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乐都六湾原始社会墓葬首次发掘初步收获

青海乐都六湾原始社会墓葬首次发掘初步收获

一、青海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葬第一次发掘的初步收获(论文文献综述)

蒋辉,胡佳琪,甄强[1](2021)在《柳湾墓地齐家文化墓葬三题》文中提出20世纪70~8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联合对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进行全面发掘,共发掘墓葬1714座[1]。1974~1978年发掘的1500座墓葬资料已发表[2],包括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墓葬257座、马厂类型墓葬872座、齐家文化墓葬366座及辛店文化墓葬5座,为研究河湟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至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学界已对柳湾墓地齐家文化墓葬分期[3]、年代[4]、文化因素[5]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但我们在学习与整理柳湾墓地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上述问题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故不揣浅陋,笔者拟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试图对柳湾墓地齐家文化墓葬的上述几个问题进行再分析。不当之处,望方家斧正。

沈百鸣[2](2021)在《黄河流域史前时期墓葬人殉、人牲辨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锐[3](2021)在《甘青彩陶的艺术人类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将甘青地区的彩陶纹饰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彩陶纹饰的产生与甘青地区的自然地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历史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密切。依据田野考察的第一手考察资料进行分析,运用考古学、历史学、图像学以及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探讨彩陶纹饰的产生、发展、演变与人类思想观念、审美观念的关系,分析复制彩陶生产者的彩陶制作逻辑和彩陶纹饰的人类学还原。论文总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关于甘青地区历史、地理、自然环境人文风土与习俗研究,首先对甘青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其次是根据相关文献分析甘青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和地质条件对彩陶的影响,分析地理文化视野下的甘青地区与彩陶文化的关联。最后是关于人文风土与习俗的研究,描述甘青地区的民族分布与社会文化,民间信仰与宗教文化以及民间艺术文化。第二章,基于彩陶纹饰的人类学研究,阐述彩陶纹饰的类型与分布,彩陶纹饰与民俗图案的对比研究并且对彩陶纹饰进行图像学分析。第三章,关于彩陶烧制的人类学研究,彩陶烧制技术,彩陶纹饰的绘制,第四章,审美习俗与生产习俗的人类学还原。

李君君[4](2021)在《黄河流域先秦时期拟形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河素有“中国母亲河”之盛誉,早在110万年前便有人类在此活动,至公元前221年时,这片流域已创造出无数的物质文明,拟形器便是其中一类。“拟形器即器形与器体合而为一的动物形象”,器物集实用、审美于一体,是先人智慧的体现,同时反映出历史文化的时代变迁。本文的研究立足于黄河流域先秦时期的拟形器,通过图像与文字资料的梳理发现,史前拟形器主要分布于青海、甘肃、山东等地,材质多为陶器,夏商拟形器多出土于山西、河南两地,材质以青铜为主,两周时期则集中在中下游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等地。根据题材、造型将拟形器分为人形拟形器、动物形拟形器两大类,动物形拟形器按动物种类又可分为走兽类、鸟禽类、水生类等。人形拟形器根据器形演变,可分为三期,前期多为人头壶,后期多为人形罐;动物形拟形器可分为五期,一期走兽类拟形器数量较多,二期鸟禽类拟形器上升,三期走兽类、鸟禽类数量相当,四、五期出现水生类拟形器。不同种类、不同时期拟形器的艺术特征也各具特色,史前拟形器造型简洁,装饰多类素面,而鸟禽类拟形器装饰则以几何图案为主;夏商时期,拟形器造型多变,装饰纹样繁重且粗糙,以回形纹居多;两周时期,无论是造型还是装饰,都较成熟细腻,东周时期出现错金银技术。通过与长江流域拟形器的对比发现,两区域自古便有交流,互有影响,史前黄河流域拟形陶器发展更加成熟,夏商时期两地拟形器风格相似,两周时期,长江流域开始形成简洁、清新的新风格。作为人类社会文化发展产物的拟形器,记录着先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变化,是先民们对人体、动物认知变化的重要依据,是人类思维方式演变的重要载体。先秦时期拟形器的发展演变,反映了其设计思想的变化,即从史前时期巫术、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等,到夏商时期的尊神重鬼、铸鼎象物的思想,再到两周时期的敬天法祖、人本主义思想的变化。拟形器是制器尚象理念的重要体现,通过对拟形器的综合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古代设计思想的演变与发展,便于更好的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

李胜军[5](2021)在《解读原始社会的密码——新石器时代陶人形器赏析》文中认为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大量陶人形器。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完整人体雕像或人体头部。二类是在某种器物口、肩、腹等部位雕饰人头或身体其他部位。三类是将整个器物塑成人形。陶人形器人像之性别、年龄、装饰等特征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本文拟就新石器时代陶人形器所反映的社会发展阶段、社会习俗及器物用途进行解读。

甄强,马骞,卢璐[6](2020)在《齐家文化及相关遗址出土双大耳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双大耳罐是分布于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中极具特征的标识性器物。通过对双大耳罐进行系统的类型学研究,结合地层关系、形制特征,将其划分为四期七段,并梳理出双大耳罐产生、壮大、鼎盛和衰落的发展演变进程。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周邻文化出土双大耳罐的详细对比,较为深入地探讨了齐家文化双大耳罐的源流、影响、用途等问题。齐家文化双大耳罐来源于菜园文化,向外输出到客省庄二期、西城驿和朱开沟文化的地域范围,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北地区青铜时代游牧民族双耳罐。双大耳罐主要用途为饮水(汤)器和墓葬随葬品,兼或产生了明器化的现象。

潘祎[7](2020)在《四坝文化墓葬及相关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墓葬是族群重要的文化载体。墓葬形制、埋葬方式、墓向、葬具及随葬品等反映当时族群的日常生活、思想观念及宗教信仰等,不同的族群有不同的墓葬习俗。四坝文化是河西走廊地区史前重要的考古发现,由于史前无文字(献)记载,墓葬便成为探讨四坝文化源流的唯一资料。目前可供研究的四坝文化墓葬资料丰富可观,即东灰山墓地、干骨崖墓地发掘报告皆已公布。基于前人有关四坝文化源流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墓葬习俗间比较这一视角考察,以四坝文化东灰山墓地及干骨崖墓地的墓葬为研究对象,先通过对四坝文化墓葬特征的梳理,总结与归纳了四坝文化的墓葬习俗,进行了系统、综合的研究;再将四坝文化的墓葬习俗与河西马厂类型文化、河西地区齐家文化、哈密天山北路文化、西北地区青铜时代等其他相关文化墓葬习俗以时间顺序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分析比较研究,考察出四坝文化与其他相关考古学文化墓葬习俗间的共性与异性;最后基于以上的分析总结,参考四坝文化的时空分布等有关的研究论述,从墓葬习俗的视角探讨了四坝文化与区域内其他相关文化的互动及其关系,四坝文化早期承袭了河西地区的马厂类型文化及齐家文化,并与同时期邻近的哈密天山北路文化、湟水流域的卡约文化等互动频繁,从此后的焉不拉克文化、沙井文化等文化的面貌看,四坝文化对其影响也较大。

方文清[8](2020)在《中原地区隋唐侍女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隋唐文明灿烂辉煌,是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高峰。隋唐时期形成了具有典型隋唐风格的文化体系。其中,丧葬文化是隋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隋唐人民丧葬意识的物质体现。研究丧葬文化是研究隋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随葬品中的侍女俑,一方面在隋唐丧葬制度中有着较为重要的固定地位,另一方面作为陶俑本身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然而,侍女俑的研究价值不仅仅局限于丧葬文化,作为侍女俑社会原型的隋唐侍女群体,也有着独特的社会身份与地位。本文以隋唐时期中原地区的侍女俑为研究对象,对中原地区各区域的侍女俑进行类型学研究与分期,探析其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对侍女俑的造型特点进行分析,并对隋唐时期中原地区侍女俑所反映的社会问题进行探析。文章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主要围绕“随葬品”“俑”“隋唐女性”等关键词汇,对选题意义进行阐述。其次,对文章的研究对象进行概念界定,确定文章的研究时间范围为隋唐时期,研究对象为墓葬出土的侍女俑,研究地域范围为中原地区,包括今洛阳市区、孟津、偃师等河南11个市、县。再次,对迄今为止发现有隋唐时期侍女俑的中原墓葬按所属地区进行大致整理,梳理以往学术界关于陶俑、隋唐俑、隋唐女俑的研究论述。最后,确定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首先对隋唐时期中原地区侍女俑进行型式划分与分期。文章把服饰特征作为划分侍女俑型式的依据。中原地区隋代出土侍女俑的墓葬数量少且较为集中,故对中原地区隋代侍女俑进行整体的型式划分与特点归纳。至于唐代,文章则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期,分别归纳中原各区域隋唐各期侍女俑的时代特征。在此部分的结尾,大致梳理了中原地区隋唐侍女俑形象演变的过程。第三部分为中原地区隋唐侍女俑的造型特点研究。首先,围绕发式、衣着等角度论述中原地区隋唐侍女俑发型服饰多元化的特点,重点讨论了例如“袒胸”“胡化”“风帽”的典型的隋唐衣着风格。其次,从侍女俑身上体现的“生活与世俗元素”“雕塑技巧与色彩搭配”和“写意传神”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原地区隋唐侍女俑形象的生活化与写意化。第四部分为隋唐时期中原地区出土侍女俑墓葬的随葬俑葬制与墓主身份问题的探讨。首先,讨论了隋唐时期中原地区出土侍女俑墓葬的随葬俑种类、数量与形制问题。认为中原地区出土的随葬俑形制符合隋唐时期的整体特点,同时呈现着中原地区的独特面貌,在中原地区内部也存在着区域性差异。其次,文章通过整理隋唐时期中原地区随葬侍女俑的墓主身份,探讨了有关于隋唐朝廷选拔官员方式的问题。笔者认为,集团、阶级和统治者个人原因都会影响到朝廷政策的颁布和官员的选拔任用。第五部分为隋唐时期婢女身份地位问题的探讨。分析论证了隋唐时期婢女群体呈现着整体数量增加、质量提高、工作内容多元化等特点。得出的结论是,隋唐时期的法律和现实生活中,婢女群体的身份得到了些许提升,但仍处于被剥削压迫的卑贱地位。最后,对文章关于隋唐时期中原地区侍女俑的论述进行总结,指出文章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笔者认为隋唐侍女俑在中国陶瓷史和隋唐丧葬制度中皆有着重要地位。通过研究发现,中原地区出土的隋唐时期侍女俑拥有着较一致的发展脉络,但是中原地区中的各个区域或存在着些许不同。侍女俑的形态特征鲜明,制造技艺精湛。中原地区随葬侍女俑墓葬出土随葬品的特征可以反映出中原地区乃至隋唐王朝的一部分丧葬习俗和观念。随葬侍女俑的墓主和配偶的身份,一定程度可以反映出隋唐政治局势。侍女在隋唐时期的社会地位通过侍女俑也可得到一些体现。隋唐时期侍女身份地位得到了些许提高,但仍卑贱低微。创新之处在于把今河南省范围出土的隋唐时期侍女俑进行了梳理,并做了考古学和艺术学研究。不足之处在于笔者研究材料的获取途径较为单一,侍女俑类型学分析不够成熟,陶俑艺术理论分析有所欠缺。

周存云[9](2020)在《柳湾,闪耀在湟水岸畔的文明曙光》文中指出1世界总是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奇。1974年秋,当时还是柳湾大队的社员们在平地造田、挖渠引水时发现一处墓地遗址。这一重大发现引起了文物考古部门的高度重视,当时的省文物管理处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考古队联合组成发掘队伍,进驻柳湾进行发掘。中国现代考古学产生以后,人们对新石器时代的了解,首先是在黄河流域开始,如河南、陕西一带的仰韶文化,甘肃的马家窑文化,山东的大汶口文化,以及衍伸于陕西、河南、山东的龙山文化。而在黄河上游的支流

辜雪梅[10](2020)在《马家窑文化居址与墓葬空间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马家窑文化遗址环境空间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居址结构和墓地布局与选址分析,探讨居址与墓葬的空间关系,以及分析这种居葬空间关系形成与变化的原因。分析表明,马家窑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与北部、陇中黄土高原、以及河西走廊的堆积平原区域,海拔在1500—2500米之间,遗址分布的坡向以北向、南向与东向为主,坡度区间为0—16°,主要位于距河流10000米范围以内。在居址结构与墓地布局上,从石岭下类型到马厂类型,马家窑文化居址结构都是一种混杂分布的形态,但从部分叠置型遗址分析来看,在长期的连续发展中居址内部功能区分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马家窑文化墓地的选址总体上背山面水,与居址相比,墓葬多分布在更靠近河流的台地前缘地带,且墓地在布局上普遍具通过墓葬之间排列间隔或是以自然地形为界来划分墓区或墓群的现象。通过马家窑文化居葬共存遗址的分析表明,居址与墓葬的空间关系可以概括为居址葬、居葬混杂与居葬分离三种模式,经历了由混杂、到半混杂半分离、再到以自然地形为间隔的完全分离的三个发展阶段。部分公共墓地中居址分布的线索也表明越到马家窑文化后期,居址与墓地分离的程度就越彻底。不同形态的聚落中的居葬空间关系表明,代表聚落发展不同阶段的散点式聚落与并列式聚落分别表现为居葬混杂与居葬分离的两种居葬空间关系。在居葬空间关系的成因上,本文认为马家窑文化居葬空间关系由混杂走向分离是聚落功能区分化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受方位尊避与趋吉避凶的原始丧葬观念的影响。

二、青海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葬第一次发掘的初步收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海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葬第一次发掘的初步收获(论文提纲范文)

(3)甘青彩陶的艺术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三)国内关于甘青地区研究的数据可视化
    三、选题目的和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历史、地理、自然环境、人文风土与习俗研究
    一、甘青地区历史综述
        (一)甘青地区石器时代的历史
        (二)甘青地区夏商周时期的历史
        (三)甘青地区秦汉至明清时期的历史
    二、甘青地区自然环境地理地质条件
        (一)地形地貌与气候特征
        (二)土壤植被与河湖水系
    三、甘青地区的民族分布与社会文化
        (一)甘青地区的民族分布
        (二)甘青地区的社会文化
    四、甘青地区民间信仰与宗教文化
        (一)甘青地区的民间信仰
        (二)甘青地区的宗教文化
    五、甘青地区民间艺术文化
        (一)甘肃地区的民间艺术文化
        (二)青海地区的民间艺术文化
第二章 彩陶纹饰的人类学研究
    一、彩陶纹饰类型与种类分布
        (一)彩陶纹饰的类型
        (二)彩陶纹饰的种类分布
    二、彩陶纹饰与民俗图案对比研究
        (一)彩陶蛙纹、剪纸蛙纹与刺绣蛙纹的对比研究
        (二)彩陶万字纹、剪纸万字纹与刺绣万字纹的对比研究
        (三)彩陶葫芦纹、剪纸葫芦纹与刺绣葫芦纹对比研究
    三、彩陶纹饰的图像学分析
        (一)马家窑类型彩陶纹饰图像学分析
        (二)半山类型彩陶纹饰图像学分析
        (三)马厂类型彩陶纹饰图像学分析
第三章 彩陶烧制的人类学研究
    一、彩陶烧制技术
        (一)临洮闫建林彩陶烧制技术
        (二)临洮雷智勇彩陶烧制技术
        (三)临夏马黑麦彩陶烧制技术
    二、彩陶纹饰的绘制
第四章 审美习俗与生产习俗的人类学还原
    一、审美习俗的人类学还原
    二、生产习俗的人类学还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黄河流域先秦时期拟形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时空范围界定
        1.2.2 相关概念界定
        1.2.3 研究对象界定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目的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拟形器的发现概况
    2.1 史前时期的发现概况
        2.1.1 青海地区主要发现
        2.1.2 甘肃地区主要发现
        2.1.3 陕西地区主要发现
        2.1.4 山东地区主要发现
        2.1.5 其他地区主要发现
    2.2 夏商时期的发现概况
        2.2.1 山西地区主要发现
        2.2.2 河南地区主要发现
        2.2.3 其他地区主要发现
    2.3 两周时期的发现概况
        2.3.1 陕西地区的主要发现
        2.3.2 山西地区的主要发现
        2.3.3 河南地区的主要发现
        2.3.4 河北地区的主要发现
        2.3.5 其他地区的主要发现
第3章 拟形器的分类分期
    3.1 人形拟形器
        3.1.1 人头形拟形器
        3.1.2 人身形拟形器
    3.2 动物形拟形器
        3.2.1 走兽类拟形器
        3.2.2 鸟禽类拟形器
        3.2.3 水生类拟形器
    3.3 分期研究
        3.3.1 人形拟形器的分期
        3.3.2 动物形拟形器的分期
第4章 拟形器的艺术特征
    4.1 人形拟形器的艺术特征
        4.1.1 造型样式
        4.1.2 装饰风格
    4.2 动物形拟形器的艺术特征
        4.2.1 造型样式
        4.2.2 装饰风格
第5章 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先秦拟形器的比较研究
    5.1 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史前拟形器的比较研究
        5.1.1 史前时期长江流域主要发现
        5.1.2 造型比较
        5.1.3 装饰比较
    5.2 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夏商拟形器的比较研究
        5.2.1 夏商时期长江流域主要发现
        5.2.2 造型比较
        5.2.3 装饰比较
    5.3 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两周拟形器的比较研究
        5.3.1 两周时期长江流域主要发现
        5.3.2 造型比较
        5.3.3 装饰比较
第6章 拟形器的设计思想研究
    6.1 史前拟形器的设计思想研究
        6.1.1 原始巫术
        6.1.2 生殖崇拜
        6.1.3 图腾崇拜
    6.2 夏商拟形器的设计思想研究
        6.2.1 尊神重鬼
        6.2.2 铸鼎象物
    6.3 两周拟形器的设计思想研究
        6.3.1 敬天法祖
        6.3.2 民本思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获奖及社会评价

(5)解读原始社会的密码——新石器时代陶人形器赏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隐喻母系氏族社会代表性器物——陶女性人形器
二、隐喻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器物——陶双性特征人形器
三、隐喻父系氏族社会的典型器物——雕塑男性人形陶器
四、隐喻原始家庭观念的已经形成的典型器物——秦安大地湾雕塑多人头像彩陶器
五、新石器时代陶人形器用途探析

(6)齐家文化及相关遗址出土双大耳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类型学研究
    (一)甲类
    (二)乙类
二分期与年代
三渊源与发展
四用途与影响
    (一)用途
    (二)影响
六结语

(7)四坝文化墓葬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重点、难点(局限性)、创新点
    四、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四坝文化墓地概况与分期
    第一节 四坝文化墓地概况
    第二节 四坝文化墓地的发掘概况
    第三节 四坝文化墓葬的分期与年代
第二章 四坝文化墓葬特征梳理
    第一节 墓葬形制
    第二节 墓向、埋葬方式及葬具
    第三节 随葬品考察
    第四节 四坝文化墓葬基本特征
第三章 四坝文化墓葬比较研究
    第一节 四坝文化墓葬与河西马厂类型文化墓葬的比较
    第二节 四坝文化墓葬与河西地区齐家文化墓葬的比较
    第三节 四坝文化墓葬与哈密天山北路文化墓葬的比较
    第四节 四坝文化墓葬与西北地区青铜时代其他相关文化墓葬的比较
第四章 由墓葬习俗看四坝文化与区域内其他相关文化的互动及其关系
    第一节 四坝文化的渊源
    第二节 四坝文化与同时期区域内其他文化的互动
    第三节 四坝文化的发展去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中原地区隋唐侍女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发现与研究现状
第二章 中原地区隋唐侍女俑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 中原各地区隋唐侍女俑的型式划分与分期
    第二节 中原地区隋唐侍女俑形象的演变
第三章 中原地区隋唐侍女俑的造型特点
    第一节 中原地区隋唐侍女俑发型服饰多元化
    第二节 中原地区隋唐侍女俑形象的生活化与写意化
第四章 中原地区出土侍女俑墓葬的随葬俑组合情况及墓主身份探讨
    第一节 中原地区出土侍女俑墓葬的随葬俑组合情况探讨
    第二节 中原地区出土侍女俑墓葬的墓主身份探讨
第五章 隋唐时期婢女群体的整体特点和社会地位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9)柳湾,闪耀在湟水岸畔的文明曙光(论文提纲范文)

1
2
3
4
5
6
7
8
9

(10)马家窑文化居址与墓葬空间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综述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3 马家窑文化遗址的发现与分布
第一章 马家窑文化遗址的自然地理环境
    1.1 坡度与坡向分析
    1.2 遗址域高程分析
    1.3 河流缓冲区分析
    1.4 小结
第二章 马家窑文化居址与墓葬空间关系
    2.1 居址结构分析
    2.2 墓地选址与布局特征
        2.2.1 墓地选址特征
        2.2.2 墓地布局特征
    2.3 居址与墓葬空间关系
        2.3.1 居葬共存遗址分析
        2.3.2 公共墓地居葬关系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马家窑文化居址与墓葬空间关系相关问题讨论
    3.1 马家窑文化聚落形态分析
        3.1.1 聚落形态分类
        3.1.2 不同形态聚落中的居葬空间关系
    3.2 居葬空间关系形成原因试析
        3.2.1 聚落功能区分化
        3.2.2 原始丧葬观念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青海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葬第一次发掘的初步收获(论文参考文献)

  • [1]柳湾墓地齐家文化墓葬三题[J]. 蒋辉,胡佳琪,甄强. 边疆考古研究, 2021(01)
  • [2]黄河流域史前时期墓葬人殉、人牲辨析[D]. 沈百鸣. 西北大学, 2021
  • [3]甘青彩陶的艺术人类学研究[D]. 王锐.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4]黄河流域先秦时期拟形器研究[D]. 李君君. 郑州轻工业大学, 2021(07)
  • [5]解读原始社会的密码——新石器时代陶人形器赏析[J]. 李胜军. 中国民族博览, 2021(07)
  • [6]齐家文化及相关遗址出土双大耳罐研究[J]. 甄强,马骞,卢璐. 四川文物, 2020(05)
  • [7]四坝文化墓葬及相关问题研究[D]. 潘祎.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中原地区隋唐侍女俑研究[D]. 方文清. 南京大学, 2020(02)
  • [9]柳湾,闪耀在湟水岸畔的文明曙光[J]. 周存云. 青海湖, 2020(05)
  • [10]马家窑文化居址与墓葬空间关系研究[D]. 辜雪梅. 兰州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青海乐都六湾原始社会墓葬首次发掘初步收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