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清江南地区劳动力市场探研(论文文献综述)
黄淑美,伍慕仪[1](2005)在《《农业考古》《中国农史》《农史研究》《古今农业》论文资料目录索引(1980——200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章红妃[2](2013)在《明清江南市镇雇佣群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工商业发达,市场繁荣,雇佣群体不断壮大,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他们广泛参与市镇的经济活动,在市镇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发挥出多方面的作用。通过对这一群体的社会结构、活动情况、生活状况等方面的考察与分析,可以从一个侧面透视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情况和特点。本文的研究主要分四部分展开。第一部分,重点分析不同领域的雇佣人员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在生产领域,活动于江南市镇的雇佣群体主要集中分布在棉织业、丝织业、榨油业和酿酒业等手工业中,具有以一定技艺和纯粹以体力谋生的雇佣人员为主;一部分人专精数业和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在商业领域,江南市镇的雇佣群体多集中在镇市街上的店铺中。该领域的雇佣人员类型多样,普通的店员要多于充当管理者的雇佣人员。在服务领域,由于市镇经济的繁荣,人们的生活需求也日趋多样化,于是该领域中为生产流通和运输服务以及为个体和社会生活服务的行业迅速发展,雇佣人员也逐渐增多。他们服务的对象和服务内容也趋于庞杂。在商品性农业生产领域,为获取经济利益,雇工生产,将农产品投放市场的现象越来越多。从性质上来讲,该领域的雇佣人员与工商业中的雇佣人员并没有差别。第二部分,分析了江南市镇雇佣群体的地缘结构和社会结构。就地域来源而言,江南市镇的雇佣人员包括本地和外来两部分;就职业结构而言,雇佣人员又可分为体力型、技艺型、管理型,他们广泛参与市镇手工业、商业、服务业等活动,呈现出职业稳定化的趋势,形成了自身一定的社会等级体系。第三部分,根据江南市镇雇佣群体的职业类型的划分,着重概括和分析了体力型、技艺型和管理型这三类雇佣人员的经济活动和生活状况。从经济活动上来看,雇佣群体的活动与市镇商业活动和生活服务密切相关。就体力型雇佣人员而言,他们的工作具有不稳定性;在经济活动中有暴力倾向。就技艺型雇佣人员而言,出现了特定的待雇地点(或称之为劳动力市场),具有专业分工精细、职业传承稳定的特点。管理型雇佣人员较之体力型和技艺型雇佣人员,人数相对较少,善经济。从生活状况上来看,管理型雇佣人员的生活水平要高于体力型和技艺型雇佣人员,而处于社会下层的苦力等体力型雇佣人员称得上城镇中最为贫穷的劳动者。第四部分,分析了江南市镇雇佣群体的影响。从市镇经济方面来看,雇佣群体对江南市镇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在江南市镇的发展过程中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从社会生活方面来看,雇佣群体的活动对市镇的社会关系和人口结构的调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江南市镇雇佣群体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经济的发展极具活力,市镇的经济辐射能力在不断扩大。雇佣群体地域来源和组成成份的复杂化,体现了市镇社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市镇的社会结构呈现出动态性和多元性。但市镇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的协调和完善。
谭光万[3](2013)在《中国古代农业商品化研究》文中提出农业商品化是实现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内容与标志。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自给性农业与商品性农业相结合、规模化农业与小农经营并存。这种局面的形成与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资源禀赋有着重大的关系。因此,对我国古代农业商品化进程进行探究,宏观的审视我国古代农业商品化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从中发掘出具有现实意义的规律性认识,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和应对当前农业商品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从而推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从农业生产的三大基本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入手对我国古代农业商品化进程中土地制度演变对土地商品的制约、农业雇佣关系的演变以及农业资本市场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发掘,由此来展现我国古代农业商品化的发展进程并探讨其制约因素。1.我国古代土地商品化发展的研究。从土地的基本属性出发,结合我国古代土地制度变迁,来研究我国古代土地商品化演进的历史规律,并探讨制度变迁与土地市场发育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虽然在战国秦汉时期,我国土地私有制就已经确立,但土地在古代社会特殊的经济和政治属性,决定了国家政权对土地商品化发展的强势干预。在唐以前的土地买卖,由于国家政权的强势干预,土地的买卖基本停留在土地价值实现不充分上,土地作为生产资料的那部分溢出价值没有得到实现。土地市场的发育不完全,完全自由土地市场并不存在。唐中叶至清前期,在均田制被废除后,封建国家不再设立限制土地私有制和私有土地买卖的制度与法令。土地市场在相对自由和开放的制度体系下发展,土地的商品化得到较快发展,土地市场趋向合法和有序的方向发展。2.我国古代农业劳动力的商品化研究。在我国古代社会,农业劳动力的商品化首先需要考察的就是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强弱情况。带有政权强制的雇佣关系的长期存在难以推进农业劳动力的商品化。因此,从考察我国古代农业雇佣关系的历史演变入手,来探究农业劳动力商品化发展的情况。我国古代农村劳动力的商品化始终处于前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时代,相对自由、平等和市场化的农业雇佣关系并未在劳动经济关系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不过明清时期农业雇佣双方依附关系的减弱和双方地位的趋向平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古代农业商品化的进程。3.我国古代农业生产资金商品化的研究。从我国古代农业借贷市场的发育入手来进行研究。我国古代农业借贷可以划分为国家和民间两大层级,国家农贷和民间农贷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多元化的总体特征。我国古代国家农贷主要以无息和低息形式进行,其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农民基本生活和生产需要,维系农业再生产顺利开展。我国古代民间农业借贷既是农业生产者维持和扩大农业生产,进行融资的重要途径,也是民间资本渗入农业生产领域的重要方式。我国古代国家农贷和民间农贷从不同层面上对农业商品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4.我国古代商品性农业发展的研究。商品性农业的发展水平是农业商品化程度的重要体现。我国古代商品性农业的发展首先表现在经济作物种植业的独立与商品化发展,其次便是粮食的商品化。第五章以经济作物种植业为中心进行考察,在探究我国古代经济作物种植业如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商品性生产部门的基础上,对商品化的土地、劳动力、资金在经济作物种植业中的渗透和组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六章则从我国古代粮食供需的角度入手,对我国古代粮食生产水平、消费群体、粮食市场以及粮食的运销进行宏观的考察和分析,进而探究我国古代粮食商品化的驱动因素及其影响,有助于加深对我国古代农业商品化的认识。5.我国古代农业商品化的宏观审视与现实启示。首先,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和封建制度约束的历史背景下,对我国古代传统农业商品化发展实现的突破和演变的限度进行了考察。其次,对我国传统农业商品化对传统农业及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论述。最后,在总结我国古代农业商品化的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为当今农业商品化发展提供借鉴。
无为,叶茂,孔明,华伦,云泉,萧嘉,之恺[4](2001)在《1999—2000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文中认为
乌再荣[5](2009)在《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苏州古代城市空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基因”是与基因相类比而产生的一个概念。人类从野蛮到文明进程中,逐步形成了涉及到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人与神(心与物)的相互关系和秩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以“内隐的”方式存在的文化基本因子,它们可以被看作是“文化基因”,它储存了文化的信息,蕴含了文化的传播规律。正是文化基因的不同导致了不同民族进入文明阶段的路径不同。城市是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标志,伴随着文明的产生而产生。城市空间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历史以及各种活动的载体,是城市发展程度、阶段与过程的空间反映。它不仅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产品,也是承载人类文化的容器。古代城市空间是城市空间的一种,具有城市空间的一般属性,是承载古代城市社会以及一切城市文化活动的容器,由古代府、州、县城以及宋代以后的市镇两大组成部分。以往关于城市空间的研究大多建立在以地理环境和生产力为主要因素的物质决定论基础上,把文化归结到精神因素,对其认识也着重在文化传统或文化现象,因此文化对城市空间影响的重要性并没有被完整地揭示出来。这就需要我们从文化整体观(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的基础上,以基因的视角来看待城市空间的起源与演化。然而,目前关于文化基因与城市空间研究过程中存在着各自独立,缺乏联系的状况,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完整与系统的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文化“基因”的视角,认为文化传播具有与基因传递相类似的特征,文化的“基因”对文化系统具有控制作用,并有遗传、变异和选抒的能力。本文独创性地把文化基因与城市空间的关系类比于生物体的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把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城市看作文化基因的表现型,通过对吴文化与苏州古代城市空间的研究,探明吴文化基因与苏州古代城市空间的内在联系;以整体性和动态性的观点,运用城市科学与模因学的理论方法,结合文化人类学、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的研读,取得研究第一手资料,运用历史考察法和横向比较法,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方面探求文化基因对城市空间的控制机制和规律:以时间为线索,揭示文化基因的变异与苏州古代城市社会变迁及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的演化之间历时性的对应关系。以空间为线索,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城市文化基因和以民间信仰为核心的乡土文化基因在城市空间和市镇空间中的控制作用。最后通过必要的哲学思辨,揭示文化基因与城市空间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在文化基因变异影响下的城市空间演化规律,从而得出结论,并为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保护提供一个新的思路。这是一项具有多学科交叉意义的研究成果。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与分析,提出目前关于文化基因和城市空间之间的研究存在着各自独立,缺乏联系的问题,明确本文以吴文化与苏州古代城市空间为研究对象,呈现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这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和新意所在;第二章,通过对吴文化基因内涵及特点的分析,探明其对春秋时期灵岩古城的选址、功能布局、空间结构与形态等方面产生的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三章到第五章,通过历时性的研究,选择六朝、两宋和明清三个历史时期,分析吴文化基因的变异在苏州古代城市社会的变迁与城市空间的演化中所起的控制作用,进一步揭示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第六章,在前述历时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共时性的研究,探讨作为乡土文化基因的民间信仰对苏州古代市镇社会与市镇空间产生的控制作用。第七章为结语,总结全文,并提出后续研究的建议。研究表明,吴文化基因对苏州古代城市空间的控制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两者之间存在着有机的对应关系。进而,文化基因从社会性与物质性两方面对城市空间产生控制作用,文化基因的变异是推动城市社会变迁和城市空间演化的内部动力。
王胜鹏[6](2013)在《明清时期江南戏曲消费与日常生活(1465-182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戏曲演出十分繁荣,成为人们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观赏各类戏曲歌舞表演,基本不受年龄、社会阶层、文化程度的限制,普及程度很高,演出形式也相对以前更为多样,以营利为目的的职业戏班表演逐渐增多,对民众日常生活的影响也非常广泛。本文立足于社会文化史的分析视角,着重探讨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戏曲消费,并揭示其发展变迁的原因以及对明清江南民众日常生活的历史影响。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对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风尚等状况进行概述。明朝建立之后,政治上加强了专制统治,并定都南京,这就奠定了南京较高的政治地位。因此,江南地区一直都是明王朝加强统治的重要地区,很少经历战乱,政治相对比较稳定。江南地区一直以来也都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民众物质生活水平相对较高,有闲阶级群体不断扩大,普通民众文化消费的意愿更加强烈,为明清时期江南戏曲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江南的文化也在明清时期进入了高峰阶段。不管是在文学、绘画还是在思想、教育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社会风尚在进入明中晚期后也开始发生转变,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奢靡之风逐渐盛行。这些变化都对戏曲等文化消费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第二章主要阐述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戏曲的发展历程。主要经过了四个阶段:一是南戏的复兴;二是昆山腔的发展;三是昆曲步入鼎盛;四是花部的勃兴。南曲戏文大约从成化年间开始在江南各地陆续变化出了诸多新的腔种,并在各地广为流布,而此时繁盛一时的北曲杂剧却一蹶不振,最终在明中期时逐渐消亡。随着魏良辅的改革,昆山腔成为主流。进入明万历后,昆曲迅速发展,明末时步入鼎盛。至清中前期,昆曲开始衰落,花部、乱弹戏迅速发展起来。第三章主要对戏曲演出群体展开研究,主要有三方面:演出场所、演出艺人、演出戏班。演出场所主要有五种:神庙祭祀、私家厅堂、茶楼酒肆、会馆宗祠、游船水畔。戏曲演出艺人在明清时期戏曲市场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包括职业艺人、家班艺人两大群体。戏曲戏班是专门从事戏曲表演艺术的团体或组织,主要包括职业戏班和家庭戏班两类。他们都是明清时期戏曲文化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戏曲文化产品的主要提供者。第四章主要分析了戏曲受众群体,主要包括观众的组成、欣赏需求、观戏时间和消费动机、价格等内容。在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观众群体不仅规模很大,而且包括社会各个阶层。在戏曲演出过程中,各个阶层的观众欣赏需求也有所不同,对戏曲的创作和演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清两代的民众在观戏时间上也有差别。明代时,观众赏戏的时间较为随意,多集中于夜间,至清代,随着朝廷控制的加强,夜戏多被禁止。观众背后还存在着一定的消费动机,主要有娱乐动机、审美动机、交际动机、信仰动机、追星动机五种。在各种动机的促动下,民众不仅喜欢去听戏,而且也愿意为此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时间。第五章主要对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戏曲的政府管理以及民间自律展开研究。相对来说,明代政府对于戏曲的管理相对宽松。入清以后,清政府加强了对各种“淫词”戏曲小说的管控力度,有意识地去强化程朱理学,推行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政治教化。清代官方在沿袭历代禁戏的诸种策略和手段基础上,强化了制度性禁戏的网络,利用士绅舆论和民间经济力量,由官方设立专门的机构,大规模查缴禁毁戏剧剧目与演剧活动,这对清代戏曲的发展走向都产生了强势控制和决定性影响。在管理的手段上主要包括限制演出场所、时间,规定演出内容,严格管理演员和观众等。从民间自律角度看,明清时期戏班不仅成立了专门的行会组织负责管理,而且在戏班内部都形成了一定的规范。总体来说,明清两代对于戏曲的管理正逐渐制度化与规范化。第六章主要对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戏曲消费的变化与影响进行历史考察。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戏曲消费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演出场所逐渐固定、完善;演出艺人的社会、经济地位相对提高;戏班的市场意识逐渐增强;戏曲受众囊括社会各个阶层,戏曲消费意识不断提升。而商品经济的发展,民众日常生活的需要,文化市场的整体繁荣等都是推动江南地区戏曲消费发展变化的主要动因。戏曲消费的不断变革也对民众日常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不仅丰富了民众的娱乐生活,引导民风向善,调整社会关系,而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了社会就业率,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奢靡之风的弥漫。
仲亚东[7](2008)在《小农经济问题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与反思》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前期以来,小农经济受到经济史学界的持久关注。学者们不仅把它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进行详细研究,还深入探讨了它与社会经济环境、文化传统的关系。受不同时期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的影响,学术界对小农经济的评价存在诸多分歧的同时,对相关问题的理性认识也逐步得到了深化。对学术史的认真梳理,可以发现小农经济本身不存在优劣之分。在社会经济环境有利时,其积极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表现出良好的社会效果;当环境不利时,其积极性的发挥受到影响。面对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小农经济,研究者需要对有关的逻辑关系做出解释,就此问题的探研将成为学术前进的动力。
张海英[8](1991)在《明清江南地区劳动力市场探研》文中研究指明 劳动力市场的研究是明清江南地区各类商品市场研究中最薄弱的一环。笔者所接触的方志、文集中,有关劳动力买卖及其市场状况的记载极少。这里仅就零散的资料,谈谈对江南地区劳动力市场的一点看法。一、手工行业中的雇佣劳动是江南地区劳动力市场形成的主要基础明清江南纺织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与之相关的踹布业、染织业的发展。这些行业由于生产的特殊性,较早地出现了劳动力的买卖关系。康熙59年(1720年)《长洲吴县踹匠条约碑》中记载:“苏城内外踹匠,不下万余,均非土着,悉系外来”。诺大的苏州城,上万余外来踹匠的被雇佣,其劳动力的买卖关系显而易见。光绪《枫泾小志》载:“康熙初,里中多布局,局中所雇染匠、砑匠皆江宁人,往来成群,扰害闾里。民受其累,积愤不可遏,纠众敛巨
王珊珊[9](2015)在《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劳资关系法律研究 ——以江南地区为中心》文中指出各个时期的成文制定法、成文律典一直是传统中国法律史的研究方向,尤其在刑事法律方面,较少关注民商事等部门的法律,这大都源于受到了长期以来的关于中国古代法律是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观念束缚。这些年以来,中国法律史学界对张晋藩先生提出的"诸法并存、民刑有分"达成共识,从而使得法律史的研究范畴逐渐重视并深入研究了民法史、行政法史、经济法史等领域。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历史学、法学的研究重点和热点,通常集中在这几方面:第一,资本主义何时在中国萌芽以及萌芽现象何在?第二,促成萌芽的主要因素何在?又何以萌芽现象在江南地区最为显着?第三,资本主义在中国萌芽,为什么却又不能茁壮成长?有学者认为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新的生产关系产生,促成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又由于当时劳动生产率有所下降,手工工具改进缓慢,逐渐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学者认为,由于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和中央政府重农抑商的思想,使得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没有继续发展。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无疑是棉布织业发展最繁荣的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雇佣劳动的发展。棉布织成后,必须通过染色、踹光等后整理,才能作为商品进入市场。而踹匠的这份工作不需要技术、又是苦力,那么,棉布字号的商人、踹坊的包头如何管理以踹匠为代表的雇佣劳动者以及官府对此的相关法律规定,对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有着一定影响。明朝万历十六年以前,几乎所有的雇佣劳动者都属于雇工人的范畴,万历十六年后则只包括立有文契、议有年限的雇佣劳动者和士庶之家恩养未久、不曾配合的财买义男。至乾隆二十四年,条例把受雇于同一雇主在五年以下的长工解放为凡人。乾隆五十三年,条例将受雇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生产性劳动者统统划作凡人;但是凡有主仆名分者,不论其他条件又全部划为雇工人。虽然"雇工人"范畴呈逐渐缩小趋势,但雇工人完全不具备自由雇佣劳动者的含义。而江南地区棉布业中以踹匠为代表的雇佣劳动者与棉布字号、踹坊之间的具体劳资关系,以及棉布字号、踹坊与踹匠之间发生纠纷时的处理方式,官府对此的态度。并通过将其与英国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劳工立法进行分析比较,英国议会对于学徒期限、工作时间、工资率、劳动合同的签订及违约责任、劳资纠纷的处理都作出了一系列强制性的规定,劳资双方只需严格遵守法令规定即可,并没有体现个人自由的意愿。通过比较,发现其相同点都在于立法或管制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不同点在于,英国劳工立法具有强烈的管制特色等几个特点。由此得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萌而不发的原因,这不仅仅是生产力、工业技术的原因,还包括清朝对于这样自由雇佣劳动者的管理制度,并未形成全国性的规范法律文件、通过保甲制等限制雇工的自由、打压雇工的罢工活动,终究使得这些雇工得不到自由,只是重复这样的机械工作,未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贡献力量。
兰鸥,叶茂,白岸,高聪明,云泉,徐建青,兰鸥,祢鹿[10](1992)在《1991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991年中国经济史坛继续呈现繁荣景象,有关的论着保持着可观的数量。土地制度、阶级关系、赋税制度、小农经济等仍然是人们最为关注的课题,取得一批颇有份量的研究成果。同时研究领域有继续拓宽的趋势。如区域史、人口史、财政史、市镇史等都有令人注目的新成果。有人利用考古材料与文献引证,开拓城市史、交通史的研究。自然环境对历史发展的作用、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也引起人们的兴趣,等等。人们在对经济制度、经济事件、经济情态进行研究的同时,也注意理论探讨、宏观考察和中外比
二、明清江南地区劳动力市场探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明清江南地区劳动力市场探研(论文提纲范文)
(2)明清江南市镇雇佣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学术史的回顾与总结 |
(三) 相关概念的说明 |
(四) 本文的基本思路 |
一、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繁荣和雇佣群体的发展壮大 |
(一) 江南的社会环境 |
(二) 江南市镇的繁荣及其特点 |
(三) 市镇雇佣群体的发展壮大 |
二、江南市镇雇佣群体的从业领域及其特点 |
(一) 生产领域 |
(二) 商业领域 |
(三) 服务领域 |
(四) 商品性农业生产领域 |
三、江南市镇雇佣群体的地缘结构和社会结构 |
(一) 雇佣群体的地缘结构 |
(二) 雇佣群体的社会结构 |
四、江南市镇雇佣群体的经济活动及其特点 |
(一) 体力型雇佣人员的经济活动及其特点 |
(二) 技艺型雇佣人员的经济活动及其特点 |
(三) 管理型雇佣人员的经济活动及其特点 |
五、江南市镇雇佣群体的生活状况 |
(一) 收入 |
(二) 消费 |
(三) 娱乐活动 |
六、雇佣群体对江南市镇的影响 |
(一) 对市镇经济的影响 |
(二) 对社会的影响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国古代农业商品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存在问题与不足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的基本界定 |
1.3.2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3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古代生产关系主导下的土地市场发育 |
2.1 我国古代土地的基本属性与价值实现 |
2.1.1 历史视野下土地的概念与属性 |
2.1.2 我国古代社会土地的价值实现 |
2.2 国家强势干预下土地商品化的曲折演进 |
2.2.1 “田里不鬻”土地买卖禁令的突破 |
2.2.2 土地商品化的初步发展 |
2.2.3 均田制束缚下土地商品化的突破 |
2.3 相对开放的制度体系下土地市场的多维发展 |
2.3.1 宋清土地市场发育的特征 |
2.3.2 宋清间土地市场交易秩序趋于完善 |
2.3.3 宋清间土地商品化程度加深 |
第三章 古代农业生产中的雇佣关系及历史演变 |
3.1 农业雇佣关系的衍生与民间发展 |
3.1.1 农业雇佣关系的衍生与初步发展 |
3.1.2 战国秦汉至唐宋间农业雇佣双方地位探析 |
3.1.3 战国秦汉至唐宋间农业雇佣关系的基本特征 |
3.2 国家干预与农业雇佣的法制化 |
3.2.1 元代国家农业雇佣行为的常态化 |
3.2.2 元代民间农业雇佣行为的规范化 |
3.2.3 元代农业雇佣关系的法制化 |
3.3 农业雇佣的普遍化与农业雇工身份的变化 |
3.3.1 明清农业雇佣行为的普遍化 |
3.3.2 清代农业雇工市场的出现 |
3.3.3 清代农业雇工法律地位的提升和人身趋向自由 |
第四章 古代农贷关系及资本市场的多元发展 |
4.1 我国古代国家农贷的发展演变 |
4.1.1 西周秦汉时期国家农贷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
4.1.2 魏晋南北朝国家农贷的区域性延续 |
4.1.3 隋唐至明清时期,常平义仓制度演变下国家农贷的发展 |
4.2 我国古代民间农贷的历史演进 |
4.2.1 民间农贷的出现与初步发展 |
4.2.2 放贷主体的多元化与借还形式的多样化 |
4.2.3 民间放贷机构的发达与民间农贷的高利化 |
4.2.4 族群化的职业放贷商人与复利盛行 |
4.2.5 农业生产性借贷的增长与预押借贷的出现 |
4.3 农业资本市场发育对农业商品化的影响 |
4.3.1 国家农贷对农业商品化的影响 |
4.3.2 民间农贷的演进趋势及其影响 |
第五章 经济作物种植业的商品化发展 |
5.1 经济作物种植业的独立与结构变迁 |
5.1.1 经济作物种植的萌发 |
5.1.2 经济作物种植业的第一次引种高潮 |
5.1.3 经济作物品种的大增长与第二次引种高潮 |
5.1.4 经济作物种植结构的重大变化 |
5.1.5 美洲经济作物的引进与种植结构的大调整 |
5.2 经济作物种植业生产区域的专门化 |
5.2.1 华北棉烟产区 |
5.2.2 江南棉桑茶蓝产区 |
5.2.3 华南甘蔗槟榔产区 |
5.3 经济作物种植业生产的商品化趋势 |
5.3.1 资本对经济作物生产的渗透 |
5.3.2 经济作物生产过程中雇佣劳动力的投入 |
5.3.3 经济作物生产过程中土地投入的增加 |
第六章 粮食的商品化及其影响 |
6.1 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与粮食的商品化 |
6.1.1 战国秦汉精耕细作技术体系初成与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 |
6.1.2 魏晋隋唐时期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
6.1.3 宋元时期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与粮食长距离运销的出现 |
6.1.4 明清时期土地利用率的提高与商品粮总量的增长 |
6.2 粮食消费群体的多样化与粮食市场的层级化 |
6.2.1 不同消费群体的商品粮需求 |
6.2.2 城乡粮食市场的发育 |
6.2.3 明清时期粮食商帮的形成与粮食的运销 |
6.3 我国古代粮食商品化的驱动因素及其影响 |
6.3.1 粮食商品化的驱动因素 |
6.3.2 粮食商品化对农业商品化的影响 |
第七章 我国古代农业商品化的宏观审视与现实启示 |
7.1 我国古代农业商品化的突破与历史局限 |
7.1.1 农业要素市场的有限发育推动农业商品化发展 |
7.1.2 自然经济与封建制度双重制约下传统农业商品化发展的限度 |
7.2 农业商品化对传统农业发展的影响 |
7.2.1 推动农业功能演化与农业经营的多元化 |
7.2.2 促使农业的部门分化与农业裂变式发展 |
7.3 农业商品化对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 |
7.3.1 粮食商品化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形成提供物质前提 |
7.3.2 经济作物种植业的发展为近代民族工业提供原料支持 |
7.4 现实启示 |
7.4.1 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商品经济,逐步降低自然经济在农业生产中比重。 |
7.4.2 有序推进农村经济制度改革,为农业商品化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
7.4.3 鼓励原料农业的发展,积极推动农业与关联产业的链接 |
7.4.4 发掘农业的多功能,防止农业生产的唯利化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1999—2000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总论 |
农业、水利、饮食文化 |
民族经济、地区经济与海洋经济 |
先秦、秦汉 |
社会经济形态及其变革, 土地赋税制度 |
农业与环境 |
民族经济与地区经济 |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
辽宋西夏金元 |
明 清 |
近 代 |
农业与农村研究 |
工商业研究 |
财政和金融 |
商人及其他社会阶层研究 |
抗战时期经济 |
现代化研究 |
书 |
会议 |
现 代 |
关于中国现代经济史的分期与旧中国的经济遗产 |
关于1949—1957年的中国经济 |
关于1958—1978年的中国经济 |
关于1978年以来的中国经济 |
西部开发问题的历史启迪 |
对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的呼唤 |
(5)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苏州古代城市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念的界定 |
1.1.1 模因(Meme)与文化基因 |
1.1.2 城市与城市空问 |
1.1.3 吴文化、江南地区和古代苏州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关于模因与文化基因 |
1.2.2 关于古代城市空间研究 |
1.2.3 文化基因与城市空间的相关研究 |
1.3 问题的提出与文本的研究 |
1.3.1 问题的提出 |
1.3.2 本文的研究 |
1.3.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4 研究的意义与创新 |
第二章 吴文化基因的形成与灵岩古城的建立 |
2.1 吴文化基因形成的地理历史背景 |
2.1.1 江南的自然地理环境 |
2.1.2 民族交流与文化融合 |
2.2 吴文化基因的内涵及其特点 |
2.2.1 吴文化基因的内涵 |
2.2.2 吴文化基因的特点 |
2.3 灵岩古城的建立 |
2.3.1 灵岩古城空间试探 |
2.3.2 吴文化基因对灵岩古城空间的控制作用 |
2.4 小结 |
第三章 汉至六朝吴文化基因的变异与城市空间的演化 |
3.1 汉至六朝江东地理历史背景 |
3.1.1 汉至六朝江东的自然环境 |
3.1.2 汉至六朝时期江东的政治与经济 |
3.1.3 民族的羼杂与文化的融合 |
3.2 六朝时期吴文化基因的遗传与变异 |
3.2.1 外柔内刚 |
3.2.2 三教合流 |
3.2.3 吴语的形成 |
3.3 六朝吴郡城市空间的演化 |
3.3.1 六朝吴郡社会结构简析 |
3.3.2 六朝吴郡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两宋时期吴文化基因的变异与城市空间的演化 |
4.1 唐宋之间江南地理历史背景 |
4.1.1 唐宋之间江南的自然环境 |
4.1.2 唐宋时期江南的政治与经济 |
4.1.3 唐宋之间南北民族与文化的再融合 |
4.2 两宋时期吴文化基因的遗传与变异 |
4.2.1 本末并重 |
4.2.2 三教归儒 |
4.3 南宋平江府城空间的演化 |
4.3.1 南宋城市社会结构简析 |
4.3.2 南宋平江府城空间结构与形态 |
4.4 小结 |
第五章 明清时期吴文化基因的变异与城市空间的演化 |
5.1 明清时期江南地理历史背景 |
5.1.1 明清时期江南的自然环境 |
5.1.2 明清时期江南的政治与经济 |
5.1.3 明清时期江南文化交流 |
5.2 明清时期吴文化基因的遗传与变异 |
5.2.1 重末轻本 |
5.2.2 仕隐互补 |
5.3 明清苏州府城空间的演化 |
5.3.1 明清苏州城市社会结构简析 |
5.3.2 明清苏州府城空间结构与形态 |
5.4 小结 |
第六章 吴文化民间信仰与市镇空间结构 |
6.1 江南市镇 |
6.1.1 江南市镇的发展历程 |
6.1.2 市场共同体与社会共同体 |
6.1.3 市镇是城市与乡村的中介 |
6.2 江南市镇的民间信仰——吴文化的乡土基因 |
6.2.1 土神信仰 |
6.2.2 土地与城隍 |
6.3 市镇空间 |
6.3.1 市镇中的乡土社会 |
6.3.2 江南市镇空间要素与结构 |
6.3.3 以"庙桥市"制为核心的市镇空间结构 |
6.3.4 镇庙与镇市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文化基因"与城市空间的对应关系 |
7.2 "文化基因"对城市空间的控制机制和规律 |
7.3 影响"文化基因"的因素 |
7.4 城市空间是社会性和空间性的统一 |
7.5 对后续研究的思考 |
主要参考文献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致谢 |
(6)明清时期江南戏曲消费与日常生活(1465-1820)(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史料来源 |
五、研究路径及方法 |
六、创新点 |
第一章 繁荣与发展:明清时期的江南社会 |
第一节 政治状况 |
一、“两京格局”的形成 |
二、结党营社、嘲讽时弊的风潮 |
第二节 经济状况 |
一、人口的增长 |
二、农业的进步 |
三、工商业的发达 |
四、市镇经济的勃兴 |
第三节 文化状况 |
一、文学 |
二、绘画 |
三、教育 |
四、思想 |
第四节 生活风尚 |
一、服饰与饮食 |
二、房舍及交通 |
三、“奢靡之风”的影响 |
小结 |
第二章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戏曲 |
第一节 南戏的复兴 |
一、南戏的兴起 |
二、南戏的特点 |
三、“四大南戏” |
第二节 昆山腔的发展 |
一、四大声腔 |
二、魏良辅改革昆山腔 |
第三节 昆曲步入鼎盛 |
一、经典作品相继问世 |
二、昆曲的广泛传播 |
三、昆曲由盛转衰 |
第四节 花部的勃兴 |
一、花、雅之争的出现 |
二、花部诸腔 |
三、花部的独特魅力 |
小结 |
第三章 市场化与专业化: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戏曲演出群体 |
第一节 演出场所 |
一、祭祀神庙 |
二、私家厅堂 |
三、酒楼茶馆 |
四、会馆宗祠 |
五、游船水畔 |
第二节 演出艺人 |
一、职业艺人 |
二、家班艺人 |
第三节 演出戏班 |
一、职业戏班 |
二、私人家班 |
小结 |
第四章 大众化与平民化: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戏曲受众群体 |
第一节 观众与戏曲演出 |
一、戏曲观众的构成 |
二、观赏戏曲的时间 |
三、观众多样化的欣赏需求 |
第二节 观众与戏曲消费 |
一、观众戏曲消费动机 |
二、观众戏曲消费价格 |
第三节 戏曲消费的个案分析 |
一、虎丘八月半 |
二、秦淮河房夏夜 |
小结 |
第五章 制度化与规范化: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戏曲管理 |
第一节 政府管理 |
一、管理体制 |
二、管理手段 |
第二节 民间自律与管理 |
一、行会组织的管理 |
二、戏班内部的自律与管理 |
小结 |
第六章 变化与影响:明清时期江南戏曲消费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戏曲消费的变化及原因 |
一、戏曲消费的发展变化 |
二、变化的原因 |
第二节 历史影响 |
一、对民众精神生活的影响 |
二、对民众物质生活的影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着作和论文 |
致谢 |
(7)小农经济问题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 问题的发端 |
二、 在唯物主义的旗帜下 |
三、 从文化的角度彻底反思 |
四、 发现传统经济中的积极因素 |
五、 发展还是过密? |
六、 区域史视角下的小农经济 |
七、 中国小农经济研究的国际学术意义 |
八、 未来的展望 |
(9)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劳资关系法律研究 ——以江南地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相关概念的说明 |
(一) 引领全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江南地区 |
(二) 新型劳资关系 |
(三) 资本主义萌芽 |
二、明清时期雇工人的法律定性 |
(一) 雇工人的法律地位 |
(二) 雇工人与雇工的身份区别 |
三、明清之际棉布业劳资关系的法律制度 |
(一) 棉布字号与踹匠之间的法律关系 |
(二) 踹坊与踹匠之间的法律关系 |
(三) 棉布字号与与踹坊之间的法律关系 |
(四) 棉布字号、踹坊与踹匠之间劳动纠纷的处理模式 |
(五) 以踹匠为代表的雇佣劳动者与雇工人的区别 |
四、劳工立法对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影响——以英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劳工立法为参照 |
(一) 英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劳工立法 |
(二) 中英劳工立法的相似宗旨 |
(三) 英国劳工立法的独特之处 |
(四) 中英资本主义道路的不同走向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明清江南地区劳动力市场探研(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考古》《中国农史》《农史研究》《古今农业》论文资料目录索引(1980——2004)[J]. 黄淑美,伍慕仪. 农业考古, 2005(03)
- [2]明清江南市镇雇佣群体研究[D]. 章红妃. 浙江师范大学, 2013(04)
- [3]中国古代农业商品化研究[D]. 谭光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12)
- [4]1999—2000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J]. 无为,叶茂,孔明,华伦,云泉,萧嘉,之恺.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1(02)
- [5]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苏州古代城市空间研究[D]. 乌再荣. 南京大学, 2009(07)
- [6]明清时期江南戏曲消费与日常生活(1465-1820)[D]. 王胜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3)
- [7]小农经济问题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与反思[J]. 仲亚东.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 [8]明清江南地区劳动力市场探研[J]. 张海英. 历史教学问题, 1991(01)
- [9]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劳资关系法律研究 ——以江南地区为中心[D]. 王珊珊. 南京大学, 2015(07)
- [10]1991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J]. 兰鸥,叶茂,白岸,高聪明,云泉,徐建青,兰鸥,祢鹿.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