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岸带综合调查与开发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宗玮[1](2012)在《上海海岸带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岸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及土地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上海海岸带位于长江三角洲最东端,是支撑上海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区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上海进入重要的经济转型期,随着上海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一系列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与重大工程(开放浦东、兴建浦东国际机场、建设临海新城、成立金山、奉贤工业开发区等)的实施,海岸带区域土地利用/覆盖格局也发生着迅速而深刻的变化。本文选择上海海岸带作为研究区域,以土地科学、景观生态学以及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理论与方法作为支撑,建立海岸带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变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研究了1990年至2009年期间,上海海岸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中,从土地利用分类角度及湿地分类角度分别研究了上海海岸带大堤内外不同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格局、过程及驱动机制,并以崇明东滩为样区,对滨海湿地盐沼植被的地上生物量进行估算,为后期快速评估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提供依据。本文的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方面为海岸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丰富了土地利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研究成果揭示了在经济转型期上海海岸带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变化特征与规律,为上海海岸带综合利用与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对推动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上述系列研究,本文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1990-2009年的19年间上海海岸带土地利用状况发生了显着变化,主要体现在“一增一减”和圈围土地的现象。“一增”是指建设用地面积显着增加,“一减”是指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圈围土地是指19年间上海海岸带共圈围土地511.71kmm2,成为自1950年以来上海海岸带圈围土地的新高峰。(2)1990-2009年上海海岸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类型主要表现为新圈围土地→其他用地、其他用地→建设用地、新圈围土地→耕地、水产养殖→其他用地、耕地→建设用地5种变化类型。其中,其他用地是该区建设用地增加的主要来源,占转移面积的29.8%,其次为耕地,占转移面积的22.37%。建设用地为耕地主要的转移去向,占耕地总面积的26%。其次为其他用地,占11%。新圈围土地的去处主要是其他用地,约占新圈围土地的一半,其次转化为耕地,占新圈围土地21%。(3)1990-2009年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表现为海岸带中部及北部区域景观异质性逐步减少、破碎度逐步降低;海岸带西南部区域景观异质性有所增大,破碎度逐步增加。从斑块类型水平来看,上海海岸带景观逐渐从耕地与其他用地为基质,水域、水产养殖为镶嵌体的景观格局过渡到耕地、建设用的、其他用地、林草地等多种类型斑块均衡分布的格局。(4)1990-2009年上海海岸带湿地面积逐步减少,19年里共减少面积483.8km2。其中,近海及海岸湿地面积由1990年2938.74km2减少到2005年2368.51km2,内陆湿地则有小幅增加。(5)利用SPOT5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结合野外实测数据、实验室测定分析,对崇明东滩湿地典型盐沼植被——芦苇、互花米草、海三棱蔗草的地上生物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崇明东滩湿地盐沼植被地上生物量表现为:互花米草>芦苇>海三棱藨草。(6)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1990-2009年海岸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驱动机制。圈围土地和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是近海及海岸湿地减少的主要人为因素。通过主成分分析及灰色关联度方法对海岸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状况、经济状况及新圈围土地面积是影响各类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的重要驱动因子。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模型定量分析了驱动因子和土地利用变化两组变量整体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人口因素和经济因素是影响海岸带LUCC变化的主要人文驱动因素。(7)采用GM(1,1)模型及线性内插方法预测海岸带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变化趋势。预测结果表明,2010-2030年里,建设用地需求仍将保持较高增长趋势,耕地面积将呈缓慢减少趋势。最后,结合本文研究成果,论文给出了上海海岸带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八条建议及对策。
何韵[2](2019)在《环珠江口海岸带国土空间发展潜力与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文中认为海岸带是陆地与海洋的连接节点,由于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世界上众多的城市群都沿海岸带而建,海岸带被大量开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整合发展潜力较高的区域,平衡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是今后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以环珠江口海岸带为研究对象,通过解译环珠江口海岸带1988-2017年遥感影像,对岸线及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根据现有开发状况,综合经济及生态因素,建立以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强度、经济发展潜力为准则层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与三维魔方模型评价环珠江口海岸带各区域国土空间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将海岸带国土空间划分为生态、农业以及城镇空间,运用本底约束原理及木桶原理,对地形、地质、国土空间功能以及特殊保护区图斑进行叠加分析,评估海岸带陆域及海岸线开发利用适宜性。综上,从宏观及微观的角度对环珠江口湾区的重点发展区域及开发利用适宜性进行评估,得出海岸带国土空间发展潜力与开发利用适宜性综合分区,从而为今后大湾区的规划发展提供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围填海活动是影响珠江口岸线变化的主要因素。珠江口近30年围填海面积为371.25km2,其主要集中在2005年后,岸线长度增速也较之前明显增快。结合相关规划文件显示,珠江口围填海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围海养殖及农业为主,围填海工程在2000年后逐渐增多,围填海用途也向城镇建设、交通运输及工业方向转变。(2)珠江口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程度较大,呈现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较大差异的特征。珠江口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具有建设用地快速增加,农用地、林地减少的经济发展区普遍特点,在空间上,珠江口东岸的土地开发强度大于西岸,尤其是近海海岸带的土地开发更明显增强。近年,西岸的横琴新区、翠亨新区、南沙新区等经济开发区都沿海而建,珠江口海岸带将是未来国土资源开发的重点区域。(3)珠江口海岸带地区国土空间发展潜力分为极高潜力区、高潜力区以及中潜力区。根据国土空间发展潜力评价,珠海市金湾区及香洲区、深圳市福田区及南山区、中山市火炬开发区适宜高强度土地开发,已开发程度高,区位条件优越,便于高效益产业布局,是极高潜力区;珠海市斗门区、深圳市宝安区、广州市南沙区及番禺区、东莞长安镇及沙田镇和中山市南朗镇能适应一定强度土地开发,开发基础好,区位条件良好,土地经济效益较好,发展潜力次之。(4)珠江口海岸带地区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适宜区分为比较适宜区、一般适宜区以及不适宜区。根据陆域海岸带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结果,区域分布上,环珠江口西岸用地潜力大于东岸。比较适宜区比例及面积较大的是深圳沿海三区,由于比较适宜区主要是已开发建设的建成区,一般适宜区是今后开发利用的重点区域,一般适宜区比例及面积都较大的是珠海市和广州番禺区、南沙区,国土开发适宜性整体较强,可开发利用国土空间范围较大。而由于基本农田保护区较多,不适宜区占比重较大的是珠海斗门区及中山民众镇。(5)珠江口海岸带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应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及生态等综合因素。陆域开发利用适宜不代表海岸线开发利用适宜,因此需要海陆域适宜性的综合考虑,综合海陆域海岸带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及结合之前的国土空间发展潜力分区,整体上获得相对一致的结果,认为发展潜力大,适宜性强的区域主要是环珠江口海岸带的三角,即珠海金湾及香洲沿海新区、广州番禺区及南沙区、深圳南山区及福田区,再根据海岸线的适宜性,为今后海岸带及湾区的发展提供了规划建议。
苏蔚潇[3](2013)在《典型区域海岸带综合承载力评估 ——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海岸带综合承载能力是海岸带及海洋主体功能区划的主要依据。它反映了海岸带环境、资源、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的综合承受能力,是划分海岸带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基础。本论文针对以海湾型、淤泥质海岸为特点的大规模港口、临海工业开发建设活动,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区域进行调查,明确目前其生态环境现状及主要问题,掌握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对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压力,评估该区域综合承载力,为渤海海岸带开发布局、环境管理以及主体功能区划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本论文构建海岸带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2005-2009年间天津滨海新区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及人文等数据,对海岸带的综合承载力进行评估。调查诊断分析结果显示,天津滨海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包括:(1)入海污染源的水质超标严重;(2)河流入海口水质污染严重;(3)近岸海域水质较差,污染海域未现好转;(4)入海污染物通量仍然较大。而形成这些问题的主要驱动力为:(1)过高的海岸带开发强度;和(2)滨海新区的大规模工业化、城市化所带来的经济活动。本文利用P-S-R概念模型,结合目前国内外有关海岸带综合承载力评价的各种方法,构建了海岸带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目标层、项目层、因素层和指标层构成,共14个具体评价指标用以评估承载力的压力和承压状况。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滨海新区的发展,海岸带承载指标出现明显下降趋势,从2005年到2009年承压指数从0.854下降到0.227,而压力指标呈缓慢上升趋势,从2005年到2009年压力指标由0.488上升到0.512。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活动、经济生活活动和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承压比从2005年的1.75逐渐下降到2007年的1.20,再到2009年的0.44。这些结果说明了天津滨海新区海岸带的综合承载压力日益增大,而承载能力却越来越差。根据天津滨海新区的海岸带综合承载力分析结果,本文提出管理对策如下:(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要切实做到在实现经济目标的同时,实现相应的环境目标,使区域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2)优化产业结构,减轻海岸带压力,优先发展知识化、生态化的第三产业,大力推动生态产业转变与改造;(3)坚持陆海统筹,优化海岸带布局,海岸带区域生态系统管理要综合考虑、整体部署,协调岸线滩涂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关系;(4)重视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步。
穆雪男[4](2014)在《天津滨海新区围填海演进过程与岸线、湿地变化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解译和分析天津滨海新区1976年、1984年、1993年、2000年、2006年和2013年近37年的六个年份遥感影像,并结合六个时期的历史资料数据和野外调查数据,分别分析了天津滨海新区围填海不同时期演进过程;岸线变迁的时空规律变化;以及湿地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状况。利用DPSR概念模型,建立了围填海对岸线与湿地格局及过程变化影响机制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综合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了解全国围填海分类以及1993年世界海岸大会的海域使用用途,并结合天津滨海新区历史文献资料调查和外业调查,对其围填海利用类型进行了划分。通过天津滨海新区近37年六个年份的遥感影像以及其他用地图、行政区划图在内的社会资源数数据,运用3S技术手段,通过ArcGIS10.0与MapINFO11.0再现了1976年至2013年近37年间天津滨海新区围填海的演进过程。通过研究天津滨海新区围填海的演进过程,了解和掌握天津地区淤泥质海岸岸线提取方法,并且得出1976年至2013年近37年间天津滨海新区岸线变迁规律及变化特征。(2)本文结合了监督分类和目视解译的方式建立了天津滨海新区的湿地类型分布图,再现了近37年间的天津滨海新区的湿地格局整体特征变化规律,通过选取景观指数,通过景观指数变化规律,了解各个湿地景观类型间的相互关系。(3)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利用DPSR概念模型原理,建立了围填海对岸线与湿地格局及变化影响机制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这四个方面入手,结合可持续发展历史数据,通过计算权重与综合指数法等方法,分析并阐述了围填海、岸线与湿地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与模型中其他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从而对建立的影响机制模型进行综合的优化措施,并对围填海、岸线以及湿地三个主要研究对象进行针对性的优化。
熊永柱[5](2007)在《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文中认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的接合部与过渡带,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定量评价模型是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和调控实践的理论基础。我国的海岸带尤其是广东省海岸带地区人口密集,城市化进程快速,社会经济开发的需求不断扩大,而生态环境则日渐脆弱,迫切需要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和调控。因此,本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论文以地球系统科学、环境与可持续展理论、经济地理学等交叉学科的理论为指导,应用层次分析方法、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多学科交叉的技术与方法,将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对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评价模型进行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和成果:(1)从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出发,构建了一套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构成的3层结构、包含32个具体的统计监测指标构成的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由综合协调度、可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度3个评价指数组成的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阐述了海岸带综合协调度、可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度的概念和数学模型,设计了5个级别的评价标准和判别图谱。(2)在对广东省海岸带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子系统的现状与发展情况进行定性分析和调查的基础上,对广东省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协调度、可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度进行定量评价与系统分析,结果表明:①广东省海岸带以及14个地市的综合协调度、可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度指数整体上都保持上升的趋势,但是发展进程和地区分布差异明显。②从发展进程来看,综合协调度已经从很弱(Ⅴ)的协调状态进入到较弱(Ⅳ)的状态;可持续性已经摆脱了较弱(Ⅳ)的可持续状态,进入到中等(Ⅲ)的可持续状态;由于受海岸带综合协调度相对较弱的影响,可持续发展度在整体上仍处于较弱(Ⅳ)的状态。③从空间上看,粤中的广州、深圳和珠海等3个地市的综合协调度、可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度指数10年来一直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而东西两翼的汕头、汕尾、潮州、揭阳、湛江、茂名和阳江7市则处于相对较弱的状态,呈现中部高两翼低的格局。④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海岸带地区14个地市表现为较弱可持续发展和中等可持续发展两种模式,整体实现较强(Ⅱ级)可持续发展的水平还任重道远。(3)初步探讨了广东省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GDCZSD-DSS)的技术框架,提出了基于B/S和C/S混合的3层体系结构、6大功能模块的软件框架。并阐述了系统构建所涉及的四大关键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空间元数据技术、空间数据仓库技术、决策支持模型与方法等在系统构建中的重要作用。(4)对广东省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以提高广东省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的战略方针和到2020年达到中等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战略目标,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实现该战略目标的七大对策措施。该研究对于丰富和完善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可为广东省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战略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对其它省市的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也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毋亭[6](2016)在《近70年中国大陆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文中指出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与日益强烈的人类活动的综合作用,导致全球海岸带区域的生态系统、环境、景观格局等发生剧烈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产与生活质量,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管理者与决策者的关注。海岸线的位置、走向、形态、利用方式等的时空演变不仅是海岸带景观变化的直观表现,也是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政策导向等因素相互博弈的外在体现。因此,对于海岸线时空变化的研究,有助于海岸带环境过程及其变化机理的了解,是有效保护岸线资源、科学治理与管理海岸带环境与生态、海岸带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本研究基于遥感影像与地形图资料提取1940s、1960s、1990年、2000年、2010年与2014年六个时相的中国大陆岸线数据,在根据利用方式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开展一系列研究。2010-2013年,作者所在课题组开展了覆盖整个中国大陆海岸带的野外考察,共采集GPS控制点578个,基于这些控制点对六个时相的岸线数据进行精度评估与质量控制。针对近70年来大陆岸线的时空变化特征,作者首先从海岸类型的空间分布、岸线利用方式结构、岸线分形特征、海岸带陆海格局等角度出发,揭示近70年来中国大陆岸线变化的基本特征;然后利用基于剖面计算的端点速率、线性回归速率与加权线性回归速率分析近70年来大陆岸线位置的变化趋势、不稳定性等特征;另外,参照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与土地类型多样性指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构建岸线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与岸线类型多样性指数,多尺度分析大陆岸线开发利用程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与区域岸线类型的多样性;最后聚焦9个典型区域,获取大陆岸线变化特征中具有代表性或较为特殊的区域细节。全文主要结论如下:1)近70年来,中国大陆自然岸线比例持续下降,至2014年已不足33%;人类活动成为岸线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其空间规模、影响区域呈扩大化发展,强度持续增加,类型趋于多样化、人工化、均衡化与经济利益化;特别是2010年以来,人类活动的强度尤为剧烈。2)在1940s至2014年近70年的长时间尺度里,空间子单元除海州湾岸段以处于后退趋势的岸线为主外,其余均以处于扩张趋势的岸线为主,扩张活动主要分布于大规模连续的淤泥质海岸;近年来中国大陆海岸的后退趋势虽然因人类活动的影响而显着减弱,但各单元仍有规模可辨识的处于后退趋势的岸段,后退形式主要表现为砂砾质海岸的侵蚀后退过程。3)岸线利用方式的结构、岸线类型多样性、岸线分形以及海陆空间格局变化均表现出显着的空间差异性;受地形地貌影响,在杭州湾以北海岸,人口及经济活动沿海岸成面状分布,而在以南海岸则主要集中分布于大型河口三角洲地区,因此,岸线整体的位移速度、不稳定性、开发利用强度均呈现为北高南低的南北差异性格局。4)岸线的变化特征具有显着的时间阶段性与空间差异性:1990年以前,不稳定岸线的规模较大但扩张幅度与速度普遍不高,之后,岸线扩张幅度与速度持续增加,2010-2014年,岸线扩张幅度与速度最为显着;1990年以前,杭州湾以北岸线开发利用程度差异较显着,以南海岸差异则并不明显,而1990年以后,北方差异显着减小,南方差异则呈扩大趋势;南方重点海岸带开发区域的开发热度主要发生于1990年以前,特别是1960s-1990年间,1990年后,开发热度始终不如北方地区。5)1960s之前,海岸带变化的影响因素以自然过程或自然因素为主,海岸变化以自然状态淤长或侵蚀过程为主,较大规模的岸线扩张主要表现为河口岸线的自然淤长,但1960s以后,特别是1990年以后,人力作用逐渐增加并逐渐超过自然力的作用成为影响岸线变化的主导因素,海岸变化的形式则变成以养殖、港口码头、围填土地等人类活动的扩张为主。6)2010年以前,中国大陆海岸带开发活动的沿岸延展规模、垂直海岸的移动速率与幅度存在地区差异,即各地的开发热潮具有时间差异性;但2010-2014年间普遍具有以下特点:处于动态变化中的岸线虽然所占比例较小,但向海移动的速度与幅度为各地近70年来之最,也就是说,2010年后,全国各区域普遍进入其新的开发热潮期。7)20世纪40年代,全国大陆岸线的开发热点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1960s以来,渤海湾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岸线开发热度先后超越长江三角洲,尤其是2000年以来,渤海湾的开发热潮辐射并带动整个环渤海地区,至2014年,环渤海沿岸的开发利用程度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起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本文揭示的大陆岸线变化信息以及识别的变化热点区域,能够为海岸功能划分、开发利用规划、经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海岸带环境与生态系统的防治与修复提供决策和信息支持,提高决策者与管理者对岸线变化可能带来的灾害风险的重视,促进和支撑中国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实践,从而为中国海岸带的科学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张旭[7](2020)在《基于陆海统筹的海岸带空间分区研究 ——以海口海岸带为例》文中指出海岸带是陆海交接的过渡地带,拥有最为优越的资源种类与环境条件。然而,随着海岸带地区经济不断发展,人类活动不断增多,导致海岸带开发出现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海岸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统筹平衡海岸带空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本世纪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海岸带保护与综合利用规划是实现陆海统筹的重要举措,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研究。首先,海岸带地区陆海统筹的空间范围尚缺少系统的划分,相关分区更着重于陆域开发空间需求的配置,较为忽视海域空间的影响。其次,陆海统筹作为本世纪沿海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然而对于海岸带地区陆海统筹的基本理论的应用探索仍然较少,所以理解陆海统筹的内涵,探讨海岸带空间分区基本理论及方法也极为必要。因此,本文以海岸带保护与综合利用规划为背景,基于陆海统筹的基本理论,重点研究海岸带空间功能分区方法。研究选择海口海岸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的方式,探讨了陆海统筹理论在海口海岸带空间分区过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海口海岸带空间适宜功能为旅游娱乐、港口码头、城镇建设、生态保护、农林渔牧、其他空间6种类型,其中旅游娱乐空间主要分布在西部片区,城镇建设空间分布在中心城区,东部片区主要为农林渔牧空间与生态保护空间。另外海口海岸带虽然目前生态空间面积较大,但总体分布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东部片区的东寨港,建议未来在维持现有生态空间的基础上,加强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沿南渡江两岸和沿海岸线的带状生态公园建设,保护河流入海口、沙滩、基岩海岸、自然岬湾、泻湖、红树林等海岸带资源;另外海口海岸带东部片区沿岸生态环境质量优越,生产条件较好,是未来的发展重点,但目前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主要以农林渔牧功能为主,建议逐渐转变现有开发功能类型,逐步退耕还塘,提高陆海空间资源利用配置效率,增强陆海空间生产和服务功能,实现海岸带资源的高效利用。
孙智宇[8](2007)在《我国海洋经济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个新兴的、众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海洋经济综合了地理学、经济学、资源学、环境学、生态学、管理学等基础科学及其内部分支学科的理论知识,目前,关于海洋经济的研究还未形成自身的理论框架与研究脉络,研究尚处于形成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对我国20多年来海洋经济研究脉络的梳理,试图勾勒出我国海洋经济研究的变化轨迹,为确定海洋经济研究的正确方向提供依据,以此来填补我国海洋经济学科研究的理论空白。本文收集到1390多篇论文,250多部着作、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论文集、工具书等文献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整理之后进行判断,本文将我国海洋经济研究粗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1990);第二阶段,初步形成阶段(1991-2000);第三阶段,逐步完善阶段(2001-至今)。再将各阶段的资料按研究成果的形式和研究领域(范围和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大致上是从海洋经济理论研究、海洋产业研究、海洋区域经济研究、海洋开发战略和管理问题研究、海洋环境问题研究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继而分析出各阶段的主要研究特点、研究重点领域和内容、主要研究人员、研究的缺陷和原因。在此基础上对三个阶段的情况进行整体的分析,从而理清我国海洋经济研究的发展脉络。最后,对我国海洋经济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虽然有几位专家学者曾对海洋经济研究与发展展望进行了探讨,但基本上没有以全面而系统的文献资料作为研究基础。本文尝试对20多年来海洋经济研究取得的各种成果进行统计分析,是本学科中第一篇以文献为研究对象的论文。本项研究工作是具有重大开创性意义的。
冯国艳[9](2019)在《湛江湾海岸带综合管理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湛江湾位于雷州半岛东北侧,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地理区域优势,成为湛江市最大的港湾。以湛江湾海岸带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海洋综合管理理论、海洋环境保护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为依托,调研了湛江湾海岸带综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典型海岸带综合管理经验,以及从优化管理的视角对湛江湾海岸带探讨研究,提出优化湛江湾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建议,力图为湛江湾海岸带综合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全面优化海岸带综合管理,对提高湛江市海岸带经济综合竞争力、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方面有较大意义。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总论。简述了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通过收集整理大量参考文献,提炼国内外学者有关海岸带综合管理的理论与经验,在此基础上明确了研究内容和框架、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回顾了海岸带和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基本概念及特征,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内容及原则,梳理了海洋综合管理理论、海洋环境保护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等理论。第三部分,从湛江湾海岸带概况、海岸带综合管理、海岸带资源开发和海岸带环境保护等角度调研了湛江湾海岸带综合管理现状。第四部分,湛江湾海岸带综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海岸带资源开发过度导致渔业资源减少、岸线滩涂缩减,海岸带环境污染引发水质变差、海水入侵、赤潮灾害等。第五部分,分析湛江湾海岸带综合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是立法规划滞后和实施缓慢,二是部门协调低效和执行不力,三是人口与城市化集中海岸带,四是资源开发与保护相互矛盾,最后是欠缺环保抗灾意识与能力。第六部分,研究借鉴了菲律宾八打雁湾和我国胶州湾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典型案例,从中提炼海岸带综合管理的经验,比如成立海岸带资源管理机构、多部门参与监测计划、通过公私伙伴关系(PPP)解决废物处置问题等。第七部分,针对前文、第三、第四部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结合第六部分的典型案例经验,从制定海岸带政策法规、制度机制、可持续发展空间格局、发挥科技作用和环境污染监控与整治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第八部分,研究结论。梳理了当前湛江湾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数据资料,结合湛江湾当前实际状况和经济技术条件,从海岸带政策法规、制度机制、可持续发展空间格局、发挥科技作用和环境污染监控与整治等进行优化,以期能推动湛江市以湛江湾为试点开展海岸带综合管理方案。
王亮[10](2016)在《盐城海岸带土地利用及其生态安全评价与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盐城海岸带及各县市为研究对象,以1984年、1990年、1996年、2002年、2009年和2014年六期不同时相的遥感数据为主要的研究数据源,结合统计资料、实测数据、地形图等辅助资料,运用RS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全面研究了该区域在过去30年中的土地覆被(LUCC)的时空特征和生态功能的变化,运用CCA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盐城海岸带LUCC的驱动力和驱动机制。利用灾变理论与PSR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盐城海岸带近十几年的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研究,利用Mann-Kendall’s检验方法研究盐城海岸带土地生态安全的变化趋势。基于GIS空间分析通过网格数据在更小空间尺度上探讨了土地生态安全的时空演变趋势,利用In VEST模型下的Biodiversity模块对盐城海岸带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最后用约束条件和各种目标函数构建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综合效益为目标导向方案,对盐城海岸带及各县市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数量优化,进行空间优化,最后提出该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建议。通过以上的研究,本文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研究表明盐城海岸带及各县市的LUCC的时空特征在过去30年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盐蒿、芦苇等为主的自然地物的比例不断下降,而以居民工矿用地和农田为主体的人工地物的比例持续上升,到了2014年人工地物占比高达79%,反映了人类活动对盐城海岸带土地利用的数量和结构的影响。(2)土地利用动态度方面,居民工矿用地是变化最剧烈的用地类型,其动态度高达29.59%/a,养殖池、农田与林地的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也较大,分别是13.25%/a、11.37%/a和8.70%/a,进一步反映了研究时段人类活动对本区域的影响,在各县市区尺度上,盐城海岸带南部的东台、大丰人工地物的土地利用动态度较大,而北部的响水、滨海和射阳自然地物的土地利用动态度较大;研究区域内各县市的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也表现出同样的增长趋势;盐城海岸带及各县市的土地垦殖指数、土地利用开发指数和土地利用率在各研究时段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2014年土地垦殖指数按照从大到小排序为大丰>东台>滨海>响水>射阳,2014年土地利用开发指数按照从大到小排序为东台>滨海>大丰>射阳>响水,2014年土地利用率指数按照从大到小排序为响水>滨海>射阳>大丰>东台。(3)通过洛伦兹曲线图分析得出响水的土地利用集中程度在研究时段内都是最高的,滨海和东台的土地利用集中度也高于平均水平,大丰和射阳的土地利用集中度比平均水平要低。盐城海岸带围垦土地时空分析中,盐城海岸带在1984至2014年间共圈围土地61540ha,其中1996年至2002年围垦土地数量最多,为15940ha,数量最小的是在1984-1990年,仅为9330ha。从各县市看,大丰是研究区域内围垦比例最大的县市,占比为30.92%,共圈围土地19030ha,大丰在不同研究区间围垦土地的数量又有明显区别,射阳是盐城海岸带围垦比例第二大的县市,占比为30.52%,共圈围土地18780ha,其中1996年至2002年围垦土地数量最大,为5390ha,东台市2009年至2014年围垦土地数量最多,为6860ha;盐城海岸带围垦用地的主要流向是光滩为主的未利用地,养殖池、林地和农田占比例也比较大。(4)在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方面,该研究区域各县市的土地生态安全压力-状态-响应及综合要素在研究时段内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研究起始年份2002年的压力-状态-响应及综合生态安全数值较小。在各要素中,极安全等级在研究时段内占比重较小,主要以中等安全和不安全等级为主,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全等级有下降的趋势。在利用Mann-Kendall’s检验方法研究盐城海岸带土地生态安全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现象中发现,各海岸带的压力要素、响应值、状态值和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的发展趋势和出现突变点的时间都存在较大差异。利用网格分析,在研究时段内盐城海岸带的生态承载力指数有所增加,平均稳定指数由0.575增加至0.872,各网格的生态系统稳定度指数和平均生物多样性指数分别由0.8813、0.8180下降至0.5531、0.5832。1984年至2014年盐城海岸带区域各网格土地生态系统安全指数的平均值由0.6248下降至0.5671,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南部,低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北部,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与集聚性。利用In VEST模型下的Biodiversity模块对盐城海岸带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整体生境质量取值从0.69降至0.43,生境质量下降,多样性变低。随着沿海开发战略的推进,生境质量等级高的滩涂大面积被围垦成养殖农田、人工表面等低等级用地类型,生境质量严重退化,生物多样性服务功能变差。同样,由于城镇化的扩张、围海港口建设、围海造田的力度加大,生境质量退化显着,沿海滩涂部分岸段的生境质量退化迅速。(5)在盐城海岸带的土地利用优化方案中,无论是经济导向还是生态效益导向,都只是注重了土地利用的经济发展或生态环境保护,不利于土地的科学利用,在综合效益下的土地优化方案是同时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土地利用模式,在此模式下,盐城海岸带及各县市的社会经济得到较好的发展,研究区域的沿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海岸带的人口数量和空间分布也比较合理,沿海城镇、产业与港口联动的综合效益比较高,本文认为该方案可以作为盐城海岸带土地利用数量与结构优化方案。基于先前研究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进行土地利用空间优化,最后提出了盐城海岸带土地利用实现科学发展的措施。
二、海岸带综合调查与开发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岸带综合调查与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海岸带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全球变化的背景 |
1.1.2 区域发展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理论及研究进展 |
1.3.1 LUCC研究理论与背景 |
1.3.2 LUCC时空过程探测研究 |
1.3.3 LUCC驱动机制研究 |
1.3.4 LUCC预测研究进展 |
1.3.5 LUCC与植被生物量研究 |
1.3.6 上海海岸带LUCC研究及面临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研究思路及方法 |
2.1 研究区的选择 |
2.2 数据源的选择 |
2.2.1 遥感数据 |
2.2.2 海图数据 |
2.2.3 地形图及其他数据 |
2.3 研究方法及技术 |
2.3.1 上海海岸带LUCC分类体系的建立 |
2.3.2 上海海岸带湿地分类 |
2.4 技术路线及章节安排 |
第3章 上海海岸带区域概况 |
3.1 自然环境 |
3.1.1 地质 |
3.1.2 地貌 |
3.1.3 气候 |
3.1.4 水文 |
3.1.5 土壤 |
3.1.6 植物 |
3.1.7 海岸线 |
3.2 社会经济状况 |
3.2.1 人口 |
3.2.2 经济概况 |
3.3 上海海岸带围垦历史 |
第4章 上海海岸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 |
4.1 遥感数据处理 |
4.1.1 遥感数据预处理 |
4.1.2 面向对象方法的土地利用分类 |
4.1.3 人机交互核查 |
4.1.4 土地利用分类精度验证 |
4.2 上海海岸带LUCC概述 |
4.2.1 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点 |
4.2.2 土地利用数量、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变化 |
4.3 上海海岸带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
4.3.1 土地利用速度变化分析 |
4.3.2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
4.3.3 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分析 |
4.3.4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分析 |
4.3.5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分析 |
4.4 新圈围土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4.4.1 新圈围土地时空变化状况及特征 |
4.4.2 圈围区土地利用状况及结构变化 |
4.5 小结 |
第5章 上海海岸带土地利用/覆盖景观格局分析 |
5.1 上海海岸带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模型 |
5.1.1 景观格局指数选择 |
5.1.2 景观格局指数计算软件 |
5.1.3 景观尺度与粒度的选择 |
5.2 上海海岸带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
5.2.1 景观水平的景观格局动态特征 |
5.2.2 斑块类型水平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特征 |
5.3 小结 |
第6章 上海海岸带湿地时空变化与植被地上生物量估算 |
6.1 上海海岸带湿地资源的时空变化分析 |
6.1.1 上海海岸带湿地资源概况 |
6.1.2 上海海岸带内陆湿地变化特征 |
6.1.3 上海海岸带近海及海岸湿地变化特征 |
6.2 滨海湿地盐沼植被地上生物量估算 |
6.2.1 材料与方法 |
6.2.2 结果与分析 |
6.3 小结 |
第7章 上海海岸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机制研究 |
7.1 海岸带近海及海岸湿地演变人为驱动因素分析 |
7.1.1 工程因素 |
7.1.2 圈围土地因素 |
7.2 海岸带LUCC社会经济驱动因素的定性分析 |
7.2.1 人口因素 |
7.2.2 经济因素 |
7.2.3 政策因素 |
7.2.4 大型建设项目因素 |
7.3 海岸带LUCC社会经济驱动因素的定量分析 |
7.3.1 驱动因子的选取 |
7.3.2 单因子相关分析 |
7.3.3 海岸带LUCC社会经济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
7.3.4 海岸带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7.3.5 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典型相关分析 |
7.4 小结 |
第8章 上海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及对策建议 |
8.1 上海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分析 |
8.1.1 GM(1,1)模型步骤 |
8.1.2 基于GM(1,1)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预测 |
8.1.3 结果与分析 |
8.2 海岸带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 |
8.2.1 加强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建设用地 |
8.2.2 继续加强湿地保护 |
8.2.3 加快海岸带经济转型 |
8.2.4 提高圈围土地利用效率 |
8.2.5 编制目标统一,协调发展的各区县土地利用规划 |
8.2.6 结合地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
8.2.7 加强海岸带新城区的内涵建设 |
8.2.8 注重公众参与,加强环境教育 |
8.3 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不足与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环珠江口海岸带国土空间发展潜力与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海岸带土地利用及规划研究进展 |
1.2.2 国土空间发展潜力研究进展 |
1.2.3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源 |
2.1 环珠江口海岸带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海岸带规划与管理概况 |
2.2 研究区分区概况 |
2.2.1 珠海市 |
2.2.2 中山市 |
2.2.3 广州市 |
2.2.4 东莞市 |
2.2.5 深圳市 |
2.3 数据源 |
2.3.1 遥感影像数据 |
2.3.2 其他数据 |
第三章 海岸带国土空间演变分析 |
3.1 影像处理与信息提取 |
3.1.1 遥感影像预处理 |
3.1.2 海岸线信息提取 |
3.1.3 围填海信息提取 |
3.1.4 海岸带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
3.1.5 海岸带信息提取精度检验 |
3.2 海岸线演变分析 |
3.3 海岸带围填海演变分析 |
3.4 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第四章 海岸带国土空间发展潜力评价 |
4.1 国土空间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与评价标准 |
4.2.1 评价指标标准化方法 |
4.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3 评价得分与评价分级 |
4.3 评价结果 |
第五章 海岸带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 |
5.1 海岸带陆域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 |
5.1.1 陆域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方法 |
5.1.2 本底约束因素指标体系 |
5.1.3 基于国土空间利用现状的开发利用适宜性指标体系 |
5.1.4 海岸带陆域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结果 |
5.2 海岸线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 |
5.2.1 海岸线类型及功能属性划分 |
5.2.2 海岸线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
5.2.3 海岸线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结果 |
5.3 海岸带开发利用适宜性综合评价结果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典型区域海岸带综合承载力评估 ——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综合承载力的概念与内涵 |
1.1.1 承载力的概念的起源 |
1.1.2 承载力的概念的演化与发展 |
1.1.3 海岸带综合承载力 |
1.2 综合承载力评估与计算方法 |
1.2.1 自然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
1.2.2 供需平衡法 |
1.2.3 生态足迹方法 |
1.2.4 状态空间法 |
1.2.5 系统动力学法 |
1.2.6 综合评价法 |
1.3 综合承载力的研究对象与挑战 |
1.3.1 海岸带综合承载力的研究对象及内涵 |
1.3.2 综合承载力研究的重要意义与面临的挑战 |
1.4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评估指标体系与研究区域 |
2.1 综合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 |
2.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1.2 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2.1.3 评价指标体系的定量描述 |
2.2 研究区域概述 |
2.2.1 地理位置与特征 |
2.2.2 社会经济发展 |
2.2.3 生态环境 |
3 生态环境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 |
3.1 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
3.1.1 环境要素分析 |
3.1.2 生物要素分析 |
3.1.3 生态环境现状综合分析 |
3.2 主要生态环境压力和变化趋势 |
3.2.1 天津滨海新区排污调查 |
3.2.2 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分析 |
3.2.3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3.2.4 主要压力分析 |
4 综合承载力评估 |
4.1 数据来源 |
4.2 评估指标 |
4.2.1 指标体系 |
4.2.2 指标含义 |
4.3 评估方法 |
4.3.1 指标的处理 |
4.3.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3.3 指标权重的计算 |
4.4 评估结果与分析 |
4.4.1 承载力与压力计算 |
4.4.2 承载力分析评价 |
5 对策与建议 |
5.1 滨海新区的发展战略与转型 |
5.1.1 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定位 |
5.1.2 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转型 |
5.2 管理对策与建设 |
5.2.1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
5.2.2 优化产业结构,减轻海岸带压力 |
5.2.3 坚持陆海统筹,优化海岸带布局 |
5.2.4 重视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步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浮游植物种名录 |
附录二:浮游动物种名录 |
附录三:大型底栖生物种名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天津滨海新区围填海演进过程与岸线、湿地变化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围填海演进过程及其影响研究 |
1.2.1 围填海的概念及分类 |
1.2.2 国内外围填海概况及开发模式 |
1.2.3 围填海演进过程的研究进展 |
1.3 海岸线变迁的研究进展 |
1.3.1 海岸带及岸线的界定 |
1.3.2 岸线提取方法及原则的研究进展 |
1.3.3 海岸线变迁遥感监测的研究进展 |
1.4 湿地景观变化的研究进展 |
1.4.1 湿地的定义 |
1.4.2 湿地的分类 |
1.4.3 湿地景观变化特征的研究进展 |
1.4.4 湿地景观变化的研究进展 |
1.5 围填海与岸线、湿地变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
1.5.1 围填海与岸线、湿地变化关系评价的研究进展 |
1.5.2 PSR与DPSR评价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研究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2.1 研究内容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遥感影像 |
2.2.2 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数据 |
2.2.3 潮汐水文数据 |
2.2.4 GPS野外调查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基于 3S技术分析方法 |
2.3.2 软件环境 |
2.3.3 岸线变迁研究方法 |
2.3.4 围填海演进过程研究方法 |
2.3.5 土地类型特征变化研究方法 |
2.3.6 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方法 |
2.3.7 DPSR概念模型及原理 |
2.4 技术路线 |
2.5 创新点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 |
3.1 研究区范围的界定 |
3.2 研究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 |
3.2.1 自然条件状况 |
3.2.2 社会经济状况 |
3.3 天津滨海新区分类开发利用现状 |
3.3.1 1978~2007年用海类型及面积统计结果 |
3.3.2 改革开放以来至2013年围填海开发利用现状 |
3.3.3 历史上重大围填海工程 |
3.4 天津滨海新区岸线占用现状 |
3.5 天津滨海新区湿地景观现状 |
第四章 天津滨海新区海岸线变迁过程分析 |
4.1 天津滨海新区海岸线特征分析 |
4.1.1 1976年海岸线特征分析 |
4.1.2 1984年海岸线特征分析 |
4.1.3 1993年海岸线特征分析 |
4.1.4 2000年海岸线特征分析 |
4.1.5 2006年海岸线特征分析 |
4.1.6 2013年海岸线特征分析 |
4.2 1976~2013年岸线及面积特征演变过程分析 |
4.2.1 1976~2013年海岸线叠加分析 |
4.2.2 1976~2013年围填海面积变化分析 |
第五章 天津滨海新区围填海演进过程分析 |
5.1 天津滨海新区围填海利用类型面积及分布特征分析 |
5.1.1 1976~1984年围填海利用类型面积及分布特征分析 |
5.1.2 1984~1993年围填海利用类型面积及分布特征分析 |
5.1.3 1993~2000年围填海利用类型面积及分布特征分析 |
5.1.4 2000~2006年围填海利用类型面积及分布特征分析 |
5.1.5 2006~2013年围填海利用类型面积及分布特征分析 |
5.2 天津滨海新区围填海演进过程分析 |
5.2.1 围海演进过程分析 |
5.2.2 填海演进过程分析 |
第六章 天津滨海新区土地类型变化特征分析 |
6.1 土地类型变化特征统计表 |
6.2 土地类型变化特征结果分析 |
6.2.1 土地类型各景观斑块的面积与数量结果分析 |
6.2.2 土地类型各景观斑块所占比例结果分析 |
第七章 天津滨海新区湿地景观特征分析 |
7.1 1976年天津滨海新区湿地景观格局分析 |
7.1.1 景观类型及面积比例 |
7.1.2 斑块类型级别景观指数分析 |
7.1.3 景观级别景观指数分析 |
7.2 1984年天津滨海新区湿地景观格局分析 |
7.2.1 景观类型及面积比例 |
7.2.2 斑块类型级别景观指数分析 |
7.2.3 景观级别景观指数分析 |
7.3 1993年天津滨海新区湿地景观格局分析 |
7.3.1 景观类型及面积比例 |
7.3.2 斑块类型级别景观指数分析 |
7.3.3 景观级别景观指数分析 |
7.4 2000年天津滨海新区湿地景观格局分析 |
7.4.1 景观类型及面积比例 |
7.4.2 斑块类型级别景观指数分析 |
7.4.3 景观级别景观指数分析 |
7.5 2006年天津滨海新区湿地景观格局分析 |
7.5.1 景观类型及面积比例 |
7.5.2 斑块类型级别景观指数分析 |
7.5.3 景观级别景观指数分析 |
7.6 2013年天津滨海新区湿地景观格局分析 |
7.6.1 景观类型及面积比例 |
7.6.2 斑块类型级别景观指数分析 |
7.6.3 景观类型及面积比例 |
第八章 天津滨海新区湿地景观变化分析 |
8.1 天津滨海新区湿地景观变化 |
8.1.1 湿地景观类型的面积变化 |
8.1.2 湿地景观格局指数变化 |
8.2 天津滨海新区湿地景观时空变化转移分析 |
8.2.1 湿地景观时空变化转移分析方法 |
8.2.2 湿地景观时空演变趋势分析 |
第九章 重点岸段的围填海与岸线、湿地变化特征相互影响分析 |
9.1 重点岸段的划分 |
9.2 重点岸段的围填海与岸线、湿地变化特征相互影响分析 |
9.2.1 津冀北边界线至永定新河北塘口段 |
9.2.2 永定新河北塘口至海河入海口段 |
9.2.3 海河入海口至独流减河入海口段 |
9.2.4 独流减河入海口至津冀南边界线段 |
第十章 天津滨海新区围填海对岸线与湿地格局及过程变化影响机制研究 |
10.1 围填海对岸线与湿地格局及过程变化影响机制的研究方法 |
10.1.1 DPSR评价模型的选用 |
10.1.2 基于DPSR模型构建围填海影响岸线与湿地格局及过程变化指标体系 |
10.2 围填海对岸线与湿地格局及过程变化影响机制分析评价 |
10.2.1 评价指标的来源与数据获取 |
10.2.2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
10.2.3 权重 |
10.2.4 权重结果与综合指数分析 |
第十一章 天津滨海新区围填海对岸线与湿地格局及过程变化影响机制的综合优化措施 |
11.1 基于DPSR评价模型子系统的综合优化措施 |
11.1.1 驱动力子系统优化措施 |
11.1.2 压力子系统优化措施 |
11.1.3 状态子系统优化措施 |
11.1.4 响应子系统优化措施 |
11.2 基于DPSR评价模型重点研究对象的综合优化措施 |
11.2.1 围填海合理开发优化措施 |
11.2.2 海岸线保护与恢复措施 |
11.2.3 湿地景观生态保护与修复策略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海岸带的概念及界定 |
1.1.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 |
1.1.3 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
1.1.4 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2.4 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技术方法 |
1.4.1 关键问题 |
1.4.2 技术方法 |
1.5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2章 海岸带环境承载力概念模型 |
2.1 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与内涵 |
2.1.1 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
2.1.2 环境承载力的内涵 |
2.1.3 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型方法 |
2.1.4 环境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2.2 海岸带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 |
2.2.1 海岸带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
2.2.2 海岸带环境承载力的内涵及特征 |
2.3 海岸带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
2.3.1 海岸带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基本内容 |
2.3.2 海岸带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
2.4 海岸带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研究 |
3.1 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研究现状 |
3.2 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评价概述 |
3.2.1 基本概念 |
3.2.2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
3.2.3 建立指标体系的目的 |
3.2.4 指标体系的功能 |
3.3 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设计 |
3.3.1 指标体系层次结构 |
3.3.2 评价指标的具体含义 |
3.4 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 |
3.4.1 评价步骤 |
3.4.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3.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5 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和标准 |
3.5.1 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综合协调度数学模型 |
3.5.2 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性数学模型 |
3.5.3 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度数学模型 |
3.5.4 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判定标准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广东省海岸带环境-经济-社会系统综合分析 |
4.1 广东省海岸带环境发展概况 |
4.1.1 广东省概况 |
4.1.2 海岸带地理概况 |
4.1.3 海岸带自然资源 |
4.1.4 海岸带生态环境概况 |
4.2 广东省海岸带经济系统发展概况 |
4.2.1 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概况 |
4.2.2 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概况 |
4.2.3 沿海城市产业发展概况 |
4.3 广东省海岸带社会系统发展概况 |
4.3.1 广东省海岸带地区人口资源状况 |
4.3.2 广东省海岸带地区城市化进程 |
4.3.3 广东省海岸带地区社会发展水平 |
4.4 广东省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现状 |
4.4.1 海岸带保护 |
4.4.2 海岸带利用 |
4.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5.1 海洋资源利用和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
4.5.2 近岸生态环境问题突出,防灾减灾能力亟待加强 |
4.5.3 人地矛盾日益紧张 |
4.5.4 海岸带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事业发展相对落后 |
4.5.5 海岸带综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亟待加强 |
4.6 发展优势与机遇 |
4.6.1 地缘优势 |
4.6.2 人缘优势 |
4.6.3 资源优势 |
4.6.4 经济优势 |
4.6.5 发展机遇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广东省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 |
5.1 数据预处理和指标权重的确定 |
5.1.1 数据预处理 |
5.1.2 C层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 广东省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 |
5.2.1 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综合协调度评价 |
5.2.2 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价 |
5.2.3 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度评价 |
5.3 广东省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多元统计分析 |
5.3.1 统计判别与回归分析 |
5.3.2 聚类分析与模式探讨 |
5.3.3 综合分析与趋势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广东省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框架 |
6.1 系统概念 |
6.2 需求分析 |
6.3 总体框架 |
6.3.1 总体目标 |
6.3.2 体系架构 |
6.3.3 功能结构 |
6.4 关键技术 |
6.4.1 地理信息技术 |
6.4.2 空间元数据技术 |
6.4.3 空间数据仓库技术 |
6.4.4 决策支持模型与方法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广东省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 |
7.1 战略方针 |
7.2 战略目标 |
7.3 对策措施 |
7.3.1 开源节流,合理开发利用海岸带资源 |
7.3.2 陆海并重,保护恢复海岸带生态环境 |
7.3.3 区域协调,加快发展海岸带循环经济 |
7.3.4 规划调控,构建全面小康的和谐社会 |
7.3.5 健全法规,推动全民参与可持续发展 |
7.3.6 综合管理,增强海岸带防灾减灾能力 |
7.3.7 科技兴海,提高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度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语与展望 |
8.1 结语 |
8.2 论文创新点 |
8.3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6)近70年中国大陆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指示海岸线的定义、空间位置与分类 |
1.2.1 指示海岸线的定义和空间位置 |
1.2.2 指示海岸线的分类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趋势 |
1.3.1 国外研究进展与趋势 |
1.3.2 国内研究进展与趋势 |
1.3.3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合分析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中国大陆沿海区域及海岸线概况 |
2.1.1 中国大陆海岸带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 |
2.1.2 中国大陆沿海各行政区的地理区位特点及发展优势 |
2.2 中国大陆海岸带空间单元划分 |
2.2.1 空间单元划分原则与参考的数据资料 |
2.2.2 空间单元划分方案 |
2.3 研究方法 |
2.3.1 基于遥感图像的海岸线目视解译原则 |
2.3.2 岸线提取精度评估方法 |
2.3.3 岸线分形维数 |
2.3.4 基于剖面的岸线变化速率 |
2.3.5 岸线利用程度综合指数 |
2.3.6 岸线类型多样性指数 |
2.3.7 区域岸线的动态性与动态度 |
第三章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
3.1 岸线源数据与野外调查数据的收集 |
3.1.1 遥感影像与地形图收集 |
3.1.2 野外调查数据的收集 |
3.2 岸线数据的提取与分析预处理 |
3.2.1 岸线提取技术环境与方法 |
3.2.2 岸线数据的提取结果及其精度评估 |
3.2.3 基线制作与剖面线投射 |
第四章 中国大陆岸线时空变化的基本特征 |
4.1 中国大陆海岸类型的空间分布 |
4.2 近70年来中国大陆岸线类型结构及类型多样性的变化 |
4.2.1 全国尺度岸线类型结构与类型多样性的变化 |
4.2.2 省市区尺度岸线结构及类型多样性的变化 |
4.3 近70年来中国大陆岸线分形特征的时空变化 |
4.4 近70年来中国大陆海岸带陆海格局的时空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近70年来中国大陆岸线利用程度时空变化特征 |
5.1 全国尺度岸线利用程度时空动态概况 |
5.2 省市区尺度岸线利用程度的时空动态 |
5.3 空间子单元尺度岸线利用程度的时空动态 |
5.4 大陆岸线开发利用程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近70年来中国大陆岸线位置变化趋势的时空特征 |
6.1 全国尺度岸线位置的变化趋势 |
6.1.1 EPR、WLR、LRR速率的交互检验 |
6.1.2 全国尺度岸线变化的趋势分析 |
6.2 省市区尺度岸线位置的变化趋势分析 |
6.2.1 各省市区岸线位置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 |
6.2.2 各省市区岸线位置的变化趋势分析 |
6.3 空间子单元尺度岸线位移的时空特征 |
6.3.1 空间子单元尺度岸线位置变化趋势的时空特征 |
6.3.2 空间子单元尺度岸线变化速率的时空特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近70年来中国大陆岸线的不稳定性分析 |
7.1 省市区尺度岸线的不稳定性分析 |
7.2 空间子单元尺度岸线的不稳定性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典型区域的岸线变化研究 |
8.1 鸭绿江口-沙河河口岸段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
8.1.1 研究区概况 |
8.1.2 近70年来鸭绿江口-沙河河口岸段岸线的开发利用情况 |
8.1.3 近70年来鸭绿江口-沙河河口岸段岸线位置变化的时空特征 |
8.1.4 结论 |
8.2 辽河三角洲岸段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
8.2.1 研究区概况 |
8.2.2 近70年来辽河三角洲岸段岸线的开发利用情况 |
8.2.3 近70年来辽河三角洲岸段岸线位置变化的时空特征 |
8.2.4 结论 |
8.3 辽西走廊岸段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
8.3.1 研究区概况 |
8.3.2 近70年来辽西走廊岸段岸线的开发利用情况 |
8.3.3 近70年来辽西走廊岸段岸线位置变化的时空特征 |
8.3.4 结论 |
8.4 莱州湾南岸岸段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
8.4.1 研究区概况 |
8.4.2 近70年来莱州湾南岸岸线的开发利用情况 |
8.4.3 近70年来莱州湾南岸岸线位置变化的时空特征 |
8.4.4 结论 |
8.5 胶州湾岸段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
8.5.1 研究区概况 |
8.5.2 近70年来胶州湾岸线的开发利用情况 |
8.5.3 近70年来胶州湾岸线位置变化的时空特征 |
8.5.4 结论 |
8.6 海州湾岸段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
8.6.1 研究区概况 |
8.6.2 近70年来海州湾南岸岸线的开发利用情况 |
8.6.3 近70年来海州湾南岸岸线位置变化的时空特征 |
8.6.4 结论 |
8.7 江苏南部岸段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
8.7.1 研究区概况 |
8.7.2 近70年来江苏南部岸线的开发利用情况 |
8.7.3 近70年来江苏南部岸线位置变化的时空特征 |
8.7.4 结论 |
8.8 杭州湾岸段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
8.8.1 研究区概况 |
8.8.2 近70年来杭州湾岸线的开发利用情况 |
8.8.3 近70年来杭州湾岸线位置变化的时空特征 |
8.8.4 结论 |
8.9 钦州至防城港岸段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
8.9.1 研究区概况 |
8.9.2 近70年来钦州至防城港海岸带岸线的开发利用情况 |
8.9.3 近70年来钦州至防城港海岸带岸线位置变化的时空特征 |
8.9.4 结论 |
8.10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不足与展望 |
9.3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项目资助 |
作者简历 |
附图 |
(7)基于陆海统筹的海岸带空间分区研究 ——以海口海岸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陆海统筹 |
1.2.2 分区方法 |
1.2.3 海岸带范围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海岸带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
2.1 研究思路 |
2.2 指标体系构建 |
2.2.1 指标选取原则 |
2.2.2 海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
2.2.3 陆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
2.3 数据来源 |
2.3.1 数据来源 |
2.3.2 数据预处理 |
2.4 指标分析与处理 |
2.4.1 海域空间评价指标 |
2.4.2 陆域空间评价指标 |
2.5 指标权重 |
2.5.1 权重计算方法 |
2.5.2 确定指标权重 |
2.6 评价模型 |
2.6.1 叠加分析法 |
2.6.2 模糊评价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岸带三生空间分类体系探索 |
3.1 研究概述 |
3.2 研究思路 |
3.3 分类体系 |
3.3.1 分类原则 |
3.3.2 兼容矩阵 |
3.3.3 海岸带空间分类体系 |
3.4 分类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案例研究 |
4.1 海口市概况 |
4.1.1 自然生态 |
4.1.2 社会经济 |
4.1.3 资源环境 |
4.2 海岸带范围与开发现状 |
4.2.1 海口海岸线位置 |
4.2.2 海口海岸带范围 |
4.2.3 开发利用现状与问题 |
4.3 海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
4.3.1 指标分析与处理 |
4.3.2 赋分标准 |
4.3.3 适宜性评价 |
4.3.4 确定海域空间功能类型 |
4.3.5 海域分区结果 |
4.4 陆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
4.4.1 基本评价单元 |
4.4.2 指标分析与处理 |
4.4.3 单因素模糊评判 |
4.4.4 适宜性评价 |
4.4.5 确定陆域空间功能类型 |
4.4.6 陆域分区结果 |
4.5 海岸带空间综合分区 |
4.5.1 分区结果 |
4.5.2 分区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口海岸带空间管制 |
5.1 海岸带空间布局 |
5.1.1 海岸线分类分段 |
5.1.2 海岸带功能区块布局 |
5.2 海岸带空间管制重点 |
5.2.1 海岸线分段分类管制 |
5.2.2 海岸带功能空间管制 |
5.3 海岸带空间管理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主要工作与成果 |
致谢 |
(8)我国海洋经济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实践意义 |
1.2 论文创新之处 |
1.2.1 独特的研究方法 |
1.2.2 本学科第一篇以文献为研究对象的论文 |
1.2.3 本文内容具有综合性、系统性 |
1.3 资料收集与处理方法 |
1.3.1 资料来源 |
1.3.2 处理方法 |
第二章 海洋经济研究的起步阶段 |
2.1 海洋经济理论研究 |
2.1.1 关于海洋经济定义的研究 |
2.1.2 关于海洋经济学的研究 |
2.1.3 关于海洋区划、功能区划的研究 |
2.1.4 关于海洋经济地理的研究 |
2.2 海洋产业研究 |
2.2.1 海洋渔业研究集中在海水养殖业 |
2.2.2 海运业研究以港口资源的评价和开发现状介绍为主 |
2.2.3 滨海旅游业研究以旅游资源的评价和开发为主 |
2.2.4 滨海油气开发研究以石油勘探为主 |
2.2.5 海洋能开发研究以潮汐能、风能开发为主 |
2.2.6 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研究以滨海砂矿资源开发为主 |
2.2.7 海洋产业综合研究很少 |
2.3 海洋区域经济研究以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为主 |
2.4 海洋开发战略和管理问题研究 |
2.4.1 海洋战略研究主要是对20 世纪末海洋开发战略进行探讨 |
2.4.2 海洋管理研究主要是介绍国内外海岸带管理的体制、政策和方法 |
2.5 海洋环境问题研究 |
2.6 起步阶段的研究活动 |
2.7 小结 |
第三章 海洋经济研究的初步形成阶段 |
3.1 理论研究的视角、范围、研究方法多样化 |
3.1.1 海洋经济定义的界定 |
3.1.2 海洋经济学概念的研究 |
3.1.3 海洋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探讨 |
3.1.4 海洋产业分类的研究 |
3.1.5 海陆一体化的研究 |
3.1.6 海洋区划和功能区划的研究 |
3.2 产业研究仍集中在渔业和海运业,其它产业研究有所增加 |
3.2.1 海洋渔业研究呈现多角度 |
3.2.2 海岛旅游研究增多 |
3.2.3 海运业研究以港口发展定位、功能优化、地域组合、集装箱港口建设为主 |
3.2.4 海洋油气和其它海洋能源开发研究 |
3.2.5 海洋科学技术的研究受到重视,海洋生物技术研究较多 |
3.2.6 海盐及盐化工业研究较少 |
3.2.7 海水淡化和海水利用研究受到重视 |
3.2.8 产业综合研究中海产业结构特点和结构调整研究增多 |
3.3 省级区域海洋经济建设研究和全国海岛调查研究较多 |
3.4 海洋开发战略和管理问题研究 |
3.4.1 海洋强国战略为研究重点 |
3.4.2 海洋管理研究内容丰富多样 |
3.5 海洋环境研究得到重视 |
3.6 海洋地缘政治研究 |
3.7 初步形成阶段的研究活动 |
3.8 小结 |
第四章 海洋经济研究的逐步完善阶段 |
4.1 理论专着显着增多,研究视角、范围、方法更趋多样化 |
4.1.1 海洋经济概念界定 |
4.1.2 海洋产业分类研究 |
4.1.3 海洋经济地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
4.1.4 “海陆一体化原则”发展为“海陆一体化建设” |
4.1.5 经济区划有了新观点,功能区划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
4.1.6 海洋规划理论研究 |
4.1.7 海洋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探讨增多 |
4.1.8 海洋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 |
4.1.9 海洋经济统计分析和海洋经济核算研究 |
4.2 传统产业增添新内容,新兴产业不断发展,未来产业开始起步 |
4.2.1 海洋休闲渔业兴起,渔业结构多元化,研究内容更丰富 |
4.2.2 滨海旅游业应用研究很多,基础理论研究有待加强 |
4.2.3 海洋集装箱运输研究非常深入 |
4.2.4 海盐及盐化工业研究 |
4.2.5 海水淡化和海水利用研究受到重视 |
4.2.6 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布局研究较多 |
4.2.7 产业综合研究探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
4.3 海洋区域经济研究 |
4.4 海洋开发战略和经济管理研究 |
4.4.1 海洋经济战略研究 |
4.4.2 海洋经济管理研究 |
4.5 海洋环境问题研究 |
4.6 海洋文化、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研究 |
4.7 逐步完善阶段的研究活动 |
4.8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海洋经济研究的展望 |
5.1 我国海洋经济研究的总体评价 |
5.1.1 海洋经济研究的脉络 |
5.1.2 海洋经济研究的特点 |
5.2 我国海洋经济研究的展望 |
5.2.1 理论方面应加强可持续发展、人海关系研究 |
5.2.2 区域方面应加强海陆一体化研究、重点城市的研究 |
5.2.3 产业应重点研究海洋运输业、海洋服务业、海洋高新技术产业 |
5.2.4 管理应研究如何落实海洋功能区划、海域有偿使用法和物权法 |
5.2.5 加强海洋资源环境保护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湛江湾海岸带综合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总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2 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及特征 |
2.1.1 海岸带的概念 |
2.1.2 海岸带的特征 |
2.1.3 海岸带综合管理 |
2.2 海岸带综合管理的过程及原则 |
2.2.1 海岸带综合管理的过程 |
2.2.2 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原则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海洋综合管理理论 |
2.3.2 海洋环境保护理论 |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4 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理论 |
3 湛江湾海岸带综合管理现状 |
3.1 湛江湾海岸带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情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2 湛江湾海岸带综合管理体制 |
3.2.1 海岸带综合管理的相关政策 |
3.2.2 海岸带综合管理的现行体制 |
3.3 湛江湾海岸带资源开发管理现状 |
3.3.1 渔业资源开发管理现状 |
3.3.2 港口资源开发管理现状 |
3.3.3 临海工业产业开发管理现状 |
3.3.4 旅游资源开发管理现状 |
3.3.5 海域使用规划管理现状 |
3.4 湛江湾海岸带环境保护现状 |
3.4.1 海岸带综合整治及修复 |
3.4.2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
3.4.3 海洋渔业管理与执法 |
4 湛江湾海岸带综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4.1 海岸带综合管理政策法规不完善 |
4.2 海岸带综合管理协调机制不健全 |
4.3 海岸带资源开发过度 |
4.3.1 渔业资源减少 |
4.3.2 岸线滩涂缩减 |
4.4 海岸带环境污染与灾害严重 |
4.4.1 水质污染 |
4.4.2 垃圾污染 |
4.4.3 海洋赤潮灾害 |
4.4.4 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 |
4.4.5 风暴潮灾害 |
5 湛江湾海岸带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立法规划滞后和实施缓慢 |
5.2 部门协调低效和执行不力 |
5.3 人口与城市化集中海岸带 |
5.4 资源开发与保护相互矛盾 |
5.5 欠缺环保抗灾意识与能力 |
6 典型海岸综合管理经验借鉴 |
6.1 八打雁湾 |
6.1.1 实施项目前存在的问题 |
6.1.2 实施项目中应用的措施办法 |
6.1.3 实施项目后取得的实践成效 |
6.1.4 八打雁湾综合管理项目几点启示 |
6.2 胶州湾 |
6.2.1 胶州湾存在的问题 |
6.2.2 胶州湾采取的应对措施 |
6.2.3 胶州湾海洋环境管理成效 |
6.2.4 胶州湾综合管理经验 |
7 湛江湾海岸带综合管理优化策略 |
7.1 完善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政策法规 |
7.1.1 制定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政策 |
7.1.2 加快制定海岸带综合管理法规 |
7.2 健全海岸带综合管理制度机制 |
7.2.1 优化海岸带综合管理协调机制 |
7.2.2 创新海岸带综合管理经费保障机制 |
7.2.3 建立海岸带综合管理监督制度 |
7.3 优化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空间格局 |
7.3.1 坚持生态与发展和谐共生 |
7.3.2 坚持陆海统筹一体化建设 |
7.3.3 加强海岸带“三生空间”管控 |
7.4 发挥科技对海岸带综合管理的作用 |
7.4.1 发挥科技平台提升海岸带综合管理水平 |
7.4.2 利用科技创新促进海洋产业结构优化 |
7.4.3 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海岸带资源利用率 |
7.4.4 强化海岸带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撑 |
7.5 加强海岸带环境污染监控与整治 |
7.5.1 整治海岸带污染物乱入海排放 |
7.5.2 打击破坏海岸带环境资源行为 |
7.5.3 加强海岸带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
7.5.4 提高社会公众海岸带保护意识 |
8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10)盐城海岸带土地利用及其生态安全评价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海岸带研究现状 |
1.3 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现状 |
1.4 土地调控优化研究 |
1.5 文献述评与切入点 |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7 研究目的 |
1.8 技术路线 |
2 盐城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 |
2.1 土地利用变化概要 |
2.2 研究区域与数据方法 |
2.3 盐城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2.4 盐城海岸带围垦时空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盐城海岸带土地利用驱动机制研究 |
3.1 自然驱动因子 |
3.2 人口驱动因子 |
3.3 交通驱动因子 |
3.4 经济驱动因子 |
3.5 环境驱动因子 |
3.6 政策驱动因子 |
3.7 未来驱动因子 |
3.8 盐城海岸带土地利用驱动因子定量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4 盐城海岸带土地生态安全研究 |
4.1 概述 |
4.2 研究数据和方法 |
4.3 盐城海岸带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
4.4 盐城海岸带土地生态安全时间趋势分析 |
4.5 盐城海岸带土地生态安全空间异质性分析 |
4.6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5 盐城海岸带土地利用优化研究 |
5.1 概述 |
5.2 研究方法 |
5.3 盐城海岸带土地利用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海岸带综合调查与开发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海岸带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D]. 宗玮.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2]环珠江口海岸带国土空间发展潜力与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D]. 何韵. 广州大学, 2019(01)
- [3]典型区域海岸带综合承载力评估 ——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D]. 苏蔚潇.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1)
- [4]天津滨海新区围填海演进过程与岸线、湿地变化关系研究[D]. 穆雪男. 天津大学, 2014(08)
- [5]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D]. 熊永柱.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7(03)
- [6]近70年中国大陆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D]. 毋亭.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16(08)
- [7]基于陆海统筹的海岸带空间分区研究 ——以海口海岸带为例[D]. 张旭.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2020(01)
- [8]我国海洋经济研究的回顾与展望[D]. 孙智宇. 辽宁师范大学, 2007(02)
- [9]湛江湾海岸带综合管理优化研究[D]. 冯国艳. 广东海洋大学, 2019(02)
- [10]盐城海岸带土地利用及其生态安全评价与优化研究[D]. 王亮.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