,国民政府在加强战备的过程中,亦强化了对机械工业这一战略产业的引导。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机械工业重新布局,国统区国营企业发展壮大,其技术导向战略提升了产业实力。同时,国民政府还通过一系列政策对产业实施干预。尤为重要的是,国民政府的订货政策有力地扶植了机械工业,维系了一批民营企业的生存。但是,战后,国民政府放弃了战时政策,再加上重新开放市场,国内幼稚产业遂暴露于进口美货的严重打击之下,机械工业受灾尤重。1949年,中共建政后,形成强势国家对产业全面渗透的态势。为了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巩固国家独立,新政权将机械工业视为战略产业,采取重点扶持的态度。苏联及东欧技术大规模向中国转移,改变了中国机械工业的技术轨道,使该产业跨越式发展。在诸多因素作用下,一个“军事-工业-大学综合体”开始在中国诞生,这意味着中国的战略性工业化,在历经曲折后,终于得以大规模展开。因此,对欲改善其所处国际地位之后发展国家而言,自由市场乃双刃剑,适度的国内市场竞争能激发企业的创造力,但过度的开放会将后发展国家幼稚的战略性产业暴露于发达国家资本的打击之下,而且市场的比较优势原则会诱导后发展国家的高端产业低端化,挫败其技术能力之提升。因此,国家嵌入产业是必要的,但这要求国家统治集团有坚强的战略意志,并以高度的使命感克服牟取小集团私利的倾向,由此形成强韧的国家能力。进一步说,不管在企业层次还是国家层次,战略都意味着对于追求短期利益的经济理性之超越,唯有此种战略意志能使后发展国家追赶先进,而这种战略意志之不易获取及保持,可以解释为何数百年来能改善其国际地位的后发展国家屈指可数。
汪新云[4](2003)在《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客车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论述了在“武汉市混合动力电动城市公交大客车”项目中处于关键地位的混合动力系统的概念设计、数学建模和仿真分析过程及结果。 首先,通过对混合动力系统工作原理的分析,选择应用于城市客车的串联混合动力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内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对动力系统各个部件进行了型式研究,并进行了概念设计,初步确定了部件的参数,提出了两套动力系统匹配方案。 然后,在充分研究文献已有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混合动力系统各组成部件的建模方法,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建立了适合于ADVISOR平台运行的仿真模型,从而保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在仿真输入过程中,着重解决了发动机、电动机的实验数据到模型数据的转换输入和各项仿真设置问题,从而提高了仿真精度。 本文对正在试制的样车和构思中的动力系统提出了一套仿真方案。按照这套方案进行的仿真分析,不仅评价了两种控制策略(“恒温器控制模式”和“发动机跟踪器控制模式”)的优劣,而且提供了串联混合动力系统各部件的运行特点,得到了与样车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较为接近的虚拟样车解决方案,同时也验证了试制样车动力系统匹配方案的合理性。 最后,以最优的虚拟样车模型为基准,按递增顺序全面模拟了关键参数对整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串联HEB相对同类内燃机动力客车可以节油30%左右,而且动力性能不会降低。这为串联式混合动力大客车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决策依据,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蔡海霄,王宇[5](2009)在《节能减排 全球共识 新能源汽车 多路出击》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能源危机的日趋严重,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便直接代表了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目前在我国,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三种新能源汽车都相继投入示范运行,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特别是结合着"绿色奥运"的契机,新能源客车在北京
张翔[6](2006)在《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傅小日[7](1989)在《铁道车辆科技发展四十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简要地叙述了40年来我国铁道车辆科技发展的概况;重点地介绍了在10年改革开放中,铁道车辆方面取得的科技成果和达到了新的较高的技术水平;并展望了2000年我国铁道车辆科技发展的面貌。
陈春阳[8](2007)在《中国机车车辆业创新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指导方针,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战略基点,推动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是我国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中国铁路建设进入了新一轮大发展时期。通过铁路运输能力的快速扩充和技术装备水平的快速提高,中国铁路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现代化,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技术装备现代化是增强铁路综合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益的重要基础,是确保运输安全与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机车车辆的技术跨越是实现中国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的关键和主要环节。我国机车车辆业急需进一步明确定位和解决技术创新的目标、路径等一系列战略问题。以此为背景,本文对中国机车车辆技术创新及其战略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梳理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发展历程和现状,归纳其实现技术跨越的主要问题和障碍;系统分析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技术跨越目标、路径及重点突破领域,构建中国铁路机车车辆业技术跨越模型体系;围绕技术跨越目标,提出推进中国机车车辆业自主创新的四维模式。研究从现状与问题分析、市场潜力和目标定位研究、技术跨越模型体系阐释、关键环节和基本路径选择、自主创新战略模式设计等角度顺次展开。首先综述相关技术创新理论,结合对中国机车车辆发展历程及其技术创新实践的系统分析,找出中国机车车辆技术装备发展中的问题、制约因素及原因;其次,沿着自主创新和技术跨越的客观要求、技术跨越的过程模型和能力模型、技术跨越目标和路径的思路有机展开,明确技术跨越点和基本路径,提出推动中国机车车辆自主创新的多维战略模式:加强技术储备、构建创新平台、提升技术标准和完善政策措施。研究方法方面,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个案分析与系统归纳相结合的方法,并尽可能做到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力图准确把握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精髓。全文研究结论如下。面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推动以及良好的外部技术与经济环境,特别是基于客运专线开行高速列车的需求,中国机车车辆技术装备水平必须实现基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跨越,对自主创新进行总体部署和有效安排,以克服总体技术能力不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薄弱、技术创新平台不完善、技术标准水平低等诸多问题。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创新组织模式的典型特征表现为制造商和铁道部之间基于技术开发、产业发展以及市场环境等的有机融合,其现行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式主要体现为政府管理下的市场拉动型创新模式,其次才表现为技术推动型创新模式。铁道部以及其他相关政府部门在机车车辆技术创新战略中作用重大。推动中国机车车辆技术跨越,必须注重“单项技术突破”、“集成能力提高”及“关键技术引进”三要素的优化与协调,通过三要素的最佳耦合来实现自主创新的最优效果。机车车辆技术跨越点选择在考虑政府、技术、产业、市场、资源五因素共同影响前提下确立为350公里/小时动车组成套技术。中国机车车辆自主创新的基本路径为,系统规划,确立重点跨越项目;引进先进技术,着力消化吸收,有效组织国内外优势资源,实现单项技术突破和系统集成再创新;辅之基础研究,完善标准体系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以点带面,推进新一代中国机车车辆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和信息化,实现机车车辆装备现代化。设计并实施集“加强技术储备”、“构建创新平台”、“提升技术标准”及“完善政策措施”为一体的自主创新四维战略模式,是引领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跨越的必然选择。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储备的最基本路径是“内外结合模式”,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最终只能来自于产品自主创新实践。机车车辆业创新平台旨在通过官、产、学、研联合,建立起强有力的顶层决策组织并注重整体规划和统一布局,形成政府主管部门、创新主体等相关优势资源的高效连接。完善中国机车车辆技术标准体系,应以建立适应高速、重载技术装备发展为目标,建立先进、完善的设计、工艺、制造、质量、试验、维护等综合技术标准体系。在技术标准的管理体制、国际化接轨等方面采取“分段突破、逐步递进”的步骤。推进中国机车车辆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制定适宜的产业发展政策;形成统一协调的机车车辆业国家战略技术发展专项规划;提供创新平台建设的良好政策环境;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体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扶持作用;强化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意识;创造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禤俊名,孙德花,刘帅[9](2010)在《第3章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企业案例分析》文中认为宝钢:飞跃前行的钢铁巨人——技术创新体系强力支撑一、综述宝钢集团公司(简称"宝钢")是中国最大、最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技术创新是宝钢战略发展的基石和重点。成立30年来,宝钢坚持学习创新,推进技术进步。宝钢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宝钢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有力地支撑了宝钢各相关发展阶段战略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经过多年
刘明辉[10](2005)在《混合动力客车整车控制策略及总成参数匹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混合动力汽车采用内燃机和电动机作为动力源,是电动汽车中最具有产业化前景的车型。作者承担了国家863 混合动力城市公交客车重大专项的研究工作,本文包含了该研究工作的部分基础研究内容。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控制策略开发和总成参数匹配技术,是混合动力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企业自主开发能力的重要方面。本文将该内容作为研究对象,并从如下三个方面展开: 在Matlab/Simulink 环境下,建立了混合动力客车整车离线仿真模型和整车控制策略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应用该模型在真实的汽车行驶循环工况对整车性能进行离线仿真,系统地研究了城市公交客车整车控制策略和总成参数匹配方案。汽车行驶循环工况是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控制策略和总成参数匹配分析的基础,也是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性能评价的基准。本文提出了一种开发城市公交客车循环工况的试验程序与工况合成方法,该项研究工作为整车参数匹配和控制策略开发提供了可靠依据。由于各种仿真模型只是对真实物理模型的近似,只能反映整车和总成的某些重要特性,因而试验开发是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计结果的最终验证手段。本文系统研究了混合动力客车的试验开发过程,并对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试验验证。此外,本文通过整车仿真分析,基于现有可获得的设备资源,提出了一种可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试验开发的台架设计方案。
二、客车新型交流发电机试制成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客车新型交流发电机试制成功(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及创新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行业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框架 |
1.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评述 |
2.1 产业创新系统 |
2.1.1 产业创新系统的定义与概念 |
2.1.2 产业创新系统框架 |
2.1.3 产业创新系统的引申含义 |
2.2 历史友好模型 |
2.2.1 历史友好模型概念界定 |
2.2.2 理论基础 |
2.3 研究的进展与评述 |
2.3.1 研究方法的应用进展 |
2.3.2 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研究进展 |
第三章 中国铁路关键技术发展评价 |
3.1 蒸汽机车时代 |
3.1.1 建国前中国蒸汽机车的技术发展 |
3.1.2 新中国成立后蒸汽机车的技术发展 |
3.1.3 小结 |
3.2 柴油机与内燃机车时代 |
3.2.1 以增压技术为基础的柴油机技术 |
3.2.2 以液力变矩器技术为基础的液力传动系统 |
3.2.3 以牵引电机组技术为基础的电传动系统 |
3.2.4 以集成电子器件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 |
3.2.5 常规客车转向架技术 |
3.2.6 基于低顾客满意度的铁路运输服务提供 |
3.2.7 小结 |
3.3 电力机车时代 |
3.3.1 以整流器技术基础的电传动装置 |
3.3.2 以大功率可控硅技术为基础的牵引电动机技术 |
3.3.3 以牵引变压器技术为基础的牵引变电所 |
3.3.4 基于牵引电气化的铁道牵引供电系统 |
3.3.5 以电子励磁技术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 |
3.3.6 准高速客车转向架技术 |
3.3.7 基于一般顾客满意度的铁路运输服务提供 |
3.3.8 小结 |
3.4 高速铁路时代 |
3.4.1 以大功率可控硅技术为基础的牵引电动机技术 |
3.4.2 以斯科特牵引变压器自主技术为基础的牵引变电所 |
3.4.3 以无缝钢轨焊接技术为基础的无砟轨道 |
3.4.4 以通信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
3.4.5 高速客车转向架技术 |
3.4.6 基于高顾客满意度的铁路运输服务提供 |
3.4.7 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铁路运输业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
4.1 知识技术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4.1.1 知识层面 |
4.1.2 技术层面 |
4.2 经济主体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我国铁路建设现状 |
4.2.2 铁路企业的活力 |
4.2.3 组织类型 |
4.2.4 出口活动 |
4.3 体制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国家政策 |
4.3.2 铁路企业规模 |
4.3.3 企业研发 |
4.4 环境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4.4.1 研发合作环境 |
4.4.2 服务环境 |
4.4.3 大气环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研究 |
5.1 产业知识与技术 |
5.2 产业主体与网络 |
5.3 产业体制与机制 |
5.4 产业创新系统模式 |
5.5 产业动力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内容 |
6.2 建议 |
6.2.1 技术创新方面 |
6.2.2 技术扩散方面 |
6.2.3 体制改革方面 |
6.3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
1汽车NVH控制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统稿) |
1.1从静音到声品质 (重庆大学贺岩松教授提供初稿) |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1声品质主观评价 |
1.1.1.2声品质客观评价 |
1.1.1.3声品质主客观统一模型 |
1.1.2存在的问题 |
1.1.3研究发展趋势 |
1.2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 |
1.2.1驱动电机动力总成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林福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2热点研究方向 |
1.2.1.3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2燃料电池发动机用空压机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韦开君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2存在的问题 |
1.2.2.3总结与展望 |
1.3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 |
1.3.1车身与内饰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1.3.1.1车身结构 |
1.3.1.2声学包装 |
1.3.2制动系 (同济大学张立军教授、徐杰博士生、孟德建讲师提供初稿) |
1.3.2.1制动抖动 |
1.3.2.2制动颤振 |
1.3.2.3制动尖叫 |
1.3.2.4瓶颈问题与未来趋势 |
1.3.3轮胎 (清华大学危银涛教授、杨永宝博士生、赵崇雷硕士生提供初稿) |
1.3.3.1轮胎噪声机理研究 |
1.3.3.2轮胎噪声计算模型 |
1.3.3.3轮胎噪声的测量手段 |
1.3.3.4降噪方法 |
1.3.3.5问题与展望 |
1.3.4悬架系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1.3.4.1悬架系NVH问题概述 |
1.3.4.2悬架系的动力学建模与NVH预开发 |
1.3.4.3悬架系的关键部件NVH设计 |
1.3.4.4悬架NVH设计整改 |
1.4主动振动控制技术 (重庆大学郑玲教授提供初稿) |
1.4.1主动和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1.1主动悬架技术 |
1.4.1.2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2主动和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2.1主动悬置技术 |
1.4.2.2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3问题及发展趋势 |
2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 (江苏大学何仁教授统稿) |
2.1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同济大学郝真真博士生、倪计民教授提供初稿) |
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1替代燃料发动机 |
2.1.1.2高效内燃机 |
2.1.1.3新型传动方式 |
2.1.2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3重点研究方向 |
2.1.4发展对策及趋势 |
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教授、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存在的问题 |
2.2.3重点研究方向 |
2.3新能源汽车技术 |
2.3.1纯电动汽车技术 (长安大学马建、余强、汪贵平教授, 赵轩、李耀华副教授, 许世维、唐自强、张一西研究生提供初稿) |
2.3.1.1动力电池 |
2.3.1.2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技术 |
2.3.1.3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
2.3.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3.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2.2存在的问题 |
2.3.2.3热点研究方向 |
2.3.2.4研究发展趋势 |
2.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王震坡教授、邓钧君助理教授, 北京重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雷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3.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
2.3.3.2关键技术及热点研究方向 |
2.3.3.3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
2.3.3.4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趋势 |
3汽车电子化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统稿) |
3.1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世春教授、陈飞博士提供初稿) |
3.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2重点研究方向 |
3.1.2.1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技术 |
3.1.2.2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控制技术 |
3.1.2.3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控制技术 |
3.1.2.4汽车发动机点火控制技术 |
3.1.2.5汽车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 |
3.1.2.6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技术 |
3.1.2.7汽车发动机爆震检测与控制技术 |
3.1.2.8汽车发动机先进燃烧模式控制技术 |
3.1.2.9汽车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
3.1.3研究发展趋势 |
3.2汽车转向电控技术 |
3.2.1电动助力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1.2重点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
3.2.1.3研究发展趋势 |
3.2.2主动转向及四轮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2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 |
3.2.2.3研究发展趋势 |
3.2.3线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郑宏宇副教授提供初稿) |
3.2.3.1转向角传动比 |
3.2.3.2转向路感模拟 |
3.2.3.3诊断容错技术 |
3.2.4商用车电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赵伟强副教授, 韩小健、高恪研究生提供初稿) |
3.2.4.1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
3.2.4.2电液耦合转向系统 |
3.2.4.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3.2.4.4后轴主动转向系统 |
3.2.4.5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 |
3.2.4.6商用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
3.3汽车制动控制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陈无畏教授、汪洪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3.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1制动系统元部件研发 |
3.3.1.2制动系统性能分析 |
3.3.1.3制动系统控制研究 |
3.3.1.4电动汽车研究 |
3.3.1.5混合动力汽车研究 |
3.3.1.6参数测量 |
3.3.1.7与其他系统耦合分析及控制 |
3.3.1.8其他方面 |
3.3.2存在的问题 |
3.4汽车悬架电控技术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3.4.1电控悬架功能与评价指标 |
3.4.2电控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
3.4.3电控悬架其他控制算法 |
3.4.4电控悬架产品开发 |
4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共同统稿) |
4.1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 |
4.1.1美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美国得克萨斯州交通厅Jianming Ma博士提供初稿) |
4.1.1.1美国智能网联车研究意义 |
4.1.1.2网联车安全研究 |
4.1.1.3美国自动驾驶车辆研究 |
4.1.1.4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 |
4.1.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徐志刚副教授、闵海根、孙朋朋、王振博士生提供初稿) |
4.1.2.1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规划 |
4.1.2.2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3中国企业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4存在的问题 |
4.1.2.5展望 |
4.2复杂交通环境感知 |
4.2.1基于激光雷达的环境感知 (长安大学付锐教授、张名芳博士生提供初稿) |
4.2.1.1点云聚类 |
4.2.1.2可通行区域分析 |
4.2.1.3障碍物识别 |
4.2.1.4障碍物跟踪 |
4.2.1.5小结 |
4.2.2车载摄像机等单传感器处理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胡钊政教授、陈志军博士, 长安大学刘占文博士提供初稿) |
4.2.2.1交通标志识别 |
4.2.2.2车道线检测 |
4.2.2.3交通信号灯检测 |
4.2.2.4行人检测 |
4.2.2.5车辆检测 |
4.2.2.6总结与展望 |
4.3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 (武汉大学李必军教授、长安大学徐志刚副教授提供初稿) |
4.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3.2当前研究热点 |
4.3.2.1高精度地图的采集 |
4.3.2.2高精度地图的地图模型 |
4.3.2.3高精度地图定位技术 |
4.3.2.4基于GIS的路径规划 |
4.3.3存在的问题 |
4.3.4重点研究方向与展望 |
4.4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李升波副教授、忻隆博士提供初稿) |
4.4.1驾驶人决策行为特性 |
4.4.2周车运动轨迹预测 |
4.4.3智能汽车决策方法 |
4.4.4自主决策面临的挑战 |
4.4.5自动驾驶车辆的路径规划算法 |
4.4.5.1路线图法 |
4.4.5.2网格分解法 |
4.4.5.3 Dijistra算法 |
4.4.5.4 A*算法 |
4.4.6路径面临的挑战 |
4.5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 |
4.5.1车辆横向控制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 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5.1.1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PID) |
4.5.1.2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3基于智能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4考虑驾驶人特性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5面临的挑战 |
4.5.2动力学控制 (清华大学李升波副研究员、李克强教授、徐少兵博士提供初稿) |
4.5.2.1纵向动力学模型 |
4.5.2.2纵向稳定性控制 |
4.5.2.3纵向速度控制 |
4.5.2.4自适应巡航控制 |
4.5.2.5节油驾驶控制 |
4.6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黄武陵副研究员、王飞跃研究员,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刘跃虎教授、郑南宁院士提供初稿) |
4.6.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现状 |
4.6.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热点研究方向 |
4.6.2.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内容研究 |
4.6.2.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法 |
4.6.2.3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场地建设 |
4.6.3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存在的问题 |
4.6.4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发展趋势 |
4.6.4.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建设要求 |
4.6.4.2智能网联汽车测评方法的发展 |
4.6.4.3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进程管理 |
4.7典型应用实例解析 |
4.7.1典型汽车ADAS系统解析 |
4.7.1.1辅助车道保持系统、变道辅助系统与自动泊车系统 (同济大学陈慧教授, 何晓临、刘颂研究生提供初稿) |
4.7.1.2 ACC/AEB系统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7.2 V2X协同及队列自动驾驶 |
4.7.2.1一维队列控制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李升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2.2二维多车协同控制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3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褚端峰副研究员、吴超仲教授、黄珍教授提供初稿) |
4.7.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7.3.2存在的问题 |
4.7.3.3热点研究方向 |
4.7.3.4研究发展趋势 |
5汽车碰撞安全技术 |
5.1整车碰撞 (长沙理工大学雷正保教授提供初稿) |
5.1.1汽车碰撞相容性 |
5.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2存在的问题 |
5.1.1.3重点研究方向 |
5.1.1.4展望 |
5.1.2汽车偏置碰撞安全性 |
5.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2.2存在的问题 |
5.1.2.3重点研究方向 |
5.1.2.4展望 |
5.1.3汽车碰撞试验测试技术 |
5.1.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3.2存在的问题 |
5.1.3.3重点研究方向 |
5.1.3.4展望 |
5.2乘员保护 (重庆理工大学胡远志教授提供初稿) |
5.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重点研究方向 |
5.2.3展望 |
5.3行人保护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余泳利研究生提供初稿) |
5.3.1概述 |
5.3.2国内外研究现状 |
5.3.2.1被动安全技术 |
5.3.2.2主动安全技术研究 |
5.3.3研究热点 |
5.3.3.1事故研究趋势 |
5.3.3.2技术发展趋势 |
5.3.4存在的问题 |
5.3.5小结 |
5.4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 (湖南大学曹立波教授,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李舒畅研究生提供初稿;曹立波教授统稿) |
5.4.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4.1.1儿童碰撞安全现状 |
5.4.1.2儿童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
5.4.1.3车内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4车外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5儿童安全防护措施 |
5.4.1.6儿童约束系统使用管理与评价 |
5.4.2存在的问题 |
5.4.3重点研究方向 |
5.4.4发展对策和展望 |
5.5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 (大连理工大学侯文彬教授、侯少强硕士生提供初稿) |
5.5.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5.1.1新能源汽车碰撞试验 |
5.5.1.2高压电安全控制研究 |
5.5.1.3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布局研究 |
5.5.1.4电池包碰撞安全防护 |
5.5.1.5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5.5.2热点研究方向 |
5.5.3存在的问题 |
5.5.4发展对策与展望 |
6结语 |
(3)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1900-195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战略性工业化 |
一、工业化的政治经济学 |
(一) 何谓“战略性工业化”? |
(二) 经济思想史上的分歧 |
(三) 产业选择及时空范围说明 |
二、对学术前史之梳理 |
(一) 中国大陆地区研究综述 |
(二) 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研究述评 |
三、框架设计与结构安排 |
第一章 战略性工业化的启动与受挫(1900-1927) |
第一节 清末国家与市场对机械工业的双重引导 |
一、清廷对战略工业之培育 |
二、市场对机械工业之诱导 |
三、国家与市场的协同作用 |
四、参照系:明治日本的机械工业 |
第二节 民初国家失序下机械工业的自发演化 |
一、市场支配下机械工业的发展与危机 |
二、国家保护缺失下的企业自救 |
小结 |
第二章 民族危机与战略性工业化重启(1927-1937) |
第一节 市场对机械工业发展的抑制 |
一、产业技术的低端化:以农机工业为例 |
二、战前机械工业的劳动密集化趋势 |
三、企业制造高端技术产品的成败 |
第二节 战备压力下国家对机械工业的引导 |
一、南京国民政府应对日本蚕食之战略 |
二、南京国民政府推动机械工业发展之举措 |
三、战前东亚工业化道路之竞争 |
小结 |
第三章 战争刺激下战略性工业化的加速(1937-1945) |
第一节 战争对机械工业地理格局的重塑 |
一、国家主导东部机械工厂内迁 |
二、国统区民营机械企业的发展 |
三、敌占区机械工业之演化 |
第二节 战时国营机械企业的壮大 |
一、后方国营机械企业的发展概况 |
二、资源委员会领军企业承担国家战略 |
三、高端部门:航空发动机工业之萌芽 |
四、普通部门:国家资本介入农机工业 |
第三节 战时政策下国家对产业之嵌入 |
一、选派机械技术人才出国实习 |
二、编订检验规范培育机床工业 |
三、依靠订货政策维持产业发展 |
小结 |
第四章 政权交替时期战略性工业化之顿挫(1945-1949) |
第一节 战后中国机械工业的重组 |
一、开放性自由市场之重启 |
二、机械工业地理格局之再塑造 |
第二节 国家在机械工业中扩张的多重面相 |
一、国家资本之膨胀与国企技术弱化 |
二、国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家之吸纳 |
三、非国营企业对国家权力之认同 |
第三节 自由市场重启后机械工业的衰颓 |
一、政策转向与机械工业的行业危机 |
二、国家再嵌入产业之失败 |
小结 |
第五章 战略性工业化的强势展开(1949-1957) |
第一节 强势国家嵌入机械工业 |
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之确立 |
二、机械工业管理体制的建立 |
三、国家权力对机械工业全面渗透 |
第二节 机械工业技术演化路径之变更 |
一、对苏联与东欧技术的大规模引进 |
二、社会主义研发模式之构建 |
第三节 军-工-学综合体之形成 |
一、军-工-学关系之协同演化 |
二、中国大陆机械工业发展之绩效 |
小结 |
结论 战略性产业演化的历史逻辑 |
一、影响战略性产业演化的相关因素 |
二、市场对后发展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抑制作用 |
三、战略意志对后发展国家的重要性 |
余论:战略性工业化的普遍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客车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混合动力电动客车发展概述 |
1.1.1 传统汽车工业面临的挑战 |
1.1.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比较优势 |
1.1.3 混合动力电动客车的发展潜力 |
1.1.4 HEB的发展现状 |
1.2 HEV仿真技术现状 |
1.3 课题的背景、意义及研究内容 |
1.3.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混合动力系统原理和选型分析 |
2.1 引言 |
2.2 混合动力系统工作原理 |
2.2.1 传统燃油汽车的能量分配 |
2.2.2 混合动力系统的节能原理及制约因素 |
2.2.3 混合动力系统的环保优势 |
2.3 混合动力系统结构型式及选型分析 |
2.3.1 动力系统结构类型 |
2.3.2 动力系统型式分析 |
2.3.3 动力系统选型策略 |
2.3.4 HEB动力系统选型结果 |
第三章 HEB动力系统部件选型和参数设计 |
3.1 引言 |
3.2 HEB动力系统部件选型 |
3.2.1 发动机型式 |
3.2.2 发电机型式 |
3.2.3 蓄电池型式 |
3.2.4 电动机型式 |
3.2.5 部件选型结果 |
3.3 HEB动力系统部件参数设计 |
3.3.1 串联型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策略 |
3.3.2 整车参数及动力性指标 |
3.3.3 部件需求功率计算方法 |
3.3.3.1 加速时功率需求 |
3.3.3.2 爬坡时功率需求 |
3.3.3.3 最高车速时功率需求 |
3.3.3.4 计算部件需求功率 |
3.4 计算结果及设计方案 |
第四章 串联混合动力系统动态建模 |
4.1 引言 |
4.2 基于MATLAB/Simulink的建模环境 |
4.3 HEB动力系统动态模型的建立 |
4.3.1 发动机建模 |
4.3.2 交流感应电机建模 |
4.3.3 铅酸蓄电池建模 |
4.4 串联混合动力系统控制模型 |
4.5 车身模型及其它子系统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模型数据输入和仿真设置 |
5.1 ADVISOR仿真运行步骤 |
5.1.1 仿真输入界面 |
5.1.2 仿真设置界面 |
5.1.3 仿真输出界面 |
5.2 子系统模型参数输入 |
5.2.1 整车模型数据输入 |
5.2.2 发动机万有特性图的输入 |
5.2.3 电机效率图的输入 |
5.3 仿真设置 |
5.3.1 选择测试循环工况 |
5.3.2 设置性能测试选项 |
第六章 仿真结果分析 |
6.1 仿真方案及其目的 |
6.2 仿真运行结果 |
6.2.1 整车仿真结果 |
6.2.2 动力系统部件仿真分析 |
6.2.3 关键参数仿真结果 |
6.3 结论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5)节能减排 全球共识 新能源汽车 多路出击(论文提纲范文)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可用能源的大致种类 |
美、日、欧、中对节能与新能源的推广应用 |
中国四部委相关负责人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政策 |
“新能源”热潮下, 谁将求得市场竞争的突破口? |
实现零排放——海格开发出第二代氢燃料电池城市客车 |
恒通、福田、中通混合动力客车产品 |
新能源的差异化——创新成就宇通新能源客车传奇 |
安凯客车市场部负责人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
康明斯Cummins |
艾里逊Allison |
伊顿Eaton |
结语: |
(6)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政府的政策与支持 |
1.国家“863”计划 |
2.国家“973”计划 |
3.国家电动汽车试验示范区 |
4.中国政府的采购 |
5.电动汽车国家标准体系 |
二、中国企业的电动汽车项目 |
1.一汽集团 |
2.东风汽车集团 |
3.上汽集团 |
4.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
5.长安汽车公司 |
6.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7.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
8.湖南长丰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9.深圳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 |
1 0.舜天电动车技术发展公司 |
1 1.雷天电动源(深圳)公司 |
1 2.明华集团 |
1 3.钜华集团 |
1 4.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
1 5.北京捷恒信能源公司技术公司 |
16.北京时光科技有限公司 |
17.万向集团 |
18.洛阳乾元纯电动车制造有限公司 |
19.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三、中国高校和研究所的电动汽车项目 |
1.清华大学 |
2.北京理工大学 |
3.同济大学 |
4.哈尔滨工业大学 |
5.合肥工业大学 |
6.广东省电动汽车研究重点实验室 |
四、几点建议 |
(8)中国机车车辆业创新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解决铁路运输瓶颈问题已列入国家规划 |
1.1.2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
1.1.3 技术装备现代化已成为铁路发展的重要环节 |
1.1.4 良好的国际经济与技术环境已经形成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技术创新目标和路径的明确 |
1.2.2 技术集成创新平台的建立 |
1.2.3 技术标准体系的提升 |
1.2.4 政策措施的完善 |
1.3 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
1.3.1 研究的目标、内容、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逻辑框架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相关技术概念 |
1.5.1 机车车辆 |
1.5.2 高速动车组关键技术 |
1.6 本章小结 |
2 中国机车车辆创新战略的理论基础 |
2.1 技术创新理论综述 |
2.1.1 引言 |
2.1.2 国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 |
2.1.3 技术创新理论在国内的发展 |
2.1.4 理论总结 |
2.2 技术创新与技术跨越的研究进展 |
2.2.1 技术跨越及其实现的可能性 |
2.2.2 实现技术跨越的两种创新方式 |
2.2.3 技术跨越的外部条件 |
2.2.4 企业是技术跨越的实现主体 |
2.3 技术创新模式分析的理论基础 |
2.3.1 技术创新过程模型综述 |
2.3.2 技术创新资源要素的网络关系 |
2.4 创新型国家创新战略的经验总结 |
2.4.1 创新型国家的三个基本特征 |
2.4.2 创新型国家创新战略的经验 |
2.5 本章小结 |
3 中国机车车辆创新战略的实践基础 |
3.1 中国机车车辆工业发展综述 |
3.1.1 发展历程 |
3.1.2 发展成就 |
3.1.3 体制变迁 |
3.2 中国机车车辆业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 |
3.2.1 发展环境 |
3.2.2 国外高速铁路及技术装备发展现状 |
3.2.3 机车车辆国际市场的主要供货商及其在华发展 |
3.3 我国机车车辆产品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
3.3.1 高速列车技术水平与差距 |
3.3.2 重载运输机车车辆技术水平与差距 |
3.4 中国机车车辆业创新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 |
3.4.1 主要问题 |
3.4.2 制约因素 |
3.5 自主创新:我国机车车辆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点 |
3.5.1 自主创新的新内涵 |
3.5.2 自主创新的典型特征 |
3.5.3 建设创新型国家使得自主创新成为必然选择 |
3.5.4 基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跨越环境已经具备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自主创新的机车车辆技术跨越 |
4.1 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及特点 |
4.1.1 创新的组织模式 |
4.1.2 特点分析 |
4.2 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跨越模型体系 |
4.2.1 技术跨越及其条件和特征 |
4.2.2 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跨越的能力模型 |
4.2.3 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跨越的过程模型 |
4.3 技术跨越点的选择 |
4.3.1 影响因素 |
4.3.2 机车车辆技术跨越点的影响要素分析 |
4.3.3 350km/h高速动车组重点技术突破领域 |
4.4 自主创新的路径选择 |
4.4.1 以日、法等为代表的原始创新型路径 |
4.4.2 以西、韩等为代表的引进型技术跨越路径 |
4.4.3 经验总结 |
4.4.4 中国机车车辆技术跨越路径 |
4.5 中国机车车辆自主创新的四维模式 |
4.5.1 模式设计的基本思路 |
4.5.2 四维模式描述 |
4.5.3 四维关系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加强技术储备 |
5.1 技术储备的内涵和特点 |
5.1.1 中国航天技术的自主创新与技术储备 |
5.1.2 基于自主创新的技术储备 |
5.1.3 自主创新与技术储备的关系 |
5.2 储备的基本内容 |
5.2.1 基础储备 |
5.2.2 能力储备 |
5.3 储备的基本路径 |
5.3.1 内部积累 |
5.3.2 外部联合 |
5.3.3 内外结合 |
5.4 战略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6 构建创新平台 |
6.1 创新平台概念的引入 |
6.1.1 中国航天技术与组织管理的一体化创新 |
6.1.2 集成创新的概念与内涵 |
6.1.3 应重视集成创新 |
6.1.4 集成创新:创新主体及其技术的有效融合 |
6.2 创新平台的构架 |
6.2.1 概念 |
6.2.2 创新平台的结构要素 |
6.2.3 创新平台的功能要素 |
6.2.4 创新平台的运作机理 |
6.3 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创新平台 |
6.3.1 特点 |
6.3.2 70吨级新型货车技术创新平台 |
6.4 中国机车车辆创新平台的构建 |
6.4.1 基本准则 |
6.4.2 构建创新平台的设想 |
6.4.3 创新主体的职能 |
6.4.4 应该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6.5 依托创新平台的创新团队建设 |
6.5.1 创新型人才 |
6.5.2 中国机车车辆业创新型人才队伍现状 |
6.5.3 创新团队的基本构架 |
6.5.4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 |
6.6 本章小结 |
7 提升技术标准 |
7.1 技术标准及技术标准战略 |
7.1.1 技术标准 |
7.1.2 技术标准的作用 |
7.1.3 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 |
7.1.4 技术标准战略及特征 |
7.1.5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技术标准战略 |
7.2 中国铁路行业技术标准现状与问题 |
7.2.1 历史沿革及现状 |
7.2.2 主要问题 |
7.2.3 原因分析 |
7.3 提升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标准的目标和基本内容 |
7.3.1 总体目标 |
7.3.2 技术标准战略在企业层面的运用 |
7.3.3 标准的国际化战略 |
7.3.4 标准与知识产权战略的结合 |
7.4 关于采标 |
7.4.1 国外动车组技术标准现状 |
7.4.2 总体思路 |
7.4.3 采标建议 |
7.5 保障措施 |
7.5.1 构建与市场经济相协调的标准化体制 |
7.5.2 构建与科技研发协调发展的策略 |
7.5.3 人力资源保障措施 |
7.6 本章小结 |
8 完善政策措施 |
8.1 政府激励 |
8.1.1 技术创新成果的准公共产品特性 |
8.1.2 市场缺陷 |
8.1.3 政府的作用 |
8.2 激励创新的政策及其手段 |
8.2.1 科技投入政策 |
8.2.2 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财税政策 |
8.2.3 促进科技创新的金融政策 |
8.2.4 支持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 |
8.2.5 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政策 |
8.2.6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相关政策 |
8.2.7 科技人才政策 |
8.2.8 促进军民结合的政策 |
8.3 韩国政府推动技术创新的基本经验 |
8.3.1 增加研发投资总量的同时注重研发投资的高效分配 |
8.3.2 强化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8.3.3 着力打造优秀中心和改革公共研究机构 |
8.3.4 为企业参与创新活动提供支持措施 |
8.3.5 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
8.3.6 利用全球资源 |
8.3.7 有效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
8.4 推进中国机车车辆创新发展的关键政策措施 |
8.4.1 针对机车车辆业制定适宜的产业发展政策 |
8.4.2 形成统一协调的机车车辆业国家战略技术发展专项规划 |
8.4.3 推进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平台 |
8.4.4 完善科技创新的激励政策体系 |
8.4.5 完善科技创新的激励政策体系 |
8.4.6 强化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意识 |
8.4.7 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
8.4.8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9.1 研究过程和主要结论 |
9.2 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混合动力客车整车控制策略及总成参数匹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混合动力汽车概述 |
1.1.1 混合动力汽车的定义 |
1.1.2 混合动力汽车基本原理 |
1.1.3 混合动力汽车的特点 |
1.2 国内外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现状 |
1.2.1 国外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现状 |
1.2.2 国内混合动力轿车和客车的发展现状 |
1.3 国内电动汽车863 重大专项概况 |
1.4 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
1.4.1 能量转换装置 |
1.4.2 电化学能量存储系统 |
1.4.3 动力电子电气系统 |
1.4.4 车用材料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选型与建模研究 |
2.1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结构选型 |
2.1.1 串联混合动力总成构型 |
2.1.2 双轴并联混合动力总成构型 |
2.1.3 单轴并联混合动力总成构型 |
2.2 混合动力城市公交客车动力总成选型 |
2.2.1 混合动力汽车用发动机选型 |
2.2.2 混合动力汽车用储能元件选型 |
2.2.3 混合动力汽车用电动机选型 |
2.2.4 混合动力汽车用变速器选型 |
2.3 双轴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建模研究 |
2.3.1 整车模型 |
2.3.2 发动机模型 |
2.3.3 变速箱模型 |
2.3.4 三相交流感应电机模型 |
2.3.5 镍氢动力电池组模型 |
2.3.6 整车控制器模型 |
2.4 模型验证 |
2.4.1 模型参数 |
2.4.2 模拟试验和整车试验 |
2.4.3 模型精度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公交客车循环工况研究 |
3.1 开发城市公交客车循环工况的意义 |
3.2 测量参数与试验仪器 |
3.2.1 测量参数 |
3.2.2 试验仪器 |
3.3 试验方法与步骤 |
3.3.1 调研 |
3.3.2 试验准备 |
3.3.3 测量数据 |
3.3.4 数据分析 |
3.3.5 工况合成 |
3.4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与统计分析 |
3.4.1 试验数据处理说明 |
3.4.2 车速及加速度处理方法与统计分析 |
3.4.3 运行时间处理方法与统计分析 |
3.4.4 平均车速处理方法与统计分析 |
3.4.5 时间比例处理方法与统计分析 |
3.5 城市循环工况合成 |
3.5.1 动态循环工况合成 |
3.5.2 静态循环工况合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参数匹配与性能仿真研究 |
4.1 城市公交客车的整车参数和性能指标 |
4.2 混合动力城市公交客车动力传动系参数设计 |
4.2.1 发动机功率设计 |
4.2.2 电机参数设计 |
4.2.3 电池参数设计 |
4.2.4 动力分配装置参数设计 |
4.2.5 变速箱与主减速器参数设计 |
4.3 混合动力城市公交客车的动力总成参数确定 |
4.3.1 部件参数匹配 |
4.3.2 部件参数优化 |
4.4 混合动力城市公交客车整车性能的仿真分析 |
4.4.1 动力性分析 |
4.4.2 经济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研究 |
5.1 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概述 |
5.2 控制策略优化研究 |
5.2.1 不同控制策略的比较 |
5.2.2 发动机控制区间的优化 |
5.2.3 电机工作区间的优化 |
5.2.4 电池SOC 区间的优化 |
5.2.5 AMT 换档点的优化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混合动力汽车的试验开发 |
6.1 动力总成试验台概述 |
6.1.1 试验台意义 |
6.1.2 试验台的组成 |
6.1.3 试验台的功能与特点 |
6.2 动力总成试验台调试开发 |
6.2.1 总成的CAN 通信调试 |
6.2.2 功能模式调试 |
6.2.3 系统联合调试 |
6.2.4 整车动力性测试 |
6.3 混合动力汽车的转鼓试验开发 |
6.3.1 试验内容与标准 |
6.3.2 试验方法与步骤 |
6.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4 混合动力汽车的道路试验开发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四、客车新型交流发电机试制成功(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及创新因素研究[D]. 陈政. 河北工业大学, 2013(03)
- [2]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6)
- [3]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1900-1957)[D]. 严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4]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客车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D]. 汪新云. 武汉理工大学, 2003(02)
- [5]节能减排 全球共识 新能源汽车 多路出击[J]. 蔡海霄,王宇. 交通世界(运输.车辆), 2009(04)
- [6]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J]. 张翔. 汽车工业研究, 2006(02)
- [7]铁道车辆科技发展四十年[J]. 傅小日. 铁道车辆, 1989(12)
- [8]中国机车车辆业创新战略研究[D]. 陈春阳. 北京交通大学, 2007(03)
- [9]第3章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企业案例分析[A]. 禤俊名,孙德花,刘帅.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报告·2010, 2010
- [10]混合动力客车整车控制策略及总成参数匹配研究[D]. 刘明辉. 吉林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