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向净化—用于除去轻质粘性杂物(论文文献综述)
何国池[1](1983)在《反向净化—用于除去轻质粘性杂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仅几年前,二次纤维的最后净化是使用长缝型压力筛。筛缝为0.35—0.45毫米(0.014—0.018寸)的压力筛有效地除去杂物中的热熔胶、压敏胶、泡沫塑料、乳液、塑料等大块的部份,却不可避免地让一些小块漏掉。一些如石蜡之类的杂质是很容易被分散而通过缝型筛流走。轻质而粘性杂物会引起湿部纸页断头、糊辊、印刷问题、外观纸病、粘刮刀、堵网与堵毯和一系列其他问题。
张邦文[2](2003)在《冶金熔体中夹杂物一般动力学的理论研究及其应用》文中认为夹杂物的动力学一直是一个引起广泛兴趣的研究课题,其涉及的内容很广,基本的物理过程大致包括:形核、生长、聚合、传递等,夹杂物去除可以视为传递过程的结果。弄清冶金熔体中夹杂物动力学的一般规律,开展夹杂物去除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对于纯净钢生产、提高冶金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第一部分,对夹杂物动力学的若干方面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 采用聚苯乙烯颗粒,对夹杂物颗粒运动阻力的形状修正系数进行了水模型实验。发现,在相同体积下,不同颗粒的形状修正系数的大小满足如下规律:棒状颗粒沿长轴方向<球形颗粒<十字形颗粒沿平面方向<簇状颗粒<十字形颗粒沿平面的法向<棒状颗粒沿横向;一般地,夹杂物的形状修正系数,可取1.5~2.8。 对夹杂物在冶金容器壁面上吸附的稳定性进行了力学分析,结合已有的实验结果,提出了夹杂物吸附效率的一个预测关系,进而给出了夹杂物的壁面传质系数。结果表明,传质系数是流体壁面剪力的函数,随着壁面剪力的增大,传质系数呈现先增后减的规律,在某个临界剪力出现极大值,这个临界剪力大约是使夹杂物颗粒在壁面发生滚动的临界剪力的5倍。 对夹杂物生长的两种主要形式“扩散长大”和“碰撞聚合”,进行适当的物理简化和数学建模,推导了夹杂物生长速率的解析关系,建立了夹杂物生长的动力学理论。本文获得的扩散长大率,得到前人实验结果的检验。理论分析显示,夹杂物的早期生长依赖于扩散长大和布朗运动碰撞,前者作用是主要的,后期生长依赖于湍流碰撞和Stokes碰撞,湍流碰撞占主导地位。在冶炼过程,碰撞聚合比较迅速,而在连铸过程,碰撞聚合作用并不明显,精炼过程则处于一个过渡状况。对夹杂物碰撞聚合的微观形态进行了Monte-Carlo模拟,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实验观察一致。尝试用分形理论解释夹杂物的凝聚结构,发现夹杂物的分形维数约等于2.25。 基于上述研究,把形核、生长、聚合和传递等基本物理过程耦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有普适性的夹杂物通用动力学模型,为深入研究冶金反应器中夹杂物的动力学行为奠定了基础。 论文第二部分,基于前面的研究,在Euler(流场)-Lagrange(颗粒运动)框架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下,提出了一个夹杂物运动、聚合和去除祸合的统计模型。应用这个模型,对某工业中间包中夹杂物的传递和去除进行了数学模拟。结果发现,通过浮力上浮,是中间包中夹杂物去除的主要方式,壁面吸附、碰撞聚合增进了夹杂物的去除效果。半径10卿、20“m、30林m夹杂物的总去除效率接近20%、42%和75%,其中壁面吸附的贡献占1/6一1/4。碰撞长大对夹杂物去除的贡献<5%,表明中间包中夹杂物的碰撞长大并不显着,这个结论与传统的观点明显不同。 论文第三部分,基于前面的研究,对新型金属液纯净技术—单电流电磁分离夹杂物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以期提供了一种经济、实用的钢液净化手段。 解析了直流和交流激励下,金属液在圆管、扁平管中的磁场分布,提出了相对电磁浮力、净化效率、净化时间的概念和理论关系,建立了单电流电磁分离夹杂物技术的基本框架。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表明,工频交流电产生的电磁力分布逼近直流电,使用直流电看上去没有必要;夹杂物的电磁净化效率是电流密度、颗粒半径及其在分离管中停留时间的函数,圆管和扁管的净化效率接近;矩形电磁净化管会在截面诱发二次流,二次流的出现扰乱了夹杂物的正常迁移,延滞了颗粒的迁移时间,对夹杂物的去除不利。 利用AI一22%si和Al一5%Mg一2%Sic合金,采用工频电流进行了电磁分离夹杂物的静态实验。结果发现,通电305、电流密度保持4x106刀衬,初晶si在各种管道中都能完全偏聚,而半径大于50林m的siC颗粒,完全偏聚只要不到105的时间,SIC颗粒的偏聚比初晶Si快。电磁分离技术可望移植到表面增强梯度功能材料具的制备,从而提供一种经济、实用的新方法。 利用AI一8%Mg一2%A12O3合金,采用工频电流进行了电磁分离夹杂物的连续实验。结果发现,在铝液流速2.3一2.9。而s,电流密度0.8一1 .4 xl护刀mZ的条件下,出口温度比入口温度提高了15一25℃,加热效果可以满足对金属液加热的需要。通电密度1.4x 107 A/mZ,金属液在管道中的停留时间保持105,A1203颗粒的去除效率可达95%。在净化处理后的铝液中,发现大于20林m的夹杂物都能成功去除。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基本吻合。 论文第最后部分,研究了材料电磁制备过程中,晶粒磁取向的微观机制,提出了晶粒取向的一个动力学模型,获得了取向时间的一个分析解。对Bi一3%合金,在300℃下和已3T的磁场中进行了淬火实验,得到了有取向的BIMn织构。发现铁磁性的BIMn晶粒的磁取向时间小于l秒,与理论预测吻合。在BIMn织构的形成过程中,取向不是控制性环节。
孔德强[3](2014)在《镁合金熔体纯化工艺研究》文中认为Fe是恶化镁合金耐蚀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降低温度使Fe在镁合金熔体中的溶解度降低,同时通过静置一段时间,从而使熔体中Fe的含量减少,达到纯化镁合金,提高镁合金耐蚀性及铸件质量的目的。应用此原理,在中试车间分别熔炼了AZ81、AZ61合金,得到预期的有效结果后,在盛镁镁业有限公司大规模生产出一批镁合金压铸件。通过对所纯化前后的镁合金进行研究,结果如下:由Mg-Fe二元合金相图可知,Mg与Fe并不发生化学反应,铁在镁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不断减小。熔体变温处理运用这一原理,降低Fe在镁基体中的溶解度,通过静置沉降使Fe以单质形态大量存在于坩埚底部。变温处理后的合金显微组织中,第二相含量有所降低,第二相的种类没有变化。在相同的保温时间下,随着静置温度的降低,熔体中Fe含量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当温度降至630℃时,Fe含量基本保持一致,不再随静置时间的增加而产生大的改变。在相同的静置温度下,随着时间的延长,Fe含量不断降低。其中在650℃下保温120min,Fe含量达到最低值,为0.001%。熔体变温处理后,两种压铸镁合金的屈服强度σy、抗拉强度σb及延伸率δ均明显提高。压铸态合金试样断口呈现出韧性断裂和准解理断裂的混合断裂特征。熔体变温处理不改变合金的断裂形貌和断裂方式。通过比较熔体变温处理前后镁合金的电化学动电位极化曲线,可知熔体变温处理之后,含Y和含Ce元素的镁合金腐蚀电位均负移,腐蚀电流均减小。由于Fe含量的降低,与Mg的负差异效应减小,接触腐蚀发生的概率减少,镁的局部电池作用减弱,增大了析氢反应阻力,析氢腐蚀速率减小。在镁合金熔体静置过程中,Fe原子球体的运动处于层流状态,此时的雷诺数Re≤0.6,因此阻力系数选用式Cd24Re。 Fe原子自由沉降的速度为Fe原子自由沉降的沉降距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式本课题采用一级纯镁为原料,经熔体变温处理后生产的镁铸件与用高纯镁为原料生产的镁铸件相比,具有成本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优点,且铸件中的Fe含量相对稳定,而高纯镁原料中Fe含量不稳定。经过实验检测发现经熔体变温处理后镁合金的力学性能与使用高纯镁为原料生产的AZ91合金的力学性能基本相同,耐蚀性能则明显增强。因此,熔体变温处理对于纯化镁合金,提高镁合金铸件质量具有显着作用,对简化生产工艺、节约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李伟轩[4](2009)在《电磁场在铜连铸中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围绕电磁场在铜坯两种主要连铸工艺,即水平连铸和垂直半连铸中的应用开展研究,包括板带坯水平连铸的电磁搅拌,电磁复合作用下的金属凝固和连铸,以及高性能无氧铜的软接触电磁连铸,期望通过实验室模拟、现场试验和工业实践,开发新技术,推动电磁技术在金属铜坯连铸中的推广和应用。本文针对超薄板坯宽厚比大、电磁搅拌时感应效率低下,铜制结晶器对交变电磁场屏蔽强烈,水冷感应线圈在生产中易产生安全事故,以及交变电磁场对生产现场控制设备有干扰等问题,提出了施加静磁场和与其正交的直流电,形成定向电磁搅拌的新模式,设计了工业试验和试生产用的铜合金超薄板坯(板带坯)水平连铸电磁搅拌结晶器,对其搅拌特点和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掌握了基本规律,进而开展了Cu-Fe-P系KFC合金和Cu-Ni-Zn系锌白铜合金的板带坯水平连铸电磁搅拌的工业试验和试生产。结果显示,在电磁搅拌作用下,铜合金超薄板坯(板带坯)水平连铸的凝固界面形状发生很大变化,搅拌对流对凝固前沿的溶质富集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使板带中的Fe元素偏析现象大幅度下降(当输入电流达到800A时偏析近零);同时,电磁搅拌使凝固组织细化,中心层出现明显等轴晶带并使疏松等缺陷消失,而铸坯边缘区域的柱状晶组织则变细且生长方向趋向铜液来流方向(发生偏移),柱状晶一次主轴之间间距随搅拌电流增高而减小,铸坯的抗拉强度比普通连铸时提高39%。本文开发了采用稳恒强磁场与工频小电流复合作用产生电磁振荡的方法,在实验时中进行了较高熔点的纯铝及Al-4.5%Cu合金的电磁振荡下的凝固实验,发现电磁振荡技术可以明显细化金属的凝固组织。对于纯铝,同一交变电流强度(10A)下,当磁感应强度为6T时,试样细化程度存在峰值,晶粒数最多,但是在纵截面上存在明显的细化衰减现象。6T磁感应强度和5A交变电流时两者的复合作用的细化晶粒作用最明显。对于Al-4.5%Cu合金,单一稳恒磁场或单一的交变电流均不能改变合金的树枝晶形貌。只有当磁场和电流复合时枝晶才有可能被打碎,复合作用小时合金凝固组织为等轴状和颗粒状混合的凝固组织,复合作用大时凝固组织以颗粒状为主。在10T磁感应强度下,随着交变电流的增加液体波动加剧,枝晶被打碎的程度增加,直至完全转变为颗粒状组织。揭示晶粒细化的原因主要是电磁复合作用造成的波动力对初始晶核的冲刷,以及电磁压力折断枝晶臂引起的晶核增值,而并非通常认为的空化效应。工业试生产证明了在实际生产中利用电磁复合作用细化晶粒改善铸坯质量的可行性。本文在理论计算和实验室模拟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出铜坯连铸用软接触电磁结晶器,并且在无氧铜的生产中得到成功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电磁(搅拌)脱氧-电磁连铸”的无氧铜生产方法,实现了国内铜加工企业现有装备条件下的大尺度、高性能无氧铜材料的非真空、低成本、连续性生产。该方法生产的无氧铜材的铜含量≥99.97%,氧含量在5-10ppm,超过国家TU1标准(部分达到TU0标准),完全满足国际上电真空领域用高性能无氧铜的性能指标,并且物理、力学性能均优于同类产品,其中,铸坯密度8.928.94g/cm3(接近铜的理论密度8.96g/cm3),屈服强度51MPa,抗拉强度155MPa,延展率45%,断面收缩率70%;材料电阻率0.01712?mm2/m(国际退火无氧铜材料的标准电阻率为0.01742?mm2/m,国内的行业标准为0.01777Ωmm2/m),电导率为104%IACS,比国际上同类材料的电导率标准提高1.75%,比国内行业标准提高3.80%;同时,在高温真空条件下,材料的全排气量为5.6mPa·m3/g,仅为日本采用常规方法所生产的同类产品的40%。综合上述研究成果,本文在超薄板坯(板带坯)水平连铸电磁搅拌和电磁振荡结晶器及连铸工艺等方面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有实用意义的工业试验,为今后的发展和新技术开发建立了基础。在有色金属连铸用软接触电磁结晶器设计与实用化,高性能无氧铜材料制备的电磁(搅拌)脱氧-电磁连铸新方法等方面实现了技术创新,形成了大尺度、高性能无氧铜材料的低成本和规模化生产,其产品在应用领域和物理、力学性能等方面均达到国际前沿标准,
王明星[5](2008)在《机械振动及稀土锶复合对镁合金组织性能及夹杂物的影响》文中提出利用工业上普遍应用的AZ91D和AM50B镁合金作为原料,在合金中以复合形式分别加入Y和Ce稀土元素、金属Sr和Y、金属Sr和Ce,研究它们的复合作用对镁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还通过在AZ91D和AM50B及复合处理镁合金凝固过程中施加不同振幅的机械振动,来研究机械振动对镁合金组织、性能以及对合金中夹杂物分布、尺寸、形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范围内,在合金熔炼过程中复合加入稀土元素(Y和Ce)以及金属Sr和Y(Ce),能够明显细化合金微观组织,并且显着提高合金力学性能。在AZ91D、AM50B镁合金的凝固过程中施加不同振幅的机械振动,能细化合金铸态组织,提高合金力学性能,同时还可以使合金中夹杂物下沉,减小夹杂物的尺寸以及改善夹杂物形状。对稀土锶复合镁合金的凝固过程施加不同振幅的机械振动后,合金铸态组织在添加微量元素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细化,其力学性能进一步提高,并且随着振幅的增大,力学性能呈逐渐提高的趋势。根据实验结果,开发了机械振动沉降合金中夹杂物再将其截去净化镁合金的方法,设计机械振动用铸锭浇注模具,并将其应用在铸锭生产中。
颜滔[6](2016)在《镁合金熔体低温纯化研究》文中提出镁合金所具备的低密度等一系列优点使其在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但是本身性质的活泼引起比较差的耐蚀性,同时因其绝对强度低等缺点,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杂质元素Fe、Ni、Cu、Co的存在,尤其是杂质Fe,由于和合金基体之间较大的电势差,导致严重的电偶腐蚀,恶化镁合金的耐蚀性能。因此,提高镁合金的纯度,降低杂质元素的含量,改善镁合金的耐蚀性,对镁合金材料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已有的镁合金纯化基础上,通过热力学相图的计算,以纯镁、AZ和AM系镁合金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进行无溶剂低温处理,使杂质元素Fe自然析出,以单质或中间化合物的形式沉降到熔体底部,从而达到除Fe的目的,提高了镁合金的纯度,并得到不同纯度的镁合金样品。为了更清晰的知道纯化后合金组织、性能的变化,采用金相显微镜、XRD衍射、SEM及EDS等手段,对不同杂质含量和热处理状态的AZ61及AZ91镁合金显微组织进行了对比,通过电化学、失重和析氢腐蚀等实验手段,研究了这些微量杂质元素含量变化对镁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本课题研究的结果如下:(1)低温处理对AZ/AM系镁合金具有良好的纯化效果,最佳的处理温度区间为630℃-650℃,在经过足够的静置时间后,AZ61合金中的杂质Fe含量最低降至10ppm,AZ91合金纯化后Fe降至35ppm,AM60和AM50中Fe含量最低分别达到了15ppm和18ppm。温度梯度处理后,纯镁中的杂质Fe含量降低到了24ppm。保温时间对镁合金中的杂质含量变化影响比较明显,在本实验中,保温时间超过45min后,合金熔体中的杂质含量不会继续降低,熔体达到稳定状态。(2)杂质Fe在镁合金中以Fe-Al-Mn颗粒形式存在,在纯化后铸锭的底部观察到的杂质颗粒尺寸在1-10μm之间,并偏向于聚集成球状颗粒,部分杂质随第二相的生成而伴随而生。(3)Fe在镁合金中与Al、Mn结合生成的化合物颗粒在熔体中的沉降速率为:,在熔体中的沉降距离为:,从本实验的理论计算可得出,在相同静置温度下,杂质颗粒的运动过程主要受杂质颗粒尺寸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区间内,温度对颗粒沉降过程并无太大的影响,只要在相对的低温下静置足够长的时间,即可有效地纯化镁合金熔体。(4)镁合金的微观组织受杂质含量变化影响不明显,经过低温处理后,杂质Fe含量明显降低,AZ/AM镁合金相应的腐蚀速率都显着降低,耐蚀性能大大提高。镁合金腐蚀速率也随着Fe/Mn比例减小而降低。Fe含量降低后,杂质颗粒与基体之间的微电池效应得到减弱,镁合金电偶腐蚀速率大大降低。镁合金不同状态腐蚀速率大小为铸态>时效态>固溶态,这是由于不同热处理态下合金中的第二相数量及大小变化造成的。
杨家万[7](2018)在《纸浆浮选及白水气浮技术改造在废纸制浆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造纸行业在国民经济和生产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50%以上利用了废纸纤维资源。废纸造纸是现代造纸工业发展的重要成果,能有效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能产生巨大的环境和经济效益,是维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废纸造纸技术历经数十年发展,工艺技术已十分成熟,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一直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胶粘物问题一直困扰着现代废纸造纸企业;另一方面,随着公众美好生活需要,环保意识日益提高,对所生活和工作的周边环境提出更高要求的诉求,国家环保部门对各行业的清洁生产过程及环保要求也日趋严格,作为我国八大重点行业之一的造纸行业已持续受到国家环保部门的严格管控。随着一些新技术、新理念的不断出现,面对国家环保要求及市场竞争局面,对现代造纸企业来说,结合新技术、新理念、新设备对企业现有生产线存在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工艺优化和技术改造,以解决生产运行问题,实现提高效率、节能降耗等,是十分可行也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废纸中的油墨、胶粘物等杂质对造纸生产及产品质量均产生较大影响,废纸浆中的杂质去除以及废纸制浆白水的清洁利用,对废纸造纸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介绍了废纸造纸生产线实施的技术改造,包括增加浮选设备处理废瓦楞箱板纸(OCC)浆料,主要用于去除OCC浆料中胶粘物;以及增加大型浅层气浮设备处理纸机网下白水,以提高纸机白水清洁度,减少过多杂质在白水回用过程中的循环累积对生产系统的不利影响。通过对技术改造情况进行跟踪,结合实验数据及生产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客观评价了技术改造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浮选设备对OCC长纤维浆料中胶粘物和灰分去除率分别达到34.49%和37.65%,对短纤维浆料中胶粘物和灰分去除率分别达到47.17%、30.82%,尾段精筛对长、短纤维浮渣中胶粘物去除率分别为77.47%、60.12%,生产涂布纸时断纸时间减少4.12h/月,时间效率由90.49%提高到91.93%,A级品率提高约0.31%,纸面胶粘物平均减少7.71个/m2,胶粘物客户投诉次数减少3.38次/月、投诉金额减少0.52万元/月,创造经济效益约为518.32万元/年,投资回报周期不到三年半,说明增加浮选设备对去除OCC浆料中胶粘物杂质有良好的效果。另外,纸机网下白水经大型浅层气浮处理后对去除纸机白水杂质效果明显,对白水中悬浮固体(SS)去除率达97.9%,化学需氧量(COD)平均降低48.6%,减少过多杂质在白水回用过程中的循环累积,减少回用白水中过多垃圾杂物对浆料清洁度的不利影响,利于白水回用。本次技术改造利于胶粘物等杂质的去除,改造后提高了纸机运行率、改善了成品纸质量,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说明OCC制浆过程采用浮选技术处理OCC浆料,用大型浅层气浮处理网下白水,是提高浆料清洁度、改善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
杜荣荣,李牧[8](1997)在《废纸利用技术综述》文中认为一、世界废纸利用概况随着世界造纸工业的发展,全球纸和纸板的产量不断增长。但作为造纸主要原材料的木材资源却不断减少,加之能源危机以及保护生态环境、治理污染的呼声越来越高,废纸——作为二次纤维原料制浆造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生产过程简单,能耗低,污染小,投资省,成本低。据报道,几乎每周都有一新的脱墨生产线开机运行,造纸工作者们积累了大量的废纸利用经验,脱墨技术有了很大发展。从世界范围看,废纸回收利用的规模均较大,且生产技术方面也具有了相当水平,废纸利用率逐年提高。
李小红[9](2012)在《提高废纸脱墨浆洁净度的工艺控制与优化》文中研究表明废纸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是我国造纸工业的主要纤维原料。由于废纸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含有的对造纸有害的杂质、油墨、胶粘物等较多,若不去除对造纸过程及产品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去除废纸浆中的各种杂质、油墨和胶粘物等而提高废纸浆的洁净度是废纸造纸的技术关键。本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紧密结合广州造纸股份有限公司脱墨浆的生产实际,进行了提高废纸脱墨浆洁净度的工艺控制与优化的研究和实践。从废纸浆中杂质的去除、油墨的脱除、胶粘物的控制以及白度的提高等工艺环节探求提高废纸脱墨浆洁净度的技术措施并将其应用于新闻纸的生产中。研究结果和生产实践表明:适当提高鼓式连续碎浆机碎解区浓度的同时,适当降低筛选区浓度,并保证废纸连续均匀给料是提高碎浆机效率和碎解效果的有效措施;通过对脱墨浆生产线的高浓除渣器、低浓除渣器、复合筛、缝筛、重质除渣器等除渣、筛选设备的工艺调整和优化,使脱墨浆生产线的产量、效率和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产量提高了9%,成浆得率提高了7%,浆料洁净度明显提高,胶粘物含量下降了63%,及时调整并优化除渣、筛选系统的工艺参数是提高脱墨浆生产线产量和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EcoCell浮选脱墨系统是适合于废旧新闻纸脱墨的先进、高效脱墨系统,为了充分体现其效能,除了把握好基本的脱墨要素,包括废纸质量、碎浆程度、脱墨剂的选择和浮选浓度、温度、pH值等,浮选系统的平衡也直接影响浮选效果和效率,掌握好一段浮选进浆量和二段浮选良浆分配的平衡,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EcoCell浮选系统的作用,实现更优质、高效的脱墨生产,通过认真的探索和调整,找到了一段浮选进浆量和二段浮选良浆分配的平衡点,实现了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与普通皂类脱墨剂相比,使用硅类脱墨剂,脱墨浆的成浆得率和灰分保留率提高,脱墨线排水的CODcr总量减少,综合化学品成本下降,吨脱墨浆总成本约下降20元,在脱墨剂和脱墨工艺优化的同时,需兼顾生产成本的平衡;控制或消除废纸浆中胶粘物产生的障碍是废纸造纸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筛选、除渣、热分散以及化学固着法、生物控制法等技术手段的有机结合可有效控制或大大减少脱墨浆的胶粘物含量和纸机生产的胶粘物障碍,改善纸机运行性能并提高成纸的质量;采用生物酶Optimyze525作为胶粘物控制剂,胶粘物去除率显着提高,纸机运行平稳高效,断纸次数和纸病减少,产品质量提高;将过氧化氢中浓漂白(浆浓10%-12%)改造成高浓漂白(浆浓25%-30%),对螺旋输送机、漂白塔及其底部卸料装置进行了相应的改造。漂白系统改造为高浓漂白后,脱墨浆白度增值大大提高,白度合格率也显着提高。在目标白度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减少漂白剂用量或可降低对漂前废纸浆的白度要求;采用过氧化氢-甲脒亚磺酸两段漂,在H2O2用量<2.0%,FAS用量为0.5%时,脱墨浆白度可达60%ISO左右,比单段H2O2漂白浆的白度高1.8%ISO,同时漂白浆的b值也明显降低。通过上述技术措施,使广纸废纸脱墨浆的洁净度大大地提高,而脱墨浆质量的提高保证了纸机高速稳定运行,使广纸能用100%脱墨浆在高速纸机上生产出优质低定量胶印新闻纸,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杨璐颖[10](2020)在《铝粉湿式除尘捕集效率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采集某工厂高温喷涂工艺中产生的铝粉尘,对其与除尘器选择密切相关的理化特性进行实验测试;通过CFD模拟及实验研究,观测并分析树型湿式除尘器在运行过程中内部流场变化情况,并对树型湿式除尘器相关可变因素的实际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具体内容如下:(1)采集该厂湿式除尘器捕集到的高温喷涂工艺中产生的铝粉尘,对粉尘样品进行压滤、晒干、过筛、烘干、晾凉等处理。通过实验研究了粉尘样品的粒径分布、粉尘样品的安息角以探究其在干式除尘器中二次扬起的可能性、粉尘样品对水的浸润性以探究对其选用湿式除尘器的可行性以及粉尘样品的爆炸特性并与纯铝粉尘的相关参数进行对比;(2)对新型树型湿式除尘器的两个除尘区域分别建立几何模型,使用Fluent模拟软件并选用k-ε湍流模型、VOF多相流模型和DPM离散相模型,建立六个不同场景,分别研究水位高度与气流流速对树型湿式除尘器内部流场及捕尘过程的影响;(3)按照3.5:1的比例缩小树型湿式除尘器搭建实验室模型,通过改变树型湿式除尘器内部水幕挡板层数研究挡板层数对树型湿式除尘器阻力及除尘效率的影响;研究不同水位高度对树型湿式除尘器阻力及除尘效率的影响规律;应用变频装置,改变风机参数,对比分析气流流速分别为32.46m/s和17.33m/s时研究各因素对除尘效率的影响规律情况。
二、反向净化—用于除去轻质粘性杂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反向净化—用于除去轻质粘性杂物(论文提纲范文)
(2)冶金熔体中夹杂物一般动力学的理论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清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夹杂物的基本描述 |
1.2 金属液中夹杂物的基本行为 |
1.3 中间包去除夹杂物的研究现状 |
1.4 电磁分离夹杂物技术的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条件 |
第二章 夹杂物一般动力学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
2.1 夹杂物运动阻力的形状修正系数的实验研究 |
2.1.1 形状修正系数的定义 |
2.1.2 实验体系的选择 |
2.1.3 实验准备及实验装置 |
2.1.4 实验过程 |
2.1.5 结果分析 |
2.1.6 本节小结 |
2.2 夹杂物在壁面沉积和吸附过程的研究 |
2.2.1 夹杂物边界层传质的分析 |
2.2.2 夹杂物吸附的稳定条件 |
2.2.3 夹杂物的壁面吸附效率 |
2.2.4 夹杂物的壁面传质系数 |
2.2.5 本节小结 |
2.3 夹杂物单颗粒生长的动力学理论 |
2.3.1 夹杂物的扩散长大 |
2.3.2 夹杂物的碰撞长大 |
2.3.2.1 夹杂物的密度分布函数 |
2.3.2.2 确定性模型 |
2.3.2.3 随机性模型 |
2.3.3 本节小结 |
2.4 夹杂物形核、生长和传递的通用动力学模型 |
2.4.1 微分通用动力学模型 |
2.4.2 积分通用动力学模型 |
2.4.3 模型的应用 |
2.4.4 小结和评价 |
第三章 连铸中间包中夹杂物运动、聚合和去除的数学模拟 |
3.1 计算原型和计算条件 |
3.2 数学模型 |
3.2.1 基本假设 |
3.2.2 流体流动 |
3.2.3 夹杂物运动 |
3.2.4 夹杂物碰撞长大 |
3.3 数值模拟 |
3.3.1 边界和初始条件 |
3.3.2 数值计算和Monte-Carlo模拟 |
3.4 计算结果讨论 |
3.4.1 流场 |
3.4.2 夹杂物运动 |
3.4.3 夹杂物长大 |
3.4.4 夹杂物的去除效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单电流电磁分离夹杂物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
4.1 单电流电磁分离夹杂物的理论研究 |
4.1.1 电磁场的分布 |
4.1.2 相对电磁浮力 |
4.1.3 电磁净化效率 |
4.1.4 电磁净化时间 |
4.1.5 本节小结 |
4.2 距形管电磁分离夹杂物的数值模拟 |
4.2.1 数学模型 |
4.2.1.1 磁场 |
4.2.1.2 流场 |
4.2.1.3 夹杂物运动 |
4.2.2 数值求解 |
4.2.3 计算结果讨论 |
4.2.4 本节小结 |
4.3 工频电流分离铝熔体夹杂物的静态实验 |
4.3.1 实验合金和装置 |
4.3.2 实验过程 |
4.3.3 SiC分离效率的评价 |
4.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5 本节小结 |
4.4 工频电流分离铝熔体夹杂物的连续实验 |
4.4.1 实验合金和装置 |
4.4.2 实验过程 |
4.4.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4.4.4 本节小结 |
第五章 合金凝固过程中晶粒磁取向的动力学研究 |
5.1 引言 |
5.2 合金凝固过程中晶粒磁取向的动力学模型 |
5.2.1 基本假设 |
5.2.2 数学模型 |
5.2.3 模型的应用 |
5.3 Bi基BiMn相晶粒磁取向的实验研究 |
5.3.1 实验装置和实验过程 |
5.3.2 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球扩散方程的求解 |
附录2 夹杂物的碰撞效率 |
附录3 二阶常微分方程的摄动分析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3)镁合金熔体纯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镁及镁合金 |
1.2.1 镁及镁合金简介 |
1.2.2 镁及镁合金发展应用 |
1.3 镁合金中的杂质及危害 |
1.3.1 镁合金中的气体和夹杂物 |
1.3.2 杂质及夹杂物对合金性能的危害 |
1.4 镁合金纯净化方法 |
1.4.1 溶剂纯净化法 |
1.4.2 旋转喷吹气体 |
1.4.3 过滤纯净化法 |
1.4.4 稀土纯净化法 |
1.4.5 复合纯净化法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课题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合金材料制备工艺 |
2.2 实验方法及设备 |
3 中试车间镁合金熔体变温处理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内容及讨论 |
3.2.1 AZ81 合金成分分析 |
3.2.2 AZ81 合金铸态组织观察 |
3.2.3 AZ81 合金显微硬度分析 |
3.2.4 AZ81 合金电导率分析 |
3.2.5 静置温度与时间对 Fe 含量的影响 |
3.2.6 本章小结 |
4 熔体变温处理在压铸镁合金中的工业实践 |
4.1 前言 |
4.2 实验内容及讨论 |
4.2.1 压铸镁合金成分分析 |
4.2.2 压铸镁合金铸态组织观察及 SEM 分析 |
4.2.3 压铸镁合金室温拉伸力学性能 |
4.2.4 压铸镁合金显微硬度分析 |
4.2.5 压铸镁合金电导率分析 |
4.2.6 压铸镁合金失重法实验 |
4.2.7 压铸镁合金电化学实验 |
4.2.8 本章小结 |
5 镁合金熔体变温处理纯化机理研究 |
5.1 前言 |
5.2 Fe 在镁合金中的溶解度变化 |
5.3 Fe 原子自由沉降速度和距离数学模型的建立 |
5.3.1 Fe 原子沉降过程中的运动特性 |
5.3.2 阻力系数的确定 |
5.3.3 Fe 原子自由沉降速度的计算 |
5.3.4 Fe 原子自由沉降距离随静置时间的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电磁场在铜连铸中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电磁场在冶金和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和发展 |
1.1.1 电磁场在金属中的主要效应 |
1.1.2 电磁场在材料科学的应用概述 |
1.1.3 电磁冶金学的建立与发展 |
1.2 感应加热 |
1.3 冷坩埚磁悬浮熔炼 |
1.4 电磁搅拌 |
1.5 电磁净化 |
1.6 无模电磁连铸 |
1.7 有模(软接触)电磁连铸 |
1.8 薄带双辊连铸的电磁侧封 |
1.9 电磁振荡下金属的凝固 |
1.9.1 电磁振荡凝固的原理和特点 |
1.9.2 电磁振荡下金属液的物理效应 |
1.9.3 电磁振荡参数对金属凝固组织的影响 |
1.9.4 电磁振荡下金属凝固的研究进展 |
1.10 铜连铸技术发展和主要问题 |
1.11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板带坯水平连铸电磁搅拌模拟试验 |
2.1 板带坯水平连铸电磁搅拌的设计思想和特点 |
2.2 板带坯水平连铸电磁搅拌模拟实验 |
2.2.1 结晶器内磁感应强度的分布 |
2.2.2 电磁搅拌作用下的水银流动情况 |
2.2.3 电磁搅拌作用下水银流场的测量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铜合金板带坯水平连铸工业试验 |
3.1 电磁搅拌在KFC合金板带水平连铸上的应用 |
3.1.1 KFC合金水平连铸的电磁搅拌装置 |
3.1.2 KFC合金板带水平连铸电磁搅拌的冶金效果与分析 |
3.2 电磁搅拌在锌白铜板带水平连铸上应用 |
3.2.1 锌白铜水平连铸的电磁搅拌装置 |
3.2.2 锌白铜水平连铸结晶器电磁搅拌的冶金效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磁振荡作用下的金属凝固和连铸实验 |
4.1 稳恒强磁场与工频电流复合作用下的金属凝固 |
4.1.1 实验装置、方案及试样处理方法 |
4.1.2 实验结果 |
4.1.3 现象分析 |
4.2 电磁振荡下小型板带坯连铸试验 |
4.2.1 实验装置 |
4.2.2 结晶器内的磁场分布 |
4.2.3 试验参数及试验过程 |
4.2.4 电磁振荡条件下结晶器内金属熔液流动状态的实验室模拟 |
4.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金属电磁振荡凝固的工业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磁连铸生产高性能无氧铜研究 |
5.1 软接触电磁连铸结晶器设计 |
5.1.1 软接触电磁结晶器的设计和计算 |
5.1.2 软接触结晶器电磁连铸的模拟与分析 |
5.1.3 低熔点金属软接触电磁连铸实验 |
5.2 铜液电磁脱氧的理论分析 |
5.2.1 铜中氧的存在及去除 |
5.2.2 铜液电磁脱氧的理论分析 |
5.3 无氧铜电磁连铸的工业化试验和生产 |
5.4 软接触电磁连铸铜坯的检测分析 |
5.4.1 宏观组织观察 |
5.4.2 微观组织观察 |
5.4.3 材料成分检测 |
5.4.4 力学性能检测 |
5.4.5 含气量和导电率检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1.1 超薄板坯(板带坯)水平连铸电磁搅拌 |
6.1.2 电磁复合作用下的金属凝固 |
6.1.3 无氧铜软接触电磁连铸 |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 |
6.3 今后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1 软接触电磁连铸电磁计算的准三维耦合电流分级算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5)机械振动及稀土锶复合对镁合金组织性能及夹杂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镁合金强化研究的发展现状 |
1.2.1 细晶强化的研究 |
1.2.2 热处理强化的研究 |
1.2.3 稀土合金强化研究 |
1.3 镁合金熔体净化的研究现状 |
1.3.1 镁合金中夹杂物的来源及其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
1.3.2 镁合金熔体的净化方法 |
1.3.2.1 熔剂吸附法 |
1.3.2.2 浮游法 |
1.3.2.3 过滤法 |
1.3.3 稀土对镁合金净化的研究 |
1.3.4 电磁振动对镁合金净化的研究 |
1.4 机械振动结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1 机械振动结晶研究的发展 |
1.4.2 国内外机械振动结晶研究情况 |
1.4.3 机械振动结晶在有色金属领域的研究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方案设计及方法 |
2.1 试验用材料 |
2.2 试验方案 |
2.2.1 合金加入量的选择 |
2.2.2 机械振动振幅的选择 |
2.3 试样制备 |
2.3.1 合金熔炼及浇铸工艺 |
2.3.2 制备试样 |
2.4 组织分析及性能测试 |
2.4.1 夹杂物分析 |
2.4.2 XRD 合金组成相分析 |
2.4.3 能谱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 |
2.4.4 金相显微分析 |
2.4.5 力学性能测试 |
2.5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3章 稀土锶复合对镁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3 钇锶复合对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3.3.1 钇锶复合对AZ91D 镁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
3.3.1.1 钇锶复合对AZ91D 镁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
3.3.1.2 钇锶复合对AZ91D 镁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2 钇锶复合对AM50B 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
3.3.2.1 钇锶复合对AM50B 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
3.3.2.2 钇锶复合对AM50B 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 钇铈复合对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3.4.1 钇铈复合对AZ91D 镁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
3.4.1.1 钇铈复合对AZ91D 镁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
3.4.1.2 钇铈复合对AZ91D 镁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2 钇铈复合对AM50B 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
3.4.2.1 钇铈复合对 AM50B 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
3.4.2.2 钇铈复合对AM50B 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3.5 铈锶复合对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3.5.1 铈锶复合对AZ91D 镁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
3.5.1.1 铈锶复合对AZ91D 镁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
3.5.1.2 铈锶复合对AZ91D 镁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3.5.2 铈锶复合对AM50B 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
3.5.2.1 铈锶复合对AM50B 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
3.5.2.2 铈锶复合对AM50B 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3.6 稀土锶复合AZ91D 和AM50B 镁合金的组织性能对比 |
3.7 本章结论 |
第4章 机械振动对AZ91D和AM50B合金组织性能及夹杂物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机械振动对AZ91D 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
4.3.1 机械振动对AZ91D 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
4.3.2 机械振动对AZ91D 镁合金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影响 |
4.3.2.1 机械振动对AZ91D 镁合金中夹杂物分布的影响 |
4.3.2.2 AZ91D 镁合金中非金属夹杂物形态 |
4.3.2.3 机械振动对AZ91D 镁合金中夹杂物形状的影响 |
4.3.2.4 机械振动对AZ91D 镁合金中夹杂物尺寸的影响 |
4.3.3 机械振动对AZ91D 镁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 机械振动对AM50B 镁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
4.4.1 机械振动对AM50B 镁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
4.4.2 机械振动对AM50B 镁合金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影响 |
4.4.2.1 机械振动对AM50B 镁合金中夹杂物分布的影响 |
4.4.2.2 AM50B 镁合金中夹杂物组织照片 |
4.4.2.3 机械振动对 AM50B 镁合金中夹杂物形状的影响 |
4.4.2.4 机械振动对AM50B 镁合金中夹杂物尺寸的影响 |
4.4.3 机械振动对AM50B 镁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结论 |
第5章 机械振动对稀土锶复合镁合金组织性能及夹杂物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3 机械振动对稀土锶复合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5.3.1 机械振动对钇锶复合镁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
5.3.1.1 机械振动对钇锶复合镁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
5.3.1.2 机械振动对钇锶复合镁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2 机械振动对钇铈复合镁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
5.3.2.1 机械振动对钇铈复合镁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
5.3.2.2 机械振动对钇铈复合镁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3 机械振动对铈锶复合镁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
5.3.3.1 机械振动对铈锶复合镁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
5.3.3.2 机械振动对铈锶复合镁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 振幅对钇锶复合镁合金组织性能及夹杂物的影响 |
5.4.1 振幅对钇锶复合 AZ91D 镁合金组织性能及夹杂物的影响 |
5.4.1.1 振幅对钇锶复合AZ91D 镁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 |
5.4.1.2 振幅对钇锶复合AZ91D 镁合金夹杂物的影响 |
5.4.1.3 振幅对钇锶复合AZ91D 镁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2 振幅对钇锶复合AM50B 镁合金组织性能及夹杂物的影响 |
5.4.2.1 振幅对钇锶复合AM50B 镁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 |
5.4.2.2 振幅对钇锶复合AM50B 镁合金夹杂物的影响 |
5.4.2.3 振幅对钇锶复合AM50B 镁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5.5 本章结论 |
第6章 机械振动对镁合金影响的机理及应用 |
6.1 机械振动对镁合金组织细化的机理探讨 |
6.1.1 机械振动对晶粒形核的影响 |
6.1.2 机械振动对枝晶及其生长的影响 |
6.2 机械振动对镁合金组织中夹杂物影响的机理探讨 |
6.2.1 机械振动对夹杂物沉降的影响 |
6.2.2 机械振动对镁合金夹杂物形状尺寸的影响 |
6.3 机械振动在铸锭生产中的应用 |
6.4 本章结论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项目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6)镁合金熔体低温纯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镁及镁合金的腐蚀 |
1.2.1 镁合金腐蚀的热力学与动力学 |
1.2.2 镁合金腐蚀类型 |
1.2.3 镁合金腐蚀影响因素 |
1.3 镁合金中的杂质及影响 |
1.4 镁合金纯净化研究现状 |
1.4.1 溶剂纯净化法 |
1.4.2 过滤净化法 |
1.4.3 吹气净化法 |
1.4.4 真空净化法 |
1.4.5 沉降纯净化 |
1.4.6 稀土纯化 |
1.4.7 复合纯净化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2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
2.1 实验原材料的制备 |
2.2 热处理实验 |
2.3 热挤压实验 |
2.4 实验方法及设备 |
2.4.1 镁合金低温静置纯化设备 |
2.4.2 成分检测 |
2.4.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4.4 金相组织观察(OM) |
2.4.5 扫描电镜(SEM)及能谱分析(EDS) |
2.4.6 室温力学性能拉伸 |
2.4.7 腐蚀实验 |
3 镁合金熔体纯化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镁合金低温静置纯化效果 |
3.3 镁合金纯化前后物相分析 |
3.4 纯化前后杂质变化宏观分析 |
3.5 分析与讨论 |
3.5.1 镁合金纯化热力学分析 |
3.5.2 镁合金纯化过程动力学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纯度对镁合金组织和腐蚀性能的影响 |
4.1 前言 |
4.1.1 杂质含量变化对AZ61合金组织影响 |
4.1.2 杂质含量变化对AZ61合金耐蚀性影响 |
4.1.3 AZ61宏观腐蚀形貌分析 |
4.2 杂质对挤压AZ61镁合金组织及性能影响 |
4.2.1 杂质含量对挤压AZ61的组织影响 |
4.2.2 挤压对不同杂质含量的AZ61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3 杂质含量变化对挤压AZ61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 |
4.2.4 杂质含量变化对挤压AZ61性能影响分析 |
4.3 杂质含量变化对AZ91及AM60/50组织、性能的影响 |
4.3.1 杂质含量变化对AZ91组织影响 |
4.3.2 杂质含量变化对耐蚀性影响 |
4.3.3 杂质含量变化对AM60/50组织影响 |
4.3.4 杂质含量变化对AM60/50耐蚀性影响 |
4.4 分析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纸浆浮选及白水气浮技术改造在废纸制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技术改造企业简介 |
1.2.1 技术改造企业地理优势 |
1.2.2 技术改造企业的发展与规模 |
1.2.3 技术改造企业的规划与前景 |
1.3 技术改造背景 |
1.4 国内外技术应用现状 |
1.4.1 浮选技术的应用 |
1.4.2 浅层气浮的应用 |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OCC浆线增加浮选设备技术改造 |
1.5.2 增加大型浅层气浮设备技术改造 |
1.5.3 研究创新点及意义 |
第二章 OCC浆料浮选技术改造 |
2.1 改造前生产线工艺情况 |
2.1.1 制浆生产线工艺情况介绍 |
2.1.1.1 制浆OCC浆线生产工艺情况 |
2.1.1.2 制浆两条脱墨线(DIP线和MOW线)生产工艺概况 |
2.1.2 造纸生产线工艺概况 |
2.2 浮选改造情况 |
2.3 实验与分析 |
2.3.1 实验仪器和方法 |
2.3.1.1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3.1.2 胶粘物含量的测定方法 |
2.3.1.3 灰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
2.3.2 浮选设备对OCC长纤维浆料中胶粘物的去除效果 |
2.3.3 浮选设备对OCC短纤维浆料中胶粘物的去除效果 |
2.3.4 浮选设备对OCC长、短纤维浆料中灰分的去除效果 |
2.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 技术改造效果与分析 |
2.4.1 技术改造对纸机运行效率的影响 |
2.4.2 技术改造对产品质量(A级品率)的影响 |
2.4.3 技术改造对纸面胶粘物的影响 |
2.4.4 技术改造对产品客诉情况的影响 |
2.4.5 技术改造对产品结构优化的影响 |
2.4.6 投资回报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型浅层气浮技术改造 |
3.1 改造前企业生产线白水系统简介 |
3.1.1 企业OCC浆线水系统 |
3.1.2 造纸网部白水系统 |
3.2 大型浅层气浮技术改造情况 |
3.2.1 大型浅层气浮设备 |
3.2.2 技术改造必要性与可行性 |
3.2.3 技术改造及设备安装情况 |
3.3 技术改造效果与分析 |
3.3.1 白水中SS及COD含量检测仪器和方法 |
3.3.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3.3.1.2 检测方法 |
3.3.2 大型浅层气浮对白水SS的影响 |
3.3.3 大型浅层气浮对白水COD的影响 |
3.3.4 大型浅层气浮的其他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提高废纸脱墨浆洁净度的工艺控制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废纸回用的意义和我国废纸利用现状 |
1.2 我国脱墨浆生产面临的挑战 |
1.3 脱墨浆洁净度的要求 |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广纸脱墨浆生产线的流程分析 |
2.1 杂质去除流程 |
2.1.1 废纸中的杂质 |
2.1.2 杂质去除流程 |
2.2 油墨去除流程 |
2.2.1 油墨的分类 |
2.2.2 油墨去除原理 |
2.2.3 油墨去除流程 |
2.3 胶粘物控制流程 |
2.3.1 废纸中胶粘物的来源和危害 |
2.3.2 胶粘物控制流程 |
2.4 白度提高流程 |
2.4.1 白度提高原理 |
2.4.2 白度提高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脱墨浆杂质去除的工艺控制与优化 |
3.1 碎浆设备与技术 |
3.2 碎浆设备与技术在广纸的应用 |
3.3 脱墨浆净化设备与技术 |
3.4 广纸脱墨浆净化设备与技术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脱墨浆油墨脱除的工艺控制与优化 |
4.1 浮选法脱墨原理 |
4.2 浮选脱墨设备 |
4.3 EcoCell 浮选槽应用与优化 |
4.3.1 浮选系统配置 |
4.3.2 EcoCell 浮选系统工艺控制 |
4.3.3 生产实践体会 |
4.4 浮选脱墨剂的选用 |
4.4.1 浮选脱墨剂实验室筛选试验 |
4.4.2 硅类脱墨剂生产应用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脱墨浆胶粘物去除的工艺控制与优化 |
5.1 一次胶粘物的控制 |
5.1.1 冷法处理 |
5.1.2 热法处理 |
5.2 二次胶粘物的控制 |
5.2.1 化学控制法 |
5.2.2 生物控制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提高脱墨浆白度的工艺控制与优化 |
6.1 脱墨浆白度提高设备与技术 |
6.1.1 废纸浆的过氧化氢漂白 |
6.1.2 废纸浆的连二亚硫酸盐漂白 |
6.1.3 废纸浆的甲脒亚磺酸漂白 |
6.1.4 H_2O_2、Na_2S_2O_4或甲脒亚磺酸的组合漂白 |
6.2 提高脱墨浆白度的工艺控制与优化 |
6.2.1 过氧化氢中浓漂白改高浓漂白的实践 |
6.2.2 脱墨浆过氧化氢-甲脒亚磺酸两段漂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铝粉湿式除尘捕集效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湿式除尘技术研究现状 |
1.2.1 湿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
1.2.2 国外对湿式除尘技术的研究 |
1.2.3 国内对湿式除尘技术的研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铝粉尘理化特性实验研究 |
2.1 粉尘样品处理 |
2.2 粒径分布特性 |
2.2.1 实验装置 |
2.2.2 实验结果 |
2.3 安息角特性 |
2.3.1 实验原理及方法 |
2.3.2 实验装置 |
2.3.3 实验结果 |
2.4 浸润性特性 |
2.4.1 实验原理及方法 |
2.4.2 实验装置 |
2.4.3 实验结果 |
2.5 最小着火能量特性 |
2.5.1 实验原理及方法 |
2.5.2 实验装置 |
2.5.3 实验结果 |
2.6 爆炸极限特性 |
2.6.1 实验原理及方法 |
2.6.2 实验装置 |
2.6.3 实验结果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树型湿式除尘器捕尘过程的模拟研究 |
3.1 数值计算方法与模型的建立 |
3.1.1 数值计算方法 |
3.1.2 几何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3.1.3 湍流模型与多相流模型的选择 |
3.1.4 边界条件设置与算法选择 |
3.2 模拟结果分析 |
3.2.1 建立几何模型与定义边界条件 |
3.2.2 自激区域模拟结果分析 |
3.2.3 水幕除尘模拟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树型湿式除尘器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
4.1 测孔及测点的确定 |
4.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4.3 树型湿式除尘器阻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
4.3.1 水位高度对除尘器阻力的影响 |
4.3.2 挡板布置对除尘器阻力的影响 |
4.3.3 除尘器阻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树型湿式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
4.4.1 水位高度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
4.4.2 树型水幕挡板层数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
4.4.3 气流流速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5.3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反向净化—用于除去轻质粘性杂物(论文参考文献)
- [1]反向净化—用于除去轻质粘性杂物[J]. 何国池. 广东造纸, 1983(04)
- [2]冶金熔体中夹杂物一般动力学的理论研究及其应用[D]. 张邦文. 上海大学, 2003(04)
- [3]镁合金熔体纯化工艺研究[D]. 孔德强. 重庆大学, 2014(01)
- [4]电磁场在铜连铸中应用的研究[D]. 李伟轩. 上海大学, 2009(06)
- [5]机械振动及稀土锶复合对镁合金组织性能及夹杂物的影响[D]. 王明星. 吉林大学, 2008(07)
- [6]镁合金熔体低温纯化研究[D]. 颜滔. 重庆大学, 2016(03)
- [7]纸浆浮选及白水气浮技术改造在废纸制浆中的应用[D]. 杨家万. 浙江理工大学, 2018(07)
- [8]废纸利用技术综述[A]. 杜荣荣,李牧. 中国造纸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 1997
- [9]提高废纸脱墨浆洁净度的工艺控制与优化[D]. 李小红.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
- [10]铝粉湿式除尘捕集效率的研究[D]. 杨璐颖.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