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艺美学园地的一朵奇葩(论文文献综述)
罗嘉敏[1](2021)在《澳门文学的澳门性建构 ——以回归以来的澳门文学批评为考察对象》文中提出
高心怡[2](2021)在《贵州地质文学研究 ——以贵州地质小说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贵州地质文学作为行业文学的一种,有其先天的行业题材优势,同时贵州地质文学又是盛开在贵州高原上的“杜鹃花”,地域特色是贵州地质文学独特的创作资源,“黔”与“地”的文化基因赋予了贵州地质文学丰富的审美内涵,使得贵州地质文学的创作始终保持着新鲜的活力。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杜鹃花》成为了贵州地质文学坚实的创作阵地,贵州地质文学的创作队伍日趋规模化,文学体裁渐趋完备,文学的活动日益丰富,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内容与表现手法也朝着更加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异军突起的贵州地质文学现象。本文研究贵州地质文学,以贵州地质文学特征最明显的小说为中心,从小说叙事内涵以及小说叙事艺术等方面对贵州地质文学进行综合的研究,探寻贵州地质文学现象“持久不衰,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本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绪论通过分析贵州地质文学的命名以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综述贵州地质文学已有的研究成果,阐明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首先通过对贵州地质文学发展历史的阶段划分来探究各个时期贵州地质文学的显着特点,其次通过考察贵州地质文学的构建及其意义,探究贵州地质文学现象的具体内涵,对贵州地质文学的发展作出全景式的扫描。第二章主要是对贵州地质小说的叙事内涵进行的研究,分析贵州地质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探讨贵州地质小说题材与主题的独特性,展现贵州地质小说对行业题材写作的超越。第三章通过分析贵州地质小说的非虚构叙事、空间叙事、主旋律叙事以及对地质概念的诗意解构,探究贵州地质文学在叙事艺术上的开拓与创新。结语部分总结了贵州地质文学现象的内涵以及贵州地质文学总体的创作风貌,分析本文的研究局限,并对之后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尹锡南[3](2020)在《《舞论》与《文心雕龙》比较研究》文中提出《舞论》与《文心雕龙》是印度和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最为重要的代表作。两书存在较为明显的泛论色彩,这与中印传统文化与文学发展的独特规律密切相关。两书均涉及一个重要的文艺理论范畴"味"(rasa),它们的历史影响和跨文化传播等问题值得比较分析。本文将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缪阳[4](2021)在《民国碑体书风传承与审美创造研究》文中提出民国(1912-1949)的书法,承晚清碑学大兴之余绪,受中西文化碰撞融合之滋养,书家们继续从各个方面探寻着新的书法艺术规范。从书法创作的主体来看,许多是跨越清末民初的具有代表性的书家学人。进而从取法上看,碑派书法仍然成为民国许多书家的选择。由此,形成民国书风洋洋大观之气象,碑体书风的曲折传承之功不可小觑。本文将民国对碑体书法创作的实践与碑体书风在民国的形成及其审美创造进行探究,第一部分,从民国碑学思想之渊源入手,溯至清代碑学思想的萌生、发展及创新;拓至因时代变迁导致文化转型对书学审美取向形成的影响。第二部分,结合受碑体书风影响的着名民国书家学人及其创作,运用书法美学范畴理论,探析民国碑体书法创作所蕴含的风格特征。第三部分,挖掘民国碑体书法传承与创造背后的审美趣味之新变,为书法学习和创作提供新思路。
何明艳[5](2021)在《共和国开国领袖书法创作与审美研究》文中认为学界对共和国开国领袖书法的研究,一直以毛泽东为考察的主要对象,虽然也有涉及其他领袖,大部分都是围绕他们的代表作进行简单概述,并不能全面展现共和国开国领袖整体的书法创作风貌与精神。在前人和时贤的研究基础上,本文以共和国领袖的书法创作群体为对象,以传统书法美学为参照,结合共和国开国领袖所处的时代背景,讨论他们书法的时代性特征和群体性特征,并展现他们书法创作的个性精神。在魏晋时人书法风神、隋唐时期书法法度、宋代书法审美意趣与共和国时期时代精神的影响下,取魏晋的醇厚与闲淡,隋唐的端正与雍容,宋书的率意与天真。共和国开国领袖碑帖互补的书法审美创作态势,留下了丰富的书法艺术创作成果。领袖们的书法是时代的产物,他们的书法是在实用中产生的,书写内容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人民性和创新性,展现着昂扬向上、纯真朴素、推陈出新的时代精神内涵。在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下,领袖书风整体上展现出气象雄浑、质朴醇厚的风貌。在共和国开国领袖群体中,毛泽东在书法的审美创造上成就无疑是最高的,在正大气象的时代书风基础上,展现他洒脱不羁的伟岸人格,凸显着他潇洒飘逸的书法审美风格。共和国开国领袖在进行书法艺术审美创作的时候,体现一种儒道互补的审美理想,传承古典书法“纯真、质朴、宏伟、豪壮、雄强”的书法审美风貌,更体现着革命家的伟岸人格和精神魅力,体现出阳刚壮美、真率自然的书法审美理想与价值追求。他们的书法创作无论在形式技巧层面还是在内容上都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和强烈的时代精神,使受众在欣赏中得到独特的审美体验,获得审美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共和国开国领袖的书法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还具有史料价值、文化价值等多重价值意义,影响极其深远。在关照他们书法创作的影响与意义的同时,应该看到他们的书法创作与专业书法家创作的不同之处。本文力图在整体的视野上对共和国开国领袖的书法审美创作进行论述,以期丰富对他们书法创作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
刘钰[6](2020)在《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研究重点是19世纪中期以来由华人移民以汉语为媒介创作的反映北美华人移民移居生活和情感体验的小说创作。通观北美华文移民小说,文化身份追寻在原乡想象、历史记忆、异族交往、代际关系等主题中得到了浓墨重彩的艺术表现。本文采用文本细读、比较研究与文化研究的方法,利用文化身份、形象学、社会学等理论,从原乡想象、历史记忆、异族交往、代际关系四个层面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在异质文化语境下,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身份认同的呈现方式、特征及其成因,系统挖掘和展示北美华人移民在中西文化之间的想象方式与实际抉择。之所以选择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复杂多变的文化身份作为论文的研究中心,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身份认同时刻处于建构过程中,在时间上始终指向未来。由于不同作家所处的社会、文化、政治语境不同,对文化身份的表述也不尽相同,它总是随着历史语境的变化而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因此,文化身份研究也如同文化身份认同一样,始终是一件不会被完成的“产品”(斯图亚特·霍尔语),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对当下还是未来的研究者而言文化身份认同都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二是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北美华文移民小说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创作历程,但对其文化身份问题的研究却主要集中在新移民作家作品上,在地域上则呈现出重美国而轻加拿大的研究倾向,这些都不利于对研究对象作整体性把握。鉴于目前本研究领域所存在的不足,本论文以北美华文移民小说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为纵轴,通过对以上四个典型主题的剖析,力图系统挖掘和展示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文化身份书写,突破研究对象和研究区域不平衡的局限。文化身份蕴含了北美华人移民特殊的族群散居经验,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合力作用下的产物,随着不同历史时代中西方之间权力话语的此消彼长,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的北美华人移民的文化身份认同经历了一个不断被建构的过程,其身份认同的流变不仅是我们认识跨文化空间中,北美华人群体不同时期特有的生存处境以及在此基础上创作的移民小说发展轨迹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这一区域文学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与近代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变革相始终,北美华人移民所面临的自我身份上的困惑和选择很大程度上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命运的一种隐喻,分析和把握这一隐喻的内涵,对于中国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民族文化立场和文化策略的调整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尤其在全球化语境的当下,各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与互动愈发剧烈和频繁,当今的世界文化由此呈现出多元混杂的特征,文化身份的追寻与文化认同的建构是每一个“在场者”都无法绕开的话题。
陈真[7](2020)在《基于中国传统园林理水手法的南方住区水景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如今,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城市住区建设呈井喷式发展。同时,住宅的商品化,为住区建设提速,也为景观行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伴随而来的住区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水景设计的问题也相继出现。比如,水景位置选择不合理,水量过多面积过大、分布过于分散、空间单一、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缺乏内涵与品位等。为了解决水景设计存在的问题,国内外专家学者分别从生态、技术、艺术、文化各个角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也获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面对日趋紧张的城市住区绿地用地上的水景设计现状,仍然是需要研究的新课题。纵观目前我国南方中式住区的水景设计,总体上仍是处在“有”的阶段,有待向“优”的方向提升。中国传统园林具有悠久历史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在世界造园史上独树一帜。中国传统园林理水手法,是中国造园思想和艺术的结晶,是值得挖掘和运用的宝库与源泉。譬如,传统园林理水蕴含主题思想及意境;根据区域环境与场地的特点进行合理的选址与水景布局;以及“芥子纳须弥——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的艺术手法等等。其对提高南方中式住区水景设计品位、识别性,以及利用效率,具有一定的启发与借鉴意义。基于以上背景,本论文意在选取中国中小型传统园林作为研究范围,以南方中式风格住区水景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档案资料,调研传统园林理水案例,从中梳理与总结中国传统园林理水手法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点,并有针对性的将其在南方住区中式水景设计中进行转译与应用。论文绪论,阐述研究的背景,梳理国内外水景研究的现状,并说明研究目的、内容、方法意义及研究框架。与此同时,指出当今南方住区中式水景设计所遇到的问题。接下来第二章,总结中国传统园林理水手法的基本特征及形态类型,归纳其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及影响因素,为下文的研究作铺垫;第三章,分析中国传统园林理水手法的构思立意,布局手法及五种“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的理水手法;第四章,首先分析传统园林理水手法与南方中式住区水景设计的差异,并进一步提出转译的原则与策略、方法。其次,分别从构思立意、总体规划、场地特点与水景布局、水景细节设计等四个方面分析住区水景设计。最后,结合安徽滁州翰林雅院、广西玉林绿地城的两个案例进行分析。总而言之,本论文从传统园林理水手法的现代转译的视角的研究丰富了南方中式住区水景设计理论,并为今后中式水景研究及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张燕平[8](2020)在《黔东南苗族图案变异及创新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背景下,研究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与民族手工艺具有重要意义。苗族是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有着璀璨的文化。苗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史书,体现了他们的生命哲学,而苗族图案是用蜡笔、绣针记录下来的生活。苗族图案中的变异,源自朴素的生活理念,表达了苗族人民的生活美学与持久的创造力。从黔东南苗族的生活环境、人文背景出发,以黔东南苗族图案变异为研究对象,探索图案变异过程中的演变轨迹以及所表达的美学思想。通过对黔东南苗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和文献采集,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比较研究,分析了苗族图案变异的特征并最终完成图案创新及服饰设计应用。本论文通过对黔东南苗族生存环境、发展与变迁、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生命哲学的分析研究,发现地域特点影响了苗族人民对于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进而影响了苗族的生命哲学观,在生命哲学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平等观是苗族图案变异的思想基础。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对黔东南苗族图案的变异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比较,发现苗族图案变异的基本元素以人物、动物、植物的元素为主,用同一性或对立性的组合方式将人物与动物、动物与植物的元素组合成苗族图案变异的基本型,最后在基本型的基础上添加内外部组合和外部环境,即添加苗族人民生活中所见所闻的大自然元素。通过对大量的实物、藏品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苗族图案变异的工艺主要以刺绣、蜡染、剪纸为主,其中刺绣的色彩应用为清水江型的冷暖色搭配和都柳江型的冷色系搭配两大类,同时研究发现在苗族图案变异的解构、形态、色彩等方面都与当代艺术有相似之处。以苗族文化中的“蛊术文化”为灵感来源,将蛊术中的五种剧毒动物“蛇、蜈蚣、蝎子、蜘蛛、蟾蜍”作为设计元素,再通过苗族图案变异中的简化、解构、重组等手法对五毒动物元素的造型、色彩进行图案的创新设计,结合现代材质和工艺实现了在服饰设计上的创新应用。本文总结出苗族图案变异的特征,并创新图案设计应用于现代服饰中,实现苗族图案变异的美学思想活化、传承、创新。
刘婉瑶[9](2020)在《香港影评期刊流变及影响(1952-1982)》文中研究表明
陈诗祺[10](2020)在《地域文化影响下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岭南建筑是岭南文化的物质组成部分,是岭南地域文化的一种现象。同时,岭南建筑也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需要满足人们实用和审美需要的双重目的。然而就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而言,一方面,学界关于岭南建筑“实用性”的研究主要基于岭南文化具有“兼容性、务实性、世俗性、创新性”四大文化特征,而对岭南文化固有的“奇异性”和“怪而实用”的文化特征并未予以重视,也没有过多关注在创新与变通的过程中必然会创造出某些古今中外都不曾出现过的“奇怪的”建筑形式。另一方面,学界关于岭南建筑审美属性的研究也多从“美”的角度切入,而忽视了审美上的“怪诞”在中国古已有之,也没有对岭南建筑审美上的“怪”和功能上的“实用”之间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的必然联系和客观事实形成全面、统一的学术品格认识。因此,本文通过对地域文化影响下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及其具体表现形式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对补充和完善岭南建筑、岭南美学与艺术的研究体系有所帮助,同时为当代岭南建筑的创新实践探索提供美学思想和设计手法的理论依据。首先,论文的第二章以地域文化为背景,从自然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三个影响因素出发,分析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特征的具体成因及其在建筑上的表现。其次,论文的第三到五章从建筑类型、平面布局、建筑形象、建筑细部和建筑装饰各要素出发,结合典型案例考察分析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在岭南传统建筑、岭南西式建筑、岭南园林建筑中的具体表现和内在规律。由于“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类型的建筑受不同的主导文化影响,具有不同的“怪”的参照对象。故本文在案例分析中多采用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方法,先阐明“不怪”的基准点是什么,再具体分析各类型的岭南建筑“怪”在哪里,为什么“怪”,以及“怪”的功效作用是什么。在第三章中,以寺庙建筑、宗祠建筑和开平碉楼为例,指出:岭南传统建筑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导,其“怪而实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本土革新与综摄创新;在第四章中,以广州十三行与沙面租界建筑、广州近代教会学校建筑为例,指出:岭南西式建筑以西方宗主国文化为主导,其“怪而实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古典异化与中西杂糅;在第五章中,以清代岭南私家园林中的岭南庭园建筑和行商园林建筑为例,指出:岭南园林建筑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导,受中国传统文化、岭南原着文化、西方外来文化的共同影响,其“怪而实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多元融合与务实自然。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岭南建筑具有“怪而实用”的二重统一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建筑中灵活变通的处理手法和实用至上的设计原则。其中,灵活变通的处理手法体现了不拘一格、重在适用的变革意识。在实用性原则的指导下,岭南建筑不特意追求设计手法的纯正,不必要遵循非实利的标准和规范,也不过分介意引入的异质元素和建筑的其它各部之间是否协调一致,因此经常会创造出一些非常规的建筑类型、不拘一格的平面布局、折衷“混搭”的建筑形象、夸张变形的建筑细部、世俗功用的建筑装饰等等,呈现出与该类型建筑主流的、标准的做法相比“大异其趣”的审美表现形式。在这里,“怪”是与建筑实用性相适应的,与传统审美标准有出入的美学形式,是一种非主流的、另辟蹊径的创造形式。“怪而实用”既是一种创新美学,也是一种创新手法。
二、文艺美学园地的一朵奇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艺美学园地的一朵奇葩(论文提纲范文)
(2)贵州地质文学研究 ——以贵州地质小说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异军突起的贵州地质文学现象 |
第一节 贵州地质文学的阶段分期 |
第二节 贵州地质文学的构建及其意义 |
第二章 贵州地质小说的叙事内涵 |
第一节 人文关怀下的人物形象 |
第二节 单一的地质题材取向 |
第三节 多元化的主题表达 |
第三章 贵州地质小说的叙事艺术 |
第一节 现实主义的坚守与超越 |
第二节 营造独特的文学空间 |
第三节 行业性与文学性的兼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新世纪以前贵州地质小说主要作品目录 |
附录2 新世纪贵州地质小说主要作品目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民国碑体书风传承与审美创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民国碑学师承渊源与时代书学之审美取向 |
第一节 碑派思潮之萌芽与运演 |
一、傅山、郑板桥与清初碑学思想的萌生 |
二、阮元、包世臣与清中后期碑学思想理论体系的形成 |
三、康有为与民国碑学思想新高度 |
第二节 清代碑派书法创作实践及其代表人物 |
一、宗风秦汉的邓石如 |
二、化古出新的伊秉绶 |
三、碑帖相济的何绍基、赵之谦 |
第三节 文化形态变迁视野下的书学审美追求 |
一、朴学传统下书学的审美追求 |
二、民国新材料新视野下书学的审美取向 |
三、现代美学的转型与书学观念的变化 |
第二章 民国碑体书法创作的实践与碑体书风 |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与碑体书法创作的兴盛 |
第二节 民国碑体书法创作的书家群体与风格派别 |
一、以吴昌硕、李瑞清、沈尹默为代表的书家型创作风格 |
二、以梁启超、罗振玉、王蘧常为代表的学者型书风 |
三、以康有为、孙中山、于右任为代表的领袖型书风 |
四、以鲁迅、周作人为代表的作家型书风 |
五、以李叔同、陈师曾为代表的艺术家型书风 |
第三章 民国碑体书风与审美趣味的新变 |
第一节 民国碑体书风的特质 |
一、质朴雄浑 |
二、奇拙壮伟 |
三、苍古遒劲 |
第二节 民国碑体书法审美趣味的新变 |
一、新旧碰撞——仿秦汉、宗魏晋 |
二、古今杂糅——以碑入贴 |
三、碑帖融合——追寻个人风格 |
第三节 民国碑体书风的审美价值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共和国开国领袖书法创作与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方法及意义 |
第一章 共和国开国领袖书法的创作与渊源 |
第一节 共和国开国领袖书法艺术创作 |
一、碑帖并存的书法创作态势 |
二、丰富的书法艺术创作实践 |
第二节 共和国开国领袖的书风渊源 |
一、魏晋风神与审美气韵的追求 |
二、隋唐法度与书写功力的形成 |
三、宋书意趣与笔墨情趣的讲求 |
第二章 共和国开国领袖书法的时代精神与审美风格 |
第一节 领袖书法的时代精神 |
一、书写内容上的现实性 |
二、表现形式上的人民性 |
三、书写技法上的创新性 |
第二节 领袖书法的审美风格 |
一、雄浑博大的精神气象 |
二、质朴醇厚的艺术品格 |
第三章 毛体书风与毛泽东书法的审美实践 |
第一节 潇洒飘逸、气象万千的毛体书法 |
第二节 时代风云与毛泽东的书法审美实践 |
第三节 毛泽东的书法创作审美风格的形成与成熟 |
第四章 共和国开国领袖书法的审美价值 |
第一节 共和国开国领袖书法的审美理想与价值追求 |
一、阳刚壮美的时代风貌与审美价值追求 |
二、率真自然的个性精神与审美理想体现 |
第二节 共和国开国领袖书法审美价值的体现 |
一、书法形式技巧蕴含的审美价值 |
二、书写内容蕴含的审美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共和国开国领袖书法作品图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方法 |
(一)文献研究综述 |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北美华文小说中移民书写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早期美国华人移民的痛史 |
一、近代中国人的美国想象 |
二、弱国子民的异国生存 |
第二节 20世纪50—70年代:台湾留学生文学 |
一、北美留学生文学发展历程 |
二、50—70年代前期:“无根者”的命运哀歌 |
三、70年代中后期:民族认同的回归 |
第三节 北美新移民文学的多元景观 |
第二章 跨时空书写中的原乡想象与身份认同 |
第一节 排华背景下华人先侨的民族国家想象 |
一、传统中国的“国家观念” |
二、种族迫害下民族国家观念的建构 |
第二节 无根漂泊者的文化乡愁 |
一、漂泊者的“文化中国”情结 |
二、台湾返乡留学生的文化失落与“根”的幻灭 |
第三节 跨越原乡与异乡边界的世界意识 |
一、重建成长记忆中的地理故乡 |
二、“越界书写”下的世界主义情怀 |
第三章 北美华人移民的历史记忆与身份建构 |
第一节 早期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民族记忆 |
一、重新表征北美早期华人移民史的必要性 |
二、新移民作家对早期华人移民种族符码的颠覆与重构 |
第二节 “二战”视野下的身份追寻与民族形象的重建 |
一、中国新文学整体观视野下抗战叙事的时代变迁 |
二、40年代北美华文抗战小说中的民族文化情结 |
三、台湾旅美作家笔下被放逐的流浪者之歌 |
四、新移民作家“二战”书写中的认同困境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关怀 |
第三节 社会政治变革中个体的命运与身份建构 |
一、海外“伤痕文学”中归国知识分子的边缘身份 |
二、80年代新移民的历史重负与身份焦虑 |
第四章 跨文化异族交往与华人移民的身份建构 |
第一节 跨国婚恋中作为文化身份隐喻的两性关系 |
一、早期移民跨国婚恋中的种族歧视 |
二、台湾留学生文学跨国婚恋中的文化冲突 |
三、新移民小说中跨国婚恋中的身份困惑与人性探寻 |
第二节 职场生存中的文化抉择与身份转变 |
一、种族歧视下台湾学人对民族文化的固守 |
二、新移民的职场沉浮与世纪末的身份焦虑 |
三、新世纪以来职场小说中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
第五章 代际关系视域下华人移民的身份认同 |
第一节 中国新文学整体观视野下的代际冲突 |
第二节 异国背景下父子冲突中的文化身份抉择 |
一、中西方家庭伦理差异下的代际冲突 |
二、代际间的语言冲突与认同差异 |
三、移民父子的政治观念冲突与华人群体的边缘地位 |
第三节 从对抗走向对话:代际和解与文化融合 |
一、走出身份的迷途:“混血儿”的寻根之旅与身份重建 |
二、跨越文化冲突:代际隔阂下人类共通性情感的呈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基于中国传统园林理水手法的南方住区水景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商业房地产的快速发展 |
1.1.2 中国传统园林理水手法的现代转译是当前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
1.1.3 现代中式居住区水景设计的问题凸显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相关概念 |
1.3.1 研究对象 |
1.3.2 基本概念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1.5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中国传统园林理水特征与形态类型 |
2.1 中国传统园林的基本理念: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
2.2 中国传统园林理水的基本原则 |
2.2.1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
2.2.2 因地制宜,随曲合方 |
2.2.3 诗情画意,蕴含意境 |
2.3 中国传统园林理水的影响因素 |
2.3.1 自然环境 |
2.3.2 思想观念 |
2.3.3 文心画意 |
2.4 中国传统园林理水的形态类型 |
2.4.1 形态与类型 |
2.4.2 布局形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传统园林理水的构思立意与手法分析 |
3.1 中国传统园林理水的构思立意 |
3.1.1 神话主题立意 |
3.1.2 文学主题意象 |
3.2 因地制宜、随曲合方的理水布局手法 |
3.2.1 结合区域环境的水景布局 |
3.2.2 结合场地特点的水景布局 |
3.3 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的理水手法 |
3.3.1 通过水景平面布局扩大视觉效果 |
3.3.2 通过水景空间变化扩大视觉效果 |
3.3.3 通过水景的设计要素扩大视觉效果 |
3.3.4 通过视线的组织扩大视觉效果 |
3.3.5 通过借景手法扩大视觉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传统园林理水手法在南方住区水景设计中的转译 |
4.1 传统园林理水与现代南方住区水景设计的差异与转译原则、策略 |
4.1.1 传统园林理水与南方住区水景设计的差异 |
4.1.2 传统园林理水手法在南方住区中转译的原则与策略 |
4.2 水景的主题意境 |
4.2.1 水景主题的意义 |
4.2.2 主题水景的构建方法 |
4.3 总体规划与水景设计 |
4.3.1 尊重自然先天条件 |
4.3.2 联系周边景观资源 |
4.3.3 总体规划与水景位置选择 |
4.4 场地特点与水景布局 |
4.4.1 水景设计的原则 |
4.4.2 水景空间的规划布局 |
4.4.3 水景形态组合 |
4.4.4 水源点与流向设计 |
4.4.5 地形设计 |
4.4.6 观景点与观景路线设计 |
4.5 水景细节设计 |
4.5.1 倒影设计 |
4.5.2 山石与池岸设计 |
4.5.3 建筑 |
4.5.4 植物配置 |
4.5.5 配套设施及小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方住区水景设计案例分析 |
5.1 安徽滁州翰林雅院水景设计案例分析 |
5.1.1 水景的构思与立意 |
5.1.2 总体规划与水景设计 |
5.1.3 场地特点与水景布局 |
5.1.4 水景环境要素设计 |
5.2 广西玉林绿地城水景设计案例分析 |
5.2.1 水景的构思与立意 |
5.2.2 总体规划与水景设计 |
5.2.3 场地特点与水景布局 |
5.2.4 水景细节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结语 |
结论 |
研究创新点 |
研究的局限性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黔东南苗族图案变异及创新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2.1 田野调查 |
1.4.2.2 文献搜集 |
1.4.2.3 比较研究 |
1.4.2.4 创新实践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黔东南苗族图案变异的民族文化背景 |
2.1 黔东南苗族地区的地域特点 |
2.1.1 黔东南苗族人民的生存环境 |
2.1.2 黔东南苗族的发展与变迁 |
2.2 黔东南苗族的原始宗教文化 |
2.2.1 苗族的自然崇拜 |
2.2.2 苗族的祖先崇拜 |
2.3 黔东南苗族的生命哲学 |
2.3.1 苗族的万物平等理念 |
2.3.2 苗族生命哲学与儒家、道家文化的比较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黔东南苗族图案变异的分析 |
3.1 黔东南苗族图案变异的定义 |
3.2 黔东南苗族图案变异的基本元素特征 |
3.2.1 人物的元素特征 |
3.2.1.1 人首的特征 |
3.2.1.2 人面的特征 |
3.2.1.3 人手和人足的特征 |
3.2.2 动物的元素特征 |
3.2.2.1 龙首的特征 |
3.2.2.2 龙身的特征 |
3.2.2.3 鱼身的特征 |
3.2.2.4 蝴蝶的特征 |
3.2.2.5 其他动物的特征 |
3.2.3 植物的元素特征 |
3.3 黔东南苗族图案变异的组合方式 |
3.3.1 同一性组合方式 |
3.3.2 对立性组合方式 |
3.4 黔东南苗族图案变异的组合再造 |
3.4.1 黔东南苗族图案变异的基本组合类型 |
3.4.1.1 人物图案的基本组合 |
3.4.1.2 龙图案的基本组合 |
3.4.2 苗族图案变异的内部组合再造 |
3.4.3 苗族图案变异的外部组合再造 |
3.4.4 苗族图案变异的外部环境分析 |
3.5 黔东南苗族图案变异的造型特征 |
3.5.1 趣味性的卡通特征 |
3.5.2 多变性的形态特征 |
3.5.3 动态性的曲线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黔东南苗族图案变异的艺术表现 |
4.1 黔东南苗族图案变异的工艺表现 |
4.1.1 苗族图案变异与剪纸艺术的结合 |
4.1.2 苗族图案变异与刺绣艺术的结合 |
4.1.3 苗族图案变异与蜡染工艺的结合 |
4.2 苗族图案变异的色彩表现 |
4.3 当代艺术的角度解析苗族图案变异 |
4.3.1 结合解构主义解析苗族图案变异 |
4.3.2 结合超现实主义解析苗族图案变异 |
4.3.3 结合波普艺术解析苗族图案变异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苗族图案变异在现代服饰中的应用 |
5.1 图案创新 |
5.1.1 灵感来源 |
5.1.2 图案变异的设计 |
5.1.3 图案色彩的搭配 |
5.2 作品系列设计 |
5.3 成品展示 |
5.3.1 图案的成品 |
5.3.2 服装的成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品集 |
(10)地域文化影响下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1.1 研究对象的区间限定 |
1.1.2 研究对象的时间限定 |
1.1.3 “怪而实用”的概念界定 |
1.1.4 岭南建筑中“怪”的概念界定 |
1.2 研究背景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地域文化影响下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特征的形成与表现 |
2.1 岭南自然环境的影响 |
2.1.1 岭南既封闭又开放的地理位置 |
2.1.2 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下的实用精神 |
2.1.3 自然环境对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特征形成的影响 |
2.2 岭南政治经济的影响 |
2.2.1 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开展与持续 |
2.2.2 社会历史和政治局势的变革 |
2.2.3 政治经济对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特征形成的影响 |
2.3 岭南文化环境的影响 |
2.3.1 岭南文化概述 |
2.3.2 文化环境对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特征形成的影响 |
2.4 地域文化影响下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特征的表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怪而实用”的岭南传统建筑 |
3.1 寺庙 |
3.1.1 宗教异化、不拘约束的澳门妈阁庙 |
3.1.2 因地制宜、“怪而实用”的云浮新兴国恩寺 |
3.2 祠堂 |
3.2.1 世俗功用、不忌对比的广州陈氏书院 |
3.2.2 祠庠合一、中西杂糅的开平余氏宗祠 |
3.3 开平碉楼 |
3.3.1 开平碉楼的形成 |
3.3.2 拼搭创造、整体折衷的开平碉楼 |
3.4 岭南传统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总结:本土革新与综摄创新 |
3.4.1 岭南传统建筑在自然适应性影响下对传统风格的继承与创新 |
3.4.2 岭南传统建筑在“重商”思想和世俗文化影响下对传统风格的继承与创新 |
3.4.3 岭南传统建筑“自下而上”对外来风格的主动吸收与综合创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怪而实用”的岭南西式建筑 |
4.1 广州十三行与沙面租界建筑 |
4.1.1 中西杂糅的广州十三行 |
4.1.2 不合经典的西式古典风沙面租界建筑 |
4.2 广州近代教会学校建筑 |
4.2.1 广州近代教会学校建筑的形成 |
4.2.2 “怪而实用”、中西杂糅的广州近代教会学校建筑 |
4.3 岭南西式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总结:古典异化与中西杂糅 |
4.3.1 岭南西式建筑非正统、非主流的古典主义 |
4.3.2 岭南西式建筑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折衷主义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怪而实用”的岭南园林建筑 |
5.1 岭南庭园建筑 |
5.1.1 “连房广厦”、高空发展的东莞可园 |
5.1.2 几何庭园、极致对比的番禺余荫山房 |
5.1.3 新异实用、中西杂糅的潮阳西园 |
5.2 行商园林建筑 |
5.2.1 “怪而实用”的潘长耀花园与秋江池馆 |
5.2.2 “怪而实用”的海山仙馆与花地馥荫园 |
5.3 岭南园林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总结:多元融合与务实自然 |
5.3.1 岭南园林建筑不拘一格、灵活多变的建筑类型 |
5.3.2 岭南园林建筑因地制宜、因需而变的平面布局 |
5.3.3 岭南园林建筑夸张变形、中西合璧的建筑形象和装饰手法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文艺美学园地的一朵奇葩(论文参考文献)
- [1]澳门文学的澳门性建构 ——以回归以来的澳门文学批评为考察对象[D]. 罗嘉敏. 汕头大学, 2021
- [2]贵州地质文学研究 ——以贵州地质小说为中心[D]. 高心怡.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3]《舞论》与《文心雕龙》比较研究[J]. 尹锡南.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20(04)
- [4]民国碑体书风传承与审美创造研究[D]. 缪阳.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共和国开国领袖书法创作与审美研究[D]. 何明艳.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D]. 刘钰. 吉林大学, 2020(03)
- [7]基于中国传统园林理水手法的南方住区水景设计研究[D]. 陈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8]黔东南苗族图案变异及创新应用研究[D]. 张燕平. 大连工业大学, 2020(08)
- [9]香港影评期刊流变及影响(1952-1982)[D]. 刘婉瑶.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
- [10]地域文化影响下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研究[D]. 陈诗祺.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