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除尘器试验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鲍中孝,陈睿[1](2021)在《燃煤机组高灰煤超低排放改造及运行控制》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燃煤机组高灰煤超低排放改造采用了以低低温电除尘器为核心的烟尘控制技术路线,性能试验和日常运行监测表明技术路线可行,烟尘(颗粒物)最终排放值稳定低于10mg/m3。总结并提出了日常运行控制的要点,认为电除尘器运行温度和机组负荷与烟尘排放浓度有相关性,在机组负荷确定的情况下,电除尘运行温度对于烟尘(颗粒物)的达标排放至关重要。
张杨[2](2020)在《燃煤电厂环保装备对SO3排放的影响及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大气环境污染形势十分严峻,节能减排依然是能源行业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主题。而在全国燃煤电厂即将全面实现常规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的形势下,SO3排放由于其所导致的生态环境危害,已引起广泛重视,对其排放特性与控制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是下一步制定相关政策以及实施排放控制工作的基础。本文针对215台燃煤机组开展了563项现场性能测试工作,对燃煤电厂SO3排放现状、全过程影响特性以及相应的控制策略及技术路线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第一,研究了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对于烟气SO3协同控制与排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涉及的148台机组在实现超低排放前后SO3平均排放浓度降低了51.8%,SO3排放控制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但不同超低排放技术路线的SO3综合脱除效率差异较大,在26.994.8%之间。第二,研究了催化剂V2O5含量、WO3/MoO3含量、壁厚、入口烟温、入口SO2浓度、面速度等因素对脱硝装备SO2/SO3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SO2/SO3转化率随着催化剂V2O5含量、WO3含量以及入口烟温的升高而增大,而随着MoO3含量、入口SO2浓度以及面速度的升高而减小。各种影响因素中,V2O5含量影响权重最大,达到30.633.6%;SO2/SO3转化率对烟温的敏感性最强,达到±42.4%。在役催化剂的SO2/SO3转化率一般随催化剂活性降低而降低,再生过程中需要重点清除催化剂表面促进SO2/SO3转化的沉积物。第三,研究了液气比、塔内烟气停留时间、入口SO3浓度、入口烟温、入口烟尘浓度等因素对湿法脱硫装备协同脱除SO3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O3脱除效率在31.080.9%范围内,平均值为53.1%,超低排放改造后SO3脱除效率提升约5.89%,串塔较单塔效率高约8.69%。除入口烟温外,其他参数均与SO3脱除效率呈正相关性,且塔内烟气停留时间与液气比影响权重相对较大,分别达到27.4%与23.1%。SO3脱除效率对入口烟温的敏感性最强,达到±23.1%。第四,研究了除尘装备的SO3脱除性能以及比集尘面积、烟气流速、入口SO3浓度、入口烟温、入口烟尘浓度等因素对湿式电除尘器协同脱除SO3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干式除尘装备的SO3脱除效率在20%左右,而低低温电除尘器可达到70%以上,且与入口烟温呈显着相关性。湿式电除尘装备SO3脱除效率在50.9%91.8%之间,平均值为76.9%。各影响因素中,比集尘面积影响权重最大,达到38.442.4%。SO3脱除效率对入口烟温的敏感性最强,其次是比集尘面积,分别达到±18.9%与±7.1%。第五,在对各环保装备SO3控制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分别针对SCR脱硝装备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干式除尘装备建立了一元非线性回归模型,湿法脱硫装备建立了指数回归模型,湿电装备建立了二次多项式模型,最终形成燃煤电厂全流程SO3排放及控制预测模型及预测软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超低排放技术路线应对不同SO3排放控制要求的适应性以及148台样本机组的达标排放能力,并分别针对煤粉炉、循环流化床锅炉以及W火焰炉,燃煤硫分小于1%、12.5%以及大于2.5%,排放限值5、10以及20 mg/m3,提出了以充分发挥超低排放环保设施协同脱除SO3能力为基础的燃煤电厂SO3排放控制技术路线。最后,针对当前高硫煤机组SO3排放控制的难题,提出一种将碱基吸收剂烟道喷射与低低温电除尘器技术有机结合的一体化协同脱除SO3技术,技术经济性论证结果表明可在实现常规污染物超低排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低低温电除尘器、湿法脱硫的SO3协同脱除作用,有效控制碱基吸收剂耗量并提高其运行可靠性,较常规技术的SO3排放控制能力更强,经济性更优,为后续高硫煤机组实现超低排放与SO3协同控制提供了一项解决方案。
崔苗[3](2018)在《新型极板电除尘器的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文中提出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很多城市也存在颗粒粉尘浓度超标的现象,人们的健康受微细颗粒物威胁极大,治理烟尘污染刻不容缓。随着公众对大气污染治理的呼声越来越高,公众参与的力度越来越强,国家和地方对于环保政策的制定和对违法行为的打击越来越严,社会对高效除尘技术的需要也就越来越迫切。静电除尘器的一系列优点使其成为除尘器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而传统静电除尘器对于超微细颗粒去除效率较低的缺陷也使得现有电除尘器的升级与改造受到广泛关注,从而解决存在的离子浓度不高、尘粒荷电凝并几率低、体积庞大和能耗过高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极板静电除尘器,极板俯视形状为V型,两侧带圆弧。新型结构使气流方向与极板形成一定角度,可导向性地控制气流流向,降低设备操作阻力;极板前方迎气流方向的高风速湍流区域与极板背部的低风速层流区域形成风速差,有利于气流在极板背部形成双涡旋,延长了微细尘粒的停留时间,增强了尘粒的荷电和碰撞几率,进而提高超微细颗粒物的捕集效率;将电晕线设置在迎气流的收尘极板间隙中,带电粒子动能大大增加,离子输运项升高,从而提高了离子浓度与粒子的驱进速度,除尘效率因此提高。为了讨论该新型极板电除尘器的除尘性能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本文通过采用Pro/E建立三维几何模型;运用ANSYS ICEM进行参数设置、网格划分等工作;采取ANSYS FLUENT数值模拟软件进行纯气相、气固两相的耦合模拟,对其内部流场特征和尘粒的运动规律进行计算分析,分别得出最佳性能时的结构参数与外加电压;编译了电场程序、利用UDF加载电场环境;并结合模拟结果,设计一套实验室规模新型极板电除尘器的装置,进行除尘效率验证实验。结果如下:(1)纯气相的模拟除尘器内部流场结果显示,当极板排间距L为110 mm左右,极板夹角α为60°,平均电场风速v取3.6m/s时,内部流场基本稳定,放电极附近的湍流强度和风速相对较高,湍流强度最高可达50%左右,最低为9%左右;放电极附近的风速可高达56m/s,可大大提高离子浓度;在除尘器内部参考水平截面上的极板背部,双涡旋数量较多且稳定性较好,此时性能最佳。(2)气固两相的耦合模拟借助DPM模型直观显示出了尘粒运动轨迹,在除尘器内部运动走向呈现出清晰的涡旋状,有效延长尘粒的停留时间,提高了粉尘凝并和惯性分离几率,从而提高了对超微细颗粒物的捕集效率;当电场工作电压在023 kV范围变化时,除尘效率明显随着电压升高而升高且增幅较大,在23kV时性能最佳。(3)除尘效率验证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整体趋势相同,符合程度极高,具体数值稍有偏差。当电场工作电压为23 kV,尘粒粒径分别为0.1μm、0.5μm、1μm、2.5μm、5μm、10μm时,则尘粒捕集效率分别为81.3%、85.7%、92%、93.6%、95.4%、98.6%。并从离子浓度的角度验证了新型极板电除尘器通过增加离子动量、降低离子复合率,提高离子浓度从而提升除尘效率的途径切实可行。(4)新型极板电除尘器运行过程中能形成良好的涡旋气流;能够很好地适应高风速运行,平均风速保持在很大范围内除尘效率都比较稳定,因此与传统的电除尘器相比,它在烟气处理量上有了极大的优势,能够很大幅度地减小除尘器体积,同时提高收尘效率与经济适用性;新型极板电除尘器的压力损失非常小,当平均速度为1.8m/s时压力损失仅为不到20Pa,是传统电除尘器的20%左右,压力稳定,节能环保,更加适合实际工业生产的应用。综上所述,新型极板电除尘器可高效捕集超微细颗粒物,且体积小能耗低,具有很高的经济可行性和技术优势,是一种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的新型静电除尘器。
范睿蛟[4](2018)在《燃煤电厂超净排放技术改造中存在问题及改进实施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对大气污染的日益重视,国家对燃煤机组提出了大气污染物的超净排放要求,即新建燃煤机组的大气污染物烟尘、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排放浓度要基本达到燃气机组排放浓度,即分别为10、35、50mg/m3。超净排放标准的提出,促进了超净排放工艺和设备的发展,但也对运行者带来了新的运维问题。目前我国在超净排放工艺与设备运行和维护方面的经验还不足,同时在具体的超净排放技术路线选择上并不能很好的落实“一厂一策”原则。本文首先通过收集和考察我国主流燃煤电厂超净排放设备实施过程现状,对我国燃煤电厂中原有电除尘器提效改造、低温电除尘器改造、湿式电除尘器改造、袋式(或电袋复合)除尘器改造、脱硫提效协同除尘的改造、脱硝提效协同除尘的改造等方面中产生的运维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现运行超净排放工艺中,脱硫系统和除尘系统的工艺更为多样,但无论采用何种工艺间的结合,大体都能满足超净排放的污染物排放要求。超净排放实施过程中常见问题主要由:设备设计选型自身不合理及以原有环保设备吻合性差的不合理性、CEMS在线测点取样点安装位置不合理及表计自身测试不准、使用原材料(脱硫、脱硝)的品质达不到设计要求、环保设备的超净改造对其上下游设备所造成的影响等。针对某一燃煤电厂,通过对现有运行环保设备(除尘、脱硫、脱硝)开展性能试验,评估各系统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存在问题开展针对性的问题分析、设备改造、优化运行等研究,改进该燃煤电厂环保设备的运行特性和经济性,同时进一步减少该电厂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脱硝反应器出口NOX浓度分布偏差大并且氨逃逸过量;引入模型预估控制后,脱硝反应器出口A及B侧的NOX浓度分别由原有的58及41 mg/Nm3(标态、干基、6%含氧量)下降至30及36mg/Nm3,NOx分布偏差性及氨逃逸率也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脱硫剂石灰石自身品质没有达到设计要求造成浆液制备及石膏脱水存在问题,排入烟气中超标的三氧化硫、硫酸雾及硫酸氢铵造成“蓝烟/黄烟”的烟羽现象。除尘器系统整体运行满足设计要求。当调整排污收费单价后,全厂脱硝系统月总费用根据不同的出口NOX浓度设定值将分别削减14.09与15.79万元,而脱硫系统则会增加32.76万元。
纪鹿鸣[5](2018)在《硫酸生产中的电除尘技术综述》文中研究说明电除尘技术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使用的旧式电除尘器和70年代后研发和应用新型电除尘器。介绍了硫酸生产用新型电除尘器的技术进展、结构和技术特点,以及近年来电除尘新技术的进展。电除尘器的操作和维护技术是电除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电除尘技术发展较快,一些电除尘新技术在硫酸生产电除尘器中也得到应用。
张学军[6](2018)在《湿式电除尘器在三河电厂燃煤机组中的应用与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雾霾日益严重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PM2.5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环保议题,国家对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要求更加严格,重点地区电厂粉尘浓度要求限值20mg/m3,而目前运行机组除尘设备不能满足粉尘排放标准,需要进行升级改造,采用新的技术才能实现。三河电厂位于京津冀重点控制区,为实现国家环保要求,对1、2、4号机组选用了三个厂家的湿式电除尘器环保进行改造,实现了高品质绿色发电计划,烟气粉尘排放浓度运行值均低于5mg/Nm3,4号机组低于1mg/Nm3,满足国家环保标准要求,成为国家煤电节能减排示范电站和河北省煤电机组环保改造示范项目。本文首先对三河电厂的1、2、4号机组选用的山大能源公司SD264型柔性布湿式电除尘器、龙净环保WBE210/1-2型金属极板湿式电除尘器、菲达环保FW163-2型金属极板湿式电除尘器的改造布置方式、主要技术参数以及系统组成部分进行了详细介绍;其次对改造后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找出了问题出现的关键因素,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加以实施,保证了湿式电除尘器的工作效率;接着从煤粉及灰份成分、锅炉燃烧因素、低温省煤器投入运行、干式电除尘因素、湿法烟气脱硫因素、湿式电除尘器本体、烟塔合一因素以及热工测量因素等几个方面对湿式电除尘器粉尘排放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最后从电耗、物耗、粉尘排放量、PM2.5和SO3去除率等方面对三河电厂选用的三种湿式电除尘器进行了经济性与最佳运行方式分析。
张春生[7](2017)在《66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湿式除尘器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而燃煤火力发电厂又被认为是污染物排放大户,是SO2、NOx及烟尘等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最近几年,我国北方地区雾霾天气的反复侵袭,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困扰,这也使得环保部门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问题,同时,国家和地方制定了苛刻的火力发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火力发电厂原有的环保设施已无法满足现有的排放标准,需要进行超低排放改造。超低排放改造技术,是指火电厂燃煤机组在发电运行、末端治理等过程中,运用多种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排放治理新技术,使得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符合燃气机组排放限值,保证烟气中烟尘、SO2、NOX排放浓度(基准含氧量6%)分别不超过10mg/m3、35mg/m3、50mg/m3,成为燃煤发电机组清洁生产的新标杆。湿式电除尘器作为火电厂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布置在电厂脱硫岛之后,能够高效地脱除湿烟气中的PM2.5等微细粉尘,使燃煤机组的烟尘排放更加清洁环保,达到国家环保要求,同时能够有效脱除烟气中的SO3以及有毒重金属,可高效解决石膏雨、蓝烟等大气污染问题,在整个超低排放改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论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火电厂污染物控制现状,尤其是粉尘控制所面临的巨大压力,详细介绍了当前燃煤机组应用的除尘技术,并以粤东某电厂66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为研究对象,对除尘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几种不同除尘改造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湿式电除尘器改造的性能要求和主要参数设计要求,并对改造后湿式电除尘器的实际运行效果进行了性能测试和分析。通过工程实践表明,本课题研究的机组经过湿式电除尘改造后,能使粉尘排放浓度≤5mg/m3,能有效去除烟气中的PM2.5等微细粉尘,使烟尘的排放指标达到国家环保要求,并且有效减少SO3的排放,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湿式电除尘器技术具备在火力发电厂中大力推广的应用前景,希望本文能够给同类型机组进行湿式除尘器改造带来参考和借鉴。
王伟[8](2017)在《基于危害性分析的湿式电除尘器故障分析》文中指出湿式电除尘器是治理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的终端设备,能够实现烟尘污染物“超低”排放,要求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长达20年的使用寿命。随着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湿式电除尘器的需求量逐渐增多,其故障问题也逐渐显现,因此本文在功能危害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湿式电除尘器进行系统的故障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详细介绍了湿式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形式和发展现状,着重对设备的故障模式、故障原因、薄弱环节以及改进措施进行分析,为其故障分析提供技术支持。2)为了对湿式电除尘器进行系统的故障分析,本文首先根据每一系统部件的功能,进行了功能危害性分析(FHA),然后以此为依据,依次进行了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和故障树分析(FTA),最后建立了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FRACAS)。这一故障分析思路的应用,不仅解决了产品故障研究中理论数据缺乏问题,同时实施过程简明灵活,对于复杂系统的故障分析或者新产品开发均可适用,对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使其得到持续改进,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郑钦臻[9](2017)在《燃煤锅炉电除尘器及湿法脱硫对微细颗粒物控制与排放特性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环保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实施与执行,要求重点地区燃煤锅炉烟尘颗粒物排放质量浓度<20mg/m3,期间我国燃煤机组绝大部分现役除尘器都需要进行升级改造;为促进燃煤锅炉颗粒物排放的控制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并加大对其科研力度,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设立“重点行业PM2.5过程控制与减排技术与装备”项目。在此背景下,本论文主要针对燃煤锅炉,在国内60多台燃煤机组上进行了实地采样测试与原始数据采集,对电除尘器和湿法脱硫微细颗粒物的排放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论文对燃煤锅炉颗粒物排放特性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低温省煤器+电除尘器+湿法脱硫”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为在相同或相似的运行工况条件下,通过实验测试分析单一因素的变化对电除尘器或湿法脱硫微细颗粒物排放的影响特点,对于电除尘指数方程的研究则采用基于数据数学拟合的方法,实验测试主要采用以ELPI为核心的恒温、稀释采样测试方法。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基于实验室电除尘平台,研究了电除尘器比收尘面积和电场强度这两个因素与电除尘器效率之间的关系,给出实验室条件下电除尘指数方程;基于工业燃煤机组,首先研究了电除尘指数方程在工业电除尘器中的适用性,同时研究了电除尘器运行过程的单一工况因素对排放的影响特点,最后研究了湿法脱硫前后PM10粒径分布变化以及湿法脱硫系统对PM10捕集特性的影响因素。论文研究意义在于为工业电除尘器的选型设计提供指导或参考,对电除尘器实际运行提供较为科学的过程优化与控制方法,同时对于电除尘器协同湿法脱硫控制微细颗粒物超低排放的技术体系,为燃煤锅炉颗粒物超低排放提供借鉴。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足够的选型容量和合理的过程控制同为电除尘器达标排放的必要条件。电除尘器在合理的过程控制与优化的基础上,电除尘器对PM10颗粒物的捕集效率或排放与电除尘器运行功率和比收尘面积的关系可满足电除尘指数方程:lg1-η/βE=-aEEaEpS 或者ln/βpM= -apPS。2)对燃煤锅炉电除尘器PM10排放影响较大的过程因素主要为烟气温度、末电场电流密度和振打。烟气温度>110 ℃条件下,降低烟气温度对降低电除尘器PM10排放作用显着,烟气温度<110 ℃条件下,烟气温度变化对电除尘器PM10排放影响不明显,电除尘器对PMo.1~1捕集效率降低;末电场需根据该电场颗粒物浓度将板电流密度限制在0.1 mA/m2~0.3 mA/m2运行,末电场运行过高的二次电流可提高电除尘器排放;振打对排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合理的振打周期引起的二次扬尘和反电晕,二者均会提高电除尘器排放。3)基于论文选取的样本电厂实验数据统计分析,湿法脱硫对PM10的捕集效率平均值约为51.39%,对PM2.5的捕集效率约16.88%。在采用相同型式除雾器的条件下,影响湿法脱硫对PM10捕集效率的主要因素为脱硫进口烟气温度和脱硫进口烟尘浓度。4)基于论文选取的样本电厂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电除尘器出口,即脱硫进口 PM2.5质量浓度占PM10的平均比例约为17.38%,分布范围为6.5%~28.74 %;脱硫出口 PM2.5质量浓度占PM10的比例平均约为28.74%,分布范围为17.38 %~64 %。5)电除尘器出口和湿法脱硫出口的PM1排放均呈单峰分布。电除尘器出口,峰值粒径主要集中在为0.2μm~0.5μm;而湿法脱硫出口,峰值粒径分布较广,0.1μm~1μm粒径范围内均有出现质量浓度峰值。
赵磊[10](2017)在《上都电厂2号机组低温电除尘器改造》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国家相关部门要求2014年7月1日起全国火电厂必须强制性执行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的烟尘排放浓度不得大于30mg/Nm3的标准。在此基础之上,集团公司提出了全国范围内各下属300MW以上机组全部达到超低排放标准的要求。静电除尘器是火力发电厂必备的配套设备,它的功能是清除锅炉排放烟气中的粉尘颗粒,从而大幅度降低排入大气层中的烟尘量,是非常重要的环保设备。低低温除尘器是为了适应近期锅炉低温省煤器改造后烟气性质发生变化后而设计或改造的除尘器,配合电源等其他新技术的出现,可以除尘器的运行效率。因锅炉房场地及设备空间限制,锅炉侧无法布置低低温省煤器,只能布置低温省煤器。参照低低温电除尘器技术,通过低温省煤器和电除尘电源等新技术的应用和电除尘本体的检修等工作,上都电厂2号炉电除尘器出口烟尘排放浓度从82mg/Nm3下降到了27.74mg/Nm3(不投入低温省煤器工况下)和20.60mg/Nm3(投入低温省煤器工况下),改造效果非常明显。改造的重点工作是对除尘器电源的更换和优化,通过调研和分析,确定电源改造方案为:一、二、三电场小分区合并,采用进口高频电源;四、五电场分区不作改动,改造具备单半波供电的控制器。如果四、五电场电源更换控制器后仍不能满足排放要求,则更为换脉冲电源,探索脉冲电源在中比电阻粉尘条件下的应用方法和使用效果。本文对整个电除尘器改造过程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方案确定、工程施工、数据分析等工作,总结处了提高了电除尘器运行效率的方法、提出了低温除尘器改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探索出了技术上可靠和经济上节约的解决方案,并在今后本厂乃至本集团、本行业的静电除尘器改造中加以推广。
二、电除尘器试验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除尘器试验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燃煤机组高灰煤超低排放改造及运行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改造前设备概况及存在问题 |
2 改造技术路线 |
3 改造效果 |
3.1 测试方法 |
3.2 性能试验结果 |
4 超低排放改造后运行控制 |
4.1 日常监测情况 |
4.2 烟尘浓度影响因素 |
4.3 运行控制要点 |
5 结论 |
(2)燃煤电厂环保装备对SO3排放的影响及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国外燃煤电厂烟气SO_3 排放控制现状 |
1.1.2 我国燃煤电厂烟气SO_3 排放控制现状 |
1.1.3 课题研究意义 |
1.2 燃煤电厂烟气SO_3 排放控制研究进展 |
1.2.1 SO_3 生成研究进展 |
1.2.2 SO_3 协同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
1.2.3 SO_3 专项脱除技术研究进展 |
1.2.4 问题的提出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3.3 各章节主要内容 |
2 超低排放前后SO_3 协同控制与排放水平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系统及方法 |
2.2.1 研究机组概况 |
2.2.2 测试方法说明 |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1 炉内生成 |
2.3.2 SCR脱硝装置 |
2.3.3 干式除尘器 |
2.3.4 湿法脱硫装置 |
2.3.5 湿式电除尘器 |
2.3.6 不同技术路线SO_3 综合脱除效率分析 |
2.3.7 典型机组SO_3 综合脱除效率研究 |
2.3.8 排放浓度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3 SCR脱硝装备SO_2/SO_3 转化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系统及方法 |
3.2.1 研究机组概况 |
3.2.2 试验方法说明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脱硝催化剂实验室检测结果 |
3.3.2 脱硝装备现场性能测试结果 |
3.3.3 在役催化剂SO_2/SO_3 转化率变化 |
3.3.4 催化剂再生前后SO_2/SO_3 转化率变化 |
3.3.5 典型As中毒催化剂SO_2/SO_3 转化率变化 |
3.4 脱硝装备控制SO_2/SO_3 转化措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湿法脱硫装备协同脱除SO_3 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系统及方法 |
4.2.1 研究机组概况 |
4.2.2 试验方法说明 |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塔内烟气停留时间的影响 |
4.3.2 液气比的影响 |
4.3.3 入口烟温的影响 |
4.3.4 入口SO_3 浓度的影响 |
4.3.5 入口烟尘浓度的影响 |
4.3.6 SO_2与SO_3 脱除效率对比 |
4.3.7 各因素敏感性分析 |
4.4 湿法脱硫装备协同脱除SO_3 提效措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除尘装备协同脱除SO_3 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系统及方法 |
5.2.1 研究机组概况 |
5.2.2 测试方法说明 |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1 比集尘面积的影响 |
5.3.2 烟气流速的影响 |
5.3.3 入口SO_3 浓度的影响 |
5.3.4 入口烟尘浓度的影响 |
5.3.5 入口烟气温度的影响 |
5.3.6 除尘效率与SO_3 脱除效率对比 |
5.3.7 各因素敏感性分析 |
5.4 湿电装备协同脱除SO_3 提效措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燃煤电厂全流程SO_3 排放及控制预测模型研究 |
6.1 引言 |
6.2 模型建立方法 |
6.3 SCR脱硝装备SO_2/SO_3 转化模型研究 |
6.3.1 蜂窝式催化剂脱硝装备 |
6.3.2 平板式催化剂脱硝装备 |
6.4 干式除尘装备SO_3 控制模型研究 |
6.5 湿法脱硫装备SO_3 控制模型研究 |
6.6 湿式除尘装备SO_3 控制模型研究 |
6.6.1 玻璃钢阳极板湿电装备 |
6.6.2 金属阳极板湿电装备 |
6.7 燃煤电厂全流程SO_3 排放及控制模型研究 |
6.8 模型有效性验证 |
6.9 本章小结 |
7 燃煤电厂SO_3 控制策略与技术路线研究 |
7.1 引言 |
7.2 样本机组概况 |
7.3 样本机组适应性分析 |
7.3.1 燃煤硫分适应性 |
7.3.2 排放限值适应性 |
7.3.3 达标排放率 |
7.4 SO_3 排放控制策略分析 |
7.4.1 源头控制 |
7.4.2 协同减排 |
7.4.3 结构减排 |
7.5 SO_3 排放控制可行技术路线 |
7.5.1 煤粉炉 |
7.5.2 循环流化床锅炉 |
7.5.3 W火焰炉 |
7.6 本章小结 |
8 典型高硫煤机组SO_3 治理工程技术论证 |
8.1 引言 |
8.2 机组概况 |
8.2.1 锅炉及环保设施配置 |
8.2.2 燃煤煤质情况 |
8.2.3 污染物排放现状 |
8.3 改造边界条件确定 |
8.4 改造技术论证 |
8.4.1 NOx排放控制 |
8.4.2 SO_2 排放控制 |
8.4.3 烟尘排放控制 |
8.4.4 SO_3 排放控制 |
8.5 改造技术路线对比 |
8.6 经济性评价 |
8.7 本章小结 |
9 全文总结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9.3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攻博期间曾获奖励 |
参加的科研项目 |
(3)新型极板电除尘器的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法规政策 |
1.1.2 主要除尘技术 |
1.2 电除尘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1 尘粒荷电凝并技术 |
1.2.2 横向极板电除尘器 |
1.2.3 电除尘器数值模拟技术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新型极板ESP除尘理论基础探讨 |
2.1 新型极板电除尘器除尘机理探讨 |
2.1.1 粉尘荷电 |
2.1.2 荷电凝并 |
2.1.3 涡旋气流分离 |
2.2 新型极板电除尘器结构特点 |
2.3 新型极板电除尘器数值模拟理论基础研究 |
2.3.1 基本控制方程 |
2.3.2 数值计算方法 |
2.3.3 流场计算方法 |
2.3.4 用户自定义函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值模拟 |
3.1 几何模型 |
3.2 网格划分 |
3.3 模拟计算设置 |
3.3.1 假设条件及参数设置 |
3.3.2 网格处理 |
3.3.3 模型求解器的选取 |
3.3.4 UDF的加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拟结果分析 |
4.1 连续相流场模拟计算 |
4.1.1 新型极板排间距对流场特性的影响 |
4.1.2 新型极板角度对流场特性的影响 |
4.1.3 内部平均速度对流场特性的影响 |
4.2 流场连续相与离散相耦合模拟 |
4.2.1 不加电场力影响的计算结果 |
4.2.2 加电场力影响的计算结果 |
4.2.3 不同电压下的除尘效率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除尘效率试验及结果分析 |
5.1 实验装置及步骤 |
5.1.1 实验装置 |
5.1.2 试验步骤 |
5.2 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
5.2.1 极板排间距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
5.2.2 极板夹角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
5.2.3 平均风速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
5.2.4 外加电压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
5.3 离子浓度实验结果分析 |
5.4 验证实验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4)燃煤电厂超净排放技术改造中存在问题及改进实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燃煤电厂超净排放工艺技术现状 |
1.2.2 国内燃煤机组超净排放工艺技术现状 |
1.2.3 燃煤电厂超净排放改造采用的工艺技术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1 主要内容 |
1.3.2 关键技术及理论 |
第二章 超净排放设备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2.1 电除尘器提效改造问题 |
2.1.1 原有电除尘器提效改造中的问题 |
2.1.2 低低温电除尘器 |
2.1.3 袋式(或电袋复合)除尘器 |
2.1.4 湿式电除尘器 |
2.2 脱硫提效协同除尘的改造问题 |
2.3 脱硝装置提效改造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保设备性能试验 |
3.1 试验参照标准及仪器设备 |
3.1.1 试验参照标准 |
3.1.2 试验仪器设备 |
3.1.3 试验检测方法 |
3.2 试验内容 |
3.2.1 烟气量 |
3.2.2 烟气温度 |
3.2.3 采样体积的计算 |
3.2.4 烟气固体颗粒物浓度 |
3.2.5 除尘器除尘效率 |
3.2.6 脱硫效率 |
3.2.7 阻力 |
3.2.8 脱硝效率 |
3.2.9 氨逃逸率 |
3.2.10 除尘效率的修正方法及评判 |
3.3 试验工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净排放改造及优化运行 |
4.1 电厂概况 |
4.2 脱硝优化运行 |
4.2.1 脱硝运行现状 |
4.2.2 脱硝优化措施 |
4.2.3 脱硝优化结果 |
4.2.4 脱硝经济运行分析 |
4.3 脱硫优化运行 |
4.3.1 脱硫运行现状 |
4.3.2 脱硫改进措施 |
4.3.3 脱硫经济运行分析 |
4.4 除尘运行现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硫酸生产中的电除尘技术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电除尘技术的发展阶段 |
1.1 电除尘器在工业上的应用 |
1.2 电除尘器发展的两个阶段 |
2 硫酸生产用旧式电除尘器简况 |
2.1 运行温度的选择 |
2.2 对尘含量的适应性 |
2.3 运行的三大故障 |
2.3.1 断线 |
2.3.2 掉锤 |
2.3.3 绝缘失效 |
3 新型电除尘器的研制 |
3.1 通用型新型电除尘器的研制 |
3.2 硫酸生产用新型电除尘器的研制 |
4 新型电除尘器的结构和技术 |
4.1 新型电除尘器总体结构 |
4.2 阳极 |
4.2.1 平板式极板的阳极板排 |
4.2.2 其他结构型式的阳极 |
4.2.2. 1 管极式结构 |
4.2.2. 2 移动极板[9] |
4.2.2. 3 库伦电除尘器[10] |
4.3 阴极 |
4.4 极间距 |
4.5 振打技术 |
4.6 阴极绝缘吊挂装置 |
4.7 气流分布技术 |
4.8 电除尘器的操作与维护技术 |
5 近年来电除尘技术的发展 |
6 硫酸生产中电除尘技术的提升 |
7 结语 |
(6)湿式电除尘器在三河电厂燃煤机组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湿式电除尘器技术 |
1.2.1 工作原理 |
1.2.2 基本结构型式 |
1.2.3 布置形式 |
1.2.4 极板材料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金属极板湿式电除尘器现状 |
1.3.2 玻璃钢极板湿式电除尘器现状 |
1.3.3 纤维极板湿式电除尘器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湿式电除尘器在三河电厂应用 |
2.1 三河电厂除尘改造简介 |
2.2 山大柔性布湿式电除尘器在1号机组应用 |
2.2.1 1 号机组湿式电除尘器简介 |
2.2.2 山大湿式电除尘器技术参数 |
2.2.3 山大柔性布湿式电除尘器结构及其组成 |
2.2.4 设备启机与停运 |
2.3 龙净金属极板湿式电除尘器在2号机组的应用 |
2.3.1 2 号机组湿式电除尘器简介 |
2.3.2 龙净金属极板湿式电除尘器主要技术参数 |
2.3.3 龙净金属极板湿式电除尘器结构及其组成 |
2.3.4 设备启机与停运 |
2.4 菲达金属极板湿式电除尘器在4号机组的应用 |
2.4.1 4 号机组湿式电除尘器简介 |
2.4.2 菲达金属极板湿式电除尘器技术参数 |
2.4.3 菲达金属极板湿式电除尘器结构及其组成 |
2.4.4 设备启动与停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湿式电除尘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
3.1 机组启动燃油影响阳极导电性 |
3.2 电场投运逻辑条件不合理 |
3.3 湿式电除尘器不能进行在线冲洗 |
3.4 电场接线柱螺母松 |
3.5 下雨导致绝缘箱温度低 |
3.6 湿式电除尘器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处理 |
3.7 冲洗水门存在不严内漏 |
3.8 电场跳闸 |
3.9 补水箱水位低 |
3.10 排水箱系统冒汽 |
3.11 2 号湿式电除尘器水泵安全运行优化 |
3.12 4 号湿式电除尘器排水箱PH计数值偏差大、入口管堵塞 |
3.1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粉尘排放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与研究 |
4.1 煤粉及灰份因素 |
4.1.1 煤粉成份和灰份参数分析 |
4.1.2 不同位置灰份分析 |
4.1.3 灰份粒径分析 |
4.1.4 灰份化学元素成分分析 |
4.2 锅炉燃烧因素 |
4.3 低温省煤器因素 |
4.3.1 低温省煤器投入的影响 |
4.3.2 低省投入后对湿式除尘器入口粉尘浓度的影响 |
4.4 干式电除尘因素 |
4.4.1 干式电除尘高频电源改造影响 |
4.4.2 二次扬尘的影响 |
4.4.3 利用锅炉总煤量信号优化电场控制 |
4.5 湿法烟气脱硫因素 |
4.5.1 湿法烟气脱硫除尘机理 |
4.5.2 提高脱硫塔除尘效率分析与研究 |
4.6 湿式电除尘器本体因素 |
4.6.1 气流分布对湿式电除尘器除尘效率影响 |
4.6.2 湿式电除尘器参数调整 |
4.6.3 某电场停运因素 |
4.6.4 湿式电除尘器定期在线冲洗因素 |
4.7 烟塔合一因素 |
4.8 热工测量因素 |
4.8.1 热工氧量因素 |
4.8.2 表计在线校验因素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经济性分析和最佳运行方式 |
5.1 湿式电除尘器电耗 |
5.2 湿式电除尘器物耗 |
5.3 粉尘排放量 |
5.4 PM2.5和SO3去除率 |
5.5 最佳运行方式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66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湿式除尘器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除尘技术简介 |
2.1 静电除尘器 |
2.2 袋式除尘器 |
2.3 移动电极除尘器 |
2.4 低低温静电除尘器 |
2.4.1 技术原理 |
2.4.2 技术优缺点 |
2.5 湿式电除尘器 |
2.5.1 技术原理 |
2.5.2 湿式电除尘器脱除污染物 |
2.5.3 湿式静电除尘器的型式及应用现状 |
2.5.4 湿式电除尘器型式的选择原则 |
2.5.5 湿式静电除尘器的选择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湿式电除尘改造必要性与可行性 |
3.1 改造的必要性 |
3.1.1 环保压力 |
3.1.2 入炉煤质不稳定 |
3.1.3 石膏雨问题严重 |
3.1.4 SO_3气溶胶的排放问题 |
3.2 湿式电除尘改造的可行性 |
3.2.1 对机组的安全运行的影响 |
3.2.2 对烟气系统的影响 |
3.2.3 湿式电除尘器对脱硫系统的影响 |
3.2.4 除尘改造方案的比较 |
3.3 除尘器改造方案技术经济性比较 |
3.3.1 性能比较 |
3.3.2 投资比较 |
3.3.3 电耗比较 |
3.3.4 施工工期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660MW机组湿式除尘器改造 |
4.1 设备概况 |
4.1.1 锅炉技术参数 |
4.1.2 锅炉烟气处理系统 |
4.1.3 控制系统 |
4.1.4 原除尘器概况 |
4.2 改造前除尘情况 |
4.3 湿式除尘器的性能要求 |
4.4 湿式除尘器技术参数 |
4.5 湿式除尘器系统 |
4.5.1 烟气除尘工艺系统 |
4.5.2 烟气系统 |
4.5.3 水处理系统 |
4.5.3.1 喷淋水系统 |
4.5.3.2 循环水处理系统 |
4.5.3.3 废水处理系统 |
4.5.3.4 加药系统 |
4.5.4 高频高压电源系统 |
4.5.4.1 本项目高频高压电源技术特点 |
4.5.4.2 高频高压电源使用条件和技术参数 |
4.5.4.3 高频高压电源系统结构 |
4.5.4.4 高频高压电源上位机系统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湿式电除尘器性能试验及结果分析 |
5.1 湿式除尘器性能试验 |
5.1.1 湿式除尘器烟气流量及烟气阻力试验 |
5.1.2 湿式除尘器除尘效率试验 |
5.1.3 湿式除尘器电耗统计试验 |
5.1.4 湿式除尘器水耗统计试验 |
5.1.5 湿式除尘器进出口SO3试验 |
5.1.6 湿式除尘器进出口Hg试验 |
5.1.7 设备噪声试验 |
5.2 湿式除尘器试验结果分析 |
5.2.1 经济效益分析 |
5.2.2 社会效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基于危害性分析的湿式电除尘器故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
1.3 湿式电除尘器概况及发展现状 |
1.3.1 湿式电除尘器概况 |
1.3.2 湿式电除尘器发展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4.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课题的创新点 |
第2章 湿式电除尘器功能危害性分析 |
2.1 功能危害性分析技术简介 |
2.2 故障判别 |
2.2.1 本体故障判别 |
2.2.2 电控故障判别 |
2.2.3 水循环系统故障判别 |
2.3 定义故障影响类别 |
2.4 湿式电除尘器的功能危害性分析图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湿式电除尘器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
3.1 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技术简介 |
3.2 湿式电除尘器实施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的目的及作用 |
3.3 湿式电除尘器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的步骤 |
3.3.1 系统定义 |
3.3.2 故障模式分析 |
3.3.3 故障原因分析 |
3.3.4 故障影响及严酷度分析 |
3.3.5 故障检测方法分析 |
3.3.6 设计改进措施分析 |
3.3.7 使用补偿措施分析 |
3.4 填写湿式电除尘器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表 |
3.5 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湿式电除尘器故障树分析 |
4.1 故障树分析技术简介 |
4.2 湿式电除尘器故障树分析的目的和作用 |
4.3 湿式电除尘器故障树分析步骤 |
4.3.1 确定故障树的顶事件 |
4.3.2 建立故障树 |
4.3.3 求最小割集 |
4.4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湿式电除尘器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 |
5.1 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技术简介 |
5.2 湿式电除尘器建立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的目的和作用 |
5.3 湿式电除尘器实施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的步骤 |
5.4 以除尘故障为例实施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 |
6.1 研究成果 |
6.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9)燃煤锅炉电除尘器及湿法脱硫对微细颗粒物控制与排放特性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燃煤锅炉污染与控制 |
1.2.1 燃煤锅炉污染现状 |
1.2.2 燃煤锅炉污染控制 |
1.3 超低排放技术路线 |
1.3.1 低温省煤器 |
1.3.2 电除尘器 |
1.3.3 湿法脱硫系统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系统与方法 |
2.1 实验平台 |
2.1.1 实验室平台 |
2.1.2 电厂电除尘器系统 |
2.1.3 电厂湿法脱硫系统 |
2.2 测试方法 |
2.2.1 总颗粒物浓度测试 |
2.2.2 PM_(10)分级浓度测试 |
2.2.3 烟气参数测试 |
2.3 数据采集 |
2.3.1 烟尘颗粒物浓度 |
2.3.2 电除尘器参数 |
2.3.3 系统烟气参数 |
2.3.4 其他工况参数 |
第3章 电除尘器选型与排放 |
3.1 电除尘指数方程 |
3.1.1 自由沉降 |
3.1.2 电除尘器比收尘面积与排放 |
3.1.3 电除尘器能量密度与排放 |
3.2 本体选型与排放 |
3.2.1 比收尘面积 |
3.2.2 供电分区 |
3.2.3 振打类型 |
3.3 CFD流场数值模拟 |
3.3.1 电除尘器各室流量分配 |
3.3.2 电场断面流速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除尘过程工况与PM_(10)排放 |
4.1 三相电源低低温电除尘 |
4.1.1 电除尘器高压电源 |
4.1.2 低温省煤器 |
4.2 电除尘运行工况对PM_(10)排放的影响 |
4.2.1 电除尘比收尘面积与PM_(10)排放 |
4.2.2 电除尘运行功率与PM_(10)排放 |
4.2.3 机组负荷与电除尘PM_(10)排放 |
4.3 锅炉特性对电除尘排放的影响 |
4.3.1 工业锅炉 |
4.3.2 电站锅炉 |
4.3.3 低氮燃烧 |
4.3.4 生物质燃烧锅炉 |
4.4 电除尘过程优化与控制 |
4.4.1 末电场电流优化 |
4.4.2 振打清灰 |
4.4.3 烟气调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湿法脱硫与PM_(10)排放 |
5.1 测试方法 |
5.2 湿法脱硫对PM_(10)的捕集 |
5.2.1 以75 t/h工业锅炉为例 |
5.2.2 以220 MW燃煤机组为例 |
5.2.3 以135 MW燃煤机组为例 |
5.2.4 以600 MW燃煤机组为例 |
5.3 湿法脱硫PM_(10)排放的影响因素 |
5.3.1 不同喷淋层数 |
5.3.2 脱硫进口不同烟气温度 |
5.3.3 脱硫进口不同烟尘浓度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结论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6.3 论文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0)上都电厂2号机组低温电除尘器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国家政策要求 |
1.1.2 地区生态及电厂区位要求 |
1.1.3 集团公司政策及资金支持 |
1.1.4 经济意义 |
1.1.5 超低排放项目中脱硫系统改造对电除尘的要求 |
1.2 电除尘器研究及运行现状 |
1.2.1 我国电除尘器发展历史及技术发展现状 |
1.2.2 当前电除尘器技术的主要研究热点 |
1.2.3 目前超低排放改造中主要应用的电除尘器技术 |
1.2.4 目前主流的电除尘电源技术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静电除尘器的原理和主要参数 |
2.1 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
2.2 静电除尘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
2.2.1 驱进速度 |
2.2.2 起晕电压 |
2.2.3 除尘器效率 |
2.2.4 反电晕 |
2.2.5 电晕封闭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设备现状和改造方案 |
3.1 电除尘器设计参数 |
3.1.1 电除尘器本体设计参数 |
3.1.2 电除尘器电气设备参数及配置 |
3.1.3 飞灰比电阻 |
3.2 电除尘器设备运行考核数据 |
3.3 电除尘器运行状况 |
3.3.1 设备运行缺陷 |
3.3.2 电除尘运行指标分析 |
3.4 改造目标 |
3.4.1 对排放指标的要求 |
3.4.2 对除尘器电源效率的要求 |
3.4.3 电除尘其他指标 |
3.4.4 降低成本、减少浪费 |
3.5 改造方案 |
3.5.1 本次改造的边界条件 |
3.5.2 提高除尘器效率 |
3.5.3 提高电源运行效率 |
3.5.4 解决低温除尘器运行中的其他问题 |
3.5.5 消除现场缺陷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改造实施过程和效果 |
4.1 实施过程 |
4.1.1 施工计划 |
4.1.2 施工期间解决的重点问题和使用的方案 |
4.2 初步调试 |
4.3 热态调试 |
4.4 除尘器性能试验 |
4.4.1 低温省煤器投运工况试验结果 |
4.4.2 低温省煤器停运工况 |
4.4.3 试验主要结论 |
4.5 改造后效果分析 |
4.5.1 低温省煤器投运下的分析 |
4.5.2 低温省煤器停运下的分析 |
4.5.3 改造后长期运行时的指标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电除尘器试验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燃煤机组高灰煤超低排放改造及运行控制[A]. 鲍中孝,陈睿.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1年科学技术年会——环境工程技术创新与应用分会场论文集(二), 2021
- [2]燃煤电厂环保装备对SO3排放的影响及控制策略研究[D]. 张杨. 浙江大学, 2020(08)
- [3]新型极板电除尘器的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D]. 崔苗. 江苏大学, 2018(05)
- [4]燃煤电厂超净排放技术改造中存在问题及改进实施评价[D]. 范睿蛟. 华北电力大学, 2018(01)
- [5]硫酸生产中的电除尘技术综述[J]. 纪鹿鸣. 硫酸工业, 2018(01)
- [6]湿式电除尘器在三河电厂燃煤机组中的应用与研究[D]. 张学军. 华北电力大学, 2018(01)
- [7]66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湿式除尘器应用研究[D]. 张春生.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5)
- [8]基于危害性分析的湿式电除尘器故障分析[D]. 王伟. 兰州理工大学, 2017(03)
- [9]燃煤锅炉电除尘器及湿法脱硫对微细颗粒物控制与排放特性的应用研究[D]. 郑钦臻. 浙江大学, 2017(02)
- [10]上都电厂2号机组低温电除尘器改造[D]. 赵磊. 华北电力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