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剩余价值学说史》(《资本论》第四卷)结构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童敖州[1](2019)在《国内关于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研究述评》文中提出马克思的一生有两大重要发现,即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其中剩余价值理论既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也是其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经济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与特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在新的时代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呈现出时代“局限性”的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成为了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和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此背景下,学界对剩余价值理论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诸多的研究成果,继承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在理论与实践意义上促进了我国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大的生命力。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立足述评目的与述评结果,深入总结分析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在当代受到的挑战与局限性,较为全面的考察了国内外学界研究的现状与研究成果的特点,较为客观地评析了学界研究的不足和局限性,适当的提出了解决方法与研究的未来展望,其目的就是为学术界进一步研究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提供有效的参考,为剩余价值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作出自己的一些贡献。第二,彰显本文研究的创新性,本文研究最大的的创新点就是对学界研究成果进行述评,合理性的抓住“评”和“述”两个关键点,填补学界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述评类研究的缺失,并提出了“重新认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回归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本真”这一论点。第三,本文研究重点采用了三种研究方法,即文献研究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对学界研究现状与成果进行了合理性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研究范式的科学性。第四,抓住“述”和“评”的主要方面与内容,“述”的方面主要有以下内容:一、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二、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在当代面临的挑战;三、学界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争论的焦点问题;四、马克思剩余研究的视域转换。在“评”方面主要有以下内容:一、对每一部分“述”的内容进行合理性分析,指出优点及不足;二、重点评析学界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整体性与动态性研究、创新转型理论研究、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实践性研究存在不足与局限性;三、合理的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回归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本真。”最后,本文揭示了在当代深入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提出要创新发展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认清马克思剩余理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指导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幸福社会的构建。
汤在新[2](1964)在《《剩余价值学说史》(《资本论》第四卷)结构初探》文中提出 马克思所建立起来的《资本论》这座宏偉的大厦,是以对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剩余价值学說的历史批判而最后落成的。马克思把《剩余价值学说史》看作是《资本论》的終卷、即第四卷,說这卷书是以历史的形式复述《资本论》前三卷从理论上所考察的那些问题。马克思在批判資产阶級經济学的过程中所发揮的自己的理论,特別是关于生产劳动的理论、关于地租的理论、关于經济危机的理论等等,成为《资本论》前三卷的重要
徐洋[3](2013)在《《资本论》第二册形成史研究》文中认为《资本论》是马克思的最主要著作,是他毕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取得的最终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的集大成。同时,《资本论》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个人的著作,表现为一个庞大的文献群体,一个未完成的、开放的体系。研究这个体系的发生、发展、演变、“定型”,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资本论》的理论体系。本论文选取这个体系演变史中的一部分,即现行《资本论》第二卷(第二册)《资本的流通过程》的历史作为研究对象。本文把《资本论》第二册从马克思酝酿、写作,经过恩格斯编辑出版,直到马克思所有手稿和恩格斯的编辑稿按照原样发表的整个过程当做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历史来考察。本文立足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对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册手稿和恩格斯《资本论》第二册编辑稿、刊印稿的发表和研究为基础,并结合后世对恩格斯所编《资本论》第二册刊印稿的再版和研究,考察马克思资本流通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撰写《资本论》第二册各手稿的复杂历程,恩格斯整理编辑《资本论》第二册的艰难过程,大致勾勒《资本论》第二册的形成史,并就马克思的手稿、恩格斯的刊印稿的成败得失提出自己的初步见解,以期把国内对《资本论》第二册的研究从历史的角度推向深入。本文的结构为:最前面是导论,主体部分分为8章,最后是结论。导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介绍了国内国际的研究状况,交代了文章的写作思路。第1章“《资本论》第二册的创作史分期和对象、结构”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本文研究对象的基本面貌,阐述《资本论》第二册在《资本论》创作史中的位置,在马克思经济学著作结构计划中的位置,《资本论》第二册的对象、三分结构的形成以及马克思对资本流通的认识的演变,并在最后论述了马克思的资本流通理论在《反思》手稿中的萌芽。本文第2—6章组成一个单元,考察马克思的资本流通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资本论》第二册各手稿的创作过程。这个单元又分为两个小单元。第一个小单元为第2、3章,主题为“《政治经济学批判》视野下的资本流通理论”。第2章考察1857—1858年手稿,第3章考察1861—1863年手稿。第二个小单元为第4、5、6章,主题为“《资本论》视野下的资本流通理论”,分别考察1863—1865年、1867—1870年和1876—1882年的《资本论》第二册手稿。马克思在1857—1858年手稿中,虽然不断构想自己的经济学著作的结构方案,并且先后提出五篇计划和六册计划的多个方案,但是1857—1858年手稿的主体部分“资本章”则大体上是按照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资本和利润的三分结构(即后来《资本论》理论部分的三分结构)来撰写的。马克思在1857—1858年手稿阐述了对资本流通基本问题的见解,例如资本流通的实质和目的,流通同生产的辩证关系,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但是从后来《资本的流通过程》的三分法来看,马克思只是重点论述了资本周转,特别是资本周转理论中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理论;关于资本循环的零星见解是混杂在资本周转中论述的;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则只是附带论述到。马克思在1861—1863年手稿中的某些章节,推进了对资本循环理论的论述,逐步制定了资本循环的公式,但资本循环仍然没有从“资本流通”这一概念中剥离出来。从篇章结构来看,1861—1863年手稿只有资本的生产过程和资本和利润,没有资本的流通过程。然而马克思在该手稿的主体部分即“剩余价值理论”中,通过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观点,对社会资本再生产作了多次阐述,提出了两大部类的概念,初步制定了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马克思从1863年开始以《资本论》为正标题撰写自己的经济学巨著。1865年所写的第二册第Ⅰ稿的最大成就,是确立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册的三分结构,即第一部分阐述单个资本的流通中的循环,第二部分阐述单个资本的流通中的周转,第三部分阐述社会资本的流通(再生产)。而这个进步的核心,在于把资本循环从资本周转中剥离出来,建立了从资本循环到资本周转的抽象—具体结构。此外,第Ⅰ稿对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内部结构划分也作了初步设想,并在一些具体论点上取得进步。马克思在1867—1870年紧张地撰写《资本论》第二册和第三册,希望借着《资本论》第一卷的成功,也能够尽快出版这两册。马克思在此期间为第二册创作了大量手稿,其中最重要的是第Ⅱ稿和第Ⅳ稿。在这两稿的第一章,资本循环的基本结构被确定下来。第Ⅱ稿还在资本周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两部分取得显著成就。在第Ⅱ稿第二章,资本周转部分的阐述框架和理论要点基本成型。在第Ⅱ稿第三章,对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的研究对象、意义及其在《资本论》第二册三章结构中的地位作了明确阐述,确立了先简单规模的再生产、后扩大规模的再生产的阐述顺序(两者又分为没有货币流通的阐述和有货币流通的阐述两个步骤),并首次以“图式”(Schema)的方式说明社会两大部类的交换关系。在对第二册的创作中断了6年之后,马克思在1876—1882年再次为《资本论》第二册创作了大量手稿,主要有第Ⅴ、Ⅵ、Ⅶ、Ⅷ稿。马克思在第Ⅴ、Ⅵ、Ⅶ稿中,对资本的循环理论作了细致的阐述,使得这一部分基本定型。马克思在第Ⅷ稿填补了他的资本流通理论的最后一个大空白——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第Ⅷ稿还改变了此前第Ⅰ、Ⅱ稿的阐述方式,全面纳入货币流通对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作了系统阐述。第Ⅷ稿为第二册第三篇的定型提供了重要前提。通过第2—6章这一单元可以看出,尽管马克思在阐述资本流通理论和撰写《资本论》第二册的过程中取得巨大成就,但是他没有为《资本论》第二册留下一份可供编辑的完整手稿,也没有留下完整的编辑方案。本文第7—8章组成一个单元,考察恩格斯编辑出版《资本论》第二册的过程,并对恩格斯的编辑工作进行评价。第7章首先对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册各手稿的成就和欠缺加以总结;然后从分析恩格斯的《资本论》第二册序言出发,概述了恩格斯编辑《资本论》第二册的大致经过;接着从文本和结构、文字和表述两个方面,举例说明恩格斯的改动情况;最后具体分析了第二册各篇的编辑过程和恩格斯采用马克思手稿的情况。第8章首先回顾了《资本论》第二册刊印稿发表以后历史上对恩格斯编辑工作的评价,特别是梁赞诺夫、考茨基和吕贝尔的评价;接着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对马克思手稿、恩格斯编辑稿的发表和对恩格斯编辑工作的总体评价,以及其他学者通过MEGA对恩格斯的编辑工作得出的评价;最后概括了恩格斯编辑出版《资本论》第二册的巨大贡献,评述了MEGA编者提出的恩格斯编辑工作在文本和结构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这一单元可以看出,恩格斯编辑出版《资本论》第二册,为《资本论》理论大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恩格斯版的第二册可能也有若干可商榷之处。最后为“结论”,对本文所论述问题提出六个方面的思考。一是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第二册并非直线上升,而是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相交织。二是恩格斯审慎处理了作者和编者关系,完成了出版《资本论》第二册的历史使命。三是马克思手稿和恩格斯编辑稿的发表过程艰难曲折,学术因素和政治因素相交织。四是应当辩证地看待《资本论》第二册的手稿和刊印稿的未完成和完成。五是从学习版和历史考证版的版本性质出发历史地看待手稿和刊印稿之间的区别。六是《资本论》第二册形成史告诉我们,马克思的资本流通理论需要我们继承和发展,第二册形成史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袁博文[4](1987)在《评考茨基编《剩余价值学说史》》文中研究表明 《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的《剩余价值理论》部分,按照马克思的原来 计划,是要作为《资本论》第四卷出版的。马克思把《资本论》的前三卷称为理论部分,而把《资本论》第四卷称为历史部分、历史批判部分或历史文献部分。1866年10月13日,马克思在致库格曼的信中说:“全部著作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册资本的生产过
汤在新[5](1981)在《《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论》结构的形成》文中研究表明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工作,是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完成的。第一次系统阐述资本和剩余价值理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构成《资本论》,的第一个手稿,表明《资本论》结构开始形成。作为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而写的1861—1863年手稿,特别是它的主体部分《剩余价值理论》,对于完善五十年代末制定的理论结构,对于最后完成《资本论》结构,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资本论》结构形成
王东,李喆[6](2010)在《《资本论》哲学研究60年——思想轨迹、焦点问题与未来走向》文中认为大体说来,我国学术界60年来对《资本论》的哲学研究不断深入,呈现出曲折发展、螺旋上升的三大阶段。第一阶段即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资本论》哲学研究的重心在于辩证法;第二阶段即改革开放30年间,《资本论》哲学研究的重心转向历史观;第三阶段是近些年来《资本论》哲学思想研究呈现出新趋势,即关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蕴涵的社会发展理论。
王代敬[7](1992)在《关于《资本论》结构体系两个争论问题的述评》文中研究表明 马克思以毕生心血凝结的划时代巨著——《资本论》,其结构体系是十分坚实和严密的。《资本论》的逻辑结构问题,是指《资本论》科学理论体系的骨骼问题。它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经济内部结构的理论表现。马克思、恩格斯非常珍视《资本论》的逻辑结构。马克思说:“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整体”。他还说:“在象我这样的著作中细节上的缺点是难免的。但是结构、整个的内部联系是德国科学的辉煌成就,这是单个的德国人完全可以承认的,因为这决不是他的功绩,而是全民族的功绩”。恩格斯也高度赞扬马克思《资本论》的结构。他说:“我祝贺你,只是由于你把错综复杂的经济问题放在应有的
周之美[8](1981)在《《资本论》结构初探(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引言引言包括两个问题,一什么是结构,二研究《资本论》结构的意义。结构是指构成一个整体的各个部分的配合,组织和内在联系》《资本论》结构就是指四卷本《资本论》或三卷本《资本论》各卷之间以及各卷的各篇、各章、各节之间的配合、组织和内在联系。我把这种反映各卷、各篇,各章等的内容上的联系叫做内部结构。要表现这种内部结构,需要有一个相应的外部形式,我把这种反映内部结构的外部形式叫外部结构,它指的是.《资本论》分为若干卷,每卷分为若干篇、章等。恩格斯在给马克思的一封信中说:"你怎么会把书的外部结构弄成现在这个样子!第四章大约占
商德文[9](1986)在《关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形成的争论》文中提出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第一部手稿,它标志着马克思的经济学体系的基本形成。但,近年来,国内外一些马克思主义研究工作者,对《手稿》中的一些问题持有不同的见解,而且分歧颇大,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问题就是一例。本文试图谈谈个人的看法,并对某些代表性的观点予以评述。目前,国际和国内学术界对此问题的争论可归纳为下列三种观点:(1)形成派:认为在《手稿》中,马克思基本上形成了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学说,或者说,"已经在纲要上阐述了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的形成的理论"。
徐博[10](1997)在《汤在新: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探索者》文中提出本文概述了汤在新教授教学和科研经历,评介了汤在新教授的主要学术观点和学术成就
二、《剩余价值学说史》(《资本论》第四卷)结构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剩余价值学说史》(《资本论》第四卷)结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关于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的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本文的亮点之处 |
第一章 对国内关于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的描述 |
一、研究契机: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的新契机 |
(一)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在当代面临的挑战 |
(二)正确认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真理性 |
二、理论探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的主要争论与评析 |
(一)关于剩余价值源泉的问题 |
(二)关于剩余价值范畴的问题 |
(三)关于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 |
(四)关于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 |
(五)关于剩余价值资本化的问题 |
(六)关于剩余价值与剥削关系的问题 |
三、理论发展: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研究视域的转化与评析 |
(一)哲学视域下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研究 |
(二)全球化视域下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研究 |
(三)非物质劳动视域下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研究 |
第二章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国内研究评析及展望 |
一、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国内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分析 |
(一)在定量分析、实证分析及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分析不足 |
(二)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整体性、动态性研究不够 |
(三)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创新转型理论研究不够 |
(四)指导当代中国解决发展问题的实践性研究不够 |
二、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的未来展望 |
(一)重新认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
(二)对苏联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予进一步研究 |
(三)关注和借鉴西方经济学实证研究方法与成果 |
(四)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剩余价值问题 |
(五)深化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中的生产与分配问题 |
第三章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的当代意义 |
一、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的理论意义 |
(一)为我国政治经济学的构建提供理论指导 |
(二)为我国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依据 |
(三)为我国幸福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 |
二、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的实践意义 |
(一)有利于弘扬我国劳动者的主体性与创造力 |
(二)有利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资本市场的建设 |
(三)有利于加快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资本论》第二册形成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状况和写作思路 |
一、本论文的研究对象 |
(一) 《资本论》和第二册 |
(二) 创作史和形成史 |
(三) 为何选择第二册而不是第三册作为研究对象 |
(四) 本文研究的起止时间 |
二、国内研究状况和文献综述 |
(一) 第一阶段:建国以后—60年代中 |
(二)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晚—90年代中 |
(三)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现在 |
三、国外研究状况和文献综述 |
(一) 第一阶段:1885年—20世纪50年代 |
(二)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90年代初 |
(三)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现在 |
四、本文的结构和编辑说明 |
(一) 本文的结构 |
(二) 本文编辑方面技术规格的说明 |
第一章 《资本论》第二册的创作史分期和对象、结构 |
一、《资本论》第二册在《资本论》创作史中的位置 |
(一) 马克思经济学研究分期(1843—1883) |
(二) 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册创作分期(1865—1882) |
二、《资本论》第二册在马克思经济学著作结构中位置的演变 |
(一) 五篇结构计划 |
(二) 六册结构计划 |
(三) 四册结构计划 |
三、《资本论》第二册的对象和三分结构的形成 |
(一) 《资本论》第二册的对象和在《资本论》逻辑结构中的位置 |
(二) 《资本论》第二册的三分结构 |
(三) 马克思对资本流通认识的演变 |
四、资本流通理论在《伦敦笔记》中的萌芽 |
(一) 《伦敦笔记》之前没有资本流通理论 |
(二) 《伦敦笔记》中的《反思》初步涉及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五、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批判》视野下的资本流通理论(1857—1858年手稿) |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的概况和分篇问题 |
(一) 《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概况和《资本章》三篇的划分 |
(二) 手稿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分篇辨析 |
(三) 对传统分篇的反对意见 |
二、《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对资本流通基本问题的认识 |
(一) 资本流通的实质和目的 |
(二) 流通同生产的辩证关系 |
(三) 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 |
三、《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的资本“循环” |
(一) 手稿中“流通”、“循环”、“周转”之间的关系 |
(二) “循环”同后来资本循环理论的关系 |
四、《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的资本周转理论 |
(一) 资本周转的定义和四个要素 |
(二) 资本周转速度同资本增殖的关系 |
(三) 资本周转的核心概念——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
五、《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一) 单个资本再生产和社会资本再生产 |
(二) 手稿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初步阐发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政治经济学批判》视野下的资本流通理论(1861—1863年手稿) |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的概况和分篇问题 |
(一) 《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的概况 |
(二)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版手稿分“篇”及其争论 |
二、《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对资本流通基本问题的认识 |
(一) 手稿对资本流通基本问题认识的推进 |
(二) 初步制定资本循环的公式 |
三、《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一) 在批判斯密的过程中提出两大部类概念 |
(二) 在批判李嘉图的过程中阐述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三) 在批判经济学家的反对派的过程中初步制定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公式 |
(四) 手稿其他部分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论述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资本论》视野下的资本流通理论(1863—1865) |
一、1863—1865年手稿中的《资本论》第二册第Ⅰ稿 |
(一) 第二册第Ⅰ稿的概况 |
(二) 第二册第Ⅰ稿的创作过程 |
二、第Ⅰ稿对资本循环的阐述 |
(一) 论述资本循环的部分被确定为独立的一章 |
(二) 资本循环的四种形式 |
(三) 对资本流通其他问题的阐述 |
三、第Ⅰ稿对资本周转的阐述 |
(一) 资本周转基本问题 |
(二)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
四、第Ⅰ稿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阐述 |
(一) 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困难 |
(二) 借用三种交换的概念阐述社会资本再生产 |
(三) 第Ⅰ稿有关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其他问题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本论》视野下的资本流通理论(1867—1870) |
一、1867—1870年的《资本论》第二册手稿 |
(一) 对1867-1870年手稿的新认识 |
(二) 第Ⅱ、“Ⅲ”、Ⅳ稿和其他未编号手稿的概貌 |
(三) 对1867—1870年手稿的两点说明 |
二、第Ⅱ稿的概况和创作过程 |
(一) 第Ⅱ稿的概况 |
(二) 第Ⅱ稿的创作过程 |
三、第Ⅱ稿对资本循环的阐述 |
(一) 资本的形态变化 |
(二) 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 |
(三) 就资本形态变化问题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 |
四、第Ⅱ稿对资本周转的阐述 |
(一) 周转的一般规定以及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
(二) 形成资本周转中的差别的各种情况 |
(三) 周转的差别对资本增殖等等的影响 |
五、第Ⅱ稿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阐述 |
(一) 第三章的导论 |
(二)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社会流通 |
六、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资本论》视野下的资本流通理论(1876—1882) |
一、1876—1882年的《资本论》第二册 |
(一) 马克思1870—1876年中断和重拾《资本论》第二册的情况 |
(二) 第V稿、早期文稿中将要利用的段落(Ⅰ—Ⅳ稿)、片断Ⅰ、片断Ⅱ |
(三) 片断Ⅲ、第Ⅵ稿、片断Ⅳ、第Ⅶ稿 |
(四) 第Ⅷ稿、有关第二册的最后两个札记 |
二、第Ⅴ、Ⅵ、Ⅶ稿对资本循环的阐述 |
(一) 细致阐述资本循环 |
(二) 区分货币资本的货币职能和资本职能 |
(三) 阐述商品资本循环的特点 |
(四) 完善资本循环公式的写法 |
三、第Ⅷ稿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阐述 |
(一) 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二) 在“对后面的预先阐述”中阐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 |
(三) 在“预先阐述。Ⅱ.积累或扩大规模的再生产”中阐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 |
(四) 第Ⅷ稿在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上的进步 |
四、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恩格斯对《资本论》第二册的编辑 |
一、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册手稿的成就和欠缺 |
(一) 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册手稿的成就 |
(二) 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册手稿的欠缺 |
二、恩格斯《资本论》第二册编辑工作的概貌 |
(一) 对恩格斯《资本论》第二册序言的分析 |
(二) 恩格斯编辑《资本论》第二册的经过 |
三、恩格斯编辑《资本论》第二册的主要工作 |
(一) 文本和结构:选择文稿;划分篇章结构;拟定各级标题 |
(二) 文字和表述:增补;删除;合并、概括;改动 |
四、《资本论》第二册各篇的编辑过程 |
(一) 第一篇的编辑过程 |
(二) 第二篇的编辑过程 |
(三) 第三篇的编辑过程 |
五、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恩格斯《资本论》第二册编辑工作评价 |
一、对恩格斯《资本论》第二卷(册)编辑工作评价的历史回顾 |
(一) 最初的评价 |
(二) 梁赞诺夫的观点 |
(三) 考茨基在《资本论》第二卷大众版中的评价 |
(四) 苏联马恩列研究院《资本论》大众版的做法 |
(五) 吕贝尔对恩格斯编辑工作的评价 |
二、MEGA对马克思恩格斯手稿的发表及其评价 |
(一) 马克思恩格斯手稿的发表过程 |
(二) MEGA编者对恩格斯《资本论》第二册编辑工作的评价 |
(三) 其他学者通过MEGA对恩格斯编辑工作的评价 |
三、恩格斯编辑出版《资本论》第二册的贡献及可能的问题 |
(一) 恩格斯编辑出版《资本论》第二册的巨大贡献 |
(二) 恩格斯《资本论》第二册刊印稿可能的问题 |
(三) 对《资本论》第二册刊印稿可能的问题的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结论:六个方面的思考 |
(一) 马克思的创作: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 |
(二) 恩格斯的编辑:作者和编者 |
(三) 手稿的发表:学术和政治 |
(四) 《资本论》第二册的手稿和刊印稿:未完成和完成 |
(五) 版本的差别:学习版和历史考证版 |
(六) 《资本论》第二册形式史留给我们的课题:继承和发展 |
附录 |
附录一:《资本论》第二卷形成史年表 |
附录二:流传下来的马克思为《资本论》第二册撰写的手稿概览 |
附录三: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册主要手稿目录 |
(3.1) 第Ⅰ稿目录 |
(3.2) 第Ⅱ稿目录 |
(3.3) 第Ⅱ稿封面目录 |
(3.4) 第Ⅳ稿封面目录 |
(3.5) 第Ⅳ稿目录 |
(3.6) “早期文稿中将要利用的段落(Ⅰ—Ⅳ稿)”目录 |
(3.7) 第Ⅴ稿目录 |
(3.8) 第Ⅵ稿目录 |
(3.9) 第Ⅶ稿目录 |
(3.10) 第Ⅷ稿目录 |
附录四:恩格斯编辑《资本论》第二册采用马克思手稿情况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5)《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论》结构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资本论》理论部分结构的形成 |
(一)五十年代末期形成的《资本论》结构 |
(二)生产价格理论的形成和由此引起的《资本论》结构的改变 |
(1)关于第一册《资本》内部结构的改变: |
(2)关于《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三册书结构的变: |
二、关于《资本论》的理论部分和历史批判部分结构的形成 |
第一,《资本论》理论部分结构的最后形成和不定期地分册出版理论著作计划的改变。 |
第二,《剩余价值理论》实际上已形成为从总体上与《资本论》前三卷相配合的历史批判著作。 |
(6)《资本论》哲学研究60年——思想轨迹、焦点问题与未来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7)关于《资本论》结构体系两个争论问题的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六册结构”和《资本论》“四卷结构”的关系问题。 |
二、关于《资本论》理论部份分卷的依据问题 |
四、《剩余价值学说史》(《资本论》第四卷)结构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内关于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研究述评[D]. 童敖州. 大理大学, 2019(01)
- [2]《剩余价值学说史》(《资本论》第四卷)结构初探[J]. 汤在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1964(02)
- [3]《资本论》第二册形成史研究[D]. 徐洋. 武汉大学, 2013(05)
- [4]评考茨基编《剩余价值学说史》[J]. 袁博文. 人文杂志, 1987(06)
- [5]《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论》结构的形成[J]. 汤在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04)
- [6]《资本论》哲学研究60年——思想轨迹、焦点问题与未来走向[J]. 王东,李喆. 江汉论坛, 2010(02)
- [7]关于《资本论》结构体系两个争论问题的述评[J]. 王代敬.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04)
- [8]《资本论》结构初探(一)[J]. 周之美. 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 1981(01)
- [9]关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形成的争论[J]. 商德文. 经济科学, 1986(06)
- [10]汤在新: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探索者[J]. 徐博. 南方经济, 199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