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新种茶园若干问题探讨

四川盆地新种茶园若干问题探讨

一、四川盆地新植茶园中若干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葳[1](2018)在《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城乡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成为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中国古代千姿百态的“山—水—城”寄托着人们的家园情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古代福州是公认的“山—水—城”典范。它代表着城市设计与自然系统的完美结合,也显示了百姓生活与山水环境的密切联系。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重点探讨了传统山水文化影响下古代福州的城市发展与风景演变。文章简要分析了福州的地理区位与自然基础,以明确其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特征;概述了中国历代都城的营城实践,以此作为福州古代城市发展的经验来源;从先秦、秦汉、魏晋、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六个历史阶段全面梳理了福州古代城市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福州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为了探讨物质空间与人文精神的互动关系,本文提出了山水风景体系的概念,并将其视为为山水格局、世俗空间、艺术表达三个层次耦合叠加的结果。其中,山水格局包括自然天成的山形水势、因地制宜的农田水利、合形辅势的景观要素和雅俗共赏的风水模式;世俗空间包括政治空间、交通空间、生产空间和游赏空间;艺术表达包括时令风俗、诗画八景和跨时空对比。通过这三个层次的综合解析,以期全面、生动地展现福州山水风景体系中,山水科学、山水美学与山水空间的互动关系。文章进而从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等方面,归纳了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面对中国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文章尝试从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价值互补的角度,提出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四个保护发展路径。分别是: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思路创新:基于风景园林的视角,聚焦山水文化与营城实践的互动关系,归纳古人因借山水、融于山水的空间实践与价值认知;(2)方法创新:借鉴并完善了乡土景观的层状叠加体系,用以探寻历史形态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内涵;(3)成果创新:整合历史、地理、文学、民俗等多方面研究成果,完善福州传统人地关系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陈正武,赖飞,刘红梅,曹雨,陈娟,段学艺,高秀兵,王家伦[2](2012)在《茶树无性系良种山地适应性栽培研究》文中指出为提高贵州山地茶园无性系良种比率,建立优质、高效茶园,2008年底,从福建、浙江、安徽、湖南、四川引进20个无性系茶树良种与贵州省茶叶研究所新培育的7个新品系,以国家级绿茶标准品种‘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其移栽成活率、树冠性状、定型修剪枝叶重、品质性状与耐寒性进行田间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贵州山区栽培的茶树品种。结果表明,试验各品种(系)修剪枝叶重均超过对照,预示有高产潜力,但耐寒性均未超过对照品种;特异品种品质突出,但其他性状表现较差;综合性状好的品种(系)有‘中茶108’和‘苔选03-22’。综合考虑认为,适宜贵州种植的特早生品种有‘龙井43’、‘乌牛早’,早生品种有‘苔选03-22’、‘中茶102’、‘中茶108’、‘中茶302’、‘龙井长叶’、‘浙农117’,中生品种有‘苔选03-10’、‘槠叶齐’等品种(系),‘白叶1号’等可在特定茶区种植。

王俊鸿[3](2011)在《汶川地震羌族移民异地安置和生计方式转型——四川省邛崃市木梯村和直台村田野考察报告》文中研究说明一年多来,汶川地震羌族移民异地安置工作已经结束,在邛崃南宝山居住的人们已经逐渐适应了永久定居点的生活。然而,由于定居地与迁出地在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羌族移民文化适应中的困境主要体现为未能充分利用南宝山当地的资源,借助现有生计方式来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本考察报告将从南宝山异地安置政策和产业规划出发,着重考察羌族移民的生计转型及对家庭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影响,并结合南宝山当地农民生计方式的访谈资料,对异地安置点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郝建华[4](2008)在《部分菊科入侵种的有性繁殖特征与入侵性的关系》文中提出生物入侵是自然生态系统面临的最重要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它不仅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威胁着全球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菊科是我国种子植物中最大的科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入侵种最多,危害最为严重的科。本文经过实地调研和全面查阅文献,共整理出入侵我国的菊科种58种,其中12个种已被列为2007年新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本文对中国12个菊科入侵种的繁育系统、3个入侵种的有性繁殖特征与入侵性的关系、10个入侵种的瘦果的特性对入侵性的贡献进行了研究。目的是阐明部分菊科入侵种的繁殖特征,为菊科入侵种的管理提供有益的基础信息。Baker认为,具有单亲繁殖特征的种在长距离扩散后,比那些依赖于双亲繁殖或传粉者的种更容易成功建群,这个论述被称为Baker定律。有关Baker定律在外来入侵种中的适用性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随机选择了12个菊科入侵种,即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um或Eupatorium adenophora)、胜红蓟(Agratum conyzoides).钻形紫菀(Aster subulatus)、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野塘蒿(Conyza bonariensis)、小蓬草(C.canadensis)、苏门白酒草(C.sumatrensis)、线叶金鸡菊(Coreopsis lanceolata)、一年蓬(Erigeron annuus)、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续断菊(Sonchus asper)和苦苣菜(S.oleraceus),对它们的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中的10个种(占83.3%)具有自交亲和和自交结实特性。结实率的统计分析和花粉一柱头的亲和性试验的综合分析表明,这12个入侵种中,2个种即紫茎泽兰和一年蓬(占16.7%)为无融合生殖,3个种即胜红蓟、小蓬草和苏门白酒草(占25%)为自体受精,5个种即野塘蒿、钻形紫菀、三叶鬼针草、续断菊和苦苣菜(占41.7%)为部分自体受精,2个多年生菊科入侵种即线叶金鸡菊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占16.7%)为自交不亲和种。线叶金鸡菊和加拿大一枝黄花虽然自交不亲和,但它们可通过发达的根状茎进行繁殖。以上结果表明,(1)Baker定律适用于本研究中的所有12个菊科入侵种,它们或者进行营养繁殖、或者通过形成不需要异株配子或传粉者的种子进行繁殖。(2)12个种中的10个种(占83.3%)在套袋的花序中结出了可育瘦果,并且其结实率在40%以上,表明通过自体受精、自动自交和无融合生殖产生种子的自交结实方式在这些菊科种的成功入侵中起重要作用。(3)对这12个入侵种的繁育系统与其入侵性相关性的分析表明,繁育系统与入侵性的强弱和危害程度方面存在着极高的相关性:繁育系统为无融合生殖或自体受精的几个种在相关文献中大多被列为入侵性强的种,如紫茎泽兰、一年蓬、胜红蓟、小蓬草和苏门白酒草,而繁育系统为部分自体受精或自交不亲和的几个一年生种,如野塘蒿、钻形紫菀、三叶鬼针草、续断菊、苦苣菜被列为入侵性一般的种。(4)对本研究的结果和已发表的资料的分析表明,12个一年生菊科入侵种中,11个具有两性花的种均可自交亲和或无融合生殖,具备自交结实的特性。12个多年生菊科入侵种中,除3个无融合生殖种外,其余的9个种显示出自交不亲和或不完全自交不亲和的特性。因而,自交结实在植物入侵中起重要作用的观点可能更多地与一年生菊科入侵种相关。为进一步了解菊科入侵种的繁殖生物学特性在其成功入侵中的作用,对具有不同花序类型、开花时期不同、主要依靠种子进行繁殖的苏门白酒草、续断菊和三叶鬼针草的繁殖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内容包括头状花序和小花的生物学特征和开花动态、花粉/胚珠(P/O)比、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交配系统等以及不同交配方式所产生的种子的萌发率,并对这些繁殖特征与入侵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3个入侵种均为自交与异交混合型交配系统,具有同花序内自交结实的能力和灵活的交配机制,这些繁育系统的特征有利于其成功入侵。(2)它们所具有的持续结实或大结实量、高结实率、以及种子的高萌发率和扩散能力等特性在与当地种的竞争和促进入侵方面有重要作用。(3)苏门白酒草和续断菊均有多种昆虫访花,昆虫的访花活动为这些同花序自交亲和的入侵种提供了受精的机会,可避免缺乏专化传粉者、从而降低交配成功率的缺陷。此外,还对测定花粉活力时应当注意的问题和整个头状花序中雄蕊先熟现象进行了探讨。本论文还对部分菊科入侵种的种子的扩散特性和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测量不同种种子的物理特性和冠毛特性以及在静止空气中的沉降速度和扩散潜力。另外,在室内和野外埋藏下种子萌发情况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分析,对这些入侵种的萌发能力和幼苗建群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个被研究的菊科入侵种种子的沉降速度从快到慢依次为:胜红蓟、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一年蓬、紫茎泽兰、钻形紫菀、续断菊、苦苣菜、野塘蒿、小蓬草和苏门白酒草,表明其被动传播的能力由弱变强。沉降速度与其种子的千粒重(带冠毛)和冠毛性状中的任一单独性状都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各种性状综合作用的结果。相关性分析表明,种子的传播能力与种子的千粒重有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0.4767,p=0.0038),与冠毛长度、冠毛数量和冠毛上的倒钩对数均成显着负相关。光照培养箱中的萌发实验的结果表明,在25℃、12h光照的情况下,除钻形紫菀和一年蓬以外,被研究的其它8个种的终萌发率的超过了50%,而且都显示出早期快速萌发的特点。对10个种的累积萌发趋势进行了曲线回归分析,对应的最佳模型均为三次曲线方程。不同埋藏深度下种子萌发实验的结果表明,8个菊科入侵种的种子在表土的萌发率均最高,随着覆土厚度的增加,种子的萌发率逐渐降低,当覆土厚度超过3cm以上时,所有种子均不能萌发;种子在不同的埋藏深度的萌发情况与种子的大小和萌发能力,较大的或萌发能力强的种子破土能力相对较强。上述种子传播能力和种子萌发特性等的研究结果,可为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除和控制其蔓延提供理论依据。

李志民[5](2008)在《谈生态茶园建设》文中指出文章分析了影响安溪茶叶质量的因素,结合实际,提出了生态茶园建设。生态茶园建设通过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以节肥、节药、节水、节能为突破口,推广应用节约型农业技术。

黄文清[6](2008)在《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一退两还”(即退耕还林还草)是我国于世纪之交在西部地区实施的一项战略性措施,不仅对西部区域经济发展,而且对全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由于“一退两还”工程实施区绝大部分是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生态环境十分恶劣、人地关系严重失调的山区、丘陵区以及荒漠区,使得该工程在客观上便具有了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性质。然而这个双重性质却难以通过西部落后地区自身的循环来实现,必须在强大的外部力量的推动下来促使“退得下、还得上、保得住、不反弹”格局的全面建立。为此,中央政府特出台了以经济补偿为核心的“一退两还”政策,确保了该工程的良好运行。但是,由于该工程是一项关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食安全保障、农民脱贫致富和生态环境治理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其生态目标要求其政策必须保证这项工程长期有效的实施,否则既达不到预期目标,又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与此同时,大量的分析研究发现,在实际操作中尤其在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问题带来的压力下,“一退两还”政策的持续稳定性受到冲击。第一个“258”补偿期即将结束时,退还地区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新旧结构的衔接与均衡问题,生态与经济难以在短期内实现良性循环。因此,建立可持续的补偿机制,便显得十分必要。为此,在按照既定政策解决好目前补偿问题的同时,应加强对补偿期结束后的预期研究,即探讨后补偿问题,以便从整体上完善“一退两还”政策,增强政策整合后的整体效用和长期效用,以保证“一退两还”生态目标的最终实现。这对于奠定西部地区的发展基础,为东中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空间,并由此引领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协调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后补偿作为一种在现行的既定补偿政策效用期结束后根据发展需要而采取的再补偿形式,与现行补偿政策相比,其未来实施既是对既定政策的一种继续,也是对政策在更大范围内的调整与完善。由于二者在背景、对象与环境等方面已存在差异,后补偿与现行补偿相比,在补偿标准、补偿主客体、补偿方式与途径等方面也应存在区别。如现行补偿侧重于对目前工程项目的贯彻和落实,属于任务型,而后补偿则应从促使和实现退还地区可持续发展以及确保退还效益和彻底解决退还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的角度出发,更侧重于制度型。这对西部地区在退还工程中有效维护国家宏观目标的实现,同时促使区域经济和农户个体目标的顺利达成,实现西部地区的脱贫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论文的基本框架可以分为四大部分共计十章内容。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全文的引子,包括第1、2、3章。其主要内容与结论为:(1)概述了本研究的时代背景与选题意义,评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发展动态,重点对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一退两还”补偿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归纳。提出了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假设、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并对研究中使用的数据来源进行了说明;(2)重点运用公共物品与外部性理论、自然资源价值理论、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效率与公平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主要原理对西部地区实施“一退两还”经济补偿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在为现行的“一退两还”补偿机制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的同时,也为全面构建“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3)从整体上对西部地区实施“一退两还”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和经济背景进行了分析,并借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观,从理论上论证了“一退两还”生态补偿机制对西部地区实现生态改善和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第二部分为本文的主体,由4、5、6三章构成。(1)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综合指数评价法和偏离.份额分析法(SSM)等多种方法,以调查的截面数据和农村固定观察点1992-2006年的时序数据为基础,对西部地区“一退两还”补偿机制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从实证上论证了“一退两还”补偿机制的实施对西部地区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揭示了该机制所存在的诸多缺陷及其对预期目标实现的影响;(2)从理论上分析了切实巩周“一退两还”成果的关键在于建立新的产业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西部地区新产业结构得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其进行了预测,得知在既定补偿机制下西部地区真正构建起新的具有良性循环的产业结构,需要到2020年左右,并且急需大量的农业投入以及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3)通过借鉴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在“一退两还”补偿过程中的主要经验,构建了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的理论框架,并将该理论框架确定为两个组成部分:由公共财政补偿手段和市场化补偿手段构成的“一退两还”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及其配套支撑体系。第三部分包括第7、8、9三章,为本研究的落脚点。其主要内容与结论为:(1)基于公共财政补偿的视角,对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的原则、补偿主体与对象的范畴、补偿额度与期限、补偿资金筹集渠道与补偿方式等进行了探讨,并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评估出处于长江中游的武汉市居民对“一退两还”提供的生态效益的支付意愿为103.10-175.76元/(a·户);(2)基于市场手段补偿的视角,通过借鉴国际上森林生态效益市场化补偿的主要经验,并结合“一退两还”工程实施情况,认为可以通过开展碳汇贸易、森林水文服务交易、建设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等3种市场化手段来获得生态建设的补偿资金;(3)基于政策整合后的整体功能大于单个政策的局部功能的视角,从生态建设和反贫困的角度分析了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的配套支撑体系,为早日将“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贯彻实施并保证其顺利运行提供经济、制度、政策和法律保障。第四部为第10章,为全文的结论部分。在前文的基础上,重点归纳了本研究的主要思想,揭示了本文的创新性及其不足,并展望了未来进一步研究的设想。通过以上章节内容的分析,可以归纳出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研究视角上,直接从西部地区的经济条件和生态区位的现实情况出发,将目标定位在我国既定“一退两还”补偿政策实施期结束后西部落后地区的发展及其生态建设长期效用的巩固上,并对如何实施后期补偿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从而使本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为研究成果的前瞻性奠定了基础。2.研究方法上,直接引入了灰色系统方法对西部退还地区构建新产业结构所需的时长和资源量进行了科学的预测,得到在既定补偿机制下西部地区需要到2020年左右才有可能真正构建起新的具有良性循环的产业结构,并且急需大量的农业投入以及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引入了CVM条件评估方法,评估出处于长江中游的武汉市居民对“一退两还”提供的生态效益的支付意愿为103.10.175.76元/(a·户)。3.研究结论上,通过分析证实了西部退还地区在既定补偿期结束时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和构建起新产业结构,并提出了“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的概念,以及西部退还地区在既定发展环境与条件下新产业结构得以构建所需的时间与资源量。此外,本文在优化“一退两还”公共政财补偿途径的同时,重点提出了碳汇贸易、森林水文服务交易及生物柴油原料林生产基地建设等三种“一退两还”市场化补偿途径,并增加了配套支撑体系的分量,从而为全面深化、拓展和完善生态补偿理论以及贫困地区的发展理论做出了一定贡献。

梁兴[7](2006)在《中国南方海相改造型盆地含油气保存单元综合评价》文中指出中国南方海相中、古生界沉积盆地已不复存在,现今残存构造-沉积实体的基本性质是多旋回叠合构造改造型残留盆地,中燕山期以来的后造山期强大的陆内造山运动和盆山脱耦作用对印支期以前的海相沉积盆地和印支-早燕山期同造山期前陆盆地的强烈破坏与改造是南方海相盆地演化的重要特色。面对地质构造十分复杂、盖层剥蚀严重、水文开启程度高的中国南方海相新区,“油气保存条件”是油气勘探与综合评价的关键。通过最近十年的南方海相勘探实践与系统总结,提出在海相盆地(区块)评价优选和勘探部署过程中引入并应用赋予具备整体封闭保存体系和含油气系统新内涵的“含油气保存单元”概念。指出含油气保存单元已经成为一种以整体封闭保存条件研究为核心的油气成藏研究体系,适合于构造复杂、水文开启程度高、断层发育的构造改造型残留盆地,这对南方海相有利勘探区块评价和勘探靶区优选既现实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有科学的理论意义。 认为南方海相油气能否得以成藏并保存到今,取决于整体构造框架下的宏观封闭保存体系、烃充注源、圈闭与储层、成藏要素在时空上的有效匹配关系等4个方面因素的有效匹配。明确提出整体封闭体系、圈闭、含油气目的层系是构成含油气保存单元的3个基本要素,可以从赋存油气藏目的层系之上的区域盖层覆盖程度、遮挡条件和封闭保存体系的顶界等3个方面入手圈定含油气保存单元的分布范围。以整体封闭保存体系的有效区域盖层与含油气系统存在的成生关系为基础,将含油气保存单元划分出持续型、重建型(包括沉积重建型和构造重建型)、保持型、残留型(包括剥蚀残余型和构造肢解型)等4种基本类型。 提出了以现今含油气系统能否得以形成和保存的整体封闭保存条件为核心进行海相含油气保存单元评价的新思路,强调在勘探初期阶段只能以整体封闭保存条件作为南方海相盆地(区块)评价优选的关键。强调整体封闭保存条件研究,应围绕盆地构造演化这个决定根本的主线,从区域盖层、烃充注源、储集层、圈闭等因素的“时空匹配”来动态地(正演)研究现今含油气系统的形成与展布,从含油气系统形成后所经历的构造运动强弱、成藏时间早晚、区域盖层保存状况和水文地质条件、储层有机流体等方面来描述(反演)现今含油气系统赖以存在的整体封闭保存条件,以盖层、抬升剥蚀、褶皱断裂、岩浆活动等宏观性地质条件和油气流体、水文地质与水化学场、地温与地电化学等微观封存能力标志为手段进行含油气保存单元的综合评价。

郑洲[8](2006)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四川茶叶生产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四川,是我国、也是世界茶树发源地之一。早在西周时期,四川便已经开始人工栽培茶树、生产茶叶了;西汉时期,四川茶叶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的商品物质在市场上流通;唐宋时期,是四川茶叶生产发展的鼎盛时期,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后经明清时期的缓慢发展,四川茶叶生产开始逐步下降;至民国,四川茶叶生产发展处于衰落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夕,四川茶叶生产已极度衰落,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四川茶叶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了恢复四川省茶叶生产,党和人民政府在政治、经济及生产技术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四川省茶叶生产的政治领导、经济扶持和技术指导等,迅速恢复了四川省的边茶、红茶及绿茶(在本文主要是指名茶)生产。到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时,四川省茶叶产量达三十三万担,超过历史最高生产水平。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至六十年代中期,四川省茶叶生产本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恢复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可是,四川省茶叶生产却处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状态。其中固然有自然灾害影响等不可抗拒的因素,但是,更多地在于当时人民政府在政治指导上的失误,片面强调“以粮为纲”指导思想的结果,未能正确处理好粮食生产与茶叶生产二者间的关系。 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四川在恢复茶叶生产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取得的成效,同时也分析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至六十年代中期四川省茶叶生产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研究,得出了“人民政府

黄苹,蒋光藻[9](2002)在《四川盆地新植茶园中若干问题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四川作为全国主要产茶省份之一,目前正在实施"南茶"工程,到2005年,在全省建成6 7万hm2优质茶园。笔者对四川的103个产茶县新植茶园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总结和分析了目前四川新植茶园的现状,包括新植茶园的管理模式、种植模式、茶树品种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结合茶叶发展趋势和现行的无公害茶叶要求,提出了四川新植茶园的对策,即科学规划,提高科技含量,高标准建成有机茶园;采用新的种植模式,在生物多样性基础上合理布局园区;重视茶园基本建设;重视茶树品种和管理技术等措施。

二、四川盆地新植茶园中若干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盆地新植茶园中若干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对现代城市问题的反思
        1.1.2. 对古代人居智慧的挖掘
        1.1.3. 跨学科交流的研究趋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探究古人营城中的风景立意
        1.2.2. 完善“山—水—城”研究方法
        1.2.3. 系统解读福州传统人地关系
    1.3. 重要概念辨析
        1.3.1. 山水文化
        1.3.2. 山水风景体系
    1.4. 研究对象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1.5.1. 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1.5.2. 不同视角的中国古代城市研究
        1.5.3. 重视东方特征的传统意象研究
        1.5.4. 古代福州山水风景的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2. 福州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2.1. 地理区位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1.2. 省域/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2. 自然环境基础
        2.2.1. 地质形成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条件
        2.2.4. 水文条件
        2.2.5. 土壤条件
    2.3. 小结
3. 福州城市发展背景与历史沿革
    3.1. 中国古代营城实践与山水的互动关系
        3.1.1.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发展概述
        3.1.2.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影响因素
    3.2. 古代福州历史沿革与发展历程
        3.2.1. 先秦——远古溯源与闽和闽越
        3.2.2. 秦汉——山水萌芽与汉冶城
        3.2.3. 魏晋——融合发展与晋子城
        3.2.4. 隋唐五代——基业始成与三次拓城
        3.2.5. 宋元——初奠辉煌与宋外城
        3.2.6. 明清——曲折成熟与明清福州府
    3.3. 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
        3.3.1. 地理环境
        3.3.2. 自然条件
        3.3.3. 文化观念
        3.3.4. 经济基础
        3.3.5. 政治影响
        3.3.6. 建造技术
    3.4. 福州营城实践的主要成就
    3.5. 小结
4.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解析
    4.1. 山水风景体系的基本内容
        4.1.1. 山水风景体系的内涵
        4.1.2. 山水风景体系的层次
    4.2.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
        4.2.1. 山水格局
        4.2.2. 世俗空间
        4.2.3. 艺术表达
    4.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
        4.3.1. 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
        4.3.2. 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
        4.3.3. 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
        4.3.4. 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
    4.4. 小结
5.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与发展
    5.1. 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
        5.1.1. 山水科学——从天地人和到人工控制
        5.1.2. 山水美学——从雅俗共赏到传统失落
        5.1.3. 山水空间——从居山水间到看山望海
    5.2. 传统经验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5.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发展途径
        5.3.1. 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
        5.3.2. 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
        5.3.3. 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
        5.3.4. 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地域独立、特征显着的自然环境基础
        6.1.2. 因借自然、兼收并蓄的古代营城实践
        6.1.3. 天地人和、雅俗共赏的山水风景体系
        6.1.4. 古今一体、中西交融的风景维护路径
    6.2. 创新点
    6.3. 展望
附录一: 福州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2)茶树无性系良种山地适应性栽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与管理
    1.4 调查内容和方法
        1.4.1 移栽成活率比较
        1.4.2 树冠性状比较
        1.4.3 萌芽期比较
        1.4.4 产量早期鉴定
        1.4.5 品质比较
        1.4.6 耐寒性比较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引种无性系品种移栽成活率比较
    2.2 树冠性状比较
    2.3 春季物候期比较
    2.4 早期产量比较
    2.5 感官审评
    2.6 耐寒性比较
3 结论
4 讨论

(3)汶川地震羌族移民异地安置和生计方式转型——四川省邛崃市木梯村和直台村田野考察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异地安置政策和产业规划
二、羌族移民的生计方式转型
    (一) 羌族移民生存环境的变化
    (二) 异地安置点高山茶叶种植现状
    (三) 异地安置点紫色马铃薯种植现状
    (四) 异地安置点高山猕猴桃种植现状
    (五) 异地安置点高山生态蔬菜种植现状
    (六) 安置点农家乐发展现状
三、羌族移民的生计方式状况
    (一) 移民家庭的收支状况
    (二) 移民家庭的教育开支
    (三) 羌族移民的文化生活
四、关于生计方式发展的建议

(4)部分菊科入侵种的有性繁殖特征与入侵性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生物入侵种
    2 生物入侵种的特征
    3 植物的繁育系统
    4 无融合生殖
        4.1 无融合生殖的类型
        4.1.1 孢子体无融合生殖
        4.1.2 配子体无融合生殖
        4.2 无融合生殖的鉴定方法
        4.2.1 胚珠整体透明技术
        4.2.2 流式细胞种子筛选技术
    5 菊科植物的花综合特征和性系统
        5.1 有花植物的性系统
        5.2 菊科植物的性系统
        5.3 菊科植物的花部特征
    6 本研究的立项依据
第二章 中国菊科外来入侵种概况
    摘要
    Abstract
    1 种类、分类位置、原产地及分布范围分析
    2 菊科入侵种适应于入侵的生物学特征
        2.1 繁殖方式多样
        2.1.1 营养繁殖
        2.1.2 有性生殖
        2.1.3 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
        2.2 具有适于扩散与传播的特征
        2.2.1 瘦果数量庞大
        2.2.2 瘦果传播方式多样、传播能力强
        2.3 化感作用作用强,抑制其它植物生长
        2.4 生态幅广,耐性强
    3 菊科外来入侵种的危害
    4 防止菊科入侵种引进的措施
        4.1 加强植物检疫
        4.2 建立外来植物引种驯化的风险性评价制度
    5 防控措施及对策
        5.1 机械或物理防除
        5.2 化学防除
        5.3 生物防除
        5.4 替代控制
        5.5 综合防治
第三章 Baker定律对菊科入侵种的适用性
    摘要
    Abstract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材料
        1.2 繁育系统
        1.3 流式细胞种子筛选方法对无融合生殖种的鉴定
        1.4 花粉-柱头的亲和性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繁育系统
        2.2 花粉-柱头亲和性
        2.3 对菊科入侵种繁育系统的比较研究
    3 讨论
        3.1 Baker定律在菊科入侵种的适用性
        3.2 自交结实在菊科入侵种成功入侵中的作用
        3.3 一年生菊科入侵种的繁育系统与其入侵性
        3.4 菊科入侵种的生活型和繁育系统之间的相关性
        3.5 本研究结果对引入菊科外来种的启示
第四章 三个菊科入侵种的有性繁殖特征
    摘要
    Abstract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的种群
        1.2 花序和花的生物学及开花动态
        1.2.1 花序和花的大小及数量
        1.2.2 蜜腺的观察
        1.2.3 利用整体透明法观察苏门白酒草的胚胎学发育过程
        1.2.4 开花动态的观察
        1.3 花粉/胚珠(P/O)比
        1.4 柱头可授性
        1.5 花粉活力
        1.6 交配系统的检测
        1.7 访花昆虫
        1.8 不同交配系统的种子萌发实验
        1.9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花序和花的生物学和开花动态
        2.1.1 苏门白酒草
        2.1.2 续断菊
        2.1.3 三叶鬼针草
        2.2 苏门白酒草的胚胎学发育过程
        2.3 花粉/胚珠(P/O)比
        2.4 柱头可授性和花粉活力
        2.5 交配系统
        2.6 访花昆虫
        2.7 不同交配方式的种子萌发率
    3 讨论
        3.1 三个种的交配系统特征
        3.1.1 苏门白酒草
        3.1.2 续断菊
        3.1.3 三叶鬼针草
        3.2 花粉活力的变化
        3.3 头状花序中的雄性期和雌性期
        3.4 结实性和有利于入侵的其它特征
        3.4.1 苏门白酒草
        3.4.2 续断菊
        3.4.3 三叶鬼针草
        3.5 与入侵性相关的其它特征
第五章 中国部分菊科入侵种瘦果(种子)特性对入侵性的贡献
    摘要
    Abstract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种子物理特性的测量
        1.3 种子沉降速度的测定
        1.4 种子的萌发特性
        1.5 种子的埋藏实验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子的物理特性与沉降速度的关系
        2.2 种子的萌发特性
        2.3 不同埋藏深度下的破土能力
    3 讨论
        3.1 种子的沉降速度与种子性状及其与入侵性
        3.2 种子的沉降速度与入侵分布范围
        3.3 种子的萌发特性与入侵性
        3.4 种子的埋藏实验的结果对入侵种的防治方面的启示
全文讨论
    1 自交结实特性与入侵性的关系
    2 菊科入侵种的交配系统和入侵性的关系
    3 防止菊科入侵种种子传播的途径
    4 展望
全文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5)谈生态茶园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安溪茶园面对的生态问题
二、生态茶园建设的内容
    (一) 种植茶园防护林带和隔离带
    (二) 留草种草
    (三) 套种绿肥
    (四) 水利设施
    (五) 加强茶园无公害生产管理

(6)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基本背景
        1.1.1 西部地区的生态质量直接影响着东中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1.1.2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其缓贫任务依然繁重
        1.1.3 以“一退两还”为核心的生态建设进入成果巩固阶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
        1.3.1 “一退两还”的内涵
        1.3.2 生态效益补偿的概念
        1.3.3 “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的含义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1 国内外关于生态重建与缓贫问题研究
        1.4.2 国内外关于“一退两还”补偿问题研究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数据来源说明
    1.6 研究假设与内容
        1.6.1 研究假设
        1.6.2 研究内容
    1.7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西部地区实施“一退两还”补偿机制的理论依据
    2.1 前言
    2.2 公共物品与外部性理论
    2.3 自然资源价值理论
    2.4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
    2.5 要素禀赋理论
    2.6 效率与公平理论
    2.7 制度变迁理论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补偿机制实施的背景分析
    3.1 前言
    3.2 西部地区的基本特点:生态脆弱与经济贫困
        3.2.1 我国生态脆弱地区的分布状况
        3.2.2 我国经济落后地区的分布状况
        3.2.3 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脆弱区与经济贫困区的耦合区
        3.2.4 西部地区经济贫困与生态脆弱的具体特征
    3.3 西部地区经济贫困与生态脆弱的互动机理
        3.3.1 PPE怪圈理论
        3.3.2 脆弱的生态环境是造成西部地区经济贫困的客观条件
        3.3.3 经济贫困是导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社会因素
    3.4 “一退两还”对西部地区发展的作用分析
        3.4.1 有利于激活农村投资机制,增加当地发展所需的资金投入
        3.4.2 有利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3.4.3 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现行补偿机制实施现状分析
    4.1 前言
    4.2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补偿机制的演变
        4.2.1 早期动员阶段的“一退两还”补偿补偿机制(1949-1998年)
        4.2.2 规范实施阶段的“一退两还”补偿机制(1999年-)
    4.3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补偿机制实施效果分析
        4.3.1 公共政策评估理论回顾
        4.3.2 评价指标的选择
        4.3.3 短期效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3.4 西部退还地区农业一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评价
        4.3.5 西部退还地区农业产业的结构效益与竞争力分析
    4.4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现行补偿机制的缺陷
        4.4.1 补偿标准上,高度统一,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
        4.4.2 补偿期限上,重短期激励,轻长期激励
        4.4.3 补偿资金来源上,途径单一,缺乏多元化
        4.4.4 补偿主体上,权责不太明确,中东部受益地区缺位
        4.4.5 补偿对象上,主体不全面,县级政府缺位
        4.4.6 补偿方式上,手段单一,缺乏配套的支撑体系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西部退还地区新产业结构构建所需时长和资源量的预测
    5.1 前言
    5.2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成果面临的潜在威胁分析
        5.2.1 研究区概况
        5.2.2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5.2.3 退耕农户对“一退两还”政策的认识和态度
        5.2.4 退耕农户对退耕补偿的看法及未来打算
        5.2.5 “一退两还”成果面临复耕的威胁
    5.3 西部地区巩固“一退两还”成果的理论分析
    5.4 西部退还地区新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5.4.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5.4.2 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变化关系的“EKC”理论
        5.4.3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5.5 西部退还地区新产业结构评价方法的选择
        5.5.1 GM(1,1)模型的基本思路
        5.5.2 GM(1,1)模型的分析步骤
        5.5.3 数据说明
    5.6 西部退还地区新产业结构得以构建所需时长的预测分析
        5.6.1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配置所需时长的预测分析
        5.6.2 农民脱贫致富所需时长的预测分析
        5.6.3 结论与政策含义
    5.7 西部退还地区新产业结构得以构建所需资源量的预测分析
        5.7.1 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优化配置所需资源量的预测分析
        5.7.2 农民实现脱贫致富所需资源量的预测分析
        5.7.3 结论与政策含义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西部地区“一通两还”后补偿机制的框架设想
    6.1 前言
    6.2 “一退两还”补偿的国际经验
        6.2.1 美国“一退两还”补偿政策概况
        6.2.2 欧共体国家“一退两还”的补偿政策
        6.2.3 哥斯达黎加“一退两还”补偿政策概况
        6.2.4 巴西“一退两还”补偿政策概况
    6.3 “一退两还”补偿政策的国际经验给西部地区的启示
        6.3.1 以政府的公共财政支付为主,并引入竞争机制
        6.3.2 明晰产权,并允许自由转让
        6.3.3 遵循自愿原则,并依退耕地的生产力及用途实行差别补偿
        6.3.4 采用多种途径实施“一退两还”补偿
        6.3.5 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补偿资金的利用效率
    6.4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理论框架的构建
        6.4.1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与价值分析
        6.4.2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过程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分析
        6.4.3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的理论框架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公共财政补偿途径的优化
    7.1 前言
    7.2 优化西部地区“一退两还”生态效益补偿的基本原则
    7.3 拓展西部地区“一退两还”生态效益补偿主体与补偿对象范畴
        7.3.1 “一退两还”生态效益补偿主体
        7.3.2 “一退两还”生态效益补偿对象
    7.4 调整西部地区“一退两还”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和补偿年限
        7.4.1 “一退两还”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的确定
        7.4.2 “一退两还”生态效益补偿期限的确定
    7.5 完善西部地区“一退两还”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筹集与补偿方式
        7.5.1 “一退两还”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集渠道
        7.5.2 “一退两还”生态效益补偿方式
    7.6 下游居民对“一退两还”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实证分析—以武汉市居民为例
        7.6.1 研究区域概况及CVM调研过程
        7.6.2 下游居民生态补偿意愿支付分析
        7.6.3 结论与政策含义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市场化补偿途径的实践分析
    8.1 前言
    8.2 国内外森林生态效益市场化补偿的实践
    8.3 以碳汇贸易实现“一退两还”生态补偿的实践分析
        8.3.1 碳汇贸易产生的背景
        8.3.2 国际碳汇市场的交易状况
        8.3.3 开展“一退两还”碳汇贸易的潜力分析
        8.3.4 开展“一退两还”碳汇贸易的对策建议
    8.4 以森林水文服务交易实现“一退两还”生态补偿的实践分析
        8.4.1 国际森林水文服务市场开发的实践
        8.4.2 我国森林水文服务市场存在的问题
        8.4.3 开展“一退两还”水文服务交易的几点建议
    8.5 以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实现“一退两还”生态补偿的实践分析
        8.5.1 发展生物柴油的意义
        8.5.2 生物柴油的生产原料分析
        8.5.3 我国建设林业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的优劣势分析
        8.5.4 利用“一退两还”建设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的几点建议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中的支撑体系建设
    9.1 前言
    9.2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中的后续产业支撑
        9.2.1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9.2.2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续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9.2.3 推进后续产业发展的主要思路
    9.3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中的制度支撑
        9.3.1 优化林(草)业产权制度
        9.3.2 建立“一退两还”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制度
        9.3.3 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9.4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中的政策支撑
        9.4.1 实施多样化的管护政策
        9.4.2 完善退还区生活能源供给政策
        9.4.3 实施缓解退还区人口压力政策
        9.4.4 全面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政策
    9.5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中的法律支撑
        9.5.1 构建合理的生态补偿法律体系
        9.5.2 构建补偿资金管理和监督机制
    9.6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全文主要结论
    10.2 本文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阶段参与课题、发表论文及着作一览
附件1
附件2

(7)中国南方海相改造型盆地含油气保存单元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没有盆地,也就没有石油
    1.2 保存是南方海相油气勘探与评价的关键
    1.3 含油气保存单元是南方海相勘探的基本单元
    1.4 完成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
2 含油气保存单元概念与内涵
    2.1 概念的提出和研究现状
        2.1.1 保存条件认识和重视较早
        2.1.2 含油气保存单元概念提出较晚
        2.1.3 含油气保存单元的应用
    2.2 客观地质条件的认知基础
        2.2.1 南方海相原型盆地不复存在,精确恢复也非常困难
        2.2.2 含油气保存单元是原始含油气系统演化的最终归宿
        2.2.3 现今含油气系统只能存在于封闭保存体系之中
        2.2.4 继承性保存和重建型新生构成海相含油气系统全貌
        2.2.5 晚期封闭保存体系是含油气保存单元的研究重点
        2.2.6 南方海相油气地质差异性十分明显
    2.3 定义与内涵
        2.3.1 赋予新内涵的含油气保存单元
        2.3.2 含油气保存单元新概念的新特色
        2.3.3 含油气保存单元不等同于“沉积盆地”或区域构造单元
        2.3.4 含油气保存单元有别于含油气系统
        2.3.5 含油气保存单元区别于油气成藏组合和运聚单元
3 含油气保存单元构成要素和划分方法
    3.1 构成要素
        3.1.1 前人划分含油气保存单元主要依据
        3.1.2 含油气保存单元的基本构成要素
    3.2 划分方法
        3.2.1 划分步骤
        3.2.2 含油气保存单元划分方案
    3.3 非含油气保存单元
    3.4 含油气保存单元命名方式
4 含油气保存单元基本类型与叠置关系
    4.1 持续型
    4.2 重建型
    4.3 保持型
    4.4 残留型
    4.5 含油气保存单元演变及其叠置关系
5 含油气保存单元的评价思路与指标体系
    5.1 综合评价思路
        5.1.1 前人研究思路现状
        5.1.2 保存条件研究的重点内容与思路
    5.2 整体封闭保存条件
        5.2.1 整体封闭保存概念及其研究思路
        5.2.2 封盖层及其封盖作用
        5.2.2.1 油气散失原理与封盖层的封闭机理
        5.2.2.2 从封盖机理角度划分封盖层类型
        5.2.2.3 封盖层的空间展布分类
        5.2.2.4 影响封盖层封闭性能的主要因素
        5.2.2.5 封盖层的研究方法及其评价指标
        5.2.2.6 南方海相油气藏封盖层评价
        5.2.3 天然气系统形成后的构造运动强度
        5.2.3.1 没有区域盖层的地区含油气系统难得以保存
        5.2.3.2 岩浆活动对保存条件的影响
        5.2.3.3 断裂对圈闭封闭性的影响
        5.2.3.4 断层的封堵性研究
        5.2.4 水文地质条件
        5.2.4.1 水文演变原理
        5.2.4.2 地下水化学指标
        5.2.4.3 地下水化学垂直分带
        5.2.4.4 地下水横向水动力系统
        5.2.4.5 影响水化学分带的主要因素
        5.2.5 储层有机流体性质与物化特征
        5.2.5.1 储层中原油物性
        5.2.5.2 储层中天然气特征
        5.2.5.3 储层流体的地化特征
        5.2.5.4 油气化探
        5.2.6 天然气成藏时间
        5.2.7 生储盖组合的时空组合关系
        5.2.8 地层压力
    5.3 烃充注源
        5.3.1 重新评价烃源岩有效性
        5.3.2 注重烃源供给的多样性
        5.3.3 输导体系影响油气聚集
        5.3.4 古隆起和晚期成藏影响油气分布格局
    5.4 储集条件
        5.4.1 储集体的分类
        5.4.2 次生孔缝改善储集体的有效性
        5.4.3 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
    5.5 圈闭条件
        5.5.1 古构造控制油气分布格架
        5.5.2 背斜和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利于油气保存
        5.5.3 需要精细评价圈闭有效性
    5.6 因素归纳与保存条件评价指标
        5.6.1 因素类别分析
        5.6.2 油气保存条件评价指标系列
6 南方海相含油气保存单元划分及评价
    6.1 保存单元划分
    6.2 保存单元综合评价
        6.2.1 渝东-湘鄂西持续型至剥蚀残余型含油气保存单元评价
        6.2.1.1 渝东-湘鄂西地区基本油气成藏条件解剖
        6.2.1.2 方西和石柱持续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1.3 利川持续-剥蚀残余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1.4 花果坪和桑-石剥蚀残余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2 中下扬子区叠合盆地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评价
        6.2.2.1 江汉盆地南部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2.2 句容-海安区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2.3 南鄱阳坳陷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3 滇黔桂区以构造肢解型为主的含油气保存单元评价
        6.2.3.1 楚雄盆地西北部构造肢解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3.2 楚雄盆地东北部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3.3 思茅坳陷构造肢解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3.4 南盘江坳陷保持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3.5 十万大山盆地沉积重建型与持续-剥蚀残余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3 分层次综合评价
        6.3.1 第一层次(Ⅰ类含油气保存单元)
        6.3.2 第二层次(Ⅱ类含油气保存单元)
        6.3.3 第三层次(Ⅲ类含油气保存单元)
        6.3.4 第四层次(Ⅳ类含油气保存单元)
7 结论与建议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8)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四川茶叶生产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关于选题及研究现状
    二、资料来源
    三、论文构架
一、四川自然环境与茶树生育条件及茶区划分
    (一) 土壤
    (二) 温度
    (三) 水份
    (四) 四川茶叶产区划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四川茶叶的生产恢复与发展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四川茶叶生产衰落的原因及表现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四川恢复和发展茶叶的具体措施
        1、人民政府领导重视及政治指导
        2、经济扶持
        3、生产技术指导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四川三大茶类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一) 边茶生产
    (二) 红茶生产
    (三) 绿茶生产
四、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至六十年代中期:四川茶叶生产缓慢发展
    (一) 四川茶叶生产缓慢发展的原因
    (二) 粮茶矛盾
    (三) 茶叶生产专业化与小家经营体制的矛盾
    (四) 四川省一些茶区茶叶生产取得持续发展实例
五、结语: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四川省茶叶生产发展的绩效与不足
    (一) 绩效
    (二)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后记

(9)四川盆地新植茶园中若干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新植茶园的现状
    1.1 新植茶园的管理模式
        1.1.1 政府引导并制定优惠政策, 农民为主体的模式
        1.1.2 业主为核心的土地集约化模式
        1.1.3 茶农自主发展新植茶园或将老茶园改换成新植茶园
        1.1.4 茶叶业主 (企业) 自主发展模式
    1.2 新植茶园的种植模式
    1.3 新植茶园的茶树品种
    1.4 新植茶园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2 发展新植茶园的对策
    2.1 科学规划, 提高科技含量, 高标准建成有机茶园。
    2.2 采用新技术, 科学布局园区, 建设生态茶园
        2.2.1 采用新的种植模式
        2.2.2 利用生物多样性技术合理布局园区
    2.3 重视茶园基本建设。
    2.4 发展新植茶园的品种
    2.5 加强新植茶园的管理技术

四、四川盆地新植茶园中若干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D]. 张雪葳.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2]茶树无性系良种山地适应性栽培研究[J]. 陈正武,赖飞,刘红梅,曹雨,陈娟,段学艺,高秀兵,王家伦. 中国农学通报, 2012(04)
  • [3]汶川地震羌族移民异地安置和生计方式转型——四川省邛崃市木梯村和直台村田野考察报告[J]. 王俊鸿. 民族学刊, 2011(04)
  • [4]部分菊科入侵种的有性繁殖特征与入侵性的关系[D]. 郝建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6)
  • [5]谈生态茶园建设[J]. 李志民. 福建农机, 2008(02)
  • [6]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研究[D]. 黄文清.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2)
  • [7]中国南方海相改造型盆地含油气保存单元综合评价[D]. 梁兴. 西南石油大学, 2006(01)
  • [8]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四川茶叶生产与发展研究[D]. 郑洲. 四川大学, 2006(04)
  • [9]四川盆地新植茶园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 黄苹,蒋光藻. 西南农业学报, 2002(04)

标签:;  ;  ;  

四川盆地新种茶园若干问题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