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剂量法与传统LD_(50)试验的比较

固定剂量法与传统LD_(50)试验的比较

一、固定剂量法与传统LD_(50)试验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王剑,徐慧明,门程芳,徐一凡,于瑞嵩,董世娟,谢春芳,李震[1](2021)在《用人工哺乳新生仔猪进行临床分离PEDV-XS12的LD50测定》文中研究说明为测定临床流行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XS12毒株对新生仔猪的半数致死量(LD50),了解不同攻毒剂量对新生仔猪攻毒后体征指标的影响,探索新生仔猪PEDV攻毒模型的建立,依次对PEDVAg-∕Ab-未哺乳新生仔猪进行PEDV肠毒增殖、肠毒扩增后的病毒载量测定和攻毒后新生仔猪的LD50测定。测定过程中对采食量、体重、体温、24 h排泄量、粪便病毒载量等指标进行24 h、为期7 d的观察与记录,并通过固定剂量法(Fixed Dose Procedure,FDP)、序贯法(Up and Down Procedure,UDP)、改进寇氏法、Bliss法综合计算出PEDV-XS12 LD50。最终,各组攻毒剂量分别为:200 copies∕m L(LD100),126 copies∕m L(LD80),79 copies∕m L(LD60),50 copies∕m L(LD40),31 copies∕m L(LD20),20 copies∕m L(LD0)。各组受试动物死亡率依次为LD100=10∕10、LD80=6∕10、LD60=5∕10、LD40=4∕10、LD20=3∕10、LD0=2∕10。由此得出:PEDV-XS12 LD50为48.044 copies∕mL,95%置信区间为29.053—72.071,i=0.63。该结果符合正态分布。

敬海明,张国艳,杨庆,韩高超,张鹏,宁钧宇,李国君[2](2021)在《两种动物品系与方法比较硝酸镧的急性经口毒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近交系C57小鼠与远交系KM小鼠为研究对象,应用霍恩氏(Horn)法与上-下法(up-down procedure, UDP)的改良方案,比较硝酸镧(Ⅲ)六水合物的急性经口毒性。方法参照国内外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标准或指南中Horn法与UDP法的设计与计算原理,分别选用90只C57小鼠与KM小鼠(雌雄各半)进行随机分组后,经口灌胃给予预定剂量的硝酸镧(Ⅲ)六水合物水溶液,观察实验动物的中毒表现和死亡情况,计算并比较染毒后1、4、24和48 h以及7和14 d时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两种方法观察期结束后,硝酸镧(Ⅲ)六水合物对C57小鼠与KM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LD50均在低毒级别(501~5 000 mg/kg·bw),但UDP法的95%可信限范围较广,LD50计算的准确性没有Horn法高。另外,C57小鼠的中毒表现多在4 h内,较KM小鼠(24 h)明显更早,并且动物死亡数量也明显更多,提示C57小鼠的毒性反应更加敏感。并且,同一检测方法下某一小鼠的雄性LD50在各时间点均普遍较低于雌性,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结论两种方法检测所得硝酸镧(Ⅲ)六水合物对C57小鼠与KM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等级均为低毒,且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毒性反应雄性>雌性),但C57小鼠相对更敏感,提示在进行其他稀土化合物急性毒性检测与评价以及应急毒性检测需缩短观察时间时或可作为优选品系使用。

王敏[3](2020)在《三种民族药的药理作用初步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总结了硕士期间的课题研究工作,共分三章进行论述。第一章阐述了三叶悬钩子(Rubus delavayi)抗旋毛虫的体内及体外活性;第二章讲述了分心木(Diaphragma juglandis)抗肾虚的作用;第三章论述了灰毛康定黄芪(Astragalus tatsienensis var.incanus)急性毒性的实验研究工作。目的:探究三种药用植物的药理活性或毒性,并寻找其活性成分,从而为这三种药用植物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建立体外培养旋毛虫和小鼠感染旋毛虫模型用于评价三叶悬钩子水提物对旋毛虫的体外及体内活性,并追踪活性部位。采用氢化可的松诱导小鼠肾阴虚和肾阳虚模型用于探究分心木对肾虚的作用。对灰毛康定黄芪进行急性毒性评价。结果:1、三叶悬钩子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旋毛虫活性,且呈现出浓度依赖性。对于七日龄成虫,28.57 mg/m L和7.41 mg/m L的三叶悬钩子给予10 h,或者3.85 mg/m L药物给予20 h能杀灭全部成虫;而空白组(RPMI-1640)、阴性组(CMC-Na)和1.96 mg/m L的三叶悬钩子组的成虫在给药48 h后才能全部死亡。对于八日龄成虫,28.57 mg/m L的三叶悬钩子给予3 h,16.67 mg/m L药物给予18 h,或7.41 mg/m L和1.96 mg/m L药物给予42 h能杀灭全部成虫;空白组和阴性组观察至72 h时多数死亡,少数存活且活动减弱。肌幼虫在三叶悬钩子2 mg/m L和吡喹酮1 mg/m L,给药48 h后肌幼虫全部死亡。而肌幼虫囊包直接给药后并不能杀伤肌幼虫,其死亡率为0%。2、小鼠对旋毛虫的免疫应答有性别差异。与正常小鼠相比,仅感染旋毛虫的雄性小鼠的胸腺系数明显增大(t=4.595,P<0.05);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而单核细胞和粒细胞百分比明显上升(t=2.604,P<0.05);胸腺组织变化不明显而脾脏组织变化明显;免疫调节性T细胞比例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感染旋毛虫后,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变化也存在雌雄差异,与正常小鼠相比,感染旋毛虫的雌性小鼠IL-2含量上升而雄性小鼠下降(F=5.664,P<0.05);雄性和雌性小鼠的IL-4、IL-10含量均上升(F=10.461,P<0.05;F=1.170,P>0.05),且雄性高于雌性。因此雄性小鼠对旋毛虫的免疫应答强于雌性小鼠。3、三叶悬钩子在体内也有抗旋毛虫活性。(1)三叶悬钩子水提物对不同时期旋毛虫均有杀灭活性。对成虫期效果最佳的是1000 mg/kg的药物,减虫率为35.93%;移行期效果最佳的是500 mg/kg的药物,减虫率为73.29%;成囊期效果较好的是500 mg/kg的药物,减虫率为34.27%。(2)三叶悬钩子水提物(500、200、80 mg/kg)对旋毛虫三个时期的体内杀伤活性有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对于成虫期的旋毛虫,效果最好的是感染3 h后给予80 mg/kg药物,其减虫率为77.31%;其次为感染48 h后给予80 mg/kg药物,其减虫率为48.41%;效果最差的是感染24 h后给药,给予80 mg/kg药物其减虫率最高仅为24.34%。因此,三叶悬钩子对小肠成虫期的最佳给药时间为感染3 h后,最佳给药剂量为80 mg/kg。对于移行期的旋毛虫,效果最佳的是感染15 d后给予500 mg/kg药物,其减虫率为43.14%;其次为感染20 d后给予200 mg/kg药物,其减虫率为28.30%;感染7 d后给药的效果最差,给予80 mg/kg药物其最高减虫率为20.71%。故幼虫移行期最佳给药时间为感染后第15 d,最佳给药剂量为500 mg/kg。(3)三叶悬钩子的不同溶剂提取部位对小肠成虫期旋毛虫繁殖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抑制作用最强的是水总提物1000 mg/kg组,其减虫率为67.51%。其次为三叶悬钩子纯水洗脱部位1000 mg/kg,减虫率为61.62%;杀虫效果作用最强的是化合物jrd-14a 50 mg/kg,其减虫率为78.36%。4、分心木及去除无机元素的分心木S1和分心木S2对肾虚小鼠具有保护作用。(1)对肾阴虚的作用。分心木可升高肾阴虚小鼠降低的脾脏和胸腺指数;分心木和分心木S2样品可修复模型小鼠受损的肾脏、睾丸、输卵管、子宫和卵巢组织;分心木及分心木S1样品可显着升高模型小鼠的血清肌酐、睾酮、雌二醇含量。以上结果显示,分心木三个样品均具有一定程度治疗肾阴虚的作用,效果较明显的是分心木样品组。(2)对肾阳虚的作用。分心木、分心木S1和分心木S2可提高肾阳虚小鼠降低的脾脏和胸腺指数;分心木、分心木S1和分心木S2样品可修复模型小鼠受损的肾脏、睾丸、输卵管、子宫、卵巢组织;与模型组相比,分心木和分心木S1样品可升高肌酐含量,分心木S2样品可升高睾酮含量、降低雌二醇含量。以上结果显示,分心木三个样品均具有一定程度治疗肾阳虚的作用,但三个分心木样品组之间差异并不显着。5、灰毛康定黄芪的急性毒性实验。给予灰毛康定黄芪提取物后,小鼠心脏和肾髓质没有病理表现,部分肝细胞出现水肿,肾皮质中的肾小体数量增加。雌性小鼠白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增多,但血红蛋白浓度和含量减少。结论:1、三叶悬钩子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旋毛虫活性,且呈现出浓度依赖性。杀七日龄成虫最佳浓度为28.57 mg/m L和7.41 mg/m L。杀八日龄成虫最佳浓度为28.57 mg/m L。三叶悬钩子2 mg/m L给药48 h可以完全杀灭肌幼虫,而对肌幼虫囊包无效。三叶悬钩子在体内也有抗旋毛虫活性,对旋毛虫三个发育时期均有效果。对成虫期的旋毛虫效果最好的是感染后3 h给予80 mg/kg的药物;对于移行期的旋毛虫效果最好的是感染后15 d给予500 mg/kg的药物。三叶悬钩子活性部位追踪结果显示抑制作用最强的是化合物jrd-14a。2、分心木三个样品对肾阴虚均有治疗作用,效果较明显的是分心木样品。分心木三个样品对肾阳虚也均有治疗作用,但三个样品组之间差异不显着。3、灰毛康定黄芪不具有强烈的急性毒性,仅对部分组织和血液指标产生影响。

李亭,黄诗淇[4](2019)在《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方法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简述了几种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方法以及其优缺点.由于传统的急毒试验方法像霍恩氏法、寇氏法等均需要准确测定出LD50的值,导致所需要的实验动物数量较多,后经国际组织研究制定出可代替测定LD50的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方法,如:上-下法、固定剂量法、急性毒性分类法等.新方法无需测定出准确LD50的值,以最大限度减少实验动物的死亡率,缩减试验所需的人力物力,值得应用和推广.

孙宇立,董铖,洪新宇,帅怡,肖萍[5](2015)在《4种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方法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比较4种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方法操作性和结果一致性,分析其在化学品急性毒性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及其意义。[方法]对3种已知化学物(对苯二胺、对苯二酚、硼酸)分别使用固定剂量法(FDP)、上下增减剂量法(UDP)、急性毒性分类法(ATC)3种替代方法与传统霍恩氏(Horn’s)法进行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比较各方法判断化学物毒性分类的一致性;并对动物使用、剂量选择、观察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种化学物分别用4种方法测定得到的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系统(GHS)分类结果一致。3种替代方法均采用序贯原则,使用实验动物数量较少,但实验周期更长。FDP法和ATC法不以获得精确半数致死量(LD50)为研究目标,即不以动物死亡作为最终结果判定标准,降低了实验动物的死亡率,提高了动物福利。UDP法与Horn’s法很相似,系列剂量都有相对固定的剂量级数因子,都以动物死亡为重要的结果判断指标,都能获得确切的LD50值及其95%CI;但UDP更适合染毒后短期(48 h内)死亡的急性毒性评价。[结论]可根据受试物的性质和已知资料,选择合适的急性经口毒性替代方法代替传统Horn’s法。

吴昊[6](2014)在《饲料中氟腺呤的检测方法和氟腺呤急性、亚慢性毒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氟腺呤(Arprinocid)是一种核苷类抗球虫药,对多种球虫特别是禽类的艾美尔球虫效果显着,与其他抗球虫药无交叉耐药性。鉴于该药有以上优点,引进该药进入我国临床防治球虫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氟腺呤上市的年代较为久远,且国内未见上市使用报道,缺少相关的毒理学资料。为了确认氟腺呤在我国临床使用的安全性,首先需要对其进-行相关的毒理学研究。本研究进行了氟腺呤的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试验,建立了饲料中氟腺呤含量检测方法,确定了氟腺呤的日许量和其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最高残留限量。为氟腺呤的开发应用提供临床前安全性评价资料。主要结论如下:1.急性毒性研究选用SPF级Sprague-Dawley大鼠70只,昆明小鼠60只,雌雄各半,采用经典LDso法进行试验。氟腺呤用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助溶制成混悬剂,单次灌胃给药,观察实验动物14天内的中毒反应,采用改良寇式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及其95%可信限。试验得出氟腺呤对昆明小鼠的经口LDs0为82.8 mg/kg b.w.,95%可信限为73.2~93.5 mg/kg b.w.;对雌雄大鼠和雄性大鼠的经口LD50分别为385.4和442.8 mg/kg b.w,相应的95%可信限为362.9~409.7和416.4~470.9 mg/kg b.w..按照化学物急性毒性分级标准氟腺呤为中等毒性物质。2.饲料中氟腺呤含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和可信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用于检测饲料中氟腺呤的含量。将饲料样品磨碎,用甲醇作为提取溶剂对饲料中的待测物进行提取,液液分配净化后,以40%乙腈溶液作为流动相,在C18色谱柱上,紫外检测器(波长261nm)下分离检测。该方法待测物氟腺呤的检测限为0.72 mg/kg,定量限为1.8 mg/kg.在18~600 mg/kg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6,在添加浓度范围内,氟腺呤的平均回收率为85.7%~99.2%,相对标准偏差为1.9%~3.8%。经验证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性和重现性良好。3.亚慢性毒性研究选用SPF级Sprague-Dawley大鼠10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饲喂不添加药物的基础饲料;其余三试验组剂量分别为25、187.5、500 mg/kg饲料。雌雄分笼饲养。各组动物均连续饲喂13周。每周称量动物体重、饲料加入和饲料剩余量,计算饲料利用率。试验结束前用代谢笼收集尿液,作尿常规分析。试验结束时每组扑杀大鼠20只(雌雄各半),余下大鼠给予基础饲料饲喂2周后扑杀。取全血作血常规指标检测,血清作生化指标检测,并进行大体剖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称取主要脏器的湿重,计算脏器系数。结果显示雌性高剂量组大鼠的平均体重极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雄性高剂量组大鼠的平均体重与空白对照组没有显着性差异。试验组的一些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和脏器系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出现了显着性差异。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高剂量和中剂量组部分大鼠肝脏有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肾脏有蛋白管型,少量小管再生。氟腺呤对SD大鼠亚慢性毒作用的靶器官为肝脏和肾脏,氟腺呤亚慢性未观察到有损害作用剂量(NOAEL)为25 mg/kg饲料,相当于2mg/kg b.w.。4.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和最高残留限量(MRLs)的确定根据亚慢性毒性试验得到的氟腺呤的NOAEL为2 mg/kg b.w.,按照FDA指南中ADI和MRLs的计算公式:ADI=NOAEL/安全系数,MRLs=ADI×人平均体重/食物消费系数,计算得出氟腺呤的ADI为0.002 mg/kg b.w.;在肌肉、肝脏、肾脏和皮脂的最高残留限量分别为0.4、1.2、2.4和2.4 μg/g。实际给药时动物各组织中药物相关的残留量低于相应的最高残留限量。所以,氟腺呤在动物性食品中有较好的安全性,不会危及广大消费者的健康。上述急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按照我国农业部颁布的《新兽药一般毒性试验技术要求》和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的相应国家标准进行试验设计,参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颁布的食品安全性评价毒理学原则进行规范和完善。对氟腺呤的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进行了评价,并建立了饲料中氟腺呤含量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氟腺呤为中等毒性物质,文献报道的实际给药时动物组织中的药物残留量均低于本研究计算出的相应最高残留限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本研究可为氟腺呤的临床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袁媛,邱霞[7](2013)在《急性毒性试验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急性毒性试验(acute toxicity test)是大剂量高浓度药物1次给予试验动物,目的是了解外源性化合物短期内的毒性作用,并对诊断、预防和急救治疗提供科学依据。现就急性毒性试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对半数致死量(LD50)的重新评价毒理学家通过长期实践,发现同一化合物,用同一品系动物,同样的实验条件和方法,却得出不同的LD50值,甚至

张方舟,王益,颜文君,周海鹏,周闯华,吕坪[8](2012)在《上下法与传统急性毒性法测定薄荷油LD50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实验以薄荷油为目标物,评价了上下法与传统法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相比的优缺点。方法采用薄荷油对小鼠灌胃,分别进行上下法急性毒性试验与传统法急性毒性试验,观察中毒现象,计算LD50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上下法薄荷油急性毒性LD50为2 000 mg/kg(798.5~2 150 mg/kg),传统法LD50为1 589.68mg/kg(1 405.37~1 798.08 mg/kg)。结论两种方法所得LD50值接近,毒性分级相同。上下法作为急性毒性替代法对于药物安全性评价领域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高珊,童英,郑珊,齐丽娟,张维,马玲[9](2012)在《4种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对3种化妆品原料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大量的日用产品及新型化妆品涌入我们的生活,对这些新产品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是相关部门制定卫生标准、进行管理的依据和基础。急性毒性实验是评价化妆品原料毒性的第一步,可对其进行毒性分级,也为其他毒性试验的剂量设计做重要参考。传统的急性毒性半数致死剂量(LD)测定方法有寇氏法、霍恩氏法、概率

曾丽海,杨杏芬,赵敏[10](2011)在《急性毒性体内及体外替代方法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急性毒性试验是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第一阶段基础性试验,是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制订卫生管理标准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1〕,其主要目的是求出受试化合物对试验动物的半数致死剂量(LD)。传统急性毒性试验虽然可较精确测量LD,

二、固定剂量法与传统LD_(50)试验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固定剂量法与传统LD_(50)试验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用人工哺乳新生仔猪进行临床分离PEDV-XS12的LD50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毒株及实验动物
    1.2 PEDV-XS12富集与定量
        1.2.1 PEDV-XS12富集
        1.2.2 病料PEDV RT-PCR鉴定
        1.2.3 PEDV-XS12 q PCR定量
    1.3 PEDV-XS12攻毒
        1.3.1 最小致死剂量与最大耐受剂量
        1.3.2 PEDV-XS12 LD50
2 结果与分析
    2.1 PEDV-XS12病料RT-PCR鉴定
    2.2 病料PEDV-XS12 q PCR载量检测
    2.3 PEDV-XS12 LD50对仔猪体征的影响
        2.3.1 PEDV-XS12 LD100对仔猪的影响
        2.3.2 PEDV-XS12 LD0对仔猪的影响
        2.3.3 PEDV-XS12 LD80对仔猪的影响
        2.3.4 PEDV-XS12 LD60对仔猪的影响
        2.3.5 PEDV-XS12 LD40对仔猪的影响
        2.3.6 PEDV-XS12 LD20对仔猪的影响
        2.3.7 PEDV-XS12 LD50结果
3 讨论

(2)两种动物品系与方法比较硝酸镧的急性经口毒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受试物:
        1.1.2 实验动物:
        1.1.3 主要仪器:
    1.2 方法
        1.2.1 剂量选择依据:
        1.2.2 Horn法及其改良方案:
        1.2.3 UDP法及其改良方案:
        1.2.4 毒性分级:
2 结果
    2.1 预试验结果
    2.2 Horn法改良方案的急性毒性结果
    2.3 UDP法改良方案的急性毒性结果
    2.4 两种品系与方法检测所得受试物急性毒性结果比较
    2.5 受试物急性经口毒性的性别差异比较
3 讨论

(3)三种民族药的药理作用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白族药三叶悬钩子抗旋毛虫活性研究
    前言
    1 三叶悬钩子体外抗旋毛虫活性研究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1.3 实验方法
        1.4 实验结果
        1.5 结果讨论
    2 雌雄小鼠感染旋毛虫早期免疫能力差异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3 实验方法
        2.4 实验结果
        2.5 结果讨论
    3 三叶悬钩子体内抗旋毛虫活性实验研究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3 实验方法
        3.4 实验结果
        3.5 结果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分心木对小鼠肾虚模型的作用研究
    前言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1.3 实验方法
    1.4 肾阴虚实验结果
    1.5 肾阳虚实验结果
    1.6 结果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灰毛康定黄芪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前言
    1.1 实验材料
        1.1.1 供试植物来源
        1.1.2 供试植物样品粗提物的制备
        1.1.3 实验动物
    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1.2.1 实验仪器
        1.2.2 实验试剂
    1.3 实验方法
        1.3.1 给药剂量的确定
        1.3.2 实验分组
        1.3.3 统计学方法
    1.4 实验结果
        1.4.1 灰毛康定黄芪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1.4.2 灰毛康定黄芪对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1.4.3 灰毛康定黄芪对小鼠血常规的影响
        1.4.4 灰毛康定黄芪对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1.4.5 灰毛康定黄芪对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1.5 结果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抗旋毛虫药物及药理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方法
    1.1 霍恩氏法
    1.2 寇氏法
2 LD50代替法
    2.1 上-下法
    2.2 固定剂量法
    2.3 急性毒性分类法
3 结论

(5)4种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方法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受试物
    1.2 实验动物
    1.3 试验方法
        1.3.1 FDP参照OECD TG420(2011.12.17)进行[2]。
        1.3.2 ATC按照OECD TG423(2011.12.17)进行[3]。
        1.3.3 UDP按照OECD TG425(2008.10.3)进行[4]。
        1.3.4 Horn’s法参照OECD TG401(1987.2.24)进行[5]。
    1.4 急性经口毒性分级评判
2 结果
    2.1 4种方法测定化学物急性经口毒性分级
        2.1.1 FDP
        2.1.2 ATC
        2.1.3 UDP
        2.1.4 Horn’s法
        2.1.5 4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比较
    2.2 操作性比较
        2.2.1 动物使用的比较
        2.2.2 试验步骤的比较
        2.2.3 指标观察的比较
3 讨论

(6)饲料中氟腺呤的检测方法和氟腺呤急性、亚慢性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符号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药物安全性评价的意义
    1.2 临床前毒理学试验指南及其要求
    1.3 VICH基本试验中的一般毒性试验
        1.3.1 急性毒性试验
        1.3.1.1 经典急性致死性毒性试验
        1.3.1.2 上下法或阶梯法(Up and down Procedure)
        1.3.1.3 金字塔法("Pyramiding" study)
        1.3.1.4 固定剂量法(Fixed dose Procedure)
        1.3.1.5 限度试验(Limit test)
        1.3.1.6 近似致死剂量试验法(Approximate lethal dose)
        1.3.1.7 急性毒性分级法(Acute toxic class method)
        1.3.2 重复给药毒性试验
    1.4 氟腺呤的研究进展
        1.4.1 氟腺呤概况
        1.4.2 氟腺呤的作用机理
        1.4.3 氟腺呤毒理学研究
        1.4.3.1 急性毒性研究
        1.4.3.2 重复给药毒性试验
        1.4.3.3 特殊毒性试验
        1.4.3.4 其它毒性研究
        1.4.4 氟腺呤在饲料中含量测定研究
        1.4.4.1 比色法
        1.4.4.2 极谱法
        1.4.4.3 高效液相色谱法
        1.4.5 氟腺呤代谢和残留研究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内容与目标
第二章 氟腺呤急性毒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药
        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1.3 实验动物及其饲养管理
        1.4 剂量及分组
        1.5 试验方法
        1.5.1 实验动物称重和分组
        1.5.2 受试药物溶液配制
        1.5.3 给药方法
        1.6 试验观察
        1.7 LD_(50)计算
    2 结果
        2.1 氟腺呤主要中毒症状
        2.2 半数致死量及其95%可信限
        2.3 毒性分级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章 饲料中氟腺呤含量HPLC检测方法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剂
        1.1.2 主要仪器
        1.1.3 标准工作液制备
        1.2 试验方法
        1.2.1 色谱条件
        1.2.2 样品前处理
        1.2.3 方法学考察
    2 结果
        2.1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2.2 专属性
        2.3 标准曲线
        2.4 灵敏度
        2.5 准确度、精密度
    3. 讨论
    4. 结论
第四章 氟腺呤亚慢性毒性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药和试剂
        1.2 主要仪器
        1.3 实验动物及其饲养管理
        1.4 试验方法
        1.4.1 试验设计
        1.4.2 剂量设计
        1.4.3 动物分组
        1.4.4 受试物给予方式
        1.4.5 加药饲料的制备
        1.4.6 饲料中氟腺呤含量确证
        1.4.7 观察指标
        1.4.8 恢复期
        1.4.9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分组结果
        2.2 饲料检测
        2.3 一般观察
        2.4 体重
        2.5 饲料消耗
        2.6 血液常规
        2.7 血清生化
        2.8 尿常规指标
        2.9 脏器系数
        2.10 病理学检查
        2.10.1 大体病理学检查
        2.10.2 组织病理学检查
        2.11 恢复期
    3 讨论
    4. 结论
第五章 日许量和最高残留限量的确定
    1. 计算日许量和最高残留限量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急性毒性试验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对半数致死量(LD50)的重新评价
2 LD50代替法的兴起
3 几种新的急性毒性评价方法
    3.1 固定剂量法(fixed dose procedure,FDP)
    3.2 急性毒性分类法(acute toxic class method,ATC)
    3.3 上下法(up-and-down procedure,UDP)

(8)上下法与传统急性毒性法测定薄荷油LD50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受试物
    1.2 实验动物
    1.3 实验方法
        1.3.1 传统实验法
        1.3.2 UDP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给药后一般状况
    2.2 UDP法和传统法薄荷油灌胃动物死亡情况和LD50计算方法
3 讨论

(9)4种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对3种化妆品原料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受试物
    1.2 实验动物
    1.3 试验方法
        1.3.1 传统方法:
        1.3.2 替代方法一:
        1.3.3 替代方法二:
        1.3.4 替代方法三:
        1.3.5 毒性分级:
2 结果
    2.1 4种急性毒性试验对3种原料进行毒性测试的结果
    2.2 试验动物对3种原料的急性毒性反应
    2.3 4种急性毒性试验所用实验动物数量及实验周期比较
3 讨论

(10)急性毒性体内及体外替代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急性毒性测试体内替代方法
    1.1 固定剂量法
    1.2 急性毒性分级法
    1.3 上-下移动法
2 急性毒性测试体外替代方法
    2.1 中性红摄取试验
    2.2 台盼蓝拒染试验
    2.3 乳酸脱氢酶释放试验
    2.4 MTT试验
    2.5 Alamar blue 还原法 Alamar blue
    2.6 脱氧胸苷嘧啶 (3H-TdR) 掺入法
    2.7 集落形成试验
3 发展前景

四、固定剂量法与传统LD_(50)试验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用人工哺乳新生仔猪进行临床分离PEDV-XS12的LD50测定[J]. 王剑,徐慧明,门程芳,徐一凡,于瑞嵩,董世娟,谢春芳,李震. 上海农业学报, 2021(06)
  • [2]两种动物品系与方法比较硝酸镧的急性经口毒性[J]. 敬海明,张国艳,杨庆,韩高超,张鹏,宁钧宇,李国君. 毒理学杂志, 2021(03)
  • [3]三种民族药的药理作用初步研究[D]. 王敏. 大理大学, 2020(05)
  • [4]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方法研究进展[J]. 李亭,黄诗淇.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9(01)
  • [5]4种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方法的比较研究[J]. 孙宇立,董铖,洪新宇,帅怡,肖萍.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5(06)
  • [6]饲料中氟腺呤的检测方法和氟腺呤急性、亚慢性毒性研究[D]. 吴昊.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8)
  • [7]急性毒性试验研究进展[J]. 袁媛,邱霞. 海军医学杂志, 2013(05)
  • [8]上下法与传统急性毒性法测定薄荷油LD50的试验研究[J]. 张方舟,王益,颜文君,周海鹏,周闯华,吕坪.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4)
  • [9]4种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对3种化妆品原料的对比研究[J]. 高珊,童英,郑珊,齐丽娟,张维,马玲. 毒理学杂志, 2012(01)
  • [10]急性毒性体内及体外替代方法研究进展[J]. 曾丽海,杨杏芬,赵敏. 中国公共卫生, 2011(10)

标签:;  ;  ;  ;  ;  

固定剂量法与传统LD_(50)试验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