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青藏高原始新世—渐新世界限的地质事件及大地构造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婷,袁万明,李娜,郇伟静,张静,王庆飞,龚庆杰[1](2015)在《甘孜-理塘金成矿带构造活动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制约》文中提出甘孜-理塘金矿带形成于三江特提斯巨型造山带中,是三江金矿床的典型代表,具有长期活动的特点,形成了复杂的构造系统。多期构造活动有助于区内深源分散金元素的活化、迁移和富集沉淀,为成矿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本文介绍了甘孜-理塘金矿带错阿、西冲农、嘎拉、雄龙西和曲开隆洼这5个典型矿区的矿床特征,各矿区共计获得的9个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值,总体显示为9288Ma,3426Ma,1715Ma和8.1Ma共4个年龄组。4个年龄组均较好的体现了不同地质时期的构造活动及其时限,不仅为该地区提供新的年代学数据,也为该地区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证据。通过定量计算,得到本区不同地段的隆升幅度和隆升速率。隆升幅度分为3个量级,即5405m,60236272m和65196576m。隆升速率变化于0.070.81mm/a之间,大致可以分为4个量级,即0.07mm/a,0.180.24mm/a,0.320.43mm/a和0.81mm/a。两者均具有不同的量级,显示本区差异隆升的特点。
孙振明[2](2015)在《西藏班—怒成矿带西段多龙矿集区铜金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文中认为班公湖-怒江铜成矿带位于阿里地区班公湖至那曲地区的怒江源一带,区域上经历了班公湖-怒江洋盆的演化开始、俯冲消减以及碰撞闭合等一系列构造事件,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成矿潜力巨大,但与西藏境内的冈底斯东段铜成矿带和藏东玉龙铜成矿带相比,发现较晚,地质找矿工作程度较低,理论研究薄弱。本文选取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近年来找矿突破最大,但理论研究相对薄弱的多龙矿集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多不杂、波龙、荣那和拿若等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流体性质、成岩成矿时代、成矿构造背景及相关岩浆成因等研究,确定了区内铜金矿床的成因类型、成岩成矿物质来源以及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建立了成矿系列,总结了成矿规律,并提出进一步找矿方向。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多龙矿集区内代表性中酸性侵入体的成岩时代集中于115128Ma,具有活动大陆边缘俯冲背景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均具有正的Hf(t)值和较年轻的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值。结合班-怒带中生代地球动力学演化背景,本文认为多龙矿集区内铜金矿床(点)形成于班-怒洋盆向北俯冲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背景,成岩成矿物质应具有壳幔混源的性质。2.通过区内代表性斑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和Lu-Hf同位素分析,首次提出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为同期同源岩浆产物;含矿斑岩的LaN/YbN值和钾质含量明显大于非含矿斑岩,岩浆演化程度最高,K、Cu和Au元素得到了充分的沉淀与富集,有利于形成钾质含量高的铜金矿体。3.对多龙矿集区内8个代表性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的研究结果表明,荣那和色那矿床具有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斑岩型矿床的流体特征,其他矿床均为斑岩型矿床;初步将区内已知铜金矿床划分为两种成因类型:①斑岩型(多不杂、波龙、地堡那木岗等);②斑岩型-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荣那、色那)。4.成矿相关岩体的同位素测年、金属硫化物的S和Pb同位素、脉石矿物的C-H-O同位素特征表明,多龙矿集区内典型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集中在早白垩世,具有斑岩型矿床的流体特征,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还有少量大气降水的参与,尕尔勤矿床等个别矿床中可能有少量变质水参与。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但不同矿床略有不同,如:多不杂和波龙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地幔与下地壳,拿若和色那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地幔与上地壳。5.将多龙矿集区内铜金成矿过程概括为:早白垩世,班-怒洋壳向北俯冲消减,俯冲板片流体上涌导致加厚的岩石圈发生局部的伸展和减薄作用,引起了亏损地幔物质的部分熔融,携带大量Cu、Au等成矿物质的玄武质岩浆与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含矿中酸性岩浆,沿着区内近EW向、NE向与NW向三组断裂侵位形成浅成-超浅成侵入体,岩浆演化后期分异出的含矿热液沿次级构造裂隙上升局部减压沸腾,在地壳浅部成矿金属物质沉淀、富集,形成矿集区内铜金矿床。6.通过分析矿集区控矿地质条件,成岩成矿时代研究以及成矿系列研究,总结了成矿时空规律;结合矿集区内地、物、化、遥资料,总结了地层、岩浆岩、构造、围岩蚀变、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找矿标志,进一步提出色那矿床南、地堡那木岗矿床北、荣那矿床与色那矿床深部3个预测远景区。
王琼[3](2015)在《利用接收函数和噪声面波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地震各向异性》文中认为青藏高原东北缘作为青藏块体东北部大型边界变形带,地处青藏块体、鄂尔多斯地块和阿拉善地块的交汇处,是新构造运动时期以来较为活跃的地质构造单元,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形成的产物。由于缺乏浅地表、地壳和上地幔的构造信息,目前对这种大规模地壳运动的具体成因以及由碰撞引起的地壳和上地幔形变仍未有定论,这也是当前地震学和地球动力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利用中国地震台网中甘肃、河南、湖北、内蒙古、宁夏、青海、四川、山西和陕西九个省共204个的地震台站,自2007年8月到2013年10月间的三分量宽频带地震数据,采用接收函数计算莫霍面深度和地壳Vp/Vs比值,并在接收函数基础上引入了一种新的综合性方法计算了地壳介质各向异性参数。这种方法基于地壳各向异性介质中莫霍面Ps转换波的到时,在径向分量和切向分量的接收函数所展现出的性质和谐波分析,估算剪切波分裂的快波方向和分裂时间。发现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台站快慢波延迟时间变化比较大,约0.28s~1.14s不等。通过与近震S波分裂得到的各向异性时间延迟(0.1s~0.12s)相比较,说明对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地壳各向异性可能主要来源于中下地壳。研究区域地壳厚度变化比较大,从31.3km变化至71.3km,平均厚度为45.9km,青藏高原东北部比其周缘区域整体要厚。最浅的地方位于鄂尔多斯南部边缘渭河地堑的临潼台(LINT),最深的地方位于青藏高原内部的曲麻莱台(QML)。同时,地壳厚度与地形起伏变化比较一致,从东向西呈梯度性加深的趋势。对于Vp/Vs值,青藏高原东北部Vp/Vs值较低,可能与该地区主要为长英质物质组成有关;鄂尔多斯地块Vp/Vs值较高,可能说明了该区域的铁镁质岩石含量较高。为了进一步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引入了背景噪声成像技术进行速度结构和方位各向异性的研究。本文收集了甘肃、宁夏、青海三个省所有台站和四川、新疆、西藏、内蒙部分台站的三分量连续波形数据,涉及台站共118个,时间为2011年~2012年。利用噪声互相关,经过计算和筛选,在5~38s范围内,共得到5773条瑞雷波相速度频散曲线。然后采用1°×1°的网格划分,反演获得青藏高原东北缘相速度和方位各向异性分布。最后,再由纯路径频散反演得到青藏高原东北缘每个经纬度节点介质的S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获得0~50km深度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分布,给出了4个不同深度范围的速度平面分布图和3条径向、2条纬向速度剖面图。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方位各向异性,8s~12s图像结果与区域断裂走向有很好的一致性;从18s至35s,整个青藏高原内部快波方向显示了顺时针旋转的形态。对于相速度和S波速度结构,结果与前人的结果在大尺度构造上基本一致,如在松潘甘孜地块和祁连地块均存在高速异常。此外,本文研究揭示,北昆仑山可能是松潘—甘孜低速层的北部边界。祁连山的低速层可能与青藏地块和其周缘地块碰撞引起的地壳短缩有关系。针对以上结果,结合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质背景、大地构造、地球动力学、岩石学和地球物理等研究的结果,本文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的构造和壳幔形变机制有了一个综合认识。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使青藏块体向东北方向持续运动,并受北面西伯利亚地台的阻挡,使高原东北缘地壳持续缩短隆升,整个岩石层的垂直缩短变形可能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主要形成机制。
兰青[4](2015)在《南海扩张及华南沿海地貌和系演化:来自台湾新生代地层记录》文中认为青藏高原的抬升及东亚边缘海的打开是新生代最引人注目的地质事件之一,不但导致了新生代东亚地貌的巨大反转和水系重组,而且深刻地改变了区域气候和生态环境,但目前对这一转变过程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认识。南海巨厚的新生代地层完整地记录了青藏高原东缘及华南地貌和水系的演化过程。由于南海洋壳向东俯冲及台湾弧-陆碰撞造山,南海北缘新生代地层褶皱隆升并出露于台湾岛,因此,台湾相当于“出露的南海”,是了解南海早期扩张历史以及华南沿海地貌和水系演化的重要窗口。本文通过对台湾新生代地层破裂不整合面、泥岩地球化学及砂岩碎屑锆石年龄谱和Hf同位素的研究,对南海扩张历史及华南沿海地貌和水系的演化提供了新的认识。南海北缘裂陷盆地如珠江口盆地、琼东南盆地等,都发育有裂陷期层序及裂后期层序,其间以破裂不整合接触。与此类似,台湾新生代地层也分为始新世裂陷期层序和渐新世-中新世裂后期层序。裂陷期层序以辫状河-沼泽相沉积为主,局部地区发育煤层;裂后期层序则是受海平面变化控制的浅海相沉积,含大量海相化石。在西部麓山带粗坑背斜剖面破裂不整合面之下发育的平林凝灰岩夹层,为一套厚层状杂色(棕色、灰白色及灰绿色)凝灰岩。对该凝灰岩样品中的锆石进行SHRIMP定年,结果显示为39.79±0.39 Ma和39.53±0.44 Ma,即凝灰岩形成的年龄为39 Ma。结合最下部裂后层序古生物化石的研究,确定了台湾新生代裂陷盆地的破裂不整合发育的时间为39-33 Ma,指示南海开始扩张的时间应该在33 Ma之前,南海开始扩张的时间要早于现存海底洋壳的年龄(30 Ma)。这与2014年国际大洋钻探计划(IODP)349航次在南海U 1435站位的钻探结果一致。同时,南海南、北缘裂陷盆地破裂不整合的年龄存在明显的穿时性,从北东向南西方向逐渐变年轻,显示南海的扩张具有穿时性特征。台湾西部麓山带及雪山山脉新生代地层泥岩的元素含量和比值以及εNd值在25-31 Ma期间均发生了突然的改变。在31 Ma以前,La/Lu、Eu/Eu*、Th/Sc、Th/La和Cr/Th的比值分别为85.08、0.49、2.12、0.45和0.22,εNd值为-11.8-9.3(平均值为-10.56);而在25 Ma之后比值转变为105.4、0.62、0.16、0.31和0.13,εNd值变成-14.5-11.9(平均值-12.96)。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谱显示,在古近纪地层中含有大量显生宙锆石,其中以燕山期(180-67 Ma)锆石为主,但几乎不含元古代(600-1000 Ma、1600-2000 Ma及2300-2500 Ma)和太古代(2500-2800 Ma)的锆石颗粒。同时,锆石的εHf(t)值的范围位于-24.1+10之间,主要集中在-150。然而,在中新世地层中发生明显变化,中新世砂岩碎屑锆石以印支期(257-205 Ma)为主,同时还含有大量燕山期、元古代和太古代的锆石颗粒,锆石的εHf(t)值变化范围较大,最低为-65,最高达+15,其中大部分位于-17到+15之间。台湾西部麓山带和雪山山脉古近纪地层具有一致的碎屑锆石年龄谱分布,指示它们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在华南沿海发育有大量的显生宙花岗岩,其εNd值主要在-4-10之间,并且燕山期及印支期锆石的εHf(t)值在-250之间,这些特征与台湾古近纪地层非常相似,因此,台湾西部麓山带和雪山山脉31 Ma以前地层沉积物主要来自华南沿海地区。而在25 Ma以后,台湾泥岩εNd值明显降低,砂岩中含有大量的显生宙、元古代及太古代锆石,其中燕山期及印支期锆石颗粒的εHf(t)值变化范围较大,并且在0-500 Ma的锆石中,有37%的颗粒具有正的εHf(t)值。通过与华夏及扬子陆块出露岩石特征对比,下扬子地区老的沉积物有较低的εNd值(最低达-20),同时,河流沉积物碎屑锆石显示,该区燕山期、印支期及新元古代的锆石颗粒显示出较大的εHf(t)值变化范围,最低达-50,最高达+15。这些特征与台湾中新世地层很类似,据此推断,台湾西部麓山带和雪山山脉25 Ma以后地层沉积物可能来自下扬子地区,扬子陆块已成为台湾新生代地层沉积物的重要来源。台湾古近纪地层碎屑锆石年龄组成与闽江河口一致;而中新世地层与下扬子地区和长江河口沉积物的年龄谱很相似,与闽江则差别较大。据此认为闽江水系可能作为台湾古近纪地层主要的物质传输途径,而中新世地层的物质传输途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台湾西部麓山带及雪山山脉泥岩地球化学及碎屑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在晚渐新世(31-25 Ma)均发生突然的改变,指示源区由沿海向内陆迁移,暗示东亚地貌发生了重大转变。南海北缘各盆地沉积物物源发生转变的时间同样存在明显的穿时性,即从北东向南西逐渐变年轻。如在台湾地区物源转变的时间为31-25 Ma,在ODP1148站位和珠江口盆地是27-23 Ma,在莺歌海-琼东南盆地中为13 Ma。结合破裂不整合自北东向南西的穿时性特征,显示南海的渐进式扩张及其对华南沿海盆地物源、地貌及水系的早期演化有重要的影响。随着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以及华南沿海地区的热沉降,东亚地貌发生重大的反转,东倾的地形为水系向内陆的侵蚀袭夺提供了动力。青藏高原的快速抬升及东亚边缘海的打开控制着东亚新生代地貌及水系的演化。
曹华文[5](2015)在《滇西腾-梁锡矿带中-新生代岩浆岩演化与成矿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系统论述和总结中国主要大型-超大型锡矿床/带成矿特征与成矿规律的基础上,重点以腾-梁地区的花岗岩体及来利山、小龙河和叫鸡冠等锡多金属矿典型矿床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现代成岩-成矿理论以及岩矿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流体包裹体等测试分析技术,开展滇西花岗岩演化与成矿关系、锡多金属成矿过程等方面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滇西锡矿带与滇东南、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区域对比研究,揭示滇西锡矿带的展布特征和成矿潜力。综合应用地、物、化、遥等资料,开展滇西地区找矿预测研究,圈定找矿靶区。研究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系统梳理和论述了中国主要大型-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中国锡矿资源概况。分别从共伴生元素组合特征和成因类型两方面对锡矿床类型进行了分类研究。总结了中国锡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与规律,划分了锡成矿区/带,探讨了锡矿床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和Sn高富集的有利因素。2、详细研究了腾-梁锡矿带10个典型花岗岩体和3个典型锡多金属矿床的成因。结合研究区前人资料,探讨了岩浆岩演化与成矿的关系;并根据岩浆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含矿性分析,构建了腾-梁地区含锡花岗岩与非含锡花岗岩的定性-定量判别模型。3、全面总结了滇西锡矿带成岩-成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滇西锡矿带锡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在此基础上,将滇西锡矿带与滇东南、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典型锡多金属矿床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三者的成矿差异性和相似性。研究认为滇西(腾冲-保山)成矿带属班-怒成矿带东南延段,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4、在归纳梳理滇西锡矿带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成矿模型,梳理了找矿标志。并结合地质、矿产、Sn-W-Cu-F等元素的化探、重砂、重力和航磁异常,及TM多波段遥感影像资料,开展了滇西锡矿带的成矿潜力评价,圈定A类远景区4处,B类远景区5处和C类远景区4处。
袁书坤[6](2015)在《缅甸伊洛瓦底盆地构造演化及层序地层学研究》文中认为前陆盆地被公认为世界上油气最丰富、大型油气田最多的盆地类型,其发育主要与逆冲断层带的持续活动有关,且盆地早、晚期的沉积作用差别较大。伊洛瓦底盆地是缅甸主要的油气产区,属典型新生界前陆盆地,故油气勘探前景理应较好。但因受多种因素制约,缅甸整体的油气勘探程度较低,对其构造演化、层序等地质特征了解甚少。中石化国勘在伊洛瓦底盆地拥有权益区块,但继Patolon-1井获得油气突破之后,近年的钻探效果均较差,急需深入研究、寻求突破。论文主要基于6条野外剖面考察、文献调研、钻测井、取芯及分析化验等资料,旨在通过对盆地构造演化、层序地层学、沉积模式等的综合研究,为今后在伊诺瓦底前陆盆地的油气勘探工作提供指导。野外地质研究发现了6个不整合面,由此将盆地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史划分为2个大的构造演化旋回;并将其与区域地震剖面对比,进一步的地震层序地层学研究在伊洛瓦底盆地内确立了3个区域及1个次区域不整合面,首次将盆地晚白垩世以来的沉积地层划分为4套构造层序、14个三级层序;通过对地层岩性、古生物组合等的精细描述及梳理,建立重点凹陷的层序地层综合柱状图;在前述层序地层格架内,通过物源分析和对沉积构造及古生物化石等沉积相标志的识别,将新生界沉积划归为大陆、海陆过渡及海洋等3套沉积体系组。首次提出它们与前述二级层序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因此确认了其构造层序的地位。它们可进一步细化为河流、冲积扇及河控三角洲等10种沉积体系,进而创新地总结出前陆盆地的4种沉积模式:冲积扇-浪控三角洲、浅海陆棚、局限海-潮控三角洲及前陆盆地。通过对资料丰度高、质量好的地层开展沉积相研究,认为构造对沉积演化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物源、沉积格局、旋回性及地层分布范围等;综合对盆地构造演化、层序格架及沉积演化的研究成果,参考现有油气田特征,筛选出始新统朗欣组、塔本组等4套主力烃源岩,明确了始新统塔本组、蓬当组等4套核心储层及中新统标贝组等3套区域盖层,并编制出4套有利油气成藏组合。最后,结合构造圈闭带分布特点并考虑近源优势,指出了盆地最有利的油气分布区带和勘探方向,对中石化在缅甸的战略选区和勘探开发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祁生胜[7](2015)在《青海省东昆仑造山带火成岩岩石构造组合与构造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依托―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青海省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及东昆仑地区新近完成的1:25万和1: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对东昆仑造山带火成岩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采用QAP实际矿物定名和TAS、CIPW An-Ab-Or化学分类的双重岩石学命名方法,利用统一的岩石地球化学方法,筛选大量高精度锆石U-Pb同位素数据,通过造山带火成岩编图,厘定火成岩自然岩石组合,划分构造岩石组合,建立了东昆仑造山带火成岩时空格架,分析岩石构造组合与成矿作用关系,探讨了东昆仑造山带构造岩浆演化。通过调查研究,在东昆仑造山带新发现了晚寒武世TTG花岗岩、志留纪TTG花岗岩、早泥盆世火山岩、晚二叠世火山岩等岩石构造组合,重新厘定了环斑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基性岩墙群等岩石构造组合及万宝沟群、祁漫塔格群、鄂拉山组、八宝山组等火山岩地层的形成时代,明确了与东昆仑造山带与成矿作用有关的岩石构造组合,确定了东昆仑造山带是一个典型的俯冲增生造山带,并探讨了分阶段的构造单元划分和构造岩浆演化,为东昆仑造山带的研究提供了扎实可靠的基础资料。东昆仑地区的火成岩岩石构造组合可划分为与大洋环境、与洋俯冲、与碰撞有关、与后碰撞阶段伸展环境有关的四个类型的17种岩石构造组合,并经历了蓟县纪-青白口纪、寒武纪-晚泥盆纪、石炭纪-侏罗纪三个构造岩浆旋回。蓟县纪-青白口纪昆中断裂以南为MORS蛇绿岩和洋岛-海山组成的昆中洋,北侧为以古元古代变质基底为主的昆北陆块,新元古代碰撞汇聚形成强过铝花岗岩。寒武纪-泥盆纪为原特提斯洋阶段,昆中断裂以南的MORS蛇绿岩和以北的那陵郭勒河、昆北两条SSZ型蛇绿岩-弧后盆地,形成典型的弧盆系结构,寒武纪-奥陶纪发育与俯冲有关的火成岩组合,志留纪时原特提斯洋开始闭合,形成规模巨大的南昆仑俯冲增生杂岩带和强过铝花岗岩,并形成与S型花岗岩有关的高温热液-石英脉型钨矿,但北部的弧后盆地持续俯冲;早泥盆世不整合在昆中断裂两侧俯冲增生杂岩带和岩浆弧上的高钾陆相火山盆地,标志东昆仑造山带拼合成一整体,造山带两侧形成大量碰撞汇聚环境高钾-钾玄岩质花岗岩组合,中间出现与伸展作用有关的基性杂岩、基性岩墙群和高分异长英质花岗岩,形成与基性-超基性杂岩有关的岩浆熔离型铜镍矿,造山带处于一个持续的洋陆转换阶段碰撞汇聚环境。石炭纪-侏罗纪为古特提斯洋阶段,昆南断裂以南的石炭-二叠纪MORS蛇绿岩和兴海-沟里楔状SSZ型蛇绿岩,构成东昆仑造山带的边界,向北到昆中断裂为弧前盆地,以北为陆缘弧,总体构成一个典型的后退式的俯冲增生的弧盆系,从中二叠世-晚三叠世形成一系列的向南逐渐退缩的外弧-主弧-内弧的岩浆弧组成极性,并在中三叠世进入岩浆活动的高峰期,形成与大规模的俯冲碰撞有关的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型和陆相火山岩型矿床;侏罗纪后布青山带进入碰撞阶段,而昆南断裂以北则进入俯冲增生后伸展环境,从而结束东昆仑造山带的构造岩浆活动。通过研表明,东昆仑造山带并未经历一个区域性伸展或大规模的后造山过程,亦未出现完整的陆-陆碰撞造山,它只是一个南侧不同时期的大洋不连续的向北俯冲增生而形成的一个增生造山带。
李关清[8](2015)在《西藏扎西康锑硫盐多金属矿床成矿机制与区域成矿潜力评价》文中提出扎西康矿床是北喜马拉雅成矿带以大量发育锑硫盐矿物为特色的大型-超大型锑铅锌多金属矿床,但对该矿床成因认识的争议,不仅严重阻碍了人们对成矿带内锑硫盐多金属矿床成因和成矿规律的理解,而且还对进一步明确区域找矿方向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鉴于此,本论文在大量野外工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构造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扎西康锑硫盐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深入研究和对比分析,结合矿床的地、物、化、遥特征,初步建立了矿床成矿-找矿模型,并对其区域成矿潜力作出了评价。扎西康矿床的工业矿体均赋存于下侏罗统日当组近SN向和NE向张性断裂中,受构造与地层控制,以含钙炭质板岩为主体的日当组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围岩条件;近SN向和NE向张性断裂为重要的容矿、导矿构造,控制了矿体的就位,近矿围岩蚀变主要为铁锰碳酸盐化和硅化。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赋矿地层中As、Sb、Ag等成矿元素强烈富集,与沉积过程中海底热液活动密切相关,是成矿物质来源之一;矿区辉绿岩脉在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上与遮拉组玄武岩、桑秀组玄武岩及错那地区晚侏罗世中基性岩脉一致,系地幔热柱或热点物质与岩石圈地幔相互作用所形成。典型硫化物矿物标型和硫、铅、碳、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热液成矿期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成矿元素中S、Sb、As、Ag很可能主要来源于赋矿地层日当组,Pb、Zn很可能来自变质结晶基底和/或与之有亲缘关系的淡色花岗岩。根据包裹体中氢同位素组成,获得成矿时矿区已经隆升至接近现代的海拔高度,结合前人古高程研究成果,推测为中新世成矿。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属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范畴,从成矿早阶段到晚阶段,成矿流体均一温度和密度无明显变化,但盐度呈出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主成矿阶段,流体发生沸腾作用很可能是矿质沉淀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扎西康矿区及其区域地物化遥综合找矿信息研究,提出扎西康矿床的综合找矿标志包括:南北向和北东向控矿断裂标志、下侏罗统日当组地层标志、地表铁帽标志、围岩蚀变标志和化探/物探异常标志,并首次对成矿带“扎西康式”矿床进行了资源潜力评价,共圈定成矿远景区块3个,包括3个找矿有利地段(M1M3)、7个找矿可行地段(L1L7)和6个成矿可能地段(N1N6),展示了扎西康矿区深部和外围以及区域成矿带具有进一步找矿的广阔前景。
孙红丽[9](2015)在《关中盆地地热资源赋存特征及成因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关中盆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及秦岭造山带的过渡部位,受深部热源及构造发育等因素的影响,盆地热源及地热地质条件良好。盆地内地热资源利用良久,且多呈自发粗放式开发,造成地热资源浪费、地下水位逐年降低、引发系列地质生态环境问题的同时其可持续开发利用也迎来新的挑战。如何合理、有效、科学的的开发、开采、利用当地地下热水资源,对于提高地热资源的持久利用能力及最大限度的减少地热开采利用过程中造成的地质、环境、生态影响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关中盆地地下热水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区内地热地质背景、地热流体水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深部特征及前人研究的成果,得出关中盆地中低温地热系统的赋存特征,完善区内地热资源的形成机理,为该地区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规范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首次在区内利用了热水中Ra、Rn、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分布及地层岩性特征,验证了区内放射性热来源特征;分析了热水伴生He气的壳、幔源特征,幔源侵入比例及典型断裂活动性特征,完善了区内地热系统成因的概念模型。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盆地边缘到腹部地区,热水的温度、TDS、14C年龄、δ34S逐渐增大、HCO3/Cl比值变小、水化学类型由Ca、HCO3、SO4型向Cl-Na型演化、18O漂移量和Sr浓度值增大,中心地区热水所处地质环境较封闭、还原性强、与外界交换更替周期较长、与围岩间水-岩作用程度强、与地表及其他含水层水力联系较弱,属地下热水滞留分布区;区内地热水溶气伴生He含量最高达3.95%,其富集可能受区域地质构造的控制作用;水溶气体He以壳源为主,并侵入迹量的幔源氦,侵入份额0.15%6.92%,最高值位于大地热流值异常高值区(96.0 mw/m2)、长安-临潼断裂带与渭河南岸断裂相交处附近的地热井,表明深大断裂至今仍保持着与深部地幔的连通,并进行着微弱的物质和能量传递;单一的放射性元素衰变对地下热水温度的响应较小,而放射性元素的综合效应可引起地温的升高,热水中放射性活动与基底岩性分布特征表明,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热是区内地热资源的另一来源。关中盆地地下热水分秦岭山前构造裂隙型、中部新生界孔隙裂隙型和盆地北部古生界岩溶溶隙裂隙型三种赋存于地下空间;经水化学、同位素、气体化学研究表明,盆地内地下热水赋存环境分为四类,即开放循环型、半循环半封闭型、封闭型、沉积封存型。从开放循环型到沉积封存型,热储环境由氧化型过渡为还原型,补给水由现代大气降水过渡为末次冰期古大气降水,地下热水的循环更替能力变差,可持续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所面临的挑战变大,开发利用需配备的管理及技术手段加强。研究表明,区内热源主要来自于上地幔传导热、地壳中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放射热;热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的补给,边缘沿断裂带接受现代大气降水的补给,中心区域则表现为古代大气降水补给或沉积水的特征;盆地中部、秦岭山前及北部地区发育的孔隙、裂隙型地层及断层为区内地下热水提供了储存场所;较发育的深大断裂为地热流体的运移、混合提供通道;上覆厚实、封闭性好沉积地层为区内地热资源的盖层结构;独特的地质构造及地热地质条件,使得区内地热资源以上地幔热传导加热地壳岩石及基底,并传热于热储层热水,热储层热水在温度梯度驱动下,向上层或周边含水层或断裂带对流传递热量,形成了以传导热为主,局部对流的热循环系统。
孙诺[10](2015)在《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成矿带典型矿床成矿模式》文中指出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成矿带是我国新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的重要地区之一,也是重要的铜、金、铅、锌等金属资源产区。论文以区内最具代表性的北衙金多金属矿床、马厂箐铜钼金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研和室内多学科测试分析和综合研究,厘定了富碱斑岩岩石成因,查明了岩浆-流体系统中金属源-运-储过程与富集机理,构建了富碱斑岩型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通过对该区域内产出的富碱斑岩—花岗斑岩与石英正长斑岩进行锆石LA-ICP-MS测年工作,得到花岗斑岩的年龄为(36±0.3)Ma,与前人获得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34.7±0.5)Ma时间跨度大约为2Ma。石英正长斑岩的年龄为(36±0.8)Ma,与前人获得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36.8±0.5)Ma十分接近。两个矿床成矿作用与成岩作用基本是同步的。在对富碱斑岩进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中得出,区内的富碱斑岩具有与埃达克岩形似的地球化学特征,是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酸性岩浆与幔源基性岩浆混合作用的结果。野外岩芯编录结合室内观察,对两个矿床进行了成矿阶段的划分。马厂箐矿床成矿早阶段脉体伴随有钾化蚀变,成矿主阶段脉体少有蚀变,成矿晚阶段脉体伴随有绿泥石-绢云母蚀变。早阶段流体特征为:高温、中-高盐度、高压,且发生相分离;主阶段流体特征为:中-高温、中-高盐度,压力有所下降,流体发生减压沸腾致使Cu、Mo等金属饱和而沉淀;晚阶段流体特征为:中-低温、低盐度。H-O同位素组成显示,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后期有大气降水的混入。北衙矿床成矿早阶段脉体伴随有钾化蚀变,成矿主阶段伴随有矽卡岩(石榴石-绿帘石-绿泥石)蚀变,成矿晚阶段伴随有绢云母-绿泥石蚀变。成矿流体特征与马厂箐矿床相似,由早到晚温度和盐度逐渐降低。Cu、Fe同位素示踪结果表明,Cu可能主要来自深部岩浆,矿区内煌斑岩、三叠系中统北衙组灰岩、富碱斑岩内深源暗色包体可能为磁铁矿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综上所述构建了富碱斑岩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新生代金沙江-红河等深大断裂的大规模走滑拉分诱发了区内花岗斑岩和二长花岗斑岩等富碱斑岩的形成,岩浆固结结晶过程中熔体与流体的分离及流体与围岩的反应导致了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发生。
二、试论青藏高原始新世—渐新世界限的地质事件及大地构造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青藏高原始新世—渐新世界限的地质事件及大地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甘孜-理塘金成矿带构造活动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地质概况 |
3 矿区特征 |
3. 1 错阿金矿 |
3. 2 西冲农金矿 |
3. 3 嘎拉金矿 |
3. 4 雄龙西金矿 |
3. 5 曲开隆洼金矿 |
4 测试方法与结果 |
5 隆升速率与隆升幅度 |
6 地质意义 |
7 结论 |
(2)西藏班—怒成矿带西段多龙矿集区铜金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
1.2 选题依据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实物工作量 |
1.7 主要进展与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与矿集区地质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质 |
2.3 矿集区地质 |
第3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
3.1 多不杂矿床 |
3.2 波龙矿床 |
3.3 荣那矿床 |
3.4 拿若矿床 |
3.5 尕尔勤矿床 |
3.6 铁格龙矿床 |
3.7 地堡那木岗矿床 |
3.8 色那矿床 |
3.9 小结 |
第4章 区域地球动力学背景与演化 |
4.1 成矿相关岩体年代学与地球化学 |
4.2 中生代地球动力学背景与演化 |
4.3 岩浆源区与构造背景 |
4.4 小结 |
第5章 多龙矿集区区域成矿作用 |
5.1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
5.2 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来源 |
5.3 区域成矿作用 |
5.4 小结 |
第6章 成矿规律与找矿远景分析 |
6.1 控矿地质条件 |
6.2 成岩成矿时代及其演化规律 |
6.3 矿床空间分布规律 |
6.4 成矿系列 |
6.5 区域找矿标志 |
6.6 进一步找矿方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3)利用接收函数和噪声面波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地震各向异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周边地质构造背景和研究现状 |
1.2.1 研究区主要地质构造特征 |
1.2.2 研究区地质构造模型机制 |
1.2.3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地震各向异性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
2.1 地震各向异性的成因 |
2.2 地震各向异性的类型 |
2.3 地震各向异性的研究方法 |
2.3.1 剪切波分裂方法 |
2.3.2 接收函数方法 |
2.3.3 面波方位各向异性 |
2.3.4 讨论 |
第三章 利用接收函数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结构和各向异性 |
3.1 研究区域数据来源 |
3.2 H-κ叠加确定地壳厚度和Vp/Vs值 |
3.2.1 接收函数的提取 |
3.2.2 转换震相走时计算 |
3.2.3 时差校正 |
3.2.4 深度叠加确定莫霍面深度 |
3.2.5 H-κ叠加方法 |
3.3 接收函数集计算地壳各向异性 |
3.3.1 各向异性介质下Ps转换波的方位角变换特征 |
3.3.2 单个接收函数的剪切波分裂 |
3.3.3 接收函数集的剪切波分裂 |
3.3.4 结果可靠性验证 |
3.3.5 倾斜界面对各向异性结果的影响 |
3.4 结果分析 |
3.4.1 地壳厚度和Vp/Vs比值 |
3.4.2 地壳各向异性 |
第四章 利用背景噪声成像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速度结构和方位各向异性 |
4.1 研究区数据来源 |
4.2 相速度和方位各向异性反演过程 |
4.2.1 单台数据预处理 |
4.2.2 数据互相关和叠加 |
4.2.3 提取相速度频散曲线 |
4.2.4 相速度和方位各向异性反演 |
4.3 S波速度反演 |
4.4 结果分析 |
4.4.1 相速度成像结果 |
4.4.2 方位各向异性结果 |
4.4.3 S波速度成像结果 |
第五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壳幔各向异性综合讨论 |
5.1 低速层分布 |
5.2 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变形模式分析 |
5.3 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比较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和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文章 |
(4)南海扩张及华南沿海地貌和系演化:来自台湾新生代地层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南海扩张开始时间存在的争议 |
二、东亚地貌和水系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台湾新生代地层沉积物物源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方案 |
一、野外地质研究内容 |
二、样品室内前处理及实验分析方案 |
第五节 论文创新点和主要贡献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主要贡献 |
第六节 博士期间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第一节 台湾大地构造背景 |
第二节 台湾新生代地层 |
一、台湾西部麓山带地层 |
二、台湾雪山山脉地层 |
第三节 台湾新生代盆地破裂不整合 |
第三章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第一节 野外地质观察 |
一、台湾西部麓山带粗坑背斜剖面出露地层 |
二、台湾西部麓山带北港溪出露地层 |
三、台湾雪山山脉北部横贯公路剖面地层 |
第二节 样品采集 |
一、台湾西部麓山带及雪山山脉泥岩样品 |
二、台湾西部麓山带及雪山山脉砂岩样品 |
三、台湾西部麓山带平林凝灰岩样品 |
第三节 实验分析方法 |
一、凝灰岩锆石SHRIMP定年 |
二、泥岩地球化学分析 |
三、全岩Nd同位素分析 |
四、砂岩岩石学分析 |
五、碎屑锆石U-Pb年龄及Lu-Hf同位素分析 |
第四章 实验分析结果 |
第一节 平林凝灰岩的年龄 |
第二节 台湾新生代地层泥岩地球化学分析 |
一、不同前处理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二、主量元素 |
三、微量元素 |
四、稀土元素(REEs) |
五、元素比值 |
六、全岩Nd同位素分析结果 |
第三节 砂岩岩石学 |
第四节 台湾新生代地层砂岩碎屑锆石分析结果 |
一、锆石形态学分析 |
二、砂岩碎屑锆石Th/U比值 |
三、台湾新生代砂岩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四、碎屑锆石Lu-Hf同位素 |
第五章 南海扩张及东亚地貌和水系的演化 |
第一节 南海扩张的时间及方式 |
一、南海开始扩张的时间 |
二、南海扩张的方式 |
第二节 台湾新生代沉积盆地大地构造背景判别 |
第三节 台湾新生代地层沉积物物源演化分析 |
一、地球化学及Nd同位素对物源演化的响应 |
二、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对物源演化的响应 |
三、雪山山脉及西部麓山带古近纪地层物源对比分析 |
第四节 东亚地貌及水系的演化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本文中所涉及的计算公式 |
二、附表 |
附表1 台湾新生代地层泥岩样品主量及微量元素数据表 |
附表2 台湾新生代地层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表 |
附表3 台湾新生代地层砂岩碎屑锆石 Hf 同位素数据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滇西腾-梁锡矿带中-新生代岩浆岩演化与成矿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进展 |
2.1 锡矿资源概况 |
2.2 锡矿床成因类型 |
2.3 锡矿床的时-空分布 |
2.4 锡矿床主要成矿带 |
2.5 锡矿带大地构造背景 |
2.6 锡矿带有利成矿因素 |
第3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3.1 区域地层 |
3.2 区域岩浆岩 |
3.3 区域变质作用 |
3.4 区域构造与地质演化 |
3.5 区域矿产 |
第4章 腾-梁锡矿带岩浆岩演化与成矿关系 |
4.1 侏罗纪花岗岩与成矿关系分析 |
4.2 早白垩世花岗岩与成矿关系分析 |
4.3 晚白垩世花岗岩与成矿关系分析 |
4.4 古近纪花岗岩与成矿关系分析 |
4.5 腾-梁锡矿带岩浆岩演化与成矿关系分析 |
4.6 腾-梁锡矿带含锡花岗岩的特征与判别标志 |
第5章 腾-梁锡矿带典型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分析 |
5.1 叫鸡冠梁子铁锡多金属矿床 |
5.2 小龙河锡矿床 |
5.3 来利山锡矿床 |
第6章 滇西锡矿带成矿规律及区域对比研究 |
6.1 滇西锡矿带岩浆岩-成矿带特征 |
6.2 滇西锡矿带与滇东南锡矿带对比研究 |
6.3 滇西锡矿带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对比研究 |
第7章 滇西锡矿带锡多金属矿床找矿标志与成矿预测 |
7.1 锡多金属矿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
7.2 滇西锡矿带物探、化探、重砂和遥感分析 |
7.3 锡多金属矿潜力评价与找矿预测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8.2 存在问题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测试方法 |
附录二:分析结果 |
附录三:个人简历 |
(6)缅甸伊洛瓦底盆地构造演化及层序地层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前陆盆地研究现状 |
1.2.2 层序地层学的发展、成就及应用前景 |
1.2.3 伊诺瓦底盆地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采用的技术路线 |
1.4 研究难点 |
1.5 主要工作、认识及创新点 |
1.5.1 主要工作 |
1.5.2 主要认识 |
1.5.3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伊洛瓦底盆地构造演化模式 |
2.1 盆地概况 |
2.1.1 位置及构造区划 |
2.1.2 构造背景 |
2.1.3 沉积地层 |
2.2 勘探现状及存在问题 |
2.2.1 勘探现状 |
2.2.2 存在问题 |
2.3 构造特征及演化 |
2.3.1 主要凹陷结构、构造特征 |
2.3.2 不整合面特征 |
2.3.3 构造演化特征 |
第3章 伊洛瓦底盆地地层特征及层序划分 |
3.1 西部深坳带地层特征 |
3.1.1 钦敦凹陷 |
3.1.2 沙林、皮亚凹陷 |
3.1.3 三角洲凹陷 |
3.1.4 西部深坳带地层分布特征 |
3.2 西部深坳带层序地层格架 |
3.2.1 构造层序 |
3.2.2 主要凹陷层序地层划分 |
3.2.3 西部深坳带层序地层格架 |
第4章 伊洛瓦底盆地地层沉积模式 |
4.1 物源特征 |
4.1.1 盆山关系 |
4.1.2 古流向分析 |
4.1.3 重矿物 |
4.1.4 砾岩岩石学特征 |
4.1.5 粒度变化特征 |
4.2 沉积相标志 |
4.2.1 颜色 |
4.2.2 沉积构造 |
4.2.3 岩石类型 |
4.2.4 古生物标志 |
4.2.5 特殊岩性 |
4.2.6 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
4.3 沉积体系 |
4.3.1 大陆沉积体系组 |
4.3.2 海陆过渡沉积体系组 |
4.3.3 海洋沉积体系组 |
4.4 沉积模式 |
4.4.1 冲积扇-浪控三角洲沉积模式 |
4.4.2 浅海陆棚沉积模式 |
4.4.3 局限海-潮控三角洲沉积模式 |
4.4.4 前陆盆地河流-三角洲沉积模式 |
4.5 沉积演化特征 |
第5章 盆地构造活动与地层沉积的关系 |
5.1 构造演化简述 |
5.2 沉积相分布特征 |
5.2.1 岩相古地理特征 |
5.2.2 沉积相特征 |
5.3 构造与沉积的关系 |
第6章 伊洛瓦底盆地有利油气区带预测 |
6.1 烃源岩 |
6.1.1 朗欣组 |
6.1.2 塔本组 |
6.1.3 尧河组 |
6.1.4 标贝组 |
6.2 储盖组合 |
6.2.1 有利储层 |
6.2.2 有利盖层 |
6.2.3 有利油气成藏组合 |
6.3 有利勘探层位及区带预测 |
6.3.0 现有油气田分布 |
6.3.1 钦敦凹陷 |
6.3.2 沙林凹陷 |
6.3.3 皮亚凹陷 |
6.3.4 三角洲凹陷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个人简历 |
(7)青海省东昆仑造山带火成岩岩石构造组合与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1.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工作目的 |
1.2 东昆仑造山带火成岩研究现状及主要问题 |
1.3 东昆仑地区地质调查研究程度 |
1.4 研究内容、工作方法和概况及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1.5 科学意义 |
2.东昆仑地区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格架划分 |
2.2.区域断裂 |
2.3.地层 |
2.4.侵入岩 |
2.5.火山岩 |
2.6.变质岩 |
2.7.区域成矿作用 |
3.元古代火成岩岩石构造组合 |
3.1 中元古代蛇绿岩组合 |
3.2.中元古代洋岛玄武岩组合 |
3.3.新元古代与碰撞有关的强过铝花岗片麻岩组合 |
4.寒武纪-泥盆纪火成岩岩石构造组合 |
4.1.寒武-奥陶纪蛇绿岩组合 |
4.2.寒武纪与洋俯冲有关的侵入岩组合 |
4.3.奥陶纪火成岩组合 |
4.4.志留纪侵入岩组合 |
4.5.泥盆纪岩石构造组合 |
5.石炭纪-侏罗纪火成岩组合 |
5.1.石炭-二叠纪蛇绿岩组合 |
5.2.中晚二叠世火成岩组合 |
5.3.三叠纪火成岩组合 |
5.4.早侏罗世侵入岩岩石构造组合 |
6.与火成岩有关的成矿作用研究 |
6.1.东昆仑造山带与构造岩浆活动有关的成矿类型 |
6.2.与成矿作用有关的火成岩岩石构造组合及时空分布特点 |
6.3.东昆仑造山带的构造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 |
7.东昆仑火成岩时空格架和构造演化特征 |
7.1 东昆仑火成岩岩石构造组合划分 |
7.2 东昆仑火成岩岩石构造组合对构造演化阶段的约束 |
7.3 东昆仑地区火成岩时空格架 |
7.4.东昆仑造山带的地质构造岩浆演化 |
8.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西藏扎西康锑硫盐多金属矿床成矿机制与区域成矿潜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前言 |
1.1 选题依据与项目依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和认识 |
第2章北喜马拉雅成矿带地质构造演化 |
2.1 结晶基底与沉积盖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构造演化 |
2.5 区域矿产分布概况 |
第3章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特征 |
3.2 矿体特征与围岩蚀变 |
第4章矿石物质组成、组构和成矿期次 |
4.1 矿石的矿物组成 |
4.2 矿物标型特征 |
4.3 矿石的化学成分 |
4.4 矿石组构特征 |
4.5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第5章容矿地层与辉绿岩脉地球化学 |
5.1 容矿地层地球化学 |
5.2 辉绿岩地球化学 |
第6章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
6.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6.2 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 |
6.3 矿质沉淀机制浅析 |
第7章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 |
7.1 硫同位素 |
7.2 铅同位素 |
7.3 碳氧同位素 |
7.4 氢氧同位素 |
7.5 硅同位素 |
第8章成矿模式与找矿标志 |
8.1 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8.2 综合找矿预测标志 |
第9章区域矿化综合信息分析与成矿资源潜力评价 |
9.1 区域矿化信息分析 |
9.2 区域成矿潜力评价 |
第10章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关中盆地地热资源赋存特征及成因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热资源的分类 |
1.2.2 对流型地热资源 |
1.2.3 传导类地热系统 |
1.2.4 地热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
1.2.5 地质构造与地热资源 |
1.2.6 陕西省关中盆地地热资源研究程度 |
1.3 研究内容、技术方案及创新点 |
1.3.1 存在的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创新点 |
第2章 关中盆地区域地质条件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1.3 水文特征 |
2.1.4 地形地貌 |
2.2 盆地构造单元的划分 |
2.2.1 构造行迹 |
2.2.2 主要断裂 |
2.2.3 基底结构 |
2.2.4 构造分区特征 |
2.3 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 |
2.3.1 地下水的补给 |
2.3.2 地下水的径流 |
2.3.3 地下水的排泄 |
2.4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
2.4.1 关中盆地地热开发历史 |
2.4.2 地热资源开发现状 |
2.4.3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形式 |
2.5 地热开采动态特征 |
2.5.1 天然流场分析 |
2.5.2 开采段流场分析 |
2.5.3 地热流体动态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热地质背景及地温场特征 |
3.1 地热地质背景 |
3.1.1 鄂尔多斯与关中盆地 |
3.1.2 盆地形成与演化 |
3.1.3 地层岩性特征 |
3.1.4 地下热储层 |
3.2 深部构造 |
3.2.1 重、磁场特征 |
3.2.2 莫霍面变化特征 |
3.2.3 物性层划分 |
3.2.4 居里面变化特征 |
3.3 地温场特征 |
3.3.1 区域大地热流特征 |
3.3.2 地温梯度特征 |
3.3.3 地温场变化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
4.1 样品采集和测试 |
4.1.1 样品的采集与收集 |
4.1.2 样品的测试 |
4.2 地热水化学特征 |
4.2.1 基本特征 |
4.2.2 主要离子分布特征 |
4.2.3 水化学类型特征 |
4.2.4 地下热水宏量组分特征 |
4.2.5 地下热水微量元素特征 |
4.3 地热水同位素特征 |
4.3.1 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
4.3.2 碳同位素特征 |
4.3.3 硫同位素特征 |
4.3.4 锶同位素特征 |
4.4 气体地球化学特征 |
4.4.1 气体化学成分特征 |
4.4.2 气体同位素特征 |
4.5 地热水放射性特征 |
4.5.1 与温度的关系 |
4.5.2 分布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热储温度及深部循环特征 |
5.1 热储温度与温标理论 |
5.2 水‐岩平衡状态的判断 |
5.2.1 SiO2溶解度曲线法 |
5.2.2 Na‐K‐Mg三角图解法 |
5.2.3 饱和指数SI值判断法 |
5.3 热储温度估算 |
5.3.1 温标类别及适用条件 |
5.3.2 热储温度估算及误差检验 |
5.4 深部循环特征 |
5.4.1 热储埋深 |
5.4.2 循环深度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热资源赋存特征 |
6.1 地热流体储存特征 |
6.1.1 储存空间及类别 |
6.1.2 储存及分布影响因素 |
6.2 赋存环境特征 |
6.2.1 水化学方面特征 |
6.2.2 同位素方面特征 |
6.2.3 赋存特征分类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地热资源成因模式 |
7.1 地热资源四大要素 |
7.1.1 盖层特征 |
7.1.2 热储层特征 |
7.1.3 热通道特征 |
7.1.4 来源特征 |
7.2 地热资源成因模式 |
7.2.1 热转移方式 |
7.2.2 成因概念模型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
(10)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成矿带典型矿床成矿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碱性斑岩环境成矿模式研究进展 |
1.2.2 北衙金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 |
1.2.3 马厂箐铜钼金矿床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科学目标 |
1.3.1 富碱斑岩岩浆作用特征、演化和成矿 |
1.3.2 各类型矿体的分布规律和成矿流体来源 |
1.3.3 建立矿床模型 |
1.4 技术路线和完成工作量 |
1.4.1 技术路线 |
1.4.2 完成的工作量 |
1.5 取得认识和主要进展 |
2 区域成矿背景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3 岩浆岩 |
2.4 地质演化历史 |
2.5 矿产 |
3 富碱斑岩成因 |
3.1 岩石学和岩相学特征 |
3.1.1 马厂箐富碱斑岩 |
3.1.2 北衙富碱斑岩 |
3.2 样品测试和分析方法 |
3.2.1 LA-ICP-MS锆石U-Pb定年 |
3.2.2 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 |
3.3 测试分析结果 |
3.3.1 锆石LA-ICP-MS定年 |
3.3.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4 岩浆源区和形成机制 |
3.4.1 马厂箐斑岩 |
3.4.2 北衙斑岩 |
4 典型矿床地质 |
4.1 马厂箐铜钼金矿床 |
4.1.1 矿床特征 |
4.1.2 矿体特征 |
4.1.3 矿石特征 |
4.1.4 蚀变分带 |
4.1.5 成矿期和成矿阶段的划分 |
4.2 北衙金多金属矿床 |
4.2.1 矿床特征 |
4.2.2 矿体特征 |
4.2.3 矿石特征 |
4.2.4 蚀变分带 |
4.2.5 成矿期和成矿阶段的划分 |
5 矿床地球化学 |
5.1 分析测试方法 |
5.1.1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5.1.2 流体包裹体群体成分分析 |
5.1.3 氢氧同位素 |
5.1.4 铁同位素 |
5.1.5 铜同位素 |
5.2 马厂箐成矿流体特征 |
5.2.1 矿化脉体特征 |
5.2.2 流体包裹体分析 |
5.2.3 流体包裹体成分 |
5.2.4 氢氧同位素组成 |
5.2.5 成矿流体的演化与成矿意义 |
5.3 北衙成矿流体特征 |
5.3.1 矿化脉体特征 |
5.3.2 流体包裹体分析 |
5.4 铜同位素组成 |
5.4.1 测试结果 |
5.4.2 Cu的来源 |
5.4.3 流体演化过程中Cu的分馏 |
5.5 铁同位素组成 |
5.5.1 样品特征和采样位置 |
5.5.2 矿物及全岩中Fe同位素成分特征 |
5.5.3 同位素组成对Fe来源的指示 |
6 成矿模式 |
6.1 马厂箐铜钼金矿床 |
6.1.1 矿化特征 |
6.1.2 成矿流体 |
6.1.3 物质来源 |
6.1.4 成矿时代 |
6.1.5 构造对矿体的控制 |
6.1.6 矿床成矿模式 |
6.2 北衙金多金属矿床 |
6.2.1 矿化特征 |
6.2.2 成矿流体 |
6.2.3 物质来源 |
6.2.4 成矿时代 |
6.2.5 构造对矿体的控制 |
6.2.6 矿床成矿模式 |
6.3 北衙矿与马厂箐矿床对比 |
7 结论 |
7.1 主要认识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试论青藏高原始新世—渐新世界限的地质事件及大地构造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甘孜-理塘金成矿带构造活动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制约[J]. 张丽婷,袁万明,李娜,郇伟静,张静,王庆飞,龚庆杰. 岩石学报, 2015(11)
- [2]西藏班—怒成矿带西段多龙矿集区铜金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D]. 孙振明. 吉林大学, 2015(08)
- [3]利用接收函数和噪声面波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地震各向异性[D]. 王琼.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5(11)
- [4]南海扩张及华南沿海地貌和系演化:来自台湾新生代地层记录[D]. 兰青.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5(10)
- [5]滇西腾-梁锡矿带中-新生代岩浆岩演化与成矿关系研究[D]. 曹华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10)
- [6]缅甸伊洛瓦底盆地构造演化及层序地层学研究[D]. 袁书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10)
- [7]青海省东昆仑造山带火成岩岩石构造组合与构造演化[D]. 祁生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10)
- [8]西藏扎西康锑硫盐多金属矿床成矿机制与区域成矿潜力评价[D]. 李关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10)
- [9]关中盆地地热资源赋存特征及成因模式研究[D]. 孙红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10)
- [10]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成矿带典型矿床成矿模式[D]. 孙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