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与庐山佛教的关系

陶渊明与庐山佛教的关系

一、陶渊明与庐山佛教之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蔡静[1](2020)在《庐山历代山水诗的生态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化,人类在享受到充沛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遭受到了自然的频频报复。在这种背景下,如何重新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如何重新界定人类在世界之中的地位,成为文化界的一项紧迫的课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生态美学思想应运而生。生态美学思想强调改变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鼓励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庐山是我国的一大名山,它风景秀丽且文化厚重,因此吸引了古今无数文人登临,并留下了大量的辉煌诗篇。但是,就目前而言,罕有以生态美学视角对庐山山水诗进行研究的学术文献。本文的研究恰好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起到补足作用。本文采取文献综述法、概念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从生态美学角度重新定义庐山历代山水诗的价值。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第一,阐述生态美学领域的基本理论,主要介绍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和生态美学的内涵与意义。第二,概述中国山水情怀与山水诗的发端,从而了解中国山水诗歌的特质,由此能够从更宏大的视角审视庐山山水诗。第三,分析庐山历代山水诗的概况以及庐山历代山水诗的生态意识。生态意识和生态美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生态意识是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新的价值观,它是一种观念产物。而生态美学则更强调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现状研究。第四,以庐山历代山水诗作品为具体对象,探究庐山山水诗所展现出的生态美学思想。本文的结论是,庐山历代山水诗不仅具备较高的文学价值以及深厚的人生哲学,同时也具备一定的生态美学意识。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让更多的读者对庐山历代山水诗的美学价值有崭新的认识,同时也希望能够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定的贡献。

符佳[2](2020)在《地域视野下的唐五代涉赣诗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唐五代涉赣诗作为唐五代时期江西地域文学发展程度的一种直观反馈,彰显出江西地域文学的水平与价值。唐五代涉赣诗是指诗歌内容涉及江西事物的诗歌,诗歌内容主要包含了江西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有道是,地域是文学的根基,文学是地域的观照,二者相辅相成,彼此影响。因此,涉赣诗是扎根于江西土壤而生成的诗歌,蕴含着江西地域文化基因,成为江西地域文学的一种载体。本论文采用文学地理学的相关理论来研究唐五代涉赣诗,从地域视角来探讨江西地区与涉赣诗之间的关系。论述涉赣诗歌的江西地域特征,呈现唐五代涉赣诗的整体发展面貌。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概述唐五代涉赣诗的发展历程。本章分作五节,将唐五代分为五个时间分期,梳理和阐述了涉赣诗的发展经历了起步——生长——高峰——平缓——衰落这五个阶段的表现特征。初盛唐时期的涉赣诗主要是靠非江西籍诗人引导发展,中晚唐及五代,涉赣诗则有江西籍诗人和非江西籍诗人共同发力,促使涉赣诗蓬勃发展。并且涉赣诗人沿赣粤通道而建设的一条唐诗之路,对唐五代涉赣诗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影响。第二章,探究唐五代涉赣诗在江西地区的空间分布情况。本章分作四节,以涉赣诗中提及的江西地名为依据,对江西各州、各县以及境内景观,进行相关的分类和统计。考察涉赣诗的分布规律,反映了江西内部发展不均衡。并且发掘出唐五代涉赣诗在江西地域上形成的两条空间线路,呈现了涉赣诗的地理空间格局。第三章,分析唐五代涉赣诗的主题类型。本章分作三节,主要以唐五代涉赣诗创作的主题为论述重点。将唐五代涉赣诗按照主题内容分为游览诗作、送别诗作、行旅诗作这三大类别。结合江西的地域文化和景观资源,对唐五代涉赣诗歌内容进行分析,体现涉赣诗蕴含的江西特质,表明涉赣诗歌与江西地域文化的有机统一。第四章,分析唐五代涉赣诗的江西意象。本章分作三节,主要以唐五代涉赣诗歌内容里的江西意象进行探讨。江西意象指具备江西地域因子的意象,分为自然山水、历史人物、地产植物这三类意象。结合江西地域特色,分析这些江西意象中寄寓的思想情感,显露出唐五代涉赣诗的艺术魅力。

饶彬彬[3](2020)在《庐山市温泉镇区旅游开发探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的一种,广受欢迎。旅游业因其关联性强、覆盖面广,在带动其他行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人民就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旅游业的这些优势能够成为带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力之一。旅游特色小镇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求。这种新的旅游业态对于传承历史文化、刺激消费需求、加快农民增收、优化产业结构、农业供给侧改革、改善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以庐山市温泉镇旅游为研究对象,全面深入分析温泉镇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有针对性提出温泉镇旅游开发的基本构想和解决方案。通过文献资料查阅分析、实地调查研究、定性研究分析等方式,对温泉镇旅游资源开发情况进行研究,从当地旅游的政策和措施入手,参考温泉镇旅游开发相关资料,并查阅国家、省市现阶段对促进旅游特色小镇的政策和措施,探索提出温泉镇旅游开发的初步策划方案,为促进当地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一定参考。研究结果如下:首先,梳理和分析温泉镇资源的基本情况。通过研读旅游特色小镇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旅游小镇的发展趋势、发展模式、发展结构等方面为温泉镇旅游的旅游规划建设提供实质性的指导意见;其次,以庐山温泉镇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温泉镇旅游的优势有: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气息丰富、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地理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劣势是景观基础薄弱、配套设施不全、品牌营销陈旧、管理方式滞后、旅游产品单一、市场定位不清晰。最后,针对温泉镇区旅游上位规划及开发案例分析、项目发展目标及市场定位、旅游开发战略,结合温泉镇旅游资源实际分别从旅游产品开发、形象营销策划、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温泉镇旅游资源开发的策划见解。具体方案为:强化资源生态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从着眼总体,完善规划设计,发挥特长,培育支柱产业;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更新理念,创立充满活力的机制体制。充分挖掘彰显特色的田园诗歌文化、宗教文化、杏林文化、休闲文化、茶文化等传统文化进行旅游产品开发;提高温泉镇旅游专业人才服务质量,强化品牌意识;提高庐山温泉镇旅游服务人才整体素质,加大庐山温泉镇旅游品牌宣传营销力度。

焦骏峰[4](2020)在《庐山东林寺现代净土文化》文中指出“庐山东林寺”始建于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之手,她是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祥地。由此,慧远大师所创立的净宗一派,传承一千六百多年,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尤其在现代社会中,净土宗所提倡的“念佛法门”颇为流行,广为传播,可所谓在佛教八大宗派中,净土宗“念佛法门”巨星璀璨,灵光独耀。作为中国,乃至世界公认的净土宗祖庭“庐山东林寺”,在快节奏与充满竞争现代社会中,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它所形成独特的净宗文化,如何发挥着积极作用去调和处于多变的现代人类?净宗文化,它又有何魅力吸引着现代社会大众的目光?要想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不得不追溯到净土宗祖庭“庐山东林寺”,这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缘起。论文以现代净土文化发祥地“庐山东林寺”为中心展开论述,本文先从历史去探讨净宗文化的发源以及东林寺千年历史的变迁。在第三章中,深入地研究东林寺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以及它所形成的净土文化通过怎样的方式去适应现代社会,又是如何影响现代人类?尤其在第四章中,祖庭“庐山东林寺”是如何进行一种现代性转化?会着重在东林寺文物胜迹与现代寺院建筑风格艺术上去体现。后面的章节会依次探讨,东林寺所具有独特的现代净土道风、现代僧团建设、现代佛事活动,现代寺院管理、对现代人类临终关怀、民间慈善行谊、弘法教化,国内外净宗文化的弘扬与交流,践行“人间净土”,构建和谐社会等系列活动,集中展示东林寺在现代社会中,与时代发展的同步性。因此,对庐山东林寺的考察对于研究与挖掘净土宗文化、人文特点以及对现代社会影响,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胡亚琦[5](2020)在《东晋士僧交往与文学创作》文中研究说明汉末统一的帝国解体,儒家思想虽仍是国家正统意识形态,但随着帝国的解体和经学的衰落,其对社会的支配作用削弱。谶纬经学导致有神论泛滥,本土道教逐渐形成,外来佛教也趁机而兴,但均未得到士人阶层的普遍认可。与此同时,以探讨名实问题和品评人物为核心的“名理之学”在士人阶层兴起。魏晋初,士人进一步探求“名理”的本质,以适应社会的新发展,玄学由此而生。随后,西晋短暂的统一,儒学并未复兴。永嘉衣冠南渡,东晋政权建立,士人一方面继续从玄学中寻找思想支撑,另一方面又对其产生怀疑。恰于此时,佛教东传的声势逐渐浩大起来,避难渡江南下的僧人,带来的佛学般若思想与玄学既相契合,又更具思辨性,令彷徨无助的东晋士人耳目一新。东晋前期和中期,佛教有意识地向玄学及士人阶层靠拢,士僧交往迅速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会风尚。东晋后期,随着玄学的衰微和儒学的复兴,佛教又有意识地向儒学靠拢。士僧交往这一社会风尚始终贯穿了整个东晋社会,并对东晋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僧人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其交往必然会受到各种原有社会因素的影响,故而东晋文学创作对士僧交往也产生了同样巨大的反作用力。本文通过对文献记载的东晋士僧交往的史实和东晋文学作品的细致梳理,探究东晋士僧交往及其与文学创作之间双向互动的关系。本文由绪论、三章正文及结语组成。绪论主要界定了题目中“士”和“东晋”的具体含义及范围;阐述了研究思路、方法和研究价值及意义;分别从“东晋佛教史及佛教人物研究”“东晋士族与佛教关系研究”和“东晋佛教与文学关系研究”三个方面,梳理了目前学界对东晋士僧交往与文学创作关系的研究现状。第一章探讨东晋士僧交往的类型、演变及特征。首先,依据交往的内容、性质及目的,将东晋士僧交往分为“玄学交往”“文学交往”“佛教交往”和“利益交往”四种类型。其次,就东晋士僧交往的演变规律而言,以穆帝永和九年(353)的兰亭集会为标志,将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东晋建立至穆帝永和八年(317-352)时间较短,几乎是延续了西晋时期士僧交往的类型和特征;第二阶段是穆帝永和九年至恭帝末(353-420),时间相对较长,是东晋士僧交的典型阶段。再次,总体看来,东晋士僧交往呈现出“士人主导”和“自由化”两个主要特征。最后,从政治时局、经济基础和思想学术三方面入手,剖析士僧交往演变及其特征形成的原因。第二章探究东晋士僧交往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主要从文学创作内容、艺术风格、创作技巧和译经文学观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士僧交往促使东晋文学创作内容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山水诗的生成、佛理论辩文的兴起和宣佛志怪小说的涌现。第二,士僧交往促使东晋文学平和淡雅文风和清净空寂意蕴的形成。第三,士僧交往对东晋文学创作技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韵散结合文体的出现、论说文技巧的丰富和佛教典故的运用三个方面。第四,随着译经活动日益兴盛,士僧交往对僧人译经文学观的形成和变化产生了影响,分别表现在道安、鸠摩罗什和慧远三人的译经文学观中。第三章主要探究东晋文学创作对士僧交往活动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前期文学创作对士僧交往的抒写和传播,对后期士僧交往具有指导意义;第二,文学创作促使士僧的文学观念与交往观念日益融合,推动了士僧交往活动的进行;第三,东晋士僧交往的文学化;第四,东晋士僧交往的范式意义。结语:士僧交往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是一个较大的论题,从东晋起,几乎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史。本文论述的时间范围仅限于,作为士僧交往这一文化现象开端的东晋时期,且尚不完善。东晋以降,南朝时期士僧交往的规模更大、类型与内容更加丰富,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更加深入,声律和变文皆酝酿于此阶段中;唐宋时期僧人与士人的关系更加密切,且出现了“诗僧”这一特殊的文化群体;元明清时期佛教传播虽呈现出整体的衰落趋势,但士僧交往对文学的影响并未减弱,尤其体现在词、戏剧、章回体小说等新兴文体中。故而,笔者认为可以将此作为拓展研究的方向。

蔡彦峰[6](2020)在《佛教与陶渊明《形影神》组诗的写作及其生命观》文中认为陶渊明的《形影神》组诗以形、影、神代表生命的不同层次,以诗歌艺术形式对其生命观进行了哲学阐述,包含陶渊明对神、自然等观念与生命关系的深入思考。因此现代的研究者注意将这组诗与魏晋思想联系起来分析,尤以陈寅恪、逯钦立两位先生为代表。陈寅恪认为《形影神》组诗是陶渊明从魏晋玄学"旧自然"说发展出"新自然"说的体现,逯钦立则以为《形影神》是陶渊明针对慧远"形尽神不灭"的佛教思想而发的。但是这两家对陶渊明《形影神》组诗与佛教的复杂关系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深入的分析。陶渊明虽然不信奉佛教,但是慧远"形尽神不灭"及其由此建立的佛教生命观影响很广,这却是激发陶渊明系统思考自己的生命观的契机。以往研究,比较注重从灵魂、精神等来分析慧远的"形尽神不灭",而将陶渊明的"神辨自然"视为对慧远的直接批判,但是这既未准确理解慧远"神"的性质,也没有把握陶渊明"神辨自然"的真意。慧远的"神"是本体之义,陶渊明接受慧远形、影、神的范畴,但将"神"由本体发展为境界形态,由此建构其任自然的哲学观和生命观,体现了陶渊明在个体生命体验基础上对魏晋思潮的发展。

陈方[7](2019)在《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文中指出庐山自东晋慧远法师起,就成为南方的佛教中心之一,其中蕴含的佛教文学作品在整个中国佛教文学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僧人群体的文学创作来看慧远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外部层次上具有佛经科文三分结构的特点,还运用了汉译佛典的“格义”之法进行诗文创作,并在诗文的意境上展现出“象境—神境—化境”的三个阶段。教团成员的佛教文学作品,也在导师的影响下呈现出对“象”“神”的重视、对三教的融通。除慧远外,东晋南朝时期的庐山僧人,以竺道生最有代表性,他的佛性理论使文学创作加深了对心性的思考、促进了南朝文学灵感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其语言观也促使文学理论对语言的讨论主题从工具论转变至本体论。至隋唐五代,庐山僧人数量激增,庐山佛教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与文化优势,与文学的关系更加紧密,文人的加入也使庐山的文学活动兴盛起来。中唐至五代的庐山出现了大量诗僧,他们在作品中运用了黯然衰残的景物意象,表达孤独飘零的情思意绪,同时也对当时流行的禅宗思想有深刻的阐说。从教外文人的佛教文学创作来看。陶渊明、谢灵运与白居易是晋唐庐山佛教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位诗人。陶渊明作为在佛教传入中国前期的深受儒道思想浸染的文人,他对佛教的运用主要是在词汇层面,对佛教的接纳主要还是在佛教与儒道的相通之处。谢灵运倾心佛教,他的山水诗具有与佛经近似的体制模式;其佛学思想深受慧远、竺道生影响,他不仅将庐山净土文学中的净土图景搬入诗中,还将竺道生的佛学理念运用于文学创作。白居易与庐山的因缘从他被贬江州开始,洪州禅成为对白居易影响最大的禅学思想之一。洪州禅不仅使白居易在文学创作上注重心性的阐发、在创作上形成平俗浅近之美,也在生活心态上使其形成了体宁心恬的审美境界。在僧传、传说等文献建构起庐山的神圣空间后,诗僧与文人对其展开了热情的歌颂:僧人通过运用显圣意象,延展了神圣空间的书写范围,并在其中表达了自己对圣哲先贤的崇敬之情与招隐世俗的希冀之情;世俗文人赞叹佛法的神秘灵异,向往清幽静谧的方外世界,心念世俗却高喊归隐,将神圣空间作为洗涤心灵的净化场所,于其间参悟真谛。总体来看,晋唐阶段的庐山佛教文学,其审美主体的总体创作水平呈普遍上升的趋势;佛教文学作品具有佛学思想与时俱进、写作内容日益丰富、创作手法逐渐精进三个方面的特点。

丁良艳[8](2019)在《宋以前佛教西方净土思想与文学》文中认为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梳理宋代以前西方净土思想及文学表现。在厘清西方净土思想在宋以前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脉络及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其文学性的表现内容及表现形态。作为汉地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净土思想一直是佛教研究当中所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净土思想作为佛教最具有宗教性特征的内容,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虽然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在很多具体的层面上依然众说纷纭。从佛教思想的角度来看,西方净土思想依然有大量的内容值得更深一步的挖掘和探讨。尤其是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以神话材料为基础的文学人类学等新学科的兴起,也给宗教诠释学带来了全新的方法论突破。佛教西方净土思想内容体系中所包含的宗教神话信息,其神话背后所关涉的原型心理特质,以及佛教净土思想传入汉地的思想史脉络,将是本论文所重点关注和探讨的内容。基于此,本论文以时间为线索,分章节探讨西方净土思想传入汉地之前的思想渊源,传入初期汉地的宗教思想环境,以及在宋代以前各个历史阶段的不同传播情况。包括西方净土思想在汉魏两晋时期的阐释,在南北朝时期的阐释,以及在隋唐五代时期的阐释。以思想义理层面的论述为基础,本论文关注的另一个重要论题是西方净土文学。佛教与文学的密切关系早已经成为当今文学研究中的显学,尤其是禅宗思想、佛教的变文、俗讲等形式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刻影响等,都成为今天佛教文学研究当中的重点内容。以佛教西方净土思想为对象的文学研究,是佛教文学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现有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明清时期的净土诗歌等内容上,对晋唐佛教净土文学的关注并不明显。因此,在探讨晋唐时期的净土文学方面,本文选取了各个历史阶段最突出的净土文学内容,包括魏晋时期以“念佛三昧”为主题的文学创作,南北朝时期的净土僧传叙事作品,隋唐五代时期涉及西方净土意象的文人诗歌和传奇小说中的西方净土内容,从该四个方面契入对西方净土文学的研究,关注西方净土思想进入文学创作当中所表现出的诗学审美及叙事特征,并尝试把握西方净土文学创作当中所体现出的以象为本、注重虚静的诗学理念,创作者及信仰者针对死亡问题的深层心理焦虑及其象征化表达,以及作品中的受西方净土思想影响而产生的美轮美奂、崇高庄严的彼岸意象。

陈燕婷[9](2019)在《器物的制名 ——以杖为例》文中认为杖,时常以“搀扶物”的名义出现在人类的视线中,它的原初之“名”具有的内涵逐渐模糊。杖在“用”的过程中不断生发出的“新名”所具有的功能与象征意义一直处于动态的变化中,各种思想的融合更是让杖呈现出复杂的文化态势。本文从儒家“名”论思想的背景出发,结合用杖礼仪、墓葬出土实物、执杖者等,对杖进行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第一章,以孔子的“六尺之杖”引入杖与“名”、“礼”关系的思考。通过梳理荀子的“名”论思想,明确杖的功能与象征意义所指涉的范围:对礼制秩序的维护、约定俗成的认知、对人(志)的关注。第二章,以杖为研究重点,探究其对儒家礼制秩序的维护。包括三个方面:一,“扶老”之杖的“尊老”体现出长幼有序;二,丧礼仪式中“扶病”之杖的“饰哀”体现出事亲之道;三,丧服制度中“杖期、不杖期”等严格的用杖规定,体现出对血缘亲疏、父系家长、男尊女卑等社会秩序的维护。第三章,探究墓室陪葬与民间信仰中用杖。第四章,以文人执杖为切入点,结合其生平履历等阐述杖与人之间的关系。文人归隐、畅游甚至是审美、雅趣等无疑为杖注入更多文人情怀,从而使杖最终成为构建文人身份的标榜之物。总之,本文通过“名”(文化内涵、象征意义等)、实(杖)、用(外部因素)三者之间的互动考察,确证杖在礼仪、信仰、文人生活等不同文化活动中产生艺术功用与艺术意蕴的过程。杖从载礼、升仙的致用之物到言志、咏怀的雅趣清玩,已经不是单纯的实用工具。在文人执杖的推动下,杖成为需要工艺刻画、审美注视和艺术解读的艺术造物。而这无疑丰富和发展了“杖”在儒家思想体系中获得的原初之“名”,为其增添了艺术纬度。

蔡丹君[10](2019)在《莲社故事文、图与《陶渊明集》之编纂》文中提出东晋庐山慧远立莲社之传说在五代以后颇为盛行,北宋时出现了该主题的绘画高潮。受此影响,从元代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开始,莲社故事经绘画艺术、文学叙事两条途径正式进入《陶渊明集》中。明清多种陶集序跋、注语对莲社故事持否定态度,极力撇清陶渊明与佛教之关联。这与当时的莲社主题绘画相呼应,是同一社会思潮的反映。至清代,陶澍刊《陶靖节先生集》十卷本时将《莲社高贤传》之《陶潜传》置于"附录杂识",并把它作为考订陶渊明年谱的证据。莲社故事之图、文曾相互渗透,且都影响过陶集的编纂,导致它在编次、注释和年谱上发生了一些细节的变化,影响了人们对陶渊明生平、思想的理解。

二、陶渊明与庐山佛教之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陶渊明与庐山佛教之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庐山历代山水诗的生态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
        1.3.2 国外研究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点
2 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和生态美学思想
    2.1 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2.2 生态美学思想
        2.2.1 生态美学思想的内涵
        2.2.2 生态美学思想的意义
3 中国古人的山水情怀和山水诗的发端
    3.1 中国古人的山水情怀
    3.2 中国山水诗的发展历程
4 庐山历代山水诗的生态意识
    4.1 庐山历代山水诗概况
        4.1.1 庐山的基本概况
        4.1.2 庐山山水诗的创作概况
    4.2 庐山历代山水诗中的生态意识
        4.2.1 生态意识的概念
        4.2.2 庐山山水诗中的生态意识表现
5 庐山历代山水诗的生态美学
    5.1 庐山历代山水诗的生态美学
    5.2 庐山历代山水诗人的生态美学呈现
        5.2.1 天地大美
        5.2.2 物我为一
        5.2.3 万物平等
        5.2.4 安放身心
6 庐山历代山水诗的生态美学的现代启示
    6.1 尊重自然,敬畏自然
    6.2 陶醉自然,欣赏自然
    6.3 友好自然,保护自然
    6.4 道法自然,观照自然
7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地域视野下的唐五代涉赣诗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唐五代涉赣诗分期概述
    第一节 初唐时期涉赣诗
    第二节 盛唐时期涉赣诗
    第三节 中唐时期涉赣诗
    第四节 晚唐时期涉赣诗
    第五节 五代时期涉赣诗
第二章 唐五代涉赣诗的空间分布
    第一节 唐五代涉赣诗各州分布
    第二节 唐五代涉赣诗各县分布
    第三节 唐五代涉赣诗景观分布
    第四节 唐五代涉赣诗所呈现的两条空间线路
第三章 唐五代涉赣诗的主题类型
    第一节 唐五代涉赣诗中的游览作品
    第二节 唐五代涉赣诗中的送别作品
    第三节 唐五代涉赣诗中的行旅作品
第四章 唐五代涉赣诗的江西意象
    第一节 自然山水类意象
    第二节 历史人物类意象
    第三节 地产植物类意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3)庐山市温泉镇区旅游开发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旅游小镇发展趋势
        (二)旅游小镇发展前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三、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
        (一)旅游特色小镇的概念
        (二)旅游特色小镇开发研究
第2章 庐山市温泉镇区旅游开发现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庐山市温泉镇基本情况
        (一)温泉镇地理位置
        (二)温泉镇自然条件
        (三)温泉镇交通状况
        (四)温泉镇经济产业现状
    二、庐山市温泉镇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一)庐山市温泉镇旅游资源分类情况
        (二)庐山市温泉镇旅游景点分布情况
        (三)庐山市温泉镇区旅游开发建设情况
    三、庐山市温泉镇旅游开发优势
        (一)我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二)江西省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
        (三)庐山市旅游业发展迅速
        (四)庐山市温泉镇旅游发展优势
    四、庐山市温泉镇区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建设与庐山风景区环境保护协调的问题
        (二)处理好东林大佛景区、东林古镇与镇区的关系
        (三)庐山温泉镇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四)温泉镇旅游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五)温泉镇旅游产业链不健全
第3章 庐山市温泉镇区旅游开发的总体思路
    一、加强生态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着眼总体,完善规划设计
        (二)发挥特长,培育支柱产业
        (三)强化整治,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
        (四)继承发扬,创建文化生态环境
        (五)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六)更新理念,创立充满活力的机制体制
    二、充分挖掘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
        (一)田园诗歌文化
        (二)佛教文化
        (三)道教文化
        (四)杏林文化
        (五)休闲文化
        (六)茶文化
    三、提高温泉镇专业人才服务质量,强化品牌意识
        (一)提高庐山温泉镇旅游服务人才整体素质
        (二)加强庐山温泉镇旅游品牌宣传营销力度
第4章 庐山市温泉镇区旅游开发的目标、定位与布局
    一、庐山市温泉镇区旅游发展目标及市场定位
        (一)庐山市温泉镇区旅游总体定位与发展规模
        (二)庐山市温泉镇区旅游市场定位
    二、庐山市温泉镇规划分析
        (一)庐山总体规划中的温泉镇
        (二)庐山市总体规划
        (三)温泉镇总体规划(2004-2030)
    三、庐山市温泉镇区旅游开发总体设计
        (一)温泉镇区旅游开发理念
        (二)温泉镇区旅游总体开发空间结构
        (三)温泉镇区旅游开发空间结构
        (四)温泉镇区旅游开发功能分区
第5章 庐山市温泉镇区旅游产品开发
    一、旅游产品开发案例分析
        (一)温泉开发案例
        (二)宗教城镇开发案例——暹粒
        (三)案例启示
    二、庐山市温泉镇区旅游产品开发
        (一)东林大佛、佛文化旅游景区
        (二)生态健康养生区
        (三)大众休闲娱乐区
        (四)艺术养心生活区
        (五)温泉度假区——温泉度假之旅
第6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4)庐山东林寺现代净土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状况
        1.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2 文献综述
第2章 庐山东林寺的历史
    2.1 东林寺的历史沧桑
    2.2 历代名僧与东林寺
        2.2.1 莲宗初祖—慧远大师
        2.2.2 西林鼻祖—慧永大师
        2.2.3 东方释迦—智者大师
        2.2.4 日本高僧—澄圆大师
        2.2.5 六次东渡—鉴真大师
        2.2.6 明代高僧—憨山德清
        2.2.7 临济宗师—释常总
        2.2.8 禅宗泰斗—虚云大师
    2.3 历代名士与东林寺
        2.3.1 桃源中人—陶渊明
        2.3.2 丹元道人—陆修静
        2.3.3 脱去青衫便是僧—白居易
        2.3.4 民族英雄—岳飞
        2.3.5 阳明心学—王守仁
        2.3.6 向往东林寻莲社—陆游
        2.3.7 护持东林道风—崔黯
        2.3.8 维新领袖—康有为
        2.3.9 佛教领袖-赵朴初
第3章 东林寺与现代社会
    3.1 现代社会信仰的缺失
    3.2 构建现代人类心灵的一片净土
        3.2.1 净土宗文化的流变及对现代人的影响
        3.2.2 净土法门之特色与现代人修行
第4章 净土宗文化的外化—东林寺现代建筑与造像
    4.1 东林祖庭的建筑布局与特征
    4.2 东林祖庭的文物胜迹与景观艺术
    4.3 东林大佛
        4.3.1 顺天应人—启建东林大佛
        4.3.2 启建大佛的助缘与艰辛过程
        4.3.3 大佛造像的意义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4.4 东林净土苑
        4.4.1 东林净土苑的建筑布局与造像壁画风格
        4.4.2 东林净土苑是现代净土文化荟萃与结晶
第5章 现代东林道风
    5.1 东林寺现代伽蓝僧团
    5.2 东林寺现代佛事活动
        5.2.1 东林寺的佛七与闭关
        5.2.2 东林寺的往生助念与临终关怀
        5.2.3 东林寺的慈护与放生
    5.3 东林寺义工精神
第6章 现代东林寺方丈对净土文化的弘扬与贡献
    6.1 中兴之师—果一上人
        6.1.1 果一上人的出家因缘
        6.1.2 重光祖庭,振锡东林
        6.1.3 勤俭苦修,佛门楷模
    6.2 正法传续—传印法师
    6.3 继往开来—大安法师
第7章 践行“人间净土”开创现代净土文化传播的新局面
    7.1 东林寺现代净土文化传播机构设置
        7.1.1 《净土》杂志的创办
        7.1.2 开办净土研习班与网络班
        7.1.3 东林印制部与佛艺研究所
        7.1.4 视听部与发行部
        7.1.5 文宣部与网络部
        7.1.6 净宗文化研究所
    7.2 净土文化佛学夏令营
    7.3 民间慈善行谊,弘扬净土精神
    7.4 净土文化交流
    7.5 东林寺现代净土文化所表现出的意义与价值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东晋士僧交往与文学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
        一、东晋佛教史及佛教人物研究
        二、东晋士族与佛教关系研究
        三、东晋佛教与文学关系研究
    第二节 研究价值及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东晋士僧交往的类型、演变及特征
    第一节 东晋士僧交往的类型
        一、玄学交往
        二、文学交往
        三、佛教交往
        四、利益交往
        五、小结
    第二节 东晋士僧交往的演变及特征
        一、东晋士僧交往的演变
        二、东晋士僧交往的特征
    第三节 东晋士僧交往演变的原因
        一、东晋初动荡不安的时局
        二、充足殷实的经济基础
        三、浓厚自由的思想氛围
第二章 东晋士僧交往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东晋士僧交往对文学创作内容的影响
        一、士僧交往与山水诗的生成
        二、反佛与护法论辩文的兴起
        三、宣佛志怪小说的涌现
    第二节 东晋士僧交往对文学艺术风格的影响
        一、平和淡雅的文风
        二、清净空寂的意蕴
    第三节 东晋士僧交往对文学创作技巧的影响
        一、韵散结合文体的出现
        二、论说文技巧的丰富
        三、佛教典故的运用
    第四节 东晋士僧交往对译经文学观的影响
        一、道安的译经文学观
        二、鸠摩罗什的译经文学观
        三、慧远的译经文学观
第三章 文学创作对东晋士僧交往的影响
    第一节 文学创作对士僧交往活动的指导意义
    第二节 文学创作对士僧交往活动的推动
    第三节 东晋士僧交往的文学化
    第四节 东晋士僧交往的范式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东晋士僧交往表
附录二 东晋士僧交往直接产生的士人文学作品表
附录三 东晋士僧交往直接产生的僧人文学作品表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6)佛教与陶渊明《形影神》组诗的写作及其生命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 陶渊明与慧远庐山佛教的关系
二 慧远“神不灭”论与陶渊明《形影神》的写作缘起
三 陶渊明《形影神》对慧远形神范畴的发展及其哲学内涵

(7)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成果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上编
    第一章 慧远教团研究
        第一节 庐山慧远教团及作品疏证
        一、“教团”界定与研究现状
        二、慧远教团成员考证
        三、作品考证
        第二节 慧远的佛教文学创作
        一、科文特色的三分结构
        二、融会贯通的“格义”之法
        三、净土像化与境界三阶
        第三节 教团其它成员的文学创作
        一、宗炳:味象观道
        二、刘遗民:观照具“象”
        三、王齐之:舍象重神
        四、周续之、雷次宗、王谧:格义融通
    第二章 南朝庐山僧人与佛教文学
        第一节 众僧疏证
        一、刘宋僧人
        二、齐僧人
        三、梁僧人
        四、陈僧人
        第二节 南朝庐山佛学
        一、南朝庐山佛学的特点
        二、竺道生的佛学主张
        第三节 南朝庐山佛学对文学的启发
        一、涅盘学的兴起与心性思想在文学中的体现
        二、顿悟成佛与灵感的生发
        三、对语言功能的重视——言意鱼筌的内在思路
    第三章 隋唐五代庐山僧人与文学
        第一节 隋唐五代庐山僧人考辨
        一、隋代僧人
        二、唐代僧人
        三、五代僧人
        第二节 隋唐五代庐山佛教
        一、以庐山的地理与文化优势为背景
        二、与世俗关系密切
        三、佛学思想有继承有邅转
        四、结社活动兴盛
        第三节 唐五代庐山诗僧与僧诗
        一、唐五代庐山诗僧
        二、唐五代庐山僧诗
    第四章 庐山神圣空间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神圣空间
        一、神圣空间的形态
        二、庐山神圣空间的建构
        第二节 文学书写
        一、从山林圣像到生命的圣化——神圣空间的扩展
        二、显圣意象的灵活运用——神圣空间的塑造方式
        三、神圣空间中的情思意绪
下编
    第五章 陶渊明诗文的佛学意蕴辨析
        第一节 陶渊明与佛教的渊源
        一、家族渊源
        二、陶渊明的佛教交游
        第二节 陶渊明诗文中的佛理
        一、佛教语汇的引用与演绎
        二、与佛教哲学思想的矛盾之处
        第三节 佛理外衣下的儒道内核
        一、顺其自然的生命情调和宇宙意识
        二、追求自由的道德理想与人生态度
    第六章 谢灵运的佛教文学创作
        第一节 谢灵运的佛教因缘
        一、家族因素
        二、谢灵运与佛教的交集
        三、情系庐山
        第二节 谢灵运诗文的佛学色彩
        一、佛经体制与谢灵运诗歌的写作程式
        二、净土思想与文学创作
        三、《与诸道人辨宗论》与谢灵运的创作观念
    第七章 洪州禅与白居易的生活美学
        第一节 白居易与庐山的因缘
        一、匡庐便是逃名地
        二、忧喜心忘便是禅——白居易的禅学思想
        第二节 “平常心是道”的生活美学
        一、文学创作:诗意地栖息
        二、生活心态:体宁心恬的审美境界
    第八章 世俗与神圣
        第一节 世俗笔下的庐山神圣空间
        一、神秘灵异的神圣空间
        二、清幽静谧的方外世界
        三、洗涤心灵的净化场所
        四、行禅持律的指引明灯
        第二节 心系世俗与向往神圣
        一、身处神圣心系俗
        二、归隐皈依常流露
        三、热衷入社崇先圣
        四、了悟佛法心亦无
结语
附录1 唐五代庐山禅宗僧人宗系传承表
附录2 晋唐诗词中的庐山佛教文化意象
附录3 东西林寺诗文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8)宋以前佛教西方净土思想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一、论文题目释义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三、研究动机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思路及论文创新
        一、研究综述
        二、研究思路及论文创新
第二章 西方净土思想及其向中土的传播
    第一节 西方净土思想的内容
        一、净土与佛国土、极乐世界
        二、本愿思想与他力法门
        三、生天理想与轮回解脱
        四、净土法门与念佛修持
    第二节 西方净土思想的渊源
        一、阿弥陀佛和西方极乐世界的起源问题
        二、佛教净土思想的思想史探源:基于经验实践的伦理转向
    第三节 西方净土思想的传入
        一、西方净土思想传入前汉地的宗教思想环境
        二、净土经典的传译及本土着述
第三章 西方净土思想在汉魏两晋时期的阐释与文学表现
    第一节 念佛三昧提出的思想背景
        一、佛法东流,禅数先行
        二、玄学思潮与黄老之术
        三、从神通方术转向佛教义学
    第二节 念佛三昧的提出
        一、《般舟三昧经》中的“念佛三昧”
        二、《坐禅三昧经》中的“念佛三昧”
        三、慧远的《念佛三昧诗集序》
    第三节 西方净土思想的两种不同阐释路径:名相化和般若化
        一、名相化和般若化
        二、慧远僧团与鸠摩罗什僧团所传“念佛三昧”之比较
    第四节 念佛经验的诗学表现:僧团文人笔下的“念佛三昧”
        一、以象为本的审美创作
        二、注重虚静的审美意趣
第四章 西方净土思想在南北朝时期的阐释与文学表现
    第一节 西方净土思想在南北朝时期的传播情况
        一、经典的译入:《观无量寿经》和《无量寿经优婆提舍》
        二、南北方的不同传播情况
    第二节 西方净土思想在南北朝时期的涅盘学转向
        一、西方净土思想的地论学渊源
        二、《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的华严倾向与唯识倾向
        三、《大智度论》中般若化的净土思想
        四、昙鸾的“安乐净土义”:信愿持名,往生极乐
        五、净影慧远的“净土义”:法身为本,身土相应
    第三节 西方净土思想与南北朝文学:僧传叙事中净土高僧的形象塑造
        一、情节要素的初步形成
        二、往生异相的三时表现
        三、感梦神话及其深层内涵
第五章 西方净土思想在隋唐五代时期的阐释与文学表现
    第一节 西方净土思想在隋唐五代时期的传播情况
        一、念佛风气的盛行
        二、造像、绘画艺术的发达
        三、抄经的普及
        四、净土社
    第二节 西方净土思想在隋唐时期的成熟
        一、隋唐五代时期传入的涉及西方净土的经典及思想内容
        二、西方净土思想的成熟及理论体系的确立
    第三节 唐代文人诗中的西方净土意象及情感表达
        一、唐诗净土意象指向的往生主题
        二、唐诗净土意象赞咏的光明情境
        三、唐诗净土意象表达的景慕之情
        四、唐诗净土意象蕴含的出尘之思
    第四节 净土史实和文学想象:唐代传奇小说中的西方净土叙事
        一、唐代传奇小说中的西方净土叙事内容及特征
        二、史实与创作:对比唐代净土僧传叙事与传奇小说中的西方净土叙事
        三、作意好奇:叙事学角度分析西方净土叙事中的文学笔法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经籍与古籍
    二、中文论着及译着
    三、学术论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论文成果

(9)器物的制名 ——以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概述
    二、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三、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四、本课题研究不足与本文创新之处
    五、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由孔子“六尺之杖”引发的思考
    第一节 杖与“名”、“礼”之间的关系
        一、释“杖”
        二、器与名不可假人
        三、孔子的“六尺之杖”
    第二节 荀子的制名思想对“名”含义的丰富
        一、“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对“礼”的维护
        二、“稽实定数”与“约定俗成”——制“名”枢要
        三、“道行而志通”——对“人”(志)的关注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杖对儒家礼制秩序的维护
    第一节 扶老:杖与尊老文化
        一、“尚齿”与长幼之序
        二、杖的“尊老”含义
        三、小结
    第二节 扶病:杖与丧葬礼仪
        一、杖以“扶病”
        二、杖以“合礼”
        三、小结
第三章 墓室陪葬与民间信仰中用杖
    第一节 陪葬:杖在墓葬特殊环境中
        一、考古出土杖及杖图概述
        二、墓葬中的青铜杖
        三、墓葬中的木质杖
    第二节 神化:杖与神仙方术
        一、竹杖的特殊意义
        二、传奇的神杖故事
        三、竹杖尸解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杖与文人生活的“居”或“游”
    第一节 携杖而隐
    第二节 田园之志
        一、归园田居
        二、植杖耘籽
        三、小结
    第三节 畅游之志
        一、锵然曳杖声
        二、杖挂百钱游
        三、放杖而笑
    第四节 韵古与雅趣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出处
附录一:五服制度中用杖人物关系表
附录二:考古出土杖及人物执杖图数据统计
附录三:国内各地出土实物杖及人物执杖图一览表
附录四:杖头挂“物”诗一览表(以《全宋诗》为例)

(10)莲社故事文、图与《陶渊明集》之编纂(论文提纲范文)

一、莲社故事进入陶集的艺术路径
二、告别虎溪:明清陶集对莲社故事的讨论
三、莲社故事对陶渊明年谱的影响

四、陶渊明与庐山佛教之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庐山历代山水诗的生态美学研究[D]. 蔡静.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2)
  • [2]地域视野下的唐五代涉赣诗初探[D]. 符佳.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3]庐山市温泉镇区旅游开发探析[D]. 饶彬彬.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4]庐山东林寺现代净土文化[D]. 焦骏峰. 南昌大学, 2020(01)
  • [5]东晋士僧交往与文学创作[D]. 胡亚琦.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8)
  • [6]佛教与陶渊明《形影神》组诗的写作及其生命观[J]. 蔡彦峰. 中国韵文学刊, 2020(02)
  • [7]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D]. 陈方.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8]宋以前佛教西方净土思想与文学[D]. 丁良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9]器物的制名 ——以杖为例[D]. 陈燕婷. 东南大学, 2019(06)
  • [10]莲社故事文、图与《陶渊明集》之编纂[J]. 蔡丹君. 文艺研究, 2019(03)

标签:;  ;  ;  ;  ;  

陶渊明与庐山佛教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