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行国有资产代管制有助于造就国有股持股人(论文文献综述)
高泽方[1](2021)在《政府放权背景下国企混改策略与经济后果研究 ——以汉商集团为例》文中认为
王诗雨[2](2019)在《政府规制、产业竞争和财务风险衍化的交互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政府规制、产业竞争与企业财务风险衍化交互作用的机制、路径与效应问题。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换。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政府、市场和企业的关系问题依然是我国当代理论研究学者和经济政策制定者所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规制经济学理论和公司金融理论为基础;结合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成熟市场产业发育基本特征和政府规制基本目标和手段;使用中国沪深两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美国所有上市公司,2001至2015年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和比较分析。本文研究发现:1)中国产业竞争对企业财务风险纵向衍化产生影响的传导链存在断裂,断裂之处在于产业竞争没有发挥显着的掠夺效应和治理效应,这导致了产业竞争对企业财务风险纵向衍化没有产生显着的影响。而在美国,产业竞争程度越大,企业财务风险纵向衍化程度越深,这说明掠夺效应和治理效应中,前者和治理效应中深化财务风险的影响占了上风。2)在中国,较强的政府企业规制会带来深化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且这种影响会削弱产业竞争的作用;较强的政府产业规制会给企业带来深化财务风险的影响,且产业规制和产业竞争的影响存在着相互强化的关系。结合产业竞争本身不具有显着影响,这说明在中国,竞争环境可能是内生于规制环境的。而美国政府产业规制能够显着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且不会对产业竞争和企业财务风险的关系产生显着影响。3)在中国,产业层财务风险水平随单个企业财务风险反向而动,后者的横向衍化主要体现为产业中的竞争效应;而在美国样本企业中,竞争效应虽然也得到了验证,但不如在中国样本中稳健和显着,这说明美国产业中竞争效应和传染效应并存的现象更加明显。同时,在中国,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的竞争效应随产业集中度的提高而增强;而在美国样本中,产业竞争环境则对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不产生显着的场域作用。最后,在中国产业中,企业财务风险的横向衍化过程并不会对产业竞争程度产生显着影响,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市场竞争机制对单个企业财务风险不敏感;而美国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带来的产业层财务风险越小,产业竞争程度越大。4)在中美两国产业中,较强的政府规制会削弱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的竞争效应。但这种削弱作用的来源却不同,中国市场来源于政府规制所带来的产业层财务风险,而美国市场则源于与政府规制并存的较强的产业竞争。在中国产业中,企业财务风险的横向衍化带来的产业层财务风险越小,产业受到政府规制的可能性就越小。这是由“公的规制”降低产业财务风险目标所决定的。而在美国产业中,企业财务风险的横向衍化带来的产业层财务风险越小,产业受到政府规制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种现象可以被规制俘虏理论所解释。在中国市场中,企业财务风险衍化、产业竞争与政府规制联动机制存在着莫比乌斯正向扭曲,且这种扭曲发生在政府规制影响企业层财务风险的过程中——政府规制本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却由于规制约束的存在深化了企业财务风险的纵向衍化。在美国市场中,企业财务风险衍化、产业竞争与政府规制联动机制存在着莫比乌斯负向扭曲,且这种扭曲发生在产业层财务风险反作用于政府规制的过程中——在财务风险较低的产业中本不需要过多的政府规制,但由于规制俘虏的存在,较强的政府规制反而出现在财务风险较低的产业中。本研究通过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的比较研究,推进了对产业组织研究范式的反思,对规制经济学发展方向的思考,对企业财务理论的补充;为企业提供了不同政府规制和产业竞争环境中财务风险管控的重点和调整方向提供理论参考;为我国产业良性竞争机制的建设与完善提供了风险管控方面的比较优化策略;为完善政府规制机制体制建设提供了市场与政府作用协调均衡的动态一致性选择。
管晓薇[3](2019)在《构建我国竞争性售电市场的法律抉择 ——用户选择权保障为导向》文中研究表明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新电改将全面放开售电业务,力求通过构建多元化的竞争性市场,形成多元的买卖双方健全的电力市场格局。由此可知,我国的电力市场改革已进入到一个全新阶段。本文的核心研究内容主要是如何在这一售电侧开放的政策背景下,以电力用户选择权的保障为导向,通过对售电双方市场交易行为、政府管制行为的法律制度构建以期实现售电市场有序、平稳竞争态势。全文的目标在于以制度设计促进国家政策落地,找寻售电市场化改革的现实可能性与政策实施最佳路径。本文从电力商品与普通商品的共性出发进行研究,兼顾电力商品特性,法律构建设计思路框定于以电力法为核心的电力法律调整体系范围内。电力法从属性上界于公法与私法之间1,属于经济法的产业法子部门。竞争力量的凸显,使得自然垄断行业以市场规律为导向,跳脱了单一的管制配给模式,遍布售电环节的利益驱动是售电市场引入竞争的最佳“产品”。售电市场竞争的规制方式在整个行业发展缓慢的状态下会稍显“疲软”。关键是市场竞争机制赖以存在的市场环境尚不成熟。售电侧市场的基本目标就是通过售电侧的体制改革,打破单一销售和单一购买的垄断格局,赋予用户以更多的选择权。售电市场化进程就是售电环节实现竞争的过程。竞争是任何产业发展的基础,应当以电力行业的特点及产业市场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为考量,进行售电市场竞争的法律构建考察。从本质上来说属于电力商品在可竞争环节的市场调节规制研究,换言之,它是售电环节的电力市场发育与法律体系构建之间的关联性问题。由此推之,电力销售过程中的法律关系调整与一般商品销售环节的法律关系调整有差异亦有本质联系。从宏观上看,电力市场法律规制问题的核心是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竞争与规制这两对关系。售电侧放开后,售电市场的核心因变量是电力的价格、供求、风险机制。因此,对应法律关系的调整就要涉及到反不正当竞争法、产业法、反垄断法等多部门法规范,统合电力市场的特性,将其纳入法律规制设计的法律渊源。具象化1研究内容可知,本论题涉及售电市场化改革中售电方多元资本的引入及其过程中售电主体竞争行为规制、售电企业的公司治理、售电合同等相关法律问题探析等。可见,本文虽选择电力行业及其市场为研究对象,但由于电力市场规制问题囊括于产业法相关内容中,该论题与经济法(部门法)的关联性极强,这使本文区别于一般的对电力行业进行经济学解读的经济学专业论文,本文的法学学科属性清晰可辨。选取用户选权为本文进行研究的贯穿视角,主要是因为用户在电力产业链中是处于末端的,用户体量较小,分散度比较大,数量巨大。电力商品的最终使用者和价值实现的终端环节就是用户。售电侧是直接为用户服务的最为直接的环节。售电侧改革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创造所有的可能性以实现用户的自由选择权。在售电环节市场竞争的开展使价格信号在需求侧如同在生产侧一样,能够顺畅地传导,厘清市场机制在售电环节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方向。在这一过程当中,售电上游和下游的价格之间就能够实现联动,整个社会的集约化生产以及能源商品消费量的总体就可以实现控制。这里要注意的问题是,用户并不仅仅指大用户,而使要扩展到尽可能多的小商业用户、居民用户乃至全体用户。当售电环节与垄断环节“解绑”,竞争和选择就是电力产业需要面对的两大新课题,而法律制度的构建就对竞争行为与选择行为进行了解读和制度框定,并为以后的执法环节打下基础,实现市场参与者各方利益与政府的公共政策目标及社会整体效应。用户选择权的放开需要有可选择的市场销售主体,销售主体的孕育和多样性取决于市场竞争的强度与竞争环境的良善化。售电市场化不单单包括市场竞争优势使用户获得多样的选择权,还包含了市场化、多样化的服务方式。为用户购买电力商品的选择、使用环节提供尽可能多的专门购买服务,通过制度设计和监管创新培育售电公司和购售电双边竞争主体,是政府在售电侧市场化改革中需要扮演的“角色”。售电市场竞争机制的建立,以及对售电市场竞争规制问题的探讨必须回归到售电作为电力产业的一个环节,其本身的竞争现状图景、市场建立的指导原则以及下一步即将突破的重大问题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成功的售电市场竞争至少应当实现两个目标:其一,短期内,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充分的市场多元主体竞争,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市场竞争绩效的实现。具体而言,售电公司专业从事竞争性业务,售电与电网业务分离便于用户根据便利性原则更换是售电公司,用户能够从竞争性售电市场中获取多样化的售电企业的服务,为选择权的实现“加分”。市场竞争法律机制保障售电竞争的平等地位,多家售电公司的存在,能够使中小用户在不同的售电公司之间进行选择,实现自己的满意度导向下的买电对象选择;其二,合理化电价,保障售电市场供需双方的市场需求,同时实现政府规制转型过程中的良性市场秩序,以便形成长期稳定的售电市场运行和投资环境,培育竞争性的零售市场。具体而言,我国目前分类的用户电价规定,电力企业相同电能产品对不同用户性质的用户实行不同的电价,大量的交叉补贴存在,补贴又与普遍服务相混合,使得售电电价如同“戴着脚镣却想跳舞”的人,影响了售电侧改革的时效性与法规可应用型。本文以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至今的积弊1为研究切入点,结合售电市场建设的环节个性化特点,从市场运行设计和政府规制优化两个方面,对售电市场进入规制、电价形成规制和售电交易过程中纠纷解决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法律构建方案以及法律以外的制度可行性设计配套研究,终极目标是实现我国售电市场化改革的高绩效成果,规范的市场格局和稳定电价,保障用户选择权利益的实现,提高整个产业的生产和运营效率。本文的总体逻辑线索如下:我国售电市场化中的竞争力“焕发”受制于电力行业自然垄断理论进展以及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起步较晚、售电市场构建性经验不足等诸多因素干扰,而自然垄断理论及其发展以及电力经济学相关理论支持(基本理论)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研究的“始发站”。因此,构建精确的且符合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电力市场竞争规制制度是本文探讨论题的出发点。这一规范性构建从多个方面塑造了我国售电市场改革制度的生成、变化以及实践进程中的制度绩效。每一章的结构及构成如下分布:第一章介绍与售电侧竞争体系的制度构建有紧密关联的几组概念(涵盖售电市场基本概念和电力商品的经济特征),目的是为了下文的理论和经验提相关的背景铺垫,穿插于各章的理论研究之中。同时,提出全文的核心理论基础。在之前的研究的理论基础与观点归纳的基础上,提出统摄全篇的产业组织学、电力经济学、管制经济学、市场竞争理论相关模型(自然垄断与竞争——资本结构——产权形式——规制方式)。其中资本结构理论决定整个售电市场竞争的源动力和主要方式,是结构的基础;自然垄断与竞争模型对资本结构理论的引出具有引导意义,因而是结构前提;产权形式是具体售电市场竞争开展以及绩效评估的核心原理并与后文的政府管制方式和法律规制体系构建有因果关联,因此是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理论内核;规制方式是最终的理论研究外在表述形式,也是整个理论实现的操作性关键环节。四个理论结构要素构建彼此密不可分,互为因果与耦合。在此过程中,融合了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观点,应证了对于社会科学理论、产业发展分析、产业法律规制的问题研究离不开政治经济学动、法律与社会学互动。在此结构理论基础上,又引出了实现售电市场竞争的法律规制基本内容:售电市场元竞争理论规制、售电公司治理、政府售电市场规制变迁与优化。第二章研究国外售电市场的经验并进行总结和归纳借鉴述评。本章不是简单地对国外售电市场情况的文献综述,而是通过分析国外售电市场改革的经验,提出借鉴方向的探讨,为找出我国售电市场改革相关问题提供搜寻“路径”(为第三章售电市场化改革问题提出作铺垫)。古语有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历数西方电力产业的市场化改革较为成功的国家,他们既与我国面临类似的改革挑战,又客观上需要在改革进程中关照各迥异国情下的制度体系个性。虽说各国采取了不同的售电市场化改革方案,但改革的基本宗旨仍趋于一致,即始终秉承对售电环节竞争强度的持续促进的创新型制度设计。就发展中国家而言,管理机制的优化与政府监管改革的动力以吸引在竞争开放端的多元投资成为关键。无论是发达国家也好、发展中国家也罢,本质上,技术进步为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开展和绩效达成提供客观可能性。电力改革较为成功的西方国家在售电环节的经验极具启发性的。一些国家认为,售电市场无法形成真正的选择权市场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即可供选择的零售商只有少数几家。西方国家政府更为注重为那些从管制性公用事业公司转换出来的用户提供选择权的方案设计及实施。用户是市场价格的直接承担者,售电价格成为首要的利益权衡。相关国家对售电量上下限利润市场设计考虑,对不重新选用捆绑服务的部分用户保持封闭;根据一些国家经验,零售商、用户和其他相关利益主体通常成立一些联盟,帮助处理售电市场初期的问题。各国都较为注重避免售电市场设计中的结构性缺陷。所列举的相关国家都致力于在电力市场重组后取得售电竞争制度推进的可能性。各国的特色迥异,可借鉴角度也多元。以美国为例,多元的售电模式,最重要的市场设计要素是保底服务采购机制等经验。在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相关经验引入可以增加国内市场适当地、可能的对售电市场竞争行为进行规制的方法和路径。制度变迁中所反映的理性经验归纳,将为后文的具体问题解析、法律规制构建性常识提供充分的研究基础。本章总体上是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实现在具体的历史实践中检验理性选择理论的一般结论。第三章研究归纳出我国售电侧竞争性市场格局建构过程中,所亟待法律制度进行解决的问题,并具象化到几类难题。本章是全文提出问题的部分,界定全文理论研究最终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构建市场法律规制谱系的核心范围。越是不健全的市场参与动力机制,市场主体的竞争参与率和竞争实力就越低,削弱了整体市场化进程,尤其对于售电这类产业转型阶段的“试验期”市场形成,更是如此。改革的过程是迂回曲折的,一些问题会逐步在售点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暴露”出来,亟待政府、市场两个方面的协力互动与完善。售电侧改革仍任重而道远----分离于原公用事业公司的电力零售商仍占领大部分的零售市场;大用户直购电、竞价上网等探索没有能够建立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资源配置的优势尚未在电力市场中予以体现;辅助价格体系和市场机制形成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对电力系统频率和电压控制的调价功能尚处于“价值化”的尝试阶段;根据第一章的范围框定,本文旨在对直接影响售电市场竞争的例如资本多元化乏力、国有企业市场垄断、电力用户选择权未展开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制约售电市场化改革的瓶颈:售电市场资本结构单一、国有售电企业与民营企业的资源禀赋不均衡导致的地位差异、政府对电力市场管制缺陷问题(局部管制过度、局部管制失序);同时,提出售电市场化机制不成熟问题最终引发的电价市场合理化难题。最终统一于对电价体系的完善和政府规制改革问题的研究。阻碍售电市场发展的政策限制主要是电价上线没有依据市场为导向或者零售电力的上线比例固定。电价制定和电价监管直接关系到用户的根本权益,这其中既有知情权维度的保障缺失、又有选择权方面的缺陷。目前我国的电力价格形成体系尚不完善,导致了电力消费者对电力商品选择权的行使缺乏必要且完善的市场信号支持。贯穿全文的视角是用户选择权的保障,这一视角与目前我国需求侧市场建立的规划有密切关联。芝加哥学派认为,反垄断政策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利益。美国反托拉斯政策已将政策目标调整为增进用户的福利,其他目标也必须与用户福利最大化一致。(martin,2005:57)反垄断法正朝着纯粹用户权益措施的方向演变。相对于保护用用户选择权益的终级目的,维护开放竞争的政策目的更是工具性。目前就售电环节而言,用户选择权依然处于“苗苗”状态,其“发育”程度与售电市场竞争发展进度相去甚远。售电市场是复杂的,对其竞争的观测常常不那么容易。例如,电力需求的不确定性、电网容量约束以及相关的企业数据的保密性等因素,使对电力市场力评估、竞争规模的衡量等问题都增加了难度。电力零售侧竞争放开能够带来的最为重要的益处就是竞争性的零售商能够根据电力用户的个性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关于电力用户和消费者的权利,现行《电力法》并没有明确规定。《电力法》中唯一与电力用户选择权具有相关性的内容是“普遍服务原则”。本章在深入分析目前售电市场法律构建不足的基础上,为后文提出售电市场化竞争和法律规制可能的发展路径框定规制范围和方向。只有找出问题,才有可能在后文对论题进行深入研究,提供可行性法律解决方案。问题解决意识可能是本文特色之一,实现理论研究的应用性落地。第四章提出构建售电竞争性市场可以顺利开展的法律规制体系。本章是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传统的电力市场竞争理论认为,电力市场的自然垄断属性决定了其无法在可竞争环节大有作为,更由于政府规制理论的单一、利益集团的角力等原因,导致发展中国家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必然是轻微、缓慢和无法深入竞争本质的,上述观点关注的是电力产品的本质特征局限、公用事业的管制局限。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暂行)》制定的规则,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将构建零售竞争型的市场模式。零售竞争型市场模式需要有宏观性有不失重点的制度设计,尤其突显售电市场化的竞争性市场构建特质。售电市场的竞争性法律规制设计是一系列前提条件下的动态规划。售电市场的竞争格局建立与科学、明晰的规制框架、公正且独立的规制机构、完善中的被规制者这三方面成正相关关联。电力市场主体需要法律或者具有相应规则(这种规则表现为强加在人们头上的风俗习惯等)所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经济运行活动。经济运行与法律规制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正如法经济学家所认为的那样,“社会生产方式不仅包括土地、机器,还包括法律。因为,如果不运行,土地和机器就毫无价值。法律是市场运行的有机组成部分。法律秩序调拨下的生产、交换和分配,就无法生产机器,使用者无法从生产者手中获得该机器产品,使用权无从谈起,使用价值就得不到实现。法律秩序在此种情形下,本质上已经成为资本的一种形式。”1售电市场规制制度的必要性,需求理论以及规制激励理论,结合整个规制制度过程中的风险负担理论。售电侧竞争是提高电力需求侧响应的必经之路。本文将以电力市场竞争资本多元化触发为视角,以自然垄断理论最新进展为元理论依据,对我国的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政策优势、售电竞争性市场缺陷的克服、政府新一轮市场管制优化的方向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定制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基本规律和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售电市场竞争法律规制体系,并辅之以法律规制以外的制度规制参考构想,以期对售电市场的制度健全和规制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性路径,并尽早地实现我国本土制度环境意义上的售电侧改革目标。本章的逻辑脉络以“纵横交织”为特点。涉及到市场微观主体规制、政府对市场的管制;横向市场主体之间以及纵向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权利义务的界定并以此为基本法律制度设计构建。重点研究了市场竞争主体引入法律保障机制、售电市场用户选择权保障、以电价规制为核心的政府售电市场法律管制转型及制度对接等问题。售电市场的的发达需要助推动力,各种综合因素将融为一体,遵循市场机制向前发展并在过程中深化、完善。这些助推动力主要来源于:用户层面的市场活力激发机制——赋予用户独立的市场用电选择权,实现电能完全的使用价值;激发企业自主经营的活力,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和引导投资质量和效益;以电价改革为驱动,放开电量、电价的管制,引导市场化交易数量、价格、方式等方面的消费者、生产者双向选择机制。通过市场运行性制度与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制度体系的设计,阐明整体售电市场化进程中的问题解决法律方案,实现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法律制度体系构建。第五章阐明本文的结论与余论。之所以进行这样的章内安排,旨在以辩证的观点看待本文的研究结果,本文的结论只是作者主观所选取的研究视角导引下的一种制度研究可能性“产品”,作为社会科学论题的研究成果,必然有其不周延、其可扩展或可修正的空间。本文结论部分指出:第一,售电市场的法律体系构建应当明确规制理念。售电市场竞争机制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成果,关系到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实现。售电市场化竞争是电力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垂直一体化经营必然带来低效率、社会福利损失并制约电力产业的发展。售电侧改革赋予了电力市场化改革以全新的意义,具有“领头羊”效应成为电力市场化机制构建的必然选择。第二,售电市场竞争环境的构建应当强调立法先行。售电市场化竞争必须以完善的法律机制保障,且售电市场要素的法律构建是实现竞争性售电市场的必由之路。其中包括售电市场进入保障、需求侧选择权保障、政府规制优化保障。售电市场竞争的法律保障机制需要对竞争机制各个要素环节进行调整,既有市场微观主体塑造、市场主体行为塑造,又包含政府公权力对市场影响范围等规制性构建。只有竞争机制在法律框定的组织机制中合理运行,才能最终实现售电市场化改革后的竞争性市场稳健运行,市场中的电价稳定问题、电力商品供需和谐问题才能够得到解决。售电市场法律设计的最终目标还落在对市场主体行为的控制、响应惩处机制的作用发挥以及完善的售电市场竞争过渡机制。第三,政府应当在竞争性售电市场的机制构建过程中,实现监管转型,完善市场监管制度并考虑多元利益构建。自然垄断行业监管解制的浪潮,有助于竞争性市场格局的构建,然而,为实现电力安全保障的行业底线,对新型售电体系的政府监管依然不能放松,监管方式的创新不代表核心环节的放松或者不予管制。适当的幅度的监管足以排除售电侧竞争的阻力,并实现电力产业的稳健发展。监管不足会造成电力市场秩序混乱。多元竞争主体和不同的市场角色实施不同的法律控制。法律制度设计的可行性体现于多元主体适用。售电方、需求方、政府方在售电竞争性规制法律体系中“各得其所”,各有所制,各有所为才是售电市场法律规制的最终目的。为此,本文将针对不同的市场主体,根据其行为模式、激励动力不同进行分层次的法律制度涉及,从立法、执法多个层面加以解析。竞争性主体,需要从价格和信息方面进行控制,对政府价格管制需要从电力安全、市场开放程度进行制度设计衡量。由于市场改革并不容易,尤其是如同电力这类技术含量高、传统上被视为自然垄断的产业改革。售电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市场规制者应当思考从这些使大众一知半解、客观上复杂多样,有时相互影响“碰撞”的电力法律规制理论中,辨别哪些是公众所认可与期望的,而从中又能引申出何种新兴的政策和规则。售电市场化竞争过程中,法律制度体系的设计,某种程度上就是对优良规则和制度体系的筛选与选择,再造与演绎。售电供给侧改革是电力市场化进程中的新制度体系尝试,必然会遵循制度革新,制度归入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壁垒或屏障制度的有效性依赖其运行的准确性。制度并不从初始状态时期就假设当然有效。余论部分将以客观视角审视本文结论,从社会学、制度演化进程、电力市场改革周期等角度对结论进行可行性预判,以非正式制度视角补充阐述,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估和简化性制度建议。本章最后一部分将以能源革命为背景,售电市场改革还应当考虑适应可再生能源发电等新兴电力市场领域的步伐。展望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新进程,以售电环节为范围,探讨未来新能源发电情况下售电市场竞争的规制问题。诸如可再生能源变化性和不确定性,市场建设的法律体系构建要“与时俱进”,因为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新能源进入市场的选择之一。这样的做法为今后用户选择权的行使提供了信息服务与硬件设备更新上的可能性,也使前文结论增添一些开放性的空间,为售电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理论探讨的可能性。
张飞雁[4](2019)在《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很难找到不存在国有经济的国家,承担国有经济的载体是国有企业,在不同制度下国有企业承担的功能和作用不同,资本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的存在是为其政党服务,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有企业是为人民服务,所以在不同制度下国有企业的发展路径不同。纵观国有企业演变历程,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国有企业都经历改革,在不同的制度下国有企业的改革目的与路径必然不同,资本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有其制度的必然性,而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改革必然不能走私有化的道路,这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所决定。中国国有企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载体,在创造“中国奇迹”的伟大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取得巨大成就。回顾中国国企发展和改革路径,改革开放前30年,建成了“统购统销”、“统分统包”、“一大二公”的单一公有制国有企业。改革开放后40年,中国国有企业基本上是围绕国有企业控制权进行改革,从“简政放权”、“股份制”、到目前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基本上具备现代企业特征的基本构件。中国经过40年的改革,当前的国企再也不再是单一公有制的国有企业,已是产权多元化的现代企业组织,基本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但是,国有企业也积累一些问题、存在一些弊端,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并把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升到制度层面,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写进国家重要文件,这为中国国有企业未来发展提出明确的发展路径——混合所有制。文章就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问题进行分析,从国有企业发展改革的实践路径入手,对国企改革路径以及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借鉴中西方的相关理论,提出解释国企混改的理论框架,用以分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中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最终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优化方式。文章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描述性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法。笔者比较分析国内外国企改革的路径特点以及国外成熟市场经济的国有企业改革路径的实践,为构建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与实践路径提供有益的借鉴。文章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即本文绪论部分,主要对中国国企混改的背景和理论与现实意义。对国内外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文献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既有的研究成果,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理清本文写作可行性、目的及意义;确定本文的研究方法;明确本文可能创新点和难点。第二部分,即第一章,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理论,为分析国有企业改革奠定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分析国有企业混合改革的逻辑发现公有制制度前提下可以实现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从理论上解决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融合的问题,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就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治理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的分析框架。第三部分,即第二章主要梳理中国国有企业的来源、发展历程,以及从整体和局部对国有企业治理的现状、运行状况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从整体上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萌芽、形成、发展并不断向成熟推进的过程,在国有企业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所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征。第四部分,即文章的第三、四、五章,这部分主要是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分析,首先分析现阶段实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几种主要路径的模式的内涵、特征,并从整体上对各种路径的效果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其次是分析对国有企业改革中两个典型案例和国外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改革实现路径中典型的模式特点研究,分析国有企业在实践的路径中出现的问题及国企改革的启示;第三,通过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模式和国内典型案例分析,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第五部分,即第六章,是在以上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国企混改优化的具体路径和政策建议,为国企改革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并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建议。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一)许多学者认为微观层面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是国有经济主要载体和实现形式。笔者认为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并不仅仅通过国有企业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实现,只要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实现形式都可以是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二)实践中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点,笔者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的突破点要注重人力资本在价值增中的作用,形成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要素利益共同体。(三)学术界与理论界一致认为,混合所有改革的关键是市场化改革,引入市场化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垄断,而没有指出切实可行的实现市场化的路径。笔者认为职经理人的市场化机制是实现市场化的重要方式,最主要是政府放弃对国有企业人事的行政垄断权,使职业经理人选聘完全由市场决定。进一步探讨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的运行需要市场经济驱动,但政府也要发挥作用,需要市场与政府二者共同协调。随着经济的演化与发展,国有经济的运行在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崭新的课题。进一步深入研究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有助于解决公有制制度体系下国有企业发展的问题,揭示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罗丽娟[5](2019)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员工持股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员工拥有企业一定数量股权的制度安排,是企业在产权组织形式上的制度创新。员工持股可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分配效应和激励效应等多重微观经济效应,有利于形成具有创新活力和劳资关系和谐的微观经济主体;同时员工持股还具有稳定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效应,可以克服凯恩斯主义政策长期实施所造成的不良政策效果。员工持股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相结合是新一轮我国国企改革的亮点。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物质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混合,还要重视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混合,这就是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将员工持股作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形成的重要途径和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重要手段,以员工持股优化企业产权结构,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激发企业创新能力,使混合所有制企业成为具有世界一流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微观经济主体;同时以员工持股克服混合所有制企业内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形成资本和劳动的利益共同体,构建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微观经济基础,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虽然员工持股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相结合对我国国企改革和塑造社会主义有活力的、劳资关系和谐的微观经济主体意义重大,然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目前还仅仅停留于“允许”发展的层面,自2016年8月启动后进展缓慢,仍仅限于在试点范围内推行,且试点政策要求严格,试点范围小。造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前我国对员工持股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员工持股只是被作为国有企业中长期激励的一种手段,没有被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没有将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提升到塑造社会主义经济微观主体、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战略高度。从过去的实践过程看,作为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长期难以解决劳动者不能分享剩余价值、劳资关系对立的问题,长期难以解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效率低下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瓶颈。由此,本文重点论证了员工持股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对于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以及保持宏观经济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梳理了国外发达国家员工持股的成功经验作为借鉴,最后对我国当前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安排如下:在绪论中,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对学界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员工持股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指出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如何将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员工持股相结合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问题;最后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研究中还存在的不足,等等。第一章是关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理论建构。关于概念界定,论文首先区分了混合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梳理了学者们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讨论后,提出了本论文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内涵的理解;对于员工持股的概念,同样是在梳理学者们的讨论后,提出了本论文对员工持股内涵的理解;然后介绍了本论文对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内涵的理解。对于本论文的相关理论基础,首先介绍了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双因素”理论、分享经济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经过对这些理论的比较和分析,提出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中应该以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为指导,同时借鉴产生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本理论、“双因素”理论、分享经济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等相关理论,来指导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基于上述相关理论,本论文提出了以员工持股为重点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理论建构。本论文认为,如果社会主义要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那么混合所有制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就应当既有活力,又能使劳动与资本共同分享企业生产剩余,形成劳动与资本的利益共同体,成为宏观经济保持稳定可持续增长的微观基础;而员工持股是兼具提高企业治理水平、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增加劳动者收入的微观经济效应和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宏观经济效应的制度安排,更应当成为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重点。第二章介绍了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发展历程及发展中存在的理论认识问题。本章介绍了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出现,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发展在每一阶段的政策与实践、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对问题的规范,并因政策规范难以奏效而最终叫停的曲折历程;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实践历程之所以经历曲折,几经反复,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中还存在理论认识上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论文的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从改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结构、发展创新型企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等四个方面论证了员工持股对于当前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重要意义,提出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该将员工持股作为重要途径和重要环节,以期形成有活力的、劳资关系和谐的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同时又为宏观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微观经济基础。第七章研究了当前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发展现状,提出当前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应解决的难点问题,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施员工持股所存在的阻碍因素。国外员工持股发展较早,有着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本论文在第八章介绍了美国、英国、日本和法国员工持股的兴起、发展过程和特点,分析、总结了上述国家员工持股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施提供经验借鉴。第九章,从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际出发,以及从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需要出发,并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的经验,提出了发展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应遵循的原则及对策建议。
龙靓[6](2019)在《所有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关联性研究:国企改革博弈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国有企业是国家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国家参与市场的一个渠道。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私有化浪潮大大降低了西方国有企业在实体经济中的比重。但是从21世纪以来,世界各地上市公司的国有产权却普遍存在(除美国以外)且呈显着增长趋势。各国在探索国家权利在企业中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多种经济成分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股权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逐步出现与发展。过去四十年伴随改革开放,中国的国有企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国企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诸多大型的国有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担当重任,为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国家竞争优势贡献力量,且在全球国际竞争中初露峥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事业获取成功的关键力量,是“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是“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明确新时代国有企业发展目标是“坚定不移做强做大做优”;强调“把混合所有制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但在实践中,国企效率相对低下的问题却也是客观存在的。本文试图从股权结构的多层次性视角研究企业所有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性,冀望发展和帮助理解所有制结构理论在国有企业层面的运用,正确科学评价国资管理体制和国企发展的演变过程,厘清“国”与“民”之间在企业层面的关系,并尝试探索下一步中国国资国企改革的方向及方式。本文首先对国有企业、企业所有权和所有权主体结构,特别是实际控制人等概念加以界定,系统性梳理了所有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研究的海量文献,主要包括股权集中度、股权主体结构(管理层持股、机构持股、国家持股、实际控制人持股)与企业绩效相关性两方面的文献研究。整体来看,除了机构持股外,基本上其他的所有权结构表征指标与企业绩效之间并不存在非常明确的、方向性的相关关系。接着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基于博弈模型分析了经典的两权(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情况下股权结构如何影响企业绩效,从单一股权结构下的委托代理的一般博弈分析延伸至股权分散条件下、实际控制人不同存在状态下的博弈分析,进而拓展到国企这类拥有特殊实际控制人的股权结构下利益主体的博弈分析,试图刻画多方博弈在直接影响企业经营行为及决策后对企业绩效的间接影响。之后本文对提出的理论逻辑分析进行实证研究论证。在此之前先梳理了大量史实资料,运用历史分析、比较分析、案例分析,考察了国际上国有企业组织所有制结构的演变过程,主要选用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私有化浪潮中的变革标的,包括发达经济体中的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转轨经济体则选择了东欧、俄罗斯、巴西和阿根廷。考察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企改革的进程,详细梳理了中国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政策走向与发展动态,盘点了中国国有企业自有系统性数据披露以来的企业绩效情况,主要从组织形式、吸收就业、资产规模、偿债能力、盈利水平及增长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并区分了不同隶属层级的国有企业情况。由于在所有权的链式结构中,实际控制人对企业经营绩效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实证部分先考察了中国A股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演变(A股上市公司中国有控股公司占据了半壁江山)。接着,进一步构建GMM计量模型考察企业股权结构(包括股权集中度、股权主体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定量关系,并按照行业属性、公司属性、实际控制人属性等分类标准寻找各细分类型下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间的具体关系。实证研究表明A股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和股权主体结构指标都与企业绩效存在正U型的关系,即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并不存在“最优解”,因此高度分散或者高度集中的持股结构可能更有益于国企绩效的提升。从行业来看,以电子、食品饮料、商贸为代表的竞争性行业的计量结果表现更为显着;从公司属性来看,外资企业和中央控股企业的计量结果表现更为显着;从实际控制人类型来看,实际控制人为国有属性以及具有共同实际控制人的计量结果表现更为显着。最后,基于前面的理论分析、历史分析和实证分析结果对中国下一步国企改革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与不足。本文的创新主要集中在实证研究方面,一是对中国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变动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对国企实际控制人持股变化、持股偏好、以及背后的原因都进行了细致分析;二是从更细分层次全面考察所有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考虑了行业分类、行政隶属层级分类、实际控制人分类等;三是指标运用上的创新,在股权主体结构变量上增加了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在企业绩效变量上增加了社会效益变量,如企业税收指标;最后在计量模型运用上采用了GMM方法,而非传统的OLS、2SLS方法,规避了传统模型对数据回归的强限制预设。本文的不足之处,一是选取的企业社会效益指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二是由于数据的可得性,只针对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样本未能涵盖全部国有企业。
马光威[7](2018)在《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因、制约与路径》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与《国务院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两个关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文件,标志着中国政府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的持续高度重视。国有企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其改革的成败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甚至关系到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既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本文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是关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因、制约与路径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为解释与模拟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外动力、内在机理及影响因素提供一个理论框架与一些分析方法。论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新古典经济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基础出发,运用边际分析、寡头博弈及均衡分析等经典经济学分析工具和计量回归分析等经济前沿分析工具,建立了关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因、制约与路径的理论分析模型,并利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实际数据对论文理论模型进行验证,从而较为全面的分析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影响因素。特别是通过计量回归、动态模拟等经济前沿分析方法的应用,文章把传统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与现代经济前沿思想结合起来,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增长串联在一起,从而对现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进行了创新与探索,为中国进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具体来说,论文主要包括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第13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本部分首先阐述了所研究问题的背景与缘由、研究的结构与思路、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然后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理论及研究现状,特别是重点回顾了关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机理、动因和制约的研究成果;最后分析了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程、现状与发展趋势,并对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第二部分是论文第4章,是基于前沿经济理论的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本部分首先对既有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因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然后运用经济前沿分析方法,在投资推动型经济增长假设条件下,构建了国有企业投资分析模型,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和Stata数据分析工具,利用20072013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统计数据,验证了理论模型及其结论的基本正确性,特别是实证分析了区域经济增长等变量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比例之间的关系;最后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动因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5章,是基于新古典主义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本部分以边际主义和均衡思想为主要分析方法,利用两部门静态均衡模型对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阈值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6章,是基于博弈理论研究方法的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本部分首先对现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国有企业改革的双寡头竞争模型及社会资本结构演变模型;其次,利用相关经济数据,分别构建了关于产品市场份额、资本增长率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比例之间的线性拟合关系,验证了理论模型及其结论的基本正确性,特别是实证分析了国有企业资本占社会资本比例达到模型反馈值时,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必将转换的论断。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第7章,是全文的结束和总结部分。本部分得出了全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一系列促进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策略及政策性建议,论文最后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本文的研究发现:(1)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对于行政垄断或天然垄断性的行业推行国有企业改革已经举步维艰,但是改革的趋势不可逆转,竞争性和非竞争性行业分类改革也势在必行,而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有企业退出市场的产权式改革不同,其更加关注于提升国有企业自身的效率。(2)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国有企业效率提升、经济增长、政府利益最大化选择等正向动力和经济稳定、损失厌恶与社会利益最大化等反向动力的共同作用下,伴随着市场主体的博弈不断深化,而国有企业所有者的利益最大化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最终推动力。(3)受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制约,既定改革条件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合理比例存在下限和上限,下限由经济增长压力决定,上限由社会稳定约束决定,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最终比例会趋向于一个满足社会利益最大化制约的均衡值。(4)在国有企业改革达到古诺纳什均衡后,中国必然会进行国有企业改革路径转换,理论上国有企业改革会不断的深化,改革比例会沿着一条不规则曲线趋近于一个稳定值,由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构成的社会资本结构最终会达到一个均衡值,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入动态均衡状态。
秦乃娟[8](2018)在《高管薪酬、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 ——基于国企改革概念股的实证检验》文中研究表明自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企改革已经迈出了坚实步伐,顶层设计框架逐渐明晰,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一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幅放开各行业其他性质的所有制经济持股比例;二是薪酬体制改革。市场化选聘和行政任命的高管采取不同的薪酬制度,前者的薪酬将更加市场化;三是股权激励;四是改善国企整体布局。其中,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混改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截止2017年底,已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央企各级子公司实现了混合所有制,形成了3批50家国企混改试点。作为首批首家完成混改的东方航空物流有限公司,在引入联想、德邦、普洛斯和上海绿地四个外部投资者共持有东航45%的股份以及核心员工持股10%后,集团持股比例降到45%,通过混改使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2017年中国电子通过混改,经营性利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自2015年起,国企高管薪酬改革逐步推进,降薪幅度在20%-30%左右。对于当前国企改革,本文从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和高管薪酬管理两个方面提出问题:国有股减持是否提升了企业绩效?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绩效是否具有显着影响?国企高管是否应该限薪?本文应用产权理论、控制权私有收益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理论进行分析,分别将股权结构分为国有股、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三个方面,提出假设1:国有股比例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关系;假设2:高管薪酬能够抑制国有股与绩效之间的敏感性,且在改革的企业抑制效应更明显;假设3: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假设4:高管薪酬能够负向调节股权集中度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且在改革的企业抑制效应更明显;假设5:股权制衡度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假设6:高管薪酬能够抑制股权制衡度与绩效之间敏感性,且在改革的企业抑制效应更明显。本文选取2013-2016年沪深A股中741家国有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其中198家国企改革概念股作为改革样本,国企改革概念股以外的543家国有企业作为未改革样本,采用实证分析检验了国有股比例、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分别与绩效的关系以及高管薪酬分别对于股权结构与绩效的调节作用。同时,探讨是否改革对于高管薪酬调节作用的差异。研究结果发现:(1)国有股比例与企业绩效之间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假设1得到验证;(2)高管薪酬能够抑制国有股比例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并且改革能够加剧高管薪酬的抑制作用,假设2得到验证;(3)股权集中度与绩效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假设3得到验证;(4)国有企业高管薪酬能够降低股权集中度和企业绩效之间的敏感性,且在改革的企业抑制效应更明显,假设4得到验证;(5)股权制衡度与绩效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假设5得到验证;(6)高管薪酬不具有抑制股权集中度与绩效之间敏感性,假设6未得到验证,原因可能是因为高管薪酬对绩效的影响是股权制衡度的不同水平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因此,现阶段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中,要继续遵从国有资本减持的国家政策引导,整合非公有资本的资源优势,限制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中一股独大现象,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活力;同时也要对高管薪酬进行限制,加快落实与国企高管限薪的措施,对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和高管薪酬进行科学管理,有效实现国有企业绩效水平。本文创新点在于:(1)在当前国企改革背景下,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视角出发,从股权性质、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三个维度分析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与绩效的关系,对国企实施混改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为实施改革提供证据支持;(2)同时结合国企改革中高管薪酬的规范管理,研究高管薪酬在股权结构与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分析改革是否对高管薪酬的抑制作用具有差异,从而为国企高管限薪政策提供支持。
杨萱[9](2018)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效应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国有企业治理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经济转型大背景下,“混合所有制改革”迅速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公司治理领域的重点和亮点。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指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今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发展路径。2015年国务院在出台的一系列有关国有企业改革文件中多次强调,希望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改善其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国有企业效率。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突破口。2017年10月中共中央在十九大报告中再一次强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政策主张。由此可见,混合所有制改革会对国有企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而从财务的视角关注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的治理效应,具有独特的理论新意和重要的现实价值。目前学术界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多集中在宏观战略层面,而事实上,宏观层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微观至企业层面,便是股权结构的优化问题。股权结构的变化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突破口。为此,本文以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股权结构变化作为切入点,围绕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效应问题展开研究。本文首先较为系统地从理论上探讨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效应的产生机制;接着,根据Jensen and Meckling(1976)的经典理论,解析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效应的影响路径,即主要通过代理成本、R&D投入以及公司绩效等三方面发挥效用;最后实证检验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代理成本、R&D投入与公司绩效等三个方面的影响,并进一步揭示这三方面治理效应之间的内在逻辑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理论层面,本文在马克思经济理论指引下,运用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的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层层剖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效应的产生机制及影响路径。本文认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通过股权结构混合化缓解企业股东之间以及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冲突,同时影响企业R&D投入行为,从而提升其生产效率,改善国有企业绩效。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分析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用于两类代理成本的机理,该机理表明混合多元的股权结构能为国有企业提供更好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从而缓解两类代理冲突。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引入不同性质的非国有股东,一般有非国有法人股东、外资股东、机构股东和自然人股东等。他们按股权比例获取剩余收益权,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非国有股东有较强的动力和能力参与公司经营活动,能对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起到一定积极效应,提高管理效率,并且股东的异质性越大,对管理层监督的可能性越高,更有利于减少管理层机会行为,从而降低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第一类代理成本。另外,在国有企业混合股权结构中,国有股东与非国有股东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制衡效应,根据股权制衡理论,适度的制衡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行为产生正向影响,进而缓解公司股东之间的第二类代理冲突。其次,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用于R&D投入的机理。该机制表明,代理成本影响企业的R&D投入决策和效率。在缺乏有效监督和激励机制下,国企管理者为了安稳避免风险,在R&D投入项目上不会那么积极。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混合股权结构安排可以促进R&D投入和降低企业R&D投入活动所需的高代理成本和高契约成本。主要表现为国有股东和非国有股东交叉持股可以强化国有企业内部对管理者的约束机制,有助于抑制代理问题引发的管理者自利行为,能有效强化管理者选择具有风险性和挑战性等创新项目的意愿,从而开展更多有价值的R&D投入活动。另一方面,R&D投入项目在国有企业混合多元的股权结构中,其得以实施的限制性条件变得更加苛刻。国有股东和非国有股东相互制衡的股权安排,会减少无价值R&D投入项目被采纳的可能性,增加有价值R&D投入项目被拒绝的可能性。最后,本文理论分析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用于公司绩效的机理。本文认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通过代理成本和R&D投入两条路径影响公司绩效。其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降低两类代理成本,提升企业内部治理效率,从而改善公司绩效。其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缓解了企业R&D投入中的代理冲突,促进企业研发激励和投入,最终提高公司绩效。基于以上分析,同时借鉴前人已有研究成果,本文提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效应(MCCP)的理论研究框架。延续理论分析思路,在实证层面本文引入CSMAR、WIND以及CCER数据库中国有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并手工收集和整理2008-2015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权结构和股东性质数据,先从静态的视角,以混合股权结构和混合股权制衡度作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衡量指标,实证检验了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代理成本、R&D投入和公司绩效三方面治理效应的影响路径,并得到以下研究结论:第一,股权结构的变革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突破口。无论是在股权性质方面还是股权比例方面,混合所有制改革都对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改变了国有企业“一股独大”的股权状况。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股权结构呈现多元混合性,不同性质的非国有股权,充分发挥股权的异质性作用,与国有股权形成互补,从不同角度对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发挥正向效应。第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使得两类代理问题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本文在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股权结构变化进行系统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国有企业股东与经理人间以及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研究发现,非国有股权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股东与管理层的第一类代理成本以及股东之间的第二类代理成本。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混合股权制衡度与公司两类代理成本之间呈现先减后增的“U”型关系。进一步地,我们采用Hansen(1999)的面板门槛模型结果表明,混合股权制衡度对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效果会随着门槛变量国有股权比例的改变而改变。即当国有股权比例超过一定阈值时,混合股权制衡度对两类代理成本的影响由积极作用变为消极作用。上述研究结论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股权与非国有股权的比例设置提供政策参考,并从代理成本的角度验证了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治理效应。第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促进企业R&D投入。本文检验发现,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引入非国有股权对企业R&D投入强度有促进效应,且不同性质的非国有股权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进一步分析表明,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混合股权的制衡度有助于促进R&D投入。我们按照行政层级、公司行业和市场化进程进行分组检验,结果显示相对于中央国企组,在地方国企组中混合股权制衡度对企业R&D投入发挥的正向作用更为明显。同时,混合股权制衡度可以提升竞争性行业类国有企业的R&D投入,但对垄断性行业类国有企业的R&D投入影响不显着甚至有弱化效应。在市场化进程分组中,我们发现非国有股权的制衡性有助于弥补企业所在地区的市场化不足,即在市场化进程相对较慢的情况下,非国有股权可以发挥其制衡效应更好地影响企业R&D投入。以上结论从R&D投入角度验证了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治理效应。第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了公司绩效和生产效率。研究结果发现,一方面,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引入非国有股权对公司绩效有显着正向影响,且不同性质的非国有股权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另一方面,混合股权的制衡度同样会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具体而言,我们按照行政层级、公司行业和市场化进程进行分组检验表明,就中央国企而言,混合股权的制衡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不显着。就地方国企而言,混合股权的制衡度对公司绩效有正向显着影响。在行业分组样本中,相对于垄断性行业来说,竞争性行业类国有企业组中的混合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绩效的正向影响较为显着。而在市场化进程相对慢的地区,其国有企业混合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绩效的正向影响更加明显。以上结论从公司绩效的角度验证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治理效应。第五,本文分组检验结果论证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通过代理成本和R&D投入两条路径影响公司绩效。对于垄断性行业而言,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公司绩效的提升主要源于代理问题的降低和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而对于竞争性行业来说,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公司绩效的提升则是两类代理冲突的缓解以及因此导致的R&D投入激励增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更好地检验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治理效应,本文同时运用DID-PSM法,从动态的视角考察了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对R&D投入和公司绩效的影响。检验发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R&D投入和公司绩效均具有积极效应。本文的研究贡献在于:第一,构建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将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公司财务理论融合在一起,较为系统地解析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效应的产生机制,考察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代理成本、R&D投入以及公司绩效三方面治理的影响路径,并进一步揭示上述三方面治理效应之间内在逻辑影响关系。第二,丰富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文献研究。本文结论不仅从混合多元的股权结构视角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效应提供了新的解释,同时也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治理效果提供了实证依据,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治理改革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第三,运用动态和静态的视角考察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对R&D投入和公司绩效的影响,降低了既有文献实证分析中的选择性偏差和内生性问题。同时在检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代理成本的影响中,采用了 Hansen的门槛回归模型,进一步测算混合股权制衡度的门槛变化水平,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非国有股权比例的设置提供经验证据。
袁舒晓[10](2018)在《国企混改背景下员工持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路径研究 ——以衡水老白干酒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曾一度被叫停的员工持股计划又再度开启。自十八大后,有关员工持股的指导性政策文件纷纷开始颁布,这使得国企在拟定员工持股方案时有据可循。自此,多家国有上市企业开始涉足员工持股计划,掀起了一波员工持股的热潮。随着国企大规模推进员工持股计划,实施员工持股是否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对于绩效的具体影响路径如何以及如何对绩效产生影响,对于上述问题的探究显得十分有意义。本文梳理了已有的文献研究资料,同时结合目前国企混改的大背景,选择将员工持股计划付诸于实践较早的老白干酒作为分析对象。首先,本文从理论上分析员工持股对于国企绩效的具体作用机制,探究员工持股主要通过哪些方面对国企绩效产生影响。之后,本文从市场效应、公司治理和公司经营三个方面来研究员工持股对于老白干酒绩效的作用路径,具体分析是如何对绩效产生影响的。接着通过事件研究、财务比率分析及EVA分析等方法对计划实施前后的企业绩效进行检验。最后,得出相关的结论,并且根据案例中发现的问题,对国企实施员工持股提供相应的建议。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在窗口期产生良好的市场反应,短期绩效得到提高,但是对于长期市场绩效的提升效果不如短期显着;同时能通过改善公司股权结构,降低代理成本从而提高企业治理绩效;也能缓解融资约束,激励员工心理来提升企业经营绩效。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结合了国企改革的大背景,同时从市场效应、企业治理、企业经营三个角度去分析员工持股对于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进一步拓展了相关的理论研究。
二、实行国有资产代管制有助于造就国有股持股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行国有资产代管制有助于造就国有股持股人(论文提纲范文)
(2)政府规制、产业竞争和财务风险衍化的交互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由来与界定 |
1.2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基本内容框架 |
1.2.3 研究路径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财务风险及其衍化 |
1.3.2 产业竞争 |
1.3.3 政府规制 |
1.3.4 交互作用 |
1.4 研究意义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意义 |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2.1 企业财务风险衍化的动因及其扩散效应 |
2.1.1 来自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衍化动因回顾 |
2.1.2 来自外部环境的财务风险衍化动因回顾 |
2.1.3 企业财务风险衍化的扩散效应研究回顾 |
2.2 产业竞争与企业财务特征的交互影响 |
2.2.1 基于产业竞争掠夺效应的影响回顾 |
2.2.2 基于产业竞争治理效应的影响回顾 |
2.2.3 企业财务特征对其产品市场行为表现的影响回顾 |
2.3 政府规制对市场和企业的双重影响 |
2.3.1 政府规制对产业竞争的影响回顾:立足中观视角 |
2.3.2 政府规制对企业财务表现的影响回顾:立足微观视角 |
2.4 文献评述 |
2.4.1 关于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评述 |
2.4.2 关于国内外学者不同观点和研究冲突的评述 |
2.4.3 现有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本文的研究方向 |
第三章 制度背景分析 |
3.1 中国经济市场化建设与政府规制政策的发展历程 |
3.1.1 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建立与发展 |
3.1.2 中国重点产业政府规制政策的演进与发展 |
3.2 “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深化与政府规制的新方向 |
3.2.1 “新时期”中国市场机制的深化和完善 |
3.2.2 “新时期”中国政府产业规制的新方向 |
3.2.3 “新时期”中国政府企业规制的新重点 |
3.3 美国产业发育状态与政府规制历史演进 |
3.3.1 美国主要产业的发育状态分析 |
3.3.2 美国政府规制的历史演进 |
3.4 中美两国制度背景的比较与总结 |
3.4.1 市场与政府关系形成路径的差异 |
3.4.2 市场与政府相对势力的差异 |
3.4.3 政府与企业相对势力的差异 |
第四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模型 |
4.1 企业财务风险的理论基础与衍化路径 |
4.1.1 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
4.1.2 企业财务风险的纵向衍化:元驱动和场驱动 |
4.1.3 企业财务风险的横向衍化:违约相关性 |
4.2 产业竞争及其微观效应的理论基础 |
4.2.1 基于当代经济学流派比较的市场研究范式选取 |
4.2.2 不完全竞争产业中的企业竞争行为 |
4.2.3 不完全竞争产业中的掠夺效应和治理效应 |
4.3 微观经济规制理论的发展与沿革 |
4.3.1 以收费规制为代表的传统微观经济规制理论与批评 |
4.3.2 激励性微观经济规制改革、理论流派与基本形态 |
4.3.3 激励性微观经济规制的最优模型与相对于最优情况的扭曲 |
4.3.4 规制俘虏理论:对“公的规制”理论的一个补充 |
4.4 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
4.4.1 三个研究主体的四组作用关系 |
4.4.2 理论分析的基本假定 |
第五章 产业竞争对企业财务风险纵向衍化的影响研究 |
5.1 产业竞争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纵向衍化的机制与路径 |
5.1.1 产业竞争掠夺效应对企业财务风险衍化的影响 |
5.1.2 产业竞争治理效应对企业财务风险衍化的影响 |
5.1.3 两个效应的综合影响:叠加、制约还是抵消? |
5.2 产业竞争对企业财务风险纵向衍化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设计 |
5.2.1 企业财务风险的度量 |
5.2.2 产业竞争及其他变量的度量 |
5.2.3 模型设定 |
5.2.4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3 产业竞争对企业财务风险纵向衍化的影响效应检验结果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实证结果分析 |
5.3.3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政府规制和产业竞争对企业财务风险纵向衍化的协同影响研究 |
6.1 政府规制和产业竞争协同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纵向衍化的机制与路径 |
6.1.1 政府规制直接限制企业自由竞争签约权对其财务风险衍化的影响 |
6.1.2 政府通过产业规制影响竞争从而对企业财务风险衍化产生的影响 |
6.2 政府规制和产业竞争对企业财务风险纵向衍化影响的实证研究设计 |
6.2.1 政府企业规制的度量 |
6.2.2 政府产业规制的度量 |
6.2.3 模型设定 |
6.2.4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3 政府规制和产业竞争对企业财务风险纵向衍化协同影响的检验结果分析 |
6.3.1 描述性统计 |
6.3.2 实证结果分析 |
6.3.3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反作用于产业竞争的影响研究 |
7.1 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影响产业竞争的机制与路径 |
7.1.1 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的竞争效应和传染效应 |
7.1.2 产业竞争对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的调节效应 |
7.1.3 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对产业竞争的反作用 |
7.2 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对产业竞争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设计 |
7.2.1 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的度量 |
7.2.2 模型设定 |
7.2.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7.3 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反作用于产业竞争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
7.3.1 描述性统计 |
7.3.2 实证结果分析 |
7.3.3 稳健性检验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产业竞争反作用于政府规制的闭环效应研究 |
8.1 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形成闭环效应的机制与路径 |
8.1.1 政府规制对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的调节效应 |
8.1.2 企业财务风险的横向衍化对政府规制行为的反作用 |
8.1.3 企业财务风险衍化、产业竞争与政府规制的联动机制:一个莫比乌斯环 |
8.2 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形成闭环效应的实证研究分步式设计 |
8.2.1 政府规制影响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的模型设定 |
8.2.2 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反作用于政府规制的模型设定 |
8.2.3 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闭环效应的模型设定 |
8.3 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形成的闭环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
8.3.1 政府规制影响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的实证结果分析 |
8.3.2 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反作用于政府规制的实证结果分析 |
8.3.3 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闭环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
8.3.4 稳健性检验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启示 |
9.1 研究结论 |
9.1.1 中美两国产业竞争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纵向衍化的路径和效应 |
9.1.2 中美两国政府规制和产业竞争对企业财务风险纵向衍化的协同影响 |
9.1.3 微观企业财务风险在产业中横向衍化对中美两国产业竞争影响 |
9.1.4 中美两国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产业竞争反作用于政府规制的闭环效应 |
9.2 研究启示 |
9.2.1 产业竞争声誉效应的充分发挥与企业财务风险管控 |
9.2.2 政府公信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与企业财务风险管控 |
9.2.3 企业财务风险横向衍化传染效应的产业阻断与规制适当的产业竞争程度 |
9.2.4 企业财务风险管控、产业竞争机制与政府规制政策的良性闭环联动 |
9.3 不足与展望 |
9.3.1 本文的不足之处 |
9.3.2 未来的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构建我国竞争性售电市场的法律抉择 ——用户选择权保障为导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视角 |
三、研究价值及意义 |
四、文献综述及相关学科理论基础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六、论文结构 |
七、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电力市场售电侧竞争的基本内涵 |
第一节 电力商品与售电市场化建设 |
一、电力产业的总体特征及电力商品的经济属性 |
二、市场化改革中的售电竞争内涵 |
三、售电市场建设与用户选择权保障 |
第二节 售电市场竞争规制的元理论 |
一、自然垄断理论及其进展分析 |
二、售电环节的可竞争理论 |
三、电力市场资本结构理论 |
四、政府规制理论 |
第二章 售电市场规制域外经验及借鉴述评 |
第一节 售电侧竞争规制的国际经验 |
一、美国 |
二、英国 |
三、俄罗斯 |
四、澳大利亚 |
五、新加坡 |
第二节 总结与借鉴述评 |
一、各国经验总结 |
二、借鉴述评 |
第三章 售电市场化进程中的难题 |
第一节 售电环节充分竞争尚未展开 |
一、电力市场相关环节的资本结构单一 |
二、国企在售电环节的垄断现状及诱因 |
三、售电侧竞争多元资本引入的制度壁垒 |
第二节 售电环节的用户选择权实践困境 |
一、非居民用户选择权问题 |
二、居民用户的选择权问题 |
第三节 售电价格机制的缺陷 |
一、电价形成机制不科学 |
二、政府对售电价格的监管机制不完善 |
第四章 售电竞争性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 |
第一节 售电市场治理理念及基本原则 |
一、售电市场法律规制理念 |
二、售电市场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运行性市场规则体系 |
一、售电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的制度保障 |
二、售电企业的公司治理调整 |
三、售电公司的用户服务与社会责任的制度建设 |
第三节 售电市场监管的制度优化 |
一、售电市场监管的价值目标和机构建设 |
二、优化售电市场监管的主要制度内容 |
第五章 论文总结及余论 |
第一节 总结 |
一、国际售电市场制度建构总结 |
二、本文提出的售电市场法律建构总结 |
第二节 售电市场法律建构体系的可行性预判与补缺 |
一、售电市场法律规制制度可能存在的缺陷 |
二、售电市场规制体系缺陷的补救 |
第三节 新电力市场发展前景下的售电市场规制展望 |
一、新能源发电对售电市场的意义 |
二、新环境下的售电市场化改革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4)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一)混合经济思想 |
(二)国外国有企业改革相关文献 |
(三)国内国有企业改革相关文献 |
(四)文献分析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文章创新与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
第一章 中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来源与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所有制、所有权和产权 |
二、混合所有制 |
三、企业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的相关理论 |
二、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三、启示 |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分析框架 |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的基本逻辑 |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根本制度——产权制度 |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治理模式——公司治理 |
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保障机制——监督机制 |
第二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国有企业的来源 |
第二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过程 |
一、混合所有制萌芽阶段 |
二、混合所有制产生阶段 |
三、混合所有制的发展阶段 |
四、新时代混合所有制深化阶段 |
第三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分析 |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整体运行状况 |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行业与地区分布状况 |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公司治理状况 |
第三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分析 |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缘由 |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因 |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条件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路径分析 |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模式 |
二、并购和重组模式特点分析 |
三、整体上市模式特点分析 |
四、公私合营模式特点分析 |
五、员工持股模式特点分析 |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特点分析 |
一、推进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 |
二、以构建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共同体为目的 |
三、资产监管方式从“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 |
第四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思维怪圈 |
一、概念认识误区:混合所有制概念的误区 |
二、围绕产权和控股权的争论 |
三、“国进民退”和“国退民进”的争论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制度缺陷 |
一、产权制度缺陷 |
二、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 |
三、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缺陷 |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企业不同产权主体的矛盾问题 |
第五章 国内外国有企业改革的典型路径及启示 |
第一节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分析 |
一、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与改革方案介绍 |
二、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和效果分析 |
三、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 |
第二节 中钢集团案例分析 |
一、中钢集团并购重组简单回顾 |
二、中钢集团扩张过程 |
三、中钢集团并购重组分析 |
四、中钢集团重组给其他国企的启示 |
第三节 国外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分析 |
一、新加坡的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 |
二、法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 |
三、英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 |
四、金股制度 |
第六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优化 |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突破口 |
一、重视国企的人力资本 |
二、分类改革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优化 |
一、优化的原则 |
二、适合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范围 |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步骤 |
四、优化方案 |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应该注意的问题 |
一、要坚持增量改革,不轻易放弃控股权 |
二、国有资本要积极入股非国有企业 |
三、要注重员工持股公平公正与激励机制的建立 |
四、要对混合所有制企业正确的定位 |
五、正确认识“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 |
第四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
一、加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改革顶层制度设计 |
二、打破“政企不分”的瓶颈方法 |
三、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方向 |
四、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机制 |
五、完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保障机制 |
参考文献 |
博士学习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5)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
一、关于混合所有制的研究未将解决劳资关系作为重点 |
二、员工持股有助于解决混合所有制发展中的劳资关系问题 |
三、员工持股与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 |
四、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章节安排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创新及研究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理论建构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内涵 |
二、员工持股的内涵及性质 |
三、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内涵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三、“双因素”理论 |
四、分享经济理论 |
五、委托代理理论 |
第三节 相关理论分析 |
一、对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的比较与分析 |
二、对“双因素”理论和分享经济理论的比较与分析 |
三、对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 |
四、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应以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为指导 |
第四节 以员工持股为重点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理论建构 |
一、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理论假设 |
二、基本推论:员工持股应当成为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重点 |
第二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发展历程及存在的理论认识问题 |
第一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发展历程 |
一、我国员工持股的出现 |
二、员工持股的初步探索阶段(1978-1994年) |
三、员工持股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初步结合阶段(1994-2002) |
四、针对管理层的股权激励阶段(2002-2013) |
五、明确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相结合重启员工持股阶段(2013年至今) |
第二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的曲折性及发展中存在的理论认识问题 |
一、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的曲折性 |
二、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发展中存在的理论认识问题 |
第三章 员工持股与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 |
第一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治理问题 |
一、解决国企所有者缺位问题是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的逻辑起点 |
二、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仍面临委托代理关系问题 |
三、混合所有制企业制度定型需要解决委托代理关系问题 |
第二节 员工持股是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现代治理结构的重要途径 |
一、员工持股是混合所有制企业产权多元化的重要实现形式 |
二、员工持股可以有效解决混合所有制企业委托代理问题 |
三、我国以员工持股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成功案例 |
第三节 以员工持股实现企业治理的激励相容 |
一、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主要矛盾是解决企业治理的激励相容问题 |
二、聚焦建立有效委托代理关系,以员工持股实现企业治理的激励相容 |
第四章 员工持股与发展创新型企业 |
第一节 创新型企业内涵及我国创新型企业发展现状 |
一、创新型企业内涵 |
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背景下我国创新型企业的缺乏 |
第二节 我国创新型企业缺乏的重要原因 |
一、企业家精神缺乏 |
二、工匠精神缺乏 |
三、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
第三节 以员工持股促进创新型企业形成 |
一、以员工持股激励企业家精神形成 |
二、以员工持股激励工匠精神形成 |
三、以员工持股激励科技人员提升创新能力 |
第五章 员工持股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
第一节 资本短缺时代劳动者难以分享企业利润与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过低 |
一、资本短缺时代与劳动报酬比重偏低 |
二、劳动报酬低转化为劳动者财产性收入比重低 |
三、劳动者报酬偏低导致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过低 |
第二节 资本过剩时代劳动者分享利润的客观基础正在形成 |
一、我国进入资本相对过剩时代和劳动力短缺时代 |
二、人力资本日益成为劳动者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源泉 |
三、员工持股成为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重要途径 |
第三节 以员工持股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
一、以员工持股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具有可行性 |
二、员工持股优于简单的工资上涨和福利国家模式 |
三、员工持股有利于打造我国的人力资本优势 |
四、员工持股有利于形成劳资利益共同体 |
第六章 员工持股与宏观经济稳定 |
第一节 宏观经济稳定需要有活力的微观基础 |
一、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失灵 |
二、宏观经济稳定需要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健康发展的基础上 |
第二节 员工持股与形成消费拉动的内生增长模式 |
一、我国需要形成消费拉动的内生增长模式 |
二、以员工持股促进中等收入群体发挥消费生力军和主力军的作用 |
三、以员工持股稳定国内投资 |
第三节 以员工持股推动新经济发展 |
一、新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
二、员工持股有利于促进新经济发展 |
三、在新经济领域广泛推动员工持股 |
第四节 以员工持股解决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就业问题 |
一、传统工资制与失业问题 |
二、以员工持股实现利润分享制 |
三、构建员工与企业的命运共同体 |
第七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发展现状、难点问题及阻碍因素 |
第一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发展现状 |
一、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历经反复 |
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进一步发展任重道远 |
第二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中的难点问题 |
一、持股对象范围的确定 |
二、员工持股比例的确定 |
三、持股员工的资金来源 |
四、员工持股模式的确定 |
五、持股平台问题 |
第三节 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阻碍因素 |
一、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员工持股缺乏足够的认识 |
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体制障碍 |
三、内部人控制问题 |
四、我国员工持股相关立法的限制 |
五、我国目前还缺乏相关的财税政策对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和员工进行激励 |
第八章 员工持股的国际经验 |
第一节 美国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
一、美国员工持股制度的兴起与发展 |
二、美国员工持股的特点 |
第二节 英国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
一、英国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
二、英国员工持股的特点 |
第三节 法国员工持股制的兴起和发展 |
一、法国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
二、法国员工持股的特点 |
第四节 日本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
一、日本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
二、日本员工持股制度的特点 |
第五节 发达国家员工持股的启示 |
一、政府对员工持股计划的重视 |
二、制订完善的立法来推行员工持股 |
三、利用财税政策支持和引导 |
四、支持第三方金融机构介入员工持股 |
五、实施普惠式的员工持股 |
六、采取多种形式的员工持股计划模式 |
第九章 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原则及建议 |
第一节 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原则 |
一、将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上升到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高度 |
二、将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与解决宏观经济问题相联系 |
三、加强顶层设计,使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有序开展 |
四、在法律的激励、引导和规范下有序开展 |
五、从企业实际出发开展员工持股 |
第二节 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建议 |
一、充分认识员工持股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
二、加强和完善员工持股的相关立法 |
三、允许第三方金融机构参与员工持股计划 |
四、对员工持股参与方提供财税政策支持 |
五、探索多样化的员工持股模式 |
六、逐步扩大员工持股对象及企业的范围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所有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关联性研究:国企改革博弈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三节 相关概念 |
一、国有企业 |
二、所有权结构 |
三、实际控制人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所有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性 |
一、相关论 |
二、无关论 |
第二节 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与企业绩效 |
一、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 |
二、管理层持股与企业绩效 |
第三节 机构持股、国家持股、实际控制人与企业绩效 |
一、机构持股与企业绩效 |
二、国家持股与企业绩效 |
三、实际控制人与企业绩效 |
第三章 国有企业所有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博弈分析 |
第一节 股东与代理人(管理层)之间的博弈 |
一、股东与代理人(管理层)的一般博弈分析 |
二、股权分散条件下股东与代理人(管理层)的博弈分析 |
第二节 实际控制人存在条件下的博弈 |
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控制下的博弈分析 |
二、引入小股东利益保护法律框架下的博弈分析 |
三、实际控制人可能存在情况下的博弈分析 |
第三节 企业实际控制人为政府的博弈 |
一、政府机构与国企管理层的混合战略均衡博弈 |
二、政府主管官员与国企高管合谋的精炼博弈 |
第四章 国有企业组织所有权结构的演变:国外私有化浪潮 |
第一节 私有化:有机发展战略与急速私有化战略 |
一、私有化浪潮(Privatization) |
二、私有化浪潮的理论基础 |
三、私有化的两种路径选择 |
第二节 发达经济体国企改革 |
一、英国国有企业改革 |
二、美国国有企业改革 |
三、法国国有企业改革 |
四、德国国有企业改革 |
五、意大利国有企业改革 |
六、小结 |
第三节 转轨经济体的国企改革 |
一、东欧国有企业改革 |
二、俄罗斯国有企业改革 |
三、巴西国有企业改革 |
四、阿根廷国有企业改革 |
五、小结 |
第五章 国有企业所有制结构的演变:中国国企改革 |
第一节 中国国企改革历程 |
一、1993-200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抓大放小 |
二、2004-2012:深化推进股份制 |
三、2013-至今:以实现国企功能为导向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
第二节 中国国企发展与概况 |
一、国有控股成国企发展新趋势 |
二、国企吸收就业空间趋近饱和 |
三、国有资产总量规模稳步上升 |
第三节 中国国企绩效评价分析 |
一、国企绩效评价体系 |
二、盈利能力 |
三、偿债能力 |
四、增长能力 |
五、其他指标 |
第六章 企业实际控制人变迁研究 |
第一节 数据与样本 |
一、样本选取 |
二、实际控制人类型 |
三、样本行业分布 |
第二节 实际控制人截面分析 |
一、实际控制人类型变动 |
二、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变动 |
第三节 实际控制人个体变动分析 |
一、实际控制人变动行业分布 |
二、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变动 |
三、混合化持股结构初现端倪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企业所有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模型构建 |
第二节 样本与变量 |
一、样本选取 |
二、变量界定 |
三、描述统计 |
第三节 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
一、总体 |
二、分行业 |
三、分公司属性 |
四、分实际控制人属性 |
第四节 股权主体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
一、总体 |
二、分行业 |
三、分公司属性 |
四、分实际控制人属性 |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实证研究结论 |
一、实际控制人变迁 |
二、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 |
三、股权主体结构与企业绩效 |
第二节 国企改革政策建议 |
一、厘清国资管理边界,理顺委托代理 |
二、分类改革,相机混改 |
三、加强党建,建立中国特色的公司监督体制 |
四、提高投资者保护,鼓励所有权结构多元化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因、制约与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公有经济、国有经济、国有企业与国有资本 |
二、私营经济、私营企业与私有资本 |
三、产品市场、资本市场与劳动市场 |
四、混合所有制与改革阈值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一、主要创新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基础与文献评述 |
第一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二、现代产权理论 |
三、博弈理论 |
第二节 国外文献评述 |
一、改革动因相关研究现状与评述 |
二、改革制约相关研究现状与评述 |
三、改革路径相关研究现状与评述 |
四、启示与存在的不足 |
第三节 国内文献评述 |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研究现状与评述 |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因相关研究现状与评述 |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制约相关研究现状与评述 |
四、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相关研究现状与评述 |
五、启示与存在的不足 |
第四节 本文研究理论框架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历程与现状 |
第一节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程 |
一、初步探索阶段(1978~1993年) |
二、全面启动阶段(1993~2003年) |
三、快速推进阶段(2003~2013年) |
第二节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现状 |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现状 |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特点 |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趋势 |
第三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
一、改革的有效性存在争议 |
二、部分垄断性行业改革举步维艰 |
三、改革路径仍处于探索阶段 |
四、对改革的潜在风险认识不足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稳定增长、收益最大化驱动与改革动因 |
第一节 国有企业效率损失与混合所有制改革 |
一、效率损失及原因分析 |
二、效率损失呈现及争论 |
第二节 经济稳定增长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
一、国有企业对宏观经济增长影响研究分析 |
二、国有企业规模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模型分析 |
三、国有企业规模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检验 |
四、分析与结论 |
第三节 收入最大化驱动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
一、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分析 |
二、损失厌恶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
三、国有企业所有者利益最大化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经济增长、社会稳定约束与改革制约 |
第一节 改革的约束机制研究 |
一、约束机制研究基础分析 |
二、社会利益最大化选择分析 |
三、现实基础分析 |
第二节 理论模型分析 |
一、理论模型设置 |
二、给定劳动配置下的资本市场均衡分析 |
三、给定资本配置下的劳动市场均衡分析 |
四、利益最大化选择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制约分析 |
第三节 实证检验与分析 |
一、经济参数设置与实证结果测算 |
二、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竞争博弈、资本结构演变与改革路径 |
第一节 不同视角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探讨 |
一、基于体制转轨视角的改革路径探讨 |
二、基于博弈理论视角的改革路径探讨 |
三、基于改革实践视角的改革路径探讨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的竞争博弈理论分析 |
一、博弈理论机制分析 |
二、理论模型设置 |
三、理论模型分析 |
四、改革路径模拟 |
第三节 社会资本结构演变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 |
一、社会资本结构演变 |
二、基于社会资本结构演变的改革路径分析 |
第四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现实路径梳理与展望 |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现实路径梳理 |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展望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重动因路径轻制约,现有研究系统性不足 |
二、持续深化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企 |
三、效率损失与增长拖累存争议,改革起于利益最大化驱动 |
四、改革比例存在合理化阈值,但羁于社会稳定约束 |
五、改革持续稳定推进,社会资本结构进入动态平衡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必须坚定不移的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
二、深化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国有企业经营效率 |
三、创新改革实践路径,积极发展非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 |
四、拥抱互联科技,探索金融市场改革 |
五、维护经济社会稳定,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适度进行.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一、对改革理论内涵的进一步探索 |
二、论文模型假设条件可进一步放宽 |
三、部分静态模型可深化为动态模型 |
四、实证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
第四节 结束语 |
附录 |
附录1-1:1949~1978年中国公有工业经济比重 |
附录3-1: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政策 |
附录3-2:“1+N”国有企业改革政策体系 |
附录3-3:2017年2月中国国资委直属国有企业名录 |
附录3-4:1994~2015年国有企业资产与所有者权益总额 |
附录4:2007~2014年中国大陆各省份经济发展数据 |
附录5-1:2009~2014年中国私营/非私营单位薪酬水平表 |
附录6-1:1978~1998年中国(含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与产值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8)高管薪酬、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 ——基于国企改革概念股的实证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混合所有制相关文献研究 |
2.1.1 混合所有制与治理机制的相关研究 |
2.1.2 混合所有制与治理模式的相关研究 |
2.2 股权结构相关文献研究 |
2.2.1 股权比例对企业绩效的研究 |
2.2.2 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的研究 |
2.2.3 股权制衡与企业绩效的研究 |
2.3 文献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 |
3.1 概念界定 |
3.1.1 混合所有制企业 |
3.1.2 股权性质 |
3.1.3 股权集中度 |
3.1.4 股权制衡度 |
3.1.5 高管薪酬 |
3.1.6 企业绩效 |
3.2 基本理论 |
3.2.1 产权理论 |
3.2.2 控制权私有收益理论 |
3.2.3 委托代理理论 |
3.2.4 资源配置效率理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4.1 股权结构影响企业绩效的机理分析 |
4.2 研究假设提出 |
4.2.1 高管薪酬、国有股比例与绩效 |
4.2.2 高管薪酬、股权集中度与绩效 |
4.2.3 高管薪酬、股权制衡度与绩效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
5.1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取 |
5.2 变量定义和模型设计 |
5.2.1 变量定义 |
5.2.2 回归模型 |
5.3 实证检验及回归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相关性检验 |
5.3.3 多重共线性分析 |
5.3.4 回归结果与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高管薪酬、国有股比例与绩效 |
6.1.2 高管薪酬、股权集中度与绩效 |
6.1.3 高管薪酬、股权制衡度与绩效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效应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目的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其经济后果 |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公司治理 |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公司绩效 |
第二节 股权安排与代理成本的相关研究 |
一、股权安排与股东—管理者间的代理问题 |
二、股权安排与大股东—小股东间的代理问题 |
第三节 股权安排与R&D投入的相关研究 |
一、持股比例对R&D投入的影响研究 |
二、持股类型对R&D投入的影响研究 |
第四节 股权安排与公司绩效的相关研究 |
一、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 |
二、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 |
第五节 文献评析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产权思想及其发展 |
一、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
二、马克思产权思想和西方产权理论的区别及联系 |
三、马克思所有制理论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创新和发展 |
第二节 制度变迁理论 |
一、制度变迁理论的基本观点 |
二、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影响 |
第三节 公司治理理论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
三、契约理论 |
第三章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效应的产生机制及路径分析 |
第一节 制度背景 |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脉络 |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缘起与进程 |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 |
第二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效应的产生机制 |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效应的作用机理 |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效应的MCCP框架构建 |
第三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效应的影响路径 |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代理成本的影响分析 |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R&D投入的影响分析 |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代理成本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混合股权结构与两类代理成本 |
二、混合股权制衡度与两类代理成本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
第四节 实证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相关系数分析 |
三、回归结果分析 |
四、进一步分析:门槛效应回归 |
五、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对R&D投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混合股权结构与R&D投入 |
二、混合股权制衡度与R&D投入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
第四节 实证分析 |
一、主要描述性统计 |
二、相关系数分析 |
三、回归结果分析 |
四、进一步分析:DID-PSM估计结果 |
五、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混合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 |
二、混合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
第四节 实证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相关系数分析 |
三、回归结果分析 |
四、进一步分析:检验R&D投入的中介激励效应 |
五、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政策启示与建议 |
三、研究局限性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国企混改背景下员工持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路径研究 ——以衡水老白干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 |
1.6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员工持股 |
2.1.2 企业绩效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员工持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综述 |
2.2.2 员工持股对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研究综述 |
2.2.3 文献评述 |
第3章 理论分析 |
3.1 员工持股计划的理论基础 |
3.1.1 双因素理论 |
3.1.2 委托代理理论 |
3.1.3 人力资本理论 |
3.1.4 职工主体理论 |
3.1.5 劳动力产权理论 |
3.2 国企混改背景下的员工持股特点 |
3.2.1 骨干持股 |
3.2.2 绑定混合所有制改革 |
3.2.3 增量为主 |
3.2.4 长期导向原则 |
3.3 国企员工持股对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分析 |
3.3.1 传递正向信号,提高市场绩效 |
3.3.2 优化治理结构,提高治理绩效 |
3.3.3 改善经营能力,提高经营绩效 |
第4章 案例分析 |
4.1 案例简介 |
4.1.1 老白干酒介绍 |
4.1.2 老白干酒员工持股实施的背景及目的 |
4.1.3 老白干酒员工持股方案介绍 |
4.2 员工持股对老白干酒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分析 |
4.2.1 从市场效应角度分析 |
4.2.2 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 |
4.2.3 从公司经营角度分析 |
4.3 员工持股对老白干酒企业绩效影响的检验 |
4.3.1 市场绩效检验 |
4.3.2 治理绩效检验 |
4.3.3 经营绩效检验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5.2.1 完善资本市场的监管机制 |
5.2.2 确定适当的持股员工范围及持股比例,提高员工参与度 |
5.2.3 实行员工业绩定股制 |
5.3 研究局限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四、实行国有资产代管制有助于造就国有股持股人(论文参考文献)
- [1]政府放权背景下国企混改策略与经济后果研究 ——以汉商集团为例[D]. 高泽方.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21
- [2]政府规制、产业竞争和财务风险衍化的交互影响研究[D]. 王诗雨. 东南大学, 2019(01)
- [3]构建我国竞争性售电市场的法律抉择 ——用户选择权保障为导向[D]. 管晓薇.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4]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研究[D]. 张飞雁.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论[D]. 罗丽娟.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所有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关联性研究:国企改革博弈视角[D]. 龙靓.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7]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因、制约与路径[D]. 马光威. 深圳大学, 2018(07)
- [8]高管薪酬、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 ——基于国企改革概念股的实证检验[D]. 秦乃娟. 山东财经大学, 2018(08)
- [9]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效应问题研究[D]. 杨萱.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10]国企混改背景下员工持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路径研究 ——以衡水老白干酒为例[D]. 袁舒晓.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