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客车燃油锅炉试制试验情况(论文文献综述)
邱珂[1](2017)在《民国中期公共交通工具及设施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民国时期的公交工具设计与制造是现代交通起源,也是早期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努力。本文从三方面进行研究。其一、研究民国中期,公交工具设计与交通的整体状况。从当时全国交通网线的拓展、铁路公路与桥梁建设状况、民众出行状况、建国方略与交通策略等方面对民国“黄金十年”的交通整体进行概括。其二,研究民国中期,从国外引入的新式公共公交工具的设计变革特点。(1)新式公交工具出现后,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设计特点及现状。(2)由于国内的交通需要和制造特点,国人对其功能和外型进行改造设计。研究这些适用于民众出行的交通工具,为设计及制造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交通工具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其三,民国“黄金十年”新式公交工具的出现,也促进相关交通公交设施的发展。研究交通工具及公交设施对于中国现代都市化的转型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民国中期交通的十年,也是中国近现代交通工具设计高速发展的十年。在国民经济提升和社会改造的共通努力下,中国近现代化交通工具及制造业成绩斐然,并在这十年内逐步被中国大中城市绝大多数民众所接受。“黄金十年”中国民生经济复苏,社会文明的初步发展,所带来国民素质和观念的提高,推动了民众生活与出行方式进程。这个突破具有特别重大意义,在中国社会百年变革中发挥了巨大的文化影响力。民国中期迅猛发展的近现代化交通工具设计制造业,是对输入中国的西洋交通工具的“本土化”改造。同时交通工具设计制造业的“现代化”也使民众的出行方式更为现代化。国人从购买引进和组装改造进口交通工具的过程中不懈的探索,为实现交通工具设计制造的“国产化”和使用“大众化”不断的累积经验。而这种经验是从洋务运动以来,国人根据“中国国情”对近现代交通工具设计的经验探索的经验累积。也因为此,本文依托民国社会整体交通工具发展状况,研究民国中期交通工具设计及设施设计,其主要的宗旨是为中国现代交通工具的设计制造提供了宝贵的历史依据,并为中国的交通工具设计史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陈政[2](2013)在《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及创新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该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铁路运输作为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迅速、便利、经济、环保、安全、运量大、运输成本低、连续性强等优势,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我国铁路从无到有,从国外引进到自主研发,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在中国铁路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技术发展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因素对中国铁路的发展道路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铁路自从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以后,就同中国近现代经济、政治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走过了一段长期艰难曲折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铁路揭开了新的一页,发展速度大大提升,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在经历蒸汽机时代、内燃机和柴油机时代、低速电气化时代后,走向高速铁路时代。2008年8月1日,在北京奥运会前夕,最高运营时速达到350km的京津城际铁路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我国进入高速铁路发展时代,随后武广高铁、郑西高铁、沪宁城际等相继投入运营,预示着高速铁路发展春天的到来。目前,我国的高速铁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列车时速突破300km/h大关,正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前进。简言之,高速铁路是在我国运输供需矛盾紧张的情况下运用而生的,其快速发展离不开行业创新技术的发展。本文用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和历史友好模式来系统研究铁路行业的发展,描绘我国铁路运输业的产业创新系统,分析我国铁路运输业创新影响因素之所在。通过回顾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历史,找到影响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关键事件,通过情景分析得出这些关键事件之间潜在的逻辑关系,建立一个中国铁路运输业技术发展的历史友好模型的理论模型,总结出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主要模式,从而为以后铁路技术发展指导方向,为今后我国铁路运输业的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张涛[3](2013)在《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平台演进机理及提升路径研究》文中指出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制造规模居世界第五位。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在装备制造业占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其他制造业发展的基础,而且与国民经济的其他行业关联性很强。我国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产业技术开发虽然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应该承认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不小差距。要改变这种局面,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就要做好技术能力的提升,加快自主创新的实现,从而增强我国装备制造企业的竞争力。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平台演进模型,揭示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平台演进机理,深入探索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平台提升的路径,来充分挖掘和利用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内外部资源,以期能为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本文回顾了技术能力平台的相关研究,主要针对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平台的演进机理及提升路径展开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在本文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方面,首先对技术能力平台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技术能力平台是指是由人员、信息、设备、组织等技术能力平台各要素及知识流转要素构成的,是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的支撑平台;分析了技术能力平台与产品平台及知识平台的联系,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知识平台对技术能力平台有极大促进作用,而技术能力平台的提升,会推动产品创新平台向更高层跃迁,不断推出新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进而帮助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对技术能力平台的系统性、过程性及开放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基于平台载体及演进视角对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平台的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基于以上的分析,构建了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平台演进及提升的理论分析框架。在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平台演进机理分析方面,本文构建了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平台阶梯平台螺旋演进模型;结合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发展过程的特点,将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平台按演进阶段概括为监测引进能力阶段、模仿制造能力阶段、改进制造能力阶段及自主创新能力阶段等过程;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来对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平台中技术能力平台构成要素的积累展开分析;在技术能力平台演进的不同阶段,技术能力平台各构成要素的对技术能力平台向下一阶段演进支撑的重要性存在差异,每一阶段只有当起关键支撑作用的两种要素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推动技术能力平台向更高层次演进,因此可得出基于技术能力平台构成要素积累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平台螺旋演进增长上升过程,在技术能力平台演进的各个阶段,技术能力平台载体要素重要程度不同,知识流转的主要方式也不同。在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平台的实证分析方面,基于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平台演进机理,从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平台的影响因素,即创新网络、技术转移、技术投入、技术管理、技术学习、创新氛围等方面入手,识别影响技术能力平台要素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从影响的路径系数来看,创新网络产生的影响大于技术转移产生的影响;在内部因素方面,技术投入、技术管理、技术学习和创新氛围都对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平台提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技术管理和技术学习产生的影响较大,成为影响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平台提升的内部关键要素,技术管理当中人员管理能力和信息管理能力对技术能力平台提升产生的影响较大。在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能力平台的提升路径研究方面,分别阐述了内生式、外推式及结合式三种路径,并分别建立了技术能力平台提升的模型,分析了成套硬件技术设备的引进、引进设计、制造等软件技术、购买许可证及引进专业人才等静态要素的技术能力平台提升的渠道;从内部知识创新及外部技术引进等动态要素视角分析了技术能力平台提升的渠道。最后,本文对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能力平台的演进和提升进行案例研究。首先,介绍了哈锅公司的基本情况,接着对哈锅公司技术能力平台的演进进行了分析,包括技术能力平台演进过程、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条件、形成的标志和技术能力平台提升分析,提出了哈锅公司自主创新和重大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平台提升的策略。
李蓓[4](2012)在《我国铁路运输业历史友好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史友好模型(HistoryFriendlyModel)最早是由意大利博科尼大学的马莱尔巴教授提出的。这一模型属于正统的演化经济模型,目的在于捕捉那些行业发展中的经验理论,这一理论是有关一些影响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制度变革的机制和因素,通常这些理论是由产业经济学、技术变革、商业组织和战略领域的实证学者和其他领域的科学家提出的。建立一个有关中国铁路运输业的历史友好模型,无论是对铁路本身技术发展历程的回顾研究还是对当前铁路的技术发展的指导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从组成上看,中国铁路运输业的技术发展分为机车车辆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两个方面。在文中,我们分析了中国铁路行业一些关键技术的发展历程。从铁路机车技术,无砟轨道技术,牵引供电系统技术,列控技术四个方面回顾了我国铁路关键技术的发展过程。发现了影响我国铁路行业关键技术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政府和铁道部的主导作用,铁路运营部门的需求,各机车厂和相关科研部门对技术的深入学习和主观能动性。其中特别强调了政府对新技术的选择、所制定的技术政策、提出的发展策略以及对技术的评估等在铁路技术发展中的起到的主导作用,相关铁路机车厂和科研部门对技术吸收消化再创新的努力。我们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希望找到那些促进中国铁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决定性因素。首先,详细介绍了历史友好模型的概念,特征,功能及运行机制以及国外研究进展等,回顾了国外历史友好模型的相关文献。同时还对历史友好模型的理论基础,特别是鉴赏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比了其与正统理论的不同,介绍了鉴赏理论在当前的使用领域,为建立历史友好模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文章的第三章和第四章系统的回顾了我国铁路机车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历程。铁路机车按照牵引动力的演化历程,分为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目前的高速动车组也归入电力机车内阐述。而其他相关技术设计铁路牵引供电技术、无砟轨道技术、列车控制系统技术、转向架技术以及铁路服务系统的技术发展。每项技术都根据其核心元件的技术发展历程进行阐述,可以更为系统的了解具体的技术发展过程。最后,分析各个技术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到技术与技术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立中国铁路运输业技术发展的一个历史友好模型的理论模型。
谢文磊[5](2009)在《客车水暖式排气余热采暖装置的性能仿真与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以电子技术为核心的各类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得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在节能和环保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革命性的突破仍然值得人们期待。内燃机将燃料化学能转变为汽车有用机械能的过程中大量的能量被浪费掉,特别是排气和冷却液带走了大量的热量。因此,合理回收汽车余热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传统的汽车采暖空调一般是利用发动机的冷却液余热来取暖或者利用独立式燃油加热器取暖,但利用发动机的冷却液余热取暖时,由于所能利用的热量较少,不足以满足寒冷地区的大、中型客车的取暖要求;独立式燃油加热器虽然热功率较大,但采暖费用较高,而且消耗燃油、燃烧后的废气造成大气环境污染。本文研究的客车水暖式排气余热采暖系统不仅利用了部分冷却液的余热,而且还通过排气换热器对排气中的废热进行回收,因此,不仅采暖量大,而且不消耗燃油,具有节能和环保的优点。本文建立了客车冬季取暖的热负荷计算模型,并用VB软件编写了计算程序。排气换热器是水暖式排气采暖系统的最重要部件。本文首先对目前市场上使用较多的盘管式排气换热器进行了特点分析,并指出了此种换热器存在的不足。为解决水暖式排气余热采暖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列管水套式排气换热器,此种换热器采用了列管和水套的复合换热结构,并且采用了目前换热器工业较为热门的液压胀焊技术作为列管与管板的连接方式。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盘管式排气换热器和列管水套式排气换热器进行了数值仿真。对两种换热器的换热特性和流阻特性进行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列管水套式排气换热器的整体性能较好。此外,通过数值仿真,对列管水套式换热器的列管节距比等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调整。在数值仿真的基础上,试制了一台列管水套式排气换热器的样机SL30。对样机SL30进行了暖风性能试验研究,并将SL30与盘管式排气换热器SXB30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显示SL30的整体性能要优于SXB30。此外,本文还将SL30的试验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做了对比,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虽有偏差,但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完全可以用来指导排气换热器的结构设计和优化。最后,针对列管水套式排气换热器SL30,设计了一个特殊的排气三通阀,并对水暖式排气采暖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作了探讨。
张亮[6](2007)在《车用燃料煤基二甲醚的生命周期能源消耗、环境排放与经济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能源结构呈现明显的“贫油、少气、富煤”特点,正面临着日益增长的车用燃料需求所带来的能源、环境与经济方面的严峻挑战,发展煤基车用替代燃料将成为我国缓解油品紧缺、实现煤炭清洁利用的关键方向之一。在传统柴油的煤基替代燃料当中,二甲醚特点突出,不但能够大幅降低有害排放,而且能够真正起到“以煤代油”的作用。本文系统回顾二甲醚的制备方法,二甲醚发动机与车辆技术的研究开发进展,运用生命周期评价原理,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煤基二甲醚全生命周期一次能源消耗与环境排放分析模型,以二甲醚公交客车为功能单位,运用发动机台架试验研究结合整车测试循环仿真,获得了该功能单位的燃料消耗与环境排放因子,得到了车用燃料煤基二甲醚路线的全生命周期一次能源消耗、VOC、CO、NOX、PM10、SO2(标准排放物)与温室气体排放数量,评估了电力结构改变与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效果,分析了煤基二甲醚的规模应用对我国能源结构的影响,并将煤基二甲醚路线与传统柴油和煤制柴油路线进行了对比,最后分析了煤基二甲醚的经济性。在功能单位方面,本文提出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研究结合整车测试循环仿真来获得车辆的燃料消耗与排放因子。结果发现,与目前技术水平的柴油机相比,二甲醚发动机可实现全工况无烟燃烧,各项排放指标全面达到欧Ⅲ排放法规的要求。城市交通背景下,二甲醚公交客车的燃料消耗比传统柴油车降低3.3%,VOC、CO、NOX、PM10、SO2和CO2排放比传统柴油车依次减少86.3%、73.7%、19.5%、64.0%、100.0%和10.1%,这对于缓解日益严峻的城市大气污染意义重大。与传统柴油路线相比,煤基二甲醚路线的优势不仅体现在车辆使用阶段的燃料消耗、标准排放物与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也体现在全生命周期的原油消耗和标准排放物方面。从能源消耗结构来看,煤基二甲醚路线的全生命周期原油消耗下降为传统柴油路线的2.4%。由于我国对进口原油的依存度已超过40%,而煤炭产能较强,所以煤基二甲醚的规模应用,不但能够起到“以煤代油”的作用,而且不会对国内能源生产形成明显压力,有利于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的逐步解决。从环境排放角度来看,煤基二甲醚路线的环境排放向上游阶段的固定源集中,全生命周期VOC、CO、
印培泉[7](1992)在《客车采暖装置的回顾与展望》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我国建国后客车采暖方式的回顾,将集中、独立两种采暖方式进行分析比较,认为采暖和牵引动力有关,在现阶段,内燃、电力不能集中供气情况下,以采用独立采暖方式为优。文章还对独立采暖的燃煤、燃油锅炉装置作了介绍。
印培泉[8](1990)在《探讨电气化铁道旅客翻车的供电问题》文中指出本文主要探讨我国电气化铁道旅客列车的供电方式。根据国外利用电网供电的途径,结合我国特点,提出了用电网供电及其过渡方案。建议采用电力机车输出700kW、单相3000V的供电方案。通过电气化区段的客车增设3000V通过线,每辆空调客车安装变流机,成为三相380V,供车上电气设备使用;非空调客车采暖安装煤、电两用锅炉,可以直接用电网高压电加热。文章还总结了现有客车供电方式及展望了今后供电的前景。
李念如,汪洋[9](1988)在《现代动力工程技术》文中认为本文叙述了现代动力工程技术的概念:介绍了动力工程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形势和我国的巨大成就,论述了其今后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现代动力工程技术的关键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印培泉[10](1987)在《我国准轨铁路客车的发展及趋势》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简要叙述了我国准轨铁路客车的发展史,并详细地叙述了解放后36年来,从数量、车种车型、车辆结构上的巨大发展及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预测今后15年,由于客车更新的加快,车辆无检修化,势必造成检修制度改革。以及为了适应列车扩大编组、改善旅客舒适度、节约原材料、提高客车安全措施等,车辆结构将会有新的变化。
二、客车燃油锅炉试制试验情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客车燃油锅炉试制试验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中期公共交通工具及设施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1.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及研究动态 |
2. 课题的价值和意义 |
二、研究的内容 |
1. 研究对象 |
2. 重点难点 |
3. 总体框架 |
4. 主要目标 |
三、思路方法 |
1. 基本思路 |
2. 具体研究方法 |
3.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与公共交通相关的民国社会状况简述 |
第一节 早期工业化作为及成效 |
1. 晚清唐胥铁路与“中国龙号”机车 |
2. 保路运动与辛亥革命 |
3. 民初时期“江南制造局” |
4. 福州船政局飞机造办处 |
5. 兰州“黄河大铁桥” |
6. 早期城市公交的“先驱” |
7. 早期交通工具产业及相关产业概况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关于公共交通的政策、法规及条令 |
1. 孙中山《建国方略》的公共交通设想 |
2. 民国中期南京国民政府所颁布的各种航运法规 |
3. 民国中期南京国民政府所颁布的各种公路法规 |
4. 民国中期南京国民政府所颁布的各种铁路和航空法规 |
第三节 大上海规划与城区改造 |
1. “大上海规划”和道路发展 |
2. 上海市内街道照明与灯具设计 |
第四节 民国中期城乡百姓收支及公交消费状况 |
1. 燕京学者李景汉与民众消费调查 |
2. 民国公交票价与民众消费意愿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中期铁路交通设计研究 |
第一节 民国铁路的建设成就 |
1. 民国铁路发展概况 |
2. 新修铁道线与机车 |
3. 伪满铁路建设与“亚细亚号”快车 |
第二节 民国铁路交通附属设施建设 |
1. 民国火车站优秀建筑设计案例 |
2. 民国的公路铁路桥 |
第三节 民国铁路机车与修配业 |
1. 民国中期的机车修配厂 |
2. 民国中期机车(火车头)设计案例 |
3. 民国中期铁路车厢设计案例 |
第四节 民国铁路员工构成及技能分析 |
1. 铁路员工制服、帽徽、肩章上的铁路徽标设计 |
2. 民国铁路工人的技术教育程度与经济收入 |
3. 民国铁路中国籍技师的技能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民国中期公路交通设计研究 |
第一节 民国中期公路建设成就 |
1. “公路”称谓的由来 |
2. 民国公路的等级标准 |
3. 民国中期新建的长途客运线路 |
4. 民国中期开通的省级长途公路 |
第二节 上海租界与华界市区公交工具、设施与新辟线路 |
1. “黄包车”兴衰记 |
2. “叮铛车”(有轨电车)是上海公交的主力军 |
3. 价廉物美的三轮车 |
4. 汽车行的兴起 |
5. 民国公交车设计的“本土化”成分 |
6. 美产“道奇”改装设计分析 |
第三节 公交车站、线路、车体广告及附属设施 |
1. 长短途公交线的路标设计 |
2. 公交车体广告设计 |
3. 第一家市内公交汽车公司 |
第四节 国产汽车的“中国梦” |
1. 张作霖父子与“民生牌”汽车 |
2. 阎锡山的“山西牌”轿车与卡车 |
3. 民国中期发达的汽车修配业 |
4. 第一批中国汽车设计师 |
第五节 民国百姓的客货运方式与工具设计分析 |
1. 独轮车(鸡公车、叽咕车) |
2. 马车 |
3. 马帮与驼队 |
4. 板车 |
5. 滑竿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国中期水路交通设计研究 |
第一节 长江主航线客货运船舶与附属设施 |
1 清末至民国的中国造船光荣历史 |
2. 长期经营长江主航道的英日轮船公司 |
3. 长江主航道的“经营权之战” |
4. 民国中期各主要港口优秀设计案例 |
第二节 南北各地的民间水路公共交通 |
1. 黄河岸边的羊皮筏子 |
2. 江南人家的乌篷船 |
3. 闽粤沿海的小舢板 |
4. 竹筏与木排 |
5. 乡间摆渡 |
6. 民间造桥 |
第三节 卢作孚与“民生轮船公司” |
1. 起步于川江木船客运 |
2. “民生轮船公司”创建 |
3. 长江主航道的生死商战 |
4. 中国的“敦刻尔克”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国中期航空交通设计研究 |
第一节 中国人的“航空之梦” |
1. “热气球航空”在中国 |
2. 清末到民初国产飞机光荣史 |
3. 上海的第一座民航机场——虹桥机场 |
第二节 “中国民航”美国造 |
1. “中航”“央航”简述 |
2. 国内外航线的开辟 |
3. 民国中期民航主要机型 |
4. 赴海外培训的航空学子 |
第三节 抗战前夕的中国航空基础 |
1. 机场建设 |
2. 民航飞机地勤简况 |
3. 航校的建设 |
4. 运输机国产化努力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民国中期公共交通设计研究的价值 |
第一节 民国公交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
1. 中国城乡民众千年出行方式的根本性改变 |
2. 加速社会经济物资运输与人员的交流 |
3. 对公共礼仪、秩序、交往的文明教化 |
4. 上海租界公交成就的示范作用 |
第二节 民国公交设计是工业化努力的突出成果 |
1. 民国公交设计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
2. 民国造船与汽车修配业是现代中国车船产业的雏形 |
3. 民国公交设计是早期中国设计的主导部分 |
4. 民国公交车船产业是中国工业设计师的摇篮 |
5. 民国公交设计揭示的真理 |
第三节 民国公交设计的启示与批判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及创新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行业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框架 |
1.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评述 |
2.1 产业创新系统 |
2.1.1 产业创新系统的定义与概念 |
2.1.2 产业创新系统框架 |
2.1.3 产业创新系统的引申含义 |
2.2 历史友好模型 |
2.2.1 历史友好模型概念界定 |
2.2.2 理论基础 |
2.3 研究的进展与评述 |
2.3.1 研究方法的应用进展 |
2.3.2 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研究进展 |
第三章 中国铁路关键技术发展评价 |
3.1 蒸汽机车时代 |
3.1.1 建国前中国蒸汽机车的技术发展 |
3.1.2 新中国成立后蒸汽机车的技术发展 |
3.1.3 小结 |
3.2 柴油机与内燃机车时代 |
3.2.1 以增压技术为基础的柴油机技术 |
3.2.2 以液力变矩器技术为基础的液力传动系统 |
3.2.3 以牵引电机组技术为基础的电传动系统 |
3.2.4 以集成电子器件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 |
3.2.5 常规客车转向架技术 |
3.2.6 基于低顾客满意度的铁路运输服务提供 |
3.2.7 小结 |
3.3 电力机车时代 |
3.3.1 以整流器技术基础的电传动装置 |
3.3.2 以大功率可控硅技术为基础的牵引电动机技术 |
3.3.3 以牵引变压器技术为基础的牵引变电所 |
3.3.4 基于牵引电气化的铁道牵引供电系统 |
3.3.5 以电子励磁技术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 |
3.3.6 准高速客车转向架技术 |
3.3.7 基于一般顾客满意度的铁路运输服务提供 |
3.3.8 小结 |
3.4 高速铁路时代 |
3.4.1 以大功率可控硅技术为基础的牵引电动机技术 |
3.4.2 以斯科特牵引变压器自主技术为基础的牵引变电所 |
3.4.3 以无缝钢轨焊接技术为基础的无砟轨道 |
3.4.4 以通信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
3.4.5 高速客车转向架技术 |
3.4.6 基于高顾客满意度的铁路运输服务提供 |
3.4.7 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铁路运输业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
4.1 知识技术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4.1.1 知识层面 |
4.1.2 技术层面 |
4.2 经济主体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我国铁路建设现状 |
4.2.2 铁路企业的活力 |
4.2.3 组织类型 |
4.2.4 出口活动 |
4.3 体制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国家政策 |
4.3.2 铁路企业规模 |
4.3.3 企业研发 |
4.4 环境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4.4.1 研发合作环境 |
4.4.2 服务环境 |
4.4.3 大气环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研究 |
5.1 产业知识与技术 |
5.2 产业主体与网络 |
5.3 产业体制与机制 |
5.4 产业创新系统模式 |
5.5 产业动力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内容 |
6.2 建议 |
6.2.1 技术创新方面 |
6.2.2 技术扩散方面 |
6.2.3 体制改革方面 |
6.3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3)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平台演进机理及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技术能力平台内涵的研究 |
1.2.2 技术能力平台构成要素研究 |
1.2.3 技术能力平台演化的研究 |
1.2.4 技术能力平台提升的研究 |
1.2.5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平台的理论分析架构 |
2.1 技术能力平台的内涵 |
2.1.1 技术能力平台的概念 |
2.1.2 技术能力平台与相关平台的关系分析 |
2.1.3 技术能力平台的特征 |
2.2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平台的构成要素 |
2.2.1 基于平台载体的构成要素划分 |
2.2.2 基于演进过程的构成要素划分 |
2.3 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平台演进机理分析 |
3.1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平台演进机理模型 |
3.2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平台演进过程分析 |
3.2.1 监测引进能力阶段分析 |
3.2.2 模仿制造能力阶段分析 |
3.2.3 改进制造能力阶段分析 |
3.2.4 自主创新能力阶段分析 |
3.3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平台演进要素积累分析 |
3.3.1 构成要素积累的理论分析 |
3.3.2 构成要素积累的实证验证 |
3.3.3 技术能力平台构成要素积累过程模型 |
3.4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平台构成要素间知识流转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平台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4.1 技术能力平台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1.1 外部因素分析 |
4.1.2 内部因素分析 |
4.2 技术能力平台的理论模型构建 |
4.3 实证研究设计 |
4.3.1 问卷调查与数据收集 |
4.3.2 变量的度量 |
4.3.3 样本数据分析 |
4.4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4.4.1 数据分析结果 |
4.4.2 假设检验 |
4.4.3 结果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能力平台的提升路径研究 |
5.1 内生式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能力平台的提升路径 |
5.1.1 内生式技术能力平台提升的模型研究 |
5.1.2 内生式技术能力平台提升的渠道分析 |
5.2 外推式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能力平台提升路径 |
5.2.1 外推式技术能力平台提升的模型研究 |
5.2.2 外推式技术能力平台提升的渠道分析 |
5.3 结合式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技术能力平台提升路径 |
5.3.1 结合式技术能力平台提升的模型研究 |
5.3.2 结合式技术能力平台提升的渠道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能力平台案例研究 |
6.1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的基本情况 |
6.2 哈锅公司技术能力平台演进过程分析 |
6.2.1 哈锅公司技术能力平台演进的过程 |
6.2.2 哈锅公司技术能力平台形成的条件 |
6.2.3 哈锅公司技术能力平台形成的标志 |
6.3 哈锅公司技术能力平台的提升分析 |
6.3.1 技术能力平台提升过程分析 |
6.3.2 技术能力平台提升的策略 |
6.4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技术能力平台提升的策略 |
6.4.1 技术能力平台各要素提升的策略 |
6.4.2 技术能力平台提升环境的构建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我国铁路运输业历史友好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历史友好模型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演化经济学关于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理论 |
2.2.3 演化经济理论关于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非正统理论 |
2.2.4 鉴赏理论 |
2.2.5 正统的演化经济增长模型 |
§2-3 文献综述 |
2.3.1 历史友好模型的研究现状 |
2.3.2 中国铁路技术发展历程的研究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铁路机车技术发展历程 |
§3-1 蒸汽机车时代 |
3.1.1 建国前中国蒸汽机车的技术发展 |
3.1.2 新中国成立后蒸汽机车的技术发展 |
3.1.3 小节 |
§3-2 柴油机与内燃机车 |
3.2.1 以增压技术为基础的柴油机技术 |
3.2.2 以液力变矩器技术为基础的液力传动系统 |
3.2.3 以牵引电机组技术为基础的电传动系统 |
3.2.4 小节 |
§3-3 电力机车 |
3.3.1 以整流器技术基础的电传动装置 |
3.3.2 以大功率可控硅技术为基础的牵引电动机技术 |
3.3.3 以牵引变压器技术为基础的牵引变电所 |
3.3.4 小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铁路其他主要技术的发展 |
§4-1 铁道牵引供电系统 |
4.1.1 牵引网供电方式的选择 |
4.1.2 以半导体技术为基础的牵引供电远动监控系统 |
4.1.3 小节 |
§4-2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
4.2.1 以集成电子器件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 |
4.2.2 以电子励磁技术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 |
4.2.3 以通信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
4.2.4 小节 |
§4-3 无砟轨道 |
4.3.1 无缝钢轨焊接技术 |
4.3.2 无砟轨道结构型式的选择 |
4.3.3 小节 |
§4-4 转向架技术 |
4.4.1 常规客车转向架技术 |
4.4.2 准高速客车转向架技术 |
4.4.3 高速客车转向架技术 |
4.4.4 小节 |
§4-5 基于顾客服务感知的铁路运输服务提供 |
4.5.1 客运购票服务感知和货运申请的顾客服务感知 |
4.5.2 客运候车服务感知与货运中转的顾客服务感知 |
4.5.3 客运乘车服务感知与货运实际运输的顾客服务感知 |
4.5.4 小节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模型的建立 |
§5-1 情景分析 |
§5-2 模型描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客车水暖式排气余热采暖装置的性能仿真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概述 |
1.2 客车采暖技术 |
1.2.1 客车采暖装置的分类 |
1.2.2 客车余热采暖技术现状及发展 |
1.3 换热器概述 |
1.3.1 水暖式排气余热采暖系统 |
1.3.2 换热器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客车冬季热负荷计算 |
2.1 客车冬季热负荷计算模型 |
2.1.1 车身顶部耗热量 |
2.1.2 玻璃门窗耗热量 |
2.1.3 车身裙部耗热量 |
2.1.4 车内地板耗热量 |
2.1.5 冷空气渗透耗热量 |
2.1.6 客车前风窗除霜耗热量 |
2.1.7 车厢人体散热量 |
2.1.8 发动机室传入热量 |
2.1.9 仪器、设备、照明产生的热量 |
2.2 客车冬季热负荷计算程序 |
2.2.1 计算程序界面 |
2.2.2 理论计算结果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列管水套式排气换热器的初步设计 |
3.1 盘管式排气换热器的现存问题 |
3.2 新型列管水套式排气换热器 |
3.2.1 新型列管水套式排气换热器的结构 |
3.2.2 列管水套式排气换热器的优点分析 |
3.3 换热器胀接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流体仿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4.1 换热器数值仿真的发展及应用 |
4.2 流体流动与传热的控制方程 |
4.2.1 质量守恒方程(连续性方程) |
4.2.2 动量守恒方程 |
4.2.3 能量守恒方程 |
4.3 湍流的数值仿真方法及湍流模型 |
4.3.1 直接数值仿真 |
4.3.2 大涡仿真 |
4.3.3 Reynolds时均方程法 |
4.4 壁面函数法 |
4.5 FLUENT简介 |
4.6 数值仿真方法基本过程 |
4.6.1 前处理 |
4.6.2 计算求解 |
4.6.3 后处理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排气换热器的性能仿真及结果分析 |
5.1 盘管式换热器的换热性能仿真 |
5.1.1 盘管式换热器的简化模型与网格划分 |
5.1.2 盘管式换热器模型求解设置 |
5.1.3 盘管式换热器的数值仿真结果分析 |
5.2 列管节距比对换热影响的数值仿真 |
5.2.1 列管的布置方式 |
5.2.2 计算模型和网格划分 |
5.2.3 求解设置 |
5.2.4 仿真结果分析 |
5.3 列管水套式换热器的数值仿真 |
5.3.1 计算模型和网格划分 |
5.3.2 求解设置 |
5.3.3 仿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排气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试验研究 |
6.1 试验目的 |
6.2 试验方案 |
6.3 数据采集系统 |
6.4 试验仪器与设备 |
6.4.1 温度传感器 |
6.4.2 压力计 |
6.4.3 流量计 |
6.4.4 发动机与测功机 |
6.5 试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6.5.1 试验步骤 |
6.5.2 试验工况和数据记录 |
6.5.3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6.5.4 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水暖式排气余热采暖系统的控制 |
7.1 引言 |
7.2 水路旁通控制 |
7.3 排气旁通控制 |
7.4 车厢内温度控制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客车冬季热负荷计算程序源代码 |
附录B 列管节距比对换热影响的数值仿真数据 |
附录C 列管水套式排气换热器仿真数据 |
附录D 排气换热器性能试验记录 |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6)车用燃料煤基二甲醚的生命周期能源消耗、环境排放与经济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二甲醚相关研究进展 |
1.3 生命周期评价与相关研究进展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车用燃料煤基二甲醚的生命周期能源消耗与环境排放分析模型 |
2.1 系统边界、输入输出、功能单位与分析指标的确定 |
2.2 上游阶段算法分析 |
2.3 下游阶段算法分析 |
2.4 全生命周期算法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基二甲醚上游阶段的能源消耗与环境排放分析 |
3.1 基础数据 |
3.2 原料开采环节分析 |
3.3 能源运输环节分析 |
3.4 工艺燃料子系统分析 |
3.5 煤基二甲醚生产环节分析 |
3.6 煤基二甲醚上游阶段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甲醚发动机试验研究与城市公交客车的燃料消耗与环境排放仿真分析 |
4.1 机动车的燃料消耗与环境排放分析 |
4.2 二甲醚发动机的台架试验研究 |
4.3 二甲醚城市公交客车的能源消耗与环境排放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车用燃料煤基二甲醚的全生命周期分析 |
5.1 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与环境排放分析 |
5.2 电力结构的影响分析 |
5.3 温室气体减排方案的设计与分析 |
5.4 煤基二甲醚路线与煤制柴油路线的对比 |
5.5 煤基二甲醚规模应用对我国能源结构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煤基二甲醚的经济性分析 |
6.1 经济性分析简介 |
6.2 基础数据 |
6.3 结果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创新点说明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与录用的学术论文 |
申请与公开的国家发明专利 |
四、客车燃油锅炉试制试验情况(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中期公共交通工具及设施设计研究[D]. 邱珂.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6)
- [2]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及创新因素研究[D]. 陈政. 河北工业大学, 2013(03)
- [3]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平台演进机理及提升路径研究[D]. 张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12)
- [4]我国铁路运输业历史友好模型研究[D]. 李蓓. 河北工业大学, 2012(04)
- [5]客车水暖式排气余热采暖装置的性能仿真与优化研究[D]. 谢文磊. 江苏大学, 2009(04)
- [6]车用燃料煤基二甲醚的生命周期能源消耗、环境排放与经济性研究[D]. 张亮. 上海交通大学, 2007(06)
- [7]客车采暖装置的回顾与展望[J]. 印培泉. 铁道车辆, 1992(08)
- [8]探讨电气化铁道旅客翻车的供电问题[J]. 印培泉. 铁道车辆, 1990(01)
- [9]现代动力工程技术[J]. 李念如,汪洋. 动力工程, 1988(03)
- [10]我国准轨铁路客车的发展及趋势[J]. 印培泉. 铁道车辆, 19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