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及预后

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及预后

一、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与预后(论文文献综述)

黄志强[1](2007)在《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现状与我见》文中研究表明

李相成,江王杰[2](2019)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治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肝门部胆管癌是最常见的胆道肿瘤,发生部位特殊,恶性程度高。因早期病变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且尚无特异性的检测手段,多数病人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因而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低,生存期较短,预后差。近年来,肝门部胆管癌在诊断、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对于肝胆外科的医生而言,实现肝门部胆管癌的早期诊断、提高手术切除率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倪其泓,王坚[3](2015)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13版)的解读与思考》文中指出肝门部胆管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手术切除率低、并发症多、对放化疗不敏感、临床疗效不佳,5年生存率仅为9%27%[1],被认为是胆道外科最具有挑战性的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手术理念的更新、手术器械的发展和手术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精准肝切除技术的运用,肿瘤的切除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是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仍不高。如何通过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疗效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中华医

苏敬博,张健,金哲川,张东,耿智敏[4](2020)在《《2020年NCCN肝胆肿瘤临床实践指南(V1版)》胆管癌诊治进展解读》文中研究说明胆管癌是起源于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美国NCCN指南2020年V1版胆管癌更新内容主要包括对第8版AJCC分期进行解释说明,进一步强调对肝内胆管癌的肝门部淋巴结清扫,强调对不可手术切除患者进行系统治疗,辅助治疗方案更加规范,推荐对于晚期胆管癌进行MSI/dMMR检测和基因检测。本文就NCCN指南更新版胆管癌诊治进展做一解读,同时对指南中未讨论的部分加以补充说明。

李富宇,程南生[5](2018)在《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现状与展望》文中指出肝门部胆管癌是指位于胆囊管开口及以上的肝外胆管癌,常侵犯肝管汇合部甚至一侧或双侧肝管的黏膜上皮癌,又称Klatskin肿瘤[1-2]。肝门部胆管癌是最常见的肝外胆管癌(占40%60%)[3]。随着近年来诊断水平的提高及对该病认识的增加,肝门部胆管癌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由于肝门区解剖结构复杂,肿瘤与门静脉、肝动脉及尾状叶关系密切,肿瘤沿胆管黏膜下浸润及沿胆管周围放射状扩散,肿瘤早期即出现血行转

李相成,冯勤超[6](2019)在《肝门部胆管癌的进展与争议》文中提出肝门部胆管癌是胆道系统中最难治疗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解剖位置特殊,常由于发现较晚而侵犯血管及肝实质,从而丧失最佳的治疗机会。虽然近年来随着诊断以及外科技术不断发展,对于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有所改善,但在肝门部胆管癌的准确定义、术前诊断与评估、手术方式和范围的选择、围手术期管理以及肝移植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应用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争议,旨在对肝门部胆管癌诊治的进展与争议方面进行阐述。

冯铭彬,余先焕,许磊波,唐启彬,王捷,刘超[7](2019)在《191例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后影响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诊断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91例患者的生存情况,选择性别、年龄、肿瘤Bismuth-Corlette分型、手术方式、手术切缘肿瘤残留状况、淋巴结转移、术前总胆红素水平、术前CA19-9水平、术前白蛋白水平、血管侵犯、肿瘤病理分化程度、神经侵犯情况及术后化疗等潜在的影响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通过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单纯行引流手术、非R0切除、存在淋巴结转移、术前总胆红素水平≧171mmol/l、病理分化程度较差的患者预后较差(P <0. 05);多因素分析表明,对行肿瘤切除的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HR=1. 796,P=0. 008)、术前总胆红素水平≧171mmol/l(HR=1. 766,P=0. 021)和非R0切除(HR=1. 585,P=0. 030)是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非R0切除及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可以延长该类患者的生存时间。结论手术切除肿瘤能延长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生存时间。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后的预后受手术切缘、淋巴结转移、术前总胆红素水平、病理分化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在联合肝叶切除的基础上,联合尾状叶切除可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对于非R0切除及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可以延长该类患者的生存时间。

程晋坤,谢琴芬,郑树森[8](2018)在《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进展》文中指出肝门部胆管癌是胆道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是指原发于胆囊管开口以上至左、右肝管起始部之间的黏膜上皮癌。其发生部位靠近肝门且与肝门部结构关系密切,以及容易侵犯周围血管等特点大大地增加了手术切除的难度。且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并发症多,患者预后差,肝功能衰竭和感染常为其术后死亡的常见原因。目前临床对如何进行术前准备、如何确定手术切除范围等方面尚存在争议。如何在减少肝脏损伤的基础上,尽可能达到R0切除,是临床外科一直探索和思考的问题。本文就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提供参考。

周宁新,黄志强,张文智,黄晓强,王敬,刘荣,纪文斌,肖梅,孟翔飞[9](2006)在《402例肝门部胆管癌临床分型、手术方式与远期疗效的综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综合分析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分型、病理学特征、不同手术方式及其远期疗效,探讨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疗效及长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93年1月至2004年12月402例肝门部胆管癌进行回顾分析,对其临床分型、病理特征、不同手术方式及随诊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在Bismuth-Corlette分Ⅳ型的基础上,将来自于肝内大胆管的肝门部胆管癌增定为Ⅴ型(Ⅴa型,Ⅴb型),并综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402例患者中,行手术切除198例,其中根治性切除(R0)102例(占51·5%),姑息性切除(R1、R2)96例(占48·5%)。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手术8例,单纯引流术161例,未手术35例。术后1、3、5年生存率:根治性切除组分别为80·3%、41·9%和33·3%,姑息性切除组分别为53·2%、19·6%和14·7%,单纯引流组分别为26·7%、3·3%和0,未手术组分别为9·8%、0和0,根治性切除组和姑息性切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组中淋巴结阴性者生存时间明显长于淋巴结阳性者(P<0·05)。1例手术死亡(0·3%),132例出现手术并发症(36·1%)。结论源于肝内型的肝门部胆管癌Ⅴ型(Ⅴa型或Ⅴb型)有较高的手术根治切除率,预后也较好;肝门部胆管癌分化程度与手术预后明显相关,高分化组明显优于低分化组;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只有根治性切除才能获得最佳疗效,联合肝叶、血管、淋巴结等切除的扩大根治术可延长患者生存期。肝移植治疗对胆管癌术后高复发率的问题至今未能解决。

李鹏,王拥军,王文海[10](2018)在《中国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指南(2018版)》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60年代,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问世开创了胆胰疾病新的治疗领域。随着医学材料科学、影像学及临床经验的积累,ERCP已不再局限于"造影术",括约肌切开、扩张、引流等ERCP相关的治疗技术逐渐开始涌现。国内的ERCP技术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与推广,目前已经成为国内诊断和治疗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2010年,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ERCP学组牵头制订了"ERCP

二、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与预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与预后(论文提纲范文)

(1)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现状与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 跨世纪性治疗难题,肝门部胆管癌发病率不断升高
2 肝内胆管癌与肝门部胆管癌
3 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
    3.1 多学科联合,提高早期诊断意识
    3.2 外科治疗:
    3.3 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的效果
4 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或肝移植

(2)肝门部胆管癌诊治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组织学分型及临床表现
二、临床分型分期
三、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
    (一) 影像学诊断
    (二) 肿瘤标志物
    (三) 腹腔镜探查
四、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
    (一) 肿瘤可切除
    (二) 肿瘤不可切除
        1.化疗
        2.姑息性引流
    (三) 肝移植
五、结语

(3)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13版)的解读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分型与分期
2 生物学特性
3 影像学检查、肿瘤侵袭范围和可切除性评估
4 术前胆道引流、门静脉栓塞和手术安全性评估
5 手术方式
    5.1 尾状叶切除
    5.2 围肝门切除
    5.3 血管切除重建
6 肝移植治疗
7 姑息性治疗
    7.1 姑息性肿瘤切除
    7.2 胆道引流
    7.3 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4)《2020年NCCN肝胆肿瘤临床实践指南(V1版)》胆管癌诊治进展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 AJCC第8版胆管癌TNM分期的更新
    1.1 肝内胆管癌
    1.2 肝门部胆管癌
    1.3 远端胆管癌
2 胆管癌术前评估
3 胆管癌术前准备
4 手术治疗
    4.1 肝内胆管癌
    4.2 肝门部胆管癌
    4.3 远端胆管癌
5 胆管癌辅助治疗
    5.1 胆管癌辅助治疗推荐方案
    5.2 胆管癌辅助治疗的进展及争议
6 晚期胆管癌的系统治疗
    6.1 晚期胆管癌系统化疗
    6.2 晚期胆管癌放疗和放化疗
    6.3 晚期胆管癌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
7 小结与展望

(5)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根治性切除
    1.1 联合肝切除
    1.2 淋巴结清扫
    1.3 尾状叶切除
    1.4 门静脉切除
    1.5 肝动脉切除
2 肝移植
3 姑息性手术
4 放疗或化疗
5 光动力疗法
6 小结及展望

(6)肝门部胆管癌的进展与争议(论文提纲范文)

1 肝门部胆管癌的定义与分型分期
2 术前诊断与评估
3 手术方式和范围的选择
4 肝门部胆管癌围手术期管理
5 肝移植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应用
6 小结

(7)191例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随访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2.2 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多因素分析
    2.3 术后辅助化疗对非R0切除及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
    2.4 肿瘤切除手术方式对预后的探讨
3 讨论
4 结论

(8)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术前诊断
2 从姑息性治疗到根治性手术切除
3 术前准备
    3.1 术前减轻黄疸
    3.2 术前门静脉栓塞
4 手术切除策略
    4.1 联合肝叶切除
    4.2 合并肝尾状叶切除
    4.3 联合血管切除
5 肝移植
6 辅助治疗
7 小结

(9)402例肝门部胆管癌临床分型、手术方式与远期疗效的综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二、临床表现
    三、肿瘤临床分型与病理
    四、手术方式
    五、治疗结果及生存率分析
    六、并发症
讨论

(10)中国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指南(2018版)(论文提纲范文)

1 总论
    1.1 疗效与风险
    1.2 条件与准入
    1.3 术前准备
        1.3.1 知情同意
        1.3.2 凝血功能检查
        1.3.3 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
        1.3.4 预防胰腺炎
        1.3.5 镇静与监护
        1.3.6 术前建立静脉通道
        1.3.7 术前讨论
    1.4 术后处理
        1.4.1 操作报告以及相应影像资料
        1.4.2 恢复与病情观察
        1.4.3 鼻胆管的管理
    1.5 小儿ERCP
    1.6 妊娠期ERCP
2 胆总管结石的ERCP诊治
    2.1 胆总管结石的诊断
    2.2 胆总管结石的治疗
        2.2.1 单纯胆总管结石
        2.2.2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
        2.2.3 处置困难胆管结石的处理意见
        2.2.4 消化道重建术后患者的ERCP取石
        2.2.5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合并结石
3 胆管良恶性狭窄的ERCP诊治
    3.1 胆管狭窄的ERCP诊断
    3.2 胆管狭窄ERCP治疗的常用方法
        3.2.1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 (ENBD)
        3.2.2 内镜下胆管内塑料支架引流术 (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 ERBD)
        3.2.3 自膨式金属胆道支架 (self-expanding metalic stent, SEMS)
        3.2.4 ERCP失败之后的其他治疗方法
    3.3 胆管恶性狭窄的ERCP治疗
        3.3.1 肝门部胆管恶性肿瘤
        3.3.2 胆总管中下段恶性肿瘤
    3.4 胆管良性狭窄的ERCP治疗
4 胰腺疾病的ERCP诊治
    4.1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 ABP)
    4.2 微结石与胆泥
    4.3 胰腺分裂症 (pancreas divisum, PD)
    4.4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 SOD)
    4.5 胰管破裂与胰漏
    4.6 ERCP对慢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
        4.6.1 胰管狭窄
        4.6.2 胰管结石
        4.6.3 胰腺假性囊肿
    4.7 ERCP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诊治作用
5 ERCP相关并发症的诊疗
    5.1 ERCP术后胰腺炎 (PEP)
    5.2 出血
    5.3 穿孔
    5.4 感染
        5.4.1 急性胆管炎
        5.4.2 胆囊炎
        5.4.3 十二指肠镜相关的感染
        5.4.5 造影剂相关并发症

四、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与预后(论文参考文献)

  • [1]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现状与我见[J]. 黄志强.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7(05)
  • [2]肝门部胆管癌诊治进展[J]. 李相成,江王杰. 腹部外科, 2019(01)
  • [3]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13版)的解读与思考[J]. 倪其泓,王坚.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5(06)
  • [4]《2020年NCCN肝胆肿瘤临床实践指南(V1版)》胆管癌诊治进展解读[J]. 苏敬博,张健,金哲川,张东,耿智敏. 西部医学, 2020(07)
  • [5]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现状与展望[J]. 李富宇,程南生.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8(07)
  • [6]肝门部胆管癌的进展与争议[J]. 李相成,冯勤超.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12)
  • [7]191例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J]. 冯铭彬,余先焕,许磊波,唐启彬,王捷,刘超. 肝胆外科杂志, 2019(01)
  • [8]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进展[J]. 程晋坤,谢琴芬,郑树森. 浙江医学, 2018(05)
  • [9]402例肝门部胆管癌临床分型、手术方式与远期疗效的综合分析[J]. 周宁新,黄志强,张文智,黄晓强,王敬,刘荣,纪文斌,肖梅,孟翔飞. 中华外科杂志, 2006(23)
  • [10]中国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指南(2018版)[J]. 李鹏,王拥军,王文海.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8(12)

标签:;  ;  ;  ;  

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及预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