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旋转法测定人体的转动惯量(论文文献综述)
石翠杰[1](2020)在《非牛顿流体黏度标物体系研究》文中指出非牛顿流体普遍存在于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聚合物溶液、悬胶体和绝大多数生物流体的流动都呈现出非牛顿流体状态。非牛顿流体黏度测量在生产中意义重大,由于其黏度值随剪切速率的变化而变化,通常采用旋转黏度计或旋转流变仪测量非牛顿流体黏度。旋转法黏度测量原理比毛细管黏度计复杂,需要控制的参量众多,可能引入不确定度分量的因素较多,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尚未建立完整的非牛顿黏度量值溯源体系。包括中国和德国在内的几个国家分别在旋转流变仪/黏度计溯源技术以及非牛标准物质研制等方面开展了研究。本实验室通过转速校准装置研制将旋转流变仪的剪切速率溯源到转速国家标准,剪切应力也已通过特制滑轮组和砝码溯源至标准扭矩装置。通过与牛顿流体一级标准物质比较,旋转流变仪输出的黏度量值的准确性已经得到确认。可以说,通过以上手段本实验室已经解决了非牛顿黏度测量仪器的溯源问题。非牛标准物质的研制是我国建立非牛顿流体黏度测量完整的量值溯源体系的重要一环,为非牛标准装置的量值传递提供载体,为我国非牛黏度测量的量值统一提供保障。本论文使用应力控制型旋转流变仪,对聚异丁烯/白油体系、二甲基硅油体系、聚环氧乙烷水溶液、葡聚糖水溶液及聚丙烯酰胺水溶液体系的非牛顿流体进行了黏度测量分析,得到一系列不同黏度的非牛顿流体标准物质候选物。本研究得到的非牛顿流体包括低黏度的水基溶液和高黏度的油基体系,黏度范围分布广,非牛顿性显着,对非牛顿流体黏度标物候选物的确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李旻轩[2](2019)在《智能助行机器人辅助起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老年人以及失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需要越来越多的护工照顾他们的日常起居,这种方式不仅费用昂贵,并且他们也很少能得到细致、精心的照顾。起立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运动,但由于老人肌肉萎缩或一些疾病的原因,很难单独完成起立运动,这不利于身心健康,所以康复机器人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提出一种辅助使用者完成起立运动的机器人。首先,为简化起立过程分析将人体下肢近似为左右对称,并且起立运动近似为左右对称的运动。本文在二维矢状平面内,将人体简化为由大腿、小腿和躯干组成的三连杆模型,利用D-H方法描述起立过程位姿,并建立简化人体模型空间坐标系。其次,对简化人体模型进行运动学分析。通过传感器采集起立过程中人体下肢三个关节角度,并拟合采集到的角度信息,得到各关节角度与起立时间的函数表达式,利用机器人连杆递推方法分析起立过程中人体下肢运动。获得的运动学参数包括:各关节及躯干的运动轨迹、速度、角速度、加速度等。然后,对起立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通过逆动力学分析,得到膝关节的力/力矩。利用牛顿-欧拉动态平衡方程分析,计算整个系统的动能和势能。利用MATLAB中的SimMechanics软件仿真,并对比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得到起立过程中膝关节承受力矩的变化规律。最后,控制机器人提供的辅助力,从而降低起立过程中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引入不同的比例系数,通过执行器控制实现膝关节力矩的有效补偿。对起立过程受力分析,得到执行器速度及加速度,最终通过执行器不同的动作速度,从而为使用者提供不同的辅助力。
郭欣格[3](2018)在《MEMS压电薄膜材料压电系数的提取方法和在线测试结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工艺的不断进步与完善,越来越多的微机械结构得以设计并制造出来。这些可动的微机械结构大多尺寸很小,需要用到大量的薄膜结构。但是由于薄膜结构的力学行为与宏观的大块机械材料之间的差距很大,所以不能用我们所熟知的宏观机械材料的机械参数来衡量薄膜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因此,在线测试对于每一批次的薄膜材料特性的监控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MEMS器件集成化、微型化的要求逐渐提高,压电薄膜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材料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由于薄膜的压电性能决定着器件的设计和使用寿命,因此准确测量压电薄膜的压电系数是相关MEMS产品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而横向压电系数d31更是成为这方面的重点研究内容。但是由于压电薄膜的压电系数的提取模型不是十分成熟,因此目前对一套能够准确提取压电薄膜材料的压电系数的在线测试方法的需求是十分迫切的。本文主要研究了表面微加工工艺中多晶硅薄膜材料的力学参数和压电薄膜材料的特性参数的在线测试方法。主要的测试结构是多层悬臂梁,结构简单直接,所需工艺与成熟的加工工艺兼容,且测试重复性强,操作简单。主要研究思路是首先提取多层悬臂梁的各层杨氏模量,并将此带入到压电薄膜的横向压电系数d31的提取过程中,进而提高了横向压电系数d31的准确性。主要内容是:1.对于薄膜材料的杨氏模量的提取,分别从欧拉-伯努利梁(Euler–Bernoulli梁)结构和铁木辛柯梁(Timoshenko梁)结构这两方面建立谐振模型,且又将欧拉-伯努利梁(Euler–Bernoulli梁)结构分为初始平直和初始挠曲的多层悬臂梁两方面进行讨论;2.对于压电薄膜的特性参数的提取,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一种是本文提出的能量法,另一种则是经典的力平衡法;3.本文针对测试结构进行了有限元仿真,误差均小于8%,证实了提出的两种薄膜材料参数提取模型的可靠性,同时也进行了版图设计和流片实验,并对薄膜的力学参数进行了在线测试,与纳米压痕法所得到结果进行对比,误差均小于9%,证明了该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陈珂[4](2018)在《核磁环境下的穿刺手术机械臂设计》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机器人技术的进步与医疗技术的革新,医学和机器人学的结合已经成为外科手术的发展趋势之一。穿刺手术作为外科手术中重要的分支,具有活检与导向性治疗双重功效,在临床上应用极为广泛,但是目前来说,穿刺手术还需由人工完成,无法实现病人身体内部组织与穿刺针的实时成像,致使穿刺手术难度较大,风险较高。同时,医用核磁共振仪的普及使得医生能够在该环境中观察到病人的各种身体组织,且具有无辐射,成像清晰等优点。因此,着眼于以机器人手术代替人工手术,降低穿刺手术难度,使得病患和医生双方的心理负担都得以减少,提高手术的可靠性,推动医疗事业发展,本文对核磁环境下的穿刺手术机械臂展开研究,设计一款能用于核磁环境下的穿刺手术机械臂。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核磁环境的具体特点,从构型兼容和强磁场兼容两方面考虑机械臂的核磁兼容性,研制一台应用于核磁环境下的穿刺手术机械臂,并对其壳体材料,电机,轴承,减速器等进行选型和校核,最后对加工出的机械臂实体进行单关节测试实验,以验证其加工和装配的正确性。(2)针对已有的穿刺机械臂,建立运动学模型,规划其在空间中的运动轨迹,在ADAMS中测得各个关节的运动参数以及连杆参数,验证机械设计的合理性,并对机械设计进行优化。(3)穿刺机械臂的核磁兼容性实验。利用蒙特卡洛法计算出机械臂的工作空间,并利用机械臂的穿刺示教验证其结构兼容性。在Maxwell中搭建强磁场环境,分析磁场中机械臂所受应力以及机械臂对磁场强度的影响,验证机械设计的合理性,并对机械设计进行优化。(4)穿刺机械臂的定位精度实验。设计穿刺机械臂的控制平台,利用激光跟踪仪对机械臂的定位精度进行测量,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并对误差来源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韩世昌[5](2017)在《动力稳定车新型稳定装置动力学及失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结合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新产品研发项目"动力稳定车新型稳定装置的研发"进行的,针对项目研发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本文从新型稳定装置的作业效果研究和关键部件的失效问题研究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对既有动力稳定车的稳定装置作业时的横向激振进行分析研究,将现场实验分析和虚拟仿真结果提供的轨枕系统响应作为开发的参考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虚拟样机技术,结合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研究新型稳定装置作业响应,评价其作业效果;同时,借助动力学仿真输出的悬挂板弹簧作业期间的载荷谱,对物理样机实验中发生失效的悬挂板弹簧进行系统分析。为新型稳定车稳定装置的开发设计提供数据参考和技术支持。应用车辆轨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动力稳定车整车在走行和作业情况下的数学模型。根据其建立仿真模型,并借助刚柔耦合动力学理论,进行了一系列不同工况下的作业仿真,得到了稳定车的稳定装置、轨道以及轨枕的横向加速度响应曲线,以及不同工况下稳定装置对轨道的轮轨激振力曲线和道碴激振力曲线,讨论了激振频率和垂向静压力这两个主要作业参数对输出的影响。同时进行现场作业试验对比,获得了动力稳定车的实际作业响应,验证仿真结果的有效性,确立了新型稳定装置研发的参考数据,并通过实验中轨道系统的横向加速度响应对比了相关货车动力学研究结果,从时域和频域两个方面证明了动力稳定车作业的有效性。研究介绍了一种新型稳定装置,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对新型稳定装置的各个构件进行运动分析,结合拉格朗日方法建立该稳定装置横向激振的微分方程组并采用新型预测-校正积分法求解,同时采用多刚体仿真模型验证结果,初步分析新型稳定装置的作业响应,验证该结构的可行性。随后建立了新型稳定装置的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参考实际情况,采用了两组常用参数以及一组极限工况参数进行作业仿真,分析新型稳定装置较既有结构的优势。针对新型稳定结构关键部件的失效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裂纹嘴开口位移(Crack Mouth Opening Displacement,简称CMOD)估算J积分的工程预估方法。该方法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利用裂纹构件因子β与构件受力无关的特性,通过测量裂纹件的CMOD以来估算J积分以及应力强度因子等断裂韧性参数。文中以三点弯曲试件为例,将仿真和实验两个方面取得的J积分对比,验证了 CMOD与J积分的关系,并通过另一种加载模式的试件介绍了该方法的使用。这种预估方法在断裂研究分析的初期用来预估、评价某断裂问题将会非常便捷。在前述研究基础上,对新型稳定装置样机实验中失效的悬挂板弹簧进行了研究,从零件的材料性能,几何特征,断裂力学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借助扩展有限元方法对悬挂板弹簧进行了稳定装置作业工况下的受力分析,获得了裂纹的萌生与扩展随时间的变化曲线。随后根据裂纹长度将断裂扩展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裂纹长度时应力强度因子随着加载的变化,并利用CMOD方法估测了不同裂纹长度时加载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然后与不同复合型裂纹准则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在最后对失效构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修改建议。
郭伟[6](2014)在《腰椎关节不同手法的临床疗效分析和手法生物力学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脊柱手法是众多国家卫生防治指南中建议使用针对脊柱损伤退变性疾病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是,由于脊柱手法的安全性和规范性问题而导致关于脊柱手法的临床争议却一直不断。究其原因,这与脊柱手法机制的力学及临床的基础研究很难全面客观地阐述其临床意义有关。首先,当前有关脊柱生物力学基础实验的研究主要是围绕椎体附件、盘椎间进行研究,对椎旁软组织关注少,脊柱手法的安全性及疗效评价等问题往往与椎旁软组织损伤有直接关系;其次,临床研究对于脊柱手法对于椎旁软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也比较少,但这一点恰好是临床上脊柱损伤病理过程及脊柱手法安全实施的关键环节。所以,本课题就当前主流的两种脊柱手法对椎旁肌群等软组织的应力影响进行立题,探讨这两种模拟脊柱手法对于脊柱关节运动的应力影响和损伤的机制。这对于确立脊柱手法实施的安全原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课题第一部分,使用数字散斑相关技术,从解剖学实验中观察和客观测量不同手法对深浅层肌群、椎间盘和后关节的应力变化,尤其是椎旁肌群在各种条件下模拟实施脊柱不同手法时造成的组织应变,探讨脊柱手法的力学特性,为脊柱手法实施的原则提供生物力学实验基础。在课题第二部分,利用多柔体动力学数据源建立了腰段脊柱多柔体动力学模型,并得到了解剖实验数据的验证。该模型可以为脊柱手法等力学实验提供包括椎旁软组织应力反应,计算出更为客观的模拟数据,为脊柱手法等力学实验研究提供重要的研究手段。在课题第三部分,利用可重复性好、应力单纯、患者依从度高、利于掩饰手法意图的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作为干预因素进行临床实验对照研究,通过特殊的应力监控方法和特别设计的对照和观察组,实现了既往无法达到的盲法原则。最终完成了对当前两种主要脊柱手法疗效的临床比较。获得了安全性高且疗效肯定的脊柱关节松动手法的临床数据,提出了实施脊柱关节手法力学基本原则。研究目的:1、在新鲜尸体试验中,利用数字散斑应变技术获得脊柱关节冲击手法和关节松动手法对椎间盘、后关节、椎旁软组织应力数据,为脊柱手法的应力特点分析提供基础数据;分析两种手法的力学特性、脊柱的生物力学响应有何区别。2、建立更真实、便捷的脊柱多柔体动力学模型,模拟计算不同脊柱手法的脊柱力学响应特性,进一步证实分析解剖实验数据。3、在临床对照观察中,按照随机、盲法、对照和可重复原则,实际比较松动和冲击手法的临床效应,分析不同关节手法力学特点和安全性。研究内容:1.脊柱关节手法力学特征解剖学实验:1.1建立肌肉应变测量新方法:通过散斑法进行冲击手法、松动手法时肌肉应变的测量,逐层分解测量浅层、深层软组织在手法中受到的应力变化,可以为安全和有效的手法治疗提供依据。1.2通过新鲜尸体标本生物力学试验,说明松动和冲击手法的力学特性,研究关节、间盘、肌群的力学响应规律。2构建包含主要肌肉韧带的腰椎多柔体动力学模型,进一步证实分析解剖实验数据,比较不同关节手法的力学特征和脊柱力学响应特性。3脊柱关节手法的临床观察:通过手法压力分析系统,观察冲击手法、松动手法的临床实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1、脊柱关节手法力学特征解剖学实验1.1标本制备:取1具年龄在40岁50kg急性死亡(48小时内急冻)男性新鲜尸体的脊柱,经CT及MRI扫描后评估无脊柱骨盆的损伤及病理性破坏后,在室温恒定25摄氏度,湿度45%条件下,制备脊柱标本(包括T11至骨盆,上端T11、12及骨盆下端树脂包埋固定用),生物力学机夹具固定,T11椎体加装旋转杆,施以加压载荷(预载荷150N模拟上半身的重量),同时用生理盐水喷浴,防止失水。1.2测量方法:1.2.1椎间盘压力变化监测:在椎间盘内穿刺植入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变送器建立的测压系统,标定后监测椎间盘压力变化。1.2.2小关节压力变化监测:在小关节内植入压力传感薄膜(美国,Flexforce),标定后监测关节突间压力变化。1.2.3拇指压力变化监测:术者拇指上佩戴压力传感器(美国,Flexforce),标定后监测不同手法时拇指压力变化。1.2.4数字散斑法肌群应变测量:架设数字散斑动态应变测量系统,标本上喷涂散斑,监测肌群应变。1.3模拟手法:1.3.1单纯旋转:生物力学机在标本上预载荷150N,5s向顺逆时针各旋转20度角,然后回到中立位,每个动作停顿10秒。做3次。1.3.2模拟松动手法:生物力学机在标本上预载荷150N,5s向顺逆时针旋转20度角,L4棘突上以拇指施以水平扭转外力1kg,5s,做侧旋运动,然后回到中立位。每个动作停顿10秒。做3次1.3.3模拟冲击手法:生物力学机在标本上预载荷150N,同上过程,当转到3s转到15度时,停顿0.5s后,在0.4s内再转5度,同时拇指冲击3kg。2、多体动力学模型验证脊柱关节手法力学特征2.1脊柱多体动力学模型建模:脊柱标本进行64排CT和3.OT核磁进行扫描,通过清华大学多体动力学软件ThuDynamics进行建模,基于以上研究数据和参考文献,分别构建腰椎骨骼、肌肉、韧带、椎间盘、关节接触模型。2.1.1骨骼模型:使用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自主开发的多体动力学软件ThuDynamics进行建模。其中骨骼模型的几何信息和质量信息使用OpenSim提供的模型。2.1.2关节突接触模型:赫兹接触模型。2.1.3椎间盘模型:剪切梁的椎间盘模型。2.1.4韧带模型:非线性的绳索单元的模拟。2.1.5腰椎骨骼肌模型:Hill肌腱模型来构建。2.2三种不同载荷下的力学分析:2.2.1力学加载条件:在计算过程中,加载曲线按照生物力学机数据进行。分别模拟在T11椎体加载生物力学机所施加的旋转力,使模拟位置发生前屈15度,旋转20度,回复旋转过程,并在L4棘突上水平方向,加载拇指实测脊柱上施加的力学曲线。2.2.2力学观察指标:模拟三种手法的不同力学状态,加载于脊柱模型,分别计算间盘、关节的压力变化和深浅肌群的应变趋势,与实验尸体实测的结果比较,证明模型的科学性,并分析不同手法的力学特点,为手法力学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和数据。3、脊柱关节手法的临床观察3.1病例选择:将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空军总医院正骨科住院,核磁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3.2治疗方法:3.2.1基础保守治疗:卧床,镇痛,脱水,中药热敷等。3.2.2手法力学干预:3.2.2.1手法:A组关节冲击手法,B组关节松动手法,C组安慰手法(假手法)。3.2.2.2疗程:全部患者每周治疗2次,疗程15天,观察时间为住院第一天和住院第15天。3.3.3观察指标:3.3.3.1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3.3.3.2体征量化评价:物理查体记录患者椎旁体征和根性刺激体征。3.3.3.3手法应力干预的指标采集:采用手法压力测量分析系统记录手法治疗拇指压力,作为分析手法应力损伤的基础数据。研究结果:1脊柱关节手法力学特征解剖学实验1.1关节压力变化:L3-4、L4-5关节内压力变化:冲击手法>松动手法>单纯旋转,三种力学状态,关节压力差异显着。扭力中心L4-5关节压力明显增大。L5-S1关节压力变化:单纯旋转小于冲击手法和松动手法压力,冲击手法和松动手法无显着差异。1.2椎间盘压力变化:单纯旋转小于冲击手法和松动手法压力,冲击手法椎间盘压力变化较大,松动手法椎间盘压力变化较小。1.3散斑法测量肌肉应变结果:1.3.1散斑法测量肌肉应变的可行性和精确性:标本肌肉位移最接近生物力学机牵引头实际位移距离,上中下肌群的各个观察点位移和应变符合肌肉生物力学特性,说明散斑法测量物体形变的精确性,也能如实的反应出肌肉的材料学特性。1.3.2比较A组单纯旋转、B组松动手法、C组冲击手法上中下三个区域的应变:1.3.2.1浅层肌群y方向应变:冲击手法上部中部肌肉y方向应变较大,下部肌肉应变三种状态无显着差别。1.3.2.2浅层肌群剪切应变:上部和中部肌肉三种条件下无显着差异,下部肌肉单纯旋转应变较小,松动和冲击手法剪切应变无显着差异。1.3.2.3深层肌肉Y方向应变:上部中部肌肉,单纯旋转应变较小,松动和冲击手法Y方向应变较大,两种手法应变无显着差异,拇指加力节段L4周围肌肉应变明显增加。下部肌肉应变单纯旋转和松动手法较小,而冲击手法Y方向应变较大。1.3.2.4深层肌肉剪切应变:上部中部深层肌肉,单纯旋转应变较小,松动和冲击手法剪切应变较大,两种手法应变无显着差异。下部肌肉应变单纯旋转和松动手法较小,冲击手法剪切应变较大。1.4冲击手法、松动手法拇指压力变化:冲击手法、松动手法加载在L4棘突上的拇指压力变化差异很大,平均约3倍。2多体动力学模型验证脊柱关节手法力学特征研究2.1脊柱多体动力学模型建模:脊柱标本进行双源64排CT和3.0T核磁进行扫描,通过清华大学多体动力学软件ThuDynamics进行建模,基于以上研究数据和参考文献,分别构建腰椎骨骼、肌肉、韧带、椎间盘、关节接触模型。2.2纯旋转、松动手法、冲击手法仿真计算结果:2.2.1后关节压力曲线:冲击手法>松动手法>单纯旋转,与标本实验趋势一致。2.2.2椎间盘压力变化:L3-4、L4-5椎间盘压力变化:冲击手法>松动手法>单纯旋转。L5-S1椎间盘压力变化:冲击手法和松动手法椎间盘压力变化明显大于单纯旋转压力,冲击手法和松动手法间没有显着差异。与标本实验趋势一致。2.3.3肌肉应变趋势:2.3.3.1浅层肌肉:单纯旋转应<松动手法<冲击手法应变,与标本实验趋势一致。2.3.3.2深层肌群(多裂肌):三种条件下深层肌肉应变平均值,单纯旋转应变较小,松动和冲击手法应变较大,符合标本实测结果。3脊柱关节手法的临床观察3.1冲击组、松动组和假手法组的男女比例和年龄等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3.2ODI指数比较:冲击组、松动组显着好于假手法组,治疗前后变化值和疗效指数差异极显着,冲击组、松动组间差异不显着。3.3根性征指数(RS指数)比较:冲击组、松动组显着好于假手法组,治疗前后变化值和疗效指数差异极显着,冲击组、松动组间差异不显着。3.4椎旁体征(PS指数)比较:冲击组、松动组显着好于假手法组,治疗前后变化值和疗效指数差异极显着,冲击组、松动组间差异不显着。3.5冲击组、松动组拇指手法应力分析:两组间拇指手法应力手法峰值(N),达峰时间(s),扳动速度(N/s)差异极显着(p0.0001<0.01)。3.6发生不良反应分析:由于冲击组2个患者出现手法副反应,疼痛明显加重,退出观察,其余两组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但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无显着差异(p=0.238>0.05)。结论1数字散斑图像相关技术得到肌肉应变数据精确可行。2腰椎多柔体动力学模型计算趋势与实验结果一致,模型得到验证,并可以真实模拟不同手法时,肌肉、关节、椎间盘的应力变化。3松动手法作用点为后关节和深部肌肉,对椎间盘影响小。冲击手法对于深浅层肌群、后关节、椎间盘应力影响较大,在扭力中心有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4腰椎冲击手法、松动手法力学特性不同而疗效相同,对软组织作伤害性损伤相对较小,更为安全。
穆继亮[7](2009)在《转动惯量测量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大型弹箭是现代战争和高科技的产物,为实现精确的姿态控制并提高系统性能,必须获得弹箭特性参数,其中包括转动惯量的精确测量。论文分析现有大型弹箭转动惯量测量方法及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的分析思路和方法。考察转动惯量的各种测量方法,基于扭摆法建立了考虑摩擦力矩和空气阻力的扭摆运动方程,与现有的线性方程不同,它是一个包含阻尼系数和符号函数的非线性运动方程。利用maple软件对该方程进行了仿真,得到了扭摆运动过程中各个行程的关系曲线,并对曲线进行了分段线性拟合。该方程完整描述了扭摆的整个运动过程,从而验证了该方程的合理性。研究了转动惯量测试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矩和空气阻力引起的能量耗散的相关方程,导出了扭摆转角与时间的函数,并根据这些关系利用数值方法求解由相平面法分析得到的相关的方程。该方程既考虑到了摩擦力矩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又无须对其进行事先估算或测量。同时,文章对测量误差做了详细的分析,得出了最佳采样频率与角位移传感器误差间的关系,给出了最佳采样频率的选取原则。最后,利用数学工具张量,讨论由于加工误差或转台承载变形等原因,使被测件安装在转台上的位置偏离理想位置而引起的转动惯量的测量误差,得到了此类误差的完整描述。
代素梅[8](2009)在《基于网络的流体力学实验室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分析流体力学主要实验装置的特点,总结出了流体力学实验装置和实验条件的共同特点,探讨了流体力学实验装置的实验信息采控平台,建立了由远程实验和虚拟实验组成的系统结构,并对远程实验的软件结构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研制了用于流体力学实验装置的远程实验室控制器,并进行了远程实验控制器的主要性能实验。提出基于机器视觉的液柱式压力计读数方法,并通过实验研究证明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同时将远程实验技术在风洞实验和空气流动特性实验等其它流体力学实验中得以应用。最后研究虚拟实验室的关键技术,分析虚拟实验数学模型的建立、虚拟实验室的建构模型、虚拟仪器的三维形体几何模型研究及虚拟实验室的交互性,并开发了部分流体力学虚拟实验。
高桂丽,李大勇,石德全[9](2006)在《液体粘度测定方法及装置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简述》文中认为综述当前液体粘度测定方法和测定装置的研究现状,分析典型测定方法的工作原理、实验装置、优越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指出液体粘度测定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李辉[10](2005)在《超声、微波助萃取及分子印迹技术在中草药活性成分分离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本工作是在导师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下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做全部研究工作的总结和概括。本工作以湘西重要植物资源-杜仲为研究对象,以现代新兴样品预处理技术(超声助提技术和微波助提技术)为工具,从杜仲中提取和分离以绿原酸为代表的多酚化合物,研究了各种提取参量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另外,本文也研究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表面键合位点性能测试及其固相萃取在中草药功效成分分离分析中的实际运用。具体而言,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1. 根据超声波可促进植物细胞破碎,加速细胞内容物与溶剂间的传质过程,设计了用常规超声波清洗盆超声助萃取杜仲中绿原酸的研究,并对超声处理条件进行了考察。与不用超声波时相比,超声助萃取具有提取效率高,溶剂用量少等优点。低温萃取可保证植物材料中生物活性成分的稳定性。2. 研究了用聚焦微波助提技术从杜仲中提取绿原酸和京尼平苷酸。采用实验因子设计法对微波助提条件(辐照时间、溶剂用量、微波功率和溶剂组成)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微波助提法比常规提取技术大大缩短了提取时间,提高了提取效率。该法也具有较高的重现性。3. 扩大了聚焦微波助萃取技术的应用范围,将之应用于从杜仲中提取多酚酸类化合物。考察了微波辐照时间、微波功率,特别是溶剂的组成和用量对这类化合物微波助提效果的影响。研究了单一溶剂(水或直链一元醇)和混合溶剂下的提取效率。直链一元醇中C原子数较少的醇所获提取率较高。甲醇比水的提取效果更好。以甲醇-水-醋酸的混合溶剂进行提取,效果更佳。4. 研究了用原儿茶酸为模板,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烯基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在四氢呋喃溶液中,通过非共价组装合成了原儿茶酸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平衡吸附实验和高效液相色谱考察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和结构类似物的重键行为。用Scatchard法研究了聚合物中键合位点的类型、分布和能量。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呈现出选择性的键合行为。洗脱剂组成对模板分子及其结构类似物在分子印迹聚合物固定相上的保留行为影响较大,流动相速率影响峰的分辨率。5. 以咖啡酸为模板分子,四氢呋喃-异辛烷(2:1,v/v)为致孔剂,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咖啡酸印迹聚合物整块固定相。用前沿分析技术测定了不同温度和不同流动相组成下,咖啡酸及其结构相似物在聚合物上的吸附等温超声、微波助萃取及分子印迹技术在中草药活性成分分离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 线。分别用Langmuir方程、Bi一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eh方程对所获 实验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用Bi一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 方程拟合效果较好。通过Bi--Langmuir方程拟合的最佳系数,可获得分子 印迹聚合物表面键合位点的类型、能量分布、饱和吸附量和键合常数等。6.研究了用咖啡酸印迹聚合物整块固定相从杜仲叶提取物中在线分离和纯 化绿原酸。考察了致孔剂组成和不同流动相对聚合物柱通透性能的影响, 获得了最佳制备条件。研究了不同流动相组成下柱的洗脱效果和分析物在 柱上的保留行为。测试了不同进样量下色谱分离效果和所获馏分中绿原酸 的纯度。结果表明,用分子印迹聚合物处理过的杜仲叶提取物中绿原酸的 纯度进一步提高。显示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分离和纯化植物提取物 中功效成分的可行性。关键词:杜仲;绿原酸;超声助提;微波助提;分子印迹
二、用旋转法测定人体的转动惯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旋转法测定人体的转动惯量(论文提纲范文)
(1)非牛顿流体黏度标物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黏度概述 |
1.2 非牛顿流体概述及黏度测量方法 |
1.2.1 非牛顿流体概述 |
1.2.2 黏度测量方法 |
1.2.3 黏度测量仪器 |
1.2.4 旋转流变仪 |
1.3 非牛顿流体黏度计量研究现状 |
1.4 油品分析方法 |
1.4.1 红外光谱法 |
1.4.2 紫外吸收光谱法 |
1.4.3 气相色谱法 |
1.5 本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聚异丁烯/白油体系非牛顿流体制备及黏度测量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设备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条件与方法 |
2.2.4 实验样品制备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矿物白油油品分析 |
2.3.2 低分子量聚异丁烯油基体系黏度测量 |
2.3.3 高分子量聚异丁烯B100 油基体系黏度测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硅油体系非牛顿流体黏度测量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设备及试剂 |
3.2.2 实验方法及条件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六种不同型号硅油体系黏度测量 |
3.3.2 标准黏度液的黏度测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聚合物水溶液的非牛顿流体制备及黏度测量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设备与试剂 |
4.2.2 实验方法与条件 |
4.2.3 实验样品制备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聚环氧乙烷水溶液黏度测量 |
4.3.2 葡聚糖水溶液黏度测量 |
4.3.3 聚丙烯酰胺水溶液黏度测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2)智能助行机器人辅助起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辅助起立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起立动作的研究目的 |
1.2.2 辅助起立国外研究现状 |
1.2.3 辅助起立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人体起立过程划分及空间姿态建模 |
2.1 人体起立运动的划分 |
2.2 人体起立过程的空间姿态建模 |
2.2.1 人体下肢组成 |
2.2.2 人体模型结构术语及人体模型的简化 |
2.2.3 平移和旋转齐次坐标变换 |
2.2.4 简化人体模型空间位姿的描述 |
2.2.5 人体起立过程空间坐标系的建立 |
2.2.6 人体参数测量学以及生物力学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人体起立过程运动学分析 |
3.1 起立过程正向运动学分析 |
3.2 机器人辅助起立运动的实验过程 |
3.2.1 辅助起立机器人 |
3.2.2 人体起立过程各关节角度的测量 |
3.2.3 空间坐标系中各关节角度与测量角度的解耦 |
3.2.4 空间坐标系中各关节角度的数据拟合 |
3.2.5 辅助起立实验 |
3.3 人体各关节运动学参数的计算 |
3.3.1 人体下肢各关节及躯干的运动轨迹 |
3.3.2 人体下肢各关节的运动线速度及角速度 |
3.3.3 人体下肢各关节及质心处的运动加速度及角加速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起立过程的动力学分析及辅助力控制策略 |
4.1 人体起立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
4.1.1 运动动力学基础 |
4.1.2 牛顿-欧拉动力学分析 |
4.1.3 人体起立过程的动力学仿真 |
4.2 辅助起立机器人对膝关节的力矩补偿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3)MEMS压电薄膜材料压电系数的提取方法和在线测试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MEMS概述 |
1.2 MEMS多层薄膜材料参数测试 |
1.3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MEMS材料参数测试方法研究 |
2.1 力学参数的测试方法研究 |
2.1.1 微梁旋转法 |
2.1.2 纳米压痕法 |
2.1.3 静电吸合法 |
2.1.4 谐振频率法 |
2.2 压电系数的测试方法研究 |
2.2.1 气腔压力法 |
2.2.2 正向压力法 |
2.2.3 传统阻抗分析法 |
2.2.4 悬臂梁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晶硅薄膜力学参数的在线提取方法研究 |
3.1 多层薄膜梁理论模型 |
3.2 基于欧拉-伯努利梁结构的谐振模型 |
3.3 基于铁木辛柯梁结构的谐振模型 |
3.4 谐振频率法在线提取多层悬臂梁薄膜材料的杨氏模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压电薄膜特性参数的在线提取方法研究 |
4.1 压电效应简介 |
4.2 多层薄膜悬臂梁压电模型(能量法) |
4.3 多层薄膜悬臂梁压电模型(力平衡法) |
4.4 在线提取多层悬臂梁压电薄膜特性参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MEMS材料参数提取计算软件模块的设计 |
5.1 牛顿迭代法 |
5.2 基于欧拉-伯努利梁结构的谐振模型的软件设计 |
5.2.1 基于多层悬臂梁结构的谐振模型的软件设计 |
5.2.2 基于多层双端固支梁结构的谐振模型的软件设计 |
5.3 基于压电薄膜材料参数的软件设计 |
5.4 基于双端固支梁吸合电压模型的软件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层薄膜材料参数提取方法的仿真验证和在线测试 |
6.1 有限元仿真与验证 |
6.1.1 杨氏模量提取方法的有限元仿真及验证 |
6.1.2 压电系数的提取方法的有限元仿真及验证 |
6.2 杨氏模量测试实验 |
6.2.1 表面微加工工艺流程 |
6.2.2 版图设计与测试步骤 |
6.2.3 实验结果分析 |
6.3 压电系数测试实验 |
6.3.1 表面微加工工艺流程 |
6.3.2 版图设计与测试步骤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核磁环境下的穿刺手术机械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穿刺手术 |
1.1.2 医学影像 |
1.1.3 核磁共振成像 |
1.1.4 外科手术机器人 |
1.2 课题选题依据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手术机器人 |
1.3.2 核磁共振仪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
1.4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 |
第二章 六自由度穿刺机械臂的机械设计 |
2.1 穿刺机械臂的核磁兼容性 |
2.1.1 穿刺机械臂的结构兼容性 |
2.1.2 驱动兼容 |
2.1.3 机械臂驱动及构型的选择 |
2.2 设计指标 |
2.3 穿刺机械臂的机械设计 |
2.3.1 穿刺机械臂模型 |
2.3.2 传动机构 |
2.3.3 关节结构 |
2.3.4 电机走线 |
2.3.5 穿刺机械臂的可升降底座设计 |
2.3.6 穿刺装置选型 |
2.4 穿刺机械臂的部件选型 |
2.4.1 选型的依据 |
2.4.2 谐波减速器和电机的选型 |
2.4.3 穿刺机械臂外壳的设计 |
2.4.4 轴承的选型 |
2.5 穿刺机械臂的单关节控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ADAMS的运动学仿真 |
3.1 穿刺机械臂运动学模型的建立 |
3.1.1 穿刺机械臂的连杆坐标系 |
3.1.2 穿刺机械臂的正向运动学方程 |
3.1.3 正运动学模型的建立 |
3.1.4 逆运动学模型的建立 |
3.2 基于ADAMS的虚拟样机模型的建立 |
3.2.1 运动学仿真软件ADAMS |
3.2.2 工作环境的准备和三维模型的简化 |
3.2.3 约束和传感器的设置 |
3.3 “铜钱”图案和空间曲线的仿真实验 |
3.3.1 机器人运动规划 |
3.3.2 关节空间的五次多项式插值 |
3.3.3 穿刺机械臂的具体轨迹规划 |
3.3.4 关节驱动的添加 |
3.4 穿刺机械臂的运动学仿真 |
3.4.1 穿刺针末端的运动轨迹 |
3.4.2 转动关节的角位移测量 |
3.4.3 转动关节的角速度测量 |
3.4.4 连杆质心角速度的测量 |
3.4.5 连杆动能的测量 |
3.5 仿真结果分析及优化方案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核磁环境下的兼容性仿真 |
4.1 工作空间兼容性实验 |
4.1.1 蒙特卡洛法 |
4.1.2 基于MATLAB的工作空间计算 |
4.1.3 穿刺机械臂的工作干扰性检测 |
4.2 强磁场环境下的兼容性仿真 |
4.3 仿真结果分析及优化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穿刺机械臂的定位精度实验 |
5.1 穿刺机械臂控制平台的设计 |
5.2 穿刺机械臂的定位精度实验 |
5.2.1 激光跟踪仪精度测量原理 |
5.2.2 机械臂的定位精度实验 |
5.2.3 机械臂运动学误差模型 |
5.2.4 机械臂的定位精度补充实验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动力稳定车新型稳定装置动力学及失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动力稳定车研究现状 |
1.2.1 稳定车发展概况 |
1.2.2 稳定车研究现状 |
1.3 动力学在轨道车辆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1 车辆动力学 |
1.3.2 轨道动力学 |
1.3.3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
1.3.4 轨道车辆系统仿真研究 |
1.4 工程应用中断裂失效研究现状 |
1.4.1 工程应用中断裂准则研究 |
1.4.2 工程应用中复合裂纹断裂研究 |
1.5 本文主要工作及技术路线 |
1.5.1 本文主要工作 |
1.5.2 本文研究工作思路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动力学在轨道车辆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应用 |
2.1 车辆系统动力学 |
2.1.1 车辆系统建模基本要素的描述 |
2.1.2 车辆系统建模方法 |
2.2 轨道系统动力学 |
2.2.1 轨道系统建模 |
2.2.2 有碴轨道系统振动微分方程及其数值转化 |
2.3 轮轨接触耦合关系 |
2.3.1 轮轨法向力 |
2.3.2 轮轨蠕滑力 |
2.4 动力学数值方法的应用 |
2.5 基于动力学的动力稳定车建模 |
2.5.1 动力稳定车及工作原理简介 |
2.5.2 既有稳定车稳定装置机构及工作原理 |
2.5.3 动力稳定车动力学模型建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既有动力稳定车作业过程动力学研究分析 |
3.1 横向激振在作业过程中的贡献及研究意义 |
3.2 既有动力稳定车作业过程动力学仿真 |
3.2.1 柔性体建模 |
3.2.2 动力稳定车仿真模型建模 |
3.2.3 作业仿真结果与分析 |
3.3 既有动力稳定车作业现场实验 |
3.3.1 动力稳定车现场试验 |
3.3.2 实验结果分析与对比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稳定装置作业过程动力学研究分析 |
4.1 新型稳定装置机构及工作原理 |
4.2 机构多刚体动力学分析 |
4.2.1 数学模型建模 |
4.2.2 仿真模型建模 |
4.2.3 横向激振响应对比 |
4.2.4 新型机构可行性分析 |
4.3 刚柔耦合虚拟样机仿真分析 |
4.3.1 虚拟样机建模 |
4.3.2 横向激振响应及激振力 |
4.3.3 关键部件的响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稳定装置关键部件的失效分析 |
5.1 样机试验及失效 |
5.2 悬挂弹簧断裂分析基本理论依据及方法 |
5.2.1 评价裂纹相关参量 |
5.2.2 复合型裂纹判据简介 |
5.2.3 复合型断裂的工程经验公式 |
5.3 基于CMOD预测应力强度因子的方法 |
5.3.1 CMOD方法 |
5.3.2 CMOD方法的应用 |
5.3.3 应用算例 |
5.4 关键部件失效分析研究 |
5.4.1 材料性能 |
5.4.2 几何特性 |
5.4.3 断裂特性 |
5.5 基于工况45Hz-240kN时悬挂板弹簧有限元建模及分析 |
5.5.1 扩展有限元法 |
5.5.2 基于工况240kN-45Hz时的扩展有限元分析 |
5.5.3 基于CMOD方法的应力强度因子分析 |
5.6 针对关键部件的改进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6)腰椎关节不同手法的临床疗效分析和手法生物力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脊柱源性腰背痛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脊柱关节手法的力学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腰椎关节手法生物力学基础与临床实验研究 |
一、研究背景 |
二、实验(1)脊柱关节手法力学特征的解剖学实验 |
1 标本制备、干预方法及检测方法 |
2 实验过程 |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及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三、实验(2)多体动力学模型验证脊柱关节手法力学特征 |
1 脊柱多体动力学模型建模方法 |
2 计算结果 |
3 解剖试验实时监测的验证 |
4 讨论 |
5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四、实验(3)脊柱关节手法的临床观察 |
1 研究目的 |
2 主要研究方法 |
3 计算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及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总结 |
第四部分 附件 |
附图 |
个人简历 |
致谢 |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供本院博士论文盲审用) |
(7)转动惯量测量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和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转动惯量测量方式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测量设备研究现状 |
1.4.2 研究方法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转动惯量的测量方法 |
2.1 转动惯量的概念 |
2.2 转动惯量测量方法 |
2.2.1 单线扭摆法 |
2.2.2 复摆法 |
2.2.3 三线摆法 |
2.2.4 落体法 |
2.2.5 扭摆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考虑阻尼的扭摆非线性运动方程 |
3.1 扭杆扭摆法转动惯量测量系统测量原理 |
3.1.1 测量设备结构 |
3.1.2 转动惯量测量过程 |
3.2 考虑摩擦力矩与空气阻力的非线性扭摆运动方程 |
3.2.1 建立扭摆非线性运动方程 |
3.2.2 扭摆第一行程顺时针运动过程分析及模拟仿真 |
3.2.3 扭摆第一行程逆时针运动过程分析及模拟仿真 |
3.2.4 扭摆其他行程运动过程分段仿真 |
3.2.5 扭摆整体运动过程“分区——衔接”仿真 |
3.3 本章小节 |
第4章 基于相平面的转动惯量测量 |
4.1 相平面相关概念 |
4.1.1 相平面和相轨迹 |
4.1.2 相轨迹的性质 |
4.2 基于相平面法的扭摆能量耗散相关分析 |
4.2.1 建立能量耗散方程 |
4.2.2 能量耗散方程运动轨迹描述 |
4.2.3 扭摆初始角与角度、角速度的关系 |
4.2.4 扭摆运动过程的相平面图 |
4.3 推导转动惯量表达式 |
4.4 角速度计算方法 |
4.5 求解最佳采样频率 |
4.6 测量精度仿真研究 |
4.7 本章小节 |
第5章 扭摆位置偏移误差对测量的影响 |
5.1 张量相关理论基础 |
5.1.1 张量的定义 |
5.1.2 转动惯量张量的引出 |
5.2 利用数学工具张量讨论扭摆位置偏离误差 |
5.2.1 转台转轴为任意轴的转动惯量描述 |
5.2.2 利用张量讨论转台转轴为惯性主轴的位置倾斜误差 |
5.3 位置偏移误差分析及仿真 |
5.3.1 位置倾斜造成的误差分析及仿真 |
5.3.2 位置平移造成的误差分析及仿真 |
5.3.3 位置偏移综合误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网络的流体力学实验室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传统实验 |
1.1.2 远程教育 |
1.1.3 基于网络的实验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虚拟实验室的发展 |
1.2.2 远程实验室的发展 |
1.2.3 流体力学虚拟实验室的发展 |
1.2.4 流体力学远程实验室的发展 |
1.2.5 基于网络的实验室成功实例 |
1.3 本课题研究基础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4.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2 本论文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意义 |
1.5 小结 |
2 流体力学实验系统结构及其网络化机制研究 |
2.1 流体力学主要实验 |
2.1.1 风洞实验 |
2.1.2 空气流动特性实验 |
2.1.3 伯努利方程实验 |
2.1.4 雷诺实验 |
2.2 实验装置的共性分析 |
2.2.1 实验装置的特点 |
2.2.2 实验条件 |
2.2.3 被控对象的共同特点 |
2.3 流体力学实验信息采控平台的提出 |
2.3.1 实验信息采控平台的总体组成 |
2.3.2 实验信息采控平台的功能 |
2.4 流体力学实验的系统结构 |
2.4.1 程实验基本功能的确定 |
2.4.2 远程实验的硬件结构 |
2.4.3 远程实验的软件结构 |
2.4.4 远程实验流程的确定 |
2.4.5 虚拟实验的作用 |
2.5 远程实验的网络化机制研究 |
2.5.1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中WinSock数据通信 |
2.5.2 客户端程序机制及实现 |
2.5.3 实验服务器程序机制及实现 |
2.5.4 PC控制器的程序机制及实现 |
2.5.5 远程实时视频/监视技术的实现 |
2.6 小结 |
3 实验信息控制——远程实验控制器的研究 |
3.1 被控对象的控制原理 |
3.1.1 实验信息控制系统的组成 |
3.1.2 开关的控制原理 |
3.1.3 步进电机的控制原理 |
3.1.4 系统控制原理的应用扩展 |
3.2 远程实验控制器系统方案 |
3.2.1 远程实验控制器的技术指标及功能要求 |
3.2.2 控制系统的构成及控制原理 |
3.2.3 电机的选用 |
3.2.4 步进电机运动控制器 |
3.2.5 步进电机的过程控制 |
3.3 远程实验控制器的功能测试 |
3.3.1 测试平台 |
3.3.2 起停功能实验 |
3.3.3 驱动方向实验 |
3.3.4 开关量控制检测 |
3.3.5 控制系统的定位误差分析及实验结果的重复性检测 |
3.4 小结 |
4 实验信息采集——机器视觉的液柱式压力计读数 |
4.1 基于机器视觉的液柱式压力计读数方案 |
4.1.1 机器视觉读数与人工读数比较 |
4.1.2 人工读数过程及方法 |
4.1.3 基于机器视觉的读数方案 |
4.2 固定视点的压力计成像模型及修正 |
4.2.1 压力计的视觉成像模型 |
4.2.2 视觉成像模型的修正 |
4.3 基于背景差分及数学形态学的图像处理 |
4.3.1 背景差分图像 |
4.3.2 测压管水头图像分割方法 |
4.3.3 测压管水头图像的形态学滤波 |
4.4 图像边缘检测 |
4.4.1 边缘检测算子 |
4.4.2 边缘检测结果分析 |
4.5 水头值的提取算法 |
4.5.1 水头图像投影 |
4.5.2 理想水头图像的区域定位 |
4.5.3 水头边界的匹配 |
4.5.4 实际水头图像的区域定位 |
4.5.5 水头值的计算 |
4.6 实验研究 |
4.6.1 机器视觉系统的性能测试实验 |
4.6.2 重复性及正确性实验 |
4.7 小结 |
5 远程实验技术在流体力学实验中的应用 |
5.1 在风洞实验中的应用 |
5.1.1 机翼实验模型 |
5.1.2 实验原理 |
5.1.3 原实验方式 |
5.1.4 风洞实验信息采集控制 |
5.1.5 远程实验控制器的应用及实验重复性检测 |
5.1.6 机器视觉的应用及与人工读数比较 |
5.1.7 客户端及视频技术的应用 |
5.1.8 实验服务器的应用 |
5.1.9 PC控制器的应用 |
5.1.10 风洞实验子模块 |
5.2 在空气流动特性实验中的应用 |
5.2.1 空气圆管流动特性实验原理 |
5.2.2 空气喷嘴射流特性实验原理 |
5.2.3 孔板流量计实验原理 |
5.2.4 空气流动特性实验信息采集控制 |
5.2.5 远程空气流动特性实验 |
5.3 在伯努利方程实验装置中的应用探讨 |
5.4 在雷诺数实验装置中的应用探讨 |
5.5 小结 |
6 流体力学虚拟实验及其三维模型研究 |
6.1 虚拟实验室的建构模型 |
6.1.1 建构模型实例 |
6.1.2 流体力学虚拟实验室的建构模型 |
6.2 虚拟实验室的建立方法 |
6.2.1 机翼虚拟风洞实验室 |
6.2.2 物块风洞虚拟实验室 |
6.2.3 虚拟实验室的建立方法 |
6.3 基于OPENGL的流体实验系统三维建模研究 |
6.3.1 功能 |
6.3.2 函数库 |
6.3.3 工作结构 |
6.3.4 工作流程及操作步骤 |
6.3.5 图形变换 |
6.3.6 使用Python结合OpenGL创建三维模型 |
6.4 三维形体的几何建模 |
6.4.1 三维形体的表示方法 |
6.4.2 几何模型建立 |
6.5 真实感及虚拟漫游的实现 |
6.5.1 光照模型 |
6.5.2 纹理映射 |
6.5.3 动画的实现 |
6.5.4 漫游实现 |
6.6 虚拟实验室的交互性 |
6.7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主要结论 |
7.1.2 创新点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物块阻力系数 |
附录B 流体力学虚拟实验室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液体粘度测定方法及装置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简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液体粘度的传统测定方法及装置 |
2.1 毛细管法 |
2.2 扭摆振动法 |
2.3 落球法 |
2.4旋转柱体法 |
3 液体粘度测定新技术 |
3.1 基于计算机系统的液体粘度快速测定 |
3.2 基于虚拟仪器的液体粘度快速测定 |
3.3 基于新型粘度传感器的液体粘度快速测定 |
4 液体粘度测定技术发展趋势讨论 |
(1) 采用现代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完善传统粘度检测技术。 |
(2) 针对新型智能材料性能评价的粘度检测技术。 |
(3) 适合生物体体液流动粘度监测的新技术。 |
(10)超声、微波助萃取及分子印迹技术在中草药活性成分分离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样品预处理及萃取技术的发展历程 |
1.1.1 加速溶剂萃取 |
1.1.2 索氏提取和自动索氏提取 |
1.1.3 亚临界水相萃取 |
1.1.4 超临界流体萃取 |
1.1.5 固相萃取 |
1.1.6 固相微萃取 |
1.1.7 液膜萃取 |
1.2 超声助萃取 |
1.2.1 超声助提法在无机元素分析中的应用 |
1.2.2 超声助提有机化合物 |
1.2.3 超声助提法在天然产物中的应用 |
1.3 微波助萃取的发展历程及其应用 |
1.3.1 微波助萃取法的发展历程 |
1.3.2 微波助萃取在有机成分分析样品预处理中的应用 |
1.4 分子印迹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应用 |
1.4.1 分子印迹技术的简要发展历程 |
1.4.2 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 |
1.4.3 分子印迹技术的前景和展望 |
1.5 杜仲研究进展及杜仲中绿原酸的分离分析 |
1.5.1 杜仲研究进展 |
1.5.2 杜仲中绿原酸的分离分析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课题的提出 |
第一部分 超声波和超声助萃取 |
第2章 超声波作用原理及其在植物组织提取中的作用 |
2.1 超声波和空化作用 |
2.2 超声波在植物组织提取中的作用 |
2.3 超声助萃取的实验系统 |
2.3.1 不连续超声助萃取系统 |
2.3.2 连续超声助提系统 |
第3章 应用超声波技术从杜仲中提取绿原酸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设备 |
3.2.2 化学试剂和材料 |
3.2.3 实验方法 |
3.2.4 色谱分析 |
3.2.5 干燥植物材料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
3.2.6 测定回收率 |
3.2.7 超声波助提法的稳定性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提取参数 |
3.3.2 绿原酸回收率和超声助提法的重复性 |
3.3.3 超声助提法测定杜仲及几种中药中的绿原酸含量 |
3.3.4 色谱分析 |
3.4 小结 |
第二部分 微波与微波技术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
第4章 微波化学的理论基础 |
4.1 微波及微波的吸收 |
4.2 物质在微波场中的热效应 |
4.3 液体在微波场中的行为 |
4.3.1 微波助萃取的基本原理 |
第5章 聚焦微波助提法提取杜仲叶中的有效成分及其HPLC检测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 |
5.2.2 试剂和材料 |
5.2.3 微波助提过程 |
5.2.4 HPLC色谱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考察提取参量 |
5.3.2 提取参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
5.3.3 辐照时间和水中甲醇浓度的再优化 |
5.3.4 提取溶剂中醋酸用量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
5.3.5 萃取剂和流动相的相融性 |
5.3.6 重现性实验 |
第6章 溶剂对微波助提杜仲中多酚酸类化合物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仪器和设备 |
6.2.2 试剂和材料 |
6.2.3 杜仲样品的微波助提 |
6.2.4 HPLC分析 |
6.3 结果和讨论 |
6.3.1 预提取条件研究 |
6.3.2 不同类型溶剂对聚焦微波助提酚酸类化合物的影响 |
6.3.3 乙酸对酚酸类化合物微波助提取的促进作用 |
6.3.4 提取溶剂与流动相的相容性 |
6.3.5 重现性实验 |
第三部分 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应用 |
第7章 分子印迹和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识别机理 |
7.1 分子印迹的一般原理 |
7.2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
7.3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选择识别 |
第8章 原儿茶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识别性能及其色谱行为研究 |
8.1 引言 |
8.2 实验部分 |
8.2.1 试剂和材料 |
8.2.2 仪器和设备 |
8.2.3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
8.2.4 平衡吸附实验和Scatchard分析 |
8.2.5 色谱行为测试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聚合物的制备 |
8.3.2 分子印迹聚合物和非印迹聚合物对原儿茶酸和没食子酸的吸附行为 |
8.3.3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机理 |
8.3.4 分析物在分子印迹聚合物上的保留行为 |
8.4 小结 |
第9章 前沿分析法研究咖啡酸分子印迹聚合物整块固定相的吸附等温线和位点分布 |
9.1 引言 |
9.2 理论部分 |
9.2.1 色谱方程 |
9.2.2 吸附等温线 |
9.2.3 等温平衡模型 |
9.3 实验部分 |
9.3.1 药品和试剂 |
9.3.2 制备咖啡酸印迹聚合物整体柱 |
9.3.3 仪器和设备 |
9.3.4 流动相和样品溶液 |
9.3.5 测定吸附等温线 |
9.4 结果和讨论 |
9.4.1 咖啡酸及其结构相似化合物在咖啡酸印迹聚合物柱上的吸附等温线 |
9.4.2 用含乙酸的四氢呋喃溶液作流动相,测定咖啡酸在分子印迹聚合物柱上的吸附等温线 |
9.4.3 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 |
9.5 小结 |
第10章 分子印迹聚合物固定相在线分离和纯化绿原酸 |
10.1 引言 |
10.2 实验部分 |
10.2.1 化学试剂和材料 |
10.2.2 原位制备咖啡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固定相 |
10.2.3 仪器和设备 |
10.2.4 色谱评价分子印迹聚合物块的保留行为 |
10.2.5 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
10.2.6 MIP固定相分离绿原酸的过程与步骤 |
10.2.7 HPLC分析 |
10.3 结果和讨论 |
10.3.1 分子印迹聚合物块状固定相的制备 |
10.3.2 分子印迹聚合物块的选择性 |
10.3.3 分子印迹聚合物块的键合容量 |
10.3.4 在线分离绿原酸 |
10.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用旋转法测定人体的转动惯量(论文参考文献)
- [1]非牛顿流体黏度标物体系研究[D]. 石翠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2]智能助行机器人辅助起立研究[D]. 李旻轩. 沈阳工业大学, 2019(08)
- [3]MEMS压电薄膜材料压电系数的提取方法和在线测试结构研究[D]. 郭欣格. 东南大学, 2018(05)
- [4]核磁环境下的穿刺手术机械臂设计[D]. 陈珂.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2)
- [5]动力稳定车新型稳定装置动力学及失效研究[D]. 韩世昌. 昆明理工大学, 2017(11)
- [6]腰椎关节不同手法的临床疗效分析和手法生物力学特征研究[D]. 郭伟.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4(07)
- [7]转动惯量测量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穆继亮. 中北大学, 2009(11)
- [8]基于网络的流体力学实验室关键技术研究[D]. 代素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09(03)
- [9]液体粘度测定方法及装置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简述[J]. 高桂丽,李大勇,石德全.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2006(02)
- [10]超声、微波助萃取及分子印迹技术在中草药活性成分分离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D]. 李辉. 湖南大学, 2005(02)